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决策技术

决策技术

决策技术
决策技术

第二章决策技术

1.如何理解决策的基本原则?

2.决策有哪些分类?确定型决策、非确定型决策和风险型决策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3.结合具体实际,阐述决策的过程?

4.某工厂为推销甲产品,预计单位产品售价为1200元,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为700元,每年需固定费用为1800万元。

(1)盈亏平衡时的产量是多少?

(2)当企业现有生产能力为45000台时,每年可获利多少?

(3)为扩大生产规模,需添置一些设备,需增加固定成本363万元,此时,生产能力增加为50000台,同时可节约变动成本每台100元,为扩大销

路,计划降低售价15%,问此方案是否可行?

5.某厂有一项目,有三个方案可供选择,建大厂须投资320万元,建小厂需投资140万元,第三个方案是先建小厂,3年后如果销路好,考虑再建大厂,追加投资200万元,收益与大厂相同。各方案的自然状态和损益值如表所示:

损益表(单位:万元)

6.某轻工机械厂拟订一个有关企业电经营发展的决策。据本企业的实际生产能力,本地区生产能力的布局以及市场近期和长期的需求趋势初步拟订三个可行方案:第一方案是扩建现有工厂,需投资100万元;第二方案是新建一个工厂,需投资200万元;第三方案是与小厂联合经营合同转包,需投资20万元,企业经营年限为10年,据市场预测和分析,三种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均可能遇到以下四种情况,现将有关资料估算如下表所示,请根据以上信息帮企业做出决策。

损益表(万元)

7.某企业为扩大某产品的生产,拟建设新厂,据市场预测产品销路好的概率为0.7,销路差的概率为0.3,有三种方案可供企业选择:

方案1:新建大厂,需投资300万元。据初步估计,销路好时,每年可获利100万元;销路差时,每年亏损20万元,服务期为10年。

方案2:新建小厂,需投资140万无。销路好时,每年可获利40万元;销路差时,每年仍可获利30万元。服务期为10年。

方案3:先建小厂,3年后销路好时再扩建,需追加投资200万元,服务期为7年,估计每年获利95万元。试选择方案。

试用决策树法进行决策。

8.某企业拟生产一种新产品,提出了四个技术方案,由于不知道产品上市后的销量,只能大致估计为销量好、销量较好、销量一般、销量差四种情况,经过测算可知各方案在各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值如下表:

请分别根据乐观原则、悲观原则、最小后悔值原则和机会均原则对上述问题进行决策。

智能决策报告.

《智能决策技术》实验报告册 20 - 20 学年第学期 班级: 学号: 姓名: 授课教师:实验教师:

目录 实验一智能决策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实验二具有事前信息的决策树技术的操作应用……………………………………………….. 实验三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多目标决策....................................................................................... 实验四遗传算法...............................................................................................................................

实验一智能决策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智能决策技术越来越成熟,在不断地发展与前进。从目前的智能决策系统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对其的需求状况来看。在一般决策支持的基础上,引进和集成电子商务平台的功能,形成与电子商务的集成、融合发展的态势。电子商务是信息时代和网络环境下越来越流行的一种商业运作模式,是商务电子化和信息化的结果。电子商务的发展不仅强烈地冲击着传统的管理模式和商务运作模式,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新的管理决策问题。所以DSS的设计与开发越来越多地考虑电子商务这一重要应用背景,向决策者提供多种分析模型和多种分析角度,在市场—客户—产品等多种条件下进行多维度分析。例如目前开发的基于Web的DSS基于GIS的DSS都面向这类应用提供支持。 不断强化知识管理的功能,提升系统的知识管理与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例如具有知识学习能力的IDSS的智能主要体现在系统能利用专家知识辅助决策,并能够随着决策环境的变化改变自己的行为,要求其知识处理系统能随环境变化学习新知识、更新知识库。知识管理与应用则涉及到推理知识、描述知识和过程知识,从而支持问题求解过程。另外,将知识管理理论与方法应用于DSS的实现中,可以实现专家经验(隐性知识)的分享,提高系统的决策支持水平与能力。 谋求技术及应用上的突破,关注和重视对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信息的组织和处理。尽管现代科学的认识是“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但是,在现实世界中还是普遍存在许多的不确定性。为了有效地解决这类问题,专家们发展了“软计算方法”。所谓软计算主要包括模糊逻辑、神经计算、概率推理、遗传算法、混沌系统、信任网络及其它学习理论。现有的人工智能技术主要致力于以语言和符号来表达和模拟人类的智能行为,软计算方法则通过与传统的符号逻辑完全不同的方式,解决那些无法精确定义的问题决策、建模和控制。软计算方法已在很多领域的决策问题中得到应用。如王光远的不确定信息及其建模方法;任守榘等提出利用遗传算法实现处于混沌与湍流环境下具有重构自身的先进制造系统的决策模式及其决策支持系统。 日益强调多种数据、知识的综合、集成运用。在技术不断更新的条件下,准确数据信息和高效率的工具是决策者以更低的成本、更加快捷的方式做出及时的科学决策的前提与保证。因此,在DSS的设计与开发中充分考虑对众多数值数据资源、事实数据资源、先验知识、推理知识等的综合、集成运用构建有丰富的数据仓库、机构知识仓储等,并配置和开发众多的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及分析工具。丰富的资源基础保证了系统支持决策的效率。

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机制研究

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机制研究 技术创新作为企业提升竞争能力的有效方式,是企业持续高效发展的不竭动力。技术创新决策是企业技术创新决策主体对整个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技术创新目标、技术创新方案优选等各个关键环节作出决定的过程。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各项工作都离不开决策,技术创新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最终效果。而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机制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决策时的内在结构与工作方式。 在企业技术创新运行机制中,决策机制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内在机能, 客观地反映着决策机体的运动变化规律,并决定着企业技术创新决策行为的有效性程度。企业决策机制在技术创新机制中处于主要地位,它不仅是设计其他技术创新机制的基础,而且又贯穿于其他各机制运行的始终。本文借助西方经济学的技术创新等理论和方法,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机制的要素环境以及在我国的具体体现,研究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机制的构成和运行机理,给出了企业进行技术 创新机制的决策模式和应用范围。进而结合我国感光材料行业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和发展以及技术创新决策机制的运行状况,详细研究了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机制运行关键影响要素——决策主体素质、决策模式、风险控制和决策机制综合评价等内容,并对我国感光材料行业代表企业进行了案例研究。 力争为企业技术创新决策者提供借鉴,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成功提供支持和保证,进而为我国其他行业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机制建立和运行提供借鉴和依据。根据研究结果和实例调研分析,本文为我国感光材料行业技术创新决策机制建设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并对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机制的研究作出了总结和展望。本文主要创新有三处,一是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机制的解释结构模型,确定 了技术创新决策机制的四层递阶结构,并对模型进行了解释分析;二是建立了企业技术创新决策主体的通用素质模型,并针对行业案例的决策主体进行了素质评价;三是从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机制的构成分析出发,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机制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技术创新决策机制的递阶结构属性,应用递阶综合评价方法,行业案例的技术创新决策机制进行了综合评价。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验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验 中央企业是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积累时间最长、技术创新制度建设和基础设施最为完善、总体技术创新能力最强的一类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央企从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出发,坚持依靠技术创新支撑和引领业务发展,大力实施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取得了一系列如高速铁路、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西气东输等丰硕的成果,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认真归纳总结现有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对进一步加强央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推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1典型央企的成功做法 为充分掌握央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实际情况,本文对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简称航天科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化)、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移动)、国家电网公司(简称国家电网)等10多家典型央企进行了现场调研和案例分析。依据对典型央企的实地调研情况,央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成功做法可概括为以下六方面内容。 1.1把技术创新作为公司的核心战略,建立起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决策和规划体系一是把技术创新作为公司的核心战略 之一。按照国家“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的科技工作方针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结合公司实际,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驱动力为核心,制定公司科技发展战略、目标任务、战略重点,确定年度计划,并按照“探索一代—预研一代—研制一代—生产运用一代”的思路,制定有序接替的科研计划体系。二是设立科技决策规划与管理体系。设立了由主要领导牵头、各业务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科学技术委员会,负责公司重大技术创新战略问题决策。同时,为了落实公司科技战略规划、规范科技管理工作,央企集团层面大都设立了行使科技管理职能的相关部门,负责公司科研项目管理、科技规划计划、科技条件平台建设、科研成果管理、科技奖励、考核监督指导下属单位科技管理工作,以及对外科技交流等;在子公司层面,根据具体情况设立对口部门,配备专职科技管理人员,负责组织科技规划和项目建议计划编制,组织科技项目实施和新技术推广应用,开展技术需求分析等。三是组建辅助科技决策的专家咨询团队。部分央企设立了专门的技术咨询委员会,由内外部专家组成专家团队,对重大事项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咨询意见和建议。有的央企在技术咨询委员会的基础上,还按领域组建专业分委员会,为公司各类技术决策提供咨询意见,支撑公司科技决策。以航天科工为例,公司建立了以顶层战略为导向的技术创新决策机制(图1)。公司成立了由“一把手”负责的发展战略与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和工作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和

科技创新辅助决策支持系统

科技创新辅助决策支持系统STADS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与万方数据重拳出击 联合打造科技创新能力评估新利器 什么是科技创新辅助决策支持系统? 科技创新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与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推出,是面向政府、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单位的科研管理部门,进行科技信息挖掘、分析,进行科技创新能力评估的工具。利用该工具,用户只需输入关注内容、轻点鼠标,即可轻松了解所关注主题的研究状况、学科领域专家与研究机构、科研项目课题成果与进展、科研机构科研能力统计与分析,并获得相关分析报告,为科技创新决策提供支持与服务。 为什么推出科技创新辅助决策支持系统? “重视科学技术弘扬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全民普遍认可的国家发展理念。国家财政对科技投入的增加,通过实施新产品试制鉴定、科技攻关、星火、火炬、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科技成果推广等一系列科技计划,在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础性研究三个层次上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不论是政府部门、高校、科研院所,还是企业的科技管理部门,都需要对单位和个人,从科研综合能力、优势领域、人员素质、成果水平等方面,对于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权威公正的考量。 为解决科研管理部门进行科研项目监控、科研立项查新、学科领域专家搜索、人员科研状况分析、机构科技创新能力评估等问题,辅助科研管理部门进行科学决策,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与万方数据重拳出击,推出科技创新能力评估新利器,即科技创新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简称:STADS)。

我们需要科技创新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吗? 科技创新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给您带来的应用价值

决策与决策方法习题及答案

决策与决策方法习题及答案 作者:@钟方源 一、填充题 1、决策被定义为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管理者(利用机会)的过程。 2、决策的主体就是( 管理者)。 3、管理者既可以单独做出决策,这样的决策被称为(个体决策);也可以与其她管理者一道共同做出决策,这样的决策被称为(群体决策)。 4、决策的目的就是(解决问题)或( 利用机会)。 5、决策遵循的就是(满意)原则,而不就是( 最优)原则。 6、( 适量的信息)就是决策的依据。 7、古典决策理论就是基于( 经济人)假设提出的。 8、西蒙在《管理行为》一书中提出(有限理性)标准与(满意度)原则。 9、行为决策理论认为人的理性介于( 完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 10、决策过程的第一步就是(诊断问题)或( 识别机会)。 11、执行方案的过程中,管理者要明白,方案的有效执行需要足够数量与种类的(资源)作保障。 12、在环境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决策一般由组织的( 中低层管理者)进行;而在环境剧烈变化的情况下,决策一般由组织的( 高层管理者)进行。 13、垄断程度高容易使组织形成以( 生产)为导向的经营思想。 14、激烈的竞争容易使组织形成以( 市场)为导向的经营思想。 15、在卖方市场条件下,组织所做的各种决策的出发点就是(组织自身的生产条件与生产能力)。 16、在买方市场条件下,组织所做的各种决策的出发点就是( 市场需求情况)。 17、信息化程度对决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对(决策效率)的影响上。 18、如果决策涉及的问题对组织来说非常紧迫,则这样的决策被称为( 时间敏感型 )决策。 19、如果决策涉及的问题对组织来说不紧迫,组织有足够的时间从容应对,则这样的决策可被称为( 知识敏感型)决策。

无敌《 智能决策技术》

无敌《智能决策技术》 信息管理系 目录 实验一具有事前信息的决策树技术的操作应用 (3) 实验二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多目标决策 (7) 实验三成本预测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四专家系统开发工具CLIPS (8) 实验五专家系统的开发 (10)

实验一 具有事前信息的决策树技术的操作应用 实验类型:验证性 实验学时:2 实验目的:掌握风险型决策中的贝叶斯决策,利用决策树进行决策的方法。 实验内容: 某石油公司的决策人,打算投资开发某油田。根据现有资料,预计这口油井有高产、低产两种不同状态,分别记为S 1、S 2。高产可获利润400万元,而低产时将净亏损200万元,已知这两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分别为:P (S 1)=0.6,P(S 2)=0.4,一般来说,常见的地质结构有“好”、“中等”、“差”3种,分别记为C 1、C 2、C 3,为判断该地区属于哪种结构,可作进一步勘测,勘测费用为10万元。已知在不同的油井状态下,勘测结果为不同地质结构的概率如下,P (C 1/S 1)=0.7,P (C 2/S 1)=0.2,P (C 3/S 1)=0.1,P (C 1/S 2)=0.3,P (C 2/S 2)=0.1,P (C 3/S 2)=0.6,问:应采取何种行动方案,才能获取最大收益? (问题:是否要进一步勘测?若进一步勘测,那么在勘测后应采取何种方案) 重点利用全概率公式: 和贝叶斯公式: 求后验概率部分,得出各方案在不同状态下的概率P(S j /C k ),以求出最大期望值。 要求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自己输入已有数据,并基于已知数据求出后验概率,然后求出不同方案的期望值,进行剪枝决策,得出最优方案。 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步:将已知数据输入excel 中,如表1所示。 1 1 ()()() k k j k j p c p c s p s ==|∑2 1 ()() ()(1,2,3;1,2) ()() k j j j k k j j j p c s p s p s c k j p c s p s =||= ==|∑

智能决策技术报告

智能决策技术 期末考核 设计题目:生产物料需求决策支持系统 目录 智能决策技术 (1) 期末考核 (1) 一.规划与分析阶段 (3) 1.问题描述 (3) 现状 (3) 解决手段 (4) 意义 (4) 2.数据处理分析 (4) 数据流程图 (4) 物料需求分析的核心流程: (5) 建立数据字典: (6) 3.抽象模型建立 (6) 系统功能结构图 (6) 系统业务流程图 (7) 二.设计阶段 (8) 1.系统平台设计 (8) 开发平台设计 (8) 2.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8) 登录模块 (8) 主界面模块 (9)

主生产计划模块 (10) 订单管理模块 (12) 用户管理模块 (13) 3.数据库设计 (13) 三.实施阶段 (16) 1.实现方案 (16) 2.系统开发、调试与运行 (17) 登录模块设计 (17) 订单管理 (20) 库存管理 (24) 物料需求分析 (27) 四.总结 (43) 一.规划与分析阶段 1.问题描述 现状 选定决策支持主题是生产物料需求计划。在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物料是企业价值链中极其重要的一环,物料采购决策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成熟、稳定的市场条件下,理性的企业决策者总是力争在“正确时间”采购“正确数量”的物料,供企业生产使用。 物料需求计算的基本任务是:一是从最终产品的生产计划导出相关物料(原材料、零部件)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相关需求);二是根据物料的需求时间和订货周期来确定其开始订货的时间。 物料需求计算的基本内容是编制物料(包括零部件和原材料)的采购计划(这里不考虑生产的自制,假定所有的物料都进行采购)。要正确编制物料采购计划,首先必须落实最终产品的产出进度计划,即主生产计划,这是物料需求计算展开的依据。还要需要知道产品的零部件和原材料结构,即无聊清单,才能把主生产计划展开成物料需求计划;同时,必须知道库存数量才能准确地计算出各种零部件和原材料的采购数量。因此,以主生产计划,物料清单为依据计算物料需求。 物料需求计划原理框架如下图:

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

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成为市场竞争主体,当然也就要求企业同时必须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同志不仅多次强调要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还明确指出:“特别要把建立、健全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容和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关键环节。”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不仅是客观要求,更是企业自身建设的需要。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立足之本,是企业兴旺发达之源。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在经济体制转型和全面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期,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已成为影响经济结构变动、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即在国家宏观技术创新体系中,企业的技术创新将会占主导地位。因此企业必须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即企业必须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的主体、投入的主体、技术开发的主体、承担技术创新风险的主体和获取相应利益的主体。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具有以下特点: 企业必须成为技术创新的决策主体和投入主体

企业根据自身实力,分析把握市场需求,寻求技术机会,自主决策技术创新的方向和项目,付诸实施。决策之后,就要围绕目标,进行全面规划、制定组织实施措施。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筹资。企业自主决策,当然就要自行投资,自主决定筹资、融资的渠道和方式,统筹考虑投入的分配和步骤。企业真正成为投入主体,从而保证其决策主体地位的落实。例如,美国微软公司就在其本国和中国建立微软研究院,并从公司的收入部分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投入到新软件的研究与开发之上,使其软件产品始终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像中国的海尔集团和中国的联想集团等也都学习国外的经验,开始重视自主研究与开发活动。建立类似国际的研究与开发机构,进行研发,并在企业的发展方面取得成效。 企业是研究开发的主体 企业直接面向市场,围绕市场搞开发是其优势,通过研究市场获得的信息是保证研究工作有成效的前提。研究开发工作只有落实在企业进行,才能更好地和市场需求结合到一起,并通过承担创新活动的风险强化其责任,这一点,是其它研究机构无法做到的。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当然也应该是技术创新的利益主体和风险承担主体

决策与决策方法习题及答案

决策与决策方法习题及答案 作者:@钟方源 一、填充题 1、决策被定义为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管理者(利用机会)的过程。 2、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 3、管理者既可以单独做出决策,这样的决策被称为(个体决策);也可以和其他管理者一道共同做出决策,这样的决策被称为(群体决策)。 4、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或(利用机会)。 5、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 6、(适量的信息)是决策的依据。 7、古典决策理论是基于(经济人)假设提出的。 8、西蒙在《管理行为》一书中提出(有限理性)标准和(满意度)原则。 9、行为决策理论认为人的理性介于(完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 10、决策过程的第一步是(诊断问题)或(识别机会)。 11、执行方案的过程中,管理者要明白,方案的有效执行需要足够数量和种类的(资源)作保障。 12、在环境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决策一般由组织的(中低层管理者)进行;而在环境剧烈变化的情况下,决策一般由组织的(高层管理者)进行。 13、垄断程度高容易使组织形成以(生产)为导向的经营思想。 14、激烈的竞争容易使组织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思想。 15、在卖方市场条件下,组织所做的各种决策的出发点是(组织自身的生产条件与生产能力)。 16、在买方市场条件下,组织所做的各种决策的出发点是(市场需求情况)。 17、信息化程度对决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对(决策效率)的影响上。 18、如果决策涉及的问题对组织来说非常紧迫,则这样的决策被称为(时间敏感型 )决策。 19、如果决策涉及的问题对组织来说不紧迫,组织有足够的时间从容应对,则这样的决策可被称为(知识敏感型)决策。

智能决策技术原理及应用(一)

智能决策技术原理及应用(一)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正确、快速地做出决策无疑是赢得市场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的保证。决策支持系统可以看成是管理信息系统和运筹学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它要求有很强的数值计算能力,又要有很强的数据处理能力,而目前的计算机语言的支持能力不足,使得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非常缓慢。 关键词]决策支持系统人工智能专家系统 一、智能决策技术概述 1.决策支持系统的形成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应用的发展,如科学计算、数据处理、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以及运筹学和管理科学的应用,为决策支持系统的形成打下了基础。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SupportSystem—DDS)是80年代迅速发展起的新型计算机学科。70年代初由美国M.S.ScottMorton在《管理决策系统》一文中首先提出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 DSS实质上是在管理信息系统和运筹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管理信息系统重点在对大量数据的处理。运筹学在运用模型辅助决策体现在单模型辅助决策上。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所需要不得不解决的问题会愈来愈复杂,所涉及的模型会愈来愈多,模型类型也由数学模型扩充数据处理模型。模型数量也愈来愈多。这样,对多模型辅助决策问题,在决策支持系统出现之前是靠人来实现模型间的联合和协调。决策支持系统的出现就是要解决由计算机自动组织和协调多模型运行,对大量数据库中数据的存取和处理,达到更高层次的辅助决策能力。决策支持系统的新特点就是增加了模型库和模型库管理系统,它把众多的模型(数学模型和数据处理模型以及更广泛的模型)有效地组织和存储起来,并且建立了模型库和数据库的有机结合。这种有机结合适应人机交互功能,自然促使新型系统的出现,即DDS的出现。它不同于MIS数据处理,也不同于模型的数值计算,而是它们的有机集成。它既有数据处理功能又具有数值计算功能。 决策支持系统概念及结构。决策支持系统是综合利用大量数据,有机组合众多模型(数学模型与数据处理模型等),通过人机交互,辅助各级决策者实现科学决策的系统。 DSS使人机交互系统、模型库系统、数据库系统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它大大扩充了数据库功能和模型库功能,即DSS的发展使管理信息系统上升到决策支持系统的新台阶上。DSS使那些原来不能用计算机解决的问题逐步变成能用计算机解决。 2.人工智能概念和研究范围 (1)人工智能定义。由计算机来表示和执行人类的智能活动(如判断、识别、理解、学习、规划和问题求解等)就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研究在逐步扩大机器智能,使计算机逐步向人的智能靠近。 (2)人工智能的研究范围。人工智能研究的基本范围有:问题求解、逻辑推理和定理证明、自然语言处理、自动程序设计、学习、专家系统、机器人学、机器视觉、智能检索系统、组合高度问题、系统与表达语言等;其主要研究领域有: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学、知识工程。自然语言处理:语音的识别与合成,自然语言的理解和生成,机器翻译等。 机器人学:从操纵型、自动型转向智能型。在重、难、险、害等工作领域中推广使用机器人。知识工程:研究和开发专家系统。目前人工智能的研究中,最接近实用的成果是专家系统。专家系统在符号推理、医疗诊断、矿床勘探、化学分析、工程设计、军事决策、案情分析等方面都取得明显的效果。 3.决策支持新技术 (1)数据仓库的兴起和概念。数据仓库(DataWarehouse—DW)的概念是PrismSolutions公司副总裁W.H.Inmon在1992年出版的书《建立数据仓库》(BuildingtheDataWarehouse)中提出的。数据仓库的提出是以关系数据库,并行处理和分布式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基础,它是解决信息

第五章决策与决策方法

第五章决策与决策方法 决策是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或利用机会 主体目的 的过程。 本质 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因为最优原则需要:全部有关信息;了解所有信息价值,穷举方案;准确预测执行后果 决策的依据是适量的信息 决策的理论 古典决策理论:是基于“经济人”假设提出的,假设作为决策者的管理者是完全理性的 古典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 决策者必须全面掌握有关决策环境的信息情报; 决策者要充分了解有关备选方案的情况; 决策者应建立一个合理的层级结构,以确保命令的有效执行; 决策者进行决策的目的始终在于使本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决策理论 行为决策理论: 人的理性是有限的; 决策者识别和发现问题中容易受知觉上的偏差的影响,在对未来的状况做出判断时,直觉的运用往往多于逻辑分析方法的运用; 由于受决策时间和可利用资源的限制,决策者选择的理性是相对的; 在风险型决策中,与经济利益的考虑相比,决策者对待风险的态度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决策者在决策中往往只求满意的结果,而不愿费力寻求最佳方案。 决策的过程 诊断问题(识别机会) 获取高质量的信息并仔细地解 释它,就会提高做出正确决策的可能性 明确目标确定想要获得的结果的数量和质量 拟定方案必须把试图达到的目标铭记在心,而且要 提出尽量多的方案。 筛选方案确定所拟定的各种方案的价值或恰当性, 并确定最满意的方案。 执行方案 评估效果 执行方案 方案的有效执行需要足够数量和种类的资源作保障 方案的执行将不可避免地会对各方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需要作思想工作,让他们认识到方案对长远或全局的影响。必要时,还应作出相应补偿。 方案的实施需要得到员工的支持: 将目标分解,实行目标责任制;(责) 善于授权,做到责权对等;(权) 设计合理的报酬制度,根据目标完成情况实施奖惩(利) 评估效果

公共组织管理方法与技术复习总结

公共管理方法与技术期末复习总结 期末考试题型:一、(单选10分、多选16分、判断6分、填空8分) 二、(名称解释15分、简答20分、论述15分、案例分析10分) 1.组织的结构类型 直线型组织结构、职能制组织结构、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矩阵管理制组织结构、立体多维制组织结构、网络型组织结构。P3 2.组织结构的原则(选择、填空) (1)传统组织的八条原则(2)组织设计五项原则(3)目标导向的设计原则(4)矩阵型的组织设计 3.决策的定义:社会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也就是制订若干行动方案,并从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进行分析、判断并付诸实施的管理过程。P43 4.决策的类型(选择、填空) (1)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2)战略决策、管理决策和监督决策 (3)确定性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 (4)个人决策和群体决策 (5)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 (6)静态决策和动态决策 (7)定量决策和定性决策 (8)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 P44 5.决策的假设

完全理性决策(古典决策理论)建立在决策者是“经济人”的假设之上的“经济人”特征:⑴决策目标单一,追求个人的最大利益;⑵绝对理性,总能做出最优选择⑶不考虑时间和其他耗费的限制 6.公共决策的政治过程 事实证明:公共决策过程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和逻辑过程,而是一个社会价值的权威分配过程、一个公共利益的权威调整过程,公共决策在本质上是“政治性的”。事实上,“政策制定并不是一个有条不的过程”,如果期望公共决策过程会“遵循一种比较有秩序的、理性化的过程进行,就想写作一篇学术论文……”……(后面自己抄,太恶心了。)P57 7.集体决策常用方法 1)德尔菲法:依据系统的程序,采取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即专家间不得互相讨论,只与调查人员发生关系,请专家对调查问卷所提问题发表看法;经过多轮次的反复征询、归纳、修改,最后汇总成专家基本一致的看法,作为预测结果。 德尔菲法的优缺点 德尔菲法能发挥专家会议法的优点,即能充分发挥各位专家的作用,集思广益,准确性高。德尔菲法的主要缺点是过程比较复杂,花费时间较长。 2)列名小组法:列名小组法──被征询意见的人事前不接触而事后接触的方法。先写出书面意见,然后分组讨论,直到意见集中为止。 两种方法优点在于:可毫无顾忌地各抒己见,同时又将好的意见集中起来。 3)名义群体法:指在决策过程中对群体成员的讨论或人际沟通加以限制,但群体成员是独立思考的。象召开传统会议一样,群体成员都出席会议,但群体成员首先进行个体决策。 优点:可以产生更多的想法和建议、耗时少,成本较低 4)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出自“头脑风暴”一词。所谓头脑风暴

管理学教案——决策与决策方法

第四章决策与决策方法 第一节决策与决策理论 一、决策的定义 1、杨洪兰的定义:从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的过程。 2、周三多的定义:指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间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 3、本书采用路易斯古德曼和范特的定义:决策是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 4、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可以是组织,也可以是个人; 5、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 6、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利用机会,决策要解决问题(既可以是组织或个人活动的选择,亦可以是对这种活动的调整;决策选择或调整的对象,既可以是活动的方向和内容,也可以是在特定方向从事某种活动的方式。); 7、决策涉及时限,既可以是未来较长的时期,也可以是某个较短的时段。 二、决策的原则

1、决策遵循的原则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 2、决策最优应具备的条件: A、容易获得与决策有关的全部信息; B、真实了解全部信息的价值所在,并据此制订所有可能的方案; C、准确预期到每个方案在未来的执行结果。 3、在现实中,这些条件得不到满足,因为: A、组织内外存在的一切对组织的现在和未来都会直接或见解地产生某种程度的影响,但决策者很难收集到反映者一切情况的信息; B、对于收集的有限信息,决策者的利用能力也是有限的,从而决策者只能制订数量有限的方案; C、任何方案都要在未来实施,而人们对未来的认识是不全面的,对未来的影响也是有限的,从而决策时所预测的未来状况可能与实际的未来状况有出入。 三、决策的依据 1、决策的依据是适量的信息。 2、决策的特点:目标性;可行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经济上有效性);选择性;满意性;过程性;动态性。

对技术创新的认识

对技术创新的认识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对技术创新的认识 一、技术创新研究的简单回顾 从论证技术变革对经济非均衡增长以及社会发展非稳定性的影响出发,熊彼特()在20世纪30年代末首先提出了技术创新理论,从那时起,国外技术创新研究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现在看来,熊彼特的理论不仅在技术创新领域上具有开拓性,也是非均衡经济分析和制度学派的奠基石,在整个西方经济学说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在当时,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提出之后,似乎被同期的“凯恩斯革命”的理论所淹没,并没有得到广泛的重视。 到20世纪50年代,由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技术变革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人们开始重新认识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并对技术创新的规律进行了研究。这一时期的技术创新研究集中体现为以非均衡非连续为基本特征的技术变革经济分析。到60年代,研究者开始有针对性地系统搜集技术创新的案例与数据,并提出对技术创新的专门定义。在这一时期,技术创新也引起了除经济学家之外的其他学者(如社会学家、历史学家、企业家及政策研究人员等)的普遍关注,70年代和80年代,有关技术创新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开始形成系统的理论,并对企业经营活动和政府管理政策产生了直接的积极影响。根据有关资料综合分析,50多年来国外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积极研究过程大体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在新技术革命浪潮推动下,技术创新研究迅速复兴,逐步突破新古典经济学的局限与束缚,形成对技术创新起源、效应和内部过程与结构等方面的专门研究。研究成果主要由厄特巴克()、兰格里士和迈尔斯)等人在70年代初加以总结。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 (1)处于新研究领域的开发阶段,研究比较分散,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框架,且引起争论的热点专题也不多(以技术创新为自变量的经济

基于人工智能的决策支持系统

基于人工智能的决策支持 系统 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

基于人工智能的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2013年12月18日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作为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允许决策者和信息经营者、资源配置者和管理者、策略规划者和装备控制者改进他们的工作效率,已经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其发展前景备受世人瞩目。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它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作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近十年来,人工智能已得到迅速传播与发展,并在决策支持系统中获得了日益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多的决策支持系统应用了网络技术和分布式人工智能技术。 决策支持系统(DSS)作为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是辅助决策者通过数据、模型和知识,以人机交互方式进行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决策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它是管理信息系统(MIS)向更高一级发展而产生的先进信息管理系统。它为决策者提供分析问题、建立模型、模拟决策过程和方案的环境,调用各种信息资源和分析工具,帮助决策者提高决策水平和质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日趋成熟,决策支持系统智能化已经成为业界研究与实现的目标,尽管目前为止已有一些先进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在商业、工业、政府和国防等部门获得成功应用,但是,这一系统远未完善,仍处于发展阶段,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的研究过程中,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必将对社会和组织产生更加重大的影响。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工作是可预测和可规划的,它是实实在在可以造福全人类。 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DSS)属于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领域,是运筹学、管理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结合的产物,在我国许多应用领域有了初步的运用,例如税务稽查、渔业专家系统、中国工商银行风险投资决策、为电信部门进行VIP分析,等等。渔场预报系统就是CBR (基于范例的推理)一个很好的应用实例(由中科院计算所史忠植老师指导完成),这个系统已被应用于中国东海渔业中心的预测;在国外IDSS也有着非常深入的研究与广泛的应用,如Hill,Holsaple等人采用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实现了综合(holistic)决策支持系统,系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人类思维和决策过程的性质;在应用方面有Web和Agent的协同决策支持系统,Web的专家系统,如好莱坞经理决策支持系统。 IDSS未来的的发展趋势主要有5个方面: ①注重基于知识的人机交互 决策支持系统强调决策过程的交互性,对人机对话系统有较高的要求,长期以来,人们对数据、信息和知识的认识仅限于数据--信息--知识的单链条关系,实际上,从数据中获得信息,再从信息中获得知识,仅仅是决策过程的开始,对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关系的研究表明,对其他关系的研究对提高决策质量也具有重要意义。在如何从数据中提取信息、信息如何呈现给决策者等问

华为公司的技术创新战略

华为公司的技术创新战略 一、综述 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当初由5个人合伙投资2.4万元,从事小型程控交换机的研究开发,历经二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华为的程控交换机连续3 年全球第一,市场占有率达32% ,智能网用户数全球第一,下一代网络产品NGN 出货量全球第一,市场占有率达28% ;第三代用通信系统设备已跻身全球供应商的第一阵营,与著名的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等公司比肩而立。朱铭基总理说:在华为看到了真正的高科技企业。 华为公司在短时间内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崛起为我国通信领域的大企业,主要原因是它从成立之日起就实施了技术创新战略管理,形成了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 二、技术创新活动的理论模型:从技术驱动到市场驱动 在中国联通CDMA 项目招标中落选曾是华为人心中的隐痛。华为在反思中发现,失败的根源是产品开发的思路错了。过去的产品开发是由技术驱动的,能研发什么就制造、销售什么。然而,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新技术的不断问世大大超越了人类的现实需求,超前太多的技术,如果不能为人们所接受,就要付出大量成本,甚至可能导致公司破产。从此,华为的研发战略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从技术驱动转变为市场驱动,强调以新的技术手段实现客户需求。 华为认为创新源自客户需求,在企业创新中坚持客户导向的原则。这种“客户导向”体现在,从研发的最初就考虑到市场,甚至考虑到后期的客户如何维护的问题。为此,华为在公司的组织结构中,建立了富有特色的“战略与市场营销”体系,专注于客户需求的理解、分析,并基于客户需求确定产品投资计划和开发计划,以确保以客户需求来驱动华为公司战略的实施。已立项的产品在开发过程的各个阶段,都要基于客户需求来决定是否继续开发或停止或加快或放缓。 从2000 年开始,华为在企业内部进行了集成产品开发的变革。这一耗费巨资的变革把以前由研发部门独立完成的产品开发变成跨部门的团队运作。任何产品一经立项就成立由市场、开发、服务、制造、财务、采购、质量等人员组成的团队,对产品整个开发过程进行管理和决策,确保产品一推到市场就满足客户需要。通过服务、制造、财务、采购等流程后端部门的提前加入,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和体现可安装、可维护、可制造的需求,以及成本和投资回报。这场变革的推行使市场驱动的研发战略有了制度和机制的保障。 适应市场,而不是单纯的就技术而论技术;鼓励创新,而不搞盲目出新,这就是华为自主创新的成功之路。 三、技术创新活动的机制 (一)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 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包括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内部动力:1)明晰的产权制度是技术创新的内部动力的基本保证。只有在产权明晰的前提下,企业才会改

(决策管理)周三多 管理学习题集 第五章 决策与决策方法

第五章决策与决策方法 习题 一、填充题 1.决策被定义为管理者__________的过程,或者管理者__________的过程。 2.决策的主体是__________。 3.管理者既可以单独做出决策,这样的决策被称为__________;也可以和其他的管理者一道共同做出决策,这样的决策被称为__________。 4.决策的目的是__________或__________。 5.决策遵循的是__________原则,而不是__________原则。 6.__________是决策的依据。 7.古典决策理论是基于“__________”假设提出的。 8.西蒙在《管理行为》一书中提出“__________”标准和“__________”原则。 9.行为决策理论认为人的理性介于__________和__________之间。 10.决策过程的第一步是__________或__________。 11.执行方案的过程中,管理者要明白,方案的有效执行需要足够数量和种类的__________作保障。 12.在环境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决策一般由组织的__________进行;而在环境剧烈变化的情况下,决策一般由组织的__________进行。 13.垄断程度高容易使组织形成以__________为导向的经营思想。 14.激烈的竞争容易使组织形成以__________为导向的经营思想。 15.在卖方市场条件下,组织所做的各种决策的出发点是__________。 16.在买方市场条件下,组织所做的各种决策的出发点是__________。 17.信息化程度对决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对__________的影响上。 18.如果决策涉及的问题对组织来说非常紧迫,则这样的决策被称为__________决策。 19.如果决策涉及的问题对组织来说不紧迫,组织有足够的时间从容应对,则这样的决策可被称为__________决策。 20.人们对待风险的态度有三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1.组织中的任何决策既有__________成分,也有__________成分。 22.个人价值观通过影响决策中的__________来影响决策。 23.决策的本质是一个__________。 24.在保守型组织文化中,人们倾向于__________。 25.在进取性组织文化中,人们倾向于__________。 26.决策问题的性质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7.程序化决策涉及__________,非程序化决策涉及__________。 28.从环境的可控制程度看,可把决策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组织面对垄断程度高的市场,容易形成__________导向的经营思想。 30.组织面对竞争程度高的市场,容易形成__________导向的经营思想。 31.收集信息时要进行__________分析。 32.根据决策者风险偏好特征,可以把决策者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三种类型。 33.在计算机广泛应用之前,人们常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并以__________分析为主的决策方法。 34.头脑风暴法的特点是倡导__________。时间一般在__________小时,参加者__________人为宜。 35.在集体决策中,如果大家对问题的性质了解程度有很大差异,或意见有较大分歧,

第五章 决策与决策方法

第五章决策与决策方法习题 一、填充题 1.决策被定义为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管理者利用机会的过程。 2.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 3.管理者既可以单独作出决策,这样的决策被称为个体决策,也可以和其他的管理者一道作出决策,这样的决策被称为群体决策。 4.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或利用机会。 5.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 6.适量的信息是决策的依据。 7.古典决策理论是基于“经济人”假设提出的。 8.西蒙在《管理行为》一书中提出“有限理性”标准和“满意度”原则。 9.行为决策理论认为人的理性介于完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 10.决策过程的第一步是诊断问题或识别机会。 11.执行方案的过程中,管理者要明白,方案的有效执行需要足够数量和种类的资源作保障。 12.在环境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决策一般由组织的中低层管理者进行;而在环境剧烈变化的情况下,决策一般由组织的高层管理者进行。 13.垄断程度高容易使组织形成以生产为指导的经营思想。 14.激烈的竞争容易使组织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思想。 15.在卖方市场条件下,组织所做的各种决策的出发点是组织自身的生产条件与生产能力。 16.在买方市场条件下,组织所做的各种决策的出发点是市场需求情况。 17.信息化程度对决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对决策效率的影响上。 18.如果决策涉及的问题对组织来说非常紧迫,则这样的决策被称为时间敏感型决策。 19.如果决策涉及的问题对组织来说不紧迫,组织有足够的时间从容应对,则这样的决策可被称为知识敏感型决策。 20.人们对待风险的态度有三种类型:风险厌恶型、风险中立型和风险爱好型。 21.组织中的任何决策既有事实成分,也有价值成分。 22.个人价值观通过影响决策中的价值成分来影响决策。23.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 24.在保守型组织文化中,人们倾向于维持现状。 25.在进取性组织文化中,人们倾向于勇于创新。 26.决策问题的性质包括问题的紧迫性和问题的 重要性。 27.程序化决策涉及例行问题,非程序化决策涉及 例外问题。 28.从环境的可控制程度看,可把决策分为:确定 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 29.组织面对垄断程度高的市场,容易形成生产导 向的经营思想。 30.组织面对竞争程度高的市场,容易形成市场导 向的经营思想。 31.收集信息时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 32.根据决策者风险偏好特征,可以把决策者分为 风险规避、风险中性和风险偏好三种类型。 33.在计算机广泛应用之前,人们常用定性与定量 相结合并以定性分析为主的决策方法。 34.头脑风暴法的特点是倡导创新思维。时间一般 在1~2小时,参加者5~6人为宜。 35.在集体决策中,如果大家对问题的性质了解程 度有很大差异,或意见有较大分歧,直接开会讨 论效果并不好时,可以采取名义小组技术。 36.集体决策方法主要有头脑风暴法、名义小组技 术和德尔菲技术三种。 37.管理者有时需对企业某部门的经营活动方向 进行选择,可采用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和政策指 导矩阵法两种方法。 38.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认为,在确定某个单位经 营活动方向时,应该考虑它的相对竞争地位和业 务增长率两个维度。 39.对于“瘦狗”型的经营单位,企业应该采取收 缩甚至放弃的战略。 40.政策指导矩阵法从市场前景和相对竞争能力 两个维度分析企业经营单位的现状和特征。 41.定量决策方法主要有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 策和风险型决策三种。 42.线性规划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数学规 划。 43.线性规划的模型包含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两 大部分。 44.常用的解决不定型决策问题的方法有小中取 大法、大中取小法和最小最大后悔值法。 45.解决风险型决策的方法主要有最大期望收益 准则、最大期望效用准则和多阶段决策问题与决 策树。 46.解决风险决策常用的一个目标是使期望收益 最大化。 47.在面对多阶段的风险决策问题时,人们经常采 用决策树方法。 48.模拟是一种通过产生随机数的实验来求解随 机问题的技术,又称蒙特卡罗方法。 49.竞争模拟所具有的竞争性,趣味性,实用性是 其他课堂教学形式难以比拟的。 二、选择题 1.决策过程的第一步是B.诊断问题。 A.明确目标 B.诊断问题C.拟定方 案 2.通常用来指导组织战略决策的目标是A.长 期目标。 A.长期目标B.中期目标 C.短 期目标 3.通常用来指导组织战术决策的目标是B.中期 目标。 A.长期目标B.中期目标 C.短 期目标 4.通常用来指导组织业务决策的目标是 C.短期 目标。 A.长期目标B.中期目标 C.短 期目标 5.如果组织面对的是垄断程度较高的市场,那么 下列通常不是其决策重点的是D.如何降低生产 成本。 A.如何改善生产条件B.如何完善营 销网络C.如何扩大生产规模 D.如何降低生产成本 6.如果组织面对的是竞争程度较高的市场,那么 下列通常不是其决策重点的是D.如何降低生产 成本。 A.如何密切关注竞争对手的动向 B.如何对竞争对手的行为做出快速反应 C.如何才能不断向市场推出新产品 D.如何降低生产成本 7.在卖方市场条件下,组织所做的各种决策的 出发点是A.组织自身的生产条件和生产能力。 A.组织自身的生产条件和生产能力 B.市场需求情况 C.消费者的偏好 8.在买方市场条件下,组织所做的各种决策的出 发点是C.市场需求情况。 A.组织自身的生产条件 B.组织自身的生产能力 C.市场需求情况 9.组织中的大多数决策均属于B.决策者能力的 缺乏 决策。 A.时间敏感型B.知识敏感型 10.下列不属于决策者只寻求满意结果的原因 的是D.决策者只需要有满意的结果。 A.只能满足于在现有方案中寻找 B.决策者能力的缺乏 C.选择最佳方案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D.决策者只需要有满意的结果 11.下列不属于企业短期决策的是A.投资方向 选择B.人力资源开发C.组织规模确定。 A.投资方向选择B.人力资源开 发 C.组织规模确定D.企业日常营 销 12.集体决策的优点是A.能够最大范围的汇总 信息B.拟定更多的备选方案C.能得到更多的 认同D.更好地沟通E.做出更好的决策。 A.能够最大范围的汇总信息B.拟定 更多的备选方案 C.能得到更多的认同D.更好 地沟通 E.做出更好的决策 13.决策的特点有目标性B.可行性D.满意 性。 A.目标性B.可行性C.不可选 择性D.满意性 E.最优性 14.下列属于例外问题的有A.组织结构变化 B.重大投资C.重要人事任免D.重大政策制 定。 A.组织结构变化B.重大投资 C.重要人事任免D.重大政策制 定 15.喜好风险的人往往会选择风险程度较高而 收益较高的行动方案。 A.较高,较高B.较高,较低 C.较低,较低D.不确定 16.知识敏感型决策是指那些对时间要求不高, 而对质量要求较高的决策。 A.不高,较高B.较高,也较高 C.较高,不高D.不高,也不高 17. 业务决策是日常工作中为提高生产效率、 工作效率而作出的决策,牵涉范围较窄。 A.战略决策B.战术决策C.管理决 策D.业务决策 18.非程序化决策的决策者主要是A.高层管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