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案例分析 2 ppt课件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案例分析 2 ppt课件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案例分析 2 ppt课件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案例分析 2 ppt课件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利用估算解决问题》案例分析

流花路小学 吴卫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96页例13是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估算问题。例题通过两件物品的价钱,提出“买这两件商品500元够吗?引出估算,让学生探索解答方法,同时解决“带700元够吗?"教材给出了两对学生的不同解答策略.关于解决问题,在经过前三册教材和本册前几个单元的教学之后,学生在遇到做解决问题时都会自觉地运用这三个基本步骤:知道了什么?怎样解答?解答正确吗?因此我在例13教学利用估算解决问题时,重点放在了两个环节上:第一是“复习引入"环节,我认为在探究新知前,先复习旧知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中下生在学习新知前把没有完全理解的旧知做进一步的理解非常有必要,而且对理解掌握的学生也可以让他体会到其更深刻的意义,能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使知识系统化.第二是“探究新知"环节,我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上,使学生懂得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及数据特点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并培养学生能够利用估算来解决问题这一策略。

教学过程节选:

一、复习引入

1、出示复习题1:

2、出示复习题2:

学生回答第(1)题后,追问:我带1000元钱,能买到这部手机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第(2)题后,追问:我带3000元钱,能买到这台电视机吗?为什么?

3、出示复习题3:

师:下面是解决问题,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数学问题是什么?你300+200=900+1000=600+300=100+900=

6600 -600 =1.口算。 1.口算。700-300=800-500=1500-700=700+900=3400 -3000 =2.估一估。(1)一部手机1030元,约是()元。

(2)一台电视机售价是2868元,约是()元。

会解答吗?做在练习本上。指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做。 26元22元

我有50元钱,想买这两

本故事书,够不够呢?

3. 小明

设计意图:通过对整百、整千数加减法口算、近似数、解决问题的复习,特别是通过对复习题2的追问,让学生明白求出的近似数有可能比准确数小(估小了,就买不能商品),也有可能比准确数大(估大一些,可以买到商品),为新课的估算教学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师:这节课小明又给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愿意试试吗? 1、知道了什么?

出示例13情境图。 解答正确吗?检查一下。怎样解决?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电吹风

电话机

同桌互相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师:谁愿意把自己找到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大声地告诉同学们?

指名回答。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收集有用的数学信息,明确要解决的数学问题。为后面学习用估算解决问题作好准备。

2、怎样解答?

师:要解决“买这两件商品,500元够吗?"这个问题,你想怎样解答?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师:谁来向大家汇报一下你的解决方案?

引导学生说出要先算两件商品一共要花多少钱,再把计算的结果与500比较。

师:这样想是对的,可是,这里要把358和218相加,可是三位数加三位数我们没有学过,我们到目前为止只是学了整百数加整百数、整千数加整千数,从“够吗”这个词可以知道,不一定要算出准确数……,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引导学生采用估算来解决问题.

师:我们在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时,常常不需要计算出准确的结果,只要估算一下就可以了。估算就是先求出准确数的近似数,再用近似数来计算就可以了,这样计算就会变得很简单,问题也就很快能解决了.

四人小组讨论:选用哪种方法进行估算,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汇报,教师板书思路。

方法一:358超过了300,218超过了200,300+200=500,358+218超过500。所以带500元不够。

方法二:358接近400,218元接近200,400+200=600,600〉500。所以带500元不够。

方法三:358接近400,218元接近300,400+300=700,700〉500.所以带500元不够。

方法四:电话机超过300元,500-300=200,200<218,所以带500元不够。

……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以上几种方法是否正确。

方法一:358超过了300,也就是估小了,218超过了200,也估小了,300+200=500,所以500一定比358+218小。所以带500元不够。方法一是正确的。

方法二:358接近400,估大了,218元接近200,估小了,400+200=600,一个估大了,一个估小了,不能确定600元是比准确价格大还是小。所以方法二不能确定。

方法三:358接近400,估大了,218元接近300,也估大,400+300=700,都估大了,700元肯定比确定准确价格多,但是不能确定多多少.所以方法三不能确定。

方法四:电话机超过300元,估小了,500-300=200,剩下的钱不够200元,所以带500元不够。方法四也是正确的。

……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够不够?”这类数学问题不必算出准确结果,用估算能方便快捷地解决问题。在让学生体会估算方法多样化的同时也使学生明确,估

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数据特点,以能解决问题为标准,从而培养学生根据需要灵活进行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回顾与反思

师:大家回顾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谁来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

师:你觉得自己在哪个方面还应该改进一下?

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的解答正确吗?自己是怎样检验的.

4、小结

刚才我们用估算解决了实际问题,同时也知道了在使用估算解决问题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算,并且需要判断它能否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一般过程的同时,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懂得了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及数据特征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既让学生感受到多种估算的方法,又使他们通过对比,了解估算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