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庭是学校教育最好的支持

家庭是学校教育最好的支持

家庭是学校教育最好的支持
家庭是学校教育最好的支持

家庭是学校教育最好的支持

联合国大会在1993年的一项决议中将每年5月15日确立为“国际家庭日”,旨在提高国际社会对家庭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家庭的和睦、幸福和进步。

家庭和学校同样肩负着教育的责任,家长可成为孩子最大的支持者,而家庭也可成为学校教育最好的支持。

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我们都同样爱着孩子,同样肩负着教育的责任。

当我们对孩子的所思、所想、所为都感同身受,我们才开始找到生命和爱的出口,那也是教育的出口。

当孩子自己有选择权,并得到家长的尊重,能在适合的学校里轻松快乐地成长时,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才有机会结出累累硕果。

我们如何相爱,又如何相杀?

在我看来,“我们”就像一对夫妻,得以维系的桥梁就是孩子,共同追求的目标是:孩子健康成长。

“我们”相爱的时候,“家庭”一方会想尽办法,甚至倾其所有,搬到学区房、迁移户口、调整工作,或者干脆辞职,以此来向“学校”表明:亲爱的,我是多么爱你!我为你付出了我的一切,你一定要爱我!你必须爱我!

“学校”这一方收下“嫁妆”,理所当然地接受了“家庭”的爱。

可是,谁也没有料到,夹在中间的孩子并不是“家庭”的私有财产,也不是“学校”的奴隶,孩子是个活生生的生命,既是生命就会冲破一切阻碍,长成自己本来的样子。于是,这对希望孩子健康成长的“夫妻”难免出现“相杀”的时候。

“学校”渐渐发现“家庭”的爱并不单纯,是有条件的,比如:为了完成自己的梦想爱你;为了脸上有光维护面子爱你;为了拓展人脉关系爱你;为了推卸教育的责任爱你……

2016年开春,我接到一例个案。一个15岁的男孩,在重点中学读初三,马上面临中考。

事情的起因是孩子没有背会一篇英语课文,老师要求他完成“把英语课本抄写40遍”的家庭作业。孩子没有抄写课本,跟往常一样到校上课。因为没有交出作业,老师非常愤怒,对他说:“老师不能体罚学生,你就打自己耳光,打到我气消了,你就可以回去上课。“男孩回应老师:“自己打自己?好痛哦!我下不了手。”跟老师一番争执拉扯之后,孩子被学校“请”回了家。

孩子没有学上,天天在家里打游戏、睡觉。即将面临中考,妈妈哀求学校和老师未果,又哀求孩子去跟老师认错。孩子当然不愿意,在他的心里“明明是老师无理,凭什么我去认错?”。僵持了两周之后,孩子和他的父母把老师告到了教委主管部门。主管

部门的意见是:情况属实,最终会根据孩子和家长的意见,决定这位老师是否将被开除出教师队伍。

这次学校跟家庭的冲突,以家庭的胜利而告终,孩子却从起初的满不在乎、踌躇得意,变得焦虑不安。

孩子见到我之后,说出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觉得老师的命运现在掌握在我的手里。如果我坚持投诉,老师就会被开除,这样他的前途就被我葬送了,我良心上过不去;如果我放弃追究,我又担心他今后会继续整我……”

陪着孩子梳理了这次事件之后,我又跟妈妈谈了谈,父母都希望孩子能通过这件事懂得宽容,学会原谅。最终,一家人达成共同的处理意见:原谅老师,撤回投诉,孩子从重点班换到普通班。

事实上,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不同的学校和家庭之间上演着。单单是2015年到2016年的时间,我就接待过近300例类似的个案,其中有一部分案例对孩子和家庭的伤害更大,对教师和学校更具破坏性。

这些事件既让我心痛,也让我看得更清楚: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我们都同样爱着孩子,同样肩负着教育的责任。

家庭是人类社会的最主要组成部分。人根据其本能的特征,需要同类的关怀和怜悯,而家庭就是为满足人的这一天性需求,而建立的一个集体。在现代社会,一个人除了跟家庭这个小集体有深度联结,还必然会进入另一个集体,那就是“学校”。

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家庭都共同面对一个问题:怎样才可以更好地支持孩子健康成长?

和孩子一起,淋淋这场雨吧!

学校和家庭教育要达到协调一致,真正要落实在教育行为上又是何其难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教育学”,每个家庭都有其特殊性。

在一次学校体育节上发生的事情,给了我很多启发。

此事发生之后,我开始留意并关注:家庭如何才能为学校教育提供最好的支持?作为家长,是否可以放下成人的外壳、评判的思维,以及“零和”的行动,去跟孩子和老师们一起尽情地淋淋雨?

世上的家庭千差万别,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我们都是来自于家庭,我们都曾经是孩子,并从孩子开始一天天长大的。

所以,我们可以尝试从这个角度来思考:当我自己还是孩子的时候,我喜欢什么?我想做什么?我擅长做什么?我愿意做什么?我有能力做什么?我想要成为怎样的自己?

当我们对孩子的所思、所想、所为都感同身受,我们才开始找到生命和爱的出口,那也是教育的出口。

带着以上的思考为孩子选择适合他们的学校,为孩子创造他所需要的环境。我以为:这是家庭成为学校教育最好支持的基础。

我们一起等到阳光下,微风吹麦浪!

美国教育家赫斯伯格说:“学校要变得更好,我们就需要更多积极参与子女教育的家长。参与教育的家长越多,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学校以及我们国家的教育都将变得更好。”

我还想说:“孩子要变得更好,我们就需要更多配合支持学校教育的家庭。”

我的女儿上小学时,学习成绩基本上是班里的十名左右,在即将小学毕业时她遇到一个难题:到底上哪一所初中?她有三个选择:一是离家很远的市重点中学,她需要花掉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才可以考取,并且在未来的学习中也要竭尽全力才有可能跟上教学进度;二是离家有半小时车程的区重点中学,她冲刺一下就可以考取,每天却要花最少一个小时的时间在路上;三是离家最近的普通初中,她可以很轻松地完成学业,又有业余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我帮女儿梳理了情况,她自己权衡之后,选择了离家最近的普通初中,我尊重了她的选择。

随后,我又带着她对未来的人生目标进行探索。她找到了最想做的3件事情:1.做最牛的业余吉他手;2.当最牛的专业心理咨询师;3.和最好的朋友去旅行拍摄。

于是,在普通中学的日子里,她学业轻松,成绩排在年级前五名;每天有很多时间练习吉他,学习谱曲和弹唱;随时随地用手机去抓拍生活的瞬间,学习操作无人机,从空中去俯瞰世界;暑假和好朋友一起规划线路,去不同的城市旅行;有机会就研究青少年心理,既学会处理自己的不开心,也帮同学好友处理情绪上的问题……

记得女儿上初二的时候,孩子们在私下里讨论着一个话题:班里哪个同学最幸福?大家提到我的女儿最幸福。她问为什么,同学们说:“因为所有的男生都不欺负你,所有的女生都尊敬你。”当女儿跟我讲述这件事时,我看到女儿的眼睛里充满着幸福、满足和成就感。

当孩子自己有选择权,并得到家长的尊重,能在适合的学校里轻松快乐地成长时,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才有机会结出累累硕果。

女儿在初三毕业时,被保送进区重点高中,并获得奖学金。同时,也有另外三所学校找到女儿,希望能考虑就读。我陪着女儿就每所高中的特点,结合她自己的情况做了分析,最终她自己选择了最适合她的学校。

之后,我带着女儿再次做了学业和生涯规划,在初中阶段生涯探索的基础上,订立了高中三年达成未来目标的具体可行的计划。

其实,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只是教育的一部分。孩子的成长最终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自我学习的能力会越来越强,自我教育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孩子自己就能够吸收和利用资源,而学校和家庭就是孩子最大、最好的资源。

在这里,引用一句在家长课堂里常常说的话:“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如此,家长可成为孩子最大的支持者,家庭可成为学校教育最好的支持。

到那个时候,家庭和学校这对“爱人”,可以共同预见一幅美好的画面。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优势互补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优势互补 1、怎样才能保证家长与学校协调一致? 明阳天下国际教育培训说注意以下几个方法 一、畅通联系渠道,注意沟通形式的多样化。 学校教育要想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加强与家长的联系。要畅通联系的渠道,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和沟通方式,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电话联系、手机短信、家校联系本、家访、家长会等,都不失为根好的联系渠道。多方位的沟通可以将学校的教育要求和学生的近期表现及时告知家长,让家长将孩子在家的表现及时向教师反馈。班主任可以通过电话、手机短信等方便、快捷的方式与学生家长经常性的保持联系,及时沟通。把最近学生的在校表现,取得哪些进步,需要克服哪些问题,家长应配合做哪些工作等等,反馈给家长,而家长也可以由此向班主任咨询所需了解的情况。家长会是班主任与学生家长面对面沟通的好机会。开家长会之前,班主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会上应客观地介绍班级情况,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实现与家长的双向交流。家访作为一种传统的家校联系方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些问题单靠电话、网络、联系本是很难讲清楚的。 家长的个性多元化,班主任应该根据不同的性格的家长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沟通,对待粗暴的,蛮横无理的家长,要以静对动,以柔克刚。越难以理喻,就更应该小之以理,动之以情。而对通情达理的家长,在友好的气氛下,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在沟通过程中,班主任处于谈话的主导地位,要察言观色,根据家长的情绪采用不同

的沟通方式。 二、了解家长需求,指导家教方法。 由于许多家长都把读书成才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子女身上,加上计划生育政策的逝世使独生子女家庭成为现代家庭的主要模式,孩子是父母唯一寄托,因而对孩子期望值极高。但是家长在履行自己教育职责时又存在不少误区,因此,家长最需要的是家庭教育方法的指导。 首先,要向家长宣传有关家庭教育的理论知识。班主任要把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原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授给家长,让家长从总体上把握家庭教育的正确方向。 其次,要向家长传授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要让家长懂得科学的教育方法要符合孩子的身心特点,既不要拔苗助长,也不能放任自流;不但要按照社会的道德要求去规范孩子的行为,还要根据孩子的兴趣发展他们的个性和特长。 第三,要帮助家长提高对家庭教育作用的认识。一些家长错误地认为,孩子既然上学了,对孩子的教育就是学校的事,把教育子女的责任完全推给学校。这种弊端是显而易见的。班主任要耐心提醒:学校教育不能代替家庭教育,家长要关心子女各方面的健康成长,要做孩子的表率。班主任要使家长认识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互相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要以学校教育为主,家庭教育为辅。只有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三、教育优势互补,双方协调一致。 家庭和学校都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场所,双方有了明确的分工,

浅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浅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家庭,而学校教育是基础和重要补充,学校和家庭是密不可分的,它能配合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每位教师应关注家庭教育,做到密切与学生家庭的联系和交流,发挥学生家庭的教育作用。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否充分发挥教育职能,不仅关系到子女的成长成材,整个家庭的兴衰,而且也会影响到全社会的安定团结,民族的健康发展,古时就有“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之说,因此,我国十分重视,关心和引导家庭教育,并逐步通过法律和社会舆论来规范家长对其子女的教育,并把父母与教师对下一代的教育相提并论,不允许父母推卸教育后代的责任和义务。 目前,由于受不良社会的影响,青少年的犯罪率越来越高。这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病态现象和发展中国家的毒瘤,因此人们呼吁,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措施,去充分发挥家庭的潜在力量,去抚养、教育、监护下一代,传授文化遗产和价值观念,同犯罪现象和违法行为作斗争,将出现不堪设想的社会危机。 二、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是家庭教育 一个家庭新生命的诞生就欲热着家庭教育的开始,甚至从胎教就开始启蒙了。从出生到六岁左右。大部分或全部时间在家中或幼儿园度过,在生活和心理上对家庭存在着极大的依赖性,父母的言行举止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时做父母就成了孩子良好品质的传播者和诱导者。 当孩子进入学校后,开始接受学校有目的和系统的全方位的培养和教育。这时候学校教育起着主导的作用。然而孩子的成长阶段离不开家庭教育。因为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主要形式是走读制。学生与家长相处的时间要比学校教师的时间长,所以其父母的教育仍然经常性的起作用。同时,学校校教育的主导作用,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和配合,因为家庭固有的血缘关系,感性和伦理道德等内在的关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因此,孩子进入学校后,家庭教育起着学校教育的必要的补充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家庭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这样一来,父母都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一个孩子身上,如何教育独生子女,就成为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家庭教育的新课题,每一位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风,但由于教育方法的不得当,给孩子过多的压力,造成不良的后果,随着社会竞争力加强,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越来越高,往往又适得其反,有的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家庭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了家庭,它便也随之产生了。这种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起,构成了人类所接受的全部教育。由于家庭教育是在家庭成员之间进行,这就决定了它的初始性、持久性和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的关系的亲密性,自然,家庭教育对人的影响之大就不言而喻了。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使人终生受益,而不良好的家庭教育自然也就贻误终生。 1一名学校老师要对多名学生关注程度不如家里是2个甚至很多人关注一个学生! 2 学校的教育是科学文化素质的教育!而家庭是人生官价值观的教育!两者相比后者更重要!因为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再多的科学文化素质也不能照福社会!反而会危害社会! 举例:恐怖分子,能够做导弹,有知识但是危害社会 3还有家庭教育不重视的恶果:学生成绩起伏很大;和同学关系紧张;容易偏激。造成偏科! 4你应该设想一下你们对手会怎么说:他们可能会强调学校的教育完善,面面具到!还有给你个例子,学校不是一定时间要开家长会吗!这就表明家庭的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 5在刚刚结束的两会国家重视学生的情商教育,就是要家庭教育来培养的! 6家庭是培养学生心灵的窗口,学校是培养科学文化知识的地方,设想一下拥有很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却因为心里问题发挥不出来。在大考时很容易就失败啦,不会成功的! 就这么多,最重要的是抓住对方讲话的漏洞讲!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但被做为一种学科进行研究,在我国也就是近年来的事情。这是时代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国民整体素质提高所必须涉及的问题。这里与家长们探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目的是要家庭与社会、教育部门共同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任务。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集体(托幼园所、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前苏联着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的地位。为此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 一、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其教育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幼儿园、学校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在孩子入园、入校后,配合幼儿园、学校使其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教育的重点是以品德教育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

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1]

小议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叶英 孩子的教育主要源于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教育,而家庭教育则是三种教育的启蒙教育,更是教育的“必经之路”,因此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家庭教育过程中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和困难呢,笔者结合对女儿的教育谈谈对这方面的认识和看法。 一、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是父母担任子女“第一任教师”能力偏弱,家庭学习氛围不浓。 当前很多父母缺乏对自身的“约束”,有的言行大胆,有的放之任之,使一些自身的“不良习气”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孩子;有的家长认为学习就该是老师的事,忽略的了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的主导地位,不善于积累和学习,对孩子的问题“一知半解”或“避重就轻”,使孩子感受不到家庭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是亲子教育的理念没有根本形成,父母与子女“互动”不够。 现阶段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重孩子智力开发,轻个性、情感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对孩子过多限制、过度保护导致许多孩子自理能力差,自主性差;因为都是独生子女,导致孩子缺乏一起交流玩耍的伙伴;有些家庭隔代抚养或请保姆照管孩子,导致家庭亲子关系生疏。 三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没有根本达成一致,相互脱节。 当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象两条“平行线”,没有交集,各做各的,使孩子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道理无法一以贯之地在家庭中得到正确的应用,这种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忽视。 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一是父母加强自身学习和养成,成为孩子信赖和引以为傲的“第一任教师”。因为父母在孩子幼年时代始终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是孩子安全生存的保护者,又是人生启蒙的向导。父母双方在教育子女的态度上首先协调一致,并相互配合,宽严相济,在孩子面前树立起一个慈祥而威严的形象,使孩子容易接受父母的教育。此外,孩子对父母的言行举止往往能心领神会,以情通情。在处理发生在周

教育学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5+2=0和2+5=0

教育学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5+2=0和2+5=0 教育学葛程程 在北京一家出版社工作的王女士有个正上小学的儿子,她信奉快乐教育、民主教育,认为培养一个独立、智慧、有个性的人比成绩好更重要。因此,儿子虽然成绩出类拔萃,但由于比较“特立独行”而经常挨批,王女士也三天两头被学校请去。她今天告诉记者,自己非常反感老师对儿子的评价。 可多年担任班主任的李老师却认为,王女士这样的家长过于相信自己的孩子,总觉得老师对孩子的批评不公正、不全面,在教育过程中有意淡化教师的评价。 “很多家长民主教育的实质就是一种溺爱。” 李老师说,这让本来应该成为合力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变成分力,不利孩子的成长。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现在,很多学校和家长在互相抱怨,都认为是对方在弱化自己的教育效果,学校说是“5+2=0”———学校教育5天的效果还抵不上家庭教育两天的影响,而家长则认为是“2+5=0”———每周两天的家庭教育根本无法和5天的学校教育抗衡。 结果就是互相不信任,然后站在各自立场上“抢”孩子。 学校观点:家长一个细微行动就会让学校的教育白费。北京师范大学的刘伟教授说,一个人思想品德的形成要经过“行为———习惯———性格(行为准则)”的过程。这一过程多在现实生活中才能实现,但是,学校是一个特殊的教育场所,缺少现实性和真实性,教育多以观念的直接传输为主。“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种教育是脆弱的,生活中一旦出现与教育不符的行为,孩子本不牢固的观念就会动摇。” 家长观点:按老师简单的好恶培养让孩子心灵受伤。

不少家长介绍,老师喜欢的“好孩子”有两种:乖孩子和学习好的孩子。而在小学,老师更喜欢的是乖孩子。孩子被老师评价为“不乖”的主要表现就是:上课时手不放在背后、举手举得太高、有时不完成作业。 这是对孩子心灵的一种挫伤,“孩子还没有定型,他们的发展还有很多可能性,这么小就按照老师简单的好恶进行培养,孩子会失去想像力、创造力,成了流水线上下来的没有个性的机器”。 无论“5+2=0”还是“2+5=0”,结果都是“0”。这种争论对改变教育现状没有意义。教育是个连续的过程。互相指责、抱怨只会把问题变得更糟。 此现象源于学校教育与社会现实生活、家庭教育的严重脱节。 一、教育环境问题:在学校,学生做了错事,老师会采用多种方式对其进行教育。学生做了好事,会在全班、全年级,甚至全校学生学生面前对其表扬,这无疑给其他学生树立了榜样,于是学生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会朝着老师期待的、认可的方向去努力。在家,更多的是身教,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的思维及发展。 二、教育方法不一致:在学校,优秀的作业尝尝被拿出来当作展品,学生也以此为荣,所以,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在努力,但在家就会失去这种竞争的氛围,有些家长甚至从来没有过问过学生的作业。当然,有些家长的方法是值得提倡的。孩子做作业时,家长就坐在一旁看书、学习,让孩子有一种学习的安全感。 我认为如果要改变这种状况,“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缺一不可。学校教育应与家庭教育相互通融,老师和家庭互相沟通。 教育的主要阵地是学校,家庭教育对学生也有重要意义。 学校教育在体现政治意志、宗教观念、道德取向、人生价值追求和做人的原则等方面。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方面,在适应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方面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家庭是一个人首先接受教育,而且又可以对其终身施教的地方,家庭教育在家务劳动、个性意识的形成、生活习惯、道德行为的养成等方面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老师的教育方法可能需要质疑,但家长的学习态度、学习热情也是需要反思的;孩子的生活习惯不好、喜欢撒娇等,这些还是归于家

实用文档之浅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实用文档之"浅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家庭,而学校教育是基础和重要补充,学校和家庭是密不可分的,它能配合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每位教师应关注家庭教育,做到密切与学生家庭的联系和交流,发挥学生家庭的教育作用。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否充分发挥教育职能,不仅关系到子女的成长成材,整个家庭的兴衰,而且也会影响到全社会的安定团结,民族的健康发展,古时就有“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之说,因此,我国十分重视,关心和引导家庭教育,并逐步通过法律和社会舆论来规范家长对其子女的教育,并把父母与教师对下一代的教育相提并论,不允许父母推卸教育后代的责任和义务。 目前,由于受不良社会的影响,青少年的犯罪率越来越高。这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病态现象和发展中国家的毒瘤,因此人们呼吁,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措施,去充分发挥家庭的潜在力量,去抚养、教育、监护下一代,传授文化遗产和价值观念,同犯罪现象和违法行为作斗争,将出现不堪设想的社会危机。 二、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是家庭教育 一个家庭新生命的诞生就欲热着家庭教育的开始,甚至从胎教就开始启蒙了。从出生到六岁左右。大部分或全部时间在家中或幼儿园度过,在生活和心理上对家庭存在着极大的依赖性,父母的言行举止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时做父母就成了孩子良好品质的传播者和诱导者。 当孩子进入学校后,开始接受学校有目的和系统的全方位的培养和教育。这时候学校教育起着主导的作用。然而孩子的成长阶段离不开家庭教育。因为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主要形式是走读制。学生与家长相处的时间要比学校教师的时间长,所以其父母的教育仍然经常性的起作用。同时,学校校教育的主导作用,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和配合,因为家庭固有的血缘关系,感性和伦理道德等内在的关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因此,孩子进入学校后,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区别

家庭教育理念传播 首先,大家要清晰概念: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什么区别? 一,实施教育环境不同 二.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关系不同 三,教育者自身条件不同 四、确定培养目标的依据不同, 五、教育内容不同 六、教育方法途径不同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区别 1.实施教育的环境不一样,学校是为了开展教育活动而专门建设的机构,一切设施、人员都围绕着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而组织起来。家庭教育只是家庭的职能之一,家庭还有生产、生育、娱乐、养老等职能,家庭环境不能只围绕教育活动而设置。在家庭环境中,有些因素是有利于教育活动的进行的,有些因素是不利于教育活动开展的,但是因为家庭还承担着其他的职能,一些对教育活动开展不利的因素也是很难调整的。 2.教育者不一样,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关系不一样。学校教育由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承担,而家庭教育只能由家长(主要是父母)来承担。教师只有在经过长时间专业训练并经过相关机构考核合格后才能够开展教育活动,家长是因为生育而自然成为教育者。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单一的师生关系,是在社会分工精细化的过程中产生的新的关系,是为了开展教育活动而人为建立起来的一种关系,学校教师是一种职业,目的是通过参与社会分工而获得维持生存所需的劳动产品。家长孩子之间除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关系外,还有血缘关系,是自然形成的一种关系。孩子可以看作是家长生命的延伸,家长和孩子之间不存在根本利益的冲突。 3.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不一样。学校教育的内容特别是公立学校的教育内容是由国家统一规定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合格公民应具有的信念、知识和能力,各个学校会使用统一的教材,并接受统一的管理和考核。家庭教育没有统一的内容,一般是为了适应具体家庭的生活而对儿童行为、观念的规范和必要的生活技能的传授。家长会根据自己对社会发展的认识,为了使孩子能够更好的适应未来的生活而对孩子进行一些知识、技能的教育。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孩子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自己,通过消耗自己的劳动抚养孩子就是每个人生命的一部分,而且孩子生活的越好越开心,父母与孩子之间是不存在利益冲突的。当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有些人在自己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时也会采取舍弃第二生命的方式。 教育的方法不一样,学校教育的方法是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堂教学,有具体的学习计划,有详细的学习内容,会对学习的效果进行评估。而在家庭教育中,教育的方法主要是说教、榜样示范,需要孩子自己进行观察学习。 4.教育目标存在差异。学校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合格的公民,由统治阶级具体确定,具体要求与社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而家庭教育的主要目标是由家长来决定,受到家长的意志,经历、文化素养、职业、喜好的影响,由于家庭是千差万别的,因此每个家庭的教育目标都各不相同。因为每个人都是社会人,人必须通过参与社会分工而获得生活必须的产品。虽然每个家庭在具体的教育目标上存在差异,但是都是为了适应当下的社会生

学校教育_社会教育_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的观念也随之而变化。如此,教育显得更加重要。一直以来,群众们都认为教育只是学校的事,殊不知它与家庭,社会都有很大关系。一、学校教育的重要性 学校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一般说来,学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学校教育是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组成部分,个人在学校里学校教育是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组成部分,个人在学校里接受计划性的指导,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学校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着个人社会化的水平和性质,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基地。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社会尊师重教,学校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在社会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教育有这些特点:1.职能的专门性.学校教育职能是专门培养人,学校是专门教育人的场所。学校教育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比,其不同之处首要的便是学校教育的专门性。2.组织的严密性.教育的特点在于对人影响的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学校教育正是体现了教育的特点。学校教育的目的性和计划性集中体现在严密组织性上。是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态所不具备的。3.作用的全面性.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作用是全面的。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对人的成长影响多少都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影响的范围也往往只侧重在某些方面。4.内容的系统性.适应培养造就全面完整社会人的需要,学校教育内容特别注重内在连续性和系统性。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在教育内容上一般具有片断性。5.手段的有效性.学校具有从事教育的完备的教育设施和专门的教学设备,如声像影视等直观教具,实验实习基地等等,都是学校教育的有效手段。6.形式的稳定性.学校教育形态比较稳定。它有稳定的教育场所、稳定的教育者、稳定的教育对象和稳定的教育内容,以及稳定的教育秩序等等。这些特点都表明了学校教育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非常重要。 二、社会教育的重要性 社会教育是通过学校以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对青少年和人民群众进行的教育。社会教育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比有许多自身的特点:1 开放性.社会教育部向学校教育具有诸多限制。它没有年龄,时间,地点,等局限,随时随地都可以接受教育。2 群众性.社会教育的服务对象不仅是青少年,对各个年龄阶段,各行各业人员都有重要意义。3 多样性.社会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多样性。4 补偿性.有些学校尚不具备的知识需要社会教育予以补充。5 融合性.社会教育不仅具有独立形式,而且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教育日益发展,尽管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目前还处于辅助和补偿地位,但他越来越显示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的社会教育具有其他教育形态不可比拟的特殊作用,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下述各个方面:第一,社会教育直接面向全社会,又以社会政治经济为背景,它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具有更广阔的活动余地,影响面更为广泛,更能有效地对整个社会发生积极作用第二,社会教育不仅面对学校,面对青少年,更面对社会的成人劳动者。这不仅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满足成年人继续学习的要求,有效促进经济发展,还可以通过政治、道德教育,促进社会安定与进步。第三,社会教育形式灵活多样,没有制度化教育

小学生家庭教育与小学生学校教育的关系

小学生家庭教育与小学生学校教育的关系 一、什么是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 实施的教育。而按照现代观点,家庭教育既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员 (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心理专家郝滨老师曾 说过:“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确实,家庭教育 是对人的一生影响最深的一种教育,它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一个人 人生目标的实现。 二、家庭教育的特性 家庭教育是针对自己孩子个性的“特殊教育”,所以家庭教育的 形式有其独特的性质。 1、家庭教育对孩子具性 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有父母,是不可选择的,这就决定了家庭教育 对孩子的性。家庭中各个年长的成员,如“父、母、祖父母等”构成 了家庭的主要形式,会形成一种家庭特殊的环境及氛围,就是家风。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种家风对孩子会产生各种熏陶、影 响和教导,如:杏林世家”、“梨园之家”、“教育世家”等等。 2、家庭教育对孩子具有早期性 家庭是孩子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人文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在这里,孩子第一次学会说话,第一次学会走路,第一次很 多的第一次都是在这个小小的家庭里面完成的,这是孩子人生学 习的第一个课堂,而家长也在这里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启蒙之师。所以家长对孩子实施的教育具有早期性。在幼时,也是孩子语言 启蒙的关键,如果家长不注意发音,那对孩子的影响可能是终其一生的。

3、家庭教育对孩子具有连续性 孩子从出生以后,几乎有2/3的时间都是与父母度过的,从早到晚,朝朝暮暮,都在接受着家庭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在有意和无意、计划和无计划、自觉和不自觉之中实行的,甚至有时候家长都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对孩子实施了教育,但不管是家长对孩子何时或是以何种方式实施了教育,这种教育在生活习惯、道德品行以及谈吐举止等方面对孩子的影响、熏陶与引导都是长远的,其潜移默化的作用也非常大。 4、家庭教育对孩子具有感染性 何为家庭?就是因为人们血缘关系、抚养关系以及情感关系建立起来的。正是有了这些血缘、抚养以及情感关系的存有才使得孩子对家长产生一种依赖感和亲密感,而孩子也很容易的感受到父母的喜怒哀乐,从而对孩子产生感染作用。在小朋友的玩耍游戏中,当出现争执情况时,孩子很容易的就脱口而出:“我爸爸是这样说的,”或“我妈妈是那样做的,”等等。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近年来,总是觉得学校对“教育”所承担的责任过多过重,而且还在向更多更重的方向发展。这些过多过重的责任有的是由于社会和家长的逃避与推卸而来的,有的则是学校自不量力或越俎代庖而揽来的。比如,儿童和青少年存在的一切不良现象和问题,几乎都归咎于学校教育的不足与失误;学生的安全、犯罪、吸毒等问题都被说成是学校的责任。有人说:生活与教育联系,就将家务活动中的洗衣、做饭、叠被子等这些本该是家庭教育的事,都弄到学校来了。某校一名成绩优秀的学生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该班两名成绩较差的学生打死后,三位学生家长跑到学校来说这是学校的责任,是学校的教育不够,就连政府和公安部门都这样认定。事实上,这远远超出了学校教育的本质和力所能及的范畴,是一种夸大和泛化学校功能,以及推卸责任的一种可怕现象。学校是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场所,他的功能在于促进,并非包揽,学校教育只是对学生实施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并非全部,除了学校,还有更多的教育环节和教育承担者。 一、教育的主阵地是学校,但家庭和社会也有教育的职责和义务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有了人类就有了教育。学校教育在体现政治意志、宗教观念、道德取向、人生价值追求和做人的原则等方面,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方面;在适应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方面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一个人从婴儿——童年——少年——青年——成年,都是谁在影响着他的成长,都是谁在管理和促进他各方面的发

展,他的性格、能力和信念及责任心的形成都是在家庭环境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成长中的孩子在学校是一名学生,同时他也是家庭中的孩子,一个社区的人。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在影响着他的成长。追寻教育的实质,面对不足的现实,我们不得不重申:教育,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必须承担责任,因为,我们大家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二、学校教育至关重要,但家庭和社会的教育更不可忽视教育是培养新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学校教育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家庭、社会及他本人的教育功能各有特性,是不可轻视和无可替代的。 1、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家庭是一个人首先接受教育,而且又可以对其终生施教的地方。“养不教,父之过”。正是说一个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家庭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当然,家庭教育没有学校教育系统、专业,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个性、人格、意志、是非观念和品性等方面的影响是学校教育远不能及的。我们常常发现有好些父子俩和母子俩走路的姿势,说话的风格都很相近。这样的事实就足以证明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何等重要。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长期的教师,是终生的教师!家庭是一个人出生以后的第一个生活环境,孩子在家庭中生活的时间长,其身心成长关健在家庭,对孩子影响最深的人往往也在家庭。因此,家庭教育在家务劳动,青春期的教育,个性意志的形成,生活习惯,道德行为的养成等方面都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论文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论文 《正确认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摘要: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抱怨:“我家孩子的老师不行,我都把孩子交给学校了,怎么老师还动不动就找家长呢?”“我最怕接到老师的电话,不是没交作业,就是又惹事了”,“我孩子一直很聪明,可老师太差,搞得现在成绩越来越差!”,作 为一名教师,我也同样听到不少同事的感叹:“这孩子从来不做作业,家长竟然从不过问”,“看这父母当的,连孩子的班主任都不 认识”,其实正是这些抱怨与感叹,暴露出我们对家庭教育与学校 教育认识上的误区。 关键词:认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关系 1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误区 1.1家庭教育的误区.据北京零点调查全国70%家庭存在着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法不当、亲子关系紧张等诸多问题。30%的家庭对孩 子经常打骂;以忙为理由对孩子放任自流的也占30%;溺爱孩子几乎 是独生子女家庭的通病,而功利性太强以自己意愿或随意地教育孩 子的家庭也为数极多。 概括起来看,表现在家庭方面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是只养不教。一些家长认为,孩子是自己生的,孩子的物质生活、衣 食住行自已责无旁贷。只要满足了孩子的一切物质需求,就算尽到 了自己的责任;只要给孩子交了学费,把孩子送进了学校,就是履行 了自己的全部教育义务。二是教不得法。教不得法有四种表现类型:(1)过份溺爱。这种类型的家长视孩子为掌上明珠,宠孩子为小皇帝,明知孩子犯了错误,不仅不批评教育,还遮遮掩掩。(2)过高期望。 这种类型的家长对孩子的生活学习不是从实际出发,对孩子的要求 是每次考试都得100分,而不能低于95分。(3)过度激励。这种类 型的家长把许愿作为对孩子的最佳激励措施,许多本该孩子自己干 的事情,都成了等价交换,结果造成孩子的任性和斤斤计较。(4)过

浅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效衔接

浅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效衔接 苏霍姆林斯基说:“若只有学校而没有家庭,或只有家庭而没有学校,都不能单独承担起塑造人的细致、复杂的任务。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地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加强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的合作和主动性衔接,已成为现代德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需要家长和教师素质的提高和学校与家庭的默契。那么学校和家庭作为两个教育者,如何默契地行动一致,志同道合,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地教育学生(孩子)呢? 一、注重提高家长和教师素质 现实生活中,家长和教师在教育学生(孩子)的素质不一致表现在诸如教育目的、教育过程、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配合、教育合力等方面存在不协调的情况时有发生,而这些不协调表现在诸如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减压与加压、全面发展与学科第一,并由此派生出诸如择校择班,家教补课,参加兴趣班培训班等认识上的矛盾,严重影响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有序进行。现实急需提高家长和教师的教育教学素质。 所谓家长和教师素质的提高,不仅仅是指两者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的提高,更在于两者要充满对学生(孩子)的爱心,要信任学生(孩子),充分尊重学生(孩子)的个性;两者要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地学习教育知识,增长培养能力,要善于观察和发现,要把握与学生(孩子)沟通的技巧,努力培养学生(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品质,激发学生(孩子)综合学习兴趣,善于在学业及各个方面指导并敢于放手学生(孩子);两者要恪守诚信,不断创新,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敢于承担责任,能为学生(孩子)树立榜样,不浮躁不功利,保持自身的身心健康,成为善于合作品德高尚的人。这些是家庭和学校必须要有的

(完整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塔孜洪乡中心小学布阿依夏木·依米提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环境,它是培养社会人才的摇篮,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及思想行为方面起到一个正确的引导作用。家庭则是未成年人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学生、家长是校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两大群体,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重视校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链接是十分重要的。家长作为学生的父母和教育的投资者之一,自然十分关心学生在校的发展和受到了什么样的教育。同时,促进家校协同也是校园教育的重要职责,家庭教育也要适应校园的要求并支持和配合校园教育,校园教育要依靠家庭教育。 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影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的三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环节,是缺一不可的整体。 (一)、家长教育是启蒙教育 家庭是未成年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成员尤其是家长的形象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直接的、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这里说的家长形象,包括家长的知识素养、品德修养、行为方式、人生态度以及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等方面留给孩子的基本印象。一个良好的家长形象,将会引导孩子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一个有明显缺欠的家长形象,会在孩子的幼小心灵深处留下病态的种子。一些家长对孩子要求很严格,总希望他有有出息,孩子出了点问题,总

爱指责学校怎样、老师怎样、社会环境怎样,唯独不对自己进行反思。其实,“家长就是孩子的镜子”。 (二)、学校教育的作用 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可以帮助青少年懂得磨砺意志,优化性格,自尊自信,陶冶情操,严于自律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具有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对待成功的正确态度,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去。在实践中,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提高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优化自己的性格,陶冶高尚的情操,锻炼坚强的意志,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战胜困难和积极对待挫折的勇气和本领。学校是进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主课堂,孩子在走向成年、走向社会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学校教育的作用在于教书育人,对孩子的德、智、体、美等方面进行基础性培养和开发,为其成为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基础。健康的学校教育,应坚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把思想道德教育、人格塑造摆在第一位。因此,抓学习成绩、抓升学率要与抓校风、班风、学风和学生思想品德修养结合起来。要改革和完善教育体制与教学体制,改革和完善招生与考试办法,切实纠正那种“唯分数论”的错误办学倾向。要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从校长到普通教职员工,都要既重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也重视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家庭教育如何配合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如何配合学校教育 人的一生中要接受三方面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作为人生接受教育最早,影响时间最长的一种基本形式,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父母该如何配合老师做好家庭教育呢? 一、配合老师,辅导孩子的学习。 有些家长认为,将孩子送到学校,自己就万事大吉了。至于孩子的学习,这是老师的责任,孩子学习不好,这是老师不会教;有些父母整天忙于工作,根本无心来过问孩子的学习;明知孩子学习不好,却从没想过怎样配合老师提高孩子的成绩;自己文化层次不高,无力辅导孩子的学习。。。这都是一些错误的想法和做法。要想孩子的成绩好,家长必须配合老师,共同抓好孩子的学习。 颜韬巍是三年级下学期转到红太阳小学的,以前的学校对英语不够重视,因此他英语跟同班同学比,落下了一大截,自己学起来也没什么兴趣,不愿学。我和先生总是不厌其烦的向他讲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告诉他不要和别人比,先和自己比,要求他每天记三个单词,帮助孩子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同时在家中一有时间,就用他学过的句型与他对话,帮助他巩固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经过我们锲而不舍的努力,孩子的英语成绩有所提高,上次期中考试还打了100分,这可真是意外的惊喜。 学生的学习成绩参差不齐,但是,无须讳言,即使是再负责任的

老师,也无法做到针对所有的学生来施教。家庭教育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家长可以针对自己对孩子的了解,有针对性的辅导孩子的学习,缺什么补什么,长于什么就发展什么。 有些家长可能认为自己没什么文化,孩子学的什么,自己也不懂,怎么帮助孩子学习。安徽有一个农民,自己从没上个一天的学,孩子第一天上学时,他就对孩子说:“爸爸不识字,以后你在学校学了什么,回家教爸爸,爸爸也想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孩子一听就来了兴趣,每天在学校学的特别的认真,因为他回家还得当小老师呢,成绩自然也就特别优秀。其实帮助孩子学习不一定自己要会教,态度上重视就足够了。督促孩子每天按时完成作业,给孩子的家庭作业本签个字。你态度上的重视,会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是他的一项神圣的事业,因此也会重视起来。 二、维护老师的威信。 教师在学生中一般都有较高的威信,儿童心理学称这为“向师性”。这是孩子顺利接受教育、积极向上的重要前提。家长要十分重视维护教师的威信,做到尊重他们的劳动,理解他们的教育举措,支持他们的工作。如对某教师工作有意见,可直接与老师本人交换意见或与有关同志交谈,切忌在孩子面前乱发议论和牢骚,更不能轻易地破坏教师的这种威信。 有一个孩子初上小学,回家告诉父母,他的老师是×××。正巧他的姨妈在一旁听后,说:“完了!这就是教我儿子的那位,可以说是全校最差的教师。他害了我儿子,还要害你儿子的。”这孩子及其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 高中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即将步入成人的最后的教育阶段,面对当前高中新课程的全面推进,学校教育的传统模式被打破,相应家庭教育的方式也在有意无意地发生着变化。现阶段,如何发挥家庭教育的最大作用,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融为一体,这是摆在每一位高中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传统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不关心家长的教育修养,任何教学和教育任务都是不可能解决的。”事实上从学校问世以来,学校同家庭的关系问题,始终是教育界和社会关注的话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是我们党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意见强调指出:“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这充分说明党中央对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在人的教育和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家庭中家庭成员的相对减少,孩子成为家庭生活的中心,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健康成长。重视家庭教育,已成为众多家长的共识。特别是到了高中阶段,由于面临高考的压力,众多家庭尤为重视学生的发展变化。这时候,家长已成为孩子教育的积极参与者。家长重视教育投入,重视孩子的发展,以期进入主流社会,这似乎成为家庭教育追求的目标。但是其中暴露的问题也是很尖锐很突出的:部分家长认为高中学生除了物质上由家庭负责外,教育的问题应该全是学校的责任;孩子发展片面,除了书本知识的掌握,应试技能的提高,人格发展、道德素养以及社会技能等发展不足;教育子女方式简单传统;社会转型时期特有的道德规范不定型的状况,使家庭教育面临着道德问题的两难选择等等。 “教先从家始。”家庭是孩子的天然学校,孩子极易受家庭的影响。离开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孩子在学校里受到的教育,到了家庭可能就“一笔勾销”。要使学校教育达到预期的目的,只有加强家庭和学校的联系,积极争取家长的理解、关心、配合和支持,使家庭和学校形成一股教育合力,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育的目的。 那么,怎样才能加强家庭和学校的联系工作呢?我们认为应做到三个重视: (一)、重视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正确认识。 苏霍姆林斯基把学校和家庭比作两个“教育者”,认为这两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但是不少家长还没真正认识到自己就是教育者。这就需要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让家长积极担负起教育者的责任,这样才能形成合力。 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一些家长,他们往往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把一切都交给老师了,自己只要给孩子吃好、穿好、住好就行。至于教育,那是老师的事。针对这个种现象,我们首先应转变家长的这种不正确的观念,通过交谈、讲座、书面联系、向家长推荐一些谈家教重要性的文章等方法,使他们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慢慢地担负起教育孩子的重任。 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我们还帮助家长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做好子女的表率。孩子的眼睛就像照相机,每天都拍下了父母的形象。家长的道德修养,言行举止都会给孩子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如高一(15)班有位学生,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妈妈成天在家麻将,不仅不给孩子适当的教育与辅导,孩子正常的休息时间也得不到保障。另外那些打麻将人的出言不逊也对孩子产生了很坏的影响。一段时间,孩子不但成绩下降,而且在日记中流露出对妈妈极度的反感,甚至有厌学的心理。当班主任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多留点时间和空间给孩子,并分别从教师的角度和孩子的角度给家长提出了些建议。家长认识到了这不单单是玩的问题,这种行为可能毁了孩子的一生,她逐渐改掉了视赌如命的恶习,还经常带孩子去书店,让孩子感受到母爱的温暖,孩子成绩渐渐有了提高。在母爱的温暖下,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的探索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的探索与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的 探索与研究 单位:承留二中 负责人和撰写人:周卫东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一)家校合作协同育人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当前,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教育处于转轨期,而初中生则处于人生的转折期。随着信息化大潮扑面而来,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教育问题日益增多,学生心理问题也较严重,厌学现象比较普遍,师生关系也不甚和谐,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合力尚未形成。教育观念比较落后,教育手段也还陈旧,造成学生难教、教学被动的局面,特别需要创设一个良好的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发展的学习氛围。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思想、性格、习惯、人格的关键时期,也是学习起伏较大的阶段,因此,家校结合全方位教育孩子显得十分迫切。在我国,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形成的家长参与意识不强,家长角色的错位,流于形式的家校合作,导致家庭教育未能真正地发挥其作用。因此家长如何转换自己的角色,明确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责任与地位,以积极的心态适应新形势下的家庭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从学校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研究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整合的策略也十分必要。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三大支柱”之一,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调查证明,我国家庭教育明显滞后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一些观念、方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要求,特别是近几年,我们经常在新闻媒体上看到全国各地时常会出现一些青少年比较极端的犯罪行为,并且呈上升趋势,以沿海发达地区为多,说明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存在有较大的问题,这些问题多数与家庭有关。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教授的研究证明:我国三分之二的家庭教育方法不当,问题出在孩子身上,根子在家长身上。当今世界各国对家校合作以及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的有机结合都十分重视。各国已普遍认识到,青少年儿童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需要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家长的通力合作。近年来,美国为着重研究解决公立学校的危机问题,把家校合作作为教育研究和学校改革的主题;英国、德国、法国、芬兰和挪威等欧洲国家,也将家校合作作为教改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家长参与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活动是当今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世界性的研究课题。综上所述,对于家长参与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活动,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其途径和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搞好学校、家庭之间的有机结合,家校合作协同育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二)建立家长学校是现代教育飞速发展的现实需求现代社会和家庭教育的迫切需要 家庭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而家长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关键。家长学校的建立对于普及家庭教育知识,促进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结合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家长学校课程建设现在尚处于无规划、无体系的阶段。 作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家长教育体系的研究》的子课题,《家长学校课程建设研究》课题组提出了要抓住家长教育的课程建设核心,在课程理论体系、课程标准、内容规划、师资培养、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行动研究,通过对家长学校课程建设体系研究和家长教育的实验,总结出成功的家长学校教育经验,广泛进行推广,构建一整套符合中国国情、适合中国家长需要的家长学校课程体系,以引导规范我国的家长教育,切实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和家庭教育能力,从而振兴繁荣具有中国特色的家教育事业。这是我们研究的最终目的,也是现代教育飞速发展的现实需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