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小板减少病人注意生活调理_海文琪

血小板减少病人注意生活调理_海文琪

血小板减少病人注意生活调理_海文琪

血小板减少病人注意生活调理_海文琪

血小板减少病人注意生活调理?北总三院海文琪介绍说,血小板减少患者在发病期间,一般会出现全身乏力,出血,紫斑等症状。近年来,污染加剧,血小板减少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有些患者治疗不当,病情严重危及生命。由于血小板减少病程一般再一年以上,所以血小板减少患者应长期做好护理工作对于康复非常有利。

血小板减少病人注意生活调理?

A、得了血小板减少时,在日常饮食中,要以高蛋白或是高维生素为主要饮食原则,并且还要注意要吃一些易消化的东西,并且防止吃一些过于油腻的或是带有刺激性的食物,当有出血情况出现时,一定要注意饮食的调节,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禁食,或是半流食进行饮食,这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护理的要点。

B、如果有口腔粘膜与齿龈出血,应该加强口腔护理,防护口腔感染,定时漱口。如齿龈及舌体发觉血泡,小血泡通常无须处理,大的损害进食的血泡,可以用无菌空针抽吸积血,局部以纱布卷加压至出血停止。

C、在急性发作期,要注意休息,还要加强防护,避免出血的情况,并且还要注意状装的柔软度和宽松,并且要防止剧烈的运动,要防止平时活动时关节受伤的可能性,这也是需要患者朋友们注意的。

D、血小板减少病人要注意什么?在春夏是血小板减少易发的季节,这时就需要注意避免受凉或是感冒,这些都是护理血小板减少的一些方法。

血小板低的原因主要有三种:

一、血小板生成减少或无效死亡:包括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种,获得性血小板生成减少是由于某些因素如药物,恶性肿瘤,感染,电离辐射等损伤造血干细胞或影响其在骨髓中增殖所致。这些因素可影响多个造血细胞系统,常伴有不同程度贫血,白细胞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明显减少,这也是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二、血小板破坏过多:包括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获得性血小板破坏过多包括免疫性和非免疫性。免疫性血小板破坏过多常见的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药物血小板减少。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破坏过多包括感染,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这是一种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三、血小板在脾内滞留过多:这种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最常见于脾功能亢进。切脾手术也是治疗血小板减少的一种方法,但是往往效果并不是太理想,而且会给患者身体造成一定影响。

上述海文琪专家为大家介绍了“血小板减少病人注意生活调理?”,对于血小板减少大家应该有了更多的认识。

捐献血小板注意事项

捐献血小板注意事项 献血后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献血后稍事休息,不要急起,并用棉球三个手指加压穿刺部位15分钟左右。如果针眼周围有青紫,两到三天热敷可逐渐消退。献血后的当天,要注意穿刺针眼处的清洁卫生,洗澡以淋浴为好,避免脏水污染针眼,以防感染。在献血后的1-2天里,适当吃一些高蛋白和易消化的食物,切忌过食,也不要剧烈运动,适当休息。个别出现倦怠感觉者,只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也会很快消失的。献血后稍事休息,进食饮料、小点心,并领取献血证。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休息。穿刺处若有青紫现象并不要紧,这是因为有少量血液渗出的缘故,可局部冷敷。穿刺处1—2天内不要沾水。 献血后要注意什么? 1.要保护好静脉穿刺部位:穿刺部位止血后不等于完全愈合。至少在24小时内不要被水浸润,也不要被不洁物品污染,更不要在此部位搓揉。 2. 个人活动要适度:献血后当天请不要从事高空作业、高温作业、驾驶车辆、体育比赛、通宵娱乐等活动。 3. 补充营养不要过量:可以进食新鲜蔬菜瓜果、豆制品、奶制品、新鲜鱼虾肉蛋等。请不要进食油腻食物,切忌暴饮暴食。 献血后要注意什么? 1.要保护好静脉穿刺部位:穿刺部位止血后不等于完全愈合。至少在24小时内不要被水浸润,也不要被不洁物品污染,更不要在此部位搓揉。 2. 个人活动要适度:献血后当天请不要从事高空作业、高温作业、驾驶车辆、体育比赛、通宵娱乐等活动。 3. 补充营养不要过量:可以进食新鲜蔬菜瓜果、豆制品、奶制品、新鲜鱼虾肉蛋等。请不要进食油腻食物,切忌暴饮暴食。 献血后的恢复有个体差异。献血后对身体一般不会产生任何影响,血容量在1~2小时内能迅速得到恢复,蛋白质2天内就能补充,红细胞在3周内即可恢复。所以,献血后1-2天内适当休息,合理调节饮食即可。 成份献血之前的注意事项 1、为保证血液质量,献血前一天和当天不要吃油腻食物,如肥肉、油炸食物,禁食鸡、肉、鱼、蛋、豆制品、奶等高脂肪食物不要饮酒。不能空腹献血,应当吃

血小板检测注意事项

在医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血液分析仪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也有了空前提高,血液分析仪的简便、快捷、高效、高重复性的特点使得血常规检查在临床诊断中起来越发挥出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血小板检测结果的不稳定也是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现将多年临床检验工作中所了解的关于影响血小板检测的因素进行如下探讨。 1 方法学的缺陷 目前血液分析血小板大多数采用电阻抗法进行计数,也有光散射法或其他方法,其原理大都是根据细胞的大小、形态进行区分和计数。这种检测原理决定了对于血小板数量和形态正常的标本,结果比较可靠,但是对于血小板明显减少或形态异常者,结果误差就比较大。正常人的血小板体积平均分布是2~30fl,体积分布直方图明显地向右延伸,不对称,即都存在一定数量的大血小板。在病理情况下,大血小板会更多增加,由于大部分血液分析仪不能将大血小板与小红细胞进行区分,致使许多大血小板被当成小红细胞计数导致血小板计数结果偏低。 2 抗凝剂因素 ICSH推荐使用EDTA盐抗凝,含量规定为115~210mg/ml,即115~210mg的EDTA-2K抗凝1ml的全血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达到抗凝的目的。工作中常用的是EDTA-2K的能抗凝2ml全血真空采血管,这就要求采血时尽量准确到2ml,采血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检测结果。如血液比例过高则抗凝剂相对不足,标本会出现微凝块阻塞仪器检测孔;抗凝剂比例偏高血液相对不足,血小板会肿胀崩解,产生正常血小板大小的碎片而无法得出正确的结果[1]。还有极少数人的血小板在用EDTA抗凝时出现血小板聚集,这种情况可能与血浆中存在的某些自身抗体有关,多发生在肿瘤患者自身。 3 仪器、试剂的因素 血液分析仪是精密电子仪器,由于测量的脉冲讯号非常小,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所以仪器应安置在一个不受振荡、不受磁场、电场、噪声干扰、防潮、防尘,始终保持室温的环境中。仪器液路的定期维护清洗也至关重要,计数管路的不清洁会造成血小板数量明显升高。试剂的质量对血小板结果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必须使用与仪器相配套的试剂[2,3],进口试剂价格较贵,因此使用合格的国产试剂是避免试剂因素影响血小板计数的关键。 4 标本采集、储存的因素 采血过程也是保证血小板准确计数的关键。末梢采血时应提前充分按摩采血部位后再行采血。尤其是婴幼儿,若方法不当,如采血速度慢、出血不畅、挤压采血部位等,就会造成血小板假性减少。静脉经多次穿刺而引起的水肿及皮下出血时,因组织损伤,组织凝血因子混入血液标本中产生肉眼看不见的小凝快,也可以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此时必须重新采血测定。血液标本采集后,最好放置15~30min,因为血小板离体后,其形态立即发生变化,其外膜形成的微小管游离端向外伸展形成丝状伪足,数个伪足相互缠绕,形成血小板可逆聚集体,其体积一般和淋巴细胞大小相似,造成血小板假性减少,随着时间廷长,这种假生聚集就会发生解聚。 5 样品溶血不完全 溶血不完全对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影响较大,会使白细胞假性升高,但在实际中作中发现不但影响白细胞的计数和分类,还会影响下一例样品和血小板计数,可能由于红细胞碎片冲洗不彻底造成血小板假性增高,这种情况在半自动血液分析仪需手工滴加溶血剂时较易出现。 6 小红细胞增多或巨大血小板增多的因素 当患者红细胞大小不均、尤其是以体积<70fl的小红细胞居多时,部分极小红细胞会计入血小板数,引起血小板假性增高。这种现象在使用电阻抗法原理计数的仪器中易出现,因为血小板和红细胞是在同一个检测系统中通过体积大小来识别,小红细胞的脉冲信号可能被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概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 bocytope nia,ITP) 是儿童期最常见的骨髓相对正常 的、皮肤黏膜出血为主要表现的血小板减少性(血小板数<100X 10/L )出血性疾病。既往 曾被称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 nic purpura) 或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mmu ne throm bocytope nic purpura), 目前国际儿童ITP工作组已经 建议使用“immune(免疫性)"以强调本病由免疫介 导而发病,避免使用特发性(idiopathic);由于许多患者仅有血小板减少而无出血体征, 紫癫(purpu⑻也被取消,故目前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immune thrombocytope ni a)' 。 ITP分为原发性ITP和继发性ITP两类:原发性 ITP(primary ITP) 是指暂未找到特殊致病原因的单纯 性血小板减少;继发性ITP (sec on dary ITP )是指除了 原发性ITP以外的所有形式的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 少症。继发性ITP包括药物诱导、狼疮相关性以及继 发性ITP ( HIV相关性、HCV相关性、幽门螺杆菌感染 相关性)等。此处特指原发性ITP。 本病见于小儿各年龄时期,3~6岁为高发年龄; 年幼儿中以男性为主、学龄期男女发病相同、年长儿 以女性居多。冬春季高发、夏秋季为发病低谷。 【病因及发病机制】早在1950年William Har- riglon给自己注射了慢性ITP患者血液引起自身出现 了免疫性血小板下降,从此ITP的神秘面纱被逐步揭 开。经过半个多世纪探索,人们了解到了免疫失耐 受(immune failure toleranee) 即免疫活性细胞接触抗 原性物质时从无应答状态改变为异常应答的免疫状 态,是其发病机制。虽然免疫提呈细胞、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参与ITP机制,异常T细胞扩增可能是

(整理)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1](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ITP是由于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致敏的血小板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过度破坏,自身抗体抑制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细胞毒,T细胞直接溶解血小板和抗原特异性T 细胞免疫失耐受等引起血小板减少(<100×10^9/L),是常见的获得性出血性疾病。昔称特发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发病原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不清楚。大多数患者存在抗血小板糖蛋白自身抗体,引起血小板被吞噬细胞破坏。70%~80%为抗血小板膜糖蛋白 GPⅡb/Ⅲa的自身抗体,20%~40%为抗GP I b抗体,有的两种抗体均有,或为抗GPⅣ、抗GP I a/Ⅸ抗体等。 抗血小板抗体除了结合血小板使其致敏、易被单核-巨噬系统(主要在脾脏内)破坏外,还能抑制巨核细胞成熟使血小板生成减少。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血小板减少为双重机制,即同时存在破坏过多和生成减少。 近来发现B细胞活化因子(BAFF)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活动期增高,而缓解时BAFF和BAFF mRNA表达减低。BAFF属TNF家族,由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产生,作用是维持B细胞的正常发育,其增高与自身免疾病之间关系密切。ITP患者还有IFN-γ增高和调节性T细胞(Treg) 减少。这些与ITP发病均有一定关系,可作为治疗的新靶点。 2.临床表现:1、皮肤黏膜及其他部位出血:皮肤可有出血点、紫癜。黏膜出血:鼻出血、牙龈出血和月经量过、血尿及胃肠道出血,重者有颅内出血。部分患者仅有血小板减少,没有出血症状。 2、急性型多见于儿童,临床出血重,但往往呈自限性,或经积极治疗、在数周内恢复。少数患者可迁延6个月发展为慢性。 3、慢性型较常见,以女性青年为多,出血症状较轻,易反复发作,缓解时间长短不一。脾脏一般不大,反复发作者可以轻度肿大。 3.诊断与鉴别:1、皮肤黏膜出血。 2、至少2次化验血小板数减少,血细胞形态无异常。 3、脾脏不大或轻度增大,无肝、淋巴结肿大。 4、骨髓检查巨核细胞数增多或正常,可有成熟障碍。 5、排除其他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如:假性血小板减少、先天性血小板减少、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疾病、药物相关性血小板减少、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

血小板减少症不能吃什么,血小板减少症的注意事项

血小板减少症不能吃什么,血小板减少症的注意事项文章目录*一、血小板减少症的饮食和注意事项1. 血小板减少症的饮食注意事项2. 血小板减少症的其他注意事项*二、血小板减少症的简介*三、血小板减少症的高发人群和危害 血小板减少症的饮食和注意事项 1、血小板减少症的饮食注意事项患病期间忌油腻,生硬,少吃或不吃鱼,禁饮酒及辛辣食品,这是血小板减少的饮食要点。 选用性凉的蔬菜和水果也是血小板减少的饮食要点,如新鲜的藕,荸荠,木耳,梨。杨桃,芥菜等,对止血有利。 严重的消化道出血期间应禁食,改进静脉补液,少量出血者可用稍温的的流食和半流食,忌用过热,过甜的食品,这也是血小板减少的饮食要点。 若同时伴有贫血,宜选用含铁丰富的食物也是血小板减少的饮食要点,如肝 .猪心,肚子,瘦肉,蛋黄:蔬菜中选用菠菜,芹菜,西红柿等。 血小板减少的饮食要点还有就是出血少而渐停的时可选用花生,红枣,有利健脾,易气,摄血。 2、血小板减少症的其他注意事项血小板 50×109/L 时, 应减少活动, 预防损伤, 避免搬运重物, 防治便秘; 避免使用非甾体消炎药或含有阿司匹林的药物。

避免各种感染。包括感冒、扁桃腺炎、尿路感染、肠炎等。因为细菌、病毒等各种致病微生物可以作用机体,经过复杂的机制,最终使血小板破坏增多或抑制血小板生成,导致病情反复或 加重。故要顺应气候季节天气变化,适度进行锻炼,提高免疫力,增强机体防御能力,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减少感染的发生。 保持心情舒畅。“怒伤肝,思伤脾”,气血失和,百病乃生。肝主藏血,脾主统血,对调节血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经常心情烦郁,急躁易怒,焦虑恐惧都会损伤肝脾等脏腑功能,使肝脾不和,气郁化火,气血失常,导致出血加重。门诊曾见因大怒而使血小板显着减少的患者。大家千万不要忽视不良情绪对疾病的影响,保持心身平和有利于养生保健。 血小板减少症的简介血小板疾病是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血小板减少症)或功能减退(血小板功能不全)导致止血栓形成不良和出血而引起的。血小板数低于正常范围14万~40万/μl. 血小板减少症可能源于血小板产生不足,脾脏对血小板的阻留,血 小板破坏或利用增加以及被稀释。无论何种原因所致的严重血小板减少,都可引起典型的出血:多发性瘀斑,最常见于小腿;或在 受轻微外伤的部位出现小的散在性瘀斑;粘膜出血(鼻出血,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和阴道出血);和手术后大量出血。胃肠道大量出血和中枢神经系统内出血可危及生命。

血小板减少症疾病研究报告

血小板减少症疾病研究报告 疾病别名:血小板减少症 所属部位:全身 就诊科室:血液科 病症体征:皮肤紫癜,血尿,血象异常,血小板减少 疾病介绍: 什么是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是指血小板数低于正常范围所引起的病症,血小板减少症可能源于血小板产生不足,脾脏对血小板的阻留,血小板破坏 或利用增加以及被稀释,无论何种原因所致的严重血小板减少,都可引起典型 的出血:多发性瘀斑,最常见于小腿;或在受轻微外伤的部位出现小的散在性 瘀斑;粘膜出血(鼻出血,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和阴道出血,和手术后大量出血,胃肠道大量出血和中枢神经系统内出血可危及生命 症状体征: 血小板减少症有什么症状?血小板减少症的症状可从以下八点进行了解: 一、药物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出血症状发生前有潜伏期,短者可于服药后 数小时内发病,长者可以数月后发病。一般5-10天。常伴有畏寒、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 二、其他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教表现全身皮肤紫癜,鼻衄或女性月经过多,疲乏无力,面色苍白,尿色加深。偶尔还可见肾脏受损征象如高血压、血尿、 氮质血症等。神经系统的症状甚少见。 三、出凝血性疾病 1、再生障碍性贫血与骨髓病性疾病:各种原因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都有骨髓巨核细胞减少,血小板的生成减少等特点,血小板减少可以是再生障碍性 贫血最早出现的表现,也可能是经过治疗之后血红蛋白及粒细胞恢复正常,血 小板尚未得到恢复。骨髓病性疾病如癌肿浸润时血小板减少,大多为肿瘤细胞 损害巨核细腿,因此血小板生成减少。以上两种情况检查骨髓即可明确诊断, 前者骨髓增生低下,巨核细胞减少;后者可查到肿瘤细胞。 2、理化因素抑制骨髓:理化因素如电离辐射、烷化剂、抗代谢剂、细胞毒性制剂等在治疗恶性肿瘤时,血小板减少是常见的并发症,或者直接毒害骨髓细胞,或者发生免疫反应。此类因素大多使骨髓弥漫性损伤,患者表现为全血减少。但少数患者巨核细胞对射线的作用较敏感,因某些病入可只表现为血小板 减少,巨核细胞减少。

血小板减少的常见原因分析

血小板减少的常见原因分析 血小板是形态不规则的小体,圆形或椭圆形,直径2~3微米。由骨髓巨核细胞的细胞分隔而成。巨核细胞逐渐成熟,胞浆增大,出现颗粒,最后断裂形成血小板。长期以来它被认为是细胞碎片,现已证明是能进行新陈代谢的活细胞。循环中血小板在正常情况下,每立方毫米血液中有10--30万个,生活约10天,但其中约1/4有生理功能,其余的可能为衰老的无活性者。衰老的血小板大多在网状内皮系统中破坏。血小板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非常复杂的结构和组成。血小板中存在着许多与肌动蛋白的聚合,交联成束或膜连结相关的蛋白质。血小板有多种细胞器,其中最重要的是各种颗粒成分,如α颗粒、致密颗粒(δ颗粒)与溶酶体(λ颗粒)。血小板有两种特有的膜系统,即开放管道系统(ocs)和致密管道系统(DTS)。血小板膜含有多种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往往连接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支链而成为糖蛋白,正常循环中的血小板不能与血浆纤原结合,只有当血小板被活化时才能与维血浆纤原结合,介导血小板聚集。这一控制功能对于机体保持正常血流,只在必要时发挥止血功能有重要意义。 血小板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止血,加速凝血,防止出血;并能嵌在血管内皮细胞间隙处,保持血管内皮完整性,并有修复作用,当组织受伤出血时,血小板常成群聚集,促进血液凝固而起止血作用。 血小板低于100×109/L时即可称为血小板减少,低于50×109/L时可有出血倾向。血小板减少常见于以下情况和疾病: (1)血小板生成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纤维化、放射线损伤等; (2)血小板破坏或消耗过多: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淋巴瘤、风疹、药物过敏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3)血小板分布异常:脾功能亢进; (4)放射治疗和化疗等。 在我们日常工作中,导致血小板降低的一个非病理的重要因素是由于抗凝剂导致血小板聚集和抽血操作不当导致的血小板聚集。EDTAK2做为抗凝剂,使得血液不凝固并保持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体积形态不发生改变,从而进行血细

一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

一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 摘要:目的:通过临床病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为此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一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进行亲身护理。结果:该病人得到早日康复。 关键词:血小板紫癜护理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出血综合征,也呈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是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目前治疗ITP仍以肾上腺皮质激素、脾切除和免疫抑制剂为主。 临床资料:患者赵俊,男,79岁,主因“皮肤瘀斑、黑便4天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收住入院。患者入院前4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大小不等瘀斑及口轻粘膜出血,黑便及便中带血,腹泻,头晕伴疲乏无力,遂就诊于礼县医院。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7.0×10^9/L,红细胞计数3.49×10^12/L,血红蛋白浓,129g/L,血小板7×10^9/L,给予升血小板药物(具体不详),为进一步救治,遂于我院就诊,我科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收住入院。 入院查体:T36.6℃,P118次/分,R28次/分,BP106/64㎜Hg。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尚可,伴全身乏力’纳差、伴头昏,略有胸闷、气短,眼部干涩感,无关节疼痛,无腹痛,体重无明显减轻。 一、护理问题 1、组织完整性受损:皮肤、豁膜出血与血小板减少有关 2、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血小板减少有关

3、焦虑:与反复发作血小板减少有关 4、自我形象紊乱:与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有关 5、潜在并发症:脑出血与血小板过低<20×109/L有关 二、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注意出血部位、范围、出血量及出血是否停止,遵医嘱给予:卡络磺钠60mg静滴,白眉蛇毒凝血酶1KU加管,抽血查看血小板数。 2、休息与活动血小板计数在(30-40) ×10^9/L以上者,出血不重,可适当活动。血小板在(30-40)× 10^9/L以下者,要少活动,卧床休息,保持心情平静。4.12日患者行骨髓穿刺,并申请红细胞2u静滴;4.14输入血浆300ml,地塞米松钠注射液2mg加管,顺注过程顺利。 3、饮食富含高蛋白、高维生素、少渣饮食。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该多吃有养血止血、凉血清热之功的食品,如花生、红枣、桂园、核桃仁、扁豆、茄子、马兰头、莲藕、萝卜等;所以凡是抗原性较强或被称为“发物”的食物,如虾、蟹、蛋、奶及酒、烟、辛辣的食物,以及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的药物都应该少吃或不吃.遵医嘱叶酸片5mg 口服,一日3次,碳酸钙D3片600mg,一日一次。 4、症状护理皮肤出血者不可搔抓皮肤,护士帮患者剪短指甲;鼻腔少量出血时,患者应平卧,头部或壁布冷敷,用0.1%的肾上腺素浸湿棉球填塞,出血不止时,要用油纱条填塞。便血、呕血、阴道

ITP患者注意事项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注意事项 1、当血小板<50×109/L时,不可做强体力活动,可适当散步、预防外伤;当血小板<20×109/L时需卧床休息,避免一切可能造成身体受伤的因素,避免碰撞,禁用牙签剔牙或用硬毛刷刷牙;当血小板<10×109/L时应绝对卧床休息。 2、给予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易消化软食,勿过热,忌生硬饮食。忌生姜、葱、蒜,因对血小板有破坏作用。饮食仍需注意低盐、高钾、高钙。如有消化道出血,应进半流质或流质,忌食烟酒辛辣刺激之物。 3、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或抑制其功能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保泰松、右旋糖酐等。其治疗药物首选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此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痤疮、月经紊乱、满月脸、向心性肥胖、骨质疏松易骨折、部分病人可出现失眠等不良反应。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须按医嘱服药,不能擅自增减剂量或停药。应定期复查血常规。 (2)用药间勿饮酒及咖啡,进餐时或餐后服用,与牛奶同服可减少胃肠道反应。 (3)长期服用者应低盐饮食,多进清淡及高钾(香蕉、绿色蔬菜、芦笋、全麦片及柑橘等)食品,多进食高钙的食品(如虾类、坚果、牛奶、骨头汤等)。 (4)长时间用药后出现向心性肥胖在停药后可逐渐恢复调整或减量。定期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 (5)长期用药会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应及时处理身体各部位的小感染灶。预防感冒,密切观察紫癜的变化,如密度、颜色、大小等,注意体温、神志及出血情况,有助于了解疾病的预后和转归,从而予以及时的处理。斑疹病痒者,可用炉甘石洗剂或九华粉洗剂涂擦,注意皮肤卫生,避免抓搔划破皮肤引发感染。 4、各项穿刺后延长压迫时间,避免肌肉注射,鼻出血患儿应平卧,头部或鼻部冷敷,用力压鼻翼部,也可用棉球填塞,并请医生处理。指导家长会识别出血征象:如消化道出血常有腹痛、便血等。

献血小板前注意事项

献血小板前注意事项 血小板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其主要功能是止血或预防出血。以下是为大家好的献血小板前注意事项,欢迎大家参考学习哦! 血小板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其主要功能是止血或预防出血。血小板主要适应证为白血病、再障、恶性肿瘤、DIC、感染、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发性骨髓瘤、尿毒症、放疗或化疗、创伤和手术病人等引起的出血。捐献血小板者除符合一般的献血条件外,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压积等血细胞计数要符合标准。健康人适量捐献血小板无损健康。基于血细胞的新陈代谢生理,即便不捐献,人体内约有10%血小板在血液中衰老死亡,血小板的恢复比红细胞快,一个健康人捐献血小板后,通过机体自我调节,采后3天循环中血小板就会恢复到原来水平。 捐献血小板必须注意四点:前一天清淡饮食,不可进食高脂肪美食,如肉、蛋、乳制品、豆制品、花生、瓜子等,以免产生脂肪血;过量饮酒、熬夜、疲劳、药物等易造成转氨酶(ATL)偏高,造成血液浪费;避免空腹采血小板,防治献血不良反应发生;捐献血小板后要用三个手指静压针眼3-5分钟,针眼处棉球保留至少4小时,静脉穿刺点12小时内应保持清洁。 据了解,捐献一次血小板(相当于捐献200~400毫升全血),能享受1600毫升的国家鼓励优惠待遇,五年内五倍用血,五年后终生等量偿还。献血者直系亲属包括父母、配偶、子女,自献血之日起三十日后终生等量偿还。捐献一次血小板,可得到一定数额的误工、

交通补助。献血者本人累计献血达到2000毫升以上,终身享受无限 量临床用血或报销相应血费。 血小板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其主要功能是止血或预防出血。 出血时,血小板迅速粘附、聚集到出血处,通过一系列反应阻止进一步出血。血小板主要适应症为白血病、再障、恶性肿瘤、DIC、感染、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发性骨髓瘤、尿毒症、放疗或化疗、创伤和手术病人等引起的出血。健康人适量捐献血小板无损健康。基于血细胞的新陈代谢生理,即便不捐献,人体内每天约有10%-20%的血小板在血液中衰老死亡,同时也有新的血小板不断生成,人体中的血小板处于不断的新陈代谢过程中。血小板的寿命一般为7-11天, 血小板的恢复比红细胞快,一个健康人捐献血小板后,通过机体自我调节,采后3天血液循环中的血小板就会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捐献机采血小板条件:捐献血小板者除符合献血者一般检查要 求外,还应同时满足: 1、血红蛋白(Hb)测定;男≥120克/L;女≥115克/L,如采用硫酸铜法:男≥1.0520,女≥1.0510 2、红细胞比容(HCT)≥0.36, 3、预测采后血小板数(PLT):≥100×109/L. 4、采前献血者血小板计数(PLT)≥150×109/L且<450×109/L 捐献血小板须注意以下几点: 1、献血者在献血前口服抗血小板聚集或抑制血小板代谢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维生素E、消炎痛、潘生丁、氨茶碱、氯霉素及抗过

154系统精讲-血液免疫-第六节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

154系统精讲-血液免疫-第六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

1.小儿,13岁。因体温38.9℃伴皮肤、黏膜出血及大便中带血一天就诊,结合该患儿1周前患流感史,确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家长了解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主要病因为 A.细菌直接感染 B.自身免疫 C.变态反应 D.病毒 E.寄生虫 【答案】:B 【解析】:考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出血综合征,也呈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是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 2.关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型和慢性型的临床特点,下列哪项描述不妥 A.急性型多见于儿童,慢性型多见于青年女性 B.急性型起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慢性型起病隐匿,不易察觉 C.急性型出血较为严重,内脏出血多见,慢性型出血较轻,贫血多为 首发表现 D.慢性型多数反复发作 E.急性型大部分会转变为慢性型 【答案】:E 【解析】:考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表现。急性型病程多在4~6周恢复,仅有少数病程超过半年而转为慢性。其余选项均正确。 3.患者,女性,40岁,不明原因牙龈渗血3个月,月经量增多,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下列实验室检查哪项不支持该诊断 A.血小板计数减少 B.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阳性 C.出血时间延长 D.血小板寿命缩短 E.束臂试验阴性

【答案】:E 【解析】:考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辅助检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出血时间延长,血块回缩不良,束臂试验阳性。 4.小儿,7岁。体温突然升高达39℃,畏寒,全身皮肤、黏膜出血,部分出现大片瘀斑。经血化验检查,确诊为急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血小板计数常低于 A.10×109/L B.20×109/L C.50×109/L D.60×109/L E.80×109/L 【答案】:B 【解析】:考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辅助检查。血小板计数减少程度不一,急性型常低于20×109/L,失血多可出现贫血,白细胞计数多正常,嗜酸性粒细胞可增多。 5.慢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不宜输血小板悬液的原因是为了避免 A.引起溶血现象 B.抑制血小板生成 C.增加毛细血管脆性 D.产生异种抗血小板抗体 E.产生同种抗血小板抗体 【答案】:E 【解析】:考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原则。输血及血小板悬液适用于严重出血者或脾切除术前准备。输新鲜血或浓缩血小板悬液有较好的止血效果,但不宜反复多次输血以防产生同种抗体,使血小板破坏加速而影响疗效。 6.某女性青年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常出血不止,经泼尼松治疗6个月,症状无好转,最近出血更为严重,应选用下列哪项治疗措施为妥 A.改用地塞米松治疗 B.大量血浆置换术 C.输血小板悬液

154系统精讲-血液免疫-第六节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

1.小儿,13岁。因体温38.9℃伴皮肤、黏膜出血及大便中带血一天就诊,结合该患儿1周前患流感史,确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家长了解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主要病因为 A.细菌直接感染 B.自身免疫 C.变态反应 D.病毒 E.寄生虫 【答案】:B 【解析】:考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出血综合征,也呈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是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 2.关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型和慢性型的临床特点,下列哪项描述不妥 A.急性型多见于儿童,慢性型多见于青年女性 B.急性型起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慢性型起病隐匿,不易察觉 C.急性型出血较为严重,内脏出血多见,慢性型出血较轻,贫血多为 首发表现 D.慢性型多数反复发作 E.急性型大部分会转变为慢性型 【答案】:E 【解析】:考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表现。急性型病程多在4~6周恢复,仅有少数病程超过半年而转为慢性。其余选项均正确。 3.患者,女性,40岁,不明原因牙龈渗血3个月,月经量增多,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下列实验室检查哪项不支持该诊断 A.血小板计数减少 B.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阳性 C.出血时间延长 D.血小板寿命缩短 E.束臂试验阴性

【答案】:E 【解析】:考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辅助检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出血时间延长,血块回缩不良,束臂试验阳性。 4.小儿,7岁。体温突然升高达39℃,畏寒,全身皮肤、黏膜出血,部分出现大片瘀斑。经血化验检查,确诊为急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血小板计数常低于 A.10×109/L B.20×109/L C.50×109/L D.60×109/L E.80×109/L 【答案】:B 【解析】:考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辅助检查。血小板计数减少程度不一,急性型常低于20×109/L,失血多可出现贫血,白细胞计数多正常,嗜酸性粒细胞可增多。 5.慢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不宜输血小板悬液的原因是为了避免 A.引起溶血现象 B.抑制血小板生成 C.增加毛细血管脆性 D.产生异种抗血小板抗体 E.产生同种抗血小板抗体 【答案】:E 【解析】:考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原则。输血及血小板悬液适用于严重出血者或脾切除术前准备。输新鲜血或浓缩血小板悬液有较好的止血效果,但不宜反复多次输血以防产生同种抗体,使血小板破坏加速而影响疗效。 6.某女性青年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常出血不止,经泼尼松治疗6个月,症状无好转,最近出血更为严重,应选用下列哪项治疗措施为妥 A.改用地塞米松治疗 B.大量血浆置换术 C.输血小板悬液

成人血小板减少症的分级诊疗建议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74296438.html, 成人血小板减少症的分级诊疗建议 作者:杨晓阳万梦婕王智明 来源:《新医学》2018年第10期 【摘要】血小板减少症是血液学咨询常见疾病之一,以前较少在基层医院开展治疗。2020年开始中国将全面实行分级诊疗制度,如果将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全部转诊则达不到分级 诊疗的目的。该文结合国内外经典教科书及指南,归纳可引起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疾病,并根据是否需要转诊将其进行分类,针对分级诊疗的策略,依次对全科医师需要掌握的血小板减少症作基本介绍,为该类疾病的分级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症;分级诊疗制度;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Recommendations for hierarch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dult thrombocytopenia Yang Xiaoyang, Wan Mengjie, Wang Zhiming Department of Hematology, Haikou Municipal Hospital & Affiliated Haikou Hospital, Xiangya Medical Schoo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Haikou 570208,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Yang Xiaoyang, Email: y108108@126com 【Abstract】 Thrombocytopenia is one of the most frequent diseases for hematologic consultation, which has been rarely treated in primary hospitals previously Hierarchical medical system will be fully implemented in China in 2020 If thrombocytopenia patients are subject to complete referral, the purpose of hierarch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could not be achieved In this article, the related diseases that can cause thrombocytopenia were summarized according to the classic textbooks and guidelines at home and abroad All patients wer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whether or not they required hospital referral Based upon the strategy of hierarch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he knowledge of thrombocytopenia which should be mastered by general practitioners was briefly introduced, aiming to offer reference for hierarch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rombocytopenia 【Key words】 Thrombocytopenia; Hierarchical medical system;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血小板减少症是血液学咨询常见疾病之一,血小板低可能会危及生命,但需低至 50×109/L患者无出血风险,只是若无需手术或无易导致出血的疾病,其出血风险与血小板正 常者相当。2020年开始我国将全面实行分级诊疗制度,但具体到某些疾病目前仍无针对性策 略[1]。尤其是血液科疾病,基层医院医师常闻之色变,转诊上级医院为常规处理方法,达不 到分级诊疗的目的。事实上,相当一部分血小板减少癥患者可在基层医院接受诊疗。笔者结合第9版《威廉姆斯血液病》《血液病学》及国内外指南,归纳可引起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疾病,并根据是否需要转诊对其进行分类[2]。针对分级诊疗的策略,对可由全科医师处理的导 致血小板减少的疾病诊断及治疗作一介绍。

第四节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系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是最常见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特征为广泛的皮肤、粘膜或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临床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治疗原则为制止出血,减少血小板破坏及提高血小板数量。药物治疗首选糖皮质激素,常用泼尼松,每日30—60mg,分次或顿服;病情严重者用等效量地塞米松或甲泼尼松龙静脉滴注,好转后改口服;待出血停止、—症状改善、血小板升至正常或接近正常后,逐步减量,通常以小剂量泼尼松维持3~6个月。必要时可行脾切除术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危重病例可输注血小板悬液,给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和进行血浆置换。除少数急性型病例可发生颅内出血预后不良外,大多数病例有自限性,预后良好,约80%以上的慢性型病例可反复发作。 [护理评估] (一)致病因素 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血小板抗体的免疫破坏作用是重要原因。肝脾滞留及吞噬血小板的作用,遗传基因调控作用,雌激素水平增高对血小板生成的抑制和增强肝脾吞噬的作用等都可能造成血小板数量的减少。资料提示许多病人在发病前有感染,特别是病毒感染史,虽然感染不一定直接导致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但其发病可能与感染有密切关系。另外,阿司匹林、双嘧达莫、吲哚美辛、保泰松、右旋糖酐等,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或抑制其功能,导致疾病的复发和病情的加重。 评估时应注意了解病人在发病前有无病毒感染,有无使用对血小板数量和功能有影响的药物,既往健康状况,出血性疾病家族史及病人的年龄和性别等。 (二)身心状况 1.急性型多见于儿童,起病急而重。多在发病前1~2周有上呼吸道感染、麻疹、水痘等感染史。主要表现为广泛而严重的皮肤粘膜出血,皮肤可见瘀斑、血泡甚至血肿,鼻出血和牙龈出血亦甚常见,损伤及注射部位可渗血不止或形成大片瘀斑。当血小板<20×109/L 时,可有内脏出血,颅内出血是致死的主要原因,但较为少见。若出血量过大或范围过广,可出现程度不等的贫血、血压下降甚至失血性休克。此型病程一般4—6周,极少数病人超过6个月转为慢性。 2.慢性型青年女性多见,起病隐袭,出血症状一般较轻,多为反复发生的皮肤瘀点、瘀斑和鼻粘膜及牙龈的少量出血。内脏出血以月经过多常见,部分病人可能为唯一的临床症状,长期月经过多者,可继发失血性贫血。 由于反复发生广泛出血或出血不止,病人易出现紧张、焦虑不安;随着病程的迁延,病人变得脾气粗暴、固执、易迁怒于人。 评估时除按一般出血症状询问出血部位、出血程度、心理状况外,还应注意起病急缓、主要表现及病程长短。 (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血小板计数急性型多在20×109/L以下;慢性型常在50×109/L左右,血小板平均体积偏大。 2.骨髓检查巨核细胞数大多增多(尤以慢性型为甚),但形成血小板的巨核细胞减少(急性型尤为显著)。

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理

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理 正常人体内的血小板数量为100——300个,如果低于这个数则可以叫做是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身体一经碰撞就会出现淤青,如果血小板的数量低于五十的话就会有皮下出血的情况,以下是对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理的介绍。 血小板减少症一般是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但也可能有其它的原因,血小板低的成因有: 1、是体内生产血小板不足,如骨髓出现问题,病人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药物导致骨髓损坏,血癌(白血病)或其他癌症等; 2、是血小板消耗得太快,如免疫性血小板过低症,一般最常见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过低的一般症状是皮下及黏膜部位如鼻、口腔牙齿容易流血,而关节内出血会导致关节肿胀。血小板过低的情况可通过验血验出,若病人于短时间内病情恶化致死,有可能是血癌所致。若及时发现,则可提供适当的治疗,病况或不至于恶化。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免疫性综合病征,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特点是血循环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使血小板破坏过多,引起紫癜;而骨髓中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幼稚化。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及慢性两种,二者发病机理及表现有显着不同。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由于血小板破坏过多伴有巨核细胞成熟障碍而引起的获得性出血性疾病,又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因85%以上病例血清或血小板表面有IgG抗体,因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有关,故又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部分可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即成为伊文氏(Evans)综合征。 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又称获得性血小板减少症,是继发于其他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涉及的病种相当多。如药物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其他免疫性血小

血小板减少饮食禁忌和营养食谱[1]

血小板减少饮食禁忌和营养食谱 1、血小板减少患者平时宜多食花生(包括花生衣)、红枣、核桃、桂圆、扁豆、茄子等食物。 2、因食用鱼类或虾类、蛤类、蛋类、鸡肉、牛奶等而引起紫癜者,应禁食这些食物。 3、机体对某种食物发生变态反应,而引起毛细血管的渗透性和脆性增高,致使发生紫癜,应避免食用此种食物。 4、患血小板减少期间,忌食油腻生硬食物,酒酿、酒糟、海味等“发物”,亦应忌食。 营养食谱 红枣羊骨粥 配方:红枣15枚,羊骨500克,大米200克。 制做及服法:羊骨(以腿骨为佳)洗净,敲成2段,加水用文火煮1小时,捞起骨,将骨髓剔于汤中,加入大米红枣,煮成粥。每日分两次服完。 功能及适应症:益气摄血,补髓生血。对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有辅助作用。 鲜藕粥 配方:粳米30-50克,鲜藕50克,白糖适量。 制做及服法:先煮米做粥至半熟,加入洗净的鲜藕片,煮至粥熟,加糖少许,可做早餐食之。 功能及适应症:清热凉血生津。对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的血热动血型有辅助。 阿胶糯米粥 配方:阿胶20-30克,糯米100克,红糖15克 制做及服法:先将糯米淘洗净,入锅加清水煮沸,待粥熟时,放入捣碎的阿胶粒,边煮边搅均匀,加入红糖食之,每食适量。 功能及适应证:滋阴补虚,养血止血。 花生红枣汤 配方:生花生米200克,红枣20枚,冰糖适量 制做及服法:将生花生米和红枣洗净后,一起放入锅内加清水煮至熟透,加入冰糖搅拌均匀,喝汤、嚼食红枣和花生。 功能及适应证:温补脾胃,养血益气,对于各种类型的血小板减少有辅助作用。 蜂乳牛奶: 取蜂乳20克,牛奶250毫升。将牛奶倒入锅中,煮沸,晾至温热状态时,加入蜂乳,搅匀即成。早晨与早点同时服食。具有益气摄血,补精养血功效。 荠菜250克。洗净,用开水焯后取出,切细,用以拌豆腐,加盐,味精,香油等调料服食,用于急性期食疗 蒸猪肝 【用料】猪肝200克,云耳20克,冲菜两片,调料适量。

血小板减少症等相关注意事项

血小板减少症等相关注意事项 血小板是体内最小的血细胞。在循环血中能存活14天。血小板的确很小。血小板直径为2~4μm(微米),厚,是有折光的扁圆形小体。正常时呈圆盘状,有时可伸出伪足。在瑞氏染色的血涂片上,血小板常三五成群、大小不均,呈圆形、椭圆或不规则的形状,无核,淡蓝色的胞浆,含有紫红色的颗粒。有人将其划分大、中、小和变形等四型,中型占40%~50%。血小板由最大的血细胞——骨髓成熟巨核细胞胞浆发育而来。 目录 1.基本概述 2.功能作用 3.减少症状 4.临床检查 5.血小板减少症中药处方 6.常见病症 病史 基本概述

血小板的功能主要是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同时血小板还有维护毛细血管壁完整性的功能。血小板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具有形成血栓,堵塞创口,释放与凝血有关的各种因子等功能。血小板数量、质量异常可引起出血性疾病。数量减少见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等症。数量增多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病症。质量异常可见于血小板无力症。 血小板在电子显微镜下像橄榄形或圆盘状,也有梭形或不规则形,无细胞核。正常人每一立方毫米血液中含血小板是10~30万个([100~300]×109/L),平均20万个(200×109/L),1/3的血小板平时贮存在脾脏中。当人体受伤流血时,血小板就会成群结队地在数秒钟内奋不顾身扑上去封闭伤口止血。血小板和血液中的其他凝血物质—钙离子和凝血酶等,在破损血管壁上聚集成团,形成血栓,堵塞破损的伤口和血管。血小板还能释放肾上腺素,引起血管收缩,促进止血。 血小板在较长一段时间里被看作是血液中无功能的细胞碎片。直到1882年意大利医生J·B·比佐泽罗发现它们在血管损伤后的止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才首次提出血小板的命名。人们发现血小板是从骨髓中巨核细胞脱落下来的小块胞质,每个巨核细胞可产生3000~4000个血小板。各种侵害骨髓而造成造血功能低下的疾病,都会影响血小板的质和量。当血小板数降低时,很容易发生出血。 功能作用

血小板减少症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血小板减少症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可分为: (1) 血小板生成减少或无效死亡:包括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种,获得性血小板生成减少是由于某些因素如药物,恶性肿瘤,感染,电离辐射等损伤造血干细胞或影响其在骨髓中增殖所致。这些因素可影响多个造血细胞系统,常伴有不同程度贫血,白细胞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明显减少。 (2) 血小板破坏过多:包括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获得性血小板破坏过多包括免疫性和非免疫性。免疫性血小板破坏过多常见的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药物血小板减少。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破坏过多包括感染,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3)血小板在脾内滞留过多:最常见于脾功能亢进。 ? ?鼻出血鼻出血(epistaxis)是鼻腔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也可由全身疾病引起,偶有鼻腔邻近病变出血经鼻腔流出者,后者称之为借道鼻出血。 ?便血血液从肛门排出,大便带血,或全为血便,颜色呈鲜红、暗红或柏油样,均称为便血。便血一般见于下消化道出血,特别是结肠与直肠的出血,但偶尔可见上消化道出血。除消化道疾励卜便血也可见于全身性疾病。 便血的颜色取决于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出血量与血液在肠道停留的时间。 上消化道出血如肠蠕动增快时,则可排出较鲜红的粪便而不呈柏油样便。 小肠出血时,如血液在肠内停留时间较久,可排出柏油样便;当出血量多,排出较快时则呈暗红色,甚至鲜红色血便或紫红色血块。结肠或直肠出血时,由于血液停留于肠内时间较短,往往排出较新鲜血块。结肠上端出血时,血与粪便常均匀混杂呈酱红色。乙状结肠或直肠、肛门出血时,常有新鲜血液附着于成形粪便的表面。排便后滴血,粪便与血不相混杂者多见于内痔、肛裂、直肠息肉与直肠癌。血便或脓血样便可见于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偶尔也可见于阿米巴肠病。血便伴有剧烈腹痛,甚至出现休克现象者应考虑肠系膜血管阻塞、出血坏死性肠炎、缺血性 “结肠炎”、肠套叠、肠扭转等。便血伴有皮肤、猫膜或其他器官出血现象者,多见于血液系统疾病及其他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症是指血液中血小板单位细胞数减少或缺乏的症状。发生血小板减少症,通常是由于身体所形成的抗体(有防护症,通常 是由于身体所形成的抗体(有防护作用的生化物质)攻击自身的血小板所 致。某些急性感染是造成这种病的根本原因。服用某种药物(如磺胺、有 机砷、奎尼丁等)治疗别的疾病,在短时间内输血太多(如在动大手术期 间),或发生异常出血和凝血,都可能造成血小板减少。特发性血小板减 少症紫瘢是较常见的一种。 ?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巨核细胞成熟障碍常被认为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骨髓检查的典型改变,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结缔组织病、脾功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