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渔夫的妻子》阅读题和答案

《渔夫的妻子》阅读题和答案

《渔夫的妻子》阅读题和答案
《渔夫的妻子》阅读题和答案

《渔夫的妻子》阅读题和答案

阅读课文片断,按要求答题。

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边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怒吼),(波涛汹涌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打击)着海岸,(溅掀)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暴风风暴),外面有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暖和温暖)而(舒服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好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光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中(平静安静)地睡着。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汹涌轰鸣)和狂风的(怒吼呼啸),感到(胆战心惊心惊肉跳)。

1、划掉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5分)

2、这个片断选自__国著名作家____所写的____一文,从这段话可以知道,桑娜一家生活是______的,从_____可以看出来;桑娜是一个______的人,从_____和______可以看出来;桑娜这时的心情是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5分)

参考答案:

1、怒吼、波涛汹涌打击掀暴风暖和舒服闪闪发光平静汹涌呼啸胆战心惊

2、贫穷的从第一句可以看出勤劳地扫得干

干净净,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非常焦急的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

诫子书及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诫子书》周练题 一、填空 二、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三、.翻译下列句子。 (1)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四.、请下面问题的选择正确答案。 (1)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君子/之行 B.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C.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2)下面对这篇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他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五、用课文原句填空。 (1)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 (2)《诫子书》全文的中心论点是: (3)《诫子书》中能表现“躁”的危害的句子 (4)《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诫子书》中阐释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内阅读。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②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③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④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3)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答: 七、原文默写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训练参考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训练参考答案 (一)1、qù、kuì 2.根据人们在报道英雄事迹时的惯用手法和人们僵化的思维方式;说明我们在新闻报道中存在的事迹程式化、英雄标本化的不良倾向; 3、因为英雄的第一句话与他们所预料的大相径庭。心理描写应符合当时的情境,要求着重写出他们的惊愕、尴尬等; 4.“谁也没有想到,她,一个娇小玲珑、天生丽质的姑娘,面对歹徒冷森森的刀锋会有这样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或“他经常读报,报上关于这类事情的报道总是这样写的。”或“以前他有过类似的采访,虽然没有亲耳聆听到那至关重要的一句话,但人们都是这样告诉他的。” 5.写文中的英雄并言之成理的得满分,写喜欢其他媒体报道的英雄酌情扣分。(二)6.不久,他就能准确地把球踢进远处随意摆放的一只水桶里。7.小贝利喜爱足球,教练关爱小贝利?小贝利挖树坑回报教练8.足球? ?? ?圣诞树坑或足球天才贝利9.引起悬念吸引读者10.成才者要富有爱心。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天才的作品是用眼泪灌溉的。――巴尔扎克?11.一种进取精神,不知满足,不自满,永远追求更高的目标 (三)《帽子的故事》12、窘,难以忍受。显眼,引人注目。13、自己最喜爱,越新奇越好。让同学们不去注意安娜的帽子,化解她的痛苦和尴尬,从而消除她的心理障碍。14、痛苦和尴尬。15、一如既往,活泼快乐,和同学们玩得很开心。 16、如:时间凡有善良的和爱的光芒的普照,就会有温暖,又希望。对付死亡和疾病,战胜痛苦和不幸,善良和蔼新的力量绝对胜过任何特效药。 (四)《储蓄人生》17、亲情、友情、学识 储蓄人生,就是储蓄人生中那些最宝贵的、最精致的部分,储蓄一切至真至善至美 18、回报(真正的好处)连友情本身都会失去。 19、不断增加、丰富(日积月累),要用新知识替代旧知识(知识的学习要跟上知识变化发展的步伐;学习也要与时俱进)。 20、例如,待人接物的态度,良好的态度是事业成功,别人接纳、认可的重要保证,米卢说:“态度决定一切” (五)《平分生命》21、.引起下文,为下文小男孩为了救自己的妹妹而愿意和她平分生命做铺垫。 22、因为小孩子都怕痛,文中的男孩也不例外,男孩会考虑:如果我给妹妹输那么多的血,我会不会死掉?会不会永远见不到妹妹了呢? 23、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的原因是医生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 24、(1)给妹妹输血(2)和妹妹平分生命 25、神态描写,因为男孩听到医生话后十分惊喜,觉得抽血后不但不会死,而且妹妹也有救了。26、勇敢、无私、富有爱心及献身精神。 27、想象合理即可。示例:若把血液输送给妹妹,我会不会死?不行,我不能这么自私,我要让妹妹好好活下去。 (六)《优点零》28、mòméi 29围绕话题,有自己的观点,表达清楚即可。30“痛苦”“沮丧”“羞愧”“反感”“郁闷”等31表达通顺,符合文段思路即可。32所写句子为古人谈理想或表达个人理想抱负的均可。

高年级精选阅读1附答案

【阅读题1】《梅花魂》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写梅花的特点品格的句子。在模仿这句话写一句话。 2、从上面这段话中,我们知道外祖父送墨梅图给作者的目的 是: 。 3、作者以为题目,表现了海外游 子 。 4、片段中谈到具有梅花品格的人十分可贵,请写出2个以上这样的 人。。 5、“露从今夜白,”那些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请先把诗句补充完整,再用三则成语来形容他们的思乡之情。 答案:1、第二句。略。

2、外祖父希望她成为有骨气的中国人。 3、《梅花魂》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 4、苏武、朱自清、文天祥、刘胡兰、屈原…… 5、月是故乡明归心似箭、日思夜想、魂牵梦绕、朝思暮想…… 【阅读题2】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使之曰 更道 2、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晏子说的话。 3、课文中晏子与楚王斗智三个回合,由此产生了几个成语,请写出其中两个。

4、读了古文,联系课文,你觉得晏子是个怎样的人? 答案:1、出使的说改变道路 2、出使狗国就从狗洞里进去,现在我出使楚国,不应该从这个门进去。 3、挥汗如雨摩肩接踵 4、晏子是一个有勇有谋、机智聪明的人。 【阅读题3】败者的起点 在一次bié kāi shēng miàn ( )的人才交流会上,A君以绝对优势闯过了五关,不知最后一关是什么,A君在chuǎi mò()着。而另一位同是某名牌大学毕业的B 君则有两关是勉强通过的。 此时,他们都在等待着那第六关问题的公布,这将是对他们的宣判,,因为两个人中只能选一个。 A君入选是无疑的了。大家都向他投去赞赏的目光。 主持者在片刻的有些令人窒息的“冷场”后开始宣布:A君被录取,B君lìng móu gāo jiù ( )。

完整版诫子书习题及答案

《诫子书》周练题 姓名:_______ 班级: 一、填空 《诫子书》一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 字_____________ 、 三国时国_______________ 家 ________ 家,与他相关的故事有:___________________ 等、戒的意思是、书的意思是。 二、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夫君子之行( )(2)俭以养德() ⑶非宁静无以致远( )(4)淫慢则不能励精( )⑸险躁则不能治性( )(6)多不接世( ) (7悲守穷庐( ) 三、?翻译下列句子。 (1)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2)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四.、请下面问题的选择正确答案。 (1)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君子/之行 B.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C.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2)下面对这篇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他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 ?“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 的重要性。 D.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五、用课文原句填空。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 , (2) 《诫子书》全文的中心论点是: (3) 《诫子书》中能表现“躁”的危害的句子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诫子书》中阐释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 六、课内阅读。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诫子书()②淫慢则不能励精() ③年与时驰()④非志无以成学()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②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③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④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3)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七、原文默写 夫君子之行,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非淡泊无以明志,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志无以成学。,。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___________________ ,多不接世 ____________________ ,将复何及。

平分生命 阅读附答案

平分生命阅读附答案 平分生命①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他是妹妹唯一的亲人。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了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血液太贵,男孩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免去手术的费用。 ②作力妹妹的唯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与妹妹相符。医生问男孩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男孩开始犹豫,10岁的大脑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终于点了点头。 ③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一丝声响,只是向邻床的妹妹微笑。抽血后,男孩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医生忙完后,男孩停止了微笑,声音颤抖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医生正想笑孩子的无知,但转念又被孩子的勇敢震撼了:这个I0岁的小男孩,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在那一瞬间,男孩为所作出的决定付出一生的勇敢——他下定了死亡的决心。 ④医生的手渗出汗,他握紧了男孩的手说:“放心吧,孩子,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年?”医生微笑着,充满爱心:“你能活到100岁,小伙子,你很健康!” ⑤男孩从床上跳到地上,高兴得又蹦又跳,他在地上转了几圈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就又抬起了胳膊——刚才被抽血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那我就把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人每人活50年!” ⑥所有的人都被震撼了,这不是孩子无知的承诺,这是人类最无私最纯真的诺言。 1.抽血时,男孩一声不响,只是向邻床的妹妹微笑,这表现了男孩怎样的心理? 2.医生的手渗出了汗的原因是。 3.第⑤自然段中,男孩为什么“高兴得又蹦又跳”? 4.文章末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5.读了本文,谈谈你对“平分生命”这个文题的理解。 参考答案: 1.既要表现出自己是男孩子,很勇敢,不怕抽血,也表现他安慰妹妹,自己没事的,让妹妹不要为他担心. 2.被男孩决心失去生命仍要输血给妹妹的勇敢决定而震撼,激动 3.因为男孩输血给了妹妹,而且自己仍能健康地活着. 4.点明文章的中心,抒发作者的情感。 5.“略”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初三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知识精讲 人教版

初三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知识精讲人教版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记叙文阅读理解 1. 考查角度: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和理解,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结合文体特点考查相关知识的运用及其作用,对文章的观点、看法、艺术手法的欣赏等。 2. 记叙文六要素及顺序、人称 3. 记叙的线索和结构 4. 记叙的中心、材料及详略 5.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和人物形象 6. 记叙文的词、句辨析及语言特点 两条珍贵的白鱼 这件事发生在我刚刚走出校门不久,那时我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找到一份工作。 老板出差,临走除了交代日常必要的工作以外,特别叮嘱我照顾好他的两条白鱼。 老板是香港人,来内地投资办公司的时候带来了两条白鱼。开业的时候,这座29英寸电视大小的鱼缸放在大厅里最显眼的地方,里面水草丰茂,奇石嶙峋,一对白鱼浑身似雪,两只眼睛漆黑晶莹,游动的姿态极其傲慢但又极其优雅。老板对人们说:这对白鱼是公司的吉祥物,曾给他频频带来好运。 我精心护理着白鱼,心想,自己初出道,一定要做好老板交代的任务。一次换水时,我想把假山搬出来洗一洗,谁知假山被水浸过以后长了一层滑滑的东西,就在快搬出鱼缸的一瞬间,从我手中滑脱,随着“哗啦”一声巨响,玻璃碎片同水和鱼一起应声落地。两条柔软而富有弹性的白鱼在地上拼命跳跃……同事小晴从电脑室里跑出来,帮我取来塑料桶。待打来水救起白鱼时,我发现地上有雪白的鳞片,小晴说,白鱼恐怕活不成了。我的眼泪立时不争气地涌了出来。 第二天,我花了半个月的工资买了鱼缸,把白鱼放进去,希望它们能活下去。然而,白鱼太娇嫩了,第三天一早,这对很贵族气的白鱼,肚皮已翻了上来。怎么办?怎么办?跑吧!我对自己说: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但是,从小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让我打消了这个念头。 双休日,我跑遍了全市的宠物市场,最后终于发现了这种鱼。一问:1100元一条!我吓呆了。可是,我拼命镇定自己,叮嘱好货主后,我回去凑钱。 我把所有的积蓄拿出来,还差400多元,离下月发薪水还有十几天,我只好找小晴借了500元并求她保密。 就在我把白鱼放在鱼缸里的当天下午,老板回来了。带着旅途风尘的老板踏进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大厅的鱼缸前驻足,我的心突然狂跳起来,老板端详了两分钟之后,回办公室去了。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好险! 不觉一个月过去了,发奖金那天,我听到小晴在老板的办公室里哭,好象在申诉什么,有几句话清晰地传到我的耳朵里:“为什么扣我的奖金?有人把鱼缸打碎,白鱼死掉,她都没事,我不就说错几句话吗?……” 一会儿,老板让我到他的办公室去。我感到身体发僵,惴惴地走了进去 “你把鱼缸打了,白鱼死了?” “是。” “你自己买的鱼缸和白鱼?” “是。”

诫子书阅读题及答案

诫子书阅读题及答案 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君子的品德,靠静来修身,靠俭来养德,不抛开功名利禄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不做到安静就不能高瞻远瞩。学习必须安静焉,才能来源于学习,不学习无法扩展才能,没有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有甩成就。享乐过度就不能挂历精神,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和时光一同逝去了,意志和时间一同消失了,象枯枝败叶一样凋落,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晚年守着破房子痛惜过去,还怎能来得及呢?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夫君子之行( ) (2)俭以养德( ) (3)非宁静无以致远( ) (4)淫慢则不能励精( ) (5)险躁则不能治性( ) (6)多不接世( ) 答案:(1)品德高尚的人(2)用、凭借、依靠(3)实现远大目标(4)懈怠、懒惰(5)陶冶性情(6)接触社会,

有“用世”的意思 2.翻译下列句子。 (1)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译文: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译文: (3)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译文: 答案:(1)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 (2)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3)年华随着光阴逝去,意志随着岁月消磨。 3.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君子/之行 B.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C.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解析】选D。D项正确停顿应为: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4.用课文原句填空。 (1)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

三年级语文单元同步课内外阅读训练+阅读指导+答案+写作-第五单元(2)

第五单元同步课内外阅读(2) 课内阅读2: 平分生命 一个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他是她唯一的亲人。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 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重病,需要输血,尽管医院已免去了手术费,但血库中缺少能输给妹妹的血液。 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临床的妹妹微笑。当抽血完毕后,男孩立刻停止了微笑,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声音颤抖地问:“医生叔叔,我还能活多久?” 医生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这个男孩只有十岁呀!他以为输血就会失去生命,当他决定给妹妹输血的那一瞬间,他一定是下了死亡的决心,这是多么大的勇气呀! 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他紧握了男孩的手说:“放心吧,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年?”医生充满爱心地说:“你能活到100岁,小伙子,你很健康!” 男孩高兴得又蹦又跳,他在地上转了几圈,他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就又挽起了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每人活50年!” 1. 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1)互相依靠着生活,不可分离。() 2)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

2. 从全文看,“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主要表现在哪两件事上? 3. 第四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医生为什么会“震撼”呢? 4.请用自己的话说说小男孩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5. 联系上下文,谈谈你从“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吗,我们两个每人活50岁!”这句话中得到的启发。 阅读指导: 第3题要回答对医生心理活动描写的作用,我们先弄懂“震撼”这个词语的意思,然后进一步联系上下文,真切地感受医生震撼的原因,文章的中心就更加明确了。 第4题要回答小男孩具有什么样的品质,我们需要联系整篇文章的内容来理解。文章具体讲了小男孩为了他的妹妹,甘愿付出自己的生命的事情,知道自己并不会因为抽血而死去的时候,他竟然提出了与妹妹“平分生命”的想法,结合小男孩的神态表情和语言,我们可以看出他的精神品质。 参考答案: 1.相依为命郑重其事 2.以为抽血就会死,要是坚强地接受抽血;知道抽血不会死,就要跟妹妹平分生命。 3.心理活动因为医生没有想到小男孩竟然有着这么大的勇气。 4.有爱心的人 5.(略) 课外拓展2: 母爱的力量 那年,小妹因为受伤住进了医院,我去陪护。 同病房有一个女孩,她是因为车祸住进来的。自住进来的那天起,她就一直昏迷不醒。女孩在昏迷中不时地喊着:“妈妈,妈妈!”

诫子书阅读答案

诫子书阅读答案 导语:《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从文中可以看作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 诫子书阅读原文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各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①君子之行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③无以明志,非宁静④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⑤则不能励精⑥,险蹂⑦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咸枯落,多不接世⑧,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注:①夫:发语词。②行:指操守、品德。③澹(dàn)泊:同“淡泊”,安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④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⑤淫慢:指过度的享乐。淫,过度。慢,怠惰。⑥励精:振奋精神。励,奋勉,振奋。⑦险躁:这里指暴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⑧接世:接触社会,有“用世”的意思。 阅读试题:10.翻译句子。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1.本文作者就哪两方面展开论述的?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12.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是什么? 13.文中常被人们引用作“志当存高远”的两句话是“,。”作为新世纪的学生,应当如何做?请谈谈自己的理解。 14.诸葛亮还有一篇《诫子书》,全文如下: 夫酒之设(安排),合礼致情(合乎礼节,表达情意),适体归性(适应身体和性格的需要) 礼终而退,此和之至也(这就达到和谐的顶点了)。主意未殚(尽),宾有余倦(稍有倦怠),可以至醉(可以饮到酒醉),无致迷乱(丧失理智胡来)。 这篇《诫子书》谈的是什么问题? 阅读答案:10.靠静来修身,靠俭来养德,不抛开功名利禄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不做到安静就不能高瞻远瞩。 11.作者就学习(或治学)和做人(或修身)进行论述。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是一个“静”字:修身须要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 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一)坚固生命的根 前年去海南岛,看到一棵树干有几围粗、树冠有两亩大的榕树。它 那庞大的根系,像铁制的一股股缆绳,把一个像小山似的巨石(抱、 报)得紧紧的,许多根向石缝(féng fèng )中钻去。它的枝干上还神 奇地(深、伸)出许多小根来,向着大地寻找着新的基点。正是有了这 棵树,它周围才显现出异常的繁荣。鸟儿在欢快地歌唱,蜂蝶在嗡嗡地 飞舞,一群群旅游者和乘凉的人在这里尽情地休闲。导游说,这里经常 受到台风的袭击,许多树木都倒下了,折断了,惟独这棵树,多少年来 从没被刮倒过。据说,它上面的树冠有多大,地下的根系就有多大。它 之所以能在任何狂风中屹立,是因为它的根基就是这(座、坐)小山 啊! 根,是生命的开始,是生的源头,又是生的基石,它一刻不停地向 地面输送和传递着水分、营养和力量。一切植物,有了根就能生机勃 发,没有根,一切就无从谈起。 1、用“√”画出文中正确的的字或注音。 2、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回答下列问题。 (1)“冠”的意思是帽子,“树冠”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繁荣”可以理解为“热闹”,“异常的繁荣”在文中指的是什么样的情 景?用文中相关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文中画——的句子,用加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1)像……似的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之所以……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文章,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请用简短的话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平分生命 ①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他是她唯一的亲人。然而 灾难再一次降临到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了重病,需要输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试题及答案

2009——2010年锦泰中学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第五单元过关测试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54分 (一)、看拼音写字或给汉字注音 10分 1.丫chà( ) 2.寂m?( ) 3.憔cuì( ) 4.sù( )杀 5.荡yàng( ) 6.sè( )缩 7.sā( )谎 8.水波lín lín( ) 9.蹂()躏10. 酝()酿 (二)、选择12分 1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 A.人类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 B.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的语言系统。 C.指大自然中的物候现象。 2.少数人搞“资产阶级自由化”,与国际上的大气候 ..有关。() ..和国内的小气候 A.某地方经多次观察概括出的气候现象。 B.比喻一种政治形势。 C.比喻一种势力。 3.下列成语书写有错的一项是() A.不胜枚举无稽之谈浑然天成不计其数 B.千呵万护销声匿迹拍岸叫绝目不识丁 C.离愁别苦府首贴耳雅俗共赏一叶孤舟 D.昂首挺立上乘之作少见多怪耐人寻味 4.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销声匿.迹(隐藏)拍案叫绝.(独一无二)可望不可即.(靠近,接触) B.风雪载.途(充满)无稽.之谈(根据)小心翼翼 ..(谨慎的样子) C.不计.其数(计算)遥遥 ..在望(形容距离远)不胜.枚举(能够承受) D.耐.人寻味(禁得起)千呵.万护(爱护;保护)次第 ..开放(一个挨一个地)5.说明对象阐述有误的一项是() A.《大自然的语言》说明对象是大自然的语言。 B.《山市》的作者市情代蒲松龄,文中描述的市山中蜃境。 C.《化石吟》是赞颂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的。 D.《月亮上的足迹》说明的是美国宇航员在月球上留下的足迹。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他目光温和,话语亲切”。这两句中“温和” 的意思相同。

诸葛亮《诫子书》高考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12分)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谈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淫慢则不能励精励:______________ (2)险躁则不能治性治:_______________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对这篇短文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他们是和人的志向相关的。 B.“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16、《诫子书》跨越了一千七百多年的时空,仍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请就此谈谈你读后的体会。(3分) 答案: 13、(1)振奋(2)修养 14、(1)用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用节约来培养自己的品行。 (2)不下苦功夫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志向就不能使学业成功。 15、D 16、人在少年时期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发愤图强,以免年老时后悔。

平分生命的阅读答案

篇一:平分生命的阅读答案 平分生命一个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她是他唯一的亲人.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到他们身上.妹妹染上了重病,需要输血.尽管免去了手术费用,但血库却少能输给妹妹的血液.作为妹妹唯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与妹妹相符.医生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男孩开始犹豫,经过一番思考,最终还是点了点头.)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着邻床上的妹妹微笑.手术完毕后,男孩声音颤抖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 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又被男孩的勇敢所震撼了:在男孩大脑中,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在那一瞬间,男孩所做出的决定是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和死亡的决心.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他握紧男孩的手说:"放心吧,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 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年?"医生微笑着,充满爱心地说:"你能活到一百岁.小伙子,你很健康!"男孩高兴的又蹦又跳,他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就又挽起了胳膊——刚才被抽血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人每人活50年!" 1.男孩在抽血时一声不响,只对妹妹微笑.微笑里包含着什么.2.找出文中抒情句子 1.从全文看,“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主要表现在哪两件事上?请概括回答.2.第⑦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男孩”眼中为什么会“放出光彩”?3.文中的“男孩”具有怎样的品质?用自己的话回答.4.第③段中说,男孩“经过一番思考”.根据上下文,发挥合理想像,具体描写男孩的“一番思考”.不超过100字.参考答案:1.①给妹妹输血.②和妹妹平分生命.2.神态描写.因为男孩听到医生的话后十分惊喜,觉得抽血后不但不会死,而且妹妹也有救了.3.勇敢、无私、富有爱心及献身精神.4.想像要合理,符合人物的身份及年龄特点,能围绕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想救妹妹的命去发挥即可.篇二:平分生命的阅读答案篇三:平分生命的阅读答案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 平分生命阅读答案_语文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平分生命阅读答案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shì),他是她唯一的亲人。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到这两个不(辛的血液太(昂贵幸)孩子的身上。妹妹染上了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宝贵),男孩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免去了手术的费用,但是不输血又不行,不输血妹妹会死去。作为妹妹唯一的亲人,男孩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终于点了点头,仿佛做出了一个极其重大的决定,脸上洋溢着勇气和责任的神情。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着邻床上的妹妹微笑。抽血后,男孩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目不转睛地看着医生将血液注入妹妹体内,手术完毕,男孩停止了微笑,声音颤抖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久?”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间又被男孩的勇敢震撼(hòn)了:在男孩 10 岁的大脑中,他认为抽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在那一瞬间,男孩所做出的决定付出了一生的勇气并下定了死亡的决心。医生的手渗出了汗,他握紧了男孩的手说:“放心吧,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性命。”男孩的眼中放出光(彩采):“真的?那我能活多少年?”医生微笑着,充满爱心地说:“你能活到 100 岁,小伙子,你很健康!”男孩从床上跳到地上,高兴得又蹦又跳。他在地上转了几圈,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就又挽起胳膊——刚才被抽血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人每人活 50 岁!”所有的人都被震惊了,这(别人平分生命,(既然)孩子无心的承诺,()人类最无私、最纯真的诺言。同即使)亲如父子,恩爱如夫妻,又有几人能如此快乐如此真诚如此心甘情愿地说出并做到呢?所有的人,是的,包括医生,包括护士,包括其他病人,还包括在尘世间麻木并冷漠的我们。轻松一练 1.从全文看,“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主要表现在哪两件事上?请概括回答。2.第⑦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男孩”眼中为什么会“放出光彩”?3.文中的“男孩”具有怎样的品质?用自己的话回答。4.第③段中说,男孩“经过一番思考”。根据上下文,发挥合理想像,具体描写男孩的“一番思考”。不超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阅读诫子书诸葛亮复习试题三(含答案) (17)

161.《诫子书》中:“夫学须静也”当中的“静”怎样理解?与“学”有何关系? 【答案】“静”是学习的前提。“静”指的是一种屏弃杂念和干扰而安宁专一的精神状态,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才能学习和反思自己的作为。(意思相近即可)【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理解。“夫学须静也”意思是“学习必须静心专一”,“静”的意思是“摒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这句强调了“静”是学习的必要前提条件,只有摒除杂念才能专心于学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 162.翻译①②两题,用“/”符号将第③题在标点符号处标记。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答案】(1)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做我老师的人。(2)不内心恬淡就没有办法明确志向,不宁静专一就没有办法达到远大的目标。(3)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解析】 【详解】 (1)(2)考查的是翻译句子。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句中“三”不是确指,

“三人”可以理解为“几个人”,“焉”意思是“于此,在其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句中“淡泊”意思是“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无以”意思是“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有办法”,“致远”意思是“达到远大目标”。据此翻译即可。 (3)此题考查的是文言句子的断句。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要疏通文意,然后结合意思进行断句。“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翻译为“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据此断句为: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63.下列朗读的停顿位置和理由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理由:突出“静”与“俭”的意义) B.年/与时驰,意/与日去(理由:“年”和“意”是陈述的对象) C.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理由:强调否定的意思) D.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理由:突出前后的因果关系)16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年与时驰.俭以养.德 非学无以广.才意.与日去 165.翻译下列句子。

h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h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21分) 1、请选择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2分) A 倔.强juè洗濯.zhuó诅.咒zǔ获益匪.浅fěi B 冉冉.rǎn 给.予gěi 厄.运è忍俊不禁.jīn C 呵.责hē伫.立zhù迸.溅bèng 盘虬.卧龙qiú D 迂.回yū挑剔.tì头晕目眩.xuàn 险象迭.生dié 2、下面词语中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小心冀冀鹤立云端 B.瘦骨嶙峋头晕目眩 C.盘虬卧龙心旷神怡 D.一丝不苟问心无愧 3、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猝然 ..长逝(突然)具体而微.(微小) B 可望不可即.(靠近)慧心未泯.(消失) C 擎天撼.地(举起)小心翼翼 ..(谨慎) D 瘦骨嶙峋 ..自得(安适,愉快的样子) ..(瘦削)怡然 4、判断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写在前面的括号内(3分) (1)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的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象在试探什么。( ) 。 (2)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 ) 。 ( 3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 。 (4)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坐火车……( ) 。 (5)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 ) 。 (6)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 。 5、理解古诗文填空(2分) (1)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诗句是:_ ______ ,_ ______________ 。 (2)《论语十则》中,孔子论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两个句子是: 。 6、填空:(4分) (1)、《论语》是记录的一部书,共20篇,是

诫子书比较阅读 中考题

《诫子书》与同类文体比较阅读中考试题 (一)《诫子书》《示儿燕》《谕儿书》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题)【甲】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示儿燕 孙枝蔚① 初读古书,切莫惜书;惜书之甚,必至高阁②。便须动圈点为是,看坏一本,不妨更买一本。盖惜书是有力之家藏书者所为,吾贫人未遑③效此也。譬如茶杯饭碗,明知是旧窑④,当珍惜;然贫家止有此器,将忍渴忍饥作珍藏计乎?儿当知之 【注释】①孙枝蔚:清初诗人。②高阁:束之高阁,不去阅读。③遑:闲暇,空闲。④旧窑:指年代久远的珍贵古瓷。 【丙】谕儿书 吴汝纶① 忍让为居家美德。不闻孟子之言,三自反乎?若必以相争为胜,乃是大愚不灵,自寻烦恼。人生在世,安得与我同心者相与共处乎?凡遇不易处之境,皆能掌②学问识见。孟子“生于忧患”“存乎疢③疾”,皆至言也。 【注释】①吴汝纶:清代作家。②掌:同“长”。③疢(chèn)疾:疾病,比喻忧患。 13. 【释义·懂文】根据文意,选出【乙】【丙】两文标题中“示”“谕”最恰当的义项。(1)示() A上天对人类显示吉凶祸福 B.给人看 C.表示 D.教导 (2)谕() A上对下的文告、指示 B.告诉 C.知道 D.比喻 14.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盖惜书是有力之家藏书者所为,吾贫人未遑效此也。 (2)凡遇不易处之境,皆能掌学问识见。 15. 【圈点·品味】参照示例,结合加点词语赏析下面句子,体会文中父亲说话时的语气和情感。 【示例】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须”是必须的意思,连用两个“须”表达了肯定、不容置疑的语气。“非……无以……”

100篇初中生阅读题答案资料讲解

[记叙文部分] 生活是什么 1、生动有趣,设置悬念,引人入胜,还有助于快速入题。 2、乐观豁达 3、生活与人的主观世界有关。悲观地看,生活悲观;乐观地看,生活阳光灿烂。生活与人的心态是一致的。 4、乐观豁达或聪明和智慧。 5、不同在于多了个比喻,说明了生活与镜子一样可以反映人的喜怒哀乐。 6、例如:(1)心中没有星星的人,势必难以发现星光的闪烁!(2)心中没有花鸟的人,也势必难以发现鸟语的婉转。 7、连用感叹句,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和号召力,激发人们乐观地投入生活,豁达地面对人生。它如号角,如战鼓,敲打涤荡着人的灵魂。 8、略 地平线 1、(1)天地相接一条线(2)很亮的灰白色(3)矮屋、树丛。 2、地平线看得到,永远走不到,又永远不断出现在前方。 3、这句话是把命运理想和天地相类比,天和地的平行与相接,就像人生中的命运和理想,时而一致,时而不一致,人生即是这种一致与不一致的统一。 4、追求地平线即追求人生理想。它总在前方,指引人们不断追求;它又是永无止境的,鼓舞人们永远向前。 5、人生对理想的追求,应是永无止境的,理想激励人们不断求索,不断奋进。 6、略 申奥形象大使杨澜陈述发言 1、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获奥斯卡金像奖一向受世人瞩目,因此该影片也为出席代表所熟知。提到该影片容易使出席代表产生好感,引起共鸣,产生强烈的要了解中国的欲望,一开始便抓住了代表的心。 2、除了紫禁城、天坛和万里长城这几个标志性的建筑,北京拥有无数的戏院、博物馆,各种各样的餐厅和歌舞场所。 3、这是为了突出举办城市的人民的热情、友好、真诚。 4、举办音乐会。共举办4年(2005-2008)。由全世界青少年和表演家参加。在北京奥运村和北京市内展开。 5、古丝绸之路是中国走向世界之路。表达了中国人民走向世界,共享和平--共享奥运的最大心愿。 6、最久(接通历史)、最高、最广、目睹者最多。 7、借马可·波罗的话告诉各位代表,我们所陈述的不仅是真的,而且仅说了一部分。要真正了解中国,只有亲自去看一看。 8、略 永远的蝴蝶 1、(1)形容词;介词(2)动词;动词 2、“下着雨,柏油路面湿冷冷的,还闪着青、黄、红颜色的灯火。”作者为我们设置了一个特定的悲剧背景:雨夜、寂静、阴冷,使整个小说笼罩上忧郁的氛围,为小说悲剧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 3、樱子;对她的描写十分简约,她的神情是“微笑着”的,语言描写只有一句话:“谁教我们只带一把小伞啊。”动作描写也

新教版 六年级上册 平分生命 熊的故事 复习题

六年级双语班汉语测试题(十三、十四课)一看拼音,写词语。 gu er sheng guo xue xing jiu hu wu si ()()()()() shi qu kai dao que ren chun zhen shi fou ()()()()() zhu ru tan cheng yi fan xiang fu pao dan ()()()()() you yu yang yi zhen han shu xue yi shun jian ()()()()()wan qi cheng nuo ta zhe sha che nie zhe ()()()()() fu qi chuan qi fu shen shuai dao ke sou ()()()()() jing cha yao fang chu xu ji cu ku ti ()()()()() fu fa hui dong qiu yin zhi zhu mei gui ()()()()() tian luo bei ji ying er ha qian hai bao ()()()()() shi she lie zui gu ji jing ming mao rong rong ()()()()() zhou ran jue wang mian qiang ou er duo kui ()()()()() nan ao tan lan bao can jiao ao bao feng xue ()()()()() lie shou mian qiang xian ru bing feng bi kai ()()()()() xion gmeng han hou sha che jiang chi mou jiao ()()()()() qu gan zhu jun xi shu zheng tuo nuo dong ()()()()() yin leng he chi shi bie qi li yao he ()()()()() sheng kou chang bian yi lai jiang shen tian ()()()()() 二量词 一()炮弹一()孤儿院一()姑娘一()决定一()声响一()小女孩一()民警一()事 一()人一()小环虫一()故事一()老婆婆一()哭声一()东西一()北极熊一()猎手一()鱼一()村民一()骨头一()村民一()海豹一()地区一()老牛一()处分一()规定一()白云一()桥一()金牌一()电影一()耳朵一()大风一()交往三辨字组词 纯()救()想()城()住()吨()球()相()诚()注()乖()促()舍()级()海()乘()捉()合()极()梅()列()驻()伟()围()限()咧()柱()违()国()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