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年沈阳工业大学考博真题高等运筹学

2013年沈阳工业大学考博真题高等运筹学

2013年沈阳工业大学考博真题高等运筹学
2013年沈阳工业大学考博真题高等运筹学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李国英、齐元涛、王立军、周晓文汉字学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题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李国英、齐元涛、王立军、周晓文汉字学考博 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题 一、专业的设置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每年招收博士生43人,下设民俗学、课程与教学论、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民间文学,共10个专业。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下设汉字学,导师有李国英、齐元涛、王立军、周晓文;李运富的训诂学;刘利的汉语历史语法;刁晏斌的现代汉语史;孙银新的汉语词汇。 二、考试的科目 汉字学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②2297汉语言文字学(古代汉语)③3072文字学 三、导师介绍 李国英,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文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负责人事、行政、财务等),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文字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语言学会理事。 齐元涛,1970年生,山东淄博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教育部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研究员,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周晓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 (北京师范大学各专业考博资料、课程辅导咨询育明教育杜老师QQ:893241226) 四、参考书目 专业课信息应当包括一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关于参考书和资料的使用。这一点考生可以咨询往届的博士学长,也可以

和育明考博联系。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灵活运用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来答题,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北京师范大学各专业考博资料、课程辅导咨询育明教育杜老师QQ:893241226)专业知识的来源也不能局限于对参考书的研读,整个的备考当中考生还需要阅读大量的paper,读哪一些、怎么去读、读完之后应该怎么做,这些也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分数。 第二,专题信息汇总整理。每一位考生在复习专业课的最后阶段都应当进行专题总结,专题的来源一方面是度历年真题考点的针对性遴选,另一方面是导师研究课题。最后一方面是专业前沿问题。每一个专题都应当建立详尽的知识体系,做到专题知识点全覆盖。 第三,专业真题及解析。专业课的试题都是论述题,答案的开放性比较强。一般每门专业课都有有三道大题,考试时间各3小时,一般会有十几页答题纸。考生在专业课复习中仅仅有真题是不够的,还需要配合对真题最权威最正统的解析,两相印证才能够把握导师出题的重点、范围以及更加偏重哪一类的答案。 第四,导师的信息。导师的著作、研究方向、研究课题、近期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另外就是为研究生们上课所用的课件笔记和讨论的话题。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初复试出题的考察重点。同时这些信息也是我们选择导师的时候的参照依据,当然选择导师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还应当考虑到导师的研究水平、课题能力、对待学生的态度和福利等等。 第五,时事热点话题分析。博士生导师在选择博士的时候会一般都会偏重考查考生运用基础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热点问题的能力,这一点在初试和复试中都有体现。近几年的真题中都会有联系实际的热点分析。所以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就应单多阅读一些本专业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方向研究成果,权威的期刊上面“大牛们”都在关心、探讨什么话题,以及一些时事热点问题能不能运用本专业的知识来加以解释解决。

自考社会学概论1-4往年真题练习答案

第一章往年考题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 1.孔德认为,居于科学的最高层次的是( A )1-37 1304 A.社会学 B.哲学 C.生物学 D.数学 2.罗伯特·默顿的代表著作是( B )1-44 1304 A.《社会行动的结构》 B.《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 C.《冲突的社会功能》 D.《工业社会的阶级和阶级矛盾》 3.《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一书的作者是社会学家( D )1-45 1304 A.米德 B.霍曼斯 C.弗洛伊德 D.布劳 4.尤尔根·哈贝马斯的主要著作是( C )1-47 1304 A.《实践与反思》 B.《国家精英》 C.《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D.《社会的构成》 1.系统的社会学功能分析推理方法的创建者是法国社会学家( B ) 1-41 1307 A.卢卡奇 B.涂尔干 C.托马斯 D.孔德 2.塔尔科特·帕森斯的代表著作是( A ) 1-44-1307 A.《社会行动的结构》 B.《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 C.《冲突的社会功能》 D.《工业社会的阶级和阶级矛盾》 3.符号互动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D ) 1-45 1307 A.布劳 B.霍曼斯 C.阿多诺 D.戈夫曼 4.安东尼·吉登斯的代表著作是( C ) 1-46/47 1307 A.《实践理论大纲》 B.《合法行危机》 C.《第三条道路》 D.《词与物》 5.翻译出版了日本女子大学社会学教授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的学者是( D ) 1-48 1307 A.梁启超 B.康有为 C.严复 D.章太炎 1.孔德编写的社会学著作是(A)1-36 A.《实证哲学教程》B.《实证社会学教程》 C.《实证科学教程》D.《实证社会科学教程》 2.被人们称为社会学之父的是( A ) 1-37 A.孔德 B.斯宾塞 C.涂尔干 D.韦伯 3.社会同生物一样也是一个有机体,但社会不是简单的有机体而是“超有机体”,持这种观点的社会学者是( A ) 1-39 A.斯宾塞 B.涂尔干 C.韦伯 D.孔德 4.明确指出:“社会学是指这样一门学科,即它以解释的方式来理解社会行动”的学者是( D ) 1-42 A.马克思 B.孔德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运筹学2014年考博真题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 2014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试题 考试科目(代码):运筹学(2004)共3页 答案必须写在考点发放的答题纸上,否则不记分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对或的排队系统,服务完毕离开系统的顾客流也为泊松流。( ) [2]对偶问题的对偶问题一定是原问题。() [3]当所有产地产量和销地的销量均为整数值时,运输问题的最优解也为整数值。( ) [4]在任一图G中,当点集V确定后,树图是G中边数最少的连通图。() [5]线性规划模型中增加一个约束条件,可行域的范围一般将缩小;减少一个约束条件,可行域的范围一般将扩大。( ) [6]线性规划可行域的某一顶点若其目标函数值优于相邻的所有顶点的目标函数值,则该顶点处的目标函数值达到最优。( ) [7]单纯形法计算中,选取最大正检验数对应的变量作为换入变量,将使目标函数值得到最快的增长。( ) [8]线性规划的模型是目标规划模型的特殊形式。( ) [9]用单纯形法求解标准形式(求最小值)的线性规划问题时,与对应的变量都可以被选作换入变量。( ) [10]一个动态规划问题若能用网络表达时,节点代表各阶段的状态值,各条弧代表了可行的方案选择。( ) 二、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某医院订购体温计。订购价同一次订购数量Q有关,当Q<800时,每支12.0 0元,当Q>=800时,每支8.00元,年存贮费为订购价的25%。若分别用和 代表订购价为12.00元和8.00元时的最优订货批量,说明。 [2]某街道口有一电话亭,在步行距离为4 min的拐弯处有另一电话亭。已知每次电话的平均通话时间为3分钟,服从负指数分布,又已知到达这两个电话亭的顾客均为10个/小时的普阿松分布。假如有名 1

2008年中山大学人类学概论考研真题笔记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629168923.html, 1考研高分学姐总结出的考研政治选择题解题技巧考研政治的试题分为两大部分,在答题的时候也有不同的方法。在历年的研究生考试中,各位考研高人得出各种各样的解题方法,都是值得借鉴的。在经历考研并且成功之后,针对这类问题结合我的经历,我总结出两类题型的解答技巧,与大家分享。 题型1评价分析型 题型特点:评价分析型选择题一般以引文作为材料,引文的内容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该类题目注重考查考生的理解和判断能力。这类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出现最多,所考查的知识点本身并不难,但对考生理解能力的要求较高。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扎实掌握政治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还要注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文学素质的培养以及审美素养的提高。 解题诀窍:对这种类型选择题,考生要能够理解引文中蕴涵着哪些观点,这些观点正确与否,引文中的错误是什么,错误原因又是什么。要特别注意:(1)如果题目是考查考生对引文的理解,那么判断备选项是否正确并不是以这个备选项所显露的“事实”正确与否为依据,而是以该备选项的观点是否蕴涵在材料中为依据。即使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也可能选。(2)如果题目是考查分析引文中作者的观点是否错误及其原因,要注意分析的角度,是站在“我们”的角度,还是站在材料的作者或漫画中的人物的角度。 题型2因果关系型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629168923.html, 2题型特点:因果关系型选择题主要是分析政治、经济、社会现象的原因、目的、影响。一般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知道结果考原因,题干为果,选项为因。可以是一因一果,也可以是多因一果或是一因多果。常用引导语是“因为”、“其原因是”、“之所以”。另一种是知道原因考结果,其引导语是“目的是”、“是为了”、“结果是”、“影响是”、“因此”、“所以”等。其中在考查原因时又有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要原因、客观原因、主观原因等。解题诀窍 1.要分清是考查原因还是考查结果。解答因果关系选择题,应把题干和备选项结合起来分析,找好切入点。如果题干为因,备选项应该是此原因的结果;反之亦然。问结果的选择题的选项都比较发散,往往是“一因多果”。 2.要正确理解题目常用各种原因的含意,把握和理解各种原因的区别与联系。 (1)客观原因与主观原因。一般来说,政治、经济、社会现象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在诸多因素中事物发展的客观因素是客观原因,而人的因素是主观原因。 (2)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主要原因是指在诸多原因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但这种主导因素有时不止一个,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称之为“最主要的原因”,不属于主要原因的就是次要原因。如果题目要求分析主要原因,那就要对选项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找出主要原因。 (3)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是从本质上说的,即导致事物发生变化的最本质的因素。这种因素是一种历史的客观存在,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反映着客观规律的要求。

2015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考博课参考书-真题-分数线-资料-育明考博

育明考博咨询电话400-668-6978 QQ:493371626 QQ:2890064351 2015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考博分析 一、招考介绍 2015年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招生14人,其中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招生为3人。而此专业又分为3个主要研究方向,分别为:汉语史、现代汉语、汉语词汇学三个主要的研究方向。 二、联系导师 在初步定好考博学校之后,就要和所报考院校中意的老师取得联系,询问是否有招生名额,能否报考,这是我们考博成功的关键第一步。 大多数考生会在九月中下旬与导师取得联系。因为太早,学校里面直博名额什么的还没有确定,报考的导师也不清楚是否有名额;太晚的话,怕别的学生比你早联系就不好了。一般情况下,导师对一个学生很中意的话,后来联系的学生,导师一般也不会答应其报考了。在此说点题外话,联系导师的过程中,如果读研期间的导师有关系,可以尽量利用。如果没有,也没关系,凭着自己的本事也是可以和考博导师很好的沟通的,这就要看自己了。 通常跟导师初次联系,都是发邮件。导师回复邮件的情况一般有几种: (1)、欢迎报考。这种答复最笼统,说明不了问题。我们可以接着努力和老师多沟通,看看具体的进展,避免出现初试之后却没有名额的情况。 (2)、名额有限,可以报考,但有竞争。很多人说这样的回复不满意,认为希望很小一般会被刷。其实这样还是比较好的一种回答,最起码导师没有骗你而且给你机会去证明自己,考的好就可以上。 (3)、你的研究方向和我一样......各种一大堆他的研究方向和你相关,欢迎报考什么的话。不可否认,这是最好的情况,你可以放心的去考,一般不会出问题的。但不排除偶然,像出现直博和本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题(2011下)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题(2011下)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题 2011年(下)版本 平时作业题、期末考试型及分值 一、名词解释共2题,每题5分,合计10分 二、填空题共10题,每题2分,合计20分 三、简答题共2题,每题15分,合计30分 四、案例分析题共1题,合计40分 一、名词解释 1、社会交往 2、符号相互作用论 3、社会角色 4、初级社会群体 5、核心家庭 6、社会组织 7、越轨行为 8、集体行为 9、社区 10、城市化 11、人的社会化 12、社会控制 13、社会问题 14、社会保障 15、全面调查 16、家庭功能 17、主干家庭 18、历史循环论

19、趋同理论 二、填空题 1、19世纪30年代末,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在其名著《实证哲学教程》中首次提到“社会学”这一名词。他被尊称为“西方社会学之父”。 2、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也称杜尔克姆)著有《自杀论》一书,他将自杀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利己的、利他的和(),用来说明社会潮流的不同变化对自杀率的影响程度。 3、霍斯曼是交换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这种理论将()视为商品,人们的相互活动是为了获得最高奖励。因此,人们在进行相互交往中,不会出现永远的赢家和输家。 4、现代主要社会流派有:结构功能学派、()、符号互动论、交换理论等。 5、马克思将人类需要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生存、()、发展。 6、马斯洛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他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 7、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一个人同时担当的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从而使角色扮演者左右为难的现象即是所谓的()。 8、一个人被迫中止某种角色,而将要承担的新角色与原角色截然不同的现象称之为()。 9、初级社会群体反映着人们最简单、最初步的社会关系,是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最典型的初级社会群体是()。 10、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家庭结构的总体变化趋势是家庭规模()、家庭关系简单化,而它们斗鱼家庭成员数目的减少有关。 11、社会组织的基本要素有:()、目标、章程、领导体系、必要的物质基础。 12、德国社会学家韦伯关于社会分层的三个标准分别是:财富、()与权力。 13、科层制(也叫官僚制)是德国社会学家()根据纯粹理想型观点提

2018年自考《训诂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训诂学》试题及答案 填空题 □“训”和“诂”两个字连用,最早见于汉代毛亨所作的《毛诗诂训传》。 □孔颖达认为:“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诂”是解释“异言”的,“训”是“道形貌”的。 □《毛诗诂训传名义考》的作者是马瑞辰。 □黄侃先生认为:诂就是故,本来的意思。解释词的本义。训就是顺,引申的意思,解释词的引申义。训诂是用语言来解释语言,包括词的本义和引申义。□训诂工作是以扫除古代文献中语言文字障碍为实用目的的一种工具性的专 门工作。 □训诂工作主要有三种:注释工作、纂集工作、考证工作。 □训诂材料包括:随文释义的注释材料,跟注释工作相对应;纂集类训诂专书,跟纂集工作相对应;考证材料,与考证工作相对应的材料。 □前人所称的“传”、“说”、“解”、“诠”、“疏”、“证”、“微”、“诂”、“注”、“义证”、“正义”等,都是随文注释的名称。 □纂集类训诂专书有:依物类分篇汇集同训词的《尔雅》;依照据形说义原则用部首统帅文字的《说文解字》;专门纂集声训以明语源的《释名》;沟通方言词与标准语音义的《方言》等。 □考证专书包括:孔颖达《五经正义》;顾炎武《日知录》;王念孙、王引之《读书杂志》与和《经义述闻》;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与《十驾斋养新录》;赵翼《陔余丛考》;沈家本《历代刑法考》;李慈铭《越慢堂日记》; □训诂体例指训诂工作中所运用的训诂体式和条例。它包括对训诂现象的科学解释,对训诂方法科学依据的理论说明和从程序上加以分解,对文献词义的存在形式、运动规律、特点性质的科学论述。 □黄侃说:“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若以此地之语释彼地之语,或以今时之语释昔时之语,虽属训诂之所有事,而非构成之原理。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 □训诂是用语言解释语言的材料,训诂学是研究语言意义的理论。 □训诂学三个时期是:早期训诂学、晚期训诂学、现代训诂学。 □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字的形、音、义)古代合称“小学”。 □训诂学在具体实践中所面临的两大任务是:应用训诂学和理论训诂学。 □应用训诂学侧重于实际应用,主要是解读和注释古代文献。 □理论训诂学侧重于理论探讨,如词和义之间的关系等。□应用训诂学和理论训诂学二者的关系是:理论探讨以实际应用为目的,实际应用以理论探讨为指导。 □训诂的产生期在先秦两汉;训诂的深入与扩展期在魏晋隋唐;训诂的更新与变革期在宋元明;训诂实践的兴盛与训诂理论的探讨期在清代;训诂学科学理论的创建期在近现代。 □训诂的萌芽期在先秦,训诂工作的系统化期在两汉。 □训诂发展的标志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再度注释的出现、训诂范围的扩大、集注、集解的出现与字书、韵书、义书的分立。 □再度注释的代表是孔颖达奉敕所作的《五经正义》。 □郭璞注《尔雅》和《方言》。

中山大学人类学历年真题(1)

中山大学1998年试题:科目:人类学概论专业:民族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系谱分类法 2 民族共同语 3 游群(band) 4 参与观察 5 交表婚 6 双系继嗣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谈谈语言发展的原因? 2.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3.请评述你读过的一本人类学论著 三.问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你为什么报考本专业的研究生,入学后的学习计划怎样? 2.试论宗教的社会功能? 1999年科目:人类学概论专业:人类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 民族共同语 2 语义 3 文化区 4 毕摩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克罗式亲属称谓制。 2.简述文化人类学的参与观察法。 3.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4.怎么样理解劳动创造了语言?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际,论述你对涵化的理解。 2.试论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2000年科目:人类学概论专业:人类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萨皮尔—沃尔夫假说2单系继嗣 3 主干家庭 4 《萨摩亚人的成年》5 聚落考古学二.简答(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怀特的新进化论。 2.简论文化相对论 3.简述哈里斯的文化唯物论 三.论述(共45分) 1.评述你所读过的一本人类学名著(20分) 2.试举例说明文化变迁与文化适应(25分) 中山大学2001年人类学试题科目:人类学概论 二.简答题(6*10) 2.1什么是体质人类学? 2.2试述文化相对论? 2.3什么是亲属称谓? 2.4试述现代人类的体制特征。 2.5简论新进化论代表人物怀特的能量进化理论。 2.6简论刘易斯的“匮乏文化”。 三.问答题 3.1试论文化涵化理论并举事例说明。(20)

自考社会学概论1-4往年真题练习答案

第一章往年考题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 1.德认为,居于科学的最高层次的是( A )1-37 1304 A.社会学 B.哲学 C.生物学 D.数学 2.罗伯特·默顿的代表著作是( B )1-44 1304 A.《社会行动的结构》 B.《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 C.《冲突的社会功能》 D.《工业社会的阶级和阶级矛盾》 3.《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一书的作者是社会学家( D )1-45 1304 A.米德 B.霍曼斯 C.弗洛伊德 D.布劳 4.尤尔根·哈贝马斯的主要著作是( C )1-47 1304 A.《实践与反思》 B.《精英》 C.《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D.《社会的构成》 1.系统的社会学功能分析推理法的创建者是法国社会学家( B ) 1-41 1307 A.卢卡奇 B.涂尔干 C.托马斯 D.德 2.塔尔科特·帕森斯的代表著作是( A ) 1-44-1307 A.《社会行动的结构》 B.《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 C.《冲突的社会功能》 D.《工业社会的阶级和阶级矛盾》 3.符号互动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D ) 1-45 1307 A.布劳 B.霍曼斯 C.阿多诺 D.戈夫曼 4.安东尼·吉登斯的代表著作是( C ) 1-46/47 1307 A.《实践理论大纲》 B.《合法行危机》 C.《第三条道路》 D.《词与物》 5.翻译出版了日本女子大学社会学教授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的学者是( D ) 1-48 1307 A.梁启超 B.康有为 C.复 D.章太炎 1.德编写的社会学著作是( A )1-36 A.《实证哲学教程》B.《实证社会学教程》 C.《实证科学教程》D.《实证社会科学教程》 2.被人们称为社会学之父的是( A ) 1-37 A.德 B.斯宾塞 C.涂尔干 D.韦伯 3.社会同生物一样也是一个有机体,但社会不是简单的有机体而是“超有机体”,持这种观点的社会学者是( A ) 1-39 A.斯宾塞 B.涂尔干 C.韦伯 D.德 4.明确指出:“社会学是指这样一门学科,即它以解释的式来理解社会行动”的学者是 ( D ) 1-42 A.马克思 B.德

昆明理工大学运筹学2013年考博真题博士入学试卷

第 1 页 共 4 页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秋季入学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考试科目代码: 2153 考试科目名称 : 运筹学 试题适用招生专业 : 管理科学与工程、金融工程 考生答题须知 1(所有题目(包括填空、选择、图表等类型题目)答题答案必须做在考点发给的答题纸上,做在本试题册上无效。请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写清题号。 2(评卷时不评阅本试题册,答题如有做在本试题册上而影响成绩的,后果由考生自己负责。 3(答题时一律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作答(画图可用铅笔),用其它笔答题不给分。 4(答题时不准使用涂改液等具有明显标记的涂改用品。一、(10分) 用单纯形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 3 211355max x x x Z ++-=约束于: 20 3321≤++-x x x 90 10412321≤++x x x ,,1x 2x 0 3≥x 当下列参数改变时,用敏感度分析的方法分别独立地求出新的基本解,并指出此解的可行性、最优性: (1)约束右端变为;??? ? ??=???? ??952021b b (2)第一个约束右端变为。 451=b 二、(10分) 线性规划问题: 3 21954max x x x Z ++=约束于: 16 2321≤++x x x 25 357321≤++x x x ,,1x 2x 0 3≥x (1)说明原始问题和对偶问题都有最优解; (2)求原始问题和对偶问题的最优目标函数值的一个上界和下界。 三、(10分) 某公司去一所大学招聘一名管理专业应届毕业生。从众多应聘学生中。初选3名决定依次单独面试。面试规则为:当对第1人或第2人面试时,如满意(记3分),并决定聘用,面试不再继续;如不满意(记1分),决定不聘用,找下一人继续面试;如较满意(记2分)时,有两种选择,或决定聘用,面试不再继续或不聘用,面试继续。但对决定不聘用者,不能同在后面面试的人比较后再回过头来聘用。故在前两名面试者都决定不聘用时,第三名面试者不论属何种情况均需聘用。根据以往经验,面试中满意的占20%,较满意的占50%,不满意者占30%。 (1)建立动态规划基本方程; (2)为该公司确定一个最优策略,使聘用到的毕业生期望的分值为最高。

自考2017年新大纲《训诂学》真题(一)

2017新大纲《训诂学》真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下著作,兼注音义的是()。 A.《尔雅》 B.《经传释词》 C.《经典释文》 D.《释名》 【答案】C 【解析】《经典释文》是古人读经书时用的字典,唐陆德明撰,30卷。它以考证古音为主,兼辨训义,引用了十四部文献《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公羊传》、《榖梁传》、《孝经》、《论语》、《老子》、《庄子》、《尔雅》。 《尔雅》是第一部词典,“尔”是“近”的意思(后来写作“迩”),“雅”是“正”的意思,在这里专指“雅言”,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尔雅》的意思是接近、符合雅言,即以雅正之言解释古语词、方言词,使之近于规范。 《经传释词》解释经传古籍中虚词的专著。清代王引之撰。 《释名》,训解词义的书。汉末刘熙作,《释名》是一部从语言声音的角度来推求字义由来的著作,它就音以说明事物得以如此称名的缘由,并注意到当时的语音与古音的异同。 2、解释正文,同时解释前人注释的训诂术语是()。 A.疏 B.笺 C.音义 D.释文

【答案】A 【解析】笺,也是给书作注解的意思,但注只是对原著做注释,笺既有对原著做的注释,也有对注解做的注释。“音义”,辨音的书叫做音,释义的书叫做义,合起来叫做音义。音义本以辨音释义为主,但往往也从事校勘。音义也有许多别称,如释文、音训、音注、音释、音解等,还可以省称“音”。 释文,解释词语音、义的文字。唐·陆德明有《经典释文》。 3、柳宗元《捕蛇者说》:“苛政猛于虎也”,句中“政”指()。 A.统治 B.赋税 C.政治制度 D.统治者 【答案】B 【解析】苛政:繁重的徭役赋税。 4、对原文的误字误读进行更正的术语是()。 A.之言 B.当为 C.读若 D.析言 【答案】B 【解析】训诂中改正误字误读,则说“某当为某”之言:格式是“甲之言乙也”、“甲之为言乙也”。使用这两个术语时,必然是声训,除了释义之外,释者与被释者之间有时是同音的关,有时是双声或叠韻的关系。 读若:拟其音注音,多用于拟声注音的训诂学术语析言:析言又称对文、对言,浑言又称通言、统言、散文、散言。训诂中用这两个术语来说明近义词的通别。所谓析言,是指近义词同中有異,而强调其異的一面;所谓浑言,是指着眼其共同性的一面,而不计较其中细微的差别。 5、训诂学史上,“浑言”、“析言”两个术语开始使用于()。 A.东汉 B.唐代

20184月社会学概论真题有答案解析

2017年4月社会学概论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的代表着作是()。 A.《社会分工论》 B.《资本论》 C.《社会学研究》 D.《社会静力学》 【答案】B 【解析】马克思的代表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社会分工论》是涂尔干三论之一;《社会学研究》和《社会静力学》是斯宾塞的代表作。 【考点】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社会学的创立 2.在中国社会学的恢复和重建过程中,“五脏六腑”被费孝通用来比喻社会学的建设,这一术语借用于()。 A.哲学 B.中医学 C.生物学 D.物理学 【答案】B 【解析】“五脏六腑”是费孝通借用中医学的术语来比喻社会学的建设。 五脏:学会组织、专业研究机构、各大学的社会学系、图书资料和出版物六腑:是说一个社会学专业至少要有六门基础课程,即社会学概论、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城乡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国外社会学说。 【考点】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中国社会学百年 3.统计调查的常用方式之一是()。 A.问卷调查 B.文件法 C.非介入性研究法 D.统计报表 【答案】D 【解析】统计调查的常用方式是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统计报表,一般采用问卷调查收集资料。 【考点】社会学研究方法——社会学的研究方式与方法 4.研究者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与被研究者交流,进行调查和收集资料的方法是()。A.访谈法 B.典型调查 C.观察法 D.个案研究 【答案】A 【解析】访谈法:研究者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与被研究者交流,进行调查和收集资料的方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有计划、有目的地用感官来考察事物或现象的知觉过程。

四川2018年4月自考00819训诂学试题及答案

C018·00819(专卡) 绝密★考试结束前 四川省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训诂学 课程代码:00819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 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训诂者,通古今之异词,辨物之形貌,则解释之义尽归于此。”这一定义的 提出者是 A.毛亨 B.许慎 C.郑玄 D.孔颗达 2.根据书面语言的实际材料,随文逐字作出具体的语义分析。这类书最早的一部 是 A.《尔雅》 B.《毛诗故训传》 C.《方言》 D.《说文》 3.训诂学的任务之一是释古今之异言”。这一观点的提出者是 A.毛亨 B.郑玄

C.郭璞 D.孔颖达 4.《韩非子》:“夔有一足。”这句话的译文,正确的是 A.夔有一只脚 B.有一个夔足够了 C.有一只脚的夔 D.有一双脚的夔 5.“训诂声音明而小学明,小学明而经学明。”这个观点的提出者是 A.段玉裁 B.王念孙 C.王引之 D.孔广森 6.“无论怎样俗”的一个字,只要它在社会上占了优势,也值得我们追求它的历史。”这个观点的提出者是 A.王念孙 B.段玉裁 C.王力 D.黄侃 7.《经籍籑站》的作者是 A.刘熙 B.张揖 C.阮元 D.陆佃 8.下列著作,属于形音义合解的一部是 A.《释名》 B.《通俗文》 C.《群经音辨》 D.《说文解字》 9.《史记正义》的作者是 A.孔颖达 B.司马贞 C.张守节 D.裴骃 10.《左传·庄公十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其中的“情”,意义是

2020年10月自考《社会学概论》真题【含答案】

2020年10月自考《社会学概论》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题干】孔德在《实证哲学教程》六卷本的第四卷首次提出社会学这一概念的时间是()。【选项】 A.1918年 B.1928年 C.1938年 D.1948年 【答案】C 2.【题干】涂尔干认为,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基础上的一种社会联系状态是()。【选项】 A.有机团结 B.集体团结 C.个体团结 D.机械团结 【答案】A 3.【题干】属于塔尔科特?帕森斯的代表著作是()。 【选项】 A.《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 B.《社会行动的结构》

C.《波兰农民在欧洲和美国》 D.《团伙》 【答案】B 4.【题干】我国最早译介西方社会学论著的是()。 【选项】 A.章太炎 B.谭嗣同 C.康有为 D.严复 【答案】D 5.【题干】抗日战争期间,费孝通撰写的实地调查成果是()。【选项】 A.《禄村农田》 B.《化成镇的基层行政》 C.《金翼》 D.《芒市边民的摆》 【答案】A 6.【题干】在社会学的研究功能中,回答“为什么”的是()。【选项】 A.描述性功能 B.预测性功能

D.解释性功能 【答案】D 7.【题干】人文主义方法论的基本观点之一是()。 【选项】 A.自然科学法则同样适用研究社会现象 B.社会学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理解 C.社会学研究应立足于宏观层面 D.提倡经验研究和社会调查 【答案】B 8.【题干】深入研究对象内部,以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这些资料进行定性分析,解释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选项】 A.个案研究 B.典型调查 C.实地研究 D.访谈观察 【答案】C 9.【题干】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推进泰勒对文化的定义是在()。 【选项】 A.1935年

自考2015年4月《训诂学》真题

2015年4月《训诂学》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唐代释慧琳完成的训诂著作是()。 A.《水经注》 B.《世说新语注》 C.《论语义疏》 D.《一切经音义》 【答案】D 【解析】唐释玄应和慧琳的《一切经音义》是汇集这类双语研究成果的训诂专著。【考点】训诂学的产生与发展——训诂学的深入与拓展期——魏晋隋唐 2.训诂的方式除了有互训、义界之外,还经常使用的有()。 A.转语 B.推因 C.以形索义 D.浑言 【答案】B 【解析】常见的训诂方式有互训、义界和推因。 【考点】注释原理 3.提出“训诂者,以语言解释语言之谓”这一说法的是()。 A.许慎 B.孔颖达 C.段玉裁 D.黄侃 【答案】D 【解析】黄侃认为,训诂者,以语言解释语言之谓。 【考点】绪论——训诂名称的由来及含义

4.李善注释《文选》主要是()。 A.注明出典 B.考证人名、地名 C.考核史实 D.阐明哲理 【答案】A 【解析】《文选》多引据经典,李善便集中力量注明出典,其次才兼及释义。【考点】训诂专书——训诂专书的类型 5.体例中具有“连篆为句”现象的著作是()。 A.《方言》 B.《说文》 C.《尔雅》 D.《释名》 【答案】B 【解析】《说文解字》的解说以篆文为主体。 【考点】训诂专书——训诂专书的目的、性质和意义 6.下列词语中不属于佛教词汇的是()。 A.当今 B.因果 C.法宝 D.现在 【答案】A 【解析】因果、庄严、法宝都是来自佛教用语,并且受到了汉语的融化。【考点】训诂考证的工作与材料——考释与证明综述 7.训诂术语“某,某也”表示的是()。 A.以一般释特殊 B.以具体释抽象 C.某一词当解释为另一词 D.同义词间的关系

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考研真题(01_12年)

2001年人类学理论 一、简答: 1、简述莫斯的交换理论 2、简述结构主义人类学产生的政治背景和学术背景 二、论述: 1、试述功能学派的理论要点、并分析功能学派主要代表人物马林诺斯基和布朗学术观点的异同。 2、试述米德萨摩亚研究的主要理论贡献及有关问题的争论。 3、试总结前人有关人类学中国化或本土化的主要观点,并提出你的看法。 2001年人类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和简单填空 1、整体论 2、文化相对主义 3、意义( meanings ) 4、儒化 5、人类学包括分支 A.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 6、写出家庭术语的下分类别( 3 种为限) A.________B._______C._________ 二、简答 1、解说人类学如何研究文化的变迁(原因、过程、结果) 2、人类学宗教研究涉及宗教的起源、宗教的仪式及其功能的象征理论等,试说明之。 3、举出 1940 年代几位中国著名人类学家出版的田野工作代表作( 3 本为限),并说明每本书主要依据的理论和作品大意。

2004年人类学概论 一、填空 1、弗思(Raymond Firth)是_______国人类学家,他六十多年前发表的________,1944年由中国学者________先生翻译成中文. 2、______是美国人类学奠基人之一,他的________论述了人类学的品格及在现实生活中意义. 3、在英国,现代人类学的奠基人是_____和______.,这一学派通常被称为_____ 4、____是美国著名的女人类学家,其代表作_____叙述了文化的不同选择之路,明确了人类学的目的是在于理解他人文化. 二、名词解释 1、<西太平洋航海者> 2、亲属称谓 3、核心家庭 4、成丁礼 5、“船货运动” 6、摩尔根 7、语言的谱系分类

往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训诂学真题

往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训诂学真题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解释的正误,在答题纸相应位置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1.《左传·定公四年》:“楚人为食,吴人及之。奔,食而从之。”按:当云“楚人奔,吴人食而从之。”此异例属于省文。 2.保厥美以骄傲兮,保就是恃。 3.师弹指一声云:“会不?”云:“不会。” 会:能。 4.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顾:回头。 5.斗二十一,井二十五,南北相觉四十八度。 觉:差。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6.训诂学的内容,有如下两点:一、______,二、______。 7.清代训诂大师______,始撰《古书疑义举例》一书,檃括古书异例凡______例,可谓集大成之作。 8.训诂学的作用,大体上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指导语文教学,二、______,三、______。 9.我国传统的语言学(旧称______)大体上包括三个部分,即:______、文字学、训诂学。 10.学习和研究训诂所应掌握的基本观点包括:一、______,二、______,三、唯物的观点。

11.出现在秦汉之际的______一书,是第一部成系统的训诂专著。 12.东汉经学大师郑玄除了作《毛诗笺》外,还撰写了______、______、______三部著作,合称《三礼注》。 13.隋唐时期汇集群书音义的专书,最著者为唐初______的《经典释文》。 14.元代卢以纬______一书专门研究虚词的用法,是我国第一部虚词词典。 15.王念孙、王引之,世称高邮王氏父子,称他们的四部主要著作为高邮王氏四种,即:______、______、《经义述闻》、《经传释词》。 16.对《释名》的研究,主要著作有毕沅的______,王先谦的______。 三、解释下列训诂术语(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7.义训 18.互训 19.读如 20.互文见义 21.对文 四、解释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2.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肉: 23.内无怨女,外无旷夫。 旷: 24.多人,不能无生得失。 得失: 25.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 存:

2020年1月自考试卷及答案解析浙江训诂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训诂学试题 课程代码:00819 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义训 2.貌 3.读如 4.反训 5.对文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训诂学的作用,大体上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________,二、________,三、________。 2.东汉经学大师郑玄除了作《毛诗笺》外,还撰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著作,合称《三礼注》。 3.根据词的声音线索,探索词义的由来,这种训诂方式叫做________,亦称________。 4.改字的术语________、________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的,又称做“破读”。 5.训诂的起源,应该上溯到________,这一点大家的意见是一致的。 6. 清代汇释虚词的工具书,有刘淇的________和王引之的________。 7.几个字展转相训,意义相同,谓之________。 8.《说文解字注》是清代训诂学家________的代表作。 9. 学习和研究训诂应掌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基本观点。 10.对《广雅》的研究,主要著作有________的《广雅疏证》、又《补正》,________的《广雅义疏》。 三、辨识下列各题解释的正误(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空穴:孔穴。 2.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 得失:得与失,犹成败。 3.偶以形佳骨娴,皮媚色称。() 1

复旦考研文化人类学真题2008-2016

文化人类学(2008年) 科目:文化人类学总分:150分 一、名词解释(任选四题,每题5分): 濡化(enculturation) 涵化(acculturation) 结构性暴力(structural violence) <<努尔人>> (The Nuer) 萨皮尔 - 沃尔夫假设 (Sapir-Whorf hypothesis) 泰勒(E. B. Tyler) 二、简答题(任选四题,每题10分): 1) 举例说明互惠(reciprocity) 关系的三种形式。 2) 简述人类学视野中文化的几个基本特征。 3) 以本尼迪克特 (Benedict) 的 <<菊与刀>>为例,谈谈你对人类学田野研究中伦理问题的看法。 4) 简述亲族(kinship)研究对于人类学学科的重要性。 5) 什么是特定语境中的“代码转换”(code-switching)? 田野工作者为何要关注这一现象? 6) 简述文化相对主义对于人类学田野研究的意义。 三、论述题(共二题,每题20分): A 请在下列二题中任选一题: 1) 以你对人类学学科的理解,阐述文化人类学对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和公共政策研究的意义。可适当引用人类学理论和民族志(ethnography) 经典案例加以说明。 2) 在人类学家眼中,一个目不识丁的老农是否比大学教授的“文化程度”要低?为什么?可适当引用人类学理论和民族志( ethnography) 经典案例加以说明。 B 请在下列二题中任选一题: 1) 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相比,人类学的研究视角有无独特之处?如有,请说明有那些独特之处?可适当引用人类学理论和民族志( ethnography) 经典案例加以说明。

题目 人类学

2002年考试科目:中国民族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5*7) 1.经济文化类型 2.家支制度 3.氏族外婚 4.主妇平均分食制 5.民族识别 6.东巴文 7.火把节 8.干栏 二. 问答题 1.简述民族学的主要研究方法(13) 2.简述中国民族宗教的现状(13) 3.以中国民族志材料说明婚姻家庭演变的各个阶段的特点(17) 4.试述文化与民族的关系(17) 中山大学2003人类学试题科目:人类学概论 一.复选题(4*2.5,多选,选对才得分) 1.人类的进化过程中_____。 a.颌部越来越前突 b.脑容量越来越大 c.眉嵴逐渐变弱 d.颏部逐渐出现 2.进化的机制包括_____。 a.隔离、随机婚配 b.突变、自然选择 c.适应、调节 d.遗传漂变,基因流动 3.调节是群体通过行为反应和生理反应对付环境压力的过程,包括_____。 a.气候调节 b.温度调节 c.行为调节 d.发育调节 4.上颌骨可分为五部分,即_____。 a.上颌体,额突 b.牙槽突,枕突 c.腭突,颧突,牙槽突 d.上颌突,颞突 二.名词解释(8*5) 1.涵化 2.库拉圈 3.家庭 4.人种 5.显性性状 6.伯格曼法则 7.渐变群分布 8.《中镇》 三.解答题(3*10) 1.简述美国历史学派人类学的基本观点 2.简述萨皮尔-沃尔夫假说 3.简述格尔兹的文化解释学基本观点 四.论述题 1.现在许多人喜欢选择吉祥数字,试运用人类学的理论分析这一现象。(25) 2.评述你所读过的一本费孝通先生的人类学著作。(25) 3.试述高原气候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以及人类对高原气候的生理调节机制。(20) 2003年考试科目:中国民族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10*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