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积的变化规律》说课

《积的变化规律》说课

《积的变化规律》说课
《积的变化规律》说课

《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这节课内容是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4

2.本节课教学的知识生长点:

引导学生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从中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

《积的变化规律》不同于概念课需要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数学化的过程,也不同于应用课需要让学生经历数学应用于生活的生活化的过程,它属于方法与规律这一课型,是纯数学的一块知识。无需太多的情境,而是以数学本身的内在规律性去打动学生,吸引学生。要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抽象、概括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规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

3.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认识,我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在教师适当的引导下,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0除外)倍,积也扩大(或缩小)几倍的变化规律,并能准确地运用于实际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探究积的变化规律的活动,使学生获得探究规律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推理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概括总结能力。

3、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并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本课的教学重点:掌握并运用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探究规律的一般方法。

二、说教法和学法

课前小研究让学生观察比较算式,谈发现。课上交流展示,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通过观察交流,让学生经历提出猜想、验证猜想、表述规律、应用规律的自主探索过程,获得探索数学规律的经验。

课前小研究,比较观察这三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2×4 =8、20×4=80、200×4=800,从上到下观察,从下到上观察,分别有什么发现。让学生依据给出的乘法算式,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得到的积会有什么变化,通过小研究看出学生在用数学语言去描述自己的发现时有难度。课上首先交流展示发现,应该有两个层次:一是让学生认识到在乘法算式中,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变大(或缩小),积也跟着变大(或缩小);二是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10倍,积也扩大(或缩小)10倍。从而引导学生作出猜想。这个环节层次不清晰。然后,设问“刚才大家发现的规律是不是具有普遍性呢?研究数学问题一般不匆忙下结论,要再举一些例子,看看会不会出现相同的情况,如果有一个例子出现不同情况,就不能把这种发现当做规律。这就是研究数学问题应该持有的严谨态度。”接下来再和学生列举一些例子,验证猜想,表述规律。最后在应用规律环节,首先是规律的基本应用,如果先给出第一个算式的结果,再让学生根据规律写出其他算式的结果,可能效果好些。然后是拓展提问“刚才我们发现在积的变化规律中总有一个因数是不变的,大家想想,如果两个因数都变,积又怎么变化呢?”由于时间关系,这个没完成。反思本课,出现的问题很多,希望各位批评指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