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规范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规范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规范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规范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rail traffic Vehice for urban rail transit

DGJ08—106—2003

主编单位:上海市城市交通管理局

批准部门: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 施行日期:2003年10月1日

2003上海

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文件

沪建建[2003]618号

关于批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规范》

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由上海市城市交通管理局主编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规范》,经有关专家审查和我委审核,现批准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其中3.1.1、3.1.6、3.2.16第2、11、13、14、15、16、17款,3.2.17第1、2款,4.1.3第8款,4.5.3、4.9.3、4.9.4为强制性条文。该规范统一编号为DGJ08—106—2003,自2003年10月1日起实施。

该规范由上海市建设工程标准定额管理总站负责组织实施,上海市城市交通管理局负责解释。

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

二00三年八月十六日

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沪建建[2003]87号文的要求,由上海市城市交通管理局会同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上海地铁建设有限公司等单位编制完成。

本规范编制组在总结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营、维修实践经验及深入调研和广泛听取有关单位和专家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整体目标和特点,适当吸取和借鉴了部分国外标准,以满足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经济合理、促进成熟的要求,编制了本规范。

本规范提出了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设计、选型及安全性、适用性等方面的基本性能指标和技术要求。为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列车功能的合适设置,保证运营和服务的基本需要提供了依据。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为:1总则;2术语;3车辆性能;4车辆技术要求;5试验与验收。

本规范以黑体字标注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在编制中,自始至终得到上海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的指导和关心,以及其它有关单位和专家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请各有关单位在实施过程中,注意积累,总结经验。在执行本规范时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告知上海市城市交通管理局规划建设处(地址:上海市延安东路34号,邮编:200002),以供修编时修改和补充。

主编单位:上海市城市交通管理局

参编单位: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上海地铁建设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员:王居宽 王日凡 周俊龙 朱小娟 浦汉亮 陈丰宇 周巧莲 余 强 杜晓红 印祯民 郑 勇 王龚沪 杨 迪 金健生 童开荣

上海市建设工程标准定额管理总站

二00三年八月

目次

前言 (3)

目次 (5)

1 总则 (7)

2 术语 (8)

3 车辆性能 (10)

3.1 基本设计准则 (10)

3.2 车辆基本性能 (11)

4 车辆技术要求 (16)

4.1 车体 (16)

4.2 车钩 (18)

4.3 转向架 (18)

4.4 制动系统 (18)

4.5 空调、通风、采暖 (19)

4.6 辅助电源系统 (19)

4.7 电气传动系统 (20)

4.8 控制、诊断系统 (20)

4.9 通信及乘客信息系统 (21)

4.10 设备总体布置 (21)

5 试验与验收 (22)

5.1 试验 (22)

5.2 验收 (22)

附录A 轨道交通车辆试验项目一览表 (23)

附录B 本规范用词说明 (24)

条文说明 (27)

条文说明 (27)

1 总则 (27)

3 车辆性能 (28)

3.1 基本设计准则 (28)

3.2 车辆基本性能 (28)

4 车辆技术要求 (30)

4.1 车体 (30)

4.6 辅助电源系统 (30)

4.7 电气传动系统 (30)

4.8 控制、诊断系统 (31)

4.9 通信及乘客信息系统 (31)

5 试验验收 (32)

5.1 试验 (32)

1 总则

1.0.1 为了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需要,规范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设计和选型,实现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列车功能的合适设置与保证运营和服务的基本需要,使之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基本性能指标、技术要求、车辆的试验及验收要求。

1.0.3 本规范适用于地面、地下或高架形式,轨距为1435mm的全封闭线路、DCl500V接触网供电、交流传动的城市轨道交通的大型车和小型车(以下简称车辆)。车辆主要技术参数见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城市轨道交通设计规范》。

1.0.4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及其设备的设计、制造、试验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还应符合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及国家和本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列车train

由一定数量车辆有序、完整编组,可以正常运行的电动车组。 2.0.2 车辆vehicle

装备完整的单节车。

2.0.3 车辆限界vehicle gauge

允许车辆运行时轮廓轨迹的最大尺寸范围。

2.0.4 接触网contact wire

架设在线路上方专用于向电动列车传输电能的接触导线。

2.0.5 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TC)automatic train control system 自动控制列车运行,保证列车安全和运输效率的系统。一般由列车自动保护子系统(ATP子系统)、列车自动驾驶子系统(ATO子系统)和列车自动监控子系统(ATS子系统)组成。

2.0.6 人工驾驶manual mode

司机手动操作驾驶的列车运行控制方式,分为ATP模式下的人工驾驶和完全人工驾驶两种方式。

2.0.7 车钩coupler

用于车辆或列车之间的机械连接装置(可具备电气、气路连接和缓冲装置)。

2.0.8 客室车门passenger side door

布置于车辆两侧,提供乘客上下列车的门。

2.0.9 变压变频逆变器(VVVF)variable voltage—variable fre—quency inverter

用于列车主电路,输出变压变频电压驱动交流牵引电机的装置,主要部件包括输入滤波器、三相模块和制动模块。

2.0.10 辅助逆变器auxiliary inverter

用于列车辅助系统的电源逆变装置。

2.0.11 车间电源workshop powes supply

在列车维修调试场地,可以向列车提供DCl500V供电的专用电源装置。2.0.12 高速断路器high speed circuit breaker

用于保护列车电气主回路的快速断开的开关装置。

2.0.13 受电弓pantograph

列车从接触网接受电能的装置。

2.0.14 主控制器master controller

司机对列车实施牵引、制动、前进、后退等操作的装置。

2.0.15 避雷装置lightning arrestor

防止来自车辆外部的过电压(如雷击等)对车辆电气设备造成损坏的电气保护装置。

2.0.16 事件记录仪event recoreer

对指定的列车数据(列车状态信息、列车控制信息和列车故障信息等)进行实时记录、存储的仪器。

2.0.17 警惕按钮deadman button

用以确认列车是否处于司机控制状态的按钮。

2.0.18 列车通信网络train communication network

列车内部各计算机控制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通信网络。 2.0.19 超载over load

指车辆在满座、站立区乘客每平方米8人的条件下,按每人600N计算的载荷工况。

2.0.20 常用制动service brake

用于正常运营状态下使列车减速的一种制动方式。常用制动具有防滑控制功能,制动指令的实施在中途可以撤除。

2.0.21 全常用制动full service brake

在常用制动范围内,能对列车施加最大制动力的制动位。

2.0.22 紧急制动emergency brake

为紧急停车所设置,紧急制动是一种纯机械制动方式,并可根据车辆载荷实现列车制动力的最大化。制动指令的实施具有零速保护,中途不可撤除。2.0.23 快速制动fast brake

为紧急停车所设置。具有防滑控制功能。制动指令的实施在中涂可以撤除。

3 车辆性能

3.1 基本设计准则

3.1.1 列车使用寿命不应少于30年,且有良好的可靠性、可操作性、可维修性及安全性。

3.1.2 列车应适应ATO 模式下的自动驾驶、ATP 模式下的人工驾驶和切除ATP 的完全人工驾驶。列车之间能实现机械、气路和电气的自动摘挂。

3.1.3 列车在以下条件下,可在地下、地面和高架线路上运行,车辆及其设备应能适应环境气候的变化,安全、正常工作。

——海拔高度 ≤1,200 m

——气象温度 -25~+40℃

——最大相对湿度 99%

——平均年降雨量 1149mm

——平均年降雨天数(>0.1 mm) 132天

——最大风速 90km/h

3.1.4 列车应能经受风、雨、雾、雪、冰、霜、沙的作用,以及空气中的酸雨、灰尘、碳、铜、臭氧、硫化物、二氧化硫的侵蚀,并能防止啮齿类动物的侵害,经受车辆清洗时的清洗剂的作用。

3.1.5 列车应能够在相关的既有正线、车场及以下线路与轨道条件下正常运行,并能在最小曲线半径线路上进行车辆摘挂作业。

——轨距

1.435mm 62+? ——最小曲线半径 正线 大型车

300m 小型车

200m 车场

大型车

150m 小型车

110m

——曲线段速度限制 3.6R km/h(R为曲线半径,单位m) ——最大坡度 正线 35%。

辅助线 40%。

3.1.6 车辆限界应符合城市轨道交通的相关标准,并应符合《铁路机车车辆限界》(GBl46.1-83)的有关规定。

3.1.7 车辆种类可有设置司机室的动车和拖车,不设置司机室的

动车和拖车,它们可有序联挂形成不同编组的电动车组。

3.1.8 列车应在以下供电条件下安全正常运行。

1 采用接触网供电方式,接触网悬挂可为刚性或柔性悬挂。

2 供电电压应为DCl500V(波动范围DCl000V~1800V)。

3.2 车辆基本性能

3.2.1 列车总体性能应具备下列要求:

——最高持续运行速度: ≥80kmAn

——设计结构速度: ≥90kmAn

——反向运行(倒车)最大速度: 10km/h

——洗车速度: 3km/h

——冲动极限: 0.75m/s3

3.2.2 列车应采用交流牵引电机,在额定供电电压、额定负载、清洁干燥平直的轨道条件下,应符合下列规定:

——起动平均加速度(列车速度从0~35km/h):≥0.9m/s2

——平均加速度(列车速度从0~80km/h): ≥0.4 m/s2

3.2.3 列车应采用电气和机械制动协调配合的制动方式,在任何载荷及清洁干燥平直的轨道条件下,应符合下列规定:

——常用制动平均减速度(列车速度从80至0km/h): ≥1.0 m/s2

——紧急制动平均减速度(列车速度从80至0km/h): ≥1.2 m/s2

3.2.4 车辆应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性能。

3.2.5 车辆应有良好的气密性,在通风系统正常工作情况下,确保客室内气压能维持30~50Pa的正压。

3.2.6 电磁场干扰/电磁场兼容性(EMI/EMC)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车辆上所有的电子、电气设备应有足够的抗干扰能力,在各种

运行工况和环境条件下各系统应能正常工作;同时也不应影响通信、信号和其它系统的正常功能。

2 电磁场干扰及电磁场兼容性能应符合相应技术标准的规定。 3.2.7 车辆的电气接地应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规定。

3.2.8 车辆的电气系统应具有良好的绝缘保护措施,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3.2.9 与列车运行和安全有关的关键性控制、监控和显示功能应有硬件或软件形式的冗余。

3.2.10 车辆承受的振动和冲击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车辆各设备应能承受频率为1~50Hz的垂向、横向和纵向的正弦振动。相应的振幅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当f为1~10Hz时

A=25/f (3.2.10一1) 当f为10~50Hz时

A=250/f2(3.2.10—2)

式中 A——振幅(mm)

f——频率(mm)

振动试验应符合相应标准规定。

2 在车体、转向架上安装的设备,以及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的

连接件,在任何方向上应能经受规定的最大加速度冲击,不产生变形和损坏。其最大冲击加速度值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3 车辆及其设备在各种正常工况运行时,均不应出现共振。

4 车体及转向架的强度设计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其设计、试

验过程中采用的载荷应能涵盖车辆运营中的各种工况。

3.2.1l 列车的噪声及其检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车内噪声等级

1) 当列车以80km/h的稳定速度在自由声场中运行时,司机

室内的噪声不大于73dB(A)。

2) 列车停止在自由声场内,所有辅助设备均正常工作时,在

车内中心距地板面1.5m高处,测得的连续噪声不大于69dB(A)。

3) 当列车以80km/h的稳定速度在自由声场中运行时,在车

内离地板面1.5m高处,测得的噪声不大于75dB(A)。

2 车外噪声等级

1) 列车在露天(地面)区段、碎石道床、水平直线轨道上及在

自由声场内,列车停止运行,辅助设备正常工作时,在车外距轨道

中心7.5m处,测得的连续噪声值不大于69dB (A)。

2) 列车在自由声场内,在露天(地面)水平直线区间、碎石道

床、无缝长钢轨轨道上以60km/h速度运行时,在车外距轨道中心

7.5m处,测得的连续噪声不大于80dB(A)。

3 噪声检测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3.2.12 列车乘客信息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列车两端的前部或侧面宜设置列车运行目的地指示装置。

2 列车客室内应有广播装置和列车停站显示装置。

3.2.13 列车故障牵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列车丧失50%的动力时,列车在超载工况下、正线最大坡

道上应有启动和运行到最近车站的能力。

2 一列空载列车应能在正线线路的最大坡道上牵引一列超载且

无动力的故障列车。

3.2.14 列车应具有客室照明、设备柜照明、司机室照明、头灯、尾灯,照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客室照明在距地板800mm高处的照度不应低于300lx。

2 司机室照明在地板中央处应达到3--5lx,在驾驶台表面应达

到5~101x。

3 头灯照度在距列车前端最长紧急制动距离处不应低于2lx。 3.2.15 车辆平稳性与安全性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车辆平稳性指标不应大于《铁道车辆动力学性能判定和试验鉴定规范》(GB5599—1985)中规定的2.5。

2 安全性指标不低于《铁道车辆动力学性能判定和试验鉴定规范》(GB5599—1985)规定的要求。

3.2.16 列车可靠性、可操作性、可维修性、安全性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列车每运行100,000km或在相应运行时间内,不应发生大于1次使列车停驶5min的列车运行故障。

2 车辆应有良好的密封性和排水功能,不应漏水、渗水、进雪。通过洗车机进行洗车作业时,车内及设备箱不应进水、渗水。

3 车辆间应设置封闭式贯通道。

4 车辆及其设备应采用模块化设计、生产,形成系列化、标准化,车辆功能相同的零、部件和相应模块应能互换。

5 车辆的各种设备及附属设施应布置合理,安装牢固可靠,并应便于检查、修理、拆装。

6 所有需要使用外界设备进行测试的测试点,应便于外接测试设

备的连接。

7 应采用接线排分离各电路,并应在导线两端设置清晰、持久的线号标记。

8 列车应设置列车事件记录仪,并能在车辆检查、维护时对所记录的数据予以调用,进行故障原因及列车运行状态分析。

9 列车所使用的钥匙应统一,钥匙种类不应超过两种。

10 每节车厢至少有一端两侧的车门可从车外和车内使用钥匙进行开启、关闭操作,并设相应的扶手和脚蹬。

11 列车应设避雷装置。

12 列车两端应装有角度可调、能进行远近光变换的头灯,以及红色尾灯。

13 列车应设置鸣笛装置。

14 应采取措施防止高压设备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

15 车辆内应按消防要求配置一定数量的灭火器,其位置要取用方便,并要设置醒目标志。

16 列车应具有在紧急情况下疏散乘客的功能。

17 列车应具有在紧急情况下的紧急照明功能。

3.2.17 车辆使用的所有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并应符合本地区环境条件的要求:

1 车辆的结构材料、电缆和零部件禁止使用易燃材料。应采用高阻燃性、低发烟浓度、低毒性的环保材料制造,材料的阻燃性、发烟浓度及毒性指标必须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2 车辆严禁使用含石棉、具有放射性的材料以及国家禁用的其它材料。

3 车辆内装饰材料应采用耐脏、耐磨、耐腐蚀、易清洁的材料。

4 橡胶件和橡胶密封件应符合相应技术标准的规定。

5 玻璃应采用安全玻璃,且符合相应技术标准的规定。

3.2.18 车辆的各种设备结构件强度应符合本规范第3.2.10条的规定,在下述条件下,不得产生永久变形,在使用寿命期间不得产生疲劳破坏。

1 车体:经受极端运行条件以及各种架车、起吊、救援、联挂、多单元编组回送等工况产生的静载荷、动载荷和冲击载荷作用。

2 转向架:承受最大载荷、最高速度、最恶劣轨道条件及综合以上因素的最不利组合条件的作用下产生的各种载荷。

3 车钩:承受当一列列车以15km/h速度与另一列处于停放状态的列车相撞时车钩所受到的压缩冲击载荷,以及在最大坡道上列车间救援等工况下车钩所受到的最大拉伸载荷。

3.2.19 列车及车辆编号、标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列车、车辆和车辆设备必须有统一规范的编号准则。

2 在每节车的车体外侧、车底、客室内的相应处都应有相关编号。

3 在车辆及设备的适当位置应设置中文铭牌。

4 对车辆及设备存在危险的特殊部位应用明显的文字说明或国际通用图标予以标识。

5 列车和车辆相关位置处,应标识运营线路识别色和与安全、乘坐、驾驶、检修等相关的文字及图形。

4 车辆技术要求

4.1 车体

4.1.1 车体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车体的结构材料应为铝合金型材或不锈钢材料。

2 车体采用整体式承载结构。在使用期限内能承受设计载荷的作用而不宜产生永久变形和疲劳失效。并有足够的刚度,能满足脱轨后复位的架车要求。车体预挠度不应超过两转向架支撑点之间距离的1‰,在超载工况下车体不宜产生负挠度。

3 车体结构设计应避免在车体枕梁、冲击座、门框、窗框等结

点处的应力集中,不宜在上述部位存在焊缝。

4 应具有良好的排水措施。

5 应避免采用搭接结构,对外露的焊缝应采取相应措施以适

应各种气候条件和洗刷要求。

6 列车的端部应设有防爬装置和底架撞击能量吸收区。

7 内墙板应易于清洗。地板应具有易清洁且耐磨、防滑、防水、防静电性能。

8 车体结构应采取隔热、隔音的措施。

4.1.2 贯通道的渡板应有足够强度、耐磨、过渡平顺。贯通道折棚应不易老化、安全可靠。

4.1.3 司机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司机室前窗应采用层压式安全玻璃,具有防冻除霜功能;并设有刮雨器、遮阳装置。

2 司机室应设侧门,侧门玻璃窗能上下滑动开启和关闭。在司机室与车厢之间应设连通门,门的宽度不应小于550mm,高度不应小于1800mm。

3 司机室照明的开关不应与客室照明的控制相连。

4 司机室应有客室报站的监听装置。

5 司机控制台的设置应满足司机操作和监视要求,各种操作装置及其布置应便于操作,应能对各类指示灯进行功能测试。

6 司机室应设有集中控制列车车门的操纵装置。

7 司机室内应设置列车运行参数、车辆主要设备工作状况等信息的显示装置。

8 司机操纵台应设置紧急停车操纵装置和警惕按钮。

9 司机室设计和设备布置应符合人机工程学标准,做到视野开阔,保证司机清楚、方便地了望前方信号、线路、接触网、隧道和站台。 4.1.4 客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客室应合理设置扶手,使乘客在任何站立位置均能抓到扶

手。

2 客室内的乘客座椅应按照人机工程学标准设计。

3 客室两边侧墙应布置数量充足的车门和车窗,大型车每侧设5扇车门,小型车每侧设4扇车门,车门开度为1300~1400mm,同线、共线运营列车的车门中心距应保持一致。

4 车门关闭应具有缓冲动作,并有障碍物检测及单门自动再

开闭功能。

5 车门应有单门的手动操作和旁路锁闭功能。

6 列车应设置必要的系统状态本地显示(车厢内、外部指示灯)。

7 每列车的首尾车应设置轮椅席位。

4.1.5 车体外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车体外部应光滑平整,满足美学及空气动力学要求。

2 在司机室的每个侧门处应有两个扶手、一个脚蹬。

4.2 车钩

4.2. 1 车钩类型可分为:全自动车钩,半自动车钩及半永久车钩。 4.2.2 车钩应具有以下基本性能:

1 能顺利通过规定的最小半径曲线,并能实现列车之间的自动和手动解钩、挂钩。

2 能满足相邻车辆悬挂系统失效及极限轮径差等最不利条件组合情况下的安全运行要求。

3 列车端部车钩应具有对中装置。

4 不应受振动和冲击而分离。

5 能量吸收、缓冲功能,其技术条件应符合本规范第3.2.18的规定。

6 机械、电气、气路连接应可靠。车钩钩头的机械结构及其水平中心线距轨面的高度应与现有列车的车钩相匹配。

4.3 转向架

4.3.1 转向架应为无摇枕结构,构架应采用钢板压型焊接,车轮应采用磨耗型踏面的整体碾钢或弹性车轮,并具有二系悬挂系统。转向架应具有良好的动力性能和曲线通过能力。

4.3.2 二系悬挂系统应具有车体高度自动调整、抗侧滚和减震的功能。

4.3.3 牵引电机在转向架上的安装应采用全悬挂型式。

4.3.4 运行时轴箱温升不应超过30K。

4.3.5 在悬挂系统失效后,列车应能安全运行。

4.4 制动系统

4. 4.1 列车制动应有电制动(再生制动、电阻制动)和机械制动两种类型。

4.4.2 列车制动应具有常用制动、快速制动、紧急制动和停放制动的功能。

4.4.3 列车机械制动可采用单元式踏面制动或盘形制动的形式。 4.4.4 列车机械制动应采用模拟式直通电空制动系统。

4.4.5 列车制动控制系统应能协调电制动(再生制动和电阻制动)与

机械制动,应具有自诊断及故障监控功能。

4.4.6 列车制动的减速度均应满足3.2.3条的要求;停放制动应 能使超载列车在最大坡道的线路上停放。

4.4.7 列车制动应具有单轴检测功能,机械制动还应具有单轴校正的防滑功能。

4.4.8 在列车意外分离时,应能自动实施紧急制动,并能使司机识别。4.4.9 列车必须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的独立的气源装置,当一套气源装置失效时,其余气源装置应能满足整列车的供气要求。

4.4.10 供气系统应具备安全保护功能,系统的气密性应符合相关技术要求系统的总泄漏量不应使其压力降低值大于0.02MPa/5min。

4.5 空调、通风、采暖

4.5.1 列车应安装空调、通风装置。在额定人员的情况下,人均供风

3

量不应低于30m3/h,人均新风量不应低于lO m/h。夏季,在额定人员的情况下,车厢内温度和相对湿度应符合相应规范或标准的规定。列车的送风口应贯穿整个车厢,保持气流、风速及温度

均匀,满足乘客舒适度的要求。

o 4.5.2 司机室应安装采暖装置,在冬季司机室内温度不应低于14C。4.5.3 列车在紧急情况下应具有紧急通风功能。

4.6 辅助电源系统

4.6.1 辅助电源应包括辅助逆变器和蓄电池。辅助逆变器应保证向列车控制系统、列车照明、空调通风及车辆设备通风等负载供电。蓄电池在接触网供电中断时,作为备用电源向车辆紧急负载供电。

4.6.2 辅助逆变器应从接触网输入电源,也可由车间电源供电,且车间电源应和接触网供电互相联锁,只能各自单独供电。列车中的所有辅助逆变器应共用一根输入高压线,输入高压线应与其它电路隔离。

4.6.3 蓄电池以浮充电模式进行充电,应有足够的容量,能保汪向紧急负载供电不少于45min。

4.6.4 应具有在紧急情况下使辅助逆变器可靠启动的功能。 4.6.5 辅助供电系统应有可靠的电气保护措施。

4.6.6 辅助逆变器的负载在整个列车中分配应对称平衡。

4.7 电气传动系统

4.7.1 列车应采用变压变频逆变器(VVVF)的交流传动系统。 4.7.2 变压变频逆变器(VVVF)应具有牵引、再生制动、电阻制动的基本工作模式。

4.7.3 制动优先次序和混合制动应符合下列规定:

l 制动优先次序为:再生制动、电阻制动、机械制动。

2 混合制动应充分利用电制动。电制动和机械制动之间的混合与过渡应是平滑的,并符合冲动极限的要求。无再生制动条件下,电阻制动应能满足电制动的要求。

4.7.4 应具有防滑/防空转功能。

4.7.5 列车高速断路器的整定值应与牵引变电站断路器的整定值匹配。

4.7.6 主控制器必须设在司机室内的控制台上,在牵引和制动模式之间应有机械和电气双重联锁。

4.7.7 受电弓应能保证与接触网良好、稳定地接触,受电弓的接触压力应为100~140N,升、降弓时不应对接触网和受电弓底座产生有害冲击。

4.8 控制、诊断系统

4.8.1 列车中的主要子系统必须采用计算机控制和具有自诊断及监控功能。

4.8.2 列车两端均应有操纵功能,但仅应一端处在可控制状态。 4.8.3 通过列车通信网络进行列车控制时,与运行及安全有关的控制必须有其他形式的冗余措施。

4.8.4 数据通信应具有以下基本功能:

1 列车控制、诊断系统应由列车通信网络与列车子系统进行通信。

2 应由列车通信网络上标准的服务接口,对联网子系统的故障信息进行下载。

3 对于重要的计算机控制子系统,应由列车通信网络上通用的标准服务接口进行在线测试。

4.8.5 列车诊断系统接收列车各系统的状态信息、故障信息,能进行评估、储存,并能以中文和规范代码显示在司机室显示器上。司机室的显示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总体要求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总体要求 第一条为适应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需要,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决策、建设和管理水平,合理控制建设规模和投资,推进技术进步和车辆、设备国产化,提高投资效益,促进城市轨道交通的健康发展,修订本建设标准。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编制、评估和审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议书”、“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依据,是审查工程项目初步设计、监督检查整个建设过程、建设标准和项目后评价的尺度。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高运量、大运量、中运量系统、钢轮钢轨系统的新建工程项目。市域轨道交通系统、有轨电车系统、跨座式单轨等轮轨系统,既有线的改建、扩建工程可参照执行。 第四条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安全可靠,功能合理,经济适用,低耗高效,节约能源、资源和土地,保护环境和文物古迹;充分体现地区特色,力争

实现项目生命周期内价值的最大化。 第五条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应超前规划,适时建设,量力而行,有序发展。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做好轨道交通远景线网规划。从实际需求和可能出发,把握项目建设条件和建设时机,合理安排项目建设。 第六条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应与铁路、民航、公路等其他交通方式的规划建设进行有机衔接,促进城市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的建立,满足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运输服务需求。 第七条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范围,应与城市远期总体规划相符合,重点选择近期10~15年内的建设项目、建设时机、建设时序和建设规模,落实建设资金,做好沿线土地利用和控制规划,支持城市总体规划协调发展,初步构成线网基本骨架,形成初始规模效益。 第八条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应树立网络化资源共享理念,开发轨道交通资源,开拓经营范围,提高服务水平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机械组成部分

广州华夏职业学院教案首页 授课题目 4.2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机械 组成部分授课时间第10周星期5 第3,4 节 授课班级14城轨13 课次第10 次课 教学方法讲授课时 2 学时 授课方式理论课□√实验课□讨论课□ 习题课□其他□ 教具多媒体 教学目的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机械组成部分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主要组成部分及总体结构 教学重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机械组成部分教学难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机械组成部分 课后作业 与思考题 P112 三—3 教学后记

广州华夏职业学院教案纸 4.2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机械组成部分 一、复习提问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有哪些类型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选用要素 二、讲授新课 一般轮轨系统的城市轨道车辆由机械和电气两部分组成,机械部分包括车体,转向架,车钩及缓冲装置,制动系统和空调通风系统。 车辆总体布置的基本原则: 1、设备具有良好的可接近性,易于安装和拆卸,便于维护和检修。电气设备和辅助机组均安装在车下或车顶。 2、保证车辆轴荷重均匀分布。 3、保证电气设备具有良好的工作环境,为了防尘、防雨雪的侵入,电气设备均集中安装在箱体内。 4、尽量使电缆、空气管路和风道长度为最短,尽量减少风道弯曲,并使风量分配均匀。 5、对于产生强磁场的设备均加装屏蔽,以免干扰其它电气设备、电子控制系统和通信信号系统的正常工作。 6、使乘务人员具有良好的工作环境,操作方便和安全,保障乘客乘坐方便和安全。车辆间贯通,便于乘客流动;司机室前端设安全疏散梯。 (一)、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主要组成部分及总体结构 以上海地铁为例 牵引供电方式:架空触网受电;供电电压:DC1500V 采用铝合金车体,整体承载结构,走行部为无摇枕转向架,橡胶弹簧和空气弹簧悬挂,制动有电气制动和空气制动作用,牵引电机用斩波器进行无级调速,车辆连接采用密接式车钩进行机械、电气和空气管路的连接,操纵方式有ATC自动控制和人工操纵两种,容量大,舒适性较好 上海地铁车辆:A车—带驾驶室的拖车 B车—带受电弓的动车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动态验收技术规范DB11∕T 1714-2020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与定义 (1) 4 基本规定 (2) 5 基础设施系统 (2) 6 电力牵引供电系统 (5) 7 通信与信号系统 (8) 8 空气动力学响应、噪声和电磁环境 (10) 参考文献 (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咨询有限公司、中国中铁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志伟、于鑫、张艳兵、王道敏、田桂艳、王文斌、戴源廷、黑勇进、虞蕹、王进、王颖、李晓刚、赵静、饶东、赵立峰、李克飞、石熠、朱胜利、杜智恒、张传祺、侯庆华、赵鑫、程永谊、王冰、魏志恒、李洋、李玉路、戴华明、吴宗臻、赵俣钧、周安国、刘力、李照星、张凌云、李晔、凌晨、李媛芳、杨斯泐、徐倩、张冰、姚京川、赵欣欣、刘鹏辉、李天石、马九洋、张弘毅、范季陶、苏立轩、荣峤、张超、王朝阳、刘敏、杨峰、徐栋、孙静、张东风、刘玮、张继菁、杨珂、田琪、周启斌、兴佰祥、李雪昆、李雪飞、翟国锐、姜朝勇、程斌、梁君海、王学亮、刘江涛、李春峰、侯小强。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

为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规范城市轨道交通的基本功能和技术要求,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本规范不适用于高速磁浮系统的建设和运营。 1.0.3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应满足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要求,并应做到以人为本、技术成熟、经济适用。 1.0.4 城市轨道交通应经验收合格后,才可投入使用。 1.0.5 本规范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的基本要求,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尚应符合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2.0.1 城市轨道交通urban rail transit 采用专用轨道导向运行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包括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 有轨电车、磁浮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市域快速轨道系统。 2.0.2 建设constru ction 新建、改建和扩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规划、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施工安装、 调试验收和试运行,包括车辆和机电设备的采购、制造。 2.0.3 运营opera tion 为实现安全有效运送乘客而有组织开展的各种活动的总称。 3.0.1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3.0.2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应明确城市轨道交通的功能定位、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关系、发展模式和不同规划期的发展目标,提出网络规划布局以及线路和设施等用地的规划控制要 求。 3.0.3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应以乘客需求为目标,应做到资源共享和方便乘客使用。 3.0.4 城市轨道交通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应确保正常使用时的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的要求。 3.0.5 城市轨道交通应采用质量合格并符合要求的材料与设备。 3.0.6 城市轨道交通应具有消防安全性能,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应具备乘客和相关人员安全疏散及方便救援的条件。 3.0.7 城市轨道交通应采取有效的防淹、防雪、防滑、防风雨、防雷等防止自然灾害侵害的措施。 3.0.8 车辆和机电设备应满足电磁兼容要求,投入使用前,应经过电磁兼容测试并验收

3.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保障运营安全,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文件要求,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应当遵循以人民为中心、安全可靠、便捷高效、经济舒适的原则。 第四条交通运输部负责指导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工作。 城市轨道交通所在地城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者城市人民政府指定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以下统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运营基础要求 第五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在城市轨道交通线

网规划及建设规划征求意见阶段,应当综合考虑与城市规划的衔接、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需求、运营安全保障等因素,对线网布局和规模、换乘枢纽规划、建设时序、资源共享、线网综合应急指挥系统建设、线路功能定位、线路制式、系统规模、交通接驳等提出意见。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编制审批征求意见阶段,应当对客流预测、系统设计运输能力、行车组织、运营管理、运营服务、运营安全等提出意见。 第六条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中应当设置运营服务专篇,内容应当至少包括:(一)车站开通运营的出入口数量、站台面积、通道宽度、换乘条件、站厅容纳能力等设施、设备能力与服务需求和安全要求的符合情况; (二)车辆、通信、信号、供电、自动售检票等设施设备选型与线网中其他线路设施设备的兼容情况; (三)安全应急设施规划布局、规模等与运营安全的适应性,与主体工程的同步规划和设计情况; (四)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运力衔接配套情况; (五)其他交通方式的配套衔接情况; (六)无障碍环境建设情况。 第七条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通信、信号、供电、机电、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技术题库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技术 题库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1. 防滑控制系统主要由、和防滑动作机械部件组成。 2. 上海地铁基础制动装置采用制动机厂生产的。 3. BCU和BECU分别是和系统的缩写。 4. 上海地铁和广州地铁使用的电气指令制动控制系统为式电气指令式制动控制系统。 5. 模拟转换阀是上海地铁车辆KNORR制动系统中使用的一个电磁阀,它由三部分组成:电磁进气阀、和组成。 6. EP阀又称阀,是SD数字式制动控制单元中的一个转换阀。 7. 空压机的驱动电机一般有电机和电机。 8. 经空气压缩机压缩输出的空气压力单位,一般用bar来表示,1bar等于MPa。 9. 空气干燥塔可以将从空气压缩机输出的高压压缩空气中的和分离出去,以达到各用气系统对压缩空气的要求。 10. 空气压缩机组一般由、、、等装置组成。 11. 上海地铁knorr公司的空气压缩机,在进行压缩空气时一般经过两级冷却,分别为冷却和冷却。 12. 除空气制动系统用气外,城市轨道列车还有以下部件需要用到压缩空气:、、、等。 13. 空气压缩机组一般采用方式进行润滑。 14. 空气干燥器一般做成塔式的,有和两种。 15. 电阻制动所采用的制动电阻,材料一般采用合金带钢条,这种合金带钢条不仅具有稳定的,而且具有相当大的。 16. 再生制动失败,列车主电路会自动切断反馈电路转入制动电路。 17. 直流斩波器按列车控制单元及制动控制单元的指令,不断调节斩波器的,无级、均匀地控制,使制动力和再生制动电压持续保持恒定。 18. 电动车组中既有动车又有拖车,拖车没有电动机,只能使用制动,动车带有电动机,可以进行制动。 19. 一般列车在高速时,常用制动都先从制动开始,最后在列车10km/h 以下低速时,由制动将车停止。 20. 动轮与钢轨间切向作用力的最大值与物理学上的最大静摩擦力相比要(大or小)一些,情况要更复杂一点,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的存在所导致。 21. 伴随着蠕滑产生静摩擦力,轮轨之间才能传递。 22. 一般城市轨道车辆的制动方式主要有三类:、和电磁制动。 23. 电磁制动有两种形式:和。 24. 轮对在钢轨上运行,一般承受载荷、载荷和载荷。 25.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都有明确的车辆运行规程,对于列车制动能力,上海地铁规定,列车在满载乘客的条件下,任何运行速度时,其紧急制动距离不得超过米。 26. 现代城市轨道车辆的制动系统一般都应该具有以下组成部分:、和。 27. 城市轨道车辆制动技术正朝着、、和的目标不断前进。 28. 最近几十年来,制动技术取得了很大进展,出现使电气再生制动成为可能,使制动防滑系统更加精确完善。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 交通运输部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8年第8号)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已于2018年5月14日经第7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8年7月1日起施行。 部长李小鹏 2018年5月21日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保障运营安全,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文件要求,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应当遵循以人民为中心、安全可靠、便捷高效、经济舒适的原则。

第四条交通运输部负责指导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工作。 城市轨道交通所在地城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者城市人民政府指定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以下统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运营基础要求 第五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在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及建设规划征求意见阶段,应当综合考虑与城市规划的衔接、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需求、运营安全保障等因素,对线网布局和规模、换乘枢纽规划、建设时序、资源共享、线网综合应急指挥系统建设、线路功能定位、线路制式、系统规模、交通接驳等提出意见。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编制审批征求意见阶段,应当对客流预测、系统设计运输能力、行车组织、运营管理、运营服务、运营安全等提出意见。 第六条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中应当设置运营服务专篇,内容应当至少包括: (一)车站开通运营的出入口数量、站台面积、通道宽度、换乘条件、站厅容纳能力等设施、设备能力与服务需求和安全要求的符合情况; (二)车辆、通信、信号、供电、自动售检票等设施设备选型与线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机械组成部分

广州华夏职业学院教案首页

广州华夏职业 4.2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机械组成部分 一、复习提问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有哪些类型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选用要素 二、讲授新课 般轮轨系统的城市轨道车辆由机械和电气两部分组成,机械部分包括车体,转向架, 车钩及缓冲装 置,制动系统和空调通风系统。 车辆总体布置的基本原则: 1、设备具有良好的可接近性,易于安装和拆卸,便于维护和检修。电气设备和辅助机 组均安装在车下或车顶。 2、保证车辆轴荷重均匀分布。 3、保证电气设备具有良好的工作环境,为了防尘、防雨雪的侵入,电气设备均集中安 装在箱体内。 4、尽量使电缆、空气管路和风道长度为最短, 尽量减少风道弯曲, 并使风量分配均匀。 5、对于产生强磁场的设备均加装屏蔽,以免干扰其它电气设备、电子控制系统和通信 信号系统的正常工作。 6、使乘务人员具有良好的工作环境,操作方便和安全,保障乘客乘坐方便和安全。车 辆间贯通,便于乘客流动;司机室前端设安全疏散梯。 (一)、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主要组成部分及总体结构 以上海地铁为例 采用铝合金车体,整体承载结构,走行部为无摇枕转向架,橡胶弹簧和空气弹簧悬挂, 有电气制动和空气制动作用, 牵引电机用斩波器进行无级调速, 车辆连接采用密接式车钩进 适性较好 上海地铁车辆:A 车一带驾驶室的拖车 B 车一带受电弓的动车 C 车一不带受电弓的动车 牵引供电方式:架空触网受电;供电电压: DC1500V 制动 行机械、电气和空气管路的连接,操纵方式有 ATC 自动控制和人工操纵两种,容量大,舒

(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机械组成部分 (1)车体 A、车体的特征 车体的外观造型、色彩协调于城市市容规划; 座位少、车门多且开度大,服务于乘客的设施

城市轨道交通标准汇编

城市轨道交通标准汇编 《城市轨道交通标准汇编》内容简介:目前,我国有许多城市正在规划和实施轨道交通项目,为及时全面地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提供标准服务,编者们将截止到2009年5月涉及轨道交通建设各个阶段的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产品标准等汇编成册,供项目审批、勘察、设计、施工、验收、结算等单位使用。限于篇幅,《城市轨道交通标准汇编》未收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办法》、《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投资估算指标》GCG 101-2008、《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预算定额》GCG 103-2008三种经济定额。 一、综合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0-2009) 二、基础类标准 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GB5655-85) 城市公共交通工程术语标准(GJJ/T119-2008) 城市公共交通分类标准(CJJ/T114-2007) 地铁客运服务标志(GB/T18574-2001) 城市公共交通标志地下铁道标志(GB5845.5-86) 地铁限畀标准(CJJ96-2003) 三、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04-2008) 四、勘察规划标准 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1999)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Y220-95) 五、设计、施工及验收标准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 跨座式单轨交通设计规范(GB50458-2008)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 盾构法隧道施工及验收规范(CB50446-2008) 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CJJ49-92)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工程质量验收规范(CB50382-2006) 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381-2006) 城市轨道交通引起建筑物振动与二次辐射噪声 限值及其测量方法标准(JCJ/T170-2009) 地铁运营安全评价标准(CB/T50438-2007) 六、产品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声学要求和测量方法(GBl4227-2006)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噪声限值和测量方法(G趴4892-2006) 轻轨交通车辆能用技术条件(CJ/T5021-1995) 地铁车辆通用技术条件(GB/T7928-2003) 跨座式单轨交通车辆通用技术条件(CJ/I’287-2008) 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检测车通用技术条件(CB/T20908-2007)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组装后的检查与试验规则(GB/T14894-2005)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基本组成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基本组成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主要由车体、转向架、车门系统、车体连接装置、制动系统、电力牵引系统、空调和通风系统、辅助电源系统、列车通信系统、列车控制系统与监控系统组成。 1、车体。车体即容纳乘客的部分,也是安装与连接其他设备和部件的基础。现代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车体采用整体承载结构,由大断面铝型材或不锈钢制成,其组成部分有底架、侧墙(车窗、车门)、端墙、车顶等。 2、转向架。转向架又叫走行部,是能相对车体回转的一种走行装置,它安装于车体和轨道之间,用于支撑车体,同时用来牵引和引导车辆沿着轨道行驶并承受与传递来自车体及线路的各种荷载,缓和其动力作用,是保证车辆运行品质的关键部件。转向架一般由构架、一系悬挂装置、二系悬挂装置、轮对轴箱装置、基础制动(闸瓦制动或盘形制动)装置等组成。动力转向架还装有牵引电动机和传动装置。 3、车门系统。车门系统包括客室车门、司机室侧门、客室与司机室通道门、司机室前端疏散门。客室车门关系到列车运营和乘客的安全,目前客室车门主要有内藏门、外挂门、塞拉门三种结构形式。客室车门在列车运行中必须可靠锁闭,并具有防挤压保护功能,以防在关门时夹伤乘客;在设计上要通过监测装置将车门状态与列车牵引指令电路联锁。同时,为了应对故障或突发的紧急情况,每个车门都配置了可现场操作的故障隔离装置和紧急开门装置。 4、车体连接装置。车体连接装置主要包括车钩缓冲装置和贯通道装置(风挡装置)。车钩缓冲装置由车钩和缓冲器两部分组成,安装于车体底架的两端,用于车辆间的连接与分解,其作用包括:使多节车辆编组成一列车,传递车辆间的牵引力、制动力和其他纵向冲击力,缓和及衰减车辆间的冲击力。贯通道装置(风挡装置)位于两节车厢的连接处,是两车的通道连接部分,具有良好的防风、防雨、防尘、隔声、隔热功能,能使乘客安全地穿行于车厢之间。 5、制动系统。制动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产生制动力,保证运行中的列车按需要减速或在规定的距离内安全停车及防止停放的车辆溜走,确保行车安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拖车上只安装空气制动装置,动车上除安装空气制动装置外还有动力制动(再生制动和电阻制动)装置。此外,有的高速车辆还装有磁轨制动

城市轨道交通桥梁设计常用规范(截止2015年12月31日)

序号规范名称有效版本1《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 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质2013-160号3《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0-2009 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04-2008 5《城际铁路设计规范》TB10623-2014 6《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14 7《跨座式单轨交通设计规范》GB50458-2008 8《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2014 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版)GB50010-2010 10《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 11《铁路混凝土工程预防碱-骨料反应技术条件》TB/T3054-2002 12《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 13《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 14《铁路桥涵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4-2005 15《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2009版)TB10002.5-2005 16《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 17《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GB50909-2014 18《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GB50367-2013 19《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 20《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 》TB10002.2-2005 21《铁路结合梁设计规定》TBJ 24-89 22《钢-混凝土组合桥梁设计规范》GB50917-2013 23《公路钢混组合桥梁设计与施工规范》JTG/T D64-01-2015 24《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 D64-2015 2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26《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285号27《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TB10063-2007 28《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7 29《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2012 30《市政工程勘查规范》CJJ56-2012 31《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2003 32《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 3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34《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009 35《铁路桥梁盆式橡胶支座》TB/T2331-2013 36《铁路桥梁球形支座》TB/T3320-2013 37《桥梁球型支座》GB/T17955-2009 38《城市轨道交通桥梁盆式支座》CJ/T464-2014 39《城市轨道交通桥梁球型钢支座》CJ/T482-2015 40《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 41《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 42《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焊接网》GB/T1499.3-2010 43《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筋》GB/T20065-2006 44《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14 45《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用塑料波纹管》JT/T529-2004 46《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波纹管》JG225-2007 47《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联结器》GB/T14370-2007 48《铁路工程预应力筋用夹片式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技术条件》TB/T3193-2008 49《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 50《桥梁用结构钢》GB/T714-2015 51《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2008 52《电弧螺柱焊用圆柱头焊钉》GB/T10433-2002 53《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 54《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JGJ82-2011 55《铁路钢桥高强度螺栓连接施工规定》TBJ214-92 56《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GB/T3323-2005 57《无损检测 焊缝磁粉检测》JB/T6061-2007铁路桥涵规范的修订内容见铁道部、铁总相关文件 (一)设计规范 (截止2015年12月31日) 拉索、缆索、冷铸 镦头锚、索鞍、索 夹等材料规范不在 此列表中

轨道交通标准们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0-2009) 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GB5655-85) 城市公共交通工程术语标准(GJJ/T119-2008) 城市公共交通分类标准(CJJ/T114-2007) 地铁客运服务标志(GB/T18574-2001) 城市公共交通标志地下铁道标志(GB5845.5-86) 地铁限畀标准(CJJ96-200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04-2008) 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1999)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Y220-95)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 跨座式单轨交通设计规范(GB50458-2008)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 (2003年版) 盾构法隧道施工及验收规范(CB50446-2008) 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CJJ49-92)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工程质量验收规范(CB50382-2006) 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81-2006) 城市轨道交通引起建筑物振动与二次辐射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标准(JCJ/T170-2009)地铁运营安全评价标准(CB/T50438-2007)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声学要求和测量方法(GBl4227-2006)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噪声限值和测量方法(GB4892-2006) 轻轨交通车辆能用技术条件(CJ/T5021-1995) 地铁车辆通用技术条件(GB/T7928-2003) 跨座式单轨交通车辆通用技术条件(CJ/I’287-2008) 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检测车通用技术条件(CB/T20908-2007)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组装后的检查与试验规则(GB/T14894-2005) 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GB/T10411-2005) 城市轨道交通照明(GB/T16275-2007)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12758-2004) 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cJ/r236-2006) 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技术条件(CB/T20907-2007) 城市轨道交通浮置板橡胶隔振器(CJ/T285-2008) 城市轨道交通轨道橡胶减振器(CJ/T286-2008) 城市公共交通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综合统计报表地铁(CJ/3046,4-1995) 城市公共交通经济技术指标计算方法地铁(CJ/T5-1999)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GB/T22486-2008)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规范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rail traffic Vehice for urban rail transit DGJ08—106—2003 主编单位:上海市城市交通管理局 批准部门: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 施行日期:2003年10月1日 2003上海

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文件 沪建建[2003]618号 关于批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规范》 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由上海市城市交通管理局主编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规范》,经有关专家审查和我委审核,现批准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其中3.1.1、3.1.6、3.2.16第2、11、13、14、15、16、17款,3.2.17第1、2款,4.1.3第8款,4.5.3、4.9.3、4.9.4为强制性条文。该规范统一编号为DGJ08—106—2003,自2003年10月1日起实施。 该规范由上海市建设工程标准定额管理总站负责组织实施,上海市城市交通管理局负责解释。 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 二00三年八月十六日

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沪建建[2003]87号文的要求,由上海市城市交通管理局会同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上海地铁建设有限公司等单位编制完成。 本规范编制组在总结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营、维修实践经验及深入调研和广泛听取有关单位和专家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整体目标和特点,适当吸取和借鉴了部分国外标准,以满足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经济合理、促进成熟的要求,编制了本规范。 本规范提出了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设计、选型及安全性、适用性等方面的基本性能指标和技术要求。为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列车功能的合适设置,保证运营和服务的基本需要提供了依据。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为:1总则;2术语;3车辆性能;4车辆技术要求;5试验与验收。 本规范以黑体字标注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在编制中,自始至终得到上海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的指导和关心,以及其它有关单位和专家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请各有关单位在实施过程中,注意积累,总结经验。在执行本规范时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告知上海市城市交通管理局规划建设处(地址:上海市延安东路34号,邮编:200002),以供修编时修改和补充。 主编单位:上海市城市交通管理局 参编单位: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上海地铁建设有限公司

城市轨道交通各类施工规范标准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15)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7-201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71-201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第10部分: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质量检验》(DL/T )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003年版)(GB 50299-1999)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16)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17); 黄色部分的过期了,已改为最新版。 补充: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7-201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2-201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16)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GB17945-2010)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50093-2013)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2009) 《建筑排水塑料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29-2010) 《制冷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4-2010) 《风机、压缩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2010)

城市轨道交通常用标准规范目录-2011.5.13

城市轨道交通常用标准规范目录 1 《地铁设计规范》 GB50157-2003 2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TB10009-2005 3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5-1993 4 《电气图用图形符号》GB4728.1-2005 5 《电磁兼容》GB/T17626-2006 6 《电磁兼容通用标准》 GB/T17625-2007 7 《电子设备用图形符号》GB/T5465-2007 8《绝缘配合第2部分: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使用导则》GB311.2-2002 9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T620-1997 1供电类: 1《地铁直流牵引供电系统》 GB10411-2005 2《供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3《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GB/T14549-1993 4《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GB/T12325-2008 5《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CJJ49-1992 2变电类 1《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9-1992 2《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1994 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1995 4《高压电缆选用导则》 DL/T401-2002 5《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DL/T 621-97 3二次远动类 1《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 DL/T5136-2001 2《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2008 3《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范》 GB14285-2006 4《远动设备及系统》GB/T 18657-2002 5《远动设备及系统工作条件环境条件和电源》GB/T 15153-2000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谢谢您!1.0.1 为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规范城市轨道交通的基本功能和技术要求,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本规范不适用于高速磁浮系统的建设和运营。 1.0.3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应满足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要求,并应做到以人为本、技术成熟、经济适用。 1.0.4 城市轨道交通应经验收合格后,才可投入使用。 1.0.5 本规范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的基本要求,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尚应符合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2.0.1 城市轨道交通urban rail transit 采用专用轨道导向运行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包括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 有轨电车、磁浮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市域快速轨道系统。 2.0.2 建设constru ction 新建、改建和扩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规划、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施工安装、 调试验收和试运行,包括车辆和机电设备的采购、制造。 2.0.3 运营opera tion 为实现安全有效运送乘客而有组织开展的各种活动的总称。 3.0.1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3.0.2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应明确城市轨道交通的功能定位、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关系、发展模式和不同规划期的发展目标,提出网络规划布局以及线路和设施等用地的规划控制要 求。 3.0.3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应以乘客需求为目标,应做到资源共享和方便乘客使用。 3.0.4 城市轨道交通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应确保正常使用时的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的要求。 3.0.5 城市轨道交通应采用质量合格并符合要求的材料与设备。 3.0.6 城市轨道交通应具有消防安全性能,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应具备乘客和相关人员安全疏散及方便救援的条件。 3.0.7 城市轨道交通应采取有效的防淹、防雪、防滑、防风雨、防雷等防止自然灾害侵害的措施。 3.0.8 车辆和机电设备应满足电磁兼容要求,投入使用前,应经过电磁兼容测试并验收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主要技术参数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主要技术参数 1、自重、载重。空车时,车辆自身的全部质量称为车辆的自重。车辆允许的最大装载质量称为车辆的载重。 2、最高试验速度与最高运行速度。最高试验速度指车辆设计时,安全及结构强度等条件所允许的车辆最高行驶速度。最高运行速度指除满足上述安全及结构条件外,还必须满足的使车辆有良好的运行性能的行驶速度。 3、轴重。轴重是车辆总重(自重+载重)和轴数的比值,是指车轴可以承受的最大总质量(包括轮对自身的重量)。 4、通过最小曲线半径。通过最小曲线半径是指车辆在站场或车辆段内调车时所能安全通过的最小曲线半径。当车辆在此曲线区段上行驶时不得出现脱轨、倾覆等危及行车安全的事故,也不允许转向架与车体底架或与车下其他悬挂物相碰。 5、轴配置或轴列数。轴配置或轴列数是指车辆所配的转向架动轴或非动轴配置情况。例如,4轴动车设两台动转向架,其轴配置记为B-B;6轴单铰轻轨车,两端为动力转向架,中间为非动力铰接转向架,其轴配置记为B-2-B。 6、车辆全长。车辆前、后两车钩连挂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称为车辆全长。 7、车体长度和底架长度。车体长度是指车体两外端墙板(非压筋处)外表面间的水平距离。底架长度为底架两端梁外表面间的水平距离。 8、车辆宽度与车辆最大宽度。车辆宽度是指车辆两侧最外凸出部位之间的水平距离。车辆最大宽度是指车辆侧面最外凸出部位与车体纵向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的两倍。 9、车辆高度与最大高度。车辆高度是指空车时车体上部外表面至轨面的距离。最大高度是指空车时车辆上部最高部位至轨面的距离。 10、车体内部主要尺寸。车体内长是指车体两端墙板内表面间的水平距离;车体内宽是指车体两侧墙板内表面间的水平距离;车体内侧面高是指地板上平面至侧墙上侧梁的上平面间的距离;车体内中心高是指地板上平面至车顶中央部内表面的距离。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总结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总结 (1) 项目 1 城市轨道基础 (1) 任务 1 概论1项目 2 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系统介绍 (3) 任务 1 线路及车站3 任务 2:车辆基础4 任务 3 供电系统5 任务 4 信号系统7 任务 5 通讯系统10 任务 6 机电设备11 任务 7 自动售检票系统14 任务 8 自动化系统15项目 3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 (19) 任务 1 正线行车组织19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总结 项目 1 城市轨道基础 任务 1概论 定义:城市中使用车辆在固定导轨上运行并主要运用于城市客运的交通系统特点:快捷,准时,舒适,安全,运能大,污染少.耗能低,占地面积少。 缺点:建设投入大,线路无再利用价值,运营成本高,技术条件要求高等。 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 1:高峰小时单向运输能力划分: ( 1)高运量系统(高峰小时 4.5 万— 7 万人) ( 2)大运量(高峰小时 2.5万— 5 万人) ( 3)中运量(高峰小时 1.5万— 3 万人) 2:按轨道交通空间位置划分 (1)地下轨道 (2)地面铁路 (3)高架铁路 3:按轨道形式划分 (1)重轨铁路 (2)轻轨铁路 (3)独轨铁路 4:按支撑导向制式划分 (1)钢轮双轨系统 (2)胶轮单轨系统 (3)胶轮导轨系统 5:按线路隔离程度划分 (1)全隔离 (2)半隔离 (3)不隔离

6:按服务区域分类划分 (1)市郊铁路 (2)市内铁路 (3)区域快速铁路 7:按列车运行控制方式的不同划分(1)按信号控制列车运行 (2)按视线可见距离控制列车运行主要形式: (1)地下铁路 (2)有轨电车 (3)轻轨铁路 (4)市郊铁路 (5)独轨铁路 (6)磁悬浮交通等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 1.0.1 为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规范城市轨道交通的基本功能和技术要求,依据 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本规范不适用于高速磁浮系统的建设 和运营。 1.0.3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应满足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要求,并 应做到以人为本、技术成熟、经济适用。 1.0.4 城市轨道交通应经验收合格后,才可投入使用。 1.0.5 本规范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的基本要求,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尚 应符合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2.0.1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it 采用专用轨道导向运行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包括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 有轨电车、磁浮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市域快速轨道系统。 2.0.2 建设 constru ction 新建、改建和扩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规划、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施工安装、 调试验收和试运行,包括车辆和机电设备的采购、制造。 2.0.3 运营opera tion

为实现安全有效运送乘客而有组织开展的各种活动的总称。 3.0.1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3.0.2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应明确城市轨道交通的功能定位、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关系、发 展模式和不同规划期的发展目标,提出网络规划布局以及线路和设施等用地的规划控制要 求。 3.0.3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应以乘客需求为目标,应做到资源共享和方便乘客使 用。 3.0.4 城市轨道交通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应确保正常使用时的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 可维护性的要求。 3.0.5 城市轨道交通应采用质量合格并符合要求的材料与设备。 3.0.6 城市轨道交通应具有消防安全性能,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应具备乘客和相关人员安全疏散及方便救援的条件。 3.0.7 城市轨道交通应采取有效的防淹、防雪、防滑、防风雨、防雷等防止自然灾害侵 害的措施。 3.0.8 车辆和机电设备应满足电磁兼容要求,投入使用前,应经过电磁兼容测试并验收 合格。 3.0.9 供乘客自行操作的设备,应易于识别,并应设在便于操作的位置;当乘客使用或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习题答案

单元1车辆基本知识 1、判断题 (1)城轨车辆运用时普遍采用动车组的编组形式,所以城轨车辆有动车和拖车之分。(√)(2)动车以D表示,拖车以T表示。(√) (3)我国推荐的轻轨电动车辆有3种型式:4轴动车、6轴单铰接式和8轴双铰接式车。(√)(4)通常每节城轨车辆都有属于自己的固定的编号,各城轨车辆制造商或运营商的编号方式一样。(×) (5)贯通道是车辆与车辆之间的客室连接通道。(√) 2、选择题(含单选和多选) (1)转向架是车辆的走行装置,安装于车体与轨道之间,一般由(ABCD)等组成。 A、构架 B、轮对轴箱装置 C、弹簧悬挂装置 D、制动装置 (2)A型城轨车辆,它的车宽度为(C)米。 A、2.6 B、2.8 C、3.0 (3)车辆主要尺寸中新轮直径为(C) A、830mm B、805mm C、840mm D、780mm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列车运行速度越高,其所受到的空气阻力越小 B、坡越大,列车的坡道阻力越小 C、低速时,列车的轴承和轮轨的摩擦阻力影响比较大 D、所有作用在列车的外力大于零时,列车将减速运行 三、简答题 1.简要说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主要结构、类型和特点。 答:城轨交通车辆主要结构由车体及客室内装、转向架、车门、车体连接装置、制动和风源系统、电气牵引装置、辅助电源系统、列车乘客信息系统、列车控制和故障诊断系统、空调与通风系统 城轨交通车辆类型:按照车宽分类有A、B、C三种车,按照是否带动力装置分为动车和拖车 城轨交通车辆特点:(1)列车动力分散布置,车载设备设计紧凑;(2)列车运行快速准时,安全舒适;(3)列车车体轻量化。(4)列车车辆连接采用封闭式全贯通通道。(5)列车车门数量多。(6)列车采用调频调压交流传动。(7)列车具有先进的微机控制技术及故障自诊断功能。(8)车辆部件设计和材料选用都以安全为首要原则,设备正常功能失效时,其响应都将以安全为导向目标。 2.简要说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编组。 答:车辆编组主要有四动二拖、六动二拖、二动二拖、三动三拖 3.A型车和B型车的主要尺寸各是多少? A车长宽22米*3.0米,B车长宽19米*2.8米 4.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车端、车侧是怎样规定的?车门和座椅是如何编号的? 答:车辆的车端:每辆车都有1位端和2位端。A车的1位端是带全自动车钩的一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