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高三历史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最新高三历史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最新高三历史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最新高三历史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高三历史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近年来,伴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辽宁文综卷历史部分试题

的“脱教材”现象愈来愈明显,几乎在全部试卷中看不到任何教科书的影子。现在的历史考试大纲明确指出“历史学科考查对基础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说明提出“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要想提高高三历史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必须首先弄清楚教师与学生在复习和考试中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三历史复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在复习和考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扎实,有些文科学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都不及格;历史发展的各阶段特征不明确;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不强,看不懂材料;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较弱;没有分析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历史思维的能力较弱;语言组织表达不清晰,答题不规范等。

(二)教师在教学中感到困惑的主要问题

(1)历史高考试题越来越偏离了“历史”的轨道,失去了“历史”的味道,材料理解的重要性似乎远远掩盖了历史本身,历史考卷更像是语文材料阅读。

(2)由于高考越来越高于教材,讲与考的天平似乎已经严重失衡,就这种情况而言,复习课还要讲教材吗?如果降低讲解教材的比重,增加试题的数量,就能让失衡的天平回归常态吗?

(3)12道客观选择题、48分成为了学生决胜高考的关键。主观的材料解析虽然在分值上占据优势(52分),但是由于一些不可避免的因素,它还能在我们师生的心目中同样占据优势地位吗?我们在指导学生备考的过程中还需要强化主观试题的重要性吗?同时,客观选择题随意性很大,运气似乎比知识重要,老师们有时也是一头雾水,不知何去何从。

困惑和疑问始终都会存在,只不过在不同时期它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而已。如果我们永远生活在困惑和疑问中,而不努力尝试着寻求解决困惑和疑问的办法,那么,我们在三尺讲台上所宣讲的人生哲理是不是显得过于苍白无力了呢?因为我们没有在生活中以身作则地告诉我们的学生:“办法总比问题多!”所以,我们指责试题的偏、难、怪,强调高一、高二应该如何如何,或比较文科生与理科生的差异……都显得无济于事。我们只能思考在现有的学情下,在

只有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怎样能够短时高效地助力学生的高考。

(三)高考备考的一些误区

高考备考的误区主要表现在高强度,高负荷的题海战术上,许多老师盲目地让学生买各种练习册,认为做题越多越好,甚至很多老师问笔者觉得哪本练习册最好,想为学生挑选,笔者认为站在教师的角度,最适合你学生的就是最好的,只有你为自己学生编制的才是最好的,因为只有你才最了解你的学生,知道你的学生们最需要什么,所以建议每所学校发挥教研组的作用,选择甚至编制适合本校学生的练习册。如果没有精力去自编练习册,教师也要事先为学生精选适合自己学生的习题,切忌指定某些练习册,从头做到尾,这样会徒劳无功,白白浪费宝贵时间。

高考备考的另一个误区是“以纲为纲,以本为本”。如今虽仍要“以纲为纲”,即按照考纲要求复习,但决不能“以本为本”,因为课改后实现了教科书的多样化,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岳麓书社版、人教版、人民版和大象版四套新课标高中历史教科书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在全国各省实验。辽宁省现有岳麓书社版和人教版两套教科书在使用。针对这种情况,有些教师不辞辛苦,把其中两版教材里的共同内容找出来,作为学生复习重点,自认为这将是未来高考命题的重点,但这样做也是徒劳的,因为高考命题专

家早已明确表示高考命题时将不会按照任何一个版本的教材出题,也不会从任何一个版本教材中选取阅读材料,将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那么高考中的“脱教材”说明是不是教材就没用了呢?回答是否定的,教材虽不是课程资源的全部,但仍然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落实考纲中对基本历史知识,即主干知识的载体,我们必须利用好现行教科书进行备考,也可称为“回归教材”,真正实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二、针对高三历史复习中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转变观念,以学定教

我们认为最为重要的一轮复习结束之后,会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经验性的评定。埋头苦干者,教材和笔记“背”得胸有成竹、滚瓜烂熟,可是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心理落差极大,失落感强,消极悲观的情绪与日俱增,甚至出现了自我否定。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与复习的过程中,对基础知识与试题的整合与迁移训练不够。对于这类同学,我们一味的说教与指导有时并不能直达病灶,而能够首先重建他们的信心才是第一要务,指导他们注意知识与知识的联系性,利用历史学科中最重要和最敏感的“时间”要素将教材与试题整合,会有一定的效果。一轮复习之后知识落实不到位的、知识理解欠灵活的、知识网络未形成的,或者知识迁移薄弱的问题会成为二轮复习时重务。

(二)依据考纲,夯实基础,突出主干知识

《考试大纲》(简称考纲)是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备考复习的依据。尽管近年来全国高考新课标辽宁文综卷历史部分试题“脱教材”现象日趋严重,但仔细想想,仍然在考学科主干知识,所以建议老师们按照考纲要求,依托教材,让学生对各知识点进行逐一过关,突出学科主干知识,包括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制度和社会变迁中的历史背景,尤其是在高考中常常出现的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一定要让学生牢牢掌握。

(三)加强训练,提高历史学科素养,增强历史思维能力

近年来高考历史试题中古汉语材料越来越多,考生读不懂材料,所以有的历史老师说“这不是历史学科的问题,而是语文学科的问题,是古文没学好。”我们经常说“文史一家”“文史不分家”,事实的确如此。面对问题,我们不应互相推卸责任,而应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调研中我们发现有些学校计划从高一起每节历史课后给学生留一篇古汉语小

短文,下一节课前五分钟解读小短文并回答相关问题。笔者认为这种做法很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值得推广。这对改进目前我国高中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量在全世界各

国中处于倒数几名的现状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教学中老师们要不断地开阔视野,了解现代史学研究的主要趋

势,使整个课堂教学水平有所提高,注意不要满堂灌,一讲到底,关键“不是你告诉了学生多少,而是你启发学生多少”,要多引导学生从材料中自己得出结论,用材料印证结论,从内容中推导出作用、影响、意义,真正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而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给出的结论。

(四)关注与社会生活、新史观的联系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关注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每年高考学科素养题都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新史观包括文明史观、近(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等已被人们普遍接受,特别是文明史观高考作用尤为突出。文明史观在高考中的指导性是非常明确的,早在20世纪90年代,著名高考命题专家刘宗绪先生就反复提出,要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审视历史,并将其确定为高考命题的原则之一。近年来,这一观点得到不断强化。如今文明史观已成为高考历史试题设计和制作的指导思想,在新课标高考中屡屡发挥作用。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考试大纲》,也是按照文明史观,构建学科体系和考试内容。近些年的高考以文明史观总揽全局,中外关联,古今贯通。鉴于此,在高考复习中,教师应参考文明史观,来确定考点和重点,并按照文明史观来审视、阐释和说明相关的重大历史问题。

(五)加强学法指导,训练答题技巧

众所周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复习中要让学

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会学”比“学会”更重要,这不仅对学生参加高考有利,对其未来的继续学习也有利。所以要精讲、精选、精练,做到举一反三。教师适当的学法指导必不可少。比如对材料题要让学生先看问题,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和限制语,再带着问题阅读材料。阅读材料时要注意材料标题、出处、所给的时间等信息,注意从材料的开头、结尾、省略号前后获取有效信息。回答问题时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材料中的信息包括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及试题所涉及

的教材内容,问什么答什么,用词一定要准确规范,使用历史专业用语,卷面整洁,字迹工整,力争做到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

(六)精选精练,特别要关注近几年的全国卷真题

避免陷入疲劳的题海战术,做到精选精练,要特别关注2007年以来的全国课改新课标卷,海南卷及大纲全国一卷、全国二卷,认真做每道试题,了解高考试题的难易度并掌握其命题思路,做到心中有数。

面对“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很多考生不知所措,有恐惧心理,教师也直呼超纲,其实认真想想,即使是没有学过的知识,在给出的新材料中已经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只要我们冷静下来与已有的知识结合起来,还是有桥可搭的,但前提是掌握学科主干知识,具有灵活运用和迁移能力,且具有一定的学科思维能力。

高考历史大题万能答案及模板

高考历史大题万能答案及模板 一.原因类 01专制集权制度的原因 经济:封建经济的分散性需要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来加以保护;同时也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 政治:封建地主阶级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统治地位;同是也是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 社会:广大人民渴望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的稳定。 理论:法家思想为其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汉武帝以来,经过改造的儒家思想不断发展,为其长期存在提供了理论基础。 地理:中国属于大河文明,以农业生产为主,国土辽阔,需要统一的强有力政权进行管理。 02小农经济长期存在的条件 有利因素 ①生产工具: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使用,如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普及。 ②农民自身因素: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较高。 ③政府扶植:为保证财源,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 不利因素 ④经济:小农经济规模小,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弱,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 ⑤政治:封建政府的腐朽、剥削的沉重及社会的动荡。 03手工业未出现技术革命的原因 发展动力:中国古代手工业以自给自足为目的,规模小,社会需求不大,缺乏发展的动力和社会基础。 技术水平:代表最高水平的官营手工业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新技术难以向社会推广,而私营手工业的小规模经营和世代严守技术秘密,使生产技术难以交流提高。 劳动者:官宫手工业对工匠的束缚和压迫,使工匠缺乏改进技术的积极性。 统治者:统治者往往对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加以限制,如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生产的发展,不利于新技术的研究与发明。 04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学的原因 政治:封建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相应动力。 经济:明清统治者仍顽固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文化:科举八股取士,文化专制的强化,禁锢了思想和创新。 对外:明清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西科技文化的交流。 05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 根本: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前提:中国国内市场不断扩大,不断促使农业生产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 内部:自然经济自身的局限性终究难以抵挡机器大生产强有力的进攻。 客观:中国近代工业及近代交通的发展,加强了城乡联系,加速了自然经济的瓦解。 06农民阶级领导的救亡图存运动失败的原因 从世界潮流看: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发展成为世界历史的主流,以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为斗争形式,以实现近代化为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而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显然违背了这一潮流。 从运动自身看: 1)经济:农民是与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相联系的小生产者,不是新的阶级力量,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具有狭 隘性、保守性、自私性和分散性等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 2)思想:没有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理论。 3)政治:提不出正确的革命纲领,不能建立先进的政权和社会制度。 4)组织:无法克服宗派主义倾向和保持内部团结。 07辛亥革命兴起和失败的原因 兴起的原因 ①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政治:《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浙江省高三下学期历史月考试卷(3月份)

浙江省高三下学期历史月考试卷(3月份)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 (共12题;共48分) 1. (4分) (2019高二上·西安期中) 孔子主张“仁者,爱人”但又说“贵贱有序”。墨子则主张“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 A . 所处时代不同 B . 代表的阶级不同 C . 学术思想不同 D . 谈论的问题不同 2. (4分) (2017高一下·玉溪期末) 以下为汉代各农耕区的劳动生产率比较表 此表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 . 人多地少制约南方经济发展 B . 西北与南方生产力水平相近 C . 中原地区精耕细作技术领先 D . 地理环境决定农业生产水平 3. (4分) (2017高三上·新乡月考) 唐代州县政府修筑的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官署也多基址弘敞。而宋代以降,州县政府所修筑的城郭、街道和官署,则相对简陋,且有越来越简陋的趋势。导致上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 唐朝设节度使导致地方膨胀 B . 唐朝城市管理严格规范 C . 北宋吸取教训“制其钱谷” D . 宋代城市经济功能增强 4. (4分) (2017高三上·河南月考)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开始,日本、美国、大陆、台湾的学者相继对中国市镇展开了研究。八十年代以来,更有后起的中外学者,专门对市镇经济进行了区域性的宏观研究。他们的研究结论可能有() ①隋唐时期,城市里的固定交易场所是“市” ②唐朝后期,广大农村都有定期举行的“草市” ③北宋时期,农村有些集市逐渐形成固定的市镇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常州高中高一(上)期中数学试卷 (含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常州高中高一(上)期中数学试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90.0分) 1. A ={x|x ≥?1},B ={x|x <3},则A ∪B = ______ . 2. 已知函数f(x)={x 2+2x(x ≥0)?x 2+2x(x <0) ,不等式f(x)>3的解集为______ . 3. 函数f(x)=log 2(?3x 2+2x +1)的定义域为______. 4. 函数y =3?2x 1+2x 的值域是______. 5. 已知幂函数f (x )=x a 的图象经过点(2,√2),则f (4)=_________. 6. 已知 ,则这三个数从小到大....排列为___________. 7. 已知函数则f(1)=________. 8. 若函数f(x)=ln x ?x +2在区间(k,k +1)(k ∈N ?)内有一个零点,则k 的值为________. 9. 已知函数f(x)={x 2?2x ?x <0?x 2?2x ?x ≥0 ,若f(3?a 2)3,若a a. 恰有1个零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18. 设定义域为R 的函数f(x)={1 x ,x >0?x 2?2x,x ≤0 ,若关于x 的方程2f 2(x)+2af(x)+1=0有6个不同的实数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90.0分)

2018年高考政治答题模板26个

2018政治答题模板26个 答题模板1 价格变化的原因及稳定物价的措施和原因 (1)价格变化的原因 答题要素:价值+供求+市场缺陷+货币供应量+经济政策+流通环节 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越大,商品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商品价格越低。) ②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③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市场的缺陷:一些生产者、经营者恶意囤积,哄抬价格。) ④如果货币的供应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物价会上涨;相反,物价会降低。(货币供应量) ⑤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主要通过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以及财政支出的数量,平衡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保持物价稳定。(国家经济政策) ⑥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商品流通不畅,也会引起价格上涨。 (2)稳定物价的措施 答题要素:科技管理+发展生产+市场监管+货币供应量+宏观调控+流通环节 ①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②大力发展生产,保障商品的有效供给。 ③加强市场监管,通过经济立法和行政命令等手段,打击市场炒作等行为。 ④合理控制货币的供应量,使货币供应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相符合。 ⑤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 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 (3)政府调控物价的原因 答题要素:物价影响生活+宏观调控的原因、目标+市场规律+以人为本 ①价格较快上涨导致人们实际生活水平下降。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影响中低收

入群众的基本生活,不利于社会稳定。 ②加强宏观调控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③稳定物价,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 ④降低流通成本、稳定供给,这是尊重市场规律的要求。 ⑤调控物价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体现了以人为本。 答题模板2 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原因与措施 (1)原因 答题要素: 消费作用+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生产目的 ①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②扩大消费需求有利于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③扩大消费需求能够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 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 (2)措施 答题要素: 国家(发展经济、宏观调控、收入公平、社会保障、消费环境)+企业+个人 ①国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物价稳定。完善收入分配政策,调节社会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发挥财政的作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政府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为消费者创设良好的消费环境。 ②企业:要提高产品质量,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 ③个人:要通过自己的知识和劳动,增加个人收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答题模板3 企业经营与发展的措施 答题要素:经营战略+自主创新+信誉形象+社会责任+科学发展+对外开放

最新高考历史万能答题模板

高中历史复习资料——高考历史万能答题模板 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如:鸦片战争背景: (一)国内:1、经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2、政治:①腐败:官场+军队+财政②阶级矛盾。3、思想:愚昧自大。 (二)国际:1、经济:工业革命→市场原料。2、政治:资本主义扩张。 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 (一)国内:①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相对落后、生活贫困②政治:沙皇专制、无产阶级壮大、革命政党成熟、力量对比变化等③思想:列宁主义指导。 (二)国际:帝国主义忙于一战等。 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 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如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广度分析: (一)内因: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统一的市场等②政治:美利坚民族形成、资产阶级、种植园主阶级形成等③文化:统一的文化、民族意识觉醒等。 (二)外因:①英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②启蒙思想的影响等。 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 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 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 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5、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

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17-18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一学段历史试卷 注意:本试卷共6页,32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I卷(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中国古代有许多历史传说。如禹为治水,化身为熊,三过家门而不入。对于这些历史传说,我们的态度是( ) A.全不可信 B.完全相信 C.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 D.与史书记载相对照 2.山东省自古人杰地灵,被称为“齐鲁大地”。这一名称的由来与中国古代的什么制度有关(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3.在西周的分封制中,由于周公旦是武王最大的弟弟,也是武王兴周灭纣时功绩最大的姬姓子弟,因此被封于鲁。由于周公要在都城“陪王伴驾,辅佐朝政”,按西周的宗法制,谁必须到鲁国就任诸侯( ) A.召公长子 B.周公长子 C.微子 D.周成王 4.我国古代有许多特色鲜明、魅力独特的节日。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些传统节日,有的消亡了,有的与其他节日融合了。春节、中秋、清明等因其旺盛的生命力而传承至今,这是因为( ) A.历朝历代的传承与保护 B.家庭因素、孝宗敬祖切合传统文化的主题 C.节日起源的美丽传说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D.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一脉相承 5.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秦始皇为能够“制六合”而采取直接的有效措施是( ) A.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B.统一文字 C.统一货币 D.统一度量衡解析 6.明代后期,宦官专权,甚至控制内阁,当时的宦官魏忠贤人称“九千岁”,控制着朝中的一切大权,其爪牙遍布全国,是明代后期统治黑暗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整个封建社会宦官专权屡见不鲜,造成宦官参政控制政权的根本原因是( ) A.皇权至上制度 B.皇帝昏庸无能 C.监察措施不到位D.废除丞相造成的 7.一位历史学家评价某一制度是“皇权下的民主”“现代分权制衡制度的雏形”。这一制度最有可能是( ) A.分封制 B.中外朝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度 8.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经常发生变动,下图是元朝的行政区域图。通过观察下图可以看出与现在的行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数学试卷 说明:1. 以下题目的答案做在答卷纸上. 2. 本卷总分16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不需要写出解答过程,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 应的位置上..... . 1.数列{}n a 中,)2(1,11 11≥+ ==--n a a a a n n n ,则3a = ▲ . 2.在△ABC 中,已知bc c b a ++=222,则A 为 ▲ . 3.在函数①1y x x =+,②1sin sin y x x =+π0 2x ∈(,) ,③222 y x =+,④42x x y e e =+-中, 最小值为2的函数的序号是 ▲ . 4.设n S 是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的和.若27a =,77S =-,则7a 的值为 ▲ . 5.在ABC ?中,若3,6 == a A π ,则 =++++C B A c b a sin sin sin ▲ . 6.已知数列{}n a 满足*1112,()1n n n a a a n a ++== ∈-N ,则2018a 的值为 ▲ . 7.设正项等比数列{a n }满足4352a a a -=.若存在两项a n 、a m ,使得m n a a a ?=41,则n m + 的值为 ▲ . 8.在△ABC 中,若1a =,3b =,6 π = A ,则△ABC 的面积是 ▲ . 9.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12+=n a n 则 1 132211111+-++???++n n n n a a a a a a a a = ▲ . 10.在ABC ?中,,2,60a x b B ===o ,若该三角形有两解,则x 的取值范围为 ▲ . 11.在△ABC 中,已知π3 2 ,4= =A BC ,则AC AB ?的最小值为 ▲ . 12.已知钢材市场上通常将相同的圆钢捆扎为正六边形垛(如图).现将99根相同的圆钢捆扎为1个尽可能大的正六边形垛,则剩余的圆钢根数为 ▲ . 13.已知数列{}n a 为公比不为1的等比数列,满足12()n n n a k a a ++=+对任意正整数n 都成立,且对任意相邻三项12,,m m m a a a ++按某顺序排列后成等差数列,则k 的值为 ▲ . (第12题)

2017年高考政治大题答题模板

2017年高考政治大题答题模板 【一】见到经济学角度分析如何经营时。从这些方面回答。 1,市场:要面向市场,进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 2,科技:科教兴国战略,运用高新技术。 3,管理:加强人才管理,贯彻人才强国战略。 4,素质:提高劳动者、经营者素质。 5.效益:提高经济效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6,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创立品牌,生产优质产品,冲破国际“绿色壁垒”。7,竞争力: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增强国际竞争力。 【二】图表类主观题。 第一问一般是反应了什么现象:要看清题目,从图表语言转变为文字语言,还要答出反应的本质性问题。第二问:一般问:表一与表二的关系。 第三问:对反应现象的认识。结合图表、文字认识。 思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注意,要结合材料 【三】意义影响的主观题。 一、经济意义:1,有利于调动积极性,解放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促进结构调整,促进就业。 3,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 4,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5,有利于统筹区域发展。 6,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能力生产。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描述对外经济意义】: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对外贸易,增强国际竞争力。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吸收资金、计术。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二,政治意义:1.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利于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转变政府的职能。 有利于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提高综合能力,构建和谐社会 【对外开放的意义】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环境,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维护国家安全 进一步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国家利益有利于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 国际关系民主化建立国际新秩序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对党】有利于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 保持党的先进性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 【思想文化意义】有利于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发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提高国民素质 ★【答题技巧】★ 当题目问“为什么”时的答题思路 要说这件事的依据 重要性(作用意义目的等) 必然性(这件事存在的客观实际) 可能性(存在的主观条件) 或者不做的危害(导致消极后果) 【启示类】一要说明材料体现的道理二要说我们应该怎么办(原理材料说明的道理=应该怎么说) 【反映类】原理方XX分析 把握材料给我信息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所学的知识加以表明 ●【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

2020高考历史万能答题模板

2020高考历史万能答题模板 一、历史背景、原因、条件、目的等 1、背景一般是指某一历史事件在什么历史情况下发生的,实质上包括原因和条件两个方面的内容。 如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就包括四个原因和三个条件。 原因和条件其含义基本接近,但又略有不同: 其一是原因偏重于“为什么”,即必要性,条件偏重于“有什么”,即可能性; 其二,条件的使用范围较之原因要小一些,如历史事件或运动的成功或失败,就只能分析其原因,而不能用条件去表达。如:分析巴黎公社的失败原因。在这一题中,“原因”就不能用“条件”去代替。 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如:鸦片战争背景: (一)国内: 1、经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 2、政治:①腐败:官场+军队+财政②阶级矛盾。 3、思想:愚昧自大。 (二)国际: 1、经济:工业革命→市场原料。 2、政治:资本主义扩张。 2、历史条件=(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但更侧重于有利因素,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

(一)国内:①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相对落后、生活贫困。②政治:沙皇****、无产阶级壮大、革命政党成熟、力量对比变化等。③思想:列宁主义指导。 (二)国际:帝国主义忙于一战等。 3、历史原因 (一) 从原因广度上分析: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内因或主观原因,一般是指与某事件(或人物)所在的阶级、阶层、团体、个人的主观意识密切相关的那一方面因素。 外因或客观原因则指与前者有紧密关系但又不受前者主观意识影响的那一方面原因。这和原因分析法的优点是抽象而又深刻,易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需要指出的是,内外因属于社会、国家等人的意识很难起决定作用的大范围历史概念时,那么它们是专指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这就区别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前者是属于自我意识方面的原因,即人为的原因;后者是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原因。 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属于自我意识方面的原因,即人为的原因; 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它是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原因。 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如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广度分析: 内因: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统一的市场等。②政治:美利坚民族形成、资产阶级、种植园主阶级形成等。③文化:统一的文化、民族意识觉醒等。 外因:①英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②启蒙思想的影响等。 (二)从原因深度分析: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根本原因:是指影响历史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带有历史发展必然性,在历史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2017高三历史第三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宁夏银川一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文综历史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140分) 一、选择题。(共35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24.一份考古发掘报告说:“最令人震惊的发现是一个如真人尺寸大小的铜像,他有一张瘦削的脸,脸上有巨大的眼睛;另外还有41个大小不一的青铜铜像,其中有一些还戴着黄金面具。其宗教活动和商朝以及周朝初期的情况判然有别”。根据这份考古报告,学者可以做怎样的合理推测? A.证明夏朝文明曾经存在 B. 宗教仪式始于周朝后期 C.古代中国文明的多元性 D. 铜像制作技术较商周高 25.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大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利克里)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群众的惩罚,大部分控告的起因是由于作战失利。为此,柏拉图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民众为你治病呢?还是去找医术医术精湛的大夫呢?”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 A.伯利克里、柏拉图等代表精英贵族,仇视群众 B.公元前4世纪前后雅典政治腐败,矛盾激化 C.群体决策的感情用事可能影响民主政治的质量 D.雅典民主完全体现了人民主权也保护了城邦利益。 26.《史记》有《河渠书》,《汉书》有《沟洫志》,主要针对黄河患害的严重而写的。但是,《后汉书》到新、旧《唐书》都没有《河渠书》或《沟洫志》等篇章。学者归因于黄河基本上安流无事,无需专辟一篇。请问此一时期黄河安流的最可能原因是什么? A.北方朝廷政治清明,治理黄河成效显著 B.北方胡人政权重用汉人,不乏水利专家 C.黄河中游西侧农业大为进步,水利发达 D.黄河中游西侧多属胡人居处,变农为牧 27.三国时期,孙权要吕蒙多读书,吕蒙读了一段时间后,鲁肃对吕蒙关于时局的分析,大为钦佩,并说吕蒙“非复吴下阿蒙”。根据以上所述,请问孙权要吕蒙读什么书? A.《诗》、《书》、《易》、《礼》、《春秋》,这些基础典籍,属于学者必读 B.《孙子》、《左传》、《史记》、《汉书》等典籍,培养见识与能力 C.《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明白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

高考文综大题答题模板(第3版)版精选

高考文综大题答题模板(第3版)版 自然地理部分 ☆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2.地势起伏状况 3.主要地形分布(多种地形条件下) 4.重要地形剖面特征(剖面图中) ☆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 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 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 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影响降水的因素: 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 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 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 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

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 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 ☆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 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 3.结冰期:有无、长短 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 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 关 ☆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 1.长度 2.流向 3.流域面积大小 4.落差大小(水能) 5.河道曲直情况 6.支流多少 7.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形、树枝状等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昼长: 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eg.我国青藏高原) 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eg.我国西北地区) 4.空气密度 ☆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

2015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必修一

半塔中学2014—2015学年度高三第二次月考 历史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象宫室屋宇之形,“” 可能表示()A.铁制农具 B.祖先牌位 C.青铜兵器 D.皇帝宝座 2.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A.周 B.秦 C.汉 D.唐 3.一位士人经历一场剧变后,指…这是因为当时国家集权太甚,“万里之远,皆朝廷所制”,地方无力,导致“外寇凭陵时而莫御,仇耻最甚时而莫报”的结果。这位士人可能经历下列哪一事件()A.秦末农民战争 B.唐中期安史之乱 C.金灭北宋的靖康之变 D.清末八国联军侵华 4.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牺牲的战士。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刻上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这旨在强调:()A.城邦公民的平等 B.军事对城邦的重要性 C.共同的宗教信仰 D.血缘对城邦维系的作用 5.罗马法是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下列司法理念中,明显违背罗马法原则的是()A.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 B.被告有权利在法庭上同原告对质 C.主要按照以往的判例和法学家解释进行判决 D.主要按照法律和法学家解释进行判决 6.在谈到明朝内阁的作用时,有学者指出:“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这是任何明智的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这意在说明内阁的立()A. 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监察 B.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 C. 弥补了明太祖废丞相带来的弊端 D.直接导致了皇权削弱 7 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 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革命与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 这是指中共“二大”()

最新高考文综大题答题模板(第3版)最新版

第一版块基础概览 自然地理部分 ☆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2.地势起伏状况 3.主要地形分布(多种地形条件下) 4.重要地形剖面特征(剖面图中) ☆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 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 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 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 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影响降水的因素: 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 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 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 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 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 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 ☆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 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 3.结冰期:有无、长短 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 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 量的大小)有关 ☆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 1.长度 2.流向 3.流域面积大小 4.落差大小(水能)

2018届高三历史8月月考试卷

龙泉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8月月考 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山西省因历史上有韩、赵、魏三国而被称为“三晋之地”,但山西省的简称是晋,而不是韩、赵或魏。 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晋国的历史更为悠久 B.晋国代表统一的潮流 C.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D.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 2.周天子分封王族、功臣及先贤,以家长的面目“作民父母,以为王天下”,对国家进行专制统治。 这反映了当时() A.国家结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人伦秩序巩固了中央集权统治 C.宗法政治与伦理政治相结合D.分封制实现了地方的有效管理 3.孝廉和秀才的察举,在魏晋时都采用了考试之法,郡举孝廉考试经术,州举秀才考试策论。梁武帝向寒微人士开放了策试之途,还允许自学者申请考试。据此可知() A.当时已建立了考试选官制度B.寒门人士成为了入仕主流 C.察举成儒家宣传的主要工具D.这对科举制产生了影响 4.吴宗国认为,从政府机构看,秦和汉初“中央政府中皇家事物与国家事务尚未分离……‘卿’这个称呼本身即带有家臣的意味,宰相和百官也是具有浓厚的为皇帝个人服务的色彩,国家还保持了古老的家国不分、家国一体的传统和形式”。这反映出() A.经济发展是家国同构观念维系的关键B.秦汉沿袭西周宗法制度,等级森严 C.三公九卿相关规定凸显宗族观念加强D.秦汉处于国家政治制度的转型时期 5.开元十一年(723年)中书令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并下设吏房、兵房等五房为独立于六部之外的行政机构。这一变化反映了唐代() A.分权制衡的原则不断遭到破坏B.中枢体制的运行程序不断完善 C.中书门下成为尚书省的代替机构D.以程序分权的三省制名存实亡 6.曹操父子建立的曹魏政权,在改革选官制度时,采取了不少抑制、打击世族势力的措施,随着世家大族势力的不断发展,曹魏政权又设置了由世家大族出身的中正官去掌握地方选举。这表明曹魏实施的九品中正制() A.在执行过程中标准发生了变化B.有缓和中央与地方矛盾的意图 C.在事实上不能选拔出有用之才D.相对于察举制具有历史进步性

高考历史大题答题技巧

高考历史材料题分析方法和公式 1、历史背景类=(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1)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2)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3)文化背景=思想+科技+教育+…… 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2、历史特点类:从背景、时间、目的、过程、内容、措施、程度、范围、性质、影响等方面考虑; 3、历史原因类: (1)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政治+经济+思想) (2)原因深度:→直接→主要→根本 根本原因:从历史发展趋势、生产力发展、和主观需要等方面考虑。 主观原因:一般从领导某事件的阶级、阶层的主管目的、动机、决策或政策、方针等进行思考; 客观原因:一般从自然或社会环境、经济状况、政治现状等方面进行思考。 4、根本原因类: 经济现象:从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反作用考虑 政治现象:从经济方面考虑; 思想文化: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从经济方面考虑; 5、目的、动机:→直接→主要→根本 (1)直接动机: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或问题 (2)主要目的:实现某一方面目标,求得稳定和发展等 (3)根本目的:建立或巩固统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根本利益) 6、比较类:首先要明确比较对象(是相同、是不同、还是异同),从背景、目的、内容、结果、特点、方式、性质、影响等方面考虑;组织共同点的答案时,首先要写出比较点的提示语,例如:“特点:”,“方式:”,然后行文上为”都-----“;组织不同点的答案时,首先写出比较点的提示语,然后行文上为”A.---B---C---” 7、影响或意义类: 影响或意义=(积极+消极)(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深远影响…… ⑴经济影响=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影响=格局+制度+体制+政权+政策+阶级+民族+…… ⑶文化影响=思想+科技+教育+文学艺术+…… 8、判断成败及原因类: ⑴判断成败依据:→直接目标→主要任务→根本任务 ⑵成败原因=(主观+客观)(经济+政治+军事+策略+……) (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四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⑶成败根源=(社会条件+阶级本质)(进步/局限) 9、性质分析类:任务+领导阶级+主力+手段+结果…… 10、历史评价类⑴人物评价=属性+事迹+影响(进步+局限)+结论…… ⑵事物评价=概况+性质特点+影响(进步/反动+正义/非义)+结论 ⑶观点评价=是什么(材料的观点或你的观点)+为什么(你的理由)+怎么样(对错的根源及正确的观点) 11、启示、认识类: ⑴政治=国情+领导+群众+武装+民主+法制+思想+策略+…… ⑵经济=生产力+生产关系+客观规律+发展战略+…… ⑶文化=批判+改造+继承+发展+…… 12、开放性问答题解答开放性问答题必须明确:重要的不是持何种观点,而是能否有理有据的论证自己的观点。因此,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确定观点。其次,要通过对史实的概括提炼,来充分支持观点,尽量少漏观点支持点。第三,要做到史论结合,有论有据。第四,论述要全面,如该题在肯定积极作用的同时,要指出消极作用,切忌绝对化.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24.元帝时,宦官弘恭、石显以中书的身份专断国政;哀帝、平帝时,外戚王氏相继把持中朝,终于酿成新朝取代西汉的结局。这表明 A.中外朝制度制约了君主专制制度B.宦官和外戚专权是西汉灭亡根源 C.君权与相权斗争导致了政局动荡D.以丞相为首的官僚机构权势弱化 25.古罗马修建的格罗塞姆竞技场运用希腊古典柱式的实践使他们领悟到层层柱式建筑立面的妙处:建筑经分割而显得秀巧,它可使人在庞然大物的建筑面前感到亲切而悠然自得。材料中古罗马的建筑 A.反映了罗马帝国的广阔和等级森严B.彰显了古罗马的人文主义精神 C.体现了罗马继承希腊遗产的虔诚D.说明了罗马奴隶制国家的残忍 26.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该记载反映了当时 A.草市已经具有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B.商业活动因不受官吏监管而异常繁华

C.乡村庙会集市虽定时一聚但百货齐全D.市已突破空间限制形成繁荣的商业街 27.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是什么》中说,“所以现代道德底理想,是要把家庭的孝弟扩充到全社会的友爱。现在有一班青年却误解了这个意思,他并没有将爱情扩充到社会上,他却打着新思想新家庭的旗帜,抛弃了他的慈爱的、可怜的老母;这种人岂不是误解了新文化运动的意思?”这一论述意在 A.促进文化转型B.用“孝弟”文化改造西方文化 C.号召青年摆脱陈旧状态D.引导青年正确理解“孝弟”文化 28.梁启超曾说:“吾人所最惭愧者,莫如我国无国名之一事。寻常通称,或曰诸夏,或曰汉人,或曰唐人,皆朝名也;外人所称,或曰震旦,或曰支那,皆非我所自命之名也。……以一姓之朝代而污我国民,不可也;以外人之假定而诬我国民,犹之不可也。于二者倶失之中,万无得己,仍用吾人口头所习惯者,称之曰中国史。虽稍骄泰,然民族之各自尊其国,今世界之通义耳。我同胞苟深察名实,亦未始非唤起精神之一法门也。”其意在 A.宣传维新思想,建立君主立宪

上海市2016届高三历史3月月考试题(含答案)

上海市2016届高三历史3月月考试题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一、选择题(共75分) 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司汤达说:“历史学家的第一先决条件就是没有发明能力。”他强调的是历史学家 A .研究的历史素材都应该是真实可信的 B .在研究历史时不能有自己的观点 C .在进行历史研究时所作的推论应是对历史的发现而非发明 D .研究历史不可借助假设推论 2、金字塔作为法老权力的象征,体现了 A.古老的埃及文明 B.精湛的建筑艺术 C.王权的绝对专制 D.先进的数学水平 3、威尔·杜兰在《世界文明史·东方的遗产》中说:“原本显然是刹帝利阶级登极动作,英雄主义与战争的作品,在婆罗门的手中则变成了教诲民众关于伦理法典、道德观念以及涅槃之类的工具。”上述材料评价的作品应是 A .《摩诃婆罗多》 B .《汉穆拉比法典》 C .《吉尔伽美什》 D .《荷马史诗》 4、“无论是为了罗马人的利益或是为了罗马的安全,都不允许将外国人完全排斥在法律之外。”为此,罗马人 A.颁布成文法 B.完善公民法 C.实施万民法 D.提出自然法 学校 班级 学号 姓名

5、某学者在所著的历史论文中先后呈现了如下材料:“芒芒禹迹,划为九州”;“夏有乱政,而作禹刑”;“鲧作城郭”。据此推断,这位学者所引材料,最有可能是为了说明 A.阶级的产生 B.王的出现 C.早期国家的诞生 D.世袭制的确立 6、孔子编订的《春秋》,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它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起的近两百多年的历史。关于这个年份以下表示准确的是 A.公元前7世纪上半叶 B.公元前8世纪上半叶 C.公元前7世纪下半叶 D.公元前8世纪下半叶 7、下图是14世纪欧洲画家根据《马可·波罗游记》而创作的中国杭州市景图。对此画的评论较为合理的是 A.是反映14世纪杭州市景的一手史料 B.是反映当时欧洲人中国观的一手史料 C.是反映当时欧洲城市景观的一手史料 D.就史料意义而言,无任何可利用价值 8、佛兰德伯爵在布鲁日城发现了一个逃亡农奴,要把他抓回去,却被市民赶出了城。该故事可能在公元: A.5世纪末 B.8世纪中叶C.11世纪前D.12世纪后 9、宋太祖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用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十之一也。”这里反映出宋初的一个基本国策是 A.“重文轻武” B.“强干弱枝” C.“重内轻外” D.“冗官冗费”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学年度上学期高一英语期末考试卷(无附听力材料)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高一英语期末考试卷(无附听力材料) 第I卷(选择题共95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 话仅读一遍。 1. How does the man usually go to his office? A. By taxi. B. By bus. C. On foot. 2. What time is it now? A. 6:55 B. 7:05 C. 8:05 3. What can you learn from Jim’s reply? A. He goes to most types of games. B. Basketball is his only sport. C. He plays basketball. 4.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 She didn’t mean the watch but the purse. B. She probably lost her watch. C. She did n’t lose her watch. 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ountries isn’t mentioned? A. Sweden B. Scotland C. Switzerland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每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对话,回答第6~7题 6.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They are classmates. B. They are teacher and student. C. They are strangers. 7. What did the man know about Miss Smith? A. He knew nothing about her. B. He knew her age. C. He knew which country she was from 听第7段对话,回答第8~9题。 8. When will the party take place? A. On May 2nd. B. On May 3rd C. On May 4th. 9. What will take place at the party? A. Some famous singers will sing some song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