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化工工艺学课后习题

最新化工工艺学课后习题

最新化工工艺学课后习题
最新化工工艺学课后习题

1

课后习题

2

思考题(第一章)

3

1 现代化学工业的特点是什么?

4

2 化学工艺学的研究范畴是什么

5

3 简述石油化工原料乙烯的用途

6

4 利用合成气可以合成哪些产品

7

5 你觉得应该如何来学习该门课程?

8

6 化学工艺与化学工程有何不同?

9

10

思考题(第二章)

11

12

√1 为什么说石油、天然气和煤是现代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资源?它们的13

综合利用途径有哪些?

14

2生物质和再生资源的利用前景如何?

15

3 何谓化工生产工艺流程?举例说明工艺流程是如何组织的。

16

4 何谓循环式工艺流程?它有什么优缺点?

17

5 何谓转化率?何谓选择性?对于多反应体系,为什么要同时考虑转化率18

和选择性两个指标?

19

6 催化剂有哪些基本特征?它在化工生产中起到什么作用?在生产中如何20

正确使用催化剂?

21

7 在天然气开采中,有时可获得含有C6~C8烃类的天然汽油,为了改善其辛

22

烷值,用蒸馏塔除去其中的轻组分。如果天然汽油、塔顶馏出物和塔底中等23

辛烷值汽油的摩尔百分数组成为:

24

物料名称天然汽油中等辛烷值汽油塔25

顶馏出物

26

1.

27

C6H14 25 0

28

60

29

2.

30

C7H16 25 21.5

31

30

32

3.

33

C8H18 50 78.5

34

10

35

假设它们的密度为0.8g/cm3,那么,从5000桶天然汽油中能生产出多少36

吨中等辛烷值汽油?(1桶= 42 US加仑,1US加仑=3.78541dm3, 37

1dm3 =103cm3)

38

8 某蒸馏柱分离苯-甲苯混合物,其质量组成各占50%,进料流量为10000kg/d,39

从柱顶冷凝器回收的产品含95%苯;柱底馏出物含95%甲苯。离开柱顶进入冷凝40

器的产物蒸气流量是8000kg/d,全部冷凝为液体后,部分产品作为回流液返回41

蒸馏柱的上部,其余取出即为产品。求回流与取出产品量之比。

42

在一个加氢裂化器中,较大分子烃经加氢裂解成较小分子烃。已知输入和输43

出的烃类组成为:

44

a) 烃类输入输出

45

b) C5H12 10 mol%

46

c) C6H14 40 mol%

47

d) C7H16 20 mol%

48

e) C12H26 100 mol% 30 mol%

49

(1)每100 kmol原料烃可生产出多少C5~C7烃产品?

50

(2)每100 kmol原料烃消耗多少氢气?

51

(3)如果原料烃的密度是0.9 g/cm3,输出烃的密度是0.8 g/cm3,那么每输52

出10 m3的烃物料需要输入多少m3原料烃?

53

9 假设某天然气全是甲烷,将其燃烧来加热一个管式炉,燃烧后烟道气的干54

基摩尔组成为86.4%N2、4.2%O2、9.4%CO2。试计算天然气与空气的摩尔比,并55

列出物料收支平衡表。

56

10 在高温下裂解天然气可获得炭黑和含氢的裂解气。已知天然气的体积组成57

为82.3%CH4、8.3%C2H6、3.7%C3H8和5.7%N2,产生的炭黑可以视为纯碳,裂解58

气含60.2%H2、23.8%CH4、2.2%C2H6、6.5%C2H4、1.4%C3H6、2.3%C2H2和3.6%N2。

59

计算每100标准m3的天然气可生产多少千克炭黑和多少标准米3的裂解气。60

11某燃料气含有30%CS2、26%C2H6、14%CH4、10%H2、10%N2、6%O2和4%CO,61

与空气一起燃烧,产生的烟道气含有3%SO2、2.4%CO,其余为CO2、H2O、O2和62

N2。求空气的过剩百分数。

63

12 一氧化碳与水蒸气发生的变换反应为CO+H2O==CO2+H2,若初始混合原料的64

摩尔比为H2O/CO=2/1,反应在500℃进行,此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 4.88。求65

反应后混合物的平衡组成和CO的平衡转化率。

66

13 合成甲醇的反应为CO +2H2 = CH3OH,如果初始原料混合物中H2/CO=2/1,67

反应温度为350℃,压力为300×105Pa,在此条件下,平衡常数68

1.18×10-14Pa-2。那么,CH3OH的平衡浓度(体积%)为多少?

69

14 将纯乙烷进行裂解制取乙烯,已知乙烷的单程转化率为60%,若每100kg 70

进裂解器的乙烷可获得46.4kg乙烯,裂解气经分离后,未反应的乙烷大部分循71

环回裂解器(设循环气只是乙烷),在产物中除乙烯及其它气体外,尚含有4kg 72

乙烷。求生成乙烯的选择性、乙烷的全程转化率、乙烯的单程收率、乙烯全程73

收率和全程质量收率。

74

75

课后习题

76

1、根据热力学反应标准自由焓和化学键如何判断不同烃类的裂解反应难易程77

度、可能发生的裂解位置及裂解产物;解释烷烃、环烷烃及芳烃裂解反应规律,78

造成裂解过程结焦生炭的主要反应是哪些?

79

2 试以丙烷裂解为例,阐述烃类裂解的自由基反应机理,计算600℃,700℃,80

800℃,900℃,1000℃下,丙烷裂解生成物中乙烯和丙烯比例(假设无其它副81

反应发生)。并绘出裂解温度—乙烯(丙烯)组成的曲线。

82

2在原料确定的情况下,从裂解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出发,为了获取最83

佳裂解效果,应选择什么样的工艺参数(停留时间、温度、压力…),为什84

么?

85

4 提高反应温度的技术关键在何处,应解决什么问题才能最大限度提高裂解86

温度?

87

5 为了降低烃分压通常加入稀释剂,试分析稀释剂加入量确定的原则是什88

么?

89

6 试讨论影响热裂解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评价裂解过程优劣的目标函数(指90

标)是什么?

91

7 Lummus公司的SRT型裂解炉由I型发展到VI型,它的主要改进是什么?

92

采取的措施是什么?遵循的原则是什么?你大胆的设想下一步将怎么改?

93

8 裂解气出口的急冷操作目的是什么?可采取的方法有几种,你认为哪种94

好,为什么?若设计一个间接急冷换热器其关键指标是什么?如何评价一个急95

冷换热器的优劣?

96

9 裂解气进行预分离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裂解气中要严格控制的杂质有哪97

些?这些杂质存在的害处?用什么方法除掉这些杂质,这些处理方法的原理是98

什么?

99

10 压缩气的压缩为什么采用多级压缩,确定段数的依据是什么?

100

11 某乙烯装置采用低压法分离甲烷,整个装置中需要的最低冷冻温度为101

-115℃,根据乙烯装置中出现的原料、产品,设计一个能够提供这样低温的制102

冷系统,绘出制冷循环示意图。并标以各蒸发器和冷凝器的温度(第一级冷凝103

器温度,为冷却水上水温度25~30℃)。

104

12 裂解气分离流程各有不同,其共同点是什么?试绘出顺序分离流程、前105

脱乙烷后加氢流程,前脱丙烷后加氢流程简图,指出各流程特点,适用范围和106

优缺点。

107

13 甲烷塔操作压力的不同,对甲烷塔的操作参数(温度、回流比…)、塔设108

计(理论板数,材质…),即未来的操作费用和投资有什么影响?

109

14 对于一已有的甲烷塔H2/CH4对乙烯回收率有何影响?采用前冷工艺对甲110

烷塔分离有何好处?

111

15 何为非绝热精馏,何种情况下采用中间冷凝器或中间再沸器,分析其利弊。112

16 根据本章所学知识,试设计一个简单的流程表述烃类热裂解从原料到产113

品所经历的主要工序及彼此的关系。

114

17 近年来乙烯工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和研究开发的热点是什么?

115

思考题(第三章)

117

课后习题

118

1 简述芳烃的主要来源及主要生产过程。

119

2 芳烃的主要产品有哪些?各有何用途?

120

3 试论芳烃转化的必要性与意义,主要的芳烃转化反应有哪些?

121

4 试分析我国与美国、日本的芳烃生产各有何特点及其原因。

122

5 简述苯、甲苯和各种二甲苯单体的主要生产过程,并说明各自的特点。123

6 简述芳烃生产技术的新进展及其主要特征。

124

7 如何理解芳烃生产、转化与分离过程之间的的关系,试组织两种不同的芳烃125

生产方案。

126

127

思考题(第四章)

128

课后习题

129

1 有哪些原料可生产合成气?合成气的生产方法有哪些?近年来出现哪些生130

产合成气的新方法?它们与原有生产方法相比有什么优点?

131

2 合成气可用来制造什么化工产品?为什么近年来合成气的生产和应用受到132

重视?

133

134

√3 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合成气过程有哪些主要反应?从热力学角度考虑,135

对反应条件有哪些要求?从动力学考虑又有哪些要求?

136

137

4 如何根据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原理和工程实际来优化天然气-水蒸气138

转化制合成气的工艺条件?

139

5天然气-水蒸气转化法制合成气过程有哪些步骤?为什么天然气要预先脱硫140

才能进行转化?用哪些脱硫方法较好?

141

6 为什么天然气-水蒸气转化过程需要供热?供热形式是什么?一段转化炉142

有哪些型式?

143

144

7 为什么说一段转化管属于变温反应器?为什么天然气-水蒸气转化要用变145

温反应器?

146

147

8为什么转化炉的对流室内要设置许多热交换器?转化气的显热是如何回收148

利用的?

149

9 由煤制合成气有哪些生产方法?这些方法相比较各有什么优点?比较先150

进的方法是什么?

151

10 一氧化碳变换的反应是什么?影响该反应的平衡和速度的因素有哪些?如

152

何影响?为什么该反应存在最佳反应温度?最佳反应温度与哪些参数有关?153

154

11一氧化碳变换催化剂有哪些类型?各适用于什么场合?使用中注意哪些事155

项?

156

12 在合成气制造过程中,为什么要有脱碳(CO2)步骤?通常有哪些脱碳方157

法,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158

13 工业上气体脱硫有哪些方法,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159

14 由渣油制合成气过程包括哪几个步骤?渣油气化的主要设备是什么,有160

何结构特点?

161

思考题(第五章)

163

课后习题

164

1 加氢反应和脱氢反应对催化剂有什么要求?

165

166

2 以媒为原料和以天然气为原料合成氨生产过程有什么不同之处?

167

3试分析比较合成气的三种精制方法。

168

4 氨合成反应的平衡常数Kf随温度和压力是如何变化的?

169

√5 影响氨平衡浓度的因素有哪些?

170

6 温度和压力对氨合成反应的平衡氨浓度及反应速率的影响。

171

7惰性气体对氨合成反应的平衡浓度及反应速率的影响。

172

√8 氨合成催化剂活性组分与助剂的作用。

173

9 在氨合成工艺流程中,排放气为什么在循环压缩机前,而氨冷则在循环压174

缩机之后?

化工工艺学考试卷

《化工工艺学》试题一 一、填空题(本题共20分,共10小题,每题各2分) 1、在合成氨烃类蒸汽转化的过程中,从热力学角度分析有三个副反应存在析炭的可能性, 这三个副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从动力学角度分析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才可能析炭。 2、按照用途的不同可将工业煤气分为四类,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和__________。 3、煤中的水分主要分为三类,其中包括:游离水、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在合成氨CO变换工序阶段低温变换催化剂主要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类型。 5、在合成氨原料气的净化过程中脱硫的方法主要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类 型。 6、氨合成塔的内件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和电加热器三个部分组成。 7、尿素的合成主要分两步进行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反应方程式)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 8、在以硫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过程中,硫铁矿在进入沸腾焙烧炉前需要达到的组成指标 O<8%。 为:S>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H 2 9、在沸腾炉焙烧硫铁矿时要稳定沸腾炉的炉温需要做到的三个稳定分别为:①稳定的空 气量、②__________和③_________________。 10、电解法生产烧碱的电解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方程 式)。 二、简答题(本题共50分,共5小题,每题各10分) 1、简述烃类蒸汽转化过程中析炭的危害及防止析炭应采取的措施。 2、简述铁-铬系高温变换催化剂的组成(含量)及各组分的作用。 3、简述硫酸生产两转两吸工艺的优、缺点。 4、简述氨碱法生产纯碱的优、缺点。 5、写出转化率、产气率、选择性、收率及质量收率等衡量裂解结果指标的定义式。 《化工工艺学》试题二

化工工艺学题库

化工工艺学题库

化工工艺学题库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化工工艺学》题库 1.什么叫烃类的热裂解 裂解(splitting)是将烃类原料(气或油品)在隔绝空气和高温作用下,使烃类分子发生断链或脱氢反应,生成分子量较小的烯烃和烷烃及炔烃 热裂解不加催化剂及添加剂裂解的分类 2. 目前世界上主要乙烯生产国的产量是多少 3. 什么叫烃类热裂解过程的一次反应和二次反应 一次反应:即由原料烃类经热裂解生成乙烯、丙烯的主反应。 二次反应:即一次反应生成的乙烯、丙烯进一步反应生成多种产物,甚至最后生成焦和碳 一次反应和二次反应的共同点:是随着反应的进行,气体产物的氢含量增加,液体产物的氢含量降低。 各族烃进行一次反应的容易程度顺序: P (链烷)>N(环烷)>A(芳环) 各族烃进行二次反应的容易程度顺序: P(链烷)<N(环烷)<A(芳环) 4. 什么叫键能 5. 简述一次裂解反应的规律性。 可见规律: ⑴热效应很大的吸热反应,断链易于脱氢; ⑵ 断两端易于断中间; ⑶ M↑ ,断中间↑,断两端↓ ; ⑷ 生成大烯烃易于生成小烯烃; ⑸裂解产物中甲烷含量总是高于氢。 6. 烃类热裂解的一次反应主要有哪几个烃类热裂解的二次反应主要有哪几个 7. 什么叫焦,什么叫碳结焦与生碳的区别有哪些

裂解过程中,生成的乙烯在900~1000℃或更高的温度下,主要经过乙炔阶段而生碳,即烯烃经过炔烃中间阶段而生碳。 裂解反应所生成的乙烯,在500℃以上的温度下,经过生成芳烃的中间阶段而结焦。焦中,碳含量高于95%,且含有一定量的H2。 8. 试述烃类热裂解的反应机理。 9. 什么叫一级反应写出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式和以转化率表示的动力学方程式。 10.烃类裂解有什么特点 11.11. 裂解供热方式有哪两种 12.12. 什么叫族组成,PONA的含义是什么什么叫芳烃指数什么叫特性因素 P—烷烃;O—烯烃;N—环烷烃;A—芳香烃 特性因素特性因素是用作反映石脑油、轻柴油等油品的化学组成特性的一种因素,用K表示。原料烃的K值愈大,乙烯的收率愈高。烷烃的K 值大,芳烃的K值小。 13. 裂解炉温度对烃的转化率有何影响,为什么说提高裂解温度更有利于一次反应和二次反应的竞争 裂解反应是强烈的吸热反应,温度越高,越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14. 什么叫停留时间,停留时间与裂解产物分布有何影响 15. 应用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推导低烃分压有利于裂解反应进行的结论。 16. 为什么要采用加入稀释剂的方法来实现减压的目的在裂解反应中,工业上采用水蒸汽作为稀释剂的优点是什么 17. 什么叫KSF,为什么要用正戊烷作为衡量石脑油裂解深度的当量组分。

《化工工艺学》试题库(部分)(7-7)

《化工工艺学》复习题(部分) (说明:红色部分作为重点看,黄色部分内容以达到了解程度为主) (填空20分,选择30分判断题10分,简答20分,流程说明20分) 复习以上课画的重点为主 1.基本有机化工产品是指什么? 2.衡量裂解结果的几个指标:转化率、产气率、选择性、收率和质量收率。 4.乙烯液相加氯生产二氯乙烷的反应机理是什么?乙烯氧氯化生产氯乙烯的反应机理是什么?甲烷热氯化反应机理是什么? 5.目前氯乙烯生产的主要方法有哪几种。平衡型氯乙烯生产工艺流程的主要特点是指什么? 6.不同族烃类,如链烷烃、环烷烃、芳烃,其氢含量高低顺序? 7.基本有机化学工业原料包括哪些? 8.基本有机化学工业的主要产品? 9. 什么叫烃类热裂解过程的一次反应和二次反应? 10. 简述一次裂解反应的规律性。 11. 烃类热裂解的一次反应主要有哪几个?烃类热裂解的二次反应主要有哪几个? 12. 什么叫焦,什么叫碳?结焦与生碳的区别有哪些? 13. 试述烃类热裂解的反应机理。 14. 什么叫一级反应?写出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式和以转化率表示的动力学方程式。 15. 烃类裂解有什么特点? 16. 裂解供热方式有哪两种? 17. 什么叫族组成,PONA的含义是什么?什么叫芳烃指数?什么叫特性因素? 18. 裂解炉温度对烃的转化率有何影响,为什么说提高裂解温度更有利于一次反应和二次反应的竞争? 19. 什么叫停留时间,停留时间与裂解产物分布有何影响? 20. 为什么要采用加入稀释剂的方法来实现减压的目的?在裂解反应中,工业上采用水蒸汽作为稀释剂的优点是什么?

21. 烃类热裂解过程中为实现减压而采用加入稀释剂的方法,稀释剂可以是惰性气体或水蒸气。工业上都是用水蒸气作为稀释剂,其优点是什么? 22. 什么叫KSF,为什么要用正戊烷作为衡量石脑油裂解深度的当量组分。 23. 为了提高烯烃收率裂解反应条件应如何控制? 24. 为什么要对裂解气急冷,急冷有哪两种? 25. 管式裂解炉结焦的现象有哪些,如何清焦? 26. 裂解气净化分离的任务是什么?裂解气的分离方法有哪几种? 27. 什么是深冷?什么是深冷分离?深冷分离流程包括那几部分? 28. 裂解气中的酸性气体主要有哪些组分?若这些气体过多时,对分离过程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工业上采用什么方法来脱除酸性气体? 29. 裂解气中含有哪些杂质?为什么在分离前必须除去?方法有哪些? 30. 什么叫分子筛?分子筛吸附有哪些特点,有哪些规律? 31. 在烃类裂解流程中,什么叫前加氢流程?什么叫后加氢流程?各有什么优缺点?32.根据顺序深冷分离流程图,用文字描述有物料经过时,在各装置发生的变化,如脱去何物质,塔顶分离出何物质,塔釜分离出何物质等,将每一条流向都尽量详细说明。33.说明三种深冷分离流程(顺序分离、前脱乙烷、前脱丙烷流程)有什么特点. 34.脱丙塔塔底温度为何不能超过100℃? 35. 什么叫“前冷”流程,什么叫“后冷”流程?前冷流程有什么优缺点? 36. 脱甲烷塔在深冷分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脱甲烷塔的特点是什么? 37. 脱甲烷过程有哪两种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乙烯塔在深冷分离中的地位是什么?乙烯塔应当怎样改进? 38.简述影响乙烯回收的诸因素。 39. 能量回收在整个裂解工艺流程中,主要有哪三个途径? 40. 脱甲烷塔和乙烯塔采用中间冷凝器和中间再沸器各有什么优缺点? 41. 举例说明复迭制冷的原理。 42. 多级循环制冷的原理是什么?应当采取哪些措施,才能使多级循环制冷的能量得到合理利用? 43.苯酚和丙酮均为重要的基本有机原料,由苯和丙烯烷基化通过均相自氧化生成过氧化异丙苯,再在酸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苯酚和丙酮。请画出异丙苯法生产苯酚和丙酮的原则流程图(图中标出物料流向,原料名称等)和指明各过程所起的作用? 44. 什么叫热泵? 45.精馏塔的热泵制冷方式有哪几种? 46.除了烃类裂解制乙烯的方法外,还有哪些方法有可能生产乙烯?

化学工艺学试题答案

《化学工艺学》考查课期末试题 班级:08化工(1)班学号:08003028姓名:李强 1.现代化学工业的特点是什么? 答:1、原料、生产方法和产品的多样性与复杂性;2、向大型化、综合化、精细化发展;3、多学科合作、技术密集型生产;4、重视能量合理利用、积极采用节能工艺和方法;5、资金密集,投资回收速度快,利润高;6、安全与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 2.什么是转化率?什么是选择性?对于多反应体系,为什么要同时考 虑转化率和选择性两个指标? 答:1、转化率:指某一反应物参加反应而转化的数量占该反应物起始量的分率 或百分率,用符号X表示。定义式为X=某一反应物的转化量/该反应物的起始量对于循环式流程转化率有单程转化率和全程转化率之分。 单程转化率:系指原料每次通过反应器的转化率 XA=组分A在反应器中的转化量/反应器进口物料中组分A的量 =组分A在反应器中的转化量/新鲜原料中组分A的量+循环物料中组分A的量全程转化率:系指新鲜原料进入反应系统到离开该系统所达到的转化率 XA,tot=组分A在反应器中的转化量/新鲜原料中组分A的量 2、选择性:用来评价反应过程的效率。选择性系指体系中转化成目的产物的某 反应量与参加所有反应而转化的该反应物总量之比。用符号S表示, 定义式S=转化为目的产物的某反应物的量/该反应物的转化总量 或S=实际所得的目的产物量/按某反应物的转化总量计算应得到的目的产物理论量 3、因为对于复杂反应体系,同时存在着生成目的产物的主反应和生成副产物的 许多副反应,只用转化率来衡量是不够的。因为,尽管有的反应体系原料转化率很高,但大多数转变成副产物,目的产物很少,意味着许多原料浪费了。所以,需要用选择性这个指标来评价反应过程的效率。 3.催化剂有哪些基本特征?它在化工生产中起到什么作用?在生产 中如何正确使用催化剂? 答:1、基本特征包括:催化剂是参与了反应的,但反应终止时,催化剂本身未 发生化学性质和数量的变化,因此催化剂在生成过程中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使用;催化剂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平衡的时间(即加速反应),但不能改变平衡;催化剂具有明显的选择性,特定的催化剂只能催化特定的反应。 2、作用: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改进操作条件;催化剂有助于开发新的反应

《化工工艺学》考试试卷

《化工工艺学》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20分,每题2分) 1、下列哪一项不是天然气转化合成气时副反应析碳的危害 A、降低催化剂活性 B、使催化剂崩解 C、堵塞床层,增加阻力 D、使反应局部温度下降 2、下列油品中,沸程最低的是 A、汽油 B、煤油 C、柴油 D、润滑油 3、合成氨反应是 A、放热、体积减小反应 B、放热、体积增大反应 C、吸热、体积减小反应 D、吸热、体积增大反应 4、天然气转化合成气使用的催化剂活性组分为 A、Ag B、Fe C、Ni D、Co 5、对CO变换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温和高水碳比有利于平衡右移 B、变换反应是可逆放热反应 C、变换过程采用单反应器 D、压力对平衡和反应速度都无影响 6、乙烯环氧化制环氧乙烷工艺的催化剂的活性组分是 A、Cu B、Ag C、Al2O3 D、Fe 7、乙烯环氧化反应中致稳气成分为 A、N2,CO2 B、Ar,CO2 C、O2,H2O D、N2,CH4 8、关于脱氢反应中下面哪一项是错误的 A、催化剂活性组分为Fe B、需要高温低压操作 C、用水蒸气作稀释剂 D、吸热反应 9、气相烷基化法制乙苯的催化剂为 A、铁系催化剂 B、镍系催化剂 C、膦羰基钴催化剂 D、ZSM-5分子筛催化剂 10、下列哪项不是磺化反应的特点

A、亲电取代 B、饱和烃比芳环易磺化 C、可逆反应 D、HSO3+阳离子为真正的磺化剂 1、化工生产过程一般可概括为原料预处理、化学反应和三大步骤。 ( A ) A、产品分离及精制; B、工艺条件优化; C、设备与安装工程; D、产品方案设计 2、化学工业的主要原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和。 ( C ) A、金属矿; B、化学矿; C、化学中间体; D、工业盐 3、化工中常见的三烯指乙烯、丙烯和,三苯指苯、甲苯和。 ( A ) A、丁二烯和二甲苯; B、丁二烯和乙苯; C、丁烯和二甲苯; D、丁烯和乙苯 4、为了充分利用宝贵的石油资源,要对石油进行一次加工和二次加工。一次加工方法为常 压蒸馏和减压蒸馏;二次加工主要方法有等。 ( A ) A、催化重整、催化裂化、加氢裂化和焦化 B、催化重整、催化裂化、催化转化 C、催化重整、催化裂化、延迟焦化 D、催化重整、催化裂化、延迟焦化 5、合成氨反应方程式为H2+3N2→2NH3,该反应是一个、、体积缩小的反应。 ( D ) A、不可逆、吸热; B、不可逆、放热; C、可逆、吸热; D、可逆、放热 6、侯氏制碱法的主要产品是。 ( C ) A、NaHCO3和NH4Cl; B、Na2CO3和NaCl; C、Na2CO3和NH4Cl; D、Na2CO3和NaHCO3 7、烷烃热裂解主要反应为。 ( B ) A、加氢反应和断链反应 B、脱氢反应和断链反应 C、脱氢反应和重组反应 D、加氢反应和重组反应 8、转化率是针对而言的;选择性是针对而言的;收率等于转化率与选择性 之积。 ( D ) A、目的产物、中间产物 B、反应物、中间产物 C、目的产物、反应物 D、反应物、目的产物 9、下列哪种方法不能提高汽油辛烷值:。 ( B ) A、降低烯烃含量 B、降低芳烃含量; C、提高氧含量; D、添加甲基叔丁基醚 10、下列关于合成氨的熔铁催化剂Fe3O4-Al2O3-K2O说法错误的是:。( A ) A、Fe3O4是活性组分 B、Al2O3是结构型助催化剂 C、K2O是电子型助催化剂 D、使用前需升温活化 二、填空题(30分,每空2分) 1、煤高温干馏的产物、、、。 2、四大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分别是、、、。 3、化工中常见的三烯指、、;三苯指、、。 4、为将重质油转化为轻质油及化工产品,石油二次加工方式有、、、。

化学工艺学试题

化学工艺学:是研究由化工原料加工成化工产品的化学生产过程的一门科学,内容包括生产方法的评估,过程原理的阐述,工艺流程的组织和设备的选用和设计。 焙烧:是将矿石,精矿在空气,氯气,氢气,甲烷,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气流中,不加或配加一定的物料,加热至低于炉料的熔点,发生氧化,还原或其他化学变化的单元过程煅烧:是在低于熔点的适当温度下加热物料使其分解,并除去所含结晶水二氧化碳或三氧化硫等挥发性物质的过程 平衡转化率:可逆化学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转化为目的产物的某种原料量占该种原料起始量的百分数 浸取:应用溶剂将固体原料中可溶组分提取出来的单元过程 烷基化:指利用取代反应或加成反应,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N、O、S、C等原子上引入烷基(R--)或芳香基的反应。 羰基合成:指由烯烃,CO和H2在催化作用下合成比原料烯烃多一个碳原子醛的反应。 煤干馏: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受强热而发生的复杂系列物化反应过程。 水煤气:以水蒸气为气化剂制得的煤气(CO+H2) 精细化学品:对基本化学工业生产的初级或次级化学品进行深加工而制取的具有特定功能,特定用途,小批量生产的高附加值系列产品。 高分子化合物:指相对分子质量高达104~106的化合物 原子经济性:指化学品合成过程中,合成方法和工艺应被设计成能把反应过程中所用到的所有原料尽可能多的转化到产物中。=目的产物分子量/所有产物分子量 环境因子:=废物质量/目标产物质量 1.化学工业的主要原料:化学矿,煤,石油,天然气 2.化工生产过程一般可概括为原料预处理,化学反应,产品分离及精制。 3.三烯:乙烯,丙烯,丁二烯。三苯:苯,甲苯,二甲苯。 4.石油一次加工方法为:预处理,常减压蒸馏。二次加工方法:催化裂化,加氢裂化,催化重整,焦化等。石油中的化合物可分为:烷烃,环烷烃,芳香烃。 5.天然气制合成气的方法:蒸汽转化法,部分氧化法。主要反应为:CH4+H2O-----?CO+3H2 和CH4+0.5O2-----?CO+2H2 CH4+CO2----?2CO+2H2 6.硫酸生产的原料有:硫磺,硫铁矿,有色金属冶炼炉气,石膏。 7.工业废气脱硫,高硫含量用湿法脱硫,低硫含量用干法脱硫。 8.硝酸生产的原料:氨,空气,水。 9.浓硝酸生产方法:直接法,间接法,超共沸酸精馏法。 10.氨的主要用途:生产化肥,生产硝酸。平衡氨浓度与温度,压力,氢氮比,惰性气体浓 度有关。温度降低或压力升高时,都能使平衡氨浓度增大。 11.合成氨反应方程式:N2+3H2?-----?2NH3 300--600℃ 8--45MPa,催化剂。 12.甲烷化反应:CO+3H2==CH4+H2O 13.变换反应:CO+H2O===CO2+H2 14.氯在氯碱厂主要用于生产:液氨,盐酸。氯碱厂主要产品有:烧碱,盐酸,液氨。 15.食盐水电解阳极产物是:Cl2,阴极产物是:NaCl,H2 16.氯碱工业三种电解槽:隔膜,离子交换膜,汞阴极法。 17.汽提法生产尿素工艺中,常用气提气有:CO2和NH3 18.铬铁矿焙烧方法:有钙焙烧,无钙焙烧。有钙焙烧的主要废物是:铬渣。含有致癌物:六价铬。常见铬盐产品:重铬酸钾,重铬酸钠,铬酐,铬绿(Cr2O3)。 19.索尔维制碱法主要原料:NH3,CaCO3,NaCl。主要产品:Na2CO3,CaCl2 侯氏制碱法:NH3,CO2,NaCl 。主要产品:Na2Co3,NH4Cl

化工工艺学考试大纲

《化工工艺学》考试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总学时数:72 学分数:5 I、考试对象 本科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 II、考试目的 本课程为化工工艺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是从事化工生产和管理的必备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典型的化工工艺过程的原理、生产方法、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初步掌握工艺过程操作及其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化工工艺学的坚实基础。 通过闭卷考试考核学生对《化工工艺学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III、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 1、考试方法:闭卷,笔试 2、记分方式:百分制,满分为100分 3、考试时间:120分钟 本课程教学内容共9章,分两学期授课,第一学期考核第1~5章内容,第二学期考核第6~9章内容。 本课程期末考试,考生不得携带任何纸张、教材、笔记本、作业本、参考资料、电子读物、电子器具和工具书等进入考场。 IV、考核目标(考核知识点、考核重点和考核要求) 第一章合成氨 一、考核知识点 1、合成氨原料气的制取 2、合成氨原料气的净化 3、氨的合成 二、考核重点 1、原料气制取、净化、氨合成过程中的主要化学反应及催化剂 2、合成氨生产的工艺过程及主要工序的工艺条件 3、基本的工艺计算 三、考核要求 1、原料气的制取 烃类蒸汽转化掌握烃类蒸汽转化的基本原理,甲烷蒸汽转化主要反应;温度、压力、水碳比的影响及转化工艺条件;催化剂及催化剂的使用条件。了解二段转化过程、转化工艺流程及转化炉。 2、原料气的净化 (1)脱硫 掌握干法脱硫、湿法脱硫的脱硫剂及适用场合,了解氧化锌法、ADA法的主要反应。 (2)一氧化碳变换 掌握中温变换、低温变换的反应温度,变换后一氧化碳的含量;一氧化碳变换反应;一氧化碳变换率的计算;中温变换和低温变换所用催化剂。了解变换工艺条件及工艺流程。 (3)二氧化碳的脱除 了解常用的脱碳方法种类:碳酸丙烯酯法。掌握碳酸钾水溶液与二氧化碳的反应;转化度、再生度的计算方法。了解碳酸钾溶液脱除二氧化碳的工艺流程。

《无机化工工艺学》试卷A

《无机化工工艺学》试卷A 适用班级:10化工技师1、2班 一、名称解释(2分×5=10分) 1、煤气化 2、半水煤气 3、湿法脱硫 4、甲烷化法 5、焙烧 二、选择题(2分×12=24分) 1、变换反应提高压力,一氧化碳平衡变换率()。 A.增大B.减少C.不变D.不能确定 2、铁铬系中温变换催化剂是以()为主体,活性组分为()。 A.Fe3O4Fe2O3 B.Fe2O3Fe3O4 C.Fe2O3Fe D.Fe Fe3O4 3、甲烷化法采用的催化剂是()。 A.Cu B.Zn C.Ni D.a-Fe 4、氨合成的温度一般控制在()。 A.100℃以下B.100-200℃C.350-400℃D.400-500℃ 5、硫铁矿焙烧时的主要是设备是()。 A.转化炉B.煤气炉C.沸腾炉D.甲烷化炉 6、一氧化碳变换现在都采用加压变化,适宜的水碳比为()。 A.1 B.2 C.3 D.4 7、冷凝法分离氨是利用氨气在()下易于液化的原理进行的。 A、高温高压 B、低温高压 C、低温低压 D、高温低压 8、氨合成时使用铁催化剂,必须将其还原成()后,才能有催化活性。 A.α-Fe B.Fe3O4C.Fe2O3D.FeO 9、关于工业合成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合成塔出来气体中,通常氨占15%,所以生成氨的效率很低,原料浪费很大B.进塔气中适宜的氢氮比在3.1~3.2之间 C.当氢氮混合气含有惰性气体时,就会使平衡氨含量降低 D.采用20MPa~50MPa是因在此压强下催化剂活性最大 10、在水溶液全循环法合成尿素生产中,中压分解温度一般控制在()℃左右。

A.160 B.180 C.200 D.220 11、在硫酸的工业制法中,下列生产操作及生产操作的主要原因二者都正确的是() A.从沸腾炉中出来的炉气须净化,因为炉气中的杂质会与SO2发生反应 B.硫铁矿燃烧前要粉碎,因为大块的不能燃烧 C.SO3用98.3%的浓硫酸吸收,目的是防止形成酸雾,以便SO3吸收完全 D.SO2氧化成SO3时需要使用催化剂,这样可以提高SO2的转化率 2SO3 (g),12、在接触法制硫酸的过程中,针对反应2SO2(g)+ O2(g)催化剂 △ △H=-196.6KJ.mol-1,为同时提高反应速率和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应采取的措施是() A.在400℃~500℃下反应 B.在常压下反应 C.增大氧气的用量 D.用V2O5作催化剂 13、以下有关接触法制硫酸的论述错误的是() A.为提高反应速度和原料利用率,硫铁矿要在“沸腾”状态下燃烧 B.为防止催化剂中毒,气体在进接触室前要先净化 C.接触室中热交换器其主要作用是预热末反应的气体和冷却反应后的气体 D.吸收塔中SO3从下而上,水从上而喷下,剩余气体从上部出来放空 14、工业硝酸依HNO3含量多少分为浓硝酸和稀硝酸,其中稀硝酸的浓度范围是()。 A.30%~ 60% B.45%~60% C.30%~70% D.45%~70% 15、工业上由稀硝酸直接浓缩制造浓硝酸时需添加脱水剂,常用的脱水剂是()。 A.硫酸钠 B.硝酸镁 C.磷酸钾 D.氢氧化钙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合成氨的生产过程的三个主要步骤:、、 。 2、写出甲烷蒸汽转化的化学反应式,转化温度、降低转化压力、水碳比有利于转化反应的进行。(降低/提高,增大/减小) 3、硫化氢可烃类蒸汽转化催化剂暂时性中毒,中毒后的催化剂可以用 的方法恢复活性。 4、干法脱硫可分为、、氧化铁法、分子筛法。 5、碳酸氢铵用三元水盐体系可表示为。 6、尿素的分子式为,水解后最终分解为。

基本有机化工工艺学考试

1、(B)产量往往标志着的一个国家基本有机化学工业的发展。 A、甲烷 B、乙烯 C、苯 D、丁二烯 2、天然气主要由(A)、乙烷、丙烷和丁烷组成。 A、甲烷 B、乙烯 C、苯 D、丁二烯 3、石油主要由(C)氢两元素组成的各种烃类组成。 A、氧 B、氮 C、碳 D、硫 4、石油中所含烃类有烷烃、( B )和芳香烃。 A、烯烃 B、环烷烃 C、炔烃 D、二烯烃 5、根据石油所含烃类主要成分的不同可以把石油分为烷基石油(石蜡基石油)、环烷基石油(沥青基石油)和( B ) 三大类。 A、芳香基石油 B、中间基石油 C、直链基石油 D、支链基石油 6、原油在蒸馏前,一般先经过(A)处理。 A、脱盐、脱水 B、脱硫、脱盐 C、脱蜡、脱水 D、脱盐、脱硫 7、原油经过初馏塔,从初馏塔塔顶蒸出的轻汽油,也称(A)。 A、石脑油 B、柴油 C、航空煤油 D、煤油 8、(A)是催化重整装置生产芳烃的原料,也是生产乙烯的原料。 A、石脑油 B、柴油 C、航空煤油 D、煤油 9、根据不同的需求对油品(A)的划分也略有不同,一般分为:轻汽油、汽油、航空煤油、煤油、柴油、润滑 油和重油。 A、沸程 B、密度 C、黏度 D 特性因数 10、根据不同的需求对油品沸程的划分也略有不同,一般分为:轻汽油、汽油、航空煤油、煤油、柴油、(C) 和重油。 A、减压渣油 B、胶质 C、润滑油 D、重柴油 11、催化裂化目的是将( B )加工成辛烷值较高的汽油等轻质原料。 A、减压渣油 B、常压馏分油 C、润滑油 D、重柴油 12、直链烷烃在催化裂化条件下,主要发生的化学变化有:碳链的断裂和脱氢反应、(A)、环烷化和芳构化反应 和叠合、脱氢缩合等反应。 A、异构化反应 B、烷基化反应 C、聚合反应 D、脂化反应 13、直链烷烃在催化裂化条件下,主要发生的化学变化有:碳链的断裂和脱氢反应、异构化反应、环烷化和芳构化 反应( B )等反应。 A、烷基化反应 B、叠合、脱氢缩合 C、聚合反应 D、脂化反应 14、基本有机化学工业中石油加工方法有( B )、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和加氢裂化。 A、烷基化反应 B、常减压蒸馏 C、催化氧化 D、脂化反应 15、基本有机化学工业中石油加工方法有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催化重整( B )。 A、烷基化反应 B、加氢裂化 C、催化氧化 D、脂化反应 16、工业上采用的催化裂化装置主要有以硅酸铝为催化剂的(A)和以高活性稀土Y分子筛为催化剂的提升管催 化裂化两种。 A、流化床催化裂化 B、加氢裂化 C、催化氧化 D、脂化反应 17、催化重整是使(A)经过化学加工变成富含芳烃的高辛烷值汽油的过程,现在该法不仅用于生产高辛烷值汽 油,且已成为生产芳烃的一个重要来源。 A、常压蒸馏所的轻汽油馏分 B、减压蒸馏所的柴油 C、常压渣油 D、减压渣油 18、催化重整是使原油常压蒸馏所得的轻汽油馏分经过化学加工变成富含(A)的高辛烷值汽油的过程。 A、芳烃 B、甲烷 C、环氧乙烷 D、脂肪酸 19、(C)不仅用于生产高辛烷值汽油,且已成为生产芳烃的一个重要来源。 A、常减压蒸馏 B、催化裂化 C、催化重整 D、催化氧化 20、催化重整常用的催化剂是(A)。

化工工艺学题库

《化工工艺学》题库 1.什么叫烃类的热裂解? 裂解(splitting)是将烃类原料(气或油品)在隔绝空气和高温作用下,使烃类分子发生断链或脱氢反应,生成分子量较小的烯烃和烷烃及炔烃 热裂解不加催化剂及添加剂裂解的分类 2. 目前世界上主要乙烯生产国的产量是多少? 3. 什么叫烃类热裂解过程的一次反应和二次反应? 一次反应:即由原料烃类经热裂解生成乙烯、丙烯的主反应。 二次反应:即一次反应生成的乙烯、丙烯进一步反应生成多种产物,甚至最后生成焦和碳一次反应和二次反应的共同点:是随着反应的进行,气体产物的氢含量增加,液体产物的氢含量降低。 各族烃进行一次反应的容易程度顺序: P (链烷)>N(环烷)>A(芳环) 各族烃进行二次反应的容易程度顺序: P(链烷)<N(环烷)<A(芳环) 4. 什么叫键能? 5. 简述一次裂解反应的规律性。 可见规律: ⑴热效应很大的吸热反应,断链易于脱氢; ⑵断两端易于断中间; ⑶ M↑ ,断中间↑,断两端↓ ; ⑷生成大烯烃易于生成小烯烃; ⑸裂解产物中甲烷含量总是高于氢。 6. 烃类热裂解的一次反应主要有哪几个?烃类热裂解的二次反应主要有哪几个? 7. 什么叫焦,什么叫碳?结焦与生碳的区别有哪些? 裂解过程中,生成的乙烯在900~1000℃或更高的温度下,主要经过乙炔阶段而生碳,即烯烃经过炔烃中间阶段而生碳。 裂解反应所生成的乙烯,在500℃以上的温度下,经过生成芳烃的中间阶段而结焦。焦中,碳含量高于95%,且含有一定量的H2。 8. 试述烃类热裂解的反应机理。 9. 什么叫一级反应?写出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式和以转化率表示的动力学方程式。 10.烃类裂解有什么特点? 11. 裂解供热方式有哪两种? 12. 什么叫族组成,PONA的含义是什么?什么叫芳烃指数?什么叫特性因素?

化工工艺学试卷

《化工工艺学》 一、填空题(本题共20分,共10小题,每题各2分) 1、在合成氨烃类蒸汽转化的过程中,从热力学角度分析有三个副反应存在析炭 的可能性,这三个副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从动力学角度分析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才可能析炭。 2、按照用途的不同可将工业煤气分为四类,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和__________。 3、煤中的水分主要分为三类,其中包括:游离水、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在合成氨CO变换工序阶段低温变换催化剂主要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两种类型。 5、在用铜氨液对合成氨原料气进行最终净化时,对CO的吸收具有活性的离子为- _________。 6、在用甲烷化法脱碳时的主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_________;副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合成尿素时适当提高氨碳比是有利的,其有利方面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有利于调节操作的热平衡。 8、硫铁矿接触法生产硫酸的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吸收三个基本 过程。 9、目前,世界上生产纯碱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联合制碱法。 10、生物质是指自然界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和油脂等的物质。 二、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 1. 下列哪个过程属于对石油的一次加工: A.烃类热裂解;B. 催化重整;C. 催化裂化;D.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 2.各族烃类的裂解反应难易顺序为: A. 正烷烃>异烷烃>环烷烃>芳烃 B. 正烷烃<异烷烃<环烷烃<芳烃 C. 环烷烃>芳烃>正烷烃>异烷烃 D. 环烷烃<芳烃<正烷烃<异烷烃

化学工艺学考试试卷2答案

阅卷须知:阅卷用红色墨水笔书写,得分用阿拉伯数字写在每小题题号前,用正分表示,不得分则在题号前写0;大题得分登录在对应题号前的得分栏内;统一命题的课程应 集体阅卷,流水作业;阅卷后要进行复核,发现漏评、漏记或总分统计错误应及时更正; 对评定分数或统分记录进行修改时,修改人必须签名。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 阅卷人 复核人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1分) 1、选择性是指体系中转化成目的产物的某反应物量与参加所有反应而转化的该反应 物总量之比。 2、化学工艺学是以过程为研究目的,是将化学工程学的先进技术运用到具体生产过 程中,以化工产品为目标的过程技术。 3、由反应方程式CH 4+H 2 O=CO+3H 2 表示的反应,常被称为天然气蒸汽转化 反应。 4、由煤制合成气生产方法有:固定床间歇式气化法、固定床连续式气化法、流化床 连续式气化法、气流床连续式气化法。 5、具有自由基链式反应特征,能自动加速的氧化反应。使用催化剂加速链的引发, 称为催化自氧化。 6、烯烃甲酰化是指在双键两端的C原子上分别加上一个氢和一个甲酰基制备多一个碳原子的醛或醇。 7、工业上氯乙烯的生产方法有乙炔法、联合法和烯炔法、平衡氧氯化法。 得分

8、影响加氢反应的因素有温度、压力和反应物中H 的用量。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转化率 转化率指某一反应物参加反应而转化的数量占该反应物起始量的分率或百分率,用X 表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族组成 PONA 值,适用于表征石脑油、轻柴油等轻质馏分油的化学特性 3、C 1化工 凡包含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参与反应的化学称为C 1化学,涉及C 1化学反应的工艺过程和技术称为C 1化工。 4、催化加氢 指有机化合物中一个或几个不饱和的官能团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氢气加成。 5、选择性氧化 烃类及其衍生物中少量H 原子或C 与氧化剂发生作用,而其他H 和C 不与氧化剂反应的过程。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5分)1、裂解气进行预分离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 目的和任务:①经预分馏处理,尽可能降低裂解气的温度,从而保证裂解气压缩机的正常运转,并降低裂解气压缩机的功耗。(1分)②裂解气经预分馏处理,尽可能分馏出裂解气的重组分,减少进入压缩分离系统的负荷。 (1分)③在裂解气的预分馏过程中将裂解气中的稀释蒸汽以冷凝水的形式分离回收,用以再发生稀释蒸汽,从而大大减少污水 排放量。(2分)④在裂解气的预分馏过程中继续回收裂解气低能位热量。 (1分)2、简述芳烃馏分的分离方法 沸点接近形成共沸物,蒸馏法、溶剂萃取法。(3分) 从宽馏分中分离苯、甲苯、二甲苯用萃取蒸馏法(2分) 3、天然气-水蒸气转化法制合成气过程为什么天然气要预先脱硫才能进行转化?用哪些方法较好? 预先脱硫是为了避免蒸汽转化催化剂中毒。(2分)脱硫方法有干法和湿法。干法分为吸附法和催化转化法。湿法分为化学吸收法、物理吸收法、物理 -化学吸收法和湿式氧化法。(3分) 4、非均相催化氧化的特点是什么? 反应温度较高,有利于能量的回收和节能( 1分)得分得分

《化工工艺学》考试试卷

《化工工艺学》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20分,每题2分) 1、下列哪一项不就是天然气转化合成气时副反应析碳得危害 A、降低催化剂活性 B、使催化剂崩解 C、堵塞床层,增加阻力 D、使反应局部温度下降 2、下列油品中,沸程最低得就是 A、汽油 B、煤油 C、柴油 D、润滑油 3、合成氨反应就是 A、放热、体积减小反应 B、放热、体积增大反应 C、吸热、体积减小反应 D、吸热、体积增大反应 4、天然气转化合成气使用得催化剂活性组分为 A、Ag B、Fe C、Ni D、Co 5、对CO变换反应,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 A、高温与高水碳比有利于平衡右移 B、变换反应就是可逆放热反应 C、变换过程采用单反应器 D、压力对平衡与反应速度都无影响 6、乙烯环氧化制环氧乙烷工艺得催化剂得活性组分就是 A、CuB、Ag C、Al2O3 D、Fe 7、乙烯环氧化反应中致稳气成分为 A、N2,CO2 B、Ar,CO2 C、O2,H2O D、N2,CH4 8、关于脱氢反应中下面哪一项就是错误得 A、催化剂活性组分为Fe B、需要高温低压操作 C、用水蒸气作稀释剂 D、吸热反应 9、气相烷基化法制乙苯得催化剂为 A、铁系催化剂 B、镍系催化剂 C、膦羰基钴催化剂D、ZSM-5分子筛催化剂 10、下列哪项不就是磺化反应得特点 A、亲电取代B、饱与烃比芳环易磺化

C、可逆反应 D、HSO3+阳离子为真正得磺化剂 1、化工生产过程一般可概括为原料预处理、化学反应与三大步骤。( A ) A、产品分离及精制; B、工艺条件优化; C、设备与安装工程; D、产品方案设计 2、化学工业得主要原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与、( C ) A、金属矿; B、化学矿; C、化学中间体; D、工业盐 3、化工中常见得三烯指乙烯、丙烯与,三苯指苯、甲苯与。 ( A ) A、丁二烯与二甲苯; B、丁二烯与乙苯; C、丁烯与二甲苯; D、丁烯与乙苯 4、为了充分利用宝贵得石油资源,要对石油进行一次加工与二次加工。一次加工方法为常压 蒸馏与减压蒸馏;二次加工主要方法有等。 ( A ) A、催化重整、催化裂化、加氢裂化与焦化 B、催化重整、催化裂化、催化转化 C、催化重整、催化裂化、延迟焦化 D、催化重整、催化裂化、延迟焦化 5、合成氨反应方程式为H2+3N2→2NH3,该反应就是一个、、体积缩小得反应。 ( D ) A、不可逆、吸热; B、不可逆、放热; C、可逆、吸热; D、可逆、放热 6、侯氏制碱法得主要产品就是。 ( C ) A、NaHCO3与NH4Cl;B、Na2CO3与NaCl; C、Na2CO3与NH4Cl;D、Na2CO3与NaHCO3 7、烷烃热裂解主要反应为。 ( B) A、加氢反应与断链反应 B、脱氢反应与断链反应 C、脱氢反应与重组反应 D、加氢反应与重组反应 8、转化率就是针对而言得;选择性就是针对而言得;收率等于转化率与选择性之积。 ( D ) A、目得产物、中间产物 B、反应物、中间产物 C、目得产物、反应物 D、反应物、目得产物 9、下列哪种方法不能提高汽油辛烷值: 。 ( B ) A、降低烯烃含量 B、降低芳烃含量; C、提高氧含量; D、添加甲基叔丁基醚 10、下列关于合成氨得熔铁催化剂Fe3O4-Al2O3-K2O说法错误得就是: 。 ( A ) A、Fe3O4就是活性组分 B、Al2O3就是结构型助催化剂 C、K2O就是电子型助催化剂 D、使用前需升温活化

《化工工艺》复习题

化工工艺学复习题 一、简答题: 1.氧化锌脱硫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其脱硫过程如何? 原理:氧化锌法可脱除无机硫和有机硫,主要脱除无机硫,使硫含量<0.1×10-6。 (6分) 脱硫过程:氧化锌脱硫就是H2S气体在固体ZnO上进行反应,生成H2O进入气相,ZnS则沉积在ZnO固体表面上。需要将氧化锌脱硫剂都做成高孔率的小颗粒以增大反应和沉积面积,反应速度主要是内扩散控制。 2. 描述由NH3和CO2合成尿素的化学反应过程与相态。 答:目前,工业合成尿素的方法都是在液相中由NH3和CO2反应合成的,属于有气相存在的液相反应,如下图所示。反应被认为分两步进行: 上述两个反应中,第一个反应为快速放热反应,反应程度很大,生成溶解态的氨基甲酸铵(Ammonium Carbonate,简写AC,甲铵);第二个脱水生成尿素(Urea,简写Ur)的反应为慢速吸热反应,且为显著可逆反应。 ①尿素生成反应为液相可逆反应,应该具备一定的压力(液化NH3和CO2)和温度(保证反 应速度)。②未反应原料必须循环利用,循环的NH3和CO2水溶液也必然携带一定量的水。 ③合成尿素的原料中有NH3、CO2和H2O,物料配比中采用NH3过量;④合成反应开始, 溶液中的CO2以AC形式存在,溶液中存在NH3、AC和H2O;⑤合成反应过程,溶液中存在NH3、AC、H2O和Urea。 3. 合成氨生产过程主要分为哪几个工序?画出以天然气为原料合成氨的框图。 答:合成氨的生产过程主要分为3个工序: 造气:制备含氮、氢气的原料气 净化:将原料气中的杂质如CO、CO2、S等脱除到ppm级(10-6) 压缩和合成:净化后的合成气原料气必须经过压缩到15~30MPa、450℃左右 以天然气为原料合成氨的框图: mol kJ g O H s ZnS g S H s ZnO/ 79 ) ( ) ( ) ( ) ( 2 2 + + += ) ( ) ( ) ( ) ( 5 2 5 2 g OH H C s ZnS g SH H C s ZnO+ += ) ( ) ( ) ( ) ( ) ( 2 4 2 3 3 g O H g H C s ZnS g SCH CH s ZnO+ + += 4 2 2 2 4CH S H H CS+ += 1 2 2 2 4 2 . 45 . 28 )( )( )(- - + =mol kJ l O H l CONH NH l COONH NH 1 4 2 2 3 . 93 . 86 )( )( )( 2- + = +mol kJ l COONH NH l CO l NH

化学工艺学题库及答案

化学工艺学习题 一、选择题(2分/题) 1.化学工业的基础原料有( ) A石油 B汽油 C乙烯 D酒精 2.化工生产中常用的“三酸二碱”是指( ) A硫酸、盐酸、硝酸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钾 B硫酸、盐酸、磷酸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钾 C硫酸、盐酸、硝酸和氢氧化钠、碳酸钠 D硫酸、盐酸、磷酸和氢氧化钾、碳酸钾 3.所谓“三烯、三苯、一炔、一萘”是最基本的有机化工原料,其中的三烯是指( ) A乙烯、丙烯、丁烯 B乙烯、丙烯、丁二烯 C乙烯、丙烯、戊烯 D丙烯、丁二烯、戊烯 4.天然气的主要成份是() A乙烷 B乙烯 C丁烷 D甲烷 5.化学工业的产品有( ) A钢铁 B煤炭 C酒精 D天然气 6.反应一个国家石油化学工业发展规模和水平的物质是( ) A石油 B乙烯 C苯乙烯 D丁二烯 7.在选择化工过程是否采用连续操作时,下述几个理由不正确的是( ) A操作稳定安全 B一般年产量大于4500t的产品 C反应速率极慢的化学反应过程 D工艺成熟 8.进料与出料连续不断地流过生产装置,进、出物料量相等。此生产方式为( ) A间歇式 B连续式 C半间歇式 D不确定 9.评价化工生产效果的常用指标有() A停留时间 B生产成本 C催化剂的活性 D生产能力 10.转化率指的是( ) A生产过程中转化掉的原料量占投入原料量的百分数 B生产过程中得到的产品量占理论上所应该得到的产品量的百分数 C生产过程中所得到的产品量占所投入原料量的百分比 D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的收率 11.电解工艺条件中应控制盐水中Ca2+、Mg2+等杂质总量小于( ) A 10μg/L B 20mg/L C 40μg/L D 20μg/L 12.带有循环物流的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单程转化率的统计数据()总转化率的统计数据。 A大于 B小于 C相同 D无法确定 13.()表达了主副反应进行程度的相对大小,能确切反映原料的利用是否合理。A转化率 B选择性 C收率 D生产能力 14.三合一石墨炉是将合成、吸收和()集为一体的炉子。 A 干燥 B 蒸发 C 冷却 D 过滤 15.转化率X、选择性S、收率Y的关系是() A Y=XS B X=YS C S=YX D以上关系都不是 16.化工生产一般包括以下( )组成 A原料处理和化学反应 B化学反应和产品精制

化工工艺学考试卷

《化工工艺学》试题一 一、填空题(本题共20分,共10小题,每题各2分) 1、在合成氨烃类蒸汽转化的过程中,从热力学角度分析有三个副反应存在析炭的 可能性,这三个副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从动力学角度分析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才可能析炭。 2、按照用途的不同可将工业煤气分为四类,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与__________。 3、煤中的水分主要分为三类,其中包括:游离水、__________与__________。 4、在合成氨CO变换工序阶段低温变换催化剂主要有__________与__________ 两种类型。 5、在合成氨原料气的净化过程中脱硫的方法主要分为:__________与__________ 两种类型。 6、氨合成塔的内件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与电加热器三个部分组成。 7、尿素的合成主要分两步进行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 8、在以硫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过程中,硫铁矿在进入沸腾焙烧炉前需要达到的组 成指标为:S>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H O<8%。 2 9、在沸腾炉焙烧硫铁矿时要稳定沸腾炉的炉温需要做到的三个稳定分别为:①稳 定的空气量、②__________与③_________________。 10、电解法生产烧碱的电解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 应方程式)。 二、简答题(本题共50分,共5小题,每题各10分) 1、简述烃类蒸汽转化过程中析炭的危害及防止析炭应采取的措施。 2、简述铁-铬系高温变换催化剂的组成(含量)及各组分的作用。 3、简述硫酸生产两转两吸工艺的优、缺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