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辍学生报告制度等

辍学生报告制度等

辍学生报告制度等
辍学生报告制度等

辍学生报告制度

为了更好地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建立健全“控辍保学”工作长效机制,实施依法治教,确保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全校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深入贯彻《义务教育法》,严格依法治校,依法治学。按照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具体要求做好“控辍保学”各项工作的落实,进一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防辍体系,坚持依法控辍,确保九年义务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教师要认真学习贯彻《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抓好后进生和贫困生的思想教育与帮扶工作,坚持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大力宣传义务教育法,强化社会和家庭依法保障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法律意识。

三、学校要调查摸清本学区内适龄儿童情况;学校要对学区内的残疾儿童.留守儿童建立建全学籍档案。

四、任课教师要认真贯彻上课点名制度,发现学生无故缺课应及时报告班主任,班主任每天均必须掌握学生出勤情况。对缺课的学生要及时家访与家长联系,并报告学校。班主任如发现学生有辍学现象,应及时报告学校校长,并采取相应措施。

五、学生因事、因病一天,应向班主任请假,三天以上(含三天),应由家长向学校提出书面请假,因病应附上相应的医院证明。

六、新生每学期开学后7天不到学校报到的,班

主任要及时与家长联系,了解具体情况,并要向学校汇报,做好记录。

七、班主任是控辍保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每个学生的转出,必须由家长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所在班级班主任必须签名、督促家长及时办理转学手续,学校要及时出具同意流出证明,手续齐全方可让学生转学。

八、学校对经济困难学生要给予生活补助等照顾,避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学生或家长不听劝阻而辍学时,学校要及时上报上级教育部门按规定处罚。

十、班主任上报辍学情况时,不得重报、漏报和瞒报;学校“控辍保学”的工作由教务处负责,班主任把关,严格学籍管理,确保无辍学现象。

动员辍学生复学责任制度

一、班主任要认真履行学生辍学情况报告制度,班主任对无故旷课一天的学生,要立即进行家访,主动宣传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说服家长,教育学生返校就学,但超过三天仍未到校者,应立即向校长报告。

二、控辍工作不但是学校单方面的责任,同时也是政府部门必须履行的责任。学校在接到班主任上报的流失生名单后,立即上报中心校和镇政府。由镇政府出面对辍学学生所在的村屯的领导和学生家长进行教育,通过依法控辍的手段,动员辍学的学生返校就读。

三、学生辍学后,班主任和学校领导要深入到学生家中,对家长及学生进行相关的法律法规教育和理想前途教育,帮助家长和学生提升法律观念,自觉送辍学学生入学。

四、学校对辍学返校学生要给予关爱对于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学校要求任课教师降低教学起点,布置难度适宜的习题,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要善于发挥这部分学生的闪光点,让他们在班级有事可做,有事可为,能够体现其自身的价值,用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留住他们。

五、学校对因家庭困难可导致辍学的学生要采取措施,可开展一些献爱心活动,帮助这部分学生审理完成学业。

六、对已经上报为辍学生但经班主任的努力动员返校重新就读的学生,学校要上报中心校,进行学籍管理备案。

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联系制度

为了更好地争取家长紧密配合,形成合力,发挥学校、家庭的整体教育功能,特制定教师与家长联系制度。

一、班主任每学年对任教学生及家长要普遍交谈一次以上。家访(话访、信访、来校谈话)时要以表扬、鼓励学生为主,同时向家长客观地通报、分析学生在校情况,和家长一起共同商讨教育的方法与措施。每次家访或谈话要有记录。

二、学校设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教师每月要对学生的表现在手册中进行小结,并请家长阅读后写出反馈意见。

三、对行为习惯不好、严重违纪、学习态度差等特殊学生,教师除利用校讯通联系外,应视学生的表现情况,采取电话、面谈等多种形式及时与家长联系,共同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

四、学校规定:每学期举行一次家长会。此外,各年级、各班可根据教师学生的需要举行部分家长座谈会。

五、各年级、各班要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利用他们协调家长之间的关系,协调家长与学校的关系,并充分利用家长的教育资源帮助学校提高教育质量。

六、学校、教师要听取学生家长合理化的意见和积极的建议,并积极帮助家长办好“家庭教育辅导小组”(假日小队),搞好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

校本教研制度

为了进一步贯彻上级的精神,更好地发挥学校教学工作过程中的教学研究作用,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和能力,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结合上级精神,根据本校实际,经研究决定,特制定如下校本研究方案。

一、提高认识,明确研究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开展校本研究,对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的课程建设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教学研究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改进和完善教学研究制度和工作方式,逐步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认真研究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探讨和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在课程改革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和课程建设与管理能力。

二、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1、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是当前我们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必然要求。我们要重视校本研究制度建设,根据学校实际和发展规划,集思广益、反复推敲,形成理念先进、操作性强,追求实效的校本教研制度。校长是学校建立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第一责任人,是学校教学研究的身体力行者。形成校长具体抓的管理模式。学校要营造出严谨、务实、民主、宽松的教研氛围,注重教师集体的作用,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合作、互相学习、彼

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

2、确定研究内容。在课题研究工作上,学校承担了上级课题研究的,应按计划开展研究工作,及时收集和整理研究材料。每个教师都必须有自己研究的课题或研究方向,可以以课题组为单位进行研究,发挥集体的力量和智慧,也可以单独进行研究,就如何提高个人业务方面进行研究,如课堂结构的研究、教学情境的创造,但必须广泛地采纳和吸收其他同事的意见和建议,广泛地吸收有关书籍方面的营养,以提高研究效率。

三、学校领导要带头参加校本研究。

1、推动学校校本研究最有力的措施之一是学校领导以身作则,参加教学研究,使校本研究管理工作更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2、学校领导要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教研水平,在管理方面发挥领导作用,在专业研究方面发挥引导作用,使校本研究工作得到积极而务实的展开,快速而健康地发展。

校本培训制度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市、区教育局关于校本培训的文件精神。把校本培训作为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的主阵地,面向全体教师,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为目的,以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按需施教,学用结合,注重质量与实效,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善于从事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师队伍。

二、培训目标

1、逐步完善校本培训制度,形成有利于教师岗位成长的“培养、培训、管理”一体化的有效运行机制,构建学习化组织。

2、继续进行新课程的培训,通过培训,使全体教师具有现代理念,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专业水平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

3、继续实施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培养,使我校各级骨干教师成为我校课堂教学、科研教改的学科带头人。

4、全校教师普遍接受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50岁以下的教师接受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培训,将远程教育资源有效地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够利用校园网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网络教学。

5、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把新的发展性评价理念贯穿在日常教育教学行为中去,探索发展性评价

模式。

6、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使每位教师真正树立课程开发意识,既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开发者。

7、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指导教师学会学习,提高教师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促进教师自主成长和提高。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实现学科教学创新、德育工作创新和管理工作创新,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三、校本培训的主要内容

1、结合学校实际,较系统地进行学习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的培训。

2、及时进行实践新课程的经验和反思交流会,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3、与时俱进地进行新教育理念培训

4、加强对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的培训,由教导处负责将远程教育应用各学科教学进行培训作。

5、进行教科研基本知识、方法培训。

6、进行德育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的培训。

7、师德培训。通过各种形式加强教师的师德培训,培养一支受学生喜欢、家长放心、品德高尚的师资队伍。

四、培训方式

1、以学代培大力倡导和鼓励全校教师以自主学习为主,通过自学不断更新观念,强化内在,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自觉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自觉将天网工程资源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并运用天网资源自制课件。学校要广泛地通过教师自学、学历

达标培训学习以及其他有专业特长培训学习等促进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

2、以课代培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让学校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实践,锻炼和提高自身素质是十分重要的。抓好新老教师的同上一节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年级教研课、校级教研课、课题汇报课、各类选拔竞赛课并及时进行评课,促使教师快速成长。

3、以结对代培充分发挥新老教师的特点,达到老带新、新促老、互帮互学、各得其所的目的。对教师新老结对,学校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求,要监督结对培训的过程,年终进行检查评估验收和奖励。

4、以研代培组织教师参加各种教学研究活动。促使教师不断提高反思、学习、研究的自觉性。要求教师自主自立积极参加课题研究,人人有奋斗的目标。

5、以会代培要有计划有层次地组织教师参加校内外各级各类学术研讨会、专题报告会、经验交流会、教学观摩展示会等,促进教师继续学习。在校内要组织教师教学经验交流、课堂教育教学技术展示会等,让教师在交流实践经验、探索方法、交流成果、学习借鉴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6、以考察代培学校要有计划有目的分期分批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考察,使教师们眼界开阔、思想解放、观念转变。通过学习、比较,在各个方面为教师提供可借鉴的东西,激发教师自觉学习、研究及实践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师结合本人的实际,提出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建议、思路和方法。

五、校本培训管理办法

1、为使校本培训逐渐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按照

区教育局的要求,规定每学年每位教师参加校本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将学时数分解到每个培训项目上,根据出勤率、考核成绩等实际情况评定最终成绩。

2、加强校本培训的过程管理,有专人负责管理教师参训的考勤、记录、考核、总结等,促进学习和研究的良性互动。

3、建立健全校本培训教师个人档案,内容涵盖学校集体培训、学科培训、情况记录、个人反思、自学笔记、有关材料、听课记录、优秀教案、参与课题研究情况、论文获奖证书复印件等。

4、建立健全校本培训考核制度。学期末校本培训考核小组对教师进行考核。

六、校本培训的保障措施

(一)校长是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学校成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校本培训制度,包括考勤、考核、奖惩等。各学科要管理到位,保证校本培训的学习研究有序而高效地开展,提高培训的整体质量。

(二)校本培训工作在“学校领导、各处室主任、教研组长”指导下开展。各部门要加强协作,各级部、各学科要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本学科实际,制定计划和实施意见,认真抓好学科典型,确保校本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校本培训领导小组成员要帮助各教研组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培训方案,建立行之有效的培训模式,并指导组织实施。通过培养校本培训的骨干力量,发挥他们在校本培训中的骨干、带头和辐射作用。

(四)要加强对校本培训工作的评估检查和督导

力度,校本培训实行单独考核。学校要把此项工作列入教师教学工作专项考核。期末在所有学科、教研组、教师中,评选出先进教研组、教研积极分子。并在期末予以表彰、奖励。

(五)对校本培训工作要做到人人重视,尤其是分管领导要做到层层管理,确保实效性

教育科研工作管理制度

一、指导思想

以现代化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更新教育理念为宗旨,从调查研究入手,从学校教育改革的需要出发,本着全面贯彻德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应用研究与实验,积极探索和总结素质教育的基本规律与途径,把我校“以人为本,科研兴校”的办学方针变为全员的强烈意识和自觉行为,开辟素质教育的新领域,研究素质教育的新课题,谱写素质教育的新篇章,结出素质教育的新成果,让“向教育科研要质量”落到实处。

二、组织机构及队伍建设

(一)、是校长直接领导下的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组织者与执行者,直接对校长负责。

(二)、科研组是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组织机构,对教科研工作负责经常性的咨询与指导,进行课题监测与评价。

(三)、科研组负责学校各学科的教改活动,从实践上与理论上不断地进行探索与总结。

(四)、科研组是学校对外的一个“窗口”单位,应当随时地搜集研究传达全国、省市区教研方面的信息,吸收全国各地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为我所用,同时搞

好本校科研成果的评价论证与优秀成果的转化工作。

(五)、科研组要配备兼或专职教师负责日常的教研业务工作与学术活动,定期聘请有关教育专家对我校科研工作进行指导。

三、课题的选定与申报立项要求

1、学校每年拟出科研课题下发每位教师供他们选题参考,同时每位教师可以结合实践需要自拟课题,做到教研组有课题,人人搞科研。重点课题由校长指令专人小组负责承担。

2、每项课题一旦选定,即向区科研所申请填“立项申请表”。立项申报中要明确课题名称,实验目的,实验手段,实验因素分析与步骤,完成时间,成果形式(论文、经验或实验报告),报校长审定批准,申报区科研所备案并检查、评价。

3、按课题完成的时间,由校长和区科研所按级别分别组织有关专家和学术机构、科研机关负责人逐一进行评定,按成果等级进行奖励和表彰。

学校常规性的科研课题要进行滚动地连续实验研究,不断深化,不断升华,才能从中总结出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成果或经验,其它非常规性课题根据改革形式发展的需要随时拟定并进行实验研究。

四、实行“开门搞科研”,走学校与科研单位联合的路子。学校每年根据需要由校长选派部分骨干教师参加镇、区、市、省、国家有关学术活动或培训。学校每年请有关专家到校做1-2次学术报告,对教科研进行指导,每年办一次专题学术研讨会,全员参加。

五、学校拿出专项经费保证教科研的顺利实施。这些费用包括学习资料,外出学习培训,调查报告,

学术交流,成果评定与表彰支出等。

六、日常教科研活动具体要求

1、科研人员要按制定的《岗位职责》自觉履行自己的职责,主动地积极地创造性持开展工作。

2、教研组、年级组要坚持用先进的教育思想、现代教育理论和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制定每年、每学期的教育科研工作计划。计划要结合实际需要,目的明确,目标具体,措施可行,课题实验与工作实践密切结合,强调过程,不图虚名,注重成果。

3、在学校每年,每学期工作计划框架下,各教研组、年级组及各处室要用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在教育常规、教学常规、学习常规、管理常规与师资队伍建设常规工作方面,切实加强“以人为本,科研兴校”的意识,加强常规性工作的力度和目标管理措施,使各项目标能基本实现并取得实质成果。

4、从调查研究出发,针对初中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际,认真研究本校德育工作序列化建设与思想政治素质提高问题,加强整体改革力度,在内容、结构、渠道、措施、手段运作,因素分析与成果评价鉴定等方面逐渐完善和形成“序列化”的体系,使“以德立校”真正落实到实处。

5、教研组、备课组要在课堂学习指导模式上首先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研究教法,学法与考法,认真设计和编写教案,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新课导入,问题设计,学案使用,教学双边活动,习题选练,作业配置与教学效果的信息及反馈方面,切实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作

用、坚决废止“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认真坚持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能力,注重培养特长的原则,让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创造性地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做到分层教学,分类推进。做好培优转差的措施研究,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注重“教-学”双向反馈的作用和信息研究,做到“教学民主”,在挖掘学生学习的“内冻伤”进行探讨,在教学艺术与教学风格上提倡百花齐放,各展其长。

6、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与优化课程结构、优化课堂结构、优化教学方法、优化师生情感因素密切相关,也要从整体出发,在“向40分钟要质量”上下功夫,并要总结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经验。

7、教育理论学习做到每周学习两节课,实行集中学习与小组学习、个人学习相结合,教研活动与理论学习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小学教师听课、评课制度

为了深入了解课堂教学情况,沟通教学信息,掌握教学动态,及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有效开展教师间相互学习和相互促进,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教学中心地位,特制定本制度。

一、听课要求

1.学校教学领导要带头听课,每学期听课应不少于30次。学校领导听课的目的旨在深入教学第一线,加强领导与师生的沟通,倾听师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及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全体教师均应按要求完成听课20节的任务。

3.听课是教师的本职工作之一,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一部分,全体教师应积极开展听课活动。村小领导要做好记录,作为期末对教师进行综合测评的一项依据。

4.听课事先可不打招呼,授课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其他教师听课,听课教师应做好听课笔记。

5.听完课后,听课教师和授课教师要主动交换意见,探讨相关的教学问题。

6.每月末,村小校长要统计本单位教师听课次数,

认真做好梳理总结工作,并在本校公布,中心校将结合教学检查对村小教师听课情况进行检查。

7.中心校期末将每位教师的听课记录进行汇总,听课情况将作为各校期末综合测评的依据之一。

8.支持和鼓励各村小之间教师相互听课。教师互相听课的目的旨在切磋教学内容,交流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二、听课方式

1.听课方式以随机、随堂为主。

2.听课内容包括:教学环境、教学秩序、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

三、听课的组织管理

1.各级领导、教师要自觉遵守听课制度。

2.学校教学领导(村小校长)负责监督和管理全校听课制度的执行情况。

3.听课人员每次听课必须认真、详细、如实填写听课笔记,听课后应及时与授课教师交换意见,涉及到环境设施、教风、学风等方面的问题,应及时与相关领导沟通解决。

四、评课要求:

1、评教学理念:依据课堂教学过程与课改理念,评议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2、评教材处理:评议教材体系及知识体系是否把握准确、教学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容量是否妥当等。

3、评教法运用:评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教法是否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是否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4、评学法指导:评议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情况。

5、评教学过程:评议教师在教学活动组织中,教学环节的安排是否合理、教学组织形式是否科学、教学整体结构是否严谨、教学节奏是否得当等。

6、评教学效果:评议教学内容的完成程度、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能力的形成程度、思维的发展程度等。

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制度

为使学校、家长、社会“三结合”教育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迈进,我校决定建立三结合的教育网络,组织社会参与,优化家庭和社会教育环境,制订“三结合”教育工作制度。

1.成立以学校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小组。由社会、家长共建单位参加的三结合教育委员会,各班选派5—7名家长组成班级家长委员会,并推选一名家长为校级家长委员会成员,组成两级家长委员会。

2.学校每学期开学前和开学后邀请校级家长委员会成员和三结合领导小组来校开会。研究学校计划和总结及假期计划。每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

3.学校定期组织家长开放日、开放课,征求家长意见,共同搞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4.班级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商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5.开办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教学育儿、家庭教育的指示,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提高家长们的素质。

6.请有经验的家长给学生、教师和家长讲课,共同

办好学校。

7.建立评选优秀家长的制度。宣传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好人好事,树立全社会关心教育的良好风气。

Italia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foot ulceration (DFUs) suffered mightily during the height of the coronavirus pandemic in that country, according to a newly published study.

Amid a mandatory national lockdown, the rates of amputations skyrocketed at a hospital far from the hardest-hit region as many patients developed gangrene.

The findings offer critical lessons for the United States, said wound care specialist William H. Tettelbach, MD, of Western Peaks Specialty Hospital near Salt Lake City. "It's become more obvious that outpatient wound care is a critical care need for the community because of the risk of ignoring these chronic wounds and letting them remain open. We cannot let these services be closed down like some were when the pandemic started."

The study, led by Paola Caruso, MD, of the University of Campania Luigi Vanvitelli in Naples, appeared in Diabetes Care.

The researchers launched the study to understand how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nd DFU fared during the height of the pandemic in Italy, where tens of thousands of people died, mainly in the northern region of the country. They focused on patients in the southern region 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division of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c diseases at the Teaching Hospital at the University of Campania Luigi Vanvitelli.

The study compared 25 patients who were admitted from March 9 to May 18, 2020, with 38 patients who were admitted from a longer period between January and May 2019. The demographics of the groups are similar, with average ages in the early 60s and more men than women (21:4, respectively, in 2020 and 23:15, respectively, in 2019.)

The results reveal high numbers of emergent and serious cases in 2020. Compared with 2019, fewer were outpatients (16% vs. 45%, P = .028) and more were emergency patients (76% vs. 26%, P < .001).

Clinically, gangrene was much more common in the 2020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2019 group (64% vs. 29%, P = .009), as was amputation (60% vs. 18%, P = .001).

The researchers determined that amputation was more than three times more likely in the 2020 versus the 2019 group (relative risk, 3.26; 95% confidence interval, 1.55-6.84) even though the 2019 period was longer. After adjustment for gender, the heightened risk in 2020 was 2.50 (95% CI, 1.18-5.29).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risk of revascularization.

"The COVID-19 lockdown may have had a detrimental impact on amputation risk because of the sudden interruption of DFU care and lower-limb preservation pathways, resulting in delaye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he researchers wrote. "DFU is often characterized by progressive clinical course, which can rapidly lead patients to critical worsening of their ulcers."

They added that "the higher risk of amputation observed during COVID-19 lockdown confirms the need for proper and timely management of DFU patients to prevent dramatic outcomes responsible for a reduction of quality of life and increased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The study authors didn't discuss why more patients seemed to have stayed home and not gotten proper care. It's not clear if they were scared to get treatment or couldn't obtain it because of the national shutdown.

Both have been factors affecting diabetic foot care in the United States during the pandemic, said Dr. Tettelbach. He called the study "timely and pertinent," and said it highlights how wound care is "a critical need" that must remain available even when other medical services such as elective surgeries are shut down.

Infection-control protocols such as allowing patients to wait for appointments in their cars instead of waiting rooms will alleviate the fears of certain patients about seeking in-person care during the pandemic, he said. But some patients will be afraid to come in no matter what, he said, and home health may be the best solution for their care.

Several of the study authors reported various disclosures. Dr. Tettelbach reported no relevant disclosures.

SOURCE: Caruso P et al. Diabetes Care. 2020 Jul 23. doi:10.2337/dc20-1347.

This article originally appeared on https://www.doczj.com/doc/641534556.html,, part of the Medscape Professional Network.

学生晨检及报告制度

学校晨检及报告制度 为增强学校疾病预防与控制力度,提高师生防病意识,保障师生身体健康,防止各类传染病的发生,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结合当前防疫形势及学校的实际情况,重新修订学校晨检制度。 一、学生晨检工作制度: 1、每天早上学生进班后,由班主任作为检查人负责进行晨检工作。晨检主要采取询问、观察、触摸等形式,如发现学生身体不适,特别是出现发烧、咳嗽、咽痛等流感样症状以及不能确定的其他症状时,立即通知级部、校卫生室及学生家长,同时将学生送医院进行检查确诊。 2、对未到校的学生,班主任应及时进行电话联系,问清原因并尽量与学生本人通话,以确定学生的真实情况。如果学生有病要问明病情及去向,如实登记到晨检统计表上,并做好过程跟踪了解,直至学生痊愈。 3、班主任填写好晨检统计表签字后交级部,由级部信息员如实填写汇总表,交级部主任审核签字后连同班级原始报表一并于9:30前交卫生室。做到认真、细致,无遗漏。 4、班主任要做好学生及家长宣传工作,提倡学生之间相互督察。告知学生在家或校外出现发烧、咳嗽、咽痛等流感症状或其他不明症状时不能到校,应尽快报告学校并到医院诊断治疗。 5、病情痊愈,持二级以上医院痊愈证明到学校卫生室开具返校通知单方可回校上课。 二、教职工晨检工作制度: 1、各部门高度重视教职工晨检工作,指定专人承担晨检检查和信息报表等有关工作。 2、教职工晨检工作应在每天早上第一节课前完成。 3、教职工应积极主动配合协助部门检查人的晨检工作。出现发烧、咳嗽、咽痛等流感症状或其他不明症状时,不能进课堂,应立即报告部门负责人,尽快到医院诊断治疗。教职工在校外出现病情症状时不能到校,应及时请假并尽快到医院诊断治疗。 4、对生病请假的教职工要问明病情及去向,如实登记到晨检统计表上,并做好过程跟踪了解,直至痊愈。 5、各部门教职工晨检记录表由检查人及信息报表人如实填写签字,交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后于9:30前交卫生室。 三、卫生室晨检工作制度: 1、卫生室负责学校晨检信息报送、紧急情况处理以及和上级主关部门的协调工作。 2、每天10:00前将各部门晨检统计表汇总后上报学校,必要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3、及时把缺勤学生人数、缺勤原因等情况登记在《请假登记及病因排查表》上归档。 2015年2月

学生辍学报告制度

学生辍学报告制度 为了加大管理控辍的力度,充分调动学校、家庭、社会、政府多方参与、齐抓共管,有效地做好控辍保学工作,根据上级要求并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学生辍学报告制度。 (一)学生辍学报告制度总负责人为校长,负责机构为教务处,第一报告人为班主任。 (二)报告程序: 1、班主任发现有未请假、无理由、不到校学生后,要及时向教导处报告。并要于当日进行家访,查明学生未到校的原因,区分有无正当理由及是否有辍学苗头,其结果向教导处汇报,登记备案。 2、如发现学生第二天仍未上学,班主任教师应及时向教导处报告。教导处接报告后进行登记,并通知年部承包中层领导。年部承包中层领导于当日同班主任及班级承包教师进行家访,并把家访结果报教导处。 3、如第三天仍未上学,班主任应该及时报教导处登记。教导处通知年部承包中层领导、校长,共同研究并制定控辍方案。并通知学生所在村村委会主任,然后根据方案进行有村委会成员参加的集体家访。 (三)责任落实:

1、班主任:班主任为第一报告人,发现学生未请假不到校,班主任必须当日向教导处报告。 2、教导处:及时向年部承包中层领导、校长报告,不得拖延。 3、年部承包中层领导:负责二日家访组织工作。 4、校长:负责与村委会沟通、第三日会议组织计划落实、向分管局长通报情况。 (四)辍学月报: 1、领导机构:由学校控辍保学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报告,并具体负责实施。 2、报告程序:(1)日常报告按上述辍学报告制度执行;(2)每月底由教导处主任统计当月控辍工作各种情况;与班主任核对后,报分管副校长;由副校长重新核对后制定报告单,向校长报告。 3、报告内容:当月辍学名单、家长姓名、家庭住址、联系电话、辍学原因以及动员返校情况。

学生因病缺勤报告制度

因病缺勤报告制度 为了及时预防流行病的发生,及时发现流行病发生的初期,以便隔离传染源,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传播途径,保护易感染人群,特建立本制度: 1、校长为学校疫情总责任人,学校设一名疫情报告人,各班主任老师为疫情第一排查人。 2、严格按照晨检制度规定认真做好晨检和午检工作,班主任早晨和下午对到校的每个学生应仔细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并记录每名学生的体温,认真如实做好晨检记录。 3、班主任在晨检时如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及因病缺勤等情况时,应在学生请假时认真登记,并将存在以上可疑症状的学生及时报告给疫情报告人。 4、班主任应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应当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要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人;如学生没有按时到校,班主任应向家长询问缘由,如是因病缺勤,应及时、详细填写晨检记录并做好跟踪回访记录。 5、疫情报告人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追查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及时进行排查,并将排查情况记录在学生因病缺勤病因排查结果登记日志上,做到对传染病人的早发现。 6、疫情报告人如发现在同一班级,一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

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或者有共同用餐、饮水史时,疫情报告人应告知主管校长,并在24小时内向疾控中心和上级部门报告相关信息。经确诊为传染病例后,应按规定做好学校的消毒工作。 7、患传染病的学生重新上课时,班主任应配合校医检查其病历,确认治愈且无传染性后(拿来医生诊断书)方可入校。 8、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开始生效。全校教职工都要本着对学生健康高度负责,对学校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层层把关,杜绝隐患,共同作好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

辍学报告制度

辍学报告制度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X X学校辍学报告制度为了切实贯彻《义务教育法》,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中小学生完整接受九年义务,防止学生辍学,特制定本制度。 一、组织领导 学生辍学报告制度总负责人为校长,责任部门为校教导处。 1、班主任在第一时间掌握班级学生情况,对学生进行实时检测,及时向学校汇报情况。 2、班级发现辍学生,要及时进行家访,积极做好辍学生的劝返工作,同时要将辍学生情况报告学校。 3、学校对流动学生要进行登记造册,新生无故不到校或在校生无故不到校上课超过一天的,要进入辍学处理程序,开展有效的劝返工作。 4、实行春秋两季辍学报告制度和流动学生月报制。学生月报表于月底上报教育局基教股。 二、报告内容 1、未经请假旷课超过3天(含3天)的,学校教导处必须填写《辍学学生情况报告表》,由校长审批后上报教育局,《报告表》纳入学生学籍档案,由学校根据档案管理办法,统一管理。 2、学校按照规定将学生辍学情况及时汇总,填妥《学生辍学情况统计表》,每年3月20日和9月20日前上报县教育局。

三、报告程序 1、班主任发现有未请假、无理由不到校学生后,要及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查明学生未到校的原因,区分有无正当理由。 2、如发现学生失学一天后仍未上学,经分析疑有辍学苗头,班主任应及时向教导处报告。教务导处接报告后应进行登记,并向分管主任报告。于当日安排有关人员会同班主任一起进行家访,并把家访结果报校长。 3、如发现学生连续失学两天后仍未上学,校长组织防辍小组成员集体家访。 4、学生失学超过3天(含3天)的,教导主任必须填写《辍学学生情况报告表》,并经校长审核签字后上报教育局。 附件:1、《辍学学生情况报告单》 2、《学生辍学情况统计表》 学生辍学情况报告单 学校(公章) 报告人: 报告时间: 年月日收表人签字:

学校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和安全生产情况报告制度(精编版)

学校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和安全生产情况报告制度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和安全生产情况报告制度 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加强领导, 落实责任制 为切实加强学校安全稳定工作, 确保学校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全校师生应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常抓不懈和稳定压倒一切的安全责任意识, 本着预防为主、从严管理、逐环节追究、从重处罚的原则, 建立健全安全工作领导机构, 明确责任, 层层落实, 责任到人。 二、加强学校日常安全工作的管理 学校在组织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时, 不得使用危及学生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 防止学生发生伤害事故;加强学校校园管理, 学校校门按时关闭。未经允许, 外来人员和车辆不得以任何借口进入校园, 家长接送学生必须在校门外;在校期间教师及学生未经学校批准, 不得随意进出校园, 对获准出校的师生要做好出入时间登记。 三、加强学校卫生工作的管理 凡是进入学校用于学生群体防治的药品和保健品, 必须是卫生或医药管理部门批准生产的合格产品, 并经教育部门批准;我校由于条件所限, 暂不向学生提供饮用水, 采取学生自带饮用水的办法, 确保学生饮用水安全。 四、加强学校校内及周边环境的治理

控辍保学制度(辍学学生报告制度、无缝对接制度、动态管理月报告制度、流失学生劝返制度、责任追究制度)

长安区滦镇街道苑小学 义务教育辍学学生报告制度 为了切实贯彻《中华人民务教育法》,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普九”工作,保障中小学生完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防止学生辍学,特制定本制度。 1.班主任在第一时间掌握班级学生情况,对流动学生进行实时检查,对每个辍学学生和有辍学苗头的学生要及时跟踪,了解他的辍学原因、思想动态及监护人的意见,做好跟踪记录、家访纪录,在做好复学动员工作的同时,掌握每一名学生的去向。 2.学生旷课1天的,班主任必须及时进行调查或家访,积极做好辍学生的劝返工作,并做好查访记录,同时要将情况报告学校。 3.经过家访学生仍未到校就读的,学校要进行登记造册,并研究采取措施促使学生返校就读。新生无故不到校或在校生无故不到校上课超过一天的,要进入辍学处理程序。校长要全面了解学生辍学原因,并及时向当地政府汇报,协调当地政府对其父母或监护人采取得力措施,促使其送子女或被监护人返校就读。 4.学校不得隐瞒学生辍学问题,要按规定及时向当地政府和教育局报告辍学情况,要积极依靠乡镇和村级组织,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动员家长劝返辍学学生。对未能及时报告或未及时家访,工作不实造成辍学的,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5.实行春秋两季辍学报告制度和流动学生报告制度。学校落实专人负

责,及时上报县教育局教育股和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如无学生流失,实行零报告制度。 长安区滦镇街道苑小学

长安区滦镇街道 苑小学升初中无缝对接制度 为了加强控缀保学工作,实现小学升初中的无缝对接,小学毕业生应“一个不少”地升入初中学习。 1.要对毕业生做耐心细致的工作,要求学生全部接受完规定年限的教育,保证把所有毕业生全部送入本地初中就读。 2.要认真审核小学毕业生学籍,登记造册,及时为初中提供毕业生的相关信息。 3.要在6月下旬组织专人深入施教区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家庭经济状况,对照,摸准人数,耐心细致地做工作,对可能辍学者,要提前采取帮扶措施,保证本学区的新生全部入本校就读。 4.必须将全部毕业生送到初中报到就读方能算完成教育任务。 长安区滦镇街道苑小学

关于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情况报告

关于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情况报告 学校是学生、少年儿童学习的场所,学校设施如果存在安全隐患,会危及在校儿童的生命安全。为认真贯彻新密市教体局、西大街中 心校201X年5月4日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工作, 确保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创建平安校园,我校结合具体情况开 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如下: 一、领导重视,责任到位 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年段长、班主任为成员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随即召开关于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 活动工作会议。会上,徐校长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会议精神,要求会 后各班要全面落实会议精神,细化责任,对校内及周边环境各种设 施进行地毯式的排查,并做好记录。对不符合安全标准的设施立即 进行力所能及维修,对无法自行解决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汇报。 二、加大力度,提高效率 校长负责全面的检查督查工作,各班班主任落实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做到检查、防范一起抓。具体情况如下: 1、召开校会再次学习安全隐患大排查会议精神,利用教师会议 组织学习和领会新密市教育局《关于开展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 项行动的通知》精神,使全体教师提高行动意识,积极参与到此次 排查活动中来。 2、利用班队会、红领巾广播站、版报等多种活动形式,宣传安 全法律法规,加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3、召开家长会议,扩大影响,让全社会都来参与安全工作大排 查工作。 4、分发安全教育告家长书200份。

5、书写宣传标语20张。 召开排查动员、宣传会后,各班积极落实责任,分工合作,全体师生都行动起来,以排查为己任,发现隐患及时汇报,力求在隐患 源头上堵住和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排查内容有校园基建、交通工具、食品卫生、校内外治安等几方面。排查以后,我校及时组织人 员进行抢修;更换、维修教室电源开关;包装电线绝缘胶;补装、更换 照明路灯;更换班级窗户玻璃等。 三、完善措施,提高认识 1、健全门卫值班制度,严格限制与学校无关的人员进入校园, 防止学生受到校外不法分子的伤害,确保学校财产的安全。 2、定期对学校建筑、场地、体育、文化和生活设施等进行检查、维修和更换,确保安全使用。 3、结合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开展相关活动,邀请学校法制副校长、校外辅导员为师生作报告,提高安全意识。 4、加强对学生应急事故的演练,提高处理应急事故的能力。防 止学生出现踩踏事故;检查门窗、班级设施的安全隐患;教育学生安 全用电,严防火灾;预防传染病的流行、传播。 四、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校高度重视安全工作,目前学校尚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也无明显的安全隐患存在。但通过检查,学校仍将对以下几方面问 题引起高度重视。 1、教学楼道狭窄,学校将加大对课间楼道的巡查管理,严禁楼 道间产生拥挤现象,要求学生做到有秩序、有纪律文明的上下楼梯。 2、学校出大门口外前30米为居民楼通道,车辆很多,没有明显安全标识,人车拥挤。 3、公路口乱停乱放车辆多,且有个别小商贩有时摆地摊占道经营。

辍学报告制度

XX学校辍学报告制度 为了切实贯彻《义务教育法》,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中小学生完整接受九年义务,防止学生辍学,特制定本制度。 一、组织领导 学生辍学报告制度总负责人为校长,责任部门为校教导处。 1、班主任在第一时间掌握班级学生情况,对学生进行实时检测,及时向学校汇报情况。 2、班级发现辍学生,要及时进行家访,积极做好辍学生的劝返工作,同时要将辍学生情况报告学校。 3、学校对流动学生要进行登记造册,新生无故不到校或在校生无故不到校上课超过一天的,要进入辍学处理程序,开展有效的劝返工作。 4、实行春秋两季辍学报告制度和流动学生月报制。学生月报表于月底上报教育局基教股。 二、报告内容 1、未经请假旷课超过3天(含3天)的,学校教导处必须填写《辍学学生情况报告表》,由校长审批后上报教育局,《报告表》纳入学生学籍档案,由学校根据档案管理办法,统一管理。 2、学校按照规定将学生辍学情况及时汇总,填妥《学生辍学情况统计表》,每年3月20日和9月20日前上报县教育局。

三、报告程序 1、班主任发现有未请假、无理由不到校学生后,要及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查明学生未到校的原因,区分有无正当理由。 2、如发现学生失学一天后仍未上学,经分析疑有辍学苗头,班主任应及时向教导处报告。教务导处接报告后应进行登记,并向分管主任报告。于当日安排有关人员会同班主任一起进行家访,并把家访结果报校长。 3、如发现学生连续失学两天后仍未上学,校长组织防辍小组成员集体家访。 4、学生失学超过3天(含3天)的,教导主任必须填写《辍学学生情况报告表》,并经校长审核签字后上报教育局。 附件:1、《辍学学生情况报告单》 2、《学生辍学情况统计表》

控辍保学制度(辍学学生报告制度、无缝对接制度、动态管理月报告制度、流失学生劝返制度、责任追究制度)

博白县义务教育辍学学生报告制度为了切实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普九”工作,保障中小学生完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防止学生辍学,特制定本制度。 1.班主任在第一时间掌握班级学生情况,对流动学生进行实时检查,对每个辍学学生和有辍学苗头的学生要及时跟踪,了解他的辍学原因、思想动态及监护人的意见,做好跟踪记录、家访纪录,在做好复学动员工作的同时,掌握每一名学生的去向。 2.学生旷课1天的,班主任必须及时进行调查或家访,积极做好辍学生的劝返工作,并做好查访记录,同时要将情况报告学校。 3.经过家访学生仍未到校就读的,学校要进行登记造册,并研究采取措施促使学生返校就读。新生无故不到校或在校生无故不到校上课超过一天的,要进入辍学处理程序。校长要全面了解学生辍学原因,并及时向当地政府汇报,协调当地政府对其父母或监护人采取得力措施,促使其送子女或被监护人返校就读。 4.学校不得隐瞒学生辍学问题,要按规定及时向当地政府和教育局报告辍学情况,要积极依靠乡镇和村级组织,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动员家长劝返辍学学生。对未能及时报告或未及时家访,工作不实造成辍学的,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5.实行春秋两季辍学报告制度和流动学生报告制度。学校落实专人负责,及时上报县教育局教育股和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如无学生流失,实行零报告制度。 博白县义务教育小学升初中无缝对接制度

为了加强控缀保学工作,实现小学升初中的无缝对接,小学毕业生应“一个不少”地升入初中学习。 1.各小学要对毕业生做耐心细致的工作,要求学生全部接受完规定年限的教育,保证把所有毕业生全部送入本地初中就读。 2.各中心小学要认真审核小学毕业生学籍,登记造册,及时为初中提供毕业生的相关信息。 3.各初中学校的校长为招生第一责任人。各初中要在6月下旬组织专人深入施教区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家庭经济状况,对照名单,摸准人数,耐心细致地做工作,对可能辍学者,要提前采取帮扶措施,保证本学区的新生全部入本校就读。同时,要及时、准确、规范地填写义务教育登记卡。 4.各中心小学必须将全部毕业生送到初中报到就读方能算完成教育任务;各初级中学必须把所有小学毕业生一个不少地招收到校就学方能算完成招生任务。 博白县“控辍保学”情况动态管理月报告制度 为切实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中小学生完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防止学生辍学,学校要严格执行《博白县辍学学生报告制度》和《博白县动员学生返校复学制度》,并对辍学学生和流动学生情况进行“周查月报”: 1.学校每周统计辍学学生和流动学生情况,填好周查表,周查表学校自存。 2.学校以每月20日的数字为准统计学生变动情况,并填报相关报表:小学填写《博白县小学控辍保学动态管理月报表》上

义务教育辍学学生报告制度

义务教育辍学学生报告制度 一0二团学校 为了切实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普九”工作,保障中小学生完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防止学生辍学,特制定本制度。 一、班主任在第一时间掌握班级学生情况,对流动学生进行实时检查,对每个辍学学生和有辍学苗头的学生要及时跟踪,了解他的辍学原因、思想动态及监护人的意见,做好跟踪记录、家访记录,在做好复学动员工作的同时,掌握每一名学生的去向。 二、学生旷课1天的,班主任必须及时进行调查或家访,积极做好辍学生的劝返工作,并做好查访记录,同时要将情况报告学校。 三、经过家访学生仍未到校就读的,学校要进行登记造册,并研究采取措施促使学生返校就读。新生无故不到校或在校生无故不到校上课超过一天的,要进入辍学处理程序。校长要全面了解学生辍学原因,并及时向学生所在单位汇报,协调单位对其父母或监护人采取得力措施,促使其送子女或被监护人返校就读。 四、学校不得隐瞒学生辍学问题,要按规定及时向团镇和师市教育局报告辍学情况,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动员家长劝返辍学学生。对未能及时报告或未及时家访,工作不实造成辍学的,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五、实行春秋两季辍学报告制度和流动学生报告制度。学校落实专人负责,及时上报师市教育局督导室。如无学生流失,实行零报告制度。 六、责任落实 1、班主任:班主任或科任教师为第一报告人,学生晨检未请假不到校,班主任必须在晨检结束后按程序上报。 2、教务处、德育处:负责此项工作,对发生的情况登记清楚,并及时向有关领导报告,不得拖延。 3、年级挂包领导:负责组织该班家访调查工作。 4、副校长:负责与单位沟通及学生家境调查。

学校控辍保学报告制度42653

学校学生辍学报告制度 为了加大管理控辍的力度,充分调动学校、家庭、社会、政府多方参与、齐抓共管,有用地做好控辍保学工作,根据上级要求并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学生辍学报告制度。 (一)学生辍学报告制度总负责人为校长,负责机构为学生科,第一报告人为班主任。 (二)报告程序: 1.班主任发现有未请假、无理由、不到校学生后,要第一时间进行家访,了解清晰缺旷的原因,详细记录学生缺旷、家访的情况,并及时将学生缺旷和家访的结果向学生科报告。 2.如发现学生第二天仍未上学,班主任教师应及时向学生科报告。学生科接报告后进行登记,并通知联系该班的中层领导或对口帮扶教师。联系领导或对口帮扶教师于当日同班主任进行家访,并把家访结果报学生科。 3.如第三天仍未上学,班主任应该及时报学生科登记。学生科通知中层领导、校长,共同研究并制定控辍方案。并通知学生所在村村委会主任,然后根据方案进行有村委会成员参加的集体家访。 (三)责任落实: 1.班主任:班主任为第一报告人,发现学生未请假不到校,班主任必须当日向学生科报告。 2.学生科:及时向中层领导、校长报告,不得拖延;负责与村委会沟通。 3.中层领导负责二日家访组织工作。 4.校长:负责会议的组织和形成的计划方案的落实督导,向分管局长通报情况。 (四)辍学月报: 1.领导机构:由学校控辍保学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报告,并详尽负责实施。

2.报告程序:(1)日常报告按上述辍学报告制度执行;(2)每月底由学生科统计当月控辍工作各种情况;与班主任核对后,报分管副校长;由副校长从头核对后制定报告单,向校长报告。 3.报告内容:当月辍学名单、家长姓名、家庭住址、联系电话、辍学原因以及动员返校情况。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排查报告制度

王明口三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排查报告制度 为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河南省义务教育条例》,规范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办学行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权利,防止学生辍学,特制定本制度。 一、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排查工作由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管理为主,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协调,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为责任主体,学校、村(居)委会以及其它相关部门配合。 二、每年春季和秋季,中小学校要按照省统一下发的校历,组织学生到校报名注册,学生报到注册结束后,班主任应及时清查本班学生到校注册情况,汇总统计本班学生入学、流动(正常休学、复学和转学以及无原因未注册的)情况,及时向学校报告。 三、对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尚未到校报到注册的学生,组织班主任、学科教师联系村(居委会)干部进行家访。经学校两次以上家访仍未到校注册的,学校要在3天内将未到校注册学生基本情况向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报告,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组织劝返复学。 四、学校要加强学校常规管理。每节课前,科任老师要清点学生人数,发现学生逃学的,及时报告班主任,由班主任及时与学生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联系,追踪学生去向。学校值日教师要逐班填报学生出勤情况,统计无故缺旷学生并向学校领导报告。 五、学校要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学生进出学校登记制度。其中,

寄宿生在周一至周五期间无正当理由不得离校。每个学期结束,学校要将学生进出学校登记资料存档备查。 六、学生在正常上学时间未到校,学校要主动与家长联系和沟通,了解学生未到校原因。学生在学校放学后未及时回家的,学生家长要及时联系学校和班主任,共同查找学生去向。如果学生外出打工,家长要主动配合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以及学校做好劝返工作。 七、学生无故旷课达一周以上,具体去向明确,学校两次以上劝返未果的,填报学生名单报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启动劝返复学程序;对具体去向不明的,由学校和学生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共同向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和当地派出所报告查找下落。 八、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要做好辖区学生的网格化管理,特别是寒暑假和春节期间,要以自然村寨为单位加强对学生的动态管理,及时掌握学生动态。发现学生外出打工,要及时进行劝阻。 九、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学校控辍保学工作制度

学校控辍保学工作制度 为了保障学生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素质,制止学生辍学,特制定控辍保学规章制度如下:一、责任制度 实行控辍保学校长责任制度,确定控辍目标落实到班级,责任到人,每学年同各班主任签订控辍目标责任状。教师与学生家长签订控辍目标责任状,实行目标管理。将完成控辍目标作为教师的评先选优、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并列入考核内容,定期召开控辍经验交流会,总结经验,找出差距、制定措施、力求提高,对完成控辍目标的教师予以表彰,对无辍学的班主任实行重奖,对完不成辍学目标的,除予以罚款外,限期完成控辍目标。 1、建立控辍领导小组,督促检查、指导控辍工作把控辍工作纳入工作日程,认真抓好抓实。 2、实行天天过问、周周检查、月月总结制度,总结经验,找到不足,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加强教学管理。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留恋学校,把学校变成学生学习生活的乐园。 4、实行奖励机制。严格控制学生流失,流失率不得超过1%。 5、实行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包校,班主任包班,任课教师包人,形成领导把关,人人抓控辍。 6、经常向学生、学生家长宣传《义务教育法》,以法控辍。

7、对后进生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按照国家教育部、省市有关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会议和文件精神,面向全体学生,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制定了一系列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措施,严格控制学生的课外作业量,严格控制各科考试量。制定辅差转化措施。使那些因厌学而辍学的学生入学。 8、科任老师要和班主任密切配合,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学生未上学后,要和班主任到家动员学生上学(至少配合班主任家访一次)。如果科任教师未参加动员工作,该教师所得控流奖将有参加的教师获得。要求班主任在做动员工作时,要通知到科任教师,并做好动员工作记录,交政教处统计。如果做了大量的工作仍未返校,班主任要以书面形式将流失原因及动员情况及时上报教导处。 二、学籍管理制度 1、按教育局统一要求建立规范的学生学籍,使用计算机科学管理。 2、在规定的时间内为新生办理统一的学籍。 3、确定专人管理学籍,严格转入转出制度,手续健全,档案完善。 三、辍学报告制度 1、班主任在第一时间深入班级检查学额,填写出席人数,将出席总数、缺席人数、缺席原因报告给教导处,以便学校及时掌握学生情况。

辍学报告制度

辍学报告制度 为了切实贯彻《义务教育法》,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中小学生完整接受九年义务,防止学生辍学,特制定本制度。 一、组织领导 学生辍学报告制度总负责人为校长。 1、班主任在第一时间掌握班级学生情况,对学生进行实时检测,及时向学校汇报情况。 2、班级发现辍学生,要及时进行家访,积极做好辍学生的劝返工作,同时要将辍学生情况报告学校。 3、学校对流动学生要进行登记造册,新生无故不到校或在校生无故不到校上课超过一天的,要进入辍学处理程序,开展有效的劝返工作。 4、实行春秋两季辍学报告制度和流动学生月报制。 二、报告内容 1、未经请假旷课超过3天(含3天)的,学校必须填写《辍学学生情况报告表》,由校长审批后上纳入学生学籍档案,由学校根据档案管理办法,统一管理。 2、学校按照规定将学生辍学情况及时汇总,填妥《学生辍学情况统计表》,每年3月20日和9月20日前上报学校。 三、报告程序

1、班主任发现有未请假、无理由不到校学生后,要及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查明学生未到校的原因,区分有无正当理由。 2、如发现学生失学一天后仍未上学,经分析疑有辍学苗头,班主任应及时向学校报告。学校接报告后应进行登记。于当日安排有关人员会同班主任一起进行家访,并把家访结果报校长。 3、如发现学生连续失学两天后仍未上学,校长组织防辍小组成员集体家访。 4、学生失学超过3天(含3天)的,班主任必须填写《辍学学生情况报告表》,并上报校长。 附件:1、《辍学学生情况报告单》 2、《学生辍学情况统计表》

学生辍学情况报告单 学校(公章) 报告人: 报告时间: 年月日收表人签字:

学生宿舍管理情况自查报告【精选】

学生宿舍管理情况自查报告 我校现有学生550人。为进一步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保证广大学生生命和财物安全,创造良好的学习、住宿环境,建设和谐文明的宿舍,我们下大力气开展了学生“文明宿舍”创建活动。20xx年12月1日上午我校组织专班,对我校学生“文明宿舍”创建工作进行全面自查,自查得分为115分。现将检查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抢抓机遇,夯实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各级对教育的投入也逐年加大。我校借此大好时机,趁势而上,在市教育局、中心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凭借后发优势,宿舍基础设施建设迈开了波澜壮阔的新一轮发展步伐:投资四万余元对学生宿舍楼内外粉饰一新;为方便学生晾晒,投资三千余元兴建了不锈钢晾晒架;投资一万余元为每个学生宿舍配置了不锈钢组合架、整容镜,对部分床板进行了更新,对所有床铺进行了调配和刷新;投资八千余元进行了寝室文化创建。 值班、应急照明、消防器具等设施齐备。公寓内学生房间门窗玻璃完好,防盗、防鼠、防蚊、防蝇设施齐备。楼梯、护栏、走廊符合安全要求。 学校领导始终高度重视“文明宿舍”的创建工作,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多方筹措资金,改善住宿条件。制定了科学合理的住宿调整方案,有力的保障了学生住宿条件不断改善。 二、规范管理,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1、建立健全宿舍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制度规范学生,约束管理人员,为宿舍管理规划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 2、自20xx年以来学校领导轮流值班,每晚对住宿学生进行逐个清查,加强宿舍管理;同时组织了“心理咨询工作室”,随时关注、解答学生心理困惑,引导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力地维护了宿舍的正常秩序。 3、充分发挥学生全自我管理功能,学生干部在宿舍管理中发挥带头作用,协助管理人员做好学生管理工作,了解住宿生的生活、学习情况,上情下达,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强化班主任下宿舍制度,要求班主任每天最少下宿舍1次,了解关心本班学生,沟通思想,密切师生情感,预防、消除不良行径的萌发。 5、建立宿舍安全巡查制度,宿舍管理人员携同保卫安全消防干事,坚持每天对宿舍内的消火栓、灭火器、消防标志指示牌的完好情况及消防通道的畅通情况进行检查。

XX小学疫情防控排查报告总结稿

XX小学疫情防控排查报告 为确保我校每一位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证校园一方净土,防止校园聚集性疫情发生,根据各级领导的指示,我校对学校防控工作进行了全方位自查,报告如下: 一、我校成立了防控领导小组,明确细化各部门各组员职责,并签订了“疫情防控责任状”,夯实领导核心与先锋作用。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 二、我校建立“领导、班主任、教师、家长、学生”网格化的联防体系,责任到人、层层管理,做到防控天衣无缝滴水不漏。防控组长(王军)负责学校疫情的领导与督查,及各层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副组长(邢德三)负责大门出入人员的盘查与登记,负责学校教职工每日体侧及健康状况的追查,负责校园内外环境卫生的保卫及各班级卫生及防疫表现的评比,负责学校消毒及开窗通风的提醒与督查,负责后勤特别是防疫物资的配备及购置,负责一年级班主任工作,负责本班六位学生:XX 晨午检及登记上报,负责本班学生防疫知识的传授及班会召开,对本班学生疫防负总责;二年级班主任(王蕊)负责二年级班主任工作,负责本班三位学生位:李启浩、叶雨佳、王晨帆晨午检及登记上报,负责本班学生防疫知识的传授及班会召开,

对本班学生疫防负总责;二年级教师潘风娟协助邢德三老师搞好学校的疫防工作。学校各位家长是学生疫控第一责任日和直接责任人,负责学生居家的身体状况的观察,体侧、及卫生习惯的养成并配合学校搞好疫控工作;学生应做好自我疫控,身体有不适即报家长和老师,并配合家长老师做好观察、隔离、治疗等,同学之间互相关护监督,有问题及时上报老师。 三、荐举“疫情信息员精准报到制度”,我校针对此次疫情建立了“一师一生一档”的师生健康档案,落实了“日报搞、零报告”制度、通过微信、短信、电话等形式摸清查清每位师生的身体状况,并采取相应的观察、隔离、上报措施。我校特举荐工作勤实精进的王蕊老师为“疫情信息报告员”负责学校师生每天体侧的上报,防疫知识的宣传、防疫事迹的报道等。自2020年2月5日至今我校对每位教职工及学生建立健康档案,我校除二年级学生李启浩放寒假至今随父居打工地郑州外,均无外出及外人接触,均无咳嗽、发热等症候,其家人近亲属亦健康无异。(寒假外居郑州学生李启浩同学,学校已于3月30日通知其父母送回孟庄村居家隔离,并每日进行健康追踪上报,至今无咳嗽、发热等症状发生。) 四、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及学校实情、我校严格制定了学校疫情防控“五方案十制度”:《开学第一课方案》、《开学疫情演练方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开学前准备工作方案》,《开学工作方案》;《联防联控制度》,《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制度》,《学生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登记》、《病因追

学校辍学报告制度

学校辍学报告制度、劝返制度 关于切实做好辍学学生劝返工作的规定义务教育是国民基础教育。做好中小学生防流控辍工作是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的一项基础工作,是我校实现标准化建设目标,提升义务教育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关系到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依法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一件大事。为了控制和防止中小学生辍学流失,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规定。 一、加强宣传 我校的每位教师要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工作,要反复深入地进行《义务教育法》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广大群众树立起依法普及义务教育的观念。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黑板报等形式大力宣传《九年义务教育法》,每年3月、9月定为全市“控辍保学活动月”,学校每学期安排一定时间对学生进行一次教育,每年召开一次家长会,宣传有关法律法规,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并读满学业年限。 二、强化责任 校长是学校“控辍”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教导主任具体负责“控辍”有关业务工作,班主任、科任教师是“控辍”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初中在校学生巩固率达到97.5%;小学达到99%以上。跨学年度时,由上一学年的班主任负责原班级学生的“控辍”工作,学生报到后移交新任班主任;学校要建立流失学生报告制度,做好原始登记和各种档案建设。

三、建立制度 (一)控辍保学制度 1、建立控辍领导机构,督促检查、指导控辍工作,把依法控辍纳入日常工作。 2、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建立学校“校长---班主任---学科教师”控辍保学工作机制。 3、遵循免试、就近、分配入学原则,保证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4、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开展学生课外兴趣活动,防止学生因厌学而辍学。 (二)学籍管理制度 1、学校按教育局统一规定建立规范的学生学籍,学生学籍实行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并举。学籍档案实行专人负责,统一管理。 2、学校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为新生办理统一的学籍。学籍档案中必须如实记载学生入学情况、家庭住址、家长姓名、联系方式及学生流动情况。 3、学生学籍由班主任填写,每学期一次,填完后交由学校统一保管。 4、实行学籍变动全程监控,学籍变动严格执行教育局的有关规定,做到手续健全,档案完善。 5、学校要严把入口、出口关,防止学生在流动中辍学。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排查报告制度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排查报告制度 为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贵州省义务教育条例》,规范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办学行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权利,防止学生辍学,特制定本制度。 一、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排查工作由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管理为主,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协调,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为责任主体,学校、村(居)委会以及其它相关部门配合。 二、每年春季和秋季,中小学校要按照省统一下发的校历,组织学生到校报名注册,学生报到注册结束后,班主任应及时清查本班学生到校注册情况,汇总统计本班学生入学、流动(正常休学、复学和转学以及无原因未注册的)情况,及时向学校报告。 三、对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尚未到校报到注册的学生,组织班主任、学科教师联系村(居委会)干部进行家访。经学校两次以上家访仍未到校注册的,学校要在3天内将未到校注册学生基本情况向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报告,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组织劝返复学。 四、学校要加强学校常规管理。每节课前,科任老师要清点学生人数,发现学生逃学的,及时报告班主任,由班主任及时与学生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联系,追踪学生去向。学校值日教师要逐班填报学生出勤情况,统计无故缺旷学生并向学校领导报告。 五、学校要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学生进出学校登记制度。其中,

寄宿生在周一至周五期间无正当理由不得离校。每个学期结束,学校要将学生进出学校登记资料存档备查。 六、学生在正常上学时间未到校,学校要主动与家长联系和沟通,了解学生未到校原因。学生在学校放学后未及时回家的,学生家长要及时联系学校和班主任,共同查找学生去向。如果学生外出打工,家长要主动配合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以及学校做好劝返工作。 七、学生无故旷课达一周以上,具体去向明确,学校两次以上劝返未果的,填报学生名单报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启动劝返复学程序;对具体去向不明的,由学校和学生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共同向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和当地派出所报告查找下落。 八、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要做好辖区学生的网格化管理,特别是寒暑假和春节期间,要以自然村寨为单位加强对学生的动态管理,及时掌握学生动态。发现学生外出打工,要及时进行劝阻。 九、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小学学生辍学书面报告制度

山水小学学生辍学书面报告制度 为了加大管理控辍的力度,充分调动学校、家庭、社会、政府多方参与、齐抓共管,有效地做好控辍保学工作,根据上级要求并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学生辍学书面报告制度。 (一)学生辍学报告制度总负责人为校长,负责机构为教务处,第一报告人为班主任。 (二)报告程序:1.班主任发现有未请假、无理由、不到校学生后,要第一时间进行家访,了解清楚缺旷的原因,详细记录学生缺旷、家访的情况,并及时将学生缺旷和家访的结果向教务处报告。2.如发现学生第二天仍未上学,班主任教师应及时向教务处报告。教务处接报告后进行登记,并通知联系该班的中层领导或对口帮扶教师。联系领导或对口帮扶教师于当日同班主任进行家访,并把家访结果报教务处。 3.如第三天仍未上学,班主任应该及时报教务处登记。教务处通知中层领导、校长,共同研究并制定控辍方案。并通知学生所在村村委会主任,然后根据方案进行有村委会成员参加的集体家访。 (三)责任落实: 1.班主任:班主任为第一报告人,发现学生未请假不到校,班主任必须当日向教 务处报告。 2.教务处:及时向中层领导、校长报告,不得拖延;负责与村委会沟通。 3.中层领导负责家访组织工作。 4.校长:负责会议的组织和形成的计划方案的落实督导,向分管局长通报情况。 (四)辍学月报: 1.领导机构:由学校控辍保学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报告,并具体负责实施。 2.报告程序:(1)日常报告按上述辍学报告制度执行;(2)每月底由学生科统计当 月控辍工作各种情况;与班主任核对后,报分管副校长;由副校长重新核对后制 定报告单,向校长报告。 3.报告内容:当月辍学名单、家长姓名、家庭住址、联系电话、辍学原因以及动员 返校情况。 南明区山水小学

建立辍学学生劝返复学登记与书面报告制度

建立辍学学生劝返复学登记与书面报告制度 为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贵州省义务教育条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加强“控辍保学”工作,动员辍学生返校就读,提高巩固率,降低辍学率,特制定本制度。 一、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失学后经组织动员后仍不上学的,或因其他原因失学一个月以上的,认定为辍学生。 二、劝返复学工作由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统筹,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协调,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为责任主体,学校、村(居)委会以及其它相关部门配合。 三、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统筹安排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生劝返复学,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劝返复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负责组织对用人单位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的行为进行查处;落实县域内未找到或者未确定监护人孤儿和流浪人员中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权利。 四、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对《义务教育法》、《贵州省义务教育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掌握和了解本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情况,督促检查各乡(镇)(办事处)劝返复学工作。 五、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负责依法组织辖区内辍学生劝返复学。对经乡(镇)政府组织劝返两次仍不复学的,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对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下达《敦返复学通知书》,依法敦促学生父母或其他监护人送子女入学。 六、学校对学生入学情况进行清理,建立辍学生台账并上报当地

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教师对辍学生进行家访动员,协助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劝返动员辍学生复学。辍学生经劝返复学后,学校应在辍学生台帐中及时消帐,完善相关复学手续。 七、因劝返工作不力,辍学率超过省颁布的控制范围,造成不良影响的,按照控辍保学责任追究办法的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八、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张祠堂小学

学生思想状况及心理健康状况分析排查制度

xx学校学生思想状况及心理健康状况分析排查制度为做好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有效开展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预防和干预,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摸排和干预工作,防止学生因心理困扰引发心理疾病、行为问题和危机事件,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常规工作,每年进行两次。学校逐班逐生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分析排查制度,重点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排查。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症结,有针对性的做好预防和教育工作。 1、分析学生心理问题的诱因,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面,要认真对待这项工作,积极参加培训学习,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排查。 2、积极参加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预防专题讲座和培训,了解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及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等知识,以及一些实际工作中采用的方式方法。 3、学习心理知识,掌握工作方法,通过交流体会,分享经验,增进了解。 4、定期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整体摸排,并根据实际情况对重点关注学生开展约谈评估,保证及时发现问题,维护学生稳定。 5、对所发现可能存在心理隐患的学生,实施分别建档,分级干预。对常见发展性心理困扰学生,选派富有心理健康知识和学生工作经验的教师约谈辅导,并做好记录;对有障碍性心理问题学生,由学院联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辅导员统一转介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

附:重点排查对象 (1)心理健康普测和心理健康摸底排查工作中确定的重点关注学生。 (2)患严重身体疾病,治疗周期长,个体感觉痛苦,仍在校坚持学习的学生。 (3)因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困难或就业困难而出现心理、行为异常的学生。 (4)因各种原因受处分、经常旷课或经常联系不上的学生。 (5)迷恋上网或养成其它不良习惯的学生。 (6)遭遇突发事件,如家庭发生重大变故、个人或家人发生不幸,或身边同学遭遇突发事件的学生。 (7)人际关系失调或个人感情受挫后出现心理、行为异常的学生。 (8)适应不良,如学习适应、生活适应、自我适应、交往适应等问题,导致心理、行为异常的学生。 (9)患有各种程度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仍在校坚持学习的学生。 (10)既往有伤人、自伤、轻生未遂史或家族中有轻生者的学生。 (11)性格过于内向、孤僻、缺乏社会支持的学生。 (12)因其他各种问题,如家庭不和睦、价值观冲突、性困扰、对社会不良现象存在困惑等等,出现心理、行为异常的学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