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 阴阳五行 --中医学基础

第一章 阴阳五行 --中医学基础

第一章 阴阳五行 --中医学基础
第一章 阴阳五行 --中医学基础

第一章阴阳五行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人们对各种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进行概括发展而成的、关于物质世界最一般运动规律的理性认识。中国古代哲学,是古人对宇宙的发生、发展、变化的本源和规律的认识,是中国古代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古人用以解释物质世界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哲学思想。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科学体系。医学要探索生命的奥秘,寻求保健和治病的方法,就必须借助哲学,借助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知方法来建构自己的理论。诞生于中国古代的中医学,充分地借助了当时先进的哲学思想,解释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归纳出关于健康与疾病的某些规律,并用以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在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有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这些哲学思想被广泛地运用于中医学的每一层面,只有深刻地领会这些哲学的内容,才能有效地学习并掌握中医学的理论。其中精气学说(又称为“元气论”、“气一元论”)是

中国古人认识世界的自然观,有丰富的内涵,因其融入于中医学的理论之中,渗透到医学领域的各个层面,并由此产生了中医学的气论内容,故为避免内容重复,此处不再独立为节,于后章相关内容中简要述之。

第一节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研究阴阳概念的基本内涵及其运动规律,并用以解释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哲学理论。阴阳学说渗透到医学领域后,成为中医学重要而独特的思维方法,深刻地影响着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成书于秦汉的《黄帝内经》,就是凭借着包括阴阳学说在内的古代哲学思想和思维方法,建构了中医学的理论。因此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地用于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中医学在运用阴阳学说的时候,对其进行了发展和充实,借用大量的医学实例详细地阐发阴阳的相互交感,以及由此产生的相互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关系,使抽象的哲学阴阳概念得到了深化和细化。医学中的阴阳虽然源于哲学,但已不完全等同于哲学的阴阳,而是具有丰富的医学内涵。

一、阴阳的概念

阴阳学说源于古人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宇宙万物的长期观察。阴阳的最初涵义是非常朴素的,在万事万物中太阳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影响最大。人类与太阳的关系最为密切,人们将日出后的白昼称为阳,将日入后的黑夜称为阴。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阳日”、“晦月”等具有阴阳涵义的表述。西周时期《诗经》所用的“阳”、“阴”二字,就具有温热与寒凉、向光面与背光面的意义。西周末期已经将阴和阳抽象为两种对立的物质或势力,并用以解释地震的形成。哲学意义上的阴阳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的,此时的哲学家,不但认识到事物内部存在着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也认识到这两个方面是不断运动变化和相互作用的,还认识到阴阳的相互作用是推动宇宙万物产生和变化的根本动力。这一时期的哲学家们,已经把阴阳的存在及其运动变化视为字宙的一种基本规律,并广泛地运用阴阳双方的对立互根、消长转化等关系,解释宇宙万物的形成,以及宇宙万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可见阴阳学说是古人以观察太阳活动为背景形成的。从对日光向背之原始涵义,经过广泛的联系,逐渐抽象出阴阳的概念及阴阳的对立统一规律,用于认识宇宙万物。这一学说的完整、系统地表述,应归功于成书于这一时期的《黄帝内经》。

中医学中的阴阳概念,既有生活常识的阴阳内涵,也有哲学层面和自然科学中医学层面的内涵,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后两者。所谓哲学层面的阴阳又称为属性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概括,仅用于对事物的属性予以标识,体现了事物对立统一的法则。阴和阳,既可以标识自然界相互关联而又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的属性,

也可标识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即所谓“阴阳者,一分为二也”(《类经·阴阳类》)。

所渭自然科学中医学层面的阴阳,特指人体内密切相关的相互对应的两类(种)物质

及其机能的属性。其中阳(又称为阳气),是对具有温煦、兴奋、推动、气化等作用的物质

及其机能属性的概括;阴(又称为阴气),是对具有滋养、濡润、抑制、凝聚等作用的物质

及其机能属性的概括。

二、阴阳的特性

中医学理论中的阴阳具有相关性、普遍性、相对性,以及属性的规定性。

所谓阴阳的相关性,也称为关联性,是指用阴阳所分析的对象,应当是同一范畴、同一层面的事物或现象,只有相关联的事物,或同一事物内部的两个方面,才可以用阴阳加以解释和分析。不同层面、不同范畴的事物,如果在阴阳属性上没有相关性,就不能进行相互对立的阴阳属性的划分,否则是没有意义的。

所谓阴阳的普遍性,也就是广泛性。虽说事物的阴阳属性划分方法有其局限性的一面,但从其形成之时,人们就试图用它揭示宇宙万物形成之奥秘,广泛地用以认识宇宙万物的发展与联系,大到天和地,小到人体性别男女及体内的气血;从抽象的方位之上下、左右、内外,到具体事物的水火、药物的四性五味等,无一不是阴阳的体现。

所谓阴阳的相对性,是指各种事物或现象及事物内部对立双方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而是相对的。阴阳的相对性又表现在阴阳的可分性、阴阳的相互转化,以及划分事物阴阳属性前提或条件改变时,事物的阴阳属性也会随之改变等方面。

所谓阴阳的规定性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事物阴阳属性的不可反称性。例如就温度而言,温暖的、炎热的为阳,寒冷的、凉爽的属阴;就气象变化而言,晴朗的天气为阳,淫雨的天气为阴;就不同的时间段而言,白昼、春夏为阳,黑夜、秋冬为阴;就方位空间而言,东、南、上、外、表、左为阳,西、北、下、内、里、右为阴;就物体存在的性状而言,气态的、无形的为阳,液态、固态、有形的为阴;就物体的运动状态及运动趋向而言,凡运动着的、兴奋的、上升的、外出的、前进的为阳,静止着的、抑制的、下降的、内人的、后退的为阴等等。阴阳学说对事物属性的这种规定,在前提不变的情况下,已确定的属性是不变的,如寒与热的属性,寒被规定为阴,就不能反称为阳;反之,热被规定为阳,同样也不能反称为阴(见表1—1)。

表1一1 事物阴阳属性归类表

二是中医学根据自身的需要,将人体内具有温煦、推动、兴奋作用的物质及其功能规定为阳,而将人体内具有滋润、凝聚、抑制作用的物质及其功能规定为阴。阴阳学说的这一规定性相对于哲学中的对立统一法则而言,具有其局限性,但在医学领域却是其优势所在。例如将具有温煦、推动、兴奋作用的物质及其功能的不足称之为“阳虚”,其临床必然有畏寒怕冷、肌肤不温、精神萎靡的症状,治疗时运用附子、鹿茸等补阳的药物才能获得良效。如果没有阴阳学说的这一规定,就可能把畏寒怕冷、肌肤不温、精神萎靡的病变称为“阴虚”,那么就会无章可循,无标准可言。可见,阴阳学说这一古代哲学思想被应用到医学领域以后,不但成为解释人体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指导疾病诊断、防治的思维方法,而且与医学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中医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所以医学中的阴阳,既有哲学的一般属性,又有医学的特定内容,例如阴虚、阳虚,补阴、补阳中的阴和阳,就

具有物质本体的特定内涵。

三、阴阳的相互关系

阴阳的相互关系是阴阳学说的核心内容,主要为阴阳的相互交感所引发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关系。

所谓阴阳的相互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影响、相互交流,并由此产生各种相应的变化和反应。交,即交合、交流;感,即感应,指事物间在物质或信息的交流过程中,双方所产生的各种变化或反应。阴阳的相互交感是宇宙间万事万物生成演化的肇端。阴阳学说对阴阳的相互交感作用十分重视,认为能维持或进行正常的交感,事物就会健康的发展,否则就会受到伤害,甚至凋亡。可见阴阳的相互交感,是阴阳之间产生各种联系的前提和基础。

1.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对立制约,是指相互关联的阴阳双方,彼此间存在着互相

抑制、排斥、约束的关系。

阴阳的对立制约关系是宇宙间普遍存在的规律,阴阳双方始终处于差异、对抗、制约、排斥的矛盾运动之中。阴阳之间的相互对立制约关系,是促进事物运动发展的内在动力,如上半年从冬至春及夏,气候由寒转温变热,这是自然界属阳的温热之气制约了属阴的寒凉之气的结果;下半年从夏至秋及冬,气候从热转凉变寒,这是属阴的寒凉之气制约了属阳的温热之气的结果。人体也是如此,清晨人从睡眠中清醒,是阳制约了阴;夜晚人从清醒转人睡眠,是阴制约了阳,因为阳主兴奋,阴主抑制。

阴阳双方的对立制约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一方对另一方的制约太过或者不及,都属异常,在于人体则会发生疾病。例如《内经》所说的“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即为一方对另一方的制约太过而生病。“阳不胜其阴”、“阴不胜其阳”(《素问·生气通天论》),则为一方对另一方的制约不足。中医学将阴阳对立制约的规律广泛地用于指导疾病的治疗,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即

是在这一规律指导下确定的治疗方法。

2.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的互根互用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又相互依存、相互蕴藏、相互资生,而互为根据的关系。主要体现在阴阳互藏、阴阳互根和阴阳互用三个方面: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任何一方中都蕴涵有另一方,即阳中蕴涵有阴,阴中蕴涵有阳。宇宙中任何事物都蕴涵有阴和阳两种属性不同的成分或势力。根据阴阳互藏的道理,事物和现象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属阳的事物不是纯阳无阴,属阴的事物也不是纯阴无阳,而是根据其所涵属阴或属阳成分的比例大小而定。凡属阳的事物,所涵属阳的成分多而阴的成分少,又称阳中涵阴;凡属阴的事物,其所涵属阴的成分多而属阳的成分少,又称阴中涵阳。阴阳成分比例的大小,只是根据其模糊的隐显状态加以判断,如果事物属阳的成分大并呈显象状态,而属阴的成分小并呈隐匿状态,就可将该事物划分为属阳。反之若事物属阳的成分小并呈隐匿状态,而属阴的成分大并呈显象状态,就可将其属性判定为阴。阴阳互藏是阴阳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基础。否则阴便成为“孤阴”,阳便成为“独阳”,阴阳之间互相为用的关系也会随之破坏。

阴阳互根,是指阴和阳互为根据、互为前提的关系,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任何一方都是以对方的存在为己方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如上与下,上为阳,下为阴。没有上就无所谓下;没有下,也就无所谓上。

阴阳互用,是指在阴阳相互依存的基础上,阴阳双方会出现相互促进、相互资助的关系。如云雨的形成过程就充分体现了自然界的阴阳互用关系。“地气(属阴的水湿)上为

云”的过程,是借助阳热之气的蒸化,而“天气(空气中的水气)下为雨”的过程,要有

阴寒之气的凝聚。可见云与雨,天气与地气的往复循环过程,就是阴阳相互促进、相互为用的过程。

人体的兴奋(属阳)与抑制(属阴)过程也是如此。正常的兴奋是以充分的抑制作为

前提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充分睡眠才会有旺盛的精力;反之,只有充分的兴奋才能有效地诱导抑制,所以人们常说高效率的劳动才会有高质量的睡眠。

3.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消长平衡,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处于不断增长和消减

的运动变化之中,并在彼此消长的运动过程中保持着动态平衡。这一过程包括了阴阳的相互消长和阴阳的协调平衡两个方面。

阴阳的相互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一定时间、一定限度内存在着量的增减和比例大小的变化。所谓“消”,就是减少、变弱、衰退;所谓“长”,就是增多、亢进、加强。阴阳的消长只是阴阳运动变化的一种形式,引起阴阳消长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阴阳的对立制约和阴阳的互根互用。在阴阳对立制约的基础上,阴阳双方可以产生此长彼消和此消彼长的两种消长过程。

此长彼消。此长彼消是以制约太过的“长”为主要过程,指阴或阳给予对方的制约、对抗的力量过强时,使对方的反向作用受到约束而减弱的过程。例如四季气候的变化,上半年的气候变化,由于属阳的温热之气渐长、增加,而属阴的寒凉之气渐减、变少,所以气温就由寒转暖变热,这一过程即属阳长阴消。下半年的气候变化,由于属阴的寒凉之气渐长、增加,而属阳的温热之气消减、变少,所以气候就由热转凉变寒,此属阴长阳消的过程。

此消彼长。此消彼长是以制约不足的“消”为主要过程,即阴或阳的力量减弱(即消),不能有效地制约对方,从而使对方的反向作用加强、亢进的过程(即长)。如季节气

温变化中,盛夏之际是制约阳热的阴寒之气太少,故气候酷热。隆冬之时,热气太少,无力制约阴寒之气,故气候严寒。

在阴阳互根互用的前提下,如果阴阳之间相互促进、相互为用的作用增强时,就会产生此长彼长变化;如果相互为用的作用减弱时,就会产生此消彼消的变化。

此长彼长。此长彼长包括阳长阴亦长、阴长阳亦长两方面:是指阴阳双方处于正常的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之中,当一方旺盛或增强时,可以促进另一方也随之增长。例如人在进食后,由于补充了营养物质(阴长),于是就产生了能量,增长了气力(阳长)。同样,

胃肠功能强健,消化能力旺盛(阳长),就会有充足的营养物质转化并贮存(阴长)。在治

疗阴阳两虚证时,常常补阳也可能使阴得到恢复,此为阳长阴亦长;同样道理,通过养阴使阴气充足,阳气也会随之而旺盛,此即阴长阳亦长。临床医学常用的补气生血法、补血养气法、阳中求阴法、阴中求阳法等,都是以这一理论为根据确立的治疗方法。

此消彼消。此消彼消包括阳消阴亦消、阴消阳亦消两方面:这是由于阴阳互根互用不足造成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减少,或者虚弱不足,无力资助对方,会使对方也随之减少或虚弱。如人在饥饿时的疲乏无力,少气懒言,这是由于体内的营养物质已经匮乏(即阴消),不能释放充足的能量(即阳消)的缘故,这一现象就是阴消阳亦消。一个长期消化功

能减退(即阳消)的病人,由于不能充分地摄取食物,使体内营养物质缺乏(即阴消),不

能营养肌肉,故日见消瘦,此即阳消阴亦消的过程。临床上常见的气虚导致血虚、津亏导致气虚,以及阳损及阴、阴损及阳均属此例。

阴阳的协调平衡是指阴阳双方的消长稳定在一定限度内的和谐、匀平状态。这是万事万物自身运动所形成的最佳状态。

阴阳之间的消长变化是不间断的、无休止的、绝对的,但也是有序的。如果阴阳双方的消长变化是在一定范围、一定限度、一定时间内进行,那么这种变化的结果就会使事物在总体上呈现出相对稳定的状态,即所谓阴阳平衡协调状态,又称为“阴阳自和”。阴阳协调平衡,阴阳之间一系列主要的过程和变化就能得以顺利地进行,在于人体,就是正常的生理状态。

4.阴阳的相互转化阴阳的相互转化,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彼此

可以向其各自相反的方面转化,即“阴可变为阳,阳可变为阴”(《类经附翼·医易》)。阴阳转化是阴阳消长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事物内部双方的本质属性发生了改变。阴阳的消长是事物的量变过程,而阴阳转化是事物的质变过程。

阴阳转化是事物发展的又一过程。任何事物都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不可能是静止的、不变的。在变化过程中,其发展规律总是由小到大,然后又由盛到衰,即是说事物发展到极点时就会向其反面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生热,热甚生寒”即是其例。阴阳的相互转化必须具备特定的条件。古人所说的“重”、“极”、“甚”,都是事物内部阴阳相互转化的内在因素和必要条件。所以说:“阴阳之理,极则必变”(《类经·阴阳类》)。阴阳转化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变化过程,因此在临证中必须掌握其规律,通过调整阴阳的对立制约和阴阳的消长过程,以达到调控阴阳转化之目的。

四、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指导思想,又是中医学理论的根基,渗透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各个层面,指导了历代医家的医学思维和诊疗实践。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医学根据阴阳对立统一的观点,把人体组织结构划分为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若干部分,由于结构层次的不同,脏腑组织的阴阳属性也有区别。就大体部位而言,躯壳为阳,内脏为阴;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就腹背而言,背部为阳,胸腹面为阴。就肢体的内外侧而言,四肢的外侧面为阳,内侧面为阴。就筋骨与皮肤而言,筋骨在深层为阴,皮肤居表为阳。就内脏而言,六腑传化物而不藏,故为阳;五脏化生和贮藏精气而不泻,故为阴。就五脏而言,心、肺位于身体的上部胸腔之中,故为阳;肝、脾、肾位于身体的膈下腹腔,故为阴。具体到每一脏腑,又有心阴、心阳,肝阴、肝阳,胃阴、胃阳,肾阴、肾阳等。可见人体结构中的上下、内外、表里、前后各部分之间,以及体内的脏腑之间,都存在着对立、互根的阴阳关系,都可以用阴阳学说加以分析和认识。因此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素问·宝命全形论》)。

(二)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

人体的生理活动,可以广泛地运用阴阳学说加以说明。就人体的寤寐而言,在白昼人体内属阳的兴奋作用制约了属阴的抑制作用而占主导地位,人就处于醒寤的兴奋状态;进入黑夜,体内属阴的抑制作用制约了属阳的兴奋作用而占主导地位,人就进入休眠状态。显然人的睡眠活动就是机体内部阴阳对立统一运动的结果。

体内物质的代谢过程,主要是以阴阳互根互用的消长平衡方式进行。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各种精微物质(属阴)的补充,是在不断消耗内脏能量(属阳)’的情况下完成的;但属

阴的精微物质产生以后,又在相关内脏器官中转换为种种不同的能量,在能量产生的同时,精微物质随之消耗。前者属于阴长阳消的过程,后者是阳长阴消的过程。生命活动就在这种阴阳彼此不断的消长过程中维持着动态平衡。所以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生气通天论》)。

在属阴的物质中,气和血又可再分阴阳。属阳的气又具有生血、行血、摄血的功能;而属阴的血又具有载气、寓(藏)气、化生气的作用。可见气血之间又体现着阴阳关系的多

个层面。此外诸如营卫关系、气与津液关系、脏腑关系、经络关系也是如此。因此说:“生之本,本于阴阳”(《素问·生气通天论》)。

(三)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疾病是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而引起体内阴阳平衡失调、脏腑组织损伤,以及机能障碍的过程。阴阳学说不但可以对病理过程进行分析,还可以对引起病理过程的邪正双方加以说明。病邪可以分为阴邪和阳邪两大类。就六淫邪气而言,风、暑、热邪为阳邪,寒与湿邪为阴邪。人体的正气,又有阴精与阳气之别。在邪正斗争过程中,阳邪伤人,常易伤阴;阴邪

侵袭,常先伤阳。在邪正斗争的胜负过程中,机体阴阳失调会产生偏盛、偏衰、互损、转化、格拒、亡失等种种病理变化。这是中医学认识和分析疾病基本病理的理论依据。

1.阴阳偏盛阴阳偏盛,是指阴或阳的一方偏亢过盛,对另一方制约太过所导致的病

理变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概括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阳偏盛,是指在阳邪作用下,机体呈现出机能亢奋,产热过剩的病机,临床表现为一系列实热征象的病证,即“阳胜则热”。

“阳胜则阴病”,是指阳胜的状态下对阴的制约过度,使阴呈现功能减弱的病理状态,此即“阳长阴消”的过程。在疾病过程中,由于阳热太盛,伤耗阴液,则会引起阴液相对不足。“病”,此指受损而减少的病理状态。

阴偏盛,是指感受阴邪,体内机能受到阻滞而障碍,呈现出阴偏盛的病机,临床表现为一系列实寒征象的病证,即“阴胜则寒”。

“阴胜则阳病”,是指阴胜状态下对阳的抑制过度,使阳呈现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此即“阴长阳消”过程。在疾病过程中,由于阴寒太盛,损伤阳气,则会引起阳气相对不足。“病”,此指受损而减弱的病理状态。

2.阴阳偏衰阴阳偏衰,是指阴气或阳气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无论是阴或阳不足,无力制约对立的另一方,必然导致另一方相对偏亢。包括阳偏衰和阴偏衰两个方面。

阳偏衰,是指体内的阳气虚损,推动和温煦等功能下降,以及阳对阴的制约能力减退,导致阴的一方相对偏盛的病理状态。临床上常表现出虚性的寒证,故曰“阳虚则寒”。

阴偏衰,是指体内的阴气亏虚,滋润及抑制作用减退,以及阴对阳的制约作用下降,导致阳相对偏亢,产热相对过剩的病理状态。临床上常表现出虚性的热证,故曰“阴虚则热”。

阴阳偏盛及阴阳偏衰是临床上寒热病证形成的基本病机,也是阴阳失调病机的最根本的病理状态。阴阳偏盛和阴阳偏衰的病机,是阴阳的对立制约,以及阴阳彼此消长的关系失调所致。阴阳偏盛,其矛盾的主要方面是阴或阳的绝对值增加,因而制约对方的力量太过,故所产生的寒证或热证均属于实性证候。阴阳偏衰,其矛盾的主要方面是阴或阳的绝对值减少,因而制约对方的力量减弱,使对方相对偏盛,故所产生的寒证或热证均属于虚性证候。

3.阴阳互损阴阳互损,是指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而引起另一方逐渐不足

的病理变化。包括阳损及阴和阴损及阳两方面的病机。

阳损及阴,是指阳虚到一定程度时,无力促进阴的化生,使阴亦随之不足的病理过程。此即“无阳则阴无以化”。临证中常先有阳虚表现,继之又出现阴虚的症状。

阴损及阳,是指阴虚到一定程度时,不能滋养于阳,使阳亦随之化生不足的病理过程。此即“无阴则阳无以生”。临证中常先有阴虚的症状,继之又出现阳虚的临床表现。

阴阳互损是以阴阳互根互用为前提的。由于阴和阳互为其根、互为其用,所以当阴或阳虚衰不足时,就会发生“阳消阴亦消”的“阳损及阴”,以及“阴消阳亦消”的“阴损及阳”的病理过程。

阴阳互损与阴阳偏衰不同。阴阳偏衰中的阴偏衰或者阳偏衰,是阴阳互损病理过程产生的前提,属于病理状态;而阴阳互损则是在阴偏衰或阳偏衰的病理状态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病理过程,这个病理过程所产生的结局则是阴阳两虚的病理状态。

4.阴阳转化阴阳转化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各自相反的

方向转化,即阳证可以转化为阴证,阴证也可以转化为阳证。例如某病人因受凉感冒,症见恶寒、发热、头痛等,由于治不及时,二三日后,上述症状消失,却又出现咳喘、胸闷、咯痰表现。前者病位在表,属阳证;后者病邪人里,属阴证。此即由阳证转化为阴证。再如某病人患咳喘日久,咳喘每于冬季加重,夜间发作极甚、怕冷、咯吐大量清稀痰。近日由于天

气剧变,咳喘症状加剧,痰稠色黄、发热、体温39℃、面赤、口渴喜饮冷、舌红苔黄、脉滑数。此人原来的病证为肺寒,属阴证,现证为肺热,属阳证。此即由阴证转化为阳证的过程。此外,如表证与里证、虚证与实证的相互转化均属阴阳转化之理。

此外用阴阳学说解释病理时,还有阴阳格拒和阴阳亡失方面的内容,将在“病机”章中介绍。

(四)指导疾病的诊断

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由此所产生的各种疾病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都可以用阴阳加以说明。所以在诊察疾病时,用阴阳两分法归纳种种临床表现,有助于对病变的总体属性作出判断,从而把握疾病的关键。因此《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疾病的诊断,首先要用四诊的方法收集病史资料,然后用阴阳归类的方法,概括诸如色泽、声息、动静状态及脉象等的阴阳属性。

辨别色泽的阴阳:色泽鲜明者属阳,色泽晦暗者属阴。

辨别声息的阴阳:声音高亢洪亮、多言而躁动者,多属于实证、热证、阳证;声音低弱无力、少言而沉静者,多属于虚证、寒证、阴证。呼吸微弱者属阴;呼吸有力,声高气粗者属阳。

辨别脉象的阴阳:以脉位辨阴阳,寸脉为阳,尺脉为阴;据脉率辨阴阳,则数者为阳,迟者属阴;据脉力辨阴阳,则实脉为阳,虚脉属阴;以脉形辨阴阳,则浮、大、洪、滑属阳,沉、小、细、涩为阴。

在疾病的诊察过程中,对症状和体征的阴阳属性划分,大体可以概括其疾病的基本属性。如果从疾病的部位、性质等辨其阴阳属性,大凡表证、热证、实证者属于阳证;而里证、寒证、虚证者属阴证。只有在总体上把握了疾病的阴阳属性,才能沿着正确的思路对疾病进行更深层次的精细分析,抓住疾病的本质。因此张介宾指出:“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蔽之者,日阴阳而已”(《景岳全书·传忠录》)。

(五)指导疾病的防治

调理阴阳,使之保持或恢复相对平衡,达到“阴平阳秘”状态,是防病治病的根本原则,也是阴阳理论用于疾病防治的基本思路。

1.指导养生防病养生的目的在于延年益寿和防病除疾,养生的根本原则是要遵循自

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来调理人体的阴阳,使人体阴阳与自然界的阴阳变化协调一致。

2.确定治疗原则由于阴阳失调是疾病的基本病机,因而调理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阴阳的平衡协调,是治疗疾病的基本法则。

(1)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针对阴或阳偏盛所致的病证,要运用损其有余(即“实则

泻之”)的原则进行治疗。阳偏盛所致的实热证,宜用寒凉药物抑制亢盛之阳,清除其热,此即“热者寒之”的方法;阴偏盛所致的实寒证,可用温热药物消除偏胜之阴,驱逐其寒,此即“寒者热之”。

(2)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针对阴偏衰或阳偏衰所致的病证,要运用补其不足(即

“虚则补之”)的原则进行治疗。阳虚不能制约阴而致的虚寒证,不能用辛温散寒的药物,应当用补阳的药物,扶助不足之阳而达到制约相对偏盛之阴的目的。阴虚不能制约阳而致的虚热证,不能用苦寒清热的药物,应当用滋阴之品,资助不足之阴,以达到抑制相对偏盛之阳的目的。

阴阳互损的病理过程,可导致阴阳两虚的病理状态。故治宜阴阳双补,但是应分清主次先后。由阳损及阴所导致的阴阳两虚证,是以阳虚为主,治宜在补阳的基础上兼补其阴;由阴损及阳所导致的阴阳两虚证,则是以阴虚为主,治宜在补阴的基础上兼以补阳。

(六)归纳药物的性能

治疗疾病,不但要有准确无误的诊断和正确的治疗方法,而且还必须熟练地掌握药物的性能。中医学对药物的性能,主要从气、味和升降浮沉等方面加以分辨,而气、味、升降浮沉都可以用阴阳学说加以归纳和认识。

药性:药性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性质,又称为“四气”。其中寒、凉属阴,温、热属阳。凡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其性质属于凉性或寒性;凡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其性质属于温性或热性。所以临床上治疗热证时,就要选用寒性或凉性药物;治疗寒证时,就要选用热性或温性药物。显然药性理论是根据药物功效进行认识和归纳的。

药味:药味是指药物的酸、苦、甘、辛、咸五味。有些药物还具有涩味、淡味,但习惯上称为“五味”。其中辛、甘、淡味属阳,酸、苦、咸、涩味属阴。药味理论的形成,一是源于对药物品尝的味觉感受,如甘草之甜、桔梗之辛、乌梅之酸、黄连之苦、昆布之咸、茯苓之淡、五味子之涩等;二是根据药物效用的分析抽象,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言:“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

升降浮沉:药物的升、降、浮、沉,是指药物进入人体后的作用趋向。所谓升,是指药物具有上升及作用于人体上部的功效趋向;降,指药物具有下行并作用于人体下部的功效趋向;浮,是指药物具有向表浅部位发散的功效趋向;沉,是指药物具有向内镇敛的功效趋向。因此药物升、降、浮、沉的阴阳属性,凡具有升、浮作用的药物属阳,凡具有降、沉作用的药物属阴。

总之,无论是养生防病,还是治疗用药,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阴阳学说的相关内容加以运用。

第二节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研究木、火、土、金、水五类事物屙I生的内涵、特征、归类方法以及调节机

制,并用以解释自然界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及相互联系的一种古代哲学理论,是中国古代的唯物辩证观和方法论,涵有原始质朴的系统论思想。五行学说认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可以在不同层面上分为木、火、土、金、水五个方面,从而构成不同级别的系统结构。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维系着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的相对稳定。因此五行学说是研究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最一般的功能及结构关系的理论。

一、五行的概念

五行,是对木、火、土、金、水五类事物属性的概括。五行起源于古代的“五方”观念。古人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对生活、生产资料经过长期认真的观察,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物质,所以有“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也,是为人用”(《尚书大传‘周传》)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五材”概念,后来古代哲学家进一步引申运用,认为世界一切事物都是由这五种基本事物的运动变化而生成。前人将五种事物之间制约关系总结认为“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素问·宝命全形论》)。这是前人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五种物质之间资助、制约关系认识、抽象的实录。

五行学说一方面认为世界万物是由这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构成的,这是对世界的物质性所作出的正确认识;另一方面认为任何事物之间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不断资生、制约的运动变化之中,维持着协调、平衡的状态。

二、五行的特性

五行的特性是古人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归纳和抽象,逐渐形成的理性认识。古人根据五行的特性来演绎各种事物的属

性,分析各类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尚书·洪范》将五行的特性概括为“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木曰曲直”,指树木具有能曲能直的生长特性。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归纳为“木”。

“火曰炎上”,“炎”,有焚烧、灼热之意;“上”,即向上。“炎上”指火在燃烧时具有发光放热、蒸腾上升之象。引申为凡是具有温热、向上、升腾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归纳为“火”。

“土爰稼穑”,指土地可供人类从事种植和收获的农事活动。引申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归纳为“土”。

“金曰从革”,“从革”,用以说明金属是通过对矿石的冶炼,顺从变革,去除杂质,从而纯净的过程。引申为凡是具有肃杀、收敛、清洁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归纳为“金”。

“水曰润下”,“润”,滋润,指水可使物体保持湿润而不干燥;“下”,即向下、下行。引申为凡是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动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归纳为“水”。

五行的特性虽然源于人们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特性的具体观察,但经归纳和抽象以后的五行特性,已不再是原来所指的事物原型,而具有更广泛、更抽象的涵义,成为表示事物五行属性的标志性符号。

三、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

事物的五行属性是以五行的特性为依据进行归类的。五行归类理论的构架,是将自然界万事万物纳入木、火、土、金、水五行框架之中。五行学说对事物进行属性归类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其一,直接的取象比类法。取象,是指通过观察而获取客观事物的感性形象与外在表象,尤其是事物的功能状态。比类,就是以五行的特性为依据,与所要认识事物的特有征象进行比较,如果所要认识事物的征象与已知五行中某一行的特性相同或相类似,就可将该事物归属于五行中的某一类。例如某事物的征象与木的特征相类似,就将其归于木类;某事物的征象与火的特征相类似,就将其归于火类,等等。以五方的五行属性归类为例,东方为日出之地,充满生机,与木的升发、生长特性相类似,故归于木类;南方的气候炎热,植被繁茂,与火的炎上特性相类似,故归于火类;西部高原是日落之处,气候凉燥,万物凋落,与金的肃杀之性相类似,故归于金类;北方的气候寒冷,无霜期短,虫类蛰伏时间长,与水的寒凉、向下和静藏特性相类似,故归于水类;中原地区气候寒温适中,有利于动植物的长养,与土的生化、承载特性相类似,故归于土类。显然这种取象比类的方法属于求同方法。其二,间接的推演法。所谓间接的推演法,是根据已知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至其他相关的事物,以求知其五行属性的思维方法。在对人体的五行归类中,大部分事物的属性归类都是根据这一方法求知的。例如已知肝具有疏泄、条达、主升发的特性,属性为木,肝所主的筋体柔和,屈伸自如,符合“木曰曲直”的特性,亦属木。与肝相表里的胆,具有贮藏胆汁、排泄胆汁的功能,亦有疏畅条达特性,其属性亦为木。可见肝、胆、筋的五行属性是属直接取象比类所求知的。但是肝在窍为目、在液为泪、在志为怒、其华在爪等,只能根据肝的属性为木,而爪、目、泪、怒为肝所主,故亦属于木。显然这是通过间接推理所得的结果。通过五行归类,将自然界以及人体许多复杂的事物和现象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木、火、

四、五行的生克关系

五行学说运用相生、相克理论,解释事物之间的广泛联系,其中相生、相克、生克制化理论,用于分析事物一般状态下的调节机制;而母子相及、相乘、相侮理论,用于解释事物特殊状态时的相互关系。

(一)一般状态的调节平衡

五行之间不是孤立的、静止不变的,而是存在着资生和制约的关系,从而维持着事物之间的动态平衡,这是事物正常状态下的调节。

1.五行相生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

和促进的关系。五行之间递相资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五行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存在着“生我”和“我生”的“母子”关系。“生我”者

为“母”,“我生”者为“子”。例如水能生木,所以水是木之“母”(“生我”),木是水之“子”(“我生”)。其余类此。

2.五行相克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

的关系。五行之间递相制约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五行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和“我克”的“所不胜”和“所胜”关系。所谓“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例如水克火的关系,水是火的“克我”(即“所不胜”),火是水的“我克”(即“所胜”)。其余类此。

3.五行制化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生中有克,克中有生,以维持事物间协调平衡的正常状态。制,是指五行的生与克之间的制约关系。化,即生化,指事物的正常状态。五行制化关系是指五行的相生和相克两种关系协调并存的状态,是维持五行之间动态平衡不可缺少的两种方式。没有相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相克,事物就会产生过度的亢奋而失去协调。

五行生的关系和克的关系之间是不均衡的,有时是以生为主,克为次,此即为“生中有克”;有时是以克为主,生为次,此即为“克中有生”。只有这种生与克相反相成的矛盾运动,才能维持事物的平衡状态,也才可能促进事物的发展变化。

从上述的生克制化关系可知,五行中的任何“一行”,都存在着来自于其他事物的“生我”、“我生”和“克我”、“我克”的联系或者称为作用。

(二)特殊状态的相互影响

五行的特殊状态,是指五行的生克关系因某种因素的干扰而发生的失调状态。五行在失调状态下,相生、相克及生克制化关系要在异常状态下进行重新调整,于是就产生了母子相犯、相乘和相侮关系。

1.母子相犯母子相犯,也称为母子相及,是五行之间正常的相生关系遭到破坏后所

产生的异常变化,包括母及于子和子及于母两个方面:母及于子,是指母的一方异常时波及到子的一方,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其顺序和方向与正常调节中的相生关系一致,如木发生异常时影响并波及于火,即属于母及于子。子及于母,是指子的一方异常时就会波及到母的一方,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其顺序和方向与相生关系相反,如水的一方异常时,波及并影响于金,即属于子及于母。

2.相乘相乘即相克太过,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制约或克制,其

顺序和方向与相克一致。之所以能发生相乘,或者“所不胜”的力量太强,或者“所胜”的力量太弱,或者既有“所不胜”的太过,也有“所胜”的不足,均可导致“相乘”关系的发生。例如木克土,如果木太过,或者土不足,或者既有木太过,又有土不足,均可产生“木乘土”的相克太过(即相乘)。

3.相侮相侮即反向制约,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制约或克制,

又叫“反克”,或者“反侮”,其顺序和方向与相克相反。之所以发生相侮,或者“所不胜”一方不足,或者“所胜”一方太过,或者既有“所胜”一方的太过,又有“所不胜”一方的不足,均可引起“相侮”关系的发生。例如金克木,无论是“所不胜”金的不足,或者“所胜”木的太过,或者既有金的不足,又有木的太过,均可引起木侮金的反向相克五行中的任何一行出现“太过”或“不足”的异常时,都可能对其他四行产生影响。

可见,五行学说不仅强调了客观世界的物质性,而且可以说明世界许多物质之间的广泛

联系。这种相互联系的基本方式有二:一是在事物五行特性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进行属性归类,从而加强对事物“横向”联系的认识;二是运用五行生克乘侮、母子相及的理论,对事物一般状态和特殊状态下的“纵向”多层面联系的认知。

五、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五行学说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主要是运用五行的特性来分析和归纳人的形体结构功能特征,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各要素间的联系;运用五行的生克及制化关系,阐释人体五脏系统之间的局部与整体、局部与局部、整体与局部的相互联系;运用五行的母子相及、相乘相侮,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自然界五运六气变化规律及其对人体五脏系统的影响等。五行学说的这些广泛应用,不但具有理论价值,而且还具有指导临床诊断、判断或预测疾病的发展转归、指导治疗和养生康复的实践意义。五行学说在医学中的应用,加强了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以及人与外界环境是一个统一整体的论证,使中医学的整体理论更具系统化。

(一)说明脏腑的生理及相互关系

为了深刻地认识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联系,古代医家很自然地借用了具有系统论思想的五行学说建构医学理论,解释脏腑的生理及其联系。

1.解释人体的组织结构中医学在五脏配五行的基础上,以比类的方法,根据脏腑组织的性能特点,将人体的组织结构分属于五行,以五脏(肝、心、脾、肺、肾)为中心,

与六腑(实为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相配合,联系五脏支配的五体(筋、脉、肉、皮、骨)、所主的五官(目、舌、口、鼻、耳),以及外荣于体表的特定组织,即五华(爪、面、唇、毛、发)等,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脏腑结构系统,从而奠定了藏象学说的

理论基础。

2.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用五行学说解释五脏的生理功能,是采用“取象比类”的思

维方法,用五行的特性与五脏的某些功能特点加以“比类”,归类于五行系统之中,以确定其五行属性。如木性曲直,畅顺条达,有升发的特征,故用以类比肝脏喜条达而恶抑郁,疏泄气机的特性和功能,故规定肝的五行属性为木;金性清肃、收敛、清洁,以此类比肺及大肠、皮毛对人体具有的清除废料,保持人体洁净的功能,故规定肺及大肠、皮毛的五行属性为金。

3.说明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医学运用五行相生、相克,以及生克制化的理论,说明五脏间的相互协同、互相制约的关系,进一步阐释人体的整体联系。

用五行相生理论说明五脏之间的协同关系。如用木生火关系,可以解释肝脏贮藏血液,调节血流量、参与生血,辅助心完成推动血液循环运行的功能;用金生水关系说明肺主行水,协助肾完成水液代谢;用水生木关系解释肾精化生阴血,滋养于肝的功能等等。

用五行相克理论说明五脏之间的制约关系。五脏间不仅存在着相互协同的滋生关系,还存在着彼此制约关系。如肾阴制约心阳,防止心阳偏亢,即可体现水克火的关系;肝气条达疏畅,可疏通脾胃之壅滞,即可体现木克土的关系;脾运化水液,防止肾所主的水液泛滥为患,即可体现土克水的关系等。

4.说明人体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五行学说的归类理论把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进行了较合理的解释,反映了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协调统一性。例如春应东方,风气主令,故气候温和,万物滋生,生机勃勃,人体的肝气与之相应,故肝气旺于春,这就把人体肝系统与自然界的春生风木之气统一了起来,从而反映了人体内外环境统一的整体观念。

(二)解释五脏系统疾病的传变规律

五脏之间在生理上的联系,决定了五脏可能在病理方面的互相影响(即为“传变”),

这种病理传变可用五行母子相及、相乘相侮的理论进行解释。

1.母子相及的病理传变母子相及的病理传变是指五脏间的相生关系遭到破坏所导致

的病传现象。临床上存在“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两种类型。

(1)母病及子:母病及子是指疾病从母脏波及到子脏的传变。例如脾胃(土)虚衰日

久,病人在长期食欲不振、脘腹疼痛不适、便溏或泄泻的基础上,反复感冒,进而出现咳嗽、咯痰、气喘等肺(金)病,即属于母(脾土)病及子(肺金)的病传过程。

(2)子病及母:子病及母是指疾病从子脏波及到母脏的传变,又称为“子盗母气”,或“子病累母”。例如肝病日久,累及于肾,出现腰膝痰痛、头晕耳鸣、夜梦遗精,或月经不调等肾虚之症,这一病理传变过程即属于子(肝木)病及母(肾水)的病传过程。

2.相乘相侮的病理传变相乘相侮的病理传变是指五脏间相克关系失常时所导致的病

传现象。临床可归纳为“相乘”传和“相侮”传两种类型。

(1)相乘:相乘传是指疾病从所不胜之脏波及到所胜之脏的传变。例如肝病患者,在

有胁肋疼痛、口苦、黄疸等症的基础上,又出现了脘腹胀闷不适或疼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的脾胃失健的症状,此即为肝木乘脾土的“相乘”病理传变过程。

(2)相侮:相侮传是指疾病从所胜之脏波及到所不胜之脏的传变,又称为“反侮”、

“反克”致病。例如咳嗽、气喘、咯痰的肺病患者,日久常伴有心悸、怔忡、面舌色青紫之心病症状,此即为肺(金)反侮心(火)的病传过程。

五行学说认为,五脏之间的疾病是可以相互传变的。一脏有病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影响到其他四脏;任何一脏均可感受来自于其他四脏的病理影响而发病。临床实践

中应当从病人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病证的具体特点和病人自身体质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把握不同疾病的具体传变规律,才能有效地治疗疾病。

(三)指导五脏系统疾病的诊断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脏有病,其功能紊乱时,可以通过诸多途径反映于体表的相应组织器官,在色泽、声息、形态、脉象等诸多方面显现出异常的变化。医生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搜集来的资料,运用五行学说的相关理论加以分析,作为诊断内脏病变的主要依据之一。

1.指导疾病的定位诊断临床根据五行归类的理论,对病人临证中所表现的五色、五脉、口腔所感觉的五味等,进行五脏定位诊断。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或口泛酸水、脉见弦象,就可诊为肝病;若口苦、心烦、面赤、脉洪数,即为心火亢盛等等。

2.判断疾病的传变趋势I临证中常根据五行生克理论,从脉象与面色的五行属性,判断疾病的传变趋势。如脾虚病人,面见青色,又见弦脉,是为肝木乘脾土(土虚木乘);肺

阴不足之证,面见赤色,脉见洪象,是心病传肺(火乘金)等等。

3.推测疾病的预后转归I临床实践中可以运用五行生克、乘侮理论,从病人的病色、病脉之间的生克关系,推测疾病的预后。如肝病面青,见弦脉,为色脉相符。如果不见弦脉,反见浮脉,则为“相胜之脉”,即为克色之脉(金克木),为逆,提示病重;若见沉脉,则属“相生之脉”,即为生色之脉(水生木),为顺,提示病轻等等。

(四)指导五脏系统疾病的治疗

运用五行学说指导治疗,主要体现于控制疾病的传变,确定治疗原则,指导脏腑用药,以及针刺取穴等方面。

1.控制五脏疾病的传变在疾病过程中,一脏有病常会在不同程度』二波及其他四脏(如前图1—3例所示)。因此在治疗时,除对所病之脏进行治疗外,还应考虑到其他相关的四脏,应根据五行生克乘侮理论,采取相应的阻断病传的措施,以控制疾病的传变,防止因病传而病情加重。如肝脏有病时可通过相生途径影响到心、肾,也可通过乘侮途径波及于脾、肺。尤其肝气太旺之证,最常发生的病传是木旺乘土,或者木旺侮金,故在肝病未发生乘脾、侮肺之前,消除肝气偏盛的同时,还应兼补脾土,或扶助肺金。脾或肺气得以顾护,就阻断了来自于肝的乘袭之邪,或反侮之邪,故有“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难经·七十七难》)之论。对其他四脏之病也应循此思路控制病传,尽早消除

疾病,防患(传)于未然。

2.确定五脏疾病的治疗原则所谓治疗原则,是指治疗疾病时的总体思路。运用五行学说的相关理论分析五脏间的关系,在确定治疗原则时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根据相生理论确定治疗原则:运用五行相生理论指导治疗,主要针对五脏之间属

于母子关系两脏失常的病证。就疾病性质而言,母子两脏关系失常,主要有虚证和实证两类,所以《难经·六十九难》为此制订了“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治疗原则。所谓“补母”,是针对母子两脏关系失调中虚证的治疗原则,此时当以补母脏之虚为主,如肝阴虚,可通过补肾阴(属水,为肝之母脏)以生肝木。所谓“泻子”,是针对母子两脏关系失

常中实性病证的治疗原则,此时应以泻子脏之实为主,如肝热证,可以通过清心泻火治之。

(2)根据相克理论确定治疗原则:运用五行相克理论指导治疗,主要针对五脏间属于

相克关系失常的病证。无论是相克关系失常中的“相乘”或者“相侮”,都有一方太盛,或者另一方太弱。因此必需抑制太强的一方,扶助虚弱的一方,才能使其复归到正常的相克关系,此即为“抑强、扶弱”的治疗原则。例如肝气(木)太旺乘脾土,治疗时就当用疏肝

之法,以泻肝木之强;同时用健脾补脾之法,扶助脾土之弱,方可使肝脾复归到正常的相克关系。

3.制订五脏疾病的具体治法在治疗原则确定之后,针对具体病证,还可根据五行理论制订出具体的治疗方法。

在“虚则补其母”的治则指导下,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滋水涵木法,是滋肾阴以补养肝阴的治疗方法,适用于肝肾阴虚证,或肝阳上亢证;培土生金法,是健运脾土以补益肺金的方法,适用于肺脾气虚证;金水相生法,是滋肺养肾的方法,适用于肺肾阴虚证等。

在“抑强、扶弱”治则的指导下,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抑木扶土法,适用于肝旺脾虚证,或肝气犯胃证,即疏肝健脾法,或疏肝和胃之法;佐金平木法,适用于肝旺生热,热灼肺金的肝火犯肺证,即清肝火以除肺热的方法;泻南补北法,适用于心火旺肾阴虚证,即是清心火、滋肾阴的方法等。

此外可根据五行学说的相生克理论指导针刺选穴,运用“以情制情”的精神疗法,治疗因情志内伤所致的一些慢性疾病等等。

4.指导脏腑用药五行学说运用五行归类的理论,将五脏、六腑、五体、五官和药物

的五色、五味归属于五行。根据“同气相求”的理论原则,认为同一行(类)的具有某种

色、味的药物,常常与同一类(行)的脏腑组织存在着某种“亲和”(即“归走”或“所人”)关系,并能调整该类脏腑组织机能失调的状态。具体言之,色青、味酸的药物属木,归走并作用于肝系统,如白芍、山茱萸味酸滋养肝血;色赤、味苦的药物属火,归走并作用于心系统,如朱砂色赤人心安神;色黄、味甘的药物属土,归走并作用于脾胃系统,如黄芪、白术味甘,入脾补气;色白、味辛的药物属金,归走并作用于肺系统,如石膏入肺以清肺泻热;色黑、味咸的药物,归走并作用于肾系统,如玄参、生地色黑味咸人肾以滋养肾阴等。

思考题

1.何谓阴阳?阴阳的特性有哪些?

2.何谓阴阳的相互交感?其意义如何?

3.何谓阴阳对立制约?以人的睡眠节律及四季气候变化为例说明。

4.何谓阴阳互根互用?其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5.何谓阴阳消长平衡?阴阳消长平衡有哪几种类型?分别举例说明。

6.何谓阴阳的相互转化?以病证为例说明。

7.试述阴阳学说在医学中的应用。

8.何谓五行?何谓五行学说?

9.五行的特性各是什么?事物五行属性归类的依据和方法是什么? 10.何谓五行相生?五行相生的关系是什么?顺序如何?举例说明。11.何谓五行相克?五行相克的关系是什么?顺序如何?举例说明。12.何谓五行相乘、相侮?产生的条件各是什么?

13.五行学说在医学领域有哪几个方面的应用?

14.应用五行相生理论确定的治疗原则是什么?常用的治法有哪些? 15.应用五行相克理论确定的治疗原则是什么?常用的治法有哪些?

32

中医基础知识之阴阳五行

中医基础知识之阴阳五行 一、阴阳 阴阳五行学说是古人用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现象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 非常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辩证法思想,属于古代的哲学范畴。被引用于医学领域后, 逐渐成为解释人类生命的起源,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的思想武器,并用以分析、归纳疾病的本质与类型,从而成为指导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依据。 1、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阳最初的涵义是非常朴素的,如以日光的向背而分,向日者为阳,背日者为阴。总之,凡是光明温暖的 事物或现象,便归属于阳,凡是黑暗、寒冷的事物或现象便归属阴。其中,阴阳最 具有特征性质的是水与火的基本特征。水性寒凉,下行,湿润和阴暗。火性温热, 升腾,燥烈和光亮。从水火的特征来认识阴阳的基本特征。可以作出以下概括:阳——运动的、向外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功能亢奋的;阴——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有形的、功能抑制的。 古人将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归属为阴阳两大类,用这个概念来解释人体的脏腑、气血等也有阴阳两大部分。详细归属见下表3—1 表3—1 自然界和人体的阴阳属性归类表 2、阴阳的相互关系 阴阳之间存在着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的四个方面的关系。 (1)阴阳的对立制约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或现象在特定的条件下,均存在着完全相反的两种属性,是互 相对立,互相排斥的,如:水与火,寒与热,昼与夜,明与暗,上与下,动与静等。 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的双方,大多存在着相互制约的特性。如自然界的四季变化,春夏季节的湿热是由于其阳热之气逐渐上升,抑制了秋冬阴寒之气的结果,而秋 冬的阴寒之气逐渐上升,抑制了春夏的阳热之气,故秋冬气候又逐渐变得寒凉。在人 体阳和阴的亢奋与抑制这种相互对立,相互制约的关系,始终存在于机体生命活动的 过程中。 (2)阴阳的互根互用 阴阳的互根互用是指相互对立的物或现象之间,始终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为用 的关系。也就是说阴或阳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所谓“阴阳互根, 相抱不脱”阴不可以无阳,阳不可以无阴,一切事物要完整必定包括了阴阳两方面。 (3)阴阳的消长平衡 阴阳的消长平衡是指相关事物或现象矛盾对立的双方,始终存在于减弱或增强的运动 变化中,消和长,它们均为数量上的变化。对立是绝对的,统一是相对的,暂时的。 两者无时不在运动变化之中,运动的结果有:阴消阳长或阳消阴长,表现为阳强阴弱,或阴强阳弱。阴阳皆消或阴阳皆长,表现为阴阳皆弱或阴阳皆强。阴阳处于暂时的动 态平衡。 (4)、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的相互转化是指事物或现象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其各自相反方向变化 运动形式,主要是指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的改变。包括渐变形式,如四季中的寒 暑交替,昼夜中的阴阳转化就是事物处于消长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就向事物相反的属 性转变了和突变的形式,如一个人突然发热,高热至极,会突然出现虚脱,四肢冰凉,从阳证转为阴证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二五行 五行学说认为物质世界是有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要素组成的,五要素 之间,又存在相生、相克、相互制约的关系。通过这种关系维系和推动着客观世界的 生存和发展。这一学说渗入中医学,成为中医学家认识生命的主要方法之一。 1、五行含义

-中医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既能概括整个病情,又能用于一个症状的分析。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出:“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还说“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阴证和阳证 凡病在里、在血、属寒,正气不足,机体反应多呈衰退的表现均属阴证的范畴。其症状为精神萎靡、面色苍白、畏寒肢冷、气短声低、口不渴、便溏、尿清、舌淡苔白、脉沉迟微弱等。其病因病机为年老体弱或内伤久病,或外邪内传脏腑等导致正气衰弱、阳虚阴盛。 凡病在表、在气、属实,属热,正气未伤,机体反应多呈亢盛的表现均属阳证的范围。其症状为心情烦躁、面赤身热、气壮声高、口渴善冷饮、呼吸气粗、腹痛拒按、大便秘结、尿短赤、舌红绛苔黄、脉浮洪或滑数有力等。其病因病机为邪气入侵,邪盛而正气亦强,正邪激争所致。 阴虚与阳虚 阴虚与阳虚是人体脏腑阴阳亏损病变产生的证候。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阴阳要维持相对的平衡,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生气通天论》),一旦阴阳失去这种相对平衡,就会发生阴阳盛衰的变化,从而产生疾病。 阴虚证的症状为潮热、盗汗、手足心热、消瘦、口干咽燥、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其病因病机为久病,或房室劳倦等而致精血、津液亏虚,阴不制阳。 阳虚证的症状为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少气懒言、畏寒肢冷、自汗、口淡不渴、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而润、脉虚弱等。其病因病机为久病、或劳伤、或大汗、大吐、大泻等而致阳气大衰、阳不制阴。 阴阳和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哲学理论,概括了古人对自然界发展变化规律的认识,为原始的归纳 辨证法。早在约两千年前,阴阳学说就被引用于医学领域,成为中国医学的一种理论。在我国医学中,无论对人体的组织结构、功能活动、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药物治疗,都运用阴阳五行学说。为了完整地理解我国医学的精华,有必要了解阴阳和五行学说。 阴阳学说 一、基本概念: 阴阳是代表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之两面,是一切事物和现象正反双方的概括。中医用这种正反两面 的观点来说明人体和疾病现象的属性。一般凡具有热的、动的、兴奋的、强壮的、明亮的、无形的、轻的、在上的、在外的、向上的、增长的等等特性者都属于阳;与此相反的则属阴。例如人的体表属阳,体内属阴;背侧属阳,腹侧属阴:六腑属阳,五脏属阴;机能活动属阳,组织结构属阴;机能亢进属阳,机能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考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单元阴阳五行学说 细目一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要点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心—夏—阳中之阳,肺—秋—阳中之阴, 肝—春—阴中之阳,肾—冬—阴中之阴, 脾—长夏—阴中之至阴 要点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人体阴阳二气交感相错,相互作用,推动着人体内物质与物质、物质与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推动和调控着人体的生命过程。《素问》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要点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六淫属阳邪;饮食居处、情志失调等属阴邪。 风邪、暑邪、火(热)邪属阳;寒邪、湿邪属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要点四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用于诊断 2.用于治疗 (1)确定治疗原则 阴胜的实寒证,用“寒者热之”的治则; 阳胜的实热证,用“热者寒之”的治则。 阴虚(虚热证)宜用补阴。“阳病治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阳虚(虚寒证)宜用补阳。“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2)药物性能 四气: 寒、凉属阴;热、温属阳。 五味: 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升降浮沉: 升浮之药属阳,沉降之药属阴。 细目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 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相克规律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探求宇宙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要点一说明五脏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 1.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 主要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如木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的特性,而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通气血,调畅情志的功能,故以肝属木。余依此类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2.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

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习题及答案

第三节五行学说 名词解释 五行学说五行五行相生五行相克五行制化五行胜复五行相乘五行相侮母病及子子病及母补母泻子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 泻南补北法 单选 1. 五行学说中”木”的特性: A.炎上 B.稼穑 C.润下 D.从革 E.曲直 2.何曰润下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3.五行中具有“稼穑”特性的是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4.五行中具有“从革”特性的是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5. 下述说法,哪一项不是”土”的特性 A.生长 B.生化 C.承载 D.受纳 E.稼穑 6. 下述说法,哪一项不属于”金”的特性 A.从革 B.寒凉 C.沉降 D.隶杀 E.收敛 7四时季节中属于五行之“金”的是 A春 B夏 C长夏 D秋 E冬 8.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五行之”金”: A.六腑之大肠 B.五体之皮毛 C.五志之恐 D.五化之绞 E.五色之白 9. 下列除哪项外,均属五行之”土”: A.五脏之脾 B.六腑之胃 C.五志之喜 D.五官之口 E.五气之湿 10. 五脏中的”脾”属土,主要采用的是下列何种方法归类: A.取象比类法 B.推演络绎法 C.以表知里法 D.试探法 E.反证法 11. 五官中的”舌”属火,主要采用的是下列何种方法归类: A.比较 B.演绎 C.模拟 D.试探 E.反证法 12. 下述说法中不符合五行相生规律是: A.ホ为水之于 B.水为木之母 C.火为土之母 D.土为金之子 E.火为木之孑 13. 下述说法中不符合五行相克规律是: A.金为木之所不胜 B.水为土之所不胜 C.木为水之所不胜 D.火为水之所胜 E.木为金之所胜 14. 肝虚影响脾健运,称为: A.木旺乘土 B.土壅木郁 C.木不疏土 D.木能克土 E.抑木扶土 15.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从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看,其所指内容是: A.木疏土 B.木克土 C.木乘土 D.土侮木 E.木胜土 16. 以五行生克关系推测,出现下列何种情况,其病为逆: A.”客色”胜”主色” B.色脉相符 C.”主色”胜”客色” D.生色之脉 E.以上都不是

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习题

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 第一节阴阳学说 一、名词解释 1.阴阳: 2.阴阳的互根互用: 3.中药四气五味: 二、填空 1.阴阳的属性包括、、。 2.春夏之所以温热,是因为春夏之阳气上升抑制了秋冬的寒凉之阴气,体现了阴阳的。 3.“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体现了阴阳的。 4.“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体现阴阳的失常。 5.“重阴必阳,重阳必阴”体现了阴阳的。 6.一般来说,人体的上部为,下部为;体表为,体内为;五脏为,六腑为;构成人体的物质为,人体的功能为。 三、简答题 1.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2.如何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第二节五行学说 一、单选题 1.五行相克的关系中,火的“所不胜”是 A.木 B.火 C.金 D.水 E.土 2.“木”的特性是 A.曲直 B.稼穑 C.炎上 D.润下

E.从革 3.“土不足时,则木旺伤土”的理论依据是A.五行相生 B.五行相克 C.五行相乘 D.五行相侮 E.母子相及 4.五行相克的规律是 A.木一火一土一水一金一木 B.木一土-水一火一金一木 C.金一木一水一火一土一金 D.水一火一土一金一木一火 E.木一土一金一水一火一木 5.五行中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为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6.按六腑的五行属性,胃属 A.金 B.木 C.水 D.火 E.土 7.属于子病及母的是 A. 肺病及肾 B. 肝病及肾 C. 心病及肾 D. 脾病及肾 E. 肝病及脾 8. 根据五行相克规律,肺的“所不胜”是

A. 肝 B. 肾 C. 心 D. 脾 E. 胃 9. 情志与五行配属,思属于 A. 木 B. 土 C. 金 D. 水 E. 火 10.下列各项中属于“实则泻其子”的是 A. 肝实泻肾 B. 肺实泻脾 C. 肝实泻肺 D. 肝实泻心 E. 心实泻肝 11.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是A.滋水涵木 B.佐金平木 C.金水相生 D.益火补土 E.培土生金 12.脾虚病人面见青色,属于 A.木克土 B.木乘土 C.水克火 D.水侮土 E.金克木 13.根据五行的相生规律,脾之子是A.肝 B.心

中医学基础(全)

《中医学基础》 教材《中医药学概论》主讲路新国 第一章绪论 一、《中医学基础》与《中医营养学》 1、《中医学基础》学习的内容: 主要学习和阐释中国传统医学中有关基本概念、基本观念、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为以后学习《中医营养学》奠定必要的基础,是营养学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 2、《中医学基础》与《中医营养学》 是学习和研究《中医营养学》的基础。《中医营养学》是《中医学基础》的后续课程。 3、课程设置的意义 ①反映了中国营养学的特色;②是营养学专业必修的课程。 4、教材 《中医药学概论(第六版)》(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供药学类专业用),王建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8年11月。 教材特点: ①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卫生部规划本科教材,符合我们本科专业教学的需要; ②是供非中医专业使用的教材,有关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简要而全面,是浓缩本,适合我们非中医专业学习中医知识的需要; ③教材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基本知识和方剂学基本知识三大部分(上、中、下三篇); ④附有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研究的进展。 5、主要参考教材和参考书 ①《中医基础理论》(供中医、针灸专业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教材特点介绍; ②《中医诊断学》(供中医、针灸专业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教材特点介绍; ③《中医学基础》,张登本主编,中国中医出版社,2003年1月,24元。教材特点介绍: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供中药类专业学习中医药学的专业基础课。 ④《中医名词术语选释》,人民卫生出版社。参考书特点介绍:简本; ⑤《第2版中医大辞典》,中国中医研究院李经纬余瀛鳌蔡景峰,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1月,330.00元。参考书特点介绍:收载38505条。 6、考试成绩计算方法 二、中医学的概念 1、中医学与中医基础理论: ①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也称为中国传统医学。 ②中医基础理论:是学习和阐释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是学习中医学各门学科的基础。 2、几点说明: ①发源于中国的古代,历史悠久;要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如它的医学术语、生命力、丰富的经验、丰富的医学文献、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等。更新性不快。 ②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世界医学的一大贡献;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中医学就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它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③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 ④在当今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并正在世界上产生日益扩大的影响。 三、中医学发展概况 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1、商周时期:萌芽时期 《周礼?天官》医学分科的记载:“食医、疾医、疡医、兽医”。 2、春秋战国时期: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黄帝内经》 ①《黄帝内经》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四大经典之一),简称《内经》。 作者:集体之作。 意义: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标志着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它对医学的认识在当时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还奠定了中国传统营养科学的理论基础。 主要内容: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推动了医学的发展。 ②《难经》 四大经典之一,是对《黄帝内经》的补充和发展。 3、两汉时期:中医学有了显著的进步和发展 ①《伤寒杂病论》 作者:张仲景,东汉著名医学家。 意义: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并且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为临床医学及方剂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主要内容:后世将《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六经辨证论治的纲领。《金匮要略》确立了脏腑辨证论治的纲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对中医营养学的贡献。 ②《神农本草经》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简称《本草经》、《本经》。 作者:不详 意义:为中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主要内容:药性理论;收载药物365种。 4、魏晋隋唐时期:中医学不断发展与完善 ①《脉经》 1 / 22

阴阳五行研究(先秦篇)

阴阳五行研究(先秦篇) 【摘要】:阴阳和五行,是“中国人的思想律”,是“中国文化的骨架”,它们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至大至深,是中国文化有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极其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有鉴于此,故笔者以本论题作为博士论文的选题。本书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广泛结合传世资料和出土资料(“二重证据法”),全面梳理阴阳和五行的历史发展进程,并综合考察了先秦诸子与阴阳五行的关系;从另一个角度说,这也是对先秦思想和学术的一次整理和总结。本论文共计六章,其内容次第如下:第一章《导论》,主要是一篇带有“引论”性质的文字。大致界定了本书研究的范围与时限,陈述了“研究的意义与价值”,列举了在阴阳五行研究中可资利用的“资料与方法”,并做了相关“学术史”的回顾与总结。在本章中,笔者明确提出:古中国的阴阳五行,实际上业已成为一大“公共思想资源”。第二章《阴阳的起源》和第三章《五行的起源》,主要是利用考古资料和传世资料详细总结和考察阴阳、五行的起源问题,内容包括“阴阳”和“五行”语群的含义以及它们起源的地域、时代和起点等问题。笔者认为,阴阳说和五行说并非外来之物,它们的起源地就在中国。阴阳观念产生于对自然的观察,“阴阳”一开始就是一组对立概念,“二分对比”的思想是阴阳观念的本义。商和西周时期,“阴阳”字眼虽然已经出现,但尚不具备形而上的抽象的意义。考察表明,直至商朝中后期,商人仍然没有明确的“五行”概念,但甲骨卜辞中已经蕴涵着后世“五行”观念的种

子了。“五行”概念正式提出的时间,应当就在殷商末季。第四章《前诸子时代的阴阳五行》,主要是参照《国语》、《左传》、《战国策》、《史记》、《越绝书》、《吴越春秋》等历史典籍,分别考察阴阳和五行在春秋末期以前(时间范围有时越出春秋)各自的发展情况,从而为考察诸子与阴阳五行的关系做一铺垫。从西周晚期开始,阴阳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由阴阳观念而上升为阴阳概念,直至春秋末年形成阴阳范畴。春秋时期,“阴阳”已经分别和物质性的概念“气”结合在一起了,当时人已经认识到阴阳之间存在着“相克”关系,但又认为对立的阴阳可以趋于和谐,阴阳转化思想也正式提了出来。在老子和孔子手里,“阴阳”被提炼为一对高度抽象的形而上的哲学范畴。从春秋到战国的五百余年,是五行思想大发展的黄金时期。在学理上,古人对五行之间关系的认识日渐加深,五行”相杂”、“相生”、“相胜”、“无常胜”思想相继提出。在五行图式上,被配入图式的事物由简单而复杂,由自然而社会,直至成为无所不包的宇宙图式。第五、六章《诸子时代的阴阳五行》,是本书的两大主体部分。因为篇幅过大,故而将其割裂为两章,分别以“上”、“下”字眼标示。上篇着重考察的对象,是儒、道、墨三家;之所以将它们归入“上篇”,是因为它们均有理论的制度的系统的关怀,可以归为一类。约略而言,战国道家对阴阳思想贡献甚多,而儒家和墨家则大大地发展了五行思想。下篇着重考察的对象,是阴阳、名、法、纵横、农五家(以阴阳家开首);之所以将它们归入“下篇”,是因为它们侧重于实用的技艺的具体的关怀(阴阳家是个例外,它兼有上述两类关怀,故以其开下篇之头)。除阴阳家外,其余

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

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理论,在古代,这一学说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古人用其解释各种自然或社会现象,涉及到天文、地理、历法、农学、医学等许多领域。而其中运用最广泛也是最成功的,当数其用在中国古代的医学的理论框架之中。因为在中医学里不仅把阴阳五行学说作为中医学理论的主要说理工具,而且在临床诊治中得到广泛的运用,赋予其极其丰富的实际内容。自从在《内经》中广泛运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论述医学理论后,在二千余年来,这一学说一方面经受着临床实际的检验,另一方面也在大量的临床实际中得到不断的充实和发展,并直到现在仍在指导着中医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但对于中医学里的阴阳五行学说长期以来存在重大的争议,特别是对五行学说,废止之声时有所闻,有的则提出要打破阴阳五行学说的框架,有的认为该学说有神秘性和模糊性两大弱点。所以对该学说的讨论关系到中医学的科学性及其发展的重大问题。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运用 1、运用举例 在阴阳学说的指导下,中医学认为人体和宇宙世界万物都具有阴阳的不同性质和“对立统一”的阴阳关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1) 生理方面:在中医学里,运用阴阳学说阐述了人体的各种解剖、生理、功能现象如,《内经》中提出:“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生之本,本于阴阳”等。总的来说,人体功能多属阳,而形体实质多属阴,即《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所说:“阳化气,阴成形”。而生理结构中又可分阴阳,功能活动中也有阴阳。现把其内容举例如下:

(2)病理方面:在中医学里,阴阳学说被广泛用于分析各种病理现象,其中阴阳辨证被作为中医各种辨证方法的总纲,同时,从对全身的阳虚、阴虚的分析及各种脏腑阳或阴的虚实进行病理的具体分析。如“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第一章 阴阳五行-1

第一节阴阳学说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阴阳的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是指日光的相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动、静等。古代的哲学家看到一切事物或现象都有正反两方面,就用阴阳来阐述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或事物的两个方面,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如《老子道德经·四十二章》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进而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如《易经·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所谓“万物负阴抱阳”,即是说事物都有背阴向阳正反两个方面,所谓“道”,即指规律。 阴阳的运动决定着一切事物的生长、发展、变化以及衰败和消亡。因此,中医学认为阴阳规律是宇宙自然界中事物运动变化的一种固有规律。 阴和阳代表着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事物属性。一般来说,凡是剧烈运动的、向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如以天地而言,则“天为阳,地为阴”,由于天气轻清故属阳,地气重浊故属阴;以水火而言,则“水为阴,火为阳”,由于水性寒而润下故属阴,火性热而炎上故属阳;以动静而言,则“静者为阴,动者为阳”,由于阴主静,故相对静止的事物属阴,阳主动,故剧烈运动的事物属阳;以事物的运动变化而言,则“阳化气,阴成形”,即是指当某一物质出现蒸腾气化的运动状态时则属阳的动能,出现凝聚成形的运动状态时属阴的功能。阴和阳的相对属性引入于医学领域,即将对于人体具有推动、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于阳;对于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于阴。 必须指出,用阴阳来概括或区分事物的属性,必须是相对关联的一对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才具有实际意义。 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一方面表现为在一定的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另一方面,则体现于事物的无限可分性,即如《类经·阴阳类》所说,“阴阳者,一分为二也”。例如,昼为阳,夜为阴。而上午与下午相对而言,则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前半夜和后半夜相对而言,则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所以说,阴阳之中仍有阴阳可分。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的对立制约 阴和阳相互制约和相互消长的结果,取得了统一,即取得了动态平衡,称之为“阴平阳秘”。如春、夏、秋、冬四季有温、热、凉、寒的气候变化,春夏之所以温热,是因为春夏阳气上升抑制了秋冬的寒凉之气;秋冬之所以寒冷,是因为秋冬的阴寒气上升抑制了春夏温热之气的缘故。这是自然界阴阳之气相互制约、相互消长的结果。 只有阴和阳相互制约、相互消长,事物才能发展变化,自然界才能生生不息。 (二)阴阳的互根互用 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又称阴阳“相成”。 就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和血的关系而言,则气属阳,血属阴,无气则无所谓血。且气能生血、行血和统血,故气的正常,有助于血的生化和正常运作;血能舍气、生气,血之充沛则可资助气以充分发挥其生理效应。可以看出,气血之间体现了相对物质之间互根互用的阴阳关系。

中医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图表

中医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图表

中医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哲学!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由各个局部所组成。中医学把人体的结构分为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三大部分。它们在人体中各具不同的生理功能,但相互之间又是密切联系的。其中,脏腑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而气血液则是由脏腑功能活动所生成,也是人体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通过经络输布到全身,供给机体维持生命的需要,从而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心---主血脉,“其华在面”,血有濡养周身的作用,脉为血液运行的通路;心(脑)藏神,主神志,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 肝---主藏血,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流量的作用。肝主疏泄,情志方面及消化方面。肝主筋,“其华在爪”,全身的筋(爪)依赖于肝之阴血的滋养。肝开窍于目。 脾---主运化,脾具有消化吸收和运输营养物质的生理功能,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脾气主升”或“脾主升清”。脾统血。脾主肌肉,四肢。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肺---主气,司呼吸,主一身之气和主呼吸之气。肺司宣发,外和皮毛。肺主肃降,通调水道。肺开窍于鼻。 肾(附命门)---藏精,精是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藏之于肾。精能化气,气能生精,充满生机活力。肾主水,肾是管理水液代谢的主要器官;肾主生殖、生长、发育。肾主骨、生髓、通脑,肾藏精,精能生髓,包括脊髓和骨髓。肾主纳气,肾脏具有固摄肺所吸入之气的功能。肾开窍于耳及二阴。“其华在发” 胆---胆的功能是贮藏和排泄胆汁,以帮助饮食的消化。胆汁来源于肝脏,它的分泌和排泄是与肝的疏泄功能分不开的,所以说肝胆同主疏泄。 胃---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接受饮食物,进行初步的消化。这种功能可归结为“受纳”和“腐熟”水谷两方面。胃主通降,以降为和。 小肠---小肠也有消化和吸收的功能,体现为“受盛化物”、“泌别清浊”。 大肠---大肠的生理功能是转导糟粕,排泄粪便,并吸收部分水液。 膀胱---膀胱的生理功能是贮藏和排泄尿液。膀胱的病变归根结底多与肾的气化功能有关。

从十大规律看阴阳五行学说

从十大规律看阴阳五行学说 □ 孟凯韬西北大学哲理数学研究所 “哲理数学”中“主导属明晰度”的概念,证明了唯物辩证法的三且发现世界上还有另外七大规律,与之共计十大规律,即对立统一对称规律、正反相抵规律、量变质变规律、渐变突变规律、分浑交逆转换规律、物极必反规律、三五生成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基可对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的科学性进行探索。 学的概念 今为止,已经历了由算术到代数、由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由必然数学、由明晰数学到模糊数学四次革命,而哲理数学被称为数学史革命。传统数学只看到了对立,而忽略了统一,只看到了一分为二,二为一,哲理数学则打破了传统数学中“排中律”的桎梏,指出事此亦彼的,指出了矛盾的对立与统一,从而将哲学与数学联系起来。 说,哲理数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生在深层及在宏观上存在量关系的科学,是与传统数学根本不同的新数学。它区别于传统数征在于,实现了哲学思维与数学思维、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辩证逻辑、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的有机结合。它的功能也与传统数学有统数学主要给人们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哲理数学则主要给人问题的思想方法,给人们以智慧上的启迪。 学证实和发现十大规律 界上任何事物无不具有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两种基本属性,由事物的本质或状态,所以首先引入主导属性明晰度这一定义。

是任意一个事物,x、y是其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两种基本属性,y的隶属度分别为A(x)和A(y),且A(x)+A(y)=1,则称Dx )-A(y)为A的以x为主导属性的主导属性明晰度;称Dy(A)=A )为A的以y为主导属性的主导属性明晰度。 证法三大规律 属度介于0与1之间,所以主导属性明晰度介于-1与1之间,而以为下极限和上极限。为了表示在任意时刻t的主导属性明晰度,我径相同且相切的两个圆的圆心和切点的直线为时间轴,以时间轴与表示0,以过圆心且与时间轴垂直的直线与上半圆和下半圆的交点分-1,每个圆的左半圆周以顺时针方向为正向,每个圆的右半圆周以为正向,建立圆弧坐标系,那么当x从0.5单调增加至1,转为单调再转为单调增加至0.5时,y从0.5单调减少至0,转为单调增加至单调减少至0.5,从而Dx(A)的图形如左上半圆和右下半圆所构成所示;当x从0.5单调减少至0,转为单调增加至1,再转为单调减,y从0.5单调增加至1,转为单调减少至0,再转为单调增加至0.5,)的图形如左下半圆和右上半圆所构成的s形弧线所示。 中显而易见,不论是Dx(A)还是Dy(A),位于时间轴上方的弧线,位于时间轴下方的弧线均表示负数,这意味着人们所谓“一分为种大体的、粗略的划分,且只在极限情况下,即只有当主导属性明-1时,A对x和y而言是“非此即彼”的,除此以外A对x和y的为0,因而都是“亦此亦彼”的。这就是所谓对立统一规律。另一方导属性明晰度单调增加或单调减少意味着量变,主导属性明晰度由负变正意味着质变,所以由图中也可以看出质变是由量变引发的,之必然。这就是所谓量变质变规律。主导属性明晰度从0开始,经和下极限-1,最后复归于0,则刻画出所谓否定之否定规律。 称规律和正反相抵规律 (A)=-Dy(A),而从上图可以看出,其图形是关于时间轴对称的。任意一个时刻,它们的绝对值相同而符号相反。而主导属性明晰度味着“长”,主导属性明晰度单调减少意味着“消”,所以上图表称的,这可称之为“消长对称规律”。从上图还可以看出,对于时点t,Dx(A)和Dy(A)绝对值相同而符号相反,因而其和恒等于0。“正反相抵规律”。 换规律和物极必反规律 和t2是任意两个时刻,t1D(t2)时,称A顺势变化;当D(t1)

中医院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

曹县中医院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 主讲人:冯春英 五行学说,是研究木火土金水五行的概念、特性、生克制化乘侮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及相互关系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 本节主要内容: 一、五行的概念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五行中的“五”,指由宇宙本原之气分化的构成宇宙万物的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行”,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若从其方法论的角度来看,五行已超越了其物质性的概念,衍化为归纳宇宙万物并阐释其相互关系的五种基本属性。 ?五行最初的涵义与“五材”有关,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或基本元素。《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 ?五行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尚书·周书·洪范》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此时的五行,已从木、火、土、金、水五种具体物质中抽象出来,上升为哲学的理性概念。 (二)五行特性 ?五行的特性,是古人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直观观察和朴素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抽象而逐渐形成的理性概念,是用以识别各种事物的五行属性的基本依据。 ?木曰曲直:能屈能伸,生长、升发、畅达 ?火曰炎上:炎热、上升、光明

?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 ?金曰从革:刚柔相济,沉降、肃杀、收敛 ?水曰润下:滋润、下行、寒凉、闭藏 (三)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 ?五行学说依据五行各自的特性,对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归类,从而构建了五行系统。 ?事物和现象五行归类的方法,主要有取象比类法和推演络绎法两种?取象比类法:“取象”,即是从事物的形象(形态、作用、性质)中找出能反映本质的特有征象;“比类”,即是以五行各自的抽象属性(特性)为基准,与某种事物所特有的征象相比较,以确定其五行归属。 ?如事物或现象的某一特征与木的特性相类似,则将其归属于木。?如肝气的疏泄条达之性与木的特性相类,肝属木。其他以此类推。?推演络绎法:即根据已知的某些事物的五行归属,推演归纳其他相关的事物,从而确定这些事物的五行归属。例如:已知肝属木(大前提),由于肝合胆、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小前提),因此可推演络绎胆、筋、爪、目皆属于木。其他类推。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五行相生与相克、五行制化与胜复、五行相乘与相侮和五行的母子相及四个方面。 (一)五行的相生与相克 (二)五行的制化与胜复 (三)五行的相乘与相侮 (四)五行的母子相及 (一)五行的相生与相克 1.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中医基础之五行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 细目一、五行学说的概念 (一)五行和五行学说的含义 1.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 2.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相克规律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探求宇宙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种五行系统结构论的哲学范畴。 (二)五行的特性和事物与现象的五行归类 1.五行的特性:水日润下,火日炎上,木日曲直,金日从革,土爰稼穑。 (1)木的特性——“曲直”,是指树木的枝条具有生长、柔和,能曲、能伸的特性。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均归属于木。 (2)火的特性——“炎上”,是指火具有炎热、上升、光明的特性。引申为凡具有温热、升腾、明亮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均归属于火。 (3)土的特性——“稼穑”,是指土具有播种和收获的特性。引申为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均归属于土。 (4)金的特性——“从革”,是指金属具有刚柔相济并能变革之性。引申为凡具有肃杀、收敛、沉降等性质和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均归属于金。 (5)水的特性——“润下”,是指水具有润泽、向下的特性。引申为凡具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性质或作用的物质和现象,均归属于水。 2.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取象比类法和推演络绎法。 (1)取象比类法:即是从事物的形象(形态、作用、性质)中找出能反映其本质的特有征象,并以五行各自的抽象属性为基准,进行类比而确定其五行归属。 (2)推演络绎法:即根据已知的某些事物的五行归属,推演归纳其他相关事物,从而确定其相关事物的五行归属。 (3)中医学在“天人相应”观指导下,以五行为中心,从而将人体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事物或现象联系起来,形成了联系人体内外的五行结构系统,用以说明人体,以及人与自然环 细目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五行相生与相克 1.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1)五行之间任何一行,都有“生我”和“我生” (2)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 2.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1)五行之间任何一行,都有“克我”和“我克” (2)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模拟题

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 (总分:70.5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型题(总题数:34,分数:34.00) 1.下列符合阴阳对立制约关系的是 A.寒极生热 B.寒者热之√ C.刚损及阳 D.重阳必阴 E.刚中求阳 2.“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说明的阴阳关系是 A.阴阳对立 B.阴阳互根√ C.阴阳平衡 D.阴阳制约 3.《素问·五运行大论》说:“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是指 A.相生 B.相克 C.相侮 D.相乘√ 4.“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是指 A.阳病治阴√ B.阴中求阳 C.寒因寒用 D.热者寒之 E.用寒远寒 5.在五脏变动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肝之变动为握 B.心之变动为笑√ C.脾之变动为哕 D.肺之变动为咳 E.肾之变动为栗 6.“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主要说明阴阳之间存在着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互为消长 D.平衡协调 E.互相转化 7.确立“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理论依据是 A.阴阳对立制约 B.阴阳互根互用√ C.阴阳互为消长 D.阴阳相互转化 8.下列除哪项外,都体现了阴阳的互根关系 A.阴在内,阳之守也 B.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C.阳在外,阴之使也

E.阴损及阳,阳损及阴 9.临床常见的心火引动肝火之心肝火旺证,属于 A.相乘 B.母病及子 C.子病犯母√ D.相侮 E.反克 10.“培土生金”的理论基础是 A.五行相乘 B.五行相生√ C.五行相克 D.五行相侮 E.母病及子 11.五行相乘,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母气有余而乘其子 B.子气有余而乘其母 C.气有余则制己所胜√ D.气有余则乘己所不胜 E.气不及则己所胜侮而乘之 12.“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适用于 A.阴虚阳亢 B.阴阳两虚 C.阳盛伤阴 D.阴盛伤阳 E.阳虚阴盛√ 13.下列不按五行相生顺序排列的是 A.呼、笑、歌、哭、呻 B.筋、脉、肉、皮毛、骨 C.青、赤、黄、白、黑 D.角、徵、商、宫、羽√ E.酸、苦、甘、辛、咸 14.下列选项中,按五行相生次序排列的是 A.角、徵、宫、商、羽√ B.呼、歌、笑、哭、呻 C.筋、肉、脉、骨、皮毛 D.青、黄、赤、白、黑 15.《景岳全书·新方八略》所说“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的治疗法则,是指 A.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B.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C.阳中求阴,阴气得复√ D.阴中求阳,阳气充盛 E.阳病治阴,阴阳平衡 16.“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主要是指 A.以阳中求阴而调整阴阳 B.以阴中求阳而调整阴阳 C.以泻阳扶阴而调整阴阳 D.以滋阴制阳而调整阴阳√ E.以补阳制阴而调整阴阳 17.肝火犯肺,属于

1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TIPS 1问:老师,我们已经学习了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我们该如何用阴阳学说以及五行学说理解人体的正常和不正常呢? 答: 阴阳学说,是二元论。运用到医学中:当人体阴阳充足平衡时,人能耐受冷,也能耐受热,人就比较健康,不容易生病。而当平衡被打破了,就出现阴阳失调,人也就容易生病。表现为阳盛的实热,阴盛的实寒,阳虚的虚寒和阴虚的虚热。治疗疾病的原则就是恢复平衡,实证要泻,虚证要补,这也就是所谓的“实则泻之,虚则补之”。 五行学说,是多元论。运用到医学中:当五行配五脏平衡时,生中有克,克中有生,就会保持人体的动态平衡和协调发展。当五脏失去平衡,就会出现相乘相侮的病变。治疗疾病的原则也是恢复平衡,太过的,要抑制;不足的,要补充。这就是所谓的“抑强、扶弱”。 总之,无论是阴阳学说,还是五行学说,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平衡的精髓。只有和谐的,平衡的,才是正常的。和谐、平衡被打破,就会出现病变。治疗病变的方法,就是恢复和谐平衡。 因此,这也提示我们每一个人,应该要同自然界,同社会和谐相处,对我们的健康是非常有益的。 2问:老师,阳盛则实热,阴虚则虚热,都会出现上火的症状,我们该怎样去区别呢? 答: 阳盛的实火,和阴虚的虚火,都是有火,也都会见到火伤津液的口干、咽干、鼻干,小便黄,大便干等系列症状。 最大的区别就是自身体质。 体质好,生活习惯好,爱运动,平时并不怕热。 实热的产生,常常由外来因素引起,比如天气炎热,或者过食燥热食物药物等等。 并不很好,不良生活习惯较多,比如喜欢熬夜等。 而且阴虚的人,平时容易出现怕热,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身形消瘦等特点。 这种阴虚体质的人,即使没有外界因素影响,平时也十分怕热。如果稍有热气的因素(比如吃燥热的食物或药物等),就立即有明显的上火症状。 3问:老师,我们在跟您门诊的时候,经常会见到既有胃胀胃痛,腹胀泄泻,又有失眠多梦,还有烦躁易怒,伴有腰膝酸软的病人。我们该如何运用阴阳、五行理论去分析这个病人呢? 答: 这种病人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分析这个病人,需要运用到阴阳和五行学说。 首先我们定位: 胃胀胃痛为胃病,腹胀泄泻是脾病,失眠多梦是心的病变,烦躁易怒是肝的病变,腰酸背痛是肾的病变。 这个病人的病涉及到肝肾,脾胃和心的病变。

第一章 阴阳五行 --中医学基础

第一章阴阳五行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人们对各种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进行概括发展而成的、关于物质世界最一般运动规律的理性认识。中国古代哲学,是古人对宇宙的发生、发展、变化的本源和规律的认识,是中国古代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古人用以解释物质世界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哲学思想。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科学体系。医学要探索生命的奥秘,寻求保健和治病的方法,就必须借助哲学,借助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知方法来建构自己的理论。诞生于中国古代的中医学,充分地借助了当时先进的哲学思想,解释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归纳出关于健康与疾病的某些规律,并用以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在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有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这些哲学思想被广泛地运用于中医学的每一层面,只有深刻地领会这些哲学的内容,才能有效地学习并掌握中医学的理论。其中精气学说(又称为“元气论”、“气一元论”)是 中国古人认识世界的自然观,有丰富的内涵,因其融入于中医学的理论之中,渗透到医学领域的各个层面,并由此产生了中医学的气论内容,故为避免内容重复,此处不再独立为节,于后章相关内容中简要述之。 第一节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研究阴阳概念的基本内涵及其运动规律,并用以解释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哲学理论。阴阳学说渗透到医学领域后,成为中医学重要而独特的思维方法,深刻地影响着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成书于秦汉的《黄帝内经》,就是凭借着包括阴阳学说在内的古代哲学思想和思维方法,建构了中医学的理论。因此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地用于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中医学在运用阴阳学说的时候,对其进行了发展和充实,借用大量的医学实例详细地阐发阴阳的相互交感,以及由此产生的相互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关系,使抽象的哲学阴阳概念得到了深化和细化。医学中的阴阳虽然源于哲学,但已不完全等同于哲学的阴阳,而是具有丰富的医学内涵。 一、阴阳的概念 阴阳学说源于古人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宇宙万物的长期观察。阴阳的最初涵义是非常朴素的,在万事万物中太阳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影响最大。人类与太阳的关系最为密切,人们将日出后的白昼称为阳,将日入后的黑夜称为阴。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阳日”、“晦月”等具有阴阳涵义的表述。西周时期《诗经》所用的“阳”、“阴”二字,就具有温热与寒凉、向光面与背光面的意义。西周末期已经将阴和阳抽象为两种对立的物质或势力,并用以解释地震的形成。哲学意义上的阴阳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的,此时的哲学家,不但认识到事物内部存在着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也认识到这两个方面是不断运动变化和相互作用的,还认识到阴阳的相互作用是推动宇宙万物产生和变化的根本动力。这一时期的哲学家们,已经把阴阳的存在及其运动变化视为字宙的一种基本规律,并广泛地运用阴阳双方的对立互根、消长转化等关系,解释宇宙万物的形成,以及宇宙万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可见阴阳学说是古人以观察太阳活动为背景形成的。从对日光向背之原始涵义,经过广泛的联系,逐渐抽象出阴阳的概念及阴阳的对立统一规律,用于认识宇宙万物。这一学说的完整、系统地表述,应归功于成书于这一时期的《黄帝内经》。 中医学中的阴阳概念,既有生活常识的阴阳内涵,也有哲学层面和自然科学中医学层面的内涵,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后两者。所谓哲学层面的阴阳又称为属性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概括,仅用于对事物的属性予以标识,体现了事物对立统一的法则。阴和阳,既可以标识自然界相互关联而又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的属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