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水电离平衡常数Kb的测定
- 格式:doc
- 大小:65.50 KB
- 文档页数:3
电离平衡常数的求算方法——有关K a和K b的求解方法小结一、酸(碱)溶液例1、常温下,mol/L的醋酸溶液中有1%的醋酸发生电离,计算醋酸的Ka=练习1、已知室温时某浓度的HA溶液pH=3,完全中和30mL该溶液需要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20mL,则该溶液中HA的Ka=2、已知室温时mol/L的HA溶液pH=3,则室温时mol/L的HA溶液中c(A-)=3、已知室温时,L某一元酸HA在水中有%发生电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溶液的pH=4 B.升高温度,溶液的pH增大C.此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1×10-7 D.由HA电离出的c(H+)约为水电离出的c(H+)的106倍4、常温时, mol·L-1某一元弱酸的电离常数Ka=10-6,上述弱酸溶液的pH= 二、涉及盐溶液的例题1、在25℃下,将a mol·L-1的氨水与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中c(NH4*)=c(Cl-)。
则溶液显_____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常数K b=__________。
例题2、NO2可用氨水吸收生成NH4NO3。
25℃时,将amolNH4NO3溶于水,溶液显酸性,原因是___ 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向该溶液滴加bL氨水后溶液呈中性,则滴加氨水的过程中的水的电离平衡将______(填”正向”“不”或“逆向”)移动,所滴加氨水的浓度为_______mol·L-1。
(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取K b=2×10-5mol·L-1)练习1、常温下,向10 mL b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滴加等体积的 mol·L-1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c(CH3COO-)=c(Na+),CH3COOH的电离常数Ka=2、在25 ℃时,将b mol·L-1的KCN溶液与 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溶液pH=7,则b (填“>”“<”或“=”);用含b的代数式表示HCN的电离常数Ka= 。
K、Ka、Kb、Kw、Ksp、Kh计算专练1、已知某温度下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Ka=1.96×10—5,求该温度下,0.1mol/L的CH3COOH 溶液中c(H+)= mol/L。
2、已知25℃时,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K b=1.79×10—5,求该温度下,1.79mol/L的溶液中NH4Cl溶液的pH约为。
3、已知25℃时,H3PO2的电离平衡常数Ka=1×10—2,该温度下,0.02mol/L的H3PO2溶液的pH为。
4、已知25℃时,H3PO3的电离平衡常数Ka1=1×10—2,Ka2=2.6×10—7,通过计算判断NaH2PO3溶液的酸碱性5、在25 ℃下,将a mol·L-1的氨水与0.01 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中c(NH+4)=c(Cl-),则溶液显___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常数K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常温下,将a mol·L-1 CH3COONa溶于水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等体积的b mol·L-1的盐酸使溶液呈中性(不考虑盐酸和醋酸的挥发),用含a和b的代数式表示醋酸的电离常数K a=________。
7、常温下,将a mol·L-1的醋酸与b mol·L-1 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存在2c(Ba2+)=c(CH3COO-),则该混合溶液中醋酸的电离常数K a=________________(用含a 和b的代数式表示)。
8、温度为T时,向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NO和2molCO发生反应2NO(g)+2CO(g)N2(g)+2CO2(g)ΔH=—7746.5kJ/mol,5min时达平衡,测得0—5min内该反应速率v(N2)=0.016mol•L—1•min—1,求T温度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计算公式氨水是一种具有较强碱性的溶液,常用于农业领域。
它可以改变土壤的PH值,增加植物的养分吸收,刺激其根系发育,帮助植物复苏和预防病害等。
除此之外,氨水还有分析检测中的应用,即电离平衡常数测定法。
电离平衡常数是反映物质溶液理论中电离程度和各离子浓度之间关系的数值。
当一种物质被溶于水中时,水离子交换有限,其离子一部分会被弱酸或弱碱的影响而电离,此时该溶液的离子强度是不定的,并受电离平衡常数的影响。
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主要是NH3-H2O联合电离常数(Kb1)的计算,Kb1的计算公式为:Kb1= [NH4+][OH-]/[NH3]其中,[NH4+]为NH4+离子浓度,[OH-]为OH-离子浓度,[NH3]为氨气的浓度。
所以,要计算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必须先测定其中NH4+, OH-和NH3的浓度。
一般来说,NH4+和OH-的浓度都是比较低的,要测量它们的浓度,只能采用特殊仪器。
另外,NH3是一种气态物质,要测量NH3浓度,可采用气相色谱分析仪检测。
由于上述检测所需的仪器较为复杂,故在实际应用中,一般都采用氨水的固定电离常数,即根据氨水的浓度来计算氨水的电离常数定值,公式如下:Kb1 = (0.0002×NH3) (25÷t)其中,Kb1为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NH3为氨水中氨气的浓度,单位为mol/L;t为温度,单位为℃。
电离平衡常数计算公式的应用对工业领域尤为重要,对于石油、石化、农业等行业的洗涤、抗菌、测定电位等操作,都需要电离常数的测定。
此外,氨水也常用于自来水净化、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等,电离平衡常数的测定尤为重要,不仅可以保证工业生产的质量,还可以避免因电离平衡不好而导致的质量影响。
总之,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计算公式在工业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必须正确计算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以保障其各项应用的质量和安全性。
几种平衡常数的计算1.一定条件下,将NO 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NO2(g)+SO2(g)SO3(g)+NO(g),测得平衡时NO2与SO2体积比为1:6,则平衡常数K=。
2.已知在800K时,反应:CO(g)+H2O(g)CO2(g)+H2(g),若起始浓度c(CO)=2mol/L,c(H2O)=3mol/L,反应达到平衡时,CO转化成CO2的转化率为60%。
若将H2O的起始浓度加大为6mol/L,试求CO转化为CO2的转化率3.现有反应:CO(气)+H2O(气)CO2(气)+H2(气)放热反应;在850℃时,K=1。
(1)若升高温度到950℃时,达到平衡时K__ ___l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850℃时,若向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充入1.0molCO,3.0molH2O,1.0molCO2和xmolH2,则:当x=5.0时,上述反应向________________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进行。
若要使上述反应开始时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x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 4.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①NH4I(s)NH3(g)+HI(g) ②2HI(g)H2(g)+I2(g) 达到平衡时,c(H2)=0.5 mol·L-1,c(HI)=3 mol·L-1,,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5.(1)化学平衡常数K表示可逆反应的进行程度,K值越大,表示可逆反应进行得越完全,K值大小与温度的关系是:温度升高,K值(填“一定增大”、“一定减小”或“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2)在一体积为10 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H2O,在800℃时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CO2(g)+H2(g)ΔH<0,CO和H2O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如图所示,则:在800℃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要求写出表达式及数值),6.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探究氨基甲酸铵(NH2COONH4)分解反应平衡常数,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
不同温度氨水解离常数
氨水(NH3)是一种弱碱,它在水中发生部分解离产生氢氧根离
子(OH-)和氨离子(NH4+)。
氨水的解离常数(Kb)是衡量其解离
程度的指标,它表示氨水解离产生氨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平衡浓度。
氨水的解离常数与温度有关,随着温度的升高,解离常数通常
会增大。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增加反应速率,使得更多的氨水分子
发生解离。
然而,具体的不同温度下氨水的解离常数数值需要通过实验测
定得出。
下面是一些常见温度下氨水的解离常数的参考数值:
1. 25°C下的氨水解离常数(Kb)约为1.8 x 10^-5。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数值,实际数值可能会因实
验条件、氨水浓度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此外,还可以通过酸碱反应的平衡常数(Ka和Kw)来计算氨水
的解离常数。
氨水的解离产生氨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反应可以看作
是氨离子与水分子之间的酸碱反应。
根据酸碱反应的平衡常数关系,
可以得到氨水解离常数与水的离子积(Kw)和氨离子的酸解离常数(Ka)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氨水的解离常数与温度有关,一般随着温度的升高
而增大。
具体的不同温度下氨水的解离常数需要通过实验测定得出。
2024年统编版选修4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72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红磷P(s)和 Cl2发生反应生成 PCl3 和 PCl5;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
△H 表示生成 1mol产物的焓变数据。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2P (s)+3Cl2(g)=2PCl3(g) △H=-612kJ·mol-1B. PCl3 (g) =P (g)+ Cl2 (g) △H=306kJ·mol-1C. PCl5(g)=PCl3(g)+Cl2(g) △H=93kJ·mol-1D. 2P (s)+5Cl2(g)=2PCl5(g) △H=-798kJ·mol-12、羰基硫(COS)可作为一种粮食熏蒸剂,能防止某些昆虫等危害。
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g)+H2S(g)COS(g)+H2(g);起始 CO 物质的量为 10 mol,10 min 达平衡,CO 物质的量变为 8 mol,此条件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0.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升高温度,H2S 浓度增加,表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B. 10 min 内平均速率:v(COS)=0.1 mol·L-1·min-1C. 反应前 H2S 物质的量为 5 molD. CO 的平衡转化率为 20%3、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均为 2.0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g)B(g)+C(g)H>0。
起始物质的量(mol) 平衡物质的量(mol)容器温度(℃) A(g) B(g) C(g)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s)ⅠT10.20 0.10 0.10 t1ⅡT20.40 t2ⅢT30.20 0.15 0.15 t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达到平衡的时间:t3>t1B. 反应达到平衡时,A 的转化率:容器Ⅱ>容器 IC. 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 I 中的平均速率为 v(A)=(0.10/t1)mol/(L·s)D. 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0.054、在一定温度下,反应H2(g)+X2(g)HX(g)的平衡常数为10,则反应2HX(g)H2(g)+X2(g)的平衡常数为()A. 0.01B. 1C. 10D. 1005、25℃某浓度的盐酸、氯化铵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分别为:1.0×10-a mol·L-1、1.0×10-b mol·L-1,则这两种溶液的pH之和为A. 14-a+bB. 14+a+bC. 14-a-bD. 14+a-b6、在某温度时,将n 氨水滴入10mL盐酸中,溶液pH和温度随加入氨水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a点B. 水的电离程度:C. b点:D. 时水解常数为用n表示7、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 将0.1 mol·L-1 CH3COOH溶液从20 ℃升温至30 ℃,溶液中c(H+)/c(CH3COOH)减小B. 若NH4Cl溶液与NH4HSO4溶液的pH相等,则c(NH)也相等C. 向盐酸中加入氨水至中性,溶液中>1D. 常温下,pH=2的醋酸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pH<7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8、25°C向中滴加过程中,变化如图所示。
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计算公式氨水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食品等领域的化学物质,其电离平衡常数是其重要的物理化学性质之一。
本文将介绍氨水电离平衡常数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一、氨水电离平衡常数的概念氨水在水中可以发生电离反应,其反应式为:NH3 + H2O NH4+ + OH-其中,NH3为氨,H2O为水,NH4+为铵离子,OH-为氢氧根离子。
电离平衡常数(K)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物与产物之间的浓度比值的乘积,即:K = [NH4+][OH-]/[NH3][H2O]其中,[NH4+]、[OH-]分别为铵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NH3]、[H2O]分别为氨和水的浓度。
K的大小反映了反应物与产物达到平衡时的相对浓度,其值越大,说明产物浓度较高,反应越偏向产物;反之,K越小,说明反应物浓度较高,反应越偏向反应物。
二、氨水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氨水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需要知道反应物与产物的浓度,通常可以通过实验测定得到。
以一般情况下的氨水电离反应为例,假设在25℃下,氨水的浓度为0.1mol/L,铵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分别为x和y,则:NH3 + H2O NH4+ + OH-初始状态下,[NH3] = 0.1mol/L,[NH4+] = [OH-] = 0mol/L;达到平衡状态后,[NH3] = 0.1 - x mol/L,[NH4+] = [OH-] = x mol/L;根据电离平衡常数的定义可得:K = [NH4+][OH-]/[NH3][H2O] = x^2/(0.1-x)因此,可以通过实验测定x的值,然后代入公式计算得到K的值。
三、氨水电离平衡常数的意义氨水电离平衡常数是反应物与产物之间的浓度比值,其大小反映了反应物与产物达到平衡时的相对浓度。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K 值来判断反应是否偏向产物或反应物,从而调整反应条件以控制反应方向和产物浓度。
例如,氨水可以用于制备铵盐,如氯化铵、硝酸铵等。
2012级本科医学专业基础化学课程实验设计氨水电离平衡常数Kb的测定Determination of ionization equilibrium constant of Kb ammonia2012级本科医学专业本硕一班3组刘倍材201270059何标才201270181刘洋201270086陆晓晨201270205蓝华2012700822012年12月氨水电离平衡常数Kb的测定【实验目的】1、掌握氨水的解离平衡、相关性质及应用2、学习使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值;3、巩固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及分析天平的规范操作.【实验原理】1、氨水是一种弱碱,NH3在水中存在以下电离平衡NH3+H2O→NH4++OH-若用α表示其解离度,k b代表其电离平衡常数,C为氨水的初始浓度。
[NH4+][ OH-] [NH3]分别为其电离平衡浓度。
则有α=C电离(NH3)/C初始(NH3)=[OH-]/c⨯100%K b=[NH4+][OH-]/[NH3⋅H2O]=[OH-]2/c-[OH-]≈[OH-]2/c(当a∠5%)如果测出氨水的浓度和该溶液的PH值便可以根据上述公式求出K b,C可用HCl标准溶液滴定测得,由于滴定突跃发生在酸性范围内,所以用甲基橙作为指示剂,滴定终点时由黄色变为橙红色。
2、[OH-]可以用PH计间接测出3、HCl溶液的标定:由于盐酸溶液易挥发出HCl气体,所以不能由直接法配置,只能先配置成近似浓度的溶液,再用适当的一级标准物质Na2CO3标定之。
盐酸加入Na2CO3溶液中:Na2CO3+2HCl=2NaCl+CO2+H2O 选用甲基橙作为指示剂,到滴定终点时,溶液由黄色变为橙红色C(HCl)=[V(Na2CO3)×C(Na2CO3)]/2V(HCl) (mol/L)【仪器与试剂】仪器:PHS-2C酸度计、滴定台、酸式滴定管(25ml)、锥形瓶(250ml×6)、烧杯(100ml×4)、移液管(10ml、20ml)、胶头滴管、玻璃棒、容量瓶(100ml×3)、分析天平试剂:1mol/L氨水、0.1mol/L-1HCl溶液、甲基橙、蒸馏水、分析纯无水Na2CO3【实验步骤】1、0.1mol/LHCl酸溶液的标定:①配置Na2CO3标准溶液,用分析天平称取0.4~0.6g(精确至±0.0001g)分析纯无水Na2CO3,溶解稀释,容量瓶检漏,将溶液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定容备用.②取20ml洁净的移液管,用少量碳酸钠溶液润洗2~3次,然后移取20.00碳酸钠溶液于锥形瓶中,再加入2滴甲基橙作为指示剂,摇匀,临近滴定终点时用蒸馏水将锥形瓶的内壁冲洗一下。
2024学年福建省永春美岭中学化学高二下期末联考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草酸是二元中强酸,草酸氢钠溶液显酸性。
常温下,向10 mL 0.01 mol/L NaHC2O4溶液中滴加0.01 mol/L NaOH 溶液,随着NaOH溶液体积的增加,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V(NaOH)="=" 0时,c(W)="=" 1 × 10-2mol/LB.V(NaOH)< 10 mL时,不可能存在c(Na+)="=" 2 c(C2O)+ c(HC2O)C.V(NaOH)="=" 10 mL时,c(W)="=" 1 × 10-7mol/LD.V(NaOH)> 10 mL时,c(Na+)> c(C2O)>c(HC2O)2、两种气态烃的混合气体共1mol,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1.5molCO2和2molH2O。
关于该混合气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定含甲烷B.可能含乙烷C.可能含乙烯D.可能含丙炔3、X、Y、Z、W是短周期元素,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未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工业上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得其单质;Y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s、p电子数相等;Z元素+2价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W元素原子的M层有1个未成对的p电子。
下列有关这些元素性质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X元素的氢化物的水溶液显碱性B.Z元素的离子半径大于W元素的离子半径C.Z元素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X元素的单质反应D.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晶体具有很高的熔点和沸点4、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时,乙酸分子中断键的位置是()A.a B.b C.c D.d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葡萄糖、氨基酸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酯化反应B.用过滤的方法可以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酸C.医用酒精是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溶液D.往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的CuSO4溶液,蛋白质会发生盐析6、在强酸性或强碱性溶液中都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Ba2+,Fe3+,Br-,NO3-B.Na+,Ca2+,HCO3-,NO3-C.Al3+,NH4+,SO42-,Na+D.Na+,K+,NO3-,SO42-7、25℃时,将浓度均为0.1 mol·L-1、体积分别为V a和V b的HA溶液与BOH溶液按不同体积比混合,保持V a+V b=100 mL,V a、V b与混合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
广州市真光中学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试卷命题人:周健审题人:周斯筠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I441~10211~164441.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A.锂离子电池B.煤气灶C.太阳能光伏D.电暖风扇2.下列措施不是为了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加工馒头时添加膨松剂B.将食物存放在冰箱中C.糕点包装袋内放置除氧剂D.冶铁时将铁矿石粉碎3.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C(石墨,s)C(金刚石,s)ΔH>0,说明石墨比金刚石稳定B.月饼盒内放置还原性铁粉和发馒头加酵母粉都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C.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电能等一次能源有利于实现“碳中和”D.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可指导怎样提高原料的转化率和生成物的产率4.下图是某可逆反应在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和能量的对应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a与b相比,a的反应速率更快C.a与b相比,反应的平衡常数一定不同D.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成键释放的总能量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L0.1mol/L氨水中,NH4+的数量为0.1N AB .1mol Na 与足量O 2反应生成Na 2O 和Na 2O 2,转移的电子数为N AC .密闭容器中,1mol N 2和3mol H 2充分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 A D.25℃时,0.1mol/L 的H 2SO 4溶液中,含有的H +数目为0.2N A6.已知0.1mol/L 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 CH 3COO -+H +,要使溶液中c(H +)/c(CH 3COOH)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加少量烧碱固体B.降低温度C.加少量冰醋酸D.加水7.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 .NaHSO4溶于水:NaHSO 4Na ++H ++SO 24-B .次氯酸电离:HClO ═ClO -+H +C .HF 溶于水:HF+H2O H 3O ++F -D .NH4Cl 溶于水:NH 4++H 2ONH 3•H 2O+H +8.下列叙述中,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 .合成氨工业中,选择500℃有利于氨的合成B .用饱和食盐水吸收氯气中的HClC .由H 2、I 2、HI 三种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D .向双氧水中加入二氧化锰有利于氧气生成9.一定条件下,CH 4与H 2O(g)发生反应:CH 4(g)+H 2O(g)⇌CO(g)+3H 2(g)。
绝密启用前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 12 N 14 O 16 S 32 Cr 52 Mn 55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1年10月,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载人飞船中通过如下过程实现O2再生:①CO2(g)+4H2(g)=CH4(g)+2H2O(l)ΔH1=-252.9 kJ·mol-1②2H2O(1)=2H2(g)+O2(g)ΔH2=+571.6 kJ·mol-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H2的燃烧热ΔH = -285.8 kJ·mol-1B.反应2H2(g)+O2(g)=2H2O(g)的ΔH>-571.6 kJ·mol-1C.反应2H2(g)+O2(g)=2H2O(l) 常温下能自发进行D.反应CH4(g)+2O2(g)=CO2(g)+2H2O(l)的ΔH=+890.3 kJ·mol-12.某同学用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操作如下:①用蒸馏水洗涤碱式滴定管后,用0.1000mol⋅L−1NaOH溶液润洗2~3次,注入NaOH溶液至“0”刻度线以上;②固定好滴定管并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液体;③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线以下,并记录读数;④用量筒量取20.00mL盐酸,转移至锥形瓶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⑤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并不断摇动锥形瓶,眼睛时刻注视滴定管中的液面变化:⑥当看到滴入半滴NaOH溶液后,溶液变成红色即停止滴定,记录读数。
实验中存在的错误有几处?()A.3 B.4 C.5 D.63.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H2(g)+I2(g)⇌2HI(g)ΔH<0,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可以使混合气体颜色变浅的是()A.缩小容器的容积B.恒温恒容充入HI(g)C.降低温度D.恒温恒容充入氦气4.下列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相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A.硫酸铜溶液中通入硫化氢:Cu2++H2S=CuS↓+2H+B.惰性电极电解熔融氯化镁:Mg2++2Cl-+2H2O电解Mg(OH)2↓+Cl2↑+H2↑C.向AgCl悬浊液中滴加Na2S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黑色:2AgCl(s)+S2−(aq)⇌Ag2S(s)+ 2Cl−(aq)D.TiO2+水解析出TiO2⋅xH2O沉淀:TiO2++(x+1)H2O=TiO2⋅xH2O↓+2H+5.化学平衡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下列事实与平衡移动无关的是()A.浓氨水应在阴凉处密闭贮存B.粗锌与稀硫酸的反应比纯锌快C.采用排饱和食盐水收集氯气D.去除锅炉水垢中的CaSO4,先用Na2CO3溶液浸泡处理)A.②由水电离产生的H+浓度为1.0×10-12mol·L-1B.分别加水稀释10倍,四种溶液的pH:②>①>③>④C.①与④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c(Cl-)> c(NH4+)> c(H+)> c(OH-)D.若V a L④与V b L②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3,则V a:V b=9:11ZnS−rGO实现常温、常压,高选择性合成氨,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其反应路径如下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
2012级本科药学专业无机化学课程实验设计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kb的测定2012级本科药学专业17班3、4组姓名学号黄宗坪 201240127李格辉 201240139黄群夏201240136李月娥 201240132张晓艳 201240134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kb的测定【实验目的】1、掌握PH 计法测定NH 3的电离平衡常数; 2、学习使用P H 计测定溶液的PH 值; 3、巩固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及分析天平的规范操作.【实验原理】1、氨水是一种弱碱,NH3在水中存在以下电离平衡 NH 3+H 2O→NH 4++OH -一定温度下,则有:k b =4[NH +][ OH-][NH3]kb 代表其电离平衡常数,C 为氨水的初始浓度。
[NH 4+]、[ OH -] 、[NH 3]分别为NH 4+、OH -、NH3电离平衡浓度。
在纯的NH 3溶液中,[NH 4+]=[ OH -]=C α [NH 3]=c(1-α)则α=[ OH -]/C, k b =4[NH +][ OH-][NH3]≈[OH -]2/C当解离度α<5%时C α可忽略如果测出氨水的浓度和该溶液的P H 值便可以根据上述公式求出kb ,C 可用HC l 标准溶液滴定测得,由于滴定突跃发生在酸性范围内,所以用甲基橙作为指示剂,滴定终点时由黄色变为橙红色。
2、[OH -]可以用PH 计间接测出3、HCl 溶液的标定:由于盐酸溶液易挥发出H Cl 气体,所以不能由直接法配置,只能先配置成近似浓度的溶液,再用适当的一级标准物质Na2C O 3标定之。
盐酸加入N a 2CO3溶液中: Na2CO 3+2HCl=2NaCl +CO 2+H 2O选用甲基橙作为指示剂,到滴定终点时,溶液由黄色变为橙红色. C (HCl )=23232m(Na CO )10005(a )(l)M N CO V HC (mol/L)【仪器与试剂】仪器:PHS-2C 酸度计、滴定台、酸式滴定管(25ml)、锥形瓶(250ml )、烧杯(100ml )、移液管(10ml 、20ml )、胶头滴管、玻璃棒、容量瓶(100ml 、50ml )、分析天平试剂:1mol/L 氨水、0.1mol/L -1HCl 溶液、甲基橙、蒸馏水、分析纯无水N a2CO 3【实验步骤】1、0.1mol/LHCl 酸溶液的标定: ①配置Na2C O3标准溶液,用分析天平称取0.4~0.6g (精确至±0.0001g)分析纯无水N a2CO3,溶解稀释,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定容备用.②取20ml洁净的移液管,用少量碳酸钠溶液润洗2~3次,然后移取20.00碳酸钠溶液于锥形瓶中,再加入2滴甲基橙作为指示剂,摇匀,临近滴定终点时用蒸馏水将锥形瓶的内壁冲洗一下。
实验一 NH 3的电离平衡常数k b 的测定【实验原理】1、氨水是一种弱碱,NH 3在水中存在以下电离平衡NH 3+H 2O →NH 4++OH -k b 代表其电离平衡常数,C 为氨水的初始浓度。
[NH 4+][ OH -] [NH 3]分别为其电离平衡浓度。
一定温度下,则有:k b =4[NH +][ OH-][NH3]≈[OH -]2/C(当解离度α<5%时C α可忽略)如果测出氨水的浓度和该溶液的PH 值便可以根据上述公式求出k b ,C 可用HCl 标准溶液滴定测得,由于滴定突跃发生在酸性范围内,所以用甲基橙作为指示剂,滴定终点时由黄色变为橙红色。
2、[OH -]可以用PH 计间接测出3、HCl 溶液的标定:由于盐酸溶液易挥发出HCl 气体,所以不能由直接法配置,只能先配置成近似浓度的溶液,再用适当的一级标准物质Na 2CO 3标定之。
盐酸加入Na 2CO 3溶液中:Na 2CO 3+2HCl=2NaCl+CO 2+H 2O选用甲基橙作为指示剂,到滴定终点时,溶液由黄色变为橙红色.C (HCl )=23232m(Na CO )10005(a )(l)M N CO V HC ⨯ (mol/L)【仪器与试剂】仪器:PHS-2C 酸度计、滴定台、酸式滴定管(25ml)、锥形瓶(250m l ×6)、烧杯(100ml ×4)、移液管(10ml 、20ml )、胶头滴管、玻璃棒、容量瓶(100m l ×2、50ml ×2)、分析天平试剂:1mol/L 氨水、0.1mol/L -1HCl 溶液、甲基橙、蒸馏水、分析纯无水Na 2CO 3 【实验步骤】1、0.1mol/LHCl 酸溶液的标定:①配置Na 2CO 3标准溶液,用分析天平称取0.4~0.6g (精确至±0.0001g )分析纯无水Na 2CO 3,溶解稀释,转移至100ml 容量瓶中定容备用. ②取20ml 洁净的移液管,用少量碳酸钠溶液润洗2~3次,然后移取20.00ml 碳酸钠溶液于锥形瓶中,再加入2滴甲基橙作为指示剂,摇匀,临近滴定终点时用蒸馏水将锥形瓶的内壁冲洗一下。
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氨水是一种混合的酸性溶液,其中包含氨,氢氧化钠和水,它具有良好的电离性能,可以用来满足特定的电化学反应要求。
为了计算氨水中电离平衡常数,首先要了解电离常数,它可以通过pH值以及电导率来测量。
电离常数(K)是指溶液中电离成分的组成比例,K 的值也可以用来衡量一种特定的溶液的离子化程度。
电离常数的大小可以通过一个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来确定。
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由式1来表示:K = [H3O +][NH3]/[NH4 +]其中,[H3O +]是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NH3]是溶液中氨分子的浓度,[NH4 +]是溶液中铵离子的浓度。
式中所有的浓度均表示为摩尔浓度(mol/L)。
氨水在液态中可以利用氨水常数公式计算它的电离平衡常数。
氨水在气相中也可以用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来计算电离平衡常数。
气相中氨水常数公式可以表示为:K = [H2O][NH3]/[NH3NH3]其中,[H2O]是水分子的浓度,[NH3]是氨分子的浓度,[NH3NH3]是二氨分子的浓度。
所有的浓度均表示为摩尔浓度(mol/L)。
由于氨水是一种混合的酸性溶液,它的电离平衡受到氨水溶液中的氨分子的浓度限制,也取决于氨水溶液的pH值和电导率的大小。
当pH值降低,电离平衡常数K也会降低,因为酸性溶液中的氨分子愈多愈容易形成水合物;当氨水溶质的电导率增加,K也会增加,因为电离离子的浓度会增加,这可能会导致氨分子容易被分解形成质子离子。
由于电离平衡常数K的大小取决于pH值和电导率,所以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K可以通过测量它们来确定。
当K值较低时,氨水溶液中的氨分子较少,质子离子较多,这反映了溶液中存在较弱的酸性;当K值较高时,氨水溶液中的氨分子较多,质子离子较少,这表明溶液中有较强的酸性。
因此,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可以帮助我们研究溶液中电离反应的氨分子浓度,从而更好地控制氨水溶液的离子化程度,有效地满足某些特定的电化学反应的要求。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在25℃时,将a mol/L 的氨水与0.01 mol/L 的HCl 溶液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溶液呈中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忽略溶液混合后体积的变化)( )A .此时水的电离程度最大B .溶液中c (NH +4)=c (Cl -)C .此时溶液中NH 3·H 2O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2(a -0.01)mol/L D .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NH 3·H 2O 的电离常数K b =10-9a -0.012.《天工开物》中记载:“象牙色,栌木煎水薄染;金黄色,栌木煎水染,复用麻蒿灰淋,碱水漂”。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我国古代染色工匠凭借经验进行调色,以达到染色的目的B .上述记载内容说明酸碱介质改变时可能发生化学平衡的移动C .植物染料色素(栌木中的黄木素)具有酸碱指示剂的性质D .植物染料色素(栌木中的黄木素)难溶于水和有机溶剂3.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 2O H + + OH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 -)降低B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 3COONa ,平衡逆向移动,c(H +)降低C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 +)增大,K w 不变D .将水加热,K w 增大,pH 不变4.下列溶液肯定显酸性的是 ( )A .含H +的溶液B .c(H +)=1×10-7mol·L -1C .pH<7的溶液D .c(OH -)<c(H +)的溶液5.下列电解质溶液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同浓度、同体积的强酸与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B .在含有BaSO 4沉淀的溶液中加入Na 2SO 4固体,c(Ba 2+)增大C .常温下,同浓度的Na 2S 与NaHS 溶液相比,Na 2S 溶液的pH 小D .在CH 3COONa 溶液中加入适量CH 3COOH ,可使c(Na +)= c(CH 3COO -)6.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结论 A 在Na 2S 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 产生浅黄色沉证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的A.A B.B C.C D.D7.已知0.1mol/L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要使CH3COOH的电离程度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①加少量CH3COONa固体②升高温度③加少量冰醋酸④加水.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8.已知K sp (CaC2O4)=4.0⨯10-9,若在c(Ca2+)=0.020mol·L-1的溶液生成CaC2O4沉淀,溶液中的c(C2O42-)最小应为()A.4.0⨯10-9mol·L-1 B.2.0⨯10-7mol·L-1 C.2.0⨯10-9mol·L-1 D.8.0⨯10-11mol·L-19.下列事实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是()①醋酸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②醋酸溶液能导电③醋酸溶液中存在醋酸分子④0.1 mol·L-1醋酸的pH比盐酸pH大⑤在漂白剂溶液中滴加醋酸能增强漂白效果⑥0.1 mol·L-1醋酸溶液的pH=2 ⑦大小相同的锌粒与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反应,醋酸产生氢气速率慢⑧CH3COOK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A.②④⑥⑧ B.③④⑥⑦ C.④⑤⑥⑧ D.③⑥⑦⑧10.常温下,在新制氯水中滴加NaOH 溶液,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水(H+)的对数与NaOH 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氨水电离平衡常数K b 的测定
【实验目的】
1. 掌握PH 计法测定NH 3的电离平衡常数
2. 学习使用PH 计测定溶液的PH 值
3. 巩固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及分析天平的使用
【实验原理】
1. 氨水是一种弱碱,NH 3在水中存在以下电离平衡
NH 3+H 2O=NH 4++OH -
K b 代表电离平衡常数,C 为氨水的初始浓度,[NH 4+] [NH 3] [OH -]分别为其电离平衡浓度
一定温度下则有电离平衡常数K b
如果测出氨水的浓度和该溶液的PH 值就可以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K b ,C 可用HCl 标准溶液滴定测得,由于滴定突跃发生在酸性范围内,所以用甲基橙做指示剂,滴定终点由黄色变为橙红色。
2.[OH -]可由PH 值间接测出
2. HCL 溶液的标定:由于盐酸易挥发出HCl 气体,所以不能有直接法配置,
只能先配置近似浓度的溶液,再用适当的一级标准物Na 2CO 3标定之。
盐酸加入 Na 2CO 3溶液中:
Na2CO3+2HCl ═2NaCl+H2O+CO2↑
选用甲基橙做为指示剂,到滴定终点时,溶液由黄色变为橙红色 C (HCl )=
)
()32(5)
32(2Hcl V CO Na M CO Na m x1000(mol/l )
【仪器与试剂】仪器:PHS-2C 酸度计、滴定台、酸式滴定管(250ml )、锥形瓶(250mlX6)、 烧杯(100mlX4)、移液管(10ml 、20ml )、胶头滴管、玻璃棒、容量瓶 (100mlX2、50mlX2)、分析天平。
试剂:1mol/L 氨水、0.1mol/LHCl 溶液、甲基橙、蒸馏水、分析纯无水
Na 2CO 3
【实验步骤】
1. 0.1mol/LHCl 溶液的标定
(1).配置Na 2CO 3标准溶液,用分析天平称取0.4~0.6g (精确至+0.0001g )分析纯无
水Na 2CO 3,溶解稀释,转移至100ml 容量瓶中定容备用。
(2).取20ml 洁净的移液管,用少量碳酸钠溶液0.1mol/LHCl 溶液,然后取20.00ml
碳酸钠溶液于锥形瓶中,再加入2滴甲基橙做指示剂,摇匀,临近滴定终点时用蒸馏水将锥形瓶内壁冲洗一下。
将酸式滴定管用少量待装的0.1mol/LHCl 溶液润洗2~3次,然后装满待标定的盐酸溶液(排除尖端气泡),调整并记下滴定管的初始读数。
用待标定的盐酸溶液进行滴定,直至溶液变为橙红色30s 内不褪色,
]
[]
][[3
4NH OH NH K b -+
=
记下末读数,按照上述方法重复滴定3次,并在下表做好记录并处理。
2.0.1mol/L 氨水的配制:
用10mol的移液管吸取10.00mol/L的氨水于100ml容量瓶中,配制成100.00的溶液
3.NH3·H2O溶液浓度的测定:
用20ml的移液管吸取20.00ml0.1mol/L氨水于锥形瓶中,加入2滴甲基橙做为指示剂,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至溶液变为橙红色,且30s内不褪色。
下表记录数据并处理,平行滴定3次。
C(NH3)=
)3
()
(
) (
NH V HCl
V
HCl
C
mol/L
4.PH值的测定
取两个50ml的容量瓶,分别加入已知准确浓度的氨水5.00ml、20.00ml分别稀释为50.00ml的溶液
取稀释后的氨水和稀释前的分别装入3个干燥的小烧杯中,用PHS-2C酸度计测其PH值,利用公式P(OH-)=14-PH求出P(OH-)从而得出[OH-]。
计算K b于下表记录数据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