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血管病理习题

心血管病理习题

心血管病理习题
心血管病理习题

心血管系统疾病习题

第五部分心血管系统疾病 一、是非题 1.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发生在大、中型动脉。( ) 2.急性风湿性心脏病时瓣膜上赘生物容易脱落引起栓塞。( ) 3.风湿性心肌炎时在心肌间质有风湿小体形成。( ) 4.高血压性肾萎缩称原发性肾萎缩。( ) 6.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常发生在已有病变的瓣膜上。( ) 6.风湿性关节炎反复发作也可以导致关节畸形。( ) 7.二尖瓣狭窄也可引起左、右房室扩张肥大。( ) 8.风湿病是一种由A组溶血性链球菌直接引起的疾病,常累及全身结缔组织。( ) 9.高血压主要引起全身大、中动脉硬化。( ) 10.凡是血压超过140/90mmHg者,统称高血压。( ) 11.特发性高血压就是高血压病。( ) 12.主动脉狭窄可引起左心室向心性肥大。( ) 13.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之赘生物脱落后可引起栓塞性小脓肿。( ) 14.高血压脑溢血常发生于内囊部。( ) 15.二尖瓣狭窄病人心脏病变以左室肥大为主。( ) 16.急性风心病时瓣膜上的疣状赘生物实质上是析出性血检。 17.低密度脂蛋白(LDL)与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18.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常发生在已有病变的瓣膜上。 19.高血压主要累及病人的细小动脉。( ) 20.风湿性心包炎形成绒毛心,纤维素在心包脏壁两层间形成粘连而导致缩心包炎。( ) 21.风湿病是链球菌直接引起的炎症性疾病。( ) 22.二尖瓣瓣膜病和高血压病时可导致淤血而引起右心衰竭。( ) 23.风湿性心内膜炎赘生物易脱落引起栓塞。( ) 二、填空题 1.风湿病的基本病变分为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三个期。 2.心肌梗死的原因_________ 。 3.粥样斑块的继发性变化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 4.高血压常见死因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 5.心肌梗死的合并症及后果可能为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 6.动脉粥样硬化症根据病变发展经过可分为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 7.心肌梗死最常累及的病变分为_________ 及_________ 。 8.心肌梗死的继发改变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 9.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变分为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和_________ 四个时期。 10.风心病最常受累的瓣膜是_________ ,其次是_________ 。 11.可使左心室壁增厚的心脏病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等。 12.根据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发展将其分为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五个时期。 13.高血压可分为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三个时期。 14.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累及的血管是_________。其基本病变可分为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和

病理--心血管系统药理

. 心血管系统药理 一、名词解释 ⒈钙拮抗药:钙拮抗药又称为钙通道阻滞药,是一类能阻滞Ca2+进入经胞膜内,减少胞内钙离子浓度,从而影响细胞功能的药物。 ⒉首剂现象: 即症状体位性低血压,表现为晕厥、心悸、意识消失等,若将首剂药量改为小剂量0.5mg睡前服用可避免发生。 ⒊折返冲动:折返冲动是指冲动经传导环路折回原处,而反复运行的现象。 ⒋奎尼丁晕厥:是应用奎尼丁治疗心律失常后出现的一种不良反应,患者出现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呼吸停止,是由于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所致,其发生似与用药剂量无关,多在用药最初数天内发生。一旦出现奎尼丁晕厥,应立即进行处理,可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或注射阿托品,使心率加快>110次/分;静脉补钾及补镁,使复极趋于一致。用药无效而持续发作者,可心房或心室起搏,可用电复律治疗。 ⒌金鸡纳反应:是长期应用奎尼丁治疗心律失常后出现的一种不良反应,可致视觉障碍、晕厥、谵妄等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⒍正性肌力作用:能明显增强正常和衰竭心脏的收缩力。 ⒎负性频率作用:使心率减慢的作用。 ⒏负性传导作用:使传导减慢的作用。 二填空题 ⒈强心苷心脏主要呈现正性肌力、负性传导、负性频率三方面的药理作用。 ⒉强心苷性肌力作用的三个显著特点是缩短收缩期、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衰竭心脏的输出量. ⒊治疗心绞痛的原则是增加心肌的供氧量、减少心肌的耗氧量 ⒋强心苷起的心动过缓首选阿托品、心动过速可选利多卡因。 ⒌强心苷全效量给药有速给法、缓给法两种给药方法。 ⒍硝酸甘油降低心肌耗氧量是通过扩张动脉血管、扩张静脉血管。 ⒎利尿药的降压作用是由于排钠利尿、轻度失钠所以有基础降压药之称。 三、选择题 1、作用于钙通道开放态的药物是:(A) A维拉帕米 B硝苯地平 C地尔硫卓 D尼群地平

病理学之心血管系统

二、判断改错题 1.凡是血压超过140/90mmHg者,统称高血压。( ) 2.高血压主要累及病人的细小动脉。 ( ) 3.高血压性肾萎缩称原发性肾萎缩。( ) 4.高血压主要引起全身大、中动脉硬化。( ) 5.高血压脑溢血常发生于内囊部。( ) 6.特发性高血压就是高血压病。( ) 7.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发生在细、小动脉。( ) 8.低密度脂蛋白(LDL)与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9.心肌梗死常发生于左室前壁、心尖部及室间隔前2/3, 即左冠状动脉左旋支供血区。( ) 10.急性风湿性心脏病时瓣膜上赘生物容易脱落引起栓塞。( ) 11.急性风心病时瓣膜上的疣状赘生物本质上是白色血栓。 12.风湿性心包炎形成绒毛心,纤维素在心包脏壁两层间形成粘连而导致缩窄性心包炎。( ) 13.风湿性心肌炎时在心肌间质有风湿小体形成。( ) 14.风湿性心内膜炎赘生物易脱落引起栓塞。( ) 15.风湿性关节炎反复发作也可以导致关节畸形。( ) 16.风湿病是链球菌直接引起的炎症性疾病。( ) 17.风湿病是一种由A组溶血性链球菌直接引起的疾病,常累及全身结缔组织。( ) 18.二尖瓣狭窄病人心脏病变以左室肥大为主。( ) 19.主动脉狭窄可引起左心室向心性肥大。( ) 20.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之赘生物脱落后可引起栓塞性小脓肿。( ) 21.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常发生在正常的瓣膜上 22.二尖瓣狭窄也可引起左、右房室扩张肥大。( ) 23.二尖瓣瓣膜病和高血压病时可导致淤血而引起右心衰竭。( ) 三、填空题 1.高血压常见死因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 2.高血压可分为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三个时期。 3.恶性高血压病的特征性病变是_________和_________,主要累及_________。 4.引起颗粒性固缩肾的疾病主要是_________ 、和_________。 5 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变可分为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四个时期。 6.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继发性变化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 7.动脉粥样硬化症病变主要累及_________ 动脉,而高血压的病变主要累及 _________ 动脉。 8.心肌梗死的原因_________ 。 9.心肌梗死的合并症及后果可能为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 10.心肌梗死最常累及的病变分为 _________ 及_________ 。 11.风心病最常受累的瓣膜是 _________ ,其次是_________ 。 12.风湿病按病变过程可分为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三期。变质性病变以_________ 为特征;增生性病变以 _________ 为特征。 13.风湿病的皮肤病变为_________和_________,前者为_________性病变,后者为_________性病变。 14.可使左心室壁增厚的心脏病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等。 四、名词解释 1.高血压 2.高血压脑病 3.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病理习题(心血管系统疾病)

心血管系统疾病 一、单项选择题(最佳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 1. 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关系最为密切的血脂是 A. HDL B. TG C. LDL D. HDL-C E. VLDL 2.动脉粥样硬化的最危险的并发症是 A. 斑块破裂 B. 斑块内出血 C. 粥瘤性溃疡 D. 钙化 E. 动脉瘤形成 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最常见累及部位是 A. 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B. 左冠状动脉旋支 C. 右冠状动脉主干 D. 左冠状动脉主干 E. 右冠状动脉旋支 4. 心肌梗死最常发生的部位为 A. 左心室侧壁 B. 左心室前壁 C. 左心室后壁 D. 右心室前壁 E. 室间隔后1/3 5.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时,下列哪种病变不会出现? A. 心肌纤维变性、坏死 B. 心肌纤维化 C. 心肌糖原沉积 D. 心肌代偿性肥大 E. 中性粒细胞浸润 6. 原发性高血压最常受损的血管是 A. 全身中、小动脉 B. 全身大、中动脉 C. 全身细、小静脉 D. 全身细、小动脉 E. 全身中、小静脉 7. 原发性良性高血压的特征性病变是 A. 细、小动脉痉挛 B. 细、小动脉的粥样硬化斑 C. 细、小动脉的硬化 D. 细、小动脉的纤维蛋白样坏死 E. 以上都不是 8. 原发性高血压的脑出血,血管破裂常发生于 A. 大脑上动脉 B. 脑基底动脉 C. 大脑下动脉 D. 大脑中动脉 E. 豆纹动脉 9. 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最常见的部位是 A. 大脑皮质 B. 侧脑室 C. 蛛网膜下腔 D. 内囊和基底核 E. 豆状核和丘脑 10. 动脉瘤是指 A. 发生于动脉的良性肿瘤 B. 血管壁的限局性异常扩张 C. 动脉发生的恶性瘤 D. 动脉内血栓形成并机化 E. 动脉血管破裂形成的血肿 11. 动脉粥样硬化脂纹期有以下特征,除外 A. 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病变 B. 镜下主要为胆固醇结晶 C. 与高脂血症关系密切 D. 肉眼呈黄色帽针头大的斑点或条纹 E. 病变可进一步演变为纤维斑块 12. 风湿病病变最严重的部位是 A. 关节 B. 血管 C. 皮肤 D. 小脑 E. 心脏 13. 风湿病在病理诊断上最有意义的病变为 A. 心包脏层纤维蛋白性渗出 B. 心肌纤维变性、坏死 C. 结缔组织内Aschoff小体形成 D. 炎细胞浸润 E. 结缔组织基质黏液变性 14. 风湿性心内膜炎最常累及 A. 二尖瓣+主动脉瓣 B. 三尖瓣+肺动脉瓣 C. 主动脉瓣 D. 二尖瓣 E. 三尖瓣15.良性高血压病晚期会引起

病理学专科单元试题(9)

第六章心血管系统疾病 一、名词解释 1. 绒毛心 2. 冠心病 3、心肌梗死 4、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5、高血压脑病 二、填空题 1. 大量流行病学的调查显示血浆____ 和____水平持续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呈正相关系。 2. 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累及____ 、____ 型动脉。病变部位在____ 。 3.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分为____ 、____ 和____ 三期变化。 4. 动脉粥样硬化时内膜中的泡沫细胞是由____ 细胞摄取了____ 而转变来的。 5. 高血压病变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有____ 、____ 、____ 、____ 。 7. 高血压病变主要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的病理改变。 8. 高血压病时脑部病变包括____、____和____。。 9. 心肌梗死根据发生部位不同,病理上分为____和____两种类型。 10. 区域性心肌梗死又称____,大多位于____,病变多累及心壁____组织。 11. 心肌梗死病理上属于____性梗死,其梗死形态为____,一般____h后肉眼才能辩认。 三、判断题 | 1. LDL-C的水平是判断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最佳指标。 2. 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累及弹力肌型动脉和小动脉。 3. 透壁性心肌梗死最常发生于左冠状动脉旋支供血区。

4. 原发性高血压时主要累及小动脉及弹力肌型动脉。 5. 原发性高血压时,视网膜中央静脉发生硬化。 6. 急进性高血压时坏死性细动脉炎常累及脾中央动脉。 7. 动脉瘤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附壁血栓形成。 四、A型题(最佳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 1. 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关系最为密切的血脂是 A. HDL B. TG C. LDL D. HDL-C E. VLDL 2. 动脉粥样硬化的最危险的并发症是 A. 斑块破裂 B. 斑块内出血 C. 粥瘤性溃疡 D. 钙化 E. 动脉瘤形成 3.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最常见累及部位是 A. 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B. 左冠状动脉旋支 C. 右冠状动脉主干 D. 左冠状动脉主干 E. 右冠状动脉旋支 4. 心肌梗死最常发生的部位为

6.心血管系统疾病病理习题24道

心血管系统疾病病理习题 A型题 1.疣状赘生物是指 A.心内膜增生物 B.心内膜上的新生物 C.心瓣膜纤维化 D.心瓣膜上的附壁血栓 E.心瓣膜钙化 2.下列符合恶性高血压特征性病理变化的是 A.肾入球小动脉玻璃样变性 B.肾细动脉壁纤维素样坏死 C.肾动脉粥瘤 D.肾小球毛细血管内透明血栓 E.肾小球纤维化 3.关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主动脉脂纹仅见于中年以上人群 B.粥瘤内泡沫细胞均来自单核细胞 C.脂纹以主动脉前壁多见 D.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L)具

有细胞毒性 E.粥瘤内胶原由纤维母细胞产生 4.下述哪项符合限制性心肌病 A.心内膜及心内膜下心肌纤维化 B.心肌间质纤维化 C.心肌细胞呈旋涡状排列 D.心肌细胞变性坏死 E.心肌间质内淋巴细胞浸润 5.慢性风湿性瓣膜病常见的联合瓣膜损害是 A.二尖瓣和三尖瓣 B.二尖瓣与主动脉瓣 C.主动脉瓣与肺动脉瓣 D.主动脉瓣与三尖瓣 E.二尖瓣与肺动脉瓣 6.动脉粥样硬化最好发的部位是 A.主动脉 B.冠状动脉 C.肾动脉 D.脑动脉 E.四肢动脉 7.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好发的部位是

A.左总干 B.左前降支 C.左旋支 D.右总支 E.右回旋支 8.高血压病时,大动脉的病变常表现为 A.纤维蛋白样坏死 B.内膜弹力纤维增生 C.内膜粥样斑块形成 D.管壁玻璃样变 E.外膜滋养小血管炎 9.原发性良性高血压的基本病变是 A.细、小动脉痉挛 B.细、小动脉玻璃样变 C.细、小动脉纤维素样坏死 D.细、小动脉洋葱皮样改变 E.以上都不是 10.动脉粥样硬化最易合并动脉瘤形成的部位是 A.下肢动脉 B.肾动脉 C.腹主动脉

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机理及防治

?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机理及防治 我国每15秒就有一个人死于因心血管疾病引发的疾病,每22秒就有一人因此致残。全国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竟高达36%,已成为夺走国人生命的头号“杀手”。国家因此需耗费近3000亿元人民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 一、什么是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是两大类疾病的总称,可分为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以冠心病为主,是由于供应心肌血液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使动脉血管变窄,心肌供血不足造成的,表现为隐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肌硬化和心源性猝死等多种形式。 脑血管疾病则是指脑血管破裂出血或血栓形成引起的以脑部出血或缺血性损伤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俗称脑中风。该病常见于中年以上人群的急性发作,严重者可发生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是目前造成人类死亡和残疾的主要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表面看来很短暂,其实,它的形成经历发一个很长的发展时期。从一个人正常的动脉到无症状的动脉硬化需要十几年的时间,从一个人的动脉硬化到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却只需要几分钟甚至几秒钟的时间,所以这种疾病常常令人措手不及。但另一方面,这种疾病又给人一个很长时间的预防和保健期,如果我们能认识到心脑血管疾病的成因,认识到它的发展过程,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到来,减少我们的痛苦。 要想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就首先要明白这种病是怎样发生的。我们必须对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原因做一个分析,之后我们会看到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如果大家有其它的不同意见和更好的方法,欢迎所有的朋友一起来探讨,让我们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二、心脑血管疾病的致病原因 1、钙迁徙因素 钙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大约占到人体的1.5%—2%,钙只能从外界摄取,不可在体内合成。从一个人生命的孕育到一个人的年老寿终,都离不开钙的参与,所以,钙是人的生命之源。

病理学-心血管系统疾病

心血管系统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AS) (一)血管的病理变化——累及全身大中动脉。 1.脂纹 2.纤维斑块 3.粥样斑块 4.继发改变 肉眼镜下 脂纹早期。常见于主动脉后壁和分支的开口 处 大量吞噬脂质的泡沫细胞(巨噬细胞源性和肌源 性) 纤维斑块灰黄色斑块 表层——纤维结缔组织,并有玻璃样变。 深层——脂质、巨噬细胞,以及吞噬脂质的泡沫 细胞

粥样斑 块 明显隆起于动脉内膜表面的黄色 斑块 1)表层:瓷白色纤维帽 2)深层:粥糜样物质+胆固醇结晶 3)底部和边缘:肉芽组织增生、泡沫细胞和淋巴细胞 浸润 继发改变 ①斑块内出血; ②斑块脱落形成栓子,引起栓塞; ③斑块破裂溃疡形成,继发血栓形成,进而引起动脉管腔阻塞,发生梗死; ④钙盐沉积——钙化; ⑤动脉瘤形成和血管腔狭窄,进而发生动脉瘤破裂出血和器官缺血性病变 (二)心脏、肾脏和脑的病理变化——梗死! 1.心脏——心肌梗死(凝固性坏死) 表现为心绞痛和心肌梗死。50%发生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供血区(左心室前壁、心尖部和室间隔2/3)。肉眼:新鲜——不规则形;陈旧——灰白色瘢痕组织。 镜下——凝固性坏死。 2.肾脏——肾梗死 肉眼:新鲜——三角形,灰白色。 严重时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固缩肾,即表现为肾脏形成多数大的瘢痕凹陷,多个瘢痕使肾脏缩小。

镜下:贫血性梗死。 3.脑 (1)脑萎缩。 (2)脑软化:颞叶、内囊、豆状核和丘脑。 (3)脑出血:小动脉瘤,血压突然升高时破裂可引起。 原发性高血压 (一)血管——累及全身细小动脉,最常累及肾入球小动脉。 表现为细动脉硬化(玻璃样变)。 细动脉内皮下均匀红染的蛋白性物质沉积——细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弹性下降和硬度增加。

心血管系统疾病之病理学多选题

---------------------------------------------------------------最新资料推荐------------------------------------------------------ 心血管系统疾病之病理学多选题 一、单项选择题(A 型题) 280.* 对人体造成最严重后果的风湿病(rheumatism)病变发生在( ) A.关节 D.心脏B.血管 E.脑 C.皮肤 281.* 在对风湿病进行有关的描述中,错误的提法是( ) A.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B.发病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 C.以心脏病变的后果最为严重 D.风湿性关节炎常可导致关节畸形 E.皮下结节和环形红斑有助于临床诊断282.风湿性心脏病(rheumatic heart disease)最常累及的瓣膜是( ) A.二尖瓣 D.肺动脉瓣 B.三尖瓣 E.二尖瓣和主动脉瓣 C.主动脉瓣283.* 对风湿性心脏病最具有诊断意义的病变是( ) A.心肌变性、坏死 D.风湿小体 B.纤维蛋白性心外膜炎E.心肌间质炎细胞浸润 C.心瓣膜赘生物284.* 麦氏(McCallam)斑常见于( ) A.左心室 D.右心房 B.左心房 E.升主动脉 C.右心室 285.慢性风湿性瓣膜病最常见的联合瓣膜病变是( ) A.二尖瓣和三尖瓣 D.三尖瓣和肺动脉瓣 B.二尖瓣和主动脉瓣 E.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 C.三尖瓣和主动脉瓣 286.* 急性风湿病最常见的致死原因是( ) A.风湿性心外膜炎 D.风湿性脑动脉炎B.风湿性心内膜炎 E.动脉系统栓塞 C.风湿性心肌炎287.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一般没有( ) A.瓣膜增厚变硬 1 / 11

病理学心血管系统疾病

病理学心血管系统疾病 第六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第一节风湿病(rheumatism) 一、概述: 一、概述: 1、风湿病概念: 是一种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1、风湿病概念: 是一种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炎性疾病。 主要侵犯结缔组织,以形成风湿小体为其病理特征。 心脏、关节和血管最常被累及,以心脏病变为最重。 2、好发部位、好发年龄、地区特点2、好发部位、好发年龄、地区特点多发于5-15岁,以6-9岁为发病高峰,男女患病率无差别。 多发于5-15岁,以6-9岁为发病高峰,男女患病率无差别。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与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炎。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与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炎。 三、基本病理变化: 三、基本病理变化: 1 、变质渗出期(非特异性炎): 结缔组织基质的粘液变性: 1、变质渗出期(非特异性炎): 结缔组织基质的粘液变性:

胶原纤维肿胀、断裂、崩解,基质蛋白多糖纤维素样坏死;少量 浆液和炎症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 此期病变持续1个月。 2、增生期(肉芽肿期): 病变在心肌间质,风湿性肉芽肿,2、增生期(肉芽肿期): 病变在心肌间质,风湿性肉芽肿,即Aschoff 小体(Aschoff body),近似梭形,中心部为纤维素样坏死灶,周围有各种细胞成分;风湿细胞(Aschoff细胞): 胞浆丰富,嗜碱性,核大,呈卵圆形、空泡状。 染色质集中于核的中央,核的横切面状似枭眼;纵切面上,染色质状如毛虫。 少量淋巴细胞和个别中性粒细胞。 此期病变持续2-3个月。 3、瘢痕期(愈合期): 出现纤维母细胞,产生胶原纤维,并变为纤维细胞。 整个小体变为梭形小瘢痕。 此期病变持续2-3个月。 上述整个病程为4-6个月。 该疾病可反复发作。 上述整个病程为4-6个月。 该疾病可反复发作。

病理学肿瘤、心血管系统测试题及答案

病理学《肿瘤》、《心血管系统疾病》测试题 、单项选择题 1. 动脉粥样硬化的最危险的并发症是 E A. 斑块破裂 B.斑块内出血 C.粥瘤性溃疡 D .钙化E.动 脉瘤形成 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最常见累及部位是 A 5. 原发性高血压最常受损的血管是 D 6. 原发性良性高血压的特征性病变是 C A. 细、小动脉痉挛 B. 细、小动脉的粥样硬化斑 C. 细、小动脉的硬化 D. 细、小动脉的纤维蛋白样坏死 E. 以上都不是 7. 原发性高血压的脑出血,血管破裂常发生于 A. 大脑上动脉 B. 脑基底动脉 C. 大脑下动脉 8. 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最常见的部位是 D 10. 动脉粥样硬化脂纹期有以下特征,除外 B A. 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病变 B. 镜下主要为胆固醇结晶 C. 与高脂血症关系密切 D. 肉眼呈黄色帽针头大的斑点或条纹 E. 病变可进一步演变为纤维斑块 11. 风湿病病变最严重的部位是 E A. 关节 B. 血管 C. 皮肤 D. 小脑 E. 心脏 12. 风湿病在病理诊断上最有意义的病变为 C B. 心肌纤维变性、坏死 C. 结缔组织内 Aschoff 小体形成 D. 炎细胞浸润 E. 结缔组织基质黏液变性 13. 风湿性心内膜炎最常累及 D A. 二尖瓣 +主动脉瓣 B. 三尖瓣 +肺动脉瓣 C. 主动脉瓣 D. 二尖瓣 E. 三尖瓣 14. 下列哪项是诊断恶性瘤的主要根据? C B. 肿瘤有坏死 C. 肿瘤的异型性明显或瘤细胞原始、幼稚 D. 肿瘤有溃疡形成 E. 老年人、进行性消瘦 15. 原位癌的概念是 D A. 没有发生转移的癌 B. 光镜下才能见到的微小癌 C. 无症状和体征的癌 A. 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B. 左冠状动脉旋支 C. 右冠状动脉主干 D.左冠状动脉主干 E. 右冠状动脉旋支 3 心肌梗死最常发生的部位为 B A. 左心室侧壁 B. 左心室前壁 C. 左心室后壁 D. 右心室前壁 E. 室间隔后 1/3 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时,下列哪种病变不会出现? A. 心肌纤维变性、坏死 B. 心肌纤维化 C. 心肌糖原沉积 D. 心肌代偿性肥大 E. 中性粒细胞浸润 A. 全身中、小动脉 B. 全身大、中动脉 C. 全身细、小静脉 D. 全身细、小动脉 E. 全身中、小静脉 D. 大脑中动脉 E. 豆纹动脉 A. 大脑皮质 B. 侧脑室 C. 蛛网膜下腔 D. 内囊和基底核 E. 豆状核和丘脑 9. 动脉瘤是指 B A. 发生于动脉的良性肿瘤 B. 血管壁的限局性异常扩张 C. 动脉发生的恶性瘤 D.动脉内血栓形成并机化 E. 动脉血管破裂形成的血肿 A. 心包脏层纤维蛋白性渗出 A. 肿瘤有出血

病理学肿瘤、心血管系统测试题及答案

病理学《肿瘤》、《心血管系统疾病》测试题 、单项选择题 1. 动脉粥样硬化的最危险的并发症是 E A. 斑块破裂 B.斑块内出血 C.粥瘤性溃疡 D .钙化E.动脉瘤形成 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最常见累及部位是 A 6. 原发性良性高血压的特征性病变是 C A. 细、小动脉痉挛 B. 细、小动脉的粥样硬化斑 C. 细、小动脉的硬化 D. 细、小动脉的纤维蛋白样坏死 E. 以上都不是 7. 原发性高血压的脑出血,血管破裂常发生于 A. 大脑上动脉 B. 脑基底动脉 C. 大脑下动脉 8. 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最常见的部位是 D 10. 动脉粥样硬化脂纹期有以下特征,除外 B A. 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病变 B. 镜下主要为胆固醇结晶 C. 与高脂血症关系密切 D. 肉眼呈黄色帽针头大的斑点或条纹 E. 病变可进一步演变为纤维斑块 11. 风湿病病变最严重的部位是 E A. 关节 B. 血管 C. 皮肤 D. 小脑 E. 心脏 12. 风湿病在病理诊断上最有意义的病变为 C A. 心包脏层纤维蛋白性渗出 B. 心肌纤维变性、坏死 C. 结缔组织内 Aschoff 小体形成 D. 炎细胞浸润 E. 结缔组织基质黏液变性 13. 风湿性心内膜炎最常累及 D A. 二尖瓣 +主动脉瓣 B. 三尖瓣 +肺动脉瓣 C. 主动脉瓣 D. 二尖瓣 E. 三尖瓣 14. 下列哪项是诊断恶性瘤的主要根据? C B. 肿瘤有坏死 C. 肿瘤的异型性明显或瘤细胞原始、幼稚 D. 肿瘤有溃疡形成 E. 老年人、进行性消瘦 15. 原位癌的概念是 D 17. 血道转移的确切根据是 A B. 血液中发现了瘤细胞 C. 瘤细胞栓塞于远隔器官 A. 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B. 左冠状动脉旋支 C. 右冠状动脉主干 D.左冠状动脉主干 E. 右冠状动脉旋支 3 心肌梗死最常发生的部位为 B A. 左心室侧壁 B. 左心室前壁 C. 左心室后壁 D. 右心室前壁 E. 室间隔后 1/3 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时,下列哪种病变不会出现? A. 心肌纤维变性、坏死 B. 心肌纤维化 C. 心肌糖原沉积 D. 心肌代偿性肥大 E. 中性粒细胞浸润 5. 原发性高血压最常受损的血管是 D A. 全身中、小动脉 B. 全身大、中动脉 C. 全身细、小静脉 D. 全身细、小动脉 E. 全身中、小静脉 D. 大脑中动脉 E. 豆纹动脉 A. 大脑皮质 B. 侧脑室 C. 蛛网膜下腔 D. 内囊和基底核 E. 豆状核和丘脑 9. 动脉瘤是指 B A. 发生于动脉的良性肿瘤 B. 血管壁的限局性异常扩张 C. 动脉发生的恶性瘤 D.动脉内血栓形成并机化 E. 动脉血管破裂形成的血肿 A. 肿瘤有出血 A. 没有发生转移的癌 B. 光镜下才能见到的微小癌 C. 无症状和体征的癌 D .不典型增生累及上皮全 层, 16. 但未突破基膜 E. 早期浸润癌 A. 纤维囊性乳腺病 B. 慢性浅表性胃炎 C. 皮肤瘢痕 D. 肺结核球 E. 乳腺纤维腺病菌 A. 在远隔器官形成了与原发瘤同样类型的肿瘤

最新病理学考试心血管系统疾病-(2)

心血管系统疾病 A 型题 1 .下述有关风湿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哪项? A .病变的发生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 B .风湿性关节炎为纤维素性炎,可完全愈合 C .风湿病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 D .风湿病累及心脏最常见和最严重 E .皮下结节有助于风湿病的临床诊断 2 .患者 49 岁,男性。因心悸,活动后加重 9 天住院。通过心内膜下心肌活检可见:心肌内有灶性红染、无结构的坏死物,周围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多核巨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最可能的诊断是: A .特发性巨细胞性心肌炎 B .病毒性心肌炎 C .白喉性心肌炎 D .葡萄球菌性心肌炎 E .克山病 3 .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时,最常受累的是 A.二尖瓣、三尖瓣和主动脉瓣B.二尖瓣和三尖瓣 C.二尖瓣和主动脉瓣D.主、肺动脉瓣E.三尖瓣和主动脉瓣 4 .下列哪项不是风湿病增生期的改变 A.形成A schoff 小体B.组织细胞增生C.形成梭形小瘢痕 D.风湿细胞成堆出现E.纤维素样坏死 5 .某患者有风湿病史,现左心房增大,心尖区可闻及隆隆样舒张期杂音,应考虑为: A.二尖瓣关闭不全B.二尖瓣狭窄C.主动脉瓣狭窄 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E.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6 .马氏斑(MaCallum‘s patch )位于: A .风湿性心脏病右心房 B .风湿性心脏病左心房 C .风湿性心脏病右心室 D .风湿性心脏病左心室 E .风湿性心脏病心外膜 7 .下述关于主动脉瓣闭锁不全的记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左心肥大扩张 B .右心肥大扩张 C .主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 D .脉压差大,毛细血管搏动 E .单纯性主动脉瓣闭锁不全多见于梅毒性主动脉炎 8 .引起右心衰竭常见的原因是: A .主动脉口狭窄 B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C .二尖瓣狭窄 D .冠心病 E .三尖瓣狭窄 9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瓣膜赘生物中,不具有下列哪种成分: A .纤维蛋白 B .坏死组织 C .细菌菌落 D .多量肉芽组织 E .大量中性粒细胞 10 .主动脉粥样硬化好发部位是 A.升主动脉B.降主动脉C.腹主动脉D.主动脉弓E.胸主动脉 1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粥样斑块的继发性改变: A.溃疡形成B.钙化C.斑块内出血D.室壁瘤形成E.血栓形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