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鞅变法的政治和文化背景

商鞅变法的政治和文化背景

商鞅变法的政治和文化背景
商鞅变法的政治和文化背景

商鞅变法有深刻的历史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变革时期,无论在政治、经济领域,还是在思想领域都发生了空前的变化。随着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演变和私有制的确立,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获得政治权利,各国为了实现国强民富,相继进行变法。当时的秦国地处西部边陲,政治经济制度相对落后,给其发展造成极大的制约。秦国统治者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献公开始就着手改革。大规模的封建改革是在秦孝公统治时期(前361一前338)实现的,而这场改革是秦孝公依靠商鞅进行变法来完成的,故习惯上称之为“商鞅变法”。各项改革措施的施行,对促进秦国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变革时代]

本目主要讲述两个问题:

一是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在政治、经济领域的变革。在经济方面,从公元前475年(秦厉公二年)开始,中国历史进入了战国时期。春秋战国之交,社会生产力有相当的发展,铁工具和牛耕已经在广大地区使用,水利灌溉事业也迅速发展,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生产的发展反映了社会历史在前进。从政治上看,在生产力发展和阶级斗争的推动下,奴隶社会已经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在中原地区初步确立起来,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并在一些重要的诸侯国内掌握了政权。这些新兴的地主阶级掌权后,在各诸侯国内都先后不同程度地进行政治改革并建立了封建国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魏、楚、赵等国,这些国家经过改革迅速强大起来,为商鞅变法提供了经验。

二是在思想领域的变革。社会大变革引起了思想领域里的空前活跃。自春秋末年以来,在思想文化界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和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出现较早,战国初期又正式出现了法家学派,除此之外,道家、名家、兵家、阴阳家、纵横家等都在战国时期各自形成为独立的学派,他们利用各种形式宣传自己的主张,形成了中国思想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有力地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成为商鞅变法的思想先导。

社会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剧烈变化是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改变的前奏。在那风云激变的时代,中国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各诸侯国内部新旧贵族的斗争直接推动着各国不断前进,不甘落后的秦国必然要奋起直追其他诸侯国,这就是商鞅变法的时代背景。

[取信于民,立志变法]

本目讲述了两个问题:

第一,商鞅变法之前的秦国改革。春秋时期,秦国在各诸侯国中处于劣势地位,到战国时期,秦国的政治、经济、军事虽有所发展,但和东方各诸侯国相比还是落后的。秦国的统治者认识到本国的不足,力图改革,但在旧势力的阻碍下收效甚微。直到公元前384年,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秦献公即位,秦国改革时代才真正到来。秦献公曾经有过三十年流离在外的磨炼,目睹东方诸国改革所带来的富强,也深悟本国的旧制度在很多方面都与中原各国的封建制发展不适应,必须对奴隶社会的旧制度进行彻底改革才能使封建制确立下来,才能改变秦国多年积弱的局面。即位后的秦献公立刻与革新派联手,推行新政,为秦国带来新精神、新气象。主要改革措施是:废除人殉的恶习;迁国都;发展商业等。秦献公之后,秦国进行

了更为彻底的改革,这场对于中国历史有深远影响的伟大改革,就是秦献公的儿子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秦国的改革,由献公开始,经过秦孝公(前36l一前338),前后共四十余年。

第二,孝公重用商鞅及商鞅为变法所做的前期准备。商鞅在魏国没有得到重用,得知秦孝公正在求贤,就带着他自己用心收集到的与政治、经济及军事有关的资料离开魏国奔赴秦国,希望在秦国展现才华,实现自己的抱负。到秦国后,商鞅向孝公展示了他渊博的知识,畅论各种治国的方法以及它们所达到的效果,包括帝道、王道、霸道及强国之术。“霸道”及“强国之术”符合秦孝公所要追求的目标。秦孝公虽然赞赏商鞅的变法主张,也认可商鞅在“强国之术”、“霸道”上所能做到的工作,然而,商鞅毕竟是外来的宾客,对秦国而言,他那一套理论和方法是完全陌生的,秦国上下能否接受?这是秦孝公所顾虑的。虽然秦国的保守势力不是很强硬,但变易“祖宗家法”时,必定有反对者,也必定有存心阻挠者。所以在变法之前,孝公安排商鞅在朝廷中与反对变法派代表进行了一场辩论,宣传变法思想,驳斥反对派的意见,以进步的历史观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他的主张适应秦国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符合秦孝公“图强”的愿望,得到一部分大臣的响应,也坚定了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的决心。最初商鞅还只是客卿的身份,法令由商鞅草拟,政策由秦孝公推行,也就是由孝公首行改革。

在此基础上,公元前356年,秦孝公委任商鞅为左庶长,正式领导秦国全面的改革运动。为了取信于民,树立新法令的威信,商鞅通过“徙木立信”首先在百姓中获得了威信。与此同时,商鞅还对破坏新法的人予以严厉打击。自此之后,商鞅就将一生的精力和学问,连同他宝贵的生命,完全奉献给了秦国。

[强国之术]

得到秦孝公的大力支持,商鞅立刻放开手脚,将中原各国的改革经验引进秦国,结合秦国的实际,酌情付诸实行。由于秦孝公首行改革实验成功,这更增加了商鞅的信心,放胆迈开脚步。商鞅改革所涵盖的层面相当广,包括了农业经济、社会组织、家庭制度、作战军功及爵制等,影响了国家制度、宗法、礼制、习俗及传统文化,可以说整个社会都在他改革的范围内。商鞅共进行了两次变法,本目主要介绍了商鞅两次变法的主要内容:

一、商鞅第一次变法的内容。为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秦孝公任用商鞅推行了以“农战”和“法治”为中心的变法活动。第一次开始于公元前356年,主要内容包括:(1)实行什伍、连坐制度。早在献公的时代,秦国已经重编户籍,“为户籍相伍”,将全国的老百姓,不论社会阶层或居住处所,全都编组,以达到有效监管的目的。商鞅在秦献公的基础上,再次将全国人民编入户籍,较献公时更为严密:五家为一伍,十家为一什。如果一家犯罪,其余四家就要连坐,同时把连坐的量刑加重了。商鞅制定如此严苛的法令,最大目的在于控制全体人民,使全国人民对政府完全“一边倒”,不容有异议。(2)奖励耕织,重农抑商。不可否认,商鞅是一位重农抑商的极力主张者。以当时的社会形态和结构而言,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当时是农耕社会,生产力相对低下,要富国强国,养活越来越多的人口,重农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至于抑商,应该被视为重农的另一面。为了达到重农的目标,商鞅不惜采用各种方法裁抑商人及商业活动,如不准私贩粮食、提高酒肉价钱、加重商品销售税、废除旅馆、奴仆服役等,这些措施无一不是直接或间接地在裁抑商人,减少商人的数目和活动。抑制商人,减少商人使商人流向农业,使人民专心于农业,这样农业就迅速发展起来。但是也应该认识到,重农虽然在当时是必须的,但是一味地以重农为借口而抑制商业发展,不仅不利于商业的发展,

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反过来阻碍农业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到明清时期,这一政策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3)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给予赏赐。只要在战场上获得了敌人的一个首级就可以进一级爵位。拥有军功的人除独享赐爵外,还可以享有“给田亩”、“益宅地”、“与雇佣”等各种优待,在全国形成了全民皆军,惟军为荣的风气。新法推行几年后,渐见成效,秦国在对外战争中不断取得胜利。

二、公元前350年,商鞅进行第二次变法。这次变法的主要内容是:(1)废井田,开阡陌。商鞅第一次改革时提出,按军功授爵赐田,很明显,田地的所有权掌握在国家手中;在第二次改革时,他借重整耕地的机会,在全国范围内废除井田制度,把贵族及大户们“闲散”的耕地彻底收回,同时准许民间买卖土地,这样政府在承认土地私有权的同时,也掌握全国的土地。因此,所谓“开阡陌、封疆”,也就是重新整治耕地,既使人民能尽最大力量利用土地,又借机将田地彻底收归国有,使军功授爵赐田发挥更大的效用,收归国有后的土地再按军功分配,最后转为私有。(2)推广县制。秦的郡县制度是逐渐形成的。在秦孝公时期,秦开始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同时逐渐将地方官吏任免大权集于国君一人身上,但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商鞅在第二次推行改革时,继续落实这项政策,进一步推广郡县制,使它成为秦国的治国基础。特别是对于新占领地区,秦必须构思出一套管理的办法,而郡县制度正好满足这个需要。商鞅此时加以推行,说明秦国新占领地区逐渐增多,另一方面也是未雨绸缪,使这套制度推行到全国去,成为秦治国的基本政体。(3)统一度量衡。新法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颁行了标准度量衡器,规定全国都要严格执行,不得违犯。就当时情形而言,各国之间的度量衡及货币不但有差异,而且同一国家内也有不同,情形相当混乱,统一度量衡标准是刻不容缓的一项工作,商鞅走在时代的前头,强力推行改革。除了颁布政令,商鞅也采取具体步骤来达到这个目的。首先是将全国的度量衡及货币规定出相同的进位率,规定全国的度量衡都必须统一进位制度,即把升、斗、权、衡、丈、尺划一规定,据说六尺为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步过六尺者罚”(《新序》);其次是制造统一的标准度量衡器,并将它们发放到全国各地,要求各地以此为标准。例如,流传至今的“商鞅方升”,原来就是作为标准器而造的。秦国政府还不断下令用标准器检验和校正各地的度量衡。度量衡的统一意义重大,它有利于秦控制下的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增强秦国的经济实力,也显示了秦统一的决心,有利于秦完成统一。(4)“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这项政策主要是为杜绝腐败滋生而在社会习俗方面进行的改革。主要内容一是禁止请客、送礼、走后门,违者重罚;二是禁止父子兄弟共居,使家庭制度起了很大的变化。

比较商鞅的两次改革就会发现,第一次比较着重于基本方面:加强法制建设;挖掘农耕劳动力,发展农业经济;鼓励百姓争功,实行军功爵制。改革基本上围绕着农耕、军战两大主题。到第二次改革,则进一步拓展改革的范围:废除井田制,统一度量衡,推行新的县制,改变旧俗。所有这些措施都使秦一步步走上富国强兵之路。?

(三)问题解答

[学习思考]

为什么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大变革的时期?

答案提示:(1)经济上,春秋战国之交,社会生产力有了相当的发展,铁工具和牛耕已经在广大地区使用,水利灌溉事业也迅速发展,使农作物的产量显著提高,在生产力发展和阶级斗争的推动下,奴隶社会开始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在中原地区初步确立起来。(2)政治上,新

兴的地主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并在一些重要的诸侯国内掌握了政权。这些新兴的地主阶级掌权后,在各诸侯国内都不同程度地进行政治改革,建立了新兴的地主阶级专政。(3)思想上,由于政治经济的变革,引起思想领域里的空前活跃。自春秋末年以来,在文化思想界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和墨家出现较早,除此之外,法家、道家、名家、兵家、阴阳家、纵横家等都在战国时期形成独立的学派,他们极力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有力地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4)军事上,中原各国为争夺土地和人民常常混战,通过兼并战争,开始出现局部的统一。(5)民族关系上,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战争的进行,各族人民迁徙往来,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所以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的大变革时期。

[查一查]

什么是“刑名”之学?

答:建立和巩固地主阶级专政的一套法家学说。(详见历史问题注释)

[材料阅读与思考]

结合材料请回答:

1.商鞅认为农民贫困的原因是什么?

答:粮食价格低,农民虽然辛苦但获利少。

2.商鞅采取重农抑商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提示:商鞅采取重农抑商措施的目的是发展农业,从而达到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目的。

?

(五)历史问题注释

[商鞅]

商鞅(约前390一前338),出身于卫国没落贵族家庭,原姓公孙,名鞅,又名卫鞅,后因在秦国变法有功,被封在商邑,尊为商君,故史称商鞅。商鞅从小喜爱刑名之学,他尊崇李悝的学说,少年时就立志革新政治。他对道家、儒家学说都很精通,对社会时局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为了实现抱负,他先到了魏国,为魏相公孙痤的家臣,在这里学习和研究李悝的《法经》。公孙痤很器重他,临死前把他推荐给魏惠王,并告诫魏惠王,如果不重用商鞅,就杀掉他,免得被他国任用而威胁魏国。但惠王没有听公孙痤的意见,商鞅既没有得到任用,也未被杀。公元前361年,商鞅看到秦孝公的《求贤令》后,就带着许多与政治、经济及军事有关的资料,只身入秦。到秦国后,商鞅通过秦的大臣景监去见秦孝公。第一次见到孝公时,他向孝公说以“帝道”。秦孝公对这一套丝毫不感兴趣,商鞅边讲,孝公边打瞌睡。第二次商鞅又求见孝公,这一次向孝公说以“王道”,孝公仍不愿听,并十分生气地责备景监竟给他找来这样一个无用之人。商鞅第三次求见孝公,说以“霸道”。这次孝公听后才对商鞅重视起来,开始有用他之意。商鞅建议修订法令,重视农业,加大对在战争中立功官兵的奖赏,从而富

国强兵。这些变法强国之术是法家的主张,孝公觉得这是有效的。秦孝公赞赏商鞅的变法主张,但是又担心顽固派的反对。商鞅劝说道:“疑行无名,疑事无功”,要想变法就要坚决果断,不能犹豫不决。同时,他又在朝廷中通过辩论,宣传变法思想,驳斥反对派的意见。他认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即治理国家不能用一种方法,富国不必效法古制。他的主张得到秦孝公的赏识。秦孝公先实行鼓励开垦荒地等变法政策,很快收到良好的效果。公元前356年,商鞅被任命为左庶长(秦国把爵位分为二十级,第一级最小,二十级最大,左庶长是第十级),正式实行变法。经过变法,地处西部边陲、国穷力单的秦国,一跃而成为地域辽阔的大秦帝国。商鞅变法改变了秦国在诸侯国中的弱势地位,虽然最后商鞅因保守势力的迫害而死,但是变法的措施却仍在秦国延续。在此后的一百年间,秦国基本上建立起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社会经济也不断发展,变法时期形成的崇尚耕战的风气得以延续。战国中后期,各诸侯国长期进行兼并战争,互有胜负,但是在秦国强大的经济、政治和军事优势面前,兼并战争开始演变成秦国统一六国的战争。

[刑名之学]

什么叫刑(形)名之学呢?从词面上来说,“刑”(形)就是形态、外形,“名”就是名号、名称。凡物必先有“形”,然后才有“名”。刑名之学应该是发端于齐国稷下诸贤,在《管子》一书内就保存了许多当年的言论,如《心术》上云:“物固有形,形固有名;此言不得过实,实不得延名。姑形以形,以形务名,督言正名,故曰圣人……执其名,务其应,所以成之应之道也……以其形因为之名,此团之术也。”

这段文字,清楚地说明了形、名的关系,并且说明据形求名、据言正名的重要性。《管子?九守》又说:“修名而督实,按实而定名。”就是责求名、实(形)相合的名言。这套形、名之学运用到法家理论上时,就演变成为刑、名法术之学了,成为建立和巩固地主阶级专政的一套法家学说。《管子?明法解》中说:“主操术任臣下,使群臣效其智能,进其长技。故智者效其计,能者进其功,以前言督后事所效,当则赏之,不当则诛之。”这段文字充分阐述了形、名法术之学的理论,是法家的核心思想。

[“坐”与“连坐”]

《辞源》上讲“获罪”为“坐”。这种说法最早见于《史记?商君列传》,以后逐渐沿用。比如因罪被撤职,叫“坐黜”或者“坐免”;因贪赃获罪,叫“坐赃”;因犯法而获罪统称“坐法”。

“连坐”也称相坐、随坐、从坐、缘坐,是一种存在已久的株连政策。商鞅变法使这种株连政策更加确定化,并将其与什伍制度相结合,以后被代代传承。在各朝各代,都有因连坐诛死的无辜的人民,这是十分残忍的刑罚。

[秦国的县与郡]

县,是秦国原本就存在的一级行政组织机构。不过,以前它只设置于个别地区。商鞅变法时将县制在秦国推广,将过去的邑、聚等组织都合并为县。开始共设县三十余个,以后随着土地的扩展逐渐增加,县成为国家在地方设置的惟一政权机关,县令是一县之长,县丞、县尉分管县里的民政和军事。县令可以随时撤换,官职不能世袭。县令、县丞、县尉之下还设有“史”,分别为令史、丞史、尉史,是令、丞、尉下属的办事人员。此后,秦惠王时设上郡。

随着秦疆域的不断扩充,郡的设置逐渐增加。至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全国共设36郡。由于郡多是新兼并的领土,负有防卫边地的责任,所以一郡长官称为“守”,多由武将兼任。郡统辖领土辽阔,往往内含若干个县,所以逐渐形成了郡下辖县的制度和中央、郡、县的三级国家政权体制。郡县制在秦国的确立,为秦统一后在全国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国家政权找到了一个适当的组织形式。

[为田开阡陌封疆]

商鞅变法实行“废井田开阡陌”,下令“为田开阡陌封疆”。“封疆”是指各级贵族所占有的井田界限,用土堆、沟渠、树木等连接而成;“阡陌”是井田中间的纵横道路。阡陌、封疆的保留,不利于新的土地制度的确立和农田水利的建设。在各国变法中,只有秦国废除了旧贵族土地所有制。这一措施承认了私人占有土地的合法性,推动了地主制经济的发展,对封建制的发展和确立有重要意义。

二秦国的崛起

?

[从“夷狄遇之”到“虎狼之国”]

在经历了商鞅变法后,秦国由一个军事弱国成为一个军事强国,也可分为两个问题:

一、变法前落后的秦国。秦人的发展经过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他们最初是从“戎狄”中分化出来的。公元前771年,秦襄公因护送周平王东迁立功,被平王封为诸侯,秦才成为一个诸侯国。但因秦地处西部边陲,长期以来与中原各国的交往较少,经济文化上落后于中原各诸侯国。在战国初期,秦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所以,秦国在和其他诸侯国(主要是晋和后来的魏)以及戎、狄的斗争中,显得愈来愈弱,最后形成被动挨打的局面。在与中原各国的外交上,处于弱势地位,被各国以“夷狄遇之”,不能参加中原各国的盟会。与外部斗争失败的同时,秦国内部的矛盾斗争也逐渐加剧。剥削阶级中新旧势力之间的矛盾和劳动人民与剥削阶级之间的斗争交织在一起,使秦国出现动荡不安的局面。这不利于扩大本国力量,更不利于与其他诸侯国抗衡。

二、变法后的军事强国。商鞅变法是对旧制度的改革,革除了奴隶社会的旧制度,在秦国确立了封建制。封建制代替奴隶制,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进步,新兴的封建制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秦国经济实力大大增强;而鼓励军功的政策则使秦国的尚武精神迅速发展起来,秦国的军事实力大大增强,逐渐成为诸侯国中的强国。正如史书记载:经过变法后的秦国“家给人足”(《史记?商君列传》),“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战国策?秦策一》)。日益富强的秦国走上了向东方扩张的道路,在对外战争中由败转胜,在各国间的地位骤然提高,尤其是打败魏国、迫使魏国割地求和,让东方各国感到了生存的威胁。他们惊呼“夫秦,虎狼之国也,有吞天下之心”,并纷纷寻找应对之策,但此时的东方各国中已没有一国能够单独与秦相抗衡了,虽然有令人瞩目的“合纵”运动,但秦国统一的趋势已无法阻挡。

[商鞅虽死,秦法未败]

本目主要讲述两个问题:

一、商鞅的悲惨结局。商鞅由魏入秦,被孝公委以重任,推行变法。对商鞅来说,这是他施展本领的大好机会;对法家来说,终于正式登上政治舞台。因此,无论从个人还是从学派的立场出发,商鞅都以不懈的努力来推行改革,并且贯彻始终。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和拼搏,他个人取得了荣华富贵,法家在政治舞台上竖起了唯我独尊的旗帜,秦国也由此改变了诸侯“夷狄遇之”的劣势,成为傲视群雄的天下第一强国,为日后并吞六国奠定了深厚基础。然而,商鞅变法触及了旧贵族的利益。为了加强统治,严厉打击和压制旧贵族,他与保守势力发生了重重矛盾。这注定了他悲惨凄凉的命运结局。公元前338年,孝公去世,秦惠王(太子驷)继位,保守势力乘机发动反攻,诬陷商鞅谋反。商鞅终被逮捕杀害,他的全家也被杀死。

二、商鞅变法的深远影响。商鞅的政治生涯在秦孝公逝世之后即宣告结束,然而,商鞅改革的政令却深入民心,成为秦的政治传统。可以说,秦自孝公以后,法家思想主宰了秦国的政治。秦国成为法家的天下,商鞅是功不可没的。在此后的一百年间,秦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社会经济也不断发展,最终一统天下。商鞅变法不仅对秦产生了巨大影响,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后人说“千年犹行秦制度”。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

[议一议]

世卿世禄制的废除是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答案提示:奴隶制下施行的世卿世禄制在封建制时代被废除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理由如下:①与生产力不相符合的生产关系必将被改变。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从奴隶制逐渐进入封建制,奴隶制的一系列社会制度也必将被废除。世卿世禄制是与宗法制和分封制联系在一起的,伴随着宗法制、分封制的瓦解,世卿世禄制也必然被废除。

②世卿世禄制是新兴地主阶级谋求政治权利的巨大障碍。新兴地主阶级要求获得政治权利与地位,而世卿世禄制使他们无法得到官职爵位。因此,随着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世卿世禄制必然被废除。

[想一想]

秦成为“虎狼之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案提示:是商鞅变法后秦国生产力得到大发展的结果。

[自我测评]

为什么说“商鞅虽死,秦法未败”?商鞅变法得以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提示:商鞅虽死,但其变法措施却在秦国得以延续。在此后的一百年间,秦国基本上建

立起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社会经济也不断发展,变法时期形成的崇尚耕战的风气得以延续。战国中后期,各诸侯国长期进行兼并战争,互有胜负,但是在秦国强大的经济、政治和军事优势面前,兼并战争开始演变成秦国统一六国的战争,所以说“商鞅虽死,秦法未败”。商鞅顺应了时代的要求,走上了政治舞台,从商鞅变法的内容来看,主要是打击奴隶主贵族以及奴隶制,树立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巩固封建制,顺应历史的发展潮流。

商鞅变法得以成功的因素:①时代发展的要求。经济的发展使诸侯国纷纷变法,以改变与生产力发展不相符合的生产关系,商鞅变法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这是变法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②君主的支持。各国都希望本国强大起来,秦国君主认识到自己在诸侯国中的劣势地位,明白秦国的发展必然要走变法革新之路,因此发出“求贤令”,才使商鞅来到秦国,发挥自己的才能。③商鞅杰出的政治才干和铁血手腕。商鞅勤奋好学,善于总结前人经验,对社会及时局有敏锐的洞察力,在变法中敢于同反对派进行斗争,赏罚分明,取信于民,使得新法得以贯彻实施。

?

(五)历史问题注释

[二十级爵位]

在商鞅变法之前,秦国也有官爵,如上造、大夫、庶长等,但官爵体制并不完备。商鞅变法过程中,对秦的爵制进行系统整理,并明确规定了二十等级,第一级最小,第二十级最大。这二十级爵位是:(1)公士;(2)上造;(3)簪袅(又称谋人);(4)不更;(5)大夫;(6)官大夫;

(7)公大夫;(8)公乘;(9)五大夫;(10)左庶长;(11)右庶长;(12)左更;(13)中更;(14)右更;(15)少上造;(16)大上造(或称大良造);(17)驷车庶长;(18)大庶长;(19)关内侯;

(20)彻侯。

[商鞅变法后的军事胜利]

商鞅实行改革的第二年,也就是秦孝公七年(前355),秦孝公与魏惠王会于杜平。这次会见,一则秦国富兵强,国势增加,获得魏惠王的认同;二则秦孝公急欲打开东向的路子,所以借会见探虚实。会见后的第二年,也就是秦孝公八年(前354),正当魏与赵大战于赵都邯郸之际,秦乘机从背后攻打上来,在元里一战大获全胜,斩首七千,夺取了魏的少梁,成为商鞅改革后军事上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秦孝公十年(前352),商鞅调升为大良造,掌握了秦国的军政大权。这个时候,魏、赵、齐、楚正进行大规模的激战,魏军攻克了赵国首都邯郸,大部分军队胶着在那里,而楚却为援赵,出兵攻打魏国,所以,魏国腹背受敌。齐国见有机可乘,也出兵与魏作战,在桂陵打败了魏军,大将庞涓被虏。掌握军政大权的商鞅见势立刻带领军队长驱直入,穿过河西,直赴魏国的旧都安邑,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安邑占领下来。这个时候,魏惠王才感到非常后悔,徒呼:“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

秦孝公二十年(前342),魏国又与齐、赵、宋等国进行大战,魏在马陵被齐打得落花流水,太子申被俘虏,魏将庞涓自杀,魏国国势江河日下。这个时候,商鞅向秦孝公建议出兵伐魏。根据《史记》的记载,在这一战中,商鞅是以诈术欺骗了公子áng,不是通过正道战胜魏兵。商鞅采用“兵不厌诈”的手段,骗走了魏国主将而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并乘胜追击。

商鞅改革后,从史料记载看较有影响的军事胜利主要是以上三次,其为秦国带来一连串的军事胜利是可以肯定的,只可惜今天我们已无法详知了。总而言之,自改革以后,秦国富兵强,加上商鞅多谋善战,为秦国带来丰硕的战果,开地千里,威震天下,秦国后来的国君都沾其泽。就在商鞅活虏公子áng后,秦孝公封商鞅于商、於之地十五城,人称为“商君”。他个人事业到达巅峰状态。此时的秦国,内立法度,外修兵备,南有巴蜀,东占河西,秦国不再是个西部区域性的国家,而是一个具备了向东扩张能力的强国了。秦孝公以后的历代国君,都循着商鞅开创的这条路继续前进,最后完成了统一大业。

第二章第3-4节两汉政治经济制度;两汉时期的社会经济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高三新课 第二章第三节两汉政治经济制度 第四节两汉时期的社会经济 二. 重点、难点 1. 重点: 中央集权制度、编户制度、重农抑商政策。 2. 难点: 正确理解“汉承秦制”的含义、对重农抑商政策的辨证掌握。 第三节两汉政治经济制度 汉初,基本上是承袭秦制。所谓“汉承秦制”,不能理解为照抄照搬,一成不变,而是在秦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不断发展。这些制度,对维护国家统一、安定社会、发展经济具有进步意义,使西汉达到鼎盛的局面,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 (一)刺史制度 l. 秦朝时,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汉武帝时,为了加强监察地方的诸侯王和郡守县令,分全国为13州,州作为监察区,设刺史一名进行监察。刺史级别不高,但巡察时代表中央,可以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这样,就形成一套监察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 东汉时,把西汉监察地方政情的刺史,变为州一级的地方长官,地位高于郡守,后来又把刺史改称州牧,让其掌握一州的军政大权。东汉的地方行政区划由郡县二级制转变成州、郡、县三级制。这些州牧后来又逐渐形成割据势力,后患无穷。 监察制度是必要的,但刺史逐渐演变为地方长官,权力不断膨胀,就失去监察官的作用。 (二)郡县制和封国制的并存 1. 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这是地方政权组织。西汉承袭这种制度。由于历史的原因,刘邦建立西汉前后,又实行封国制。被封的异姓王有7个,还封了一百四十多个列侯。这就是王国和侯国的由来。后来,刘邦剪除异姓王,又分封9个刘姓子弟为王,即“同姓王”。此后王国数量不断增加。这种国中之国的大量存在,是造成分裂局面的隐患,对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不利。 2. 西汉王朝前期在打击地方割据势力方面,主要是采取暴力和非暴力两种方式。直到汉武帝时,他软硬兼施,实行“推恩令”,使王国越分越小,又制定“附益法”,限制诸侯王的活动。从此,王、侯不得过问政事,封土而不治民,才最终解决了封国问题。封国名义上虽然还存在,但已名存实亡。 郡国并存,不利于国家统一管理,且有分裂危险,这是历史教训。 (三)察举制

-商鞅变法教案

专题二商鞅变法 李海 一、课标要求: (1)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2)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二、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在课标中的要求是“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探讨商鞅变法的作用”,在考试大纲中明确为古代的重大改革的考试内容之一,通过教师讲授,学生探讨,使学生大致掌握商鞅变法的过程、措施等内容,培养学生改革创新的历史思维。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理解商鞅变法的背景和变革的必然性,知道商鞅变法的各项措施。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改革活动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行梳理教材,加深对商鞅变法认识,并通过运用提问、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形成分析商鞅变法的作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体会商鞅变法前夕秦国的落后状况,培养学生进取创新的教育。商鞅为争取变法冲破重重阻力,却不得善终,使学生认识到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要有迎难而上的决心。 四、学情分析 商鞅变法是学生初中就学过的的内容,所以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好,所以本节课针对学生这一情况,在巩固学生基础的同时,我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商鞅变法的各项措施的具体内容。 难点:结合变法的时代背景,正确认识商鞅变法。 四、教学方法 教法:情景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 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问题导学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公元前221年,秦王扫六合一统天下,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大秦帝国,这是一种何等的壮举,可是,我们都知道在其统一天下的100多年以前,秦国只是一个边陲小国而已,是谁让其成为人们心中的虎狼之国呢? (商鞅),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我们今天复习商鞅变法。 (二)讲授新课 情景一:初出茅庐 我叫卫鞅,生于公元前390年卫国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从小我就聪明好学,并给自己立下了一个远大的志向,我要站在时代的潮流之上。长大后,为了实现我的理想,我决定追随我偶像李锂脚步来到了魏国,希望魏王能慧眼识珠。 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商鞅生活在怎样的一个时代? 这个时代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答:时代特征: 大变革: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大动荡:诸侯争霸,战争频繁 大发展: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科技进步 表现: 政治上:分封制,宗法制被破坏,王室衰微,新型的地主阶级要求改革; 经济上:生产力飞速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 思想上:百家争鸣,私学兴起,法家思想成为变法的理论武器; 军事上:诸侯兼并,战争频繁。 情景二:大展拳脚 我满心欢喜的来到魏国,并屡次上书魏王,结果都不杳无音讯,我该怎么办呢?正在这时我听说秦孝公发布了一个“求贤令”,于是我果断的离开魏国来到了秦国,秦孝公接见了我,我们相谈甚欢,最终,他决定重用我:变法。我在做了一些准备之后于公元前356年开始了变法,我对秦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做了全面的改革,秦国渐渐地由一个边陲小国变成了一个可

政治社会化综述

政治社会化综述 摘要:政治社会化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美国对公民教育问题的研究,自这一概念被提出之后,国内外政治学界的诸多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不同视角的分析研究,通过对国内外政治社会化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对政治社会化的概念、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政治社会化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并对当前中国推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即中国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化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政治社会化综述 一、政治社会化的概念综述 什么是政治社会化?学术界对此众说纷纭,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见解有如下几种。K.P.兰顿认为:“政治社会化是人们把自己所属的社会团体对社会的信仰和观念融合到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模式中去的过程,是政治社会代代相传政治文化的方式。” [1]阿尔蒙德也说:“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形成、维持和改变的过程。”[2]理查德·道森和肯尼斯·普鲁伊特说:“政治社会化是公民学习获得的、对政治世界形成一定认识的过程,是将其政治标准和信仰从一代传给下一代的方式。”[3]陈秉公认为:“公民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实现的过程,是指一定的政治统治体系为了维护其政治统治,通过一定的渠道将政治文化传授给社会成员的过程。”[4]格林斯坦认为:“政治社会化包括生活史上每一阶段中,正式的和非正式的、有意的和无计划的政治上社会态度的学习。这种政治学习不仅包括明显的政治学习,也包括影响政治行为意义上的非政治学习,如政治上社会态度的学习,及政治人格特征的学习等。”[5]詹姆斯·施瓦兹则把政治社会化看成是培养政治人的过程:“政治社会化是获得为扮演政治角色所必需的价值、规范、知识和技术。以上价值包括爱国心、信仰现存政府的合法性、民主的意识形态、信仰政府人员的合法权威、容忍少数人的看法、参与等。政治社会化的目标是创造…政治人?;那就是在心理上涉及政治决策的发展。”[6]理查德·布朗加特和玛格丽特·布朗加特则把政治社会化看成是“一个通过社会互动而形成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的过程”。[7] 国内的政治学家对此也提出了他们的看法,如黄甫生、刘凤健认为“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有意识地塑造其成员政治意识、培养其成员政治人格的过程。”[8]施雪华对此也作出了自己的界定,他认为“政治社会化是人们通过学习和接受一定的政治文化而获得政治属性,形成政治人格的过程,同时也是一定的政治文化传播的过程,是二者的有机统一。”[9]张关宏、胡雨春认为“政治社会化就是政治文化的形成、维持和改变的过程,也就是一个社会内政治取向模式的学习、传播、继承的过程。”[10] 从以上的见解可以看出,研究者视角和出发点的不同直接导致了对政治社会化解读的差异,而且差异还比较明显。大体而言,学界关于政治社会化的理解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类型:第一,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政治文化的传播、维持与创新的过程。 第二,政治社会化是个体学习政治知识和政治技能,内化政治文化以适应政治角色的过程。 第三,政治社会化是政治体系利用政治文化塑造政治人的过程。 第四,政治社会化是培养政治人格的过程。 第五,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的代际传递方式。 二、现代西方政治学者的政治社会化研究综述 (一)现代西方政治学者的政治社会化研究综述 现代意义上的政治社会化研究是在20世纪初期开始的,其发源地是资本主义经济发达的美国。政治社会化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美国对公民教育问题的研究,其中移民同化和爱国主义是最主要的话题,这方面的成果大量出现在当时与教育相关的文献中。美

第2单元 商鞅变法

第2单元商鞅变法 班级姓名编号 一、基础知识 1、社会背景: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社会大变革的具体表现?) 2、变法目的:富国强兵。 3、性质:地主阶级领导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4、措施:(核心措施涉及两个方面,即农、战) 经济方面: (1)废除井田制,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3)统一度量衡。 政治、军事方面: (1)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 (2)废除世卿世禄制; (3)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 (4)普遍推行县制; (5)“燔诗书而明法令”,颁布《秦律》; 社会风俗方面: (1)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 (2)强制推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政策; (3)规定凡一户之中有两个以上儿子到立户年龄而不分居的,加倍征收户口税。 5、影响 积极意义: (1)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推动秦国的社会进步; (2)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局限性: (1)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 (2)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和压迫; (3)公开承认占有奴隶的合法性。 二、习题训练 1、商鞅史称“战国铁相”,他在秦国推行的变法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商鞅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怎样估计也不会过高。秦国率先推行县制,按地

区划分国民,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国家公共权力直接控制到基层社会的每一个人。秦统一后将秦国的制度推向了全国,建立了统一的、具有东方特色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简言之,商鞅变法使国家形态走向成熟,对统一国家和中华民族具有长远影响。 ——摘编自任世江《通过商鞅变法让学生接触思辨》材料二从商鞅变法开始,秦人就彻底抛弃了“王德”,凡事只要能获利就算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去做。所有人都只为利益而奔波,都以奴役他人作为自己的幸福观。战争又使秦国劳动力丧失,粮价上涨,当时的粮价已经高出魏国几乎六十倍。 ——摘编自陈雨露、杨忠恕《中国是部金融史》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从哪一方面肯定了商鞅变法?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中“使国家形态走向成熟”的具体措施。(4分) (2)据材料二,指出作者评价变法的视角及理由。(4分)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在评价历史上的改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2分) 2、(10分)商鞅史称“战国铁相”,他在秦国推行的变法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商鞅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怎样估计也不会过高。秦国率先推行县制,按地区划分国民,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国家公共权力直接控制到基层社会的每一个人。秦统一后将秦国的制度推向了全国,建立了统一的、具有东方特色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简言之,商鞅变法使国家形态走向成熟,对统一国家和中华民族具有长远影响。 ——摘编自任世江《通过商鞅变法让学生接触思辨》材料二从商鞅变法开始,秦人就彻底抛弃了“王德”,凡事只要能获利就算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去做。所有人都只为利益而奔波,都以奴役他人作为自己的幸福观。战争又使秦国劳动力丧失,粮价上涨,当时的粮价已经高出魏国几乎六十倍。 ——摘编自陈雨露、杨忠恕《中国是部金融史》 (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从哪一方面肯定了商鞅变法?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中“使国家形态走向成熟”的具体措施。(4分) (2)据材料二,指出作者评价变法的视角及理由。(4分)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在评价历史上的改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2分)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尊敬的各位评委和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和学法分析,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四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节课的理解与设计。 一、教材分析:教材分析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标要求: 知道司马迁和《史记》;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化的作用;讲述张仲景和华佗的故事。 2、本课的地位和作用 从单元内容上看,前面学习了两汉时期的政治与经济,本节课学习两汉的文化科技,两汉政治统一经济繁荣为两汉科技文化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两汉的科技文化是两汉政治经济繁荣的反映,因此,本节课与前面所学内容起到相呼应的作用。 3、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要求,本课教学内容以及农村中学学生身心发展和已有的知识水平,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知识与能力:识记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概况,了解华佗和张仲景及其医学成就,理解科学家严谨的治学态度。知道司马迁生平以及《史记》,掌握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了解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手段,情景创设等方法,学习分析造纸术的过程以及对世界文明的贡献。通过角色体验司马迁,学会用历史眼光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华佗,张仲景,司马迁以及《史记》,培养学生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形成严谨求实的学风。通过对造纸术的认知,是学生感受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司马迁和《史记》 依据:1、课标要求2、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不仅推动着中国文化的发展,也推动中世界文明的进程。司马迁和《史记》在我国史学史和文学史都享有很高的地位。 突破:农村学生的学情的限制,通过多媒体展示等活动,感受造纸术发明和改进,通过情景创设,感受司马迁严谨勤奋的作风。 教学难点:造纸术的历史意义。 依据:由于学生没有学习过世界史,本身的知识储备不够以及学习能力的欠缺,因此从全球的角度掌握造纸术对世界的作用和影响是困难的。 突破:利用学生讨论以及视频,材料等直观的的方式,来突破本课难点。 二、教学和学法分析 (1)学情分析 农村中学的学生由于受到活动范围、家庭条件,生活习惯等制约,大部分孩子没有脱离原来小学的跟随模式,自学能力差,阅读书籍少,接受社会信息的突击也少,造成知识面不广,对事物的理解能力较弱。 突破:将教材知识点直观化,形象化,借助活动,图片,视频等创设趣味性的问题情境,达到深入浅出的目的,为学生提供充分自我发挥空间。 (2)教法教学分析 教法:启发式教学是本课主要的教学方法,它基本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而就本课具体内容而言,可以一边了解华佗,张仲景,司马迁的生平事迹,一边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的治学态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01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商鞅变法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知识点梳理 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 商鞅变法 考点解读 考点提示 商鞅变法 知识经纬 知识清单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之商鞅变法 369634 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 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剧烈变化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__①__的重要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社会经济方面的变化 农业发展: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兴修水利,农业生产有较大发展。 手工业技术进步:冶铸、纺织、漆器工艺等都有新成就。 商业日趋活跃:邯郸、临淄、宛、陶等城市成为繁荣的商业中心。 阶级关系变化:____②____确立旧贵族势力开始向新兴地主转变,出现自耕农等新的阶层。 (2)政治方面的变化 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带来上层建筑的改革。战国时期,社会的发展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制度,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以选贤任能、奖励军功来改革世卿世禄,以实行俸禄制来取代封邑制,以中央集权制来代替君主与贵

族联合执政。达到这些目的的最有效途径是变法改革。 (3)军事方面的变化 春秋时期的战争以争霸为主;战国时期主要是兼并战争。为了在战争中把握主动,各国都致力于变法改革,努力发展生产,增加人口,扩充实力。为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很多国家都进行了改革变法。 (4)文化领域的变化 在文化领域,私人讲学风气兴起,民间办学兴盛,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格局。思想文化领域呈现繁荣景象,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学派陆续诞生,___③___出现的热烈局面。其中,提倡顺应形势进行变革,主张以法治国的法家学说,最合乎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 2.风起云涌的改革和变法 (1)各国的改革与变法 a春秋时期的变革 齐国的管仲改革:大力发展农工商业,整顿和发展军备,改革赋税制度。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政策,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鲁国实行“初税亩”,公开承认了___④___。 b战国时期变法改革潮流的出现 进入战国时期,各国统治者都希望通过变法改革实现富国强兵,达到对内巩固统治,对外争取兼并战争胜利的目的。于是变法改革成为一股强大的时代潮流,在各国蓬勃兴起。 c战国时期的重要变法有: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齐国、赵国和韩国等也陆续进行了变法改革。 (2)共同点 目的:___⑤___ 措施:承认土地私有,发展农业生产;强化国家职能 指导思想:法家 3.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 (1)秦国的社会状况:偏居关中;文化落后;国君集权;民风质朴。 (2)秦孝公的励精图治。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 1.公孙鞅入秦 2.商鞅变法的措施 (1)经济措施:“废井田,开阡陌”;___⑥___,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2)军政措施:___⑦___,按军功授爵;严禁私斗;废除“世卿世禄制”;建立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推行县制;“燔诗书而明法令”;移风易俗。 富国强兵的秦国——商鞅变法的意义 1.商鞅变法的结局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即位。秦惠文王的亲信诬告商鞅谋反,惠文王下令发兵捕拿商鞅。商鞅兵败被杀,尸体在咸阳被车裂示众,为变法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商鞅本人虽死,但他“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桑”等改革措施却保留下来,新的生产关系和设县、什伍户籍等政治体制也在秦国确立,再也无法动摇了。 2.作用: 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开始了___⑧___建设;经济上,从根本上改变了旧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秦国的农业生产;军事上,极大地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对外兼并战争取胜和战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总之,它废除了旧制度,创建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壮大了国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3.局限: 原因:商鞅变法处在一个新旧历史交替时期,新旧势力斗争异常激烈的历史特点和变法的阶级属性。 表现: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加重对人民的剥削与压迫;并未与旧制度、旧文化、旧习俗彻底划清界限(承

20XX两汉政治经济制度知识点总结.doc

2017两汉政治经济制度知识点总结 《2017两汉政治经济制度知识点总结一:考点指南 1、郡县制与封国制的并存 认识郡国并行制是西汉初年的地方行政制度。分析封国制产生的原因、特点;归纳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并认识王国问题解决的意义。 2、察举制; 认识察举制是汉朝重要的选官制度、并理解其概念及目的。归纳察举制在两汉的演变及影响。 3、编户齐民 认识编户制度是汉朝的行政管理制度和赋税制度;掌握该制度的目的、内容及影响。 《2017两汉政治经济制度知识点总结二:重点和难点精析 1、汉承秦制的主要含义 ①承袭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②承袭秦朝的监察制。汉武帝发展为刺史制度,监察郡国等地方高官。东汉时,刺史地位进一步提高,后成为地方长官,掌军政。 ③承袭秦朝的郡县制,郡守县令的任免权归皇帝。 ④承袭秦的田租、户赋徭役、兵役制,西汉发展为编户制度,以加强对人民的管理和控制。 2.两汉政治、经济制度的革新 两汉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史称汉承秦制。两汉社会制度比起秦朝更加完备,汉朝在废除苛法的前提下,进行革新。包

括:刺史制度、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察举制、编户齐民等。在这些内容中,主要是围绕着三个方面的关系与矛盾展开的,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矛盾、选用官吏的形式,对百姓的管理。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通过刺史制度,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监察;此外,通过推恩令和附益之法,削弱和限制藩王的活动。在选用官吏的形式中,以察举即选举(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为最主要的途径之一。通过实行编户制度,加强对百姓的管理。 3、编户制度 编户齐民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秦始皇统一后,对赋税制度进行了统一和改革。公元前216年,命全国各地自报占有田亩数目,即文献记载的令黔首(百姓)自实田。这是我国历史上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土地登记制度的开始。秦朝还规定田租十税一,人民有服徭役、兵役的义务。汉代,承袭和发展了秦朝这一制度,一套完整的封建管理制度和赋税制度正式形成。西汉政府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人口,剥削农民。编入户籍的民户,主要是广大农民,但也包括无爵位的地主和小官吏,其中人数最多的是自耕农。 编户齐民具有独立身份,依据资产多少划分大家、中家、小家三等,隶属地方政府,承担国家赋税、徭役、兵役,资产多者多纳税。农民的主要负担有四项,即田租、人口税、兵役、徭役(或纳更赋以代役),编户齐民制度有利于国家对农民征收赋税。 《2017两汉政治经济制度知识点总结三:知识拓展 怎样认识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1)原因与含义:在中国古代,封建经济的特点是自然经济,农业是最主要的生产部门,农业生产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封建统治者非常重视农业,采取各种措施保证经济政策向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方面倾斜。重农抑商政策是历代封建王朝一直奉行的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和政策。 (2)产生和发展:重农抑商政策产生于战国时期,最早在魏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关于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是历史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下面是 小编整理的商鞅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及意义。希望对奋战在历史考题里的 你有所帮助。 1商鞅变法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的过渡时期, 在这一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导致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逐步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地主和农民两大对立的阶级的产生。新兴军 功地主阶级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要求获得相应的政治权利,从而引起了社 会秩序的变动。因此,纷纷要求在政治上进行改革,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 主阶级统治。各国纷纷掀起变法运动,如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等。战国初期,秦国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和赋税改革,都晚于其余 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落后于齐、楚、燕、赵、魏、韩六个大国。为了增强 秦国实力,在诸侯国的争霸中处于有利地位和不被别国吞并,秦孝公引进人才,变法图强。 1商鞅变法的内容秦孝公于公元前359年命商鞅在秦国国内颁布《垦 草令》,作为全面变法的序幕。其主要内容有:刺激农业生产、抑制商业发展、重塑社会价值观,提高农业的社会认知度、削弱贵族、官吏的特权,让国内 贵族加入到农业生产中、实行统一的税租制度等改革方略。商鞅变法第一次 变法《垦草令》在秦国成功实施后,秦孝公于公元前356年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在秦国国内实行第一次变法。其主要内容有:(1)颁布实行魏国李悝的 《法经》,增加连坐法法律,轻罪用重刑;(2)废除旧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 禁止私斗,颁布按军功赏赐的二十等爵制度;(3)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特别奖励垦荒;规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劳役和赋税,以农业为“本

政治社会化

1 浅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下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摘要】大学生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他们对社会主流政治文化认同与否直接关系到自身的成长,关系到主流意识形态的维护、传播,进而关系到社会政治体系的运行。因此,以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顺利实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目标,也是摆在理论工作者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立足于政治社会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试图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政治社会化功能的阐释,论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政治社会化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政治社会化的概念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解析 在“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界定上,学术界存在的比较有影响的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方面。所以本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社会条件下,在一定历史时期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或政治集团,为了实现其政治目标和统治任务而进行的,以侧重于思想理论灌输为主的以政治教育为核心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等方面的综合性教育实践活动。 (二)政治社会化的概念解析 关于“政治社会化”这一概念,自1958年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提出以来,有许多学者对其做出过界定。在伊斯顿的理论视野中,政治社会化是人们获得其政治倾向和行为模式的过程,是社会将知识、态度、规范、价值等政治取向从一代传到下一代的方式。阿尔蒙德和鲍威尔认为,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形成、维持和改变的过程。每个政治体系都有发挥政治社会化功能的结构,它们影响政治态度,灌输政治价值观念,把政治技能传授给公民和精英人物。格林斯坦则从狭1张耀灿,陈万柏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4页

商鞅变法试题

《商鞅变法》试题 1.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最主要目的是 A.吸引商人把钱财投人农业B.鼓励人民从耕织中求功名 C.防止商人和高利贷者兼并土地D.满足发动兼并战争的需要 2.商鞅变法奖励军功,建二十等爵制,使得 ①有军功的农民可以得到官爵成为中小地主②按军功定尊卑,废除世卿世禄制度 ③中央集权建立起来④贵族失去了通过军功加官晋爵的机会 A.①②B.③④C.③D.④ 3.下列关于商鞅变法推行县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其目的是加强中央对基层的控制B.县制的推行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商鞅是中国推行县制的第一人D.县的长官由国君直接进行委派 4.商鞅变法中提到“燔诗书而明法令”,这一措施的实质是 A.宣传法家思想B.依法治国C.富国强兵D.思想文化上的专制 5.商鞅变法强制推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政策,其主要目的是为了 A.革新中国婚姻制度B.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C.打击旧贵族势力D.发展农业生产 6.右图是1975年湖北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出土的武士斗兽纹铜镜,表现了商鞅变法后秦人形成的 A.法制意识 B.重农精神 C.娱乐意识 D.尚武精神 强化提高 7.商鞅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统称为六虱,认为应该统统毁灭。其实质是 A.统一思想 B.加强中央集权 C.思想文化专制 D.打击旧贵族的势力 8. 商鞅变法的各项措施中,最明显、最直接触犯旧贵族利益的是A.废井田,开阡陌B.奖励军功C.建立县制D.禁止弃农经商 9.商鞅变法措施中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最深远的是 A.废井田,开阡陌B.实行县制 C.奖励耕织,废除贵族特权D.限制工商业者的活动 10.下列变法措施中有利于确立封建地主阶级政治地位的有 ①实行二十等爵制②实行连坐法③废除世卿世禄制④“燔诗书而明法令”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课外延伸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 轻重被刑大小。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避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孝公已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三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 (1)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变法法令得以推行的原因何在? (2)据材料二、三分析,商鞅变法产生了哪些主要的社会影响?

课标要求:商鞅变法

第2单元商鞅变法 一、课标要求: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二、知识结构: 1、时代的要求——春秋战国时期是大动荡、大变革时代 经济: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新兴地主阶级发展壮大。 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强大,分封制和宗法制遭到破坏。 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军事:诸侯争霸,战乱不断 思想:私学兴起,形成百家争鸣局面,法家思想顺应时代潮流。 2、秦国摆脱落后,实现富国强兵的需要 1、秦国国君立志改变落后状况,推行社会改革,并发布求贤令, 吸引有志之士; 2、商鞅投秦,主张变法: 国君权力集中,奴隶主贵族势力较弱; 注重实用、讲求功利的发家学说容易得到认同 民风质朴,充斥尚武精神 其它国家的改革变法为秦国提供了一定的经验教训。 三家分晋,遏止秦国发展的力量大大削弱 中原士人游说各国,为秦国招揽贤能提供了可能性 开始:从公元前356年开始,卫鞅两次在秦国全面推行变法 内容:(完成思考与讨论第2题) 结果:“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 1、政治:打击了血缘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开创了封建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废除旧的生产关系,确立土地私有制,激发农民积极性, 促进封建经济发展,增强了国力, 3、军事: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4、对后世:它不仅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经济和政治基础,而且 对后世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1、轻罪重刑, 轻视了教化;连坐法加重了对人民的压迫。法律严苛, 容易造成统治者的暴政; 2、文化高压政策不利于思想文化发展; 3、改革不彻底,并未与旧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4、重农抑商,造成封建社会对商业和商人长期歧视,阻碍了商品经 背 景 影 响 过 程 商 鞅 变 法 必 要 性 历史机遇 有利条件 积极 作用 消极 影响 可能性

中国传统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传统政治社会化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封建君主本身的政治社会化,亲缘地缘政治社会化,表彰,政治录用等途径。这六种主要途径都围绕着一个中心,为君主和封建统治者服务。笔者在研究具体途径的基础上还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传统政治社会化影响因素效果 一、政治社会化的途径 (一)家庭教育 家庭是个体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是政治社会化的第一位施行者。个人从出生到成为社会的一员,最主要的生活场所就是家庭,家庭属于间接社会化组织。家庭在对儿童人格塑造、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基本的政治常识的学习诸方面都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社会中,社会单元是家庭而不是个人,家庭才是当地政治生活负责的部分,在家庭生活中灌输的忍耐和服从思想,是培养一个人以后忠于统治者并顺从国家政权特训的重要场所。中国古代社会是典型的家国同构,君父一体的伦理型结构的社会。这种伦理关系是古代社会秩序的直接依据。 (二)学校教育 学校是传播文化的专门机构,是直接的,系统化的、强有力的政治社会化途径。封建统治者总是通过控制教育,把有利于巩固统治秩序的思想、理论灌输给民众,把民众的思想、言论、行动纳入大一统的轨道,自汉武帝以来,以“官学”儒学为核心的封建政治文化其统治地位一直难以撼动且影响日益深远和广泛,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一个重要的原因正是在于儒家思想几乎垄断了中国古代的世俗教育。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儒学得以传播和延续,保持着中国封建时代“正统意识形态的地位。 (三)亲缘地组织 在传统中国,家族、宗族是介于君权与父权之间的一种权威,起到家庭所不能起到的教化作用。“父兄所不能教者,宗子能教之,父兄可从宽而宗子可从严也”。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特别重视宗族的社会,宗族在其成员的生活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并且宗族还在社会管理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古代“社会皇权不下县”宗族起到了弥补政府在基层的空白。宗族在古代社会充当的是一个公共服务的角色,开办学校、组织救济宗族成员,在这个过程中就实现了对宗族成员的社会教化。 (四)君主 封建君主是封建社会最高的施化者。封建君主的政治社会化具有双向性,一方面封建君主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政治社会化,君主通过神化自己,宣扬君权神授,建立起自己的绝对权威;另一方面君主又通过自己的权利把自己的意志向全社会灌输。君主的意志的传达是中国传统政治社会化的最终目的,中国古代社会君王具有绝对的最高权威,君主认为自己是上天的儿子是天子,是上天的代言人代表上天来统治广大民众。君主通过神化自己来获得统治合法性,来确立自己的神圣地位。当民众对君主的地位和权威深信不疑的时候,这种政治社会化的目的就达到了 (五)表彰 在中国传统社会,君主的表彰是面向全社会的。既有对各级封建官吏的表彰,同时也有对直言、忠义、孝悌等各种符合儒家道德的模范人士的表彰。这些被表彰者中既有士大夫也有庶民。对被表彰者而言则实现了最高人生追求,得以青史留名挂不能够光宗耀祖。对于君主而言,表彰的意义就是要通过奖惩以体现王者的权威和恩典,同时,更是为群臣百官树立了居官表率,体现了君主对于循吏教化功能的激励和推动。君主政治就是通过这样驯化和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顺从的民众。 (六)政治录用

商鞅变法知识点梳理

一、历史背景: 1、政治:分封制、宗法制遭破坏,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2、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生产力得到发展(改革变法的根本原因) 3、军事(主观动力):争霸战争需要“富国强兵”(变法的直接推动力) 4、思想:1、春秋时期,百家争鸣,思想大解放。 2、法家学说成为改革的思想武器 5、有利的历史条件: (1)秦孝公支持 (2)国君拥有比较集中的权力,守旧势力相对薄弱 (3)法家学说受到秦国君臣民众的认同 (4)当地民风质朴,具有尚武精神 (5)各国变法为商鞅变法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二、变法的内容: 措施 内容 作用 以农致富的经济改革 1、废井田, 开阡陌【核心】 “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度,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提高了其发展农业的积极性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鼓励农民努力耕织,生产粟帛多的,可以受到奖励,免除徭役,认为工商业是“末业”,凡从事工商业或者因懒惰而陷于贫穷的,都要受到惩罚,全家大小都投入官府充当奴婢。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了积极的作用 3、统一度量衡 国家颁行标准的度量衡器,要求秦国人必须严格执行,不得违犯. 为人们从事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奖励军功,加强集权 1、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 规定按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官吏从有军功爵的人中选用.人们按照爵位高低占有不同数量的田宅、奴婢严厉禁止私斗,凡擅自私斗者,视情节轻重处以不同刑罚. 2、废除“世袭世禄制” 宗室成员没有立军功者,要除掉其宗室属籍,剥夺其贵族身份,以此鼓励宗室贵族建立军功。 严格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

商鞅变法与秦统一六国(胡之文)

姚安县龙岗中学“二·三·六教学范式”导学案 班级:学生姓名: 年级七年级学科历史课程标题第七课、商鞅变法与秦统一六国课型新课主备教师胡之文参与教师张鑫、董洪、 印数备课组长签名教科处审核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教学,了解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情况;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提高我们初步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商鞅、李冰等历史人物的评价,提高我们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的分析,认识到:改革求发展、改革求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勇于投身改革的人,定会受到后世的崇敬。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难点:生产技术的进步,商鞅变法与大变革时代之间的关系。 二、课前预习: 1、说说战国时期的主要改革。 2、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3、谈谈秦统一六国的标志及历史意义。 三、合作学习: 阅读教材,小组讨论,做小主人,完成下表。 原因: 商 鞅时间: 变内容: 法 作用: 铁农铁器时代: 具和 牛耕牛耕的推广: 的推 广意义:

都修建者: 江工程性质: 堰影响: 秦标志: 统 一 六 国历史意义: 四、课堂检测 A类 1、任用商鞅变法的秦国国君是。 2、秦国成为战国最强的国家的主要原因是。 3、秦国统一中国的时间是。 B类 简答:李冰的功绩是什么? C类 简答:秦统一六国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是什么? 五、应用拓展 商鞅虽死但商鞅变法是否成功?为什么? 六、学生学习反思: 1.我的收获: 2.我的疑惑: 七、教师教学反思:

两汉政治经济制度

两汉政治经济制度 任何统治阶级为维持统治,都会根据政治、经济的形势和政治需要,确立自己的统治思想。作为封建大一统开始形成时的秦汉统治者,在确立统治思想方面进行了种种探索。战国时期的泰国,有实行法治的传统,商鞅就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秦国的丞相李斯与韩非是同学。战国时的法家集大成者韩非,更是受到秦王嬴政的赏识,嬴政在看到韩非的书后说:“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后韩非在秦国因被李斯嫉妒而侵害,但他的思想被嬴政采纳,法家思想成为秦的统治思想。秦始皇以吏为师、崇尚法治,实行严刑峻法,将法家思想定为一尊地位。法家思想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建立的需要。 西汉王朝是在农民大起义摧毁了暴秦统治基础上建立的,汉高祖及臣下,多数是秦末大起义中出现的下层人物,他们能比较认翰的思考秦亡的教训。汉初统治者面临经济凋敝的局势,为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统治秩序,确立了以道家“无为”思想为特征的黄老政治为统治思想。刘邦实行的恢复经济、轻徭薄赋、约法省禁就是黄老政治的具体体现。在刘邦、孝惠、高后、文、景统治的五六十年间,一直实行黄老政治。黄老政治的实行,恢复了经济、稳定了统治。 到汉武帝时这种情况有了变化。黄老政治的实行,诸子

百家学说的流行,不适应思想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进而在太学和地方学校中,讲授儒家经典,通过考试合格者可入仕。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历代的统治思想。但是,董仲舒兼采百家之长,融儒法为一家。汉武帝虽尊崇儒术,但实际上是“霸王道来之”,儒法并用,是经过改造的儒家思想。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制度。封建皇帝个人专断独裁,控制一切军国大事,地方一切权力集中于中央,中央一切权力集中于皇帝。 战国时的韩非提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理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践了韩非的理论,通过创行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和郡县制,采取了一系列经济和文化措施,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汉承案制,刘邦承袭了秦始皇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历经惠、文、景帝,到汉武帝时,通过解决王国问题,进一步控制了地方政权;又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确立了封建君主专制主义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两汉时采取中外朝制度和设立尚书台,实行刺史制度和上计制,从而完善了这一制度。到东汉初,这一制度进一步加强并定型。 这一制度是建立在封建生产方式基础之上的,适应了封建地主阶级政治、经济的需要,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

第8课 商鞅变法

七年级历史导学案(上) 第8课商鞅变法 教师寄语: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学习目标: 1、了解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2、通过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的分析认识产生的历史作用,培养和提高分析能力。通过商鞅历史人物的评价,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通过商鞅变法以及历史作用的分析,认识到:改革求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勇于投身改革的人,定会受到后世的崇敬。 重点难点 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难点:商鞅变法产生的历史作用 课前热身: 基本要求:阅读课本正文,勾划知识要点,完成下面填空。 1、背景:①战国前期,的普遍使用和的推广,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②秦孝公深感落后挨打,决心改革。 2、开始时间、人物:年,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3、内容:①,②,③,④,⑤ 。 4、影响:(1)性质: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改革。(2)使秦国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秦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3)秦军战斗力大大提高了。(4)秦国社会经济得到发展。战国后期,秦国修建了和两大水利工程。 一、课堂探究:(试一试,你能行!) 基本要求:首先自主解决,探索答案;然后小组合作探究,共同完成;再后展示成就,师生共同点评。 探究一:商鞅变法主要内容有哪些?产生了哪些影响? 探究二: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如果成功了,分析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探究三:商鞅为变法车裂而死,值吗?为什么? 二、课堂小结:(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三、巩固提升:(做一做,相信你会有很多收获!) (一)单选题。 1、战国前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 A、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B、农业技术的进步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农业产量的提高 2、商鞅变法发生在() A、商朝 B、西周 C、春秋 D、战国 3、支持商鞅变法的国君是() A、齐桓公 B、秦穆公 C、秦孝公 D、秦始皇 4、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也有重要影响的是() A、允许土地私有 B、中农抑商 C、实行连坐 D、推行县 5、秦国之所以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其主要原因是() A、重视兴修水利 B、秦王能力很大 C、地理位置优越 D、实行商鞅变法 6、战国后期,秦国修建的两大水利工程有() ①灵渠②都江堰③郑国渠④白渠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商鞅 (1)从材料可以看出商鞅对变法的态度是什么? (2)商鞅领导了战国时期的哪国进行变法? (3)商鞅变法给该国带来哪些变化? (4)商鞅有哪些值得你借鉴的地方? 四、学习反思。

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 教学目标: (1)识记和理解:记住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标志,商鞅开始变法的时间和变法的主要内容,理解商鞅变法的原因及意义。 (2)能力和方法:培养从历史图像和历史文物中提取有用信息以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分析商鞅变法原因,措施,影响以及变法成功的原因,培养和提高分析能力。学习分析事物因果关系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改革对历史的推动作用,正确对待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的改革。了解以秦孝公和商鞅为代表的改革派和以公子虔和公孙贾为代表的保守派的思想和行为,激发是非分明,爱憎鲜明的情感。从商鞅为改革而死的人生经历,感悟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1,商鞅变法的内容2,商鞅变法的评价 二。难点:1,改革派和保守派的观点分歧。 2,商鞅变法的某些措施的含义及作用。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查阅资料编排历史短剧 教学方法:问题法,情境体验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公元前356年,秦国的一位大臣在秦国都城的南门放了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宣布说,谁能把木头从南门从搬到北门,就可以得到“十金”的奖赏。搬一根木头不是什么难事,可是能到如此高的奖赏,老百姓觉得太奇怪,不知其中有什么名堂,都不敢去搬动木头,见此状况,这位大臣就提高了奖励规格,说:那就赏50金吧。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有人将木头从南门搬到北门。这位大臣立即兑现奖励。通过这件事,秦国人相信这位大臣是个讲信用,说话算数的人。同学们你知道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吗?(学生回答)。 (师)对,他就是商鞅。商鞅在秦国进行了一场改变社会性的大变革。历史上称这变革为商鞅变法,大家想知道变法是怎么回事吗?(学生回答)(师)好,今天让我们回到两千多年前的那动人心魄的改革年代。 讲授新课: (师)首先我们来了解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也就是我们课本上的第一个问题:秦孝公求贤(点图) 大家先阅读课本第一自然段,思考下列两个问题: (1)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标志是什么? (2)此时秦国的社会状况如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