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福利与人的福利关系的思考

动物福利与人的福利关系的思考

动物福利与人的福利关系的思考


【摘要】现如今社会,关于动物福利的话题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而如何实现动物与人类之间的和谐相处,则成为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关键词】动物福利 和谐相处 立法


1关于动物福利
1.1动物的福利是和动物的康乐(well-being)联系在一起的。[1]所谓动物的康乐,是指动物“心理愉快”的感受状态,包括无任何疾病,无任何行为异常,[2]无心理的紧张、压抑和痛苦等。[3]对于动物的这些需求,一些欧洲国家的立法予以充分的承认,如捷克1994年的《保护动物免遭虐待的法律》(No.193 Coll. Of laws,on the Protection of Animals against Cruelty)指出:动物,像人类一样是有生命的生物,因此它们可以感受到不同程度的疼痛、痛苦,因此它们值得人类的关注、爱护和保护。
1.2动物福利是一个相对而非绝对的概念。[4]作为相对的概念,动物福利一般是指保护动物康乐的外部条件,即由人所给予动物的满足其康乐的条件。“动物福利”一词由美国人休斯于1976年提出,是指农场饲养中的动物与其环境协调一致的精神和生理完全健康的状态。[5]该词目前一般指维持动物生理、心理健康和其正常生长所需要的一切事物。目前被国际社会所广泛承认的动物福利观念,并不是我们不能利用动物,也不是一味地去保护动物,而是应该怎样合理、人道地利用动物,要尽量保证那些为人类做出贡献和牺牲的动物,享有最基本的人道对待。通俗地讲,就是在动物的繁殖、饲养、运输、表演、实验、展示、陪伴、工作、治疗和扑杀过程中,要尽可能减少其痛苦,不得使其承担不必要的痛苦、伤害和忧伤。如1986年《用于实验和其他科学目的的脊椎动物保护欧洲公约》在其导言中指出:承认人类有尊敬所有动物的道德义务和有把动物的感受痛苦能力和记忆能力纳入考虑的道德义务……考虑到在知识、健康和安全方面的知识的疑问,在合理预期的场合,人类有必要像把动物用于食品、衣服和载重一样,把动物运用于实验,这样获得的全部知识不仅对人有利,而且对动物有利。可见那种认为保护动物福利就是反人类的极端观点是不正确的。
国际上,动物福利的观念经过发展,已经被普遍理解为让动物享有免受饥渴的自由、生活舒适的自由、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的自由、生活无恐惧感和悲伤感的自由以及表达天性的自由。这五个自由,又被广泛地归纳为动物福利保护的五个基本原则。[6]违反这五个原则,不可避免地使动物感受疼痛、痛苦或者忧伤,有时可导致动物死亡。因此,使动物免受疼痛、痛苦、忧伤或者免于非人道

的死亡就成了动物福利法坚持的最低目标。遵照这五个原则,发达国家都已对动物福利采取立法保护措施。如早在1974年,欧洲共同体就制定了宰杀动物的法律文件。以猪为例,共同体文件对其的福利规定如下:小猪出生要吃28天的母乳;猪要睡在干燥的稻草上,主人要为其提供拱泥土的便利;运输猪的车必须清洁、宽松,防止猪在运输途中拥挤,互相摩擦或者践踏;运输途中要定时喂食、供水并卸下来休息;杀猪前要先使猪失去知觉,在猪恢复知觉之前放血,放完血的猪才能肢解。按照欧盟有关农畜动物保护的法律文件的规定,到2013年,欧盟各成员国必须停止圈养式养猪而采取放养式养猪。为了保证动物的福利,欧盟委员会食品安全署还专门为动物设立了福利部门。
可见,动物的福利虽然直接针对的是动物,但具有目的的双重性,既考虑了人的情感和利益,体现人对动物的人文关怀,又考虑了动物本身的价值和感受。
2:关于动物福利和人的福利的对比
2.1与动物相比,人其实幸运很多。在政治上,我们享有平等权、人身自由权、教育权、生命健康权等等,在经济上,我们享有劳动权利、劳动者休息权利 、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利因年老、疾病、残疾或丧失劳动能力时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社会保障与物质帮助的权利,法律保护我们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宪法》第三十七条《刑法》 第 一 百 八 十 二 条《民法》第一百一十九】
2.2对于动物,目前国内有关动物保护的法律也只有《野生动物保护法》,但是, 在中国,只有虐杀野生的法定保护动物才会受法律制裁,非保护动物,或者人工饲养的珍稀动物,法律并不保护它们。准确的说,是中国大陆(不包括港澳台).世界上100多国家已有反虐待动物法案,而我国还是空白.目前世界上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地区)出台了有关反虐待动物的法案。早在19世纪初,英国就有人提出禁止虐待马、猪、牛、羊等动物的法案。虽然当时这项提案没有被下议院通过,还被有些人嘲笑,但是到1822年,世界上第一个反对虐待动物法案还是在英国首先出台。随后,法国也在1850年通过了反虐待动物法案,爱尔兰、德国、奥地利、比利时、荷兰等欧洲国家也相继出台了反虐待动物的法案。1866年美国驻俄公使伯格回到纽约后开始呼吁反对虐待动物。驻俄期间他曾目睹马被马夫毒打而痛苦万分,伯格认为残酷地对待活着的动物,会使人道德堕落,一个民族不能阻止其成员残酷地对待动物,也将面临危及自身和文明衰落的危险。在他的努力下,美国迅速成立了“禁止虐待动物协会”,并迅速通过了“反虐待动物法案”。

在古希腊,“希腊人有一个可贵的直觉,即认为世界是一个自身有生命的、渗透着神性的、处在不断的生长过程之中的有机体,世界中的万事万物均是从这个有机体中生长出来的[7]。”人们都已经重视了动物的保护,认为它们和人一样是有生命的.截至目前,包括一些非洲国家在内的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出台了反虐待动物法案,我国的香港、台湾也有这方面的法案。但是在中国大陆地区,也只有针对野生动物有保护条例,普通的如家养动物根本不受保护.
2.3因此,针对目前我国有关动物保护类法律条文规定的缺失,我觉得,应该尽快加快动物立法, 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动物立法已是刻不容缓。人类和自然界的动植物以及其他各种资源构成了我们生活的环境。自然创造了一个物种如此丰富多彩的世界,但是在近40年里,地球上动物种类灭绝的速度已是自然灭绝速度的100—1000倍。而人类的活动是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物种的不断灭绝是环境恶化的表现。过度保护人类自身的眼前利益是一种缺乏长远目光的表现,动物福利立法是人类对于自然界观念的更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我们应该尽快建立如美国《反虐待动物法案》《动物福利法案》,香港《香港防止残酷对待动物条例》之类的法案, 对人该给动物一个什么样的正常生存环境都作出具体规定,让活熊取胆,虐猫案之类的惨案不要再发生,因为这样的案件,是对于现在文明社会的极大讽刺.
考利科特说过,当人的利益与动物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在其余情况相同的情况下,那种为了人的利益而牺牲动物的类似利益的行为在道德上是许可的,但不能为了人的边缘利益而牺牲动物的基本利益[8]。
如今,建立和谐社会主义社会,要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当然也要关注动物福利的保护.不过这个过程还是任重而道远,但是当我们每个人都重视这个问题的时候,问题也就不再是问题了.把保护动物当成一个习惯,实现和谐也就不再遥远.
【参考文献】
[1] 参见陆承平主编:《动物保护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52-53页。
[2] 动物的异常行为因品种而异,严重时会威胁人和其他动物的生命。参见陆承平主编:《动物保护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6-49页。
[3] https://www.doczj.com/doc/639413646.html,/xiewn/zoology/animalprotect/part4.ppt
[4] See Mike Radford, Animal Welfare Law in Britai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P.266-267.
[5] https://www.doczj.com/doc/639413646.html,/wydt/dtcon.asp?zsid=1602
[6] See Mike Radford, Animal Welfare Law in Britai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P.264.
[7]康德. 我们为什么对动物没有责任. 吴晓东译. 工程、环境与伦理[M]

.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264(参考模版)
[8]Suzanne Antoine. Animals according to French Law. 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Animal Rights: Comments and Intentions[M]. LFDA. Paris, 1998: 20 (参考模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