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7360160材料制备综合性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07360160材料制备综合性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07360160材料制备综合性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07360160材料制备综合性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材料制备综合性课程设计

Comprehensive Course Design of Materials Preparation

课程编号:07360160

学时:2 周

学分:2

先修课程:粉体工程、测试技术、无机材料工艺学、无机材料综合实验适用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一、目的与任务

材料制备综合性课程设计目的在于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深对课堂教学中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基本任务:通过无机材料制备工艺过程的设计,掌握材料制备的基本工艺原理和方法步骤,训练查阅与应用文献资料的能力,掌握在成分设计、原料处理、工艺流程选择、工艺参数确定和制备效果评价等方面相关的计算方法,培养数据处理、综合分析的能力。

二、要求、内容与进度安排

1.要求

以无机材料工艺学课程为基础,结合先修课程,掌握一种结构材料或功能材料制备的基本工艺原理和方法步骤,学会查阅与应用文献资料,掌握在成分设计、原料处理、工艺流程选择、工艺参数确定和制备效果评价等方面相关的计算方法,学会数据处理的原则和方法,锻炼综合分析及撰写设计说明书或报告的能力。

2、内容指定一种材料(功能陶瓷或结构陶瓷材料)为设计对象,主要进行

以下内容的设计。

(1)对指定材料进行组成设计

(2)原料的选择、计算及加工处理

(3)工艺原理运用、工艺流程选择与工艺方法确定

(4)工艺参数确定

(5)制备效果评价

(6)所定材料的成分—工艺—结构—性能之间关系的分析与与讨论3.进度安排

(1)资料检索与阅读理解12 学时

2)组成设计和原料的选择、计算及加工处理

3)工艺流程选择与工艺方法、工艺参数确定 4)

制备效果评价与分析

三、考核与成绩评定 根据学生完成的课程设计说明书或课程设计报告的质量和设计阶段的表现综合 评定成绩,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等。

四、大纲的说明 设计说明书或报告的题目和内容侧重点可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自定。

五、参考数目及学习资料

制定人:孟献丰 审定人:刘 军 批准人:杨 娟

2013年4月 10日

20 学时 24 学时 8 学时 5)撰写设计说明书或报告 16 学时

课程简介课程编07360160

课程名称:材料制备综合性课程设计

英文名称:Comprehensive Course Design of Materials Preparation

学分: 2

学时: 2 周(其中:讲课学时:0 设计学时:80 上机学时:0 )

课程内容:

材料制备综合性课程设计目的在于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深对无机材料

工艺学等课程课堂教学中传输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无机材料制备工艺过程的设计,掌握材料制备的基本工艺原理和方法步骤,训练查阅与应用文献资料的能力,掌握在成分设计、原料处理、工艺流程选择、工艺参数确定和制备效果评价等方面相关的计算方法,培养数据处理、综合分析的能力。

选课对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先修课程:粉体工程、测试技术、无机材料工艺学、无机材料综合实验

教材:1、《普通硅酸盐工艺学》,曹文聪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8月;

22006 3

《建筑材料》教学大纲邓小锋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建筑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建筑材料课程类型:理论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程学时:42学时 适用专业:城市规划专业学分数: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建筑材料》课程是土木工程系各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该课程的基本任务是: 1、使学生获得建筑材料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为今后在工程实践中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建筑材料打下基础。 2、培养学生对常用建筑材料技术指标的检验能力。 3、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建筑施工等技术课程提供建筑材料方面的知识。 二、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建筑材料分类。 2、理解建筑材料性质的定义以及性质与应用间相互关系。 3、了解气硬性胶凝材料的性质与应用。 4、以硅酸盐水泥为重点,理解水泥的矿物组成及其特性,水泥的凝结硬化过程,主要技术性质及其影响因素,水泥石腐蚀与防止。了解其它水泥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5、理解混凝土的组成、性质及影响性质的主要因素,理解从原材料和配合比方面控制混凝土质量的知识。掌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理解砌筑砂浆的组成、性质及影响性质的主要因素。 6、了解砖及砌块的技术性质和使用范围。 7、掌握钢材的力学性质,了解建筑钢材的国家标准,钢筋品种及特性,钢筋的冷加工等。 8、掌握石油沥青的主要技术性质,牌号的划分等表示和配制。 9、了解装饰材料的种类、性质及应用。 (二)素质目标 1、具有独立学习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与人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 3、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思维。 4、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坚韧、诚信的品德。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为土木工程系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无前修课程,可为学生后续学习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建筑施工等技术课程提供建筑材料方面的知识。 四、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材料科学基础Ι_课程教学大纲

材料科学基础Ι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名称、所属专业、课程性质、学分; 课程名称:材料科学基础 所属专业:材料物理,材料化学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学分:8 (二)课程简介、目标与任务;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材料学科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对材料的生产、科研、应用以及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初步了解,以及对材料科学与工程有一个较全面而又概括的了解同时,使学生掌握较完整全面的材料科学基础知识。本课程的覆盖面较宽,要介绍工程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生产制备,科研和应用的概况,材料的发展历史,目前状况和发展趋势。各章节除介绍有关材料的基本知识外,尽可能反映该领域的新成果、新发展及其在新技术中的应用。用必要的例子生动地描述出该领域的基本情况、动态和趋势。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不是一门传统的导论课,而是学生掌握材料科学基础知识的基础课。它让学生了解这一领域的基础、现状和前景。课程对材料研究的若干方法也做一些简介。 目标与任务: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对材料科学基础知识以及材料的生产过程有一个较全面、较概括的了解;对当前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有初步了解;培养学生对材料科学的兴趣。初步掌握各类工程材料的基本概念,包括组织结构、性能、生产过程和应用等;初步了解材料科学的研究前沿以及我校材料学科的科研工作简况。 (三)先修课程要求,与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容衔接; 本课程是材料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化学作基础,同时又是材料专业的专业课(如金属材料学、陶瓷材料学、高分子材料、功能材料等)的基础。 (四)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 W.D. Callister, Jr.,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n Introduction,6th edition,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New York,2003.

秘书实务教学大纲(可编辑修改word版)

《秘书实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秘书实务 学分:4 总学时:72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高级文秘)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秘书实务是秘书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高级文秘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它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和规范性,对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学生的秘书语言、办文、办事、办会、社交礼仪等实际能力均有突出的意义,是将本专业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秘书业务工作能力之人的重要一环。 本课程主要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秘书专业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今后从事相关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个人形象设计 教学内容: 仪表与礼仪 教学要求: 掌握:仪表中的个人形象设计(发型、化妆、服饰、体姿) 了解:礼仪(握手、接递名片、介绍等)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办公室工作 教学内容: 办公环境;办公用品;时间表和工作日志、办公自动化 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管理办公用品、办公自动化。 掌握:时间表和工作日志的使用。 了解:印章和介绍信的使用和财务管理知识。 第三章会务工作 教学内容: 会议要素;会务管理;会议组织与控制;会议记录和会议简报;会展服务。 教学要求: 掌握:会议组织与控制的理论。 掌握:会展服务工作。 掌握:布置会场、会议记录和编发会议简报。 第四章文书处理 教学内容: 文书形成与处理的基本程序;进行文书处理的基本要求。

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文书处理的基本程序。 掌握:文书处理的要求。 了解:文书及相关知识的概念。 第五章信息工作 教学内容: 信息管理;网络信息的搜集整理;调查研究。 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利用恰当的调查方法得出信息写调查报告 掌握:常见的调查方法。 了解:了解信息管理的基本要求。 第六章公务旅行 教学内容: 国内和国外的公务旅行要求及注意事项。 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国内公务旅行计划制定要求; 掌握:出国公务旅行的流程并学会编制公务旅行计划。 了解:国内外公务旅行的基本常识。 第七章保密工作 教学内容: 密级及其范围、保密政策与纪律;国家秘密与商业秘密。 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密级、保密政策与纪律。 掌握:国家秘密与商业秘密的界定。 了解:典型泄密事件。 三、课程学时分配 四、其它 1、教学方法建议 以课堂讲授为辅,实训为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方法应以实例贯穿始终。学生要在理解课堂内容的基础上,重在应用,多练多应用。在实训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秘书实务的基

《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教学大纲

《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课程类型:必修课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计划时数:64 是否专业核心课程:否 教学对象:三年制中职学生 二、课程的目的、地位、任务 1.目的:学习本门课程可使学生通过理论结合实践达到正确认识并合理使用各类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的目的,为今后学好其他专业课打好基础。 2.地位:本课程是建筑装饰设计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3.任务:配合专业学习,使初学者了解常用材料的技术性能以及施工工艺,为专业设计施工提供合理选择和使用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 三、知识、能力、素质培养 1.知识: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建筑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掌握材料的分类和选择,了解各种装饰材料的作用和发展趋势及常用材料的特征和使用方法。 2.能力:通过理论学习及现场实践达到正确地掌握各种装饰材料的施工工艺技术。 3.素养:在学习专业理论与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使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手段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采用项目教学法,并结合实地现场考察材料和施工工艺,

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讲练结合。 五、教学大纲 绪论室内装饰材料概述 [教学内容]: 1.室内装饰材料的概念、作用及分类 2.室内装饰材料的基本特征与装饰功能 3.室内装饰的基本要求与装饰材料的选择 [教学目标]:掌握室内装饰材料的定义及作用,明确装饰材料的种类,知道室内装饰材料的基本特征,掌握建筑物装饰三要素,学会应用装饰材料的选择方法。 [教学重点]:室内装饰材料的定义及作用 [教学难点]:建筑物装饰三要素 第一章水路工程材料与施工工艺 [教学内容]: 1.暖气采暖工程 2.地热采暖工程 3.电热膜地热采暖工程及发热电缆地面辐射 4.上、下水工程 5.地源热泵 [教学目标]:掌握水路工程常用材料及施工工艺验收标准,了解水路工程常用材料的分类 [教学重点]:水路工程常用材料的名称及分类 [教学难点]:水路工程施工工艺验收标准

《功能材料》教学大纲-(修改稿)

《功能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中/英文):功能材料/ Functional Materials 2、课程性质:专业限选课 3、周学时/学分:4/2 4、授课对象:应用化学 二、课程简介 功能材料是一大类具有特殊电、磁、光、声、热、力、化学以及生物功能的新型材料,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等高技术领域和国防建设的重要基础材料,同时对改造某些传统产业,如农业、化工、建材等,起着重要的作用。本课程重点介绍当今各种功能材料的研究发展状况,以及相关结构与性能和应用情况。 三、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注:必须明确要达到的知识、能力要求) 使学生了解功能材料在材料科学中的地位以及功能材料的特点,掌握典型的功能材料的基本原理、材料类型以及主要用途;使学生既有坚实的功能材料物理基础,又有一定的实用材料的基本性能和应用知识。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对典型功能材料,如能源材料、信息功能材料、梯度功能材料、功能合金和智能材料等研发现状及其应用有一定的了解,掌握各种功能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基本关系。要求学生能够在识记的基础上,较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全面正确地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并且能够进行简单分析和判断。以学生为中心,在不断扩充奠定学生材料知识基础上,使之具备相关文献查阅、获取和分析评述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分别以自我和群组的方式不断学习,主动关心认识周围世界的材料,喜欢材料的世界,有为创造、改良和完善材料而努力的意愿,从而形成一段有意义的学习经历。

四、教学进度表 五、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办法 1、考核方式:资料查阅、专题分组讨论报告、开卷考、总结报告、闭卷考 2、成绩评定办法:平时作业及课程参与、资料查阅及分组讨论、期中考核、课程小结报告、期末考核成绩分别为15%、10%、20%、15%、40%. 六、正文 第一章绪论(教学时数2) 教学目的:本章主要是简要介绍功能材料的发展、分类,以及新型功能材料的研究进展。讨论分析六大类新型功能材料的发展现状和功能材料的分类。 教学重点:功能材料的分类 教学难点: 不同的功能材料分类标准,会产生不同的分类,需要说明各种分类的着重点。. 主要教学方法: 1、PPT多媒体和板书;

功能材料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02014925 课程名称:功能材料/Functional Materials 学分:2 学时:32 开课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材料工程系 课程负责人:张庆安 先修课程: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 考核方式:开卷笔试 主要教材:功能材料概论,殷景华等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9. 参考书目:现代功能材料,陈玉安等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6. 课程简介: 《功能材料》是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材料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重点介绍具有特殊电、磁、光、声、热、力、化学以及生物功能的新型功能材料发展状况、基本原理以及应用情况。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对特种功能材料,如新能源材料、形状记忆合金、非晶态合金、磁性材料、纳米材料、半导体材料、超导材料等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有一定的了解,掌握各种特种功能材料的基本原理。

课程编号:02014925 课程名称:功能材料/Functional Materials 学分:2 学时:32 开课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材料系 适用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材料类专业 先修课程: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功能材料》是金属材料工程专业选修课,重点介绍当今各种特种功能材料的发展状况、基本原理以及应用情况。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对特种功能材料,如新能源贮氢材料、形状记忆合金、非晶态合金、磁性材料、纳米材料、半导体材料、超导材料等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有一定的了解,掌握各种特种功能材料性能的基本原理。 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按章节列出内容要求学时等,实验上机项目要列在课程内容一栏)

(教学基本要求:A-熟练掌握;B-掌握;C-了解) 三、能力培养要求 了解各种功能材料的基本原理、用途和制备方法,开阔学生视野,拓宽知识面。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以课堂讲授为主,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五、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 1.功能材料概论,殷景华等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9. 2.现代功能材料,陈玉安等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6. 六、考核方式 开卷笔试。 七、大纲编写的依据与说明 本大纲依据“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类专业本科指导性培养方案(2016版)”编写。

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学习目的 1、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土木工程材料》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技术基础课, 是直接为土木工程实际问题服务的一门重要的学科。 《土木工程材料》是研究土木工程用材料结构、性能、标准及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并且研究如何选用和组配复合材料。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材料内部组成、结构、技术性能、技术标准及其相互关系。培养学生合理选用和组配新型复合材料的能力。 2、课程的基本要求: (1)掌握砂石材料、水泥、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技术性质及其关系;掌握矿质混合料、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2)熟悉石灰、沥青及钢材的组成结构、技术性质及技术要求; (3)了解各种外加剂的性能;了解部分新建筑材料的技术性能及发展趋向; (4)了解石灰、水泥凝结硬化原理;沥青混凝土强度理论;集料的级配理论;沥青乳化机理。 (5)了解土木工程中合成高分子材料的主要制品及应用、了解建筑功能材料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3、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在学习本课程之前, 应学完《数学》、《物理》、《化学》、《材料力学》、《工程地质》等课程,以便同学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充分运用过去学过的知识。它是后续专业课的基础。二、本课程学习和考核的内容 绪论(2学时) 教学内容:土木工程材料发展概况,土木工程材料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物中的作用,以及在经济发展中的意义;课程研究的对象和内容、要求和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了解土木工程材料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物中的作用,以及在经济发展中的意义;明确本课程在本专业中的地位,了解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和内容、要求和学习方法。 重点:土木工程材料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物中的作用,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概况。 难点:土木工程材料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物中的作用 (一)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2学时) 教学内容:材料学的基本理论,材料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材料的耐久性。 教学目标:了解材料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材料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掌握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相互间的关系及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掌握材料耐久性的基本概念。 重点: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相互间的关系及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难点:材料的物理性质。 (二)天然石料(2学时) 教学内容:岩石的组成与分类、岩石的力学性能与测试方法、常用石料品种

07310140材料科学与方法课程教学大纲(本科-新)

材料科学研究方法 Materials Science and Research Method 课程编号:07310140 学分:2 学时:30 (其中:讲课学时:30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 )先修课程:材料科学基础 高分子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适用专业: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制工程,冶金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 教材:戴起勋等. 材料科学研究方法(二版). 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开课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该课程作为材料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教学知识平台之一设置。该课程体系的目的是使材料类各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对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内在科学规律和发展趋势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对材料的研究开发思路和各种方法有一个科学辨证的概念,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精神,为以后各有关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课程基本的任务是: 1、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历史、地位、作用; 2、掌握现代材料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的基本方法、基本过程、基本思路和基本分析手段; 3、从宏观到微观比较深入地了解各类材料的共同特点与共同的效应; 4、树立材料的成分、结构、加工制备、性质、使用功能和环境间的系统工程概念; 5、培养学生一种对材料科学的创新思维、材料研究创新活动的科学方法及材料研究创新成果的分析能力。 、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第1 章材料科学发展史 1、教学内容 材料科学在人类历史发展各个阶段的状况及成就,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近代和现代的几次工业革命中材料的发展与对促进生产力的作用,特别着重近代和现代时期的材料发展情况。 2、基本要求 了解材料学科的发展史及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了解自然科学的各种研究方法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第2 章材料科学共性 1、教学内容 全材料科学的形成过程材料学科的细分化到综合、材料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材料科学与工程

秘书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秘书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秘书实务》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文秘专业(专科)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课内72学时,4学分。开设时间为一学期。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从事秘书工作的基本知识和主要技能。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与分工 与本课程相关的课程有:《应用写作》、《公关与沟通》、《办公自动化》、《办公信息处理》等。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秘书工作的特征、定义、要素;秘书形象塑造与行为规范;办公室事务管理、公文运转处理、会议管理与服务、商务活动、差旅安排等。本课程教学要求如下: (一)秘书实务是一门知识综合性比较强的课程,与公共关系学、应用写作、信息处理、档案处理、办公自动化等相关学科关系密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相关学科和相关课程的融会贯通。 (二)秘书实务也是一门重在“实际操作”的课程。在教学中,应注意避免学生只注意死记硬背书本知识的现象,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基础上,重视实际操作,掌握秘书工作实务。 四、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本课程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将《秘书实务》课程知识点划分为“了解、“掌握”两个层次要求。“了解”即要求一般性地知道相关知识,“掌握”即要求较为深入地弄清相关内容。

根据课程实操性较强的特点,增加了对《秘书实务》技能方面的要求,技能方面的要求用“能够”、“会”来表述。教学层次要求与本课程考核说明的层次要求和题型有一定联系。 第二部分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 一、学时分配 本课程72学时,建议课时分配如下: 第一章秘书与秘书工作概述(10学时) 第二章秘书外在形象塑造与基本礼仪(12学时) 第三章办公室事务管理(12学时) 第四章公文运转与处理(10学时) 第五章会议管理与服务(15学时) 第六章商务活动(10学时) 第七章差旅安排(3学时) 二、多种媒体教材的总体说明 (一)文字教材 本课程文字主教材为《秘书实务》(张丽琍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2011年出版)。文字主教材是教学大纲内容的具体体现,是组织教学和期末复习考试的基本依据。 (二)录像教材 为便于学生自学,本课程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制作电视录像课,主要讲授课程重点难点问题。具体设计及节数将在本课程“一体化方案”中体现。

建筑装饰材料与工艺教学大纲

建筑装饰材料与工艺教学大纲 课程任务1、了解目前市场上绝大部分建筑装饰材料的名称,理解其性能特征、掌握其规格尺寸; 2、在进行设计实践中能根据使用场合、部位准确熟练地选择; 3、根据国家有关的规定和标准进行深化设计和施工图的绘制; 知识目标1、理解建筑装饰材料的名称、分类; 2、掌握建筑装饰材料的规格、性能; 3、理解建筑装饰工程材料结合的基本原理; 4、掌握不同构造形式的装配程序和工艺; 教学内容项 目 一 一、绪论;(略讲) (1)建筑装饰材料在装饰工程中的地位;(2)建筑装饰材料在装饰工程中的作用; (3)建筑装饰材料的种类;(4)建筑装饰材料的选择;(5)建筑装饰材料的发展; (6)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以了解建筑装饰材料的基本性能为目的,以掌握建筑装饰材料的品种、应用及其施工工艺为目标,学生要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下经常到装饰材料市场和装饰工程施工现场(可观看施工现场各类视频)参观学习,认识和了解装饰材料的性能、应用及材料发展状况,为掌握建筑装饰各分部工程装饰材料的选用及施工工艺打下基础。 二、建筑装饰材料的基本知识(略讲) 建筑装饰材料的基本性质 建筑装饰材料的力学性能(教学辅助工具:视频及图片讲解) 建筑装饰材料的理化性能(教学辅助工具:视频及图片讲解) 建筑装饰材料的装饰性(教学辅助工具:施工现场图片及效果图讲解) 项 目 二 三、建筑装饰工程基本材料(详讲) 建筑装饰工程基本材料:建筑装饰工程基础材料、墙体材料及建筑绝热材料 1、建筑装饰工程基础材料:无机胶凝材料、水泥混凝土、建筑砂浆 (1)无机胶凝材料: 水泥;(课堂辅助教学工具:视频及图片讲解);重点:检测方法; 石灰;(课堂辅助教学工具:图片讲解) 石膏;(课堂辅助教学工具:图片讲解);重点:了解石膏制品; (2)水泥混凝土: 集料;砂、卵石、碎石、煤渣; 水泥混凝土;重点:养护时间、特点; (3)建筑砂浆: 砌筑砂浆、抹面砂浆,装饰砂浆(课堂辅助教学工具:图片讲解) 2、墙体材料 烧结砖;(课堂辅助教学工具:图片讲解)重点:目前装修应用; 非烧结砖;重点:目前装修应用; 砌块;重点:目前装修应用; 复合板材料;重点:工装重点使用材料;(课堂辅助教学工具:图片讲解) 3、建筑绝热材料 无机绝热材料; 有机绝热材料;(课堂辅助教学工具:图片讲解)憎水型岩棉保温板、气凝胶绝热毡等;装修重点应用位置;

《生物医用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医用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BFMA2004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授课对象:材化部生物功能材料专业大学三年级本科生 开课学期:春季 学分:3 学分/54 学时 主讲教师:孟凤华教授 指定教材:巴迪?D.拉特纳等编著、顾忠伟等译校的《生物材料料学:医用材料导论(原书第2版中文版)》,2011。 教学目的: 生物医用材料学是生物医学科学中的最新分支学科,是生物、医学、化学和材料科学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生物医用材料学是生物医学工程学的四大支柱之一,因此生物医用材料学是生物医学工程系本科学生必不可少的的一门专业课程。生物医学材料学是多门学科相互借鉴结合、相互交叉渗透、突破旧有学科的狭小范围而开创的一门新学科。本课程较系统的介绍生物医用材料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力求对生物医用材料学领域所涉及的材料学、化学、生物学、医学的有关知识进行较详细的介绍。以《生物医学材料学》为主要讲授内容,并结合科研和本学科发展最新动态,补充讲授纳米药物输送、组织工程等新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生物医用材料学科的内容和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开拓知识面,为今后的深造和科研打下基础。 概述 课时:共1课时 教学内容: 序言 生物材料科学:多学科奋进的科学 生物材料的发展历史 第1部分材料科学与工程 第1章材料性质 课时:共2课时 教学内容: 1.1 引言 1.2 材料的本体性质 1.3 有限元分析 1.4 材料的表面性质和表征 1.5 水在生物材料中的作用 思考题: 1、简述影响材料的本体性质及测定方法。 2、简述材料的表面性质及常用的表面分析方法。 3、水在生物材料中起什么作用? 第2章医用材料的种类 课时:共12课时 教学内容:

《秘书实务》课程建设规划

《秘书实务》课程建设规划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及中心环节,是示范性高职建设的一项基本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和基本途径,是有效落实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保证。课程建设是一项整体教学改革和建设工程,涉及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技术手段、教学方法、教育思想和教学管理制度,是学校教研、师资和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体现。为进一步加强《秘书实务》课程建设,传媒系《秘书实务》课程组特制定课程建设规划。 一、课程建设规划的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6年16号)和《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2004年1号)文件精神;以姜大源教授《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为理论指导,大胆改革,不断创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课程建设的内涵 本规划中的课程建设涵盖课程定位、教师团队、课程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资源、实践教学环境(校企合作)、教学效果及网络教学等七个方面,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课程定位。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工作任务与任职要求,准确定位,制订课程目标,确定课程性质与作用、课程教学教学模式。 2、教师团队建设。逐步形成一支职称、学历、年龄、技能等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双师型教师梯队,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3、课程教学设计。与市场紧密结合,与行业发展相适应,不断改革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与行业企业深入合作,确定教学设计理念与思路,完成教学内容的选取、组织,制定课程标准与实训大纲。 4、教学方法和手段。大力推行行为引导法、案例分析法、模拟情境法、启发讨论法、现场演示法等多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广泛运用,关注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或行动来培养和提高职业能力。其中“项目任务驱动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效果最为突出形成特色。

建筑装饰设计教学大纲

《建筑装饰设计》教学大纲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本课程是室内设计专业初学者学习室内设计、创作的专业性基础课程。主要介绍有关室内设计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空间布局,空间造型设计、理论指导、材料陈设以及配套设计等内容。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与实践练习,使学生了解有关室内设计的基本理论与知识,了解各类室内设计的基本常识,掌握室内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本课程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后练习,力图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深入贯彻职业教育中素质教育的目标,并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最终目的。 培养要求: 1、具有对设计施工图的读图与放线的能力。 2、具有合理计算安排用工量的能力。 3、具有室内施工管理的能力。 4、具有编制一般施工工程的能力。 5、具有室内装饰整体效果的综合评价能力。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因此教学媒体的方式因是多样化的,以教师讲授为主,配以多媒体教学用案列分析,习题讨论,优秀设计作品欣赏等多种手段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眼界,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 二、学时分配表

三、教学要求、内容及建议 第一章室内设计基础 教学要求: 1、掌握:室内效果图的作画步骤。 2、理解:室内透视图简法。 3、了解:室内透视图的表现方法。 教学内容: §1-1基础训练 §1-1-1写生·速写·临摹 §1-1-2色彩构成的方法 §1-1-3其它设计学科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1-2室内透视图简法 §1-2-1一点透视简法 §1-2-2成角测点透视简法(两点透视) §1-2-3微角测点透视简法 §1-3室内效果图作画步骤 §1-3-1起稿阶段 §1-3-2整体关系阶段 §1-3-3深入刻画阶段 §1-3-4整理完成阶段 §1-4室内效果图的表现方法 §1-4-1黑白效果图 §1-4-2彩色效果图 §1-4-3电脑效果图 教学建议: 1、多些时间进行基础训练。 2、要注意结合其它设计学科。 第二章室内设计文论 教学要求: 1、掌握:系统室内环境中的纺织品设计。 2、理解:室内设计的多义性。 3、了解:21世纪室内设计的新拓展以及中西室内设计理念的再发展。教学内容: §2-1 21世纪室内设计的新拓展 §2-1-1 HID——健康室内设计与可持续性发展 §2-1-2同步运作与逆向设计——建筑与室内设计之互助 §2-1-3流行周期之表现 §2-1-4室内设计之全球互动 §2-1-5多元化的设计思路与多义性的视觉领悟 §2-1-6新世纪与中国的室内设计 §2-2居室客厅设计 §2-3室内设计的多义性 §2-3-1室内设计意义的层次 §2-3-2室内设计的多义性是设计者与消费者共同创造的 §2-3-3室内设计多义性的现实意义

装饰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装饰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方向)的一门专业核心课,根据学生初步接触专业设计的实际情况,课堂讲授装饰材料的性能,结合市场调查,掌握目前常用装饰材料的基本知识、基本特性、构造特点。使学生对装饰材料有一个感性认识,在设计中得到合理选用。(二)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从设计师的角度出发介绍目前常用装饰材料的性能、特征及规格,通过多媒体和图示列举详尽的构造接点,搭接方法以及在施工中的具体应用,使学生懂得运用不同的装饰材料来实现设计意图。 (三)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表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室内设计制图的准备知识 本章重点、难点: 了解建筑材料的分类,明确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地位。 教学内容:

1、建筑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1)按材料的装饰部位分类:1外墙2内墙3地面4顶棚 (2)按材料的材质分类:1无机材料2有机材料3复合材料 (3)按材料的燃烧性分类:1不燃性2难燃性3可燃性4易燃性 2、建筑材料的选择: (1)材料的外观 (2)材料的功能性 (3)材料的经济性 第二章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本章重点、难点: 1、材料的密度、孔隙率、空隙率等及与水有关的物理性质,材料的强度等力学性质。 2、吸水性与吸湿性的区别,三大密度的区别。 教学内容: 1、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 (1)材料的密度 (2)材料的孔隙率 (3)材料的吸声性能 2、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质 (1)材料的强度、比强度 (2)材料的弹性与塑性 (3)材料的脆性和韧性 (4)材料的硬度、耐磨性 3、材料的耐久性 第三章地面装饰材料 本章重点、难点: 地面装饰材料的基本性质,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几种地面装饰材料的性能及用途。 教学内容: 建筑中常用的地面材料 1、石材地面 (1)天然大理石的特点、性能以及施工工艺

管理文秘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文秘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总学时(实践学时):48(12)执笔者:张辉修(制)订日期:2011-12-22 适用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审阅者:霍晓英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涉及管理学和秘书学两大学科的诸多内容,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的必修专业课之一。该课程是一门来自实践并将最终运用于实践的综合性应用课程,注重实践是《管理文秘》与其它理论性课程不同的教学主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秘书工作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基本掌握秘书工作的性质、特点;掌握秘书辅助决策、处理信息、督促检查、协调关系、办理事务等基本职能;秘书与领导者的关系与秘书修养;熟悉文书写作及处理、会议组织、安排领导活动、接待工作、信访工作与危机管理、交际礼仪等秘书实务的理论与方法;熟练掌握秘书日常事务及办公自动化的手段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讲授理论知识、专题讨论、案例分析、专业实践等环节,做到理论与实践、课堂与社会相结合,使学生从理论上、实践上真正掌握现代秘书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专业技能,缩短社会适应期,尽快进入秘书角色并成为合格的现代高级秘书人才。 二、课程总学时分配 总学时讲授学时实验学时实训学时 48 36 12 三、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 第一章秘书学概说(3学时) 本章主要讲述秘书学的基本概念,秘书的工作内容、特点和作用, 秘书学研究对象、学科架构、学科特点和研究方法。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秘书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理解秘书工作的重要性;特别是要通过第一次课程的学习激发良好的兴趣,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重点:秘书的工作内容、特点和作用。 难点:秘书的工作内容、特点和作用;秘书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思考题与作业:寻找身边的各种类型的秘书岗位。 第二章秘书系统及其组织形态(3学时)

《建筑识图与制图》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体例格式 课程代码:105036 《建筑识图与制图》教学大纲 执笔人:尹妮 编写人员:尹妮 审核人:

《建筑识图与制图》教学大纲[基本概况]

[学时分配] [注]1:以上表格字体均为五号宋体,表格中所要填写的内容均为五号楷体] 2、大纲制定中对本专业授课对象和非本专业授课对象在学时和要求上要有所区分,统一用*代表对非本专业授课对象的适用范畴 [理论教学内容与要求](黑体小四号) 第一章室内设计工程制图概述 [教学目的]掌握国家标准制图中关于图线、字体、符号、尺寸标注等的规定;了解室内装饰材料的种类、应用部位及选用的原则。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工程制图工具正确的使用方法;掌握室内设计工程图制图标准;了

解室内装饰中常选用的装饰材料。 难点:能正确绘制国家标准制图中所规定的符号。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注:以上四行字体[]内均为黑体五号,所要填写的内容均为宋体五号] 第一节工程制图工具与使用方法 一、图板、丁字尺和三角板 二、比例尺 三、圆规和分规 四、绘图铅笔 五、模板 第二节室内设计工程图制图标准 一、图纸幅面 二、图线的规定 三、字体的规定 四、尺寸标注 (一)尺寸标注的组成与要求 (二)具体的尺寸标注方式 五、符号 (一)索引符号与详图符号 (二)引出线 (三)指北针和风玫瑰图 (四)对称符号 (五)标高符号 1.相对标高 2.绝对标高 第三节室内装饰材料及其选择 一、装饰材料种类 二、室内装饰材料的选择 (一)建筑类别与装饰部位 (二)地域和气候 (三)场地与空间

(四)标准与功能 (五)民族性 (六)经济性 三、室内装饰材料的发展 (一)质量轻、强度高的产品开发 (二)产品的多功能性 (三)向大规格、高精度发展 (四)产品向规范化、系列化发展 实验名称:制图规范内容的练习 [实验目的] 让学生掌握室内设计工程制图中线条、字体、比例、符号的规定。 [实验要求] 认真细心、字体工整、比例准确、符号完整,按制图规范完成。 [实验时数] 2学时 [实验内容] 1.进行线条、字体、符号、比例等内容的练习。用A3图纸,绘制图框线、标题栏、用铅笔完成。 第二章室内设计工程图的基本绘图理论 [教学目的]掌握物体投影中水平正投影的原理以及三面投影图的绘制;轴测图的画法,透视图的画法;掌握断面图及剖面图的表达方式。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投影的知识、轴测图的形成于绘制理论、透视图的形成于绘制理论等知识以及这些理论在室内设计工程图中的应用。 难点:断面图与剖面图的绘制理论以及在室内设计工程图中的应用。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投影的基本知识 一、中心投影 二、平行投影 第二节轴测图 一、轴测图的形成 二、轴测图的分类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名称、所属专业、课程性质、学分 课程名称:材料科学基础 所属专业:材料化学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学分:4学分(72学时) (二)课程简介、目标与任务、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材料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理论基础课。本课程围绕材料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加工工艺与使用性能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系统介绍材料的晶体结构、晶体缺陷、弹塑性变形及回复和再结晶、材料中的扩散、结晶与凝固、材料中的相变、相结构与相图等内容及其相互联系。 目标与任务: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认识材料的本质,了解金属、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热加工工艺、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为以后学习和工作中如何控制材料的化学成分和生产工艺以提高材料的性能、改进和发展各种热加工工艺以及合理地选材打下系统而坚实的理论基础。 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 先修课:数学、物理、化学、物理化学等。 后续相关课程:其他相关专业课程。 (三)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 (1) 石德柯,材料科学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二版。 (2) 胡赓祥,蔡珣,材料科学基础,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主要参考书: (1) 赵品,材料科学基础教程,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年第二版。 (2) 刘智恩,材料科学基础,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年第二版。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 绪论1学时 第一章材料结构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原子结构 第二节原子结合建 第三节原子排列方式 第四节晶体材料的组织 第五节材料的稳态与亚稳态结构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讲授,1学时。 (二)内容及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 【掌握】:熟悉金属键、离子键、共价键、范德华力和氢键的定义、特点。 【了解】:了解原子结构及键合类型;掌握物质的组成、原子的结构、电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一般了解】:对什么是材料科学、材料的结构与内部性能之间的关系等知识进行概论。 第二章晶体结构 第一节晶体学基础 第二节纯金属的晶体结构 第三节离子晶体的结构 第四节共价晶体的结构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讲授,10学时。 (二)内容及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 【重点掌握】:熟悉晶体的特点、空间点阵、晶胞、晶系和布拉菲点阵,晶向和晶面的表示方法,晶体的对称性。 【掌握】:掌握材料的结合方式、晶体学基础、三种典型的金属晶体结构,致密度和配位数,点阵常数和原子半径,晶体的原子堆垛方式和间隙,多晶型性。

《秘书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秘书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使学生了解秘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秘书职业活动中的应用,增强秘书的心理素质,以利于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和水平,保持身心健康。 二、课程设置说明 秘书心理学是秘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与秘书学、秘书实务、行政管理、企业管理等课程有密切联系,对于培养综合素质高的秘书从业人员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课程性质 适用于高职高专文秘专业学生。 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建议58学时) (一)教学内容 1. 绪论 2学时 心理学的发展以及秘书心理学的产生背景,学习秘书心理学的意义。通过介绍教材的结构使学生了解本门课程的基本内容。 教学重点:学习秘书心理学的意义。 2. 秘书的社会角色 4学时 角色理论、角色心理概述。秘书的角色特征:从属性、辅助性。秘书的角色条件:生理条件(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社会条件(家庭、教育、阅历等),心理条件,秘书的角色意识及其培养。 教学重点:认识秘书的角色条件,通过辨析一些观点,形成正确的秘书角色意识。 3.秘书的一般能力 6学时 秘书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各节分述以上五种能力的内涵、要求及其培养,认识五种能力构成一个系统。 教学重点:论述五种能力的内涵及其培养,增强对能力系统的认识有助于培养一般能力。

4.秘书的特殊能力 4学时 能力的内涵、特征、发展、结构等基本理论。阐述秘书所应具备的特殊能力:表达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活动能力、应用能力、创造能力、分析各种能力的具体表现方式,它们之间的结构。 教学重点:结合秘书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结构,探析各种能力的内涵及要求,以使学生重视能力的培养。 5.秘书的情感与意志 4学时 秘书的情感品质及其对工作的影响,如何培养与秘书工作相适应的情感品质。秘书的意志品质对工作的影响,如何培养与秘书工作相适应的意志品质。 教学重点:从秘书工作的实际出发,学习和培养情感品质和意志品质。 6.秘书的气质与性格 4学时 个性、个性结构、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气质理论简介。秘书气质分析,秘书气质修养。性格理论简介。秘书性格及其对工作的影响,秘书优良性格的培养。 教学重点:在把握个性、气质、性格理论的基础上,研究其对秘书工作的影响,培养与秘书工作相适应的气质、性格。 7、秘书的自我管理 4学时 秘书人员进行自我管理的重要性;目标管理的重要性,秘书目标管理的方法;秘书时间管理的方法;掌握秘书人员进行时间管理的具体方法。 教学重点:秘书的目标管理与时间管理方法,让学生学会自我目标和时间管理。 8.秘书的工作激励 4学时 激励理论概述。秘书人员需要的特点,内容及实现。秘书人员动机的特点、内容及其强化。如何运用激励理论激发秘书人员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在掌握需要、动机理论的基础上,善于运用激励理论调动积极性。 9.秘书的人际交往 4学时 人际交往理论概述。秘书人际交往的类型及其对工作的影响,人际交往中易遇的心理障碍及其克服,秘书人际交往中的艺术及技巧。 教学重点:力求结合秘书工作的实际,认识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克服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掌握人际交往的品质技艺。

(完整版)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教学大纲

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A0703061 总学时:48 理论学时:28 实验(上机)学时:20 学分:3 适用专业:环境设计 先修课程:室内设计原理、AutoCAD、建筑工程制图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是研究建筑用材料性能的一门科学。其任务是使初学者了解常用材料的技术性能以及施工工艺,是室内设计学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建筑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掌握材料的分类和选择,了解各种装饰材料的作用和发展趋势及常用材料的特征和使用方法,使学生正确地掌握各种装饰材料的施工工艺技术。在学习专业理论与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使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学时分配 三、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 1.实验项目一览表

2.教学要求 为了使学生更全面,扎实的掌握所学专业知识,必须深入施工现场进行实践。本课程实践教学时间为20课时,其中部分是安排将实际工程图纸进行分析,使学生了解施工图纸的绘制方法及要点。通过图纸了解一些常见工艺的施工方法及常见材料的使用部位。剩余部分时间安排校外装修施工现场考察,通过现场参观学习使学生可以与施工技师面对面的交流,进一步强化所学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第一章建筑装饰材料基础知识(共12学时) 1.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装饰材料概述 第二部分:装饰施工工艺流程 第三部分:装修常见问题答疑 2.重点与难点 重点:装饰材料的发展趋势;装饰施工工艺流程;装饰材料的主要种类。 难点:对装饰施工流程有基本的认识,把握住每个施工环节的重要环节。 3. 课程教学要求 让学生知道室内装饰材料的发展趋势和材料种类。对装饰施工工艺流程有清晰的认识,并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有基本的了解。要求学生对装饰施工的基本环节等相关知识有所了解。 (二)第二章建筑装饰材料(共12学时) 1.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基层材料 第一部分:饰面材料 第三部分:涂层材料 2.重点与难点 重点: 1、陶瓷地砖的主要品种及其应用 2、地面装饰石材的主要种类及其应用 3、装饰木地板的主要种类及其应用

功能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功能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名称、所属专业、课程性质、学分; 功能材料;材料物理与材料化学专业;专业必修课;54学时,3学分(二)课程简介、目标与任务; 《功能材料》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应用性。本课程除了要求学生了解所学功能材料外,还要掌握材料学基础知识,重点在于如何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功能材料中去,并了解相关功能材料的结构,性能与制备及其之间的关系。 (三)先修课程要求,与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容衔接; 先修课程要求:材料学科的基础课程,如材料科学基础,金属物理,扩散与相变等;这些先修课程介绍材料学里的最基础理论知识,本课程则深入介绍这些基础理论知识在实际功能材料中的应用 (四)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功能材料学概论》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年,马如璋,蒋民华,徐祖雄 《磁学基础与磁性材料》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严密,彭晓领 《超导物理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伍勇,韩汝珊 《功能材料与纳米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李玲,向航 《块体非晶合金》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惠希东,陈国良 《形状记忆合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3年,杨杰,吴月华 《金属氢化物的性质与应用》1986年,大角泰章著,吴永宽,苗艳秋译二、课程内容与安排 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绪论 概述 功能材料的概念及分类功能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讲授,2学时 (二)内容及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功能材料的概念,分类; 功能显示过程,一次功能材料;二次功能材料【掌握】:功能材料的概念 【了解】:功能材料分类,功能显示过程 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磁性材料铁磁学基础软磁材料 永磁材料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讲授,10学时 (二)内容及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 1.物质磁性的分类 2.磁化过程与技术磁参量 3.电工纯铁,硅钢;坡莫合金 4.FeNiAl和AlNiCo合金 5.Nd-Fe-B材料 【重点掌握】: 1.磁畴的运动与磁化过程 2.电工纯铁的磁时效,微观组织的变化如何影响磁性能 3.成分和微观组织的变化对硅钢软磁性能的影响 4.成分和微观组织的变化对坡莫合金性能的影响 5.磁场热处理如何影响永磁合金(FeNIAl和AlNICo)的性能 【掌握】: 基本概念和定义:磁化强度,磁感应强度,磁化率,磁导率,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磁致伸缩,磁晶各项异性,矫顽力,磁损耗,磁能积;软磁材料的性能要求;永磁材料的性能要求 【了解】: 磁性的起源;磁性材料的稳定性;Fe-Al和Fe-Co系软磁合金;矩磁合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