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秦皇岛市职业技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自查报告.doc

秦皇岛市职业技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自查报告.doc

秦皇岛市职业技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自查报告.doc
秦皇岛市职业技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自查报告.doc

秦皇岛市职业技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自查报告

作者:赵春山

根据河北省冀教职成(2012)5号通知精神及秦皇岛市教育局下发的秦教(2012)40号通知精神,为促进学校教学工作管理有序化、规范化、科学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我校认真组织,对学校教学管理工作进行自查自评如下。

一、学校简介

我校是市教育局直属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首批百所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实验基地”学校、“全国首批百所职业教育半工半读试点学校”,是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建构学习型社会”实验学校。学校先后被评为“河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河北省德育工作示范校”、“河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十佳职业教育创新单位”、“全国百强特色学校”等多项荣誉。

学校围绕骨干专业船体建造与修理、机械电子、粮油加工、旅游、形象设计等形成专业群,各专业都相继找到了稳定的校企合作企业。其中,船舶建造与修理和形象设计专业特色突出,实习实训设备齐全,众多专业课教师和学生多次在全国和省市级大赛获奖,毕业生普遍具有较强的的就业优势和发展前景。

学校一直坚持面向市场办学,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对学生技能和德育的双重提升,形成了我校的德育特色品牌、文化特色品牌、校企合作特色品牌和产教结合特色品牌。

学校拥有船体建造与修理、旅游、形象设计、电工电子、计算机五个实训中心,包括船体设计、美容美体、PLC、模拟导游等二十多间实训室,各工种实习、

实训工位六百多个。为使学生更好的适应企业的要求,学校还成立了校办产业集团,包括“德创电器维修公司”、“云尚时光旅行社”、“方舟食坊”、“方舟生态种植园”、“花若闲美容中心”几大校办产业,供学生实习实训。

学校在职教师114人,全部为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研究生学历31人,双师型教师65人。

二、教学常规管理工作

(一)、教学计划管理

1、专业指导方案完整,实施性教学计划齐全。

学校推行“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依托,大力开展订单招生、定向培养”的办学模式,逐步形成了学校与企业零距离对接的良好氛围,学校订单招生的就业品牌越来越响亮;

骨干专业:机电技术应用

船体建造与修理

形象设计

特色专业:粮油加工

旅游潜水

计算机测绘技术

其它专业:导游、旅游服务与管理,所开设的专业名称符合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

学校与订单企业联合,每个专业都成立了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研讨制定专业指导方案。各专业的专业指导方案完整,实施性教学计划齐全,组织实施有序。

我校制定出了程序清晰,文本规范,操作性和实效性好的8个专业实施性教学方案。所开专业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齐全,体现了专业面对岗位群的能力要求。文化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及核心技能项目能保证开齐开足,比例合理。

2、教学管理机构健全、结构合理、职责清晰,计划总结齐全。

我校积极推行专业教研室管理机制改革,在原有的教务处、教科室、教学督导室等教学管理机构设置基础上,根据我校专业特点分类,设置了11个专业教研室,作为基层教学管理、研究组织。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已初步形成了“以教学为中心,以教改为核心,以管理为保证,以服务为基础”的思路清晰、目的明确、措施到位的教学管理模式。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每个学期都有计划与总结,各教研室每个学期都有计划、总结、活动记录。

(二)科学制定教学大纲,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突出职业岗位对人才规格与能力的培养。

与企业签订订单,关健要看学校是否能够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我们组织成立了各专业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由企业的专家和我校的专业教师共同组成,使专家真正能为学校的专业建设做出贡献。

学校实施了以“适应行业实际需求”为中心内容的整体教学改革。在改革过程中,针对以前在办学中普遍存在培养目标定位不准,注重管理理论,轻视技能培养,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重新定位专业培养目标,结合行业用人实际和中职毕业生的社会定位,明确了专业岗位群,在课程设置中大幅度加入技术类课程,围绕职业综合能力大幅度设置专业技能训练项目,积极开发项目

课程,实行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由师傅带徒弟式手把手的教授技术,真正使我们的学生毕业即成为熟练工人。

结合专业调整,改革原有专业课程体系,每个学期都对现有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进行滚动式修改,修改完成率达100%;按照学分制管理,将课程分为4大模块:公共基础课程约占15%;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约占15%~20%;专业基础课程约占20%~25%;专业及专业提高课程约占45%~50%,做到文化课与专业课相互渗透、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互嵌入,课程模式由“从理论到实践”向“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的转变,逐步形成按就业市场岗位群分类、培养综合职业能力的模块教学体系,使人才培养规格更符合用人单位需求。

(三)教材选用与管理

为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在教材的选用和管理上,我校坚持使用国规教材,每学年由各教研室按教学计划提出教材征订建议,列出相应的教材征订清单,教务处审阅、分管校长批准后,按照教材征订的正常渠道定购,教务处统一管理,专人负责,由班主任签字领取并及时分发到学生手中,确保正常的教学需要。

学校根据需要开发校本教材,建立了校本教材开发使用制度,杨巧宁老师主编了《金属材料学》的中职教材,并由“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李德勇老师主编的《单片机》由高教出版社出版,校内使用的校本教材达10多册。

学校图书征订通过当地新华书店,使用正规渠道发行的教材,从不使用盗版教材。

(四)教师队伍素质精良,德能兼备。

师资是学校发展之本。学校成立了师资队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师资培训规划和教职工培训、进修问题的若干规定,鼓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在职进修或脱产培训,提升教师学历、能力。制定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通过表彰奖励优秀教师、积极宣传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加强师德建设。

学校通过开展《任课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名师培育工程》、《青年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教师下企业制度》提升教师素质,对青年教师实行导师制,进行“一对一”的系统辅导,通过教研室集体备课、青年教师组内说课、举办教学公开课等,加强梯队建设;组织教师参加省市教育系统教学设计、课件制作、说课等比赛,专任教师独立制作运用课件比例达100%;鼓励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开展课题攻关等活动,先后派出2名教师国外进修培训,9名教师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18名教师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33名教师参加在职或脱产研究生学习。

在学校的高度重视下,教师们以团队形式积极踊跃参加了国家、省级、市级各类的专业竞赛。2010年11月,教师武丝曼,在省会信息化教学大赛选拔中获一等奖,并在沈阳全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丁炜老师也参加了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由杨慧、刘惠老师设计制作的scienceword教案《等比数列》获国家三等奖。此外,学校教师积极参加各种教学方面的比赛,也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由苗家国、刘宇、李双梅、史张珍老师设计开发的网络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课程》在“河北省第十四届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中获中等职业教育组三等奖,由杨慧、刘惠老师设计制作的scienceword教案《等比数列》

获一等奖,苗家国老师设计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计算机病毒防治》获三等奖,宋占民老师设计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电流和电路》获二等奖。

近年来,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全体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水平、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能力及综合素质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为我校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认真备课,批改作业,打造精品课堂

教务处对教案提出明确要求,根据《教案书写规范》的要求,教研室主任对教师教案进行检查审批,教务处每学期,期初、期中、期末对教师进行检查并不定期进行抽查,对检查结果及时公布,期末评出优秀教案,教案不合格者不能上课,符合规范的才准进课堂。教师教案中有目标,重点,难点,有方法,有过程,有讲课的时间安排。

学校为每位教师都配备了笔记本电脑,100%的教师都熟练地掌握了信息技术,均能独立制作课件,可见质量高。

每个学期都开展青年教师汇报过关课、交流研讨课、优质课、教师示范课,成立了专门的教学督导机构,教师可随时听课。

教师教态自然,态度亲切、心平气和、精神饱满。准备充分,教案不合格者不能上课。学生有良好的课堂习惯,上下课起立,师生问好,立正整齐,问好声音宏亮。学生课上听讲认真,积极主动参与、师生配合较好,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学校建有班级日记制度,对教师侯课、到岗、仪表、授课态度、课堂秩序等情况进行严格记录,教务处每天进行抽查教师上课情况,检查结果周周公布。

每节课授完后,教师都按《作业留批规范》的要求,给学生留适当的作业,(超过16开的0.3-0.4页),作文每学期5-7个。并及时批改、讲评,教务处定期对学生作业进行评比检查,评出优秀作业及作业留批优秀教师,每学期进行一次作业展览。

学校定期组织班主任学习汇报,开展与学困生谈心,将品德有缺陷的学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分给各任课教师,责任到人,教育处建立后进生档案,科任教师建立学习困难者档案,制定了帮扶措施,目前学生思想稳定,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学习明显提高,部分学困生转化为优秀毕业生。

(六)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完善,运行效果良好。

我校各教学管理部门、基层组织都具有相应的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的职责,质量检查及监控的责任明确,标准统一;制定有科学合理的教师教学工作考核制度、学生学习质量考评制度和教学事故的认定和处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学校设立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成立教学工作督导室、教学质量学生监督委员会,建立教师和学生双向监督机制,制定和完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四级教师考核方案》、《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四级教师课程确认办法》、《教师工作行为规范》、《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等教学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质量监控,严格教师行为规范和约束机制。为提升教师素养提供制度保证。

在教学质量管理上,学校制订了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对教学各环节提出了规范化要求,教务处对照《四级教师考核方案》、《教师课程分级确认办法》,注重检查对标确认,对检查结果进行记录统计。组织班子成员深入课堂,开展评课活动,采取听课、评课方式,考核教师的课堂教学并结合其它方面的检查,对每

位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考核评价,每周校长坚持听课1-2节,主管主任听课4-5节,教研室主任每周听课2节以上,教师互听每学期在15节以上。学校定期召开各专业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期中、期末由学生对任课教师进行测评,量化打分,把测评结果作为考核教师的依据。严格执行《教学工作奖惩制度》,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促进了我校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七)顶岗实习和就业服务成效显著

学校严格按照教育部文件规定安排顶岗实习,顶岗实习工作有计划、有协议、有总结、有目标。

学校招生就业处,配备专兼职人员4人,负责招生顶岗实习与就业安置工作,有完善的顶岗实习与就业安置工作制度。学生一入学,就签订实习、就业协议,向学生承诺,凡符合条件,学生与家长愿意的,都要负责推荐实习、就业,并护送到岗,派教师陪岗1-3个月,努力提高实习、就业的质量。

为做好顶岗实习与就业服务工作,学校加强对外联系,广泛进行企业情况考察,考察满意的签订合作协议,纳入安置计划。目前,已有30余家企业与学校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

在顶岗实习就业服务上做到“五有”:学生去向有记载,学生进厂有护送,学生上岗有陪岗,顶岗实习与就业以后有跟踪,就业情况有反馈。

安置学生就业形式多样,有订单培养模式,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模式、自主择业模式。毕业生就业率100%,满意率85%以上。

(八)强化了教学常规管理,加强了教学督导、检查与评估确认工作,收效良好

教务处与教学督导室,以《教师课程(课堂教学)分级确认办法》具体标准为依据,加大了对课堂教学常规落实情况与课堂教学质量的监控、检查力度,其结果作为教师课程分级确认的依据。

1、对课堂质量、效率进行督查、提升,要求教师上满课,上好课,让课堂充满活力。

其方法:(1)开展讲座进行方法指导;

(2)进行课上小活动、小故事、小游戏、专业小技能等比赛活动;

(3)教学质量或成果的展示;

(4)领导、督导随机推门检查听课等。

2、实施了青年教师素质提升工程:

(1)新教师过关验收听课:

(2)对青年教师课堂教学业务专门指导:(包括:备课、讲课、

成绩管理、课堂组织、作业管理等)

3、开展了课堂教学常规业务督导与检查:

(1)、对教师侯课、到岗、课堂纪律管理等情况,每天进行录像监控和不定期地巡视检查并记录,定期公布结果。

(2)、对教师的教学进度、教案,作业批改等教学资料,期中期末集中检查两次。

(3)、对教师中无故缺课、私自调课、实习课管理无序、课堂纪律混乱等严重违反常规要求的,按《教学事故处理办法》严肃处理,进行停课整顿。

(4)、抽查和检查结果在学校网站交流平台中公布反馈,并建立主管校长和教务处两级谈话戒勉制度,对严重违反教学常规的教师给予批评指出,谈话戒勉,并作记录、与考核挂钩,并提出整改意见。努力抓好教学常规工作,创设井然有序的良好的教学环境。

(5)、期中、期末进行教学工作大检查,结果在学校网站交流平台中公布反馈,并计入教师业务档案。

在教学质量管理上,学校建立了质量监控与教学质量评价反馈制度,学校制订了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对教学各环节提出了规范化要求,教务处对照《四级教师考核方案》、《教师课程分级确认办法》,注重检查对标确认,对检查结果进行记录统计,考核评价。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促进了我校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三、对标分析

对照《河北省中职教学管理工作督导检查内容》我们认为我校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安排、教材选用、备课教案、学生作业、顶岗实习、师资培养、听课评课、教学日常管理等项目达到甚至至超过了督导检查内容的要求,同时我们也看到在教学管理上的不足,如:专业师资的专业能力上还有所欠缺,专业参考资料还有待丰富,实习实训设施设备上还要逐步投入,随着我校实习实训综合楼的投入使用,我校专业硬件上将得到更大完善,教学管理将进一步科学规范。

通过自评,在看到我们教学管理工作成果的同时我们找到了我们的不足,也找到了我们努力的方向。

在此,肯请各位专家督导对我们多提宝贵意见,我们将虚心听取,认真整改,“以督导促提高、以检查促规范”,更好的抓好我校教学管理工作,全面促进我校教学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的提高,为社会、为服务本地经济培养更多、更好的技能人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