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年股骨颈骨折并发症的预防和措施

老年股骨颈骨折并发症的预防和措施

老年股骨颈骨折并发症的预防和措施
老年股骨颈骨折并发症的预防和措施

老年股骨颈骨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人口呈老龄化已成为21世纪人口的主题。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占全国人数10%。在医院,老年骨折患者也逐渐增多,尤其是近3年。由于老年骨质疏松,一旦摔倒股骨颈最易发生骨折,占老年骨折患者的25-30%,此处骨折患者必须卧床,极易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加重患者的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加重费用,加重子女负担,甚至延误手术时机。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并发症发尤为重要,我科自2008.5—2010.5共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63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共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63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33例;年龄在60—93岁之间,其中60—70岁20例,70—80岁33例,80—90岁7例,90—93岁3例。平均年龄为73.7岁;其中头下型11例,经颈型30例;基底型22例;平均住院天数18天。通过给患者做好心理护理,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正确评估可能发生的及已存在的护理问题,采取相应护理措施。除1例老年痴呆患者右股骨颈骨折合并血气胸、肺部感染外,余均无并发症的发生。

2.护理

2.1心理护理: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的衰退,体弱多病,社会和家庭角色的转变以及经济状况的改变,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适应能力减

弱,常出现一些不良心理反应。尤其是股骨颈骨折疾病,使老人活动严重受限,饮食、大小便需依赖他人,心理负担较重。常有失落、孤独、焦虑、紧张、+++、执拗心理,这些心理状态都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为解除病人思想负担,最重要的是给病人心理上的安慰。我们根据病人的经历,文化、素质、生活习惯的不同,采取不同的交谈方式,了解他们的想法,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做到操作轻柔,耐心解释,态度温和、解除后顾之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护士通过与病人交谈,观察和护理体检等方法,有系统有目的的收集资料,做出正确评估,向患者解释目前存在及可能发生的护理问题,使其对自己疾病的发展有一定的预见,密切配合,有计划有目的的实施护理每个环节,杜绝并发症的发生。

*并发症的预防:常见的并发症有:(1)压疮。(2)坠积性肺炎。(3)便秘。(4)泌尿系感染。(5)静脉血栓。(6)废用综合征(骨质疏松、肌肉萎缩、关节僵硬)

* 1.0 压疮的预防:压疮是患者局部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股骨颈压疮好发部位是骶尾部,患肢足跟、外踝及健侧髋部。加强交接班,建立翻身卡,每4小时翻身一次,需2~3人,一人扶肩、腰部,一人适度牵拉患肢,两腿间夹一软枕,患肢与躯干力线保持一致同时翻身;每两小时利用双肘,及健足三点支撑的力量,抬臀一次;有条件的话使用牵引床,双手拉拉链,利用健侧下肢也可使臀部抬离床面即可;低蛋白者加强营养,必要时给予输血,增强机体抵抗力;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每日温水擦浴两次。

*坠积性肺炎也是常见并发症,首先教会病人深咳,先深吸气,然后屏气2秒,用胸膜腔内压力用力咳嗽,使肺部震动,肺泡及气管壁上粘液脱落,排出痰液;肺功能较差,血氧饱和度低于95%者,给予持续低流量鼻塞吸氧,流量2~3L/分。以提高动脉血氧含量,增加抵抗力;指导患者深呼吸或吹气球,也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增加肺活量,锻炼肺功能;对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给予雾化吸入(生理盐水20毫升加沐舒坦15毫克)每日两次,以稀释痰液,利于排痰;每次翻身时,可给患者叩背,手呈弓状,由下而上,边叩边嘱患者咳嗽。

*预防便秘:由于长期卧床,肠蠕动减慢,粪便在肠腔停留时间过长,水分吸收引起便秘。要做到经常巡视病房,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听取患者反映,询问进食情况与排便情况;检查腹部有无胀气。指导患者每日顺结肠++由右下→上→左→下进行腹壁按摩、腹部1——2次,每日3——5分钟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及含粗纤维丰富食物。两天未排便者可给予口服缓泻剂,滋阴润肠口服液。3天未排便有便意者给予开塞露纳肛,3天未便与进食少有关的患者,可班班交接,各班都要++直至问题解决。

*预防泌尿系感染:保持会阴部清洁卫生,每天用温水擦洗会阴部2次,尿潴留病人在留置尿管期间,妥善固定导尿管及引流管的位置,引流管不可高于耻骨水平,多饮水,每日2000—2500ml,有利于冲洗尿中沉渣,经常变换体位,以便引流通畅,定时放尿,训练膀胱肌肉收缩。

*静脉血栓的预防:血流缓慢是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经常观察患肢肿胀程度,患者皮肤色泽的改变,重视病人主诉患肢有无疼痛,患者受伤后几小时情绪稳定后或术后6小时,均可做患肢功能锻炼,如踝关节跖屈背伸,股四头肌静态舒缩,肢体由下而上被动按摩;遵医嘱应用抗凝药物治疗,低分子肝素钙4250u皮下注射每日一次,10天一疗程。

*废用综合征的预防,指导和督促病人功能锻炼,如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踝、趾关节的自主活动,同时应给病人经常推拿,按摩髌骨,以预防肌肉萎缩,髌骨粘连,膝踝关节僵直等,功能锻炼应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以不感到疲劳为度,饮食上中后期可按++的饮食,可食用大量蛋白质,维生素和+++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排骨汤,瘦肉及海产品等。

麻醉并发症的预防措施与控制指标

麻醉并发症得预防措施与控制指标 麻醉并发症得预防措施 一预防? 1. 加强科室管理及质量监控 (1)组织全科人员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卫生行政法规。 (2)严格执行《麻醉科工作常规》、?(3)麻醉药品、麻醉机、监护仪及麻醉记录单由专人管理。?(4)加强对进修医师得管理,定期业务及操作技能指导,在日常医疗工作中遵循本院医师负责制。 (5)建立科室奖罚制度。对于违反工作常规造成隐患者,给予公开批评及经济处罚;反之,对于及时发现并纠正隐患者,给予表扬及奖励、 (6)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或事故,必须遵循当事人向科主任汇报,科主任向医务处汇报得逐级上报制度、?2、加强科室人员得业务培训 (1)制定新职工阶段性培训计划,并由专人负责对其进行操作技能得阶段性考核。 (2)定期进行全科业务学习及新知识介绍、?(3)不定期地进行新技术、新设备操作演示、?(4)鼓励科室人员参加国内外业务学习班、进修班,提高自身得职业素质及职业技能、 3. 各种麻醉操作得预防措施 (1)加强术前随访,制定适宜得麻醉方案,麻醉医师按照每日得手术麻醉排班表,进行术前随访工作。随访时医师根据病人得病史、手术方式,估计手术得难易程度与病人得耐受情况,并结合自己对各种麻醉方法得掌握与熟练程度,必要时征询上级医师得意见,制定适宜得麻醉方案、?(2)要求:术前随访认真负责,详细了解病人得现病史、既往史、生化检查与影像学检查报告,如有疑问,及时与病房手术医师联系,包括手术方式及其术中可能对病人生理造成得影响。访视病人时进一步口头复习病史,告之病人围麻醉期注意事项,解除病人对麻醉得顾虑,为麻醉方案得最终决定提供依据。随后,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或麻醉前家属谈话记录。如果在访视过程中对麻醉方案得制定有困难,随访医师回麻醉科向上级医师汇报,共同解决。?(3)静吸复合麻醉在实施过程中,麻醉诱导期可能发生血压下降、通气困难、插管困难,甚至导致牙齿损伤等情况。术毕麻醉苏醒期可能发生自主呼吸恢复延迟或苏醒延迟、拔管困难等情况。

老年性痴呆的康复治疗

老年性痴呆的康复治疗 一、痴呆患者的综合管理 1、以下关于长时记忆训练的内容,说法错误的是()C、尽量不用语言表达 2、以下关于神经元纤维纠缠结(NFT)的说法错误的是()C、NFTZ主要位于细胞核中 3、以下关于AD的认知障碍,说法错误的是()D、视空间能力正常 4、以下关于痴呆评定量表——简短精神状态量表(MMSE)的优缺点,哪项错误()D、准确度100% 5、以下关于不同类型的痴呆,影像学改变说法不正确的是()C、枕叶性痴呆显示血管硬化 6、以下哪项不是痴呆评定量表()B、临床护理量表 7、以下关于老年斑的说法错误的是()D、淀粉样蛋白主要是糖分子 8、以下哪项不属于痴呆类型中的内容()D、ABD(枕叶痴呆) 9、功能影像不作为痴呆常规诊断检查,但对临床可疑患者可选用()检查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B级推荐)A、SPECT和PET 二、痴呆患者的运动康复 10、()是指人在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动。A、ADL 11、闭眼步行是分别记录前进、后退和恒行()m所需的时间。A、5 12、痴呆早期的肢体情况可能为()。A、可出现阳性体征 13、目前,我国AD发病率约为()。B、3%——7% 14、中期患者的ADL训练包括()。B、鼓励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15、睁眼步行是分别记录前进、后退和恒行()m所需的时间。B、10 16、关于痴呆中晚期的平衡能力表述有误的是()。E、运动协调能力提高 17、上肢协调性评定不包括()。D绕瓶步行 18、关于失用症叙述有误的是()。C、严重不会使用任何工 19、痴呆患者运动障碍的表现不包括()。B、失语症 三、痴呆的认知康复治疗 20、以下关于痴呆病变部位部分分型,说法错误的是()。C皮质上痴呆:血管性痴呆 21、顶叶皮层主要功能是对()的高级加工和整合。A、感觉信息 22、以下哪项不是边缘系统损害的症状()。B、行为正常 23、以下哪项不是痴呆的康复治疗原则()。C、不可按照统一规定的程序练习 24、以下关于额叶皮层的介绍,说法错误的是()C、书写中枢:优势半球额下回前部,失读 25、以下关于颞叶皮层的介绍,说法错误的是()。A、感觉性语言中枢:优势半球颞下回前部 26、视觉联络皮层()包绕视皮层,诠释感觉信息和内容。该区损伤将导致视觉失认和皮质盲。A、18区和19区 27、以下关于常见痴呆的脑萎缩区域,说法错误的是()。D根本性痴呆:脑顶页为主 28、以下哪项不是失用的类型()。C 幻想性失用 29、以下哪项不是注意力的包括类型()D、分配注意力

股骨颈骨折病因和分类

在日常诊疗活动中,经常会碰到一些老年患者因摔倒前来就诊,很多人会主诉在跌倒前或跌倒后突发髋关节疼痛,以及不能行走,严重的腹股沟疼痛,下肢可能呈外旋和短缩状态。这个时候要高度怀疑是不是发生了髋部的骨折,髋部骨折常见的有转子间骨折和股骨颈骨折,这里我们说一下股骨颈骨折的常见发生原因以及骨折类型。 简单来说,股骨颈骨折的原因可以分为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直接暴力比较好理解,就是有直接的外力撞击髋部,或者是摔倒之后直接撞击到髋部的位置,造成了股骨颈的骨折。间接暴力比较常见的就是扭转力在股骨颈的部位造成一个剪切力,引起股骨颈骨折。股骨颈骨折好发于老年人,且女性的发病率远高于男性,这是老年人普遍存在骨质疏松的情况有关的,且骨折的发病率与骨质疏松程度呈正相关关系,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发生股骨颈骨折的一个内在因素。骨质疏松的情况,骨质强度降低,脆性增加,受轻微外力就可能发生骨折。 对于怀疑股骨颈骨折的患者,我们进行的影像学检查,根据得到的影像结果,判断骨折的类型,股骨颈骨折的分类方法有很多。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 1.根据骨折的部位分型,可以把骨折分为头下型、头颈型、经颈型和基底型。临床常见的是头下型和头颈型。 2.根据骨折线的走行角度分类,可以分为三型。远端骨折线与身体纵轴垂线的夹角越大,骨折越不稳定。 3.根据骨折的移位程度分型,临床常用Garden分型,可以分为四型。 股骨颈骨折的分类有很多种形式,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是部位分型结合Garden分型,头下型+Garden Ⅳ型预后差,容易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和不骨折不愈合的情况。 股骨颈骨折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手术修复后的潜在并发症包括感染、慢性疼痛、脱位、骨折不愈合、缺血性坏死和创伤后关节炎性改变。因此对于怀疑股骨颈骨折的情况,要及早的进行确诊,及早的进行干预治疗。

老年痴呆症的护理

老年痴呆症的护理 老年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 是发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一种原发性退行性脑病,指的是一种持续性高级神经功能活动障碍,即在没有意识障碍的状态下,记忆、思维、分析判断、视空间辨认、情绪等方面的障碍。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或逆转疾病进展的治疗药物。 症状分期及表现 第一期:遗忘期。此期表现为特别健忘,计算能力、认识能力和定向障碍,活动范围减少,但尚能保持日常生活能力,基本上不需要别人帮助。此期是本病持续最长的一期。 第二期:精神错乱期。此期痴呆症持续加重,个性人格改变明显,日常生活已难自理,需他人帮助。 第三期:痴呆期。患者严重痴呆,处于完全缄默、卧床、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状态。常伴有恶病质、肌强直和大小便失禁。 护理措施: 1. 心理护理要注意尊重病人,对老年痴呆病人发生的一些精神症状和性格变化,如猜疑、自私、幻觉、妄想,家人应理解是由疾病所致。要理解,宽容,给予爱心。用诚恳的态度对待病人,耐心听取病人的诉说,对于病人的唠叨不要横加阻挡或指责。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有些不能满足应耐心解说,切忌使用伤害感情或损害病人自尊心的语言和行为。 2. 饮食护理一日三餐应定量、定时,尽量保持病人平时的饮食习惯,老年痴呆患者多数因缺乏食欲而少食甚至拒食,直接影响营养的摄入,要选择营养丰富、清淡宜口的食品,荤素搭配,食物温度适中,无刺、无骨,易于消化。保证其吃饱吃好,对吞咽有困难者应给以缓慢进食,不可催促,以防噎食及呛咳。对少数食欲亢进、暴饮暴食者,要适当限制食量,以防止其因消化吸收不良而出现呕吐、腹泻。 3. 安全护理对中、重度痴呆患者要处处事事留意其安全,最好时时处处不离人,随时有人陪护。做好“六防”:防自我伤害;防跌伤骨折;防意外事故;防药物中毒;防病人走失;防恶习非命。 4. 日常照顾培养和训练痴呆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保障病人生活上的需求,训练生活自理能力,延缓智能衰退。对轻度痴呆的老人,要督促患者自己料理生活,如买菜做饭、收拾房间、清理个人卫生,鼓励患者参加社会活动,安排一定时间看报、看电视,使患者与周围环境有一定接触,以分散病态思维,培养对生活的兴趣,活跃情绪,减缓精神衰退。对卧床不起患者,必须给予护理,清洁口腔,要定时给患者洗澡、洗头,要勤换衣服。出现大小便失禁要及时处理,清洗干净,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防感染及褥疮。瘫痪的病人要加强肢体功能康复训练,防止关节挛缩、肌肉强直。 5. 晚间骚扰及四处徘徊护理:①在睡觉前让患者先上洗手间,就可避免半夜醒来。②不要让患者在白天睡的过多,给予患者多一点体能活动。③患者徘徊需专人陪护。④如果患者以为是日间,切勿与之争执,可陪伴患者一段时间,再劝说患者入睡。⑤患者有时会自以为失去了东西而四处找寻,所以最好是把他们常用的物件放在显眼的地方。

麻醉过程中的意外与并发症 处理规范与流程

镶黄旗蒙医医院 麻醉过程中的意外与并发症处理规范与流程 一、麻醉过程中的意外与并发症处理流程 1、医疗事故和纠纷报告的规定,发生医疗事故应立即组织抢救,并及时逐级上报,不得延误、隐瞒。凡医疗事故需按规定逐级上报并由科主任上报医务处。发生医疗事故后,当事医护人员应立即报告科室领导并与有关科室医师协商解决,处理有困难,将由科室领导出面协调。 2、成立麻醉科应急专家小组,并将其工作职责规定如下: 应急专家小组由组长、副组长、各位教授和副教授组成。每次能到现场的专家组成专家组对病人的抢救和处理全权负责。专家组负责人由能到场参加抢救的上述顺序中排列在最前位的专家担任。承担麻醉工作的麻醉医师应始终参加应急处理工作并服从专家小组的指挥,处理过程记录于病历/麻醉单中。事件后果由上级医师负主要责任,住院医师负次要责任。 3、凡已有或预计有麻醉(包括疼痛治疗)导致重要脏器和系统的功能受损、感觉障碍、瘫痪、昏迷和死亡时应立即向当日值班专家组成员寻求帮助,同时将事件及地点向科主任汇报,并通知当时在科的应急专家小组成员参加抢救。 4、接到抢救通知的应急专家小组成员在确认自己管理的病人安全的前提下应尽快赶到现场参加抢救。 5、参加抢救的全体医护人员应在专家组负责人的领导下分工合作。应急小组的专家应指挥安排在场医师分工管理呼吸、循环、中枢神经及内环境等。 6、对可能发生医疗纠纷的病例应立即通知医务处及主管领导,报告意外事件、病人现状和可能的问题,并邀请他(她)到现场指导工作。 7、在病情基本稳定后或初步决定放弃抢救后,由专家组负责人召集在场的专家小组成员和麻醉科责任医师与病人所在科室的主管医生和医务处及主管领导商量继续治疗方案指定负责对病人家属谈话的专家和病人家属谈话的基调和主要内容,审核医疗记录等处理事宜。 8、对围术期发生的以下情况均应在当日填写“麻醉科不良事件报告表”①麻醉意外和并发症导致重要脏器和系统功能受损、感觉障碍、瘫痪、昏迷、甚至死亡。 ②由于任何原因所致的危险状况如不及时处理可能产生上述后果的不良事件(含非麻醉原因)。此表与麻醉前探视单和麻醉记录单复印件

手术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和控制指标

手术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和控制指标

宣威市中医医院 手术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手术并发症是患者手术后发生的疾病或情况,如肺炎、深静脉血栓/肺栓塞、败血症、休克/心脏骤停、吻合口漏、消化道出血/急性溃疡、手术后出血或血肿、手术后伤口裂开等。一般可以分为二大类:一类为某些手术特有的并发症,如胃手术后的倾倒综合征、肺叶切除术后的支气管胸膜瘘等;另一类则为多数手术后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等。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保证医疗安全和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举措。所以,对常见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⑴术后出血预防措施:①手术时严格止血。关腹前确认无活动性出血点;②术中渗血较多时,必要时术后应用止血药物;③凝血机制异常者,可与围手术期输注新鲜全血、凝血因子或凝血酶原复合物等。 ⑵切口感染预防措施:①术前完善皮肤和肠道准备;②注意手术操作的精细。严格止血,避免渗血、血肿;③加强术前、术后的处理,改善病人营养状态,增强抗感染能力;④保持切口敷料的清洁、干燥、无污染;⑤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必要时预防应用广谱抗生素;⑥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严格注意手卫生,更换敷料时严格无菌操作技术,防止医源性交叉感染。 ⑶切口裂开的预防措施:①术前、术后积极纠正病人的营养状况,特别是年老体弱、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者;②术后再突然增

加腹压时,如:起床、用力大、小便、咳嗽、呕吐和胃肠胀气等情况发生时,注意按压切口,防止张力增大后切口裂开;③防止切口的局部张力过大,切口血肿和感染;④老年病人切口采用减张缝合法,术后腹部应用腹带适当包扎等,可减少切口裂开的机会。 ⑷肺不张预防措施:保持顺畅的呼吸运动:①术前锻炼深呼吸;②有吸烟嗜好者,术前2周停止吸烟,以减少气道内分泌物; ③术前积极治疗原有的支气管炎或肺部感染;④全麻手术结束前充分吸取气管内分泌物,术后取头侧位平卧,防止呕吐物和口腔分泌物的误吸;⑤鼓励病人深呼吸咳嗽、体味排痰或给予药物化痰,以利支气管内分泌物排出;⑥胸、腹带包扎松紧合适,避免限制呼吸的固定和绑扎;⑦注意口腔卫生;⑧注意保暖,防止肺部感染。 ⑷尿路感染的预防措施:术后指导患者尽量自主排尿,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尿量在1500ml/天以上。正确预防和治疗尿潴留是减少泌尿系感染的关键。 ⑸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的预防措施:①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卧床期间进行主动和被动运动;②高位病人,下肢用弹性绷带或穿弹性袜以促进血液回流;③避免久坐;④血液高凝状态者,可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复方丹参或用小剂量肝素;也可用小剂量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 ⑹急性胃扩张的预防措施:腹部手术后应保持胃肠减压管的通畅,是预防急性胃扩张的主要措施。及时应用口径较大的胃管,彻

手术并发症预防措施方案

各类手术的并发症与预防措施 手术并发症是患者手术后发生的疾病或情况,如肺炎、深静脉血栓/肺栓塞、败血症、休克/心脏骤停、吻合口漏、消化道出血/急性溃疡、手术后出血或血肿、手术后伤口裂开等。一般可以分为二大类:一类为某些手术特有的并发症,如胃手术后的倾倒综合征、肺叶切除术后的支气管胸膜瘘等;另一类则为多数手术后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等。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保证医疗安全和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举措。所以,对常见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⑴术后出血预防措施:①手术时严格止血。关腹前确认无活动性出血点;②术中渗血较多时,必要时术后应用止血药物;③凝血机制异常者,可与围手术期输注新鲜全血、凝血因子或凝血酶原复合物等。 ⑵切口感染预防措施:①术前完善皮肤和肠道准备;②注意手术操作的精细。严格止血,避免渗血、血肿;③加强术前、术后的处理,改善病人营养状态,增强抗感染能力;④保持切口敷料的清洁、干燥、无污染;⑤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必要时预防应用广谱抗生素;⑥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严格注意手卫生,更换敷料时严格无菌操作技术,防止医源性交叉感染。 ⑶切口裂开的预防措施:①术前、术后积极纠正病人的营养状况,特别是年老体弱、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者;②术后再突然增加腹压时,如:起床、用力大、小便、咳嗽、呕吐和胃肠胀气等情况发生时,注意按压切口,防止张力增大后切口裂开;③防止切口的局部张力过大,切口血肿和感染;④老年病人切口采用减张缝合法,术后腹部应用腹带适当包扎等,可减少切口裂开的机会。 ⑷肺不张预防措施:保持顺畅的呼吸运动:①术前锻炼深呼吸;②有吸烟嗜好者,术前2周停止吸烟,以减少气道内分泌物;③术前积极治疗原有的支气管炎或肺部感染;④全麻手术结束前充分吸取气管内分泌物,术后取头侧位平卧,防止呕吐物和口

【继教】老年性痴呆的康复治疗

1、以下关于神经元纤维缠结(NFT)的说法错误的是()c A、NFT位于病变部位神经元胞质内 B、Tau蛋白是神经细胞主要的微管相关蛋白(MAP) C、NFT主要位于细胞核中 D、正常tau的生物学活性主要体现在①与管蛋白结合形成微管②与已经形成的微管结合以维持其稳定性 E、异常磷酸化使tau蛋白上述生物学活性丧失 2、功能影像不作为痴呆常规诊断检查,但对临床可疑患者可选用()检查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B级推荐)a A、SPECT和PET B、血液检查和PET C、SPECT和CT D、核磁共振和PET E、SPECT和X射线 3、以下哪项不是痴呆评定量表()b A、简短精神状态量表(MMSE ) B、临床护理量表 C、韦氏成人智力量表 D、MOCA 量表 E、LOTCA成套测验 4、以下哪项不属于痴呆类型中的内容()d A、AD (阿尔茨海默病) B、VaD (血管性痴呆) C、DLB (路易体痴呆) D、ABD(枕叶痴呆) E、FTD (额颞叶痴呆) 5、以下关于AD的认知障碍,说法错误的是()d A、记忆障碍(近记忆力,个人经历记忆,生活中重大事件) B、定向障碍(时间、地点、人物) C、语言障碍(命名,复述,表达,模仿语言,语言空洞) D、视空间能力正常 E、执行能力下降 1、以下关于不同类型的痴呆,影像学改变说法不正确的是()? A、AD——头颅CT可见脑萎缩,改变主要在颞叶、脑白质及脑灰质 B、VaD脑血管病变及相关的脑萎缩

C、枕叶性痴呆显示血管硬化 D、额颞叶痴呆MRI上表现为大脑非弥漫均匀萎缩,主要表现为额叶和前额叶显著局限性萎缩,一般双侧对称 E、路易体痴呆皮质萎缩可能包括颞、顶、额叶和内侧岛叶,也有严格限于额叶和顶叶萎缩的类型 3、以下关于长时记忆训练的内容,说法错误的是()c A、让痴呆患者回忆最近到家里来过的亲戚朋友的姓名 B、回忆前几天看过的电视的内容 C、尽量不用语言表达 D、回忆家中发生的事情 E、背诵简短的诗歌、谜语等进行训练 5、以下关于老年斑的说法,错误的是()d A、老年斑居于神经细胞之外,为球形结构 B、老年斑淀粉样蛋白的主要多肽成分称为β淀粉样蛋白(Aβ) C、老年斑的淀粉样蛋白的主要多肽成分称为β淀粉样蛋白(Aβ) D、淀粉样蛋白主要是糖分子 E、大多数研究者都认为,Aβ可能是产生AD的主要原因,其神经毒性已得到公认。但Aβ导致痴呆的作用机制仍不明了 1、以下关于痴呆评定量表--简短精神状态量表(MMSE )的优缺点,哪项错误()d A、操作简单、整个时间耗时5-10MIN B、对中、重度认知损害的假阴性率极低 C、受文化程度影响 D、准确度100% E、MMSE量表强调语言功能

麻醉意外及并发症处理规范及流程

全麻诱导麻醉相关意外及并发症处置规范 一、一般并发症的处理: 全程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当血氧监测低于90%时应及时给予橡皮球囊持续正压通气,一般都能恢复正常。因为丙泊酚的半衰期较短只有2-4分钟。如果发生严重的呼吸和心脏抑制大多数是由于麻醉药物过量、病人的特殊体质引起的。要立即给予橡皮球囊持续正压通气,必要时给予可拉明0.375毫克、洛贝林0.3毫克静脉推注。心血管抑制时要把病人的头部放低,如果抑制严重,应该使用扩容药和升压药,肾上腺素1毫克静脉推注,706代血浆静滴。如病人病情急剧恶化,应及时行气管插管,并请相关科室及时会诊。 二、相关并发症的处理: 1、气管插管操作有关的各种损伤 (1)有些损伤不需处理如口唇损伤、粘膜损伤出血,如出血不止则可局部压迫止血,必要时用含肾上腺素的棉球或小纱布压迫。 (2)如操作中牙齿脱落,应立即取出,应防止滑入气管或食道。 (3)如声带损伤和声门水肿,可用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等。 2.呼吸暂停 (1)立即经面罩人工呼吸,有上呼吸道梗阻者可置入中咽通气道。 (2)如无效,可插入喉罩,施行人工呼吸。 (3)必要时可在肌松药辅助下插入气管导管人工呼吸。

3.上呼吸道梗阻 (1)托起下颌,头偏向一侧,适用于舌下坠而引起上呼吸道梗阻。 (2)置口咽或鼻咽通气道。 (3)如无效插入合适的喉罩,必要时气管内插管,人工呼吸。 (4)如因喉痉挛引起上呼吸道梗阻,或反流物引起,应立即用肌肉松弛药,气管插管,人工呼吸。 4.误吸综合征综合 (1)立即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充分吸引中咽部胃液和食物残渣等。 (2)气管插管后立即气管内吸引,在纤支镜下吸引和冲洗。 (3)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应用。 (4)大剂量抗生素应用。 (5)呼吸支持。 5.气管导管插入食道或插入一侧支气管 (1)导管过深插入一侧支气管,将导管退至总气管,并听诊确定。 (2)导管插入胃,则应退出,面罩吸氧,人工呼吸后,再次插管并确定。 (3)吸出胃内气体。 6.过敏反应 (1)麻醉中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该药物的使用,给予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人工通气。 (2)给予地塞米松10~20mg静脉注射或氢化考的松5mg/kg经脉滴注。 (3)严重过敏者给予肾上腺素1ug/kg。 (4)若脉搏消失,应立即按心跳骤停处理。

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康复训练

老年性痴呆的早期预防 老年性痴呆是一种多发生于老年人,以记忆障碍为主要临床症状的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目前老年性痴呆还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因此早期预防很重要。 1.针对老年性痴呆的发病规律进行预防 与老年性痴呆相关的很多危险因素与人们平时的生活方式有关,因此预防老年痴呆应从中青年做起。如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休息习惯和用脑习惯,尽量避免患上一些慢性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还应控制血脂、避免脑外伤等。 2.重视营养,均衡饮食 多食用三高(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和三低(低脂肪、低糖、低盐)食品,戒烟、戒酒。合理安排一日三餐,保证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防止体重增加, 避免使用铝制炊具等。 3.坚持适度的锻炼,减缓大脑的衰老 经常做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以增进循环系统健康,促进足够的氧气供应大脑,保持脑细胞代谢旺盛。手的运动对大脑是一种良性刺激,可增加脑血流量,满足大脑的需求,因此老年人应频繁活动手指。 4.调控情绪,保持良好心态 老年人尽量避免不良心理刺激,学会自我控制和调节情绪。遇事要想得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一颗平常心。心理上的年轻是一剂最好的健脑良药。

5.老有所为,勤于用脑 人要活到老,学到老,用脑到老,在生活中不断有所创造。老年人要多走出家门,多参加社会活动。平常要常看有益的书报杂志、影视节目,练练书法、学学绘画,或与人对弈、弹拉歌曲,也可学电脑、学外语、玩智力拼图和模型等。 6.注意老年性痴呆的早期疾病信号 如发现记忆力减退、判断力差、书写困难、言语障碍、人格改变等,要尽早就医。 老年痴呆症的康复训练

老年痴呆症是发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一种原发性退行性脑病。老年痴呆症的治疗非常重要,而日常生活中的康复训练也不可少,两者相辅相成,治愈的希望要大得多。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老年痴呆症的康复训练方法。 训练一、思维障碍康复训练:充分利用残存脑力,如数字排序训练、物品分类训练计算能力训练等,训练患者的综合分析、判断、推理和计算能力。 训练二、情感障碍康复训练:对情感障碍的患者多给予信息及语言刺激训练,对患者关心、体贴,多与其交谈沟通,寻找患者感兴趣的话题,对思维活跃及紊乱的患者,改变话题,分散注意力,转移思路,保持情绪平稳,使思维恢复至正常状态。对有妄想的患者,与患者交谈时,注意谈话技巧,不可贸然触及患者的妄想内容。对幻听、幻视的患者,要稳定情绪,分散注意力,尽快将其引导到正常 的情境中来。 训练三、记忆障碍康复训练:应反复训练患者记忆居住的环境、物品的放置、周围的人和事物。指导患者制定生活作息时间表,让其主动关心日期、时间的变化。每日活动安排由简单到复杂,组织患者看电视、玩扑克、下跳棋、玩智力拼图或给患者一些数字卡,训练患者从小到大排列等,以锻炼患者的记忆和思维能力。 训练四、定向力障碍康复训练:包括对时间、地点及人物认知训练,诱导患者产生正向的行为改变,尽可能随时纠正或提醒患者产生正确的人、时间、地点的概念,使患者减少因定向力错误而引起的恐慌和不安。

阿尔兹海默症 老年痴呆症 的护理

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症)的护理 原文地址: 阿尔兹海默症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老年痴呆症,因德国医生阿尔茨海默(Alois Alzheimer)最先对其进行描述而得名。该病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认知和记忆功能衰退、抽象思维和计算损害、人格和行为改变等。据中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2011年的公布调查结果显示,全球有约3650万人患有痴呆症,每七秒就有一个人患上此病,平均生存期只有年,是威胁老人健康的“四大杀手”之一。 阿尔兹海默症常常在一个人50岁以后产生,开始不容易被发现,发展缓慢,最早期往往是以逐渐加重的健忘开始,最终导致无力进行日常生活和人格的持续变化。按照病情的发展,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也称健忘期 这期的表现是记忆、定向、感知、语言、计算、思维分析、判断和完成复杂步骤等能力的减退,在个人爱好、读书、参与社会活动上花费的时间减少、易疲劳、眩晕、心悸、食欲减退、兴趣及主动性下降、情绪不稳、淡漠或抑郁等。但尚且还可以保持过去熟悉的工作或技能,保持独立的生活能力,常被误认为神经症或正常的老化而忽视治疗。 第二阶段也称混乱期: 这个时期,第一阶段的症状明显加重,突出的表现是视空间辨认障碍明显加重,

很容易迷路;穿衣变得很困难,甚至把裤子当衣服穿;不认识朋友或亲人的面貌,也记不起他们的名字;不能和别人交谈。甚至出现行为和人格的改变,如原来一丝不苟、谨慎细心的人变得不修边幅、缺乏耻辱和道德感、自私并常做些反常的举动。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周围的人和事,不注意卫生。常常抑郁焦虑、嫉妒妄想,性格孤僻,激动易怒等。 第三阶段也称极度痴呆期: 病人身体大多数功能丧失,生活不能自理,如吃饭、穿衣、洗澡均需人照顾,便尿失禁。晚期患者完全卧床,生活全靠别人照顾,病程维持5~10年左右而死亡。 目前,对阿尔兹海默症病人的治疗尚无特效疗法,且病人住院时间短, 大部分时间需在家中疗养,因此患者的护理及提高照料者的护理水平至关重要。需要通过良好的护理,来减轻阿尔兹海默症状及并发症, 提高阿尔兹海默症病人的生活质量。 护理方法: 一、心理护理 阿尔兹海默症病人常常产生焦虑,如坐立不安、来回走动等。对于经常出现焦虑的患者,要给患者足够的照顾,保证居室安静,安排有趣的活动;也可以指导患者听一些轻松、舒缓的音乐。对于表现抑郁的患者,如常出现呆滞、睡眠障碍、疲倦等,要耐心倾听患者的叙述,不强迫患者做不情愿的事情,对患者多说一些关爱的语言。劝导患者增加活动,如递给他梳子,说:“你的头发很漂亮,梳一下吧。”让他做决定。如果能对他们展示你的想法和想做的事情,他们会和你一起做。如:一起吃饭、下棋、读报等。而有激越症状的患者,如常为小事发火,甚至出现攻击

最新腰椎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腰椎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淮北市第四人民医院外二科李利伟 腰椎疾病常见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骨折、腰椎结核和肿瘤等,主要表现为腰痛,单侧或双侧下肢放射痛,双下肢麻木、间歇性跛行等。手术方式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的髓核摘除术、腰椎不稳的内固定植骨融合术、腰椎结核或肿瘤的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手术时间3-7h,术后常规放置引流管,术后常见并发症有:脊髓反应性水肿,下肢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等。多年来,通过对腰椎手术后的护理体会,对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总结如下。 1 脊髓反应性水肿 脊髓反应性水肿,是最常见的腰椎术后并发症,尤其是术后24h易发生水肿。病人可出现双下肢麻木,肌力减弱或运动障碍。严重出现双下肢感觉和运动丧失。预防措施: (1)术后严密观察患者双下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特别是远端足趾的伸屈,发现问题后。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减轻其反应程度; (2)术后早期应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进行冲击疗法 可预防由于手术造成的脊髓反应性水肿、病人常规术后1h内给甲基强的松龙按每公斤体重30mg计算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60min内滴注毕,以后23h按5.4mg/|kg静脉滴注,维持治疗23h; (3)采取轴位翻身,可避免脊髓的损伤。 2 脑脊液漏 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率约为2.31~9.37%。预防措施: (1)术中避免损伤硬脊膜,术后经切口椎旁肌放置引流管,并严密缝合腰背脊膜; (2) 术后返回病房,护士应向医生了解术中情况,了解有无硬脊膜损伤及硬脊 膜缝合情况放置患者于正确体位,防止脊柱扭曲; (3)正确放置引流袋位置,并严密观察引流量及性状,如24h后还有血性液体流出,引流液多且清亮,病人主诉头晕,头痛应考虑脑脊液漏的可能,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4)术中已发生硬脊膜损伤或疑有脑脊液流出者,手术后取头低脚高位,切口加压包扎,并严密观察引流液量及性状,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补充白蛋白及少量血浆,防止咳嗽、咳痰,大便时勿用力以免增加腹压,增加脑脊液流出。 3 下肢深静脉血栓 腰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约占1.2%-3.6%,其中50%-70%可能发生

麻醉意外和并发症预防及处置预案

麻醉意外和并发症预防及处置预案 一、预防 1. 加强科室管理及质量监控 (1)组织全科人员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卫生行政法规。 (2)严格执行《麻醉科工作常规》。 (3)麻醉药品、麻醉机、监护仪及麻醉记录单由专人管理。 (4)加强对进修医师的管理,定期业务及操作技能指导,在日常医疗工作中遵循本院医师负责制。 (5)建立科室奖罚制度。对于违反工作常规造成隐患者,给予公开批评及经济处罚;反之,对于及时发现并纠正隐患者,给予表扬及奖励。 (6)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或事故,必须遵循当事人向科主任汇报,科主任向医务处汇报的逐级上报制度。 2. 加强科室人员的业务培训 (1)制定新职工阶段性培训计划,并由专人负责对其进行操作技能的阶段性考核。 (2)定期进行全科业务学习及新知识介绍。 (3)不定期地进行新技术、新设备操作演示。 (4)鼓励科室人员参加国内外业务学习班、进修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及职业技能。 3. 各种麻醉操作的预防措施 (1)加强术前随访,制定适宜的麻醉方案,麻醉医师按照每日的手术麻醉排班表,进行术前随访工作。随访时医师根据病人的病史、手术方式,估计手术的难易程度和病人的耐受情况,并结合自己对各种麻醉方法的掌握和熟练程度,必要时征询上级医师的意见,制定适宜的麻醉方案。 (2)要求:术前随访认真负责,详细了解病人的现病史、既往史、生化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报告,如有疑问,及时与病房手术医师联系,包括手术方式及其术中可能对病人生理造成的影响。访视病人时进一步口头复习病史,告之病人围麻醉期注意事项,解除病人对麻醉的顾虑,为麻醉方案的最终决定提供依据。随后,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或麻醉前家属谈话记录。如果在访视过程中对麻醉方案的制定有困难,随访医师回麻醉科向上级医师汇报,共同解决。 (3)静吸复合麻醉在实施过程中,麻醉诱导期可能发生血压下降、通气困难、

老年性痴呆的护理

老年性痴呆的护理 标签:老年性痴呆;护理 老年性痴呆(Alzheimer Disedse)AD是一种以慢性智力衰退为主要表现的精神疾病,即记忆,思维,情绪等方面出现障碍,是智能损害的综合征。临床表现为焦躁,抑郁,易激怒,记忆力丧失,呆板,迟钝。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42例,男30例,女12例,63~89岁,其中轻度患者14例,中度22例,重度6例。均符合诊断标准。 1.2主要诊断标准(1)记忆力障碍:是AD患者早期出现的表现,往往患者对近期发生的事情不能记忆,但对过去的事情能够回忆起来。(2)思维混乱,日常生活中做事颠三倒四,辨别是非能力下降,生活中计算能力下降。(3)人格改变:如原来注重自己形象的人变得不修边幅,对周围事物表现淡漠,不善与外界交际,以自我为中心。部分患者有不正当的性行为。 2护理 2.1心理护理要维护AD患者的尊严,态度要和蔼,语速要缓慢,语调要柔和,声音要清晰,对失聪的老人语调要略高,交谈的话语要简洁易懂。对健忘的老人要不厌其烦地耐心反复地与他们沟通,强化他们的记忆。对猜疑心重,喜欢唠叨,脾气急躁的老人,不能嫌弃孤立他们,应多予以宽容和理解,耐心听取他们的诉说,不责怪,不批评。对他们合理的要求要尽量满足,不能满足的耐心给予解释。对性格孤僻,淡漠的老人要亲切热情,用行动和语言来体贴感化他们,建立信赖关系,对老人感兴趣的事情,应多予以鼓励和表扬,使其对生活充满信心[1]。 2.2生活护理首先,让患者要有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生活起居要有规律,可制定一个适合患者生活规律的时间表,定时睡觉起床,定时活动,定时用餐,定时进行娱乐,或者功能锻炼,定时服药,定时洗澡。晚上睡觉要选择宽松的内裤,睡觉前避免喝过多的水,避免摄入浓茶,咖啡等食物,以保证高质量的睡眠。 2.3饮食护理老年痴呆的患者特别要注意大脑营养的摄入,要多食富含卵磷脂的食物,如大豆及其制品,猪肝、鱼脑、蛋黄、蘑菇、芝麻、花生、山药等。同时、要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多食蔬菜水果,做到膳食平衡。无咀嚼功能的患者可将食物,水果用搅拌机打成泥,然后用勺慢慢地喂。一般喂食要坐起,每次量不要太多,速度不要太快,温度适宜,液体和固体分开喂,以免呛咳。 2.4安全护理AD患者要加强看护,不能单独外出,以免发生意外。地面要有防滑措施,台阶要有醒目的标示。不要让患者做日常危险的操作,如插电源,

麻醉意外和并发症预防及处置预案教案资料

麻醉意外和并发症预防及处置预案

麻醉意外和并发症预防及处置预案 一、预防 1. 加强科室管理及质量监控 (1)组织全科人员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卫生行政法规。 (2) 严格执行《麻醉科工作常规》。 (3) 麻醉药品、麻醉机、监护仪及麻醉记录单由专人管理。 (4) 加强对医师护士的管理,定期业务及操作技能指导,在日常医疗工作中遵循主诊医师负责制。 (5) 建立科室奖罚制度。对于违反工作常规造成隐患者,给予公开批评及经济处罚;反之,对于及时发现并纠正隐患者,给予表扬及奖励。 (6) 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或事故,必须遵循当事人向科主任汇报,科主任向医务处汇报的逐级上报制度。 2. 加强科室人员的业务培训 (1) 制定阶段性培训计划,并由专人负责对其进行操作技能的阶段性考核。 (2) 定期进行全科业务学习及新知识介绍。 (3) 不定期地进行新技术、新设备操作演示。 (4) 医护人员参加业务学习班、进修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及职业技能。 3. 各种麻醉操作的预防措施 (1) 加强术前随访,制定适宜的麻醉方案,麻醉医师按照每日的手术麻醉排班表,进行术前随访工作。随访时医师根据病人的病史、手术方式,估计手术的难易程度和病人的耐受情况,并结合自己对各种麻醉方法的掌握和熟练程度,必要时征询上级医师的意见,制定适宜的麻醉方案。 ⑵要求:术前随访认真负责,详细了解病人的现病史、既往史、生化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报告,如有疑问,及时与病房手术医师联系,包括手术方式及其术中可能对病人生理造成的影响。访视病人时进一步口头复习病史,告之病人围麻醉期注意事项,解除病人对麻醉的顾虑,为麻醉方案的最终决定提供依据。随后,签

骨科手术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盐城新东仁医院 骨科手术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措施当今社会患者对医生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医患纠纷时常发生。骨科是医患纠纷发生最多的科室之一,主要是因为骨科治疗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并发症。除个别属治疗失误外,大多数并发症是由于骨科治疗的特殊性引起的。比如对骨折的患者进行固定之后,很容易造成临近关节的僵硬,但患者有时却难以接受。熟悉骨科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术前很好的与患者进行沟通,术后对患者密切的观察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学习和掌握骨科常见并发症的预防、观察与护理,对积极预防和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一、休克: 是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量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过程,它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起综合征。 预防措施: 1、维持生命体征平稳:病人采取休克体位(头和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增加回心血量及早建立静脉通路,维持血压保持气道通畅,早期给予吸氧注意保暖,但不能体表加热 2、密切监测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尿量等的变化,病情危重时每15分钟记录一次,及时了解呼吸功能及血气分析结果。监测重要生命器官的功能,观察出血现象,一旦皮肤黏膜有出血点或凝血异常(抽血过程中血液迅速凝集,要考虑DIC发生的可能)。快

速补液时注意有无肺水肿及心力衰竭(咳嗽,粉红色泡沫痰) 3、进行扩容治疗:休克时至少要建立两条静脉通路,应选择较粗的静脉,可以快速补充血量。可首选用生理盐水或者平衡盐液(平衡盐溶液的电解质含量和血浆内含量相仿,用来治疗等渗性缺水比较理想,它的作用是维持细胞渗透压平衡,保持pH稳定及提供简单的营养)进行扩容。根据血压与中心静脉压值,合理补液,及时调整量和速度,并记录出液量。 4、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护理:从小剂量开始,随时注意血压的改变。根据血压调节滴速。(西地兰使用后段时间内不可使用钙剂,洋地黄类药物中毒)防止药液外渗,以免引起局部组织坏死。注意保护血管,每24小时更换输液管。 二、肺炎: 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等引起。 预防措施: (1)饮食高热量,高蛋白质,高脂肪,易消化的流质或者半流质饮食。 (2)避免吸烟,受凉,饮酒。 (3)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出现高热,采取化学与物理措施降温。 (5)做好基础护理,注意口腔护理,防止口腔感染。

医患沟通之股骨颈骨折

×××人民医院 首次床旁医患沟通记录单 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1、初步诊断:股骨颈骨折 2、诊断依据:1、髋部外伤病史;2、髋部疼痛,活动时加重; 3、患肢多有轻度屈髋屈膝、缩短外旋畸形; 4、X线检查作为骨折的分类和治疗上的参考,有些无移位的骨折在伤后立即拍摄的X线片上可以看不见骨折线,可行CT、磁共振检查,或者等2~3周后,因骨折处部分骨质发生吸收现象,骨折线才清楚地显示出来。 3、病情情况及病程阶段:股骨颈骨折多见于中老年人,患者往往伴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等脑血管病等基础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其临床治疗中存在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缺血坏死两个主要难题,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易并发肺部感染、褥疮、泌尿系感染、血栓栓塞等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病人生命。现患者刚入院,除暂时必须行伤肢牵引制动外,还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必要的医技辅助检查,然后根据检查结果、伤处局部情况及患者、家属意愿来决定治疗方案。 4、初步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化疗):1、伤肢行牵引制动。2、药物治疗:抗血小板凝集,扩管,改善微循环等对症支持治疗。3、病因治疗:积极寻找病因,针对可能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脏疾病等进行有效治疗。4、加强基础护理,指导督促患者及家属积极主、被功能锻炼,防止发生肺部感染、褥疮、泌尿系感染、血栓栓塞、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5、进一步治疗及检查方案:1、血尿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相关血生化检查。头胸X片、CT或MRI检查。心脏、颈动脉、腹部、双下肢彩超。心电图检查等。3、如身体条件允许建议行内固定或髋关节置换术。否则行牵引保守治疗。 6、拟行治疗时间:如手术治疗一般在伤后3-7天,如无并发症术后2周出院。保守治疗一般需6-10周。 7、治疗风险、药物副作用及花费估算: 1、手术及保守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均可发生肺部感染、褥疮、泌尿系感染、血栓栓塞、肌肉萎缩、关节僵硬、股骨颈不愈合或畸形愈合及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保守治疗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明显高于手术治疗。2、手术治疗还可能发生相关并发症(祥见手术知情同意书)。3、保守治疗住院费用根据时间及身体状况决定;手术治疗费用在15000-80000元之间(具体以术者交待为准)。 8、需要患者及家属配合的事宜:1、严格遵循医嘱及医院相关规定,配合医院治疗; 2、积极准备必要医疗费用及相关证件。3、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有病情变化及异议时及时反馈。 9、患者需要了解的其他情况:1、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是常见病多发病,一般通过积极手术治疗,如无并发症的发生,绝大部分患者能够取得良好疗效。2,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保守治疗,是股骨颈骨折公认最佳治疗方案。3、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及家属要有承受发生并发症的心理素质。 今日与患者(或家属)就上述情况进行了沟通,并作了详细解释,患者(家属)已充分理解,表示同意。 患者(或其代理人)签字: 参加沟通的医师签名: 记录时间:

麻醉过程中的意外与并发症处理规范4.7.4.2

英德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麻醉过程中的意外与并发症处理规范 4.7.4.2 一、定义 (一)麻醉意外的定义麻醉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属麻醉意外: 1、由于病情或病员体质特殊而发生难以预料和防范的不良后果的。如在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按规定作了检查、治疗仍发生的意外情况,药物过敏试验结果为阴性或按规定无需做药物过敏试验的药物所引起的药物过敏反应。按操作规程进行穿刺等所发生的意外情况,应用新技术,新疗法,新药物,按规定执行了请示报告制度和作了充分技术准备,并向家属说明情况,取得签字同意,仍发生意外的, 2、诊疗过程中,因非医疗单位原因造成的机械故障、停电等而发生意外的。 3、由于病员或家属不配合麻醉或隐瞒病史为主要原因而造成的不良后果。 总而言之,在麻醉过程中,由于药物的异常作用,或病人对麻醉药或方法的特殊反应,原有病理改变在常规麻醉和手术刺激下恶化,以及机械本身的故障所造成的意想不到的后果,使病员残废,功能障碍甚至死亡者,称为麻醉意外,不应与麻醉事故、差错相混淆。 (二)麻醉并发症的定义是指麻醉药物或方法本身产生的一些不良反应或病理变化,麻醉医师已尽职尽责,但确系难以防范,给病人带来不良后果。 1、气管内插管全麻并发症 口唇损伤、鼻腔出血、喉痛、声音嘶哑、颈部皮下气肿、牙松动或脱落、构状软骨脱位、高血压、高颅压、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气道

阻塞、喉头水肿、插管困难、呕吐和反流误吸、喉痉挛、咳嗽和呛咳、呃逆、体温升高或降低、恶性高热、张力性气胸、支气管痉挛、药物变态反应、急性心肌梗塞、术中心律失常、脑血管意外、肺部并发症(包括肺不张、肺栓塞、肺炎等)。 2、硬膜外阻滞并发症 穿破硬脊膜、穿刺针或导管误入血管、导管折断、局麻药毒性反应、严重低血压、异常广泛神经阻滞、神经根、脊髓损伤、硬膜外血肿——截瘫、硬膜外脓肿、呼吸麻痹、粘连性蛛网膜炎、脊髓前动脉综合症、全脊麻、腰背痛、空气栓塞。 3、蛛网膜下腔阻滞并发症 恶心呕吐、脊麻后头痛、尿潴留、脑脊膜炎(化脓性或无菌性)、脊痛包括脊椎关节炎和脊椎骨髓炎、脑神经麻痹(以第VI 对脑神经易发生)、粘连性蛛网膜炎、高平面脊麻等。 4、神经阻滞并发症 局麻药毒性反应、局部血肿、误注蛛网膜下腔、误注硬膜外间隙、霍纳氏综合症、膈神经阻滞、喉返神经阻滞、椎动脉刺伤出血。 二、麻醉意外与并发症的预防 (一)加强科室管理及质量监控 (1) 组织全科人员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卫生行政法规。 (2) 严格执行《麻醉科工作常规》。 (3) 麻醉药品、麻醉机、监护仪及麻醉记录单由专人管理。 (4) 加强对进修医师的管理,定期业务及操作技能指导,在日常医疗工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