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新进展汇总

心理学新进展汇总

心理学新进展汇总
心理学新进展汇总

一、超个人心理学

超个人心理学就是关于个人及其超越的心理学,是试图将世界精神传统的智慧整合到现代心理学的知识系统中的一个学派。是人本主义充分发展的结果,自称是心理学的第4势力,主要研究人的超越的精神生活。主要创始人是马斯洛和苏蒂奇。理论核心是意识论,包括意识和潜意识的意识理论,意识分为正常的意识状态和转换的意识状态,超注重研究转换的意识状态。产生背景:60年代以来西方特别是美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产物,它反映了这个时代的人的生存状况和精神需求。超个人心理学还大力倡导整合东西方传统心理学,热衷研究意识的变异状态(包括致幻剂状态)。再者,致幻剂和东方宗教流行又为超个人心理学提供了现实需要。超个人心理学还从现代物理学中吸取营养。詹姆斯和荣格是超个人思潮的最重要的先驱,他们的思想为超个人思潮提供了心理学的源头。

理论: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人的基本需要,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随着研究的深入,后来又提出了第6种:超越性需要。提供了一种超个人的发展模型和人格理论。

阿萨鸠里致力于创建心理治疗的模型,形成了超个人心理学的第一个完整的模型即心理综合。

维尔伯:1意识谱”理论认为人对“我是谁”的回答体现了人的自我意识的水平,也体现了不同意识水平上的划界方式。从最深层次到最浅层次把意识分为:心灵水平、存在水平、自我水平和角色水平。心灵水平是唯一真实的意识状态。

2发展模型,提出三个基本阶段:前个人,个人、超个人。到超个人阶段,自我发展到顶点,进入到精神世界。

3 知识论人有3只获取知识的眼睛,肉体,心智,沉思的眼睛,因此有3中不同来源的知识,分别是来自感官的知识,来自理智或象征的知识,来自沉思的知识。每1种知识都有特殊的事实根据,而这3种知识见只有部分的重叠。不同的知识是通过不同的眼睛获得的。

其他:格罗夫的全回归模型,沃西本的新荣格理论,阿里的钻石理论。

超个人心理治疗主张通过直接作用于意识以改变人的意识状态来体验人性的真谛,拓展人的心灵生活空间,提升人的精神境界。6个临床法则。致幻剂和静修所引起的意识经验是超个人心理学的2大经验基础,致幻剂的使用和静修是通往最高的精神状态的主要途径。

超个人心理学的研究特点:超越性,广泛性,深刻性,终极性,精神性,意义性

基本主张:研究对象:超自我,超时空的意识现象,即精神层面,提出了一种最具包容性的人性模式,体现了一种整体的研究取向,拓宽了心理学对人性的理解。将人视为一种身,心,魂,灵的整体,并提出生物,心理,社会,精神的宽广的医学模式,

研究方法:多元化的方法伦。以对象为中心,无论定量,定性,客观的测量数据,主管的自我报告都可以,只要有助于解决超个人心理问题。挑战还原论,超越论试图将较低的层面提升到较高层面。跨文化的方法,强调各民族文化的平等意识。多学科,借鉴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研究方法,

学科任务:提出了一种最具综合性的理论与应用的模式,试图消除东方与西方,宗教与科学,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理论与应用的界限。

学科性质:突破了唯科学主义的局限,将心理学定位于有关人性的知识的研究,包括科学的研究,但不仅仅是科学的研究,并提出了一种整合有关人的知识的途径和架构。

在心理学的应用问题上,超个人心理学发展了新的心理治疗技术,扩展了心理学的应用领域。它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精神的医学模式,增进了人们对健康的认识,超个人心理学不只在治疗领域,而且在管理教育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6) 超个人心理学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崇尚宁静、和谐,追求超越和神圣的精神生活样式,以抗衡那种喧嚣的、浮躁的、物质利益至上的生存状态。

局限:1非理性倾向,具有神秘主义的危险。2忽视了人性消极的方面3缺乏规范,缺乏评判标准和无限度的鼓吹开放4缺乏超个人的伦理学5对虚幻经验的消极影响估计不足。

二、内隐学习

雷伯最早于1965年提出内隐学习一词,内隐学习就是无意识获得刺激环境中的复杂知识的过程。

内隐学习的研究方法和内隐记忆的研究方法,在逻辑上是吻合的——通过两种任务来对应意识或无意识主

导的过程,借由实验性分离考察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各自特征。但是在具体研究范式上,内隐学习有其专属的研究方法。

(一)人工语法学习范式雷伯首次提出,特点:以一套复杂的“语法”规则为核心,作为实验中被试通过内隐学习预期能够习得的知识,而被试是否发生内隐学习,是从分类操作任务的表现来衡量的。

(二)序列学习范式1. 序列反应时任务由尼森和比勒姆(1987)首创,要求被试对遵循一定规则的亮起的小灯做按键反应。2. 矩阵扫描任务由利维基等(1987)设计并提出,这个实验中,屏幕被划分为四个象限,要求被试检测所指定的目标数字在哪个象限出现。3. 序列预测任务实验要求被试在观察了顺序呈现的5个项目后,预测第6个项目可能出现的位置。

(三)复杂系统控制范式最早由布罗德本特(1977)引入内隐学习领域。它是一种更接近自然情景的内隐学习,在此任务中,往往要求被试通过改变一个或多个输入变量的值来控制一个或多个输出变量的值。如要求被试对城市交通运输系统进行控制。当被试的实际操纵能力提高但对于被操纵的变量间的关系却不能外显的作出正确回答时,表明内隐学习发生。此后,贝里和布罗德本特(1984)设计了两个类似的复杂系统控制任务:糖生产任务和人际交互任务。

(四)信号检测范式信号检测论考虑的仍然是内隐学习测验中常用的分类操作任务,其操作在形式上类似于信号与噪音的辨别任务,只不过这种分辨在内容上是要把符合规则的刺激和不符合规则的刺激分开。

(五)还有概率学习,信息论,非显著协变关系学习法。

内隐学习的本质特征1自动性指内隐学习会自动地发生,无须有意识的干预和探索规则的努力。2 抽象性内隐学习可以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属性,所获得的知识不依赖于刺激的表面物理形式。内隐学习的迁移现象很好地证明了其抽象性特征,因为如果内在规则不变而只是表面符号变化的情况下发生了学习迁移,那么就足以表明学习者学到了表面特征之外的其他的抽象东西。3理解性通过内隐学习所获得的规则知识,虽然本质上是无意识和缄默的,也可能被部分的意识到。4抗干扰性指内隐学习相对于外显学习,更不易受到各种变量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强健性(不易受到机能障碍和机能失调的影响)、年龄和IQ独立性、平均性(个体差异小、群体差异小)和过程的普遍性(内隐学习的内部机制具有跨物种的普遍性)。

5“三高”特征(一)内隐学习的高选择力体现在被试表现出更大且更显著的底层规则的迁移,意指内隐知识不依赖于当前刺激的表面特征,具有较高的迁移易化能力。(二)内隐学习的高潜力这一发现来源于内隐学习仅适用显著特征分类,即在使用时只被提取了一部分,却达到了外显学习运用显著和非显著特征的学习效果。这说明内隐学习具有很大的潜力,许多需要高选择力的资源尚待开发。(三)内隐学习高效性运用信息论指标,发现内隐学习获得的规则知识在信息传递上效率更高,知识储存的密度更大。

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关系一、两者的区别(一)现象学上的区分(1)内隐学习是自动的,外显学习是意志努力的(2)内隐学习是稳定的,外显学习是易变的(3)内隐学习是抽象的,外显学习是表层的(二)实验操作上的区分证明内隐学习独立存在的分离逻辑假设: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都同等程度地对意识知识敏感,而当对某一特定的刺激维度,间接测验表现比直接测验来的更敏感时,就可以发现内隐学习的存在。

(三)神经生理学上的区分外显学习更多地激活在右半球区域,内隐学习更多的激活与抽象过程联系的左半球区域。

(四)学习机制上的区分从学习机制上探讨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区别是根本上将两者区分为两个独立系统的有效办法。目前对这一问题的主要讨论集中在心理能量、心理表征和产生信息三方面上。

影响外显学习的因素:加工深度,保持时间,记忆负荷量,干扰。呈现方式影响内隐学习。内隐保持较长时间,外显随记忆负荷量增加而下降,干扰影响外显。

二、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联系

1、外显学习对内隐学习的影响外显学习有时阻碍内隐学习,有时又促进内隐学习。当被试所学的语法规则比较复杂,难以外显发现,甚至不能被外显发现时,简单的言语鼓励只会激发起被试有意识的规则发现心理,而这种规则发现常常会阻碍学习者正在进行着的内隐学习过程,并进而影响学习者对复杂规则的习得;但若熟识该语法规则的设计者,直接演示其内在语法结构,同时配合一些具体的合法字母串来举例说明,那么这种深入且精当的外显指导反而促进了被试的内隐学习,并且它发生的越早越有利于内隐学习。

外显学习对内隐学习的促进作用较少见到,因为它所需要的深入且精当的外显指导通常是很难达到的。2、内隐学习对外显学习的影响

当学习者共同运用内隐和外显两种学习方式时,其效果是最好的,即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之间存在协同效应。即内隐学习反过来会促进外显学习。

3、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权衡现象内隐和外显的贡献大小会依据彼此而发生变化,并且在两者之间会存在某种平衡状态。

小结:内隐和外显学习之间的独立性是相对的,它们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任何一个学习任务都是内隐和外显学习的结合物,是内隐和外显之间联系与权衡的产物。

内隐学习和内隐记忆的关系联系1、同为内隐认知过程,均包含无意识加工过程。

2、两者特点很相似:(1)与刺激表面特征关系紧密(2)耐久性(3)都不受加工类型或加工水平等变量的影响(4)内隐和外显的分离

3、运用一些共同的理论(1)共用多重记忆系统理论(2)共用迁移恰当加工理论(3)共用范例理论

区别1、内隐记忆更多的涉及到单一事件或单一刺激,而内隐学习则更多的强调多个事件或刺激之间的联系和规则。因此,内因学习的研究所用的刺激可能比内隐记忆稍微复杂一点。

2、内隐记忆中学习和测验阶段会出现同样的刺激,而内隐学习的迁移则发生于具有不用表面特征的刺激。

3、两者的发生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内隐学习的发生并不一定伴随内隐记忆,而内隐记忆也未必需要借助于内隐学习。

内隐学习的应用(一)语言的内隐学习人类儿童的发展进程则强烈暗示了语言学习的内隐属性。

语感培养就多半是个大量利用内隐学习的过程。二)动作技能的内隐学习

一、内隐学习的方法学回顾:分离逻辑

分离逻辑的操作: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反观内隐学习中分离逻辑的运用,其实与这些内隐记忆方面的实验是异曲同工的:内隐记忆研究中用间接测验和直接测验对应内隐和外显记忆;内隐学习研究中同样用它们来对应内隐和外显学习,指导语分离同样是最基本的技术。

但是这种方法学似乎有陷入逻辑上的循环论证:我们似乎是首先认定了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就是相互分离的,然后故意找到了本质上并不相同的间接测验和直接测验来测量它们,而对于测验结果的差别,又跳过最直接的解释(测验本身的差异),而认为这就反映了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确实有分离。这样就从一个假设出发,最终的结论又回到了同一个假设,这样的论证在逻辑上似乎不够可靠。

对抗逻辑是对分离逻辑的反思和改进,分离逻辑的问题往往源于直接测验和间接测验的区分上,因此要对分离逻辑有大的改进,就必须超越传统意义上直接测验或间接测验的区分,从而避免诸如测验可比性和纯净性的问题。对抗逻辑的特点就在于:它不再完全依赖直接测验和间接测验成绩的分离来说明问题,而是试图直接设定有意识加工和无意识加工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协同”,还是相互“对抗”。

然而不管怎样,分离逻辑在内隐学习研究中一直占主导地位,它为内隐学习的确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由于其自身的不足:直接测验和间接测验的不可比性,以及意识和无意识过程对它们的污染问题等,迫切需要一个更完善的实验逻辑的诞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对抗逻辑的提出为未来内隐学习研究打开了一扇窗户。

内隐认知是指在认知过程中活动者不能回忆的过去经验(如使用内省法或口头报告法所测得的),仍然潜在地对活动者以后的行为和判断产生影响的现象。

?内隐研究的整合首先,建构内隐研究的理论体系。这是从理论上解决内隐研究“是什么”、“为什么”

和“怎么样”的问题,是我们从事内隐研究的纲领,也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这就必须弄清楚,除了内隐记忆、内隐认知、内隐学习和内隐研究方法之外,内隐研究还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各自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其生理机制又是什么等等.

?其次,加强内隐研究成果的应用性研究。我们从事内隐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便是使其研究成果运用

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当中,这一点也是内隐研究之所以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原因之一".这方面的研究应包括两个层次:其一,进行将现有的研究成果加以利用的研究,比如怎样利用内隐记忆提高学生的学科学习能力的问题.其二,继续开拓与实际工作与生活有关的内隐研究领域.

?再次,对内隐现象进行深入、系统、彻底地研究。努力克服当前研究中只追求领先、第一的不良倾

向,而应着眼于大处,从宏观上确定研究方向,求专,求精,进行长期的纵向的系列研究"这是克服当前实验材料堆积,无法系统化的途径之一。

三、心理学本土化

心理学本土化中国心理学本土化就是中国心理学研究必须结合中国实际, 尤其是结合本土文化背景本土知识来研究中国的心理和心理学问题, 以便创造性地解决中国人民群众实际的心理学。本土心理学, 就是一种能达到本土性契合境界的心理学, 即由于受到同一组文化性与生物性因素的影响,研究者的研究活动及知识体系与被研究者的心理及行为之间能够形成一种契合状态,在这样一种状态的基础上,研究者再根据当地社会的、文化的、哲学的及历史的观点, 自然反映本种族进化及遗传因素的影响,从而提出妥切的问题,建构合适的理论, 设计有效的方法,以便在当地的社会、文化历史脉络中,尽量准确而充分地描述、分析、理解及预测当地人的心理与行为。本土心理学的内涵主要是文化意义上的,它是文化多元论的产物。而心理学本土化是由非本土化状态走向本土状态的过程,是达至本土心理学的必要途径和环节,心理学本土化最终体现为本土心理学。

历史背景一、文化人类学的冲击普遍接受的心理学理论是西方文化的产物,要想吧西方理论推广,必须考虑不同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二、西方心理学科科学性的偏狭(1)西方心理学盲目追求和效仿自然科学,放弃了文化科学的传统。同时使心理学成为一门普遍适用的实证科学,随其在世界各地的传播而确立自己的种族中心主义的文化霸权。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学科的终极目标就是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科学研究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才能促进心理学的发展。四世界心理学的呼唤:心理学的本土化,是发展世界心理学的必不可少的准备,是向世界心理学目标的过度和逼近。

(一)中国心理学本土化研究的发展进程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心理学从西方化时期转向本土化时期。葛鲁嘉教授将中国心理学本土化研究的发展进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1 .保守的本土化研究阶段(1990年之前)这个阶段的研究以中国人为研究被试,以中国人的心理行为为研究内容,以中国的社会文化为研究的背景,积累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这个时期的研究仅仅在内容上进行了本土性转换,仍然受西方心理学实证主义科学观的限制。

2 .激进的本土化研究阶段(1990年至今)在此阶段,中国心理学研究者开始试图扩展西方心理学的研究方式,使中国心理学开始突破西方心理学的小科学观的限制,使本土心理学的研究开始寻求更超脱的和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思想。这个阶段的研究力图彻底摆脱西方心理学,舍弃西化心理学,以建立本土心理学。但是,目前这个阶段的研究还带有相当的盲目性。研究更为多样化,但显出杂乱性。研究更具尝试性,而缺少规范性。

目的(1)揭示中国人心理的深层内涵(2)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心理学(3)促进世界心理学的发展

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途径(1)以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为指导思想和哲学方法论

(2)研究中要充分考虑中国人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背景(3)善用中国人惯用的思维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求同与求异相结合,找准契入点(5)研究内容、对象(中国人)、材料(汉语言文字)、手段中国化(以内容为重点,工具与方法取西方的精华,研究适合中国的方法)(6)验证或修订已有心理学研究成果(7)挖掘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8)借鉴与创新

心理学中国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1)对本土心理学与心理学本土化概念的混淆(2)挖掘、整理古代心理学思想深度不够(古为今用原则)(3)基础理论研究薄弱(一是从西方心理学的“学习——选择——中国化”中寻求;二是从古代心理学思想的“挖掘整理——创新——完善”中寻求)(4)研究中理性思考深度不够(要求研究者不仅要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及相应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而且要具有一定程度的哲学知识)(5)研究力量分散(大力提倡团队作战精神,群策群力)(6)批判研究与实际操作相背离(要求每个心理学工作者从我做起,自觉地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不断的调整自己的行为,为心理学研究中国化作出自己的贡献)7)误区:对象:中国人自己的心理学,忽视了西方心理学的价值。研究重点:以研究方法为中心,忽略了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不懂得本土化的最终目的是在解决本国人民心理问题的基础上建立全人类的心理学。

运用:咨询,管理,人格心理学,社会,认知心理学的中国化

四、情绪智力EQ

一情绪智力:亦称“情感智力”,“情智”,属于智力范畴,对于情绪智力的研究我们应持有科学的态度,即将它作为预测个体成功的一个有效预测源,而不是所谓的“IQ以外的决定个体成功的因素”。许远理等认为,情绪智力是加工和处理情绪及情绪信息的能力。

二概念的发展:

1桑代克提出社会智力的概念是萌芽

2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中的人际智力,内省智力被视为情绪智力理论概念构建和发展的重要起源。

3 巴昂1988年在博士论文中首创情商概念,1997年研制了世界上第1个测量情绪智力的标准化量表,提出了情绪智力结构模型,该模型由五大维度和15种子成分构成

4梅耶,沙洛维首次提出情绪智力概念和三因素模型,后来又修正了定义并提出四因素模型,2000年,进一步讲智力界定为一种与认知运作有关的心理能力,确定了情绪智力的四个维度

5戈尔曼提出情绪智力的五因素理论

以Mayer和Salovey为主导的学院派,将情绪智力纳入智力的家族并坚持科学量化的道路,为能力模型取向,是能力的情绪智力,现在已发展成为智力研究的一个新领域。;以戈尔曼、巴昂为领导的实务派,将预测成功作为导向,试图在传统智力以外找出能够预测成功的所有重要因素,为混合模型取向,是特质的情绪智力,属于人格领域;这两个模型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架构,而非测量同一概念的不同手段:“前一种包括的是行为的特性和自我觉察到的能力,是通过自评的方式进行测量;而后一种关注的是实际的能力,并应该由最高成就测验而非自评量表进行测量。”

三.三种重要的情绪智力理论

(一)S alovey和Mayer的理论

(二)Goleman的理论揭示了情绪智力的5个方面,形成了情绪智力的五因素理论

(三)Bar-on的理论情绪智力结构模型,该模型由五大维度和15种子成分构成

四情绪智力理论现存的问题

1 Mayer和Salovey情绪智力理论存在的问题

情绪智力理论作为一个能力模型,认为情绪智力是一系列的心理能力,而不是一种能力——人格的混合体。其理论存在以下问题:

●(1)定义方面Mayer和Salovey在1990年提出情绪智力,并于1993、1996、1997、2000年作了修正,虽然明确把情绪智力定义为“是什么”,但仍为“描述性”的,仅是对因素维度的描述,是各个因素维度操作定义的列举,缺乏一种高度概括性的定义。

●(2)因素方面就模型本身而言,分类比较混乱和复杂,因素之间存在较多重叠。情绪的感知能力、评估能力、表达能力在性质和层次上不同,但这里被归为一类。情绪促进思维的能力没有明确的对象和操作,难以界定。未经过调节的情绪,对思维的促进(或干扰)作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自发过程,很难受到意识的控制,应划到情绪范畴中,属于情绪的调节功能。

●(3)没有区分有关处理自我情绪的能力和处理他人情绪的能力感知、表达和调节自我情绪能力较强的人,在感知、体验和调节他人情绪方面不一定强。

2 Goleman的情绪智力理论存在的问题

他的学术观点并没有被科学心理学所认可。Goleman力图使用情绪智力解释除智力之外的所有东西,它所拓展智力路线的定义超过可接受的极限。尽管如此,Goleman的理论也存在一些合理成分,在初级情绪认知能力水平方面是正确的,只是在高级情绪行为调节水平上缺乏情绪内涵的逻辑一致性。而且他把情绪胜任力应用到人际关系和组织情境中,这是Mayer,Salovey的情绪智力理论所缺少的。

3 Bar-on的情绪智力理论存在的问题

认为情绪智力属于非认知能力。Mayer和Salovey指出:“Bar-on的EQ测验测的是人格测验已测到的特质。”Matthews,Roberts等人对Bar-on的EQ的测试也表明,EQ只不过是人格五因素模型的一个代用品,与Mayer等人的MSCEIT I.1/MSCEIT相容效度很低。但是Bar-on对情绪智力中人格特征的成分进行重新界定,部分放弃非认知能力的观点,开始重视处理与情绪相关的能力和与社会环境有关的能力,这一点值

得借鉴。但就整体而言,大部分因素仍属于人格特质。

情绪智力的测量

国外:(一)Bar-on的EQ-i量表世界上第1个测量情绪智力的标准化量表。EQ-i不仅用于心理咨询和治疗,也用于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人格形成和训练、学习能力发展等多种领域。

(二)多因素情绪智力量表(MEIS),是Mayer和salovey编制的能力测验,以行为表现为基础评估人们感知情绪,理解情绪,管理情绪的能力

(三)情绪能力调查表(ECI360)提供了一种评价个人实力和极限的方法。

(四)工作能力量表-Ei版(WPQei)测量个人的素质和能力的

国内:许远理①2000年建构了“情绪智力9要素理论”②2004年在9要素理论的基础上,建构了“情绪智力三维结构理论”由情绪智力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操作方式”三部分组合而成。

在理论构想得基础上,自编了情绪智力组合结构模型的自陈量表和视频式量表。

应用:情绪智力的理论和测量越来越多应用于心理咨询和治疗,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人格形成和训练,学习能力发展多种领域。

评价情绪智力理论

情绪智力说的出现,不仅对当代教育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同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首先,从哲学背景来看,情绪智力理论说突出了教育的人本主义色彩。

其次,从理论价值来看, 情绪智力理论汲取了很多当代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的优秀成果,拓宽了智力的外延和内涵,从而使得现在我们可以从新的角度来重新审视智力、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

最后,从应用方面来看,它提供了很多实用性很强的情绪智力训练方法。

局限性(1)情商的概念还存在一定问题。虽然在前面我们阐述了情感智力内涵的若干方面,但是这个概念的外延却模糊不清。(2)情绪智力说的理论基础存在着一定问题。(3)情绪智力概念以及情绪智力课程的可操作性还有待加强。

情绪智力研究的发展趋势

1情绪智力的理论研究和测量方法将呈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2情绪智力量表的实用性研究将是心理学研究的热点

3实证性因素分析将成为量表验证的一个标准

4将会采用心理计量学的趋势

5 我国的情绪智力研究者们将开发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情绪智力量表

五、心理学的分裂与整合

一是否存在分裂的3种看法:

1 不存在危机多样化和分化现象是科学的生命力

2存在危机没有范式,但可以整合

3消极和悲观论存在危机,没有整合的希望

衡量一门学科究竟处于分化、深化的进步状态还是处于分裂和危机的状态主要参考两个方面的指标:其一:这门学科有无共同的基础(心理学缺乏共同基础)

其二:分化的结果是否会导致解体的危机

(心理学的分裂是对立和不相容,并非不可比,分裂的性质并非不可公约,通过对话和交流,矛盾可以得到解决。)

二、分裂表现

1.早期分裂表现

(1)三种模式模式一:冯特的实验心理学艾宾浩斯的记忆研究

屈尔佩的思维研究研究对象是意识,使用的是实验内省法;

模式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研究对象是潜意识,使用的是临床方法,即自由联想法等

模式三: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威廉詹姆斯的适应心理学从进化论的观点看待意识和行为, 使用的是统计分析法。三种模式虽然研究的都是心理学的问题,但相互之间互不相容,理论观点相互冲突,导致了心理学早期的分裂

(2)两种取向---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取向

科学主义取向价值取向对西方心理学的影响

①促进了心理学的独立和发展

②注重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和精确性

弊端:

①忽视人的主观价值,受科学主义价值取向影响的心理学家,只重视可外部观察的客观心理现象,而忽视人的内部心理生活和主观体验。

②研究的表面化、低级化现象严重,只研究能被观察证实的心理现象,如感觉、知觉等低级心理现象,不能用以研究高级的心理现象如思维。

③视野狭窄,把研究的视域局限到自然科学所限定的范围内。

人文主义价值取向对西方心理学的影响

①恢复了人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地位

②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③重视社会文化历史条件对人的心理的影响,把人的心理的研究置于特定的社会文化情境中。

弊端:

①忽视了人的自然属性,极力强调人的价值,尊严以及人的主观经验,从根本上忽视了人的自然属性,更因其公开对抗人类的逻辑和公认的可能性标准,而陷入“无法考证”的尴尬境地。

②研究中的神秘色彩浓厚。

2.现代分裂表现

⑴学科内部的恶性分化(局限于狭窄的知识领域,导致被其他学科蚕食)

⑵研究课题(缺乏心理学学科共同体的认同感)和研究方法(多元化并非建立在一个共同的基础上)上的破碎

⑶学派林立并进而导致的派系之间的矛盾冲突

三、分裂原因

1、心理学科的年轻和不成熟

2、心理学家指导思想的分裂(科学与人文)

3心理学的职业强化结构:项目基金的审批系统期刊杂志的用稿向导学术声望的鉴别标准

4、主流心理学的困境和由此而引发的不满(效仿自然科学)

四、整合的障碍

1、客观主义的极权统一观

客观主义以方法论上的大一统态度强迫所有的心理学家接收同一模式,其目标虽然是整合,但由于阻碍了对话,结果是给整合造成障碍

2、相对主义的无原则多元化

相对主义在“怎么都行”原则的指导下,鼓励心理学的多元化和多样化,造成心理学分裂危机的进一步加深,同样也阻碍了心理学的整合。

五、整合的图景:建立在共同基础上的多元化整合

在心理学分裂危机加深的今天,心理学科尤其需要一个共同的出发点,站在这个共同的出发点上,通过多样化的方法,使用多元化的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去达到认识心理和行为本质的目的。

多元化整合的关键是确立一个心理学科的共同基础.

若要建立这样一个基础,首先要做的是以下工作:

第一:解决心理学内部的一些不同质、不可比的问题,即不可公约的问题。

第二:确立可公约的特性或基础。

六心理学的整合和统一之路

1心理学的整合需要心理学家在改造科学观和方法论上下功夫,进行一场“范式”的革命。

2培养一种整合感和整合的意识,并把这种整合意识上升为一种心理学的道德感和价值观。

3加强理论思维的培养,重视心理学的理论建设。

4指导思想上提倡系统论的观点。要求研究者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采取“元分析”的态度。

5心理学家的思维方式实现从还原思维向整合思维的转变。

六、联结主义

1、联想主义

联想主义认为经验的单个元素的配对是心理变化的主要过程,无论是主观的还是行为的。

2、经验主义

经验主义强调文化和生活经验的作用,因为他们决定着人的能力和倾向。

3、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认为心理现象是由外物决定的,心理的机制和大脑的机制是一致的。

相关学科背景

1、控制论

由维纳创立的控制论对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的产生有着最直接的影响。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直接从控制论中接受了形式启示和方法论启示。在控制论的方法论中占有突出地位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模型”。

2、系统论

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认为一般系统论的任务就是要找到不同系统、不同学科之间的共同语言和术语,提出“科学统一”是建立在相似性和同构性基础上的。这种观点在方法论上启迪了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即人工神经网络与真实神经网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相似形和同构性。系统论的“整体”思想对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一、联结主义的心理学背景:

斯宾塞的心理学原理:

在《心理学原理》中,斯宾塞强调了心理的细节和生物化,对心理学和物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他认为所有的心理现象包括知觉,推理等都与神经机制有关,模糊的一般推论是在作为其活动功能的细胞变化矩阵中的”神经交往”

詹姆斯的心理学原理

詹姆斯主要是根据大脑的活动来理解主观的心理现象,根据神经中介联想来描述大脑的功能,在其代表作《心理学原理》中,他讨论了建立在同时性联想和继时性联想这两种联想形式基础上的神经心理学的功能.

桑代克的联结主义

提出了一种用当代新联结主义术语来说是亚符号而非操作性的神经联想理论.从技术上说,桑代克提出的教学原则,类似于当代联结主义的反向传播算法.情境—反应公式恰当地涵盖了任何种类的的学习.

巴甫洛夫的大脑皮层理论

巴甫洛夫为联结主义提供了一定的方法和思想基础,他把条件的或”联结反射”看作是大脑皮层中新通路的形成.而且他还提出了更详细的包括抑制和兴奋突触的突触变化理论并为其提供了更为精细的基础.他还花费了大量时间讨论皮层中的兴奋或抑制过程的空间激活并且其假设经常与实验观察结合在一起.

华生和斯金纳的行为主义

激进行为主义者只对公开的和可观察的活动事件感兴趣.华生把人类的认知看成是一种”语言习惯”,乎视了有关心理学的每一神经事件;斯金纳认为不仅应把脑科学而且应把整个认知都看作是关于行为的操作.

赫尔的刺激——反应理论

赫尔是逻辑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他认为”客观行为所呈现的差异要归因于习惯建立和起作用的不同条件上”,据此他提出了建立在意欲由经验检验的公式基础之上的有着广泛影响的形式理论.赫尔假设就”先天的接受器—效应器联结的增强”而论,所有的学习都是自动的.

一、联结主义模型的基本含义

联结主义的基本构成成分包括单元和联结。单元是带有活性值和激活阈限的简单加工器,它的活性值等于所输入睥加权和,它的激活阈限值为“1”。联结是单元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一般来说联结都是加权的,权值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负的。若单元输出增加其它单元的激活,这种联结称为兴奋联结,用正值来表示;若单元输出减少其它单元的激活,这种联结称为抑制联结,用负值表示。单元与单元间的联结构成网络,网络有不同的结构和层次,我们习惯于将底层称为“输入层”,将顶层标识为“输出层”,中间是“隐含层”。

二、联结主义模型的基本特征

1、具有平等结构和平等处理机制

2、以公布式表征来表征知识

3、具有连续性和亚符号的特征

4、具有很强的容错性

此外,联结主义神经网络还具有自学习、自适应、自组织等功能。

联结主义的贡献

由于联结主义把“心理活动像大脑”作为其隐喻基础,因此它对大脑的模拟更接近真实脑的实际情况,对认识活动的解释更加具有说服力,至少在功能模拟上是如此,它从更加微观的角度在“亚符号”的水平上揭示了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功能;联结主义模型的一个单元接受其他许多单元的输入,因此是寻求对多重限制的最佳总体解决,这称之为软性限制,比起硬性规则其有许多优越性。

联结主义的局限性

有些人批评联结主义是披着高科技外衣的联想主义和行为主义,也有人认为联结主义不具备统合的语法和统合的语义,所以它不能表征认知活动,只能说明认知活动的生理实现基础。

七、后现代心理学

一、后现代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1、社会文化背景

后现代心理学思想植根于后现代社会及其文化范围之中。后现代社会是一个完全商品化、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信息社会。

后现代主义思想是对后现代主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风格等方面的认识和分析。

2、科学背景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相继问世从根本上瓦解了机械论自然观的根基,引发了机械论世界图景的全线崩溃。

后现代科学精神的导引---后现代科学的出发点是确认方法论的多样性和解释,理解方法的差异性和互补性。

3、哲学背景

科学哲学观念的更新——20世纪40年代,逻辑实证主义哲学强调的仅有一种理性的模式受到挑战,新一代科学家认为科学的模式是多维的,受社会文化条件的制约。

4、心理学背景

以实验心理学为主体的科学主义心理学,在解决深层次的社会,文化艺术等问题上一直力不从心。科学心理学在理论探讨和实际应用方面始终存在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

总之,后现代心理学的产生既是受到后现代思潮的影响,又有心理学发展内部的原因。

一、后现代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后现代心理学迄今为止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观点,但它的主要思想可归纳为:

1、反对机械论和实证主义,提倡经验论和相对主义

后现代主义心理学家认为把客观性,重验性等纯科学的实证方法应用到心理学研究中是荒谬的。他们反对决定论,倡导相对论,主张采用自我参照的现实性代替客观的现实性。

2、轻视低级心理的研究,重视高级心理的研究,强调心理学尽快与伦理学艺术,社会学接轨.

3、反对还原论,简约论,提倡整体论和用文化历史的角度研究人的心理

二、研究思路:

1、探讨人性,即指后现代社会中被商品化的人性。

2、注重语言研究,强调语言的发展本身是一种时代的标志,在人的社会发展,人际交往和思想沟通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3、注意心理投射现象的研究,尤其是建筑风格,艺术观念在人们心灵深处的投射及影响

4、提倡超个人主义的研究

评价:

的科学。

了。

八、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一、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1、产生背景:

(1)知识社会学的影响:认为社会文化是知识生产的决定因素,研究的重点在于文化力量怎样建构了知识和知识类型。

(2)库恩的范式论:范式论提供了科学研究的相对性观点,为社会建构论证知识的建构特征提供了理论基础。

2、产生的标志:

伯杰和拉克曼于1966年发表的《实在的社会建构:论知识和社会学》,是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先河之作。1985年,格根在《美国心理学家》中发表的“现代心理学中的社会建构主义运动”一文对主流心理学的质疑,标志着后现代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形成。

(二)主要观点

社会建构论强调知识的建构的属性,从知识社会学的观点认为知识不是经验事实的抽象和概括,而是一种社会建构。

1、对心理学现代叙事的批判

认为,我们关于世界的知识不是归纳过程的产物,也不是由基本假设和对假设的检验营造的;被用于理解这个世界的一系列术语是社会的人造物,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互动过程的产物。

2、理论体系的重构

(1)两个核心命题:

意义,是社会的建构:

社会建构论认为意义是二元世界中主观的,心理的,语词的,认识的世界。人们认识的过程是积极主动建构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反映过程。

人,是关系的存在: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社会是有特定的关系模式构成,这种关系模式通过语言得以保存。人只能在关系中认识和评价对象。

(2)主要内容

第一,知识不是经验归纳的产物。

第二,实在是社会建构的结果。

第三,语言并非具有确定意义的媒介,也并非表达思维内容的中性的工具。

第四,从个体理性转向公共理性

评价:

走向了怀疑主义。

九、文化转向

? A.文化转向形成的原因

?1。主流心理学的困境

? 2.对心理学对心理学自然科学模式的反思与诘难

?人的心理不同于自然科学所研究的物质,人的心理是历史的产物,随时间地点文化的的不同而不同,缺乏一般物质所具有的那种相对稳定性,因此,自然科学的的因果关系模式究竟适合不适合心理学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许多西方心理学家认识到,心理学的自然科学模式以中立的面目出现,掩盖了心理学研究成果中隐含的文化观念和价值偏见.由于心理学的自然科学试图把心理学研究说成是超越了特定历史和文化,摆脱了价值的影响,因此具有了很大的蒙蔽性

? 3.多元文化心理学的兴起

?多元文化论是近来西方社会兴起和流行的一种社会思想倾向.它强调多样性的价值观,反对把西方白人的主流文化看成是唯一合理和正确的,强调所有文化群体和各种类型文化价值的平等性.

?心理学的概念通常是指人的行为的科学,那就意味着全世界各个地方人的行为多应该包含在内,反对把特殊文化下的研究成果不加选择的推广到其他文化条件下.

? 4.跨文化心理学面临的批评及其转变

? 5.心理学其他分支领域对文化因素的关注

?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模式和联结主义模式受到生态模式的挑战.认知心理学探讨的认知不应该是脱离情境和文化的纯认知,而是现实生活中有着实际意义的认知活动。

?传统的发展心理学受皮亚杰的影响,认为儿童的发展是是个内源性的过程,很大程度上收生物因素的制约,文化只起促进或延缓作用.现在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认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对文化的适应过程,任何发展多是处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中,不可能离开文化的特点而发现一个普遍性的发展规律

?文化转向的主要表现

?(1)对心理学自然科学模式的反思与诘难

?(2)多元文化心理学的兴起

?(3)跨文化心理学面临的批评及其转变

?(4)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等分支领域对文化影响的关注

? C.文化转向的意义

?一、为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1促成了心理学中第四力量的形成

?2推动了心理学研究对文化的接纳吸收包容与重视:A从淡漠文化研究到重视文化研究B从单一文化研究到多元文化研究C从外在文化论到文化生成论

?3强化了对心理学文化特性的认识

?4促进了心理学的多元发展

?二、为心理学的统一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1.促进了不文化传统心理学的交流和融合

? 2.激发了心理学家对心理学长期分裂的文化思考

? 3.为心理学的多样化统一提供了一种现实的可能

十、自身心理学

产生的背景

?美国社会的发展,20世纪中期美国社会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这导致了个人主义泛滥疏远了人际关系,正常的人际关系的心理支持作用日趋下降;家庭结构的变化,妇女就业率的提高,给儿童的心理发展带来重大的影响;性解放和享乐主义消除了性禁忌和性压抑,性压抑及其相关的心理冲突不再是导致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

?心理学的发展,整个心理学的发展趋势;精神分析的发展

核心概念

1、自身对象

被个体体验为其自身的一部分,并为自身发挥某些重要心理功能的人。

2、神入

是科赫特特别推崇的基本治疗方法,包含认知和情感体验两种含义,是收集心理资料的方法,也是自身成长的必要条件(自身对象用理解,满足儿童的自身对象需要)

3、变形性内化

指个体逐渐将自身对象及其功能内化到自身当中,自身对象及其功能逐渐为自身及其功能所替代。

主要理论:

1.人格动力观

科赫特认为,自身本身就是一个动力源,是人格发展的动力所在。自身的动力来自于自身结构的志向的推动和理想的引导。个体的自身对象主要有三类:反映性自身对象需要(对儿童固有的活力感,伟大感和完美感作出响应,并给以证实的对象),理想化自身对象需要(儿童所尊敬的,并能将其作为安宁、完美、全能的表象而与之融合的那些对象)和他-我自身对象需要(人们感到与自己相似的人)。如果个体的这三种自

身对象能够得到适当的满足,个体人格就会发展出志向一极、理想一极和由基本才能和技艺组成的中间区域,个体的这种成熟状态的自身一旦形成之后,其行为就在志向的推动和理想的引导下运用基本才能和技艺从事现实活动。人格动力观还认为,自身的形成和发展与本能无关,自身是一个统摄性的结构,包含本能驱力,本能是第二位的。

2.人格结构理论

自身在结构上由两极三部分组成,即志向一极、理想一极和介于志向和理想之间,由基本的才能和技艺组成的中间区域三部分构成。科赫特认为夸大的自身,理想化父母表象和各种与生俱来的潜能构成儿童的基本的自恋结构。儿童的这种基本的自恋结构最终形成其人格结构(儿童的夸大的自身-人格的志向,潜能-人格的基本才能和技艺,理想化父母表象-人格的理想),所以自身是一个由志向,理想和介于志向和理想之间由基本才能和技艺组成的中间区域构成和谐的统一体。

3.自身发展理论

人格的发展取决于自身发展的成熟程度和内聚程度。自身是个体在与生俱来的遗传特征的基础上与自身对象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步发展成熟的。在成熟的自身-自身对象关系还未形成之前,个体在心理上视自身对象为自己的一部分,而不是相互独立的,自身对象是为自己发挥心理功能而存在,一旦形成成熟的自身-自身对象关系,个体就会由依赖原始的自身对象关系转向成熟的自身对象关系。科赫特把自身分为初始的自身和成熟的内聚的自身两阶段,无质的差异,只程度不同。

自身心理学的贡献

?构建了一套新的精神分析理论体系

以自身这个统摄性的概念为核心,构建一套异于佛洛伊德的新的精神分析理论体系。

?纠正了佛洛伊德人格理论的生物学化倾向。

?广义自身心理学为神经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对象关系学派

核心概念

? 1.对象与内部对象

关于对象及对象关系的概念是一切对象关系理论的基础和出发点。对象主要是相对于婴儿自身的对象,它或者是外部真实存在的,或者是幻想的,或者是介于现实与幻想间的过渡对象,

内部对象是潜意识幻想的产物,是婴儿的心灵中具有可依赖性,爱,贪婪,仇恨和嫉妒等心理特征的人格。内部对象的这种性质是由婴儿投射给对象的冲动和婴儿对于外部对象母亲的人格的知觉共同决定的。

2.潜意识幻想

?克莱因认为潜意识幻想在很早就在婴儿身上发现且是普遍存在的,动力性的。它影响儿童所有的知觉和对象关系。儿童通过潜意识幻想与整个世界保持联系。克莱因对于潜意识的扩展,与下述观点有关:婴儿一出生就存在足够的自我去形成原始的对象关系,并能使用投射,内投和分裂等基本的心理机制。因此,潜意识幻想并不是一种纯粹的伊底,而是由自我的冲动,防御和对象关系共同作用的产物。

3.驱力

克莱因认为驱力是先天地而且是不可分离的指向对象,驱力与对象密切的联系。驱力在本质上是一种带有方向性的心理现象,躯体不是驱力的源泉而是驱力表达的工具。

4.投射性认同

克莱因认为内投和投射是基本的心理防御机制,自婴儿诞生起就存在并贯穿其一生。投射并不限于破坏性的情绪和冲动,力比多冲动也可以被投射给对象。投射性认同有多重目标:一是将自我不喜欢的或危险的投射出去,以便摆脱或攻击外部对象,二是将自我好的部分投射给外部的好对象,使之发生认同以保护好对

象免受自我内部坏对象的破坏,或以此修复外虑和危险,

5.分裂

克莱因将它与自我和对象的分裂联系起来,视它为偏执-分裂样的心态中使用的重要的防御机制,分裂的目的是使各种危险冲动所包围的混乱的内部世界具有秩序。分裂机制的使用是自我虚弱的结果。在婴儿诞生时就存在一个自我,但它是虚弱和未统一的,为了应付力比多和攻击性冲动的矛盾,自我只能以分裂的方式加以防御,把自我和对象分裂为全好或全坏。

6.修复

克莱因首次提出的一种防御机制,主要在抑郁心态中起着核心作用。是最强大的建设性和创造性需求因素,是同情的能力和保存所有事物的愿望。修复幻想是由婴儿全能的摧毁好对象而引起的罪疚感和失望感唤起的,试图通过修补和再造重新获得内部和外部的好对象。

对象关系理论的评价

理论上的创新:修正佛洛伊德的本能论,重视早期母婴关系,重视儿童潜意识幻想,重视前俄狄浦斯情结的研究。

技术上上的创新:儿童精神分析治疗的技术-游戏治疗。

缺陷:一是对象关系理论普遍承认自我与与生俱来,自我的进一步发展则依赖于与知觉到的外部对象和内投而来的内部对象之间的关系,哪么新生儿的这种知觉能力和内投能力是先天,还是后天的?没有明确回答。二是对象关系仅局限于母婴关系,贬低父子关系。三是方法上主要依赖临床观察,缺少量化研究和对内在机制的探讨。

自身心理学与对象关系理论之比较

?自身心理学和对象关系理论有共同之处,如都强调前俄狄浦斯期的对象关系(在自身心理学是自身对象关系)对个体人格发展的决定性影响,但在一些基本的层面上,自身心理学同对象关系理论有很大的区别。

?首先,自身心理学和对象关系理论具有不同的研究重点。对象关系理论主要研究心理结构(指自身、他人和对象的内在表象)在早期是如何形成的,以及这些内在结构是如何在人际情境中出现的。对象关系理论所关注的是那些具有持久影响力的早期生活中的关系(也就是个体心灵中过去关系的残余)。对象关系理论认为过去关系的残余,即内在的对象关系会影响个体的知觉感受方式,影响个体同其他个体的关系。

?而自身心理学主要研究早期关系如何形成自身和自身结构,自身心理学强调自身甚于强调自我、自身表征(self representation)和本能。自身心理学一直把自身及其自身对象体验放在理论的中心位置。

其次,自身心理学和对象关系理论对本能驱力的作用看法不同。大多数对象关系理论家没有抛弃本能驱力,

企图使对象关系的理论框架同本能理论整合起来,他们仍然承认内在生物因素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只不过认为它的影响不如环境因素,特别是早期对象关系影响大罢了。

而自身心理学的成熟形式则从根本上摆脱并超越了本能驱力范式和冲突范式,将研究的重心放在自身(self)的发展变化上,着力研究早期关系是如何影响个体的自身及自身的结构的,并且认为自身的发展并不受本能驱力的影响,本能驱力的发展受制于自身的发展状况,

十一、认知神经科学

认知神经科学最早由Michael Ganzzaiga 和Geroge https://www.doczj.com/doc/6d3103513.html,ler 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提出的,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是阐明认知活动的脑机制,即人类大脑如何调用其各层次上的组件,包括分子、细胞、脑组织区和全脑去实现各种认知活动的一门学科

是建立在认知神经生物学、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生理学、认知神经心理学和计算神经科学等学科基础之上,特点是高度跨学科性

2认知神经科学的学科界定

目前认知心理学主要的研究领域:

主要基于实验室实验的试验认知心理学

揭示脑损伤对认知功能影响的认知神经心理学

强调计算建模的认知科学

运用多种技术手段研究大脑功能的认知神经科学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认知神经科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但研究时借用神经科学的具体技术手段,所以说又是神经科学的分支

4、认知神经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1)认知科学理论研究的发展与深入

认知科学的核心学科分支——认知心理学、心理语言学、人工智能和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又都发现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内出现许多难点,必须在人脑认知活动机制中需求答案。例如,认知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研究中,信息加工的并行和串行方式,外显机制和内隐机制,基于经验和知识的认知活动和靠灵感、顿悟的认知活动,其脑机制有何异同?人工神经网络的学习机制为何需要千万次训练,而人类的观察模仿学习则一看就会?人类社会发展对智能信息系统越来越高的要求和技术难题之间的矛盾,使认知科学迫切希望有一个新生儿来继承自己未来的事业。(2)神经科学研究技术的突破性进展

1929年,德国生理学家Hand Berger 首先记录到正常人脑的脑电波(EEG),被称为人脑功能研究技术的第一次革命

20世纪50年代末,因计算机在生物学中的应用导致了时间相关电位(ERP)的问世

70 年代末80年代出,出现计算机断层扫描术(CT)和磁共振成像技术(MRI)

80年代中期,出现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PET),被成为人脑功能研究技术的第二次革命

1990年—1992年间出现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

还有一些是正发展的其他技术,如脑磁图技术(MEG)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SPECT)(3)人类疾病研究的实际需要

影响人类健康的许多疾病,有些会直接影响人的脑功能,包括脑肿瘤、老年痴呆、癫痫、毒品成瘾等。若能早期诊断、有助于进行对症治疗。诊断时就需要测查脑认知功能。

5、认知神经科学的学科分支

说明:近年取得较大进展的是心理生理学、生理心理学部分

认知心理生理学:以心理因素为自变量,生理指标为因变量,一般以人为被试。是从生理心理学中分离出来的

认知生理心理学:以生理因素为自变量,以心理变化为应变量,一般以动物为被试

6、认知神经科学的基本观点

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人类及其他高级灵长类动物,也包括一些低等动物,开展的研究是以下面两个基本观点为基础的。

第一:脑的结构和功能具有多层次性。

有生物活性的分子(各种神经递质、神经调质、与递质结合的受体)亚细胞结构(突触、树突、轴突)神经元局部神经网络脑区脑功能系统全脑

脑的多层次结构决定了脑具有众多的功能层次

第二:脑的结构是脑功能的基础,但结构与功能之间不存在简单的对应关系。

在认知神经科学未出现之前一直占主导地位的观点是“人脑皮层功能定位说”,但近10年的研究成果尤其是脑功能成像研究结果表明一种功能需要脑的多种结构参与,同时脑的一个结构可能参与多种功能。

神经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结合脑功能成像研究分离出一些相互独立的脑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在形态上可能是彼此重叠或部分重叠的脑神经网络,组成这些网络的脑结构有一定程度的动态变化,其变化取决与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被称为“生态现实的脑功能模块理论”

7.认知神经科学具体研究方法

脑的不同结构层次,应有对应的脑功能研究方法:

在脑整体活动层次上,主要是行为实验研究

在不同脑区活动层次上,主要有脑损伤法、电刺激法,神经影象学

在神经细胞和亚细胞层次上,主要有单细胞电活动记录技术

在分子活动层次上,可通过神经化学损伤,选用一些特殊化学物质毁损不同的神经末梢,观察其对行为

的影响。或通过测量脑组织内化学物质的变化,观察行为活动对脑的影响

8、认知神经科学目前主要的研究

(1)脑认知功能模块(或系统) 的实验性分离研究

一百多年来,神经生理学家和解剖学家一直按机能定位的指导思想试图寻找各种认知功能的特异脑中枢。然而在这一指导思想下进行的研究总是存在大量矛盾的科学事实。在70 年代中期,我们就试图以“功能模块”的概念取代定位论或分工说。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神经病学家和心理学家们终于采用双分离方法学原则,发现了人脑功能模块性或多重功能系统,主要突破表现在多重记忆模块和复杂的认知功能系统。

目前,物体真实运动和似动知觉之间、幻觉和真实知觉之间、外界引起和主动性选择注意之间的脑功能模块的异同是引起普遍关注的研究课题

(2)意识与无意识的脑机制

这一领域的发展一方面直接涉及人类科学最大难题脑与意识的本质;另一方面又关系到智能化信息系统、智能化机器人等高新技术发展,将为人工智能研究开创新的境界。

(3)学习记忆的脑机制

认知心理学和神经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类的学习、记忆,至少由五个以上的脑功能系统,实现着多种学习记忆功能,包括重复启动效应,知觉启动效应,语义系统,工作记忆和情景记忆的多重记忆,以及熟练技能学习、知觉学习、语义学习等多种学习模式。学习和记忆的性质不同,参与的脑结构也不同。

这一方面主要的研究课题有:突触可塑性的研究、脑发育和不同认知功能发展的关键期和可塑性等学习记忆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4)个体差异的认知神经科学基础

过去40 年间,认知心理学对人类信息加工过程进行精细的实验研究,概括出许多心理过程的基本特性,提供了理解心理过程个体差异的科学基础。心理过程的深层机制,不但可以进行实验操作的客观研究, 而且还可找到与之并存的许多相应脑功能参数,如脑细胞或不同脑区神经信息处理和能量代谢水平的差异,同一心理过程脑激活区大小、多少和激活水平的差异等

将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当代新成果用于人脑认知功能的个体差异研究,已具备了较好的科学基础。因此,21 世纪将个体差异的心理学研究纳入认知神经科学轨道,将会出现突破性发展。

(5)多种脑成像技术综合应用的理论基础

一方面,取高分辨率脑电或脑磁成像的理想时间分辨率,另一方面,看重功能性磁共振(fMRI) 或正电子发射层描术( PET)的准确空间分辨率,将两类图像的配准、融合共同投射到结构图像上,已成为这一研究领域重大的技术路线。然而两类成像技术的生物学基础并不相同,前者是脑细胞生理活动的反映,后者是脑细胞活动伴随的能量代谢的变化(包括脑血流、血氧和葡萄糖代谢率的变化) 。两类过程时间尺度之差异(从数毫秒至数分钟) 却为图像配准和融合技术所抹杀。

2018年最新高等教育心理学选择题(附答案)

2018年最新高等教育心理学选择题(附答案) 1、由医疗实践中的问诊法发展来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A A. 个案研究法; B. 观察法; C. 定性研究法; D. 定量研 究法 2、人的认知过程、情绪情感和意志统称为()过程。 B A. 个性心理; B. 心理过程; C. 心理现象; D. 个性倾向 性 3、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的学科。 D A. 社会对心理制约; B. 心理现象产生机制; C. 心理的发生、发展; D. 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 4、与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是()。 B A. 情绪; B. 情感; C. 心境; D 应激 5、在自然环境下,使用实地体验、开放性访谈、参与型与非 参与型观察、个案调查、文献分析等方法对人的心理现象进行深 入细致和长期的研究方法是()。 C A. 个案研究法; B. 观察法; C. 定性研究法; D. 定量研 究法 6、某大学生既想自主创业,但同时又不想耽误学习,这属于 动机冲突中的()。 B 39 A .趋避冲突; B .双趋冲突; C .双避冲突; D .双重趋避 冲突

7、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D A .遗传素质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 B .环境和教育是 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 C .实践活动和主观能动性是心理发展的 关键因素; D .人的心理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8、不少大学生恋爱态度呈现轻率化的现象表现为()。 A A . “ 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 ; B . “ 爱人只 有一个,情人可以多个” ; C .主观学业第一,客观爱情至上; D . “ 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9、大学生情绪情感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是()。 A A .具有两面性; B .具有稳定性; C .具有外显性; D .具 有境遇性 10、属于人的心理发展特点的是()。 B A .集中性与分散性; B .连续性与阶段性; C .平衡性与差 异性; D .方向性与可逆性 11、学校教育中通常采用的()措施体现了外部动机的理论。C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奖惩; D. 间接强化 12、()指的是个人按自定标准评价自己的行为之后,在 心理上对自己所做的奖励或惩罚。 D A. 直接强化; B. 间接强化; C. 奖惩; D. 自我强化 13、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实际上是知识()的三种模式。 C

【社会心理学论文】3000字的社会心理学论文范文

导读:这篇论文是通过两点简单的社会心理学论文实验研究对社会心理学的实验方法的可用性问题从理论上作了初步探讨。深入了解话题的其中精髓,讨论是围绕着实验方法用做于社会心理学问题的有效性和现实性问题进行展开讨论 一、实验社会心理学概念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和社会有关的心理学问题的学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门较为成熟的学科。作为一门科学,其创始人冯特提出了两种研究取向,即自然科学的取向或者说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即实验社会心理学和文化科学的取向或者说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 实验社会心理学是以实验方法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的社会心理学分支。实验社会心理学对社会心理现象不作玄学思辨或空洞理论的探讨,而是通过实验,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相应的结论。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各种各样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实验社会心理学所运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实验室实验法在内的一切客观方法, 主要有: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系统观察、比较文化的研究、档案研究、测量法、统计法(包括相关法)、模拟法、访问法、问卷法等。每一项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或采用上述一种方法,或同时采用几种方法,所得结果比较准确和可靠。 二、实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特征 1、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是社会心理学研究最为鲜明的特征之一。持实证主义观点的人认为,科学的社会心理学的任务就是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抽样调查收集各种经验数据。他们认为,唯有采取实证的方法才能达到科学的真理,唯有可被这种方法接近的现象才是科学的兴趣所在,才能被纳入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视野。 实证主义直接衍化了社会心理学中的客观主义(主张数据及其收集过程应剔除偏见)、行为主义(主张只着眼于外显行为,坚决排斥直觉主义、心灵主义以及现象学)和操作主义(主张社会心理学使用的概念,其意义不能来自经验过程之外)。 2、实验主义 自20世纪20年“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F.奥尔波特那本全面介绍实验成果并系统阐述其个体主义立场的《社会心理学》发表,公认为是“实验社会心理学”(也叫“科学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他首次将社会变量系统引入实验室中以后,以实验作为自己的基本研究手段的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家实际上成了社会心理学的主流。 受实证主义影响,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家们在研究方法上极力向一些精密学科靠拢,重定量而轻定性研究,力图在控制得十分严格的实验室中通过对变量的操纵来确定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以致实验法,尤其是实验室实验基本成了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即实验社会心理学寻求答案问题的唯一方法。

概念学习的心理学研究成果与新进展

概念学习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及新进展 概念是任何一个学科知识体系最基本的构成元素。若干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构成规则(又称命题、定理或公式),概念和规则构成了学科的知识体系。概念也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概念学习是意义学习中最基本的类型,掌握概念是个体学习规则、解决问题乃至进行创造的必要前提。对概念的学习深化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简化了人类认识的具体过程,因此,在心理学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概念的学习和教学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一。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我国的课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概念教学的专门性和特殊性。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有关概念教学心理机制的研究在我国日益受到重视。概念是如何获得和发展的、有哪些因素影响概念的学习和教学、学生已有的概念对学校里的概念教学有什么影响等日渐成为我国心理学界和教育学界关注的领域。因此,梳理和利用教育心理学的已有研究成果十分有意义,也是进一步指导实际教学的基础。下面,我们将依次介绍心理学研究对概念的界定与分类、概念学习机制的心理学理论、对概念教学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研究概念转变的相关成果,以及相关研究的新进展。 一、概念的定义及分类 心理学认为概念(concept)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认识。概念具有不同的等级和层次并用一定的词来记载和标志。心理学者从四种不同角度对概念进行了划分。 1.根据概念学习的方式进行划分。比如,维果斯基提出的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日常概念也叫前科学概念,指没经过专门的教学,由个体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辨别学习、积累经验而掌握的概念。科学概念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揭示概念的内涵而形成的概念[1]。 2.基于概念本身的复杂程度来区分。比如,奥苏贝尔提出的初级概念和二级概念。初级概念是指通过分析概念的正反例证可以概括其关键特征的概念。二级概念比初级概念更复杂,不是经过观察正反例证而是直接通过同化定义获得。例如“,三角形”是一个初级概念,观察比较不同的图形(三角形、六边形、矩形、圆形等)可以掌握其关键特征“;等边三角形”则是一个二级概念,是在初级概念“三角形”的基础上增加了“三条边相等”这一属性的概念。再如,加涅所提出的具体概念和定义概念。具体概念是指可以通过观察直接获得的概念;定义概念则是指只能通过下定义的方式来界定的概念。又如赫尔斯提出的易下定义的概念与难下定义的概念。其中,易下定义的概念关键特征明显,易用某种规则加以揭示;难下定义的概念则关键特征不明显,不易用某种规则揭示。 3.依据概念研究的方法划分。比如将概念区分为自然概念(naturalconcept)和人工概念(artificialcon-cept)。自然概念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概念,在自然界中存在相应的例证。人工概念是指在实验室条件下,为模拟自然概念的形成过程而人为制造出的概念。它起源于赫尔的研究(Hall1920)。 4.基于概念所揭示的关键属性的特点分类。这样的概念分类体系既有心理学家提出的,也有约定俗成的。比如:具体概念(concreteconcept)与抽象概念(abstractconcept)。具体概念是按事物的指认属性形成的概念;抽象概念是按事物的内在、本质属性形成的概念。布鲁纳根据概念的关键属性与概念定义之间的关系区分了三种类型的概念: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和关系概念。合取概念(conjunctiveconcept)是根据同一类事物中单个或多个相同属性形成的概念。这些属

考试必备高等教育心理学案例讲课讲稿

考试必备高等教育心理学案例 本答案非标准答案,只是配合教学整理简易要点,如果参加考试答题应在此基础上再做概念和理论的详细解释为好,另答题知识也非标准答案,只是本人一家之言,有些参考了张奇老师的教学内容,在此表示感谢!;综合练习题源于历年真题,由于目前考试主要是案例分析,为此部分论述题没有收录,有些只是回顾而非完全原始题的模板,特说明 2-1一位新教师用半节课的时间讲完一节课的内容。你怎样帮助他改进教学? 知识点:教学监控能力的问题 分析:讲的太快,内容设计不好,提高监控能力、自我监控。 2-2一位教师只顾讲课,不与学生接触,对不对?错在哪? 知识点:涉及师生交往 分析:不与学生交往的危害,改善师生关系,主动和学生交流,主动权在老师。 2-3一位教师经常当面讽刺学生,对否?错在哪里?怎样改正? 知识点:教师威信、教师期待 分析:对学生的期待是消极期待,不利于建立教师威信,应以鼓励为主,与学生交往,正确的期待。 2-4一位教师经常背后嘲笑某学生,错在哪? 知识点:教师期待P33 分析:教师说学生不好是负面期待,有两个结果,一是发奋努力,二不学了。首先不要对学生嘲笑,这样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其次,应给予学生积极的期待,使其变得自信和自强, 并激发出强烈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向着教师期待的方向发展。 2-5一位教师上课学生经常起哄,怎么办? 知识点:教育机智 分析:机智处理,将不良的危害减到最小,与学生心平气和谈判,发现原因,改正,承诺,先分析原因,再解决问题。 2-6学生集体罢课怎么办? 知识点:教育机智 分析:妥善处理人为的突发事件,教师要沉着冷静,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事态激化,最大限度控制消极影响。 3-1某钢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当众熟练演奏一曲,然后让学生自己练习,半小时后逐一进行检查,问这种教学方法是否合适?

社会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_朱新秤

社会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 朱新秤 中山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广州510275) 摘要文章从社会认知研究的隐喻、情感与认知、社会情境认知、交流与认知、内隐社会认知与心理控制几个方面概述了90年代以来社会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一些最新进展,并对此作了简要的评价。关键词社会认知心理学,目标明确的策略家,情感,交流 分类号B849:C91 从70年代开始,社会认知过程的研究一直在社会心理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方面的研究称之为社会认知或社会认知心理学。90年代以后,社会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取得了许多不同于以往的新成果。 1从/朴素科学家0、/认知吝啬者0向/目标明确的策略家0转变 在社会认知的研究中,存在一些隐喻(m eta p ho r),它是对人的社会认知特点的总看法,对于社会认知的研究有重要的影响。社会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是与这些隐喻的变化联系在一起的。 70年代以前,社会认知研究中的隐喻是,人是一个/朴素的科学家0,在社会认知的过程中,象科学家一样,寻找、确定事件产生的原因,以达到预测和控制的目的。社会心理学家在这些隐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社会认知的模式。Kelly(1967)就提出了归因协变理论,认为人们在归因时会考虑客观刺激、行动者、情境三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根据一贯性信息、一致性信息、区别性信息来对事件产生的原因进行归因。但是随着社会认知研究的深入,社会心理学家越来越多地发现,人在社会认知的过程中并不完全地、精确地运用所获得的信息,导致社会认知、社会判断中出现大量偏差,特别是随着信息加工心理学对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影响,从70年代开始,社会认知中/朴素科学家0的隐喻开始向/认知吝啬者0转变。 /认知吝啬者0的隐喻认为,人们在社会认知的过程中,面临的信息往往是不确定的、不完全的、复杂的,在对它们进行加工的过程中,达到最满意的合理性是困难的。人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人在社会认知的过程中常常偏爱策略性捷径,而不是采用精细的统计学的分析,以尽量节省时间和加工资源。人偏爱用最小限度的观察去产生社会判断的策略加 本文初稿于1999-08-30收到,修改稿于1999-11-16收到。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整理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整理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其规律的科学。 2、心理现象的研究包括行为研究和心理研究。心理研究包括 无意 识研究和有意识研究。所谓意识,就是能为个体所清晰觉察的心理活动。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总要特征,也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主导方面。正是因为具有意识,人才能够觉察到作用于感官的外部世界,人才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特征与其联系,并能主动的去改造客观世界;人也才能觉察到自己的主观世界,明确自己的行为动机和内心需要,了解自己的认知过程与情绪状态,知道自己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点。由于具有意识,人不仅能够认识事物、评价事物、认识自身、评价自身、而且能够实现环境和自身的能动的改造。 3、个体心理系统? 答:个体心理系统是指个人所具有或在个人身上所发生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四个方面。 1)心理动力,该系统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向。主要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 动机的基础是人的各种需要,即个体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某种失衡状态。

人的需要有生理的、社会的需要,物质的需要、精神的需要。 兴趣是一种人对事物进行深入认知的需要,是需要的具体体现。 世界观则对人的需要进行调解和控制,并由此确定个体对客观世界民的总体看法与基本态度。 2)心理过程,人的心理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能动的反映着客观世界的事物与其关系。 a.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语言等。 b.人在认识客观世界的时候,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属性、特征与其联系,还会对事物产生一定的态度,引起满意、喜爱、爱慕、厌恶、憎恨等主管体验,这就是情绪过程。它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可以说客观事物是情绪体验的客观来源,而人的需要是情绪产生的客观原因。 c.人不仅能认识世界,对事物产生肯定或否定的情绪,而且能在自己的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的改造世界。这中自觉的能动性,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心理学把这种自觉的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有意识的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叫意志过程。 3)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就是指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出现的相对稳定的

心理学新进展作业

河南大学 题目:简述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姓名程欣 学号 104753100585 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年级专业 01级应用心理学 课程名称心理学研究新进展

简述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于美国的一股重要心理学力量,其研究主要 集中于积极的情绪体验、塑造积极的人格特征和积极情绪与健康的关系上。该文从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与人本思想的关系上对积极心理学进行概括介绍,认为其将推动心理学向前发展。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人本主义思想;心理健康 Abstract: Positive psychology is rise at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in the United States a share important psychology power, its research mainly focus on the posi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 shaping positive personality traits and positive emotions and healthy relationship. In this paper, research purpose, research methods, research conten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umanistic thoughts on positive psychology was summarized introduction, think it will push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y. Keyword: Positive Psychology; human-oriented thought;Mental Health 前言 自1997年Seligmen在就任APA主席一职后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思想以来,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涉足此研究领域,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积极心理学主张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的发展、生活,如何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等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研究人性的积极方面,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并探索如何增强人性中的积极层面,帮助人们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自己,这将是更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事情。 一、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目的来看 积极心理学的目的在于寻找“人类有效地充分发挥自己功能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样的人能够获得更好的进化适应技能和学习性技能?尽管面临许多困难,但大多数人仍然设法会使自己过一种有尊严、有目的意义的生活,对这一现象又怎样解释呢?”1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有三项使命:治疗精神疾病、是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充实和发现并培养有天赋的人。而二战后,心理学成了一门大力治理与治疗的科学,它的研究焦点集中在测评并治愈个人心理疾病,其中约有95%的研究是关于抑郁、焦虑、偏见等负性情绪的研究,在对精神疾病的了解和疗法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心理学却忘记了它的另外两项使命。在对预防心理疾患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发现,对于抵御心理疾患其缓冲作用的是人类的力量:贱人、人际关系、技能、创造力、勇气、乐观、信阳、希望、未来的憧憬、洞察力、才能和智慧等等,因此积极心理学更强调研究人性的优点与价值,并认为,心理学不仅仅应对损伤、缺陷和伤害进行研究,它也应对力量和优秀制品进行研究;治疗不仅仅是对损伤、缺陷的修复和弥补,也是对人类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力量的发掘;心理学不仅仅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整理精编版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整理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整理总结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2.构造主义者认为心理是由不同的元素构成,代表人物是冯特(实验法)。 3.机能主义者认为心理学应研究心理的功能、机能,代表人物:詹姆斯(意识 流)。 4.行为主义者认为心理学应研究可观察、可操作的行为,强调S-R联结。 5.完形主义者(格式塔)认为心理是一个完形,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6.佛罗伊德提出了本我、自我、超我。 7.1903年,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标志着科学的教育心理学诞生。 8.教师职业角色意识形成的过程:角色认知阶段、角色认同阶段、角色信念阶 段。 9.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使学生朝向期望的方向去发展。 10.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 11.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 习、并列结合学习。 12.尝试-错误学习理论的基本规律: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 13.知识学习的三个过程:知识获取、知识保持、提取和应用。 14.桑代克用“形状直觉”理论支持了相同元素说。 15.柯勒用“纸下觅食”实验支持了关系转换说,批判了相同元素说。 16.贾德用“水下打靶”实验支持了经验泛化说。 17.知识的分类:陈述性知识(表征方式为命题、命题网络、图式)和程 序性知识(表征方式为产生式)

18.知识的获得:知识的直观、知识的概括。 19.重复、抄写、画线、记笔记属于复述认知策略;口诀记忆法、谐音记 忆法、做笔记属于精细加工策略;列提纲、画图属于组织策略。 20.记忆按内容分为五种:形象、情景、语词逻辑、动作记忆;按时间长 短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容量为7+-2个组块)、长时记忆。 21.创造性的基本特征是发散思维,即求异思维。 22.皮亚杰用“三山实验”说明了幼儿自我中心阶段。 23.态度的结构: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 24.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依存——认同——内化。 25.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 26.刺激控制教学模式基于强化理论;科学探究教学模式基于认知发展学 习理论;现行组织者教学模式基于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27.服从与从众的区别在于是否为压迫性的。 二、名词解释题 1.学习:就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凭借经验而形成的相对持久,稳定的行为和行为潜能的变化。 2.人格:又叫个性是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4.从众: 在群体压力之下,个体放弃原有的观点和行为和群众保持一致的现象。 5.记忆: 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应。 6.心理学: 研究人的心理,行为,规律的学科。

社会心理学前沿

社会心理学新进展 冯丽娟2008年4月授课体系 第一版块:国际社会心理学新进展的几大研究领域 第二版块:社会心理学与健康 第三版块:社会心理学应用于工作领域:工作满意度、助人行为和领导 第一版块:国际社会心理学新进展的几大研究领域 关于自我的研究关于社会认知的研究关于亲密关系的研究关于人际互动的研究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一、关于自我的研究 (一)国外的研究:自我保护、自我评价和自我改变 1、自我调节 拥有良好自我观的人,通常是幸福的,对未来有积极的预期,并能激发指向美好未来的行为。当他们的自我受到损害时,他们会努力减少损害,进行自我改变和自我修复。 认知失调理论、自我肯定理论和社会比较理论 从长远来看,拥有相对准确的自我观,能够帮助维护自尊,因为个体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寻求增加自尊的情境而避免威胁自尊的情境。 2、自我关注 “自我”的凸显性“聚光灯效应”、“透明错觉” 过分的自我关注“妄想综合症” (二)国内的研究:自我价值定向理论与价值观研究 金盛华在最新版的《社会心理学》(2005)中提出“自我价值定向理论(self-worth orientation theory)” 自我价值定向是指个人的自我价值定位(选择)和自我价值状况,决定着个人指向特定对象(包括自身)和在特定情境中的社会行为,并且,个人与周围世界、他人及其与作为客体的自我的关系,也是由其自我价值定位和自我价值状况决定的。 主要概念:自我价值与自我价值定位、自我价值感、自我价值支持、自我价值保护 二、关于社会认知的研究 (一)国外的研究:无意识过程、偏见和文化 1、无意识认识:“单纯暴露效应”;熟悉滋生喜欢 2、表情识别的跨文化性 基本的面部表情及其识别有很大的跨文化普遍性,然而,不同文化下的情绪表达规则有很大不同。 3、基本归因错误 把事件的原因更多归于性格倾向方面的因素,而较少归因于情境因素。 (二)国内的研究:社会认知与社会表征 内隐社会认知(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如,内隐攻击性的研究,内隐自尊的研究,内隐刻板印象的研究,内隐态度的研究等等。 三、关于亲密关系的研究 (一)国外的研究:爱、性和婚姻 1、依恋与浪漫关系的建立 Furman和Fincham 都注意到,某些理论家已经推测了儿童与抚养者建立的依恋类型,创造了关系运作模型。 2、对于亲密关系的浪漫理想与实际差异 Fletcher和Simpson 认为,浪漫理想和实际关系的差异可以预测冲突和亲密关系的质量。 3、亲密关系冲突的解决 Fincham发现,在冲突中夫妻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从消极的交流循环中退出。婚姻冲突不是孤立的事件,而是与个体心理系统和家庭系统密切联系。 (二)国内的研究:爱情与婚姻 1、李朝旭等人(2006)用5个方面来表征爱情概念:①伦理与责任;②浪漫体验;③冲突及痛苦;④理性;⑤朋友式关爱。 2、佐斌、王娟(2006)认为中国人爱情的心理结构具有5个维度:①接纳;②关爱;③激情;④爱情价值观;⑤浪漫。

高等教育心理学学习提纲整理

《高等教育心理学》学习要点 第1部分:基本概念与知识 1、自我意识 也称自我,它指给对自己存在的一切的认识,包括认知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它是一种具有意识性的自我察觉活动,这种意识不仅表现为个体对自己本身有比较清晰的理解和自觉的态度,而且表现在个体对自己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有比较清晰的理解和自觉的态度。 2、心理发展 个体随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映活动不断得到改造,日趋完善化和复杂化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 3、挫折 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或受到干扰,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 4、成就动机 个人认为对自己所认为重要的或者有价值的事情,去努力完成,追求成功并要求达到完美状态的原因。 5、归因 寻找行为的原因。 6、问题解决 由一定情景引起,按照一定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技能,经过一系列思

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具备三个特征:目标指引、操作序列和认知操作。 7、认知-发现说 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的过程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提倡发现学习,通过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的认知结构。 8、人格障碍 人格特征显著偏离正常,是一种人格发展的内在不协调,是在没有认知过程障碍和没有智力障碍的情况下出现的情绪反应、动机和行为活动的异常。 9、需要 维持个体和社会生存的必要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10、从众 在强大的群体压力面前,很多人采取了与群体内大多数成员一致的意见。这种个人受群体压力影响,在知觉、判断、信仰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大多数成员相一致的现象称为从众倾向或从众行为。 11、定势 也称心向,是指重复先前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12、案例教学 一种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入角色,再现案例情景,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实际运作能力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重具体轻抽象,强调个人从经验中构建知识,重视从具体经验和

第九章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社会性发展心理学

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亲社会行为的概念 亲社会行为是指对行为者本身并无明显好处,而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的一类行为。大部分学者把无私的关心其他人的行为称为利他行为,并把他视为高级的亲社会行为,综合考虑了动机和行为后果两方面。罗森汉把亲社会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发的亲社会行为,即动机是关心他人的亲社会行为;另一类是常规性的亲社会行为,即期望得到对自身有利的好处。柯莱波斯等人认为亲社会行为是一个行为的连续体,从社会认知的角度出发,把亲社会行为视为是动机、环境线索因素、行为者对环境的认知、可供选择的行为反应等变量的函数,即亲社会行为决定于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 社会认知学派关于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研究 个体亲社会与否受到个体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制约。精神分析学派强调超我概念,社会认知学派强调个体的认知发展是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直接动力。不同年龄段的亲社会行为发展不一样:婴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还处于萌芽状态,婴儿通过与母亲和抚养着的相互交谈过程中,婴儿逐渐学会使用社会参照系,注意与他们自身安全有关的抚养者的情感反应,婴儿会通过自己变的忧虑,对他人的忧虑作出反应。幼儿区分自我和他人的认知能力还比较低,他们还不能很好地区分自我—他人维度,儿童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安慰处于困境中的人们,如给他人自己喜爱的玩具等。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太多表现出顺从,极少的亲社会行为是自发的,而且目前在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产生也与周围环境有关。学龄儿童指向成人的亲社会行为是带有服从、赞同和避免惩罚性质的,而同伴指向的亲社会行为更多的是合作、互惠互利和对他人需求的敏感性。这一阶段,亲社会行为的工具性特点逐渐减少,他人取向的行为动机逐渐占主导地位。亲社会行为与观念的一致性逐渐提高;从动机的角度看,小学阶段儿童对利他行为的自我归因主要是实用主义的、同情的自我取向和奖励取向。成人期的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形式更为多样,也更高级,成人的亲社会行为更关注社会,更多地体现社会取向,动机系统也更复杂,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更为多样性,往往不能用单一的标准和规则来界定。 亲社会行为与利他行为 亲社会行为是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包括一切积极的、有社会责任感的行为。不考虑动机因素。利他行为不仅强调结果上的利他,而且强调利他动机。亲社会行为的产生既有可能是有利他主义引起的,也可能不是由利他主义引起的,而包含了一定的目的性,如为了获得社会赞许、避免惩罚等。利他主义是指关心他人的利益而不考虑自己的利益的行为。 ①利他行为的目的是有益于他人。②利他行为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③利他行为不期待任何形式的回报或奖励。④利他行为具有自我牺牲性,表现在时间、精力、物质上的付出。亲社会行为的中介过程 社会认知结构是指对社会信息进行加工,解释社会事件,理解社会事件,理解人际关系以及解决人际关系。这种认知结构对亲社会行为的产生主要有两种作用方式,一是提供作出某种亲社会行为所必须的信息,二是导致情感和动机倾向的产生。这两个认知和情感过程对亲社会行为起到中介作用。主要是以三个步骤实现的:1、注意过程:包括注意他人的需要、对帮助时机的知觉。亲社会行为发生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对他人需要帮助的觉知。对他人需求的敏感性很重要。对目标唤起的认知和解释会影响人们亲社会行为,若把唤起视为合理需求,怎会对亲社会行为产生积极影响,反之则不利于亲社会行为发生。2、评价过程:个体主要通过三类标准来评价可能采取的行为:代价和利益、道德准则、自我。3、计划过程 亲社会行为的研究的理论模型

第十章 同伴关系与社会性发展(俞国良辛自强社会性发展心理学)培训课件

第十章同伴关系与社会性发展(俞国良辛自强社会性发展心理学)

同伴关系与社会性发展 第一节、同伴关系概述 同伴关系的定义、类型及成因 同伴关系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家在共同的活动中建立的人际交往关系,它在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中具有其他人际关系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 同伴关系主要分为两种,友谊和同伴群体关系。友谊是两个个体之间形成的一种相互作用的,较为持久稳定的双向关系,而非简单的喜爱或依恋的关系。友谊的八种功能为:友爱、亲密、可以信赖的同盟、友谊的帮助、安抚、陪伴、肯定价值和归属感。同伴群体不像友谊那样是一对一的关系,而是儿童之间自发产生的,具有共同目标、共同行为准则,有相同的兴趣,经常共同参加某些活动的群体关系。同伴群体通常存在一定等级性质的关系和结构,各成员在群体中具有不同的角色和地位。 同伴关系的性质和功能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儿童与父母和教师的关系,以及儿童与同龄人之间的关系。哈吐普把这两种人际关系分别称为垂直关系和水平关系,前者的性质具有互补性,是权威—服从型的,后者的性质是自由、平等、互惠的。他认为社会化过程中水平关系比垂直关系对儿童的影响更强烈更广泛。 同伴关系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动因。首先,同伴关系为儿童发展社会能力、获得熟练成功的社交技巧提供了重要的背景。第二,同伴关系是使儿童获得安

全感、归属感和社会支持的重要源泉,有利于情绪的社会化,有利于培养儿童对环境进行积极探索的精神。第三,同伴交往经验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同伴关系的发展特点 儿童同伴关系总的发展趋势是从简单的、零散的相互接触逐渐发展到复杂的、互惠的相互交往。 婴儿期,婴儿与其他婴幼儿的接触是短暂的,从第二年起,同伴间的互动编的更频繁、更为复杂,社会性游戏变得更加突出。婴儿期同伴相互作用可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⑴客体中心阶段,儿童的相互作用主要集中在玩具或其他物体上,而不是儿童本身。⑵简单的相互作用阶段,儿童已经能对同伴行为作出反应,并试图去控制对方的行为。⑶互补的相互作用阶段,社会交往更复杂,模仿行为出现,同伴之间进行互补和互惠的角色游戏。 学前期,儿童的同伴关系变得更密切、频繁和持久。儿童的社交技能有所发展,由于语言水平的发展互相间的交往也更加有效。表现出更多的合作行为。儿童从3岁起就更偏爱同性同伴,群体游戏增加。 儿童进入小学后,同伴间交流思想、合作以及分享的能力逐渐提高。儿童自己形成的非正式同伴群体在儿童社交中处于主要地位,但是由于对自身的管理没有正式的规则,成员流动迅速。儿童正处于去自我中心阶段,儿童对同伴更有选择性,友谊更持久个呢过有意义。 青少年期,儿童处于向成人过渡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同伴关系对于绝大多数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青少年期是儿童寻求自我同一性的重要

心理学研究新进展—积极心理学的兴起

心理学研究新进展 ——积极心理学的兴起 摘要: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一个新的领域,主张心理学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等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本文主要介绍了积极心理学产生的背景和根源、对积极心理学的界定、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特征和研究层面的介绍。 关键字:心理学研究进展积极心理学 1 积极心理学的定义 “积极”(positiv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的positum,原意是“实际的”或“潜在的”。因此,积极从其本义上说既包括了人外显的积极,也包括了人内部的积极。积极这一概念最早在心理学界被系统提出来是在1958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贾霍达(Jahoda)提出了“积极心理健康”的思想。但直到20世纪末,“积极”这一概念才逐渐在心理学界得到明确的界定。 就目前来说,积极心理学中的“积极”概念主要包含了一下三重含义:①积极是对前期集中于心理问题研究的病理学式心理学的反动;②倡导心理学要研究人心理的积极方面,如主管幸福感、快乐体验、乐观主义、自我决定、创造与健康等;③强调用积极的方式来对心理问题做出适当的解释,并从中获得积极意义。 谢尔顿(Kennon M.Sheldon)和劳拉.金(Laura King)将积极心理学定义为:“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有人认为,积极心理学史关于人类力量,如能力、乐观、毅力、善良、幽默、热情、宽容等的科学。概括的说,“积极心理学就是利用心理学目前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人格心理学》,郑雪主编) 2 积极心理学的背景与现状

4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整理2018

高等教育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心理过程:心理过程: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内心心理活动,它们经常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 个性心理: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得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教师角色:传道授业解惑,既是社会角色,又是这一角色的承担者。教师主要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教学监控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分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心理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获得新结构或引起心理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 遗传素质:是生物体遗传给后代的生物特征,主要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例如:肌体的形态、构造、感官特征、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等,它是婴幼儿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和必要条件。 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人生观是由世界观决定的。其具体表现为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人生观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 学习:是人类和动物共有的心理现象。学习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学生的学习是狭义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人类的学习是广义的学习,是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以语言为中介,通过思维自觉地、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机械学习是一种单纯依靠记忆学习材料,而避免去理解其复杂内部和主题推论的学习方法。平时多称为死记、死背或死记硬背。 接受学习:是将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内容以结论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传授,学生接受。动机:动机是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人的行为发动、维持和促进的能量,直接影响行为的强度和效果;二、具有某种动机的行为总是指向某一目标,而忽视其他方面,使行为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心理特点,它是在学习需要基础之上产生的,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活动,并力图促使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的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学习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学习迁移的本质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贯穿于整个教学系统。它不仅存在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之中,而且还存在于认知策略和态度品德的学习之中。 普遍迁移:一开始是学习一个普遍的观念,而不是学习技能,然后这个普遍的观念可以用做认识原先掌握的观念的一些特例的后继问题的基础。 侧向迁移:习得的概念和或一般在新情境中的简单运用,一般不会产生新的概念或规则。 知识:即陈述性知识,是指有关人所知道的事物状况及事物之间关系的、能够被人陈述和描述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包括事实、概念、原则和理论等。 命题:指一个独立的断言,通过它可以使我们了解某个判断的真假。 图式:是由信息组成的单元,是大的知识结构,它能够运用于范围广泛的情境之中,是加工信息的基本框架。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习得的、用于改善自己在某一学习任务上的表现,并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的一组或多组方法、技巧或程序。 元认知策略: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在社会互动过程,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发生,发展和变化的科学 代表性的观点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性质 (一)直接观察很难发现规律 (二)无关变量不易控制 (三)期待效应 (四)测量工具的误差不易控制三、社会心理学常用研究方法(一)观察法 (二)档案法 (三)调查法 (四)现场研究与现场实验(五) 实验室实验 观察法(obervational method)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通过一定组织方式进行直接而系统的观察,由此收集人类社会行为的资料,进而分析和判断变量关系的方法。观察法常常伴随着细致而准确的测量,如运用录音、录像、摄像头监控等方法。 优点:了解有深度、细腻,能及时发现变化外显行为的观察,能避免被试不善表达而造成的误差 长时间生活在被试中,能克服被试人为的紧张情绪 缺点:要等待现象自发出现,不能主动引起,花费时间精力 不易全面把握各种因素 档案法为档案分析法的简称。它是根据一定的目的,搜集各种现存的发表和虽未发表但是通过系统方法记载(如论文、地方志)的知识载体,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借以揭示特定社会行为及心理现象与某些社会条件之间的依存关系。 优点:不引人注目、觉察,排除了特殊反应。研究一段时间内的一种社会心理趋势、特点。缺点:不易得到档案,也易受档案编著者等因素的限制。量大、耗时。有赖于分析者的样方法及概括与分析能力不能排除社会现象的多因性,不够准确客观。 调查法是运用各种数据或事实搜集方法,对所关心的现象进行研究的一类方法的总称。常有问卷法、量表法和访谈法等。 优点:能获得第一手生动的材料手续简练,可在不同时间对同质被试重复使用 可获得数据与某些假设的验证 缺点:必须有被调查者的配合被试必须有自我意识、口头或(和)书面表达能力 在必须选择典型代表做被试时,往往会受条件限制 现场研究是研究者亲临被研究情境——现场,对被试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的方法。 优点:在自然情境中对人们进行研究,资料直接来源于实际生活和真实的人,因而真实可靠;现场研究还可以获得其他干扰被试真实生活的方法不可能获得的资料。现场研究获得的研究

2018年高等教育心理学整理笔记

概念题及单选题(93题)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行为过程(知,情,意)。 3、单选: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的心 理学的诞生。 4、桑代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标志着现代教育心理学的 诞生,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5、心理学简史:(单选)学派名称,代表人物,基本观点 1)构造主义:学派的奠基人为冯特,代表人物为铁钦纳。认为心理和意识是由元素构成。2)机能主义:创始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代表人物杜威。机能主义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的基本功能和作用。(哲学基础为实用 主义)(意识流) 3)行为主义: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代表人物有桑代克、斯金纳和巴甫洛夫。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可观察、可操作的行为,强调刺激——反应联结。 4)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是韦特海默、卡夫卡和苛勒,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也称为完形主义心理学。 5)精神分析心理学:代表人弗洛伊德,提出“潜意识流”,把意识分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并提出“人格结构理论”,认为人格包括:“本我”、“超我” 和“自我”,“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超我”遵循道德原则,“自我” 遵循现实原则。 6、认知心理学:又叫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心理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代表 人皮亚杰。 1)7、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马斯洛、罗杰斯。强调存在、价值,认为人性是善的,每个人都是受自我实现倾向引导的。 8、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9、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法、相关研究法和描述性研究法,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相关未必因果,因果一定相关”。 10、实验研究法:是指通过操作自变量、控制额外变量、测量因变量,以此推断自变量和因 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的方法。(实验法揭示因果关系) 11、教师期望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使学生朝向期望的方向发展,又叫“皮格马利翁效 应”,也称“罗森塔尔效应”。(赏识教育) 12、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 13、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14、自我效能感:由班杜拉提出,是指个体在面对任务时,对自己能否有效应对任务能力的 主观判断和信念。 15、教师风格:是指在计划相同的教学前提下,教师根据各自的特长,经常所采用的教学方 式方法的特点。 16、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对教学的计划、监控和调节能力。体现三个方面:1)、教师对 自己的教学活动的预先计划和安排;2)、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意 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3)、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和有意 识的自我控制。 17、师爱的心理功能:激励、感化、调节、榜样 18、学习:是指在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行为和行为潜能的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