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六章动物行为导学案

第十六章动物行为导学案

第十六章动物行为导学案
第十六章动物行为导学案

第一组 1.下列关于动物先天性行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有的动物都有

B.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

C.是可以遗传的

D.在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间有不同的表现第二组 2.下列关于动物学习行为的认识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导学案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年级:八年级主备课人:胡翠容审稿:八年级生物组 课型:新授课时间:2013年月班级:姓名: 预习案 一、预习提纲 1、运动系统数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2、骨、关节、肌肉是怎样协调配合完成动作? 3、运动对于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二、预习自测题 1、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和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 2、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 3、动物的运动方式各种各样,例如蚯蚓的运动方式是;鱼的运动方式是;鸟的运动方式是;哺乳动物的运动方式有等(任意填两种)。 4、运动系统的组成包括、和。骨与骨之间通过_____等方式相连形成_____,_______附着在骨骼上。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叫,_____可绕过_____连在不同的骨上。 5、关节的结构包括:、、、、。关节周围由包裹着,内部形成密闭的。关节腔内含有,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 6、骨的_____变化产生运动。骨的运动要靠的牵拉。骨骼肌具有的特性。当骨骼肌受_____传来的_____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_____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7、一组骨骼肌只能_________骨改变位置,而不能将骨_____,骨的复位要靠另一组肌肉的收缩牵拉,可见与骨连接的肌肉至少是由___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例如:屈肘时, ________收缩,_________舒张,伸肘时,__________收缩,________舒张。 8、运动的完成,除了需要运动系统外,还需要的控制和调节,运动中能量的供应需要、、等系统的配合。 9、运动对生物生存的意义:哺乳动物靠_____支撑身体,骨在骨胳肌的牵拉下围绕着关节运动,使躯体能够完成各种_____,从而具有强大的_____能力,有利于动物寻觅食物、 ________、争夺栖息地和_________,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10、水螅主要在水草上;蜗牛依靠_______缓慢爬行;蚯蚓缓慢_____;蝗虫能够_____,也善于_____;家鸽与飞行有关的_____非常发达,还具有轻而坚固的。 【展示交流】分小组交流以上内容 行课案 【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运动系统的组成: 1、以家兔为例,你能说出前肢骨和后肢骨的名称吗? 2、观察教材42-43页家兔的骨骼和关节模式图,并结合实物说出关节的组成?哪些结构使关节具有牢固性?哪些结构使关节具有灵活性? 3、为什么一组肌肉的两端总是附着在不同的骨上?骨、关节和骨骼肌在运动中分别起什么作用?

生物冀少版-八年级上册-【冀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4.2.2《动物行为的类型》导学案

第二节动物行为的类型 1.重点:举例说出动物的各种行为类型。 2.知道各种行为类型对动物的生存和生殖的意义。 知识点:动物行为的类型 1.复杂多样的动物行为,对于生物的生存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动物对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请完成下表。 动物行为 的类型 概念特点意义举例 觅食行为获取生存所需食物捕食维持个体生存猫捉老鼠 攻击行 为 同种生物相互攻击很少致死 有利于维持个体生 存和种族延续 两只狗争夺骨头防御行 为 保护自己,防御敌害躲避敌害 有利于维持个体生 存和种族延续 蜥蜴断尾 繁殖行 为 繁殖后代的行为 越高等的动物, 繁殖行为越复杂 有利于种族的繁盛母鸡抱窝 节律行 为 随地球、日、月的周期 变化形成的有周期、节 律的行为 周期性 动物适应环境节律 的结果 鱼的洄游 社群行 为 同种生物维系群体共 同生存的行为 分工合作、 共同维系 有利于种族的生存 和延续 蜂群 2.分析下列现象分别属于哪种行为? (1)新西兰有种原始晰蜴,一年中有半年冬眠。(E) (2)孔雀开屏。(B) (3)两只黄鼬为争夺一只鸡而争斗。(C) (4)黄鼬遇到敌害,肛门旁的臭腺释放臭气。(D)

(5)老猴发现猛兽后,高声吼叫并带领猴群逃跑。(A) A.社群行为 B.繁殖行为 C.攻击行为 D.防御行为 E.节律行为 1.辨析防御行为与攻击行为。 行为类型争斗双方目的特点 防御行为不同种动物捕食你死我活的斗争 攻击行为 同种动物不同个 体 争夺领域、食物和配 偶 不以伤害对方为目 的 2.一只老鹰在天空盘旋,当发现草地上有野兔时,立即俯身冲下捕捉野兔,野兔发现老鹰就飞快地奔向洞穴躲藏起来。想一想,老鹰和野兔的行为各是什么行为及这些行为的意义是什么。 老鹰捕捉野兔是捕食行为,野兔飞快地奔向洞穴躲藏起来属于防御行为。它们的行为都有利于自身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 3.观察蚂蚁搬运食物的图片。 (1)蚂蚁搬运食物是一种什么行为? 蚂蚁共同搬运食物,是一种共同合作的行为,属于社群行为。 (2)还有什么动物具有这种行为? 蜜蜂、大猩猩、狮子、狒狒、猴子等。 (3)在社群行为中处于首领地位的动物,是怎样得到“领导”地位的?它在群体中享有哪些特权? 首领地位,是通过攻击行为而获得的。在攻击行为中总占优势的动物个体,就获得了这个群体的“领导”地位。它有对食物、配偶等选择的优先权。 4.下列行为是攻击行为的是(A) A.两只雄海豹为了争夺一只雌海豹而斗争

《动物游戏之谜》导学案

秦凤云语文工作室 《动物游戏之谜》导学案编者庞轶博 【知识链接】 文体特征介绍 ◇科普文是一种说明文体裁。介绍科学领域某方面的探索、研究的文章。语言准确、全面。在宣传科普知识的同时,注重激发人们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人们的科学探索精神。 科普文的阅读方法 ◇把握对象——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和本质。(①从语句、语段中找出事物的特征。②从文章中概括、提炼出事物的特征。) ◇理清思路——弄清楚说明的条理和说明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方法——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分类别、作比较、画图表、摹状态等◇体会语言——说明语言的准确性,说明语言平实,简明的特点,文艺性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学习过程】 一、初读课文,完成下列小题 1、给下面各组词语注音: A.嬉闹()坠地()聒噪()懵懂() B.默契()衔恨()勾当()嚼舌() C.汲取()调剂()露脊()舵柄() D.陡峭()尾鳍()惬意()召唤() 2、改正下列各组词语中的错别字: A.兴高彩烈樊篱嬉闹撕打 B.冰雪消溶汲取睚眦天赋 C.比比皆是反馈端倪锻炼 D.一曝十寒饿殍悬涯纷纭 二、再读课文,整体把握。 1.课文大体可分为几个部分呢?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2.从本文的结构安排看,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三、内容分析,质疑交流 1.归纳课文中列举的动物游戏的种类、特征以及事例。 2.动物为什么游戏,课文里提供了几种假说?请你总结一下,并写下这种假说的根据和结论。 3.作者说“动物在游戏行为中”,表现出超出估计的“智力潜能、自我克制能力、创造性、想像力、狡猾、计谋、丰富多彩的通信方式”,请你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例证。 4.本文用了那些说明方法,至少举出三种并举例说明。

八年级生物上册 18 动物的行为学案(新版)苏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18 动物的行为学案(新版) 苏教版 1、举例说出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2、举例说明动物的社群行为对生存和生殖的意义。学习重点、难点: 举例说出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自学引导: 1、在自然界中,动物的活动多种多样,动物的和以及其他所有外部可识别的变化,都是动物的行为。 2、动物的行为复杂多样,包括、和等。 3、动物的行为是对复杂多变环境的性表现。 4、动物的觅食行为是的行为。 5、动物的防御行为,对维持个体的和种群的是分重要的。 6、动物的生殖行为能够使动物的子代数量,有利种群的繁衍。 7、动物的社群行为是行为。自我检测: 一、应知应会 1、动物的行为主要包括: ( ) A、觅食行为 B、生殖行为

C、防御行为 D、包括以上三项 2、白居易诗:“须臾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日,母瘦雏渐肥。”这描述的是母燕的() A、储食行为 B、繁殖行为 C、攻击行为 D、防御行为 3、金龟子遇到敌害后,会从植株上滚落到地面装死,待危险解除后伺机逃脱,这种行为属于() A、觅食行为 B、防御行为 C、生殖行为 D、社群行为 二、达标测评 1、下列不属于动物的生殖行为的是() A、雌雄蛙抱对 B、孔雀开屏 C、筑巢 D、雄鸡报晓 2、下列成语中,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A、黔驴技穷

B、狡兔三窟 C、井底之蛙 D、老马识途 3、下列不属于动物防御行为的是() A、狗遇到人弯腰拾石块时,就逃跑 B、枯叶蝶体色形状像枯叶 C、壁虎断尾 D、响尾蛇的红外感受器感知鸟的位置,从而捕食。 4、鸟类繁殖季节里,亲鸟如捉到虫子,它自己并不立即吃掉,而是将虫带回巢,亲鸟的行为属于() A、觅食行为 B、防御行为 C、生殖行为 D、社群行为 5、我国古籍《草木疏》上说“蝗类青色,长角长股,股鸣者也。”,说明动物通过()来传递信息。 A 、声音 B、气味 C、动作 D、语言 6、下列不具有社群行为的动物是() A、蚂蚁

八年级生物上册6.17.2动物的行为导学案2无答案新版苏科版

第2节动物的行为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动物的行为。 2、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教学重点】 理解动物的行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 【教学难点】 动物行为的特点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新课导入】 蜻蜒点水、蜜蜂采蜜、蜘蛛结网、蚂蚁搬家,亲鸟育雏、母兽哺乳、雄鹰捕猎、孔雀开屏、大雁南飞。还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等等,大千世界因为有动物的存在而显得更加生机盎然、丰富多彩。那么,动物这一系列行为包含怎样的生物学意义呢?这就是本堂课我们所要研究问题。 【自主学习】 1、按照对动物所起的作用,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_ 、_ 、____、 、和;动物的的行为使其能________环境的变化,提高_______和_______的机会。 2、动物的觅食行为是指通过独特的方式获取的行为。在动物界中,同种动物个体之间为了争夺配偶而发生的斗争,这种行为称为。 3、根据动物行为获得的过程,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和两大类。 4、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是由体内所决定的;动物的后天性行为是由和获得,所以又叫做。 5、人们研究动物行为的意义:。 【合作探究】 1、观察P66照对动物所起的作用、各属于哪一种行为?

2、察P69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并分析各自的特点 (1)这几种动物的行为哪些是先天性行为?哪些是后天性行为? (2)动物的后天性行为是通过学习得来的,不同动物的行为的学习能力一样吗?蚯蚓和猫的学习能力哪个强? 3、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狗,来到陌生的主人家,刚开始有点怕人,只会乖乖的吃饭、睡觉。后来经过主人的训练以后,它学会了到指定的地方去拉屎、拉尿,还学会了简单的加减法,它还经常在客人面前表演节目呢!于是,这家的主人对它是疼爱有加,每顿饭都有好吃的,还直夸它聪明呢。想一想: (1)小狗一生下来就会吃饭、睡觉么? (2)小狗一生下来就会到指定的地点去拉屎、拉尿么?小狗一生下来就会简单的加减法么?(3)从行为的形成原因,动物的行为可以分成哪两类? 4、饲养员在给猴子喂食物时,不小心把一个甜薯掉进水池,一只猴子费了很长时间才从水池中捞到这个甜薯。过了一段时间,饲养员发现给猴子喂甜薯时,有很多的猴子拿了甜薯到水池中去擦洗,再也不愿意吃沾满泥土的甜薯了。 (1)猴子的这种表现属于先天行为还是后天行为? (2)这种行为对动物是否有利? (3)动物界中哪类动物这种行为最强? 【课堂反馈】 1、下列行为中,属于防御行为的是() A.两只雄海豹为争夺一只雌海豹而争斗 B.一只蛇追击一只青蛙 C.一只鹰捕食一只飞行的小鸟 D.黄鼬在遇到敌害追击时会释放一种“臭气”。 2、下列不属于觅食行为的是( ) A.松鼠把蕈(xùn高等菌类植物)类挂在树枝上晒干 B.蚂蚁向洞里搬运食物

第二章第三节动物的行为导学案 班级

第三节动物的行为导学案 班级: 姓名: 课题:动物的行为 课型:新授课 主备课人:张其荣 教师寄语: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这需要你的细心观察。 教学目标:1.通过资料分析,举例说明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 3.结合实际例子说明动物的学习行为、社会行为的意义。 4.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 5.参与探究活动,培养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动物行为的分类 2.学习行为、社会行为的概念、特征及意义 教学难点:1.动物行为的形成原因。 2.学习行为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教学程序:[激情引趣,导入新课]:教师利用“麻雀偷喝牛奶”“失去雏鸟的红雀喂食小鸟”“黑猩猩钓取白蚁”等例子兴趣引入新课。明确动物的行为含义。 [自主学习]学生以小组为例进行合作学习。(注意划线部分知识要在课本上标记) 学习任务一:观察教材中的示意图和相关文字,以小组为单位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1.动物的行为分类情况? 2.教材中的事例各属于哪种动物行为? 3.分析动物的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4.总结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含义。 学习任务二:阅读课本98-99页内容,并思考回答: (1)哪些动物具有社会行为? (2)社会行为的特点怎样? (3)牧马人在放牧时只需怎样做即可?为什么? (4)动物之间利用什么来进行信息交流? (5)你知道:蜜蜂是如何进行信息交流的呢? 学习任务三:认真阅读教材100页一段,知道学习动物的行为的目的是什么? [归纳总结]:教师依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进行点拨 1.关于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关系及形成原因

八年级生物《动物的行为》导学案 苏教版

八年级生物《动物的行为》导学案苏教版 16、2动物的行为导学案课时1课时学习任务 1、描述各种动物行为;说出动物行为的类型;区别并认识研究动物行为的意义。 2、举例说明动物的社会行为。 3、通过对动物独特的行为的研究,培养学生对动物行为学习的兴趣、观察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学习建议重点:动物行为对动物的生物学意义难点:区别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易错点:动物学习行为。易混点: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易漏点:动物学习行为。学习过程知识导学:请同学们翻开课本P70页p72页完成以下问题 1、觅食行为:动物通过独特的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行为。 2、争斗行为: 动物个体间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域或巢穴而相互攻击的行为。 3、防御行为:动物保护自己,外来侵略的行为。 4、繁殖行为:在繁殖过程中表现出的占巢、、交配、孵卵、等一切与繁殖有关行为。 5、节律行为:动物随着地球、日、月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周期性的、有节律的活动。节律行为包括昼夜节律、节律、潮汐节律。

6、社群行为:同种动物个体之间除生殖以外的各种联系行为。具有社群行为的动物,不是同一种的许多个体简单地聚集,而是群体成员之间有明显的,共同维持群体的和。 7、以上动物行为是按照来分类的。(P65页)学生活动: 1、讨论图中五个动物的行为分别属于哪种类型并举例。熊捕到一条鱼: 行为,举例1-2个雌鸟孵卵: 行为,举例1-2个大雁排成人字迁徙: 行为,举例1-2个刺猬缩成一团: 行为,举例1-2个两只羚羊用自己的角顶向对方: 行为,举例1-2个 2、讨论动物的争斗行为和防御行为的区别以及它们各自的生物学意义。(1)两者的区别: (2)争斗行为的意义: 防御行为的意义: 课堂检测: 1、争斗行为和防御行为的本质区别是 A、行为过程是否激烈 B、行为结果有无伤亡 C、行为双方是否同种 D、行为双方是否主动

第一节《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导学案

17章第一节《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导学案课型:实验探究课编写:赵永辉审核:总第17课时班姓名【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动物的多种行为;2、举例说明动物行为对其生存和生殖的意义。 3、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 能力目标:通过室外观察蚂蚁的觅食行为,培养学生喜爱观察身边生物的习惯。 情感目标:培养爱护生态环境,自觉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学习重点】:认识动物的多种行为 【学习难点】:动物社群行为对生存和生殖的意义。 【学法指导】:观察法、读图法、讨论法 【学习课时】: 一课时 【自主学习】 二、动物的社群行为 1、动物的社群行为是指 2、分组讨论:动物营社群行为来生活对生存和生殖有什么意义? 三、探究实验 探究目的:说出蚂蚁的觅食行为。 探究地点:校园树丛周围(严禁爬出围墙外!违者作旷课处理!!) 探究器材:糖、面包、食盐、大蒜头、放大镜等 探究指导:1、按实验分组领取探究器材。 2、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3、寻找蚂蚁完成探究内容。 探究报告:我们组提出的问题是:? 我们组作出的假设是:。 我们组设计的方案是:第一步。 第二步。 我们组观察到的现象是:。 我们组得出的结论是:。

(悄悄告诉你:探究实验的设计方法可以有很多种。1,可以让蚂蚁区分面包和食盐。2可以剪去蚂蚁的触角。3,可以用大蒜涂在蚂蚁要经过的路上……) 【达标测试】 1、下列各项中,属于昼夜节律行为的是( ) A.青蛙冬季藏在洞中 B.猫头鹰夜晚出来捕食 C.星鸟把榛子堆起来 D.秋后大雁结队南飞 2、下列动物的行为,不受生物钟调控的是( ) A.鱼类的洄游 B.鸟类的迁徙 C.公鸡报晓 D.公羚羊的争斗 3、动物具有节律行为,是由于( )的作用。 A.动物的生活环境 B.动物的习性 C.动物的生活经验 D.生物钟 4、下列哪项不属于动物的节律行为( ) A.猫头鹰昼伏夜出 B.北极熊冬天产仔 C.大天鹅每年到荣城海湾越冬 D.母狮饿了便去捕食羚羊 5、下列各项中,属于动物社群行为的是( ) A.一只母鸡领着一群小鸡觅食 B.一个山洞中生活着一大群蝙蝠 C.草原上生活着大批各种食草动物 D.蜂王从小到老全靠工蜂来喂养 6.下列哪项不属于动物间的通讯( ) A.白尾鹿在逃避敌害时翘起长有白毛的尾巴 B.夜里狼不停地嚎叫 C.狐狸在逃避追捕时左右晃动尾巴 D.羊一边走一边嗅地上同伴的粪便 7、蜜蜂告诉伙伴蜜源的距离和方向的“语言”是( ) A.触觉 B.声音 C.舞蹈 D.激素 8、下列各项属于动物贮食行为的是( ) A.松鼠将松果埋地进里 B.小狗吃掉昨天剩下的食物 C.老鹰将捕获的野兔叼回巢中 D.兔子保留了洞口周围的杂草 9、动物的繁殖行为是( ) A.哺乳动物具有的行为 B.哺乳动物和鸟类具有的行为 C.每一种动物都具有的行为 D.脊椎动物具有的行为 10、下列属于繁殖行为的是( ) A.公鸡争斗 B.老鹰抓小鸡 C.小鸡鸣叫 D.母鸡孵小鸡 11、下列哪项不属于动物的繁殖行为?( ) A.母兔在临产前拨下腹部的毛铺在窝里 B.火烈鸟在繁殖季节鼓起红色嗉囊 C.两只公羚羊在繁殖季节打了起来 D.杜鹃叼走一个小鸟蛋生下自己的蛋 12、人们养蜂取蜜,是利用了蜜蜂的( ) A.防御行为 B.攻击行为 C.贮食行为 D.繁殖行为 13、雄孔雀在繁殖季节频频在雌孔雀面前开屏,这种繁殖行为是( ) A.交配 B.占领繁殖空间 C.求偶 D.育雏 【课后反思】

生物:2.2.3《动物的行为》导学案(济南版七年级上)

第三节动物的行为 【学习目标】 1.区别学习行为与先天性行为。 2.举例说明动物的社会行为。 3.结合实际例子说明动物的学习行为、社会行为的意义。 【问题导学】 探点一: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认真阅读课本P96第一自然段和这一部分内容,仔细观察,图2.2—21,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 1.动物的行为是指。 2.动物就有的,由决定的行为,叫先天性行为。动物通过 逐渐表现出来的行为,叫学习行为(后天性行为)。 3.在图中2.2—21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4.动物行为的意义是:有利于动物的和。 5.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 探点二:社会行为 认真阅读课本P98,仔细观察图2.2—22,图2.2—23和图2.2—24,思考并完成下列题目。 1.动物营,其行为具有一定,这类行为称为社会行为。 2.动物的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进行信息交流。动物利用、 、传递信息。 3.我们研究的动物行为的目的是:认识动物的利用 动物,控制和防范动物,是人和动物在生物圈中。 4.举例说明动物的社会行为。 【归纳整理】 【反馈检测】 1.下列各项中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A.家兔心脏不停地跳动 B.家犬见生人狂吠不已 C.小牛逐渐长大 D.蜜蜂分为蜂王、工蜂和雄蜂 2.下列各项属于动物学习行为的是() A.小狗做算术 B.狼将拣到的婴儿哺育成“狼孩” C.蜘蛛结网捕捉昆虫 D.鸟类的筑巢、孵卵和育雏 3.下列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是() A.蚯蚓 B.大山雀 C.马 D.黑猩猩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动物社会行为的是() A.一群狒狒组成的严格等级的社会 B.母鸡带领一群小鸡在你觅食 C.蜂群中的蜂王由工蜂喂养 D.蚂蚁会成群结队的将食物搬回蚁巢 5.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下列几组动物中,一般“尝试与错误”次数最多的是() A.小鸡、小鸭 B.大鸡、大鸭 C.小猫、小狗 D.大猫、大狗 6.鹿科动物的小尾巴反面是白色的,当他们遇到危险时就将尾巴撅起,露出反面的白色,其他鹿见了这个 白色就会继续尾随而逃。这是依靠哪项传递信息的() A.声音 B.气味 C.活动 D.分泌物 7.下列几种动物群体中,不具有社会性为的是( ) A.蜜蜂的群体 B.蚂蚁的群体 C.白蚁的群体 D.绵羊的群体 8.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的遗传因素所决定的 B.具有社会行为的蜜蜂能通过舞蹈通讯 C.鸟类的迁徙属于学习行为 D.蜘蛛织网属于先天性行为

七年级生物上册 2.2.4《动物的行为》导学案1(新版)济南版

第四节动物的行为 【学习目标】 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举例说明动物的社会行为。 3.通过对动物的独特行为的研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观察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和社会行为。 难点: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学习方法】举例法——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举出几个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例子。比较法——对两种行为从获得途径、适应特点及进化趋势等方面列表,从而比较出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学习过程】 (一)问题导学: 1.认真阅读课本P94-96有关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这部分的内容,然后完成以下问题(1)根据行为获得的途径,动物行为可以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 (2)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动物的学习行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本分析讨论中哪些是先天性行为呢?哪些是学习行为呢? (5)课本分析讨论中的动物行为对动物生存有什么意义? 2.读课本P96-97社会行为部分,完成以下问题。 (1)举例说明动物的社会行为:(不仅仅是课本上的例子) (2)社会行为的特征: 群体内往往有明显的_________,成员之间有明确的__________,有些群体内还存在有明显的__________。

(3)群体信息交流:动物进行分工合作时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动作以及__________来传递信息。 (4)意义:认识___________,利用___________,控制和防范____________,使人和动物在生物圈中____________。 (二)交流合作,共同探究。 1.请同学们利用小组的力量来解决下列问题。 (1)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对比表格 (2)每个同学各举一例与大家分享: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导学案

第一节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列举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重点) 2.举例说出动物通过运动适应环境。 3.举例说出动物运动的能量供应。(难点) 【自主学习1】动物的运动形式 自学标题下的内容,完成下列题目: 1. 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之一是能够通过 ___________ ,主动地、有目的地迅速改变其空间位置。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 2. 陆生动物中的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能够在空中振翅飞行或滑翔。其他陆生动物的运动方式主要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以___________ 为主。 3. 一些鸟类在不同的季节南北___________ ,除了获取_______ 外,还在迁徙地的适宜环境里完成_______活动。 【自主学习2】动物运动的能量供应 细胞通过_____________作用将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其中一部分转化为_____________,另一部分主要暂时贮存在一种被称为______________的能源物质中。 【达标检测】 1. 小蝌蚪的运动方式是___________ ,青蛙的运动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下列动物中,能飞翔又不属于鸟类的是() A.海鸥 B.野鸭 C.蝙蝠 D.黄鹂 3.“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玩累霜天竞自由。”描写了动物的哪些运动方式。() A.飞行,爬行 B.跳跃,爬行 C.跳跃,游泳 D.飞行,游泳 4.家鸽和蚯蚓的太的主要运动方式分别为() A.奔跑、蠕动 B.飞行、攀缘 C.飞行、蠕动 D.跳跃、爬行 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鸟类迁徙的意义?() A.获取足够的食物。 B.寻找适宜的生活环境。 C.产生有利变异。 D.有利于完成生殖活动。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导学案

课题: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学案时间: 2012年11月19日 主备: 任智强审核:孙海珠、郑玉洁。班级:八年级()班学生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2、举例说明动物的社群行为对生存和生殖的意义 重点难点:举例说出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 1.自学研读教材三遍:先粗略迅速读课本一遍,再看学习导航做到心中有数,带着问题第二次认真自学课本思考并寻找答案,同时在课本中圈画关键词和关键句。 2,合作探究:(1)自学后自己独立尝试完成探究的题,不会的利用一切机会向别人请教或利用互联网解决,(2)学会合作,动脑思考,学会利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巩固和训练:(1)初步构建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知识体系, (2)在理解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提炼出本节的重点和难点知识 (3)通过认真做自测题来检验自己自学的效果并做好反思和改进。 预习案(答案直接写在题后面) 【自学导航】(自学课本60-62页内容,结合学案提示,在课本上做好勾画和梳理,并用红笔在不会的题号前打上×号。提升自主梳理课本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1、在自然界中,动物多种多样的,以及动物的和以及其他所有外部可识别的变化,都是动物的行为。 2、动物的行为复杂多样,包括、和等。 3、动物的行为是对复杂多变环境的性表现。 4、动物的觅食行为是通过获取生存所需食物的行为 5、动物自己、敌害的行为是动物的防御行为,对维持个体的和种群的是 十分重要的。 6、动物的生殖行为能够使动物的子代数量,有利种群的繁衍。 7、动物的社群行为是指同种生物个体之间除生殖以外的各种行为。 探究案(自学后自己独立尝试完成探究的题,不会的利用一切机会向别人请教)探究一:总结填写动物行为主要表现类型: 行为类型例1 例2 例3 觅食行为海鸥捕鱼 防御行为尺蠖拟态 生殖行为青蛙抱对 探究二:白蚁群体: 个体职责 兵蚁 工蚁 蚁后 雄蚁 探究三:蜜蜂群体的分工如何?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动物笑谈导学案新人教版(含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17 动物笑谈 学习目标 1.理解并积累字词。 2.感知作者专注忘我的科研精神和极高的专业素养。 3.体味文章幽默风趣的语言。 学习重难点 1.领会语言的幽默风趣,注意体会这种幽默的效果。 2.学会使用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动物。 知识链接 走近作者 康拉德?劳伦兹(1903 -1989+,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1973年由于对动物行为学研究方面开拓性的成就而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除了在学术上的成就之外,劳伦兹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他在动物行为方面的通俗写作,著有《所罗门王的指环》《攻击的秘密》《雁语者》《狗的家世》等。在他的深刻观察以及生花妙笔之下,我们身边的鸭、鹅、狗、鸟、鱼的生活全都鲜活地呈现眼前,读者可以从中体会到科学研究的严谨和趣味,同时也对动物的友情世界及相类似的人类行为本身,产生更深一层的了解,得到心同此理之感,从而体会生命的真诗。

一、课前预习基础梳理 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羞怯.( ) 小凫.( ) 麝.香( ) 驯.养( ) 禁锢.( ) 虐.待( ) 咒.骂( ) 匍匐 ..( ) 2.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早晨一放它出来,它总是迫不急待地来找我。( ) (2)小鸭子对母亲需索不体。( ) (3)我花了一笔数目可观的钱买下这只漂亮而温训的鸟。( ) (4)它总是窜得高高的,然后就绕着我们屋子前面的柠檬树有规则地打起转来。( ) 3.解释下面的词语。 (1)蹒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怪诞不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相径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神采奕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生物上册224动物的行为导学案新版济南版

1 2.2.4 动物的行为 自主学习案 一、自主学习目标及范围 学习目标: 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举例说明动物的社会行为。 3.通过对动物的独特行为的研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观察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意识。 学习范围: 预习课本第94页到第99页的内容 二、自主学习要点 1、先天性行为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习行为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社会行为的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自主学习检测. 1.动物在内外刺激下所产生的活动表现叫做动物的行为.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 ___________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___________..2.蝶蛾类昆虫的雌虫,能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虫来交配.这属于动物之间的() 2 A.通讯 B.等级 C.分工 D.语言交流 3.动物通过各种各样的行为来适应所生活的环境.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的动作、声音、气味等都可以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B.先天性行为是动物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C.学习行为是动物后天学习所得,与遗传因素无关 D.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中出现错误的次数越少 探究案 一、合作探究 探究一:学会区别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分析教材94——96页资料分析中各种动物的行为,思考。 1、动物的行为类型有哪些? 2、怎么区别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二、社会行为 阅读教材96——98页文字资料,思考: 1.什么是社会行为?

八年级上册生物动物的运动导学案

八年级上册生物动物的运动导学案 一、目标导学 1、说出动物的行为的概念。 2、描述运动系统的组成。 3 、举例说出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关系。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运动系统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关系 二、自主学习新-课 -标-第-一 -网 1、通过本章前言部分说出什么是动物的行为? 2、右图为关节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各部分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⑤ (2)运动时能减少两骨之间摩擦并缓冲两骨之间撞击力的是〖〗 , 把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的是〖〗。 (3)我们常说的脱臼是指〖〗从〖〗中脱出来。 3、结合课本42页观察与思考总结运动系统的组成。 a、②①③ b、②③① c、①②③ d、③①② 6、哺乳动物的运动仅靠运动系统不能很好地完成,还需要参与的是 ( ) a、神经系统 b、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等 c、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 d、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 7、下图是肌肉协作完成一个动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图表示的是动作b图表示的是动作 (2)图中1是指 ,图中2是指 (3)在a图和b图所示的动作中,1的状态分别是和 2的状态分别是和 (4)a图和b图表明肌肉协作完成一个动作的基本情况,它说明,一个动作的完成至少需要以组上的肌群相互配合。 (5)1、、2能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动作是在系统的支配之下。人在完成屈肘和伸肘动作时,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系统、系统和系统等的配合。 8、 上图是一位同学用两片长方形的木板①②、两条松紧带③④和一颗螺丝⑤制作的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请据图回答问题: 三.合作探究: 结合课本44页讨论总结骨、关节和肌肉是怎样协调配合来完成某一动作的? 四.精讲点拨: 1、骨的分类: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2、骨的结构:骨膜、骨质、骨髓。 3、骨连接的形式:活动的、半活动的、不活动的骨连接。 4、从物理学角度说明骨、关节、肌肉的作用。 五.课堂检测:

动物游戏之谜》导学案(含答案)

第12课《动物游戏之谜》导学案 课文助读: 人类作为万物之灵,在自然界中具有唯我独尊的地位。过去,人们往往把思维、语言甚至游戏视为人类特有的专利,而最近的科学研究发现,有些动物也具有人类的某些思维品质,它们也有其独特的语言,它们的某些行为不仅仅是为了捕食,而更像人类的游戏。本文就是这样一篇介绍动物游戏的科普短文。学习本文,要注意体会科普说明文描写和说明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培养自己勤于探索、勇于钻研的科学精神。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清课文层次结构,体会科普说明文描写和说明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2.注意说明文文体的特点,还要注意科普文自身的特点。 二、能力目标 1.巧妙生动的说明文写作方法。 2.将科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增加科普文学习的乐趣。 三、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勤于探索、勇于钻研的科学精神。 2.领悟文中蕴含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链接:文体特征介绍 ◇科普文是一种说明文体裁。介绍科学领域某方面的探索、研究的文章。语言准确、全面。在宣传科普知识的同时,注重激发人们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人们的科学探索精神。 方法指导:科普文的阅读方法 1、把握对象——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和本质。(①从语句、语段中找出事物的特征。 ②从文章中概括、提炼出事物的特征。) 2、理清思路——弄清楚说明的条理和说明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3、理解说明的方法——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分类别、作比较、画图表、摹状态等。 4、体会语言——说明语言的准确性,说明语言平实,简明的特点,文艺性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自主学习: 1.了解作者 姓 名 周立明字号 朝 代 当代籍贯山东莱阳人。 生平简介中国现代动物研究专家,科普作家,国际行为分析协会会员,曾任少年儿童出版社副总编辑。现任郑州轻工业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2、词语积累

八年级生物上册 6.17.2《动物的行为》导学案1(新版)苏科版

第2节动物的行为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动物的行为。 2、能正确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 3、认识研究动物行为的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动物的行为。 2、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三、学习与交流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孔雀开屏、大雁南飞……这些动物的活动都属于动物的行为。 (一)动物行为的类型 观察动物的几种行为类型(图17-8) 1、动物的行为有哪些类型? 2、图中几种动物的行为分别属于什么类型?他们对动物的生存和繁衍有什么意义?你还能举出其他动物行为的例子吗? (二)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 1、从动物行为的获得过程来看,动物的行为可以分哪两大类?是怎样定义的?能再举一个例子吗? 2、观察图17-9中的几种动物行为,分别属于那种行为?各有什么特点?

3、动物而后天性行为是通过学习获得的,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吗? (三)动物行为的特点和意义 1、动物的行为具有什么特点呢? 2、研究动物的行为具有什么意义呢?举例说明。 四、典型例题 1、尺蠖静止不动时,形态象一段树枝,这属于() A.防御行为 B.攻击行为 C.繁殖行为 D.社群行为 2、白居易诗:“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这描述的是母燕的() A.防御行为 B.攻击行为 C.繁殖行为 D.社群行为 3、人类养蜂取蜜,是利用了蜜蜂的() A.防御行为 B.攻击行为 C.繁殖行为 D.贮食行为 4、“蜻蜓点水”与下列哪种动物的行为结果相同() A.母鸡孵卵 B.鲤鱼产卵 C.蝙蝠捕捉蚊子 D.海豚戏水 5、母鸡哺育小猫的行为是属于() A.后天性行为 B.先天性行为 C.防御行为 D.学习行为 6、下列属于后天性行为的是() A.红雀喂金鱼 B.野鸭的迁徙 C.蜘蛛结 D.鹦鹉学舌 7、下列各种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蚕吐丝作茧 B.狗拉雪撬 C.猴子向观众敬礼 D.大山雀偷喝牛奶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哺乳动物才具有学习行为

冀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4.2.2动物行为的类型导学案冀教版

动物行为的类型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动物的多种行为. 2.举例说明动物行为对其生存和生殖的意义. 【预习导航】 自主学习 1.动物的行为复杂多样,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什么叫动物的社群行为? 3.什么叫动物的攻击行为? 4.什么叫动物的繁殖行为? 5.节律行为 概念: 种类: (1)______节律:如鱼类的洄游. (2)____节律:有些动物白天活动,有些则夜间活动. 合作探究 1.完成表格 蜜蜂蚂蚁 成员分工成员分工 蜂后______ 蚁后______ 雄蜂__________ 雄蚁_______ 工蚁筑巢、喂养其他蚂蚁 工蜂________________ 兵蚁__________ 2.动物行为的意义.

【达标检测】 1.人类养蜂取蜜,主要利用了蜜蜂的( ) A.取食行为 B.繁殖行为 C.攻击行为 D.防御行为 2.在紧急情况下,蜥蜴的尾巴能自动断落,断落部分还能做屈曲运动.蜥蜴的这种行为是动物的( ) A.攻击行为 B.繁殖行为 C.领域行为 D.防御行为 3.下列不属于防御行为的是( ) A.野兔发现天空中的鹰正在盘旋时,飞快跑回洞穴 B.长颈鹿踢狮子的头 C.一群蚂蚁将一条毛虫的尸体拖进蚁穴 D.枯叶蝶像一片枯叶 4.狒狒是具有社群行为的动物,在狒狒的群体中,最占优势者( ) A.主要表现在攻击行为上总是得胜者 B.是最后享用食物者 C.往往是一个年老的雌性个体 D.担负对外战斗、保护群体其他成员的任务5.下列几种动物群体中,不具有社群行为的是( ) A.蜜蜂的群体 B.蚂蚁的群体 C.白蚁的群体 D.绵羊的群体 6.鸟类繁殖季节里,亲鸟如捉到毛虫,它自己并不立即吃掉,而是将虫带回巢,这属于( ) A.繁殖行为 B.取食行为 C.防御行为 D.招引行为 7.杜鹃将卵产在大山雀的巢内,靠大山雀孵卵和喂养幼鸟,大山雀充当杜鹃幼鸟“养母”,这种现象是( ) A.杜鹃的攻击行为 B.杜鹃的繁殖行为 C.杜鹃的防御行为 D.“养母”的繁殖行为 学后反思

冀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二章 第一节《动物行为的特点》导学案

第一节动物行为的特点 1.知道动物行为的概念。 2.重点:描述动物行为的特点。 3.举例说明动物行为的表现方式。 知识点一:动物行为的概念及方式 1.概念:动物行为泛指动物的动作或活动,即从外部可察觉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 2.行为表现:包括动物的爬行、游泳、奔跑、飞翔以及其他的运动方式;还包括动物的取食、繁殖、攻击、防御等;甚至还有睡眠、发声、静止不动、体色改变等。 知识点二:动物行为的特点 动物行为 的特点 知识点三:研究动物行为的意义 人类研究动物行为的目的在于认识动物活动的规律,利用对人类有益的动物,控制对人类有害的动物,使人和动物在生物圈和谐地发展。 1.一只小狗趴在那静止不动,听到声音立刻竖起耳朵,这些是动物的行为吗? 动物竖起耳朵、发出声音、改变体色、静止不动、注目凝视等都是动物行为的一部分。 2.请回答有关猫头鹰的捕食行为的问题: (1)猫头鹰没发现鼠的时候,表现出的行为是什么? 不时转动自己的脖子,或轻轻地挪动着脚步在黑暗中寻找,并耐心等待。 (2)当看到野鼠时,表现出的行为又是怎样的? 一旦发现野鼠,它就猛扑过程,用利爪把猎物牢牢地抓住。 (3)当看到野鼠,猫头鹰就能够迅速作出反应,这说明什么道理?请分析。 ①道理:当看到野鼠,猫头鹰迅速去捕捉,说明动物的行为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能够通过神经系统以及运动器官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这有利于动物逃避敌害,捕捉食物,以及动物个体的生存。 ②原因:动物的行为是在神经系统支配下,通过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完成的。 3.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说睡眠是一种休息,不属于某种行为。你认为这样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不对。行为泛指动物的动作和活动,睡眠是动物活动的一种形式,它是受人体的生理需要而产生的。 (2)人体内血液循环是否属于行为?为什么? 不属于。这是人体的一种生命活动,只要生命不停止,它就会进行,与人体所受到的内外刺激没有关系。 (3)在草丛中吃草的兔子,突然感到周围空气有些异样,它或伏于草丛深处不动,或是以

动物的行为导学案

动物的行为学案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动物行为的基本类型。 2、学会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并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一定的任务。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同人类学习或自身学习的重要性。 2、通过学习,培养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分类 难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区别 【课内探究过程】 一、动物的先天性行为 动物的许多行为是与生俱来的。 1.你知道什么先天性行为吗?你能列举动物还具有哪些先天性行为(即本能)吗? 二、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 1.老鼠的迷宫实验。 2.黑猩猩具有较强的模仿学习行为。 3.在动物园、马戏团、海洋馆中,许多动物都能做一些精彩的表演,这些行为都需要长期训练,是动物在学习中得到的一种行为。 4.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是什么?你能列举出一些动物的后天性学习行为吗? 三、什么是社会行为, 社会行为的特点是什么?并举例。 列表归纳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区别 【课内同步训练】 1.下列动物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老虎表演钻火圈 B.海狮表演顶球 C.小鸡觅食 D.狗能听人的呼唤 2.下列关于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错误的是( ) A.具有个体性 B.需经过训练、学习获得 C.由遗传控制 D.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3.动物的繁殖行为,防御行为,候鸟的迁徙行为等都属于() A.生来就有的先天性行为 B.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而获得 C.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进来的学习行为 D.动物母亲教育出来的有意识的行为 4.能区分下列动物或人类行为的类型(只在先天性行为后打钩): 熊猫吃竹叶()、蚯蚓爬离强光()、膝跳反射()、参加乒乓球赛()、婴儿哭泣()、痛得流泪()、被打痛后还伸手()、令行禁止()、嗷嗷待哺()、脑垂体分泌激素()、蜂的舞蹈语言()、闻鸡起舞()、小孩打针时哭()、倾听他人说话()、鹦鹉学舌()、蜘蛛编织丝网()、听故事吓得抖()、螳螂捕蝉()、睡着被蚊子咬了动一动()、母鸡孵卵()、鱼类洄游()、小孩听到“医生来了”哭()、鸟类迁徒()、谈虎色变()、“狼来了”,人们再也不来()、望梅止渴()、狮子群居()、老马识途()、小狗会骑车()、成年人打针不哭了()、听到声音()、听其声辨其人()、前车之鉴() 两栖动物的特征 鸟类。哺乳类的特征 ------------------------------------------------------------------------- 3.4动物的行为学案参考答案 【课堂学习过程】 一、1、环境 2、神经系统,激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