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教版科学九上《几种重要的盐》

浙教版科学九上《几种重要的盐》

浙教版科学九上《几种重要的盐》
浙教版科学九上《几种重要的盐》

第五册第一章第四节几种重要的盐

教学目标:1、了解某些重要的盐的性质

2、学习物质鉴定和检验的方法

3、从元素分析角度了解某些无机盐(化肥)对农作物生长的作用

重点难点:了解某些重要的盐的性质以及常见的盐的溶解性

药品器材:酚酞试液、碳酸钠溶液、铁架台、滴管、澄清石灰水、氯化钙溶液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课堂引入思考:有人讲,食盐就是盐,盐就是食盐。你认为对吗?

一、什么是盐

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找出电离方程式的共同点。

氯化钠、硫酸钠、硝酸钾、碳酸钠、氯化铵

板书1、盐的涵义:电离时能产生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幻灯片:美丽的盐晶体: 绿矾、蓝矾、明矾、重铬酸钾、橄榄石、锆石、绿柱石等

板书2、结晶水合物:晶体中含有一定数目水分子的物质。属于化合物。

如: CuSO4.5H2O、FeSO4.7H2O等

二、几种盐的性质

1、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

(1)俗名:纯碱或苏打

(2)常温下,晶体暴露在空气中易风化,而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碳酸钠粉末化学式为:Na2CO3

思考:“潮解”和结晶水合物的“风化”相同吗?为什么?

(3)实验:往碳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剂,发现什么现象?―――溶液变红。可见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

(4)与碱反应:Na2CO3+Ca(OH)2 =CaCO3↓+2NaOH

(5)与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

(6)应用:碳酸钠可用来制造肥皂、洗涤剂以及在纺织工业上都利用它的碱性。

2、碳酸钙 (CaCO3) ——汉白玉、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

(1)、碳酸钙是建筑材料,制造水泥.

(2)、碳酸钙与酸反应(实验室制取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3)、碳酸钙高温分解(工业制取CO2)

CaCO3 CaO+ CO2 ↑

思考与练习:1、《石灰吟》中包含的主要化学原理有哪些?

石灰吟

于谦

千锤百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2.如何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主要含碳酸钙和氢氧化镁)?

3.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会有一层白色物质,请问这是什么物质?怎么形成的?如何除去?

4、怎样证明一块岩石是碳酸盐?

3·氯化钠:

(1)俗称食盐,白色固体、易溶于水。

(2)用途:①食用;

②化工原料,可制氢氧化钠、氯气、盐酸等;

③配制生理盐水(0.9%)。

思考:日常生活中常用食盐水清洗伤口,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演示实验:收集一些汗液(或氯化钠溶液)盛放在试管中,滴入几滴硝酸银溶液,有什么现象产生?

板书(3)、化学性质:

NaCI+AgNO3 =AgCI↓+ Na NO3

小结:

作业:作业本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三、盐的制取:

1.盐的溶解性

(1).根据盐的溶解性的不同可将盐分为_________盐和_______盐。

(2)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

记忆口诀:

钾钠铵盐硝酸盐,

都能溶于水中间。

盐酸盐中银不溶,

硫酸钙微钡不溶。

碳酸盐和磷酸盐,

大多难溶水中间。

演示实验:在盛有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氢氧

化钙溶液,观察实验现象?――产生白色沉淀

写出有关的反应方程式:Na2CO3+CaCl2 = CaCO3↓+ 2NaCl

板书2、复分解反应:(1)涵义:由于化合物互相交换成份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2)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①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三者之一生成。

②反应物都溶于水或溶于酸。

思考与练习: 1、NaCl溶液和KNO3溶液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2、中和反应是否属于复分

解反应?

3、下列的化学反应成立吗?为什么?

⑴、CuO+Ba(OH)2= Cu(OH)2 ↓+BaO

⑵、2Fe(OH)3+3MgCl2= 2FeCl3+3Mg(OH)2 ↓⑶、Na2CO3+CaCl2 = CaCO3 ↓+2NaCl

⑷、 Ba(OH)2+H2SO4= BaSO4 ↓+2H2 O

⑸、NaOH+BaCl2= Ba(OH)2+NaCl

⑹、2NaCl+Cu(NO 3) 2= 2Na NO3+CuCl2

板书3、盐的制取。

⑴物理方法:冬天捞碱,夏天晒盐

⑵化学方法:如候氏联合制碱法

总结:根据酸的共性和碱的共性,以及盐的有关性质,归纳能够获得盐的途径有多少?

1、金属+酸——盐+氢气

2、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3、酸+碱——盐+水

4、酸+盐——新酸+新盐

5、碱+盐——新碱+新盐

6、碱+酸性氧化物——盐+水

7、金属+盐——新金属+新盐

8、盐+盐——新盐+新盐

思考:你能写出获得ZnCl2的途经有多少?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阅读:P26候氏制碱法

四、盐与化肥

思考1:什么是化肥?―――化学肥料是用矿物质、空气、水等作原料,经

过化学加工精制而成的肥料(简称化肥)。

思考2:化肥有哪些类型

氮肥―――化肥主要含有氮元素的称氮肥。

磷肥―――化肥主要含有磷元素的称磷肥。

钾肥―――化肥主要含有钾元素的称钾肥。

复合肥――化肥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主要营养元素的称复合肥。

读图:课本第27页图1-30,连线题

1、氮肥

(1)铵盐为主,还包括硝酸盐和尿素

(2)作用:能促使农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含有组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

(3)制取:酸与氨气反应制得

如:氨与碳酸:NH3+H2O+CO2=NH4HCO3(碳铵)

氨与硫酸:2NH3+H2SO4=(NH4)2SO4(硫铵)

可见:盐的组成中,所含的阳离子不一定都是金属阳离子,也可以是复杂阳离子(带电原子团)

铵盐的性质:

实验:向硫酸铵浓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什么变化?

(NH4)2SO4+2NaOH = Na2SO4+2H2O+2NH3↑

NH4HCO3+Ca(OH)2 = CaCO3↓+2H2O+NH3↑

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颜色是否发生变化?―――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产物中产生的氨气,氨气是碱性的。

(4)铵盐的性质:铵盐能与碱反应,生成氨气。

检验NH4+的方法:NaOH和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思考练习:在农村,人们常取少量白色粉末状的化肥和消石灰一起放在手掌心搓,通过闻气味来检验是否是氮肥,这是根据什么原理?

2、磷肥

(1)作用:促进农作物要系发达,增强吸收养份和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穗

数增多,籽粒饱满等。

(2)代表物:过磷酸钙【CaSO4和Ca3(PO4)2】---(混合物)

3、钾肥

(1)作用:促进农作物生长旺盛,茎杆粗壮,增强抗病虫害能力,促进糖和淀粉的生成。

(2)代表物:硫酸钾(K2SO4)、氯化钾(KCI)、草木灰(成份K2CO3)

使用注意:长期使用会造成土壤板结,破坏土壤结构,所以需要施一些农家肥料(有机肥)有利于该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小结:盐与铵盐

作业:作业本

教学反思: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第三章电能专题教案

专题 电能 电功 一、定义:电流可以做功,电流所做的功叫做电功 二、物理意义:电流做功的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三、计算公式: 1.定义式:W=UIt 即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2.导出公式:W=I 2 Rt ,W=t R U 2 (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四、电功单位: 1.国际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 2.通用单位:千瓦时,符号kW ?h ,俗称度,且有1kW ?h=1度= 3.6×106 J 五、电功的测量 1.测量仪表:电能表(1户1表) 2.读数方法:电能表表盘上先后两次示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即电流在这段时间内所做的功。 例1 (天津市中考试题)电能表是测量________的仪表.1 kWh 的电能可供标有“220V 40W ”的灯泡正常工作________h . 精析 电能表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仪表.考查能否灵活利用W =Pt 进行计算. 正确选择合适的单位,可以简化计算. 解 电能表是测量电功的仪表.题目给出:W =1kWh P =40W =0.04kW 时间:t = P W =kW 04.0kWh 1=25h 如果选用国际单位,则计算要麻烦得多. 答案 电功,25 电功率 一、电功率的意义: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科学量 二、电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电功叫做电功率 三、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 t W 四、电功率的单位:1瓦=1焦/秒 五、 电功率计算公式:P=UI 电功率的推导公式: U= I P I=U P 对于纯电阻电器(只有电阻在做功): P=UI P=I 2 R (已知I 和R 求P) (已知U 和I 求P) P=R U 2 (已知U 和R 求P)

科学专题卷(九年级上册):酸碱盐(2019中考真题精)(解析版)

酸碱盐 专项检测(2019中考精选卷) 一.选择题 1.(2019·百色市)某同学用pH 计测得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 ,其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牙膏显酸性 B .西瓜汁的酸性比苹果汁的酸性强 C .肥皂水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D .被蚊虫叮咬可涂抹牙膏或肥皂水 【答案】:D 2.(2019·滨州市)下列有关测定氢氧化钠溶液pH 的实验操作或描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用镊子夹取pH 试纸直接伸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测量 B. 先用蒸馏水将pH 试纸润湿,再用滴管吸取氢氧化钠溶液滴到pH 试纸上测量 C. 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氢氧化钠溶液滴到pH 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D. 用pH 试纸测得该氢氧化钠溶液的 【答案】:C 3.(2019·绥化市)下列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和分类对应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氧化钙、熟石灰、CaO 、氧化物 B .氯化氢、盐酸、HCl 、酸 C .氢氧化钠、火碱、NaOH 、碱 D .碳酸氢钠、苏打、NaHCO 3、盐 【答案】:C 4. (2019·常州市)下列物质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减小的是 A. NaCl 溶液 B. NaOH 溶液 C. 浓盐酸 D. 石灰水 【答案】:D 5. (2019·赤峰市)下列各组离子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3H Na NO 、、 B. +2+-Ca K OH 、、

C. 2+-2-4Ba Cl SO 、、 D. +-2-3Na Cl CO 、、 【答案】A 【分析】pH 为1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A 、三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 B 、酸性溶液中的H +与OH -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 、Ba 2+、SO 4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 、CO 32-与酸性溶液中 H +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A 。 6. (2019·镇江市)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 ()332FeCl ,NaOH,KCl,Ba NO B. 232K CO ,Ba(OH),KOH 、稀3HNO C. 2423K SO ,Na CO 、稀HCl 、稀3HNO D. ()2332CaCl ,AgNO ,Mg NO ,NaCl 【答案】B 【解析】 【详解】A 、FeCl 3溶液呈现黄色,FeCl 3溶液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的Fe (OH )3沉淀,与KCl 溶液和Ba (NO 3)2溶液都不能反应,不能将KCl 溶液和Ba (NO 3)2溶液鉴别开来。故A 不符合题意; B 、K 2CO 3溶液与稀HNO 3反应产生CO 2气体,与Ba (OH )2溶液反应产生BaCO 3沉淀,与KOH 不发生反应,因此两两混合溶液,能够产生沉淀和气泡的是K 2CO 3溶液,能够和K 2CO 3溶液反应产生气泡的是稀HNO 3,能够和K 2CO 3溶液混合产生沉淀的是Ba (OH )2溶液,和K 2CO 3溶液混合无现象的是KOH ,故能将其鉴别开来。故B 符合题意; C 、Na 2CO 3与稀HNO 3、稀HCl 反应均能产生气体,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故C 不符合题意; C 、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AgNO 3溶液与NaCl 、CaCl 2溶液反应均能产生白色沉淀,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B 。 7.(2019·天门市)下列各组物质,不能按照关系图 的

九年级科学酸碱盐知识归纳

酸、碱、盐知识归纳 一、概念: 1、酸的组成——氢离子+酸根离子 2、碱的组成——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 3、盐的组成——金属离子(NH4+)+酸根离子 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 解反应。AB+CD=AD+CB 5、稀释浓硫酸的方法——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 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 6、中和反应——酸跟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7、置换反应——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 置换反应。A+BC=B+AC 或A+BC= C+BA 二、熟记常见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原子团的化合价: 负一价:氢氧根(OH-),硝酸根(NO3-),氯酸根(ClO3-),高锰酸根(MnO4-); 负二价:硫酸根(SO42-),碳酸根(CO32-),亚硫酸根(SO32-),锰酸根(MnO42-); 负三价:磷酸根(PO43-); 正一价:铵根(NH4+)。 三、熟记下列反应方程式: (一)酸的性质(1)与指示剂反应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酸+活泼金属=盐+氢气。 (3)酸+某些金属氧化物=盐+水。 (4)酸+碱=盐+水。 (5)酸+盐=新盐+新酸。 1、锌跟稀盐酸反应:Zn + 2HCl = ZnCl2 + H2 ↑有气泡产生,锌粒逐渐减少。 2、锌跟稀硫酸反应:Zn + H2SO4 = ZnSO4 + H2↑ 3、铁跟稀盐酸反应:Fe + 2HCl = FeCl2 + H2 ↑有气泡产生,铁逐渐减少, 4、铁跟稀硫酸反应:Fe + H2SO4 =FeSO4 + H2↑溶液变成浅绿色。 5、铁锈跟稀盐酸反应:Fe2O3 +6HCl = 2FeCl3 + 3H2O 红色铁锈逐渐消失, 6、铁锈跟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溶液变成黄色 7、氧化铜跟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H2O 黑色氧化铜逐渐消失, 8、氧化铜跟稀硫酸反应:CuO +H2SO4 = CuSO4 + H2O 溶液变成蓝色。 9、氢氧化铜跟稀盐酸反应:Cu(OH)2 + 2HCl = CuCl2 + 2H2O 蓝色沉淀消失 10、氢氧化铜跟稀硫酸反应:Cu(OH)2 + H2SO4 = C u SO4 + 2H2O 变成蓝色溶液 11、氢氧化铁跟稀盐酸反应:Fe(OH)3↓+3HCl = FeCl3 +3H2O 红褐色沉淀消失 12、氢氧化铁跟稀硫酸反应2Fe(OH)3 +3 H2SO4= Fe2( SO4)3 +6H2O 变成黄色溶液

九年级科学酸碱盐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全部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煤气燃烧水变蒸气 B、瓷碗破碎剩饭变馊 C、菜刀生锈水果腐烂 D、灯泡发光冰块熔化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B、凡是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就是酸 C、凡是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就是碱 D、凡是含有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就是盐 2、下列物质能电离出氢离子,但不是酸的是() A、HCl B、HNO C、NaHSO D、HSO 4243 3、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 A、KOH B、Cu(OH)CO C、KHCO D、KSO 432232 4、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 A、CuO B、Cu(OH) C、(NH)SO D、HSO 424224 5、下列关于盐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盐酸就是液态氯化氢 B、纯净的盐酸是浅黄色液体 C、浓盐酸在空气里会冒白烟 D、盐酸有腐蚀性 6、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酸类的是() A、硫酸 B、硝酸银 C、硝酸 D、盐酸 7、下列物质中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是() A、铁 B、氯化镁 C、氢氧化钠 D、硝酸银 8、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2Fe+6HCl == 2FeCl+3H ↑ B、FeO+HCl ==FeCl+HO 233222 C、Cu+2HCl ==CuCl+H↑D、Cu(OH)+2HCl == CuCl+2HO 22222 9、下列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2Al+6HCl==2 AlCl+3H↑ B、CaCO+2HCl == CaCl+HO+CO ↑223322 C、 Ba(OH)+2HCl ==BaCl+2HO D、BaCl+2AgNO==Ba(NO)+2AgCl↓223223210、下列溶液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A、氯化钠溶液 B、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硝酸钾溶液 11、在盛有下列固体的试管内,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能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A、AgNO B、FeO C、CuO D、NaCO 333221 12、往某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说明() A、该溶液的PH=7 B、该溶液的PH<7 C、该溶液的PH>7 D、该溶液一定是酸 13、某溶液的PH值是5,若将该溶液的PH值上升到8,应采取措施是加入适量( ) A、紫色石蕊试液 B、酸溶液 C、碱溶液 D、蒸馏水 14、某溶液的PH值等于0,则该溶液一定() A、显酸性 B、显碱性 C、显中性 D、无法确定 15、区分盐酸和硫酸最好选用的试剂是() A、硝酸银溶液 B、硝酸钡溶液 C、碳酸钠溶液 D、PH值试纸

浙教版九(上)科学第三章测试卷及答案

浙教版九(上)科学第三章测试卷 班级:学号: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 分,共30 分) 1.下列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A.电风扇B.电暖气C.电视机D.电吹风 2.下列关于核反应的理解,正确的是() A.核电站——核聚变B.太阳能——核聚变C.原子弹——核聚变D.氢弹——核裂变3.关于“12 V,4 W”的小灯泡L1 和“9V,3 W”的小灯泡L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L1 和 L2 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一样大 B.L1 和L2 串联在一起使用时,L1 和L2 亮度相同C.L1 和L2 并联在一起使用时,两灯消耗的功率一样多 D.L2 串联一个9 Ω的电阻接在12 V 电路中,也能正常发光 4.下列四个杠杆,其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开瓶器B.筷子C.核桃夹D.撬棒 5.在台球比赛中,选手推动球杆撞击白球,白球发生运动后碰撞其他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在水平桌面上滚动的球受到了重力作用,重力对它做了功 B.手推动球杆前进时,手对球杆做了功 C.桌面对球的支持力做了功 D.白球撞击黑球后没有静止,是因为人的手还在对白球做功 6.如图AB 为一可绕O 点转动的杠杆,在A 端通过绳子作用一个拉力,使杠杆平衡,保 持重物不动,而使绳绕A 点沿图中虚线缓慢逆时针转动,则F() A.先变大后变小 B. 先变小后变大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7.2018 年4 月1 日8 时,“天宫一号”运行在近地点高度约 161.0 km、远地点高度约 174.3 km 的轨道上;2018 年4 月2 日8 点15 分,“天宫一号”再入大气层,在坠入途中,大部分模块在大气层中烧毁,少部分残骸坠入南太平洋。则“天宫一号”() A.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过程中,速度变大 B.在坠入大气层过程中,其机械能不变 C.最后少部分残骸坠入南太平洋后,其内能减少 D.在坠入大气层过程中,部分模块烧毁是由于克服重力做功 8.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 ℃的冰和0 ℃的水内能相等B.物体吸收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D.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但功和热量是不同的物理量,单位也不同 9.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R1>R2 ,电源电压U 保持不变,在相同的时间内四个电路中总共放出的热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C.丙、丁、乙、甲D.乙、丁、丙、甲10.图所示为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冲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华师大九年级科学酸碱盐知识点

第一章酸碱盐知识点 一、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方法: (1)检验溶液是酸性的方法: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溶液呈现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为酸性溶液。 (2)检验溶液为碱性的方法: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溶液呈现蓝色,则说明该溶液为碱性溶液;或者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若溶液呈现红色,则说明该溶液为碱性溶液。 思考:指示剂只能反映某种物质的酸碱性,不能确定该物质一定就是酸或碱。酸碱指示剂的种类很多,不只是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 二、常见的酸 酸和碱都有腐蚀性,使用时一定要小心! 闻溶液气味的方法是: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许气体飘进鼻孔 (如右图所示),千万不要直接凑近鼻子闻,因为这样做很危险! (一)、打开浓盐酸、浓硫酸的试剂瓶,观察现象并闻气味; 分析: (1)①盐酸是HCl气体的水溶液,浓盐酸易挥发。打开浓盐酸的瓶盖后,看到有白 雾,原因是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分结合,形成盐酸小液滴。 ②纯净的浓盐酸是无色的,工业用浓盐酸因含有杂质Fe3+而略带黄色。 (2)浓硫酸的质量增加,原因是浓硫酸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有吸水性。因此,实验 室常用浓硫酸作干燥剂。(如右图所示)。 状元笔记 浓硫酸和浓盐酸在空气中敞口放置,都会变稀,但原因不一样。浓硫酸变稀,是因为吸水性,溶剂增加,溶质不变;浓盐酸变稀是因为挥发性,溶质减少,溶剂不变。因此,浓盐酸和浓硫酸都要密封保存。(二)浓硫酸 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2.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

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的原因:因为浓硫酸能将纸张、木材、布料、皮肤(都由含碳、氢、氧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里的氢和氧原子按2:1即水的形式夺取出来,生成黑色的碳。我们做实验时不掌握好浓硫酸的这一“个性”,很可能就会腐蚀皮肤、衣物。 【实验探究】探究浓硫酸的稀释 实验步骤:在500ml锥形瓶中盛约25ml浓硫酸,水从分液漏斗中 缓慢滴入锥形瓶,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水立刻沸腾,液滴向四周飞溅。 实验结论:不能将水注入浓硫酸里。 浓硫酸溶于水时液滴飞溅的原因:这是因为水的密度小于硫酸的密度,浮在浓硫酸上面, 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的热使水立刻沸腾,沸腾的水携带着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危及人 身安全。 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步骤: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 断搅拌。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 不慎将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的处理方法: 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涂上碳酸氢钠溶液的目的是把稀硫酸中和掉-----生成无腐蚀性的物质。 (三)、酸的化学性质 1.酸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紫色石蕊试液在酸溶液中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 2. 活泼金属+酸=盐+H2 Mg + 2HCl = MgCl2 + H2↑Mg + H2SO4 = MgSO4 + H2↑ Zn+2HCl = ZnCl2+H2↑Zn + H2SO4 = ZnSO4+H2↑ Fe+2HCl = FeCl2+H2↑Fe + H2SO4 = FeSO4+H2↑(亚铁溶液浅绿色) 2Al+6HCl = 2AlCl3+3H2↑2Al+ 3H2SO4 = Al2(SO4)3+3H2↑ 3.酸+金属氧化物=盐+H2O 在工业上,可利用此性质除去金属表面的锈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三价铁溶液黄色) (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慢慢变成黄色) CuO+2HCl= CuCl2+H2O CuO+H2SO4= CuSO4+H2O 4.酸+盐=新酸+新盐反应条件: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 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CaCO3+2HCl= CaCl2+H2O+CO2↑ Na2CO3+2HCl= 2NaCl+H2O+CO2↑Na2CO3+H2SO4= Na2SO4+H2O+CO2↑ AgNO3+ HCl=AgCl↓+HNO3BaCl2+ H2SO4=BaSO4↓+2HCl 5、酸+碱=盐+水 NaOH+HCl=NaCl+H2O KOH + HNO3 = KNO3 + H2O Ca(OH)2 + 2HCl = CaCl2 + 2H2O 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 四、常见的碱 (一)几种常见的碱 (1)氢氧化钠(NaOH):有强烈的腐蚀性,俗名为火碱、烧碱、苛性钠。使用氢氧化钠时一定要特别小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专题.doc

《创新能力》学科竞赛培训 九年级化学 酸碱盐专题2—4讲 专题一 物质的推断 1. 由Na 、S 、O 、H 四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四种化合物,其中甲 能跟BaCl 2溶液反应生成两种盐,再加入盐酸无变化;乙能跟盐酸反应生成 盐和水;丙能跟NaOH 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丁呈中性,丁与Na 2O 或SO 2 均能发生化合反应。则下列推论中正确的是( ) A 、甲一定是Na 2SO 4 B 、乙一定是NaOH C 、丙一定是H 2SO 4 D 、丁一定是H 2O 2. 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H 2SO 4,反应后滤出不溶物。向 滤液中加入薄铁片,铁片无任何变化。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滤出的不溶物中含有铜,不可能含有铁 B 、滤出的不溶物中一定含有氧化铜,可能含有铁 C 、滤出的不溶物中可能含有氧化铜,一定含有铜 D 、滤液中一定有FeSO 4,不可能有H 2SO 4 3. 丹砂(HgS 、红色)在空气中加热能生成水银(22 HgS O Hg SO +?+),而 水银又能溶解金、银。古代炼丹家葛洪曾记载:“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 还成丹砂。”表明丹砂长时间加热后又转化为红色物质。试分析积变后物质的 成分是( ) A 、Hg B 、HgO C 、HgS D 、不能确定 4. 一包混有杂质的Na 2CO 3,其杂质可能是Ba(NO 3)2、KCl 、NaHCO 3中的一种 或几种,今取10.6g 样品,溶于水得到澄清的溶液,另取10.6g 样品,加入足 量的盐酸,完全反应生成4.4gCO 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样品中只含有杂质NaHCO 3 B 、样品中不含杂质KCl C 、样品中杂质为NaHCO 3、Ba(NO 3)2 D 、样品中杂质为KCl 和NaHCO 3 5. 往AgNO 3、Cu(NO 3)2、Zn(NO 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待反应完成后 再过滤,不可能存在的情况是( ) A 、滤纸上有Ag 、滤液中有Ag +、Cu 2+、Zn 2+、Fe 2+ B 、滤纸上有Ag 、Cu ,滤液中有Ag +、Zn 2+、Fe 2+ C 、滤纸上有Ag 、Cu 、Fe ,滤液中有Zn 2+、Fe 2+ D 、滤纸上有Ag 、Cu 、Fe 、Zn ,滤液中有Zn 2+、Fe 2+ 6.有A 、B 、C 、D 、E 、F 六种化合物,它们之间在溶液中发生下列反应:

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第三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知识点大全

九上第三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第1学时】 第1节能量的相互转化 一、能量的转化与转移 1、多种形式的能量:机械能(动能和势能)、势能(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内能、化学能、电能、光能、太阳能、核能 【能量是多种形式存在的,但要注意一个物体可以同时具有多种形式的能】 (1)机械能:存在于运动的物体(动能)或具有一定高度的物体(重力势能)或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弹性势能)中; (2)内能:物体内部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又叫热能;(3)光能:能发光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太阳能属于光能; 2、能量的转化与转移 (1)能量的转化: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 ★分析某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步骤: ①明确研究对象和所要研究的过程; ②物体在起始位置所具有的能量的形式; ③物体在最终位置所具有的能量的形式; (2)能量的转移: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3)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也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4)要获得一种能量必须以消耗另一种能量为代价,所谓“消耗能量”、“利用能量”或者“获得能量”,实质上就是能量相互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第2学时】 第2节能量转化的量度 一、功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缺一不可(同时性、同向性、同体性)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力对物体没有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劳无功” (1)没有力,但有距离:“无劳无功” 如: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但因为惯性通过一段距离,也就没有什么力做功; (2)有力的作用,但没有距离的移动:也就在力的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力对物体不做功; “有劳无功” 如:一个静止的汽车,一个人用了很大的力推他,但不动,因此推力对汽车没有做功;(3)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也运动了一段距离,但在力的方向上没有距离的移动,这个力对物体没有做功;“劳动无功” 如:手提着水桶在水平面上运动了一段距离,水桶虽然受到提力的作用,但是由于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上,且移动的是水平距离,不在同一方向上,故而提力对水桶没有做功; 3、做功的表示说法:力对受力物体做功、施力物体对受力物体做功、施力物体做功、力做功; 二、功的计算 1、计算公式: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方程式大全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方程式大全(老猫不抓耗子编写) 酸碱盐的初步认识 一·酸的定义:由氢离子H +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常见的酸: H 2S O 4 HCl HNO 3 H 2CO 3 ····· 二·碱的定义: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OH -组成的化合物 常见的碱: KOH NaOH Ba(OH)2 Ca(OH)2 Mg(OH)2 Al (OH)3 Mn(OH)2 Zn(OH)2 Fe (OH)2 Fe(OH)3 Cu(OH)2 ··· 三·常见的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常见的金属离子:K + Na + Ba 2+ Ca 2+- Mg 2 + Al 3+ Mn 2 + Zn 2+ Fe 2+ Fe 3+ Cu 2+ Ag + 常见的酸根离子:NO 3- Cl - SO 42- CO 32-······ 所以,常见的盐有以下几类: (1)硝酸盐:KNO 3 NaNO 3 Ba(NO 3 )2 Ca(NO 3 )2 Mg(NO 3 )2 Al(NO 3 )3 Mn(NO 3 )2 Zn(NO 3 )2 Fe (NO 3 )2 Fe(NO 3 )3 Cu(NO 3 )2 AgNO 3 (2)盐酸盐:KCl NaCl BaCl 2 CaCl 2 MgCl 2 AlCl 3 MnCl 2 ZnCl 2 FeCl 2 FeCl 3 CuCl 2 AgCl (3)硫酸盐: K 2 SO 4 Na 2 SO 4 BaSO 4 CaSO 4 MgSO 4 Al 2(SO 4)3 MnSO 4 ZnSO 4 FeSO 4 Fe 2(SO 4)3 CuSO 4 Ag 2SO 4 (4)碳酸盐:K 2CO 3 Na 2CO 3 BaCO 3 CaCO 3 MgCO 3 MnCO 3 ZnCO 3 FeCO 3 Ag 2CO 3 酸碱盐的可溶性记忆方法:(必须记牢) (1)碱可溶的4种:KOH NaOH Ba(OH)2 Ca(OH)2 不讨论氢氧化银。 (2)硝酸盐全溶。 (4)盐酸盐只有AgCl 不溶,其余都可溶。 (4)硫酸盐大部分可溶,BaSO 4不溶,CaSO 4 和Ag 2SO 4微溶。 ( 5) 碳酸盐可溶的只有K 2CO 3和Na 2CO 3 ,MgCO3 微溶,其余不可溶。不讨论碳酸铝·碳 酸铁和碳酸铜。

(完整版)精编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三章测试卷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三章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下列四幅图片中,属于利用做功的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 2.小兰和爸爸、妈妈一起参加了一个家庭游戏活动。活动要求是:家庭成员 中的任意两名成员分别站在如图所示的木板上,恰好使木板水平平衡。若小 兰和爸爸的体重分别为400N和800N,小兰站在距离中央支点2米的一侧, 爸爸应站在距离支点l米的另一侧,木板水平平衡。现在他们同时开始匀速相向行走,小兰的速度是0.5米/秒,则爸爸的速度是多大才能使木板水平平衡不被破坏? ( ) A.1.0米/秒 B.0.75米/秒 C.0.5米/秒D.0.25米/秒 3.下列各个过程中要做功的是 ( ) A.人提水桶水平匀速走了10米 B.人用力推车,但车未动 C.沿斜面将物体匀速上移5米 D.冰块在光滑冰面上自由滑行 4.下列各个用电器工作时,电能的转化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 A.电烙铁 B.电熨斗 C.电热毯D.电吹风 5.如图所示,把同一物体沿斜面BA和CA分别拉到顶端A,若沿斜面 的拉力F1=F2,则斜面两边的机械效率B、C的大小关系是 ( ) A.B>C B.B=C C.BR乙,通电一段时问 后,发现甲瓶玻璃管中煤油的液面上升得比乙的高。该现象能够说 明电流产生的热量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 ) A.材料 B.电流C.电阻 D.通电时间 9.粗糙水平面上有一个重为100牛的物体,用30牛的水平推力使 其以1米/秒的速度沿力的方向匀速运动了l0秒,则此过程中 ( ) A.重力做了3000焦的功 B.推力的功率为30瓦 C.推力做了1000焦的功 D.摩擦力为100牛 10.如图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绳一端固定在0点,另一端系一小球, 正下方点的正下方固定有一枚钉子P。位置1在O点的正下方,位置3 与A点等高,位置5是A与1之间的某点位置2是1与3之间的某点, 位置4是高于3的某点。不考虑空气阻力及摩擦,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 (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酸碱盐测试题

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符合要求的答案,每题1分,共15分) 1.为合理利用“垃圾’’资源,提倡垃圾分类回收,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 ) A.有机物B.无机盐 C.金属或合金D.难溶性碱 2.将铁钉置于下列四种环境中,容易生锈的是( ) A.置于潮湿的空气中B.置于干操的空气中 C.浸没于煮沸的水中D.浸没于油中 3.能一次性鉴别NaCl、BaCl、NaCO,三种无色溶液的试剂是( ) A.稀硫酸B.盐酸C.石灰水D.硝酸银溶液 4.—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葡萄3.5——4.5,苹果2.9,——3.3,牛奶6.3,——6.6,鸡蛋清7.6——8.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胃酸过多的人不应多食苹果B.苹果汁的酸性比葡萄汁强 C.鸡蛋清是碱性食物D.葡萄汁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5.下列药品未经密封保存,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并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①苛性②碳酸⑧浓盐酸④浓硫酸⑤熟石灰 A.①⑧B.②④C.①⑤D.④⑤ 6.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作出的重大贡献是( ) A.发明黑火药B.创造湿法冶金 C. 改进纯碱的生产D.发现了新元素 7.现有①Ba(NO):溶液、②KCI溶液、⑧KSO溶液、④CuSO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可通过实验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开来,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可能是( ) A.①②⑧④B.①④⑧②C.④⑧②①D.④①⑧② 8.向盛有Fe、Cu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硫酸,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 ) A.1种B.2种 C 3种 D 4种 9.CuCI和Mg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 ) A.Zn B.Cu 和Cu D.Cu和Mg 10.不符合“酸和盐反应生成另一种酸和另一种盐”的反应是( ) A.盐酸和硝酸钠溶液B.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C.稀盐酸和硝酸银溶液D.硝酸和碳酸钙11.某工厂排放的五色废水经测定PH=2,为治理废水,需将此废水的PH调至7~8,为达此目的,并采用经济可行的方法,需在此废水中加入( ) A.生石灰B.氢氧化钠C.铁粉D.盐酸 12.探究中和反应是否发生的方法有多种.小华同学进行了以下四个实验,并用图象分别描述了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其中,依据如图所示现象不能判断中和反应一定发生的是() A.在稀盐酸中加入氯化铜,B.在NaOH溶液中加入CaCO3, 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最全整理版)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 7.1溶液的酸碱性一、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 1.实验: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试样白醋酸果 汁 稀盐 酸 纯碱溶 液 肥皂 水 石灰 水 氨水 食盐 水 蔗糖 水 滴加紫色 石蕊试液 变红变红变红变蓝变蓝变蓝变蓝紫色紫色滴加无色 酚酞试液 无色无色无色变红变红变红变红无色无色结论酸性酸性酸性碱性碱性碱性碱性中性中性 结论: (1)凡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都是酸性 ..溶液,并且该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凡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都是碱性 ..溶液,并且该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3)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也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的溶液,我们称为中性溶液。(4)如紫色石蕊试液及无色酚酞等能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试液,称为酸碱指示剂。 注意:①我们有时候还用蓝色或红色石蕊试纸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②酸性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碱性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③只有可溶性的酸性、碱性物质才能使指示剂变色,变色的是指示剂,而不是该物质。2.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 (1)酸性物质:山楂、柠檬、柑橘、西红柿等; (2)碱性物质:茶叶碱、烟碱等。 3.区分酸溶液和酸性溶液、碱溶液和碱性溶液 注意:酸溶液是指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是指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因此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而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同样,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碱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例如:硫酸铜、氯化铵的水溶液显酸性,而不是酸;纯碱、肥皂的水溶液显碱性,但不是碱。4.补充知识:酸、碱、盐的概念 (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 ..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如:HCl、HNO3、H2SO4、H2CO3等。 1

浙教版九年级上第三章科学月考试卷

九年级科学第三次月考检测试卷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5分,共48分) 1.下列有关能量转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2.第十一届全运会于20XX 年10月16日~28日在山东举行。下面是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情景,从科学角度分析,其中运动员不做功的是( ) 3.在一次义务劳动中,小明同学用100牛竖直向上的举力,将放在水平地面上重为95牛的物体举高1米搬到货车上。在此过程中,小明的举力做功大小为( ) A .190焦 B .200焦 C .100焦 D .95焦 4.下列工具在使用中可以看作杠杆,其中不能省力的是( ) 5.每周一晨会时,升旗手往下拉动绳子,国旗就会上升,原来是利用了旗杆顶上的一个滑轮。下列关于这个滑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动滑轮,可以省力 B .定滑轮,可以省力 C .动滑轮,可以改变力的作用方向 D .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作用方向 6.下图所示的四个事例中,用热传递方式改变内能的是( ) 7.下列事例中,物体只具有动能的是( ) 8.下列单位中,不是电功率单位的是( ) A .焦/秒 B .千瓦时 C .瓦 D .伏·安 9.下列仪表可以直接测量电功的是( ) A .举着杠铃停留3秒钟 B .掷标枪 C .游泳 D .跨栏 A.起子 B.道钉撬 C.筷子 D.钢丝钳 A.小孩滑梯臀部发热 B.采用冷敷降低体温 C.冬天采用搓手取暖 D.气体膨胀将活塞推出 A.绕地运行的人造卫星 B.海上行驶的轮船 C.起跳升高中的运动员 D.压弯的竹条 A.发射火箭: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和机械能 B.风力发电: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燃油汽车行驶: 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D.给蓄电池充电: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华师大九年级科学酸碱盐知识点

华师大九年级科学酸碱 盐知识点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第一章酸碱盐知识点一、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 常见的有:石蕊溶液、酚酞溶液。 溶液 在酸溶液中在碱溶液中指示剂 石蕊溶液红色蓝色 酚酞溶液无色红色 二、常见的酸 酸和碱都有腐蚀性,使用时一定要小心! 闻溶液气味的方法是: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许气体飘进鼻孔 (如右图所示),千万不要直接凑近鼻子闻,因为这样做很危险! (一)、打开浓盐酸、浓硫酸的试剂瓶,观察现象并闻气味; 浓盐酸浓硫酸 颜色、状态无色液体无色黏稠、油状 液体打开瓶盖现象瓶口有白雾无明显现象 原因有挥发性无挥发性 气味有刺激性气味无刺激性气味敞口久置现象质量减小质量增加 原因有挥发性有吸水性 分析: (1)①盐酸是HCl气体的水溶液,浓盐酸易挥发。打开浓盐酸的瓶盖 后,看到有白雾,原因是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分结 合,形成盐酸小液滴。 ②纯净的浓盐酸是无色的,工业用浓盐酸因含有杂质Fe3+而略带黄色。 (2)浓硫酸的质量增加,原因是浓硫酸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有吸水性。因此,实验室

常用浓硫酸作干燥剂。(如右图所示)。 状元笔记 浓硫酸和浓盐酸在空气中敞口放置,都会变稀,但原因不一样。浓硫酸变稀,是因为吸水性,溶剂增加,溶质不变;浓盐酸变稀是因为挥发性,溶质减少,溶剂不变。因此,浓盐酸和浓硫酸都要密封保存。 (二)浓硫酸 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2.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 【实验探究2】探究浓硫酸的腐蚀性 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的原因:因为浓硫酸能将纸张、木材、布料、皮肤(都由含碳、氢、氧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里的氢和氧原子按2:1即水的形式夺取出来,生成黑色的碳。我们做实验时不掌握好浓硫酸的这一“个性”,很可能就会腐蚀皮肤、衣物。 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步骤: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 不慎将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的处理方法: 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涂上碳酸氢钠溶液的目的是把稀硫酸中和掉-----生成无腐蚀性的物质。 (三)、酸的化学性质 1.酸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紫色石蕊试液在酸溶液中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 2.活泼金属+酸=盐+H2

浙教版九上科学第三章测试题含答案

第三章物质的转化与守恒单元检测 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 1.国际单位制中热量的单位是() A.牛顿 B.帕斯卡 C.瓦特 D.焦耳 2.用图所示的指甲剪剪指甲时,以O为支点的杠杆AOB属于() A.省力杠杆 B.费力杠杆 C.等臂杠杆 D.无法 确定 3.如图所示是电阻甲和乙的U﹣I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和乙都是阻值不变的电阻 B.当乙两端电压为2V时,R乙=5Ω C.甲、乙串联在电路中,当电路电流为0.2A时,电源电压为2V D.甲、乙并联在电路中,当电源电压为2V时,电路总功率为1.2W 4.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R1>R2,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在相同的时间内四个电路 中总共放出的热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 C.丙、丁、乙、甲 D.乙、丁、丙、甲 5.一台电风扇和一个电熨斗,如果使用时消耗电能相同,产生的热量() A.一样多 B.电风扇较多 C.电熨斗较多 D.无法比较 6.下面例子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变大了的是 A.铁球从斜面顶端滚下来 B.骑自行车冲上坡顶 C.飞机在高空水平飞行 D.立在山顶上的石头 7.下列现象中,由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是( ) A.动车匀速上坡 B.脚踩滑板从高处滑下 C.滚摆自下而上运动 D.火箭加速升 8.把一乒乓球压入盛有水的烧杯底部(如图所示),松手后,乒乓球上升至水面最后漂浮在水面上。 乒乓球在上升的过程中,它的机械能不断增加。下列关于乒乓球机械能来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是由水的内能转化来的 B.是由水的重力势能转化来的 C.是由乒乓球的内能转化来的 D.是由乒乓球的化学能转化来的 9.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南中国海海底发现了一种俗称“可燃冰”的冰块天然气水合物,能源总量可达到全 国石油总量的一半,燃烧1m3“可燃冰”释放的能量与164m3天然气相当,据此可判断“可燃冰”()A.具有较高的内能 B.具有较高的化学能 C.只有燃烧时才有内能 D.没有点燃时没有化学能

初三化学酸碱盐九大知识点(最新整理)

4 4 初三化学酸、碱、盐九大知识点 一、 化学用语 1、电离:H 2SO 4=2H++SO 2- NaOH=Na ++OH - Al 2(SO4)3=2Al 3++3SO 2- 2、物质的俗称和主要成分 生石灰——CaO 熟石灰、消石灰——Ca(OH)2 【石灰水的主要成分】 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CaCO 3 食盐——NaCl 纯碱、口碱——Na 2CO 3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胆矾、蓝矾——CuSO 4·5H 2O 碳酸钠晶体——Na 2CO 3·10H 2O 氨水——NH 3·H 2O (学名:一水合氨) 二、酸、碱、盐的溶解性 1、常见盐与碱的溶解性:(如果不读出括号中的字,是不是一个较好记忆的顺口溜?) 钾钠铵盐都可溶,硝酸盐遇水影无踪。 碳酸盐只溶钾钠铵(盐)。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碱类物质溶解性:只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溶。 2、七个常见的沉淀物: 中考范围:(由主至次的顺序)碳酸钙、碳酸钡、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铁;——可溶于酸的沉淀 以阅读材料形式考察: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银——不溶于酸的沉淀 3、四个微溶物: 中考范围:Ca(OH)2(石灰水注明“澄清”的原因) CaSO 4(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不用稀硫酸的原因) 以阅读材料形式考察: Ag 2SO 4(鉴别 SO 42-和 Cl-时,不用硝酸银的原因); MgCO 3(碳酸根离子不能用于在 溶液中除去镁离子的原因) 三、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 1、复分解反应口诀:复分解要进行,溶液中才可行;交换成分价不变;生成水、气或沉淀;不溶物溶于酸除 了氯化银和硫酸钡。 2、复分解的 t i p s : (1)不溶性碱只能与酸性发生中和反应 (2)不溶性盐,只有碳酸盐能与酸反应 (3)KNO 3、NaNO 3、AgNO 3、BaSO 4 不能做复分解反应的反应物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能量的转化及守恒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章能量的转化及守恒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如图所示,两个灯泡L1、L2阻值分别为6欧和10欧,闭合开关后的现象是() A.通过两灯泡的电流I1:I2=3:5 B.灯泡两端的电压U1:U2=3:5 C.灯泡的电功率P1:P2=5:3 D.灯泡L1比L2暗 2 . 如图所示,在四个相同水槽中盛有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纯水,现将阻值为R1、R2的电阻丝(R1

A.用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机械效率不变 B.若G1=G2,则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 C.若G1=G2,则拉力F1与F2所做的总功相等 D.若G1=G2,则甲、乙滑轮组所做的额外功相等 5 . 下列现象与物质状态变化的联系正确的是() A.泡有热茶的茶杯口飘出的“白气”——汽化 B.固体石蜡加热后变成液体石蜡油——液化 C.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产生固体沉淀——凝固 D.冬天结冰的衣服在0℃以下环境中也能晾干——升华 6 . 下列现象,能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烤火感到暖和B.小孩从滑梯上滑下时,臀部有灼热感 C.炒菜时锅铲发烫D.铁丝在火炉中被烧得通红 7 . 一只电能表上标明“220V 3A”字样,此电能表最多可接“220V 60W”的电灯数是() A.5盏B.11盏C.22盏D.25盏 8 . 使用以下工具可以省力的是 A.B. D. C. 9 . 为了搬运一个很重的机器进入车间,某工人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圈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形钢管的横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A. D. B.C. 10 . 某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转速是1200r/min,如图是该汽油机工作的一个冲程,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