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浙教版第一章科学入门期末复习提纲及重难点例题

新浙教版第一章科学入门期末复习提纲及重难点例题

新浙教版第一章科学入门期末复习提纲及重难点例题
新浙教版第一章科学入门期末复习提纲及重难点例题

第一章科学入门

一、科学并不神秘

1、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和

二、走进科学实验室

1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

环节。要进行实验,就要了解一些常用的仪器及其用途和实验室的规程。

2、实验室常用仪器: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B C

2)下列仪器中,用来加热的是,取用少量固体药品的是,滴加少量液体

的是,用作少量物体反应的容器的是,常用来搅拌的是。

(1)烧杯(2)滴管(3)酒精灯(4)玻璃棒(5)药匙(6)试管

3、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滴管滴加液体的方法:①将胶头滴管竖直悬于试管口的正上方。②(能或不能)

将试管倾斜滴加。③(能或不能)伸入试管内。④(能或不能)接触容

器内壁。滴管用完后应立即。

4、被烧伤或烫伤用被化学试剂灼伤用冲洗1分钟以上。

5.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熄灭酒精灯时, 必须用盖灭, 不能用嘴吹灭。

(2)对试管里液体物质加热时:先预热,再固定加热,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试管口不对着自己和他人。

(3)写出2种可直接加热的仪器: 、

(4)写出1种需垫在石棉网上加热的仪器:

三、科学观察

1、在很多情况下,单凭我们的感官填“能”或“不能” 对事物作出可靠的判断。

因此我们经常要借助于一些_ __和_ __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

2、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常借助各种仪器来扩大____。用能将微小的物体放大,

__ __

可以观察遥远的星体。在观察实验中,要准确记录实验__________和__

_。

1

观察和实验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观察记录的方法常见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三种。

3、将生鸡蛋放在盛有清水的烧杯中,鸡蛋;在烧杯中加入少量食盐并不断

搅拌使食盐溶解,鸡蛋将。

四、科学测量

测量是指将一个_______________和一个公认的进行比较的过程。

1、长度的测量。

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单位符号是。完成下列换算:

(1)2米= 厘米

(2)880毫米=米=微米

2、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

A.1.8米=1.8×1000=1800毫米 B.1.8米=1.8米×1000=1800毫米

C.1.8米=1.8米×1000毫米=1800毫米 D.1.8米=1.8×1000毫米=1800毫米3、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

(1)了解刻度尺的构造。

观察:○1零刻度线○2最小刻度值:读出每一大格数值

和单位,分析每一所表示的长度和单位,即为

_________。如图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3量程:一次

所能测量的最大。

(2)使用刻度尺时要做到:

*: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的

紧靠被测体。思考:刻度尺放斜了造成的测量结果。

*看正确:眼睛的视线要与尺面

*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长度的,即读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读最小刻度的

下一位,即。数值后面注明所用的。

*记正确:记录的数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值决定的。指距、步长可以

测量物体长度,声纳、雷达、激光也可以用来测距。

(3)长度的特殊测量法。

*积累取平均值法:利用测多求少的方法间接地测量。如:测一张纸的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丝的直径等。

*滚轮法:测量操场的周长时,可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当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

滚到另一端时,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长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可用一根没有弹性柔软棉线一端放在曲线

的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放置,让它与曲线重合,在棉线上做

出终点记号。用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

如:测量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

*组合法(卡尺组合法):如图,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兵乓球

的直径为。

1). 用三角板和刻度尺配合,先后4次测量小球的直径,其测量结果分别为1.73厘米,1.72

厘米,1.71厘米,1.88厘米,则小球的直径应取多少? (

A .1.72厘米

B .1.73厘米

C .1.71厘米

D .1.88厘米

2). 测得一本练习册的厚度是0.60厘米,共计80页纸,则这本书中每张纸的厚度是_______。

3). 如图,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17圈,总长度为______厘米,铜丝的直径是_____毫米。

图1 图2

4). 如图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图1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_;图2长方体长度是。

2、体积的测量。

1、体积是指物体占有的大小。固体体积国际的单位是m 3)。

2、液体体积常用的单位有升(L )和毫升(ml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米3 =分米3 =厘米3 =毫米3

1升= _________分米3 =毫升=厘米3

一个标准集装箱的体积为:32.69 __________;一听可乐约为350 ________;一大瓶

鲁花花生油约为5___________;教室一桶饮用水的体积约为:18.9_______;一瓶生理盐水

的约为:500____________,一间教室的空间约为:250______________。

3、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是建立在长度测量的基础上,可以直接测量,利用公式求得。

如果是测量液体体积,可用或直接测量。

4、在使用量筒(刻度和量杯(刻度)时应注意:

1)放平稳:把量筒和量杯放在桌面上。

2)观察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3)读正确: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筒壁并与___________________处相平。

俯视时,读数偏。

** 对于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如小石块,则可利用量筒和量杯间接测量:

这种方法是________(适用于不溶于水和不吸水的不规则物体)

V 物=V 物+水-V 水

4、温度的测量

1、温度表示物体的______________。要准确测量温度,需要使用

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中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等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常用的

温度单位是__________,用_______表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_____ _,1标准大气压下

沸水的温度是______。人体正常的温度是_______,-39℃读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①测量前,首先要看温度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测量

超过温度计的________;②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____________,不能碰到容器的

壁和底;③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______读数,还要等示数稳定后才能读数;④读数

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__________。

4、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为_______至________,最小刻度为_________。玻璃泡容积大而内径

很细。当温度有微小变化时,水银柱的高度发生显著变化。由于管径中间有一段特别细而弯曲的玻璃管,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细管中的水银会断开,所以它____离开人体读数。

使用体温计后,要将体温计用力甩几下。

5. 如图,甲图温度计读数是 ______,读作 ________________ ;

乙图温度计读数是_,读作。

6. 某同学用体温计给一位生病的同学量体温, 结果读数为38. 4℃, 该同学在未

初中反比例函数经典例题

初中反比例函数习题集合(经典) (1)下列函数,① 1)2(=+y x ②. 11 += x y ③21x y = ④.x y 21-=⑤2 x y =-⑥13y x = ; 其中是y 关于x 的反比例函数的有:_________________。 (2)函数2 2 )2(--=a x a y 是反比例函数,则a 的值是( ) A .-1 B .-2 C .2 D .2或-2 (3)如果y 是m 的反比例函数,m 是x 的反比例函数,那么y 是x 的( ) A .反比例函数 B .正比例函数 C .一次函数 D .反比例或正比例函数 (4)如果y 是m 的正比例函数,m 是x 的反比例函数,那么y 是x 的( ) (5)如果y 是m 的正比例函数,m 是x 的正比例函数,那么y 是x 的( ) (6)反比例函数(0k y k x = ≠) 的图象经过(—2,5)和(2, n ), 求(1)n 的值;(2)判断点B (24,2-)是否在这个函数图象上,并说明理由 (7)已知函数12y y y =-,其中1y 与x 成正比例, 2y 与x 成反比例,且当x =1时,y =1; x =3时,y =5.求:(1)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 (2)当x =2时,y 的值. (8)若反比例函数2 2)12(--=m x m y 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则m 的值是( ) A 、 -1或1; B 、小于 1 2 的任意实数; C 、-1; D、不能确定 (9)已知0k >,函数y kx k =+和函数k y x =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大致是( ) (10)正比例函数2x y = 和反比例函数2 y x =的图象有 个交点. (11)正比例函数5y x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0)k y k x =≠的图象相交于点A (1,a ), 则a = . (12)下列函数中,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的是( ) A .34y x =-+ B .123y x =-- C .4 y x =- D .12y x =. x y O x y O x y O x y O A B C D

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重点

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 重点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和典型例题(一)知识结构 (二) (三)(二)学习目标 (四)1.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 比例函数的解析式(k为常数,),能判断一个给定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 (五)2.能描点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会用代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进一步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即列表法、解析式法和图象法的各自特点. (六)3.能根据图象数形结合地分析并掌握反比例函数(k为常数,)的函数关系和性质,能利用这些函数性质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七)4.对于实际问题,能“找出常量和变量,建立并表示函数模型,讨论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中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 (八)5.进一步理解常量与变量的辨证关系和反映在函数概念中的运动变化观点,进一步认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九)(三)重点难点 (十)1.重点是反比例函数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十一)2.难点是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的理解和掌握. (十二)二、基础知识 (十三)(一)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十四)1.()可以写成()的形式,注意自变量x的指数为,在解决有关自变量指数问题时应特别注意系数这一限制条件; (十五)2.()也可以写成xy=k的形式,用它可以迅速地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中的k,从而得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十六)3.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故函数图象与x轴、y轴无交点. (十七)(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十八)在用描点法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时,应注意自变量x的取值不能为0,且x应对称取点(关于原点对称). (十九)(三)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 (二十)1.函数解析式:() (二十一)2.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二十二)3.图象: (二十三)(1)图象的形状:双曲线. (二十四)越大,图象的弯曲度越小,曲线越平直.越小,图象的弯曲度越大. (二十五)(2)图象的位置和性质: (二十六)与坐标轴没有交点,称两条坐标轴是双曲线的渐近线. (二十七)当时,图象的两支分别位于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六年级数学重难点汇总

六年级数学重难点汇总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第1课时分数乘整数 重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算理 第2课时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及分数乘分数 重点: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及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算理 第3课时小数乘分数 重点: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能灵活选择恰当的方法计算小数乘分数 第4课时分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 重点: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难点:根据题目特点灵活、合理地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第5课时解决问题 重点:掌握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 问题的解题方法 难点:能正确判断单位“1”,并理解单位“1”和所求量的关系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 第1课时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在平面图上的位置 重点:掌握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在平面图上的位置的方法 难点:能根据描述在平面图上表示物体的具体位置 第2课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重点:描述并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难点:根据参照点的变化重新确定物体的位置,体会位置的相对性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1 倒数的认识 重点: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难点:理解倒数的意义 2 分数除法 第1课时分数除以整数 重点: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算理 第2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 重点: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 难点: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 第3课时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重点: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掌握把连除转化成连乘并进行约分的方法 第4课时解决问题(一) 重点: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分数除法问题 难点: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 第5课时解决问题(二) 重点:会用方程解决“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难点:运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第6课时解决问题(三) 重点:运用方程解决“差倍问题”“和倍问题” 难点:根据两个未知量的关系设未知数 第7课时解决问题(四) 重点:掌握“工程为题”的解题方法 难点:理解工作效率的表示方法 第四单元比 第1课时比的意义 重点: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求比值和求比中未知项的方法 难点:明确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第2课时比的基本性质 重点:推导比的基本性质,探索化简比的方法

反比例函数知识点总结典型例题大全

反比例函数 (一)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1.()可以写成()的形式,注意自变量x的指数为,在解决有关自变量指数问题时应特别注意系数这一限制条件; 2.()也可以写成xy=k的形式,用它可以迅速地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中的k,从而得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3.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故函数图象与x轴、y轴无交点. (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在用描点法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时,应注意自变量x的取值不能为0,且x 应对称取点(关于原点对称). (三)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 1.函数解析式:() 2.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图象: (1)图象的形状:双曲线. 越大,图象的弯曲度越小,曲线越平直.越小,图象的弯曲度越大. (2)图象的位置和性质: 与坐标轴没有交点,称两条坐标轴是双曲线的渐近线. 当时,图象的两支分别位于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时,图象的两支分别位于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3)对称性: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即若(a,b)在双曲线的一支上,则(,)在双曲线的另一支上. 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即若(a,b)在双曲线的一支上,则(,)和(,)在双曲线的另一支上. 4.k的几何意义 如图1,设点P(a,b)是双曲线上任意一点,作PA⊥x轴于A点,PB⊥y 轴于B点,则矩形PBOA的面积是(三角形PAO和三角形PBO的面积都是). 如图2,由双曲线的对称性可知,P关于原点的对称点Q也在双曲线上,作QC⊥PA 的延长线于C,则有三角形PQC的面积为.

图1 图2 5.说明: (1)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是断开的,研究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时,要将两个 分支分别讨论,不能一概而论. (2)直线与双曲线的关系: 当时,两图象没有交点;当时,两图象必有两个交点,且这两个交点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 (3)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联系. (四)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1.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 (1)待定系数法;(2)根据实际意义列函数解析式. 2.注意学科间知识的综合,但重点放在对数学知识的研究上.(五)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 三、例题分析 考点1.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1)下列函数中,y是x的反比例函数的是(). A.y=3x B. C.3xy=1 D. (2)下列函数中,y是x的反比例函数的是(). A.B. C.D. 考点2.图象和性质 (1)已知函数是反比例函数, ①若它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那么k=___________. ②若y随x的增大而减小,那么k=___________. (2)已知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则函数的图象位于第________象限.(3)若反比例函数经过点(,2),则一次函数的图象一定不经过第_____象限.(4)已知a·b<0,点P(a,b)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则直线不经过的象限是().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六年级上册 知识点概念总结 1.分数乘法: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但分子分母不能为零.。 3.分数乘法意义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分数乘整数:数形结合、转化化归 5.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6.分数的倒数 找一个分数的倒数,例如3/4把3/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4/3。3/4是4/3的倒数,也可以说4/3是3/4的倒数。 7.整数的倒数 找一个整数的倒数,例如12,把12化成分数,即12/1,再把12/1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1/12,12是1/12的倒数。 8.小数的倒数: 普通算法:找一个小数的倒数,例如0.25,把0.25化成分数,即1/4,再把1/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4/1 9.用1计算法:也可以用1去除以这个数,例如0.25,1/0.25等于4,所以0.25的倒数4,因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分数、整数也都使用这种规律。

10.分数除法: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 11.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12.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13.分数除法应用题:先找单位1。单位1已知,求部分量或对应分率用乘法,求单位1用除法。 14.比和比例: 比和比例一直是学数学容易弄混的几大问题之一,其实它们之间的问题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比,等同于算式中等号左边的式子,是式子的一种(如:a:b);比例,由至少两个称为比的式子由等号连接而成,且这两个比的比值是相同(如:a:b=c:d)。 所以,比和比例的联系就可以说成是:比是比例的一部分;而比例是由至少两个比值相等的比组合而成的。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是比的意义。比例有4项,前项后项各2个. 15.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比值不变。 比的性质用于化简比。 比表示两个数相除;只有两个项:比的前项和后项。 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个项: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 16.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乘积等于两个内项的乘积。比例的性质用于解比例。

反比例函数经典编辑中考例题

反比例函数经典中考例题解析一 一、 填空题(每空3分,共36分) 1、任意写出一个图象经过二、四象限的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__________ 2、若正比例函数y =mx (m ≠0)和反比例函数y =n x (n ≠0)的图象有一个交点为点(2,3),则m =______,n =_________ . 3、已知正比例函数y=kx 与反比例函数y= 3 x 的图象都过A (m ,1)点,求此正比例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另一个交点的坐标为________. 4、已知反比例函数2k y x -=,其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内,则k 的值可为 。 (写出满足条件的一个k 的值即可) 5、已知反比例函数x k y = 的图象经过点)2 1 4(,,若一次函数1+=x y 的图象平移后经过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B (2,m ),求平移后的一次函数图象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______________ 6、已知双曲线x k y = 经过点(-1,3),如果A (11,b a ),B (22,b a )两点在该双曲线上,且1a <2a <0,那么1b 2b . 7、函数y=x 2的图象如图所示,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如果将直线y=-x+1沿y 轴向上平 移2个单位后,那么所得直线与函数y= x 2 的图象的交点共有 个 8、已知函数y kx =- (k≠0)与y=4x -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过点A 作AC 垂直于y轴,垂足为点C ,则△BOC 的面积为____ (第9题)

9.如图,11POA V 、 212P A A V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1P 、2P 在函数4 (0)y x x =>的图象上,斜边1OA 、12A A 都在x 轴上,则点2A 的坐标是____________. 10. 两个反比例函数x y 3= ,x y 6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如图 所示, 点P 1,P 2,P 3,…,P 2 005在反比例函数x y 6 = 图象上,它们的横坐标分别是x 1,x 2,x 3,…,x 2 005,纵坐标分别是1,3,5,…,共2 005个连续奇数,过点P 1, P 2,P 3,…,P 2 005分别作 y 轴的平行线,与x y 3 = 的图象交点依次是Q 1(x 1,y 1),Q 2(x 2,y 2),Q 3(x 3,y 3),…,Q 2 005(x 2 005,y 2 005),则 y 2 005= .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1、反比例函数k y x = 与直线2y x =-相交于点A ,A 点的横坐标为-1,则此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 A .2y x = B .12y x = C .2y x =- D .12y x =- 12、如图所示的函数图象的关系式可能是( ). (A )y = x (B )y =x 1 (C )y = x 2 (D) y = 1x 13、若点(3,4)是反比例函数2 21m m y x +-=图象上一点,则此函数图象必须经过点 ( ). O x y (第12题) 第10

反比例函数经典中考例题解析二

反比例函数经典中考例题解析二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反比例函数y = x n 5 图象经过点(2,3),则n 的值是( ). A 、-2 B 、-1 C 、0 D 、1 2、若反比例函数y = x k (k ≠0)的图象经过点(-1,2),则这个函数的图象一定经过点( ). A 、(2,-1) B 、(- 2 1 ,2) C 、(-2,-1) D 、( 2 1 ,2) 3、(08双柏县)已知甲、乙两地相距s (km ),汽车从甲地匀速行驶到乙地,则汽车行驶的时间t (h )与行驶速度v (km/h )的函数关系图象大致是( ) 4、若y 与x 成正比例,x 与z 成反比例,则y 与z 之间的关系是( ).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正比例也不成反比例 D 、无法确定 5、一次函数y =kx -k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那么反比例函数y = x k 满足( ). A 、当x >0时,y >0 B 、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C 、图象分布在第一、三象限 D 、图象分布在第二、四象限 6、如图,点P 是x 轴正半轴上一个动点,过点P 作x 轴的垂 线PQ 交双曲线y = x 1 于点Q ,连结OQ ,点P 沿x 轴正方向运动时, Rt △QOP 的面积( ). A 、逐渐增大 B 、逐渐减小 C 、保持不变 D 、无法确定 Q p x y o t /h v /(km/ O t /h v /(km/ O t /h v /(km/ O t /h v /(km/ O A . B . C . D .

7、在一个可以改变容积的密闭容器内,装有一定质量 m 的某种气体,当改变容积V 时,气体的密度ρ也随之改变. ρ与V 在一定范围内满足ρ= V m ,它的图象如图所示,则该 气体的质量m 为( ). A 、1.4kg B 、5kg C 、6.4kg D 、7kg 8、若A (-3,y 1),B (-2,y 2),C (-1,y 3)三点都在函数y =-x 1的图象上,则y 1,y 2,y 3的大 小关系是( ). A 、y 1>y 2>y 3 B 、y 1<y 2<y 3 C 、y 1=y 2=y 3 D 、y 1<y 3<y 2 9、已知反比例函数y = x m 21-的图象上有A (x 1,y 1)、B (x 2,y 2)两点,当x 1<x 2<0时,y 1<y 2,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 <0 B 、m >0 C 、m <2 1 D 、m > 2 1 10、如图,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A 、B 两 点,则图中使反比例函数的值小于一次函数的值的x 的取值范围 是( ). A 、x <-1 B 、x >2 C 、-1<x <0或x >2 D 、x <-1或0<x <2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某种灯的使用寿命为1000小时,它的可使用天数y 与平均每天使用的小时数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为 . 12、已知反比例函数 x k y = 的图象分布在第二、四象限,则在一次函数b kx y +=中,y 随x 的增大而 (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13、若反比例函数y =x b 3 -和一次函数y =3x +b 的图象有两个交点,且有一个交点的纵坐标为6,则b = . 14、反比例函数y =(m +2)x m 2 - 10的图象分布在第二、四象限内,则m 的值为 .

初二数学《反比例函数》知识点

一、目标与要求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2.能判断一个给定的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并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 3.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 4.会用描点法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5.结合图象分析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6.体会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领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7.利用反比例函数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8.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进一步提高学生用函数观点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和认识反比例函数这一数学模型。 二、知识框架 三、重点、难点 1.重点:利用反比例函数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重点:利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决一些综合问题。 重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函数解析式。 2.难点: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正确写出函数解析式,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正确画出图象,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出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难点:学会从图象上分析、解决问题。 难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四、知识点、概念总结 1.反比例函数:形如y=k/x,(k为常数,k≠0)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其他形式xy=k,y=kx(-1)。 2.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1)k≠0; (2)在一般的情况下,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可以是不等于0的任意实数; (3)函数y的取值范围也是任意非零实数。 3.图像: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属于双曲线。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直线y=x和y=-x。对称中心是:原点。 4.反比例函数的几何意义 |k|的几何意义:表示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的点向两坐标轴所作的垂线段与两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 即:过反比例函数y=k/x(k不等于0),图像上一点P(x,y),作两坐标轴的垂线,两垂足、原点、P点组成一个矩形,矩形的面积S=(x的绝对值)*(y的绝对值)=(x*y)的绝对值=k的绝对值。 5. 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1)(增减性)当k>0时,图象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同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k<0时,图象分别位于二、四象限,同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2)k>0时,函数在x<0上同为减函数、在x>0上同为减函数;k<0时,函数在x<0上为增函数、在x>0上同为增函数。定义域为x≠0;值域为y≠0. (3)因为在y=k/x(k≠0)中,x不能为0,y也不能为0,所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不可能

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总结与典型例题(供参考)

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总结与典型例题 (一)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知识要点: 1、一般地,形如 y = x k ( k 是常数, k = 0 ) 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 注意:(1)常数 k 称为比例系数,k 是非零常数; (2)解析式有三种常见的表达形式: (A )y = x k (k ≠ 0) , (B )xy = k (k ≠ 0) (C )y=kx -1 (k ≠0) 例题讲解:有关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1)下列函数,① 1)2(=+y x ②. 11+= x y ③21x y = ④.x y 21 -=⑤2 x y =-⑥13y x = ;其中是y 关 于x 的反比例函数的有:_________________。 (2)函数2 2)2(--=a x a y 是反比例函数,则a 的值是( ) A .-1 B .-2 C .2 D .2或-2 (3)若函数1 1-= m x y (m 是常数)是反比例函数,则m =________,解析式为________. (4)反比例函数(0k y k x = ≠) 的图象经过(—2,52, n ), 求1)n 的值; 2)判断点B (24,2- (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知识要点: 1、形状:图象是双曲线。 2、位置:(1)当k>0时,双曲线分别位于第________象限内;(2)当k<0时, 双曲线分别位于第________象限内。 3、增减性:(1)当k>0时,_________________,y 随x 的增大而________; (2)当k<0时,_________________,y 随x 的增大而______。 4、变化趋势:双曲线无限接近于x 、y 轴,但永远不会与坐标轴相交 5、对称性:(1)对于双曲线本身来说,它的两个分支关于直角坐标系原点____________;(2)对于k 取互为相反数的两个反比例函数(如:y = x 6 和y = x 6 -)来说,它们是关于x 轴,y 轴___________。 例题讲解: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写出一个反比例函数,使它的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 . (2)若反比例函数 2 2 )12(--=m x m y 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则m 的值是( ) A 、 -1或1; B 、小于 1 2 的任意实数; C 、-1; D、不能确定 (3)下列函数中,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的是( ) A .34y x =-+ B .123y x =-- C .4 y x =- D .12y x =.

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和典型例题

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和典型例题 知识点归纳 (一)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1.()可以写成()的形式,注意自变量x的指数为,在解决有关自变量指数问题时应特别注意系数这一限制条件; 2.()也可以写成xy=k的形式,用它可以迅速地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中的k,从而得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3.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故函数图象与x轴、y轴无交点. (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在用描点法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时,应注意自变量x的取值不能为0,且x应对称取点(关于原点对称). (三)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 1.函数解析式:() 2.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图象: (1)图象的形状:双曲线. 越大,图象的弯曲度越小,曲线越平直. 越小,图象的弯曲度越大. (2)图象的位置和性质: 与坐标轴没有交点,称两条坐标轴是双曲线的渐近线. 当时,图象的两支分别位于一、三象限; 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时,图象的两支分别位于二、四象限; 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3)对称性: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即若(a,b)在双曲线的一支上, 则(,)在双曲线的另一支上.

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即若(a,b)在双曲线的一支上, 则(,)和(,)在双曲线的另一支上.4.k的几何意义 如图1,设点P(a,b)是双曲线上任意一点,作PA⊥x轴于A点,PB⊥y轴于B点,则矩形PBOA的面积是(三角形PAO和三角形PBO的面积都是). 如图2,由双曲线的对称性可知,P关于原点的对称 点Q也在双曲线上,作QC⊥PA的延长线于C,则有三 角形PQC的面积为. 图1 图2 5.说明: (1)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是断开的,研究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时,要将两个分支分别讨论,不能一概而论. (2)直线 与双曲线的关系: 当 时,两图象没有交点; 当 时,两图象必有两个交点,且这两个交点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考点、重点、难点大汇总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考点、重点、难点大汇总 一、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 98×5表示求5个9 8的和是多少? 2、分数乘分数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 98×43表示求98的4 3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和分母约分)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三)、规律:(乘法中比较大小时)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四)、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五)、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 ( a × b )×c = a × ( b × c ) 乘法分配律: ( a + b )×c = a c + b c a c + b c = ( a + b )×c 二、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 (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画线段图: (1)两个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 (2)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图。 2、找单位“1”: 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 或 “占”、“是”、“比”的后面 3、求一个数的几倍: 一个数×几倍;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 几几 。 4、写数量关系式技巧: (1)“的” 相当于 “×” “占”、“是”、“比”相当于“ = ” (2)分率前是“的”: 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3)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 单位“1”的量×(1±分率)=分率对应量 三、倒数 1、倒数的意义: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 倒数。 强调:互为倒数,即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倒数不能单独存在。 (要说清谁是谁的倒数)。 2、求倒数的方法: (1)、求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2)、求整数的倒数:把整数看做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3)、求带分数的倒数: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求倒数。 (4)、求小数的倒数: 把小数化为分数,再求倒数。 3、1的倒数是1; 0没有倒数。 因为1×1=1;0乘任何数都得0,0 1(分母不能为0) 4、 对于任意数(0)a a ≠,它的倒数为1a ;非零整数a 的倒数为1a ;分数b a 的倒数是a b ; 5、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及典型例题解析

反比例函数 知识点及考点: (一)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知识要点: 1、一般地,形如 y = x k ( k 是常数, k = 0 ) 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 注意:(1)常数 k 称为比例系数,k 是非零常数; (2)解析式有三种常见的表达形式: (A )y = x k (k ≠ 0) , (B )xy = k (k ≠ 0) (C )y=kx -1 (k ≠0) 例题讲解:有关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1)下列函数,① 1)2(=+y x ②. 11 += x y ③21x y = ④.x y 21-=⑤2x y =-⑥13y x = ;其中是y 关于 x 的反比例函数的有:_________________。 (2)函数2 2 )2(--=a x a y 是反比例函数,则a 的值是( ) A .-1 B .-2 C .2 D .2或-2 (3)若函数1 1-= m x y (m 是常数)是反比例函数,则m =________,解析式为________. (4)如果y 是m 的反比例函数,m 是x 的反比例函数,那么y 是x 的( ) A .反比例函数 B .正比例函数 C .一次函数 D .反比例或正比例函数 练习:(1)如果y 是m 的正比例函数,m 是x 的反比例函数,那么y 是x 的( ) (2)如果y 是m 的正比例函数,m 是x 的正比例函数,那么y 是x 的( ) (5)反比例函数(0k y k x = ≠) 的图象经过(—2,5, n ), 求1)n 的值; 2)判断点B (24,)是否在这个函数图象上,并说明理由 (6)已知y 与2x -3成反比例,且4 1 =x 时,y =-2,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

[初二数学]反比例函数知识点整理拓展及技巧讲解 人教版

[初二数学]反比例函数知识点整理拓展及技巧讲解人教版

第七章、反比例函数 (1) 一、反比例函数知识要点点拨 (1) 二,、典型例题 (2) 三、反比例函数中考考点突破 (8) 四、达标训练 (10) (一)、基础.过关 (10) (二)、综合.应用 (11) 五、分类解析及培优 (13) (一)、反比例函数k的意义 (13) (二)、反比例函数与三角形合 (14) (三)、反比例函数与相似三角形 (15) (四)、反比例函数与全等三角形 (15) (五)、反比函数图像上四种三角形的面积 (15) (六)、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相交题 (19) 1、联手演绎无交点 (20) 2、联手演绎已知一个交点的坐标 (20) 3、联手演绎图像分布、性质确定另一个函 数的图像分布 (20) 4、联手演绎平移函数图像,并已知一个交 点的坐标 (20) (七)、反比例图像上的点与坐标轴围成图形

的面积 (21) (八)、与反比例函数有关的几种类型题目的 解题技巧 (23) 六、拓展练习 (26) 练习(一) (26) 练习(二) (28) 练习(三) (32) 本章参考答案 (35) 第七章、反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这一章是八年级数学的一个重点,也是初中数学的一个核心知识点。由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衍生出了好多数学问题,这对“数形结合”思想还有点欠缺的中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难点。 一、反比例函数知识要点点拨 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图象 性质 ①x 的取值范围是0x ≠, y 的取值范围是0y ≠. ②当0k >时,函数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一、第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①x 的取值范围是0x ≠, y 的取值范围是0y ≠. ②当0k <时,函数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 二、第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 而增大.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它有两条对称轴,对称中心是坐标原点. 2、反比例函数与正比例函数 (0)y kx k =≠的异同点: 函数 正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 解析式 (0)y kx k =≠ (0)k y k x = ≠ 图象 直线,经过原点 双曲线,与坐标轴没有交点 自变量取值范围 全体实数 0x ≠的一切实数 图象的位置 当0k >时,在一、三象限; 当0k <时,在二、四象限. 当0k >时,在一、三象限; 当0k <时,在二、四象限. 性质 当0k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当0k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当0k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当0k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二,、典型例题 例 1 下面函数中,哪些是反比例函数? (1)3x y -=;(2)x y 8-=;(3)54-=x y ;(4)1 5-=x y ;(5).8 1 =xy x y O x y O

六年级数学重点知识归纳

六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重点知识归纳(人教版)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意义: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分数乘整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整数,不能是分数。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乘分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分数,不能是整数。(第一个因数是什么都可以)(二)分数乘法计算法则: 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是: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1)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先约分再计算。(整数和分母约分) (2)约分是用整数和下面的分母约掉最大公因数。(整数千万不能与分母相乘,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 2、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是: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1)如果分数乘法算式中含有带分数,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 (2)分数化简的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在乘的过程中约分,是把分子、分母中,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再分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约分后分子和分母必须不再含有公因数,这样计算后的结果才是最简单分数)。 (4)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积与因数的关系: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a×b=c,当b >1时,c>a。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 a×b=c,当b <1时,c

反比例函数的典型例题集

反比例函数的典型例题一 例 下面函数中,哪些是反比例函数? (1)3x y - =;(2)x y 8-=;(3)54-=x y ;(4)15-=x y ;(5).8 1=xy 解:其中反比例函数有(2),(4),(5). 说明:判断函数是反比例函数,依据反比例函数定义,x k y =)0(≠k ,它也可变形为1-=kx y 及k xy =的形式, (4),(5)就是这两种形式. 反比例函数的典型例题二 例 在以下各小题后面的括号里填写正确的记号.若这个小题成正比例关系,填(正);若成反比例关系,填(反);若既不成正比例关系又不成反比例关系,填(非). (1)周长为定值的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关系 ( ); (2)面积为定值时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关系 ( ); (3)圆面积与半径的关系 ( ); (4)圆面积与半径平方的关系 ( ); (5)三角形底边一定时,面积与高的关系 ( ); (6)三角形面积一定时,底边与高的关系 ( ); (7)三角形面积一定且一条边长一定,另两边的关系 ( ); (8)在圆中弦长与弦心距的关系 ( ); (9)x 越来越大时,y 越来越小,y 与x 的关系 ( ); (10)在圆中弧长与此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关系 ( ). 答: 说明:本题考查了 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关键是一定要弄清出二者的定义. 反比例函数的典型例题三 例 已知反比例函数6 2)2(--=a x a y ,y 随x 增大而减小,求a 的值及解析式. 分析 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及性质来解此题. 解 因为6 2)2(--=a x a y 是反比例函数,且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所以???>--=-.02,162a a 解得???>±=. 2,5a a

《反比例函数图像》教学重难点突破方案25

《反比例函数图像》教学重难点突破方案 一、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二、教学难点 正确画出图象,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出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三、重难点突破思路 画反比例函数图象前,应先让学生回忆一下画函数图象的基本步骤,即:列表、描点、连线,其中列表取值很关键。反比例函数 (k≠0)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x≠0,所以取值时应对称式地选取正数和负数各一半,并且互为相反数,通常取的数值越多,画出的图象越精确。连线时要告诉学生用平滑的曲线连接,不能用折线连接。教学时,老师要带着学生一起画,注意引导,及时纠错。在探究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时,可结合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和性质,来帮助学生观察、分析及归纳,通过对比,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这里要强调一下,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位置和增减性是由反比例系数k的符号决定的;反之,双曲线的位置和函数性质也能推出k的符号,注意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四、重难点突破措施 首先,目的明确了,做起事情才有方向,这节课学生通过我的引导,类比正比函数和一次函数图像与性质的研究方式途径,学生一回忆,方向明确了,自主探究起来也就有了方向,知道了自己应该怎么做。 其次,数形结合思想在函数学习中的重要性,一个问题让我们去凭空想象在自己的脑海里构图,想起来对相当多的学生还存在很到大的困难,但是只要我们把图做出来,再在图中寻找信息就变得直观形象。让人看起来一目了然,数形一结合,信息就自然明了。 再次,及时巩固是重点,学生既然能很好的总结知识点,那么我们就应该让学生把总结的知识点加深巩固,这就要设计切合实际的练习题,还应该紧扣本节课所学知识,我在设计习题的过程中特意的做了安排,只要学生能判断来一个反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就能很好的完成函数所在象限和增减性的判断。

六年级数学重难点汇总

六年级数学重难点汇总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第1课时分数乘整数 重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算理 第2课时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及分数乘分数 重点: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及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算理 第3课时小数乘分数 重点: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能灵活选择恰当的方法计算小数乘分数 第4课时分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 重点: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难点:根据题目特点灵活、合理地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第5课时解决问题 重点:掌握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 问题的解题方法 难点:能正确判断单位“1”,并理解单位“1”和所求量的关系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 第1课时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在平面图上的位置 重点:掌握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在平面图上的位置的方法

难点:能根据描述在平面图上表示物体的具体位置 第2课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重点:描述并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难点:根据参照点的变化重新确定物体的位置,体会位置的相对性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1 倒数的认识 重点: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难点:理解倒数的意义 2 分数除法 第1课时分数除以整数 重点: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算理 第2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 重点: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 难点: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 第3课时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重点: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掌握把连除转化成连乘并进行约分的方法 第4课时解决问题(一) 重点: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分数除法问题 难点: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 第5课时解决问题(二)

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及经典例题

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数 一、基础知识 1. 定义:一般地,形如x k y =(k 为常数,o k ≠)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x k y = 还可以写成kx y =1- 2.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特征: ⑴等号左边是函数y ,等号右边是一个分式。分子是不为零的常数k (也叫做比例系数k ),分母中含有自变量x ,且指数为1. ⑵比例系数0≠k ⑶自变量x 的取值为一切非零实数。 ⑷函数y 的取值是一切非零实数。 3.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 ⑴图像的画法:描点法 ① 列表(应以O 为中心,沿O 的两边分别取三对或以上互为相反的数) ② 描点(有小到大的顺序) 连线(从左到右光滑的曲线) ⑵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x k y =(k 为常数,0≠k )中自变量0≠x ,函 数值0≠y ,所以双曲线是不经过原点,断开的两个分支,延伸部分逐渐靠近坐标轴,但是永远不与坐标轴相交。 ⑶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x y =或x y -=)。 ⑷反比例函数x k y = (0≠k )中比例系数k 的几何意义是:过双曲线x k y = (0≠k )上任意引x 轴y 轴的垂线,所得矩形面积为k 。 4 5. 点的坐标即可求出k ) 6.“反比例关系”与“反比例函数”:成反比例的关系式不一定是反比例函数, 但是反比例函数x k y =中的两个变量必成反比例关系。 7.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二、例题 【例1】如果函数2 22 -+=k k kx y 的图像是双曲线,且在第二,四象限内,那么的值 是多少?【解析】有函数图像为双曲线则此函数为反比例函数x k y = ,(0≠k )

即kx y =1-(0≠k )又在第二,四象限内,则0>>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213y y y >> B .123y y y >> C .321y y y >> D .231y y y >> 【解析】可直接以数的角度比较大小,也可用图像法,还可取特殊值法。 解法一:由题意得111x y - =,221x y -=,3 31x y -= 3210x x x >>>Θ,213y y y >>∴所以选A 解法二:用图像法,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x y 1 -=的图像 描出三个点,满足3210x x x >>>观察图像直接得到213y y y >>选A 解法三:用特殊值法 213321321321,1,1,2 1 1,1,2,0y y y y y y x x x x x x >>∴=-=-=∴-===∴>>>令Θ 【例3】如果一次函数()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x m n y m n mx y -=≠+=30相交于点 (22 1,),那么该直线与双曲线的另一个交点为( ) 【解析】 ???==?? ???=-=+∴??? ??-=+=12132 212213n m m n n m x x m n y n mx y 解得,,相交于与双曲线直线Θ ?????== ???-=-=?? ? ? ?=+==+=∴2 21111121,122211y x y x x y x y x y x y 得解方程组双曲线为直线为 ()11--∴, 另一个点为 【例4】 如图,在AOB Rt ?中,点A 是直线m x y +=与双曲线x m y =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且2=?AOB S ,则m 的值是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