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甲苯磺酸的制备及应用_王刚

对甲苯磺酸的制备及应用_王刚

对甲苯磺酸的制备及应用_王刚
对甲苯磺酸的制备及应用_王刚

对甲苯磺酸性质及制作工艺

一、对甲苯磺酸的主要性质 对甲苯磺酸(英文名:Toluene-p-sulfonic acid)是白色针状或粉末状结晶,易溶于水、醇和瞇,极易潮解,易使棉织物、木材、纸张等碳水化合物脱水而碳化,难溶于苯、甲苯和二甲苯等苯系溶剂。碱熔时生成对甲酚。 表对屮苯磺酸的主要物理性质 二、对甲苯磺酸的应用 对甲苯磺酸是一种很强的有机酸,其酸性比苯甲酸强百万倍。这种酸的独特之处是,它在通常情况下为固体,方便称用。它的另一个优势是,与一些无机强酸相比没有氧化性,可以在一些情况下替代无机强酸。 1、催化剂 在范围很广的反应中,包括醇化、生成缩醛、脱水、烷基化、脱烷基、贝克曼重排、聚合和解聚反应,它像硫酸一样有效,但效果比硫酸好因为它不会引起氧化或结炭等副反应,所以得到的产物纯度高,颜色浅。 2、有机合成

常用对甲苯磺酸制造对甲苯磺酰胺、糖精、氯胺T、对甲苯磺酰氯和对飒二氯 酰胺等。对甲苯磺酸的最大用途是用于生产对甲酚。 3、稳定剂 在工业上,常用对甲苯磺酸和氧化锌制备对甲苯磺酸锌。在丙烯月青和丙烯酸甲酯或丙烯月青和偏二氯乙烯共聚过程中,可使用对甲苯磺酸锌作为稳定剂,其用量可达%。 对甲苯磺酸还可用于酚醛、环氧和氨基塑料、家具滑漆、染料、粘合剂、合成抗糖尿病医药及电镀槽的防应力添加剂等方面,随着以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的一步法月青氯纶和月青纶装置的引进,作为稳定的高质量对甲苯磺酸的需求量,正在迅速增长。 三、对甲苯磺酸的主要合成方法 磺化反应中使用的磺化剂主要有:发烟硫酸、硫酸、三氧化硫、二氧化硫、氯磺酸、硫酰氯、亚硫酸盐等。甲苯磺化成对甲苯磺酸采用的磺化剂主要有硫酸、三氧化硫、氯磺酸三种。合成对甲苯磺酸的主要方法有:硫酸磺化法、三氧化硫磺化法、氯磺酸磺化法、对甲苯磺酰氨水解法,它们各有自己的特点。 1、硫酸磺化法 用硫酸磺化甲苯,是采用最多且历史最长的工艺。磺化反应过程如下: + T + 磺化反应速度与甲苯浓度成正比,与硫酸含水量的平方成反比,所以需使用含水少的硫酸和纯度高的甲苯,但磺化反应是可逆反应,每消耗山。1的硫酸就生成山。1的水,水的浓度随反应的进行而逐渐升高,最后达到平衡,产生大量的废酸。 工业生产中,一般采用分压蒸饰法来除掉磺化反应生成的水,使磺化反应进行完全。

各种洗涤剂配方大全教学内容

各种洗涤剂配方大全

各种餐具洗涤剂配方 手洗洗涤剂 手工洗碟剂 配方1 组分w/%组分w/% C12烷基苯磺酸钠10~20,染料、香精、防腐剂适量,乙醇5~10椰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3~5,壬基酚(EO)9醚5~10,水余量。 配方2 组分w/%组分w/% 焦磷酸四钾(60%溶液)20,氢氧化钾(45%溶液)35,Kasil硅酸钾30水10,高氯酸钠(15%溶液)5。 配方3 组分w/%组分w/%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45%溶液)51.00,柠檬酸(50%溶液,加到pH值7.5)0.2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60%溶液)20.00,水余量,氧化二甲基十四烷基胺6.00。

手洗餐具洗涤剂 配方1 组分w/%组分w/% 烷基硫酸盐30,烷基聚苷5,C12~14脂肪酸N-甲基葡糖酰胺5.0,枯烯磺酸钠3,C12烷基二甲基氧化胺3,乙醇4,氯化镁1.5,水+添加剂余量。 说明:本品含有多羟基脂肪酸酰胺和泡沫增强剂,适用于洗涤餐具,具有良好的清洁和发泡性能。 配方2 组分w/%组分w/% 葡糖单癸酸酯10.0,乙醇2.0,月桂酸二乙醇酰胺10.0,水余量。 说明:本品对皮肤温和,不发黏,可用于餐具和其他家用洗涤剂。 配方3 组分w/%组分w/% 烷基硫酸钠11.5,磺化丁二酸钾2.6,烷基(EO)3,醚硫酸钠14.0,膨润土2.5,椰油酸单乙醇酰胺5.0,乙醇9.5,单乙醇胺3.0,焦磷酸钾1.0,亚硫酸钠12.5,碳酸钾0.1,氮川三乙酸钠5.0,水余量。

说明:亚硫酸钠还原剂和单乙醇胺蛋白变性剂在手洗餐具洗涤剂中,在浸泡餐具时能迅速除去蛋白质和糖类污垢。 配方4 组分w/%组分w/% C12烷基(EO)3醚硫酸钠,15.0二辛基氧化胺(EO)2,化合物10.0,乙醇5.0,水余量说明本品渗透性好,去污力强。 配方5 组分w/%组分w/% 碳酸钠10.0,三聚磷酸钠40.0,淀粉酶1.0,焦硅酸钠12.0,蛋白酶1.0,硫酸钠10.0,DTA2.0,烷基聚氧乙烯醚1.5,过硼酸钠四水合物15.0,氯化钠0.1,稳定剂0.4,水余量 配方6 组分w/%组分w/% 椰油脂肪酸单乙醇酰胺(EO)108.0,椰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8.0,月桂基二甲基氧化胺3.0,水余量说明本品对皮肤无刺激性,去污力强,泡沫多。 手洗餐具洗涤粉 配方 组分w/%组分w/% A.硅酸钠26,氯化钠9,三聚磷酸钠25, B.聚氧乙烯月桂醇醚1,硫酸钠20

浅谈对甲苯磺酸测定方法的比较

浅谈对甲苯磺酸测定方法的比较 浅谈对甲苯磺酸测定方法的比较 摘要:对甲苯磺酸作为催化剂广泛用于各种化学反应中,具有副反应少、产品纯度高、颜色浅等特点。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对其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对甲苯磺酸的分析测定越来越准确。因此,要科学合理运用对应的方法对甲苯磺酸的测定分析。 关键词:对甲苯磺酸测定方法对比 前言 对甲苯磺酸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精细化工用品,没有氧化性的有机强酸,作为中间体以及酯化反应、烷基化反应的催化剂。这种酸的独特之处是,它在通常情况下为固体,方便使用。对甲苯磺酸在水中最大溶解度为 222 nm(Log E=4.0),易潮解,可溶于水、醇和其他极性溶剂,可参与水体和大气循环造成污染。在体内代谢产物为3-甲基儿茶酚。LD50(半数致死量):2480 mg/kg(大鼠经口),燃烧后生成有毒氧化硫气体。高浓度 PTSA对眼睛、皮肤、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吸入气溶胶后可引起喉、支气管痉挛;肺水肿等。对甲苯磺酸用途广泛、用量大,对人体、环境都可能造成一定的伤害,因此有必要找到对其准确、高效、适用性广的测定方法。 1.对甲苯磺酸的测定方法 从产物的异构体含量,到混酸中的含量,一直发展到如今复杂基质中的痕量测定,有关对甲苯磺酸的测定方法一直在不断改进中。目前有关其含量的主要测定方法有紫外分光光度法、离子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色谱法等,以下是对这些方法进行分析比较。 1.1 紫外分光光度法 张凌等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强力霉素废水中磺基水杨酸与对甲基苯磺酸含量。选择 pH=7 的 KH2PO3-Na2HPO3缓冲溶液体系,有效排除了废水中硫酸钠、甲醇等基质的干扰。磺基水杨酸和对甲基苯磺酸两者之间的定量可通过计算分离。张红兵等采用紫外分光

农药用分散剂木质素磺酸盐的制备与应用

农药用分散剂木质素磺酸盐的制备与应用 摘要 文章介绍了自然界木质素的形成,工业木质素的来源,木质素磺酸盐的生产工艺和流程;分析了木质素磺酸盐的分散机理,热稳定性机理,及影响分散和热稳的诸多因素;同时,对国产木质素磺酸盐的现状做了概述,对国产木质素磺酸盐在农药上的应用提出很好的建议。 一,前言 木质素磺酸盐作为分散剂历史悠久,早在1909年,人们发现木质素可以作为分散剂用于染料加工中。但当时所谓分散剂是用造纸废液中直接使用,它的质量和化学性质较差。 最早(60年前),我国在农药上使用,也是把亚硫酸制浆废液在用“液体”和“粉体”农药上,叫“展着剂”,起到分散和粘结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农药工业的发展和剂型加工技术的提高,对农药质量,特别是农药加工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70年代国内企业对亚硫酸制浆废液经过一系列化学改性后生产的木质素分散剂质量有明显改善,大量用于可湿性粉剂的加工。 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国外的木质素分散剂相继进入中国,包括:美国Westvaco 公司,牛皮浆的磺化木质素磺酸钠分散剂,挪威Borrgaard公司,亚硫酸法制浆的木质素磺酸盐分散剂,两个世界上生产和销售木质素磺酸盐产品最大和最主要的公司,由于木质素分散剂的品种很多,有的和染料分散剂是通用的。 目前,由于木质素分散剂绿色,环保,可降解,是用来加工农药剂型的主要助剂,已经得到业内人士的共识。已知,生产农药可湿性粉剂,一般性能的木质素分散剂就可以满足要求,国内的亚硫酸盐法木质素磺酸盐分散剂已经大量使用。对于近年发展的悬浮剂,水分散颗粒剂,干悬浮剂上用的木质素分散剂质量要求高,必须采用高质量的木质素磺酸盐分散剂。主要是经过进一步处理的木质素分散剂可与多种农药有良好的相容性,无论在常温下还是高温下都可以有良好的分散效果。 长期以来,高端木质素分散剂市场,有国外公司的产品占优。他们进入中国的分散剂都是以木材为原料生产的木质素产品。国内的木质素磺酸盐,由于各种原料复杂,有稻草的,有芦苇的,有木材的,质量参差不齐,所以很难做到高性能的农药分散剂。 在市场经济的大浪淘沙中,我国仅有的三家木材为原料的亚硫酸盐制浆的企业,转产的一家,关停的一家,仅剩下在吉林省靠近俄罗斯和朝鲜的边陲小镇的“延边石岘双鹿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其前身是中国第一造纸厂,延边石岘白麓纸业有限公司(上市公司)。现在已经完全私有化。公司新开发的几只农药木质素分散剂能满足高质量农药剂型的需要,制备高标准可湿性粉剂,水分散颗粒剂,干悬浮剂性能优良。质量和国外产品具有可比性。 木质素分散剂加工剂型农药有如下优点:1.加工各种制剂都有好的分散性和润湿性,2.与农药活性成分有良好的相容性,3.绿色环保,完全可生物降解,4.资源丰富,价格低廉,5.具有抗沉淀和保护胶体作用,6.与金属离子有螯合作用,7.增强悬浮剂的抗硬水能力,其缺点是:1.降低表面张力、润湿性和渗透力方面较差,2.带有颜色,不能制备白色和浅颜色剂型,3.脱糖不彻底的产品有吸潮性。 二,木质素磺酸盐的制备 1.木质素形成与特性 在自然界的植物中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生成D-葡萄糖,进一步生成莽草酸,再进一步生成芳香基的搁氨酸和对-羟基肉桂酸,然后再进一步生成木质素的典型单体结构,苯基丙烷。它们是:丁香醇(硬木),松柏醇(软木),香豆醇(草类),统称“苯基丙烷”。如图

对甲苯磺酸

对甲苯磺酸 对甲苯磺酸 概述参考质量标准 MSDS 用途与合成方法对甲苯磺酸价格(试剂级) 上下游产品信息价格专题 中文名称: 对甲苯磺酸 中文同义词: 对甲苯磺酸;4-甲苯磺酸;4-甲基苯磺酸;对甲基苯磺酸;亚苄基酸;甲苯磺酸;对甲苯磺酸 P-TOLUENESULFONIC ACID;对甲苯磺酸(定做3-4周) 英文名称: p-Toluenesulfonic acid 英文同义词: TL65;TL65LS;PARATOLUENE SULPHONIC ACID;P-TOLUENESULFONIC ACID;PTS ACID;P-TOLUENE SULPHONIC ACID;TSA-65IP;TSA-65M CAS号: 104-15-4 分子式: C7H8O3S 分子量: 172.2 EINECS号: 203-180-0 相关类别: 合成材料中间体;中间体;有机原料;芳香族化合物;有机中间体;染料中间体;FINE Chemical & INTERMEDIATES;Organics Mol文件: 104-15-4.mol 对甲苯磺酸性质 熔点106~107℃ 沸点116 °C 密度 1.07 折射率 1.3825-1.3845 闪点41 °C 储存条件Flammables area 水溶解性soluble CAS 数据库104-15-4(CAS DataBase Reference) NIST化学物质信息 P-toluene sulfonic acid(104-15-4) EPA化学物质信息Benzenesulfonic acid, 4-methyl-(104-15-4) 对甲苯磺酸用途与合成方法 概述对甲苯磺酸(分子结构式:p-CH3C6H4SO3H,也写作TsOH,英文P-Toluene Sulfonic acid)简称PTS,是一个不具氧化性的有机强 酸,为白色针状或粉末状结晶,可溶于水、醇、醚和其他极性溶 剂。极易潮解,易使木材、棉织物脱水而碳化,难溶于苯和甲苯。 碱熔时生成对甲酚。常见的是对甲苯磺酸一水合物(TsOH·H2O)或 四水合物(TsOH·4H2O)。

木质素磺酸钠

木质素磺酸钠 木质素磺酸的钠盐即为木质素磺酸钠(sodium ligninsulfonate)是一种天然高分子聚合物,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具有很强的分散能力,适于将固体分散在水介质中。由于分子量和官能团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程度的分散性,能吸附在各种固体质点的表面上,可进行金属离子交换作用,也因为其组织结构上存在各种活性基,因而能产生缩合作用或与其他化合物发生氢键作用。在工业上,木质素磺酸钠广泛地用作分散剂和润湿剂。印染工业中使用的分散剂-NNO 即是以木质素磺酸钠为主要原料复配的。 质素磺酸钠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木浆与二氯化硫水溶液和亚硫酸盐反应产物,是生产纸浆的副产物,一般为4-羟基-3-甲氧基苯的多聚物。由于木材种类不同,磺化反应的差异,木质素磺酸盐的分子量由200到10000不等,化学结构尚未确定。一般说低分子木素质磺酸盐,多为直链,在溶液中缔合在一起;高分子木质素磺酸盐多为支链,在水介质中显示出聚合电介的行为。粗制的木质素磺酸盐大量用于在动物饲料的粒化,精制木质素磺酸盐用于石油钻井泥浆的分散剂;矿石浮选剂,矿泥、染料、农药的分散剂;对重金属,尤其是铁、铜、亚锡离子有较好的螯合能力,是有效的螯合剂。 中文名木质素磺酸钠 外文名Sodium Ligninsulfonate 分子式C20H24Na2O10S2 分子量 Cas 8061-51-6 彩色分子结构图:CAS 中文别名分散剂CMN;改性木质素磺酸钠;木素磺酸钠;木素磺酸钠盐;分散剂M-9;木质磺素钠;木质磺酸钠 英文别名ahr2438b;banirexn;betz402;dispergatorreax;dispergatorufoxane;lignosite458 一、理化性质 1、有良好的扩散性能,能溶于任何硬度的水中,水溶液化学稳定性好,可生物降解。 2、木质素磺酸盐又称亚硫酸盐木质素,是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结构也不尽相同,即具有多分散性的不均匀阴离子聚电解质。固体产品为黄棕色自由流动的粉末,具有吸湿性。易溶于水,并不受PH值变化的影响,但不溶于乙醇、丙酮及其他普通的有机溶剂。水溶液为棕色至黑色,有胶体特性,溶液的黏度随浓度的增加而升高。木质素磺酸盐对降低液体间界面表面张

表面活性剂洗涤剂的成分及性能

表面活性剂洗涤剂的成分及性能 表面活性剂洗涤剂又称水剂清洗剂,一般是由表面活性剂、洗涤助剂和添加剂组成的; 一、表面活性剂 1.主要表面活性剂品种 表面活性剂是水剂清洗剂中的主要成分,通常使用的主要有以下品种。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目前洗涤剂中仍大量使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用量正在日益增加,阳离子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则使用量较少。这主要是由表面活性剂的性能和经济成本决定的 最早使用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肥皂,曲于它对硬水比较敏感,生成的钙、镁皂会沉积在织物和洗涤用具的器壁上影响清洗效果,因此已被其他表面活性剂所取代。目前肥皂主要在粉状洗涤剂做泡抹调节剂使用,由于它易于与碱土金属离子结合,所以在与其他表面活性剂结合使用时,可起到“牺牲剂”作用,以保证其他表面活性剂作用充分发挥。 直链烷基苯磺酸钠盐(LAS) 由于有良好的水溶性,较好的去污和泡沫性,比四聚丙烯烷基苯磺酸盐(ABS)的生物降解性好,而且价格较低,所以是目前洗涤剂配方中使用最多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其他一些常用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仲烷基磺酸盐(SAS)、α—烯烃磺酸盐(AOS)、醇硫酸盐(FAS)、—磺基脂肪酸酯盐(MES)、脂肪酸聚氧乙烯醚硫酸盐(AES),虽然可以渭单独作为洗涤剂主成分,但通常是与直链烷基苯磺酸盐配合使用。 其中仲烷基磺酸盐(SAS)水溶性比LAS好,不会水解广陛能稳定,常用于配制液体浙溜α—烯烃磺酸盐(AOS)抗硬水性、泡沫性、去污性好,对皮肤刺激性低牛因此多用于皮肤清洁剂。其中尤以含碳原子数在14~18的α—烯烃磺酸盐性能最好。 脂肪醇硫酸盐(FAS)是重垢洗涤剂中常用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去污力强的优点厂它的缺点是对硬水比较敏感,因此使用的配方中必须加螯合剂。 d—磺基脂肪酸酯盐(MES)是以油脂等天然原料制成的,生物降解性好,对人体安全,是近年来开发的新品种,随着人们对保护环境的重视,它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二MES是一种对硬水敏感性低、钙皂分散力好,洗涤性能优良的新品种,缺点是会水解,使用时要加入适当稳定剂。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AES),兼有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特点,在硬水中仍有较好的去污力,形成的泡沫稳定,在液体状态下有较高稳定性,因此广泛用于配制各种液体洗涤剂。 (2)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洗涤剂中使用最多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它在较低浓度下就有良好的去污能力和对污垢的分散力,而且抗硬水性能好,具有独特的抗污垢再沉积作用。 过去常使用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O)虽然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有类似的性能,但由于其生物降解性能差,目前在洗涤剂中用量正在减少。 烷醇酰胺配制的洗涤剂有丰富而稳定的泡沫,而且与其他表面活性剂有良好协同作、用,有利改进洗涤剂在低浓度和低温下的去污力,因此常做洗涤剂的配伍成分。 氧化胺水溶性好,与LAS配伍好,对皮肤刺激性低,有良好的泡沫稳定作用。缺点是热稳定性差,价格高,目前多用于配制液体洗涤剂。 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虽然有良好的去污能力,但由于价格较高,目前只在个人卫生用品和特殊用途洗涤剂中有少量使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去污性较差但柔软、杀菌、抗静电性能优良,因此把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配合可制成兼有洗涤功能与柔软、消毒

对甲苯磺酸

对甲苯磺酸 1物理性质 英文名:p-toluenesulfonic acid .(p-TSA)分子式:C7H8O3S,M=172g/mo; 性状:白色针状或粉末状结晶,易溶于水、醇和醚,极易潮解,易使棉织物、木材、纸张等碳水化合物脱水而碳化,难溶于苯、甲苯和二甲苯等苯系溶剂。碱熔时生成对甲酚。不具氧化性的有机强酸。常见的是对甲苯磺酸一水合物(TsOH·H2O)或四水合物(TsOH·4H2O)。 指标名称:分析纯(AR)、化学纯(CP)、精制级、特定级、工业优级 外观:白色针状或粉末结晶 含量%:≥ 99 98 98 97 96 硫酸盐(游离酸SO4):≤ 0.01 0.1 0.1 0.3 1.5 密度:1.34 折射率:1.563 闪点:41℃ 水溶性:可溶 沸点:140℃(2.67kPa) 熔点:103℃~105℃ NaCl:≤ 0.01% 灼烧残渣:≤0.1% ≤0.2% 水中溶解试验:合格合格 醇中溶解试验:合格合格 包装:10kg/盒(内衬塑)10kg/盒(内衬塑)25kg/袋(双层)25kg/袋(双层)25kg/袋(双层) CAS 编号:104-15-4 2用途 广泛用于合成医药、农药、聚合反应的稳定剂及有机合成(酯类等)的催化剂。用作医药、涂料的中间体和树脂固化剂,也用作电镀中间体。 3生产储运 生产方法:生产企业主要采用甲苯磺化法。连续生产采用三氧化硫磺化,南美国家采用比较多。连续生产产量高,能耗低,但砜类等副产物含量高。间歇生产采用硫酸磺化,欧美(日本江南等)、国内(苏州星火、连云港宁康等)均采用间歇法。间歇生产产量提高需要依靠平行的增加反应装置,能耗相对较高,但磺化副反应低,最终产品纯度相对较高。 生产历史:最早为苏州吴县化工二厂于1978年开发为常州制药厂生产强力霉素配套。之后各家民营企业开始生产对甲苯磺酸。 储运条件:库房通风低温干燥; 与碱分开存放。

木质素

转载: 国内改性木质素类降粘剂研究进展 1 前言 水基钻井液一般由水、粘土、化学处理剂组成。它在钻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适应各种复杂地质条件、提高钻井质量的重要因素。随着温度升高,体系中的化学处理剂及有机物成分会越来越活跃,促进了体系中SiO2的溶胶化(指SiO2在pH值大于9的环境中形成硅溶胶或称硅酸钠),结果使钻井液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稠。如果钻井液粘度和切力过大,则使钻井液流动阻力过大、能耗过高,严重影响钻速,此外还会引起钻头泥包、卡钻、钻屑在地面不易除去和钻井液脱气困难等问题。 因此,降粘剂是钻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钻井液处理剂,它对调节钻井液流变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固控设备能有效清除钻井液中的各种固相,起调节钻井液流变性、减少降粘剂使用量的作用。但在现场固控设备的使用不理想,降粘剂的作用就更加重要。 木质素是一种复杂的芳香族天然高分子,由苯丙烷基以醚键(C-O-C)或碳-碳键(C-C)键结合形成杂支链的三维网状结构。它是植物纤维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自然界的分布极广,蕴藏量仅次于纤维素。目前用于燃料以外的工业木质素主要是木质素磺酸盐。木质素磺酸盐是木浆法造纸的副产品,价廉易得,分子上含有各种官能团,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多种改性反应(主要有氧化剂氧化、金属离子络合、磺化剂磺化、甲醛缩合或接枝等),其进行化学改性后,是

良好的降粘剂。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铁铬木质素磺酸盐一直被广泛应用于钻井液中。 2 改性木质素类降粘剂的国内研究概况 2.1 木质素磺酸盐的接枝改性 根据接枝方法的不同,木质素磺酸盐的接枝改性目前主要分为3类:化学接枝、 生物化学接枝 和电化学接枝。 在合成降粘剂时,通常使用化学接枝。化学接枝分为一步法和二步法。一步法:先将木质素磺酸盐溶于水中,将引发剂、不饱和单体及还原剂一并加入反应瓶中,然后升温反应。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反应速度快,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但由于不饱和单体的一次加入,会由于竞聚率的不同,可能导致单体的部分自聚,而少量与木质素接枝反应,得不到高接枝化的产物,而且产品的粘度会较大,不宜获得高固体含量的产物。 二步法:先将木质素磺酸盐溶于水中,并加入还原剂,搅拌均匀,升温后,将不饱和单体及过氧化物并流滴加,两个滴加口离开一段距离,让单体有足够的时间与木质素磺酸盐混合后引发。其优点是共聚物粘度低,发硬易于控制,可制备高固体含量的接枝共聚物,但生产效率较一步法低。 2.2 近年国内已研制或应用的木质素类降粘剂 2.2.1 AMPS/AA/DMDAAC-木质素磺酸盐接枝共聚物降粘剂

专业缩写词及国内表面活性剂代号

专业缩写词及国内表面活性剂代号 标签:专业缩写词表面活性剂代号农药剂型 农药剂型博客:https://www.doczj.com/doc/6413009866.html,/ 平平加A-20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HLB值为16 添加剂AC 脂肪胺聚氧乙烯醚 ADI 每人每天允许摄人量 ADMA 烷基二甲胺 AEO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AEEA 羟乙基乙二胺 AES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 AGO 氨基酸锗氧化物 AGS N—酰基谷氨酸盐 Alfol 脂肪醇名,美国大陆油品公司商标 AMP 氨基甲基丙醇(喷发胶) 净洗剂AN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匀染剂AN 脂肪胺聚氧乙烯醚(尼凡丁) AOS α-烯基磺酸盐 AP 烷基磷酸酯 APE 千基酚聚氧乙烯醚 APG 烷基多糖苷 AR617精炼剂油酸钠、碳酸钠和三聚磷酸钠为主的混合物AS 脂肪醇硫酸钠 AS-33 含33%脂肪醇硫酸钠的水溶液 ASEA 烷基硫酸酯单乙醇胺盐

ASTM 美国标准试验方法 AV 酸值 BHT 3,5-叔丁基对甲酚;2,6-二叔丁基对甲基苯酚(抗氧剂) 匀染剂BOF 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 BS—12 甜菜碱;十二烷基二甲基氨基己酸钠 BSL 4,4-二氨基蓖-2,2-二磺酸的三氮杂苯基衍生物(荧光增白剂) BX 拉开粉;丁基萘磺酸钠 Nekal BX 烷基萘磺酸钠 CDE 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 Cmc 临界胶束浓度 CMC 羧甲基纤维素 CME 椰子油脂肪酸单乙醇酰胺 Tmc 临界胶束温度 匀染剂CN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物 扩散剂CNF 亚甲基苄基萘磺酸钠 分散剂CS 纤维素硫酸酯钠盐 CTAB 溴化十二烷基三甲基铵 CTAC 氯化十二烷基三甲基铵 5881D 十二烷基磺酸钠、拉开粉、磷酸氢钠和松节油为主的混合物(渗透剂) DAH 磺化油 DAN 硫酸化蓖麻子油 分散剂DAS 烷基联苯醚磺酸盐 DBS 十二烷基磺酸钠 匀染剂DC 氯化十八烷基二甲基苯乙基铵 D&C 美国药用化妆晶用标准

对甲苯磺酸检测标准2

对 甲 苯 磺 酸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甲苯磺酸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石油甲苯、浓硫酸(或三氧化硫)经磺化制得的对甲苯磺酸。产品用于制药及其它有机合成,亦可用于脂化反应催化剂和树脂、涂料的固化剂。 结构式: H 3C ——SO 3H ·H 2O 分子式:C 7H 8O 3S ·H 2O 相对分子质量:190.20(按199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且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601-1998 化学试剂 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 603-1998 化学试剂 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 617-1988 化学试剂 熔点范围测定通用方法 GB/T 6679-1986 固体化工产品采用通则 GB/T 6682-199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 15346-1994 化学试剂 包装及标志 3 要求 3.1 外观 产品呈白色柱状结晶(工业级允许呈现微黄色)。

3.2 质量指标 产品质量指标由表1给出。 4 试验方法 表1 质量指标 所用试剂除另有注明外,均使用分析纯试剂。所用标准滴定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规定时,均按GB/T 601-1988、GB/T 603-1998规定制备。实验室用水应符合GB/T 6682-1992中三级水的规格。 4.1 外观的测定 目视。 4.2 含量的测定 4.2.1 试剂和溶液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0.1 mol/L 酚酞指示液(10 g/L)

木质素表面活性剂及木质素磺酸盐的化学改性方法

木质素表面活性剂及木质素磺酸盐的 化学改性方法 李凤起1 朱书全2 (1.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030024; 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100083) 摘要:介绍了利用造纸工业的主要副产品木质素制取表面活性剂以及对木质素磺酸盐的几种有效的化学改性方法与产品应用途径,给出了用木质素改性制备水煤浆添加剂的实例。 关键词:木质素 化学改性 表面活性剂 接枝共聚 应用 木质素(简称木素)是造纸工业的副产品,在化学制浆过程中,木素绝大部分溶解在废液中,是纸浆废液的主要成分。由于原料不同,制浆方法不同,所以木质素在纸浆废液中的存在形式也不同。 碱木素存在于碱法制浆废液中,是一种具有分散、粘合及表面活性等特殊性能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目前对木质素的化学结构尚无统一认识,但公认木质素是以1丙烯基3甲氧基4氧苯为结构单元通过C—O键或C—C键连接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碱木素上缺乏强亲水性官能团,同时可发生反应的位置较少,所以水溶性和化学反应性能都不好,特别是在中性及酸性条件下溶解度很低,这些缺陷大大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木质素的化学改性是开拓产品利用价值的重要手段。 木质素磺酸盐是在亚硫酸盐制浆过程中产生的,也可以由木质素磺化制得。木质素磺酸盐因有磺酸基存在,具有较强的亲水性,所以它比碱木素的应用广泛得多。 作者在进行木质素改性制取水煤浆添加剂的研究过程中,分析了木质素的几种有效的改性方法和可能的利用途径,并对碱木素进行磺化改性和对木质素磺酸盐氧化改性制成水煤浆添加剂,分别用于义马、北宿和大同煤制浆,经Haake RV12型流变仪测定,浆的流变性好,且水煤浆的定粘浓度提高2%~3%[1]。 1 木质素表面活性剂 木质素具有含活泼氢的羟基和可以被加成的双键,可以引入各种亲水性基团,合成各种表面活性剂。1.1 合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木质素的改性方法虽然很多,但最具实际应用价值的改性方法还是磺化改性。磺化改性包括高温磺化、氧化磺化和磺甲基化。 高温磺化是将碱木素与Na2SO3在180℃左右反应,在木素侧链上引进磺酸基,制得水溶性好的产品。 木质素为网状大分子结构,屏蔽效应比较明显,表面可以被磺化,但其网状内部由于磺酸基无法进入而不能磺化。可以先用氧化剂(如KM nO4, H2O2)等进行氧化,将其打断为小分子后再进行磺化,然后再用偶联剂进行偶联,这样就可以得到磺化度较高的木质素磺酸盐,相对分子质量可以控制,分散效果将会更好。 磺甲基化是将碱木素在碱性条件下于170℃与甲醛和Na2SO3反应,即一步法磺甲基化;或者是先羟甲基化,再在碱性条件下于170℃与Na2SO3反应,即两步法磺甲基化。据报道,磺甲基化反应主要发生在苯环上,也有少量发生在侧链上[2],见图1。 木质素经磺化和磺甲基化后,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和表面活性,可降低界面张力,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下面是作者利用碱木素磺化改性制备水煤浆添加剂的实例。 (a)原料来源。 工业碱木素,来源于某造纸厂的碱法草浆黑液,质量分数大于30%,未经提纯,直接进行磺 收稿日期:19991204修改稿收到日期:20001219。 作者简介:李凤起讲师,主要从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应用工作,已发表论文篇。 2001年3月 精 细 石 油 化 工 SPEC IALIT Y PET ROCHE M ICALS 第2期

表面活性剂缩写

专业缩写词及国内表面活性剂代号 平平加A-20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HLB值为16 添加剂AC 脂肪胺聚氧乙烯醚 ADI 每人每天允许摄人量 ADMA 烷基二甲胺 AEO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AEEA 羟乙基乙二胺 AES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 AGO 氨基酸锗氧化物 AGS N—酰基谷氨酸盐 Alfol 脂肪醇名,美国大陆油品公司商标 AMP 氨基甲基丙醇(喷发胶) 净洗剂AN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匀染剂AN 脂肪胺聚氧乙烯醚(尼凡丁) AOS α-烯基磺酸盐 AP 烷基磷酸酯 APE 千基酚聚氧乙烯醚 APG 烷基多糖苷 AR617精炼剂油酸钠、碳酸钠和三聚磷酸钠为主的混合物 AS 脂肪醇硫酸钠 AS-33 含33%脂肪醇硫酸钠的水溶液 ASEA 烷基硫酸酯单乙醇胺盐 ASTM 美国标准试验方法 AV 酸值 BHT 3,5-叔丁基对甲酚;2,6-二叔丁基对甲基苯酚(抗氧剂) 匀染剂BOF 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 BS—12 甜菜碱;十二烷基二甲基氨基己酸钠 BSL 4,4-二氨基蓖-2,2-二磺酸的三氮杂苯基衍生物(荧光增白剂) BX 拉开粉;丁基萘磺酸钠 Nekal BX 烷基萘磺酸钠 CDE 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 Cmc 临界胶束浓度 CMC 羧甲基纤维素 CME 椰子油脂肪酸单乙醇酰胺 Tmc 临界胶束温度 匀染剂CN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物 扩散剂CNF 亚甲基苄基萘磺酸钠 分散剂CS 纤维素硫酸酯钠盐 CTAB 溴化十二烷基三甲基铵 CTAC 氯化十二烷基三甲基铵 5881D 十二烷基磺酸钠、拉开粉、磷酸氢钠和松节油为主的混合物(渗透剂) DAH 磺化油

DAN 硫酸化蓖麻子油 分散剂DAS 烷基联苯醚磺酸盐 DBS 十二烷基磺酸钠 匀染剂DC 氯化十八烷基二甲基苯乙基铵 D&C 美国药用化妆晶用标准 DCCA 氯异氰尿酸 DDB 十二烷基苯 DDBS 十二烷基苯磺酸盐 DEG 二羟乙基甘氨酸 DETA N,N-二乙基间甲苯甲酰胺(驱虫剂) DHA 脱氢乙酸(防腐剂) DMF N,N-二甲基甲酰胺 DMP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驱虫剂) DSDMAC 氯化双十八烷基二甲基铵 DTPA 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五钠(整合剂) 渗透剂EA 脂肪醇聚氧乙烷醚(1:1.6) EDTA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四钠) EGF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化妆晶添加剂) EL 蓖麻油聚氧乙烯醚 EMPA 标准棉布的预污布(测去污力的布样) EO(n) 环氧乙烷(加合数) 柔软剂ES(EST)咪唑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净洗剂FAE 第二不皂化物醇制成的AE08 FAS 脂肪醇硫酸钠 FD&C 美国食用、药用、化妆品用标准 FFA 游离脂肪酸 乳化剂FO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8) FWA 荧光增白剂 柔软剂GC 脂肪酸聚氧乙烯酯 GLC 气液相色谱 CMS 甘油单硬脂酸酯 匀染剂GS 芳基醚硫酸酯和烷基醚基酯的混合物 H501 羟基亚乙基二膦酸 HA 透明质酸(化妆品添加剂) 促进剂HDF 脂肪酸衍生物 HEDP 1-羟基乙烷-1,1-二膦酸四钠(螯合剂) HEDTA 羟乙二胺四乙酸(螯合剂) HOEDTA 羟乙二胺三乙酸三钠(螯合剂) HRBO 氢化米糠油 Hyaminel622 氯化二异丁基苯氧基乙氧基乙基二甲基苄基铵IgeponT 牛脂酸—N-甲基牛磺酸酰胺 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 IV 碘值 分散剂IW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Fenton氧化降解对甲苯磺酸研究

Fenton氧化降解对甲苯磺酸研究 摘要:实验研究了难生物降解对甲苯磺酸的Fenton氧化处理效果,并对比分析了原水和处理出水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结果表明,Fenton氧化工艺能够有效实现难生物降解对甲苯磺酸的有效预处理。原水对甲苯磺酸浓度为625m/L时,Fenton氧化处理出水对甲苯磺酸、COD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8%、85%,BOD5/COD可从0提高至0.55,较好地改善了其生物降解性能。当H2O2投加量为3g/L时,对甲苯磺酸特征吸收峰完全消失,矿化度高达48%。 关键词:对甲苯磺酸;Fenton氧化;羟基自由基;生物降解性能;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Abstract:The treatment effect of p-toluenesulfonic acid by Fenton process was studied while the UV - visible absorption spectra of p-toluenesulfonic acid and effluent were analyzed in the experim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the raw influent p-toluenesulfonic acid 625mg/L, the p-toluenesulfonic acid and COD removal efficiencies were 98% and 85%, respectively, and BOD5/COD was increased from 0 to 0.55, which improved the biodegradability greatly. The characteristic absorption peaks of p-toluenesulfonic acid were completely vanished with H2O2 dosage 3g/L, and the mineralization efficiency was high as 48%. Key words:p-toluenesulfonic acid; Fenton process; hydroxyl radical; biodegradability; UV - visible absorption spectra 中图分类号:O6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对甲苯磺酸是一种重要的由于化工原料,是多种药物、染料、稳定剂、固定剂合成的主要中间体。由于其具有强烈的生物毒性抑制性作用,BOD5/COD 为0,导致含对甲苯磺酸工业废水,无法直接采用生物法进行处理。同时,对于对位甲基的影响,无法进行水解以脱除磺酸基团,从而改善对甲苯磺酸的生物降解性能。另一方面,由于亲水性磺酸基团的影响,其在废水中的溶解度较大,COD往往高到万mg/L以上,而无法采用混凝、萃取和吸附法进行有效去除[1~2]。Fenton氧化工艺依靠H2O2在Fe2+催化作用下产生的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OH 的氧化作用和Fe2+被氧化生成的Fe3+的混凝作用[3~4],在有机物尤其是难生物降解有机物去除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往往可以直接实现多种有机物的完全矿化。目前,Fenton氧化工艺单独或与其它处理工艺相组合,已被广泛应用于难生物降解废水处理中[5~6]。另外,为减少药剂耗量以降低处理处理成本,Fenton 氧化工艺也常被作为一种有效预处理手段以提高难生物降解废水的生物降解性能,为后续处理提供基质准备[5,7]。本研究考查了难生物降解对甲苯磺酸模拟废

木质素磺酸钠

木质素磺酸钠(木钠) 木质素磺酸钠sodium ligninsulfonate是一种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具有很强的分散性,由于分子量和官能团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程度的分散性,是一种表面活性物质,能吸附在各种固体质点的表面上,可进行金属离子交换作用,也因为其组织结构上存在各种活性基,因而能产生缩合作用或与其他化合物发生氢键作用。印染工业中使用的分散剂-NNO 即是以木质素磺酸钠为主要原料复配的。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木浆与二氯化硫水溶液和亚硫酸盐反应产物,是生产纸浆的副产物,一般为4-羟基-3-甲氧基苯的多聚物。由于木材种类不同,磺化反应的差异,木质素磺酸盐的分子量由200到10000不等,化学结构尚未确定。一般说低分子木质素磺酸盐,多为直链,在溶液中缔合在一起;高分子木质素磺酸盐多为支链,在水介质中显示出聚合电介的行为。粗制的木质素磺酸盐大量用于在动物饲料的粒化,精制木质素磺酸盐用于石油钻井泥浆的分散剂;矿石浮选剂,矿泥、染料、农药的分散剂;对重金属,尤其是铁、铜、亚锡离子有较好的螯合能力,是有效的螯合剂。 木质素磺酸钠是一种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具有很强的分散性,由于分子量和官能团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程度的分散性,是一种表面活性物质,能吸附在各种固体质点的表面上,可进行金属离子交换作用,也因为其组织结构上存在各种活性基,因而能产生缩合作用或与其他化合物发生氢键作用。 印染工业中使用的分散剂-NNO 即是以木质素磺酸钠为主要原料复配的。 木质素磺酸钠的用途: 木质素磺酸钠(木钠)是竹子制浆过程提取物,经过浓缩改性反应并喷雾干燥而成。产品为浅黄色(棕色)自由流动性粉末,易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长期密封储存不分解。木质素系列产品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可以通过改性、加工、复配等方法生产多个产品,主要用于树脂、橡胶、染料、农药、陶瓷、水泥、沥青、饲料、水处理、水煤浆、混凝土、耐火材料、油田钻井、复合肥料、冶炼、铸造、粘合剂。通过实验证明,木质素磺酸盐防止沙土化土壤十分有效,还可以做沙漠固定沙剂。本产品系改性木质素磺酸钠,其质量标准如下:木质素磺酸钠含量45-50%还原物含量<8%水不溶物含量<1.5%PH值(1%水溶液)7-9含水量<5%细度120目筛余≤4%。主要性能有: 1、混凝土减水剂:系粉状低引气性缓凝减水剂,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物质,对水泥有吸附及分散作用,能改善混凝土各种物理性能。减少用水13%以上,改善砼的和易性,并能大幅度降低水泥水化初期水化热,可复配成早强剂、缓凝剂、防冻剂、泵送剂等,与萘系高效减水剂复配后制成的液体外加剂基本没有沉淀产生。 2、水煤浆添加剂:在制备水煤浆过程中加入本产品,能提高高磨机产量、维持制浆系统状况正常、降低制浆电耗,使水煤浆提高浓度,在气化过程中,氧耗、煤耗下降,冷煤气效率提高,并能使水煤浆降低粘度且达到一定的稳定性和流动性。 3、耐火材料及陶瓷坯体增强剂:在大规格墙地砖及耐火砖制造过程中,可以使坯体原料微粒牢固粘结起来,可使干坯强度提高20%—60%以上。 4、染料工业和农药加工的填充剂和分散剂:在用作还原染料及分散染料的分散剂和填充剂时,可使染料色力增高,着色更均匀,缩短染料研磨的时间;在

玻璃清洗剂

玻璃清洗剂 配方1是表面活性剂、溶剂及其他辅助成分,为淡蓝色透明液体,供清洗、擦亮房屋窗、橱窗和挡风玻璃之用。这种清洁剂的去污性能好,主要含、聚氧乙烯椰油酸酯、、丙二醇单丁醚及约0.5%的氨水。在使用中,手与这些清洁剂长时间接触,可对皮肤造成一定的刺激,只要操作时戴上手套就可保护皮肤。 配方2 组分w/% 组分w/% A.水77 B.乙二醇丁醚4 焦磷酸钠6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2 二甲苯磺酸钠(40%)6 月桂醇聚氧乙烯醚(AEO-9)2 五水偏硅酸钠3 制备A置于混合器中搅拌使溶解,然后依次加入B,搅拌均匀即可。说明用毛刷或纱布蘸取本品擦洗玻璃、瓷砖,有很好的去污能力。 配方3 组分w/% 组分w/% C4烷基聚氧乙烯醚10.0 C12烷基苯磺酸钠2.0 甲苯磺酸钠5.0 水余量乙醇3.0 说明本品无溶剂味,透明,能有效地清洗玻璃板上的油渍。 配方4 组分w/% 组分w/% 丙二醇甲醚8.0 聚醚F1080.1 氨水(28%)1.5 水余量制备本品适于包装在喷雾瓶中。丙二醇甲醚的用量可调节本产品的蒸发速度和玻璃表观。 一般液体地毯洗涤剂会在地毯上残留少量洗涤剂成分,干后形成粘性残留物,有的残留成分由于吸湿性强,一般条件下还不易蒸发,从而带来污垢沉淀,本配方完全没有以上可能的问题出现,使用方便,效果好,成本低。 配方原料包括:氧化铝、 十二烷基硫酸钠:具有去污、乳化、发泡的作用、生物降解性能好、无毒,本品作为乳化剂。 异丙醇:本品作为溶剂 纤维素:增稠剂 6501: 香精: 防腐剂: 水

制作流程:1、水溶化纤维素、在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 2、加入异丙醇搅拌 3、加入氧化铝搅拌 4、加入其它原料搅拌、冷却即可 基本内容 地板清洁剂由、杀菌剂、香精以及独特光亮因子经过科学调配而成的清洁产品;具有良好的清洁力、杀菌力和光亮性等特性,适合于各类光滑硬表面的清洗,尤其适合于各种地板表面的清洗。 地板清洁剂说明 适用于、写字楼、酒店及娱乐场所等。 地板清洁剂特性 光亮性独特光亮因子,可有效保持地板表面光亮清晰; 优异的清洁能力可有效清洗地板表面的各类污垢,使表面更加光亮; 强效的杀菌能力可有效杀灭病菌,避免病菌交叉传染人群; 芳香性清洗完后,可持续保持清香; 不含任何含磷物质,以及重金属物质; 国家技术指标 外观:透明液体 颜色:无色 气味:香气纯正清新 PH值:8-13 总活性物:不低于2.5%

对甲苯磺酸的制备

对甲苯磺酸的设计实验指导书 实验目的:学习芳香族的磺化反应制备芳磺酸;巩固分水器的使用、回流以及重结晶操作反应原理: 主反应: 副反应: 原料与产物的物理常数Array 装置图

实验内容 仪器药品:烧杯(100ml)、布氏漏斗、抽滤瓶、圆底烧瓶、球形冷凝管、分水器、锥形瓶。甲苯25ml(21.7g,0.24mol),浓硫酸(d=1.84)5.5ml(0.10mol),精盐,浓盐酸。 实验步骤: ①在50ml圆底烧瓶内放入25ml甲苯,一边摇动烧瓶,一边缓慢地加入5.5ml浓硫酸,投入几根上端封闭的毛细管,毛细管的长度的长度应能使其斜靠在烧瓶颈内壁。在石棉网上用小火加热回流2h或至分水器中积存2ml水为止 ②静置。冷却反应物。将反应物倒入60mL锥形瓶内,加入1.5mL水,此时有晶体析出。用玻璃棒慢慢搅动,反应物逐渐变成固体。用布式漏斗抽滤,用玻璃瓶塞挤压以除去甲苯和邻甲苯磺酸,得粗产品约15g。(实验到此约3h) ③若欲获得较纯的对甲苯磺酸,可进行重结晶。在50ml烧杯里,将12g粗产物溶于约6ml 水里。往此溶液里通入氯化氢气体,直到有晶体析出。在通氯化氢气体时,要采取措施,防止“倒吸”。析出的晶体用布氏漏斗快速抽率。晶体用少量浓盐酸洗涤。用玻璃瓶塞挤压去水分,取出后保存在干燥器里。 注意事项 1)滴加浓硫酸时一定要在振摇下用滴管慢慢加入。 2)控制加热强度。 3)析晶时要慢慢搅拌。 问题: 1)利用什么性质除去对甲苯磺酸中的邻位衍生物? 2)在本实验条件下,会不会生成相当量的甲苯二磺酸?为什么? 八、设计要求: 从实验原理出发设计原料配比。 从实验反应条件出发设计实验装置 从原料的物理常数等条件设计实验步骤和反应温度、催化剂、溶剂、反应终点的确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