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初三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以及必背知识

最新初三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以及必背知识

最新初三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以及必背知识
最新初三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以及必背知识

文字叙述式

三种表达形式框图式

方程式

初三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以及必背知识

——鞍山集优家教网总结,提供

一、推断题的类型

1、元素推断题

2、物质推断题——

二、解题信息、知识点

1、元素在地壳、生物体、空气、海水等中的含量:

①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

②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③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元素:

④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1~18号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3、某些单质、化合物的性质:

①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等

常见有色物质:淡黄色固体;红色固体;黑色固体

常见特殊颜色的沉淀:蓝色沉淀红褐色沉淀白色沉淀

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单质液态化合物

溶液中具有特殊颜色的物质:蓝色溶液浅绿色溶液黄色溶液

②化学性质:

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

常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4、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①常见的能发生分解反应的物质:H2O2、KClO3、KMnO4、H2O、CaCO3等

②常见的能发生置换反应的物质:

还原性单质+ 金属氧化物

金属+ 酸

金属+ 盐溶液

5、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

三、例题解析

1、元素推断题

【例题】有核电荷数都小于20的A、B、C、D四种元素,A能形成氧化物AO,其中A元素的质量分素为60﹪,且A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B元素原子内无中子,C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Dˉ比B原子多17个电子。试回答:

⑴写出A、C、D三种元素的元素符号:A ;C ;D

⑵写出四种元素间能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酸;碱;盐

2、文字推断题

【例题】有一包固体混合物,其中可能含有适量的碳酸钙、碳粉、氧化铜、氧化铁中的一种或几种。

现做如下实验:

⑴ 取样品加热到高温产生一种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⑵ 把适量稀硫酸滴入冷却后的固体残渣中,残存固体全部溶解,同时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试回答: 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 ,写出⑴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该混合物中一定不含 ;混合物中可能含有 ,如果要证明该物质中是否存在,可采取的方法是 。 3、框图推断题

【例题】A 、B 、C 、D 、E 、F 、G 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 、E 、G 属于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⑴ A 物质的化学式 。

⑵ 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C 物质固态时的名称 ,该固体物质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

⑶ 写出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 。 ⑷ 上图转化中产生无色气体G 的原因是 , 写出物质G 和A 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方程式推断题

【例题】已知:A 、B 、C 、D 、E 、F 六种物质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⑴ A + B → C + H 2O ⑵ C + KOH → D ↓(蓝色)+E ⑶ B + D → C + H 2O ⑷ E + BaCl 2 → F ↓(白色,不溶于稀硝酸)+ KCl

根据上述关系,推断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 ;B ;E 。

四、总结

1、解题心理

2、仔细审题,找出解题突破口,逐层推断,逐层递进

3、复习时要善于归纳总结,尤其是相互转化关系;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找出与本题相关的信息。

五、反馈练习

〖练1〗A 、B 、C 、D 四种元素,A 元素的单质是最清洁的燃料,B 元素的单质是空气里最多的气体,C 元素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C 元素与D 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元素A 为 、B 为 、D 为 ,A 、B 、C 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练2〗甲同学在某食品包装袋内,发现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A 的小纸袋,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

剂,请勿食用”。甲同学随手将小纸袋拿出来放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B 。请你与甲同学一起对块状固体B 进行探究。

(1)猜想一:块状固体B 中除氧化钙外还可能有: 、 。 写出白色颗粒状固体A 在空气中转化为块状固体B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

(2)猜想二:块状固体B 溶于水可能有 现象(填“放热”或“吸热”)。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的这一猜想(至少写出两种方案):

① ; ② ; ③ ……

红色固体

无色气体 浅绿色溶液

(3)取适量块状固体B加入盛有一定量水的试管中,振荡、静置、过滤,得到少量白色固体C。就白色固体C的成分,甲同学与乙同学进行讨论,一起猜想。

甲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氢氧化钙;

乙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碳酸钙;

你认为,白色固体C还可能是:。

方案现象和结论

〖练3〗下图是初中化学所学的常见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生成产物中的水已略去)。其中A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B是一种常见的气体,H是一种含钠的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A、F、D的化学式:A______;F______;H______。

⑵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E + HC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E + 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B +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4〗以下是一些常见物质间互相转化的关系图(有些反应条件已省略):已知高温下CO能与多种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和CO2。下列关系图中,A、B、X、Y均为无色气体,E、F为常见金属。问:(1)根据上图判断B的化学式为

_______;Y的化学式为________。(2)写出蓝色溶液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3)X除了与黑色固体甲、乙反应外,请再举一例说明X 还能发生化合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5〗现有A、B、C、D、E、F、G七种物质,C、F是最常见的金属,B是气体单质,D为浅绿色溶液,G为蓝色溶液,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1)推测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D ,F ;

(2) 写出C→A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练6〗有A、B、C三种物质,分别是酸、碱、盐中的一种。在溶液中,三者之间可发生如下反应:⑴ A + B→钠盐+ 水 + 二氧化碳⑵ A + C →盐↓ + 碱⑶ B + C →盐↓ + 水反应⑵生成的盐溶于稀硝酸,反应⑶生成的盐不溶于稀硝酸。则A、B、C三种物质的名称分别是、、。

〖练7〗有属于酸、碱、盐的5种常见物质A、B、C、D、E,它们之间可以发生如下反应:

(1)A+B=C+H2O (2)C+H2SO4=D+A (3)E+AgNO3=AgCl↓+C根据上述反应,推断下列各

物质的化学式:A ,B ,C ,D ,E 。

〖练8〗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碳酸钙、硫酸钾、硝酸钠、氯化铁、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做实验得到以下结论:

(1)将此固体粉末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上层溶液为无色。

(2)该白色沉淀部分溶于稀硝酸,且有气体放出。

从实验可判断出,该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_。

〖练9〗

被誉为”江南小三峡”的南京胭脂河是明代初年开凿的一条人工运河。卤其“石有胭脂色”而得名。

胭脂河沿岸的那些红色石块的成分是什么?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取一小块这种红色石块A,粉碎后对其成分进行实验探究,实验记录如下图所示。

请你根据实验推断:A中含有的原子团是(写离子符号)。

B中肯定含有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写出实验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

某溶液由NaOH、HCl稀H2SO4和MgCl2中的一

种或几种组成。向该溶液中滴加Ba(OH)2 溶液,产生沉

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2 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该溶液中不可能存在的物质是,

其理由是。

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相互关系,可以用下图简单表示。限选择铁、碳、氧气、盐酸、氧化钙、氢氧化钙、二氧化碳、水八种物质作为反应物,将下图中指定序号的转变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所写化学方程式不得重复)

例:①C+O2====CO2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丙是三种单质,A 、B 、C 是三种化合物,它们之间有下图所示关系:

据此推断乙、B 、C 的化学式:乙. ,B. ,C. 。 写出②发生的反应方程式: 。

初中化学必背知识

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 颜色、状态、气味、味道、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度、挥发性、导电性、

导热性等 )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 氧化性、还原性、可燃性、助燃性、稳定性、碱性、酸性、毒性)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

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 2O 2 === 2H 2O + O 2 ↑ 此反应MnO 2是催化剂)

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2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

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 23、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

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4、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27、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

28、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一、化学用语

1、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名称和符号

氢 氦 锂 铍 硼; 碳 氮 氧 氟 氖; 钠 镁 铝 硅 磷;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硫 氯 氩 钾 钙; 金 银 铜 铁 锰; 锌 汞 钡 碘 铅。 S Cl Ar K Ca Au Ag Cu Fe Mn Zn Hg Ba I Pb 氢氧根 硝酸根 碳酸根 硫酸根 铵根 OH NO 3 CO 3 SO 4 NH 4 2、化合价口诀

区别:看化学式是不是只有一种元素符号

如:O 2是单质,CO 2是化合物 区别:在化学变化中,

是否可以再分

(单位为“1”,省略不写)

MnO 2 三者的关系: 缓慢氧化会引起

F Cl Br I -1价;+1 H Ag NH4 K Na

O 为-2要记清;+2 Ca Mg Ba 和Zn

1 2 Cu Hg 2 3 Fe; -2 4 6 S 2 4 C

3 Al

4 Si

5 N P ;单质0 价要记清

金属为正非为负;非要为正与O 拼

(金属元素一般为正价,非金属元素一般为负价,非金属要显正价一般与氧元素结合)在表格中填写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要能熟练默写):

3、必须熟记的常见物质的俗称、化学名称、化学式、用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