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典战例 以色列叙利亚贝卡谷地空战

经典战例 以色列叙利亚贝卡谷地空战

经典战例  以色列叙利亚贝卡谷地空战
经典战例  以色列叙利亚贝卡谷地空战

经典战例以色列叙利亚贝卡谷地空战

85:0是神话?

第五次中东战争中叙利亚和以色列空军在贝卡谷地的空战是以85:0的“辉煌”战绩载入史册的!不过,最新披露的资料显示——这是个搀杂着大量水分的战果——作为胜利者的以色列空军没有毫发无损,而失败者叙利亚空军也远没有败得这么惨!下面简要摘录一下《击落希伯莱之鹰》里面的部分资料:

1974年4月19 日,“赎罪日战争”之后叙以之间的第一场空战爆发了。叙利亚空军的马斯利少校正在对米格-23MS进行试飞,突然发现正上方出现了一个由十余架F-4和A-4组成的以色列空军编队,于是立刻与基地指挥部联络,但很快就发现无线电通讯受到了强烈干扰。马斯利少校只好用一个公用频率发出了警报,然后单枪匹马冲向以色列机群,咬住一架 F-4E发射了1枚R-13S“环礁”导弹。导弹准确命中目标,这架“鬼怪”立刻变成了一团火球,领航员基利阿提中尉跳伞,驾驶员斯塔维上尉阵亡。以色列战斗机立刻采取规避动作,放出曳光弹干扰,躲过了第2枚R-13S,但是一架A-4没有逃过第3枚R-13S的攻击,也被击落。马斯利的好运气也用光了,几秒钟后,他被1枚导弹击中,在弹射跳伞时身负重伤。在生死线上挣扎了一个月后,他活了下来,并获得了叙利亚军队的最高荣誉―“叙利亚共和国英雄”。

1981年2月13日,1架叙利亚米格-25P起飞追击2架以色列的RF-4E侦察机,但就像以前以色列在埃及对付苏联飞行员一样,这只是一个陷阱。就在米格-25起飞后不久,在其后方出现了1架F-15A,随即米格-25就被1枚“麻雀”击落。当天晚些时候,这一幕又戏剧性的重演了,只不过双方角色对调。2架F-15A 在追击2 架米格-21时遭到2架米格-25P的截击,米格-25P僚机发射2枚R-40干掉了F-15A僚机,而F-15A长机也击落了米格-25P长机。

4月26日,以色列派出A-4机群轰炸了黎巴嫩塞达港附近的巴勒斯坦难民营。在轰炸中,一群叙利亚的米格-23MS巧妙的把担任护航任务的以色列“鬼怪”战斗机引诱到了远处,而另一群米格-23MS拦截了“天鹰”机群,击落2架A-4。

7 月 29 日,以色列故伎重演,单独派出1架F-15A作为诱饵,另2架F-15A 埋伏在山后,等候鱼儿上钩。不久,2架米格-21出现在了预想的空域,不过他们好像并不急于开始攻击。实际上,叙利亚人成功的干扰了F-15和基地间的通讯,随后2架米格-25PD“狐蝠”突然出现,进行拦截。尽管以色列飞行员利用F-15A出色的性能击落了1架米格-25PD,但是第 2架米格-25发射的1枚R-40R

和1枚R-40T全都击中了目标。F-15A的残骸掉进了地中海,飞行员跳伞逃生。事后,以色列方面宣称击落了1架米格-25PD,但是拒绝承认自己有任何损失。

……

根据此文统计,以色列空军在战斗中总共损失F-15A—2架、F-16A—5架、F-4—5架、A-4—5架、幼狮—至少1架、E-2C预警机—1架、BQM-34无人机—1架。叙利亚空军总共损失米格-21—38架、米格-23MS—11架、米格-23BN—2架、米格-25PD—3架、苏-22—7架。

交换比为20:61—3:1多一点

而以色列大肆宣扬贝卡谷地双方战损比为“85:0”,但是对这个“0”确实应该提出质疑。两名叙利亚飞行员(迪布和纳卡兹)分别用R-23R和R-60M击落1架F-16的情景,被一名英国战地记者亲眼目睹,他说自己亲眼看到“战隼”炸成一团火球后坠地。就算这也不可信,至少6月9日有一架“幼狮”被米格-21 击落是得到以色列官方确认的。当然,对F-15在空战中被击落的纪录,以色列是从来不承认的。(同样,美国也坚决不承认F-15曾在南斯拉夫被击落过)于是在F-15的宣传单上总有这么一句话:“F-15得益于优良的性能,从未在空战中被击落过。”

那请问:贝卡谷地的85:0是荣耀还是谎言?

人民防空与防空袭行动教案

人民防空与防空袭行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当前面临的国际军事斗争形势及灾害对城市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 来的威胁。 2.增强国防观念和防空、防灾意识。 3.了解高技术空袭特点。 【教学重点】 1、介绍面临的国际军事斗争形势 2、介绍高技术战争特点 3、介绍济源的战略地位 4、介绍济源面临的重大灾害威胁 5、介绍人防意义 【教学方法】 录像演示与多媒体课件播放相结合、启发式教学与讨论相结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人民防空与人民防空教育 请各组派一名代表以抢答形式回答: l、当前国际军事斗争形势主要特点是什么? 2、现代高技术战争主要特点及对城市人民防空带来哪些新的挑战? 3、济源主要面临哪些灾害威胁? 4、人民防空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5、战时任务和平时任务分别是什么? 课后思考: 1、人民防空的任务是什么? 2、开展人民防空有哪些重要意义? 板书设计: 一、人民防空 二、人民防空任务 三、人民防空的重要意义 第二课时防空袭行动 【教学过程】 引入现代空袭的基本理念: 战争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变革而发展,其中,科学技术的进步始终起着物质的、客观的和主导的作用。而今,高新技术融入军事领域,又一次使战争发生了质的变化。高新技术(包括微电子、新材料、新能源、信息、生物、航天、海洋开发等)系统工程,应用于战争的各个领域,使武器系统、军队结构、战争方法、指挥手段及战争样式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变化。运用高技术手段(如CI系统,即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系统)和使用高技

术武器作战,是战争史上继冷兵器、热兵器、热核兵器之后的高技术兵器阶段,称为高技术战争。以空袭为先导并贯穿于始终,已成为高技术局部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且日益显现出巨大作用。高技术战争是多层次、大空间、全纵深的战争,从外层空间到一树之高的低空,从作战双方的前沿接触到彼此的大后方,空中、地面、水面、水下,有形战线、无形战线,都处于战争环境之中。高技术战争中空袭的目的和作用,在近期几场局部战争中都表现得极为明显和突出。现代空袭是直接达到政治目的的重要手段,是夺取制空权的重要方式,是实现战争目的的重要途径。 高技术空袭带给我们新的思维。当今形势要求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探索现代空袭的特点和影响,为打赢未来的反侵略战争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高技术战争“高”在哪里 高技术战争,是指主要使用高技术武器、装备和与之相适应的作战理论和作战方式所进行的战争。高技术战争至少“高”在八个方面: 1.武器装备战术性能高 战争中参战国使用高、精、尖新式武器投入战场,进行较量。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使用新型兵器和装备大大改善了作战指挥条件,布什从白宫下达命令到海湾前线只需1-3分钟。由于软杀伤兵器的大量使用,增大了敌方的损失,增强了自身的防卫能力,多国部队在海外地区部署了5类电子侦察卫星、5个机种17种机型共275架电子侦察和电子干扰飞机执行“软杀伤”作战任务,共使用精确空袭兵器5大类55种,其命中精度均可达到90%以上,增强了空袭效果。 2.战场立体化程度高 现代高技术战场将是空地一体、空海一体的立体化战场。战场的分布高度,从太空、中高空、中低空、超低空到地(海)面直至水下。作战方法是在高技术武器装备的支撑下,以“空地一体作战”为主要作战方式。防空、反坦克、反舰与反潜将是现代作战的主要方面。从发展趋势看,海、陆、空三军的空中力量以及太空中的卫星和航天器都将利用高技术发展,地面与海上作战将更加依赖空中力量的配合和支援。陆军以直升机为主导,海军以航母和舰载飞机为主导,并将更进一步向航天化方向发展,使空中力量在总体作战能力中占有更大的比重。 3.电子对抗激烈程度高 电子战已成为现代高技术战争的主要内容,也是控制战场主动权的重要手段。海湾战争爆发前,一场以电子侦察与反侦察、电子干扰与反干扰、电子摧毁与反摧毁为基本内容的隐形战争激烈展开,而且贯穿战争全过程。美军不仅在海湾上空部署了十余颗包括KH-11、KH-12“锁眼”系列照相侦察卫星、“长曲棍球”卫星和代号为“大酒瓶”、“漩涡”情报卫星在内的军用卫星对伊拉克战场实施连续、实时的严密监控,对伊军主要目标和战场情况始终保持着高透明度,而且还在以色列、土耳其、沙特三个方向建立了战略电子对抗网,部署了EA-6、EF-111A、EC-135T等一批具有电子、红外干扰设备和全向告警系统的空中电子侦察与干扰机,以及装备有雷达发射定位侦察系统、雷达侦察接收系统、通信侦察测向系统、通信干扰系统的8个电子情报营和5-7个电子情报连,完全掌握了战区的空中制电磁权,不仅确保了战役发动的突然性,而且赢得了在整个“沙漠风暴”行动中的主

叙利亚经济情况和反对派情况

概况: 叙利亚经济的主要支柱是农业,石油,工业和旅游业。人均GDP在20世纪60年代增加了80%,在20世纪70年代达到顶峰的336 %的总增长高度。但高增长是不可持续的,1980年代经济缩水了33%。由于经济多元化发展,在上世纪90年代,人均GDP增长了12%(平均每年的1,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09年叙利亚国内生产总值实质增长接近6%,2008年为3.9%。农业和石油是叙利亚经济的两大支柱,它们总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约二分之一。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约25%,雇用了劳动力总数的25%。 恶劣的气候条件和严重的旱灾,严重影响了农业部门,从而减少其在经济中的份额。根据中央统计局数据,2008年,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约17%,2007年,这一数字为20.4%。另一方面,原油价格上涨抵消了石油产量下降,带来更高的预算和出口收入。 叙利亚与黎巴嫩的经济关系: 在法国委任统治时期,叙利亚和黎巴嫩曾是一个国家。黎独立后,叙未予承认。1976年5月以来,叙军以“阿拉伯威慑部队”的名义驻扎在黎。1991年5月,叙黎签署“兄弟关系合作与协调条约”和“安全与防务条约”,确定了两国进行最高级别和最全面的协调机制。1996年1月,叙黎签订了经济一体化、取消双重税收、推

动相互投资等协定。同时,双方决定在对以谈判中不单独与以媾和。有分析评论家认为,这实际上意味着叙将黎绑在了中东和平的战车上,双方结成联盟,叙在联盟中担任明显的强势角色。从此,叙对黎开始了在政治、军事、外交和经济领域多方位的控制,两国关系保持着微妙的平衡。国际社会和黎国内反对这种特殊关系的声音不绝于耳。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推波助澜下,黎国内反叙浪潮风起云涌,要求叙撤军的呼声高涨。随着哈里里遇害案国际独立调查的展开,叙黎关系日趋紧张。 从经济方面来看,在叙黎联盟时期,叙对黎依赖度较高。叙长期以来走的是计划经济路线,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在金融方面,国家实行严厉的外汇管制;从经济结构上看,叙是传统农业国。而黎则是实行自由经济体制的国家,政府基本不干预经济活动;金融业自由化程度高,资本流动性好,银行业服务水平高,其银行保密法吸引了大量外资流入;黎国际贸易也完全开放;经济结构上,黎偏重于服务业。黎叙经济发展模式和结构性的差异,再加上地缘影响,形成了两国互补性极强的经贸关系。具体来说,叙在金融服务等方面对黎依赖较多,很多叙国民鉴于国内银行清偿能力差、利息低,而把资金存入黎银行。此外,叙劳工在黎境内从事各种劳务工作,据估计,每年在黎的叙劳工约有百万人之多,占叙劳动人口的20%左右。劳 工每年近20亿美元的汇款一度是叙重要且稳定的经济来源,不但为叙提供了大量外汇储备,而且还解决了相当一部分就业问题。同时,叙经由黎港口的廉价进口贸易也将随着联盟解体而显著减少,而在过去25年间叙从该渠道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黎还是叙农产品的重要出口国,叙一直将品种丰富、价格低廉的农产品出口至黎巴嫩。 随着叙黎特殊关系的瓦解,叙从黎得到的经济实惠都将处于不确定状态,随时有丧失的风险。因此,不管叙黎关系今后走向如何,设法切实减少对黎依赖都是叙经济政策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 叙利亚经济面临的挑战: 叙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的特点是政府对经济活动广泛调控而放弃市场的自主 调节机制,这导致叙社会和经济层面出现了很多沉疴,亟需改革。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叙实施财政紧缩政策,导致总消费降低、投资 减少,国家虽有从经济活动中抽身的想法,但私营行业在政策层面却没有被给予充分发展的空间。1991年出台的10号投资法虽然在最初几年起到了拉动私有投资的 作用,但后来却又没能跟上形势发展,导致私营行业投资动能不足。同时,叙政府官僚主义作风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私有投资的积极性。 叙国家规划局的统计显示,目前叙实际经济年增长率较以前有较大滑坡:1990至1996年间的平均增长率为8.45%,1997至2003年间的平均增长率仅为2.37%,同期叙人口平均增长率却达到2.7%,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经济的增长。

以色列地面作战三大劲旅揭秘

以色列地面作战三大劲旅揭秘 从1月4日起,以色列对哈马斯的打击由空袭转入地面作战,以军的主角也由空军转为地面部队、鲜为人知的是,执行这次地面进攻任务的是以军三大劲旅:戈兰尼旅(Golani Brigade)、吉瓦提步兵旅(Givati Brigade)和伞兵旅的269反恐突击队、他们作战任务分工明确、手段各异,与哈马斯武装人员在加沙展开了持久肉搏战。 戈兰尼旅:只要有战争,它就一定在最血腥、最前沿的地方 只要稍加了解以色列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历史,就会发现戈兰尼旅已经成为以色列军队的个符号:只要有战争,戈兰尼旅一定在最血腥、最前沿的地方在1月4日展开的地面攻势中,戈兰尼旅上士德维尔?艾曼诺洛夫成为以方阵亡的第一位士兵。 2009年1月3日晚间,以地面部队攻入加沙,哈马斯武装人员凭借边境地区的工事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在以军 M109的猛烈炮火掩护下,担任尖刀突击任务的正是戈兰尼旅。1月7日晚,大量以军坦克挺进加沙南部拉法地区,配

合以色列空军和海军对拉法地区的地道进行的猛烈轰炸,攻击行动一直持续到8日凌晨,这是以军首次出动坦克攻击哈马斯的走私地道,而此次担任攻击地道任务的同样是来自戈兰尼旅的作战力量。此前的地道攻击任务主要由空军和海军承担。加沙南部边境地区有大约300条走私地道,此次攻击以军摧毁了其中的100条。 戈兰尼旅下属四个营,包括2个步兵营、1个轻步兵营和1个城市特种作战侦察营,主要装备是适应城市巷战的短管步枪和装甲人员输送车。装备有368毫米枪管的标准CAR15、微型“乌兹”冲锋枪和“毛瑟”SR86、“毛瑟”SP66SWS 和Sirkis M36(M14的一种独特改型)狙击枪。 组建于1948年2月的戈兰尼旅是以色列历史最悠久的部队之一,甚至早于同年5月才组建的以色列国防军它的前身是驻扎在以色列和黎巴嫩边境的Levanoni旅中的一支,Levanoni旅当时被分成了两部分,戈兰尼旅驻扎在加利利南部的村庄和山区里。他们从全国各地区招收士兵,任务是保卫加利利北部地区,第一次中东战争(以色列独立战争)打响后,包括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等以色列以北的阿拉伯国家同时对其发动了攻击。虽然装备严重不足,但戈兰尼旅还是被派去同这些国家作战。他们的许多武器非常落后,只有捷克造来福枪,“斯特恩”轻机枪则是英国伞兵丢弃的便宜

2020年6月13日叙利亚vs中国国足直播录像回放地址

2020年6月13日叙利亚vs中国国足直播录像回 放地址 今晚在长沙贺龙体育场进行的12强赛背水一战中,没有退路的 国足以1-0的比分力克韩国队,取得了本次12强赛的首场胜利,从 而进一步在理论上保留了出线的希望。 本轮比赛之前,国足在12强赛前5轮以2平3负积2分的成绩 位列小组末尾。小组前两名的伊朗和韩国分别积11分和10分,小 组第三的乌兹别克斯坦积分也高达9分,因此国足的出线只存在理 论上的可能。 不过今晚在长沙贺龙体育场,背水一战的国足在现场5万多名球迷声势浩大的助威声下,凭借着福将于大宝的进球,以1-0的比分 力克韩国,迎来了本次12强赛的首场胜利。 此役全取三分后,目前国足6轮过后的战绩为1胜2平3负积5分,与韩国队的积分差距已经缩小到了5分。与此同时,在同组结 束的另外一场比赛中,叙利亚以1-0的比分爆冷战胜乌兹别克斯坦,因此国足与小组第三乌兹别克斯坦的差距仅差4分。在还剩最后4 轮的形势下,团结一心的国足继续保持了晋级的希望 第7轮03-2819:00韩国vs叙利亚这个我算韩国赢韩国13分叙 利亚8分 03-2821:00伊朗vs中国这个我算打平1分伊朗伊朗14分中国6分 03-2821:00乌兹别克vs卡塔尔这个我算乌兹别克赢乌兹别克12分卡塔尔5分 第7轮结束我预计的是伊朗14分韩国13分乌兹别克12分叙利 亚8分中国6分卡塔尔5分

第8轮06-1323:00伊朗vs乌兹别克这个算伊朗赢伊朗17分乌兹别克12分 06-1323:00卡塔尔vs韩国这个算打平卡塔尔6分韩国14分 06-1323:00叙利亚vs中国这个算中国赢叙利亚8分中国9分 第8轮结束我预计的是伊朗17分韩国14分乌兹别克12分中国9分叙利亚8分卡塔尔6分(卡塔尔基本淘汰) 第9轮08-3118:00中国vs乌兹别克这个算中国赢中国12分乌兹别克12分 08-3118:00韩国vs伊朗这个算打平韩国15分伊朗18分 08-3123:00叙利亚vs卡塔尔这个算叙利亚赢叙利亚11分卡塔尔6分 第9轮结束我预计的是伊朗18分(提前出线)韩国15分乌兹别克12分中国12分(国足两回合总进球数1:2占劣势)叙利亚11分卡塔尔6分(提前出局) 最后一轮09-0523:00伊朗vs叙利亚提前出线的伊朗派上二队志在出线的叙利亚战胜伊朗伊朗18分叙利亚14分 09-0523:00乌兹别克vs韩国不用说了一场谁都输不起的比赛最后打平乌兹别克13分韩国16分 09-0523:00卡塔尔vs中国中国面对提前淘汰的卡塔尔最后依靠武磊和曹赟定的精妙配合客场拿下卡塔尔6分中国15分 最后一轮结束伊朗18分韩国16分中国15分叙利亚14分乌兹别克13分卡塔尔6分 中国队奇迹般的获得出线权随后两回合战胜B组第三的阿联酋 最后面对中北美第四的美国队两回合含恨被淘汰

叙利亚危机 中国立场文件

委员会:联合国大会 议题:叙利亚危机 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代表: 叙利亚危机爆发以来,已经造成10万人死亡,400多万人流离失所,逃往邻国的难民突破200万人,超过三分之一的民众迫切需要人道主义救援,并造成粮食急缺、货币贬值、包括医疗机构在内的重要基础设施被毁。在叙利亚危机中,化学武器的阴影挥之不去,政府军和反对派之间暴力升级,情况严峻。主要导致了以下一系列问题。第一,化学武器的使用严重违反了人的基本权利,并对使用过地区的环境造成破坏性影响,对世界和平地区的稳定有着不小的影响;第二,叙利亚的暴力冲突造成无数平民伤亡;第三,由于化学武器的极大杀伤性和恐怖主义的极端化,一旦最终证实化武是被恐怖组织所掌控,或者说在化武的部分问题上有部分资料给一些极端组织所泄露,那么将对整个地区的安全问题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对此,国际社会采取了以下行动:第一,任命前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为联合国和阿盟叙利亚危机联合特使进行调解,并有效阻止了部分暴力行动;第二,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立叙利亚问题独立国际调查委员会,调查叙利亚境内所有涉嫌违反国际人权法的行为并确保追究肇事者的责任;第三,在叙利亚设立难民营,帮助受冲突影民众获得救助生命的关键人道支持,提供大量救援物资;第四,表决通过有关销毁叙利亚化学武器的决议草案,决定核查和销毁叙利亚的化学武器。 自叙利亚局势恶化以来,中国政府始终坚持在联合国框架下寻求危机的和平解决方案,并与相关各方保持密切沟通与协调;化武袭击发生后,中国政府第一时间予以强烈谴责,表示支持禁化武组织启动核查和销毁工作,呼吁叙利亚境内立即停火止暴,为核查销毁化武提供必要条件。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一再敦促国际社会充分尊重叙利亚人民的意愿,高度关 注叙利亚人道主义状况,已经并将继续向叙利亚人民包括境外难民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中国在此提出以下建议: 1.呼吁叙利亚政府及有关各方应立即、全面、无条件停止一切暴力行动,特别是针对无辜平民的暴力行动。叙利亚各派别应通过非暴力途径表达政治意愿。 2. 呼吁叙利亚政府和各派别要从维护国家和人民长远和根本利益出发,恢复国家稳定和社 会正常秩序。 3. 中方支持联合国在尊重叙利亚主权的前提下发挥主导作用,协调人道主义救援努力。我 们反对任何人借“人道主义”问题之名行干涉叙利亚内部事务之实。 4. 号召国际社会有关各方应切实尊重叙利亚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尊重叙利亚 人民自主选择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并提供帮助。中方不赞成对叙利亚实施武力 干预或强行推动所谓“政权更迭”,认为制裁或威胁使用制裁无助于问题的妥善解决。5. 中方欢迎联合国与阿盟共同任命叙利亚危机联合特使,支持其为推动政治解决危机发挥 建设性作用。中方支持阿拉伯国家及阿拉伯国家联盟在推动政治解决危机方面所作的积极努力。 6. 安理会成员应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及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作为安理会常任理 事国,中方愿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同其他各方就叙利亚危机的政治解决进行平等、耐心、充分磋商,以维护安理会的团结。 中国希望与各国加强合作,联合解决叙利亚危机,共同致力于化学武器的销毁和世界和平发展事业。

关于叙利亚局势分析的最好最透彻的一篇文章(推荐阅读)

关于叙利亚局势分析的最好最透彻的一篇文章!(推荐阅读) 下面,我们按照美国、中国、俄罗斯、欧盟、英国、日本和伊朗分别叙述其国家在目前形势下的最高战略目标和 现阶段主要目标。1、美国美国现阶段最高战略目标综述:很显然,目前美国虽然已经衰弱,但它仍是这世界上的唯一超级大国。对于美国来说,现阶段最高战略目标仍是世界单极化!可以说美国目前仍在为这个目标在努力!虽然美国目前遇到种种困难,但是只要它能吃掉欧盟、俄罗斯和中国任意一个,那么美国依旧有统治全球的希望。2011年前,美国制定“大中东计划”,策划了911事件进入阿富汗,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介入伊拉克,东西两面合围伊朗,一旦伊朗被美国拿下,那么美国就控制了中东所有产油国。只要这个战略成功,那么美国就统治了全世界了!世界主要大国对这个计划极其的恐惧,具体体现在美国要攻打伊拉克的时候,有五个国家弃权票——俄罗斯、德国、巴西、印度、中国!美国打下伊拉克后,中、俄、欧又策划了伊朗核问题来阻止美国统治全球,这个过程就是中俄从技术上支持伊朗核爆,欧洲从经济和政治上支持伊朗,最终体现在伊核六方会谈——英国、法国、德国、美国、俄罗斯及中国。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并没有让美国实现控制伊朗,从而控制整个中东的目标,在中、俄和欧洲的联手下,美国大中东计划

破产——美国统治全球的最高战略失败!这个计划在2011 年就已经失败,其标志事件为:2016年美国宣布取消对伊朗的经济制裁!大中东计划的失败,让美国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加上中国的强势崛起,美国无力再维持世界单极化,世界格局不可避免的进入多极化!对于美国来说,目前的最高战略目标仍是维持世界单极化:吃掉中国、俄罗斯、欧洲或伊朗中的任意一股势力,美国就还可以维持单极世界!2011年后,美国提出“重返亚太”战略就是想着吃掉中国,策划了南海事件和制定了TPP贸易协议。为了吃掉俄罗斯,美国策划了乌克兰事件,这件事件的本质是:制造乌克兰事件围堵俄罗斯,从经济上制裁俄罗斯,最终肢解俄罗斯,获得俄罗斯的石油!一旦这个目标实现,那么中国就完全被包围,而且石油能源基本中断!然后通过经济制裁即可把中国困死!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和俄罗斯全面深化了战略伙伴关系——中俄完全互补!中国缺少能源,但是不缺钱和生活必须的中低端制造;俄罗斯不缺石油,但是缺少钱和中低端制造!中俄结成同盟,只要不发生内乱,凭借中俄的互补性以及强大的军事力量,美国根本无力吃掉俄罗斯和中国的任一方!所以,随着中俄全面深化战略同盟关系,美国的单极目标基本破产!美国现阶段战略目标综述:随着美国维持单极目标的破产,目前世界逐步进入多极化。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寻求再次单极化,美国不得不战略退缩,寻求世界两极化!

叙利亚和中国的关系伊朗与叙利亚军事关系解析

叙利亚和中国的关系-伊朗与叙利亚 军事关系解析 进入2016年以来,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不断对伊朗和叙利亚施压的同时,伊叙两国军事关系也更为密切。伊朗政要在多个场合做出严正表态,坚决反对国外势力对叙利亚实施军事干预,并称伊朗将从“政治”和“道义”上支持叙利亚度过危机。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甚至声称,伊朗将为叙利亚提供“保护”。此外,两国还于2016年7月28日达成能源合作协议。伊朗将向叙利亚出口50兆瓦电力,并帮助叙重建被毁的发电站等设施。在中东局势扑朔迷离的情况下,伊叙军事关系的发展动向颇为耐人寻味。

伊叙军事关系战略基础 国内政治因素 伊叙军事关系可以追溯到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正是伊斯兰革命的成功,为伊叙军事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础。此前,亲苏的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与亲美的伊朗巴列维国王一直处于相互敌视状态,阿萨德还曾为从事反对国王运动的霍梅尼提供支持。霍梅尼上台后宣称,不赞成民族主义,反对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的分裂,希望实现整个伊斯兰世界的团结,并致力于向伊斯兰世界输出革命。在伊朗看来,叙利亚处于以色列的前线,并在黎巴嫩对抗西方,应该具有可靠的革命信念,可以作为伊朗输出革命的盟友和伙伴。伊朗伊斯兰革命成功后,叙利亚也希望与伊朗新政府建立全新的外交关系。为此,叙利亚成为继前苏联之后第二个承认伊朗革命政府的国家。 此外,在伊朗和叙利亚执掌政权的都是伊斯兰世界的少数派—什叶派,在

阿拉伯世界属于“另类”,两国有着共同的宗教认同感和宗教归属感。特别是在叙利亚掌权的是什叶派中的阿拉维派,在国内处于少数派地位,连什叶派都称之为“异端”。为了缓解国内政治压力,阿萨德希望得到什叶派大国伊朗的支持,承认其什叶派地位和政治合法性。阿萨德的努力也得到了伊朗方面的回应。伊朗领导人称叙利亚反对派的行为是“亲以色列或右翼分子的行为”,并表示希望阿萨德“在实现叙利亚人民神圣思想方面取得成功”。 地区安全因素 伊朗和叙利亚均位于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和丰富石油资源的中东地区,但两国领土并不接壤。伊朗是当代兵家必争之地的海湾次级体系的中心国家之一,叙利亚则是地处巴以冲突前沿的重要国家之一。伊叙两国都希望在地区安全事务中有所作为,但也都受到地区强国和外部势力的遏制和打压,在阿拉伯世界较为孤立。面对地区纷争与外部干预的

叙利亚和中国的关系试析叙利亚―伊朗准联盟关系的形成原因

叙利亚和中国的关系-试析叙利亚―伊朗准联盟关系的形成原因 摘要:宗教、民族、文化和政治制度完全不同的叙利亚和伊朗之所以会形成一种准联盟关系,既于动荡纷争的中东特殊环境有关,也与地缘政治因素有关,更离不开伊斯兰革命的孕育和两伊战争的契机。而且为了有更多的回旋余地,双方采取了一种联而不盟的准联盟关系。 关键词:叙利亚;伊朗;准联盟联系;形成原因 中图分类号:D8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13-0231-02

探讨叙―伊准联盟的起源,首先离不开中东这个纷繁复杂的大背景,它是该联盟赖以生存的土壤。中东原本就因民族、宗教、领土和文化而矛盾丛生,随着石油、以色列的出现,外部干涉使中东更加动荡不安。为了提升自己的地区和国际地位,在财富和援助的诱惑下,许多地区领导人通过培养与华盛顿或莫斯科的亲密关系来利用两极格局。还有一些国家领导人努力通过与那些想在中东最小化外部势力的地区领导人合作来提升安全。中东这种反复无常和不稳定局势导致了许多联盟的形成。因此,联盟成了分析中东政治的关键,而叙―伊准联盟便属于后一种。沃尔特曾区分了从1955―1979年间中东33种不同的联盟,总体趋势一直是地区领导者为了减少另一地区权力或联盟所带来的威胁而形成联盟。叙―伊准联盟之所以形成主要是为了应对20世纪80年代来自地中海地区和波斯湾的伊拉克、以色列以及

美国的直接挑战。 一、伊斯兰革命是促使该联盟形成的最初推动力 一方面,革命推翻了伊朗保守的亲西方的君主制体,从而改变了伊朗传统的结盟模式。革命前,同为亲美的伊朗和以色列两国自然结成了一种联盟。而伊斯兰革命的一个核心使命便是反犹太主义。中东第一个巴勒斯坦大使馆在伊朗首都开设,并以取消以色列代表团为前提条件,就是革命对伊朗在阿―以冲突的态度方面所引起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的一种征兆。当保守的亲西方政府变成了伊朗颠覆的对象和以色列在意识形态上没有资格作为一个盟友时,伊朗寻求找到一个相似的激进的政府作为在阿拉伯世界输出革命的过程中的新同伴。由于叙利亚处于以色列的前线并在黎巴嫩对抗西方,所以它有可靠的革命信念。 另一方面,伊斯兰革命为长期的巴

乐队来访阿拉伯和以色列的一次影像对话

一次以色列人和埃及人的影像对话 前几天看了一部以色列的电影《乐队来访》(Ban d’s Visit)。一部不可多得的描写现代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关系的电影。影片引起了我复杂的情感,让记忆如胶片般闪回到了很多定格的瞬间: 镜头一: 2008年11月,午后清凉的秋日,在访问了一个以色列的基布兹农场之后,我和几个以色列朋友开车登上了戈兰高地,登高远望,脚下是起伏的大地,潋滟的湖泊,山风徐来,真是让人心旷神怡。然而在中东战争时期,这里并不是用来看风景的,而是显著的战略要地,在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之后,这片高地就从叙利亚的版图划入了以色列。我问以色列的朋友:“以后这里的归属会怎么处理?”他说:“你看看地形就知道,只要叙利亚在这里布置一些武器,我们底下的这些平原地区就会完全处在被动状态。我想,我们是需要得到更多和平的信心吧!”这也正是两个国家漩入扯皮状态的原因,以色列称只有叙利亚同意签署和平协议之后我们才能归还高地,叙利亚称,在没有归还格兰高地之前,一切免谈。 镜头二: 2008年12月底,我在突尼斯南部沙漠拍摄,记得当时是在绿洲托泽尔,早饭的时候我们的陪同马森·泽东(后缀是他自己加的,因为喜欢毛泽东的诗词)看上去非常疲惫,眼睛通红,神情沮丧又焦虑。他说,我昨晚一宿没有睡着觉,以色列进攻加沙了,我们死了很多人。”之前我们也聊过巴以中东问题,马森并没有象今天这样用“我们”来称呼巴勒斯坦,似乎是这种极端的危机,让他站到了和犹太人相对的阿拉伯人的阵营。以色列方的进攻原因是对哈马斯在加沙对以色列发射火箭炮的回击(27日一枚火箭炮射入以色列,伤及一人,后不治身亡)。以色列发动空袭的第二天,统计数据显示巴勒斯坦方两百多人死亡,七百多人受伤,死者中包括哈马斯成员,更有大量的平民。 镜头三: 2011年6月,在北京以色列驻华大使馆,大使安泰毅送我一本他的摄影集。这是他在华近四年拍摄的作品精华。我说还是在影集前写点什么吧!大使开玩笑地把两只袖子往上掳到胳膊,做出准备大干一场的样子说:“让我想想写点什么。”那一瞬间,我清楚地看到了他的两只小手臂上的伤疤----几乎和手臂等长的伤疤!异常醒目。大使说,这是以前服兵役的时候留的。以色列所有的犹太公民都需要服兵役,男子三年,女子一年。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的时候,他19岁,参加了这次中东冲突中最具历史转折意义的交战,也留下了肉体和记忆中难以抹去的印记。“你知道,我的人生格言是来自毛泽东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是一个“打”出来的国家,以色列人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从国家诞生之日起就一直没有减退,为了保卫国家,全民皆兵。 因为有很多不同的机缘,我结交了不少阿拉伯国家的朋友,也结识了一些以色列的朋友,因为阿以间复杂的矛盾,让我的情感也总是在这个漩涡里颠簸。而每次他们的冲突都会让我心情沉重。看完《乐队来访》之后,让我感到了些许宁静宽慰,区别于政治的勾心斗角和军事的血肉冲突,电影以一种出离现实,却又紧扣现实的方式,让人进入到人类微观的内心,去思考共同的存在,彼此的距离。

以色列空袭叙利亚核目标中的网络战

第26卷第6期航天电子对抗 以色列空袭叙利亚核目标中的网络战 方有培,汪立萍,赵霜,连舒清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8511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7) 摘要:2007年9月6日,以色列空军出动8架F一16和F一15战机,在预警机的指挥下。成功地空袭了叙利亚代尔祖尔地区一处正在建设的核设施,8架飞机安全返航。该战例证明,网络攻击是一种信息作战样式.它可使对方防空系统瘫痪,处于被动挨打而无还手之力局面。从网络对抗角度讨论网络攻击途径及其关键技术。 关键词:网络;舒特;网络攻击;网络对抗 中图分类号:T N97文献标识码:A N et w or k w a r f ar e i n t he ai r at t ack f or Syr i a nucl ear t ar get by I s r ael Fang Y oupe i,W ang L i pi ng,Z hao Shuang,L i an S huqi ng (N o.8511R es ear ch I ns t i t ut e of C A S I C,N anj i ng210007。J i angs u,C hi na) A bs t r act:I n Sept em ber6,2007.ei ght F一16a nd F一15batt l e pl an es of I s rael suc cessf ul l y at t acke d a S y r i a nu cl ear t ar get.I t i ndi cat e s t h at net w o r k at t ack i s an i n f or m at i on w ar f a r e m o de.Thi s at t a ck c an l ead t o t he pa—r al ys i s of enem y a i r de f e nse s y s t e m s.N e t w ork at t ack w a y s a nd key t ech nol og i es ar e di scus sed ac cor di ng t o ne t w or k co unt e r m ea sur es. K ey w o r ds:n e t w ork l sut er;n et w o r k at t ac k;n et w or k c ount er m e as ur es O引言 力。其原因值得深究。 2007年9月6日,以色列出动8架F一16和F一15战机空袭叙利亚代尔祖尔建设中的核设施,飞机安全返航。代尔祖尔是叙利亚纵深地带。地处叙利亚西北部,距离以色列特拉维夫约600km,距首都大马士革约400km,距伊拉克赫莱西耶城镇仅120km。以色列8架没有隐身能力的战机,竟然突入了叙利亚境内约500ki n纵深(即使从最近距离的公海走也有约400ki n)的区域,成功地躲过叙利亚的俄罗斯体制雷达及严密监视的作战系统防空网,神不知鬼不觉地袭击了代尔祖尔地区的核目标。F—16战斗机机长15.03m、机高5.09m、翼展9.45m/10m,最大飞行速度M a数为2,其R C S为1.7~4m2F一15战斗机机长19.43m、机高5.63m、翼展13.05m.最大飞行速度M a数为2.5,R C S估计为2.5~5.5m2。8机同飞500ki n大约需要12r a i n,如此庞大机群进入叙利亚腹地轰炸核目标,而叙利亚竞既无招架之功。又无还手之 收稿日期,2010一07—05 作者简介t有培(1951一).男.高工.主要从事航天电子对抗技术研究。l以色列因何敢于突袭核目标 1.1手握杀手铜 空袭叙利亚核设施过程中,以色列空军启用了美国新研发的信息战装备“舒特”。在空袭过程中,以色列通过实时侦察将所获取的敌情信息与事先建立的叙利亚防空系统数据库进行比对。当确认无误后,随即注入“误导”信息。渗入叙利亚防空系统的C3I,植入误导算法和数据,使其获得完全错误的空中情报.实际中的“最高威胁等级”被评估为“毫无威胁”、实时的“十万火急”被评估为“一切正常”,从而误导其防空作战系统得出“平安无事”的结论,且叙利亚防空网指挥官毫无察觉,使以色列飞机在远距离奔袭突防、突击和返航过程中均未遭到叙利亚防空拦截系统和飞机的拦截。 1.2“舒特”计划 “舒特”是美国空军实现从传感器到射击器的无缝一体化作战网络的计划之一。“舒特”计划的目的是将情报、监视与侦察(R C一135V/W“联合铆钉”电子侦察飞机)与进攻性反信息作战(E C一130H“罗盘呼叫”电子战飞机)和进攻惟防空作战(F一16C/J)进行横向一体化集成。而E C一130H与R C一135V/W 的一体

以色列建国的过程

以色列建国的过程 据圣经记载,摩西曾带领部分以色列人走出埃及,并在乔舒亚(Joshua)的领导下征服了迦南(Canaan)的部落城邦。之后,在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戴维王占领了耶路撒冷,并且在包括外约旦在内大部分迦南地区建立起以色列王国。在戴维的儿子所罗门(Solomon)死后,王国一分为二,南为犹大(Judea),北为以色列(Israel)。直到公元133年,耶路撒冷一直是犹太人的政治和宗教中心。 公元前722年,亚述人(Assyrians)攻占了以色列,公元前586年巴比伦人占领了犹大,他们焚毁耶路撒冷的所罗门圣殿,驱逐了大批犹太人。从此之后,耶路撒冷曾被多次易手,还被无数次地摧毁和重建。犹太人从此流离失所,散落到各个地方。大约在公元前61年,庞贝(Pompei)的罗马军团攻占了犹大,占领了耶路撒冷。而耶稣正是在罗马的统治区伯利恒(Bethlehem)降生的。罗马统治者在公元70年和132年两次扑灭了犹太人起义的烈火,并于公元135年将所有犹太人驱逐出耶路撒冷。此后,耶路撒冷就被罗马人重新命名为巴勒斯坦(Palestine)。 在拜占庭时期(公元4世纪),大量的基督徒涌入了巴勒斯坦。那时,巴勒斯坦的人口组成是基督徒、犹太人皈依的基督徒和异教徒(paganism),以及罗马人和原著居民。大约在公元7世纪,穆斯林阿拉伯的军队北上占领了包括巴勒斯坦在内的大部分中东地区,从此,穆斯林对巴勒斯坦的控制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在这漫长的穆斯林统治中,土尔其奥托曼帝国(Ottoman Empire)曾于1517年将巴勒斯坦纳入自己的版图。在这期间,土尔其苏丹还曾邀请离散的犹太人到巴勒斯坦的各个城市里定居下来。在18世纪末拿破仑入侵时,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趁机起来反抗埃及和土尔其人的统治,致使土尔其帝国进一步开放其边界,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口同时增长了,而且两个民族的民族意识也随之提升。到了1880年,巴勒斯坦的人口达到了40万,其中犹太人口是2.4万左右。这时奥托曼政府开始采取严厉的措施限制犹太移民,但是,犹太人却采取各种手段移入巴勒斯坦。 这时在19世纪的欧洲,反犹浪潮和欧洲犹太人解放运动此生彼长,现代民族国家的理念与传统犹太家园的向往交织在一起,在欧洲离散的犹太人心中,燃起了犹太复国主义(Zionism)的烈火。特别是东欧国家的反犹和排犹政策,加速了欧洲犹太人向巴勒斯坦的迁徙。也是在此时,欧洲犹太人开始将犹太复国主义思想体系化。犹太祭司奥克雷(Rabbi Yehuda Alcalay),在19世纪40年代发表了许多犹太复国思想的希伯来语文章。另外,在1896年匈牙利裔犹太律师赫茨尔(Theodore Herzl)出版了《犹太国》一书,完整地阐释了犹太复国主义。次年8月,犹太复国主义者在瑞士巴塞尔(Basle)召开了“第一次世界犹太

联合国对叙利亚问题历次表决

2011年10月4日联合国安理会未能通过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 联合国安理会4日就法国、英国等提交的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俄罗斯、中国反对,印度、南非、巴西、黎巴嫩弃权,法国、英国、德国、葡萄牙、美国等赞成,决议草案未能获得通过。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保东在表决后作了解释性发言。李保东说:“中国高度关注叙利亚局势发展,我们呼吁叙利亚各方保持克制,避免一切形式的暴力行为和更多流血冲突。我们希望叙利亚政府落实有关改革承诺,也希望由叙利亚主导的、具有包容性的政治进程尽早启动,推动局势尽快走向缓和。” 李保东说,国际社会应为实现上述目标提供建设性帮助,同时应该充分尊重叙利亚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安理会是否在叙利亚问题上采取进一步行动,应看是否有助于缓和叙利亚紧张局势、有助于推动政治对话化解分歧、有助于维护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更应看是否符合《联合国宪章》及不干涉内政原则。因为这些原则关系着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小国家的安全和生存,关系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在这些原则问题上,中国政府的立场是坚定和一贯的。 李保东强调,根据上述原则立场,中国一直以积极和建设性姿态参与相关决议草案的磋商。目前安理会有两个决议草案,一个是主张尊重叙利亚国家主权和通过政治对话解决叙利亚危机,对这个草案中方是支持的。但对今天审议的这个草案,与不少安理会成员一样,中国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制裁或威胁使用制裁无助于叙利亚问题的解决,反而可能导致局势进一步复杂化。但令人遗憾和失望的是,这一重大合理关切未能得到提案国应有的重视。当前这项决议草案一味对叙利亚施压甚至威胁使用制裁,不利于叙利亚局势走向缓和。因此,中国对这一决议草案投了反对票。 李保东最后说,叙利亚是中东地区的重要国家。叙利亚保持和平与稳定,符合叙利亚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继续为妥善解决叙利亚问题发挥积极和建设性作用,也将继续支持有关地区国家和组织的斡旋努力。 【1】【2】【3】【4】【5】【6】 2012年2月4日联合国安理会未能通过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 联合国安理会4日就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俄罗斯和中国对决议草案投了反对票,否决了由摩洛哥提交的、西方国家及有关阿拉伯国家等共同起草的涉叙决议草案。 这是继2011年10月4日中俄共同否决涉叙决议草案后,安理会有关叙利亚决议草案再次未能获得通过。除俄罗斯和中国外,安理会其余13个理事国投了赞成票。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丘尔金在表决后的解释性发言中说,安理会中的某些国家自去年

浅谈叙利亚问题对中国的影响

浅谈叙利亚问题对中国的影响 安生 (信息系计算机网络技术2 114104233) 摘要:叙利亚局势动荡持续了很长时间,已经成为世界的焦点,而它虽然远在中东,可是对中国却又颇大的影响。中国政府在叙利亚问题上的表态,也是明确表示,坚决支持叙利亚现政府恢复国内稳定的基础上,并明确在联合国有可能通过对叙利亚任何制裁决议时,坚决投反对票的立场。 关键词:原因、影响、中叙关系、地理位置、经济来往、盟友 (一)从叙利亚问题的原因说起 叙利亚是个多宗教、多民族的国家,而叙利亚问题也牵扯到伊斯兰教内部宗教派别的问题。而且叙利亚的经济状况也不容乐观,失业率高,贫富差距大,三分之一人口每天收入只有不到2美元。总之,叙利亚问题即是精英与穷人之间的矛盾激化产生。 (二)从中叙关系看影响 1、影响中国的特殊地理位置 叙利亚是中国“西出”的通道,东起新疆喀什,经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叙利亚,是地中海和阿拉伯海的陆上的一条要道,而其中叙利亚恰恰是这条要道的欧洲桥头堡,所以说叙利亚也是中国的不可丢失伙伴!近代以来,因为中国的衰落,中东被亚洲遗忘了,亚洲就没有过那样的紧密,中国只有拥有亚洲才能拥有世界,由此可见叙利亚对于中国的重要程度,它是中国无法退让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是无可替代的。 2、叙利亚与中国的经济来往 由于中国是叙利亚的主要贸易伙伴,2011年,双边贸易额达到30亿美元,其大部分贸易额都来自中国对叙利亚的出口,而叙利亚对中国的出口主要是石油。目前,中国在叙利亚的中资企业有20多家,其中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以及中材建设等大型国有企业。在石油对外依存度达55%的中国来说,能源安全显得格外重要。 3、它是中国在中东的主要盟友 回顾近十年来,当中国在国际上受到西方批评时,叙利亚均站在中国一边。例如2008年春,西藏发生示威活动时,叙利亚对中国的强硬立场表示声援。阿萨德政权也支持中国在台湾问

战后以色列的建国过程

试论述战后以色列建国的过程。 二战结束后,从欧洲各地的集中营里解放出大量的犹太难民。欧洲各国不愿接收这些难民,因此,英国政府对巴勒斯坦的移民控制受到了各方的巨大压力。美国不断地要求增加犹太人的移民配额,而这时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双方都在通过暴力手段对英国当局施压,阿方要求控制移民,犹太一方则要求放宽移民。阿拉伯人对犹太定居点实施恐怖袭击,而犹太人炸路断桥,处死英国官员,以阻止英国当局对非法犹太移民的追捕。最终,英国政府决定甩掉巴勒斯坦这个烫手的山芋。1947年4 月,英国政府把巴勒斯坦问题提交联合国解决,并宣布一年后结束委托统治,撤回所有驻军。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届联大通过了181号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两个国家,即阿拉伯国和犹太国,耶路撒冷市由联合国的特别管理。但是,阿拉伯一方拒绝接受联合国决议,原因是阿拉伯人占巴勒斯坦人口的 2/3强,只得到43%的土地;而犹太国的人口仅占1/3,却得到了57%的沿海土地,阿拉伯人不干。1948年5月15日,犹太临时政府宣布成立以色列国(而没有采用“犹太国”做国名),次年2月立宪会议召开,通过一部临时宪法,宣布国家为民主共和国。本?古里安就任以色列第一任总理。在以色列宣布建国的第二天,阿拉伯联盟(Arab League)国家埃及、伊拉克、黎巴嫩、叙利亚以及外约旦(Transjordan)(后改称约旦)发誓灭掉以色列,并且对以色列不宣而战,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了。 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1949年): 从1948 年5月起,阿拉伯联盟国家的军队相继进入巴勒斯坦,烧杀抢劫,对新生的以色列国展开了反面的灭亡战争。开始,埃及在巴勒斯坦南部攻下了部分领土,继而外约旦占领了耶路撒冷旧城,以色列人死伤过半,军队几乎全部被歼,妇女,儿童,老人都开始以身相拼。但是由于阿拉伯各国彼此心怀鬼胎、内部争权争地,面和心不和,很快进攻就停了下来。6月,在联合国的斡旋下,成功地实现了4周的停火。此时,大批欧洲尤太人纷纷赶往以色列,带着家产,妻儿,意图以生命保卫新以色列,抱着以死相守的信念蜂拥至以色列,随着在7月停火结束,以色列开始反击,。零星的战斗一直持续到1948年底。以色列在次年1月的凌厉攻势包围并歼灭了几乎全部的埃及的军队,迫使阿军接受停火(1949年1月7日)。 1949 年7月阿、以签署了停战协议,但并没有实现和平。由于战乱,大约40万巴勒斯坦难民逃离以色列,滞留在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边境的难民营中,由于阿拉伯国家拒绝接受他们,而以色列基于在战争中,这些人做为阿军的同盟,与以色列作过战,也拒绝接受他们,这些人成为日后阿、以冲突的重要原因。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美、英支持阿拉伯联盟,而苏联却支持以色列,这与后来几次战争的格局有很大的不同。战后,阿拉伯国家对军事上的失败,备感失望和耻辱,叙利亚、约旦、埃及等国先后出现了政治动荡和权力交替,使阿拉伯国家的地缘政治出现全新的格局。 第二次中东战争(1956年): 从1949到1956年,联合国监督执行阿、以停火,推迟了冲突的到来。在这期间,各国已经调整了自己的中东政策,美国、英国和法国支持以色列,而苏联转而支持阿拉伯国家。1956年7月,埃及领导人纳赛尔(Abdal Nasser)将苏伊士运河占领,并且没收了运河所有者(主要是英国和法国人)的财产,并驱赶他们,英、法为此与以色列结盟对抗埃及。 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空军和陆军,在西奈半岛(Sinai peninsula)与入侵的埃及军队暴发战斗。同时,英、法也介入了战争。 11月6日,在美、苏的支持下,联合国调停双方停火。这时,以色列已经占领了加沙地带和通往亚喀巴湾的入海口。但在1957年,以色列将加沙地带交由联合国管辖。 第三次中东战争——六日战争(1967年):整个1960年代,阿、以边境冲突不断。叙利亚训练巴勒斯坦恐怖分子对以色列实行恐怖袭击,埃及领导人纳赛尔与约旦和叙利亚结成联盟,放言以色列必须从地图上消失。1967年5月,纳赛尔要求联合国部队从埃及完全撤出,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