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种研究风轮叶片固有频率的方法

一种研究风轮叶片固有频率的方法

一种研究风轮叶片固有频率的方法
一种研究风轮叶片固有频率的方法

螺旋叶片的拉伸公式

冷拉螺旋叶片开料计算公式 一、前言 冷拉螺旋叶片开料问题已经存在很多年了,手册的理论公式在生产实践中有很大局限,太多资料手册大家抄来抄去,以讹传讹。这一问题不仅长时间困扰着我,相信也同样困扰着多数设计制作螺旋机的同行。 二、理论计算公式 理论公式在各手册都有,只要有中学几何知识就可以推导出来,不必用微积分来虚张声势。我很早就怀疑过公式,因为公式的错误先例不是没有。几年前曾推导过一遍发现公式没有问题,又不想在机械行业深入,所以此事就不了了之。生产时靠工人的简易公式自己掌握开料的富余量,忍受其螺距误差,得过且过。 理论公式: S——螺距 D——螺旋体外径 d—螺旋轴直径 ——一螺距的螺旋外径展开长 ——一螺距的螺旋内径展开长 ——螺旋叶片宽度 ——开料叶片内孔半径 R=b+r————(公式5)——开料叶片外圆半径 ——整圆开料理论上拉伸后的富裕角 一、展开图法: 1、做直角三角形ABC和ABD,其中AB等于螺旋节的导程H,BC等于πD,BD 等于πd,斜边b,a分别为螺旋内外缘线的实长。 2、做等腰三角形使其上底等于b,下底等于a,高度等于(D-d)/2。 3、延长等腰梯形两腰交于o点,以o为圆心,o1,o2各为半径作两圆,并在外圆周上量取a的长度得点4,连o4所得圆环部分即为所求展开图。

螺旋图螺旋展开图 手册上不仅给出了这些公式,还给出了不同规格螺旋机的叶片开料尺寸表格,都是理论值,可以说用在实践中就是错误的,根本没用。手册公式表格如果不能用于指导生产,那么它又有何价值? 三、关于叶片下料切口(富裕角)的问题 上面的理论公式中有一项α—整圆开料理论上拉伸后的富裕角,这个问题是我耗费精力深入大论的引子。 手册上引出这样一个项目给了无数人误导,以为α缺口应该开料切除,论坛帖子里甚至有人解释说“这么做一定有其道理,我们不用知道为什么,照做就行了”。有的说去缺口为了焊接时接缝整齐。还有一杂志上的一篇技术文章对不带缺口的叶片发现新大陆似的进行“理论计算”,结论是不开切口如何省料。这些观点都让我“忍无可忍”。 我在这里讲两点: 1、我们厂十几年来制作螺旋机,下料一直是不开缺口的整圆。 2、开缺口的叶片开料方法从理论上就是错误的。 一个圆环的缺口部分与其他部分性质上有区别吗?仅仅是占据的圆心角大小不同而已。 ,在理论上叶片开料内径及外径对应的富裕角α相同,这一点手册上没有列出来,也没有必要列出来。公式里列出α富裕角仅仅是表明,开料为一个整圆时,圆环拉伸后理论上对应的螺旋叶片大于一个整螺距,手册上画的带缺口的图是对应一个螺距的,是正确的,并没有说下料时要把长出部分切除呀。 所以,不开缺口的开料方法不单是为了省料,不单是为了错开焊缝,也不单是为了加工省事,而是因为这样做在理论上就是正确的。开料时去掉α缺口真的是多此一举。 接口焊缝有V 型口对不正是因为叶片拉伸时接口处的变形不充分造成,即使去掉切口,这一问题仍然存在。不过该问题在成形时可以忽略其影响。 四、螺旋叶片的加工分析及叶片开料假想公式 本人经过半个月大部分业余时间、部分上班时间,在车间、设备现场等进行了大量实测、分析计算,得到以下结果,希望能够更精确的指导生产。 实测数据见下表。其中D ,d 、2r'是由我提供给车间生产的尺寸,序号4、5的2r'是车间自己计算我从工人那里得来,序5的2r'应该是记错了,S 、l'(内圆拉伸后螺旋长)以及序号8、9、x

固有频率测定方式

实验三振动系统固有频率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和熟悉共振前后利萨如图形的变化规律和特点; 2、学习用“共振法”测试机械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幅值判别法和相位判别法); 3、学习用“锤击法”测试机械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传函判别法); 4、学习用“自由衰减振动波形自谱分析法”测试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自谱分析法)。 二、实验装置框图

图3-1实验装置框图 三、实验原理 对于振动系统,经常要测定其固有频率,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用简谐力激振,引起系统共振,从而找到系统的各阶固有频率。另一种方法是锤击法,用冲击力激振,通过输入的力信号和输出的响应信号进行传函分析,得到各阶固有频率。以下对这两种方法加以说明: 1、简谐力激振 简谐力作用下的强迫振动,其运动方程为: 方程式的解由21X X +这两部分组成: ) sin cos (211t w C t w C e X D D t +=-ε 21D w w D -= 式中1C 、2C 常数由初始条件决定: t w A t w A X e e sin cos 212+= 其中 ,, 1X 代表阻尼自由振动基,2X 代表阻尼强迫振动项。 自由振动周期: D D T ωπ 2= 强迫振动项周期: e e T ωπ 2= 由于阻尼的存在,自由振动基随时间不断得衰减消失。最后,只剩下后两项,也就是通常讲的定常强动,即强迫振动部分: 通过变换可写成

)sin(?-=t w A X e 式中 4 2 22222 2 2214)1(/ωωεωωωe e q A A A +- = += 设频率比 ω ωμe = ,Dw =ε 代入公式 则振幅 2 2 2 22 4)1(/D q A μμω+-= 滞后相位角: 2 12μμ ?-=D arctg 因为 xst K F m K m F q === 02 //ω为弹簧受干扰力峰值作用引起的静位移, 所以振幅A 可写成:st st x x D A .4)1(1 2 2 2 2βμμ=+-= 其中β称为动力放大系数: 2 2 2 2411 D μμβ+-= )( 动力放大系数β是强迫振动时的动力系数即动幅值与静幅值之比。这个数值对拾振器和单自由度体系的振动的研究都是很重要的。 当1=μ,即强迫振动频率和系统固有频率相等时,动力系数迅速增加,引起系统共振,由式: )sin(?-=t w A X e 可知,共振时振幅和相位都有明显变化,通过对这两个参数进行测量,我们可以判别系统是否达到共振动点,从而确定出系统的各阶振动频率。 (一)幅值判别法 在激振功率输出不变的情况下,由低到高调节激振器的激振频率,通过示波器,我们可以观察到在某一频率下,任一振动量(位移、速度、加速度)幅值迅速增加,这就是机械振动系统的某阶固有频率。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在阻尼较大的情况下,不同的测量方法的出的共振动频率稍有差别,不同类型的振动量对振幅变化敏感程度不一样,这样对于一种类型的传感器在某阶频率时不够敏感。 (二)相位判别法 相位判别是根据共振时特殊的相位值以及共振前后相位变化规律所提出来的一种共振判别法。在简谐力激振的情况下,用相位法来判定共振是一种较为敏感的方法,而且共振是

2015高考归纳总结20有关基因频率的计算题

归纳总结有关基因频率的计算题 基因频率的计算题对高二学生来说是个重点也是个难点,为此我把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如下: 一、由基因型频率来计算基因频率 (一)常染色体 若已经确定了基因型频率,用下面公式很快就可以计算出基因频率。 A的基因频率=(AA的频率+1/2Aa的频率)=(AA的个数×2+Aa的个数)/2 a的基因频率=(aa的频率+1/2Aa的频率)=(aa的个数×2+Aa的个数)/2 例1 、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24%,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2%,aa的个体占4%,那么,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是 解:这是最常见的常染色体基因频率题:A=(AA的频率+1/2Aa的频率)=24%+72%÷2=60%,a=1-60%=40% (二)性染色体 XA=(XAXA个数×2 + XAXa个数+ XAY个数)/(雌性个数×2 + 雄性个数) Xa=(XaXa个数×2 + XAXa个数+ XaY个数)/(雌性个数×2 + 雄性个数) 注意:基因总数=女性人数×2 + 男性人数×1 例1.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为15人,患者5人,男性患者11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 解:这是最常见的性染色体基因频率题:由XAXa:15,XaXa:5,XaY:11,得Xa=(XaXa个数×2 + XAXa个数+ XaY个数)/(雌性个数×2 + 雄性个数)=(5×2+15+11)/(200×2+200)=6% 例2.对欧洲某学校的学生进行遗传调查时发现,血友病患者占0.7%(男:女=2:1);血友病携带者占5%,那么,这个种群的Xh的频率是() A 2.97% B 0.7% C 3.96% D 3.2% 解析:该题稍有难度,解本题的关键在于确定各基因型的频率,而且还要注意男性的Y染色体上是没有相关基因 1:1) 由表格数据,Xh基因的总数是1.4%/3+5%+1.4%/3,Xh的基因频率=(1.4%/3+5%+1.4%/3)/150%=3.96%。 二、根据基因频率求基因型频率 做这种题时一般要用到遗传平衡定律,如果一个种群符合下列条件: 1. 种群是极大的; 2. 种群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那么其后代可用遗传平衡来计算。 3. 没有突变发生;种群之间不存在个体的迁移或基因交流;没有自然选择。 那么,这个种群的基因频率(包括基因型频率)就可以一代代稳定不变,保持平衡。就可以用遗传平衡定律,也称哈迪——温伯格平衡。公式是:AA=A2. aa=a2. Aa=2×A×a (一)一个大的群体可用遗传平衡定律计算 (1)、常染色体 例1、在欧洲人中有一种罕见的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25万分之一,患者无生育能力,现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和正常的儿子。后因丈夫车祸死亡,该妇女又与一个没任何血缘关系的男子婚配,则这位妇女再婚后再生一患病孩子的概率是: A.1/4 B. 1/250000 C.1/1000 D.1/50000 解析:由aa=1/250000,得a=1/500。由题干可知该妇女的基因型为Aa,她提供a配子的概率为1/2,没有任何亲缘关系的男子提供a配子的概率为1/500,所以他们生出一个有病孩子aa的概率是:1/2×1/500=1/1000。 例2.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现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妻子为该常染色体遗传病致病基因携带者。那么他们所生小孩患病的概率是 A.1/88 B.1/22 C.7/2200 D.3/800

固有频率测定方式

实验三振动系统固有频率的测量 、实验目的 1、了解和熟悉共振前后利萨如图形的变化规律和特点; 2、学习用“共振法”测试机械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幅值判别法和相位判别法) 3、学习用“锤击法”测试机械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传函判别法); 4、学习用“自由衰减振动波形自谱分析法”测试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自谱分析法)、实验装置框图

图3-1实验装置框图 三、实验原理 对于振动系统,经常要测定其固有频率, 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用简谐力激振, 引起系统共 振,从而找到系统的各阶固有频率。 另一种方法是锤击法,用冲击力激振, 通过输入的力信 号和输出的响应信号进行传函分析,得到各阶固有频率。以下对这两种方法加以说明: 1、简谐力激振 简谐力作用下的强迫振动,其运动方程为: mx Cx Kx = F o sin e t 方程式的解由X ! X 2这两部分组成: X^^t (C 1 cosw D t C 2 si nw D t) 式中C 1、C 2常数由初始条件决定: 的定常强动,即强迫振动部分: x 2 cos e t 7^ s in 'e t 2 4 2 r ;2』 通过变换可写成 其中 X 2 A cosw e t A sinw e t A = E _讯$十4名2coj 【2 2q e ; F 0 q - m X 1 代表阻尼自由振动基, x 2代表阻尼强迫振动项。 自由振动周期: T D 强迫振动项周期: T e ■D 2 二 ■e 由于阻尼的存在, 自由振动基随时间不断得衰减消失。最后, 只剩下后两项, 也就是通常讲 2q e

X = Asin (w e t - :) q/ ‘2 2 ,22 (1 -笃II CO o 2? ~2 2 皎—叽丿 滞后相位角: 二a r ct j D ; 1— y 2 F K F 因为q/ 「计齐若xst 为弹簧受干扰力峰值作用引起的静位移,所以振幅 其中[称为动力放大系数: 「 ------------ 1 — (1」2)2+442D 2 动力放大系数3是强迫振动时的动力系数即动幅值与静幅值之比。 这个数值对拾振器和 单自由度体系的振动的研究都是很重要的。 当- 1 ,即强迫振动频率和系统固有频率相等时, 动力系数迅速增加,引起系统共振, 由式: X = Asi n (W e t -】) 可知,共振时振幅和相位都有明显变化, 通过对这两个参数进行测量, 我们可以判别系统是 否达到共振动点,从而确定出系统的各阶振动频率。 (一) 幅值判别法 在激振功率输出不变的情况下, 由低到高调节激振器的激振频率, 通过示波器,我们可 以观察到在某一频率下,任一振动量(位移、速度、加速度)幅值迅速增加,这就是机械振 动系统的某阶固有频率。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在阻尼较大的情况下,不同的测量方法的出 的共振动频率稍有差别,不同类型的振动量对振幅变化敏感程度不一样, 这样对于一种类型 的传感器在某阶频率时不够敏感。 (二) 相位判别法 相位判别是根据共振时特殊的相位值以及共振前后相位变化规律所提出来的一种共振 判别法。在简谐力激振的情况下,用相位法来判定共振是一种较为敏感的方法, 而且共振是 式中 设频率比 则振幅 」=—,;=Dw 代入公式 o q/co 2 (1 _ J .2)2 - 4」 2 D 2 写成: _______ 1 _______ (1 _」2 )2 4」 2D 2 X st ?X st

叶片共振频率测试仪的原理与使用

第!!卷第"期桂林工学院学报#$%&!!’$&" !((!年)月*+,-’./+01,2/2’2’3424,45+04567’+/+18*9% !!!!!!!!!!!!!!!!!!!!!!!!!!!!!!!!!!!!!!!!!!!!!!!!!!!!!!!!!!!! &!((!文章编号::((;<=>>?(!((!)("<(";@<(= 叶片共振频率测试仪的原理与使用 周海峰:,蔡奕钦:,庄鹏! (:&集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福建厦门";:(!:;!&厦门霍尼韦尔太古宇航有限公司,福建厦门";:((;)摘要:通过介绍研制的共振频率测试仪的测量原理、使用与校验方法,对不同状况下的 测量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测试仪经过标准信号发生器校验后,测量数据的 重复性和稳定性较好,延时时间在A(!:!(B C的时间段最适宜测量频率,叶片的共振频率 与其完整性有关,还与其裂纹及晶体结构有关,共振频率测试仪的使用必将对叶轮的维修 水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叶片共振频率测试仪;测量数据;叶轮维修;原理 中图分类号:4D@"(E);#!;)E>!文献标识码:F" (引言 辅助动力装置(.G,)是飞机上的一个重要部件,主要由压气机、燃烧室、涡轮机、负载压气机和齿轮箱等组成[:]& 负载压气机叶轮由钛合金制成,抵抗外来物破坏的能力极强&其叶片共有:)片,沿径向排列,呈向后式的曲面形状,如图:所示&负载压气机叶轮负责吸入外界空气并将其压入.G,内部,其叶片损坏形式一般有由于外来物撞击、高速气流的摩擦、机体的剧烈振动及高温引起的磨损、裂纹、缺口、崩边、折断等&针对这些损坏,叶轮的主要维修步骤为[!]:金属喷涂内圆孔"磨削内圆孔及各端面至规定尺寸"动平衡叶轮"熔池焊联轴器"机加工联轴器齿至规定尺寸"联轴器齿荧光剂渗透探伤"动平衡叶轮"维修叶轮叶片&叶轮叶片的维修工艺按叶片损伤程度的不同分为"种:"细微损坏;#中等损坏:检查堆焊过的每个叶片的共振频率(必须大于!;A(7H,否则叶轮报废);$严重损坏:如果叶片缺口过大,甚至整片崩断,超过了堆焊的许可极限,则叶轮报废& 由此可见,中等损坏程度的叶片维修之后,共振频率的测试是决定叶轮是否报废的关键&维修的.G,其负载压气机叶轮叶片有相当一部分属于中等程度的损坏,由于没有共振频率测试仪,只好作报废处理,造成了大量不必要的损失&而市面上出售的振动分析仪价格昂贵,操作复杂&为此,笔者以“准确方便、经济实用”为指导思想,设计开发了一台专门用于叶轮叶片共振频率测量的仪器 & 图!负载压气机叶轮 0I J E:4K L I B M L%%L N O%P Q L C$R.G,%$P Q S$B M N L C C$N "收稿日期:!((:<(:<(>;修订日期:!((!<(>

基因频率和基因频率计算

基因频率和基因频率计 算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计算 1.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点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 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 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 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 2.某小岛上原有果蝇20000只,其中基因型VV、Vv和vv的果蝇分别占15%,55%和30%。 若此时从岛外入侵了2000只基因型为VV的果蝇,且所有果蝇均随机交配,则F1代中 V的基因频率约为() A.43%%%% 3.在调查某小麦种群时发现T(抗锈病)对t(易感染锈病)为显性,在自然情况下该小麦 种群可以自由传粉,据统计TT为20%,Tt为60%,tt为20%。该小麦种群突然大面积 感染锈病,,致使全部的易感染锈病的小麦在开花之前全部死亡。则该小麦在感染锈病之前与感染锈病之后基因T的频率分别是() A.50%和50%%和%和50%%和100% 4.某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 们所生的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 A.10/19B.9/19C.1/19D.1/2 5.当地人群中约2500人中有一个白化病患者,现在有一个表现型正常,其双亲也正常,但 其弟弟是白化病患者的女性,与当地一个无亲缘关系的正常男性婚配,他们所生男孩患白化病的概率为_______。 6.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为15人, 患者5人,男性患者11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 7.对欧洲某学校的学生进行遗传调查时发现,血友病患者占%(男∶女=2∶1);血友病携 带者占5%,那么,这个种群的Xh的频率是() %%% 8.在欧洲人中有一种罕见的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25万分之一,患者无生育能 力,现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和正常的儿子。后因丈夫车祸

风电叶片设计流程

叶片设计流程 一.空气动力设计 1.确定风轮的几何和空气动力设计参数 2.选择翼型 3.确定叶片的最佳形状 4.计算风轮叶片的功率特性 5.如果需要可以对设计进行修改并重复步骤4,以找到制造 工艺约束下的最佳风轮设计。 6.计算在所有可遇尖速比下的风轮特性 对于每个尖速比可采用上面步骤4所述的方法,确定每个叶素的空气动力状态,由此确定整个风轮的性能。 7.风力机叶片三维效应分析 8.非定常空气动力现象 9.风力机叶片的动态失速 10.叶片动态入流 二.风机载荷计算 作为风力机设计和认证的重要依据,用于风力机的静强度和疲劳强度分析。国际电工协会制定的IEC61400-1标准、德国船级社制定的GL 规范和丹麦制定的DS 472标准等对风力机的载荷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2.1IEC61400-1 标准规定的载荷情况 2.2风机载荷计算 1计算模型 1)风模型 (1)正常风模型 (2)极端风模型 (3)三维湍流模型 2)风机模型 风机模型包括几何模型、空气动力学模型、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控制系统闭环模型和运行状态监控模型等。 2风力机载荷特性 1)叶片上的载荷 (1)空气动力载荷 包括摆振方向的剪力Q yb和弯矩M xb、挥舞方向的剪力Q xb和弯矩M yb以及与变浆距力矩平衡的叶片俯仰力矩M zb。可根据叶片空气动力设计步骤4中求得的叶素上法向力系数Cn和切向力系数Ct, 通过积分求出作用在叶片上的空气动力载荷。 (2)重力载荷 作用在叶片上的重力载荷对叶片产生的摆振方向弯矩,随叶片方位角的变化呈周期变化,是叶片的主要疲劳载荷。 (3)惯性载荷

(4)操纵载荷 2)轮毂上的载荷 3)主轴上的载荷 4)机舱上的载荷 5)偏航系统上的载荷 6)塔架上的载荷 三.风力机气动弹性 当风力机在自然风条件下运行时,作用在风力机上的空气动力、惯性力和弹性力等交变载荷会使结构产生变形和振动,影响风力机的正常运行甚至导致风力机损坏。因此,在风力机的设计中必须考虑系统的稳定性和在外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主要有①风力机气动弹性稳定性和动力响应②风力机机械传动系统的振动③风力机控制系统(包括偏航系统和变浆距系统等)的稳定性和动力响应④风力机系统的振动。 3.1风力机气动弹性现象 1.风力机叶片气动弹性稳定性问题 2.风力机系统振动和稳定性问题 3.2风力机气动弹性分析 目的是保证风力机在运行过程中不出现气动弹性不稳定。主要的方法是特征值法和能量法。特征值法是在求解弹性力学的基本方 程中,考虑作用在风力机叶片上的非定常空气动力,建立离散的描述风力机叶片气动弹性运动的微分方程。采用Floquet理论求解,最后 稳定性判别归结为状态转移矩阵的特征值计算。

基因频率计算类型及其公式推导

基因频率计算类型及其公式推导 摘要: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在环境选择作用下的定向改变。运用数学方法计算种群基因频率有利于理解种群进化情况,本文结合实例探讨种群在不同情况下种群基因频率计算类型和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关键词:遗传平衡基因频率 基因频率是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例。种群中某一基因位点上各种不同的基因频率之和以及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都等于1。对于一个种群来说,理想状态下种群基因频率在世代相传中保持稳定,然而在自然条件下却受基因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迁移和遗传漂变的影响,种群基因频率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使生物不断向前发展进化。因此,通过计算某种群的基因频率有利于理解该种群的进化情况。为了进一步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现将基因频率计算类型和计算公式推导归纳如下:1.理想状态下种群基因频率的计算 理想状态下的种群就是处于遗传平衡状况下的种群,遵循“哈迪──温伯格平衡定律”。遗传平衡指在一个极大的随机自由交配的种群中,在没有突变发生,没有自然选择和迁移的条件下,种群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代代相传中稳定不变,保持平衡。 一个具有Aa基因型的大群体(处于遗传平衡状态的零世代或某一世代),A基因的频率P(A)=p,a基因的频率P(a)=q,显性基因A的基因频率与隐性基因a的基因频率之和p+q=1,其雌雄个体向后代传递基因A型配子的频率为p,与其相对应的传递隐性基因a型配子的频率为q,则可用下表1来表示各类配子的组合类型、子代基因型及其出现的概率:表1 由上表可知该种群后代中出现三种基因型AA、Aa、aa,并且三种基因型出现的频率分别为P(AA)= p×p= p2=D;P(Aa)=2p×q=2pq=H; P(aa)= q×q = q 2=R。且它们的频率之和为p2+2pq+q2=(p+q)2=1。其基因频率为A基因的频率P(A)=D+1/2H= p2+ pq=p(p+q)=p;a基因的频率P(a)= R+1/2H=q2+ pq=q(p+q)=q。可见子代基因频率与亲代基因频率一样。所以,在以后所有世代中,如果没有突变、迁移和选择等因素干扰,这个群体的遗传成分将永远处于p2+ 2pq+q2平衡状态。伴性基因和多等位基因遗传平衡的计算仍遵循上述规律。运用此规律,已知基因型频率可求基因频率;反之,已知基因频率可求基因型频率。 例题:已知苯丙酮尿症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据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大约为1/10000,请问在人群中该苯丙酮尿症隐性致病基因(a)的基因频率以及携带此隐性基因的携带者(Aa)基因型频率分别是() A.1% 和0.99% B.1% 和1.98% C.1% 和3.96% D.1% 和0.198%解析: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该病则发病基因型为aa,即 a2=0.0001,a=0.01,A= 1-a=1-0.01=0.99,携带者基因型为Aa的频率 = 2×0.01×0.99=0.0198。 答案:D

风机叶片原理和结构

风机叶片的原理、结构和运行维护 潘东浩 第一章风机叶片报涉及的原理 第一节风力机获得的能量 一.气流的动能 1 2 i 3 E= 2 mv =2 p Sv 式中m——气体的质量 S——风轮的扫风面积,单位为m2 v 气体的速度,单位是m/s p ------空气密度,单位是kg/m3 E 气体的动能,单位是W 风力机实际获得的轴功率 P=2 p sJc p 式中P----- 风力机实际获得的轴功率,单位为W; p ------空气密度,单位为kg/m3; S ----- 风轮的扫风面积,单位为m2; v ----- 上游风速,单位为m/s. C p ---------- 风能利用系数 三.风机从风能中获得的能量是有限的,风机的理论最大效率

n Q 0.593 即为贝兹(Betz)理论的极限值。 第二节叶片的受力分析 一.作用在桨叶上的气动力 上图是风轮叶片剖面叶素不考虑诱导速

度情况下的受力分析。在叶片局部剖面上,W是来流速度V和局部线速度U的矢量和。速度W在叶片局部剖面上产生升力dL和阻力dD,通过把dL和dD分解到平行和垂直风轮旋转平面上,即为风轮的轴向推力dFn和旋转切向力dFt。轴向推力作用在风力发电机组塔架上,旋转切向力产生有用的旋转力矩,驱动风轮转动。 上图中的几何关系式如下: W =V U ①=0 + a dFn=dDs in ① +dLcos ① dFt=dLs in ①-dDcos ① dM=rdFt=r(dLsin ①-dDcos①) 其中,①为相对速度W与局部线速度U (旋转平面)的夹角,称为倾斜角;0为弦线和局部 线速度U (旋转平面)的夹角,称为安装角或节距角; a为弦线和相对速度W的夹 角,称为攻角。 ?桨叶角度的调整(安装角)对功率的影响。(定桨距) 改变桨叶节距角的设定会影响额定功率的输出,根据定桨距风力机的特点,应当尽量提高低 风速时的功率系数和考虑高风速时的失速性能。定桨距风力发电机组 在额定风速以下运行时,在低风速区,不同的节距角所对应的功率曲线几乎是重合的。但在 高风速区,节距角的变化,对其最大输出功率(额定功率点)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事实 上,调整桨叶的节距角,只是改变了桨叶对气流的失速点。根据实验结果,节距角越小,气 流对桨叶的失速点越高,其最大输出功率也越高。这就是定桨距风力机可以在不同的空气密 度下调整桨叶安装角的根据。 不同安装角的功率曲线如下图所示: 750KW国产桨叶各安装角实际功率Illi线对比图 ! --------- ——B ----------------! *pitchy—00 P itch=-3. 00 pitcta-L T5 pi 75 ―*—pitch=-Q. 00 * 1 -------- piteh=l.00——= ---------------- i

固有频率测定方式

固有频率测定方式

————————————————————————————————作者: ————————————————————————————————日期: ?

实验三 振动系统固有频率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和熟悉共振前后利萨如图形的变化规律和特点; 2、学习用“共振法”测试机械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幅值判别法和相位判别法); 3、学习用“锤击法”测试机械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传函判别法); 4、学习用“自由衰减振动波形自谱分析法”测试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自谱分析法)。 二、实验装置框图 激振信 动态分 计算机系 打印机或 简 振动 激振 力传

图3-1实验装置框图 三、实验原理 对于振动系统,经常要测定其固有频率,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用简谐力激振,引起系统共振,从而找到系统的各阶固有频率。另一种方法是锤击法,用冲击力激振,通过输入的力信号和输出的响应信号进行传函分析,得到各阶固有频率。以下对这两种方法加以说明: 1、简谐力激振 简谐力作用下的强迫振动,其运动方程为: t F Kx x C x m e ωsin 0=++ 方程式的解由21X X +这两部分组成: ) sin cos (211t w C t w C e X D D t +=-ε 21D w w D -= 式中1C 、2C 常数由初始条件决定: t w A t w A X e e sin cos 212+= 其中 ( ) () 2 2 2 22 2 214e e e q A ω εω ω ωω+--= , () 22 222 242e e e q A ω εω ω ε ω+-= , m F q 0= 1X 代表阻尼自由振动基,2X 代表阻尼强迫振动项。 自由振动周期: D D T ωπ 2= 强迫振动项周期: e e T ωπ 2= 由于阻尼的存在,自由振动基随时间不断得衰减消失。最后,只剩下后两项,也就是通常讲的定常强动,即强迫振动部分: ( ) () () t q t q x e e e e e e e e ωω εω ω ε ωωω εω ω ωωsin 42cos 422 222 22 2 22 2 2+-+ +--= 通过变换可写成

叶片自振频率与振型的测定

叶片自振频率与振型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测定叶片的几种主要自振频率,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分析其准确程度; 2.观察叶片的振动现象; 3.熟悉叶片振动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 仪器框图 1.信号发生器 2.功率放大器 3.激振器 4.加速度传感器 5.电荷放大器 6.毫伏表 7.示波器 8.平板叶片 9.夹具 实验叶片

实验装置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被测试件部分 被测试件部分由实验叶片和叶片夹具所组成。将被测叶片榫头牢固地夹紧,使叶身悬臂伸出,以便激振和测量。 (2)激振部分 激振叶片的方法很多,如声波激振、振动台激振、压电晶体激振、电涡流激振等。本实验采用电涡流激振方法激振。 激振部分由信号发生器、功率放大器和电涡流激振器所组成。信号发生器能在0~3MHz范围内产生频率可调的交变信号,该信号经过放大器放大后输入到激振器;在激振器内产生电磁感应,使叶片内(包括磁性材料与非磁性材料)产生交变电涡流,载流(电涡流)叶片在磁场中受到交变的电磁力作用而产生振动。 (3)测振部分 由加速度传感器、电荷放大器、毫伏表和示波器组成。加速度传感器感受叶片的振动,输出与该振动频率相同,幅值与叶片振幅大小相对应的交变信号,经电荷放大器将交变信号增益,以电压形式输出。该电压信号分别接到毫伏表和示波器Y轴。同时示波器X轴接入信号发生器的激振信号,在荧光屏上观察里莎茹图形,叶片共振时Y轴信号幅值变化最大,里莎茹图呈椭圆形。 三、实验步骤 1.测量实验件尺寸(叶片的长度l、宽度b、厚度h),供计算理论频率值使用。 2.按仪器图接好各仪器线路,检查无误后再接通电源。 3.打开各仪器电源开关,少许预热,便可开始工作。调节功率放大器输出旋钮, (不能超过中间刻度10的位置),激振器开始工作,叶片产生振动,此时,可听到叶片振动式产生的“嗡嗡”声。 4.由低到高缓慢转动信号发生器频率调节旋钮,同时注意观察毫伏表指针变化 和示波器图形变化,当叶片处于共振状态时,叶片振动发出的声音最强,毫伏表指针达到最大值,示波器上出现椭圆形(或圆型)。此时停止调频,在叶片上均匀地撒上沙子,观察叶片振动节线形状(若节线不清楚,可以短暂地调高功率放大器输出旋钮至刻度16,随后恢复到刻度10以下位置),记录频率值,描画叶片节线图。 5.继续改变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值,按第4步骤中的方法找出叶片的其他各阶振 型和频率值。 6.整理和处理实验数据。

基因频率的计算

若在果蝇种群中,X B的基因频率为80%,X b的基因频率为20%,雌雄果蝇数相等,理论上X b X b、X b Y的基因型比例依次为--------------------------------------- 可见,理论上X B Y基因型比例为40%,X b Y的为10%,X B X b的为16%,X b X b的为2%,X B X B 32%。 与基因频率有关的计算例析 基因频率是指某群体中,某一等位基因在该位点上可能出现的基因总数中所占的比率。对基因频率的计算有很多种类型,不同的类型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 一、哈代--温伯格公式(遗传平衡定律)的应用 当种群较大,种群内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没有突变发生、新基因加入和自然选择时,存在以下公式:(p+q)2=p2+2pq+q2=1 ,其中p代表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q代表另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p2 代表一个等位基因纯合子(如AA)的频率,2pq代表杂合子(如Aa)的频率,q2代表另一个纯合子(aa)的频率。 例1:已知苯丙酮尿症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据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大约为1/10000。请问,在人群中苯丙酮尿症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以及携带此隐性基因的杂合基因型频率各是多少? 解析:由于本题不知道具体基因型的个体数以及各种基因型频率,所以问题变得复杂化,此时可以考虑用哈代----温伯格公式。由题意可知aa的频率为1/10000,计算得a的频率为1/100。又A+a=1,所以A的频率为99/100,Aa的频率为2×(99/100)×(1/100)=99/5000。 答案:1/100,99/5000 例2:在阿拉伯牵牛花的遗传实验中,用纯合体红色牵牛花和纯合体白色牵牛花杂交,F1全是粉红色牵牛花。将F1自交后,F2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的牵牛花,比例为1:2:1,如果取F2中的粉红色的牵牛花与红色的牵牛花均匀混合种植,进行自由传粉,则后代表现性及比例应该为( )

振动系统固有频率的测试

振动系统固有频率的测试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振动系统固有频率的测试方法; 2.了解DASP-STD软件; 3.学习锤击法测试振动系统固有频率的原理与方法;(传函判别法) 二.实验仪器及简介 ZJY-601T型振动教学实验台,ZJY-601T型振动教学试验仪,采集仪,DASP-STD(DASP Standard 标准版)软件,微机。 1.ZJY-601T型振动教学实验台:主要由底座、桥墩 型支座、简支梁、悬臂梁、等强度梁、偏心电动机、 调压器、接触式激振器及支座、非接触式激振器、磁 性表座、减振橡胶垫、减振器、吸振器、悬索轴承装 置、配重锤、钢丝、圆板、质量块等部件和辅助件组 成。与ZJY-601T型振动教学实验仪配套,完成各种振 动教学实验。 它以力学和电学参数为设计出发点,力学模型合 理,带有10种典型力学结构,多种激振、减振和拾振方式。 力学结构有:两端简支梁、两端固支梁、等截面悬臂梁、等强度悬臂梁(变截面)、复合材料梁、圆板、单自由度质量-弹簧系统、两自由度质量-弹簧系统、三自由度质量-弹簧系统、悬索。 激励方式有:脉冲锤击法、正弦激励(接触、非接触式)、正弦扫描(接触、非接触式)、偏心质量、支承运动。 减振和隔振有:主动隔振、被动隔振、阻尼减振、动力减振(单式)、动力减振(复式)。 传感器类型有: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磁电式速度传感器、电涡流位移传感器、力传感器(力锤中)。 2.ZJY-601T型振动教学试验仪:由双通多功能振动测试 仪、扫频信号发生器、功率放大器组成,并集成了数据采集 器,可连接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磁电式速度传感器或电涡 流传感器,对被测物体的振动加速度、速度和位移进行测量。 可将每个通道所测振动信号转换成与之相对应的0~5V AC 电压信号输出,供计算机使用。扫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 在手动档时,可通过旋钮在0.1~1000Hz范围内连续调节;在自动档时,可从10到1000Hz自动变换,扫频时间可由电位器控制,3s~240s连续可调,激振频率可由液晶显示器显示。功率放大器可直接与JZ-1型激振器或JZF-1非接触式激振器连接,对物体进行激振,其输出幅度可连续调节。3.DASP-STD(DASP Standard 标准版):是一套运行在Windows95/98/Me/NT/2000/XP平台上的多通道信号采集和实时分析软件,通过和东方所的不同硬件配合使用,即可构成一个可进行多种动静态试验的试验室。 DASP-STD主要包括单通道、双通道、多通道、扩展、示波采样分析和模态教学6个基本部分,可以实现信号的实时分析,即可以连续不间断地进行信号的采样,并同时进行频谱分析和结果显示,实现了采样、分析和显示示波的同步进行 三.实验原理 对于振动系统,经常要测定其固有频率,常用的方法有简谐力激振法和锤击法。本次实验用后一种方法,即通过输入的力信号和输出的响应信号进行传函分析,得到各阶固有频率。 通常我们认为振动系统为线性系统,用一特定已知的激振力,经可控的方法来激励结构,同时

汽车悬挂系统的固有频率和阻尼比测量

汽车悬挂系统的固有频率和阻尼比测量汽车悬挂系统的固有频率和阻尼比测量一、测量仪器 DH5902坚固型动态数据采集系统,DH105E加速度传感器,DHDAS基本控制分析软件,阻尼比计算软件。 二、测量方法 、试验在汽车满载时进行。根据需要可补充空载时的试验。试验前称量汽1 车总质量及前、后轴的质量。 2、DH105E加速度传感器装在前、后轴和其上方车身或车架相应的位置上。 3、可用以下三种方法使汽车悬挂系统产生自由衰减振动。

3.1 滚下法:将汽车测试端的车轮,沿斜坡驶上凸块(凸块断面如图所示,其高度根据汽车类型与悬挂结构可选取60、90、120mm,横向宽度要保证 1 车轮全部置于凸块上),在停车挂空档发动机熄火后,再将汽车车轮从凸块上推下、滚下时应尽量保证左、右轮同时落地。 3.2 抛下法:用跌落机构将汽车测试端车轴中部由平衡位置支起60或90mm,然后跌落机构释放,汽车测试端突然抛下。 3.3 拉下法:用绳索和滑轮装置将汽车测试端车轴附近的车身或车架中部由平衡位置拉下60或90mm,然后用松脱器使绳索突然松脱。 注:用上述三种方法试验时,拉下位移量、支起高度或凸块高度的选择要保证悬架在压缩行程时不碰撞限位块,又要保证振动幅值足够大与实际使用情况比较接近。对于特殊的汽车类型与悬架结构可以选取60、90、120mm以外的值。 4、数据处理 4.1 用DH5902采集仪记录车身和车轴上自由衰减振动的加速度信号; 4.2 在DHDAS软件中对车身与车轴上的加速度信号进行自谱分析,截止频率使用20Hz低通滤波,采样频率选择50Hz,频率分辨率选择0.05Hz; 4.3 加速度自谱的峰值频率即为固有频率;

先进的叶轮机械叶片设计方法

先进的叶轮机械叶片设计方法 对于透平机械叶片的设计,CAESES是一个功能灵活强大的平台,并包含了先进的端壁造型优化方法等。所有参数化叶片模型都可以与网格划分和仿真工具紧密关联,从而运行自动化CFD仿真分析及优化设计。应用案例包括涡轮增压器、汽轮机、风扇和泵等——包括轴流、离心或者混流等形式。 西门子,丰田,MTU,KSB,Spencer Turbine和IHI等国际知名的公司都正在使用CAESES来设计叶轮机械部件。 为何(选用)CAESES? ●灵活稳定的参数化模型; ●高度客户定制,开放所有细节,并全面整合到现有工作流程中; ●综合考虑模型设置中的几何/制造约束; ●智能地减少参数数量; ●提供了综合调整模型细节的可能性,例如,能够更好地控制空化或漩涡等局 部流动现象; ●针对所有设计变体的一次性预处理; ●一切都以自动化为目标,以实现高效的形状优化; ●来自CAESES支持团队超快的技术支持。

涡轮增压器里的压气机模型,全参数化可调节,自动化设计 将叶片模型连接到CFD并自动进行分析 叶片设计——高效和灵活 CAESES里的叶片模型可以快速手动创建,也可以自动创建。创建单个叶片或分离叶片的模型,都可以采用现有模板或进行客户定制,例如: ●创建任意参数化2D轮廓,包括以现有叶片作为基准进行自动化拟合; ●基于任意子午轮廓(导入的数据,创建的参数化曲线),可以将二维叶片截 面映射到三维流面上; ●定义任意前尾缘形状,包括圆形,椭圆形,钝的,弯曲的; ●任意的中弧线定义方式,基于beta角或者theta角,即叶片气流角或者叶型 包角等;

●任意厚度分布定义(导入的数据,参数化曲线,数学公式定义); ●基于半径(常数,可变)并考虑到应力和结构约束的圆角控制; ●先进的3D曲面生成技术,可以生成高质量的形状和确定可行的设计方案。参数化的几何模型 对于新设计模型的自动化CFD分析,CAESES可以提供自动处理后的参数化几何模型,例如周期性的流体域。它(允许客户)调整叶片的形状同时可以自动生成网格而不需要手动操作。 参数化静子模型,为自动化网格生成的包含端壁造型的周期性流体域 在一个循环中全自动化完成CFD和应力分析 CAESES先进和稳定的CAD功能使得您可以同时方便的创建参数化的周期性固体区域模型,包括特殊的星型结构等。因此,在一次循环中,可以同时进行应力分析和CFD分析。使用CAESES提供的模型,通过一次自动化循环将这两个进程融合在一起可以节省很大一部分的手动工作。

风机叶片原理和结构

风机叶片原理和结构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风机叶片的原理、结构和运行维护 潘东浩 第一章 风机叶片报涉及的原理 第一节 风力机获得的能量 一. 气流的动能 E=21 mv 2=21ρSv 3 式中 m------气体的质量 S-------风轮的扫风面积,单位为m 2 v-------气体的速度,单位是m/s ρ------空气密度,单位是kg/m 3 E ----------气体的动能,单位是W 二. 风力机实际获得的轴功率 P=21 ρSv 3C p 式中 P--------风力机实际获得的轴功率,单位为W ; ρ------空气密度,单位为kg/m 3; S--------风轮的扫风面积,单位为m 2; v--------上游风速,单位为m/s. C p ---------风能利用系数 三. 风机从风能中获得的能量是有限的,风机的理论最大效率 η≈ 即为贝兹(Betz )理论的极限值。

第二节叶片的受力分析 一.作用在桨叶上的气动力 上图是风轮叶片剖面叶素不考虑诱导速度情况下的受力分析。在叶片局部剖面上,W是来流速度V和局部线速度U的矢量和。速度W在叶片局部剖面上产生升力dL和阻力dD,通过把dL和dD分解到平行和垂直风轮旋转平面上,即为风轮的轴向推力dFn和旋转切向力dFt。轴向推力作用在风力发电机组塔架上,旋转切向力产生有用的旋转力矩,驱动风轮转动。 上图中的几何关系式如下: Φ=θ+α dFn=dDsinΦ+dLcosΦ dFt=dLsinΦ-dDcosΦ dM=rdFt=r(dLsinΦ-dDcosΦ) 其中,Φ为相对速度W与局部线速度U(旋转平面)的夹角,称为倾斜角; θ为弦线和局部线速度U(旋转平面)的夹角,称为安装角或节距角; α为弦线和相对速度W的夹角,称为攻角。 二.桨叶角度的调整(安装角)对功率的影响。(定桨距) 改变桨叶节距角的设定会影响额定功率的输出,根据定桨距风力机的特点,应当尽量提高低风速时的功率系数和考虑高风速时的失速性能。定桨距风力发电机组在额定风速以下运行时,在低风速区,不同的节距角所对应的功率曲线几乎是重合的。但在高风速区,节距角的变化,对其最大输出功率(额定功率点)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事实上,调整桨叶的节距角,只是改变了桨叶对气流的失速点。根据实验结果,节距角越小,气流对桨叶的失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