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印度半岛热带季风气候又为何是热带草原带

印度半岛热带季风气候又为何是热带草原带

印度半岛热带季风气候又为何是热带草原带
印度半岛热带季风气候又为何是热带草原带

摘于xx主编《世界自然地理》:

印度半岛热带季雨林和热带雨林占有广大面积,其分布与降水量有密切关系,西高止山西侧、东部喜马拉雅山脉的南侧和阿萨姆地区,年降水量

2000mm以上,为热带雨林,德干高原大部年降水量为1000--2000mm,树木为了减少热季的蒸发,形成干季落叶,德干高原内部,印度半岛北部,年降水量500--1000mm多为灌木和草原植被,塔尔沙漠及其周围地区雨量很少,为荒漠半荒漠。

中学地理教材将印度全部划为热带季风气候。不说明印度全部地区都是热带季雨林,在有些地区,呈现热带草原气候的某些特点,尤其在高原腹地;在印度西北部,再往北就是荒漠气候,所以还有过渡。草原与季雨林的区别主要在于年降水量的大小。降水多了,就可能发育季雨林;少了,就发育草原;当然,人类的干预也会很有影响。如果地图能细分细化,可能会将印度划出3个甚至更多的气候亚带来。中学很多地图都是概化过的,只能用于分析主流、整体、大部分情况。

众所周知,印度半岛及中南半岛北部的气候类型属于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的影响而形成。但该处的自然带却不是我们平时说的与热带季风气候相对应的热带季雨林带(也可称热带雨林带),而是绝大部分形成了热带草原带。究其原因应该是受地形和山脉阻挡作用的影响。印度半岛南部为德干高原,东西两侧分别是东高止山脉和西高止山脉,而中南半岛东西两侧也有山脉阻挡,所以高原地形及山脉阻挡使其内部降水相对较少,而自然带形成了热带草原带。

德干高原地处低纬,属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除东西两侧雨量较丰富外,高原内部高温少雨,缺乏高大茂密的森林,而以灌木和高草为主,呈现出一派热带草原的景观。热季印度各地气温可高达40℃,德干高原可高达49~50℃。年降水量自东至西递增,由1,000毫米以下增至3,000毫米以上。在高原的河谷盆地中,年降水量仅450毫米,成为半干燥的荆棘草原。

原因在于:

高原东缘是东高止山脉,西缘是西高止山脉,阻挡了来自印度洋的水汽的深入影响,在东西两侧降下丰富的地形雨;高原中部有北回归线穿过,受到副高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不易形成云雨而降水。而随着太阳直射点的运动,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也会随着变动,因此,此地在夏季时,由于东北信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至此,会带来丰富的降水。

印度气候绝大多数为热带季风,西北部少数地区为热带沙漠。通常情况下热带季风的自然带是热带季雨林,其气候特征是终年高温多雨,一年可分为旱雨两季。但印度半岛却有特殊性,他的气候一年分为凉热雨三季(印度独有):

雨季6-9月,南半球东南季风越过赤道,偏转为西南季风,掠过湿热的印度洋,给本区带来丰沛的降水。

凉季10-12月,盛行来自大陆的东北季风,天气凉爽。

热季3-5月,由于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是印度半岛气温迅速上升

正是由于印度的气候特点特殊,使得它的自然带也变化(水分不足,没有形成热带季雨林的条件),形成热带草原自然带。

高考地理备考技巧: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的区别!

高考地理备考技巧: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草原气候的区别!1概念 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纬度10°到回归线附近的亚洲大陆东南部。这里热带季风发达,一年中风向的季节变化明显。在热带大陆气团控制时,降水稀少。而当赤道气团控制时,降水丰沛,又有大量的热带气旋雨,年降水量多,一般在1500~2000mm,集中于6~10月(北半球)。全年高温,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年较差在3~10℃左右,春秋极短。 热带草原气候:又称热带干湿气候、萨瓦那草原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半球5°~25°之间。这里当正午太阳高度较小时,位于信风带下,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为干季。当正午太阳高度较大时,赤道低气压带移来,有潮湿的辐合上升气流,为雨季。一年中至少有1~2个月为干季。湿季中蒸发量小于降水量。全年降水量在750~1000mm左右,降水变率很大。全年高温,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6~18℃以上,干季之末,雨季之前,气温最高,为热季。 2相同点 1.气候特征上

两种气候类型都是长夏无冬,全年气温高。降水较多,集中于夏半年。一年中有明显的降水季 节变化特征。 2.分布地区 都在热带地区,大致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信风带内(热带季风气候只局限于北半球)。 3不同点 1.气候特征差异 (1)年降水量的多少不同。热带季风气候的年降水量大于热带草原气候的年降水量。热带季风气候的年降水量一般在1500mm~2000mm,降水变率取决于夏季风强弱的不听和热带气旋活动次数的多少。热带草原气候的年降水量一般在750mm~1000mm,降水变率很大。 (2)雨季的长短不同。热带季风气候的雨季有6个月以上。热带草原气候的雨季通常不到6个月,且每年至少有1~2个月为干季。而且,热带季风气候雨季的降水量比热带草原气候雨季降水量更为集中。 (3)降水过程不同。一般来说,热带季风气候的逐月降水量具有突变的特点。热带草原气候的逐月降水量具有渐变的特点。

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

热带草原气候成因探究 雅安市汉源县第一中学地理组刘从山 气候的成因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其中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中学教材上简单表述为“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分为干湿两季”,而实际上世界各地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是有差异的,较复杂,归纳如下: 一、澳大利气候成因举例: 澳大利亚气候呈半环状分布,其主要成因为: 1、北部西北季风与东南信风交替影响,降水季节性变化,分干湿两季。为热带草原气候 2、东部东南信风的迎风坡且受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的影响,降水丰富,东北部的低纬度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南部为亚热带湿润气候,背风坡降水减少,草原向沙漠过渡。最东南端西风带控制区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3、南部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向内陆过度为草原、沙漠,草原景观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又称亚热带草原气候) 4、回归线大陆内部和西部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影响,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气候。 其中澳大利亚南、北部的热带草原气候成因特殊: 澳大利亚北部热带草原气候,成因类似热带季风气候(即具有季风性质),但季风典型性不足,中学未采用,仍归属热带草原气候。 澳大利亚南部气候的干湿季变化,成因类似地中海气候,由于西南部和东南部降水较多,形成地中海气候,往内陆由于降水减少从而形成草原,自然景观以草原为主,归属热带草原气候(也有表示为亚热带气候的),显然具有明显的过度性(地中海气候向热带沙漠气候过渡)。 二、关于热带草原气候的总结: 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是: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形成湿季;受信风控制时,形成干季。其分布规律是在南北纬10度至南北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低气压带的移动范围是在南北纬10度以内,它是怎么影响控制澳大利亚北部的热带草原气候的呢?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把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归纳为: 1.季风型 盛夏季节,在低纬度地带(特别是在大陆上),往往在南北半球信风带插入一个赤道西风环流。它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行星风带的季节移动;另一方面是由于大陆的加热作用,更助长了赤道低压槽移动时在大陆上被加强。 北半球夏季时(7月),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南半球夏季时(1月),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向左偏转,形成西北(季)风。这一现象,在从非洲经印度洋至太平洋西部一带最为显著。 (1)、非洲北纬10度至北纬20度地区和北美洲南部 夏季,两地分别受到掠过暖流上空和受地形抬升作用的暖湿西南(季)风的控制;且由于西南(季)风与东北信风辐合上升,多对流雨,形成湿季。冬季,受单一、干燥的东北信风控制,形成干季。 (2)、非洲南纬10度至南纬20度地区和澳大利亚北部

澳大利亚亚热带草原气候成因的特殊性

澳大利亚亚热带草原气候成因的特殊性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澳大利亚亚热带草原气候成因的特殊性 澳大利亚气候呈半环状的原因:①北部西北季风与东南信风影响,降水季节性变化。-热带草原气候②东部东南信风的迎风坡且受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的影响,降水丰富,低纬度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南部为亚热带湿润气候;背风坡降水减少,草原向沙漠过渡。西风带控制区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③南部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向内陆过渡为草原、沙漠,草原景观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又属亚热带草原气候)。④西部常年受副高影响,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气候。 其中澳大利亚南、北部的热带草原气候成因特殊: 澳大利亚北部热带草原气候,成因类似热带季风气候,但典型性不足,中学未采用,仍归属热带草原气候。 澳大利亚南部气候干湿季变化,成因类似地中海气候,由于西南部和东南部沿海降水较多,形成地中海气候,往内陆由于降水减少,从而形成草原,自然景观以草原为主,归属热带草原气候(也有表示为亚热带草原气候的),显然具有明显的过渡性。 关于热带草原气候的总结: 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是: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形成湿季;受信风控制时,形成干季。其分布规律是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低气压带的移动范围是在南北纬10°以内,它是怎么影响控制澳大利亚北部的热带草原气候的呢”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把这种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归纳为:一、季风型 盛夏季节,在低纬度地带(特别是在大陆上),往往在南北半球信风带插入一个赤道西风环流。它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行星风带的季节移动;另一方面是由于大陆的加热作用,更助长了赤道低压槽移动时在大陆上被加强。 北半球夏季时(7月),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南半球夏季时(1月),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向左偏转,形成西北季风。这一现象,在从非洲经印度洋至太平洋西部一带最为显着。 1非洲10°N至20°N地区和北美洲南部 夏季,两地分别受到掠过暖流上空和受地形抬升作用的暖湿西南季风的控制;且由于西南季风与东北信风辐合上升,多对流雨,降水丰沛,形成湿季。冬季,受单一、干燥的东北信风控制,形成干季。 2非洲10°S至20°S地区和澳大利亚北部 夏季,两地受到暖湿的西北季风控制,且由于西北季风与东南信风辐合上升,多对流雨,降水丰沛,形成湿季。冬季,受单一、干燥的东南信风控制,形成干季。 二、热带锋型 夏季,在广阔的热带太平洋东部,赤道西风不显着,且由于受高大的安第斯山脉的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暖湿季风对南美洲的热带草原气候区的影响几乎没有。但来自陆上的西南季风和西北季风,分别与来自热带大西洋上、并掠过暖流上空的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在此辐合上升,形成热带锋,多对流雨,气候湿热。 赤道以北的圭亚那高原、奥里诺科河流域和哥伦比亚北部,6月至10月潮湿多雨;赤道以南的巴西高原内部,10月至次年3月,降水丰富,形成湿季。冬季,两地分别受单一的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控制,干燥少雨,形成干季。 三、副高型 1南非高原南部(20°S至30°S)

五种特殊的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是: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形成湿季;受信风控制时,形成干季。其分布规律是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对此学生会产生疑问:“赤道低气压带的移动范围是在南北纬10°以内,它是怎么控制热带草原气候的呢?”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把这种气候的成因归纳为: 一、季风型 盛夏季节,在低纬度地带(特别是在大陆上),往往在南北半球信风带插入一个赤道西风环流。它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行星风带的季节移动;另一方面是由于大陆的加热作用,更助长了赤道低压槽移动时在大陆上被加强。 北半球夏季时(7月),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南半球夏季时(1月),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向左偏转,形成西北季风。这一现象,在从非洲经印度洋至太平洋西部一带最为显著。 1非洲10°N至20°N地区和北美洲南部 夏季,两地分别受到掠过暖流上空和受地形抬升作用的暖湿西南季风的控制;且由于西南季风与东北信风辐合上升,多对流雨,降水丰沛,形成湿季。冬季,受单一、干燥的东北信风控制,形成干季。 2非洲10°S至20°S地区和澳大利亚北部 夏季,两地受到暖湿的西北季风控制,且由于西北季风与东南信风辐合上升,多对流雨,降水丰沛,形成湿季。冬季,受单一、干燥的东南信风控制,形成干季。 二、热带锋型 夏季,在广阔的热带太平洋东部,赤道西风不显著,且由于受高大的安第斯山脉的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暖湿季风对南美洲的热带草原气候区的影响几乎没有。但来自陆上的西南季风和西北季风,分别与来自热带大西洋上、并掠过暖流上空的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在此辐合上升,形成热带锋,多对流雨,气候湿热。 赤道以北的圭亚那高原、奥里诺科河流域和哥伦比亚北部,6月至10月潮湿多雨;赤道以南的巴西高原内部,10月至次年3月,降水丰富,形成湿季。冬季,两地分别受单一的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控制,干燥少雨,形成干季。 三、副高型 1南非高原南部(20°S至30°S) 1月的南半球是夏季,大陆内部形成范围广大的热低压,暖湿的、掠过暖流上空的东南信风吹向大陆,为南非高原带来较多的降水,形成湿季。 7月的南半球是冬季,且南非高原的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由于地势高,气温更低,大陆南部形成高压,并与东部的海上高压连在一起。由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加之陆上高压的存在,来自海洋上的信风影响程度减小,形成干季。 2澳大利亚南部(30°S至32°S) 由于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夏季(1月),该地受南移的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形成干季;冬季(7月),受到北移的湿润西风控制,形成湿季。 四、垂直地带性类型 东非高原上的赤道附近地区 本地区海拔达3000米以上,由于地势高,改变了这里的气温和降水状况,气候暖和,不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夏季,受来自印度洋上的、掠过暖流上空的暖湿东南信风的影响,降水比较多,形成湿季。冬季,受单一、干燥的信风控制,降水少,且地面蒸发旺盛,形成干季。 五、背风坡型 澳大利亚大分水岭西部和马达加斯加岛西部

几处特殊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原因分析

几处特殊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原因分析 在教学中,通过和学生们一起学习、讨论、分析后,我们可以把热带草原气候的“特殊分布”地区的成因归纳为季风型、热带锋型、副高型、垂直地带型和背风坡型五种类型,供大家一起商榷。 一、“季风型”的热带草原气候 盛夏季节,在低纬度地带(特别是在大陆上),往往在南北半球信风带插入一个赤道西风环流。它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行星风带的季节移动;另一方面是由于大陆的加热作用,更助长了赤道低压槽移动时在大陆上被加强。北半球夏季时(7月),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南半球夏季时(1月),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向左偏转,形成西北季风。这一现象,在从非洲经印度洋至太平洋西部一带最为显著。 1.非洲10°N至20°N地区和北美洲南部 夏季,两地分别受到掠过暖流上空和受地形抬升作用的暖湿西南季风的控制;且由于西南季风与东北信风辐合上升,多对流雨,降水丰沛,形成湿季。冬季,受单一、干燥的东北信风控制,形成干季。 2.非洲10°S至20°S地区和澳大利亚北部 夏季,两地受到暖湿的西北季风控制,且由于西北季风与东南信风辐合上升,多对流雨,降水丰沛,形成湿季。冬季,受单一、干燥的东南信风控制,形成干季。 二、“热带锋型”的热带草原气候 夏季,在广阔的热带太平洋东部,赤道西风不显著,且由于受高大的安第斯山脉的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暖湿季风对南美洲的热带草原气候区的影响几乎没有。但来自陆上的西南季风和西北季风,分别与来自热带大西洋上、并掠过暖流上空的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在此辐合上升,形成热带锋,多对流雨,气候湿热。 赤道以北的圭亚那高原、奥里诺科河流域和哥伦比亚北部,6月至10月潮湿多雨;赤道以南的巴西高原内部,10月至次年3月,降水丰富,形成湿季。冬季,两地分别受单一的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控制,干燥少雨,形成干季。 三、“副高型”的热带草原气候 1.南非高原南部(20°S至30°S) 1月的南半球是夏季,大陆内部形成范围广大的热低压,暖湿的、掠过暖流上空的东南信风吹向大陆,为南非高原带来较多的降水,形成湿季。7月的南半球是冬季,且南非高原的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由于地势高,气温更低,大陆南

季风气候影响下容易发生

季风气候影响下容易发生 1、季风气候的突出特点是… 季风气候突出的特点是风向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变化角度大于120°。而且气流性质不同。再就是大陆性特征明显。雨热同期,气温、降水变化大,易发生旱涝灾害。 一般认为,季风气候要符合以下特征才行: 一、1月与7月盛行风向的变化有120°; 二、1月与7月盛盛行风向的平均频率超过40%; 三、1、7月盛行气流的性质不同。 四、至少在1月和7月中有一个月的平均合成风超过3m/s; 五、在5 经纬度矩形内,这1月与7月中每个月气旋与反 气旋的交替出现至少每两年一次。 主要看前3项指标。 2、分析亚洲季风气候形成的原因 亚洲季风气候形成的原因是:亚洲是位于地球上最大陆块一亚欧 大陆的东部,与面积最大的海洋—太平洋以及印度洋的紧密邻接,以 及高空行星环流的季节变化和青藏高原的地形作用,遂形成亚洲特有 的季风环流系统。冬夏海陆热力差异,引起海陆大气活动中心(即高 低气压活动中心)的季节变化,使季风风向发生有规律的季节转换。 亚洲濒临印度洋和太平洋,海洋和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明显。冬季,风从亚欧大陆北部的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中心吹向太平洋,形成 寒冷干燥的偏北风,也就是冬季风;夏季,亚洲的内陆升温快,气压低,太洋升温慢,气压高,于是湿热的气流从太平洋、印度洋吹向亚 洲大陆,形成偏南风,也就是夏季风。 亚洲季风气候对亚洲的影响就是:雨热同期,对农作物和森 林的生长有利,因为在作物生长旺盛,最需要水分的时候能有充足的 水热供应;气温年较差大,冬季气温低,可减少病虫害;季风不稳定,降

水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常常造成旱涝灾害,尤其是各种台风, 容易造成农业、渔业减产和破坏。 3、亚洲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易发生旱涝灾害,其频繁多发的地区 主要在哪 亚洲的季风类型有3种,这里以纬度的高低分别解释: 1.热带季风气候。这个气候主要分布在南亚地区、中南半岛上和 菲律宾群岛。 2. 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江淮地区及其南部和青藏高 原东部地区、朝鲜半岛南部、日本的九州岛、四国岛和本州岛南部。 3. 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江淮以北黄土高原以东至俄罗 斯堪察加半岛的沿海地区、日本的本州岛北部和北海道岛。 季风气候易发生旱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季风的不稳定性造成的。以我国为例,在东南季风较强时期,由于季风前进速度过快,导 致我过南方地区发生干旱、而北方地区由于过早降水和降水过量易形 成洪涝灾害。日过东南季风较弱,则暖湿的云雨则停留在南方地区, 导致南涝北旱。 另外,热带季风由于在热带地区,只有干季和湿季的区分,在干季,有长时间未下雨,加上热带地区高温作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形成干旱。而到了湿季,降水过程十分明显,许多低洼地形(比如恒 河流域)极易发生洪涝灾害。 我用的是高中地理知识,希望能符合要求的答案。 4、季风气候的利与弊 在季风气候条件下,夏季潮湿多雨,冬季干燥少雨。在季风气候 条件下,降水量的多少,雨季的早晚,完全决定于季风进退的早晚和 强弱。例如,长沙的雨季就比南京早一个月,到华北,雨季只6~8月,甚至只有7~8月是雨季。雨季的长短与夏季风控制有关系。在季风气 候条件下,雨量极不稳定,逐年变化很大。在长沙,多雨年比少雨年 的雨量多两部,南京则多三倍,北京更超过五倍。所以,在季风气候 条件下,水旱灾害频繁,是对人们生产和生活极不利的一面。

热带草原气候成因

热带草原气候成因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张弟明发布时间:2010-8-317:22:58 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归纳: (1)低压信风型:地带性 南、北纬100—200(或回归线)之间,由于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冬干夏湿。如非洲100N—200N地区和北美洲南部等地区,夏季,南半球的东南信风掠过暖流(南、北赤道暖流和赤道逆流)上空向北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的暖湿的西南季风与东北信风辐合(形成赤道低气压)上升,多对流雨,且暖湿的西南季风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从而形成湿季;冬季,受来自陆地的单一而干燥的东北信风控制,降水少,从而形成干季。非洲100S—200S地区和澳大利亚北部等地区,夏季,北半球的东北风(东北季风和东北信风辐合而成)掠过暖流(南、北赤道暖流和赤道逆流)上空向南越过赤道向左偏转,形成的暖湿的西北季风与东南信风辐合(形成赤道低气压)上升,多对流雨,且暖湿的西北季风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从而形成湿季;冬季,受来自陆地的单一而干燥的东南信风控制,降水少,从而形成干季。由于各地自然环境的差异,降雨量有所不同,巴西高原降雨较多,可达1100mm以上,澳大利亚北部较少,只有750mm。 (2)信风副高型:非地带性 如南非高原东南部(200S—300S),夏季,大陆内部形成范围广大的热低压,掠过暖流上空的暖湿的东南信风吹向大陆,受地形抬升,降水较多,形成湿季。冬季,大陆内部气温相对较低,且因南非高原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地势较高,气温更低,在大陆南部形成的高压与东部洋面上的副热带高气压连在一起,受其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加之陆上的高压使来自海洋上的东南信风的势力大大减弱,从而形成干季。 (3)副高西风型:非地带性 分布在300S—350S之间,如澳大利亚南部和非洲南部的狭窄地带,夏季(1月)该地受南移的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形成干季;冬季(7月)受北移的湿润的盛行西风控制,形成湿季(注意:冬湿夏干)。实际上是南半球热带沙漠气候向地中海气候过渡的一种中间类型,冬季降水量没有地中海气候多,夏季气温却高于地中海气候。 (4)赤道高原型(地势高型):非地带性 在东非高原上的赤道及其附近地区(南、北纬100之间),由于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本应形成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但由于海拔高(大多在3000m以上),气温相对较低(年均温多在100C—150C左右),上升气流微弱,降水相对较少,不具备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条件,从而形成气候凉爽,降水较少的热带草原气候。不同的是:该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降水分配较为均匀,无明显的干湿季。(南美北部的圭亚那高原类此) (5)背风型:非地带性 在澳大利亚大分岭西侧、马达加斯加岛的西部、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的西部,分布着面积大小不等的热带草原气候区。由于这些地方均处在回归线附近的信风带内,受信风的影响很大。当东北信风或东南信风掠过辽阔的洋面时,受其影响而变得温和湿润。 信风登陆后,在迎风坡受地形的抬升,多地形雨,从而形成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在背风坡受“焚风效应”的影响,降水量大大减少,形成雨影区。如澳大利亚大分水岭

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判断

各种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 又称“赤道多雨气候”。分布在赤道两侧南北纬5啊?0爸 洹V漳旮呶露嘤辏 髟缕骄 略?5~28℃之间,年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以上。季节分配均匀,无干旱期。主要出现在南美洲亚马孙平原,非洲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的马来群岛大部和马来半岛南部。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几内亚湾,亚洲印度半岛西南沿海,马来半岛,中南半岛西海岸,菲律宾群岛和伊里安岛,大洋州从苏门答腊岛至新几内亚岛一带。 主要是纬度因素影响: 1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量在100—180千卡/厘米*年范围内。使得全年高温。太阳辐射再强烈的地区将变为沙漠。 2.大气环流:处在赤道低压带,信风在赤道附近聚集,辐合上升,所含水汽容易成云致雨。 3.海陆影响。热带雨林气候所在地都靠海或在大河流域,使其雨量充沛,并使气温差较小。地势较低,适合雨林生长。 4 .植被影响树的蒸腾作用强,使环境更加潮湿。 热带草原气候 又称热带干湿季气候、萨瓦纳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热带疏林草原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爸聊媳被毓橄咧 ?以非洲中部、南美巴西大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为典型。本类型分布区处于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区。全年气温高,年平均气温约25癈。当赤道低压带控制时期,赤道气团盛行,降水集中;信风带控制时期,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有明显的较长干季。自然植被为热带稀数草原。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是: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形成湿季;受信风控制时,形成干季。其分布规律是在南北纬10爸聊媳被毓橄咧 洹6源搜 岵 晌剩骸俺嗟赖推 勾 囊贫 段 窃谀媳蔽?0耙阅冢 窃趺纯刂迫却 菰 虻哪?”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把这种气候的成因归纳为: 一、季风型 盛夏季节,在低纬度地带(特别是在大陆上),往往在南北半球信风带插入一个赤道西风环流。它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行星风带的季节移动;另一方面是由于大陆的加热作用,更助长了赤道低压槽移动时在大陆上被加强。 北半球夏季时(7月),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南半球夏季时(1月),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向左偏转,形成西北季风。这一现象,在从非洲经印度洋至太平洋西部一带最为显著。 1、非洲10癗至20癗地区和北美洲南部 夏季,两地分别受到掠过暖流上空和受地形抬升作用的暖湿西南季风的控制;且由于西南季风与东北信风辐合上升,多对流雨,降水丰沛,形成湿季。冬季,受单一、干燥的东北信风控制,形成干季。 2、非洲10癝至20癝地区和澳大利亚北部 夏季,两地受到暖湿的西北季风控制,且由于西北季风与东南信风辐合上升,多对流雨,降水丰沛,形成湿季。冬季,受单一、干燥的东南信风控制,形成干季。

热带草原气候成因

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归纳 张弟明发布时间: 2010-8-3 17:22:58 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归纳: (1)低压信风型:地带性 南、北纬100—200(或回归线)之间,由于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冬干夏湿。如非洲100N—200N地区和北美洲南部等地区,夏季,南半球的东南信风掠过暖流(南、北赤道暖流和赤道逆流)上空向北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的暖湿的西南季风与东北信风辐合(形成赤道低气压)上升,多对流雨,且暖湿的西南季风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从而形成湿季;冬季,受来自陆地的单一而干燥的东北信风控制,降水少,从而形成干季。非洲100S—200S地区和澳大利亚北部等地区,夏季,北半球的东北风(东北季风和东北信风辐合而成)掠过暖流(南、北赤道暖流和赤道逆流)上空向南越过赤道向左偏转,形成的暖湿的西北季风与东南信风辐合(形成赤道低气压)上升,多对流雨,且暖湿的西北季风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从而形成湿季;冬季,受来自陆地的单一而干燥的东南信风控制,降水少,从而形成干季。由于各地自然环境的差异,降雨量有所不同,巴西高原降雨较多,可达1100mm以上,澳大利亚北部较少,只有750mm。 (2)信风副高型:非地带性 如南非高原东南部(200S—300S),夏季,大陆内部形成范围广大的热低压,掠过暖流上空的暖湿的东南信风吹向大陆,受地形抬升,降水较多,形成湿季。冬季,大陆内部气温相对较低,且因南非高原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地势较高,气温更低,在大陆南部形成的高压与东部洋面上的副热带高气压连在一起,受其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加之陆上的高压使来自海洋上的东南信风的势力大大减弱,从而形成干季。 (3)副高西风型:非地带性 分布在300S—350S之间,如澳大利亚南部和非洲南部的狭窄地带,夏季(1月)该地受南移的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形成干季;冬季(7月)受北移的湿润的盛行西风控制,形成湿季(注意:冬湿夏干)。实际上是南半球热带沙漠气候向地中海气候过渡的一种中间类型,冬季降水量没有地中海气候多,夏季气温却高于地中海气候。 (4)赤道高原型(地势高型):非地带性 在东非高原上的赤道及其附近地区(南、北纬100之间),由于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本应形成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但由于海拔高(大多在300 0m以上),气温相对较低(年均温多在100C—150 C左右),上升气流微弱,降水相对较少,不具备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条件,从而形成气候凉爽,降水较少的热带草原气候。不同的是:该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降水分配较为均匀,无明显的干湿季。(南美北部的圭亚那高原类此) (5)背风型:非地带性

不同地域建筑特征与气候条件

中国大陆地区地域辽阔,所跨纬度较大,造成了各地区的气候差异,气候的不同就要求人居住的房屋有着不同的气候条件的特征,因此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不同的样式。人类发展进化就是一个不断适应环境、改善环境的过程,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大自然条件的差异,对于不同地区的建筑,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气候的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亚热带地中海气候、亚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阔叶林气候、温带草原气候、温带沙漠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极地苔原气候、极地冰原气候、高山高原气候。 1、华北地区的建筑特征 北京气候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四合院是北京地区乃至华北地区的传统住宅。其基本特点是按南北轴线对称布置房屋和院落,坐北朝南,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门内建有影壁,外人看不到院内的活动。正房位于中轴线上,侧面为耳房及左右厢房。正房是长辈的起居室,厢房则供晚辈起居用,这种庄重的布局,亦体现了华北人民正统、严谨的传统性格。北京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寒少雪,春旱多风沙,因此,住宅设计注重保温防寒避风沙,外围砌砖墙,整个院落被房屋与墙垣包围,硬山式屋顶,墙壁和屋顶都比较厚实。 蒙古包是内蒙古地区典型的帐幕式住宅,以毡包最多见。内蒙古温带草原的牧民,由于游牧生活的需要,故乡以易于拆卸迁徙的毡包为住所。传统上蒙古族牧民逐水草而居,每年大的迁徙有4次,有“春洼、夏岗、秋平、冬阳”之说,因此,蒙古包是草原地区流动放牧的产物 2、华东地区的建筑特征 江苏属于温带向亚热带的过度性气候。最冷月为1月份,平均气温-1.0-3.3℃,其等温线与纬度平行,由南向北递减,7月份为最热月,沿海部分地区和里下河腹地最热月在8月份,平均气温26℃-28.8℃,其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温度由沿海向内陆增加。江苏民居以苏州为代表。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称的苏州水网密布,地势平坦,房屋多依水而建,门、台阶、过道道均设在水旁,民居自然被融于水、路、桥之中,多楼房,砖瓦结构为主。青砖蓝瓦、玲珑剔透的建筑风格,形成了江南地区纤巧、细腻、温情的水乡民居文化。由于气候湿热,为便于通风隔热潮防雨,院落中多设天井,墙壁和屋顶较薄,有的有较宽的门廊或宽敞的厅阁。 位于长江口的上海,地理位置优越,是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经济发达,住宅质量较好,多为砖瓦结构楼房,式样新颖美观大方,建筑风格充分显示出人文因素的影响,颇有“海派”文化的影子。 闽西南地区的客家人土楼是一种特殊农村住宅。土楼外形有方、圆之别,酷似宠大碉堡,其外墙用土、石灰、沙、糯米等夯实,厚1米,可达5层高;由外向内,屋顶层层下跌,共三环,主体建筑居中心;房间总数可达300余间,十几家甚至几十家人共居一楼。福建是东南沿海的“山国”,境内山地丘陵占80%以上,地形复杂,历史上匪盗现象较为严重,中原汉族迁居此地后,为御匪盗防械斗,同族数百人筑土楼而居所,故形同要塞的土楼,防御功能突出。此外,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地震带,气候暖热多雨,坚固的土楼既能防震防潮又可保暖隔热可谓一举数得。

高考地理气候特点及成因的简答题考点梳理

高考地理气候特点及成因的简答题考点梳理 1. 为什么亚洲季风气候最显著? 原因:主要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特别显著所致。 表现:东亚:夏季吹东南季风,冬季吹西北季风,雨热同期;南亚:夏季西南季风,冬季吹东北季风,有明显的干湿季。 2. 为什么亚洲有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其他洲没有? 仅亚洲有热带季风气候的原因:南亚地区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吹东北季风,夏季时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东南信风过赤道后偏转为西南季风,风从印度洋吹往南亚地区,带来降水。而其他大洲的该纬度地区,均处于信风带的上风向地区,海陆面积较小,故不能形成热带季风。 仅亚洲有温带季风气候的原因:亚洲处于最大的大洲和最大的大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夏季风影响的范围能延伸到较高纬度,而其它大洲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较小,夏季风影响的范围较小。故只有亚洲有温带季风气候。 3. 世界各地的季风气候风向如何变化? 北半球的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吹东南季风,冬季吹西北季风;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吹西南季风,冬季吹东北季风。南半球的季风气候:夏季吹偏北风,冬季吹偏南风。 4. 塔尔沙漠的成因? 塔尔沙漠的形成与夏季风有关: (1)塔尔沙漠在夏季形成热低压,但高空上受副高控制,下沉气流盛行,形成高低压叠置,使得低压气流不能进一步上升,而成云致雨。 (2)西南气流自阿拉伯和非洲吹来,较干燥。 5.撒哈拉沙漠横贯非洲东西,一直延伸到海边的原因? 常年受到副高和信风带的影响,以及热带大陆气团的影响。西侧受加那利寒流的影响,减温减湿,东侧为红海,但因水体较小,因此气候较干燥,降水稀少。 6. 撒哈拉沙漠的成因? (1)大西洋沿岸受加那利寒流的影响,由北往南影响沿岸,大气稳定。 (2)地中海受相对气压影响,冬季为相对低压,气压在此辐合,热带大陆性气团影响地中海,夏季地中海为相对高压,下沉气流强盛,使地中海沿岸气流下沉,加深撒哈拉沙漠气候的干燥。 (3)红海为狭窄水体,东北为阿拉伯沙漠区,东北信风吹来干燥气流,处于副热带海区,高温高盐,大气稳定。 (4)南部的副高可达18oN。 7. 纳米布沙漠的成因? 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和东南信风的影响,空气干燥;沿岸有本格拉寒流的影响,减温减湿。

热带草原气候探讨

(一)关于热带草原气候的总结 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是: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形成湿季;受信风控制时,形成干季。其分布规律是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低气压带的移动范围是在南北纬10°以内,它是怎么影响控制澳大利亚北部的热带草原气候的呢?”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把这种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归纳为: 一、季风型 北半球夏季时(7月),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南半球夏季时(1月),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向左偏转,形成西北季风。这一现象,在从非洲经印度洋至太平洋西部一带最为显著。 1非洲10°N至20°N地区和北美洲南部 夏季,两地分别受到掠过暖流上空和受地形抬升作用的暖湿西南季风的控制;且由于西南季风与东北信风辐合上升,多对流雨,降水丰沛,形成湿季。冬季,受单一、干燥的东北信风控制,形成干季。 2非洲10°S至20°S地区和澳大利亚北部 夏季,两地受到暖湿的西北季风控制,且由于西北季风与东南信风辐合上升,多对流雨,降水丰沛,形成湿季。冬季,受单一、干燥的东南信风控制,形成干季。 二、热带锋型 南美洲的热带草原气候区是来自陆上的西南季风和西北季风,分别与来自热带大西洋上、并掠过暖流上空的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在此辐合上升,形成热带锋,多对流雨,气候湿热。 赤道以北的圭亚那高原、奥里诺科河流域和哥伦比亚北部,6月至10月潮湿多雨;赤道以南的巴西高原内部,10月至次年3月,降水丰富,形成湿季。冬季,两地分别受单一的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控制,干燥少雨,形成干季。 三、副高型 1南非高原南部(20°S至30°S) 1月的南半球是夏季,大陆内部形成范围广大的热低压,暖湿的、掠过暖流上空的东南信风吹向大陆,为南非高原带来较多的降水,形成湿季。 7月的南半球是冬季,且南非高原的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由于地势高,气温更低,大陆南部形成高压,并与东部的海上高压连在一起。由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加之陆上高压的存在,来自海洋上的信风影响程度减小,形成干季。 2澳大利亚南部(30°S至32°S) 由于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夏季(1月),该地受南移的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形成干季;冬季(7月),受到北移的湿润西风控制,形成湿季。 四、垂直地带性类型 东非高原上的赤道附近地区本地区海拔达3000米以上,由于地势高,改变了这里的气温和降水状况,气候暖和,不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夏季,受来自印度洋上的、掠过暖流上空的暖湿东南信风的影响,降水比较多,形成湿季。冬季,受单一、干燥的信风控制,降水少,且地面蒸发旺盛,形成干季。 五、背风坡型

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

热带草原气候 又称热带干湿季气候、萨瓦纳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热带疏林草原气 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以非洲中部、南美巴西大部、 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为典型。本类型分布区处于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 交替控制区。全年气温高,年平均气温约25°C。当赤道低压带控制时期, 赤道气团盛行,降水集中;信风带控制时期,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干旱 少雨。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有明显的较长干季。自然植被为 热带稀数草原。 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是: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形成湿季;受信风控制时,形成干季。其分布规律是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对此学生会产生疑问:“赤道低气压带的移动范围是在南北纬10°以内,它是怎么控制热带草原气候的呢?”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把这种气候的成因归纳为: 一、季风型 盛夏季节,在低纬度地带(特别是在大陆上),往往在南北半球信风带插入一个赤道西风环流。它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行星风带的季节移动;另一方面是由于大陆的加热作用,更助长了赤道低压槽移动时在大陆上被加强。 北半球夏季时(7月),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南半球夏季时(1月),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向左偏转,形成西北季风。这一现象,在从非洲经印度洋至太平洋西部一带最为显著。 1、非洲10°N至20°N地区和北美洲南部 夏季,两地分别受到掠过暖流上空和受地形抬升作用的暖湿西南季风的控制;且由于西南季风与东北信风辐合上升,多对流雨,降水丰沛,形成湿季。冬季,受单一、干燥的东北信风控制,形成干季。 2、非洲10°S至20°S地区和澳大利亚北部 夏季,两地受到暖湿的西北季风控制,且由于西北季风与东南信风辐合上升,多对流雨,降水丰沛,形成湿季。冬季,受单一、干燥的东南信风控制,形成干季。 二、热带锋型 夏季,在广阔的热带太平洋东部,赤道西风不显著,且由于受高大的安第斯山脉的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暖湿季风对南美洲的热带草原气候区的影响几乎没有。但来自陆上的西南季风和西北季风,分别与来自热带大西洋上、并掠过暖流上空的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在此辐合上升,形成热带锋,多对流雨,气候湿热。 赤道以北的圭亚那高原、奥里诺科河流域和哥伦比亚北部,6月至10月潮湿多雨;赤道以南的巴西高原内部,10月至次年3月,降水丰富,形成湿季。冬季,两地分别受单一的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控制,干燥少雨,形成干季。 三、副高型 1、南非高原南部(20°S至30°S) 1月的南半球是夏季,大陆内部形成范围广大的热低压,暖湿的、掠过暖流上空的东南信风吹向大陆,为南非高原带来较多的降水,形成湿季。 7月的南半球是冬季,且南非高原的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由于地势高,气温更低,大陆南部形成高压,并与东部的海上高压连在一起。由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加之陆上高压的存在,来自海洋上的信风影响程度减小,形成干季。 2、澳大利亚南部(30°S至32°S) 由于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夏季(1月),该地受南移的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形成干季;冬季(7月),受到北移的湿润西风控制,形成湿季。

几处特殊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成因(简版)

几处特殊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成因 一、五处非赤道热带雨林气候: 一般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赤道两侧10个纬度范围内,但在回归线附近也出现了热带雨林气候,如①中美洲的加勒比海沿岸及其以东岛屿如西印度群岛;②南美洲巴西高原东侧沿岸狭长地带;③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侧;④太平洋夏威夷群岛;⑤澳大利亚东北部昆士兰洲沿岸。这些地方虽远离赤道,却也现出了热带雨林气候。这五处全年气温高,最冷月平均气温稍低,且年较差稍大,其降水与赤道热带雨林气候比,夏季降水稍多,与热带草原气候比,无明显的干湿季之分。它们的分布规律有以下特征:①分布在南北纬15°—25°信风带大陆东岸及热带海洋中的岛屿上;②它们均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地带,且附近有暖流流过;③加上地形的抬升,多地形雨。 二、东非高原热带草原气候: 大约在南北纬5°—10°之间,28°E以东的东非高原上,虽处赤道附近却非热带雨林气候。其主要表现为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成为热带草原气候。这种气候类型形成主要是该地区的地形、气团性质和大气环流特点所致。成因一般只要答出地势高,气温低,对流活动减弱,降水少形不成热带雨林气候即可。 三、南亚的印度热带沙漠气候: 在印度与巴基斯坦交界处,虽处于南亚季风区并与世界最多雨的乞拉朋齐分别在印度半岛的东西两侧,降水却形成鲜明对比(年降水量仅75——150毫米),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具体原因是:①位于西南季风气流途经末端带来的水汽少,其中由孟加湾来的一股在恒河三角洲受山地阻挡降下大量水分后,折向西行,水汽大为减少,由阿拉伯海来的另一股是经非洲和阿拉伯半岛而来,秉性干燥,所经洋面狭窄,水汽极少;②高低压迭置,本处夏季为热低压,但垂直发展水平浅,受伊朗高原东侧来的副热带高压下沉气流影响难以成云致雨;③受地形影响,本区北侧、西侧为山地高原阻挡了北方冷气团南侵,所以比同纬度地区气温高,又因为印度河平原地表平坦,难以形成局部地形雨,因此降水稀少。四、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美的巴塔哥尼亚高原临近海洋,却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形成温带半干旱荒漠气候区,也是温带荒漠所达的最高纬度(40°S—52°S)。而同纬度的西侧太平洋沿岸却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形成原因有:①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脉雄居其西侧阻挡了西部暖湿的西风气流,成为西风带背风雨影区;②该地全年受西风带,西风气流控制,西风气流越过安第斯山后是反气旋下沉气流形势,使得本区干燥少雨;③本区因纬度高,温带气旋到达机会少,降水较少;④寒流的影响,沿岸寒流对沿岸地区有降温减湿作用,导致该地区沿岸少雨。 气候分布中应注意的几个地区 气候分布及成因一直是学习的难点、考试的热点。现在考试中考查常规的分布规律已很少见,而一些非常规的分布在各类资料、各类试题中已开始凸现,笔者总结如下。 1.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 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 成因:该地与刚果盆地的区别是它的海拔较高,所以受到地形的影响。 与其相似的是圭亚那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图

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图 1、根据气温和降水量图怎么判断气候 第一步,判断半球:一年当中,1月气温最低则为北半球;7月气温最低为南半球。 第二步:用温度判断热量带,缩小范围。(注意用的是最冷的那个月的温度来判断!) 一年中最冷月气温≥15℃,则为热带的4种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15℃≥一年中最冷月温度≥0℃,则为地中海气候或者亚热带季风气候或者温带海洋性气候,共3种。(特别注意温带海洋性气候虽然是温带,但是最冷月平均温度大于0℃) 第三步:看降水以确定最终的气候类型,降水类型有四种:年雨型(每月都降水,且比较均匀)有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它俩用最冷月气温在上一步骤就区分开了。

(1)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图扩展资料: 气象要素(气温、降水、风力等)的各种统计量(均值、极值、概率等)是表述气候的基本依据。气候与人类社会有密切关系,许多国家很早就有关于气候现象的记载。 由于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的差异,以及海洋、陆地、山脉、森林等不同性质的下垫面在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的作用下所产生的物理过程不同,使气候除具有温度大致按纬度分布的特征外,还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太阳辐射因子、下垫面因子、大气环流因子和人类活动因子。太阳辐射因子是气候的根本动力来源。这类因子有:纬度因素等。下垫面因子对气候的形成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这类因子有:洋流、地面植被、地形地质等。 大气环流因子本身是气候的组成部分,对某地气候的形成起着直接性的影响。主要因子有:气团的平均状况、气流的平均状况等。 地理因素对气候形成的影响表现在地球形状、地球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和气流、洋流等上,而地理因素对气候形成的影响终究还是可以主要归结到辐射因素上。 2、哪位大侠有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热带季风气候植被类型都有哪些有什么特征

热带季风气候植被类型都有哪些有什么特征 热带季风气候所对应的植被叫做热带季雨林带,植被类型主要有丘陵低山季风常绿阔叶林、中山山地季风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等。 热带季雨林是分布于热带、有周期性干湿季节交替地区的一种森林类型,也称季雨林或雨绿林。热带季雨林在亚洲、非洲和美洲呈不连续分布,以东南亚最为发达。中国的季雨林主要分布在北回归线附近及其以南地区,包括台湾、海南、广东、广西、云南和西藏的部分地区,是中国热带季风气候地带的代表性植被类型。 这些地区年降水量800-1300毫米,季节分配不均匀,有干湿季节交替,旱季月降水量少于100毫米持续3-5个月,降水量少、温差大,与热带雨林相比季相变化明显。落叶乔木占有一定比例,附生植物以草本为主,板状根不发达,芽有鳞片保护与树皮增厚等抗旱适应。它的主要树种在旱季落叶,雨季复出新叶,大部分灌木和草本植物相继开花。因为开花期比较集中和某些植物具有大型花朵,季雨林的外貌较雨林华丽,群落结构比雨林简单,种类组成亦较贫乏。通常乔木分为2-3层,高度平均在25米左右。 下层常有一些常绿树种,但具有旱生特征。林内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少,尤其缺乏木本附生植物,季雨林的季节变化影响动物的生存,半常绿季雨林中的动物种类与热带雨林中的动物种类相差不多,落叶季雨林的动物已渐向热带稀树草原过渡。我国的季雨林根据外貌结构、种类组成和生境条件可分为落叶季雨林、半常绿季雨林和石灰岩季雨林三类。全球总计有750万平方千米的季雨林,储存的生物量达132亿吨,仅次于热带雨林。因为它的开发历史较热带雨林更久,破坏已很严重,与热带雨林同被列为重点保护对象。 热带季风气候,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大陆的东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和信风带控制。注意这是较特殊一种气候,是由于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移动而形成的:在大陆东岸才有季风气候;信风带一般是干燥的,但是在我国西南地区及印度一带,冬天刮来自大陆的东北季风,干燥,夏天由于太阳直射点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为西南风,来自海洋的西南风降水丰富。所以有明南北回归线显的干湿季节。 全年高温,最冷月平均温也在18℃以上,降水与风向有密切关系,冬季盛行来自大陆的东北风,降水少,夏季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为1500—2000毫米,但有些地区远多于此数。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