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无机第1章 气体、溶液和胶体

大学无机第1章 气体、溶液和胶体

大学无机第1章 气体、溶液和胶体
大学无机第1章 气体、溶液和胶体

第1章 气体、溶液和胶体

一、 教学要求

1.了解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体分压定律;

2.了解有关溶液的基本知识,并能进行溶液浓度的有关计算;

3.掌握稀溶液的四个依数性及其应用;

4.了解胶体溶液的基本性质,了解吸附的基本规律。掌握胶团的组成和结构,理解溶胶的双电层结构和溶胶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掌握胶体的保护及破坏,熟练写出胶团结构式;

5.了解表面活性物质和乳状液的基本概念。

【重点】: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及分压定律的应用和相关计算;

2.溶液浓度的表示法,各浓度之间的相互换算;

3.稀溶液依数性的含义,各公式的适用范围及进行有关的计算;

4.胶团结构和影响溶胶稳定性和聚沉的因素。

【难点】:

1.稀溶液依数性的原因;

2. 胶团结构和影响溶胶稳定性和聚沉的因素。

二、重点内容概要

在物质的各种存在状态中,人们对气体了解得最为清楚。关于气体宏观性质的规律,主要是理想气体方程,混合气体的分压定律。

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所谓理想气体,是人为假设的气体模型,指假设气体分子当作质点,体积为零,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忽略不计的气体。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

PV = nRT

① RT M m pV = ② RT M

p ρ= 此二式可用于计算气体的各个物理量p 、V 、T 、n ,还可以计算气体的摩尔质量M 和密度ρ。 原则上理想气体方程只适用于高温和低压下的气体。实际上在常温常压下大多数气体近似的遵守此方程。理想气体方程可以描写单一气体或混合气体的整体行为,它不能用于同固、液共存时的蒸气。

2.分压定律

混合理想气体的总压力等于各组分气体分压力之和。分压是指在与混合气体相同的温度下,该组分气体单独占有与混合气体相同体积时所具有的压力。

∑i

321p p p p p =

+++= 还可以表述为: i i px p =

3.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1)质量分数 ωB =m

m B (2)质量浓度 B B m V ρ= (3)物质的量浓度 B B n c V = (4)质量摩尔浓度 A

B B =m n b (5)物质的量分数(摩尔分数)

B

A A A

B A B B n n n x n n n x +=+= 所以:x A + x B = 1,若将这个关系推广到任何一个多组分系统中,则有:i i 1x

=∑

质量分数ωB 和质量摩尔浓度B b 与物质的量浓度B c ,可用溶液的密度ρ为桥梁相互换算。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n m m m m c V M V M m M M M ρρωρρ====== 4. 稀溶液的依数性

(1)溶液的蒸气压降低

B A B A

B b K M b p p n n p ?===?** (2) 溶液的沸点上升

ΔT b =T b -T b *

ΔT b =K b ?b B

若已知溶剂的K b 值就可以从沸点升高?T b 求溶质的摩尔质量M B :

?T b = K b b B = K b A

B m n = K b A B B m M m / (3) 溶液的凝固点下降

ΔT f =T f *-T f

ΔT f =K f ?b B

若已知溶剂的K f 值就可以从凝固点降低?T f 求溶质的摩尔质量M B :

?T f = K f b B = K f A

B m n = K f A B B m M m / (4 )溶液的渗透压

渗透压与浓度的关系:

Π=cRT

对于稀的水溶液, 11

B B /mol L /mol kg c b --?≈?通过测定溶液的渗透压,可以计算出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如溶质的质量为m B ,测得渗透压为Π,溶质的摩尔质量为B M ,则

B B m RT M ΠV

==B RT Πρ 该方法主要用于测定如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比凝固点下降法灵敏。

(5)强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作用,从而溶液中的粒子(分子+离子)数增加,所表现出依数性与相同浓度的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完全不同。因此,利用稀溶液依数性关系式进行计算时,浓度均需作调整。

强电解质溶液一般不遵守拉乌尔定律的定量关系式,其电离度也不为100%,所以不能做准确的计算,只能做近似地比较。一般有:

同类物质,先看浓度,浓度越大,影响越大;

同一浓度的不同物质,其影响:强电解质最大,弱电解质次之,非电解质最弱。

5.溶胶的性质与胶团结构

5.1分散系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质)以极小的微粒分散于另一种物质(分散剂)中所形成的体系。

⑴ 粗分散系:粒子直径>100nm ;如:泥浆、牛奶.

特点:不能透过滤纸,不扩散,多相体系。

⑵ 溶 胶:粒子直径=1~100nm ;如:Fe(OH)3溶胶;

分散系 特点: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扩散慢,高度分散的多相体系。 ⑶ 溶 液:粒子直径<1nm ;如:NaCl ,蔗糖溶液;

特点:能透过滤纸和半透膜,扩散快,透明,稳定的单相体系。 ⑷ 高分子溶液:粒子直径>1nm ;如:蛋白质水溶液。

特点:其性质类似于溶胶,单相体系。

5.2

溶胶是分散质颗粒直径在1~100nm (10-9~10-

7m)的分散系,是一个高度分散不稳定的多相体系,具有三种主要性质:光学性质(丁铎尔效应-光的散射);动力学性质(布朗运动-颗粒不停地作无规则的运动);电学性质(电泳和电渗。在外电场作用下,胶粒在分散剂中定向移动的现象称为电泳。) 5.3胶团结构

胶团具有扩散双电层结构。由胶粒和扩散层组成,胶粒由胶核和吸附层组成,吸附层中有电位离子和反离子。使胶粒带电的离子称为“电位离子””,溶液中同电位离子电性相反的离子则称为“反离子”。 若AgNO 3过量,AgI 溶胶的胶团结构可用简式表示为:

+--m 33[(AgI)Ag ()NO ]NO x n n x x +??-?

胶核电位离子反离子反离子吸附层

扩 散 层

胶粒

胶团

氢氧化铁、硫化砷、硅酸溶胶的胶团结构为:

[(Fe(OH)3)m ·n FeO +·(n -x )Cl -]x +·x Cl -

[(H 2SiO 3)m ·n HSiO 3-·(n -x )H +]x -·x H +

[(As 2S 3)m ·n HS -·(n -x )H +]x -·x H +

5.4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

由于胶粒带电、水化作用和不停地做布朗运动,使得溶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它是热力学不稳定的多相体系,长时间放置或条件改变时,会发生聚沉。促使溶胶聚沉的方法主要有:向溶胶中加入电解质;加热;带相反电荷的两种溶胶按一定比例混合。其中加入电解质的方法是常用的,不同电解质有不同的聚沉能力,常用聚沉值表示。聚沉值是指使一定量的溶胶在一定的时间内完全聚沉所需电解质的最低浓度。对于带正电荷的溶胶,电解质的负离子起作用,此负离子所带的负电荷越多,聚沉能力越大,聚沉值越小;对于带负电荷的溶胶,电解质的正离子起作用,此正离子所带的正电荷越多,聚沉能力越大,聚沉值越小。同价离子聚沉能力随离子水化半径的增大而减小。如碱金属离子聚沉能力顺序为:Cs +>Rb +>K +>Na +>Li +;碱土金属离子聚沉能力顺序为:Ba 2+>Sr 2+>Ca 2+>Mg 2+。

6.表面活性物质和乳浊液

凡是溶于水后能显著降低水的表面能的物质称为表面活性物质,它的分子都是由极性基团(亲水基)和非极性基团(疏水基)构成。

乳浊液是一种或几种液体以微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另一种不互溶的液体中所形成的多相分散体系。根据分散相和分散介质不同可将乳浊液分为两种,一种是油分散在水中,叫水包油型(O /W ),能被水稀释而不影响稳定性;另一种是水分散在油中,叫油包水型(W /O ),可被油稀释。牛奶是奶油分散在水中,为O /W 型乳浊液,石油原油是W /O 型乳浊液。当使用亲水性乳化剂(钾肥皂、钠肥皂、蛋白质、动物胶、白土等)易形成O /W 型乳浊液;而使用亲油性乳化剂(钙肥皂、镁肥皂、高级脂类等)易形成W /O 型乳浊液。

三、 典型例题

【例1.1】在水面上收集一瓶250 mL 氧气,25℃时测得压力为94.1 kPa 。求标准状态(STP )下干

燥氧气的体积。已知25℃水的饱和蒸气压3.17 kPa 。

【解】气体的温度和压力改变时只影响体积,而n 不变。由理气状态方程得到

nR T V p T V p ==2

22111 在此所测得压力并不是纯O 2的压力,而是与水蒸气的混合压力。减去25℃水的饱和蒸气压3.17 kPa ,得:

p (O 2)= 94.1 kPa – 3.17 kPa = 90.93 kPa

所以 (O )2(90.93 kPa)(0.250 L)(273 K)0.206L (101.3 kPa)(298 K)

V == 【例1.2】两个玻璃球由活塞相连接。A 球体积500 mL ,B 球体积200 mL 。在同一温度下,A 球

充入N 2压力为50 kPa ,B 球内充入O 2压力为100 kPa 。打开活塞后总压力为多少?

【解】分压定律的应用必须是同温度同体积的条件。当两球相通以后体积为700mL 。其分压力即为

(N )2(50 kPa)(0.500 L)35.7kPa 0.700 L

p == (O )2(100kPa)(0.200L)28.6kPa 0.700L

p == p =p (N 2)+p (O 2)= 64.3 kPa

【例1.3】为防止水箱结冰,可加入甘油以降低其凝固点,如需使凝固点降低到270.00K(-3.15℃),

在100 g 水中应加入甘油多少g ?(已知水的K f =1.86 K?kg?mol -1,甘油的摩尔质量为M =92 g ?mol -1)

【解】ΔT f = T f *-T f =273.15K -270.00k =3.15 K

根据ΔT f =K f ?b B

∴ kg mol 1.69=mol

kg K 1.86K 3.1511-B -???=b 0.169m o l kg 0.1kg 1.69mol 1000

100g 1-B B =??=?=b n 甘油的摩尔质量为92 g ?mol -1

故100 g 水中应加入的甘油质量为

m B =M ×n B =92 g ?mol -1×0.169 mol =15.55 g

【例1.4】将0.749 g 谷氨酸溶于50.0 g 水中,测得凝固点为272.96 K ,计算谷氨酸的摩尔质量。

【解】设谷氨酸的摩尔质量为M , ΔT f =T f *-T f =273.15K -272.96K=0.188K

根据ΔT f =K f ?b B

g

50.01000g 7490mol kg K 1.86K 18801?????=M ..- M =148 g ?mol -

1

276.9 K 。

【例1.5】25.0℃时0.145 g 某蛋白质溶于10.0 mL 水中,测得渗透压为1.002 kPa ,求此蛋白质的

分子量。

【解】由 Π=cRT 得

1.002 kPa = c (8.314 kPa ·L ·K -1 mol -1)?(298K)

c = 4.04×10-4 mol·L -1

4.04×10-4 mol·L -1 = 0.145g 1000 L (

)()10

M 此蛋白质的分子量为35900。

大学无机化学第十七章试题及答案教学资料

大学无机化学第十七章试题及答案

第十八章 氢 稀有气体 总体目标: 1.掌握氢及氢化物的性质和化学性质 2.了解稀有气体单质的性质及用途 3.了解稀有气体化合物的性质和结构特点 各节目标: 第一节 氢 1.掌握氢的三种成键方式 2.掌握氢的性质、实验室和工业制法及用途 3.了解离子型氢化物、分子型氢化物和金属性氢化物的主要性质 第二节 稀有气体 1.了解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2.了解稀有气体化合物的空间构型 习题 一 选择题 1.稀有气体不易液化是因为( ) A.它们的原子半径大 B.它们不是偶极分子 C.它们仅仅存在较小的色散力而使之凝聚 D.它们价电子层已充满 2.用VSEPR 理论判断,中心原子价电子层中的电子对数为3的是( ) A .PF 3 B.NH 3 C.-34PO D.-3NO 3.用价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中心原子周围的电子对数为3的是( )(吴成鉴《无机化学学习指导》) A.SCl 2 B.SO 3 C .XeF 4 D. PF 5 4.用价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中心原子价电子层中的电子对数为6的是( )

A.SO2 B. SF6 C. 3 AsO D. BF3 4 5. XeF2的空间构型是() A.三角双锥 B.角形 C. T形 D.直线型 6.下列稀有气体的沸点最高的是() (吴成鉴《无机化学学习指导》) A.氪 B.氡 C.氦 D.氙 7.能与氢形成离子型氢化物的是() (吴成鉴《无机化学学习指导》) A.活泼的非金属 B.大多数元素 C.不活泼金属 D.碱金属与碱土金属 8.稀有气体原名惰性气体,这是因为() A.它们完全不与其它单质或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 B.它们的原子结构很稳定,电离势很大,电子亲合势很小,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C.它们的价电子已全部成对 D.它们的原子半径大 9.下列各对元素中,化学性质最相似的是() (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 A.Be 与Mg B.Mg与Al C Li与Be D.Be与Al 10.下列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 (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 A.Li B.Be C. Na D.Mg 11.下列化合物中,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小的是()(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 A.NaF B.KF C.CaF2 D.BaF2 12.下列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 (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 A.LiH B.NaH C.KH D.RbH

无机化学第三章溶液的依数性

无机化学溶液的依数性 第三章稀溶液的依数性§本章摘 要§1. 溶液的饱和蒸气压下降问题的提出饱和蒸气压 拉乌尔定律 2. 沸点升高和凝固点下降 沸点和凝固点饱和蒸气压图公式应用 3. 渗透压 渗透现象渗透压渗透压公式 §1 溶液的饱和蒸气压下降 一问题的提出 水自动转移到糖水中去, 为什么? 这种转移, 只能通过蒸 气来进行. 因此, 要研究蒸气 的行为, 才能弄清楚问题的 实质. 二饱和蒸气压 1. 纯溶剂的饱和蒸气压(P0)

液体气体 在密闭容器中, 在纯溶剂的单位表面上, 单位时间里, 有N0个分子蒸发到上方空间中。随着上方空间里溶剂分子个数的增加, 密度的增加, 分子凝聚, 回到液相的机会增加. 当密度达到一定数值时, 凝聚的分子的个数也达到N0个。这时起, 上方空间的蒸气密度不再改变, 保持恒定。 此时, 蒸气的压强也不再改变, 称为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 用P0表示。 达到平衡. 当蒸气压小于P0时, 平衡右移, 继续气化; 若蒸气压大于P0时, 平衡左移, 气体液化. 譬如, 改变上方的空间体积, 即可使平衡发生移动。 2.溶液的饱和蒸气压 (P) 当溶液中溶有难挥发的溶质时, 则有部分溶液表面被这种溶质分子所占据, 如图示: 于是, 在溶液中, 单位表面在单位时间内蒸发的溶

剂分子的数目N要小于N0。凝聚分子的个数当然与 蒸气密度有关. 当凝聚的分子数目达到N, 实现平衡 时, 蒸气压已不会改变. 这时, 平衡状态下的饱和蒸气 压为:P < P0对溶液来讲, 蒸气压大于P, 液化;蒸 气压小于P, 气化。 3. 解释实验现象 过程开始时, H2O 和糖水均以蒸发为主; 当蒸气压等于P 时, 糖水与上方蒸气达到平衡, 而P0 > P, 即H2O 并未平衡, 继续蒸发, 以致于蒸气压大于P. H2O 分子开始凝聚到糖水中, 使得蒸气压不能达到P0. 于是, H2O 分子从H2O 中蒸出而凝聚入糖水. 出现了本节开始提出的实验现象. 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溶液的饱和蒸气压下降。 三拉乌尔定律(Laoult, 法国) 1. 溶液的浓度 每溶液中含溶质的摩尔数, 为摩尔浓度. 这种浓度使用方便, 唯一不足, 是和温度有关。若用每Kg 溶剂中含溶质的摩尔数, 则称为质量摩尔浓度, 经常用m 表示。

(完整word版)大学无机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doc

《无机化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 确选项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涂黑。多涂、少涂、错误均无分。每小题 1 分,共 40 分) 1、对于 Zn 2+ /Zn 电对,增大 Zn 2+ 的浓度,则其标准电极电势将 (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2、Cu 2+ 离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 ( ) A 8 e B 18 e 型 C 18 +2 e D 9~17 e 型 3、设氨水的解离平衡常数为 K b 。浓度为 m mol ·L - 1 的氨水溶液 ,若将其用水稀释一倍 ,则溶液 中 OH - 的浓度( mol ·L - 1 )为 ( ) A 1 m B 1 m K b C K b m / 2 D 2 m 2 2 4、已知 K sp (Ag 3 PO 4) = 1.4 ×10-16 ,其溶解度为 ( ) A × -4 -1; B 4.8×10 -5 -1; 1.1 10 mol?L mol?L C 1.2 ×10 -8 mol?L -1 ; D 8.3 ×10 -5 mol?L -1 5、下列各组物质,能自发发生反应的是 ( ) A Cu 、 Cu 2+; B Cr 2O 7 2-、Cr 3+ ; C MnO 2 、Mn 2+ ;D SnCl 4 、Sn 6、3d 轨道的磁量子数可能是 ( ) A 1,2,3 B 0,1,2 C 0, ±1 D 0, ±1, ±2 7、下列各分子中 ,以 sp 3 不等性杂化轨道成键的是 ( ) A BeCl 2 B PCl 3 C BF 3 D SiH 4 8、熔化下列晶体时 ,只需克服色散力的是 ( ) A HF B Ag C KF D CO 2 9.已知 E A / V :Cr 2O 72- +1.36 Cr 3+ -0.41 Cr 2+ -0.86 Cr ,则判断发生歧化反应的是 ( ) A 都不能 B Cr 2O 7 2- C Cr 3+ D Cr 2+ 10. 下列各物质中 ,熔点最高的是 ( ) A K 2O B MgO C CaO D Na 2O 11 稀溶液依数性的本质是 ( ) A. 渗透压 B. 沸点升高 C. 蒸汽压下降 D. 凝固点降低 12 要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可以采取的手段是 ( ) A. 升高温度 B. 降低温度 C. 移去产物 D. 使用催化剂 13 如果一个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为零 ,则反应 ( ) A. 能自发进行 B. 是吸热反应 C. 是放热反应 D. 处于平衡状态 14. 反应 A + B C ,焓变小于零,若温度升高 10 ℃,其结果是 ( ) A.对反应没有影响 B. 使平衡常数增大一倍 C.不改变反应速率 D.使平衡常数减小 15. 在 HAc-NaAc 缓冲溶液中,若 [HAc]>[NaAc] ,则该缓冲溶液 ( ) A. 抗酸能力强于抗碱能力 B. 抗酸能力弱于抗碱能力 C.抗酸能力等于抗碱能力 D.无法判断 16. 在室温下, 0.0001mol .L -1 NH 3 水溶液中的 pKw 是 ( ) A. 14 B. 10 C.4 D.8

最新大学无机化学第八章试题及答案

第八章 沉淀溶解平衡 各小节目标: 第一节:溶度积常数 1;了解溶度积常数及其表达式,溶度积和溶解度的关系。 2:学会用溶度积原理来判断沉淀是产生、溶解还是处于平衡状态(饱和溶液),3:大致了解盐效应和同离子效应对溶解度的影响。 第二节:沉淀生成的计算 利用溶度积原理掌握沉淀生成的有关计算。(SP Q K θ>将有沉淀生成) 第三节:沉淀的溶解和转化 1:利用溶度积原理掌握沉淀溶解和转化的计算(SP Q K θ<沉淀溶解) 2:可以判断溶液中哪种物质先沉淀。 用KSP 的表达式,计算溶液中相关离子的浓度。 习题 一 选择题 1. Ag 3PO 4在0.1 mol/L 的Na 3 PO 4溶液中的溶解度为(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已知Ag 3PO 4的K 0sp = 8.9×10-17) A. 7.16×10-5 B.5.7×10-6 C. 3.2×10-6 D. 1.7×10-6 2.已知Sr 3(PO 4)2的溶解度为1.7×10-6 mol/L ,则该化合物的容度积常数为(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 1.0×10-30 B. 1.1×10-28 C. 5.0×10-30 D. 1.0×10-12 3.已知Zn (OH )2的容度积常数为3.0×10-17,则Zn (OH )2在水中的容度积为 (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 2.0×10-6mol/L B. 3.1×10-6 mol/L C. 2.0×10-9 mol/L D. 3.1×10-9 mol/L 4.已知Mg (OH )2的K 0sp = 5.6×10-12,则其饱和溶液的pH 为(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 3.65 B3.95 C. 10.05 D. 10.35 5.下列化合物中,在氨水中溶解度最小的是(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 Ag 3PO 4 B. AgCl C. Ag Br D. AgI 6.CaCO 3在相同浓度的下列溶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 NH 4Ac B. CaCl 2 C. NH 4Cl D. Na 2CO 3

大学无机化学方程式整理

第一章氢及稀有气体 1.氢气的制备 实验室:Zn+2HCl=ZnCl2+H2↑ 军事上:CaH2 +2H2O → Ca(OH)2 + 2H2↑ 2.稀有气体化合物 ①第一个稀有气体化合物:Xe + PtF6 → Xe+[ PtF6] (无色)(红色)(橙黄色) ②氙的氟化物水解: 2XeF2+2H2O →2Xe↑+4HF+ O2↑ 6XeF4 + 12H2O == 2XeO3 + 4Xe↑+3O2↑ +24HF XeF6+3H2O →XeO3+6HF ③氙的氟化物为强氧化剂: XeF2 + H2─→ Xe + 2HF XeF2 + H2O2─→ Xe + 2HF + O2↑ 第二章碱金属与碱土金属元素 一、碱金属与碱土金属(铍、镁除外)元素溶于液氨,生成溶剂合电子和阳离子成具有导电性的深蓝色溶液。 碱金属M(S) + (x+y)NH3 M+(NH3)x + e-(NH3)y 碱土金属M(S) + (x+2y)NH3 M2+(NH3)x +2e-(NH3)y 二、氢化物

氢化物共分为离子型、共价型、过渡型 离子型氢化物是极强的还原剂:TiCl 4+4NaH Ti +4NaCl +2H 2↑ LiH 能在乙醚中同B 3+ Al 3+ Ga 3+ 等的无水氯化物结合成复合氢化物,如氢化铝锂的生成。 4LiH + AlCl 3 乙醚 Li[AlH 4] + 3LiCl 氢化铝锂遇水发生猛烈反应Li[AlH 4]+4H 2O=LiOH↓+Al(OH)3↓+4H 2↑ 三、 氧化物 1、正常氧化物 碱金属中的锂和所有碱土金属在空气中燃烧时,分别生成正常氧化物Li 2O 和MO 。其他碱金属正常的氧化物是用金属与他们的过氧化物或硝酸盐相作用制得。 Na 2O 2+2Na=2Na 2O 2KNO 3+10K=6K 20+N 2↑ 碱土金属氧化物也可以由他们的碳酸盐或硝酸盐加热分解得到。 CaCO 3 CaO +CO 2↑ 2Sr(NO 3)2 2SrO +4NO 2+O 2↑ 1、 过氧化物与超氧化物 过氧化物是含有过氧基(—O —O —)的化合物,可看作是H 2O 2的衍生物。除铍外,所有碱金属和碱土金属都能形成离子型过氧化物。 2Na +O 2 Na 2O 2 除锂、铍、镁外,碱金属和碱土金属都能形成超氧化物。 K +O 2=KO 2 2、 臭氧化物 300℃~500℃ 高温 △

无机化学第四版第七章思考题与习题答案讲课教案

第七章固体的结构与性质 思考题 1.常用的硫粉是硫的微晶,熔点为11 2.8℃,溶于CS2,CCl4等溶剂中,试判断它属于哪一类晶体?分子晶体 2.已知下列两类晶体的熔点: (1) 物质NaF NaCl NaBr NaI 熔点/℃993 801 747 661 (2) 物质SiF4SiCl4SiBr4 SiI4 熔点/℃-90.2 -70 5.4 120.5 为什么钠的卤化物的熔点比相应硅的卤化物的熔点高? 而且熔点递变趋势相反? 因为钠的卤化物为离子晶体,硅的卤化物为分子晶体,所以钠的卤化物的熔点比相应硅的卤化物的熔点高,离子晶体的熔点主要取决于晶格能,NaF、NaCl、NaBr、NaI随着阴离子半径的逐渐增大,晶格能减小,所以熔点降低。分子晶体的熔点主要取决于分子间力,随着SiF4、SiCl4、SiBr4、SiI4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分子间力逐渐增大,所以熔点逐渐升高。

3.当气态离子Ca2+,Sr2+,F-分别形成CaF2,SrF2晶体时,何者放出的能量多?为什么?形成CaF2晶体时放出的能量多。因为离子半径r(Ca2+)NaCl。所以NaF的熔点高于NaCl。 (2)BeO的熔点高于LiF;由于BeO中离子的电荷数是LiF 中离子电荷数的2倍。晶格能:BeO>LiF。所以BeO的熔点高于LiF。 (3)SiO2的熔点高于CO2;SiO2为原子晶体,而CO2为分子晶体。所以SiO2的熔点高于CO2。 (4)冰的熔点高于干冰(固态CO2);它们都属于分子晶体,但是冰分子中具有氢键。所以冰的熔点高于干冰。 (5)石墨软而导电,而金刚石坚硬且不导电。石墨具有层状结构,每个碳原子采用SP2杂化,层与层之间作用力较弱,同层碳原子之间存在大π键,大π键中的电子可以沿着层面运动。所以石墨软而导电。而金刚石中的碳原子采用SP3杂化,属于采用σ键连接的原子晶体。所以金刚石坚硬且不导电。

大学无机化学试题集

第一章气体、液体和溶液的性质 1. 敞口烧瓶在7℃所盛的气体,必须加热到什么温度,才能使1/3气体逸出烧瓶? 2. 已知一气筒在27℃,30.0atm时,含480g的氧气。若此筒被加热到100℃,然后启开阀门(温度保持在100℃),一直到气体压力降到1.00atm时,共放出多少克氧气? 3. 在30℃时,把8.0gCO2、6.0gO2和未知量的N2放入10dm3的容器中,总压力达800 mmHg。试求: (1) 容器中气体的总摩尔数为多少?(2) 每种气体的摩尔分数为多少? (3) 每种气体的分压为多少?(4) 容器中氮气为多少克? 4. CO和CO2的混合密度为1.82g?dm-3(在STP下)。问CO的重量百分数为多少? 5. 已知某混合气体组成为:20份氦气,20份氮气,50份一氧化氮,50份二氧化氮。问:在0℃,760mmHg下200dm3此混合气体中,氮气为多少克? 6. S2F10的沸点为29℃,问:在此温度和1atm下,该气体的密度为多少?10.2 7. 体积为8.2dm3的长颈瓶中,含有4.0g氢气,0.50mol氧气和分压为2atm 的氩气。这时的温度为127℃。问: (1) 此长颈瓶中混合气体的混合密度为多少?4.9 (2) 此长颈瓶内的总压多大?12atm (3) 氢的摩尔分数为多少?67% (4) 假设在长颈瓶中点火花,使之发生如下反应,直到反应完全: 2H2(g) + O2(g) =2H2O(g) 当温度仍然保持在127℃时,此长颈瓶中的总压又为多大?10atm 8. 在通常的条件下,二氧化氮实际上是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的两种混合气体。在45℃,总压为1atm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为2.56g?dm-3。计算: (1) 这两种气体的分压。0.55atm 0.45atm (2) 这两种气体的重量百分比。37.9% 62.1% 9. 在1.00atm和100℃时,混合300cm3H2和100 cm3O2,并使之反应。反应后温度和压力回到原来的状态。问此时混合气体的体积为多少毫升?若反应完成后把温度降低到27℃,压力仍为1.00atm,则混合气体的体积为多少毫升?300 83.3 (已知27℃时水的饱和蒸汽压为26.7mmHg) 10. 当0.75mol的“A4”固体与2mol的气态O2在一密闭的容器中加热,若反应物完全消耗仅能生成一种化合物,已知当温度降回到初温时,容器内所施的压力等于原来的一半,从这些数据,你对反应生成物如何下结论?A3O4 11. 有两个容器A和B,各装有氧气和氮气。在25℃时: 容器A:O2 体积500 cm3,压力1atm。 容器B:N2 体积500 cm3,压力0.5atm。

大学无机化学第八章试题及答案

第八章 沉淀溶解平衡 各小节目标: 第一节:溶度积常数 1;了解溶度积常数及其表达式,溶度积和溶解度的关系。 2:学会用溶度积原理来判断沉淀是产生、溶解还是处于平衡状态(饱和溶液),3:大致了解盐效应和同离子效应对溶解度的影响。 第二节:沉淀生成的计算 利用溶度积原理掌握沉淀生成的有关计算。(SP Q K θ>将有沉淀生成) 第三节:沉淀的溶解和转化 1:利用溶度积原理掌握沉淀溶解和转化的计算(SP Q K θ<沉淀溶解) 2:可以判断溶液中哪种物质先沉淀。 用KSP 的表达式,计算溶液中相关离子的浓度。 习题 一 选择题 1. Ag 3PO 4在 mol/L 的Na 3 PO 4溶液中的溶解度为(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已知Ag 3PO 4的K 0sp = ×10-17) A. 7.16×10-5 -6 C ×10-6 D. ×10-6 2.已知Sr 3(PO 4)2的溶解度为×10-6 mol/L ,则该化合物的容度积常数为(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 1.0×10-30 B. ×10-28 C. ×10-30 D. ×10-12 3.已知Zn (OH )2的容度积常数为×10-17 ,则Zn (OH )2在水中的容度积为(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 2.0×10-6mol/L B. ×10-6 mol/L C. ×10-9 mol/L D. ×10-9 mol/L 4.已知Mg (OH )2的K 0sp = ×10-12,则其饱和溶液的pH 为( )(《无机化学例题

与习题》吉大版) A. B3.95 C. D. 5.下列化合物中,在氨水中溶解度最小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 Ag3PO4 B. AgCl C. Ag Br D. AgI 在相同浓度的下列溶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 NH 4Ac B. CaCl 2 C. NH 4 Cl D. Na 2 CO3 7.难溶盐Ca 3 (PO4)2在a mol/L Na3 PO4溶液中的溶解度s与容度积K0sp关系式中正确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 K0sp =108s5 B. K0sp =(3s)3 +(2s + a)2 C. K0sp = s5 D. s3·(s + a)2 8.下列难溶盐的饱和溶液中,Ag+浓度最大和最小的一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 Ag 2CrO 4 和AgCl B. Ag 2 CrO 4 和AgSCN C. AgSCN和Ag 2C 2 O 4 D. Ag 2 C 2 O 4 和AgSCN 9. AgCl和Ag 2CrO 4 的容度积分别为×10-10和×10-12,则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 AgCl与Ag 2CrO 4 的容度积相等 B. AgCl的容度积大于Ag 2CrO 4 C. AgCl的容度积小于Ag 2CrO 4 D. 都是难溶盐,容度积无意义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33,K0sp = ×10-10,把×10-3mol的BaSO 4配成10dm3溶液,BaSO 4 未溶解的质量为()(《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 0.0021g B.0.021g C.0.21g D. 2.1g

大学无机化学第一章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第一章 一些基本概念和定律 本章总目标: 1:学习物质的聚集状态分气态、固态、液态三种,以及用来表示这三种聚集态的相关概念。 2;重点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道尔顿分压定律以及拉乌尔定律。 各小节目标 第一节:气体 1:了解理想气体的概念,学习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推导实际气体状态方程的方法。 2: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各个物理量的单位及相关的计算。 理想气体:忽略气体分子的自身体积,将分子看成是有质量的几何点;假设分子间没有相互吸引,分子之间及分子与器璧之间发生的碰撞时完全弹性的,不造成动能损失。 3:掌握Dalton 分压定律的内容及计算。 第二节:液体和溶液 1:掌握溶液浓度的四种表示方法及计算 ○1物质的量浓度(符号:B c 单位1mol L -?):溶液中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除 以溶液的体积。 ○2质量摩尔浓度(B B A n b m =,单位:1mol kg -?):溶液中溶质B 的物质的量除以溶剂的质量。 ○ 3质量分数(B B m m ω=):B 的质量与混合物的质量之比。 ○4摩尔分数(B B n n χ=):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与溶液的总物质的量之比。 2:了解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及其应用。 第三节:固体 1:了解常见的四种晶体类型 2:掌握四类晶体的结构特征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比较其熔沸点差异。 Ⅱ 习题 一 选择题:

1.如果某水合盐的蒸汽压低于相同温度下的蒸汽压,则这种盐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气泡 B.分化 C.潮解 D.不受大气组成影响 2.严格的讲,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气体状态方程式才是正确的,这时的气体称为理想气体。这条件是() A.气体为分子见的化学反应忽略不计 B.各气体的分压和气体分子本身的体积忽略不计 C.各气体分子的“物质的量”和气体分子间的引力忽略不计 D.各气体分子间的引力,气体分子的体积忽略不计 3.在300K,把电解水得到的并经干燥的H 2和O 2 的混合气体40.0克,通入60.0L 的真空容器中,H 2和O 2 的分压比为() A.3:1 B.2:1 C.1:1 D.4:1 4.在下述条件中,能使实际气体接近理想的是() A.低温、高压 B.高温、低压 C.低温、低压 D.高温、高压 5.某未知气体样品为5.0克,在温度为1000C时,压力为291KPa时体积是0.86L,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42g/mol B.52g/mol C.62g/mol D.72g/mol 6.处于室温一密闭容器内有水及与水相平衡的水蒸气。现充入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则水蒸气的压力()(《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能确的 7.将300K、500KPa的氧气5L。400K、200KPa的氢气10L和200K、200KPa的氮气3L,三种气体压入10L容器中维持300K,这时气体的状态是() A.氧气的压力降低,氮气、氢气压力增加 B.氢气的压力降低,氮气、氧气的压力增加 C.氮气的压力不变,总压力比混合前低 D.氧气、氮气、氢气的压力降低,总压力比混合前低 8.土壤中NACL含量高时植物难以生存,这与下列稀溶液的性质有关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 蒸汽压下降 B.沸点升高 C. 冰点下降 D. 渗透压 9.一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该元素的一定质量与核素12 6 C的摩尔质量的1/12的比值,这一质量是() A.原子质量 B.各核素原子质量的平均质量 C.平均质量 D.1mol原子平均质量 10.在一次渗流试验中,一定物质的量的未知气体通过小孔渗相真空,需要的时间为5S,在相同条件下相同物质的量的氧气渗流需要20S。则未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2 B.4 C.8 D.16 11.下述理想气体常数R所用单位错误的是() mol-1?K-1 B. 8.314KJ?mol-1?K-1 C. 8.314KPa?L? mol-1?K-1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4gCO 2和32gO 2 所含的分子数相同,因而体积不同 B.12gCO 2和12gO 2 的质量相等,因而“物质的量”相同 C.1molCO 2和1molO 2 的“物质的量”相同,因而它们的分子数相同

大学无机化学第七章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七章 酸碱解离平衡 本章总目标: 1:了解酸碱理论发展的概况 2:了解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对解离平衡的影响。 3:掌握酸、碱、盐以及缓冲溶液的pH 值的相关计算。 4:了解离子活度、活度因子、离子强度等概念。 5:了解缓冲溶液的组成;缓冲作用原理;缓冲溶液的性质。 各小节的目标: 第一节:弱酸和弱碱的解离平衡 1:掌握一元弱酸的解离平衡常数的意义、用途和计算。2 a H K c θ +????= 2;掌握一元弱碱的解离平衡常数的意义、用途和计算。2 0b OH K c OH θ - - ????=??-?? 当 0400b c K θ>时,OH -??=?? 3:解离度概念——平衡时已经解离的浓度与起始浓度之比。 4: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的溶液中国,加入与其具有相同离子的强 电解质,使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左移,从而降低弱电解质的解离度。 5:掌握多元弱酸的解离平衡的计算。 6:了解水的离子积常数、溶液的pH 等基本概念。 7:熟练掌握缓冲溶液pH 值的计算: lg a pH pK θ=-(c 酸/c 盐);lg b pOH pK θ =-(C 碱/C 盐) 8:可以解释缓冲溶液可以达到缓冲目的的原因。 第二节:盐的水解

1:掌握水解平衡常数的计算:1.弱酸强碱盐:W h a K K K θθ θ=;2.强酸弱碱盐: W h b K K K θθ θ=;3.弱酸弱碱盐:W h a b K K K K θθ θθ= 2:可以运用公式——2112 11 ln ()K H K R T T θ θ?=-来解释升温促进水解的原因。 3:掌握单水解过程的计算— —OH - ??== ?? ,H +??== ?? 4;掌握双水解pH 值的计算:H + ??= ??第三节:电解质溶液理论和酸碱理论的发展 1:掌握离子强度、活度的概念和离子强度的计算21 2 i i I b z =∑。 2:理解盐效应对弱电解质解离度的影响。 3:了解酸碱质子理论、酸碱溶剂体系理论和酸碱电子理论。 Ⅱ习题 一 选择题 1.某弱酸HA 的Ka= 2.0×10-5,若需配制pH=5.00的缓冲溶液,与100ml ,1.0mol/L 的NaAc 相混合的1.0mol/LHA 体积应为( ) A. 200ml B.50ml C.100ml D.150ml 2.已知相同浓度的盐NaA ,NaB,,NaC ,NaD 的水溶液的pH 依次增大,则

大学无机化学复习题

大学无机化学复习题

目录更多期末考试资料加qq;1372324098 第一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 (2) 第二章分子结构 (8) 第三章晶体结构 (11) 第四章配合物 (12) 第五章化学热力学基础 (15) 第六章化学平衡常数 (19) 第七章化学动力学基础 (21) 第八章水溶液 (23) 第九章酸碱平衡 (24) 第十章沉淀溶解平衡 (26) 第十一章电化学基础 (27) 第十一章电化学基础 (30) 第十二章配位平衡 (31) 第十三章氢稀有气体 (32) 第十四章卤素 (34) 第十五章氧族元素 (37) 第十六章氮、磷、砷 (40) 第十七章碳、硅、硼 (42) 第十八章非金属元素小结 (45) 第十九章金属通论 (47) 第二十章s区金属 (49) 第二十一章p区金属 (51) 第二十二章ds区金属 (54) 第二十三章d区金属(一) (57) 第二十四章d区金属(二) (59)

第一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 一.是非题 1.电子在原子核外运动的能量越高,它与原子核的距离就越远.任何时候,1s电子总比2s电子更靠近原子核, 因为E2s > E1s. ………………………………………(Χ) 2.原子中某电子的各种波函数,代表了该电子可能存在的各种运动状态,每一种状态可视为一个轨道. ………………………………………………………………(√) 3.氢原子中,2s与2p轨道是简并轨道,其简并度为4;在钪原子中,2s与2p 轨道不是简并轨道, 2p x,2p y,2p z为简并轨道,简并度为3. …………………………………(√) 4.从原子轨道能级图上可知,任何原子在相同主量子数的轨道上,能量高低的顺序总是 f > d > p > s;在不同主量子数的轨道上,总是(n-1)p > (n-2)f > (n-1)d > ns. …………………………………………………………………………………(Χ) 5.在元素周期表中, 每一周期的元素个数正好等于该周期元素最外电子层轨道可以容纳的电子个数. ………………………………………………………………(Χ) 6.所有非金属元素(H,He除外)都在p区,但p区所有元素并非都是非金属元素. …………………………………………………………………………………(√) 7.就热效应而言,电离能一定是吸热的,电子亲和能一定是放热的. ……………(Χ) 8.铬原子的电子排布为Cr[Ar]4s1 3d5,由此得出: 洪特规则在与能量最低原理出现矛盾时,首先应服从洪特规则. ……………………………………………………(Χ)9.s区元素原子丢失最外层的s电子得到相应的离子,d区元素的原子丢失处于最高能级的d电子而得到相应的离子. ……………………………………………(Χ)10.在原子核里因质子数和中子数不同,就组成了不同的核素;同样在原子核里因质子数和中子数不等,就构成了同位素.可见,核素也就是同位素. ……………(Χ) 二.选择题 1.玻尔在他的原子理论中…………………………………………………………(D) A.证明了电子在核外圆形轨道上运动; B.推导出原子半径与量子数平方成反比; C.应用了量子力学的概念和方法; D.解决了氢原子光谱和电子能量之间的关系问题.

无机化学第八章

8-1已知HAc的解离平衡常熟=1.8×10-5,求0.010mol·dm-3HAc的[H+]、溶液的解离度。 解:HAc?H++Ac- 起始浓度/ (mol·dm-3)0.010 0 0 平衡浓度/ (mol·dm-3)0.010-xxx X为平衡时已解离的HAc浓度 == ==5.6×102>400 可以近似计算,0.010-x≈0.010 故==1.8×10-5 解得x=4.2×10-4 即[H+]=4.2×10-4mol·dm-3 PH=3.4 解离度α=×100%=4.2% 8-2 已知1.0mol·dm-3NH·H2O的[OH]-为4.24×10-3mol·dm-3,求NH·H2O 的解离平衡常数。 解:NH·H2O ? + OH- 起始浓度/(mol·dm-3) 1.0 0 0 平衡浓度/(mol·dm-3)1.0-4.24×10-34.24×10-3 4.24×10-3 ===1.8×10-5 故NH·H2O的解离平衡常数为1.8×10-5。

8-3 298K时。测得0.100mol·dm-3HF溶液[H+]为7.63×10-3mol·dm-3,求发反应。 HF(aq)? H+(aq)+ F-(aq) 求的Δ值。 解: HF(aq)? H+(aq)+ F-(aq)起始浓度/(mol·dm-3)0.100 0 0 平衡浓度/(mol·dm-3)0.100-7.63×10-37.63×10-37.63×10-3===6.30×10-4 Δr=-RTIn =-8.314J·mol-1K-1×298K×In6.30×10-4=18.3KJ·mol-3 8-4三元酸H3AsO4的解离常数为K1=5.5×10-3。K2=1.7×10-7,K3=5.1×10-12mol·dm-3? 解:由H3AsO4 ? 3[H+]+AsO43-得 K1K2K3= (8-4-1) 因为K2<

07章武汉大学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七章 1. 什么是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瞬时速率?两种反应速率之间有何区别与联系? 答 2. 分别用反应物浓度和生成物浓度的变化表示下列各反应的平均速率和瞬时速率,并表示 出用不同物质浓度变化所示的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对平均速率和瞬时速率是否均适用? (1) N 2 + 3H 2 → 2NH 3 (2) 2SO 2 + O 2 →2SO 3 (3) aA + Bb → gG + hH 解 (1)V = t N △△][2= t H △△][2=t NH △△] [3 V 瞬= 0lim →t △t N △△][2 = 0lim →t △t H △△][2 =0lim →t △t NH △△][3 V 2N = 31V 2H =2 1 V 3NH 两种速率均适用。 (2)(3)(同1)。 3. 简述反应速率的碰撞理论的理论要点。 答 4. 简述反应速率的过渡状态理论的理论要点。 答

3级,910K时速率常数为5.反应C2H6→C2H4+ H2,开始阶段反应级数近似为2 γ(以 1.13dm1.5·mol5.0-·s1-。试计算C2H6(g)压强为1.33×104Pa时的起始分解速率 0 [C2H6]的变化表示)。 解 6.295K时,反应2NO + Cl2→2 NOCl,其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关系的数据如下: (2)写出反应的速率方程; (3)反应的速率常数为多少? 解

7.反应2 NO(g)+ 2 H2(g)→N2(g)+ 2 H2O其速率方程式对NO(g)是二次、 对H2(g)是一次方程。 (1)写出N2生成的速率方程式; (2)如果浓度以mol·dm—3表示,反应速率常数k的单位是多少? (3)写出NO浓度减小的速率方程式,这里的速率常数k和(1)中的k的值是否相同,两个k值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解 8.设想有一反应Aa + bB + cC →产物,如果实验表明A,B和C的浓度分别增加1倍后, 整个反应速率增为原反应速率的64倍;而若[A]与[B]保持不变,仅[C]增加1倍,则反应速率增为原来的4倍;而[A]、[B]各单独增大到4倍时,其对速率的影响相同。求a,b,c的数值。这个反应是否可能是基元反应? 解

大学无机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无机化学》试题 学号:姓名: 座号: : 复核人: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就 是符合题目要求得,请选出正确选项并在“答题 卡”得相应位置上涂黑。多涂、少涂、错误均无分. 每小题1分,共40分) 1、对于Zn2+/Zn电对,增大Zn2+得浓度,则其标准电极电势将() A 增大B减小 C 不变D无法判断 2、Cu2+离子得外层电子构型为() A8 B 18型C18+2 D 9~17型 3、设氨水得解离平衡常数为。浓度为mol·L-1得氨水溶液,若将其用水稀释一倍,则溶液中OH-得浓度(mol·L-1)为() AB C D 2 4、已知(Ag3PO4)=1、4×10-16,其溶解度为

( ) A1、1×10-4mol?L-1; B 4、8×10—5mol?L-1; C1、2×10-8mol?L—1; D8、3×10-5mol?L-1 5、下列各组物质,能自发发生反应得就是() ACu、Cu2+;B Cr2O72—、Cr3+; CMnO2、Mn2+;D SnCl4、Sn 6、3d轨道得磁量子数可能就是() A 1,2,3 B 0,1,2C0,±1 D 0,±1,±2 7、下列各分子中,以sp3不等性杂化轨道成键得就是() ABeCl2BPCl3 C BF3 D SiH4 8、熔化下列晶体时,只需克服色散力得就是( ) AHF BAg CKF D CO2 9、已知:Cr2O72— +1、36 Cr3+ -0、41Cr2+—0、86 Cr,则判断发生歧化反应得就是()

A 都不能 B Cr2O72- C Cr3+ D Cr2+ 10、下列各物质中,熔点最高得就是( ) A K2O B MgO C CaO DNa2O 11稀溶液依数性得本质就是() A、渗透压B、沸点升高C、蒸汽压下降D、凝固点降低 12要降低反应得活化能,可以采取得手段就是()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移去产物 D、使用催化剂 13如果一个反应得吉布斯自由能变为零,则反应( ) A、能自发进行B、就是吸热反应C、就是放热反应D、处于平衡状态 14、反应A+ BC,焓变小于零,若温度升高10℃,其结果就是() A、对反应没有影响B、使平衡常数增大一倍C、不改变反应速率D、使平衡常数减小

大学无机化学期末考试(天津大学第四版)归纳.doc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和能量关系 重要概念 1.系统:客观世界是有多种物质构成的,但我们可能只研究其中一种或若干物质。人为地将一部分物质与其他物质分开,被划分的研究对象称为系统。 2.相:系统中具有相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均匀部分称为相。 3.状态:是指用来描述系统的诸如压力P 、体积V 、温度T 、质量m 和组成等各种宏观性质的综合表现。 4.状态函数:用来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函数。 5.广度性质:具有加和性,如体积,热容,质量,熵,焓和热力学能等。 6.强度性质:不具有加和性,仅决定于系统本身的性质。如温度与压力,密度等。 系统的某种广度性质除以物质的量或者质量之后就成为强度性质。强度性质不必指定物质的量就可以确定。 7.热力学可逆过程:系统经过某种过程由状态1到状态2之后,当系统沿着该过程的逆过程回到原来状态时,若原来的过程对环境产生的一切影响同时被消除(即环境也同时复原),这种理想化的过程称为热力学的可逆过程。 8.实际过程都是不可逆的,可逆过程是一种理想过程。 9.化学计量数:0=∑B VB B表示反应中物质的化学式,VB是B 的化学计量数, 量纲为一;对反应物取负值,生成物取正值。 10.化学计量数只表示当安计量反应式反应时各物质转化的比例数,并不是各反应物质在反应过程中世界所转化的量。 11.反应进度ξ:b b v /n ?=?ξ 对于化学反应来讲,一般选未反应时,0=ξ 引入反应进度这个量最大的优点是在反应进行到任意时刻时,可用任一反应物或产物来表示反反应进行的程度,所得的值总是相等的。 12.习惯对不注明温度和压力的反应,皆指反应是在298.15K ,100kPa 下进行的。 13.一般没有特别的注明,实测的反应热(精确)均指定容反应热,而反应热均指定压反应热。 14.能量守恒定律:在任何过程中,能量不会自生自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在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总值不变。也叫做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 15.热力学能具有状态函数的特点:状态一定,其值一定。殊途同归,值变相等。周而复始,值变为零。 16.系统与环境之间由于存在温差而交换的热量称为热。若系统吸热值为正,若系统放热值为负。 17.系统与环境之间除了热以外其他形式传递的能量都称为功。系统得功为正,系统做功为负。在一定条件下由于系统体积的变化而与环境交换的功称为体积功?-=pdV W ,除体积功以外的一切功称为非体积功如电功。 18.功和热都是过程中被传递的能量,它们都不是状态函数,其数值与途径有关。而热力学第一定律中的热力学能的改变量只有过程的始态和终态决定,而与过程的具体途径无关。 19.化学反应热是指等温过程热,即当系统发生了变化后,使反应产物的温度回到反应前始态的温度,系统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无机化学练习题(含答案)

无机化学练习题(含答案) 第1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 1-1 试讨论,为什么有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多达9位,而有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却少至3~4位? 分子分解为Br原子需要的最低解离能为190kJ/mol,求引起溴分子解离1-2 Br 2 需要吸收的最低能量子的波长与频率。 1-3 氢原子核外电子光谱中的莱曼光谱中有一条谱线的波长为103nm,问:它相应于氢原子核外电子的哪一个跃迁? 1-4 周期系中哪一个元素的电负性最大?哪一个元素的电负性最小?周期系从左到右和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变化呈现什么规律?为什么? 1-5 什么叫惰性电子对效应?它对元素的性质有何影响? 1-6 当氢原子的一个电子从第二能级层跃迁至第一能级层时发射出光子的波长是121.6nm;当电子从第三能级层跃迁至第二能级层时,发射出光子的波长是656.3nm。问哪一个光子的能量大? 1-7 有A,B,C,D四种元素。其中A为第四周期元素,与D可形成1:1和1:2原子比的化合物。B为第四周期d区元素,最高氧化数为7。C和B是同周期元素,具有相同的最高氧化数。D为所有元素中电负性第二大元素。给出四种元素的元素符号,并按电负性由大到小排列之。 1-8有A,B,C,D,E,F元素,试按下列条件推断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符号,给出各元系的价电子构型。 (1)A,B,C为同一周期活泼金属元素,原子半径满足A>B>C,已知C有3个电子层。 (2)D,E为非金属元素,与氢结合生成HD和HE。室温下D的单质为液体,E 的单质为固体。 (3)F为金属元素,它有4个电子层并且有6个单电子。 第2章分子结构

无机化学(北师大版)第8章 水溶液 章节测试(含答案)

第八章水溶液化学原理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物质中,制冷效果最好的是()。 A.冰 B.冰+食盐 C.冰+CaC12·6H2O D.冰+CaC12 2.浓度均为0.1mol·dm-3的下列溶液中,凝固点最高的是()。 A.NaC1 B.MgC12 C.AlCl3 D.Fe2(SO4)3 3.下列关于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多相系统就是不均匀系统 B.液体中只有一个相 C.固体混合物是多相系统 D.多种气体的混合物只存在一个相 4.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强度I、活度系数γ和活度a之间关系是()。 A.I越大,γ越大,a也越大 B.I越大,γ越小,a也越小 C.I越小,γ越小,a也越小 D.I越小,γ越大,a也越小 5.溶剂形成溶液后,溶液的蒸气压()。 A.一定降低 B.一定升高 C.不会变化 D.无法判断 6.如图8-1所示,一封闭钟罩中放一小杯纯水A和一小杯糖水B,静止足够长时间后发现()。 图8-1 A.A杯中水减少,B杯中水满后不再变化 B.A杯变成空杯,B杯中水满后溢出 C.B杯中水减少,A杯中水满后不再变化 D.B杯中水减少至空杯,A杯水满后溢出

7.浓度均为0.1mol.kg-1的蔗糖、HAc、NaCl和Na2SO4水溶液,其中蒸气压最大的是()。A.蔗糖 B.HAc C.NaCl D.Na2S O4 8.下列因素中,与稀溶液的沸点上升无关的是()。 A.溶液的浓度 B.溶质的性质 C.溶剂的性质 D.溶剂的摩尔分数 9.质量相等的乙醇、甘油、甲醛、葡萄糖中,抗冻效果最好的是()。 A.乙醇 B.甘油 C.甲醛 D.葡萄糖 10.用半透膜隔开两种浓度不同的蔗糖溶液,为了保持渗透平衡,必须在浓蔗糖溶液液面上施加一定的压强,这个压强就是()。 A.浓蔗糖溶液的渗透压 B.稀蔗糖溶液的渗透压 C.两种蔗糖溶液的渗透压 D.两种蔗糖溶液的渗透压之差 二、填空题 1.测定易挥发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应采用______法;测定一些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应采用______法。 2.水的正常冰点是______℃,是指在标准大气压下______蒸气压相等时的温度;水的正常沸点是______℃,在该温度下______和______相等。 0;冰和液态水;100;水的饱和蒸气压;标准大气压 3.为了使块状的固体尽快溶解于水,经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_方法。 4.分别将5g甘油和5g乙二醇溶于100g水中,用“<”和“>”号填空: (1)沸点:甘油______乙二醇; (2)凝固点:甘油______乙二醇; (3)蒸气压:甘油______乙二醇; (4)渗透压:甘油______乙二醇。 5.葡萄糖水溶液的凝固点是-0.452℃(已知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水的凝固点降低常数k f=1.86K·kg·mol-1),则此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为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