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一年级语文20司马光

小学一年级语文20司马光

小学一年级语文20司马光
小学一年级语文20司马光

部编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4、司马光》 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 24司马光 1.了解课文中字词的含义。 2.能够流利地翻译本篇课文。 3.通过此篇文言文,我们能够学习到司马光身上的哪些品质。 1.能翻译此文,读懂其意思。 2.学习司马光身上的舍己救人品质。 生字卡片,教学课件 1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第一次接触文言文,文言文具有语言简练的特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文言文是怎样叙述《司马光》这个小故事的。老师还要告诉你们学习文言文的诀窍,就是古人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老师先读一读,请同学们注意听。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悟大意。 1.请同学把课文试读一次,要求读准字音,若有读不准的,请画出来与同桌交流。 2.大家在读好字音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并读给同桌听。 3.教师抽查学生读文情况,学生评议。 三、看注释,自解句意文意。 1.自读自悟。 每读一句,就看这句有关词语的注释,把注释的意思放到句子里,揣摩句

子的意思,这样读懂每一句话,自己弄不懂的记下来,留待小组合作学习时提出与同学研讨。 2.小组合作学习。 各自汇报对每句话的理解,一句一句相互研讨,说句子意思,弄不懂的语句记下来,留待向全班同学或老师请教。 3.全班交流。 ①各组推荐代表说每句话的意思,互相评议,每句意思的说法不求完全一致,但求主要意思不错。学生说不准,教师应予以点拨。 ②各组提出疑难问题,同学讨论,教师点拨。 ③把每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全文大意。 四、朗读课文,感悟人物。 1.我们读了几遍课文,应该逐渐开始认识司马光小朋友了,你能说说在课文里司马光做了什么事吗?(先同桌小声交流,再全班交流。) (1)自己读读,根据句子的意思学做司马光的动作。(光持石击瓮破之) (2)讨论:你学着司马光做了什么动作?(师走到学生中,询问了解学情。) (3)情景感悟:请一学生上台做做。 ①你做这样的动作能帮助自己理解“持”“击”的意思吗? ②通过朗读体会,让学生提建议怎样把这两个动作做得再好些。(如:要举双手,要对准了,要用力等。) (4)司马光持石击瓮时,心里怎么想? (5)继续探寻司马光的心理,感受一下砸缸之前司马光在想什么。 (6)小结:原来砸缸不是目的,救人才是目的。司马光砸缸砸得好! (7)了解结果,引读“水迸,儿得活”。 2.假如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怎样想,怎样做?(引导动脑筋想办法。) 3.从司马光砸缸救人这件事上,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小朋友?你想对他说什么话? 五、品读,读出理解和韵味。 1.自己练习朗读,把对词句的理解读出来。“与群儿戏于庭”要读出欢快的语气;“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要读出着急的语气;“光持石击瓮破之”要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司马光》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司马光》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他和几个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伙伴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遇到这样的突发情况,司马光急中生智,举起大石头,砸破水缸,小伙伴得救了。本文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朗读课文,我们能体会到:遇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会想出好办法。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认识“司、假、缸、别、吓、叫、块、使、劲、砸、破、救”12个生字。正确、规范、整洁书写“吓、叫、别、到、劲、都”6 个生字。并会给生字组词,理解词语意思,某些词语会造句。认识三个偏旁部首。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3)能从课文插图中学习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2.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识字时,让学生边读文,一边记认生字,借助课件让学生整体感知生字,再让学生自主识字,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找到汉字规律,然后采用问答和对唱的方式巩固生字,效果会更好。(2)在指导学生写字时,以学生观察为主,师生共同交流识字方法,学生通过描红、练写发现难写字,教师再范写指导重要笔画。

(3)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在逐段朗读中细细感悟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动脑思考问题。并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而要求学生背诵课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教育学生要像司马光那样遇事不慌,积极开动脑筋,想办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喜欢积累词汇,善于运用积累的词语。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3、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学会观察书中插图中人物的动作、表情、神态。 2、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悟课文内容,教育学生体会司马光那样遇事不慌,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3、看图展开合理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思维。 【教具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司马光的资料。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设计理念】: 本文的学习重点是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并且学会观察人物的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

24 司马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②掌握重点字义,理解课文的意思。③能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司马光的聪明智慧和仁爱之心。 教学重点: 掌握重点字义,理解课文的意思。能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背诵课文。教学难点: 学习司马光的聪明智慧和仁爱之心。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悠久的民族文化,有传统的民族美德,有浩如烟海的文化艺术瑰宝。古代的很多东西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记载下来的。学习一点浅显的文言文,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简单的文言文《司马光》,看看这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老师还要告诉你们学习文言文的诀窍,就是古人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请同学们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板书课题) 2.简介司马光。 “司马”是个复姓,“光”是名。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3.学法指导。 同学们,学习古文也要有一定的方法,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一种学习古文的一般方法,

那就是先认认真真读课文,多读几遍,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再对照注解,试着读懂每句话,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全文的意思,最后说说自己读了以后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试着把课文读一读,要求读准字音,若有读不准的,请画出来与同桌交流。 2.大家在读好字音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并读给同桌听。 3.谁愿意来读一读课文哪?(指名读、自由读) 4.教师板书易错字,生齐读易错字。 5.再自由读课文。 6.齐读课文。 7.同学们,要想读好古文,还需要注意节奏,要语速适中,停顿恰当。先听老师范读一遍,特别要注意节奏。(配乐范读) 8.好,请同学们自己按照这个要求,试着读一读。 9.谁愿意来读一读?(生评价) 10.谁愿意和他比一比? 11.还想读吗?好,咱们一起读,可以吗?(齐读课文) 三、理解文意 师:不错,大家真了不起,这么难读的文言文你们都读得这么棒,那老师还要考一考你们,看看能不能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1.请同学们逐字逐句看书,先自己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利用工具书或图文对照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然后小组合作交流,不懂的问题记录员作好记录。(小组讨论) 2.生开始自学。 3.对于刚才的学习,你们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指名说不理解的地方,师生互评。) 4.检测。 各组选派代表,我来考考你们,能不能用你们自己的话来讲讲对每句话的理解。 好,理解得真不错,现在带着你的理解,再读古文。 谁愿意来读一读?注意读的节奏、语气和速度。 四、朗读课文,感悟人物 1.我们读了几遍课文,应该逐渐开始认识司马光小朋友了,你们能说说在课文里,司马光做了什么事吗?事情发生后,其他人是怎么做的?司马光是怎么做的? 2.从司马光砸缸救友这件事上,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词语或句子

小学一年级语文20、司马光·教案

20、司马光·教案 一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司、假”等13个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3.能借助课文插图学习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教学重点 1.认识生字,会书写要求写的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你们知道司马光吗?谁知道?给大家讲一讲好吗? (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材料说一说) 2.(出示司马光人物头像)师介绍:司马光是900多年前一位很有学问的人,他姓司马,名光,司马是复姓。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

板书课题:司马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多媒体课件和课文朗读的录音,学生边看、边听、边思考。 2.提问:课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什么事?(学生概括故事) 3.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一读。③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4.师检查读文情况。①出示词语,指名认读。②出示生字,学生交流识记方法,“开火车”认读。③分段读课文,集体评议、订正。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课文第一段。 (1)引读第一小节。 (2)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3)“古时候”是什么时候?从图上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是古时候? (出示课文插图,学生看图回答) 2.学习课文第二段: (1)自读,标一标有几句话。 (2)指名读,想一想:“他”指的是谁? (3)出示句子,比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他跟几个小朋友玩。 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三年级语文《司马光》

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简约的特点。 3.紧扣重点词句,感悟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重点】参考注释,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资料,介绍文言文 1、导入 2、谁能说说自己对司马光的了解?(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教师评议。) 3、简单介绍文言文 4、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文言文《司马光》。(板书:司马光)。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懂大意。 1.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读通句子。sī tínɡ dēnɡ diē zhònɡ qì chí jiē 司庭登跌众弃持皆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正音:注意读准平舌音“司”,翘舌音“众、持”,后鼻音“庭、登”。去掉拼音读,齐读。 2. 指名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读准停顿:(课件出示5)司马光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3. 教师范读,指导朗读,读准节奏。 4. 参考注释,自学课文。(要求:将注释中重点词语的解释再次批注在文中,据此理解句子的意思。) 5. 让学生就不理解的字词提出问题。以下字词或者比较陌生或者古今差异较大,学生可能提出:(课件出示6、7)(1)群儿:很多孩子。这里指小伙伴们。(2)戏:玩耍。(3)于:在。(4)庭:院子里。文中指后院里。(5)一儿:有个小孩。(6)登瓮:爬到缸沿上玩。(7)足跌:一不小心,掉到缸里。(8)没水中:眼看那孩子在水里快要没顶了。(9)众:别的孩子们。(10)皆:都。(11)弃去:跑到外面。(12)持石: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13)击瓮:使劲向水缸砸去。(14)破之:水缸破了。之,它,指水缸。(15)水迸:水流了出来。(16)儿得活: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 6. 互相交流每个句子的意思,教师评议。(课件出示8)(1)群儿戏于庭。(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2)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3)众皆弃去。(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4)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5)儿得活。(被淹在水里的小孩得救了。) 7. 男生读原句,女生读译文。引导学生注意课件中红色的文字,告诉学生,在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时,为了使语句通顺、内容连贯,需要加入恰当的内容。 8. 鼓励学生大声朗读原文,并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教师评议。 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得救了。(指名朗读,自由读。)

语文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司马光》原文及教案

语文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司马光》原文及教案 【原文】 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 一天,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儿。花园里有座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有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去玩儿,一不小心,掉进大水缸里。 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 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儿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教案一】 教学目标 1.认识司、假”等13个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3.能借助课文插图学习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教学重点 1.认识生字,会书写要求写的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你们知道司马光吗?谁知道?给大家讲一讲好吗? (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材料说一说) 2.(出示司马光人物头像)师介绍:司马光是900多年前一位很有学问的人,他姓司马,名光,司马是复姓。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 板书课题:司马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多媒体课件和课文朗读的录音,学生边看、边听、边思考。 2.提问:课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什么事?(学生概括故事) 3.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一读。③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4.师检查读文情况。①出示词语,指名认读。②出示生字,学生交流识记方法,“开火车”认读。③分段读课文,集体评议、订正。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课文第一段。 (1)引读第一小节。 (2)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3)“古时候”是什么时候?从图上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是古时候? (出示课文插图,学生看图回答) 2.学习课文第二段: (1)自读,标一标有几句话。 (2)指名读,想一想:“他”指的是谁? (3)出示句子,比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0 司马光

20 司马光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历史故事,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用石头砸破水缸救出小伙伴的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紧急情况,不可惊慌失措,要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10个生字,正确书写“几、个、古、友、他”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司马光沉着、机智的特点,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3.从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中受到启发,遇到事情要像司马光那样不慌张,动脑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1.会认、会写生字。 2.通过朗读,了解司马光的沉着机智,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或实物投影仪、课文录音带。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预习:轻声读课文,想想课文讲的是谁的故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实物投影仪出示图片) 古时候,有个很有学问的人叫司马光。他小的时候,有一次和几个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伙伴不小心掉进了假山下装满水的大水缸。缸很高,小朋友个儿又矮,怎么办呢?司马光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救出了小伙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老师解释:“司马”是复姓,两个字,“光”是名字。 课件或录音范读课文。 (用讲故事和形象范读的形式,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对照插图,初读课文,进行识字。 1.标出自然段,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培养学生独立识字学文的能力。) 2.试着补充课题:司马光 (从读文中,初步感知司马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出示生字卡片,按小组顺序认读,可进行扩词练习。 (检查巩固生字的读音,为学习课文扫清障碍。) 三、感悟性朗读,理解课文。 1.请5个学生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 问题:请找出事情发生的原因和结果的自然段。 (让学生了解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实物投影仪或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当小伙伴掉进大水缸里,别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司马光又是怎么做的? 学生动作表演“别的小朋友吓哭了,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和“司马光举起石头,使劲儿砸缸”的段落。 (用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具体感知体会课文内容,加深理解。)

一年级-司马光_司马光砸缸一年级课文

一年级/司马光_司马光砸缸一年级课文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能读准多音字得的另一个读音(de)。 2.理解图意和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花园的环境和司马光砸缸的词句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思路: 《司马光》是本单元最后一篇看图学文。课文中的图是一幅单幅图,学生不了解故事内容是不易看懂的。因此在教学时可先启发学生看图。在简介故事内容后再提出几个问题,如: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讲图画上的故事的。 在学生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再带领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地学习课文。先学习第一部分(一至三自然段),让学生知道古时候是很久以前。这一部分重点讲读第二自然段,让学生借助图画和课文弄清缸在假山的什么地方,以及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缸。然后启发学生想想这个小朋友是怎么掉进缸里的?掉进缸里如不及时救出会出现什么情况?让学生弄清事情的起因及当时的危急情况。 课文的第二部分是(四至六自然段)。让学生通过认真读课文,找出有的有的及哭、喊、跑、叫、找等动词,想象当时玩耍的小朋友着急的心情,动作忙乱的情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看图后再仔细读第五自然段课文,说说司马光是如何砸缸的。读完第六自然段,小朋友得救

了。还可启发学生想想除了砸缸外还可用什么办法救那个小朋友? 朗读应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重点句、段,要让学生多读,在读中反复体会。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板书课题,简要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是北宋时期的人,离现在有900多年,是我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司马光教案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司马光教案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学习目标 1.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司马光的沉着、机智。 4.想出新办法,发展创新思维。 课前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或多媒体,生字卡片,小黑板。 学生:读课文,标注生字、自然段;收集关于司马光的资料。 第一课时 谈话引入,揭题激趣 1.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他是谁呢?(板书:司马光) 2.认读生字“司”。齐读课题。 3.简介司马光。 整体感知,认识生字 1.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看插图或多媒体课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自由、轻声地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3.小黑板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学生自由读,抽读检查。 4.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司马光在花园里遇到了什么事? 2.指导朗读2、3自然段。 a.引导看图(或用多媒体演示当时的情形)。 b.自由朗读,体会课文中小朋友的心情。 c.指名读第3自然段,感受情况的紧急。 3.小伙伴们是怎么做的?司马光又是怎么做的?(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4.大家试着做做司马光的动作,体会“举”“砸”。 指导朗读。比较“别的小朋友”和“司马光”的不同表现,边读边体会。 老师引读:有个小朋友……掉进了大水缸。别的小伙伴──司马光又是怎么做的呢?……最后……。 课后思考,拓展思维 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 第二课时 讨论交流 司马光沉着机智,救出了小伙伴。你能想出别的办法救出那个小朋友吗?比一比,看谁的办法最好。 1.学生自己想办法。 2.分组交流,推选出好的办法到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适时评议办法的优点和不足。也可以与司马光的办法比一比,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了解在当时的情况下,什么办法是最好的) 4.再次朗读课文,并说说司马光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识记生字,积累词汇 1.复习生字读音。(出示卡片,认读生字) 2.鼓励学生用生字组成词语,(积累词汇,巩固识字)教师给予肯定或指正。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司马光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司马光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图意和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能读准多音字“得”的另一个读音。 3.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图意和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是个聪明勇敢的孩子,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能读准多音字“得”的另一个读音。 (二)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点

(一)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读准多音字的字音。 (二)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 理解司马光为什么砸缸,其道理是什么?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写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的文章,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解课题,司马是姓,叫光。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先让学生打开书,看本课的内容,除课文以外,有一幅插图,课后有3个作业题。 2.范读:边听边想,这一课写的是谁的一件什么事?(1)范读。 (2)看插图上画的都有什么? (3)回答:这一课写的是司马光的一件什么事? (本课写的是司马光砸缸,救出掉进缸里的小朋友的事。)(三)学习生字、词。 1.边读课文边画出生字生词。 2.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3.小组内互相交流,互相读着,听对方读得对不对?不对请给以纠正。 4.汇报。指名读字音,如有不对的及时纠正。

玩:音w2n但是读课文时一般带有儿化音。 读词语卡片: 古时候孩子朋友跑去叫有一回 5.记住字形,理解字义。 (1)学生自己学习。 (2)同桌交流学习情况。 (3)指名汇报自学和同桌交流情况。 同学们,老师现在指名来汇报学习情况,老师叫到的同学,你不仅是代表你自己,而且是代表你同桌,因为刚才是你们两人讨论的,一个说完后,同桌还可以补充。 利用熟字记字形的有以下几个: 古:上边“十”,下面“口”, 时:左边“日”,右边“寸”, 回:大口套小口,笔顺:回。 朋:左边“月”,右边“月”, 玩:左边王字旁,右边“元”。 跑:左边足字旁,右边书包的包字,笔顺是包。利用偏旁加部分记字: 候:左边单人旁,中间一竖,右边是:。 孩:左边“子”,右边笔顺:丶亠。 友:一横加一撇,带上一个“又”。 让学生理解词语和一字组多词帮助理解字义:

20、司马光

20、司马光

20、司马光 教学目标: 1、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能正、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来感悟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3、能从课文插图中观察出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4、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准本课8个生字和9个词语的音。认识“司、假、慌、喊举、砸、破、救”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看图理解花园里的环境及司马光砸缸的过程,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和孩子。 4、从司马光破缸救人的故事中受到启发,遇到事情要像司马光那样不慌张,支脑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1.读准本课的生字及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理解花园里的环境和司马光砸缸救人的词句,知道司马光是一个遇事不慌、勇敢聪明的孩子。 教学难点 学习司马光这种逆向思维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板书课题:

11 司马光(生齐读课题) 2、简单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是我国此宋时期的历史学家。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 二、看图图意 1、出示图,从图中你看出了什么? 学生能从图中看出一口大缸被砸破,水哗哗地流出来,一个孩子正往外爬,图中间的孩子正伸手去扶那个孩子,其他的孩子有的吓哭了,有的喊着,有的找大人。 2、你有不懂的地方吗? 学生1:爬出来的孩子是怎样掉进缸里的?当时的情况怎样? 学生2:是谁救的掉进水缸的孩子,他是怎样救的?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借助拼音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会认的字。画出的生字和会认的字要多读几遍。 2.读准生字及会认字的音。 (1)自己借助拼音读生字和会认的字。 (2)同桌小伙伴互读、线纠正。 (3)抽读生字和会认字的卡片。 (4)做猜字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字音。 (5)出示词语: 孩子吓哭没有假山慌了喊叫 举起砸破救人古时候司马光一块石头 3.再读课文,标画出自然段。 4.学生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听听他们读的字音是否准确。 四、理解课文内容: (一)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2.电脑出示插图;让学生根据图中人物的穿载来理解:“古时候”这个词语。 (二)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从他的读中你知道了什么?

小学一年级语文《司马光》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司马光》教案 课前透视: 司马光是我国宋代伟大的史学家。这篇课文讲的是他七岁的时候砸缸救人的故事。全文情节生动,叙事性强,利于激发学生读书兴趣,浅显易懂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沉着、机智、勇敢、聪明的小司马光形象,对学生也起到了一定的榜样感召作用。 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课文内容相对熟悉,但是城乡学生会存在差别,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抓住课文故事性强的特点,突出以读为主的线索,促使学生在读中熟悉,读中感悟,读中思考,进而体会司马光的机智、勇敢。同时应结合课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增进对课文的理解感悟。 教学目标: 1、通过读书,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能正、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来感悟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3、能从课文插图中观察出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4、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信息资料: 生字卡片、挂图或课文故事的VCD、课件等。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谈话:这节课我们来拜访一位古人,他是谁呢?(板书:司马光),这个人你了解吗?相机教认生字司,介绍复姓司马以及司马光。

(创设谈话情境,引发提问,组织学生谈话交流,了解学生对人物及课文内容的感知,为新课展开做铺垫。) 2、观察:出示插图,从图中你看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懂? (把观察与谈话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鼓励学生质疑,有利于教学活动有的放矢。) 对话平台: 自读:(扫清字词障碍,打下读悟基础。)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 (培养自我读书能力,确保读书活动有效,应该从一点一滴抓起。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识字(多种方法巩固识字,促进学生记忆。) 1、同桌利用字卡,互读检测。借助我会认和我会写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如换偏旁、猜字谜、组词识字等。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程-司马光2

司马光重 点难 点 学习水平 课型课时识 记理 解 运 用 教学目标 1.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意思。 2. 会读生字,按字的笔顺书写生字。 3.通过本课学习了解遇到问题爱动脑筋的重要性,感受司马光的不平凡。√√ √√√√ 突破重点难点设想布置学生课前进行预习,课堂上多读字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读文。在通过小组讨 论让学生深入了解课文意思。 教学媒体小黑板,录音机,生字卡片。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学生活动 一、创景激趣,自主设疑 小朋友,听说过司马光的故事吗?司马光小时候很聪明,有一次司马光和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司马光举石砸缸救出了小伙伴。你们想读这个故事吗?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注意读准“司、光”。 二、研读感悟,自主探究 1. 放课文录音。学生看课文中的字。 2. 自由练习读,标出自然段,把觉得难读的字画出来。 3. 学生质疑。 4. 初识生字。 5. 自由练读,比一比哪些同学能把课文通顺,读流利。 6. 指名读,评议中多功能指出学生的优点。,再评不足。 7. 全班齐读。 8.认记生字 三、多元导悟,合探解疑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 出示多媒体课件:小朋友掉进水缸前的情景。 2. 观察画面,想一想:花园里除了几个小朋友在玩,还有些什么? 3. 课文是怎么写的呢?画的旁边出示名子: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有一只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4. 自由读读这一句,试试能不能背下来。 5. 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 6. 学生评读。 7.教师范写。学生练习写,教师巡回检查,纠正写字姿势。 8.教学后记:学生会将园和圆混淆。 9.复习导入 10. 朗读第1自然段。认真听故事,一起读课题 听录音范读,边读边画 拼读生字 自由读课文,个别学生读。 举手读生字,正音。 观察图画,找出相关信息。 练习度句子,个别表演读。 看教师范写生字,练习写字。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司马光》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第20课司马光 教学目的 1、学会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能读准多音字“得”。 2、理解图意和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花园的环境和关于司马光的词句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思路及方法 《司马光》是本单元最后一篇看图学文。课文中的图是一幅单幅图,学生不了解故事内容是不易看懂的。因此在教学时可先启发学生看图。在简介故事内容后再提出几个问题,如: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讲图画上的故事的。 在学生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再带领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地学习课文。先学习第一部分(一至三自然段),让学生知道“古时候”是很久以前。这一部分重点讲读第二自然段,让学生借助图画和课文弄清缸在假山的什么地方,以及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缸。然后启发学生想想这个小朋友是怎么掉进缸里的?掉进缸里如不及时救出会出现什么情况?让学生弄清事情的起因及当时的危急情况。 课文的第二部分是(四至六自然段)。让学生通过认真读课文,找出“有的……有的……”及“哭、喊、跑、叫、找”等动词,想象当时玩耍的小朋友着急的心情,动作忙乱的情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看图后再仔细读第五自然段课文,说说司马光是如何砸缸的。读完第六自然段,小朋友得救了。还可启发学生想想除了砸缸外还可用什么办法救那个小朋友? 朗读应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重点句、段,要让学生多读,在读中反复体会。 教学用具 词语卡片,媒体资源:视频《司马光》(情景范读),动画课件《司马光:综合生字》。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板书课题,简要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是北宋时期的人,离现在有900多年,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4.司马光》教学设计

24司马光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字。 2.正确跟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4.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教学重点 1.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体会司马光是一个聪慧且大胆的孩子。 2.跟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 2.收集司马光的人物资料。 3.准备好工具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直接导入,学习新课 1.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文言文吗?你们想知道什么是文言文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短小精悍的文言文——《司马光》。(板书课题) 2.过渡:司马光是古时候一位很有学问的人,他姓司马,名光,司马是复姓。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言文讲的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 操作指导教学时重在引出司马光这个人物,了解司马光。上课伊始不必急于介绍文言文,开头问题导入只是引起学生注意,下个环节再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言文。 板块二初识古文,读通课文 活动1简介人物司马光

1.教师课件出示司马光的人物头像,引导学生交流对司马光的了解。 2.学生派代表汇报。根据学生汇报情况,其他小组补充。 3.教师补充完善相关资料:司马光从小爱动脑筋、热爱学习,后来他成了宋朝有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主持编纂了著名的《资治通鉴》。 4.过渡:伟大的人物总是在童年时就显现出他的与众不同。下面我们就走进课文,看看小时候的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活动2学会读文言文 1.教师范读,学生一边听一边在文中圈画不认识的字词。 2.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动漫。学生边听边在书上划分停顿,再试着朗读一下。教师点拨:大家读文言文不仅要读正确、读流利,还要读出古文的词句间的停顿和韵味。 3.教师课件出示: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4.学生练习读。教师点拨:第一遍轻声读课文,第二遍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 5.引导学生交流对文言文的印象。 6.小结:文言文常常用几十个字表达出成百上千个字的意思,所以,文言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简练。 操作指导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把收集的资料在课堂上和同学分享,要恰当指导学生汇报有价值的、和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学会摘录有效信息。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朗读不必要求过严,学生读出文言文的韵味需要有一个过程。 板块三学习生字,学会书写 活动1学习生字 1.学生认读会认字。 (1)小组长出示生字卡片:司、跌、皆、弃、持。 (2)小组内开火车读,指名读,小老师领读,齐读。 (3)教师重点指导: “司”是平舌音。 “持”是翘舌音。 “跌”读diē,表示动作。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20司马光教学设计

司马光教学设计 课前透视: 司马光是我国宋代伟大的史学家。这篇课文讲的是他七岁的时候砸缸救人的故事。全文情节生动,叙事性强,利于激发学生读书兴趣,浅显易懂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沉着、机智、勇敢、聪明的小司马光形象,对学生也起到了一定的榜样感召作用。 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课文内容相对熟悉,但是城乡学生会存在差别,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抓住课文故事性强的特点,突出以读为主的线索,促使学生在读中熟悉,读中感悟,读中思考,进而体会司马光的机智、勇敢。同时应结合课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增进对课文的理解感悟。 教学目标: 1、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能正、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来感悟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3、能从课文插图中观察出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4、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导言:同学们,在距今九百多年前,也就是在我国北宋时期有历史学家,他就是司马光,这篇课文讲述的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一件事。 2.哪个同学对司马光有了解呢?请你说一说。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什么?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你知道哪个孩子是司马光吗? 2.学生简述画面的内容。(出示有关课件)(图上画的是花园的一角,有假山和树木。花园里有五个小朋友,他们中的一个正从被砸破的缸里往外爬,其他人有的在一旁看,有的去喊人……其中蹲在缸边、扶着往外爬的孩子的那个小孩子就是司马光) 3.回答:这一课写的是司马光的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生字、词。 1.边读课文边画出生字生词。 2.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3.小组内互相交流,互相读着,听对方读得对不对?不对请给以纠正。 4.汇报:指名读字音,如有不对的及时纠正 5.记住字形: 学生交流识字方法,如换偏旁、猜字谜、组词识字等。 四、讨论(读书交流,理清故事内容。) 1.指名分段读文,引导学生思考课前提出的不懂的问题 2.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读懂的问题。 五、写字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司马光砸缸》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司马光砸缸》 1.学会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能读准多音字得的另一个读音(de)。 2.理解图意和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花园的环境和司马光砸缸的词句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思路: 《司马光》是本单元最后一篇看图学文。课文中的图是一幅单幅图,学生不了解故事内容是不易看懂的。因此在教学时可先启发学生看图。在简介故事内容后再提出几个问题,如: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讲图画上的故事的。 在学生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再带领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地学习课文。先学习第一部分(一至三自然段),让学生知道古时候是很久以前。这一部分重点讲读第二自然段,让学生借助图画和课文弄清缸在假山的什么地方,以及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缸。然后启发学生想想这

个小朋友是怎么掉进缸里的?掉进缸里如不及时救出会出现什么情况?让学生弄清事情的起因及当时的危急情况。 课文的第二部分是(四至六自然段)。让学生通过认真读课文,找出有的有的及哭、喊、跑、叫、找等动词,想象当时玩耍的小朋友着急的心情,动作忙乱的情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看图后再仔细读第五自然段课文,说说司马光是如何砸缸的。读完第六自然段,小朋友得救了。还可启发学生想想除了砸缸外还可用什么办法救那个小朋友? 朗读应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重点句、段,要让学生多读,在读中反复体会。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板书课题,简要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是北宋时期的人,离现在有900多年,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课司马光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课 司马光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课《司马光》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为5节,写的是司马光小时候急中生智砸缸救人的故事。WTT在此整理了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课《司马光》,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课《司马光》课文原文 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 有一回,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有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去玩,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 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 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课《司马光》课文教学 一、识字写字 1、生字的呈现:指导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给生字正音。学会在课文中画出与生字有关的词语,认读、识记。

将生字词集中,写在小黑板或投影片上,给生字着色,通过色彩强化,整体感知生字。 2、生字的识记:学生自主识字,并介绍自己是怎样识记生字的。 识字方法举例: ⑴换偏旁识字:块、救、劲。 ⑵猜字谜识字: 这个同学真马虎,“同”字丢掉一小竖。(司) 一个三框面朝东,一块石头背后撑,一条毛巾藏肚中。(砸) ⑶组词识字: 假──真假、假装; 使──使劲、天使、大使馆、使用。 3、识字的巩固:用问答对唱或说反义词的方法巩固识字。 4、写字指导:本课要求写的六个字,都有规律可循。“别、到”二字应写得左宽右窄,立刀旁的竖钩要写正直。“吓、叫”二字都有口字旁,可以一起指导:①两个字都要写得左窄右宽;②“口”字应该写得小而高。“那、都”二字均有双耳旁,可结合第18课的“阳”字进行指导。现在,学生已经学过一些带双耳旁的字,如“啊、那、阳、都、邮”,建议将这些字集中起来,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性的写字方法:

一年级语文 20、《司马光》教案

20、《司马光》教案 一年级语文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司马光的沉着、机智。 4.想出新办法,发展创新思维。 课前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或多媒体,生字卡片,小黑板。 学生:读课文,标注生字、自然段;收集关于司马光的资料。 第一课时 谈话引入,揭题激趣 1.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他是谁呢?(板书:司马光) 2.认读生字“司”。齐读课题。 3.简介司马光。 整体感知,认识生字 1.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看插图或多媒体课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自由、轻声地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3.小黑板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学生自由读,抽读检查。

4.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司马光在花园里遇到了什么事? 2.指导朗读2、3自然段。 a.引导看图(或用多媒体演示当时的情形)。 b.自由朗读,体会课文中小朋友的心情。 c.指名读第3自然段,感受情况的紧急。 3.小伙伴们是怎么做的?司马光又是怎么做的?(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4.大家试着做做司马光的动作,体会“举”“砸”。 指导朗读。比较“别的小朋友”和“司马光”的不同表现,边读边体会。 老师引读:有个小朋友……掉进了大水缸。别的小伙伴──司马光又是怎么做的呢?……最后……。 课后思考,拓展思维 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 第二课时 讨论交流 司马光沉着机智,救出了小伙伴。你能想出别的办法救出那个小朋友吗?比一比,看谁的办法最好。 1.学生自己想办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