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汉翻译中文化差异引发的理解障碍问题

英汉翻译中文化差异引发的理解障碍问题

英汉翻译中文化差异引发的理解障碍问题
英汉翻译中文化差异引发的理解障碍问题

浅析英汉翻译中文化差异引发的理解障碍问题

【摘要】本文针对英汉翻译中存在的理解障碍问题,引用一些翻译过程中产生理解障碍的实例,主要从文化差异的三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宗教文化;地理位置;社会风俗习惯。笔者认为只有在此三个层面上的理解才能对原文做出正确的理解,从而保证译文既忠实于原文又符合译语的表达习惯。

【关键词】理解障碍;文化差异;英汉翻译

翻译作为语际交流手段,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过程,而且也是文化信息的转换过程。翻译准确和通顺是检验翻译质量的两个重要标准,正确地理解原文是准确翻译的基础。从翻译中的语际交流过程可以看出,翻译始于理解,落实于表达,即译者只有在正确理解原文所传达信息意义的基础上,才能用合适的译语将原文的信息意义表达出来,并传达给译语读者。译者的理解受文化差异的影响,尤为突出。美国翻译理论家e. a. nida所指出的:“语言在文化中的作用以及文化对词义、习语含义的影响如此带有普遍性,以至于在不考虑语言文化背景的情况下,任何文本都无法恰当地加以理解。”

一、宗教文化

在宗教文化方面,有些词语虽然在汉语英语里都有对应的词汇,但由于它们所蕴含的宗教文化信息不同,因此,在翻译时必须灵活处理。如“龙”与“dragon”,其表面意义都是一种想象中的爬行

动物,但它的文化内涵却大相径庭。英语中的“dragon”是“怪物、魔鬼、凶残”的象征。然而,在中国,龙代表着吉祥、如意、神圣、高贵、权利。“龙”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五千年文明史的象征。因此,中国人常把自己比喻为“龙的传人”。如“望子成龙”就不能直接译成“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 a dragon”,应意译为“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 somebody”,“亚洲四小龙”译成英文时则变成了“four asian tigers”。

二、地理位置的文化

语言文化离不开人类生活的环境,正是在人们的生活中,语言渐渐形成,因而各自的文化被赋予其独特的自然环境特色,有浓厚的地域风采。

英国是一个海岛,渔业和航海业在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而中国传统是内陆文化,农业在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因而在英汉翻译过程中,英语很多与水有关,但在汉语中很难找到相同的对应。例如:all at sea(全在海上,比喻不知所措);hang in the wind (在风中摇摆不定,比喻做事犹豫不决)

三、社会风俗习惯的文化

例如打招呼中国人之间彼此较为熟悉的人见面问候时,一般采用下列用语:“哪去?”、“吃过了吗?”如果把这些问候的话直译成英语(即:where are you going?have you eaten yet?)英美人可能会茫然、困惑,有时也可能引起误解。不了解汉文化习俗的

外国人并不会认为这是一种起交际作用的问候语,比如:问对方:“have you eaten yet?”对方可能认为这不是单纯的见面问候的话,而会误认为你可能发出对他/她的邀请。

四、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文化差异意识,克服翻译过程中的理解障碍问题

1.授课教师要转变观念。在我国目前的教学体系中,外语教学多半只在课堂上进行,教师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如果教师只把重点放在语法和词汇教学上,学生就不可能学会语言的实际运用,也无法获得文化差异意识。因此,授课的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切实认识到文化差异的危害性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英语文化知识教育的量与度,以及教学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克服翻译中产生的理解障碍问题。

2.重视非语言交际能力翻译的培养。非语言交际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指的是在特定的情景或语境中使用非语言行为交流和理解信息的过程,它们不是真正的语言单位,但在生活和交际中有时候却能表达出比语言更强烈的含义,一些特定的非语言行为往往代表着特定的含义,在文化差异翻译中必须加以重视。

3.引导学生广泛接触西方文化材料。在大学里,英语教学的课时非常有限,但学生在课余有充分的可支配时间,因此不能仅仅依靠

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来克服翻译中产生的理解障碍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广泛阅读西方英语文学作品、报刊杂志和时事评论等材料,从中吸取文化知识,增加文化素养,拓宽西方文化视野,提高文化差异意识,从而在英汉翻译中做到近似原文的翻译。另外,有外教的学校还应充分发挥外教在西方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他们是活的文化教材,让学生直接与外教交流,听外教做报告或讲课,其言传身教会对学生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d.jin & e.a.nida.on translation.china translation publishing house,1984.

[2]e.a.nida.translating meaning.thomas nelson publishers,1982.

[3]https://www.doczj.com/doc/6411703440.html,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4]包惠南,包昂.中国文化与英汉翻译[m].外文出版社,2003.

[5]陈宏微,李亚丹.新编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6]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7]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8]王欣.纵横:文化与翻译之间[m].外文出版社,1999.

[9]文化内涵词—翻译中信息传递的障碍及其对策.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1):77-81.

[10]张培基等.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英汉笔译期末“短句翻译”复习提纲

1. Today the electronic computer is widely used in solving mathematical problems having to do with weather forecasting and putting satellites into orbit. 译文:今天, 电子计算机广泛地运用于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这些问题与天气预报、把卫星送入轨道有关。 2. No reference books are to be taken out of the reading-room without permission 译文:本阅览室的任何参考书都不得擅自带出。 3. Youth is not a time of life; it is a state of mind. It is the freshness of the deep springs of life. 译文:青春不是人生的一个阶段,而是一种心境。青春是生命深处的一泓清泉。 4. The isolation of the rural world because of distance and the lack of transport facilities is compounded by the paucity of the information media. 译文:因为距离远,又缺乏交通工具,农村社会是与外界隔绝的。这种隔绝状态由于通信工具不足,就变得更加严重了。 5. You can fool all the people some of the time and some of the people all the time, but you cannot fool all the people all the time. 译文:骗人一夕一事易,欺众一生一世难。 6. Care should be taken at all times to protect these sophisticated instruments from dust and damp. 译文:应当始终注意保护这些精密仪器,不使其沾染灰尘,不让他们受潮。 7. The study found that non-smoking wives of men who smoke cigarettes face a much greater than normal danger of developing lung cancer.The more cigarettes smoked by the husband,the greater the threat faced by his non.smoking wife. 译文:这项研究表明,妻子不抽烟丈夫抽烟,妻子的肺癌的危险性比一般人大的多。丈夫抽的烟越多,妻子受到的威胁也就越大。 8.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annals of space, a piloted ship had succeeded in launching an earth satellite. 译文:载人飞船成功地发射了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在航天史上尚属首次。 9. The first point about chores is that they are repetitive. They come every day or thereabouts, and once done they require after a certain time to be done again. 译文:家务事的第一个特点,是反反复复。几乎天天都有,而且做完之后,过一段时间又要重做一番。 10. With determination, with luck, and with the help from lots of good people, I was able to rise from the ashes.

英美文化与英汉翻译(1-12)

制作时间:2004年7月21日英美文化与英汉翻译(第1-12期) 作者:snowry_yhn 编辑、制作:yangbb 第1期 MAVERICK (2) 第2期 FBI & SLOAN-KETTERING (3) 第3期 AMA (4) 第4期 GATT (5) 第5期 WESTERN (6) 第6期 GIS & YANK (7) 第7期 GILTS (8) 第8期 JV (9) 第9期 AT&T (10) 第10期 GDP (11) 第11期 MAFIA (12) 第12期 GURU (13) 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制作时间:2004年7月21日[yangbb语] 终于完工了,而且今天是自己的生日,就把这个包子作为生日 礼物送给自己吧!呵呵,好高兴啊! 其实做包子真的是件比较苦的事情,而且体力劳动远大于脑力劳动。但是我想,如果自己辛苦做出来的包子没有人分享,那才是真正 可悲的事情。所以沪友一定要支持我们的劳动啊! 还有两点提醒一下(不要骂我啊,我马上就说完): 1.本文档版权归沪江所有,尊重原创,请网友在转载时注明出处,非常感谢! 2.本文档按A4幅面制作,有条件的网友可直接打印。 [snowry_yhn语] 了解英美文化对我们的英语学习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对于翻译! “白象牌运动鞋”怎么翻译呢?是“White Elephant Sports Shoes” 吗?大家知道White Elephant 在英语中是什么意思吗?”yellow pub lications"又该怎么翻译呢?是"黄色出版物"吗? 由于缺乏对英美文化的了解而造成的误译、谬译或交际中断经常发生。我们这个栏目就是希望让大家更多的了解一些英美文化,基于snow的实际水平,有错误的地方请大家多多包涵! 第1期 Maverick Maverick

关于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现象及处理方法

关于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现象及处理方 法 " 论文关键词:历史文化差异宗教文化差异习俗差异思维模式审美观 论文摘要:翻译是在接受语中制造出原语信息的最近的自然等值物,首先是在意义方面,其次是在文体方面。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更是文化模式的交流。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在历史、习俗、思维和宗教多方面都具有特殊性。译者要仔细在两种文化中寻找对应的表达方式,做出各种必要的转换,以传递原文中真实的文化信息。 Nida说“翻译是在接受语中制造出原语信息的最近的自然等值物,首先是在意义方面,其次是在文体方面。”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更是文化模式的交流。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社会发展、历史衍变的产物,作为文化的载体、信息传递的工具,地位举足轻重。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和宗教文化,这些文化差异导致英汉表达法的不同。要掌握一种语言就要熟悉其背后的文化特殊性,就要洞察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差异。为使译文读者得到和原文读者基本相同的文化信息,在翻译中遇到两种文化的差异时,译者就要仔细在两种文化中寻找对应的表达方式,做出各种必要的转换,以传递原文中真实的文化信息。 1.1 历史文化差异

历史文化是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而成。不同的历史渊源使各民族间形成了相互不同的性格气质和生活方式。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孕育了丰富的具有浓厚民族色彩和鲜明文化个性的成语和历史典故。如“三个臭皮匠,抵上一个诸葛亮”, 诸葛亮在中国家喻户晓,他是智慧的象征。但西方人未必知道他。若直译为“Three cobbles equal Zhuge Liang.”译文读者就会很迷惑,因此,应采取直译和增译相结合的方式,译为“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Chuge Liang the mastermind. ” 或者采用意译的方式译为, “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与英语中的“Two hands are better than one.”相对应。 西方也蕴藏着大量的历史文化典故。如Achilles’ heel、Penelope’s web、a Pandora’s box等。儒教、道教、佛教是中国的三大宗教,在中国民众中有深远的影响。英美人多信仰基督教,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世上的一切都是按上帝的旨意安排的,翻译时应注意。如,《红楼梦》中刘姥姥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Hawkes 译为“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于上帝。)这就把刘姥姥的宗教错认为是基督教了。杨宪益的翻译“Man proposes, Heaven disposes. ”,则更为贴切,更符合刘姥姥的信仰。 1.3 习俗差异 风俗文化是指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中国人见面寒暄多问“你到哪儿去?”“你干什么

英语翻译基础期末复习完整

《英语翻译基础》期末复习 13年12月 题型: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Section A; 选择译文中最符合原文意思的选项(考查翻译实践能力) Section B: 关于翻译理论知识的题目 二、改译句子。(每小题2分,共10分) 三、翻译句子。(每小题3分,共15分) 四、篇章翻译(每小题40分,共40分) 五、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注意:本门课程为:“闭卷(只允许考生带一本正规英汉词典参加考试,不得携带除此之外的任何查字工具。) I、Multiple Choice Questions (20 points, 2 points each) A : Directions : This part consists of five sentences, each followed by four different versions marked A, B, C and D. Choose the one that is the closest equivalent of the original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expressiveness. 1. I prefer driving to being driven. B A. 我喜欢开车,不喜欢别人开车。 B. 我喜欢开车,不喜欢坐车。 C. 我开车比被开车更喜欢。 D. 我喜欢开车,也喜欢被开车。 2. She had deprived herself of the advice of all but yesmen. C A.她丧失了除了唯唯诺诺的人之外的所有人的劝告。 B.她剥夺了自己的所有人的劝告,唯唯诺诺的人除外。 C.她喜欢唯唯诺诺的人,根本听不进所有其他人的劝告。 D.她剥夺了所有人的劝告,除了唯唯诺诺的人。 3.我第一次听她在晚上唱歌,她的歌声就深深地打动了我。B A.Because it was the first time I heard her sing at a party, her song moved me deeply. B. When I first heard her sing at a party, I was deeply moved. C. I first heard her singing a party, I was deeply moved. D. Because it was the first time I heard her sing at a party, her voice moved me deeply. 4.When it came to reading, they were as good as blind. B

从奈达的五类文化因素谈英汉文化词的对比及翻译_陈琳琳

从奈达的五类文化因素谈英汉文化词的对比及翻译 陈琳琳 (湖北大学外语学院 湖北武汉 430062) [摘 要]语言植根于文化中,人们的世界观反映在他们的语言里。文化因素对语言的影响波及词汇层、语言层直到语境层。本文基于奈达的五类文化 因素来谈汉语文化负载词的文化伴随意义及其翻译问题。笔者认为,在处理文化 因素时,应考虑译作在预期读者中的可接受性,从而实现翻译的跨文化交际功能。 [关键词]文化负载词;文化伴随意义;翻译目的;读者因素 1.语言、文化与翻译 在西方关于“文化”的众多定义中,19世纪最有影响的定义是 人类学家Edward Tylor在《原始文化》(1871)中提出来的。据《文 化学辞典》(1988),Tylor给文化下的定义为:“Culture is that complex whole which includes Knowledge,belief,art,moral,law,custom,and any other capabilities and habits acquired by man as a member of society.”(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获得的其它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它也受到文化 的制约。正如Juri Lotman 所说:“没有一种语言不是根植于具体的 文化之中的;也没有一种文化不是以某种自然语言的结构为中心 的。”(Susan Bassnett:2004)而在在洪堡特那里,语言反映世界 观。(潘文国,)语言反映人们的文化认知,也有着传达文化意义的 功能。因此,在翻译中如果不谨慎处理,会给跨文化交际带来困难。 从读者接受的角度来讲,不能传达文化意义的翻译无法在读者中引 起应有的文化共鸣,这对原作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损失。因此,在处 理翻译中词汇的文化伴随意义时,我们一定要考虑到读者因素,只 有这样才能达到相应的翻译目的,发挥翻译的跨文化交际作用。 例如,随着2008北京奥运会应运而生的“福娃”,这五个可爱 的娃娃,名字分别是“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和“妮 妮”,看到他们,中国的民众就会想到“北京欢迎您”,作为吉祥 物的这五个中国小精灵承载了中国公民想要传递给世界人民的“和 平、友谊、进步、和谐”等理念。但是“福娃”最初的译名 “Friendlis”仅有“友好、友谊”的指称意义,并没有传达给外国人 上述所承载的特殊的民族文化特色,不利于我们借助奥运会这一盛 会宣传我国的民族文化。因此可以采用异化翻译的策略,翻译成Fuwa,另外附加注释。这样,外国读者在看到Fuwa时才会具体地把它和那五个可爱的中国吉祥物联系在一起,进而联想到它们的特殊文化意义。Fuwa保留了“福娃”的文化蕴含意义,达到了更好的翻译效果。 翻译的最大困难往往不是语言本身,针对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底 蕴,我们应坚持“文化传真”的翻译基本原则。无论我们采取何种 翻译策略,都应既考虑原文的文化特色,又顾及译作的可读性。 下文在奈达五类文化因素的基础上,浅谈翻译中如何应对词语 搭配的伴随意义传达问题。笔者认为,在处理这类问题时,译者可 根据自己的翻译目的和预期读者来选定相应的翻译策略。 2.奈达的五类文化 奈达将语言中的文化因素可以五类:(1)Ecology生态学;(2)Material Culture物质文化;(3)Social Culture社会文化;(4)Religious Culture宗教文化;(5)Linguistic Culture语言文化。 2.1生态文化。生态文化包括动植物、地理环境、气候变化等 等。从地理位置上讲,中国是个大陆国家,地大物博,幅员辽阔。 而英国是个岛国,四面环水,因此在英语中有这样的表:all at sea (不知所措),burn one’s boats(破釜沉舟),sail before the wind (顺风航行)等。而汉语中呢,有“挥金如土”来形容一个人花钱 大手大脚,英语中则说spend money like water.汉语中形容一个人很 能喝水或喝酒,说他“牛饮”,英语中则说drink like fish. 从生态环境讲,不同民族对动物的喜好各异。汉语里,“狗”总带有贬义,比如汉语里常用“狐朋狗友”来比喻勾结在一起的一帮坏人;用“狼心狗肺”来比喻一个人心肠像狼和狗一个凶恶狠毒。与此相反,英美国家人士却常把狗看作是人类的朋友。英语中关于狗的表达几乎都是褒义的,如“lucky dog”(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人人皆有得意日),“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Barking dog never bite”(会叫的狗不咬人)等。 在《红楼梦》中,有这样一段话: “他素昔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怪的丫头,今儿我听了他的短儿,‘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 杨宪益、戴乃迭和霍克斯的译本对狗的传译迥然不同: 杨译:“…‘Desperation drives men to rebel and a dog to jump over a wall.’…” 霍译:“…,it will be a case of ‘the desperate dog will jump a wall,the desperate man will hazard all’;…”(转引自:邵志洪,2005) 在这里两种译文看上去差别不大,都有直译的成分。原文中,宝玉的丫鬟将红儿比作狗,应该含有侮辱的涵义。杨宪益和戴乃迭的译文针对的国内读者,所以不必大费笔墨去解释“狗急跳墙”的比喻意义,读者应该能明白文字背后隐含的意义。而霍克斯的读者是英文读者,他们无法理解这个习语的意思,但译者添加了desperate 一词,应该能很好地传达原作的意思。 2.2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指的是不同的文化里特有的物质产品,它们都是文化的载体。比如中国的长城,各国独特的食物和衣着等等。比如中国的饺子、混沌、包子、豆腐等等,在英语中都没有对应的表达。因此,现在大家都似乎都能接受它们的音译名了,这样才体现了它们的“中国特色”。 请看一下例句:“人家是醋罐子,他是醋缸,醋瓮!……” 杨译:“…If other women are jealous,she’s a hundred times…” 霍译:“…They call jealous people “vinegar bottles”,don’t they? Well,she’s not just a bottle full of vinegar; she’s a storage jar – a whole cistern – full of it! …”(转引自:邵志洪,2005) 汉语里形容一个人爱嫉妒,叫吃醋。因此,醋缸子、醋瓮还有爱嫉妒的文化伴随意义。杨译采用了意译的手法,保留了原文的文化意义,但丢弃了文化形象,对原文来说是种损失。霍译采取了直译和增译的手法,既保留了原文里文化特色,有成功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笔者认为比杨译更出色。 2.3社会文化。社会文化包罗万象,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说风土人情、传统、社会规则、宗教信仰、道德准则、历史背景、意识形态等等。比如不同的文化有不用的节日和庆祝风俗,不用的打招呼的方式,不同的称呼方式,另外还有人们赋予颜色词不用的含义。不同文化里的人们对颜色的认知是不同的。 在汉语里,红色总是和“吉利”“好运”“喜庆”相连,是个有着褒义词,中国文化把婚丧嫁娶称作“红白喜事”。过年要贴对联,对联写在红纸上。哪家有人娶媳妇嫁女儿都要、贴大红喜字。再比如:“开门红”(to begin well/to make a good start),本命年要穿红色的衣服来避邪等等。但是英语文化里,红色却有着截然不用甚至相反的文化伴随意义。西方文化中,红色总是和革命、激进和血腥联系在一起,带有政治色彩。英语“see red”表示“火冒三丈”或“大发脾气”,“to wave a red flag ”是做“惹人生气的事”。汉语中的“眼红”用来形容一个人有嫉妒心理,而相应的英语表达却是green-eyed。例: (1)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 杨译:Her power and red chamber,her youth and beauty wasted. 144

国际商务英语等级考试 汉译英

第 2讲 要求对中文词组或句子进行翻译。要求应试者有相关词汇的积累,表达能力的体现及习惯用语的熟练程度。单词拼写要求准确,句子要求通顺无误。 共10题,15分。 1.具体询盘 2.百分之二的佣金 3.商品目录 4.出口单证 5.目的港 6.原产地证书 7.包装要求 8.供我方参考 9.即期信用证 10.品质超群 11.工艺精湛 12.在中国议付有效 13.警告性标志 14.装箱单 15.业务(贸易)伙伴 16.国有公司 17.商品检验 18.预约保险单 19.剪样 20.中国产地证 1.现金折扣 2.短装 国际商务英语等级考试(初级) 汉译英 小测 备考单词句子

3.单价 4.续订单 5.即期装运 6.中国保险条款 7.商会 8.零售网点 9.实盘 10.一式三份 11.保险代理人 12.销售包装 13.发货人 14.保险凭证 15.贴身包装 16.出口订货 17.承兑 18.欧洲主要港口 19. 行名录 20. 带插图的商品目录21.收货人 22.平安险 23.账户 24.预约保险 25.指示提单 26.(资信)证明人27.做工;工艺 28.可供数量 29.轻工业产品 30.单证 31.小保单 32.首次询盘 33.数量折扣 34.交货条件 35.保险费 36.拼箱货 37.海运 38.行业杂志 39.保兑的、不可撤销的信用证 40.现金折扣 41.佣金 42.发票金额 43.运输标志 44.分批装运 45.装运单据 46.已装船通知 47.租船 48.商业信用 49.资信证明人 50.战争险 1.我方相信这些预防措施可防止货物再次出现损坏。 We believe that these precautions will be able to prevent a recurrence of damage. 2.我方已通知银行将该笔款项记入你公司账户的贷方。 We have instructed the bank to credit the amount into your account. 3.整套清洁已装船提单。 a full set of clean shipped /shipped on board bills of lading 4.该商品的报价为每打上海港船上交货价18美元。 This article is quoted at US$18.00 per dozen, FOB Shanghai. 5.兹授权你方按发票金额向该银行开立45天远期汇票。 You are authorized to draw on the bank at 45 days for the amount of the invoice value.

英美文化与英汉翻译

Introductory Remarks ①.White elephant昂贵而无用的东西 ②.Yellow publications低级趣味出版物 ③.Lame duck跛鸭:不能连任的人 ④.Disinformation假情报 ⑤.Hegemony势力范围 ⑥.Mentor保护人 ⑦.Deep throat秘密消息的来源 ⑧.Paint lily多此一举 ⑨.Smoking gun确凿的犯罪证据 ⑩.Be in high cotton兴隆 ?.Barter trade交换贸易 ?.BBS电子布告栏系统 ?.Anonymous remailer匿名转信站 ?.Cybersalon网络咖啡厅 ?.Cyberspace网络世界 ?.Online prank网络恶作剧 ?.CPI消费者物价指数 ?.ISDN综合服务数字网络 ?.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 ?.Mitnick affair米尼克事件 21.World Wide Web万维网,全球信息网 22.Cellular phone蜂巢式移动电话 23.Genetic engineering遗传工程 24.The economics of Cloning复制人的经济分析 25.G-7七大工业国集团 26.Reaganomics里根经济学 27.Junk bond垃圾债券 28.Face the music了解美国军队惩罚违纪士兵的方式方法 29.Talk turkey了解美国白人的伪善 30.Come down to the brass tacks了解美国工人的过去 31.Go to the dogs了解英美人破产的辛酸 32.Samaritan源自《圣经》中,指乐善好施者 33.Green Berets指头戴绿色贝雷帽的美国特种部队 34.An Eagle Scout指美国的飞鹰童子军 35.American Dream表意是“美国梦” 36.Forbes list指美国《富布斯》富翁排行榜 37.Madison Avenue是麦迪逊大街,代指美国广告中心 38.A rags-to-riches legacy是美国梦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指“留下一笔‘白手起家发财’的遗产” 39.Social Security指美国的“社会保障条例” 40.Medicare指美国为65岁以上的老人专设的“老年保健医疗制” 41.Negative income tax指美国社会的“最低收入补贴” 42.A scapegoat替罪羊

英汉翻译技巧大全

英汉翻译技巧大全 定语从句: 定语从句是由一些关系代词或者关系副词引导的从句组成,用来修饰名词中心词。 Person has pieced togethter the workd of hundereds of researcher around theworld to produce a unique millennium technology calendar that gives the latest date when we can expect hundreds of key breakthrough and discoveries to take place. 皮而森汇集了...生产出独特的千年历,这种千年历(它)能够... 定语的翻译要特别注意位子上的变化,即:如果是单词修饰名词就放在中心词的前面,这和汉语的词序是一样的;如果定语太长,定语就要放在中心词的后面,这时就要注意断句,重复先行词,例如: 1.I have the same problem as you concerning the learning of English 在学英语的问题上,我和你有同样的问题。 2.She has a perfect figure. 她身材不错。 3.This is indeed a most pressing problem. 这的确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4.The only other people who knew the secret were his father and mother. 别的知道这个秘密的人就是他的父母。 5.The effective work of maintaining discipline is usually performed by students who advise the academic authorities

英语翻译期末试卷

黄山学院初等教育学院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06级英语班《英语翻译》期末考试卷 班级序号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请将答案写在序号前面)20% 1. Success in many fields depends on getting the latest information. A. 许多领域的成功都取决于能否得到最新消息。 B. 田里的收成在很多方面依靠获得最新的消息。 C. 从很多方面讲,成功主要依靠在最后的时刻还能得到信息。 D. 在众多领域里,成功是获得最晚信息的保障。 2. At least three persons died in the fire and 23 others were injured. A. 至少3人因这次火灾和另外23次火灾造成死亡。 B. 起码有3个人在大火中丧命,23个以外的人受伤。 C. 火灾造成至少3人死亡,23人受伤。 D. 至少有3人死于火海,23人被火海包围。 3. Not only has he a first-class brain, but he is also a tremendously hard worker. A. 在一班,他不仅是头领,而且,也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工作者。 B. 他有一流的头脑,是个非常难对付的家伙。 C. 他不仅头脑好用,而且,还喜欢做极端困难的工作。 D. 他不仅头脑非常聪明,而且,工作上也非常勤奋。 4. It is reported that some areas of Australia have had no rain for more than four years. A. 有报道说,澳大利亚地区已经4年多没下雨了。 B. 据报道,澳大利亚的部分地区有4年多没下雨了。 C. 澳大利亚的个别地方被报道说没下雨的时间已经超过了4年。 D. 报纸报道,某些澳大利亚地区已经有4年多没下雨的时间。 5. The village was named after the high mountain standing in front of it. A. 这个村庄是以矗立在它面前的那座高山命名的。 B. 这个村庄的名字是来自于它面前的那座高山。 C. 这个村庄的名字是在前面的那座高山之后起的。 D. 这个村庄的名字是以站立在它面前的那座高山起的。 6. It was officially announced that the birth rate dropped greatly in the past three years. A. 据官方宣布,出生率在过去的三年中有了大幅下降。 B. 正式宣布,过去三年的出生率大幅下降。 C. 正式宣布,出生率大幅下降在过去三年。 D. 据正式声明,过去三年的出生率大幅下降。 7.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new technique reduced the cost of the product three times. A. 对新技术的介绍,使产品的成本减少到三分之一。 B. 新技术的引进使产品的成本减少了三倍。 C. 对新技术的介绍使产品的成本减少到原来的三分之二。 D. 新技术的引进使产品成本减少了三分之二。 8. If you are buying a car, you may pay for it out of savings. A. 假使你正在买一辆汽车,你也许会透支购买。 B. 如果你要买一辆汽车,你可以用自己的储蓄存款支付。 C. 假定你打算买一辆汽车,你得花掉你得全部存款。 D. 加入你买一辆汽车,你需要用你的积蓄交此款。 9. Full-service banks can offer services unavailable at smaller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 全面服务的银行能提供在小财政机构所不能获得的服务。 B. 提供全方位服务的银行能提供较小的金融机构所不能提供的服务。 C. 充满了服务的银行可能提供给较小的财政机构某些无法获得的服务 D. 全面服务的银行可能提供服务,这种服务是较小的金融机构所不能提供的。 10. The following qualifications are required from the candidates for the above position. A. 我们要求应聘高职位的求职者需具备以下资历。 B. 应聘以上职位,需具备下列资格。 C. 候选人为了高职位要求自己具备以下资历。 D. 以下资历是对应聘此职位的候选人的要求。 二、用正反表达法翻译下列句子。20% 1. The teacher found some of the pupils absent. 2. I wonder if he is coming. 3. Your request is beyond my power. 4. You will fail unless you work harder. 5. That lazy boy went to class before he had prepared his lesson. 6. Be sure to lock the door when you leave. 7. Students, with no exception, are to hand in their papers this afternoon. 8. The doubt still unsolved after his repeated explanation. 9. Such flight couldn’t long escape notice. 10. All the articles are untouchable in the museum. 三、用重复法翻译下列句子。20% 1. We should learn how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2. It's our duty to rebuild and defend our home-land. 3. People forget your face first, then your name. 4. Each had his own business to handle. 5. Big families had their own difficulties.

论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论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院系 专业班级 姓名 _ 学号 年月日

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3) 引言 (4) 一、绪论 (6) (一) 文化的概念 (6) (二) 翻译的概念 (6) 二、分论 (6) (一) 文化内涵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7) 1 宗教文化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7) 2 历史文化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8) (二) 生活方式的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6) (三) 价值观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10) 三、结语 (11) 参考文献 (12)

文化(culture)是一个内涵丰富而又复杂的概念。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和核心,也是文化赖以语言传播的物质表达形式。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活动,是信息和思想的交流,是语言表达的艺术再创造,而不是文字上的对译。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注定了翻译与文化的密切关系。翻译是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不言而喻,两种语言转换的过程中必然涉及到两种文化。翻译实质上是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本文在阐述文化和翻译概念的基础上,试从中西文化的相似和差异性,包括不同的文化内涵、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指出两种语言翻译中应注意的文化问题。 关键词:英汉翻译;文化因素;影响

Culture is a complex conception. Language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culture. It is the core of culture. Translation is a transfer activity of two languages. It is the exchange between information and thoughts, but not the direct translation.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anguage and the culture means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anslation and culture. In fact, translation is a kind of tool for us to communicate. This article tries to point out the problem, what cultural factors should be noticed during the translation, will b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from the aspects of similarity and difference of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 including different cultural connotation, life-style, outlook on values in foundation of explaining idea of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Key words: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Cultural Factor;Effects

商务英语翻译实训汉译英1答案

SALES CONTRACT No: Date: For Account of: Indent No: This contract is made by and between the Sellers and the Buyers; Whereby the Sellers agree to sell and the Buyers agree to buy the undermentioned goods according to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stipulated below and overleaf: (1)Names of commodity(ies)and specification(s) (2)Quantity (3)Unit price (4)Amount TOTAL: __ % more or less allowed (5)Packing: (6)Port of Loading: (7)Port of Destination: (8)Shipping Marks: (9)Time of Shipment: Within __ days after receipt of L/C,allowing transhipment and partial shipment. (10)Terms of Payment: By 100% Confirmed,Irrevocable and Sight Letter of Credit to remain valid for negotiation in China until the 15th day after shipment. (11)Insurance: Covers all risks and war risks only as per the Clauses of the People's Insurance Company of China for 110% of the invoice value.

英语专业翻译类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一、翻译理论与实践相关书目 谢天振主编. 《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Jeremy Munday. 《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李德凤等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包惠南、包昂. 《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4. 包惠南. 《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毕继万. 《世界文化史故事大系——英国卷》.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蔡基刚. 《英汉汉英段落翻译与实践》.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蔡基刚. 《英汉写作对比研究》.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蔡基刚. 《英语写作与抽象名词表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曹雪芹、高鄂. 《红楼梦》. 陈定安. 《英汉比较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1. 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修订本).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陈生保. 《英汉翻译津指》.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陈廷祐. 《英文汉译技巧》.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79. 陈文伯. 《英汉翻译技法与练习》.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8. 陈中绳、吴娟. 《英汉新词新义佳译》. 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 1990. 陈忠诚. 《词语翻译丛谈》.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3. 程希岚. 《修辞学新编》. 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4. 程镇球. 《翻译论文集》.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程镇球. 《翻译问题探索》.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崔刚. 《广告英语》.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3. 单其昌. 《汉英翻译技巧》.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0. 单其昌. 《汉英翻译讲评》. 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 1989. 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丁树德. 《英汉汉英翻译教学综合指导》.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6. 杜承南等,《中国当代翻译百论》.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4. 《翻译通讯》编辑部. 《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4. 《翻译通讯》编辑部. 《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4. . 范勇主编.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6. 方梦之、马秉义(编选). 《汉译英实践与技巧》.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6. 方梦之. 《英语汉译实践与技巧》. 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1994. 方梦之主编. 《译学辞典》.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冯翠华. 《英语修辞大全》,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 冯庆华. 《文体与翻译》.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冯庆华主编. 《文体翻译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冯胜利. 《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冯志杰. 《汉英科技翻译指要》.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耿占春. 《隐喻》. 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3.

翻译技巧总结

翻译技巧总结 个人认为,翻译题很重要!考研是个充实自己的过程,只要你还需要英语,就离不开翻译,所以大家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首先个人推荐一本书,XDF唐静老师的《拆分与组合翻译法》,我听过他的课,他的方法很实用,感觉很象下面介绍的第四种方法。 翻译题里考察三方面内容: 1、专有名词(如operational research expert)、习惯用法(如depend on)及多义词的翻译(如school、set的多义) 2、一般性翻译技巧:包括词义选择,词序调整,词性转换和增词法等等 3、具体句型(定从、状从、主从、宾从、表从、同位从、强调结构、并列、比较、倒装、插入、被动、否定等) 其中2、3是大考点,具体内容可在论坛下XDF的翻译笔记来看,在此不赘述。 可看出,应对翻译题的主要武器是翻译技巧,下面正式进入正题(常用方法、被动语态译法、形容词译法、举例详解) 一、常用方法 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词汇、修辞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有一定的翻译技巧作指导。常用的翻译技巧有增译法、省译法、转换法、拆句法、合并法、正译法、反译法、倒置法、包孕法、插入法、重组法和综合法等。这些技巧不但可以运用于笔译之中,也可以运用于口译过程中,而且应该用得更加熟练。 1增译法: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义。这种方式多半用在汉译英里。汉语无主句较多,而英语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语,所以在翻译汉语无主句的时候,除了少数可用英语无主句、被动语态或“There be…”结构来翻译以外,一般都要根据语境补出主语,使句子完整。英汉两种语言在名词、代词、连词、介词和冠词的使用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别。英语中代词使用频率较高,凡说到人的器官和归某人所有的或与某人有关的事物时,必须在前面加上物主代词。因此,在汉译英时需要增补物主代词,而在英译汉时又需要根据情况适当地删减。英语词与词、词组与词组以及句子与句子的逻辑关系一般用连词来表示,而汉语则往往通过上下文和语序来表示这种关系。因此,在汉译英时常常需要增补连词。英语句子离不开介词和冠词。另外,在翻译时还要注意增补一些原文中暗含而没有明言的词语和一些概括性、注释性的词语,以确保译文意思的完整。总之,通过增译,一是保证译文语法结构的完整,二是保证译文意思的明确。如: (1) What about calling him right away? 马上给他打个电话,你觉得如何?(增译主语和谓语) (2) If only I could se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要是我能看到四个现代化实现该有多好啊!(增译主句)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alway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省译名词) 3转换法:指翻译过程中为了使译文符合目标语的表述方式、方法和习惯而对原句中的词类、句型和语态等进行转换。具体的说,就是在词性方面,把名词转换为代词、形容词、动词;把动词转换成名词、形容词、副词、介词;把形容词转换成副词和短语。在句子成分方面,把主语变成状语、定语、宾语、表语;把谓语变成主语、定语、表语;把定语变成状语、主语;把宾语变成主语。在句型方面,把并列句变成复合句,把复合句变成并列句,把状语从句变成定语从句。在语态方面,可以把主动语态变为被动语态。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