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卓越管理模式

卓越管理模式

卓越管理模式
卓越管理模式

卓越绩效模式

出自MBA智库百科(https://www.doczj.com/doc/6316549980.html,/)卓越绩效模式(Performance Excellence Model)

目录[隐藏]

1 什么是卓越绩效模式?

2 卓越绩效模式框架图

3 卓越绩效模式的特征

4 卓越绩效模式的核心价值观

5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内容

6 卓越绩效评价要点

7 企业推行卓越绩效模式的作用和意义

8 构建基于卓越绩效模式的卓越领导力[1]

9 参考文献

[编辑]什么是卓越绩效模式?

卓越绩效模式(Performance Excellence Model)是当前国际上广泛认同的一种组织综合绩效管理的有效方法/工具

该模式源自美国波多里奇奖评审标准,以顾客为导向,追求卓越绩效管理理念。包括领导、战略、顾客和市场、测量分析改进、人力资源、过程管理、经营结果等七个方面。该评奖标准后来逐步风行世界发达国家与地区,成为一种卓越的管理模式,即卓越绩效模式。它不是目标,而是提供一种评价方法。

“卓越绩效模式”是80年代后期美国创建的一种世界级企业成功的管理模式,其核心是强化组织的顾客满意意识和创新活动,追求卓越的经营绩效。

“卓越绩效模式”得到了美国企业界和管理界的公认,该模式适用于企业、事业单位、医院和学校。世界各国许多企业和组织纷纷引入实施,其中施乐公司、通用公司、微软公司、摩托罗拉公司等世界级企业都是运用卓越绩效模式取得出色经营结果的典范。2001 年起,中国质协在研究借鉴卓越绩效模式的基础上,启动了全国质量管理奖评审,致力于在中国企业普及推广卓越绩效模式的先进理念和经营方法,为中国企业不断提高竞争力取得出色的经营绩效提供多方面的服务。

朱兰认为,卓越绩效模式的本质是对全面质量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具体化。

中国加入WTO 以后,企业面临全新的市场竞争环境,如何进一步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是摆在广大已获得ISO9000 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面前的现实问题。卓越绩效模式是世界级成功企业公认的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方法,也是我国企业在新形势下经营管理的努力方向。

一个追求成功的企业,它可以从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中取得绩效,并持续改进其业绩、取得成功。但对于一个成功的企业如何追求卓越。则“模式”提供了评价标准,企业可以采用这一标准集成的现代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不断评价自己的管理业绩走向卓越。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GB/T19580-2004)于2004年9月正式发布,它标志着我国质量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引进、学习和实践国际上公认的经营质量标准——“卓越绩效模式”,对于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具有重要的意义。卓越绩效模式标准反映了当今世界现代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是许多成功企业的经验总结,是激励和引导企业追求卓越,成为世界级企业的有效途径。

[编辑]卓越绩效模式框架图

卓越绩效模式标准框架图(见下图)从系统的角度对组织的有效运行的整体框架进行了描述。

图:卓越绩效模式标准框架图

企业作为一个经营组织,其运营体系是围绕组织的业务流程所设立的各管理职能模块组成的,而企业是否能够永续经营,取决于组织那能否正确地做正确的事。框架图中由两个三角,领导作用、战略及以顾客和市场为中心组成了“领导三要素”,以人为本、过程管理及经营结果组成了“结果三要素”。其中“领导三要素”强调高层领导在组织所处的特定环境中,通过制定以顾客和市场为中心的战略,为组织谋划长远未来,关注的是组织如何做正确的事。而“结果三要素”则强调如何充分调动组织中人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通过组织中的人在各个业务流程中发挥作用和过程管理的规范,高效地实现组织所追求的经营结果,关注的是组织如何正确地做事,解决的是效率和效果的问题。

[编辑]卓越绩效模式的特征

一、更加强调质量对组织绩效的增值和贡献。

标准命名为“卓越绩效评价准则”,表明TQM(全面质量管理)近年来发生了这样一个最重要的变化,即质量和绩效、质量管理和质量经营的系统整合,旨在引导组织追求“卓越绩效”。这个重要变化来自于“质量”概念最新的变化:“质量”不再只是表示狭义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而且也不再仅仅包含工作质量,“质量”已经成为“追求卓越的经营质量”的代名词。“质量”将以追求“组织的效率最大化和顾客的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作为组织

一种系统运营的“全面质量”。

二、更加强调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

把以顾客和市场为中心作为组织质量管理的第一项原则,“组织卓越绩效”把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即顾客感知价值作为关注焦点,反映了当今全球化市场的必然要求。

三、更加强调系统思考和系统整合。

组织的经营管理过程就是创造顾客价值的过程,为达到更高的顾客价值,就需要系统、协调一致的经营过程。

四、更加强调重视组织文化的作用。

无论是追求组织卓越绩效、确立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宗旨,还是系统思考和整合,都涉及企业经营的价值观。所以必须首先建设符合组织愿景和经营理念的组织文化。

五、更加强调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在制定战略时要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相关因素作为关键因素加以考虑,必须在长短期目标和方向中加以实施,通过长短期目标绩效的评审对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因素的结果加以确认,并为此提供相应的资源保证。

六、更加强调组织的社会责任。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是我国25年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经验的总结,是多年来实施ISO9000标准的自然进程和必然结果。

[编辑]卓越绩效模式的核心价值观

卓越绩效模式建立在一组相互关联的核心价值观和原则的基础上。核心价值观共有十一条:追求卓越管理;顾客导向的卓越;组织和个人的学习;重视员工和合作伙伴;快速反应和灵活性;关注未来;促进创新的管理;基于事实的管理;社会责任与公民义务;关注结果和创造价值;系统的观点。这些核心价值观反映了国际上最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方法,也是许多世界级成功企业的经验总结,它贯穿于卓越绩效模式的各项要求之中,应成为企业全体员工,尤其是企业高层经营管理人员的理念和行为准则。

追求卓越管理

领导力是一个组织成功的关键。组织的高层领导应确定组织正确的发展方向和以顾客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并提出有挑战性的目标。组织的方向、价值观和目标应体现其利益相关方的需求,用于指导组织所有的活动和决策。高层领导应确保建立组织追求卓越的战略、管理系统、方法和激励机制,激励员工勇于奉献、成长、学习和创新。

高层领导应通过治理机构对组织的道德行为、绩效和所有利益相关方负责,并以自己的

道德行为、领导力、进取精神发挥其表率作用,将有力地强化组织的文化、价值观和目标意识,带领全体员工实现组织的目标。

顾客导向的卓越

组织要树立顾客导向的经营理念,认识到质量和绩效是由组织的顾客来评价和决定的。组织必须考虑产品和服务如何为顾客创造价值,达到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并由此提高组织绩效。

组织既要关注现有顾客的需求,还要预测未来顾客期望和潜在顾客;顾客导向的卓越要体现在组织运作的全过程,因为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到顾客感知的价值和满意,包括组织要与顾客建立良好的关系,以增强顾客对组织的信任、信心和忠诚;在预防缺陷和差错产生的同时,要重视快速、热情、有效地解决顾客的投诉和报怨,留住顾客并驱动改进;在满足顾客基本要求基础上,要努力掌握新技术和竞争对手的发展,为顾客提供个性化和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对顾客需求变化和满意度保持敏感性,做出快速、灵活的反应。

组织和个人的学习

要应对环境的变化,实现卓越的经营绩效水平,必须提高组织和个人的学习能力。组织的学习是组织针对环境变化的一种持续改进和适应的能力,通过引入新的目标和做法带来系统的改进。学习必须成为组织日常工作的一部分,通过员工的创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顾客的意见、最佳实践分享和标杆学习以实现产品、服务的改进,开发新的商机,提高组织的效率,降低质量成本,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和公民义务。企业实践卓越绩效模式是组织适应当前变革形势的一个重要学习过程。

个人的学习是通过新知识和能力的获得,引起员工认知和行为的改变。个人的学习可以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为员工的发展带来新的机会,同时使组织获得优秀的员工队伍。要注重学习的有效性和方法,学习不限于课堂培训,可以通过知识分享、标杆学习和在岗学习等多种形式,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创新能力,从而增强组织的市场应变能力和绩效优势。

重视员工和合作伙伴

组织的成功越来越取决于全体员工及合作伙伴不断增长的知识、技能、创造力和工作动机。企业要让顾客满意,首先要让创造商品和提供服务的企业员工满意。重视员工意味着确保员工的满意、发展和权益。为此组织应关注员工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对优秀者给予奖励;为员工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促进员工发展与进步;营造一个鼓励员工承担风险和创新的环境。

组织与外部的顾客、供应商、分销商和协会等机构之间建立战略性的合作伙伴关系,将有利于组织进入新的市场领域,或者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增强组织与合作伙伴各自具有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领先能力。建立良好的外部合作关系,应着眼于共同的长远目标,加强沟通,形成优势互补,互相为对方创造价值。

快速反应和灵活性

要在全球化的竞争市场上取得成功,特别是面对电子商务的出现,“大鱼吃小鱼”变成了“快鱼吃慢鱼”,组织要有应对快速变化的能力和灵活性,以满足全球顾客快速变化和个性化的需求。

为了实现快速反应,组织要不断缩短新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周期、生产周期,以及现有产品、服务的改进速度。为此需要简化工作部门和程序,采用具备快速转换能力的柔性生产线;需要培养掌握多种能力的员工,以便胜任工作岗位和任务变化的需要。各方面的时间指标已变得愈来愈重要,开发周期和生产、服务周期已成为关键的过程测量指标,时间的改进必将推动组织的质量、成本和效率方面的改进。

关注未来

在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下,组织不能满足于眼前绩效水平,要有战略性思维,关注组织未来持续稳定发展,让组织的利益相关方————顾客、员工、供应商和合作伙伴以及股东、公众对组织建立长期信心。

追求持续稳定的发展,组织应制定长期发展战略和目标,分析、预测影响组织发展的诸多因素,例如顾客的期望、新的商机和合作机会、员工的发展和聘用、新的顾客和市场细化、技术的发展和法规的变化,社区和社会的期望,竞争对手的战略等,战略目标和资源配置需要适应这些影响因素的变化。而且战略要通过长期规划和短期计划进行部署,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组织的战略要与员工和供应商沟通,使员工和供应商与组织同步发展。组织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实施有效的继续计划,创造新的机会。

促进创新的管理

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形成组织的竞争优势。创新意味着组织对产品、服务和过程进行有意义的改变,为组织的利益相关方创造新的价值,把组织的绩效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创新不应仅仅局限于产品和技术的创新,创新对于组织经营的各个方面和所有过程都是非常重要的。组织应对创新进行引导,使创新成为学习的一部分,使之融入到组织的各项工作中,进行观念、机构、机制、流程和市场等管理方面的创新。

组织应对创新进行管理,使创新活动持续、有效地开展。首先需要高层领导积极推动和参与革新活动,有一套针对改进和创新活动的激励制度;其次要有效利用组织和员工积累的知识进行创新,而且要营造勇于承担风险的企业文化,导致更多创新的机会。

基于事实的管理

基于事实的管理是一种科学的态度,是指组织的管理必须依据对其绩效的测量和分析。测量什么取决于组织的战略和经营的需要,通过测量获得关键过程、输出和组织绩效的重要数据和信息。绩效的测量可包括:顾客满意程度、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运行的有效性、财务和市场结果、人力资源绩效和社会责任结果,反映了利益相关方的平衡。

测量得到的数据和信息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其中变化的趋势,找出重点的问题,识别其

中的因果关系,用于组织进行绩效的评价、决策、改进和管理,而且还可以将组织的绩效水平与其竞争对手或标杆的“最佳实践”进行比较,识别自己的优势和弱项,促进组织的持续改进。

社会责任与公民义务

组织应注重对社会所负有的责任、道德规范,并履行好公民义务。领导应成为组织表率,在组织的经营过程中,以及在组织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生命周期内,要恪守商业道德,保护公众健康、安全和环境,注重保护资源。组织不应仅满足于达到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的要求,还应寻求更进一步的改进的机会。要有发生问题时的应对方案,能做出准确、快速的反应,保护公众安全,提供所需的信息与支持。组织应严格遵守道德规范,建立组织内外部有效的监管体系。

履行公民义务是指组织在资源许可的条件下,对社区公益事业的支持。公益事业包括改善社区内的教育和保健、美化环境、保护资源、社区服务、改善商业道德和分享非专利性信息等。组织对于社会责任的管理应采用适当的绩效测量指标,并明确领导的责任。

关注结果和创造价值

组织的绩效评价应体现结果导向,关注关键的结果,主要包括有顾客满意程度、产品和服务、财务和市场、人力资源、组织效率、社会责任等六个方面。这些结果能为组织关键的利益相关方————顾客、员工、股东、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公众及社会创造价值和平衡其相互间的利益。通过为主要的利益相关方创造价值,将培育起忠诚的顾客,实现组织绩效的增长。组织的绩效测量是为了确保其计划与行动能满足实现组织目标的需要,并为组织长短期利益的平衡、绩效的过程监控和绩效改进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系统的观点

卓越绩效模式强调以系统的观点来管理整个组织及其关键过程,实现组织的卓越绩效。卓越绩效模式七个方面的要求和核心价值观构成了一个系统的框架和协调机制,强调了组织的整体性、一致性和协调性。“整体性”是指把组织看成一个整体,组织整体有共同的战略目标和行动计划;“一致性”是指卓越绩效标准各条款要求之间,具有计划、实施、测量和改进(PDCA)的一致性关系;“协调性”是指组织运作管理体系的各部门、各环节和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协调的。

系统的观点体现了组织所有活动都是以市场和顾客需求为出发点,最终达到顾客满意的目的;各个条款的目的都是以顾客满意为核心,他们之间是以绩效测量指标为纽带,各项活动均依据战略目标的要求,按照PDCA循环展开,进行系统的管理。

很好地理解这十一条核心价值观,是为了更好地实践、应用卓越绩效模式,在应用中为企业持续发展创造价值。知易行难,我们在实践卓越绩效模式的过程中要付出艰辛的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实现观念变革和管理的创新。

[编辑]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内容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组织卓越绩效的评价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追求卓越绩效的各类组织,为组织追求卓越绩效提供了自我评价的准则,也可用于质量奖的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dt ISO9000:2000)

GB/T19004-2000 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idt ISO9004:2000)

3 术语和定义

GB/T19000-2000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卓越绩效(performance excellence)"通过综合的组织绩效管理方法,使组织和个人得到进步和发展,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和能力,为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创造价值,并使组织持续获得成功。治理(governance):在组织工作实行的管理和控制系统。包括批准战略方向、监视和评价高层领导绩效、财务审计、风险管理、信息披露等活动。

标杆(benchmarks):针对相似的活动,其过程和结果代表组织所在行业的内部或外部最佳的运作实践和绩效.

价值创造过程(value creation processes)为组织的顾客和组织的经营创造收益的过程.

注: 价值创造过程是组织运营最重要过程,多数员工介入这些过程,通过这些过程产生组织的产品、服务,并给组织的股东和共他主要相关方带来实际的经营结果。

支持过程(support processes):支持组织日常运作、生产、服务交付的过程。

注:支持过程可以包括财务与统计、设备管理、法律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公共关系和其他行政服务。这些过程虽然不能直接为顾客增加价值或创造价值,但为价值创造过程的实施起到保证、支持作用。组织需识别全部支持过程,必要时确定关键支持过程。

4 评价要求

领导:本条款用于评价组织高层领导在价值观、发展方向、目标、对顾客及其他相关方的关注、激励员工创新和学习等方面的作为,以及组织的治理和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

组织的领导:组织应说明高层领导如何确定发展方向、完善组织的治理以及如何评审组织绩效。

高层领导的作用

组织应从以下方面说明高层领导的作用:

a) 高层领导如何确定和展开组织的价值观、长短期发展方向及绩效目标;如何在绩效目标中均衡地考虑顾客及其他相关方的利益;如何向全体员工、主要的供方和合作伙伴沟通组织的价值观、发展方向和目标;如何确保双向沟通。

b) 高层领导如何创造有利于授权、主动参与、创新和快速反应的环境,促进组织学习和员工学习的环境,遵守法律法规的环境;如何恪守诚信经营等道德规范,并影响组织的相关方。

组织的治理

组织的治理如何致力于以下关键因素:

a) 组织行为的管理责任;

b) 财务方面的责任;

c) 内、外部审计的独立性;

d) 股东及其他相关方利益的保护。

组织绩效的评审

组织应从以下方面说明如何评审其绩效:

a) 高层领导如何评审组织的绩效和能力;如何通过评审来评价组织的成就、竞争绩效以及长、短期目标的进展;如何通过评审来评价组织的应变能力。

b) 说明高层领导定期评审的关键绩效指标及近期绩效评审的结果。

c) 高层领导如何根据绩效评审结果确定并落实改进关键业务的优先次序,并识别创新的机会;适当时,如何将这些优先次序和创新机会在供方和合作伙伴中实施,以确保与组织调协一致。

d) 组织如何评价高层领导的绩效;如何运用组织绩效评审的结果改进高层领导及领导体系的有效性。

社会责任

组织应说明其在履行公共责任、公民义务及恪守道德规范方面的做法。

公共责任

组织应从以下方面说明如何履行其公共责任:

a) 明确组织的产品、服务和运营对环境保护、能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安全生产、产品安全、公共卫生等社会影响所采取的措施;说明为满足法律法规要求而采用的关键过程、测量方法和目标,说明应对产品、服务和运营中的相关风险采用哪些关键过程、测量方法和目标。

b) 如何预见和应对公众对组织的产品、服务和运营中当前和未来对环境保护、能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安全生产、产品安全、公共卫生等方面的隐忧。

道德行为

如何确保组织行为符合诚信准则等道德规范;说明用于监测组织内部、与主要合作伙伴之间以及组织的治理中行为道德的主要过程及测量方法和指标。

公益支持

组织如何积极地支持公益事业,确定重点支持的公益领域并积极参与;高层领导及员工如何为此做些贡献。

战略

本条款用于评价组织的战略目标和战略规划的确定、部署及其进展情况。

战略制定

组织应说明如何制定战略,确定战略目标,包括如何提高组织的竞争地位、整体绩效,以及如何使组织在未来获得更大的成功。

a) 组织应描述其战略制定过程、主要步骤、说明主要参与者及长、短期计划时间区间,时间区间如何设定,战略制定过程如何与长、短期计划时间区间相对应。

b) 组织如何确保制定战略时考虑下列关键因素,并说明下列有关数据和信息是如何收集和分析的:

——顾客和市场的需求、期望以及机会;

——竞争环境及竞争能力;

——影响产品、服务及运营方式的重要创新或变化;

——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方面的优势和劣势;

——资源重新配置到优先考虑的产品、服务或领域的机会;

——经济、社会、道德、法律及法规以及其他方面的潜在风险;

——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

——组织特有的影响经营的因素,包括品牌、合作伙伴和供应链方面的需要、组织的优势和劣势等;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相关因素。

c) 组织应说明关键的战略目标和对应的时间表,战略目标如何能够均衡地考虑长、短期的挑战和机遇,以及所有相关方的需要。

d) 组织应说明如何进行战略调整。

战略部署

组织应说明战略规划的制定与部署,以及如何进行绩效预测。

战略规划的制定与部署

组织应从以下方面说明将战略目标转化为战略规划的方式、组织的战略规划及相应的关键绩效测量方法和目标:

a) 如何制定和展开战略规划以实现关键战略目标,说明主要的长、短期计划,包括关键的人力资源计划,并说明在产品和服务、顾客和市场以及运营方面的关键变化;

b) 如何配置资源以确保战略规划的实施,如何保持战略规划所取得的关键结果;

c) 说明监测战略规划进展情况的关键绩效测量方法和目标,如何通过强化测量系统确保组织的协调一致性,如何确保测量指标系统涵盖了所有关键的战略部署领域和相关方。

绩效预测

组织应根据所确定的关键绩效测量指标对绩效进行预测,并说明组织的长、短期计划期内的绩效预测情况,如何将所预测绩效与竞争者的预测绩效相比较,如何将其与主要的标杆、目标及以往的绩效相比较。

顾客与市场

本条款用于评价组织确定顾客和市场的需求、期望和偏好,建立顾客关系的方法;确定影响赢得、保持顾客,并使顾客满意、忠诚的关键因素的方法。

顾客和市场的了解

组织应说是如何确定顾客和市场的需求、期望和偏好,以确保产品和服务不断符合需要并开发新产品和开拓新市场。

a) 如何确定顾客群和细分市场,在这一过程中如何考虑竞争者的顾客及其他的潜在顾客。

b) 如何了解关键顾客的需求和期望,以及这些需求和期望对于顾客购买决策的相对重要性。如何针对不同的顾客群采取不同的了解方法。如何使用当前和以往顾客的相关信息,并将这些信息用于产品和服务的设计、营销、过程改进和其他业务的开发。

c) 如何使了解顾客需求和期望的方法适合战略规划及发展方向。

顾客关系与顾客满意

组织应说明如何建立和完善顾客关系,以赢得和保持顾客,增强顾客忠诚,吸引潜在顾客,开拓新的商机,并说明如何测定顾客满意,提高顾客满意度。

顾客关系的建立

组织应从以下方面说明如何建立与顾客的关系:

a) 如何建立顾客关系以赢得顾客,满足并超越其期望,提高其满意度和忠诚度。

b) 如何明确顾客查询信息、交易和投诉的主要接触方式,确定关键顾客对接触方式的要求,并将这些要求传达到组织内有关的每一位员工和过程。

c) 明确组织的投诉管理过程,如何确保投诉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如何收集、整合和分析投诉信息,将其用于组织的改进,必要时,用于组织合作伙伴的改进。

d) 如何使建立顾客关系的方法适合于组织战略规划及发展方向。

顾客满意的测量

组织应从以下方面说明如何测量顾客满意:

a) 如何测量顾客满意,测量方法如何因顾客群不同而异,如何确保测量能够获得可用的信息。如何将顾客满意的信息用于改进活动。

b) 如何对顾客进行产品、服务质量跟踪,以及时获得可用的反馈信息。

c) 如何获取和使用可与竞争对手和(或)行业标杆相比较的顾客满意信息。

d) 如何使测量顾客满意的方法适合于战略规划及发展方向。

资源

本条款用于评价组织高层领导为确保战略规划和目标的实现、为价值创造过程和支持过程所配置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及其他的财务、基础设施、相关方关系、技术、信息等。

人力资源

组织应根据战略规划和目标,建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工作系统、激励机制、员工培训与教育体系,以发挥和调动员工的潜能,并说明组织如何营造充分发挥员工能力的良好环境。

工作系统

a) 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组织应说明对其工作和职位如何进行组织、管理,以促进组织内部的合作,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组织的授权、创新,完善和发展组织的文化。组织的工作系统如何听取和采纳员工、顾客的各种意见和建议。在不同的部门、职位和地区之间,组织如何实现有效的沟通和技能共享。

b) 员工绩效管理系统

组织如何建立促进提高工作绩效的员工绩效管理系统(包括员工绩效评价、薪酬和奖励等)。员工绩效管理系统如何促进组织获得更高绩效。组织如何制定员工绩效激励政策,实施员工绩效的评价与考核,对取得的成绩、获得的技能等给予适当的奖励。

员工的学习和发展

组织应说明如何通过教育、培训和职业发展促进组织整体目标的实现,并为提高绩效做出贡献,以及是如何培养员工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

a) 员工的教育、培训

在分析各种需求与员工现有能力的基础上,组织应根据人力资源规划,制定员工的教育、培训计划,并说明教育、培训计划如何考虑组织的绩效测量、绩效改进和技术变化的主要需求,以及如何平衡组织的长短期目标与员工的发展、培训与职业发展的需求,包括教育、培训的对象、目标、方式、经费和设施等。

组织如何针对不同的岗位和职位实施以增强追求卓越的意识、提高技能、实现顾客满意为核心的教育培训,鼓励和支持员工以多种方式实现与工作和职业发展、技能提高相关的学习目标。

b) 员工的职业发展

组织如何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和主动性,如何帮助员工实现学习和发展目标,如何对包括高层领导在内的所有员工的职业发展实施有效的管理。

员工的权益与满意程度

组织如何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员工参与的氛围,维护全体员工的权益,使全体员工满意,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a) 工作环境

——组织如何不断改善工作环境中的职业健康安全等条件。如何规定每个关键场所工作环境的测量项目和指标;

——组织如何确保对工作场所的紧急状态和危险情况做好应急准备;

——为了员工和顾客的利益,组织如何确保经营的连续性;

——组织如何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如何对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实施科学管理,提供必要的资源,并对活动成果进行评定、认可,以提高员工参与程度和积极性。

b) 对员工的支持和员工满意程度

组织如何确定影响员工权益、满意程度和积极性的关键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不同员工的影响。如何根据不同员工的需要,为员工提供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支持。高层领导如何调查、了解员工意见和建议,及时做出积极的反馈和处理。如何规定评估方法和指标,以测量员工的权益、满意程度和积极性。

员工的能力

组织如何确保员工具备卓越绩效模式运行所需的能力,如何对组织当前和未来的员工能力需求与现有能力进行比较分析。

组织如何识别所需员工的特点和技能、提高员工的技能,如何聘用和留住新员工。

财务资源

组织如何确定资金需求,保证资金供给.如何实施资金预算管理、资金的利用和周转,将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与计划相比较,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适时调整。

基础设施

在考虑组织自身和相关方需求和期望的同时,组织如何确定和提供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包括:

a) 根据组织过程管理的要求提供基础设;

b) 制定并实施基础设施的预防性和故障性维护保养制度;

c) 制定和实施更新改造计划,不断提高基础设施的技术水平;

d) 预测和处置因基础设施而引起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问题。

信息

组织应说明如何识别和开发信息源。

组织如何配备获取、传递、分析和发布数据和信息的设施,如何建立和运行信息管理系统,包括软、硬件系统。

技术

组织如何对其拥有的技术进行评估,并与同行先进水平进行比较分析,为制定战略提供充分依据;如何以国际先进技术为目的,积极开发、引进和采用适用的先进技术和先进标准,提高组织的技术创新能力;如何制定技术开发与改造的目标和计划,论证方案,落实增强技术先进性、实用性所采取的措施。

相关方关系

组织如何建立与其战略实施相适应的相关方关系,特别注重与供方和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推动和促进双向交流,共同提高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

过程管理

本条款用于评价组织过程管理的主要方面。组织的过程分为价值创造过程和支持过程。

价值创造过程

组织如何确定和管理为顾客创造价值,并取得经营成功、业务增长和实现组织增值的主要过程。

价值创造过程的识别

组织如何识别并确定主要产品、服务及经营全过程的价值创造过程,分析这些过程对赢利能力和组织取得成功的贡献。

价值创造过程要求的确定

组织如何确定价值创造过程的要求,确保这些要求清晰并可测量,必要时在全部要求中确定主要要求。

价值创造过程的设计

组织设计的价值创造过程如何满足其主要要求.在价值创造过程的设计中如何有效利用新技术和组织获得的有关信息.

价值创造过程的实施

组织如何有效和高效地实施价值创造过程,以确保满足设计要求。组织如何确定价值创造过程的主要绩效测量方法和指标;在管理这些过程中,如何应用过程测量方法和使用相关方的信息;如何使价值创造过程整体成本最小化;如何确保这些过程的日常运作满足价值创造过程的要求。

价值创造过程的改进

组织如何评价价值创造过程实施的有效性和效率,不断改进价值创造过程,减少过程波动,使过程与经营需求和发展方向保持一致,并在各部门和各过程分享这些改进的成果。

支持过程

组织如何确定和管理为价值创造过程提供支持的过程。

支持过程的识别与要求

组织如何识别并确定支持价值创造过程的主要过程,确定关键支持过程的要求,并充分考虑相关方的需求。

支持过程的设计

组织如何使支持过程的设计满足已识别的要求,设计支持过程时如何考虑新技术和组织获得的信息。

支持过程的实施与改进

组织如何实施支持过程,以确保满足设计的要求。如何确定支持过程的主要绩效测量方法和指标,评价支持过程在运行中对价值创造过程支持的有效性和效率,评价时可运用过程测量方法以及适当使用相关方的信息。根据评价的结果,不断优化支持过程,减少波动并使支持过程与价值创造过程的运作要求和发展方向保持一致。组织如何使支持过程的成本最小化。

测量、分析与改进

本条款用于评价组织选择、收集、分析和管理数据、信息和知识的方法,充分和灵活使用数据、信息和知识,改进组织绩效。

测量与分析

组织应说明其测量、分析、整理组织各部门及所有层次、过程的绩效数据和信息的方法。

绩效测量

组织应从以下方面说明如何测量其绩效:

a) 组织如何选择、收集、整理数据和信息,监测日常运作及组织的绩效。

b) 组织如何选择和有效应用主要的对比数据和信息分析结果,支持组织的经营、战略决策与创新。

c) 组织如何确保其绩效测量系统适应战略规划及发展方向,并确保对组织内外部的变化保

持敏感性。

绩效分析

组织应从以下方面说明如何分析其绩效:

a) 组织如何分析、评价组织绩效,以及如何在战略制定过程中开展绩效分析。

b) 组织如何将分析结果传递到各部门、各层次,为其决策提供有效的支持。

信息和知识的管理

组织应说明其确保员工、供方和合作伙伴以及顾客所需数据和信息的质量和可用性,确保这些数据和信息易于获取,并说明组织积累和共享知识的方法。

数据和信息获取

组织应从以下方面说明如何获取数据和信息:

a) 组织如何确保获得和提供所需的数据和信息,并使员工、供方和合作伙伴及顾客在适当时易于获取这些数据和信息。

b) 组织如何确保其软件和硬件的可靠性、安全性、易用性。

c) 组织如何配备获取数据和信息的设施,包括软件和硬件系统,以适应组织的战略规划和发展方向。

组织的知识管理

组织应从以下方面说明如何对其知识进行管理:;

a) 组织如何有效地管理组织的知识,收集和传递员工知识,并传递来自顾客、供方和合作伙伴的相关信息,确认和分享最佳实践。

b) 组织如何确保其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完整性、及时性、可靠性、安全性、准确性和保密性。

改进

组织应说明其采用适当的方法,充分和灵活地使用测量和分析的结果,改进组织内各部门、各层次的绩效,并促进相关方绩效的提高。

改进和管理

组织应从以下方面说明如何对改进进行管理:

a) 组织如何明确其所有部门和层次的改进计划和目标.

b) 组织如何实施和测量改进活动.

c) 组织如何评价改进的成果.

改进方法的应用

组织应从以下方面说明如何应用改进的方法:

a) 组织如何利用多种形式组织各层员工开展各种改进项目或活动。

b) 组织如何正确和灵活应用统计技术和其他方法,充分利用数据、信息和知识,为组织各部门以及所有层次绩效的改进提供支持。

经营结果

本条款用于评价组织在主要经营方面的绩效和改进,包括顾客满意程度、产品和服务的绩效、市场绩效、财务绩效、人力资源绩效、运行绩效,以及组织的治理和社会责任绩效。绩效水平应与竞争对手的水平或标杆相比较并进行评价。

顾客与市场的结果

组织应描述其顾客和市场的结果,包括顾客满意程度和忠诚程度、产品和服务的绩效结果以及市场占有率结果。适当时,将结果按顾客群、产品和服务类别和市场区域进行划分。

以顾客为中心的结果

组织应从以下方面描述以顾客为中心的结果:

a) 顾客满意程度的主要测量结果的当前水平和发展趋势;

b) 顾客满意程度在本行业中的水平以及与竞争对手和本行业标杆对比的结果;

c) 顾客忠诚程度的主要测量结果及其当前水平和发展趋势。

产品和服务结果

组织应从以下方面描述其主要产品和服务的绩效结果。适当时可将结果按产品和服务种类、顾客群和市场区域进行划分,包括适当的比较数据:

a) 组织主要产品和服务绩效的主要测量指标及其当前水平和发展趋势;

b) 主要产品和服务绩效与竞争对手的绩效相比较的结果;

c) 产品和服务质量在国内同行业中的水平,以及与国际同类产品和服务的水平比较结果;

d) 组织的主要产品(包括名牌产品)和服务具有的特色及创新成果。

市场结果

组织应从以下方面描述市场结果:a) 市场绩效的主要测量指标以及当前水平和发展趋势,包括市场占有率、市场地位、业务增长和新增市场等;b) 市场绩效与竞争对手和本行业标杆的绩效的对比结果,在国内外同行业中的水平。

财务结果

组织应描述其财务绩效的主要测量指标及其当前水平和发展趋势,具体包括:主营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利润总额、总资产贡献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金周转率等综合指标。

资源结果

人力资源结果

组织应从以下方面描述其人力资源结果,包括:工作系统、员工学习、员工发展、员工权益和满意程度的绩效。必要时,将结果按员工的类别和等级进行划分:

a) 工作系统绩效的主要测量指标及其当前水平和发展趋势,包括(但不限于):简化岗位划分、岗位轮换、工作环境改进、留住员工和内部晋升比率,以及管理人员比例的变化等;

b) 描述员工学习与发展的主要测量指标及其当前水平和发展趋势,包括(但不限于):创建和建议的数量、岗位成绩的提高以及交叉培训等方面;

c) 员工权益、满意程度、不满意程度的主要测量指标以其当前水平和发展趋势,包括(但不限于):工作环境改进、合理化建议和QC小组的数量、员工满意程度等。

其他资源结果

组织应描述基础设施、信息、技术、相关方关系等资源方面的绩效结果。

过程有效性结果

组织应从以下方面描述对过程有效性起重要作用的主要绩效结果。适当时,将结果按产品种类和市场区域进行划分,包括适当的比较数据:

a) 主要价值创造过程有效性的主要测量指标及其当前水平和发展趋势,包括(但不限于)全员劳动生产率、周期、供方和合作伙伴绩效以及其他有效性的测量结果;

b) 关键支持过程有效性的主要测量指标及其当前水平和发展趋势,包括全员劳动生产率、周期、供方和合作伙伴绩效以及其他有效性的测量结果;

c) 战略和战略规划完成情况的主要测量结果。

组织的治理和社会责任结果

组织应从以下方面描述组织的治理与社会责任结果,包括组织的治理、公共责任、道德行为以及履行组织的公民义务等方面的绩效,可采用适当的比较数据:

a) 组织的治理得主要测量指标及其当前结果和发展趋势;

b) 组织的产品、服务和经营对环境保护、能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安全生产、产品安全、公共卫生等社会影响的主要测量结果,包括满足和超越法律法规要求,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主要测量结果;

c) 组织的诚信等级、相关方信任程度等道德行为的主要测量结果;

d) 组织履行公民义务,支持公益事业的主要测量结果。

[编辑]卓越绩效评价要点

卓越绩效评价是一种诊断式的评价,既包括对组织的优势和改进机会的定性评价部分,又包括总分为1000分的定量评价部分,以便全方位、平衡地诊断评价组织经营管理的成熟度。这两部分的评价相互关联,定性评价是定量评价的依据,而定量评价是定性评价的度量。除了初期自我评价可能会仅使用定性评价外,在大多数实际评价中两者是联合使用的。

从评价的主体角色看,卓越绩效评价可分为第一方评价(自我评价)、第二方评价和第三方评价(质量奖评价);从评价的客体特征看,卓越绩效评价可分为资料评价(评价人员仅对反映组织过程和结果的书面资料进行评价)和现场评价(评价人员深入组织的运营现场进行评价);从评价人员的组织形态看,卓越绩效评价又可分为独立评价和合议评价(评价人员以团队的方式进行讨论,作出综合一致的团队评价结论)。

根据《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规定要求和被评价组织的信息,按过程、结果两种评分项进行评分时,需要注意以下要点:

1.对“过程”的评分要点

对“过程”的评分是指,评价组织为实现标准4.1~4.6中各评分项要求所采用的方法、展开和改进的成熟程度。用方法———展开———学习———整合四个要素评价组织的过程处于何种阶段。

“方法”评价要点:

(1)组织完成过程所采用的方式方法;

(2)方法对于标准评分项要求的适宜性;

(3)方法的有效性;

(4)方法的可重复性,是否以可靠的数据和信息为基础。

“展开”评价要点:

(1)为实现标准评分项要求所采用方法的展开程度;

(2)方法是否持续应用;

(3)方法是否使用于所有适用的部门。

“学习”评价要点:

(1)通过循环评价和改进,对方法进行不断完善;

(2)鼓励通过创新对方法进行突破性的改变;

(3)在组织的各相关部门、过程中分享方法的改进和创新。

“整合”评价要点:

(1)方法与在标准其他评分项中识别出的组织需要协调一致;

(2)组织各过程、部门的测量、分析和改进系统相互融合、补充;

(3)组织各过程、部门的计划、过程、结果、分析、学习和行动协调一致,支持组织的目标。

2.对“结果”的评分要点

结果是组织在实现标准4.7要求中得到的输出和结果。评价结果的要点为:

(1)组织绩效的当前水平;

(2)组织绩效改进的速度和广度;

(3)与适宜的竞争对手和标杆的对比绩效;

(4)组织结果的测量与在“组织概述”和“过程”评分项中识别的重要顾客、产品和服务、市场、过程和战略规划的绩效要求相链接。

卓越绩效评分过程

1.了解组织

评价人员通过撰写(对于自我评价)或阅读(对于外部评价)“组织概述”来了解组织的关键影响因素和所面临的挑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的环境

主要的产品和服务及其交付方式、途径,如直接交付、通过经销商等;组织文化,组织的目的、愿景、使命和价值观;员工的基本情况,包括教育水平、职位和年龄构成等,以及特别的职业健康和安全要求;主要的技术和设备设施;

组织运营的法规和政策环境,包括环境、职业健康和安全、财务及产品的法规要求,以及认证、注册登记等方面的要求。

(2)组织的关系

组织机构和治理系统,董事会、高层领导和母公司之间的报告关系(适合时);组织的主要顾客群和市场细分,它们对产品和服务的主要要求、期望及其差异点;价值创造过程中供应商和经销商的角色,最重要的供应商和经销商类别,最重要的供应链要求;与主要供应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内涵

CI导入22问题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内涵 企业在推进“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过程中或者审核员在企业现场评 审过程中,都比较关注P-D-C-A环节的严密性、完整性,但往往忽视了对管理技术本 身的关照,只要有“具体做法”并有“良好的效果”就认为“ 0K 了,这种逻辑推理正确吗?很多人可能认为“这有什么问题”?本人以为,有!而且必然有?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A企业在战略制定过程中,通过某商场某产品B的良好销售业绩, 得出“以某产品B为龙头,全面覆盖国内市场”的营销战略。由于B产品在5-9月在全国市场比较畅销,但其他月份部分市场出现大量积压,所以企业业绩后半年出现大 上述例子说明,短期战略的制定必须基于季节性、区域性市场分析, 否则一时一地的“好”必将企业引入“迷途”。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市场研究技术! “某商场某产品B的良好销售业绩”不能得出“以某产品B为龙头,全面覆盖国内市场”必然的营销战略!由此我们可以认为:思维方法或管理技术在企业追求卓越的道路上是十分重要的! 总的来讲,在推行或评价卓越绩效模式时,思维模式应该具有以下几 个特征:1、结构化的思维方式;2、系统性思维方式; 3、“相对成熟”观念(阶段 性观念);4、管理技术观念。下面分别谈谈这几个方面的具体内涵。 1、结构化思维

2、系统性思维方式关注三个层面:

a.战略-指标体系-过程识别-部门设置-部门指标-审核-改进机制;

b.部门指标-个人指标-资源配置-奖惩情况 C.权重分解的合理性 段。 3、“相对成熟”观念(阶段性观念) a.应了解:行业水平、本企业状况、本企业阶段性重点工作等。 b.根据方法-展开-学习-整合四个要素评价组织的过程处于何种阶 4、管理技术 对照“卓越绩效准则”条款,同时根据目前管理技术发展水平,我们拟出部分行之有效的管理技术,仅供参考。 1)领导1.1领导力素质模型、行为模式分析、心理素质测评、领导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1.2治理结构、治理有效性测评、社会责任履行评估 2)战略策划 2.1战略制定流程、PEST分析、SWO分析、结构化竞争力分析

卓越营销的打造方式和方法

卓越营销的打造方式和方法 《打造王牌营销团队------团队高效执行力》 〈营销领导的内外双修-----阻碍力与洞悉力〉 杰出营销的核心流程与关键营销技能 一、要正确地认识,才能成功地做事 1、什么是营销? 2、客户是什么? 3、营销本身的价值在哪里? 二、营销的核心流程 1、如何建立客户名册 2、如何进行电话预约 3、如何快速简洁地展现产品打算 4、如何有效跟进客户 5、如何成交并回款 6、如何进行客户治理与服务 三、如何有效地执行流程 1、进行准确的角色定位 (1)流程的执行者 (2)流程的爱护者 2、如何实现自我治理 (1)时刻治理的黄金法则 (2)目标治理的认识与方法 (3)人格金三角 3、执行改善流程的关键所在 (1)PDCA循环: 打算 PLAN-行动 DO-审核 CHECK-处理ACT (2)标准反馈流程

四、杰出营销的三大关键所在 1、用心调研,有备而来 (1)目标客户的分析表 (2)SWOT分析 2、顾咨询式营销的运用 (1)如何建立信任 (2)如何挖掘顾客需求 (3)如何有效举荐 3、高效沟通技巧 (1)积极倾听 (2)有效提咨询 (3)躯体语言 五、营销精英自我训练的三大要领 1、倾听自己的声音 (1)镜中的自我 (2)倾听自己的声音 (3)想象成功 2、一定是速度制胜 (1)勿拖延 (2)多预备 (3)行动力 3、优秀的展现与表达 (1)演讲 (2)熟练操作 (3)善于总结 授课时刻:2天 授课方式:案例分析+互动训练

如何打造王牌营销团队(团队高效执行力)课程大纲 一、团队与王牌团队的定义 1、什么是团队 2、王牌团队的四大标准 3、团队的价值在哪里? 二、王牌团队必备的个人要素 1、学习 2、责任 3、真诚 4、信任 三、团队工作的五大障碍 1、无打算,无目标 2、无监督,无考核 3、消极因素向下传 4、个人利益高于团队利益 5、拉帮结伙 四、核心团队的五要素 1、就愿景目标达成共识 2、拥有共同的价值观 3、角色能力要素互补 4、内部动态竞争 5、以绩效为导向的文化氛围 五、王牌团队的制胜关键 1、承诺与妄图 (1)承诺比生命更重要 (2)人类因妄图而伟大 2、制度保证—平稳记分卡的运用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简介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简介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Performance Excellence Model)就是当前国际上广泛认同得一种组织综合绩效管理得有效方法/工具。该模式源自美国波多里奇奖评审标准,以顾客为导向,追求卓越绩效管理理念.包括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测量分析改进、人力资源、过程管理、结果等七个方面。该评奖标准后来逐步风行世界发达国家与地区,成为一种卓越得管理模式,即卓越绩效模式.它不就是目标,而就是提供一种评价方法。 发展来源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就是80年代后期美国创建得一种世界级企业成功得管理模式,其核心就是强化组织得顾客满意意识与创新活动,追求卓越得经营绩效。“卓越绩效模式"得到了美国企业界与管理界得公认,该模式适用于企业、事业单位、医院与学校.世界各国许多企业与组织纷纷引入实施,其中施乐公司、通用公司、微软公司、摩托罗拉公司等世界级企业都就是运用卓越绩效模式取得出色经营结果得典范.2001年起,中国质协在研究借鉴卓越绩效模式得基础上,启动了全国质量管理奖评审,致力于在中国企业普及推广卓越绩效模 式得先进理念与经营方法,为企业不断提高竞争力取得出色得经营绩效提供多方面得服务。 卓越绩效模式得本质就是对全面质量管理得标准化、规范化与具体化。 中国加入WTO以后,企业面临全新得市场竞争环境,如何进一步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从而在激烈得市场竞争中取胜就是摆在广大已获得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得企业面前

得现实问题。卓越绩效模式就是世界级成功企业公认得提升企业竞争力得有效方法,也就是我国企业在新形势下经营管理得努力方向。 一个追求成功得企业,它可以从管理体系得建立、运行中取得绩效,并持续改进其业绩、取得成功。但对于一个成功得企业如何追求卓越。则“模式”提供了评价标准,企业可以采用这一标准集成得现代质量管理得理念与方法,不断评价自己得管理业绩走向卓越。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GB/T19580-2004)于2004年9月正式发布,它标志着我国质量管理进入了一个新得阶段.引进、学习与实践国际上公认得经营质量标准—-“卓越绩效模式”,对于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得建立与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得新形势,具有重要得意义.卓越绩效模式标准反映了当今世界现代管理得理念与方法,就是许多成功企业得经验总结,就是激励与引导企业追求卓越,成为世界级企业得有效途径。 模式特征 一、更加强调质量对组织绩效得增值与贡献。标准命名为“卓越绩效评价准则",表明TQM(全面质量管理)近年来发生了这样一个最重要得变化,即质量与绩效、质量管理与质量经营得系统整合,旨在引导组织追求“卓越绩效"。这个重要变化来自于“质量”概念最新得变化:“质量”不再只就是表示狭义得产品与服务得质量,而且也不再仅仅包含工作质量,“质量”已经成为“追求卓越得经营质量"得代名词.“质量"将以追求“组织得效率最大化与顾客得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作为组织一种系统运营得“全面质量”。 二、更加强调以顾客为中心得理念。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实施方案(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卓越绩效 管理模式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精细化管理,倡导质量管理理念,促进企业管理水平提升,提高核心竞争力,推进我局产业发展,结合我局管理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高速集团公司、省局关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工作部署,以做大做强铁路产业板块为目标,全面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持续提升我局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能力,为顺利实现我局“十二五”发展规划,争创全国质量管理奖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重要意义 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是公司“精细化管理与创新·提升年”活动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提升我局综合管理水平,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是企业发展的“方向盘”。通

过制定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确立核心价值理念,引领企业发展方向,使企业的组织领导、市场开发、资源配置、过程管理及策略分析围绕战略开展,明确企业发展目标,保障企业发展的正确方向。 (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是企业管理的“诊断仪”。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对照GB/T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在各工作领域开展自我评价,有利于查找出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利于评价企业科学管理水平的成熟度,为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奠定基础。 (三)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是企业发展的“粘合剂”。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有利于企业在确定组织的目标、愿景后,对照标杆,坚定信心,使全体员工团结一致向目标前进,横向能密切配合,纵向能整体推进,有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发挥整体效能。 (四)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是企业管理的“整合器”。企业管理经过长期积累,各领域、各板块都采用了不同的管理工具,采取了多种管理方法,形成了各种管理体系。实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有利于减少管理过程中不必要的重复和资源浪费,有利于提高全局管理的系统性和协调性。 三、工作目标 围绕提升企业“大质量”的工作要求,在全局范围内

卓越绩效模式简介

卓越绩效模式简介 为了全面提升本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美国于1987年设立了国家质量奖,即著名的波多利奇奖。该奖的评审标准集中了世界质量界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以顾客为导向、追求卓越绩效的管理理念,包括领导、战略、顾客和市场、测量分析改进、人力资源、过程管理、经营结果等七个方面。该评奖标准后来逐步风行世界发达国家与地区,成为一种卓越的管理模式,即卓越绩效模式。世界各国许多企业和组织纷纷导入实施该模式,其中施乐公司、通用公司、微软公司、摩托罗拉公司等世界级企业都是运用卓越绩效模式取得出色经营结果的典范。下图是卓越绩效模式框架图。 中国加入 WTO 以后,企业面临全新的市场竞争环境,如何进一步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是摆在广大已获得 ISO9000 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面前的现实问题。卓越绩效模式是世界级成功企业公认的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方法,也是我国企业在新形势下经营管理的努力方向。 2001 年起,中国质协在研究借鉴卓越绩效模式的基础上,启动了全国质量管理奖评审,致力于在中国企业普及推广卓越绩效模式的先进理念和经营方法,为中国企业不断提高竞争力取得出色的经营绩效提供多方面的服务。 2004年全国质量奖评审国家标准GB/T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GB/19579《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正式发布,将企业导入卓越绩效模式、追求卓越绩效推向新的高潮。 卓越绩效模式咨询的程序和步骤 企业如何导入卓越绩效模式?如何正确理解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全国质量奖到底是怎么回事?目前企业的管理现状与标准的要求到底有多大差距?还需从哪些方面做努力?等等都是摆在企业面前的问题。我们将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咨询服务。

卓越绩效管理实施方案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精细化管理,倡导质量管理理念,促进企业管理水平提升,推进产业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根据有关要求,结合管理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集团关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工作部署,以做大做强为目标,加快推进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步伐,持续提升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能力,为顺利实现“十二五”发展规划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重要意义 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是集团组织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提升综合管理水平,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是企业发展的“方向盘”。通过制定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树立核心价值理念,引领企业发展方向,使企业的组织领导、市场开发、资源配置、过程管理及策略分析围绕战略开展,明确企业发展目标,保障企业发展的正确方向。 (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是企业管理的“诊断仪”。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对照GB/T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在各工作领域开展自我评价,有利于查找出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利于评价企业科学管理水平的成熟度,为企业提升管

理水平创造条件。 (三)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是企业发展的“粘合剂”。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有利于企业在确定组织的目标、愿景后,对照标杆,坚定信心,使全体员工团结一致向目标前进,横向能密切配合,纵向能整体推进,有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发挥整体效益。 (四)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是企业管理的“整合器”。企业管理经过长期积累,各领域、各板块都采用了不同的管理工具,采取了多种管理方法,形成了各种管理体系。实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有利于减少管理过程中不必要的重复和资源浪费,有利于提高管理的系统性和协调性。 三、工作目标 围绕提升企业“大质量”的工作要求,树立卓越绩效管理理念,引导各单位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为导向,以标杆管理为核心,以文化、战略和市场为驱动,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过程运行效率,强化过程管理,关注经营结果,注重持续改进,通过不断地PDCA循环,追求企业经营业绩持续提升。争取通过2-3年时间的努力,使质量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抵御风险和创新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实现管理水平在全国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四、成立协调推进机构 (一)领导机构。成立为组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卓越绩效管理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领导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推广应用工作,审定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实施方案,

未来企业管理趋势=卓越经营模式.doc

未来企业管理趋势=卓越经营模式4 江苏万企升级计划 构建卓越经营模式 结识良师益友吸纳管理精粹 缔造商业领袖引领企业升级 企业升级势在必行 我国“十二五”规划的主题就是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是国家推动,各方面各行业都要做的一件事,是国家的又一次深刻变革。 2011年11月,省政府出台《江苏省万企升级行动计划(2011-2015年)》。《计划》从创新能力、质量品牌、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等8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目标是到2015年,全省现有4万余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阶段性转型升级;万家科技型、高成长型小微企业进入规模以上行列…… 企业升级管理先行 权威机构最新调查显示:在包括技术、管理、品牌、资金以及人力资源等竞争要素方面,管理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参与未来全球竞争的“短板”(图1)。本次调查涉及全国482家企业,有超过75%的管理层认为管理变革与提升是成就中国企业“世界级”的关键要素。超过70%的受访者认为运营效率与执行力、创新能力与速度、人才等方面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我们邦圣公司不负使命全心全意为中小型民营企业提供管理资讯 帮助中小型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为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而奋斗终生 尊敬的企业家朋友: 你好!我是洪生,是中国成长型企业的忠实顾问。 2012年6月13日,一家曾在金融风暴中苦苦挣扎的纺织器材企业——江苏金轮科创股份有限公司,全票获得中国证监会主板发审委通过,即将 于深交所上市! 众所周知,中国纺织行业已经持续低迷多年,而金轮科创地处江苏省南通市下的海门县一隅,不仅规模有限,员工也多数来自周围的村镇,那么—— 是什么让它能够在同行业低迷的情况下逆势增长,利润3年增长6倍? 并且如今它已经成长为全球行业第一,一个地方型的小企业是如何做到的? 在看完了以下内容之后,你将会获得答案! 在此之前,我想先重点讲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企业为什么长不大?

关于卓越绩效模式简介

关于卓越绩效模式简介 卓越绩效模式是世界级成功企业公认的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方法,这也我国企业在新形势下经营管理的重点方向。1987年美国设立了国家质量奖,便是著名的波多里奇奖。 该奖的评审集中了世界质量最新的研究成果,提出以顾客为先追求卓越绩效的管理理念,当中包括: 领导、战略、顾客和市场、测量分析改进、资源、过程管理、经营结果等七个方面。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本标准以国内外卓越绩效管理的经验和做法,同时结合我国企业经营和实操从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改进以及结果等七个方面规定了组织卓越绩效管理的评价要求,为组织追求卓越提供了自我评价的准则,可作为质量奖的评价依据。当前,省、市、区政府质量奖评审均按GB/T 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和GB/Z 19579《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执行。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目的和意义 ◎提供了企业追求卓越绩效的管理模式 ◎提供了组织绩效自我评价的平台 ◎提供了质量奖评价依据 ◎引导企关注经营质量,提高整体绩效 ◎引导企业学标杆,学先进,帮伙伴,赶超竞争对手,提升竞争力,实现企业持续发展◎引导企业树立科学发展观,关注社会责任,创建和谐社会,走向成熟卓越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九大基本理念 1. 远见卓识的领导 2. .战略导向 3. 顾客驱动 4. 社会责任 5. 以人为本 6. 合作共赢 7. 重视过程与关注结果 8. 学习改进与创新 9. 系统管理 10. 卓越绩效导入流程

阶段1 现状诊断及组织策划 ↓ 阶段2 自我评价及资料搜集 ↓ 阶段3 自评报告和申报材料撰写↓ 阶段4 现场评审准备 ↓ 阶段5 自我完善与提升

关于推动卓越绩效模式的实施方案

关于推动卓越绩效模式的实施方案 为导组织追求卓越绩效,提高产品、服务和经营质量,增强竞争优势,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卓越绩效评价准则》(GB/T 19580)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GB/Z 19579)标准,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标 卓越绩效模式旨在通过卓越的过程创造卓越结果,充实、完善“质量强市”基础工作为目标。综合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工具,转动PDCA循环,持续优化内部管理流程、管理机制,清晰描绘企业前进线路图,量化指标,协调一致,实现卓有成效的持续改进,引导企业全面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二、实施步骤 2013年分四个阶段实施宣传、贯彻、执行、改进《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国家标准。 (一)理念导入和方案制定 1、建立“追求卓越”的理念。组织高层领导应当确定组织的价值观、发展方向和绩效目标,关注顾客及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营造授权、主动参与、创新、快捷反应和学习等方面的经营环境。培养组织系统的理念和思维方式,提升组织及个人的管理知识和能力。 2、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提升组织、企业的整体绩效,实施过程至关重要,应当由高层领导主持,相关部门

及员工参与,成立负责战略策划的跨职能小组或委员会,制定战略目标和战略规划,进行战略部署,并对其进展情况进行跟踪。各单位应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分阶段逐步渗透、执行。 (二)全方位培训 1、培训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是组织的系统工程,需要决策者正确认识,推行此项工程的重要意义,如何结合企业实际,符合经营需要是贯标的关键。3月份分两次集中培训。 2、培训企业各部门负责人。企业组织在工作中实行的管理和控制系统,包括批准战略方向、监视和评价高层领导绩效、财务审计、风险管理、信息披露等活动,都需要组织内部协调一致,尤其是企业各部门负责人在控制系统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协会将聘请专家授课,达到学习后就能结合本企业实际,顺利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细节。 3、展开企业内部培训。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标准与GB/T 19001的最大差别在于它不是复合型的评价依据,而是为组织提供追求卓越绩效的经营管理模式,强调战略、绩效结果和社会责任,让普通员工参与组织系统建设,实行全面质量管理,进入PDCA循环,优化岗位的卓越过程是贯标活动的必须,正确建立评价体系,需要全员参与。培训内容将根据各企业、各岗位的需要个性化导入,分单位具体实施。 (三)管理优化和改进 1、掌握标准、做好分解、制定自我评价准则。

绩效管理-卓越管理模式-卓越绩效模式(DOC 39页)

卓越绩效模式 目录[隐藏] 1 什么是卓越绩效模式? 2 卓越绩效模式框架图 3 卓越绩效模式的特征 4 卓越绩效模式的核心价值观 5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内容 6 卓越绩效评价要点 7 企业推行卓越绩效模式的作用和意义 8 构建基于卓越绩效模式的卓越领导力[1] 9 参考文献 [编辑]什么是卓越绩效模式? 卓越绩效模式(Performance Excellence Model)是当前国际上广泛认同的一种组织综合绩效管理的有效方法/工具 该模式源自美国波多里奇奖评审标准,以顾客为导向,追求卓越绩效管理理念。包括领导、战略、顾客和市场、测量分析改进、人力资源、过程管理、经营结果等七个方面。该评奖标准后来逐步风行世界发达国家与地区,成为一种卓越的管理模式,即卓越绩效模式。它不是目标,而是提供一种评价方法。 “卓越绩效模式”是80年代后期美国创建的一种世界级企业成功的管理模式,其核心是强化组织的顾客满意意识和创新活动,追求卓越的经营绩效。 “卓越绩效模式”得到了美国企业界和管理界的公认,该模式适用于企业、事业单位、医院和学校。世界各国许多企业和组织纷纷引入实施,其中施乐公司、通用公司、微软公司、摩托罗拉公司等世界级企业都是运用卓越绩效模式取得出色经营结果的典范。2001 年起,中国质协在研究借鉴卓越绩效模式的基础上,启动了全国质量管理奖评审,致力于在中国企业普及推广卓越绩效模式的先进理念和经营方法,为中国企业不断提高竞争力取得出色的经

营绩效提供多方面的服务。 朱兰认为,卓越绩效模式的本质是对全面质量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具体化。 中国加入WTO 以后,企业面临全新的市场竞争环境,如何进一步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是摆在广大已获得ISO9000 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面前的现实问题。卓越绩效模式是世界级成功企业公认的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方法,也是我国企业在新形势下经营管理的努力方向。 一个追求成功的企业,它可以从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中取得绩效,并持续改进其业绩、取得成功。但对于一个成功的企业如何追求卓越。则“模式”提供了评价标准,企业可以采用这一标准集成的现代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不断评价自己的管理业绩走向卓越。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GB/T19580-2004)于2004年9月正式发布,它标志着我国质量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引进、学习和实践国际上公认的经营质量标准——“卓越绩效模式”,对于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具有重要的意义。卓越绩效模式标准反映了当今世界现代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是许多成功企业的经验总结,是激励和引导企业追求卓越,成为世界级企业的有效途径。 [编辑]卓越绩效模式框架图 卓越绩效模式标准框架图(见下图)从系统的角度对组织的有效运行的整体框架进行了描述。

亚马逊商业模式分析

亚马逊商业模式分析

亚马逊的商业模式分析 一、亚马逊简介 亚马逊公司(纳斯达克代码:AMZN)是一家“财富500强”公司,总部位于西雅图,成立于1995年7月,目前已成为全球商品种类最 多的网上零售商。亚马逊致力于成为全球最“以客户为中心”的公司,使客户能在公司网站上找到和发现任何他们想在线购买的商品,并努力为客户提供最低的价格。亚马逊和其他卖家提供数百万种独特的全新、翻新及二手商品,类别包括图书、影视、音乐和游戏、数码下载、电子和电脑、家居和园艺用品、玩具、婴幼儿用品、杂货、服饰、鞋类、珠宝、健康和美容用品、体育、户外用品、工具、以及汽车和工业产品等。 亚马逊云计算服务(Amazon Web Services)为亚马逊的开发人员提供基于其自有的后端技术平台的云基础架构服务。开发人员利用该技术平台可以实现几乎所有类型的业务。最新一代Kindle是迄今为止最轻、最便携的Kindle产品,采用最先进的6英寸电子墨水显示器,即便在强烈的阳光下也能提供如纸质书般的阅读体验。Kindle Touch是Kindle家族新成员,在兼备最先进的电子墨水技术全部优点的同时,其触摸屏设计让翻页、搜索、购物和记录等功能更加易用。Kindle Touch 3G是最高端的电子阅读器,拥有与Kindle Touch相同的设计和功能,而免费的3G服务则让其具有无可比拟的便捷性。Kindle Fire是Kindle 家族的新成员,支持电影、电视、音乐、书籍、杂志、应用软件、游戏以及网页浏览等多种功能,并可享受亚马逊的免费云存储服务,同时还应用了Whispersync技术、Amazon Silk浏览器(亚马逊最新推出的革命性云加速浏览器),并具备色彩生动的触摸屏和强大的双核处理器。

卓越绩效模式和质量奖对企业的价值

卓越绩效模式和质量奖对企业的价值

卓越绩效模式和质量奖对企业的价值 中国质量协会秘书长马林 我很高兴有机会参加了全国质量奖的设立、组织实施和推进的工作,而且应邀担任了深圳市长质量奖审定委员会的顾问,在深圳市市长质量奖设立5周年之际,首先我向深圳市市政府对质量的高度重视和责任感表示由衷地敬意,向荣获市长奖的华为、康佳等企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市长质量奖做出了努力和贡献的官、产、学的领导、专家和工作人员表示诚挚的感谢。其次我想借此机会与大家交流一下,如何把质量奖工作做得更有效。七、八年的工作实践,我深感做好这项工作的关键是要真正理解卓越绩效模式和质量奖对企业的价值,并努力去实现其价值。 1.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已融入世界经济的主流,面临着时代变革的挑战。重要的挑战之一是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竞争的焦点由规模、数量、价格转向了质量,而且质量的内涵在不断进化,由过程控制为中心的卖方主导的质量,发展成为以顾客满意为中心的买方主导的质量,进而发展成为追求差异化的竞争性质量。质量已成为企业和国家发展经济、提升竞争力的战略问题。 1.1 提高质量需要激励和引导 市场竞争是提高质量的根本驱动力,企业通过竞争为顾客提供更高的产品和服务价值。在此基础上,提高质量还需要激励和引导。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三大质量奖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设立于1951年的日本戴明奖,对日本战后经济复苏和高速成长起到的作用,引起了世人高度关注;1987年美国借鉴日本戴明奖的经验,通过国会立法设立了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提出了“卓越绩效模式”,为美国企业90年代在国际市场上恢复并保持强大竞争力做出了巨大贡献;1991年设立的欧洲质量奖也同样得到了欧洲众多国家的认同。现在世界上已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本国或本地区的质量奖计划,而且大都采用了“卓越绩效模式”作为评奖标准,有效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 1.2 全国质量奖及其评审标准 2001年,中国质量协会在政府的指导、支持和广大企业的积极参与下,启动了全国质量奖的评审工作,8年来共有近400家企业自愿申报了全国质量奖。截止到2007年有宝钢、海尔、联想、英特尔产品(中国)、深圳清溢光电等51家追求卓越的标杆企业荣获了这项我国质量领域的最高荣誉。在全国质量奖带

京东淘宝卓越运营模式分析

哈尔滨华德学院 电子商务作业 课程名称电子商务教程 Course Name 报告题目 Case Report Title 淘宝、京东、卓越运行模式分析学生学号1099115109 Student Number 学生姓名张晶 Name of Student 2012年5月22日 成绩 Score

电子商务课程作业评分表

要求: 1.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分析目前电子商务行业的各公司的经营模式(目前行业模式分析要全面),题目可自拟。 2.列举几个典型的电子商务公司,详细论述各公司的经营方式和特点。 4.作业正文字数3000字以上,要有50%以上比例的文字是原创的(自己的文字)。 5.作业上交时间为5月22日,电子版与纸质版同时交给学委或班长。 6.老师在审阅作业过程中如果发现有相互抄袭或引用外部文字超过50%的同学,将要求其重写。 7.在下一页的“作业正文”以下撰写作业内容。 作文正文: 淘宝、卓越、京东运行模式分析

近年来,随着Internet的迅速普及和人们网络消费意识的增强,电子商务得到了迅猛发展。在这场声势浩大的电子商务浪潮中,作为电子商务基础的电子支付方式,愈发显示其重要性。在信息时代,电子支付变得越来越重要。新金融体系和货币结构的采用反映了这个时代改变他们的支付方式。淘宝、京东、卓越等网上商场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那么在他们的背后是怎样运行起来的呢?下面就是我对这三家运行模式的分析。 一、淘宝网的运行模式: 淘宝网是亚洲最大的网络零售商圈,致力打造全球领先网络零售商圈,由阿里八八集团在某在2003年5月10日成立。淘宝网现在业务跨越C2C,B2B两大部分,从2003年成立至今,淘宝搭建的电子商务生态圈,使超过一百万的网络卖家感受着中国网络购物用户的急速增长。淘宝网是中国电子商务网站发展的奇迹,大淘宝战略的进步实施,真正意义上将商流,信息流,物流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期待着电子商务网站淘宝网和专业物流服务网站易邮递网宝网是典型的C2C电子商务模式,实行用户对用户的交易模式。淘宝网的业务模式分析主要的合作,真正完善电子商务领域里电子商务网站跟物流行业的无缝对接。早期的淘宝是一条腿走路,即C2C业务模式,现在则多了一条腿,即B2C运营模式。淘宝的赢利模式也将发生改变。没有B2C以前,淘宝的赢利模式是广告;有了B2C之后,淘宝的赢利模式是佣金,即按照销售额向淘宝支付一定比例的费用。过去七年,淘宝实现了令人炫目的增长。 为了让淘宝商城运营更为独立,马云决定启动淘宝商城独立域名。启动独立名有三方面的好处:消费者体验会更好,更利于淘宝商城招商,更利于发展合作伙伴。淘宝商城刚刚创立时,体量小,需要消费者,而淘宝每日有数千万的网购用户,将其与淘宝合并发展,有利于将淘宝用户转化为商城用户。正是这种合并发展的策略,使得淘宝商城迅速发展。现在淘宝发展壮大了,网购消费实现了细分。最初用户之所以选择网购,因为网货价格低,淘的是便宜;现在网购消费人群则对网货的价格、购物的便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淘宝商城独立正是为了满足网购者上述需求。原来买一个好的产品,需要站内比较,产品太多反而为劣势,消耗了用户很多时间。 淘体现在其交易流程上。淘宝采用会员制,只对注册的会员提供服务,另外淘宝提供第三方支付工具“支付宝”,帮助双方完成交易,提高网上交易的信用度。此外,淘宝还有实名认证制度,这极大保证了网上交易的安全。 淘宝再行营运模式的优势有以下几点: 优势一:不断稳定增长的淘宝用户。淘宝对用户作出了承诺,三年内不收取费用。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简介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简介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Performance Excellence Model)是当前国际上广泛认同的一种组织综合绩效管理的有效方法/工具。该模式源自美国波多里奇奖评审标准,以顾客为导向,追求卓越绩效管理理念。包括领导、战略、顾客和市场、测量分析改进、人力资源、过程管理、结果等七个方面。该评奖标准后来逐步风行世界发达国家与地区,成为一种卓越的管理模式,即卓越绩效模式。它不是目标,而是提供一种评价方法。 发展来源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是80年代后期美国创建的一种世界级企业成功的管理模式,其核心是强化组织的顾客满意意识和创新活动,追求卓越的经营绩效。“卓越绩效模式”得到了美国企业界和管理界的公认,该模式适用于企业、事业单位、医院和学校。世界各国许多企业和组织纷纷引入实施,其中施乐公司、通用公司、微软公司、摩托罗拉公司等世界级企业都是运用卓越绩效模式取得出色经营结果的典范。2001年起,中国质协在研究借鉴卓越绩效模式的基础上,启动了全国质量管理奖评审,致力于在中国企业普及推广卓越绩效模式的先进理念和经营方法,为企业不断提高竞争力取得出色的经营绩效提供多方面的服务。 卓越绩效模式的本质是对全面质量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具体化。

中国加入WTO以后,企业面临全新的市场竞争环境,如何进一步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是摆在广大已获得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面前的现实问题。卓越绩效模式是世界级成功企业公认的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方法,也是我国企业在新形势下经营管理的努力方向。 一个追求成功的企业,它可以从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中取得绩效,并持续改进其业绩、取得成功。但对于一个成功的企业如何追求卓越。则“模式”提供了评价标准,企业可以采用这一标准集成的现代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不断评价自己的管理业绩走向卓越。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GB/T19580-2004)于2004年9月正式发布,它标志着我国质量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引进、学习和实践国际上公认的经营质量标准——“卓越绩效模式”,对于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具有重要的意义。卓越绩效模式标准反映了当今世界现代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是许多成功企业的经验总结,是激励和引导企业追求卓越,成为世界级企业的有效途径。 模式特征 一、更加强调质量对组织绩效的增值和贡献。标准命名为“卓越绩效评价准则”,表明TQM(全面质量管理)近年来发生了这样一个最重要的变化,即质量和绩效、质量管理和质量经营的系统整合,旨在引导组织追求“卓越绩效”。这个重要变化来自于“质量”概念最新的变化:“质量”不再只是表示狭义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而且也不再仅仅包含工作质量,“质量”已经成为“追求卓越的经营质量”的代名词。“质量”将以追求“组织的效率最大化和顾客的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作为组织一种系统运营的“全面质量”。

卓越管理模式

卓越绩效模式 出自MBA智库百科(https://www.doczj.com/doc/6316549980.html,/)卓越绩效模式(Performance Excellence Model) 目录[隐藏] 1 什么是卓越绩效模式? 2 卓越绩效模式框架图 3 卓越绩效模式的特征 4 卓越绩效模式的核心价值观 5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内容 6 卓越绩效评价要点 7 企业推行卓越绩效模式的作用和意义 8 构建基于卓越绩效模式的卓越领导力[1] 9 参考文献 [编辑]什么是卓越绩效模式? 卓越绩效模式(Performance Excellence Model)是当前国际上广泛认同的一种组织综合绩效管理的有效方法/工具 该模式源自美国波多里奇奖评审标准,以顾客为导向,追求卓越绩效管理理念。包括领导、战略、顾客和市场、测量分析改进、人力资源、过程管理、经营结果等七个方面。该评奖标准后来逐步风行世界发达国家与地区,成为一种卓越的管理模式,即卓越绩效模式。它不是目标,而是提供一种评价方法。 “卓越绩效模式”是80年代后期美国创建的一种世界级企业成功的管理模式,其核心是强化组织的顾客满意意识和创新活动,追求卓越的经营绩效。 “卓越绩效模式”得到了美国企业界和管理界的公认,该模式适用于企业、事业单位、医院和学校。世界各国许多企业和组织纷纷引入实施,其中施乐公司、通用公司、微软公司、摩托罗拉公司等世界级企业都是运用卓越绩效模式取得出色经营结果的典范。2001 年起,中国质协在研究借鉴卓越绩效模式的基础上,启动了全国质量管理奖评审,致力于在中国企业普及推广卓越绩效模式的先进理念和经营方法,为中国企业不断提高竞争力取得出色的经营绩效提供多方面的服务。 朱兰认为,卓越绩效模式的本质是对全面质量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具体化。 中国加入WTO 以后,企业面临全新的市场竞争环境,如何进一步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是摆在广大已获得ISO9000 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面前的现实问题。卓越绩效模式是世界级成功企业公认的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方法,也是我国企业在新形势下经营管理的努力方向。 一个追求成功的企业,它可以从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中取得绩效,并持续改进其业绩、取得成功。但对于一个成功的企业如何追求卓越。则“模式”提供了评价标准,企业可以采用这一标准集成的现代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不断评价自己的管理业绩走向卓越。

大质量概念下的卓越绩效模式

大质量概念下的卓越绩效模式 李兴华 (中检集团江苏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1) 摘要2004年8月30日我国颁布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GB/T19580-2004),并作为我国质量管理奖的评选标准。卓越绩效模式是建立在大质量概念下的质量经营模式,这是一个真正从组织、顾客、相关方来考虑质量经营的卓越模式,能够实现整个社会的共同进步。阐述了大质量的概念,并对大质量概念下的卓越绩效模式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质量管理;大质量;卓越绩效 卓越绩效模式是当今国际上非常有影响的、引导企业追求卓越的系统模式。2004年8月30日我国颁布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GB/T19580-2004),并作为我国质量管理奖的评选标准。该准则参考了最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美国鲍德里奇国家质量奖评价条款,结合中国质量管理的实际境况,从组织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以及经营结果七方面规定了组织卓越绩效的评价要求,为国家质量奖的评价和企业提升质量水平、实现卓越绩效进行自我学习、自我评价提供了依据。它融合了中外质量管理的最新发展成果,在借鉴国外质量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加入了诚信经营、名牌战略、可持续发展等内容,都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 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因此,规则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用哈里?S?赫茨的话说是“被证明行之有效的那些前沿的管理惯性”。标准强调质量对组织绩效的增值和贡献,反映了质量概念的最新变化,即:质量不再只是表示狭义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而且也不再仅仅包含工作质量,它已经成为“追求卓越的经营质量”的代名词,并以追求“组织效率最大化和顾客价值最大化”为目标。 上个世纪末,朱兰博士说:将要过去的20世纪是生产力的世纪,将要到的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我们国家领导人也非常重视质量,2004年的经济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和温家宝总理的讲话中,指出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上,要坚持经济发展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把工作重点真正放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这里所讲的质量都是大质量概念,我们可以从五个方面来理解大质量的概念。⑴范畴。它不仅是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等微观的质量,大质量的概念包含的更多,比如经济的运行质量、经济增长质量、教育质量、环境质量、生活质量、人口质量等。可以说任何事物都有质量,范围非常宽广。大质量既包括微观也包括宏观,所以研究事物的时候,眼光也要放宽一些。⑵过程和结果。过程决定结果,这是我们都了解的,但结果是目的,是我们必须关注的。结果和过程,这两者都要重视,不是为过程而过程,所以理解这个问题的时候不能片面。⑶组织。大质量的概念,对于一个组织来讲,它是渗透到组织所有的肌体(部门)、所有的成员中。组织的任何部门和每一个职工都有自己的工作质量,都有自己的质量职责。⑷系统。大质量概念强调系统最优、接口可靠。一个系统有许多子系统,树立了大质量概念,使全体成员理解总体全局的目标,子系统的利益要符合整个系统最优的要求,有时会牺牲局部的利益。引伸出来,一个系统特别要重视整体的策划。另一方面,系统要求接口要可靠。⑸特性。大质量的概念包括固有的特性和人们赋予的特性。对工业产品质量来讲,性能、可靠性和维修性及保障性、安全性、适应性、时间性、经济性等都是质量的特性。其中前四个基本上是固有的特性。时间性、经济性则是人们赋予的特性,是人为的。任何一个顾客都会考虑成本和时间,不可能只考虑固有特性。服务业,也有六个方面的特性,即功能性(不同行业是不同的)、经济性、安全性、舒适性、时间性、文明性。讲固有质量不是大质量的概念。 综上所述,在研究质量和质量管理的时候,应从大质量的概念出发来研究问题,把握大

案例—卓越绩效管理

解码中铁建设集团“卓越绩效管理模式” 作为一家率先在行业内导入国际先进管理模式——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继2005年荣获“全国质量管理奖”之后,2009年岁末又荣膺“全国推行全面质量管理30周年优秀企业”和“全国推行全面质量管理30周年杰出管理者”两项大奖。集团公司董事长汪文忠,与青岛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上海宝钢集团原董事长谢企华等企业家一道受到张德江副总理接见。 西方发达国家早已进入后工业时代,中国企业的管理水平不能与之同日而语。但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并不一定全盘适应中国的企业。为使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不断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创新企业的管理模式,中铁建设集团整整用了8年时间,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终于铸就打上中铁建设印记的卓越绩效管理模式。 兵改工20多年来,中铁建设集团四任领导班子不断开拓进取,在企业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的突围中摸索一条不断适应市场变化、持续保持行业领先的出路。2002年,当国家启动“全国质量管理奖”之后,一向站在时代前列的中铁建设集团领导立即作出了“争创全国质量管理奖”的决策,在企业中导入了被称为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核心理念和方法。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借鉴、吸收了欧美、日本等世界级企业成功实践的经验,把以往局限于产品、服务的质量概念,拓展到追求经营质量、管理质量更高的层次上。该模式强调从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经营结果7个方面,实现企业整体管理质量和水平的提升。 在随后的几年里,中铁建设集团依靠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与自身管理模式的嫁接,塑造了企业组织生命力,各项管理工作逐步进入了一个由物到人、由静态到动态、由结果到过程的新境界,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等各项经济指标始终位于中国建筑业前列。截至2009年9月底,企业完成承揽90多亿元,实现营业收入59亿元,分别比前年同期增长了42%、37%;劳动生产率达到人均200多万元,居国际先进水平。闭环管理、动态维护成就制胜发展战略一个具有活力的企业组织,其生命力是否常青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有无前瞻性的企业战略以及超前的战略调控力。有了科学的战略规划,企业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抓住机遇,推动企业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 2002年在引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之后,中铁建设集团决策者逐渐意识到,光有好的战

商业模式五步打造卓越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五步打造卓越 商业模式

五步打造卓越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虽然是壹个比较新的名词,但商业模式的实践却始于很久很久以前的商品交易。即使于自给自足的农耕时代,人们也且非壹起物品均自己生产,总有壹些物品需要用货币购买,那些销售物品的商人实际上均于应用着商业模式为个人谋利。驭使奴隶或农奴生产粮食,卖出粮食换取货币;商品低价买进,高价卖出,以及买进原料,加工成商品再加价卖出等均是比较原始的商业模式。应该说有了出于谋利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诞生了从事商品生产和交换而获取利润运营模式,这种运营模式实际上就是早期的商业模式。 用比较学究壹点的语言来概括壹下:商业模式是包含了壹系列要素及其关系的概念性工具,用以阐明企业为顾客创造价值且获取利润的内于逻辑。 商业模式的概念第壹次出当下50年代,但之所以直到90年代才开始被广泛使用和传播,主要原因互联网催生了众多新兴的商业模式,壹些新的商业模式如google、yahoo于短时间内取得巨大成功,同时也有很多新的商业模式且未为企业带来预期的收益,因而使人们高度重视商业模式的研究。 出海需要船,同样,设计和完善企业商业模式,需要借助有效的分析手段。于长期企业战略和商业模式研究和实践中,我归纳和总结出商业模式的五大要素:他们是价值来源、价值载体、价值创造、价值传递、价值保护。价值来源即企业客户或顾客,价值载体就是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价值创造即生产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创造活动,价值传递即产品或服务的供应和传播活动,价值保护即保护产品或服务的战略控制活动。商业模式就是之上述五大要素的某壹至俩个要素为核心,五大要素相互协同的价值创造系统。 打造卓越的商业模式,必须分五步设计或完善商业模式的五大要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