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5月)

英语学习讲义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英语试题 本试题卷共10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 5分,满分7. 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吋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 19.15 . B.£9.18 C.£9.15. 答案是C。 1.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Their work. B. Plans on the weekend. C. A street dance contest 2. Why does Susie want to go to Alaska? A. To visit friends. B. To visit a gallery. C. To watch the northern lights. 好好努力梦想终会实现 1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双周考试题(含答案)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双周考试 历史试题 一、客观题(每题2分,共48分) 1、“杜鲁门总统及其幕僚,还有多数美国人相信,苏联笃定要牢牢控制中东欧,进而要在全 世界范围内发起进攻。美国政府由此制定了—套全球性的遏制战略。”材料中“遏制战略”的开端是( ) A.铁幕演说B.杜鲁门主义C.马歇尔计划D.建立北约 2、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 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 ) A.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 B.促成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 C.导致欧洲出现对峙 D.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 3、在朝鲜战争的初期,苏联空中秘密支援中国时,要求参战的苏联飞行员使用汉语或者朝 鲜语通话,参战的米格飞机涂装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外装,同时飞机不准在海上作战。 这表明( ) A.苏联响应中朝两国的战略请求B.苏联与美国争霸中处于劣势 C.中国与苏联的关系已出现裂痕D.苏联不愿与美国发生全面冲突 4、前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说:“不结盟运动的目的,是要使大国认识到,世界命运不能掌握 在他的手里。”由此可知不结盟运动( ) A.是小国反对殖民主义的产物B.有力地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C.彻底打破旧的国际政治格局D.使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 5、战后日本外交政策经历了四个阶段:全盘接受美国政治经济改革的“政治侏儒”外交; 美国庇护下的“经济外交”;以美日关系为基轴的“多边自主外交”;“政治大国外交”。 由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日本外交侧重点由经济变为政治B.日本外交性质由追随变为自主C.美日关系仍是日本外交的重点D.战后日本的外交姿态由高变低 6、1960年,日、美修改1951年签订的军事条约,删除了原条约中驻日美军可以用于镇压 日本内乱的条款,保留了原条约中美军驻扎日本、双方共同应对对日本领土上的任何一方的武力进攻等内容,签订了新的日美安全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 ) A.表明日美军事同盟受到削弱 B.标志着亚太地区的力量对比改变 C.反映出日本已经成为经济大国 D.意味着美国在亚洲维持冷战政策 7、1960年3月,戴高乐邀请赫鲁晓夫全家访法,会谈时提出“缓和、谅解、合作”的政治 主张。这表明截高乐时期的外交( ) A.重在突出法国在西欧的地位B.能够突破意识形态的限制 C.企图把美国势力排挤出欧洲D.注重加强西欧内部的团结 8、“与会国深信,新解放的国家的出现将有助于缩小集团对立的地区,从而鼓舞旨在加强和 平以及促进独立与平等的国家之间和平合作的趋势。”该会议的召开( ) A.标志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加强B.预示着冷战期间国际力量的失衡 C.反映了两极格局下政治力量的变化D.消除了亚非国家之间的政治分歧 9、法国总统戴高乐认为,“超国家机构”可以解决一些技术性问题,它“没有政治上的权力 和效能”, “只有国家才是有权命令并有权要求服从的实体”。这反映出欧洲一体化( ) A.遭到重要国家的反对B.面临主权让渡难题 C.缺少政治方面的约束D.阻碍国家权力实施 10、萨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西方在冷战中获胜带来的不是胜利,而是衰竭。”其依据主要是( ) A.美国的冷战战略遭遇重大挫折 B.西欧经济发展陷入困境

黑龙江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大庆中学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命题人: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后汉书》所述:樊重三世共财;缪彤兄弟四人皆同财业,及各娶妻,诸妇遂求分异,彤乃闭户自挝,诸弟及妇闻之,悉谢罪;蔡邕与叔父从弟同居,三世不 分财,乡党高其义。材料表明当时 A.数世同居共财的现象仍普遍存在 B.政治结构形成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C.宗法组织参与构建社会行政体系 D.对合族而居现象有一定的认可度 2.《史记·齐太公世家》《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讲述了姜齐以及田齐的兴衰史。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册命田和为齐侯,自此田氏在形式上取得了齐侯的合法地位。这反映了 A.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B.分封制度逐渐恢复 C. 诸侯国内部政权争夺激烈D.周朝统治基础有所扩大 3.“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赢秦氏,始兼并,传二世。”这段《三字经》反映了 A.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 B.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 C.由分封走向统一的进程 D.君主专制强化的历程 4.有学者认为,古代推行的某种制度是该王朝“无为而治”治国思想的体现,它增大了地方行使政治经济的自主权力,促进了地方发展生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 有利于发挥地方优势。此学者论述的制度属于 A.郡国并行制 B.节度使制 C.转运使制 D.地方三司制 5.唐代名臣范祖禹说:“中书造命,门下审覆,尚书奉行,机事往往留滞,上意亦颇以为悔。”由此可知,范祖禹认为三省六部制 A.易形成冗官现象B.降低了行政效率 C.减少了决策失误D.加强了君主专制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1-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双周练试题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双周练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孔子曾说:“舜其大孝也与”;战国时期的孟子言必称尧舜,也说:“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 荀子也称善“尧舜者天下之善教化也”。这些表明: A.儒家学说源自于远古的尧舜B.儒家借助圣王宣扬伦理道德 C.儒学理论不适应现实的需要D.儒家注重维护封建伦理秩序 2.先秦时期有学者认为:没有土地,可以设法开辟土地:没有政权,可以设法重新建立政权;如果失去人民,那就一切都谈不上了。该思想: A.包含了朴素的民主思想B.反映了统治阶层对民意的重视 C.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D.说明了民众是国家存在的根基 3.“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下列选项中与上述观点出自同一位思想家的是: A.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B.主失其神,虎随其后;主上不知,虎将为狗 C.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D.官无常责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4.战国时期,法家主张“剪除私门势力,选拔法术之士”,“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墨家则提出“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他们的主张相同之处在于: A.建立集权制度 B.实现富国强兵 C.完善人才选拔体制D.打破原有政治秩序 5.据《春秋繁露》记载,君主“为政而任刑,谓之逆天,非王道也”,若“逆天”,自然界就会出现诸如日蚀、地震等灾异。这一主张: A.强化了君主的绝对权威B.体现了道家的治国理念 C.彰显了儒家的治国思想D.消弭了自然灾害的影响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高一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 说明: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 本大题共 50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 题目要求。 1.春秋时期,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 。到战国时期,魏国实行“一夫挟五口,治田 百亩”的授田制。这反映了 A.铁犁牛耕的产生B.政治制度的变革C.自然经济的发展D.土地制度的变化 2.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观察下列剪纸,它们形象地反映了 A.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C.领先世界的手工技术 D.古代社会的和谐融洽 3.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正式确立,成为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元代王祯在《农书》中强调农事应包括 垦耕、耙劳、播种、锄治、粪壤、灌溉、收获等活动。这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 ①注重农时②精耕细作③自给自足④男耕女织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4.清代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俗语云:‘百年田地转三家’??今则不然??十年之间,已易数主。”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A.土地私有制的存在B.地主阶级掌握政权 C .广大农民生活困苦D.土地兼并现象严重5.宋代城市中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瓦子”,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据宋《燕 翼诒谋录》记载:“东京相国寺乃瓦市也,僧房散处,而中庭两庑可容万人,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 趋京师以货物求售、转售他物者,必由于此。”宋代“瓦子”生意兴隆的政策性因素是 A.商品经济的繁荣B.市民阶层的扩大 C .重农抑商政策松弛D.城市经济的发展

6.下面是秦汉至明清水旱等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及其频率一览表。据此最可能的推断是 朝代秦汉唐宋元明清 次数375 493 874 513 5105 5344 频率0.85 次/年 1.7 次/ 年 2.7 次/ 年 5.31 次/ 年 18.5 次 / 年19.9 次/ 年A.政府效率救灾低下B.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C .人地矛盾日益突出D.农业生产日渐衰退7.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 曾祖父) 无泽为汉市长。”由此可见,司马迁曾祖父从事的应是 A.行政机构管理B.军政事务管理C.商业贸易管理 D .文化典籍管理 8. 17 世纪晚期的传教士估计,仅上海就有20 万织布工人和60 万提供纱线的纺织工人。广东等地的丝织、陶瓷业还主动灵活地调整产品结构,开发了专供海外市场的“粤缎”、“粤纱”等。材料印证了 A.海外贸易促进国内市场的扩大B.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的兴盛 C.沿海地区生产专业化的分工D.东南沿海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9.学者吴晓波在分析引发西方工业革命的纺织业在中国没有产生同样变革的根源时指出:明代中国乡村每 个农家都有织机一部,耕作之余,无论妇幼老小都通宵达旦从事纺织。虽然每户所织之布数量甚微,但众 多的户数聚合成惊人的产量,仅仅一个松江府每年所产棉布就比英国大出 6 倍。据此作者认为 A.低廉的劳动力成本阻碍了生产方式的变革 B .中国家庭手工业的生产效率远远高于西方 C.科学技术的落后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障碍 D .国内市场狭窄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10.清乾隆中期以后,只开广州一处与西方通商,但这并没有阻止中外贸易的扩大,道光时中国出口货物 的价值与乾隆时期相比,出现了成倍增长。这主要是由于当时 A.中国试图融入世界市场B.西方积极向中国开辟商路 C.中国经济的近代化转型D.“海禁”政策未能严格执行 11.中国古代商人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 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 材料表明,引发人们经商致富的动机中 A.包含着否定商业发展的基本因素B.体现了发展农业生产的根本目标 C.折射出由抑商到崇商的观念变迁D.表明了商人参加科举的强烈诉求 12.清朝徽商开办的“胡开文墨庄”采用前店后坊的经营方式,店面朝街,内部布局为三合院混合楼房、 平房,为制墨作坊。到第四代传人胡贞观时,胡开文老店已经拥有管事、副管事、雕工、模工、墨工等各 类雇工百余人,年产墨数万斤。这说明当时 A.资本主义雇佣关系开始出现B.徽商经营方式深受西方影响 C.商业资本渗入生产领域增多 D .徽州坊市制度残余依然存在

2020-2021学年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Word版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命题:高一数学组 考试时间:2021年1月31日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ln(2)}A x y x ==-,集合2{|20}B x x x =-<,则A B =( ) A .{|0}x x < B .{|2}x x < C .{|02}x x << D .? 2.cos1050?= A. 12 B. 12- C.3- D.3 3.已知a >0且a ≠1,则“log 1a b >”是“b a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t (月份) 2 3 4 5 6 … y (万元) 1.40 2.56 5.31 11 21.30 … ) A .y t = B .123t y = ? C .y t = D .212 y t = 5.已知1cos 123πθ??-= ???, 则5sin 12πθ?? + ??? = A .13- B .13 C .223- D .223 6.已知1ln 2a =,sin 6 b π =,1 22c -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为( ) A .a b c << B .a c b << C .b a c << D .b c a << 7.函数1()( )21 x x f x x -=+的部分图象大致是( ) A . B . C . D . 8.已知函数2()[sin()]3)cos()f x x x x ωωω=+(0)ω>在[0,]π上有且只有四个零点,则实数ω的取值范围是( ) A. 5[,2]3 B.5(,2)3 C. 5[,2)3 D.5(,2]3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 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双周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2020级 第三次双周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1.5ⅹ30=45分) 1.文明的意义只有在历史上的长时段中才能凸现,站在今天,回顾人类从早期游徙不定到定居生活的转变过程,最具决定性意义的一步是( ) A.谷物种植B.房屋建造C.陶器制作D.牲畜饲养 2.2019年7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位于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通过良渚考古发掘,学者们普遍认为当时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出现了权贵阶层。以下能作为直接证据的考古发现是() A.城中发现20多万公斤的炭化稻堆积 B.少数墓葬有精美的玉器和陶器随葬 C.古城遗址布局与山形水势充分契合 D.碳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3000年左右 3.史学家虽未发现夏朝考古的直接证据,但发现了与其时间地点最吻合的遗址,它是() A. 姜寨遗址 B. 良渚遗址 C. 二里头遗址 D. 殷墟遗址 4.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立家”,对士、庶而言,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说明() A.宗法制和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B.家国同构有利于凝聚宗族强化王权 C.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D.周代血缘政治弱化了贵族特权地位 5.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非常重视祭祀B.注重精耕细作 C.农业地位很高D.国家正式形成 6.“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段材料最有可能选自() A. 《老子》 B. 《论语》 C. 《诗经》 D. 《韩非子》 7.冯友兰先生认为,孔孟思想的特点在于“道中庸”,在伦理道德领域见长,老庄思想的特点和优势则在于“极高明”之哲学领域。在冯友兰先生看来,儒道两家() A.互相吸纳融合B.具有优劣之分C.展开思想争鸣D.具有不同传统 1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度下学期泗县二中高一期末检测卷 历史 一、选择题 1.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 A.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 B.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C.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 D.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2.据清代史书记载:“上自绅富,下自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对上述材料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的必然产物 B.是重农抑商政策带来的后果 C.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3.下列言论中不能反映重农抑商政策的是() A.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B.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C.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D.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4.某地发现一座古墓,考古人发掘出的随葬文物有以下物品,请判断此古墓的大致年代() ①丝织品②景德年间瓷罐③唐三彩④哥窑瓷瓶⑤珐琅彩A.唐朝B.北宋C.南宋D.清朝 5.下图中的生产工具分别出现在什么朝代() A、汉朝和唐朝 B、春秋战国和汉朝 C、三国时期和唐朝 D、都是唐朝6.有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经济的基本格局:“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长鸣,是工业文明曙光初现,而第三世界则依然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传统的畜牧业经济,第二世界则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男耕女织,耕织结合的传统农业经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近代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②民族工业占绝对优势③经济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别④形成均衡发展的经济格局 A.①②B.①③C.②③ D.③④ 7.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的素材主要有:“从工场到工厂”、“火烧圆明园”、“洋务运动”、“逐渐缩小的世界”等其所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晚清政府的自救 B.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C.工厂制度成为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 D.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完整版)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完整版)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周灭商后,面对广大的土地和空间,摈弃了夏商时代的外服制统治方式,而将土地分封给功臣、子弟和臣服的异姓诸侯,让他们去拓荒、保土和安民,推广周天子的一统政治。这说明西周的分封制 A.确立了中央集权体制 B.强化了周天子对地方直接控制 C.保证了统治秩序稳定 D.推动国家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 3.《荀子·君道》:“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可见,荀子旨在A.强调以法治国的必要性 B.否认法治与权势的重要 C.论证法治是人治的补充 D.说明人治比法治更重要 4.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出土的“战国时期铁器生产工具和铁农具”数据表 铁器出土地点总件数 生产工具 件数 (约) 生产工具所 占百分比 铁农具 件数 铁农具所占 百分比 辽宁抚顺80余7796.2%6888.3% 山西长治36余3186.1%2167.7% 湖南长沙70余2130%1780.9% 广西平乐181余17093%9153.3%

此表反映了这一时期 A.铁器工具在北方被广泛使用 B.古代冶铁技术长期领先世界 C.铁农具已出现并运用于生产 D.铁制品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 5.中国传统年画是一部风俗文化的辞典,从中可以找到各个时期鲜明的文化个性。对下面年画《男耕女织》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图中生活以“井田制”为前提 B.该场景最早出现于秦朝时期 C.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经济模式 D.反映了古代丰衣足食的生活 6.孔子形象在历史典籍中有诸多介绍。《庄子·外物》记载孔子“修上而趋下,末偻而后耳”;汉代《春秋纬》颂:“孔子长十尺,大九围,坐如蹲龙,立如牵牛,就之如昴”。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史料记载没有纯粹客观公正可言 B.孔子形象与儒学地位演变相关 C.人物形象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模糊 D.历史人物的形象难以达成共识 7.漫画能够形象诙谐地反映历史事件。对如图所示汉初历史事件的解释,正确的是 A.最终导致了封国叛乱 B.弥补了分封制的弊端 C.保证了国家长治久安 D.解决了君与相的矛盾 8.由亚洲协会和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海洋的秘密:唐代沉船与亚洲早期贸易”在纽约展出。以下文物可能出现在展览中的是 A.斜纹提花织物 B.粉彩瓷 C.珐琅彩瓷瓶

2020-2021学年湖北沙市中学高二下第一次半月考化学试卷

1 2020-2021学年湖北沙市中学高二下第一次半月考化学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根据元素周期律和物质结构的有关知识,以下有关排序正确的是() A .离子半径:Ca 2+>Cl ->S 2- B .第一电离能:Si > C >N C .电负性:F >S >Mg D .热稳定性:SiH 4>H 2S >H 2O 2.已知次氯酸分子的结构式为H ﹣O ﹣Cl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依据其结构判断该含氧酸为强酸 B .O 原子与H 、Cl 都形成σ键 C .该分子为直线形非极性分子 D .该分子的电子式是H :O :Cl 3.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使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合理的是 A .根据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变化趋势,推出Al 的第一电离能比Mg 大 B .根据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族序数的关系,推出卤族元

素最高正价都是+7 C.根据溶液的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推出pH=6.8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D.根据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的规律,推出2 CO通入NaClO 溶液中能生成HClO 4.下列无机含氧酸分子中酸性最强的是() A.HNO 2B.H 2 SO 3 C.HClO 3 D.HClO 4 5.碘单质在水溶液中溶解度很小,但在CCl 4 中溶解度很大,这是因为() A.CCl4与I2分子量相差较小,而H2O与I2分子量相差较大 B.CCl4与I2都是直线型分子,而H2O不是直线型分子 C.CCl4和I2都不含氢元素,而H2O中含有氢元素 D.CCl4和I2都是非极性分子,而H2O是极性分子 6.下列关于杂化轨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中中心原子通过sp3杂化轨道成键时,该分子不一定为正四面体结构 B.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σ键或用于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对 C.H2SO4分子中三种原子均以杂化轨道成键 D.N2分子中有一个σ键、2个π键 7.关于乙烯分子中有5个σ键、一个π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 B.sp2杂化轨道形成π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σ键 C.C、H之间形成的是s﹣pσ键,C、C之间的π键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D.C、C之间形成的是sp2﹣sp2σ键,C、H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8.六氧化四磷的分子结构中只含有单键,且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则该分子中含有共价键数目是() A.10B.12C.24D.28 9.下列分子的空间构型可用2 sp杂化轨道来解释的是()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8)

山东省日照市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牛在中国作为勤奋、力量、镇邪、诚实、吉祥、丰足的象征,其形象已深深地融入中华文化之中,形 成诸如“鞭春牛”“送春牛图”及“舞春牛”“唱春牛”“跳春牛”“春牛会”等灿烂的“春牛”母题民俗文化。“春牛”文化的形成发展主要缘于 A.个体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 B.农耕文明不断发展 C.重农抑商政策的长久推行 D.政府重视农业生产 2.右表为清乾隆元年(1736年)安徽休宁某地土地所占有情况。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A.租佃制日益普遍 B.农业收益提高 C.自耕农经济盛行 D.土地兼并严重 3.重农抑商政策是在重视农业生产和发展的同时,重官商,遏制农民经商,打击富贾大商,抑制中小商 贩人数过多。这长明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 A.便于专制政府与民争利 B.适应维护专制统治的需要 C.压抑了社会经济的活力 D.推动了农业经济持续发展 4.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形式的铸币以及黄金同时存在,大量流通,而高利贷竟然也成为一种有社会信誉 的行业。这种现象说明 A.商品经济空前发展 B.“工商食官”传统格局被打破 C.社会秩序高度失控 D.诸侯争霸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 5.周安平在《中国古代市肆考略》中指出:北宋以前,“市”是零售活动的唯一形态,随着社会经济 的发展,总体上呈现壮大态势。但之后,“市”不再是零售活动的唯一形态,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官府的重视程度随之下降。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商业市镇开始兴起 B.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C.坊市制度逐渐打破 D.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2018-2019学年下学期2018级 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2019年4月22日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 1.进入春秋以后,郑国开垦了“蓬蒿藜藿”之地;晋国开垦了狐狸豺狼所居的“南鄙之田”;宋郑之间的“隙地”(可垦而未垦之地),也在被压榨的奴隶的辛勤劳动下开垦出来。上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春秋奴隶制发展成熟 B.土地国有制度的瓦解 C.牛耕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2.土地兼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必然产物。宋朝初年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到了宋真宗时期便出现了“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的景象。这表明宋朝的土地政策() A.释放了土地私有的活力 B.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导致了社会矛盾急剧恶化 D.减轻了农民的赋税力役 3.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任江宁织造,根据当时的制度,其生产的产品()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4.明宪宗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规定:“轮班工匠,有愿出银价者,每名每月出银九钱,免赴京……不愿者,仍旧当班。”这种纳银代役的政策() A.有利于明代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B.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 C.加强了工匠对国家的人身依附 D.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5.学者许倬云说:“战国以来存在着强大的城市化与商业化进程,其中隐含的种种可能,在汉代帝国复杂的政治与社会演变中遭到了窒息。”这是因为汉代() A.中央集权严重削弱 B.长期战争导致经济衰落 C.国家的经济集权日益加强 D.土地兼并加剧社会动荡 6.以下关于市的材料中,最符合右图《清明上河图》(局部) 场景的是() A.“……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 B.“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 C.“夜雨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 版新人教版

2019第二学期高一期末历史试题 分值: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每一小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 1.潮汕方言中流传不少农业谚语,比如“立秋有雨,庄稼点头”“生地葱,熟地蒜,肥田芋,压平埠(意为提高产量)”、“早田深水养,晚田一巴掌”、“换田不如换种”等。这些谚语整体上反映了我国传统农业( ) A.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B.精耕细作的特点 C.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注重因地制宜 2.明朝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和西方显露资本主义的曙光,大致处于同一个历史时代。但不久,两者从此进入两种不同的轨道。导致近代前夕中国经济相对迟滞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 B.人口压力过大 C.传统农耕文明的衰弱 D.自然经济的根深蒂固,阻碍社会结构的更新变革 3.世界著名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认为:“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自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和城市化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下列史实不能够印证材料观点的是( ) A.“交子”的出现 B.坊市界限的打破 C.商帮的形成 D.官营手工业的发达 4.明朝中期,苏州东城“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私营手工业发达 B.官营手工业兴盛 C.雇佣关系出现 D.家庭手工业普及 5.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麻曾是中国古人重要的纺织原料,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例如:披麻救火、快刀斩乱麻、皂丝麻线和心乱如麻等,但是到了明代,民间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 A.更加舒适廉价的棉纺织品的冲击 B.来自西方工业化生产的冲击 C.官营手工业对民间手工业的冲击 D.丝织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 7.马克思说:“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他的统治已到末日;另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的火花将取而代之。”这“革命力量的火花”是指( ) A.水力 B.核能 C.煤炭 D.电力 8.与烟草、土豆等农作物最初从美洲传向欧亚大陆有直接关联的历史人物是( )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9.近代以来,科技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以下的场景不可能出现的是( )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测试题(卷)与答案解析

历史必修一期末水平测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唐朝掌管草拟和颁发政令以及审核政令的机构分别是() A.中书省和门下省 B.门下省和尚书省 C.政事堂和门下省 D.中书省和尚书省 2.一名日本人在拿到了清政府准许其开办工厂的营业执照,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A.1840年 B.1860年 C.1895年 D.1901年 3.《明太祖实录》记载明初中央"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顽(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一作法的根本目的是() A.不设丞相,缓和君臣矛盾 B.各机构平等,避免权力集中 C.各部权限分明、效率提高 D.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4.下列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取胜的社会主义革命 B.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C.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D.推动了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 5.古希腊城邦中最流行的政体是() A.贵族制和制 B.贵族制和平民制 C.君主制和寡头制 D.寡头制和僭主制 6.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最主要原因() A.中关系恶化,社会主义阵营瓦解 B.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C.美国的经济政治力量下降 D.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影响 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主体,而美国却通过独立战争确立了政体,但两国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道路。据此,请回答7、8题: 7.英国《权利法案》公布的意义在于() A.使议会得到了自由选举国王的权利B.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C.宣告废除了封建制度D.宣告废除了君主制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2019年11月26日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殷墟甲骨卜辞大多是占卜的记录。从10 多万片甲骨卜辞中可以看出,一切民事都被涂上了“神事”的色彩。商王一年之中,无日不祭;大事小事,无事不卜。这反映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宗法制度雏形已现端倪 B.政权与神权的紧密结合 C.政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D.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 2.《左传》载:“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墨子》亦载:“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下列选项中的“鼎”与材料中的“鼎”含义相同的是 A.问鼎中原 B.春秋鼎盛 C.钟鸣鼎食 D.一言九鼎3.《诗经》中周颂共三十一篇,除《臣工》、《丰年》等篇章是为了春夏祈谷、秋冬谢神而作的祭歌外,其余大多为对周室祖先的礼赞,是先人崇拜。据此可知周颂 A.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 B.积极宣扬礼乐文化 C.使王权披上神秘色彩 D.深受宗法观念影响 4.秦朝三公之下有九卿:奉常,掌管宗庙祭祀礼仪;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少府,掌管皇室财政;卫尉,掌管宫门警卫;太仆,掌管宫廷用马;宗正,掌管皇族、宗族事务…… 这反映了九卿 A.职权细化,各负其责 B.服务皇室,君权至上 C.政务繁杂,中央集权 D.官员众多,权力分化 5.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秦之所忧者在孤立,而汉之所忧者在诸侯。”为了解决“汉之所忧”,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A.频繁更换丞相 B.任用亲信和近臣 C.建立刺史制度 D.颁布“推恩令” 6.《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存未当,则门下缴驳,……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填‘奉行’而巳。”这一分工

高一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高一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备课组长:武宇红 一、教学情况: 从以上数据可得,本次历史期末考试均分,优秀率为%,及格率为%,期中考试优秀率%,及格率%,由此数据可看出学生文理科的偏科现象逐渐显示。各班级均分最高分,最低分,相差分,除去3班外,各班相差不大,相差在3分之内。这是近两个月以来,基本上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每位教师认真二次备课上课的成果。 二、试卷分析: 1、试卷以现行教材为依托,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核,题目容量适中,难度适中,无怪题、偏题,试卷中还出现了一些多次做过的题目。 # 2、试卷组成和结构:本次试卷分为选择题、材料问答题,两者比例为6:4。题型仍采用单项选择题与材料题两大类;单项选择题,有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材料题有2大题,共40分。

三、学生出错原因分析: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仍然是一个大问题,70分以下的学生,尤其是不及格的学生,出错的主要原因就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记忆模糊。 (2)审题不清,很多学生存在看题只看一半就做题的坏习惯,看题不够全面。 (3)理解不到位,选择题题意与每项选项理解不够透彻,对于知识点的本质理解以及教材相关知识理解不到位。 (4)利用史料的能力不够好,不能全面利用材料,不能通过材料分析出题目要求的答案,有较多同学经常脱离材料作答。 (5)学生逐渐显示出文理偏科的现象,不能很好的利用课堂时间,学生作业完成也成为一个关键的问题。 (6)课时紧张,几乎没有时间来给学生讲解题目,而历史学科的性质却是每堂课的知识容量都很大,很难实现在课堂上落实题目的目标。 四、以后的努力方向 (1)加强集体备课,认真编写教学案和批改作业。当没有时间落实题目讲解时,课堂的有效性及作业的批改显得尤为重要。 (2)强化基础知识巩固:掌握基础知识是学生综合运用、灵活掌握知识的前提,是学生取得好成绩的前提。老师在平时教学中多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帮助学生进一步梳理基础知识,将书本知识条理化。 (3)加强课堂管理,从学生考试成绩的状况结合学生平日课堂的表现得出,课堂纪律的良好是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要以管理促教学,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 (4)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在课堂中加入学生感兴趣的环节,将历史对学生思维提高的重要性渗透于课堂之中。并加强老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让学生更加爱上这门课。 (5)平日讲课多注重史料的分析,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答题习惯,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注重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 (6)从本次考试数据可知,历史科目优秀率相对较高,及格率相对较低,今后的目标就是保住优秀率并有所提高,关注那些想学却不知道怎么学的学生,严格执行学校“提高、促中、帮困”的教学理念。

江西省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9—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试卷 分值: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计分2分,共60分) 1.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子女要经常回家看望父母,这一消息引起社会的热议。影响今天中国人这种行为观念的古代政治制度是( )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2.贞观初年,唐太宗签署了征兵18岁以下体壮者的敕书,但魏征就是不肯署敕。据此分析可知,魏征当时任职的部门可能是() 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D.枢密院 3.唐宋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其共同策略是() A. 加强尚书省的权力,完善三省六部制 B. 众设宰相,分割相权 C. 以六部分割相权 D. 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统领六部 4. 下图是南宋理宗宝祐四年录取的《进士出身统计数据表》。其中父辈有官职者,低等级的又占了半数以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科举制度结束贵族体制 B. 选官推动社会阶层流动 C. 南宋时科举制走向成熟 D. 考试成为做官必经之路 5.元朝时,不属于行中书省管辖的是( ) A. 河北 B. 江西 C. 陕西 D. 四川 6.清初,使皇权受到限制的权力机构是() A. 内阁 B. 六部 C. 议政王大臣会议 D. 军机处 7. 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人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古代中国和古希腊代表两种不同文明 B. 古希腊人的一部分是指雅典全体居民 C. 古代中国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D. 古希腊部分城邦实行民主制度 8.《十二铜表法》中说,“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下列对此理解

2021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含答案

2019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本试卷答题时间为100分钟,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40个小题(共60分);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3个大题(共40分),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周王姓姬)独居五十三。”该则材料表明西周分封制的主体是 A. 同姓亲族 B. 异姓诸侯 C. 殷商降族 D. 先代贵族 2. 妻(正配)三哥(20岁)六哥(16岁) 妾(侧室)大哥(25岁)二哥(22岁) A. 大哥 B. 二哥 C. 三哥 D. 六哥 3. 自以为功过三皇,德兼五帝,创立皇帝称号的是 A. 大禹 B. 成汤 C. 周武王 D. 秦王嬴政 4.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包括 ①建立中朝②设置枢密院③设置刺史④实行推恩令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5. 下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 A. 秦汉时期 B. 隋唐时期 C. 宋元时期 D. 明清时期 6.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为此,明太祖朱元璋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A. 实行三省六部制 B. 设置三司使 C. 设置内阁 D. 废除丞相制度 7. 清代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 A. 完整的相权被分割 B. 皇权与相权互相制衡 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D. 皇权、相权矛盾日益加剧 8. 生活在雅典城邦民主制下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说:“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服从,另有些人生来就注定要统治”;“男子生来就属上等,女子则属下等,前者治人,后者治于人。”此材料反映了 A. 雅典民主特点是人民主权 B. 所有雅典人都享有政治权力 C. 雅典民主是雅典成年男子的民主 D. 雅典城邦内等级森严 9. 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的标志是 A. 《十二铜表法》 B.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C. 《汉谟拉比法典》 D. 万民法 10. 建立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的法律文件是 A. 《人权宣言》 B. 《大宪章》 C. 《权利法案》 D. 1787年宪法 11. 以下漫画反映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对其表述准确的是 A. 国王可以召集或解散议会 B. 国王可以收税 C. 国王是国家元首,“统而不治” D. 国王可以招募军队 12.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历程艰难曲折,下列事件按其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人权宣言》颁布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 ③拿破仑称帝④波旁王朝复辟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冲刺卷(五)历史试题附答案

沙市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冲刺卷(五) 历史试题 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韶乐与武乐是流行于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宫廷雅乐。韶乐是虞舜太平之乐,侧重于安泰祥和、礼仪教化;武乐是武王伐纣一统天下之乐,侧重于大乱大治、述功正名。孔子认为“武乐尽美而不尽善,韶乐则尽善尽美”。此后各代,皆将韶乐定为国家大典音乐,无出其右。这反映的古代政治理念是 A.注重等级 B.礼法并施 C.崇尚和谐 D.凸显皇权 25.汉武帝设刺史,职权为“奉诏六条察州”。西汉中期后,京房(人名)曾经向皇帝奏报新的对官吏考核的方法,皇帝“召见诸刺史,令房晓以课事(考核官吏政绩的事宜),刺史复以为不可”。由此可见,在汉代中后期 A.刺史制度渐趋完善B.刺史地位显著提高 C.刺史监察范围扩大D.刺史职权有所异化 26.唐安史之乱至唐末,“天下户口,流亡过半”。宋太祖下令,“察民有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其罪死”。 “召集逃散,令着旧业”成为北宋初期地方政府的主要政务。宋初这一政策 A.旨在压制工商业发展B.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 C.意在强化理学价值观D.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 27.图6为清代国子监(太学)大门外的下马石,石刻汉、满两种文字“官民人等至此下马”。此处文物古迹 A.缺少史料印证无法判断内涵 B.体现了满清政府的民族传统 C.用以严明宫禁之地出入秩序 D.彰显了儒学文化的特殊地位 28.删书衙是太平天国建都南京后下设的一个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删改《论语》、《孟子》、《中庸》、《诗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