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准则会计科目-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教学提纲

新准则会计科目-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教学提纲

新准则会计科目-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教学提纲
新准则会计科目-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教学提纲

新准则会计科目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txt13母爱是迷惘时苦口婆心的规劝;母爱是远行时一声殷切的叮咛;母爱是孤苦无助时慈祥的微笑。新准则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

一、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依据企业会计准则中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制定,涵盖了各类企业的交易或者事项。企业在不违反会计准则中确认、计量和报告规定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分拆、合并会计科目。企业不存在的交易或者事项,可不设置相关会计科目。对于明细科目,企业可以比照本附录中的规定自行设置。会计科目编号供企业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查阅会计账目、采用会计软件系统参考,企业可结合实际情况自行确定会计科目编号。

顺序号编号会计科目名称

三、共同类

105 3001 清算资金往来

106 3002 货币兑换

107 3101 衍生工具

108 3201 套期工具

109 3202 被套期项目

四、所有者权益类

110 4001 实收资本

111 4002 资本公积

112 4101 盈余公积

113 4102 一般风险准备

114 4103 本年利润

115 4104 利润分配

116 4201 库存股

五、成本类117 5001 生产成本

118 5101 制造费用

119 5201 劳务成本

120 5301 研发支出

121 5401 工程施工

122 5402 工程结算

123 5403 机械作业

六、损益类124 6001 主营业务收入

125 6011 利息收入

126 6021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127 6031 保费收入

128 6041 租赁收入

129 6051 其他业务收入

130 6061 汇兑损益

131 6101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32 6111 投资收益

133 6201 摊回保险责任准备金

134 6202 摊回赔付支出

135 6203 摊回分保费用

136 6301 营业外收入

137 6401 主营业务成本

138 6402 其他业务成本

139 6403 营业税金及附加

140 6411 利息支出

141 6421 手续费及佣金支出

142 6501 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143 6502 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144 6511 赔付支出

145 6521 保单红利支出

146 6531 退保金

147 6541 分出保费

148 6542 分保费用

149 6601 销售费用

150 6602 管理费用

151 6603 财务费用

152 6604 勘探费用

153 6701 资产减值损失

154 6711 营业外支出

155 6801 所得税费用

156 6901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会计科目解释(损益类)

6001 主营业务收入贷 本科目核算企业确认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的收入。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6011 利息收入 本科目核算企业(金融)确认的利息收入,包括发放的各类贷款(银团贷款、贸易融资、贴现和转贴现融出资金、协议透支、信用卡透支、转贷款、垫款等)、与其他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同业等)之间发生资金往来业务、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等实现的利息收入等。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6021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本科目核算企业(金融)确认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包括办理结算业务、咨询业务、担保业务、代保管等代理业务以及办理受托贷款及投资业务等取得的手续费及佣金,如结算手续费收入、佣金收入、业务代办手续费收入、基金托管收入、咨询服务收入、担保收入、受托贷款手续费收入、代保管收入,代理买卖证券、代理承销证券、代理兑付证券、代理保管证券、代理保险业务等代理业务以及其他相关服务实现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等。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6031 保费收入 本科目核算企业(保险)确认的保费收入。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6041 租赁收入贷 本科目核算企业(租赁)确认的租赁收入。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6051 其他业务收入贷 本科目核算企业确认的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实现的收入,包括出租固定资产、出租无形资产、出租包装物和商品、销售材料、用材料进行非货币性交换(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或债务重组等实现的收入。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6061 汇兑损益 本科目核算企业(金融)发生的外币交易因汇率变动而产生的汇兑损益。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6101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 本科目核算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以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套期保值业务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6111 投资收益贷 本科目核算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本科目结转后应无余额。 6201 摊回保险责任准备金 本科目核算企业(再保险分出人)从事再保险业务应向再保险接受人摊回的保险责任准备金,包括未决赔款准备金、寿险责任准备金、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损益类科目结转

会计分录举例 黄河公司4月份发生如下业务: 1.向小城公司购A材料1000公斤,单价9元,购B材料3000公斤,单价4元公斤,增值税率为17%,以银行存款支付,材料未验收入库 借:在途物资—A 9000 --B 12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3570

贷:银行存款 24570 2.以银行存款支付上述材料运费4000 借:在途物资—A 1000 --B 3000 贷:银行存款 4000 3.上述两种材料已入库验收 借:材料—A 10000 单价 10 --B 15000 5 贷:在途物资—A 10000

--B 15000 4.生产甲产品领用A材料300公斤,B材料1000公斤,生产乙产品领用A材料200公斤,B材料500公斤,车间维修用B材料100公斤. 借:生产成本—甲 8000 --乙 4500 制造费用 500 贷:材料—A 5000 --B 8000

5.计算当月工资如下:甲产品工人工资为100000元,乙产品工人工资为200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为20000,厂部管理人员工资为50000. 借:生产成本—甲 100000 --乙 200000 制造费用 20000 管理费用 50000 贷:应付工资 370000

6.以银行存款发放工资,另代扣个人所得税3000 借:应付工资 370000 应发数 贷:应交税金—应交个人所得税 3000 银行存款 367000 实发数7.以银行存款代缴个人所得税3000 借:应交税金—应交个人所得税 3000 贷:银行存款 3000 8.以现金付办公费1000元,其中车间300,厂部700 借:制造费用 300

成本类科目记账规则的学习方

成本类科目记账规则的学习方法 借贷记账法下的记账规则是基础会计学习的入门规律,是需要同学们深刻记忆和理解的最基本知识点之一。 我们一般把账户区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五大类。资产、成本类账户一般都是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负债、 所有者权益账户(二者合并称为权益)一般都是借方登记减少,贷方登记增加;损益类账户则需要区分是费用类还是收入类去分别登记,收入与费用之间的登记也是相反的。为便于初学者理解,提高其学习兴趣,我编写了以下口诀,并命名其为记账规则之歌。 借增贷减是资产,权益和它正相反。 成本资产总相同,细细记牢莫弄乱。 损益账户要分辨,费用收入不一般。 收入增加贷方看,减少借方来结转。 曾经有一个女学员用四季歌的曲调在课堂上演唱,大大加深了初学者的记忆痕迹。我们在基础会计考试中记账规则直接考查一般都采取简答题的形式,如果你能记住这首打油诗当有好

处。 大家也许还记得,会计核算有七种基本核算方法,即:设置会计科目(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核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我们也可以把七种方法总结成为以下的口诀: 会计核算方法七,设置科目属第一。 复式记账最神秘,填审凭证不容易。 登记账簿要仔细,成本核算讲效益。 财产清查对账实,编制报表工作齐。 如果问你某项内容是否属于会计核算方法,只要对照上面的口诀便一目了然。 记账规则 亦称规则,是指记录经济业务和账簿启用与登记时所应遵守的规则。 主要内容1.在账簿启用时,必须填列账簿启用和经管人员一览表,载明单位名称、账簿名称、账簿编号、账簿册数、账簿页数、启用日期,会计主管人员和记账人员签名或盖章;更换记账人员时,应由会计主管人员监交,在交接记录内写明交接日期和

建立公司标准成本核算体系计划

建立公司标准成本核算体系计划 ———第一阶段:生产成本核算基础的建立 一、目的: 1-1、强化原材料、完成品、在制品在业务流程过程中单据、数量和价格等方面控制。 1-2、建立成本中心,核算各成本中心的“产值能力”、“人均产值”等绩效考核等目标,供各成本中心参考,以改善提高生产能力。1-3、核算各个产品的实际成本及标准成本,分析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原因,提出改善方案,供企业决策参考。 1-4、配合“ERP第二次开发”完善其生产环节业务流程流畅性规范化。 1-5、配合“事务所”及政府部门对我公司检查资料的提供。二、名词解释: 2-1、标准成本:是通过精确调查、分析与技术测定而制定的,将制造过程中的“必要发生”的费用计入到产品之中,它是用来评价实际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和一种预测成本。 2-2、实际成本:是指在制造过程发生所有的费用、包括合理的费用,如:工资、物料、电费、机修等费用,也包括不合理的费用,如生产过程的材料浪费、废品等费用。 2-3、成本中心:通常是指没有收入、发生无限费用的中心。是指按一定的成本去完成规定的具体任务,对部门实行财务指标的考核。 三、标准成本核算体系(第一阶段)推进小组: 总体责任:参与成本核算、分析,推进和改善生产过程中的制造成本。各部门须统一指定人员负责。下列是成本核算体系各部门目前职能: 3-1、财务部: ①、收集和建立标准成本核算体系实施的单据和表格。 ②、测试和跟踪生产制造的业务流程(物料领用—生产—完成品入库)的规范性和合法性。 ③、核算出各产品的单个成本、核算出各成本中心的产值和人平产值能力。 ④、分析各成本中心和各个产品实际能力与标准能力之间的差异,提供参考数据和意见,供各个部门改善。 ⑤、召集或定时召开有关成本工作和成本建议性会议。 3-2、原价部: ①制定和提供原材料标准采购价格。(纸制文件和EXCEL档)②制定和提供各个完成品的标准工时。(纸制文件和EXCEL档) 3-3、品保部: ①提供各完成品的BOM清单。 ②提供半成品(实型和成型)和产成品(组立1、组立2)《检验月统计表》(纸制文件和EXCEL档)。 3-4、实机检查: ①提供PDP完成品《检验月统计表》(纸制文件和EXCEL档)。 3-4、生管部: ①提报《生产单》,同时提交《生产单月统计表》(纸制文件和EXCEL档)。 3-5、仓库: ①、提供《领料单》,《超领单》、《转仓单》及车间其他领料的凭据(复印件) ②、提供《产成品入库单》。 3-6、总务部: ①、负责对各车间安装电表(主要是针对组立1、组立2、实装、和成型) ②、每月抄写各电表数,核算出各车间实际用电度数。

月末损益类科目结转分录

月末损益类科目结转分录: 一、先结转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 借:其他业务收入 借:投资收益 借:补贴收入 借: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二、结转成本、费用和税金: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贷: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其他业务支出 贷:营业费用 贷:管理费用 贷:财务费用 贷:营业外支出 贷:所得税 上述分录,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借记的收入科目和贷记的成本费用科目。 本年利润,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它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实现的收入减去费用后的余额。会计制度规定各种费用的结转在期末进行,期末结转费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表结法、二是账结法。账结法的优点是各月均可通过“本年利润”科目提供其当期利润额,记账业务程序完整,但增加了编制结转损益分录的工作量。 为了使“本年利润”科目能准确、及时地提供当期利润额又不增加编制分录的工作量,单位在实际工作中“本年利润”账页采用多栏式(见附表)。 把“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等项科目,由一级科目转变为“本年利润”下的二级科目使用,减少了结转时的工作量。但“收入”、“成本”下设的产品明细账仍需按数量和金额登记。 按“附表”账页中期末结出发生额,在编制损益表时不用查看多本账簿,只通过“本年利润”就能满足编制损益表的需要。 “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项费用,每月的发生额不大或业务笔数不多,也可直接作为“本年利润”的二级科目使用,以减少结转的工作量。如果上述费用较大或发生的业务笔数较多,仍需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明细账,期末结转“本年利润”科目中。本年利润的会计处理 :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 二、企业期(月)末结转利润时,应将各损益类科目的金额转入本科目,结平各损益类科目。结转后本科目的贷方余额为当期实现的净利润;借方余额为当期发生的净亏损。 三、年度终了,应将本年收入和支出相抵后结出的本年实现的净利润,转入“利润分配”科目,借记本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如为净亏损做相反的会计分录。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标准成本核算方法例题

标准成本核算方法 1.A工厂是一个生产某种汽车零件的专业工厂,产品成本计算采用标准成本计算系统,有关资料如下: (1)成本差异账户包括:材料价格差异、材料数量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2)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除直接材料外的其他费用陆续发生,其在产品约当产成品的系数为:月初在产品0.6,月末在产品0.4。 (3)成本差异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在每月末结转“主营业务成本”账户。 (4)单位产品标准成本为56元,其中:直接材料30元(10千克×3元/千克),直接人工16元(4小时×4元/小时),变动制造费用6元(4小时×1.5元/小时),固定制造费用 4元(4小时×1元/小时)。 (5)本月生产能量11000小时,月初在产品数量600件,本月投产数量2500件,月末在产品数量700件,月初产品数量100件,月末产品数量120件。 (6)期初库存原材料1000千克,本月购入原材料30000千克,实际成本88500元(已用支票支付);本月生产领用原材料25500千克。 (7)实际耗用工时9750小时;应付生产工人工资40000元;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15000元;实际发生固定制造费用10000元。 要求: (1)编制以下业务的会计分录: ①购入原材料; ②领用原材料; ③将生产工人工资记入有关成本计算账户; ④结转本期变动制造费用; ⑤结转本期固定制造费用; ⑥完工产品入库; ⑦期末结转本期成本差异。 (2)计算本月的主营业务成本。 (3)计算期末存货成本。 1.【正确答案】(1)编制以下业务的会计分录 ①购入原材料: 实际成本88500(元) 标准成本3元/千克×30000千克=90000(元) 价格差异-1500(元) 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90000 贷:银行存款88500 材料价格差异1500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成本类

五、成本类科目 5001 生产成本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生产各种产品(包括产成品、自制半成品等)、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等。 企业(农业)进行农业生产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可将本科目 改为“5002 农业生产成本”科目,并分别种植业、畜牧养殖业、水产业和林业确定成本核算对象(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公益性生物资产和农产品)和成本项目,进行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进行明细核算。 基本生产成本应当分别按照基本生产车间和成本核算对象(如产品的品种、类别、定单、批别、生产阶段等)设置明细账(或成本计算单,下同),并按照规定的成本项目设置专栏。 三、生产成本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发生的各项直接生产费用,借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原材料”、“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 企业各生产车间应负担的制造费用,借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制造费用”科目。 企业辅助生产车间为基本生产车间、企业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提供的劳务和产品,月末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给各受益对象,借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其他业务支出”、“在建工程”等科目,贷记本科目(辅助生产成本)。 企业已经生产完成并已验收入库的产成品以及入库的自制半成品,应于月末,借记“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 (二)生产性生物资产产出农产品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等科目。 农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应由农产品、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共同负担的费用,借记本科目(共同费用) ,贷记“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 会计期末,应当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对上述共同负担的费用进行分配,借记本科目(农产品)、“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 或“公益性生物资产”,贷记本科目(共同费用)。 应由生产性生物资产收获的农产品负担的费用,应当采用合理的方法在农产品各品种之间进行分配;如有尚未收获的农产品,还应当在已收获和尚未收获的农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生产性生物资产收获的农产品验收入库时,按其实际成本,借记“库存商品”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加工完成的在产品的成本或生产性生物资产尚未收获的农产品成本。 5101 制造费用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生产车间、部门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按经济业务的不同可以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和共同类六大类

按经济业务的不同可以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和共同类六大类,具体如下: 1.资产类科目是指用于核算资产增减变化,提供资产类项目会计信息的会计科目。我国现行的《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资产类科目主要包括下列内容:(1)现金:该科目核算的是企业的库存现金。 (2)银行存款:该科目核算的是企业存入银行的各种存款。企业如有存入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也在本科目核算。 (3)其他货币资金:该科目核算的是企业的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等等。 (4)短期投资:该科目核算的是投资期限小于或等于1年的投资,包括各种股票、债券、基金等。 (5)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该科目核算企业提取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企业应定期或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短期投资进行全面检查,合理地预计持有的短期投资可能发生的损失。短期投资应按照总成本与总市价孰低计量,当总市价低于总成本时,应当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6)应收票据:该科目核算的是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 (7)应收股息:该科目核算的是企业因进行股权投资应收取的现金股利及进行债权投资应收取的利息。 注意:企业应收被投资单位的利润,以及购入股权投资时包含的已经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和购入债券投资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也在本科目核算。 (8)应收账款:该科目核算的是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 (9)其他应收款:该科目核算企业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股息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包括备用金、应收的各种赔款、罚款,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等。 (10)坏帐准备:该科目核算的是企业提取的坏帐准备。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款项进行检查,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对于没有把握能够收回的应收款项,计提有关的坏账准备。 (11)在途物资:该科目核算企业已支付货款但尚未运抵验收入库的材料或商品的实际成本。 (12)材料:该科目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备品备件)、燃料、包装物等的实际成本。 (13)低值易耗品:该科目核算企业库存不能作为固定资产的各种用具物品,如工具、管理用具、玻璃器皿,以及在经营过程中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等的实际成本。 (14)库存商品:该科目核算企业库存各种商品的实际成本,包括库存的外购商品、自制商品产品等。 (15)商品进销差价:该科目核算从事商品流通的企业采用售价核算的情况下,其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

会计科目及科目代码一览表

会计科目及科目代码一览表 序号代码一级科目名称二级科目名称备注 一、资产类 11001库存现金按货币标准名称设置 21002银行存款按银行开户行和账号设置 31012其他货币资金 4101201外埠存款5101202信用卡存款6101203存出投资款7101204银行本票存款8101205银行汇票存款9101206信用证保证金存款10101207保函保证金存款11101208备付金 121101交易性金融资产债券投资 13 110101股票投资 14 110102基金投资 15 110103权证投资 16 110104其他 17 1171内部往来 18 11701业务往来 19 11702内部银行 20 1121应收票据 21 112101银行承兑汇票 22 112102商业承兑汇票 23 1122应收账款 24 112201应收工程款 25 112202应收销货款 26 112203应收质保金 27 112204其他 28 1123预付账款 29 112301预付工程款 30 112302预付材料款 31 112303其他 32 1131应收股利 33 1132应收利息 34 1221其他应收款 35 122101单位往来 36 122102个人往来

37 122103预付款转入 38 122104备用金 39 122105其他 40 1231坏账准备 41 123101应收帐款 42 123102应收票据 43 123103其他应收款 44 123104预付帐款 45 123105应收利息 46 123106长期应收款 47 123107其他 48 1401材料采购 49 140101主要材料 50 140102结构件 51 140103商品砼 52 140104机械配件 53 140105其他材料 54 1402在途物资 55 1403原材料 56 1404材料成本差异 57 1405库存商品 58 1406发出商品 59 1407商品进销差价 60 1408委托加工物资 61 1411周转材料 62 141101在库周转材料 63 141102在用周转材料 64 141103周转材料摊销 65 1421消耗性生物资产 66 1461融资租赁资产 67 1471存货跌价准备 68 147101存货跌价准备 69 147102合同预计损失准备 70 1501持有至到期投资 71 150101投资成本 72 150102利息调整 73 150103应计利息 74 1502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75 150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76 150301股票投资 77 150302债券投资 78 150303其他

六大类会计科目

六大类会计科目有哪些?学习会计 一、资产类 1 1001 库存现金 2 1002 银行存款 3 1003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4 1011 存放同业 5 1012 其他货币资金 6 1021 结算备付金 7 1031 存出保证金 8 1101 交易性金融资产 9 1111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10 1121 应收票据 11 1122 应收账款 12 1123 预付账款 13 1131 应收股利 14 1132 应收利息 15 1201 应收代位追偿款 16 1211 应收分保账款 17 1212 应收分保合同准备金 18 1221 其他应收款

19 1231 坏账准备 20 1301 贴现资产 21 1302 拆出资金 22 1303 贷款 23 1304 贷款损失准备 24 1311 代理兑付证券 25 1321 代理业务资产 26 1401 材料采购 27 1402 在途物资 28 1403 原材料 29 1404 材料成本差异 30 1405 库存商品 31 1406 发出商品 32 1407 商品进销差价 33 1408 委托加工物资 34 1411 周转材料 35 1421 消耗性生物资产 36 1431 贵金属 37 1441 抵债资产 38 1451 损余物资 39 1461 融资租赁资产 40 1471 存货跌价准备

41 1501 持有至到期投资 42 1502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43 1503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44 1511 长期股权投资 45 1512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46 1521 投资性房地产 47 1531 长期应收款 48 1532 未实现融资收益 49 1541 存出资本保证金 50 1601 固定资产 51 1602 累计折旧 52 1603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53 1604 在建工程 54 1605 工程物资 55 1606 固定资产清理 56 1611 未担保余值 57 1621 生产性生物资产 58 1622 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 59 1623 公益性生物资产 60 1631 油气资产 61 1632 累计折耗 62 1701 无形资产

损益类二级科目明细设置

*********有限公司 损益类二级科目明细设置 为了更好的规划公司业务收入及成本,体现各个部门自负盈亏能力及财务核算,特将各个店铺按部门进行划分,故公司部门主要为:行政部、客服部(销售部)、财务部、******、******、******、******、******、******、******、******、******等共计12个部门。 一、6001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核算项目为部门): 此科目不设二级科目,按核算部门对收入进行划分归集,其中划分至销售部得销售额均为无法确认为哪个店铺得收入。 二、6401主营业务成本二级科目(核算项目为部门): 1、6401001物料:指销售产品物资的直接物料采购成本。 2、6401002包装费:指销售产品物资的直接包装材料及辅助材料费,具体包括:标签不干胶、泡沫箱、冰袋、油纸袋、手袋、保温袋等。 3、6401003快递费:指销售产品物资快递邮寄出去过程中产生的相关快递支出,具体包含快递面单、快递转接费及运送等相关费用。 4、6401004运输费:指销售产品物资过程中产生的直接运输及装卸费用(其中不包含快递费)。 5、6401004售后赔损:指非公司原因而损坏得物资由第三方赔损得费用,具体包括:物流包装破损,物流丢失物资、物流运输破损等赔偿。 三、6403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核算项目为部门): 1、6403001增值税:指按国家税务局规定依法每月实际缴纳增值税的税款(销项增税税-进项增值税)。

2、6403002发票税点:指每月要求供应商虚开(过账款)增值税专用发票支付(返还)的税点金额。 3、6403003附加税:指按国家税局规定依据实缴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附加费、地方教育附加费税金等 4、6403004企业所得税:指按国家税务局规定实缴的企业所得税税金。 6、6403006印花税:指按国家税务局规定按购销合同、账本、实缴资本等缴纳的印花税款。 四、6601销售费用二级科目(核算项目为部门): 1、6601001工资:指销售/客服部门受雇人员全部工资。包括工资、加班费、奖金、津贴。 2、6601002业务招待费:指销售部门发生的与销售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具体包括:餐饮费、礼品费、其他相关的费用。 3、6601004办公费:指企业销售/客服部门发生的各项办公费用。 4、6601005水电费:指销售/客服本部门应分摊或支付的电费、水费。 5、6601006差旅费:指销售/客服部门职工因工作外出期间发生的住宿费,交通费等费用支出,具体包括:交通车费、交通机票、住宿费、伙食补贴、其他相关的费用。 6、6601007折旧费:是指在销售/客服部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会计方法对资产进应的价值分摊。 7、6601014财产保险费:指为直接销售货物而发生的产品保险费用。 8、6601015广告费:是指为宣传公司产品或品牌,而通过各种媒体所支付的费用。具体包括:电视广告费、平面广告费、其他类型广告,开展促销或宣传

公司标准成本核算管制制度汇编1.doc

公司标准成本核算管理制度汇编1 第一章总则 为了规范本公司产品成本核算,加强成本的管理及控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等有关规定,并结合本企业相关产品的生产经营的特点,特制定成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成本核算概述 成本、费用是指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生产和经营产品以及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各项耗费。 包括为制造产品和提供劳务所耗费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它直接支出以及制造费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为销售产品而发生的销售费用。 公司实行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又称标准成本会计,是指以预先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用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核算和分析成本差异的一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也是加强成本控制、评价经济业绩的一种成本控制制度。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不计入产品的制造成本,作为期间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制造费用属于事后核算,即月终归集当月发生的各项制造费用,再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合理分配,标准成本法必须预先设定各项制造费用的费率。 标准成本法的核心是按标准成本记录和反映产品成本的形成过程和结果,并借以实现对成本的控制。标准成本法以合理的

标准成本为基础,ERP系统自动把实际发生的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记录成本差异,并据此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对成本差异的有效控制,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 标准成本法下的事后分析,通过标准成本的制订、生产经营过程中成本差异的检查控制、定期的成本分析,把三者统一起来,形成成本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和考核一个完整的成本管理体系。”标准成本”-”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改变将传统成本会计事后核算的局限性,强调事前计划。 第三章成本核算的目的 加强成本核算,可以正确及时反映各种生产耗费及生产费用的实际支出,并实时对其进行监督控制。 加强成本核算,可以及时反映在产品、库存商品的增减变动、结存情况,保护财产的安全完整。 加强成本核算,正确及时计算在产品、库存商品的单位成本及总成本,提供各种成本信息,以满足各项管理工作和经济决策的需要。 加强成本核算,正确反映产品成本构成情况,提供降低产品成本的途径。 第三章成本会计科目核算的内容 成本的计算体是以产品为中心。成本计算金额以元为单位,保留两位小数。

损益类科目

损益类科目 损益类科目。这类科目是为核算“本年利润”服务的,具体包括收入类科目、费用类科目:早期末(月末,季末,年末)这类科目累计余额需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结转后这些账户的余额为零。 费用类科目: 这类科目通常有:“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主营业务成本”、“营业外支出”“其它业务成本”等: 1、管理费用:最好多见明细科目,越明细越好,有必要可建科目。往往老板年底要xx项目费用是多少? 管理人员工资。固定资产折旧、电话费、差旅费、办公费、招待费、1号轿车费用。2号轿车费用、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技术转让费、无形资产摊销、低值易耗品摊销、保险。咨询费。存货盘硬盘亏、记提的坏账准备等等 如建科目:管理—1号轿车费用—燃油费、保险、修理费、停车费等 分录:(一)借:管理费用——xxx费用 贷: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 (二)借: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低值易耗品摊销 借:无形资产 贷:低值易耗品 (三)借:管理费用—xxx费用 贷:预付账款(或待摊费用) (四)借:管理费用—xxx费用 贷:预计负债或其它应收款(预提费用)

如遇存货盘盈、盈亏 (1)盘盈时:借:原材料、产成品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处理时: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2)盘亏时: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贷:原材料、产成品 处理时:借:管理费用—流动资产盘亏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2、)营业费用:最好多建明细科目,越明细越好,有必要可建科目。往往老板年底要xx项费用是多少? 销售人员工资、电话费、差旅费、办公费、招待费、1号运输车费用、2号运输车费用、广告费、保险费、展览费、装车费等 分录:借:营业费用—xxx费用 贷: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 注:规模较小的企业管理费用和经营费用界线不比划分太清楚3)财务费用: 该科目很简单:有,“利息”“手续费”“折扣折让”“汇兑差额” 分录:(一)1)借:财务费用—利息(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 2)借:财务费用—利息(负数) 借:银行存款 (二)借:财务费用—手续费 贷:银行存款

产品成本计算的标准成本法实训

产品成本计算的标准成本法实训 【实训指导】 标准成本法是将目标成本纳入会计科目体系所形成的一整套会计核算程序,它预先制定标准成本,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相比较,揭示成本差异、并对成本差异进行分析处理以加强成本控制的一种成本计算与成本管理相结合的方法。 标准成本法的计算程序包括制定标准成本、进行差异分析和差异处理三部分。 1、制定标准成本 产品的标准成本根据产品的各成本项目制定,所以标准成本也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组成,同时为便于分析,又可将制造费用分为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由于各成本项目的标准成本是以金额的形式表示的,而金额是由各成本项目的消耗量和消耗单价得来的,因此为便于分析差异,在制定标准成本时,无论哪一个成本项目,都需要拆分成用量标准和价格标准,即各成本项目的标准成本等于该成本项目的“用量”标准乘以该项目的“价格”标准。 2、成本差异分析 标准成本是企业事先制定的一种目标成本,由于种种原因产品的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可能并不一致,期间的差额称为成本差异。如果实际成本大于标准成本,就会形成不利差

异,表示成本超支;如果实际成本小于标准成本。就会形成有利差异,表示成本节约。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都属于变动成本,其成本差异分析的基本方法相同。这三项成本的实际成本受产品实际用量和实际价格的影响,标准成本受产品标准用量和标准价格的影响,所以其成本差异可以分为价格脱离标准形成的价格差异和用量脱离标准形成的数量差异。通过对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的分析,进而找出发生差异的原因,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成本控制。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析 固定制造费用由于不随某个业务量(如工时)变动,因此很难同变动费用一样直接拆成价格和耗用量的乘积,它的差异分析法主要有“两分法”和“三分法”。 两分法:是将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为耗费差异和能量差异的方法。 三分法:是将固定制造费用分为耗费差异、闲置能力差异和效率差异的方法。 3、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在标准成本法下,产品的标准成本和各成本项目的差异都被纳入了产品成本计算的账户系统,给各成本差异分别设置相应的账户。这样,当费用发生时,应将产品各成本项目的实际费用分离为标准成本和有关成本差异,将标准成本在

损益科目的费用和成本类科目的区别

损益类科目的费用与成本类科目的区别 本类只有2个 只要弄清楚这个,其他的就清楚了 另外,你看一下损益表(利润表),损益类除了收入,就是损益类的支出 成本是在生产产品时候产生的,主营业务成本是产品发出时候产生的 四) 成本类科目 4101生产成本 一、本科目核算小企业生产各种产品(包括产成品、自制半成品等)、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等所发生的生产费用。 二、本科目应当设置以下明细科目: (一) 基本生产成本; (二) 辅助生产成本。 三、小企业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应按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分别归集,属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直接费用,直接计入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属于企业辅助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提供的动力等间接费用,应当在本科目“辅助生产成本”明细科目核算后,再转入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 明细科目;其他间接费用先在“制造费用”科目汇集,月度终了,再按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计入有关的产品成本。 发生的各项直接生产费用,借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现金”、“银行存款”、“应付工资”、“材料”、“应付福利费”等科目。 各生产车间生产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借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制造费用”科目。 辅助生产车间为基本生产车间、企业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提供的劳务和产品,月度终了,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给各受益对象,借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在建工程”等科目,贷记本科目(辅助生产成本)。 四、已经生产完成并已验收入库的产成品,应于月度终了,按实际成本,借记“库存商品”科目,贷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 五、小企业应当根据本企业生产的特点,选择适合于本企业的成本核算对象、成本项目及成本计算方法。 六、本科目应当分别按照基本生产车间和成本核算对象(如产品的品种、类别、定单、批别、生产阶段等)设置明细帐(或成本计算单),并按规定的成本项目设置专栏。 七、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小企业向未加工完成的各项在产品的成本。 4105制造费用 一、本科目核算小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 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应当作为期间费用,记入“管理费用”科目,不在本科目核算。 二、车间发生的机物料消耗,借记本科目,贷记“材料”等科目。 发生的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科目。车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借记本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车间支付的办公费、修理费、水电费等,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最新房地产开发企业――成本类会计科目设置及说明电子教案

房地产开发企业――成本类会计科目设置及说明 4.3 成本费用项目及核算内容 4.3.1 成本费用项目 成本项目一般包括下列六大项: 4.3.1.1 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 4.3.1.2 前期工程费 4.3.1.3 建筑安装工程费 4.3.1.4 基础设施费 4.3.1.5 公共配套设施费 4.3.1.6开发间接费 4.3.2 各成本项目的核算内容 4.3.2.1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 指为取得土地开发使用权而发生的各项费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政府地价:支付的土地出让金、土地补偿费、土地开发费 B、土地有关的税费:向政府部门交纳的契税、土地使用税、土地使用金、耕地占用税、土地使用权初始登记费,土地变更用途和超面积补交的地价等。 C、合作款项:补偿合作方地价、合作项目建房转入分给合作方的房屋成本和相应税金等。 D、拆迁补偿费:有关地上、地下建筑物或附着物的拆迁补偿净支出,

安置及动迁支出,农作物补偿费,危房补偿费、征地包干管理费、拆迁管理费等。 E、以前年度余额转入 4.3.2.2前期工程费: 指在取得土地开发权之后、项目开发前期的水文地质勘察、测绘、规划、设计、可行性研究、筹建、“三通一平”等前期费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勘察丈量费:包括初勘、详勘等。主要有:水文、地质、文物和地基勘察费,沉降观测费,日照测试费、环境评估费、交通影响分析、基础桩应变及质量测试费、防雷检测费、拨地钉桩验线费、复线费、定线费、施工放线费、建筑面积丈量费等。 B、规划设计费: 规划费:规划设计模型制作费、方案评审费、效果图设计费、总体规划设计费。 设计费:地质勘察设计费、施工图设计费、修改设计费、环境景观设计费、综合管网设计费、排水方案设计费等所有设计费。 其他:其他:可行性研究费、审图费、制图费、晒图费、赶图费、样品制作费等。 C、政府报批报建费: 包括安检费、质检费、标底编制费、交易中心手续费、人防报建费、消防配套设施费、集中供热参建费、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白蚁防治费、

标准成本法核算办法(2008)

广西玉柴机器专卖发展有限公司管理体系文件标准成本法核算办法 编制:财务部 审核: 陈红云、梁宗柳 批准: 陈小芬 颁布日期:2008-12-9 生效日期:2008-12-1

1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存货核算体系,理顺存货核算流程,建立健全成本管理制度,根据公司《财务会计政策》及有关财务管理要求,结合本公司实际经营运作情况,细化成本核算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专卖公司(下称总部)及下属的控股、参股子(分)公司(下称“子公司”)。 3术语、定义 3.1公司采用标准成本法对库存商品的日常财务核算。 3.2标准成本法是指预先设定标准成本价格,作为商品库存成本核算价格,相对稳定 地核算公司库存商品的正常采购入库、暂估采购入库、销售出库、期末余额变动、报废销账、商品差异的归集与摊销等一切经营活动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 3.3标准成本价是指在采用标准成本法核算中,预先设定的相对固定的库存成本核算 价格,标准成本价原则上一年只调整一次。 3.4实际采购价是指实际购进时支付给供应商的价格,又称购进价。 3.5商品差异是指实际购进价与标准成本价之间的差异。 3.6暂估入账指收到货物并已验收入库,但本月没有收到采购发票,或收到采购发票 未入账,在月末按标准成本价进行估价入账的一种成本记账方法。 3.7暂估回冲指往月已暂估入账的货物对应的采购发票已到达,在本月凭发票入账, 同时将往月已暂估入账金额红字冲销。 3.8票到回冲法指在收到采购发票并入账时,回冲往月已暂估金额,月末再把本月入 库本月未收到采购发票的验收入库单进行暂估入账。 4标准成本价格制定 4.1公司设定两级标准成本价,即总部标准成本价和子公司标准成本价。总部标准成 本价的制定,基于最近一次签订的总部实际无税采购价,只封闭在总部的存货核算体系中使用;子公司标准成本价制定基于子公司实际无税采购价,即无税子公司价,只封闭在子公司存货核算体系中使用。 4.2标准成本价制定及修订的基本程序:按《价格管理规定》由财务部价格合同科提 出制定或修订意见稿,经过公司价格管理委员会审定,由财务部合同价格科在博科系统中维护并审核通过,维护人及审核人必须是不同岗位人员。

损益类科目的借贷方向

损益类科目的借贷方向 很多考生无法理解损益类账户借贷方向是怎样的,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左边的增加写在借方,减少写在贷方右边的增加写在贷方,减少写在借方 损益类科目即与收入和费用相关的科目你根据这个公式试试,说不定能帮你更好的理解借贷的关系!!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左边的增加写在借方,减少写在贷方右边的增加写在贷方,减少写在借方收入类的借为减少,贷为增加,如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等;费用类的借为增加,贷为减少,如主营业务税金、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支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等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等。。 所谓“损”是指成本、费用、税金类,包括:主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所得税、营业外支出、其他业务支出等;借方记录增加,贷方记录减少,借方>贷方,借方余额,期末从贷方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借:本年利润 贷:损益类科目 “益”是指各种收入、补贴、投资收益等,包括主

营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贷方记录增加,借方记录减少,贷方>借方,期末从借方结转至“本年利润”科目。借:损益类科目贷:本年利润 各损益类科目期末无余额。“本年利润”贷方>借方,表示盈,借方>贷方,表示亏,“本年利润”从相反方向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本年利润无余额。 拓展阅读: 1、之所以记不住是因为我们对会计科目的分类不能准确的说出来,如果你随便看到一个科目都知道它属于什么类的话,那么你已经成功了一半了。因此第二章会计科目的分类很重要,那是铺垫。 2、资产=负责+所有者权益 3、利润=收入-费用 利润是企业经营后的成果理应由所有者(也就是股东享用),因此利润最终也是影响所有者权益,因此可将前两个公式变成:资产+费用=负责+所有者权益+收入 资产(成本)+费用=负责+所有者权益+收入 总体原则:等式的左边一般情况借增贷减,等式的右边一般贷增借减以下是对每类的具体阐述:注意在记忆的时候不光要考虑一般,还要考虑特殊。 一、资产类一般借增贷减,备抵账户除外(比如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XXXX准备这种科目都属于备抵类科目),余额一般在借方,备抵除外,

目标成本科目及与成本类会计科目的对应关系

目标成本科目及与成本类会计科目的对应关系 第一条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对应会计科目500101) 1.1政府地价(对应会计科目50010101):支付的土地出让金、土地补偿费、土地开发费、土地变更用途和超面积补交的地价等。 1.2土地有关的税费(对应会计科目50010102):向政府部门交纳的契税、土地使用税、土地使用金、耕地占用税、土地使用权初始登记费等。 1.3拆迁补偿费(对应会计科目50010103):有关地上、地下建筑物或附着物的拆迁补偿净支出,安置及动迁支出,农作物补偿费,危房补偿费、征地包干管理费、拆迁管理费等。 第二条前期工程成本(对应会计科目500102) 2.1勘察丈量费(对应会计科目50010201):包括初勘、详勘等。主要有:水文、地质、文物和地基勘察费,沉降观测费,日照测试费、交通影响分析、防雷检测费、拨地钉桩验线费、复线费、定线费、施工放线费、建筑面积丈量费等。 2.2规划设计费(对应会计科目50010202): (1)规划费:规划设计模型制作费、方案评审费、效果图设计费、总体规划设计费。 (2)设计费:地质勘察设计费、施工图设计费、修改设计费、环境景观设计费、综合管网设 计费、排水方案设计费等所有设计费。 (3)其他:可行性研究费、审图费、制图费、晒图费、赶图费、样品制作费等。 2.3报批报建费(对应会计科目50010203): 包括安检、质检等检测检验费、标底编制费、交易中心手续费、人防报建费、消防配套设施费、集中供热参建费、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白蚁防治费、墙改基金、路口开设费等、规划管理费、新材料基金(或墙改专项基金)、教师住宅基金(或中小学教师住宅补贴费)、招投标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