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

名词解释

1.漏斗征:当动脉导管未闭时,主动脉在动脉导管附着处,呈局部漏斗状膨

出,其下方主动脉骤然细小而内收,称为漏斗征。

2.Tetralogy of fallot:法洛四联症,法洛四联症包括一组复杂的心血管畸形,

是最常见的发绀性心血管畸形。病理形态包括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肺动脉狭窄及右心室肥厚。

3.Kerley B 线:当肺静脉压升高,引起渗出液存留在小叶间隔内,X线表

现为在肋膈角处附近可见与外侧胸壁垂直的间隔线,长约2-3cm,宽约1mm 高密度的线状影,多见于二尖瓣狭窄等患者。

4.肺淤血:由于肺静脉回流受阻,使血液滞留在肺静脉系统内所致。上肺静

脉扩张和小静脉、下肺静脉正常或缩窄;肺血管纹理普遍增多

5.肺门截断现象:见于阻塞性肺动脉高压时,肺门动脉及其分支扩张,而肺

野外带分支收缩细小,与肺动脉分支间有一突然分界,称为肺门截断现象。

6.心肌梗死后综合症:部分患者于急性心肌梗死后数日至数周内,可出现心

包炎、胸膜炎和肺质炎的“三主征”临床与影像表现,包括心包积液、胸腔积液及肺下叶渗出性改变(左下肺常见)。

7.心胸比率cardio-thoracic ratio(CTR):心胸比率是正常吸气状态下心影

最大横径与右膈顶水平胸廓肋骨内缘之间最大横径之比,心影最大横径是胸廓正中线分别至左、右心缘各自最大径之和。胸廓最大横径是最大胸廓处内缘距离。正常成人心胸比≤0.5。它是判定心脏增大的最简单的方法。

8.主动脉窗:主动脉弓与心脏上缘围成的区域称为主动脉窗,左前斜位显示最好。

9.心腰:后前位心及大血管平片的左心缘,肺动脉段相比之下较主动脉弓及左心室

细小而凹陷,呈较浅的弧形,故称心腰。

10.双心房影:当左心房增大,心底部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密度增高影,常略

偏右,与右心房重叠,在正位片上显示呈双心房影。

11.主动脉真性动脉瘤:主动脉局限扩张(常为正常内径的1.5倍)形成囊状

或梭形动脉瘤,其瘤壁主动脉三层结构完整。

12.冠心病:指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累及冠状动脉,导致管腔狭窄、梗阻所引起

心肌缺血的一系列后果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13.靴形心:高血压性心脏病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主动脉和左心室均增大,心腰

显得相对凹陷,心脏轮廓似靴状。

14.烟雾征:房颤合并陈旧性附壁血栓者,冠状动脉造影时可见对比剂在左房内溢出称

之为“烟雾征”是左房附壁血栓的特征性表现。

15.主动脉型心:主动脉扩张、屈曲延长,左心室增大构成“主动脉型心影”。

16.艾森曼格氏(Eisenmenger)综合征:房间隔缺损出现重度肺动脉高压时,可导致心

内血流双向分流,甚至出现以右向左为主的分流,临床上可出现紫绀,称艾森曼格氏(Eisenmenger)综合征。

填空题

1、正常成人的心胸比值不应大于0.50,右下肺动脉宽径不应大于15mm。

2、心及大血管对食道的压迹有主动脉弓压迹,左主支气管压迹,左心房压迹。

3、影响心脏大血管形态的生理因素有:体型,年龄,呼吸,体位。

4、立位检查左心房的最佳体位是右前斜位。

5、肺动脉高压指肺动脉平均压大于2.7 Kpa(30mmHg),肺静脉高压指肺静脉压大于1.3 Kpa(20mmHg)。

6、正常二尖瓣口面积为4~6cm2。

7、单纯二尖瓣狭窄最有诊断意义的X线平片的征象是左房增大。

8、成人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是房间隔缺损。

9、缩窄性心包炎CT最主要征象是心包增厚。

10、主动脉夹层DeBakey分型,Ⅰ型夹层广泛,破口在升主动脉,Ⅱ型局限于升主动脉,破口也在升主动脉,Ⅲ型局限或广泛,破口均在降部上端。

问答题:

1、简述房间隔缺损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X线表现(1)在通常情况下左心房的压力高于右心房,因此心房水平呈左向右分流,右心房同时接受体循环回流的静脉血和异常分流的血液,故血容量增加心房肥。右心室、肺动脉血流量相应增加,右心负荷加重,室壁肥厚,肺循环阻力增加,即出现肺动脉高压。当右心房压力逐渐接近并超过左心房,出现双向或右向左分流,临床上出现发绀。

(2)X线表现:1、心脏呈二尖瓣型,常中度增大2、右心房、右心室增大,以右心房增大为特征性改变3、肺动脉段突出,搏动增强,有肺门舞蹈症现象4、左心房不大,二孔型左心室主动脉球部变小5、肺充血,后期可出现肺动脉高压。

2、大血管病变影像学检查方法分为有创性和无创性两种,无创性影像学方法包括哪些?简述有创性和无创性影像学方法的优缺点。

(1)目前应用于大血管病变的无创性影像学方法有经胸超声心动图、经食管超声心动图、CT和MRI

(2)两者优缺点:

有创性影像学方法是指X线血管造影。目前仍被视为血管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优点是:时间分辨力和空间分辨力高,可同时进行介入治疗。缺点是属于有创检查,因缺少横断影像对某些病变显示差。

无创性影像学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穿刺插管,适应症广,横断影像可同时显示血管腔、血管壁和血管周围结构,目前基本取代有创检查用于大血管疾病的诊断。

3、简述MRI在心血管方面的优点。

1、良好的组织对比

2、可迅速获得三维图像

3、对血流有特殊敏感性

4、无射线损害,无需含碘对比剂

5、能准确显示心功能、血流灌注及心肌活性

4、简述二尖瓣关闭不全的X线表现。

二尖瓣关闭不全所致的轻度返流,左心房可轻度增大,无肺静脉高压,中度以上反流时左心房,左心室明显增大,出现肺淤血、肺静脉高压表现,左心房、左心室搏动增强。

5、简述急性心肌梗死与陈旧性心肌梗死的MRI表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1、心肌灌注首过成像显示灌注减低或缺损:延迟期成像显示梗死心机呈明显高信号2、梗死心肌壁变薄3、节段性室壁运动减弱或缺损,收缩期室壁增厚减低或消失。不同点:急性心肌梗死,梗死信号强度增高,尤其在T1W2更明显。陈旧性心肌梗死,梗死心肌信号强度减弱,尤其在T2W1

6、简述心包积液的X线表现?

少量心包积液时,心影大小、形态以及心脏搏动可以无明显改变。

当积液在300~500ml时,X线检查才能发现异常。

中等量和大量心包积液时,心影向两侧普遍扩大,正常心缘各曲度消失,呈烧瓶状改变。合并心功能不全时表现为肺淤血。

7、简述主动脉夹层的CTA或MRA所见?

①主动脉腔内可见内膜片,形成双腔主动脉;②假腔扩张,真腔受压变窄,假腔大于真腔;③内膜破口和再破口表现为内膜片连续中断;④主要分支血管受累,包括狭窄或闭塞;⑤相关并发症: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左心功能不全、心包积液、胸腔积液、破裂出血或假性动脉瘤。

8、简述何谓缩窄性心包炎及其主要X线表现?

缩窄性心包炎是指心包脏、壁层增厚、粘连、钙化,心包腔闭塞,呈壳样改变。X线表现:心脏形态异常,心缘不规则、僵硬、钙化,钙化多分布于右心室前缘、膈面和房室沟;左心房增大;上腔静脉增宽;肺淤血。

9、简述室壁瘤的MRI表现?

①左心室扩大,室壁变薄,局部室壁向外膨凸;②瘤壁信号异常(急性期呈高信号,陈旧期呈低信号);③室壁运动消失或呈反向运动,收缩期室壁增厚率消失;④可伴附壁血栓形成。

10、简述左心房增大的X线表现?

①后前位:心底部椭圆形致密影、右心缘双房影、左心缘第三弓、气管分叉角度增大;②左前斜位:心后缘上部隆凸,左主支气管受压上移;③右前斜位或左侧位:常采用服钡检查,显示心后缘上部食管受压移位。

11、简述肺动脉高压的基本X线表现。

肺动脉高压X线表现为:①肺动脉段突出,肺门增大,肺动脉及二三级分支扩张;②肺动脉外围分支变细、扭曲;③肺门处透视下见搏动增强;④常伴右心室增大。

12、左心室增大常见于哪些心血管疾病,在不同体位的X线表现如何?

左心室增大常见于心肌病变、高血压性心脏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以及部分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X线表现为(1)后前位:左心室段延长,心尖向下向左延伸。(2)左前斜位:左心室段向后向下突出,与脊柱重迭,即使旋转60°时,仍不能分离。(3)侧位:食管和左心室段之间的正常三角形间隙消失,心后间隙变窄。

13、简述肺充血与肺淤血的区别。(1)肺充血是指肺动脉内血流量增多。表现为肺纹理增粗、增多,但边缘清楚、锐利;

肺动脉段凸出,透视下可见肺动脉段和两肺门血管搏动增强;肺野透亮度正常。常见于

左向右分流的先心病,如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等,亦见于体循环血量增加者,如

甲亢等。(2)肺淤血是指肺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于肺内,表现为上肺静脉扩张,下肺

静脉收缩;肺纹理增粗、增多,边缘模糊;肺野透亮度减低。常见原因为二尖瓣狭窄和

左心衰竭等。

14、列表比较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的X线表现有何不同?

房间隔缺损与室间隔缺损的X线不同见下表:

房缺室缺

右心房增大较明显正常

右心室增大增大

左心房正常正常,晚期可稍增大

左心室正常,可能缩小增大

主动脉弓缩小正常

肺动脉段增大较明显增大

肺门舞蹈较常见

15、简述动脉导管未闭X线表现。

动脉导管未闭的X线表现:肺血增多、肺动脉段突出,主动脉增宽、主动脉结凸出,部

分病例可有“漏斗征”以及左房、左室增大为本病典型X线征象

16、简述法洛四联症的X线表现。

法洛四联症的X线表现为:心影呈靴型,肺血少,主动脉增宽,心腰部凹陷,心尖圆隆

上翘,右心室大。大约1/4~1/3患者合并右位主动脉弓;若肺动脉高度狭窄接近闭锁时,

则心脏大多数呈中度以上增大。

17、简述二尖瓣狭窄X线表现。

二尖瓣狭窄基本表现为肺淤血、左房大及不同程度的右室扩大,心影呈“二尖瓣型”。左房增大是二尖瓣狭窄“定性”诊断最重要的X线征象;肺淤血轻重能反映二尖瓣口狭

窄程度,重者可发生肺循环高压。单纯二尖瓣狭窄主要以左房中度增大为主。

18、简述肺源性心脏病的X线表现。

肺源性心脏病X线表现主要包括原发肺胸疾患及继发心血管变化两个部分。

(1)慢性肺胸疾患主要表现为肺纤维化与支气管病变,常见为肺气肿,X线表现为胸廓横径增大,肺内除纤维化外,明显透亮。(2)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段突出,肺动脉主干、分支明显粗大,周围肺野肺动脉骤然变细,形成残根状。(3)右心室增大:右心室以肥厚为主。

19、动脉夹层MRI征象有哪些?

主动脉夹层的MRI征象为(1)SE序列显示真腔小,无或低信号;假腔大,因血流缓慢或附壁血栓,其内可见不规则混杂信号;(2)真假腔间的线状内膜片随血管呈螺旋样延伸。

临床分析和诊断能力

1、女性,34岁,活动后心悸、气短一年。心尖部可闻及3级舒张期杂音,结合病史,分析影像学表现,作出诊断

即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影像表现,为肺淤血,心影呈二尖瓣型,主动脉结正常,

肺动脉段突出,右心室增大,右心房2~3度增大,结合临床考虑风心病,二尖瓣狭窄

2、男,62岁,劳累后心前区压榨感半年,血脂高,糖尿病5年。听诊未闻及心脏杂音。结合病史,分析影像学表现,做出诊断。

即冠心病X线表现及MR表现:

X线:心影呈主动脉型,主动脉结正常,肺动脉段不突出,左心室明显增大。MRI:左心室下壁、外侧壁、间隔壁室壁变薄,室壁增厚率下降。延迟期左心室下壁、外侧壁、间隔壁心肌增强,呈高信号。

3、男性,56岁突发胸背剧痛5小时,高血压病史十年,余无异常发现,急诊入院后做MRI检查,结合病史分析MRI所见,做出影像诊断。

即主动脉夹层动脉瘤MRI表现,远端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腔内可见内膜片及双腔主动脉,主动脉弓降部可见内膜片连续性中断,即可见内膜破口,诊断为主动脉夹层

案例分析

1、女性患者,27岁,反复呼吸困难、发绀23年,胸片及胸部增强CT检查如下,请诊断并分析其诊断依据。1、先天性心脏病法洛四联症。诊断依据:①病人幼年即出现发绀,呼吸困难;②CT见室间隔膜部长约1.4cm的缺损(图C);③CT见肺动脉主干及左右分支明显狭窄(图B),胸片显示心尖稍圆钝上翘,肺动脉段凹陷,心脏稍呈“靴型心”改变,肺门血管影稍减少,两肺纹理稀疏变细,肺野透过度增高(图4);④CT见主动脉骑跨于室间隔之上,骑跨度大约为50%(图A),⑤伴有右位主动脉弓,胸片示主动脉结居右侧,CT 见降主动脉位于脊柱右侧;⑥右心室壁肥厚,接近左室壁厚度(图C)。

2、女性患者,61岁,咳嗽咳痰十余年,反复出现心悸、气促9年,加重两个月,胸片及CT检查见下图,该病例考虑哪种疾病、诊断依据是什么?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断依据:①病人有多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②肺动脉高压,即CT纵隔窗见肺动脉主干及左右肺动脉明显增粗,胸片可见肺动脉段突出,右下肺动脉干明显增粗直径大于15 mm,周围肺野肺纹理稍稀疏,形成“残根征”。③肺气肿,即CT肺窗示胸廓前后径增大,双肺透光度增加,肺纹理牵拉稀疏,并可见左下肺肺大泡形成。④右心室增大,即胸片见左心缘下段圆隆上翘。

3、女性患者,60岁,头晕、头痛、心悸乏力两年。胸片及MRI检查如下。该病例考虑哪种疾病、诊断依据是什么?

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依据:①病人有头痛、头晕、心悸等循环系统症状;

②X线正位片示主动脉结增大、上移、左突,心腰凹陷明显,左心缘圆隆并向外下延伸。③MRI见左心

室壁包括室间隔普遍均匀的增厚,左心室腔较小。

4、女性患者,60岁,气促、心悸16年,腹胀、伴双下肢浮肿1年,加重1月。CT平扫见下图,该病例考虑哪种疾病、诊断依据是什么?

缩窄性心包炎。诊断依据:①病人有心悸、气促等左心室舒张受限症状,同时又有腹胀、双下肢水肿右心室舒张受限,静脉回流受阻体征;②CT见心包呈蛋壳状钙化。

5、男性患者,56岁,抬重物后胸痛10天,加重一天。胸部CT扫描如下,请作出诊断并写出诊断依据。

降主动脉起始部梭型动脉瘤合并附壁血栓并双侧胸腔积血、肺不张。诊断依据:①病人有抬重物后胸痛病史;②CT平扫显示降主动脉明显扩张,管壁弧线样钙化;③增强扫描及MPR重建图像见降主动脉起始段管腔呈局部梭型囊状扩张,管腔周围见软组织密度影环绕(图B、C);④双侧胸腔可见少量积液,双下肺肺组织膨胀不良(图A~C)。

6、男性患者,54岁剧烈腹痛两天,CT胸部增强扫描如下图所示。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并给出诊断依据。主动脉夹层(Debakey III型)。诊断依据:①病人有突发剧烈胸痛症状;

②CT增强扫描示降主动脉起始部至左右髂总动脉分叉处主动脉管腔内可见等密度线条影贯穿,血管腔被分为真假两腔(图D-F);③主动脉破口位于降主动脉起始部(图A),腹腔干起于真腔(图C);④胸主动脉周围及双侧胸腔可见少量高密度积血影,右下肺部分肺不张(图B)。

7、男性患者,28岁,反复活动后心悸、气促19年。CT扫描见下图,请诊断并分析诊断依据。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诊断依据:①有长期反复心悸、气促症状;②CT 心脏增强扫描显示左室壁均明显增厚,尤其以室间隔上部明显,左心室腔缩小(图B~F);③左室流出道狭窄(图D)。

8、女性患者,55岁,心悸、气促伴反复呼吸道感染多年。胸片及胸部CT扫描如下,该病例应考虑为哪种疾病?诊断依据是什么?8、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诊断依据:①病人有心悸、气促及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史;②CT 增强扫描可见室间隔中断不连续(图A),③CT可见肺动脉高压征象。纵隔窗显示肺动脉主干及左右分支均明显增粗(图B),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均明显增大,心室壁增厚,并可见肺动脉瓣增厚钙化(图B、D);肺窗示双肺纹理自肺门处肺动脉致肺野周围血管均增多增粗(图E)。④X线后前位片亦显

示肺动脉段高压征象。肺动脉段高度突出,左右心缘均向两侧明显增大,以左侧更明显,心尖圆隆。右肺门稍下方右下肺动脉影明显增粗,双肺门增大增浓,双肺纹理增多增粗,边缘清晰(图F)。

9、男性患者,43岁,阵发性胸痛1周,MR心脏成像见下图,该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并给出诊断依据。

先天性心脏病,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诊断依据:MRI心脏扫描示房间隔中部可见一小范围的信号中断(图A、B),断端两侧略有增厚。在cine-MR(图C)上见有明显的左向右分流之血流信号影,由于缺损较小,心脏形态大小改变不明显。

10、女性患者,35岁,劳累后心悸并呼吸困难8年,心脏X检查见下图。该病例最可能是哪种疾病?诊断依据是什么?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诊断依据:①青年女性病人,有8年劳累后心悸并呼吸困难病史;②左心房增大。心脏正位X平片可见心脏左缘上部主动脉结稍缩小,左心缘肺动脉段突出,左心耳段突起,左心下缘圆隆、平直,右心缘可见双心房影。食管吞钡侧位示左心房扩大形成明显的食管压迹。③右心室增大。心脏侧位X线平片可见心前缘与胸骨后接触面积增大。④双肺呈肺淤血改变,即肺门增大,边缘模糊,双肺野纹理增多。

循环系统名词解释

循环系统名词解释 1.充血hyperemia :器官或局部组织的动脉血管内血液含量增多。 2淤血congestion:由于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使局部组织或器官血管内的血液含量增多。 3.心力衰竭细胞(heart failure cells):左心衰竭肺淤血时,有些巨噬细胞吞噬了红细胞并将其分解,胞浆内形成含铁血黄素,此时这种细胞称为心力衰竭细胞。 4.肺褐色硬化(brown induration):长期的左心衰竭和慢性肺淤血,会引起肺间质网状纤维胶原化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使肺质地变硬,加之大量含铁血黄素的沉积,肺呈棕褐色,称为肺褐色硬化。 5.槟榔肝(nutmeg liver) : 慢性肝淤血时,肝小叶中央区除淤血外,肝细胞因缺氧、受压而萎缩或消失,小叶外围肝细胞出现脂肪变,这种淤血和脂肪变的改变,在肝切面上构成红黄相间的网络状图纹,形似槟榔,故有槟榔肝之称。 6.血栓形成thrombosis 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凝集形成固体块状物的过程。 7.血栓thrombus: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凝集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 8.白色血栓Pale thrombus :由血小板和纤维蛋白聚集形成的灰白色血栓称为白色血栓。 9.混合血栓Mixed thrombus 在血小板小梁间血流几乎停滞,血液乃发生凝固,可见红细胞被包裹于网状纤维蛋白中,肉眼上呈灰白色与红褐色相间的条纹状结构,这种血栓称为混合血栓。 10.红色血栓red thrombus :见于血管阻塞后,局部血流停滞,血液发生凝固,主要由红细胞形成的暗红色凝血块称为红色血栓。 11..透明血栓Hyaline thrombus :发生于微循环血管内,由纤维蛋白构成的半透明状、微小血栓称为透明血栓,又称微血栓。 12..栓塞embolus :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 13..梗死infaction :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动脉阻塞、血流停止导致缺氧而发生的坏死。16.再通(recanalization):在机化过程中,因血栓逐渐干燥收缩,其内部或与血管壁间出现裂隙,新生的内皮细胞长入并被覆其表面,形成迷路状的通道,血栓上下游的血流得以部分恢复,这种现象称为再通。 17.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primary granular atrophy of the kidney:病血压病损伤肾脏引起的双肾对称性体积缩小,质地变硬,重量减轻,皮质变薄,表面呈均匀弥漫的细小颗粒状。18.动脉粥样硬化Arteriosclerosis,AS :是一种与血脂异常及血管壁结构和功能异常有关的动脉疾病。 19.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 CHD:简称冠心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肌病(IHD)。 20.心绞痛angina pectoris:心肌急性、短暂性缺血缺氧引起的综合症称为心绞痛。 21..脂纹(fatty streak) : 是AS的早期病变。肉眼观:于动脉的内膜面,见黄色帽针头大的斑点或长短不一的条纹,宽约1~2mm,长达1~5cm,平坦或微隆起。光镜下:病灶处内皮细胞下有大量泡沫细胞聚集。泡沫细胞圆形,体积较大,胞浆内有大量小空泡(原为脂滴,制片过程中被溶解)。 22.纤维斑块(fibrous plaque): 脂纹进一步发展则演变为纤维斑块。肉眼观:内膜面散在不规则隆起的斑块,初为淡黄或灰黄色,后因斑块表层胶原纤维的增多及玻璃样变而呈瓷白色.光镜下:病灶表层是由大量胶原纤维、SMC、少数弹性纤维及蛋白聚糖形成纤维帽,胶原纤

地面集中式降温系统简介

地面集中式降温系统简介 制冷站设在地面工业场地内,冷水机组安装在地面制取的冷水,通过保冷管道送至设置在井下开采水平的高低压换热器中,由高低压换热器将高压的一次冷水转换至二次低压冷水,再通过井下二次水循环泵送至各采煤工作面空冷器,通过空冷器冷向巷道进风,降低矿井环境温度。地面冷水机组的冷凝热由冷却塔排放。 此方案的特点是冷冻水一次侧封闭循环,一次循环泵能耗低,系统冷量损失低,比较适合制冷规模较大的矿井。 此方案由于一次侧冷冻水供水温度为2.5℃,采用预制保温管,一次侧回水管21℃,为降低冷损,采用现场保温;二次侧冷冻水供水温度为6℃,采用预制保温管,二次侧回水管24℃,为降低冷损,也采用预制保温。其系统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空冷器 高低压换热器 地面制冷站 冷却塔 水泵 局扇冷风出 地面集中制冷降温系统

地面集中式降温系统主要由地面制冷机组、冷却水系统、冷冻水系统、高低压换热器、定压补水装置、供配电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等组成。 1、冷却水系统 由冷却塔集水槽流出的低温冷却水经冷却水循环泵升压,通过输水管进入制冷机冷凝器进水口,高压冷却水吸收制冷剂的冷凝热后温度升高,然后通过管道输送到冷却塔布水器自上而下与从下而上的空气流进行热交换温度降低,降温后的冷却水下落到冷却水池最后自流返回到冷却水循环泵吸入口,形成冷却水系统。 2、冷冻水系统 由制冷机组蒸发器侧出来的低温冷水(一次侧载冷剂)用隔热管道经副井送至设在-850m水平的高低压换热器中,与低压热水(二次侧载冷剂)进行热交换后再返回至地面制冷机蒸发器中,形成一次侧闭路循环。在高低压换热器中,与一次侧高压低温冷水进行热交换后的二次侧低压冷水,由泵升压经隔热输冷管道送至采、掘工作面的空冷器中,与风流进行间接热交换后,返回至高低压换热器中,形成二次侧闭路循环,组成整个冷冻水系统。 冷却水系统和冷冻水系统回路中所损失的水量,将由地面补水定压装置自动补充,水源来自水处理系统。 为使制冷机的工作保持在一个较好的工况,所提供的水质必须是符合制冷机组自身的要求,因此必须对矿井水水质进行化验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合理的水处理系统。

循环系统叙述

第一节概述 一、组成和主要功能:循环系统是人体内执行运输功能的相互连续的管道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两部分. (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是由心、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组成的一套密闭的管道系统,内有血液循环流动。主要功能将消化管吸收的营养物质、肺吸入的氧和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运送到全身各器官、组织和细胞;同时又将它们的代谢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运送到肺、肾、皮肤等器官排出体外,以保证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1、心:heart心血管系统的动力器官,并具内分泌功能. 2、动脉:artery运送血出心的管道,管壁厚,弹性好,逐渐分支; 3、静脉:vein引导血回心的管道,管壁薄,弹性差,容量大,逐渐接受属支; 4、毛细血管:capillary连接动、静脉末梢之间管道,彼此吻合成网,数量多,管壁簿,血流缓慢。 (二)淋巴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简单介绍): 二、血液循环途径:(体循环和肺循环,注意叙述起止点的问题。) 三、血管吻合及测支循环: 1、动脉间吻合:动脉环(如:脑底动脉Willis环)、动脉网(如:肩关节网、肘、膝关节网)、动脉弓(如:掌浅、深弓),缩短循环时间调节血流量。 2、静脉间吻合:除与动脉相似的吻合形式外还有静脉丛(如:食管丛、直肠丛、子宫阴道丛),保证在脏器扩大或腔壁受压时血流通畅。 3、动静脉吻合:小动、静脉间借血管支直接通连,缩短循环途径,调节局部血流量和体温。 4、侧支吻合:发自主干近侧端的侧副管,又汇合于主干的远侧端,称侧支吻合,当主干阻塞时通过侧支建立的循环叫侧支循环。保证器官病理状态下的血供。 第二节心血管系统 一、心 一)心的外形:了解心的解剖学知识对于医学生至关重要。它是理解心生理、病理的基础。 心外形:心近似倒置、前后略扁的圆锥体,大小似本人拳头。可分为一尖、一底、两面、三缘,表面有三条浅沟。

人体解剖学循环系统习题及答案

选择题1.脉管系统的构成 A.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管组成 B.心、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 C.心、血管系统和淋巴器官 D.心、动脉、静脉和淋巴导管 E.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 2.有关心脏正确的说法是 A.心前面两心耳之间为主动脉根 B.右心房构成心右缘 C.居于胸腔的正中 D.位于两侧肺之间的前纵膈内 E.冠状沟将心脏分为左、右半 3.关于心脏各腔的位置正确的是 A.左心室构成心前壁大部 B.右心室构成心脏的右缘 C.右心房构成心后壁大部 D.左心房构成心脏的左缘 E.心尖由左心室构成 4.关于心脏胸肋面正确的描述是 A.朝向左下方

B.左、右心耳位于主动脉根部两侧 C.由右心房、右心室构成 D.隔心包与胸骨、肋骨直接相贴 E.右心室构成此面大部分 5.关于心脏表面标志正确的说法是 A.冠状沟分隔左、右心房 B.界沟分隔心房、心室 C.室间沟深部为室间隔 D.心尖处有心尖切迹 E.冠状沟位于人体的冠状面上 6.关于右心房出、入口结构错误的描述是 A.上腔静脉口通常无瓣膜 B.冠状窦口位于房室交点的深面 C.冠状窦口周围多数具有瓣膜 D.出口处有二尖瓣 E.下腔静脉瓣连于卵圆窝缘 7.有关右心房错误的描述是 A.界嵴分隔腔静脉窦和固有心房 B.固有心房的前上部为右心耳 C. Koch三角的深面为房室结 D.右心房收集除心脏以外体循环的静脉血

E梳状肌起自界嵴 8.关于心腔内结构正确的说法是 A.冠状窦口位于左心房 B.右心室的出口为主动脉口 C.三尖瓣口连接左心房与左心室 D.界嵴为左心室的分部标志 E.节制索位于右心室 9.心脏收缩射血期瓣膜的状态是 A.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开放 B.二尖瓣、三尖瓣开放 C.主动脉瓣开放,肺动脉瓣关闭 D.二尖瓣关闭、三尖瓣开放 E.二尖瓣开放,主动脉瓣关闭 10."心室舒张充盈期防止血液逆流的装置是 A.主动脉瓣和二尖瓣 B.肺动脉和三尖瓣 C.主动脉瓣和三尖瓣 D.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 E.二尖瓣和三尖瓣 11."关于心壁的正确说法是 A.卵圆窝位于室间隔的上部

循环系统常见名词解释

循环系统常见名词解释 1.心力衰竭(心衰):由于心脏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引发心室充盈不足和射血能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减少,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症。 (1)左心衰竭:由左心室代偿功能不全所致,以肺循环淤血为特征,临床上最常见. (2) 纯的右心衰竭:主要见于肺源性心脏病及某些先天性心脏病,以体循环淤血为主要表现。 (3)全心衰:左心衰后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负荷加重,右心衰竭继之出现,即为全心衰竭。 2.心律失常:指心脏内的冲动起源、频率、传递顺序及冲动在心脏各部位的传导速度中任何一环发生异常引起心脏跳动的速率或节律发 生改变,称为心律失常。 3.心动过速:简称速脉,成人脉率超过100次/分,成为速脉。常见于发热,甲亢,心衰,血容量不足的患者(体温升高1℃,成人脉率增加10次/分,儿童增加15次/分。 4.心动过缓:简称缓脉,成人脉率低于60次/分,称为缓脉,常见于颅内压增高,房室传导阻滞,甲功减退,阻塞性黄疸等。 5.间歇脉:在一系列正常规则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脉搏,其后有一较正常延长的间歇,称间歇脉,常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 6.期前收缩(早搏):指先于正常心动周期出现的心脏搏动,称为早搏。分为房性,交界性和室性早搏。

7.二联律:每隔一个正常搏动后出现一次期前收缩,为二联律。 8.三联律:每隔两个正常搏动后出现一次期前收缩,为三联律。 9.脉搏短绌(绌脉):在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称为绌脉,,常见于心房纤颤的患者。 10.洪脉:当心排出量增加,周围动脉阻力较小,动脉充盈度和脉压较大时,则脉搏强而大,称为洪脉,见于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 11.细脉(丝脉):当心排出量减少,周围动脉阻力较大,动脉充盈度降低时,则脉搏若而小,扪之如细丝,称为细脉,常见于心功能不全,大出血,休克,主动脉瓣狭窄等。 12.交替脉:节律正常,而强弱交替出现的脉搏,主要由心室收缩强弱交替出现引起,见于高血压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4.奇脉: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称为奇脉。常见于心包积液和缩窄性心包炎,是心包填塞的重要体征之一。 15.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官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 16.心绞痛:指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症。是冠心病常见类型。 17.心肌梗死:指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因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缺血导致心肌坏死。心梗是冠心病严重类型,男性多于女性。 18.阿托品化:抢救有农药(多为有机农药)中毒时,使用阿托品

集中冷却循环系统在化工泵密封中的应用

集中冷却循环系统在化工泵密封中的应用 【摘要】介绍了化工泵的密封原理及结构,对密封润滑冲洗冷却的外置冷却水系统提出改进方案,进行改造,减少化工泵冷却用水量,保证泵的安全可靠运行,大大延长机械密封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化工泵密封冷却系统 近年来随着化工机械行业的发展,密封形式由过去的填料密封逐渐发展成为机械密封形式,特别是双端面机械密封形式,在化工泵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它的特点是密封性能良好,适用于强腐蚀、高温、带悬浮颗粒剂粘性介质,可以有效的防止危险、有毒、有害、腐蚀等。物质的泄漏,通过在密封腔体注入密封液、冷却水等有效地改善密封工况,大大提高了密封的效率和使用寿命,因而机械密封在化工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密封的原理及结构形式及特点 它是依靠垂直于旋转轴线的端面(摩檫副1在流体压力和补偿机构弹簧的弹力作用,以及辅助密封的配合下保持端面相对转动而构成防止流体泄漏的装置。结构如图: 工作时由流体介质压力和弹性流体的弹力的共同作用,分别在a(c)、b(d)两个接触摩檫面上产生适当的压紧力,使a(c)面和b(d)面的动环和净环相互紧密贴合,在两个接触面之间极小的间隙维持一层极薄的液膜,从而达到密封的作用。 双端面密封需要外置冷却水对机械密封进行润滑冲洗冷却,因为依靠接触转动密封,没有冷却润滑会在短时间内使接触面产生高温,而一般机械密封的动静环采用石墨材质,石墨作为接触动环、静环特点是耐腐蚀,硬度大、耐磨损,但它的缺点是不耐骤冷骤热,对温度比较敏感,会在没有冷却润滑后短时间内磨损或炸裂,因此冷却系统非常重要。 2冷却系统集中改造 笔者在一家化工企业从事设备管理工资数年,所在单位有一个分厂的各个工段有多台化工泵,没有改造前是多台泵各自连接一路冷却水,冷却后直接外排,不仅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而且如果出现停水后泵的机械密封断水,造成机械密封磨出现泄漏,有时清水压力波动时也造成冷却水压力不稳,或者短时断流,造成机械密封的损坏。我们经过反复的考虑后,设计了一个闭路循环冷却系统,具体如下: 以一个工段为单位把直线距离在30米以内的泵设计了一个循环冷却系统,简图如下:(如图1)

集中集热、集中储热系统说明

一、企业简介 英科公司创立于2004年,是一家以太阳能、空气能产品为主的新能源企业,产品涉足房产行业、国家政府采购、企事业单位。公司长期与国外高院和研发机构合作,研发出有自主产权的高科技产品。产品种类有家用系列太阳能热水器,商用系列太阳能热水器,家用空气能热水器,商用空气能热水器,大型中央太阳能和空气能结合的热水工程,还有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油烟机,煤气灶,集成环保灶,净水器,垃圾处理器,空气净化等优质产品。 公司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国先进的生产设备,实现机械化、模具化,凭借优质的产品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在行业率先通过IS090001、ISO14001、18001体系认证、国家强制性CCC认证、节能产品认证、环保产品认证等。 完善的售后服务,受到社会广泛认可和好评。实现产、销、售一条龙服务的理念,销售网络遍布华南、华东、华中、西南、华北等五大区域,部分产品出口到非洲,欧洲,东南亚等海外国家。 公司贯彻专业化,产业化,全球化的大发展战略,加强自主创业力度,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发展,推开国际竞争力。英科秉承“为了生活更美好” 的企业愿景和“追求卓越,奉献社会”的企业宗旨,解决零污染、零排放、为减少雾霾、净化空气,创造美好环境。为中国新能源事业及其他事业做出积极贡献的同时,也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到2020年,英科将创造一个崭新的英科,为进入全世界500强成为全球光热产业具有竞争力的国际企业。

二、真空管式集中集热、集中储热太阳能热水系统说明 系统简介: 集中集热—集中储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是指太阳能集热器、储水箱、辅热设备全部集成化,统一安装储热器,统一设置集中储水箱及辅助加热设备,然后将热量再分配至各用水终端的太阳能热水系统。由系统基础、太阳集热器、储热水箱、支架、循环泵、增压泵、补水装置、控制装置、管路管件、阀门、保温等部件组成。太阳能集中供热系统是目前高层建筑应用较多的一种太阳能热水系统供热方式。 系统运行原理: 太阳能集热器中的真空管吸收太阳辐射能量,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热能将集热器的水加热,加热的高温水通过电磁阀或集热系统循环水泵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自动运行,将集热器的热水转移到保温水箱,在充足的情况下这样周而复始的工作,充分吸收利用太阳辐射的能量。

石油钻井连续循环系统

---------------------------------------------------------------最新资料推荐------------------------------------------------------ 石油钻井连续循环系统 连续循环系统是在钻井过程中,起下钻或接单根时,可以不停泵而保持井眼处于连续循环状态的系统,它以钻台为基础,适用于任何带有顶部驱动钻井装置的井架。 该系统主要包括连续循环连接器、钻井液分流及输送装置、顶部驱动连接工具、控制系统和液压动力系统。 常规钻井过程中,钻杆上卸扣时 IJ一由于泥浆循环通道中断,被迫停止泥浆的循环. 造成不利影响: 一是造成环空中产生动态压差,导致泥浆循环漏失。 二是造成井底压力下降,有时会引起井涌。 三是循环恢复时井底压力剧增对敏感性地层可能引起循环漏失。 四是钻屑的沉降会减小有效井径并增加钻柱的扭矩和阻力。 五是欠平衡钻井时气体连续循环,会导致环空内的压力极不稳定。 上述影响会产生诸如井眼不稳定、井壁坍塌、卡钻、地层裂缝以及泥浆漏失等问题。 严重时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是人员伤亡。 而采用连续循环系统,以上的问题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 连续循环系统解决了井底压力控制、孔隙压力与破裂压力窄小、井眼鼓胀、油气意外入侵井眼等问题。 主要是在保持钻井液连续循环和压井的条件下,使井下由于泥 1 / 5

浆的中断而产生的许多问题得到解决。 ,连续衙环系统的纰成与原理连续循环系统是 sheIuK、 BP、Siafoll、 BG、 TOIa 以及 En 共同合作开发的。 首台连续循环系统在意大利和埃及海上已成功地完成 2 次独立的钻井作业。 在 2005年的海洋技术会议上,介绍了连续循环系统(获世界石油杂志 2004 年新视野奖)商业性应用情况。 迄今为止,该系统在钻进和起下钻过程中已在 600 次连接中保持连续循环。 这项新技术是谢非尔公司与 BP 公司、英国天然气公司、壳牌商业公司和道达尔公司合资开发的。 连续循环系统把 3 个闸板防喷器与类似于铁钻工的设备和整体钻杆卡瓦结合在一起,在接单根时保持连续循环。 该系统利用光导纤维在系统内传递信号并带有操作者控制的触感屏幕用户界面。 在接单根期间,连续循环系统不用停泵来保持恒压。 这就使我们很容易地在孔隙压力与破裂压力窗口很窄的条件下钻进,而在此之前在这些地区钻进是困难的或用常规钻井技术是无法钻进的。 连续循环系统还减少了卡钻事故。 连续循环减轻了井眼的鼓胀效应并可避免油气意外侵入井眼的可能性。

循环系统试题(修改后)解读

一、单项选择题:a 1.心力衰竭最常见的诱因是 d P109 a.静脉输液过多过快 b.情绪激动 c.不当使用β受体阻滞剂 d.肺部感染 e.缺血加重 2.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因为 a P110 a.肺淤血、肺水肿所致 b.左心室扩大所致 c.体循环静脉压增高所致 d.肺动脉压增高所致 e.心室重构所致 3.右心衰竭较早出现的症状体征是 c P111 a.眼睑水肿 b.腹水、胸水 c.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d.肝大 e.踝部水肿

4.心力衰竭时下述减轻心脏负荷的治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b P112 a.根据病情适当安排休息、活动。 b.绝对卧床休息 c.控制钠盐摄入 d.合理应用利尿剂 e.合理应用血管扩张剂 5.治疗洋地黄中毒所致的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最有效是的 a P117-13 a.苯妥英钠和钾盐 b.乙胺碘呋酮(胺磺酮和钾盐 c.异搏定(维拉帕米和钾盐 d.心律平和钾盐 e.奎尼丁和钾盐 6.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衰时错误的是 d p118-倒13行 a.慢性心力衰竭时使用 b.小剂量开始 c.逐渐加量 d.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期使用 e.瓣膜病引起的心力衰竭时慎用 7.心源性哮喘与哮喘难于鉴别时,治疗宜选用 b

a.洋地黄 b.氨茶碱 c.利尿剂 d.吗啡 e.硝普钠 8.正常人的心脏传导系统中哪一部分传导最为缓慢 b a.结间束 b.房室结 c.希氏束 d.左右束支 e.普肯耶纤维 9.诊断心律失常最主要的检查方法是 a a.心电图 b.心音图 c.超声心动图 d.心电图运动试验 e.心电图信号平均技术 10.窦性心动过速的心率范围通常是 b P129 a.80~100次/min

智慧树知到《循环系统功能与疾病基础》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循环系统功能与疾病基础》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循环系统是分布于全身各部的连续封闭管道系统,它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A:对 B:错 答案: 对 2、循环系统、脉管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是不同学科对一个系统的不同侧重的描述。 A:对 B:错 答案: 对 第二章 1、有关下肢浅静脉的描述,错误的是 A:大隐静脉是全身最长的浅静脉 B:大隐静脉行经内踝的前方 C:大隐静脉与隐神经伴行 D:小隐静脉行经外踝的前方 答案: 小隐静脉行经外踝的前方 2、不属于肝门静脉属支的是 A:肝静脉 B:胃左静脉 C:脾静脉 D:肠系膜上静脉

答案: 肝静脉 3、行经三角胸大肌间沟的上肢浅静脉是 A:头静脉 B:贵要静脉 C:肘正中静脉 D:肱静脉 答案: 头静脉 4、关于中动脉哪项是错误的? A:内弹性膜不明显 B:中膜无弹性膜 C:管径约为1~10mm D:可调节到各器官的血流量 E:又称肌性动脉 答案: 内弹性膜不明显 5、电镜下毛细血管可分为 A:连续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和血窦 B:连续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和真毛细血管 C:连续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和直接通路 D:连续毛细血管,血窦和真毛细血管 E:窦状毛细血管,真毛细血管和直接通路 答案: 连续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和血窦 6、下列各项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HDL B:LDL C:VLDL D:TG 答案: LDL 7、下列哪项不是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累及的? A:肺动脉 B:主动脉 C:冠状动脉 D:脑动脉 答案: 肺动脉 8、颅脑动脉粥样硬化不会直接导致 A:脑供血不足 B:脑栓塞 C:脑萎缩 D:血管性痴呆 E:脑水肿 答案: 脑水肿 9、关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病变多位于主动脉各分支开口处 B:可引起夹层动脉瘤 C:胸主动脉病变最严重

心脏和血液循环教学设计.doc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心脏和血液循环》教学设计 科学教育理论指导: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 启蒙课程。”因此,小学科学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学中,教师要善 于分析、把握本学科课程特点,把课内资源与课外资源相结合,为学生创造亲身经历科学探究过程的机会,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科学学习,发展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勇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建构基本的科学概念的原理,使学生乐于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和技能适应、改善周围的生活环境。 生命科学领域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梳理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心脏和血液循环》。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有:一、主要解决“心跳是什么”的问题,即认识心脏和了解 心脏的跳动。二、主要解决“心脏不停地跳动是在干什么”的问题,即认识心脏 的功能。三、讨论血液为什么要不停地流动,即了解血液循环的意义。由于认识 对象处于人体内部,认识起来增加了难度,所以,本课教学应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的顺序,借助多媒体化抽象为形象等手段来认识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由表及里就是通过学生测量心跳和脉搏,认识血液循的外在表现;借助模型、多媒体,让 学生看到本来无法直接看到的事物。 教学方法梳理: 本课的教学主要采用情境法、讨论法、讲解法及多媒体辅助法 在教学的导入环节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心脏的作用、心脏的保护、呼吸与血液循环的关系等问题,主要通过组织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交流与质疑,建构科学概念。 对于血液循环的路线,结合心脏的构成以及血管的分类作简要的讲解,以便学生大致了解血液循环的意义。 心脏的运动使人感到心跳,学生不怎么了解。运用多媒体手段,借助视频资料,可以更加直观形象地呈现相关情况,有助于学习与认识的深入。 学情分析:

医学影像学-循环系统

《医学影像学》教学备课 第四章循环系统 第一节心脏与心包 一、检查技术 循环系统就是一个不断运动得系统,现代影像检查对心脏与大血管疾病得诊断具有举足轻重得地位,它不仅能显示心脏大血管得外部轮廓与内部结构,而且能观察心脏得运动与功能,还可对血流进行测量。目前心脏大血管影像检查除传统得X线、超声、核医学、血管造影外,新近出现了多层螺旋CT技术与MRI心脏快速成像技术,拓展了心脏大血管检查得领域,已成为心脏大血管检查得重要手段。 (一)X线检查: X线检查包括胸部透视、心脏摄片、心脏血管造影检查。胸部透视尹影像清晰度差、无客观技术已基本淘汰。心脏血管造影仍旧就是目前多种心血管疾病诊断得金标准。 (二)超声检查 参考超声章节 (三)CT检查 常规得CT设备由于扫描时间与成像时间长,心内结构也显示不清,难于应用CT检查心,大血管。自从超高速CT设备与螺旋扫描技术问世以来,才使CT检查心、大血管成为可能。 CT检查包括MSCT、EBCT。MSCT图像质量高、检查时间短、费用较低,诊断效果较好,层厚已达0.5mm,可以用于冠状动脉成像。并配合多种重建技术,使得影像具有3维效果。EBCT主要用于观察心脏形态与瓣膜运动,计算心功能,分析血流动力学改变,由于空间分辨力较低,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四)、MR检查 心、大血管MRI检查得优点就是:①由于血流得流空效应,心大血管内腔呈黑得无信号区,与心血管壁得灰白信号形成良好得对比,能清楚地显示心内膜、瓣膜、心肌、心包与心包外脂肪;②MRI为无损伤性检查;③可从冠状面、矢状面、横断面以及斜面来显示心、大血管得层面形态。 目前心血管MRI成像速度已达20ms/s帧图像,可用于心脏得实时动态显示。时间分辨力得提高,改善了图像质量。

循环系统常见名词解释

循环系统常见名词解释 1.心力衰竭(心衰):由于心脏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引发心室充盈不足与射血能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减少,而引起得一组临床综合症. (1)左心衰竭:由左心室代偿功能不全所致,以肺循环淤血为特征,临床上最常见、 (2)纯得右心衰竭:主要见于肺源性心脏病及某些先天性心脏病,以体循环淤血为主要表现。 (3)全心衰:左心衰后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负荷加重,右心衰竭继之出现,即为全心衰竭。 2.心律失常:指心脏内得冲动起源、频率、传递顺序及冲动在心脏各部位得传导速度中任何一环发生异常引起心脏跳动得速率或节律发生 改变,称为心律失常。 3、心动过速:简称速脉,成人脉率超过100次/分,成为速脉.常见于发热,甲亢,心衰,血容量不足得患者(体温升高1℃,成人脉率增加10次/分,儿童增加15次/分。 4、心动过缓:简称缓脉,成人脉率低于60次/分,称为缓脉,常见于颅内压增高,房室传导阻滞,甲功减退,阻塞性黄疸等. 5、间歇脉:在一系列正常规则得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得脉搏,其后有一较正常延长得间歇,称间歇脉,常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 6、期前收缩(早搏):指先于正常心动周期出现得心脏搏动,称为早搏。分为房性,交界性与室性早搏.

7、二联律:每隔一个正常搏动后出现一次期前收缩,为二联律。 8、三联律:每隔两个正常搏动后出现一次期前收缩,为三联律。 9、脉搏短绌(绌脉):在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称为绌脉,,常见于心房纤颤得患者. 10、洪脉:当心排出量增加,周围动脉阻力较小,动脉充盈度与脉压较大时,则脉搏强而大,称为洪脉,见于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 11、细脉(丝脉):当心排出量减少,周围动脉阻力较大,动脉充盈度降低时,则脉搏若而小,扪之如细丝,称为细脉,常见于心功能不全,大出血,休克,主动脉瓣狭窄等。 12、交替脉:节律正常,而强弱交替出现得脉搏,主要由心室收缩强弱交替出现引起,见于高血压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4、奇脉: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称为奇脉。常见于心包积液与缩窄性心包炎,就是心包填塞得重要体征之一. 15、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官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得心脏病. 16、心绞痛:指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急剧得,暂时得缺血,缺氧所引起得临床综合症。就是冠心病常见类型。 17、心肌梗死:指冠状动脉病变得基础上,发生因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缺血导致心肌坏死。心梗就是冠心病严重类型,男性多于女性。 18、阿托品化:?抢救有农药(多为有机农药)中毒时,使用阿托品

浅谈发动机生产线切削液集中循环处理系统

浅谈发动机生产线切削液集中循环处理系统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切削液肩负着润滑冷却刀具、延长刀具寿命、带走切屑、冲刷机床、确保加工质量的多重“使命”,大批量生产情况下,发动机零件加工制造过程中与切削液相关的生产成本约占10%左右,大大高于刀具成本。由此可见,对切削液的长期有效利用就成为生产制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而切削液集中循环处理系统则正是因为满足了上述要求,因此得以在加工制造行业内被广泛应用。 关键词:切削液、循环处理系统、真空负压、过滤 伴随着时代的脚步跨入21世纪,中国的汽车制造业开始大踏步地快速发展,各类车型的产销量均逐年攀升,即便是遇到了2008年开始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国汽车工业也未显现出像西方发达国家的一样的颓势。汽车制造业的发展拉动了国内相关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快速增长,这其中就包括汽车的核心——发动机。年产20~40万台的全新发动机生产线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高质量的发动机零件加工离不开高精度的加工设备,而切削液又是加工设备工作过程的重要保障之一,可以说没有切削液的润滑冷却作用,高速切削、加工质量、生产效率等目前加工系统的几大因素都无从谈起。切削液起到的重要作用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必需控制其浓度、杂质含量、压力、流量、温度,浓度控制通过专用仪器定时监控,采取补水或补原液的方式就可解决,后四项要素则要依赖切削液集中循环处理系统(以下简称以下简称以下简称::系统 系统)去保证,尤其是杂质含量和温度。一旦控制不当,不但加工质量大受影响,上百立方的切削液也会很快腐化变质,经常性换液会造成生产成本大幅提高,长期还可能

导致昂贵的加工设备发生锈蚀。 集中处理系统的用途和目标可归纳为:为发动机零件加工生产线各金属切削设备提供符合特定要求(过滤精度、压力、流量、温度)的切削液,从而保证稳定的加工质量。便于生产车间对切削液的集中统一管理。过滤净化切削液,延长切削液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下面以国际发动机生产行业普遍采用的真空负压式过滤机组为主,展开对系统的介绍。 系统针对的被过滤介质一般为7%~10%原液浓度的水基乳化型切削液。一套完整的系统可包括 a.真空负压过滤机组(Vacuum Filter ):含粗过滤箱、精过滤箱(真空负压,负压度可调节。)、净液箱、除油及细小颗粒分离装置、刮屑排渣装置、过滤/供液泵组、切削液温控装置、备用箱等。 b.回液泵/回液箱(罐) 。 图1 集中处理系统的核心—过滤机组(模型)

循环系统病例分析

循环系统病例分析 病例1阵发性胸骨后疼痛,晕厥 病例2胸闷、气短、浮肿 病例3头晕、头痛,气短、胸闷,双下肢浮肿 病例4咳嗽、咳痰,呼吸困难 病例5呼吸困难、咳嗽、咯血 病例6发作性胸痛、胸闷 病例1 阵发性胸骨后疼痛,晕厥 于××,男性,48岁。 主诉阵发性胸骨后疼痛2年,加重20天伴晕厥1次。 现病史患者2年前于快速步行时出现胸骨后疼痛,呈憋闷样疼痛,位于胸骨中段,范围约手掌大小,休息后约3~5分钟左右疼痛逐渐缓解。此后每于快速步行、工作劳累或者情绪激动时均出现上述症状,休息后或者自服速效救心丸症状能缓解。20天前工作劳累时再次出现胸骨后憋闷样疼痛伴大汗,疼痛程度较前明显加重,被迫休息约20余分钟后症状缓解。此后发作次数较前频繁。10天前患者于上班途中突发意识不清,跌倒,小便失禁,具体持续时间不详,当时无恶心呕吐及抽搐,无肢体活动功能障碍。醒后自觉胸骨后持续性闷痛伴大汗,就诊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具体不详),症状缓解不明显,为求进一步诊治转诊我院。病程中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无呼吸困难,

无夜间憋醒,无尿频、尿急、尿痛,无恶心、呕吐,饮食、睡眠良好,二便如常。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8年,血压最高达145/110mmHg,曾规律服用珍菊降压片1片/次,每日3次,血压控制在130/80mmHg左右,近1年停用降压药物,血压维持在130/80mmHg左右。“腔隙性脑梗塞”病史8个月。“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史8个月(具体治疗不详)。否认肝炎、结核、肾病病史,有吸烟史。 体格检查T 36.8℃;Bp:右上肢125/70mmHg,左上肢120/70mmHg,右下肢130/75mmHg,左下肢130/80mmHg。R 18次/分;P 76次/分。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音,心界无扩大,心左界最远点位于左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cm,心率76次/分,节律规则,A2=P2,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及额外心音,未闻及心包摩擦音。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问题1该患者应该首先做哪些检查? 解说 ①心电图V1~V4导联呈QS波,ST段弓背向上抬高约0.1~0.2mv,T 波倒臵。 ②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0.28ng/ml,CK-MB2.4ng/ml,肌红蛋白 56ng/ml。血常规:WBC10.5×109/L。 问题2根据目前的临床资料能否明确诊断? 解说能明确诊断。从病史上看,患者胸痛的诱因、性质、部位、范围、持续时间以及缓解因素等特点均符合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病变特

循环系统常见名词解释

循环系统常见名词解释 心力衰竭(心衰):由于心脏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引发心室充盈不足 和射血能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减少,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症。 左心衰竭:由左心室代偿功能不全所致,以肺循环淤血为特征,临床上最常见. (2) 纯的右心衰竭:主要见于肺源性心脏病及某些先天性心脏病,以体循环淤血为主要表现。 (3)全心衰:左心衰后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负荷加重,右心衰竭继之出现,即为全心衰竭。 心律失常:指心脏内的冲动起源、频率、传递顺序及冲动在心脏各部位的传导速度中任何一环发生异常引起心脏跳动的速率或节律发生改变,称为心律失常。 3.心动过速:简称速脉,成人脉率超过100次/分,成为速脉。常见于发热,甲亢,心衰,血容量不足的患者(体温升高1℃,成人脉率增加10次/分,儿童增加15次/分。 4.心动过缓:简称缓脉,成人脉率低于60次/分,称为缓脉,常见于颅内压增高,房室传导阻滞,甲功减退,阻塞性黄疸等。 5.间歇脉:在一系列正常规则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脉搏,其后有一较正常延长的间歇,称间歇脉,常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 6.期前收缩(早搏):指先于正常心动周期出现的心脏搏动,称为早搏。分为房性,交界性和室性早搏。 7.二联律:每隔一个正常搏动后出现一次期前收缩,为二联律。 8.三联律:每隔两个正常搏动后出现一次期前收缩,为三联律。 9.脉搏短绌(绌脉):在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称为绌脉,,常见于心房纤颤的患者。 10.洪脉:当心排出量增加,周围动脉阻力较小,动脉充盈度和脉压较大时,则脉搏强而大,称为洪脉,见于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 11.细脉(丝脉):当心排出量减少,周围动脉阻力较大,动脉充盈度降低时,则脉搏若而小,扪之如细丝,称为细脉,常见于心功能不全,大出血,休克,主动脉瓣狭窄等。 12.交替脉:节律正常,而强弱交替出现的脉搏,主要由心室收缩强弱交替出现引起,见于高血压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4.奇脉: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称为奇脉。常见于心包积液和缩窄性心包炎,是心包填塞的重要体征之一。 15.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官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 16.心绞痛:指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症。是冠心病常见类型。 17.心肌梗死:指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因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缺血导致心肌坏死。心梗是冠心病严重类型,男性多于女性。 18.阿托品化:抢救有农药(多为有机农药)中毒时,使用阿托品剂量应根据中毒程度适当掌握。由于有机磷农药中毒后对阿托品的耐受量增大,重度中毒必须早期给予足量,由静脉注射,以求速效。以后根据情况,定时给药,使之阿托品华化。使用阿托品剂量适量出现五大临床表现:一大(瞳孔散大)二干(口干皮肤干燥)三红(面部潮红)四快(心率加快)五消失(肺部啰音消失) 17.临床肌力分级 0级:肌肉完全麻痹,触诊肌肉完全无收缩力

各种因心血管血液循环系统而引起的疾病讲课讲稿

各种因心血管血液循环系统而引起的疾病

各种因心血管血液循环系统而引起的疾病 高血压 我们来看看高血压这个疾病,它形成的一个机制,首先,一个身体正常的人他的血压呢在高压120,低压大约在70、80、90、之间都算是正常的,可是当一个人年纪越来越大的时候,通常他的血压也会逐渐变得不稳定,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血压不稳定呢?我们知道血压是帮助身体血液循环的必要条件,当我们的血压正常的时候就可以支持血液的循环正确,这里有个条件,血液循环正常的时候就可以支持血液的循环正确,,但这里有个条件,血液循环才是我们的关键,血液循环正常比血压正常更为重要,因为血压是服务于血液循环,对吗?好了,所以我们现在把高血压这个疾病的重点先转移出来。 转过来看,血液循环才是高血压这个疾病的关键问题,那么血液循环受哪些因素影响,首先受到血管的弹性影响,假设血管没有什么弹性,那么血液要想正常循环,就有困难。各位有没有看到,水管如果软塌榻地在那里,水就很难流动,如果水管笔直,很有弹性,水就冲的比较远,对吧?玩过水的人都知道,如果要让水射的比较远它就要把前面那个端口压一下加一下水压,对吗? 影响血液循环的另一个因素,就是血液的粘度,在江,河,湖泊里面水越干净就流的越快,水越脏就流的慢。好了,我们现在理解一下血液循环的目的,血液循环的目的是要把营养和氧气送到全身每个细胞,令到每个细胞都能够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一旦血液当中的有害物质。比如说,脂肪过高,胆固醇过高,游离的钙过高,血粘度过高,那么当血液当中的粘度增加,那么血液相对它的流动速度就会下降。另外一个当血管变得逐渐硬化,逐渐失去弹性的时候,血液循环也会受到影响。好了,记住,我前面讲的人的血压是服务于血液循环的,当一个人年纪增加他的血粘度上升,血管硬化的时候,他的血液循环会减慢,他的养分供应速度会减慢,可是减慢是要不得的,因为一减慢就意味着全身细胞得不到及时的营养,各位你知道不知道那些细胞差几分钟

经络是人体的微循环系统

经络实质的微循环学说 作者:山东省立医院王海泉 摘要 经络是人体的微循环系统,经脉是微循环相对集中的区带,络脉是经脉区带以外的微循环,穴位是微循环开放的集中点。经络现象是人体微循环血管的肌肉,支配微循环的神经系统相互作用的功能表现。经脉、穴位在人体的存在部位是一定的。 新的经络假说必须能解释有关的现象功能,本文试用微循环理论解释了循经感传、经络实质模型、其他经络实质理论、针灸、一般气功过程等有关的经络问题。也仅仅是对经络的肤浅认识,缺乏深入的实验依据。只希望能为中医、针灸、气功的研究提供一条新的思路,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祖国医学源远流长,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古代医学家和气功家在长期医疗和练功实践中发现了经络,并逐步完善创立了经络学说,成为针灸和气功的理论基础,也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古代医学家和气功家始终没有停止对经络实质的探讨,但由于手段的限制,对经络的认识只是停留在直观感觉和解剖肉眼所见的水平。自五十年代起,随着科研方法的进步,对经络现象和经络实质的认识取得了很大进展,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经络实质提出了各种假说,由于中医工作者受知识结构和试验手段的限制,不能充分运用先进的科研方法,而西医工作者往往忽视了中医理论的整体性,把经络孤立起来进行解剖分析,实验,在认识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仅仅是对经络实质的某一方面或某种现象的描述,不能完整的将经络系统的奥秘揭示出来,因而也无法圆满解释经络在针灸,气功,中医中的功能和现象。 现代研究已表明,经络是客观存在的,在功能上与神经系统,血管系统(包括淋巴系统),肌肉组织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但又具有相对独立的结构和功能。基于前辈们的研究成果,本人从中医整体观出发,将经络理论与微循环学说进行对比研究表明:经络与微循环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有许多共同之处,因此诞生了“经络实质的微循环学说”。 现在对经络和微循环的研究才刚刚开始,提出“经络实质的微循环学说”,以一种并未完全认识清楚的理论来解释“经络”这个谜似乎有些荒诞,但由于对他们研究的角度和深度不同,将他们相提并论的对比研究,必然对双方都有促进作用。我们不要忘记生命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谜。生命起源从无机物,有机物到产生生命以至具有思维能力的高级生命的过程,仍然存在着许多未揭开的奥秘。在人类认识世界的探索中,许多重大发现,往往是以想象和假说为前奏的。 经络实质的微循环学说 经络是人体的微循环系统,经脉是微循环相对集中的区带,络脉是经脉区带

血液循环教学案例

课题《血液循环》第三课时 主讲教师:陈磊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以及血液变化的规律。 2.了解脉搏产生的原因及测量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以及血液变化的规律。 2.教学难点: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以及血液变化的规律。 三、教学准备:人体血液循环途径的动画。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某同学因不讲究卫生引起下肢皮肤发炎,医生建议使用抗生素,在手背输液,那么,你能分析手背静脉中的抗生素是如何到达下肢皮肤发炎处的吗? (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已有知识经验:哺乳动物的血液循环途径和人体内心脏血管的相关知识。为使问题顺利解决,教师可将问题分层细化(分五个步骤进行): (1)抗生素在人体内的起始点在哪里?(手背的静脉内,存在于血液中) (2)手背中的血液在流动吗?流向哪儿?教师引导学生从静脉的概念入手,因学生已知静脉是与心房相连,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

脏的血管,故不难回答流回到了心脏(抗生素也就自然到达心脏,必须指出回到右心房,进入右心室)。 (3)与右心室相连的血管是什么?它能把血送到下肢吗?与右心室连接的血管是肺动脉,而送到下肢去的动脉应是主(体)动脉。故仍不能送到下肢,而是送到了肺部。 (4)从上可知送到下肢的血液应是从主动脉出来,而主动脉与左心室相连,也就是说肺部的血液只有回到左心室,才能最后到达下肢;问题是肺部的血液如何回到左心室?同理回到心脏的应是静脉,与左心房连的是肺静脉,即血液由肺静脉流回到左心房,进入左心室。 (5)左心室的血液通过主动脉,然后逐级分支到达下肢毛细血管(由于内环境知识要在第六册讲解,教师只要讲到毛细血管即可,如有好奇学生问题可简单介绍)。 在以上分析时,为加强理解,防止遗忘,教师可在黑板上作如下记录并用多媒体展示整个过程: 手背处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 下肢血管←主动脉←左心室←左心房←肺静脉 (三)概况总结 1.体循环与肺循环的途径。学生已经知道,血液流动的动力来自于心脏,血液从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结合以上分析血液有两次出心室,两次进心房。以左心室为起点的循环,把血液送到全身各处,称为体循环;以右心室为起点的循环,把血液送到肺部,称为肺循环。请同学们自己归纳出体循环与肺循环的途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