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MOTO参数详解(中文版)

MOTO参数详解(中文版)

MOTO参数详解(中文版)
MOTO参数详解(中文版)

M厂家参数及算法指导书(V1.0)

(仅供内部使用)

拟制:

审核:

审核:

批准:

修订记录

目 录

33

1.41 启用由于干扰引起的切换..................................................321.40 干扰带边界..............................................................311.39 频段间切换允许..........................................................311.38 小区间切换允许..........................................................301.37 平均周期................................................................301.36 立即指配方式............................................................291.35 跳频序列号..............................................................291.34 切换最小间隔时间........................................................281.33 紧急呼叫开关............................................................281.32 级别早送控制............................................................271.31 上行非连续发送..........................................................271.30 定向重试优选............................................................261.29 定向重试允许............................................................261.28 下行非连续发送..........................................................251.27 下行质量原因切换允许....................................................251.26 下行电平原因切换允许....................................................241.25 距离切换门限参数........................................................241.24 干扰电平切换门限参数....................................................231.23 接收质量切换门限参数....................................................221.22 接收电平切换门限参数...................................................221.21 接收质量功率控制上限参数................................................211.20 接收质量功率控制下限参数................................................211.19 接收电平功率控制上限参数................................................201.18 接收电平功率控制下限参数................................................191.17 拥塞原因的切换边界......................................................191.16 小区重选参数指示........................................................181.15 小区重选偏置............................................................171.14 小区重选滞后............................................................161.13 小区禁止限制............................................................151.12 小区接入禁止............................................................141.11 接入等级控制...........................................................131.10 公共控制信道配置........................................................131.9 BTS 功率控制允许..........................................................121.8 BTS 功率控制间隔..........................................................111.7 基站识别码................................................................101.6 寻呼信道复帧数............................................................91.5 接入准许保留块数...........................................................81.4 质量和拥塞原因的切换边界...................................................81.3 频段优选模式...............................................................71.2 优选频段...................................................................71.1IMSI 结合和分离允许 (7)

1 Motorola 参数解释.................................................................

70

2.2Motorola 每一种切换算法判决和流程...........................................

692.1Motorola 的切换算法的特点...................................................692 Motorola 切换算法研究总结 ......................................................611.83 MOTOROLA 参数表.......................................................601.82 缩略....................................................................581.81 参数说明附录............................................................571.80 等待指示................................................................571.79 上行质量原因切换允许....................................................561.78 上行电平原因切换允许....................................................561.77 上行接收质量功率控制上限................................................551.76 下行接收质量功率控制上限................................................551.75 上行接收电平功率控制上限................................................541.74 下行接收电平功率控制上限................................................531.73 发送分布时隙数..........................................................521.72 临时偏置................................................................511.71 启用SDCCH 信道上的切换.................................................511.70 允许接入的最小接收电平..................................................501.69 呼叫重建允许............................................................491.68 无线链路超时............................................................491.67 功率控制指示............................................................481.66 启用功率预算切换........................................................481.65 功率递减步长............................................................471.64 功率递增步长............................................................471.63 惩罚时间................................................................461.62 预选小区数..............................................................451.61 允许的网络色码..........................................................441.60 多频段指示..............................................................431.59 控制信道最大功率电平....................................................431.58 功率控制允许...........................................................421.57 功率控制间隔...........................................................411.56 移动台最大距离..........................................................411.55 移动台距离处理允许......................................................401.54 移动台最大发射功率......................................................401.53 基站最大发射功率........................................................391.52 最大重发次数............................................................381.51 全速率信道最大队列长度..................................................371.50 链路故障................................................................371.49 上行接收质量功率控制下限................................................361.48 上行接收质量切换门限....................................................361.47 下行接收质量功率控制下限................................................351.46 下行接收质量切换门限....................................................351.45 上行接收电平功率控制下限................................................341.44 上行接收电平切换门限....................................................341.43 下行接收电平功率控制下限................................................331.42 下行接收电平切换门限....................................................

87

4.2.9 切换失败率...........................................................

864.2.8切换成功率...........................................................864.2.7SDCCH 业务量.........................................................864.2.6SDCCH 射频丢失率.....................................................854.2.5SDCCH 阻塞率.........................................................854.2.4TCH 业务量............................................................844.2.3TCH 掉话率............................................................834.2.2TCH 阻塞率............................................................834.2.1呼叫建立成功率.......................................................824.2常用话务统计项介绍........................................................824.1话务统计项分类............................................................824话务统计项简要介绍.............................................................813.5功率递减步长..............................................................813.4功率递增步长..............................................................793.3功率控制判断..............................................................793.2功率控制算法选择参数......................................................793.1功率控制允许参数..........................................................793 功率控制.......................................................................772.4高级切换算法(AHA ).......................................................762.3Motorola 900M 切换算法的小结................................................752.2.4功率预算切换(PBGT)...................................................752.2.3距离切换(TA).........................................................722.2.2上下行电平的切换.....................................................702.2.1上下行质量的切换(包括干扰)............................................

M厂家参数及算法指导书

关键词:参数描述切换算法功率控制

摘要:为了指导工程师开展第三方优化工作及网络配合工作,特对M厂家的参数、切换算法、功率控制进行介绍说明。

1Motorola参数解释

1.1IMSI结合和分离允许

原名:attach_detach

定义

IMSI分离过程是指移动台向网络通告它正从工作状态进入非工作状态(通常指关机过程),或SIM卡已从移动台中取出的过程。网络在收到移动台的通告后将指示该IMSI用户处于非工作状态,因此以该用户作为被叫的接续请求将被拒绝。与分离过程相应的是IMSI结合过程,它是指移动台向网络通告它已进入工作状态(通常指开机过程),或SIM卡再次被插入移动台。移动台重新进入工作状态后将检测当前所在位置区(LAI)是否和最后记录在移动台中的LAI相同,若相同则移动台启动IMSI结合过程,否则移动台启动位置更新过程(代替IMSI结合过程)。网络接收到位置更新或IMSI结合过程后,将指示该IMSI用户正处于工作状态。

参数attach_detach用于通知移动台,在本小区内是否允许进行IMSI结合和分离过程。

格式

attach_detach的取值有2种,即0或1。0表示不允许移动台启动IMSI结合和分离过程;1则表示移动台必须启用结合和分离过程。

传送

attach_detach包含于信息单元"控制信道描述"中,在每个小区广播的系统消息3上传送。

设置及影响

attach_detach标志通常应设置为1,以便在移动台关机后网络不再处理以该用户为被叫的接续过程,这样不仅节约了网络各个实体的处理时间,还可以大大节约网络的许多资源(如寻呼信道等)。

注意事项

attach_detach的设置必须注意:在同一位置区的不同小区其attach_detach设置必须相同。因为,移动台在attach_detach为1的小区中关机时启动IMSI分离过程,网络将记录该用户处于非工作状态并拒绝所有以该用户为被叫的接续请求。若移动台再次开机时处于它关机时的同一位置区(因此不启动位置更新过程)但不同的小区,而该小区attach_detach设置为0,因此移动台也不启动IMSI结合过程。在这种情况下,该用户将无法正常成为被叫直到它启动位置更新过程。

1.2优选频段

原名:band_preference

定义

对于多频段组网、小区重叠覆盖的地区,根据每个小区的工作频段、容量大小、业务量大小及各小区的功能差异,营运者一般都希望移动台优先切换到某频段的小区。参数"优选频段"决定了某个小区内的移动台作小区间切换时优选的目标频段。

格式

此参数的取值为整数,定义如下:

1:PGSM

2:EGSM

4:DCS1800

8:PCS1900

传送

此参数为内部使用。

设置及影响

在多频段应用的环境下,参数"优选频段"的取值与各个频段中的业务量有关。在目前GSM网上,正引入GSM1800系统与GSM900系统共同组网。由于在组网初期,GSM1800系统的业务量很小,一般希望移动台能尽可能地工作于该频段上。因此该参数设置"4"为宜。

注意事项

只有在系统具有多频段小区间切换功能时此参数设置才有效。此外,如果参数

band_preference_mode=0,此参数无意义。

1.3频段优选模式

原名:band_preference_mode。

定义

在多频段组网的地区,根据各个频段的容量、业务量和功能差异,营运者一般都希望多频段的移动台能优先使用某些频段。参数"频段优选方式"决定了系统采用的让移动台使用优选频段的方式。

格式

此参数的取值范围是0~6的整数,定义如下:

0:正常切换时,基站系统只尝试把移动台切换到信号最强的邻区;

1:指配业务信道时,基站系统尝试把移动台指配到信号最强的优选频段邻区,在正常切换时,基站系统只尝试把移动台切换到信号最强的邻区;

2:正常切换时,基站系统首先尝试把移动台切换到信号最强的优选频段的邻区;

3:指配业务信道时,基站系统尝试把移动台指配到信号最强的优选频段邻区,在正常切换时,基站系统尝试把移动台切换到信号最强的优选频段的邻区;

4:指配业务信道时,基站系统对频段没有特殊要求,但随即进入监视状态,一旦发现有合适的优选频段的邻区,就切换到该邻区,在监视状态下如发生正常切换,基站系统尝试把移动台切换到信号最强的优选频段的邻区;

5:指配业务信道时,基站系统尝试把移动台指配到信号最强的优选频段邻区,如果这种指配不可行,基站系统进入监视状态,一旦发现有合适的优选频段的邻区,就切换到该邻区,在监视状态下如发生正常切换,基站系统尝试把移动台切换到信号最强的优选频段的邻区;

6:当小区发生拥塞,在指配业务信道时,基站系统尝试把移动台指配到信号最强的优选频段邻区,如果这种指配不可行,基站系统进入监视状态,一旦发现有合适的优选频段的邻区,就切换到该邻区,在监视状态下如发生正常切换,基站系统尝试把移动台切换到信号最强的优选频段的邻区。

传送

此参数为内部使用。

设置及影响

在多频段应用的环境下,参数"频段优选模式"的取值与各个频段中的业务量有关。在目前的GSM网上,正引入GSM1800系统与GSM900系统共同组网。由于在组网初期,GSM1800系统的业务量很小,一般希望移动台能尽可能地工作于该频段上。因此该参数设置"5"为宜。

注意事项

只有在系统具有多频段小区间切换功能时此参数设置才有效。

1.4质量和拥塞原因的切换边界

原名:bounce_protect_margin。

定义

当切换是由于信号质量或拥塞原因引起时,该参数作为一个门限值来防止相邻两个小区之间可能出现的乒乓切换。

格式

此参数的取值为0~127的整数。

传送

此参数为内部使用。

设置及影响

此参数设置过小,可能会引起相邻小区间的乒乓切换,造成网络资源浪费;如设置过大,可能使正常的切换不能进行,导致网络性能的下降。一般情况下建议设置为8左右。在运行的网络中应定期测量质量或拥塞原因的切换情况,并以此为根据适当调整bounce_protect_margin的数值。

注意事项

无。

1.5接入准许保留块数

原名:bs_ag_blks_res。

定义

每个小区的公共控制信道(CCCH)实际上由接入准许信道(AGCH)和寻呼信道(PCH)组成。对于不同的公共控制信道配置,每个BCCH复帧(含51个帧)中包含的CCCH信道消息块数是不同的。CCCH信道是准许接入信道和寻呼信道公用的,当同时有PCH消息和AGCH消息需发送时,系统优先发送PCH消息。为了防止PCH流量较大时,AGCH消息的阻塞,网络规定在CCCH信道消息块数中有一部分是保留给准许接入信道专用的。

参数"接入准许保留块数(bs_ag_blks_res)"用以表示每个BCCH复帧中CCCH信道上为 AGCH保留的消息块数。

格式

bs_ag_blks_res的值表示每个BCCH复帧中为AGCH的保留块数,其取值范围为:

?若CCCH与SDCCH不共用物理信道:0~7

?若CCCH与SDCCH共用物理信道:0~2

传送

bs_ag_blks_res包含于信息单元"控制信道描述"中,在每个小区广播的系统消息中传送。

设置及影响

当小区中的信道组合情况一旦确定,参数bs_ag_blks_res实际上是分配AGCH和PCH在 CCCH上占用的比例。网络操作员可以通过调整该参数来平衡AGCH和PCH的承载情况。在调整时可以参考下列原则:

?bs_ag_blks_res的取值原则是:在保证AGCH信道不过载的情况下,应近可能减小该参数以缩短移动台响应寻呼的时间,提高系统的服务性能。

?bs_ag_blks_res的一般取值建议为1(CCCH与SDCCH共用一个物理信道)、2或3(其它CCCH组合情况)。

?在运行网络中,统计AGCH的过载情况适当调整bs_ag_blks_res。

注意事项

无。

1.6寻呼信道复帧数

原名:bs_pa_mfrms。

定义

根据GSM规范,每个移动用户(即对应每个IMSI)都属于一个寻呼组(有关寻呼组的计算参见GSM规范05.02)。在每个小区中每个寻呼组都对应于一个寻呼子信道,移动台根据自身的IMSI计算出它所属的寻呼组,进而计算出属于该寻呼组的寻呼子信道位置,在实际网络中,移动台只"收听"它所属的寻呼子信道而忽略其它寻呼子信道的内容,甚至在其它寻呼子信道期间关闭移动台中某些硬件设备的电源以节约移动台的功率开销(即DRX的来源)。寻呼信道复帧数是指以多少复帧数作为寻呼子信道的一个循环。实际上该参数确定了将一个小区中的寻呼信道分配成多少寻呼子信道。

格式

bs_pa_mfrms由3比特组成,其编码定义下表1。

bs_pa_mfrms

表1 参数bs_pa_mfrms的编码

传送

bs_pa_mfrms包含于信息单元"控制信道描述"中,在每个小区广播的系统消息中传送。

设置及影响

根据CCCH、bs_ag_blks_res和bs_pa_mfrms的定义,可以计算出每个小区寻呼子信道的个数:当CCCH与SDCCH共用一个物理信道时:

(3-bs_ag_blks_res)×bs_pa_mfrms。

当CCCH不与SDCCH共用物理信道时:

(9-bs_ag_blks_res)×bs_pa_mfrms。

由上述分析可知,当参数bs_pa_mfrms越大,小区的寻呼子信道数也越多,相应属于每个寻呼子信道的用户数越少(参见GSM规范05.02寻呼组计算方式),因此寻呼信道的承载能力加强(注意:理论上寻呼信道的容量并没有增加,只是在每个BTS中缓冲寻呼消息的缓冲器被增大,使寻呼消息发送密度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更均匀)。但是,上述优点的获得是以牺牲寻呼消息在无线信道上的平均时延为代价的,即bs_pa_mfrms越大使寻呼消息在空间段的时间延迟增大,系统的平均服务性能降低。可见,bs_pa_mfrms是网络优化的一个重要参数。

网络操作员在设置bs_pa_mfrms时建议参考下列原则:

?bs_pa_mfrms的选择以保证寻呼信道不发生过载为原则,在此前提下应使该参数尽可能小。

?一般建议:对寻呼信道负载很大的地区(通常指话务量很大的区域),bs_pa_mfrms设置为

8或9(即以8个或9个复帧作为寻呼组的循环);对寻呼信道负载一般的地区(通常指话务量适中的区域),bs_pa_mfrms设置为6或7(即以6个或7个复帧作为寻呼组的循环);对寻呼信道负载较小的地区(通常指话务量较小的区域),bs_pa_mfrms设置为4或5(即以4个或5个复帧作为寻呼组的循环)。

在运行的网络中应定期测量寻呼信道的过载情况,并以此为根据适当调整bs_pa_mfrms的数值。

注意事项

由于同一个位置区(相同LAC)中任何一个寻呼消息必须同时在该位置区内的所有小区中发送,因此同一位置区中每个小区的寻呼信道容量应尽可能相同或接近(指最终计算出每个小区的寻呼子信道数)。

1.7基站识别码

原名:bsic。

定义

在GSM系统中,每个基站都分配有一个本地色码,称为基站识别码(bsic)。若在某个物理位置上,移动台能同时收到两个小区的BCCH载频,且它们的频道号相同,则移动台以bsic来区分它们。在网络规划中,为了减小同频干扰,一般都保证相邻小区的BCCH载频使用不同的频率,而蜂窝通信系统的特点决定了BCCH载频必然存在复用的可能性。对于这些采用相同BCCH载频频率的小区应保证它们的bsic的不同,如图1所示。

图1 bsic选取示意图

图中小区A、B、C、D、E和F的BCCH载频具有相同的绝对频道号,其它小区则采用不同的频道号作为BCCH载频。一般要求小区A、B、C、D、E和F采用不同的bsic。当bsic的资源不够时,应优先考虑它们中相近的小区采用不同的bsic。以小区E为例,若bsic的编号资源不够,应优先考虑小区

D和E、B和E、F和E之间采用不同的bsic,而小区A和E、C和E之间可采用相同的bsic。

基站识别码(bsic)由网络色码(NCC)和基站色码(BCC)组成,如图2所示。bsic在每个小区的同步信道(SCH)上发送。其作用主要有:

?移动台收到SCH后,即认为已同步于该小区。但为了正确地译出下行公共信令信道上的信息,移动台还必须知道公共信令信道所采用的训练序列码(TSC)。按照GSM规范的规定,训练序列码有八种固定的格式,分别用序号0~7表示。每个小区的公共信令信道所采用的TSC序列号由该小区的BCC决定。因此bsic的作用之一是通知移动台本小区公共信令信道所采用的训练序列号。

?由于bsic参与了随机接入信道(RACH)的译码过程,因此它可以用来避免基站将移动台发往相邻小区的RACH误译为本小区的接入信道。

?当移动台在连接模式下(通话过程中),它必须根据BCCH上有关邻区表的规定,对邻区BCCH载频的电平进行测量并报告给基站。同时在上行的测量报告中对每一个频率点,移动台必须给出它所测量到的该载频的bsic。当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下,即某小区的邻区中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小区采用相同的BCCH载频时,基站可以依靠bsic来区分这些小区,从而避免错误的切换,甚至切换失败。

?移动台在连接模式下(通话过程中)必须测量邻区的信号,并将测量结果报告给网络。由于移动台每次发送的测量报告中只能包含六个邻区的内容,因此必须控制移动台仅报告与当前小区确实有切换关系的小区情况。bsic中的高三位(即NCC)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网络运营者可以通过广播参数"允许的NCC"控制移动台只报告NCC在允许范围内的邻区情况。

格式

bsic的格式为:NCC-BCC,取值范围为0~63。

NCC取值范围为:0~7。

BCC取值范围为:0~7。

传送

bsic在每个小区的同步信道(SCH)上传送。

设置及影响

在许多情况下,不同的GSMPLMN采用了相同的频率资源,而它们的网络规划却又有一定的独立性。为了保证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使具有相同频点的相邻基站有不同的bsic,一般规定相邻GSMPLMN选择不同的NCC。

中国的情况比较特殊。严格地说,提供的GSM网络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GSM网络,尽管中国下属有众多的当地移动局,但他们属于同一个运营者。然而,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实现完全意义上的统一管理是相当困难的。因此整个GSM网络按地区划归各省、市的移动局(或相当的机构)管理。而各地的移动局在进行网络规划时是相对独立的。为了保证各省市边界地区使用相同BCCH频率的基站具有不同的基站识别码(bsic),中国各省市的NCC应统一协调。

基站色码(BCC)是bsic的组成部分,它用于在同一个GSMPLMN中识别BCCH载频号相同的不同基站。其取值应尽可能满足上述要求。另外按照GSM规范的要求,小区中广播信道(BCCH)载频的训练序列号应与该小区的基站色码(BCC)相同。通常生产厂商应保证该一致性。

注意事项

必须保证使用相同BCCH载频的相邻或相近小区具有不同的bsic,尤其当某小区的邻区集合中有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小区采用相同的BCCH载频时,必须保证这两个小区有不同的bsic,应特别注意各省、市交界处小区的配置情况,否则可能造成越区切换失败。

1.8BTS功率控制间隔

原名: bts_p_con_interval。

定义

功率控制过程从开始到功率控制的效果被检测到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连续二次功率控制之间必须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否则会导致系统的不稳定,甚至产生掉话。

参数"BTS功率控制间隔(bts_p_con_interval)"即用于设定在功率控制动作间的最小时间间隔。

格式

bts_p_con_interval的取值范围为0~31的整数,以2个SACCH复帧为单位。

传送

bts_p_con_interval用于控制基站系统的内部行为,仅在OM信道上传送,不出现在Um接口上。

设置及影响

bts_p_con_interval的设置以最小为目标,但必须考虑功率控制机制所用的闭环的环路延时以及功率控制平均参数的设置。

注意事项

bts_p_con_interval不能取小于1的数值,否则容易引起系统的不稳定。

1.9BTS功率控制允许

原名: bts_power_control_allowed。

定义

为了在一定的通信质量下,尽量减小无线空间的干扰,GSM系统中一般都具有 BTS的功率控制能力。功率控制是否运用则可以通过设置参数"BTS功率控制允许(bts_power_control_allowed)"来确定。

格式

bts_power_control_allowed可以设置为0或1。1表示BTS可以采用功率控制过程;0表示BTS不采用功率控制。

传送

bts_power_control_allowed用于控制基站系统的内部行为,它仅在相关的OM信道中传送,而不出现在Um接口上。

设置及影响

建立一个优化的网络,应该采用BTS的功率控制,即bts_power_control_allowed应设置为1。

注意事项

无。

1.10公共控制信道配置

原名: ccch_conf

定义

在GSM系统中公共控制信道主要包含准许接入信道(AGCH)和寻呼信道(PCH),它的主要作用是发送准许接入(即立即指配)消息和寻呼消息。在每个小区中所有业务信道共用CCCH信道。根据小区中业务信道的配置情况和小区的话务模型,CCCH信道可以由一个物理信道承担,也可以由多个物理信道共同承担,且CCCH可以与SDCCH信道共用一个物理信道。小区中的公共控制信道采用何种组合方式,由公共控制信道配置参数(ccch_conf)决定。

格式

参数ccch_conf由3比特组成,其编码方式由表2确定。

表2 公共控制信道配置编码表

传送

ccch_conf包含于信息单元"控制信道描述"中,在每个小区广播的系统消息中传送。

设置及影响

在上述表格中,当CCCH信道使用一个物理信道且与SDCCH共用时,CCCH的信道容量最小;当CCCH使用一个物理信道且不与SDCCH共用时,其次;其它情况时,CCCH使用的物理信道数越多,其容量越大。

ccch_conf的配置是由营运部门根据小区的话务模型决定的,通常在系统设计阶段就已经确定。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话务模型目前仍然是一个正在研究的学术问题,这种模型与小区的位置、地理环境等有密切的关系。根据一般的经验,对于小区中的TRX数为1个或2个的情况,建议公共控制信道的配置采用一个基本物理信道且与SDCCH共用;小区中的TRX数为3个或4个的情况,建议公共控制信道的配置采用一个基本物理信道且不与SDCCH共用。对于小区中的TRX数超过4个的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

注意事项

必须注意:小区中ccch_conf的设置必须与小区公共控制信道的实际配置情况一致,即首先确定小区的公共控制信道的配置,而后确定ccch_conf的数值。

1.11 接入等级控制

原名: cell_bar_access_class。

定义

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营运者希望在某些特殊区域中禁止全部或部分移动台发出接入请求或寻呼响应请求。例如,在某些地区出现紧急状态或某个GSM公用陆地移动网发生严重故障等等。因此,GSM规范(02.11)规定一般给每一个GSM用户(一般用户)分配一个接入等级。接入等级分为等级0至等级9等十种,它们储存于移动用户的SIM卡中。对于一些特殊用户GSM规范保留有5个特殊的接入等级,即等级11至等级15。这些等级通常具有较高的接入优先级。特殊用户同时可以拥有一个或多个接入等级(11~15之间),它们的接入等级同样储存于用户的SIM卡中。接入等级的分配如下:

等级 0~9:普通用户;

等级 11:用于PLMN的管理等;

等级 12:安全部门应用;

等级 13:公用事业部门(如:水、煤气等);

等级 14:紧急业务;

等级 15:PLMN职员。

接入等级为0~9的用户,其接入权力同时适用于归属的PLMN和拜访的PLMN;接入等级为11和

15的用户,其接入权力仅适用于归属的PLMN;接入等级为12、 13、14的用户,其接入权力适用于归属PLMN所属的国家区域内。

接入等级为11~15的用户比接入等级为0~9的用户具有较高的接入优先级,但在接入等级0~9之间以及在接入等级11~15之间,接入等级数值的大小并不表示接入优先级的高低。

格式

接入等级控制参数由16比特组成,分别为C0~C15,以比特映射的方式分别对应于15个接入等级(其中C10表示紧急呼叫允许)。某一比特为0表示不允许具有相应接入等级的移动台接入本小区,否则,则允许接入。必须注意Ci的值不影响移动台的小区选择和重选过程。(参见GSM规范03.22第3.5.3节)。

传送

接入等级控制参数包含于信息单元"RACH控制参数"之中,在每个小区广播的系统消息中周期发送。

设置及影响

C0~C15(不包括C10)可以由网络操作员设定,一般情况下这些比特应被设置成1。合理地设置这些比特对网络的优化具有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下列方面:

1.在基站的安装、开通过程中或在对某些小区的维护测试过程中,操作员可以将C0~C9设置为0,以强行禁止普通用户的接入从而减小对安装工作或维护工作的不必要影响。

2.在一些业务量很高的小区,忙时会出现拥塞现象,表现为RACH冲突次数较高、AGCH流量过载、Abis接口流量过载等等。在GSM规范中,有许多方式处理过载与拥塞现象,但大多数方式会影响设备资源的利用率。网络操作员可以采用设置适当的接入控制参数(C0~C15)来控制小区内的业务

量。例如当小区出现业务量过载或拥塞时,设置某些Ci为0,强制这些接入等级的移动台不可以接入本小区(Ci的改变对正在通信过程中的移动台没有影响),从而减少小区内的业务量。上述方式的缺点在于使某些移动台得到"不公平"的待遇,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周期地改变小区中C0~C9的数值,如以五分钟为间隔,交替允许接入等级为奇数和偶数的移动台接入。

注意事项

紧急呼叫允许(C10)不受参数cell_bar_access_class设置的影响,要禁止紧急呼叫,必须设置参数emergency_class_switch为1。

1.12小区接入禁止

原名: cell_bar_access_switch。

定义

在每个小区广播的系统消息中有一比特信息指示该小区是否允许移动台接入,即小区接入禁止(cell_bar_access_switch)。

格式

小区接入禁止可以设置为1或0。0表示允许移动台在本区接入,1则表示不允许移动台接入本小区(实际上是否允许移动台接入本小区是由参数"小区接入禁止"和"小区禁止限制"同时决定的,参见第?节)。

传送

小区接入禁止包含于信息单元"RACH控制参数"之中,在每个小区广播的系统消息中周期发送。

设置及影响

小区接入禁止比特是网络操作员可以设置的参数。通常所有的小区均允许移动台接入,因此该比特置为0。但在特殊情况下,营运者可能希望某个小区只能用于切换业务,这种要求可以通过设置该比特为1来实现(cell_bar_qualify需为0,参见第?节)。如图3所示。

区域A 

图3小区接入禁止示意图

假设图中区域A(图中的阴影部分)为繁忙区(大城市商业区等),为了在有限的频率资源下提高该区域的接入性能通常采用微蜂窝的覆盖方式。同时为了使移动台在高速移动时减少越区切换的次数,通常采用双层网的概念,即建立基站A(容量可以较小)覆盖整个区域A。一般情况下,移动台均工作于微蜂窝中(可以设置小区的优先级和适当的重选参数来达到此目的),当移动台在通话过程中高速移动时,网络将强制移动台切换至基站A。若通话完毕时移动台恰好停留在基站A附近且处于微蜂窝小区的边缘,由于基站A的信号质量将远远优于微蜂窝基站的信号(如图所示),根

据GSM规范的规定,移动台不会启动小区重选过程,因此移动台将无法返回微蜂窝小区中。由于基站A的容量一般都较小,上述情况的发生会导致基站A的拥塞。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将基站A的小区接入禁止位设置为1,即禁止移动台直接接入基站A,只允许切换业务进入基站A的覆盖区。

注意事项

小区接入禁止仅用于一些特殊的场合,一般的小区该参数应该设置为0。

1.13 小区禁止限制

原名: cell_bar_qualify。

定义

对于小区重叠覆盖的地区,根据每个小区容量大小、业务量大小及各小区的功能差异,营运者一般都希望移动台在小区选择中优先选择某些小区,即设定小区的优先级,这一功能可以通过设置参数"小区禁止限制"来实现。

格式

小区禁止限制可以取值1或0。小区禁止限制与参数"小区接入禁止"(参见第?节)共同组成小区的优先级状态,如表3.

表3小区优先级

在上述表格中有一个例外,即当下列条件同时满足时,小区选择优先级和小区重选状态应为正常:?小区属于移动台归属的PLMN

?移动台处于小区测试操作模式

?小区接入禁止为1

?小区禁止限制为0

?接入控制等级15被禁止

传送

小区禁止限制包含于信息单元"小区选择参数"中,在每个小区广播的系统消息中周期发送。

设置及影响

在通常情况下,所有的小区应设置优先级为"正常",即cell_bar_qualify=0。但在某些情况下,如:微蜂窝应用、双频组网等,运营者可能希望移动台优先进入某种类型的小区,此时网络操作员可以将这类小区的优先级设为"正常",而将其它小区的优先级设为"低"。

移动台在小区选择过程中,只有当优先级为"正常"的合适小区不存在时(所谓合适是指各种参数符合小区选择的条件,即C1>0且小区没有被禁止接入等),才会选择优先级较低的小区。

下述的两个范例说明了合理应用参数cell_bar_qualify的意义。

注意事项

在用小区优先级为手段对网络优化时需注意,小区禁止限制仅影响小区选择,而对小区重选不起作用。因此要真正达到目的必须结合使用小区禁止限制和C2。

在MOTOROLA设备中当参数cell_reselect_param_ind不等于1时不能改变参数cell_bar_qualify。

1.14 小区重选滞后

原名: cell_reselect_hysteresis。

定义

移动台进行小区重选时,若原小区和目标小区属不同的位置区,则移动台在小区重选后必须启动一次位置更新过程。由于无线信道的衰落特性,通常在相邻小区的交界处测量得到的两个小区的

C2值会有较大的波动,从而使移动台频繁地进行小区重选。尽管移动台两次小区重选的间隔时间不会小于15秒,但对位置更新而言15秒的时间是极其短暂的。它不但使网络的信令流量大大增加、无线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并且由于移动台在位置更新的过程中无法响应寻呼,因而使系统的接通率降低。为了减小这一问题的影响,GSM规范设立了一个参数,称为小区重选滞后。要求邻区(位置区与本区不同)信号电平必须比本区信号电平大,且其差值必须大于小区重选滞后规定的值,移动台才启动小区重选。

格式

小区重选滞后由3比特组成,3比特编码的意义示于表4。

表4 小区重选滞后参数编码

传送

小区重选滞后包含于信息单元"小区选择参数(CellSelectionParameter)"中。该信息单元在每个小区广播的系统消息中周期发送。

设置及影响

选择合适的小区重选滞后电平对网络优化有重要的意义。

小区重选滞后通常建议设置为8dB或10dB。在下列情况下建议作适当的调整:

?当某地区的业务量很大,经常出现信令流量过载现象,建议将该地区中属于不同LAC的相邻小区的小区重选滞后参数增大。

?若属于不同位置区的相邻小区其重叠覆盖范围较大时,建议增大小区重选滞后参数。

?若属于不同LAC的相邻小区在邻接处的覆盖较差,即出现覆盖的"缝隙"时,或这种邻接处地理位置处于高速公路等慢速移动物体较少的地区,建议将小区重选滞后参数设置在2~6dB之间。

注意事项

除非常特殊的情况外,建议该参数不要设置为0dB。

1.15 小区重选偏置

原名: cell_reselect_offset。

定义

由无线信道质量引起的小区重选以参数C2作为标准。C2是基于参数C1并加入一些人为的偏置参数而形成的。加入人为影响是为了鼓励移动台优先进入某些小区或阻碍移动台进入某些小区,通常这些手段都用来平衡网络中的业务量。

影响参数C2的因素除C1之外,还有以下三个因素,即:小区重选偏置(cell_reselect_offset,以下简称CRO)、临时偏置(temporary_offset,以下简称TO)和惩罚时间(penalty_time,以下简称PT)。

CRO为一量值,它表示对C2的人为修正值。TO表示对C2的临时修正值。所谓临时是指它仅在一段时间内对C2发生作用。而这段时间则由参数PT确定。

格式

CRO由6

传送

参数cell_reselect_offset在每个小区广播的系统消息中传送。

设置及影响

CRO的调整需结合参数TO和PT共同进行,其的调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对于业务量很大或由于某种原因使小区中的通信质量较低时,一般希望移动台尽可能不要工作于该小区(即对该小区具有一定的排斥性)。这种情况下,可以设置PT为31,因此参数TO失效。C2的数值等于C1减CRO,因此对应于该小区的C2值被人为地降低,从而使移动台以该小区作为重选的可能性降低。此外,网络操作员根据对该小区的排斥程度,可以设置适当的CRO。排斥越大,CRO越大,反之,CRO越小。

第二,对于业务量很小,设备利用率较低的小区,一般鼓励移动台尽可能工作于该小区(即对该小区具有一定的倾向性)。这种情况下,建议设置CRO在0~20dB之间,根据对该小区的倾向程度,设置CRO。倾向越大,CRO越大,反之,CRO越小。

第三,对于业务量一般的小区,一般建议设置CRO为0,PT为640秒从而使C2=C1,也即不对小区施加人为影响。

注意事项

上述参数的调整必须注意下列问题。

?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不建议设置CRO的数值超过25dB,因为过大的CRO会使网络发生一些不稳定的现象。

?上述参数的设置是基于每个小区的,但由于参数C2的性质与邻区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设置这些参数时必须注意相邻小区之间的关系。

在MOTOROLA设备中当参数cell_reselect_param_ind不等于1时不能改变参数cell_reselect_offset。

1.16小区重选参数指示

原名: cell_reselect_param_ind。

定义

小区重选参数指示用于通知移动台是否采用C2作为小区重选参数及计算C2的参数是否存在。

格式

小区重选参数指示可以取值1或0,1表示移动台应从小区广播的系统消息中提取参数来计算C2的值,并用C2的值作为小区重选的标准;0则表示移动台应以参数C1作为小区重选的标准(相当于

C2=C1)。

传送

小区重选参数指示在小区的广播信道上发送。

设置及影响

网络操作员可以决定小区重选参数指示的数值,若相应小区采用C2作为小区重选标准则该参数必须设置为1,否则为0。

注意事项

无。

1.17 拥塞原因的切换边界

原名:congest_ho_margin。

定义

当服务小区发生拥塞时,基站系统可以把部分移动台切换到邻区,使网络的业务量均匀地分布,达到优化网络的目的。但这种切换必须以保证切换后的通信质量为前提。

参数"拥塞原因的切换边界"表示,只有当移动台接收的邻区电平和服务小区电平之差超过该参数设定的数值时,该邻区才可能成为切换的目标小区。

格式

此参数的取值为-63~63的整数,以1dB为步长。当参数设为最大值时表示该邻区不允许拥塞原因的切换。

传送

此参数为内部使用。

设置及影响

该参数的设置主要用于网络局部的业务量较大时的优化。通常情况下拥塞原因的切换后都会使通信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对于业务量不出现或很少出现过载的地区,应设置参数为63,即不采用由于拥塞原因引起的切换。

对于局部区域经常性出现业务负荷过载的地区,应启用拥塞原因引起的切换。相邻小区业务量的差距越大,参数设置的数值应越低,反之则越高。一般情况下,为了使移动台更容易发生切换,该参数的值应低于正常的切换边界。建议该参数设置于-10~0之间。

注意事项

该参数一般不宜设置过小(低于-10),否则会影响通信质量。

1.18接收电平功率控制下限参数

原名:decision_1_n1/decision_1_p1。

定义

当服务小区的下行接收电平低于一定门限时,网络应启动功率控制过程,提高基站的发信功率,以使移动台能维持一定的通信质量。

当服务小区的上行接收电平低于一定门限时,网络应启动功率控制过程,提高移动台的发信功率,以维持一定的通信质量。

参数decision_1_n1表示在启动接收电平原因的功率控制前,至少需测量得到decision_1_n1个平均值。

参数decision_1_p1表示在decision_1_n1个平均值中至少需有decision_1_p1个平均值小于参数

l_rxlev_ul_p(上行)或参数l_rxlev_dl_p(下行)规定的门限值。

格式

decision_1_n1的取值范围为:1~31;

decision_1_p1的取值范围为:1~31。

传送

decision_1_n1和decision_1_p1用于控制基站系统的内部行为,仅在相应的OM信道中传送,不在Um接口上出现。

设置及影响

decision_1_n1的设置:decision_1_n1的取值与小区覆盖范围的无线信道传播质量有关,为了减小衰落的影响,一般的取值建议为3~5。

decision_1_p1的设置:一般建议decision_1_p1设置在decision_1_n1的2/3左右。

注意事项

decision_1_n1必须大于或等于decision_1_p1。

1.19 接收电平功率控制上限参数

原名:decision_1_n2/decision_1_p2。

定义

当服务小区的下行接收电平高于一定门限时,网络应启动功率控制过程,降低基站的发信功率,以尽量减小无线信上的干扰。

当服务小区的上行接收电平高于一定门限时,网络应启动功率控制过程,降低移动台的发信功率,以减小无线信道干扰。

参数decision_1_n2表示在启动接收电平原因的功率控制前,至少需测量得到decision_1_n2个平均值。

参数decision_1_p2表示在decision_1_n2个平均值中至少需有decision_1_p2个平均值大于参数

u_rxlev_ul_p(上行)或参数u_rxlev_dl_p(下行)规定的门限值。

格式

decision_1_n2的取值范围为:1~31;

decision_1_p2的取值范围为:1~31。

传送

decision_1_n2和decision_1_p2用于控制基站系统的内部行为,仅在相应的OM信道中传送,不在Um接口上出现。

设置及影响

decision_1_n2的设置:decision_1_n2的取值与小区覆盖范围的无线信道传播质量有关,为了减小衰落的影响,一般的取值建议为3~5。

decision_1_p2的设置:一般建议decision_1_p2设置在decision_1_n2的2/3左右。

注意事项

decision_1_n2必须大于或等于decision_1_p2。

数字楼宇无线对讲系统摩托罗拉方案

数字楼宇无线对讲系统摩托罗拉方案

数字通信楼宇覆盖项目 设 计 方 案 北京斯玳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04-30 1.工程概况描述 无线通信作为商业重要的指挥通信手段,不但为商业的应急工况提供应急信息发布手段,而且在日常安保和物业工作中也是提高信息传递的重要手段。

根据以往经验,商业大楼结构牢固,且为金属框架或者钢筋混泥土,多层结构设计,建筑物屏蔽作用强。另外在这种强电磁环境,要求通信系统有很高的抗干扰能力,同时又不能对自动控制设备构成干扰,特别是在紧急情况下,通话相对集中,保证通话顺畅,是商业保障的重要环节,因此大楼需要能提供高密度,高话音质量及高可靠性的无线通信网络,实现物业安保各部门间的高度协调配合,提高沟通效率、简化工作流程、保障高效率的工作。 专业数字无线通信领域,国际上主要的通信标准有TETRA,DMR,P25等,DMR数字系统指挥调度功能强大、高安全稳定可靠性,及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特别是在一定覆盖范围内用户容量大的情况下,无疑DMR系统是最适合用户使用,本系统是基于DMR标准的无线数字对讲通信系统。 1.1.需求分析 根据用户对覆盖系统建设的要求,我们认为系统应满足以下几点: 1、网络覆盖要求 1)系统为楼宇及在其所属范围内提供无线通信服务。 2)本工程新建系统为两个中继台(4信道)商业专用无线数字通信网,覆盖范围是整个办公区/商业区内部及室外巡视区域,要求实现同时4个通话组通话互不干扰,边沿通信概率大于90%,工作频段待定。

3)业务量 ●无线用户数:50台 ●通话组:4组 2、通信质量要求 (1)可接入率:室内的95%的时间可接入网络 (2)无线阻塞率:≤5% (3)呼叫建立时间:<500ms (4)系统接通率≥95% (5)无线信道拥塞率:≤5% 1.2.系统设计依据 系统在设计中遵循以下标准: -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42-1981 -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79-1985 - 《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GB55037- -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 - 《电子设备机柜通用技术条件》GB/T15395-1994 -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YD 5137- - GB/T 9410- 《移动通信天线通用技术规范》 - GB/T 15491- 《移动通信双工器电性能要求及测量方法》- GB/T 15842-1995 《移动通信设备安全要求和实验方法》- 《综合布线系统项目设计规范》 GB50311— -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 GBJ42-81

系统参数配置说明书

系统参数配置说明书

一、浏览器使用建议 本系统建议使用IE浏览器,若使用IE8浏览器请将浏览器设置为非兼容模式。使用IE8兼容模式上传附件页面会出现如下图所示: 正常界面如下图所示,出现“”按钮可正常使用。 设置步骤如下: 1.打开IE浏览器,点击右上角的“”按钮。如下图所示:

2.将兼容性视图的勾选去掉,如下图所示: 二、下载安装Flash插件 在本系统中上传附件时出现如下界面的情况时,需要下载Flash插件并且安装。 安装成功后重启IE浏览器,上传附件页面出现“”按钮时可正常使用。 三、将“申报系统”设为信任站点(若系统可正常使用,可不进行设置) 1、打开IE浏览器,并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显示界面如下图所示:

2、点击浏览器的菜单条“工具—〉Internet选项”,其界面如下图所示: 3、选中“安全(标签)—〉受信任的站点—〉站点”,其界面如下图所示:

将输入框中输入“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定实验室申报管理系统”的网址(如: https://www.doczj.com/doc/629079344.html,/lab/),并点击“添加”按钮,该网址进入下面的列表框中,最后点击“确认”按钮。 注意:在输入网址前,应该取消Checkbox的选中状态。 4、设置“受信任站点”的安全级别; 在Internet选项窗体中选择“安全(标签)—〉受信任的站点—〉自定义级别”,出现的界面如下图(右)所示: 请按照下面的要求,对“ActiveX控件和插件”进行安全设置: ActiveX控件自动提示:启用

●对标记为可安全执行脚本的ActiveX控件执行脚本:启用 ●对没有标记为可安全的ActiveX控件进行初始化和脚本运行:启用 ●二进制和脚本行为:启用 ●下载未签名的ActiveX控件:提示 ●下载未签名的ActiveX控件:启用 ●运行ActiveX控件和插件:启用 后面的内容保持现状,不进行调整。 提示:针对“ActiveX控件和插件”,仅对“下载未签名的ActiveX控件”为“提示”,其余全部为“启用”状态。 点击“确认”按钮,会弹出确认对话框,选中“是”,并在“Internet选项”窗体中点击“确认”按钮,则设置立即生效。 至此,信任站点的设置全部完成。 四、设置Word格式附件的打开方式(若系统可正常使用,可不进行设置) 1、打开“资源管理器”或“我的电脑”并在菜单中选择“工具—〉文件夹选项”, 如下图所示:

[整理]MOTO摩托罗拉系统文件精简.

来自白鸽 版权声明:本文的所有软件功能皆由白鸽男孩逐一分析每个程序的源代码得出结论,因此详尽程度非同一般。网上如有雷同,则纯属抄袭本文。 本文从11月7日至11月13日耗时6天完成,更新无数次,将自带的357个程序全部分析及撰写完毕,是白鸽有史以来花费时间和功夫最多的手机教程。按本文精简后,你手机里system文件夹的剩余空间会高达63MB,自带桌面的功能表只有28个程序(其中包括Root Explorer和授权管理在内),手机启动时间只要35秒,完全可用空间为520MB。 本文所列出的程序均为手机维系正常功能运作所必须的程序(颜色为黑色的不可删除,颜色为粉红色的程序为可以删除的普通自带程序,颜色为青色的程序为可以删除的桌面挂件,桔红色为系统自动更新的相关程序,如无需系统自动更新可以删除,棕红色为车载坞站、多媒体坞站和笔记本坞站这类和坞站相关程序,可根据有没有相关坞站来删除,紫色表示当你不想要自带的社交类程序和电子邮件时可以删除的程序,但是如果你删除紫色的任一账户,必须同时将blur_activesync.apk、blur_activesync.odex、BlurContactsSync.apk和BlurContactsSync.odex一起删除,否则无法添加新的联系人,颜色为浅蓝色的为摩托罗拉自带的输入法,你可以在安装第三方输入法的前提下删除,棕灰色表示当你不想要摩托Blur的同步功能时可以删除的程序,颜色为深绿色的程序老手可根据实际需要删除,但新手请勿试)。 AccountAndSyncSettings.apk、AccountAndSyncSettings.odex 账户与同步设置 用于添加、删除账户、更改账户密码及同步谷歌账户(包括日历、通讯录等)。 AdService.apk、AdService.odex 广告服务 用于展示MobAd公司的广告。 ApnSwitcherWidget.apk 手机上网控制 APN快捷切换的桌面挂件。 AdminFeedNotifier.apk、AdminFeedNotifier.odex 管理摘要通知器

摩托罗拉里程碑四代

MOTO里程碑4代真机曝光代号玛莎拉蒂 腾讯数码讯 (水蓝)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各家厂商都加快了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当人们还在惊叹摩托罗拉全球最薄的智能手机Droid RAZR的惊世之薄的时候,摩托罗拉旗下另一经典系列的第四代里程碑手机便已经在网络上首次泄露了真机谍照。 代号玛莎拉蒂 对于摩托罗拉这款里程碑4代(Droid4)新机,过去曾经在网络上爆出过一些传闻。按照当时的说法,这款手机的开发代号为著名跑车品牌“玛莎拉蒂”,其Droid4代的设计思路就是快。同时预计该机将会拥有4英寸以上的触控屏,支持LTE技术的4G网络,并且会继续沿用无方向键设计的QWERTY键盘。 而从此次曝光的谍照来看,摩托罗拉里程碑4代在外形设计上似乎融合了Droid RAZR 的一些基因元素,尤其是边角部分的处理看起来也是有棱有角,给人锋芒毕露的感觉。尽管现在还没有详细的技术参数被泄露,但该机看起来似乎也采用了超薄设计,有可能成为摩托罗拉智能刀锋时代的另一利器。 4.0英寸触控屏 摩托罗拉里程碑4代还延续了侧滑盖全键盘造型,并且五行的全键盘也如过去传闻所说的那样没有配备方向键。至于人们更关心的触控屏规格方面,此次泄露的信息是将配备4.0英寸Super AMOLED Advanced触控屏,虽然所支持的分辨率还是未知数,但预计应该与摩托罗拉Droid RAZR一样为qHD规格,并且也应该会配备康宁防刮玻璃。 虽然摩托罗拉声称会在六周后升级Android4.0系统,但至少目前曝光的摩托罗拉里程碑4代搭载的是Android2.3.5系统,同时在内置的摄像头规格方面,该机也达到了相当的水准,拥有800万像素摄像头,支持1080p全高清视频录制,并可借助机身侧面的HDMI接口连接到大屏幕显示器或是自家的配件上欣赏高分辨率的视频和照片。 不可更换电池 摩托罗拉里程碑4代(Droid4)还支持基于LTE技术的4G网络,并且为提供视频通话功能还装载了前置摄像头,至于人们更关心的核心硬件配置上,预计该机会延续摩托罗拉Droid RAZR的1.2GHz双核OMAP4430处理器和提供了1GB的RAM容量,可带来流畅的操作感受和使用体验。 该机还加入对摩托罗拉刚刚发布了便携式音乐及健身设备Motoactv的支持,这样用户可以在进行跑步、步行与骑自行车等健身方式的时候通过手机与之相连,统计各种健身数据和利用GPS来定位查询自己的路线。 值得一提的是,或许同样是由于机身纤薄的缘故,该机也如摩托罗拉Droid RAZR那样采用了不可更换电池设计,让该机在整体上给人Droid RAZR侧滑盖版本的感觉。有些可惜

(完整版)联想收购摩托罗拉案例分析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经济管理学院 课程:跨国公司管理 题目:对于联想收购摩托罗拉的研究 姓名:张弛(背景介绍、文档整合、视频下载) 陈盼(理论分析、问题整理) 何洋洋(收购方式)王玉婷(收购评估) 游雪梅(战略分析、PPT整合、参考文献整理) 石真真(结论与思考)陶启航(总结拓展)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班级:83121

目录 1.理论分析 (3) 2.战略管理 (3) 3.背景介绍 (6) 4.收购方式 (8) 5.收购评估 (9) 6.战略分析 (12) 7.结论与思考 (17) 8.总结拓展部分 (19) 9.附录 1 (22) 10.附录 2 (23)

1.理论分析 1.1并购分析 并购类型 按行业关系划分,本案例中的联想并购摩托罗拉是横向并购与纵向并购的综合体。 联想和摩托罗拉处于同一行业,生产同类产品,能够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且摩托罗拉是手机行业的资深前辈,拥有更完善的系统和技术,所以是二者的综合。 1.2并购动机 通过并购,跨国公司能取得协同效益、避税目的,进入新产业新市场,更好的掌握前沿技术、巩固销售市场,避开相关限制性的法律政策,优化资源配置,达到降低生产和运营成本的目的。 摩托罗拉在专利、品牌、合作关系、技术研发等领域都会给联想带来一定价值,这是促使联想收购摩托罗拉的重要动机。 2.战略管理 企业战略”是企业对发展方向、长期目标及其实现路径的系统认识和统一行动(三性:长期性、全局性和竞争性)。 “战略管理”则是企业实施其战略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的活动过程,是企业管理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 四种跨国经营战略的主要特征 明确 宗旨 目标 定位 战略 选择 战略 实施 战略 评估 反馈(战略调整) 核心业务 界定 业绩 外部环境 激励机制 战略目标

MOTOROLA公司内部控制标准

MOTOROLA内部操纵标准1.0一般操纵要求 2.0收人周期 3.0采购周期 4.0工资周期 5.0制造周期 6.0融资周期 8.0计算机系统操纵

一、序言 自1979年,摩托罗拉就已正式阐明一项公司完善经营和财务操纵制度的政策。内部操纵标准的产生,以文件的形式证明哈托罗拉始终不渝地遵守适用的法律和规定,实行可靠的经营和财务报告制度,以及保证本公司业务活动和记录的完整。“摩托罗拉内部操纵制度”及与之相关的外部环境的概述如下。 此版标准的颁布,旨在保证操纵标准符合自上一版以来由于不断变化的全球商业环境,新制定的法律规定以及计算机技术和应用的进步使之成为必需的操纵要求。此版亦加强了手册向使用者传达内部操纵标准和准则的有效性。对风险和标准信息进行了修正,以保证在全公司内得以适当地解释和应用。对上一版未包括的业务活动增设了标准。对1989版的重大更改的概要见附录C。 二、目标 正如总裁和财务总监在引言中所述,良好的内部操纵是实现我们

的要紧创意和目标之全然。例如,要达到和超过六个西格玛质量和不断地缩短循环作业周期,不仅在我们的工厂,而且在维修中心,销售中心,行政治理部门以及整个组织,都需要良好的程序治理。运用本文件所述的操纵标准能够有助于消除瓶颈,冗余和不必要的步骤。内部能够防止资源损失,其中包括固定资产,库存,专有资讯及现金。内部操纵能够有助于确保遵守适用的法律和内部规定。按照内部操纵准则定期进行审计,能够确保一个操纵过程始终是受到操纵的。 此文件的目标旨在确保全公司具备差不多的和一致的内部操纵。摩托罗拉内部操纵标准第三版是全公司各职能部门众多摩托罗拉同事不懈努力的成果。其中的操纵标准,是以达到我们内部操纵制度的差不多目标的方式撰写的。这一制度认识到,必需符合我们的客户、股东的期望,遵循我们的法律规定,例如1977年国外反腐败法案(见附录B)和证券交易委员会条例。遵循这些操纵是义不容辞的。摩托罗拉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公司审计部,以及我们各事业总部,集团和分部的财务部门将监察我们对这些标准的遵守。

数字楼宇无线对讲系统摩托罗拉方案

数字通信楼宇覆盖项目 设 计 方 案 北京斯玳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2013-04-30

1.工程概况描述 无线通信作为商业重要的指挥通信手段,不仅为商业的应急工况提供应急信息发布手段,而且在日常安保和物业工作中也是提高信息传递的重要手段。 根据以往经验,商业大楼结构牢固,且为金属框架或者钢筋混泥土,多层结构设计,建筑物屏蔽作用强。另外在这种强电磁环境,要求通信系统有很高的抗干扰能力,同时又不能对自动控制设备构成干扰,特别是在紧急情况下,通话相对集中,保证通话顺畅,是商业保障的重要环节,因此大楼需要能提供高密度,高话音质量及高可靠性的无线通信网络,实现物业安保各部门间的高度协调配合,提高沟通效率、简化工作流程、保障高效率的工作。 专业数字无线通信领域,国际上主要的通信标准有TETRA,DMR,P25等,DMR 数字系统指挥调度功能强大、高安全稳定可靠性,及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尤其是在一定覆盖范围内用户容量大的情况下,无疑DMR系统是最适合用户使用,本系统是基于DMR标准的无线数字对讲通信系统。 1.1.需求分析 根据用户对覆盖系统建设的要求,我们认为系统应满足以下几点: 1、网络覆盖要求 1)系统为楼宇及在其所属范围内提供无线通信服务。 2)本工程新建系统为两个中继台(4信道)商业专用无线数字通信网,覆盖范围是整个办公区/商业区内部及室外巡视区域,要求实现同时4个通话组通话互不干扰,边沿通信概率大于90%,工作频段待定。 3)业务量 ●无线用户数:50台 ●通话组:4组 2、通信质量要求 (1)可接入率:室内的95%的时间可接入网络 (2)无线阻塞率:≤5% (3)呼叫建立时间:<500ms (4)系统接通率≥95% (5)无线信道拥塞率:≤5%

曝光常用系统参数说明

第一部分WAFER EXPOSURE PARAMETERS 如何打开系统参数: ●6型,7型,8型机用命令“Gped sys_ param_file” ●其他曝光机在主界面上选择“SETUP”,再选择“SET SYSTEM PARAMETERS”。 1Judgement for focus shot :on/off 简单说明: 一般情况下,在NIKON曝光程序对应的SHOT MAP 中有两种符号“+”和“* ”。其中 “* ”代表对应的BLOCK的中心在距离圆片边缘3mm以内。曝光时,此BLOCK可以执行AUTO FOCUS 。“+”代表对应的BLOCK的中心在距离圆片边缘3mm以外。曝光时,此BLOCK不可以执行AUTO FOCUS。 “*”对应的SHOT 称为:focus shot。 “+”对应的SHOT 称为:fixed focus shot。 ON:Performs focus shot/fixed focus shot judgment during exposure and determines the shot on the basis of the result. OFF: Sets all the shots for which”+” has been specified on the shot map data of exposure data as fixed focus shots .However,focus shots are judged again. 此参数功能举例说明: 下图产品SS169的曝光图。在曝光时,最右边一列的红色的“*”是经常发生边缘聚焦的位置。(因为此位置距离边缘太近了,在执行AUTO FOCUS 时,容易得到错误的信息)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把“*”改成“+”。并且把系统参数设置为Judgement for focus shot :off. (8型机默认“*”和“+” 之间的区别,不用修改系统参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上述功能NIKON资料:"change a focus shot (*)to a fixed focus shot (+) on the shot map and to skip auto focus operation,set the "judgement of focus shot"system parameter to "off".If it isset to "on" the focus shot change on the shot map is ignored. 2 Shift focus position: intrashot/shot shift 简单说明 当一个BLOCK不能执行AUTO FOCUS 功能时,他就会执行SHIFT FOCUS 。此功能就是用来确定在什么位置执行Shift focus intrashot: Exeuted at a point in the shot where focusing is possible .A new focusing position is set within the area ih the shot where focusing is possible,and then focusing is done there.(After focusing ,the stage retures to the exposure position and exposure the shot is exposed)

摩托罗拉说明书

目录 1 手持终端介绍 1.1 motorola mc3190 2 手持终端日常操作 2.1 充电方法 2.2 开关机、热启动、冷启动 3 手持终端无线网络配置3.1 无线网络配置 4 手持终端联机pc机 4.1 概述 4.2 同步工具安装 4.3 手持终端中文字库安装 5 手持终端键盘功能设置 6手持终端机故障分析 1 手持终端介绍 1.1 motorola mc3190 motorola 讯宝symbol mc3190数据采集终端作为symbol mc3090手持终端的升级替代产 品,mc3190是构建于成功的mc3090之上,mc3190采集器系列分为3100批处理盘点机和包含 无线局域网wifi的mc3190条码采集器两款。 新的摩托罗拉mc3190系列可为公司内部的按键应用提供成本高效的移动性和用户舒适 度。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耐用型 mc3190 提供先进的计算能力以及数据采集能力、增强的安全 性以及企业级的运动传感能力。 motorola 讯宝symbol mc3190数据采集终端性能参数:数据采集选项-1d 激光扫描仪、 1d/2d 成像仪、dpm 内 存 (flash/ram)-128mb ram/256 mb flash 或 128mb ram/512mb flash 处理器 (cpu)-marvell pxa320 @ 624 mhz 操作系 统 (os)-microsoft windows mobile 6.1 classic, microsoft windows ce 6.0 pro 无 线数据通讯: wpan(支持蓝牙技术)-ii 级、v2.1 增强数据速率 (edr), 集成天线 wlan-三重模式 ieee? 802.11a/b/g;经过 ccxv4 认证;支持 ipv6;经过 fips140-2 认 证(仅限mc3190)线性一维条码扫描器: 光学分辨率-最小元素宽度 4 mil 扫描速率-104(+/- 12)次扫描/秒(双向) 使用环境: 环境密封-ip54(2 类) 工作温度--4°至 122° f/-20°至 50° c 跌落规格-在工作温度范围内,多次从 4 英尺/1.2 米高处跌至水泥地面;满足并超过 mil-std 810g 滚落规格-根据 iec 68-2-32,在室温条件下,500 次从 1.64 英尺/0.5 米高滚落(1,000 次) 2.1 充电方法 摩托罗拉的每个手持终端都配了两粒电池,同时配了四位充电座。充电时将电池压入充 电槽,看到充电指示灯(黄色)开始缓慢闪烁后即可。一般充电时间为6 小时,初次充电 在20 到24 小时。 充电器指示灯状态说明如下: 2.2 开关机、热启动、冷启动 开关机:将手持终端在睡眠模式和恢复状态下切换,不会引起数据丢失

FANUC常用系统参数说明

FANUC0 小括号()改为中括号【】将3204中的PAR由0改为1. 释放风扇报警(ALM701)参数PRM8901#0(FAN) O8000-O8999保密设置NE8(NO.3202#0). O9000-O9999保密设置NE9(NO.3202#4). FANUC Series Oi-MD: 在显示器上修改梯图。 按SYSTEM键,按右扩展键几次,直到显示器下面出现[PMCCNF]时,按[PMCCNF]软键,按[设定]软键,在出现的画面上将:编程允许(EDIT ENABLE),内置编程器许可(PROGRA MM ER ENABLE),编辑后保存到快闪存储器(WRITE TO F-ROM (EDIT)), 这三项打开即可修改梯图. FANUC Series Oi-MC : 按SYSTEM 键,按[ > ] 软键几次,当出现[PMCPRM]软键时按此键,按[SETING]软键,在出现的画面上将:EDIT ENABLE置1 WRITE TO F-ROM (EDIT)置1 PROGRAMMER ENABLE 置1 这三项打开即可修改梯图。

这三项只要能置为1 ,就能进入梯图修改,若置不了1,就是有参数封住了,防止别人乱改梯图。对于有密码的梯形图,要输入密码才可以看到,才可以修改。为使用梯形图编辑功能,应该在“PARAMETERS FOR ONLINE MONITOR”中把“RS-232-C”和“F-BUS”选择为“NOT USE”,以使在线监控功能无效。 自动插入顺序号:0000 #5 SEQ 自动插入顺序号增量值:3216 最大主轴转速:3772 加工中心乱刀修正 System------参数-----PNMNET-----数据-----操作-----缩放-----寻找。 旧版本系统D144,主轴25,D145 1POT(1).D146(2)……新版本系统D300主轴25,D301 1POT(1).D302 2POT(2)……

摩托罗拉衰落的真正原因

摩托罗拉衰落的真正原因 80年代世界上最牛的公司之一是摩托罗拉,号称股市印钞机,曾今一句广为人知的口号,”摩托罗拉寻呼机,随时随地传信息”当时摩托罗拉就是寻呼机(又叫BP机)的代名词。 现在摩托罗拉由一个曾经引领通讯技术的领航员,变成一个几乎默默无闻的企业,并且在2011年8月15日被google收购,在终端消费领域当摩托罗拉推出了刀锋系列手机之后就日益衰落。 其实摩托罗拉的衰落可以追溯到铱星计划。这个计划设想来源于前摩托罗拉的一个副总裁巴里·伯蒂格在南美洲度假的时候通讯不便,于是设想在太空发射77颗卫星,建立一个卫星网覆盖全球,于是成立了铱星计划,从而实现随时随地传信息的愿望。铱星计划前后历时十多年在98年的时候组网成功。组网成功运营以后就亏损,摩托罗拉整个项目持续亏损了50多亿美元以后不得不放弃。 从铱星计划的技术上来看,技术性的先进性上肯定没有问题,但是怎么会失败呢?摩托罗拉是工程师创建的,典型的工程师文化的企业,一直以来的成功都是工程师开创的,在物质需求匮乏的年代,摩托罗拉的产品不愁市场,只要能开发出来就能热卖。但是这次有点不同了。 铱星系统的卫星通讯终端一台卖到3000美元,通话每分钟7美元,后来只卖了2万部不到,要实现盈亏平衡需要吸引60-70万用户,客户销售额完全不能支持日常60多颗卫星(后来通过计算只需要66颗卫星就可以实现信号全球覆盖)的日常运行费用。因此不得不提高通讯收费,费用提高导致客户越来越少,最后连贷款的利息都不能偿还,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 因为终端高昂的价格和通讯费用导致其目标客户限定在航海,极地探险和部分特殊人群。客户人群不能有效放大,所以只能提高费用,费用的提高导致目标客户更加少,因此进入了同一个死循环。而在这时候模拟移动通讯技术开始成熟,产品成本和使用成本大幅度降低,直接将卫星通讯的市场需求虹吸过去。技术先进的铱星计划彻底走向死亡。 这种以市场脱节的工程师文化最终害死这家风光的企业。后来听说摩托罗拉还开发过微型耳机,小到只有一颗黄豆大,直接可以装在人的耳洞里面,就这么大一个耳机,包含了信号接收装置,电源,和耳麦等相关系统组成,技术难度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也是相当先进的,但是也是价格不菲。最后的客户市场是FBI等特工组织和部分考试作弊者。 种种一而再,再而三的案例最后导致摩托罗拉这家公司有一个技术领先的通讯企业变成一个市场的弃儿,不得不黯然离场,下嫁给比自己小70岁的企业google。 脱离市场的研发最终将被市场抛弃,摩托罗拉是一个这样典型的案例,现在中国技术型企业,老板很看重研发,将研发工程师的工资比一般工程人员的要高

系统功能要求和主要技术参数

附件: 一、系统功能要求和主要技术参数: (一) 、临床检验信息系统(LIS): 通过与各种检验设备进行连接,实现检验数据的自动采集、自动控制及自动分析,实现检验结果的及时获取与传送。检验系统能从HIS系统取出各科室医生发送的检验申请单,并能将检验报告直接发送到HIS系统和体检系统。具体功能如下: 1.生成检验申请单 (1) 检验科录入检验申请单 (2) 打印样本工作清单 (3) 记录采样者、采样日期、采样时间等 (4) 将HIS 系统中的检验信息转为检验申请单 (5) 将体检系统中的申请转换为检验申单 2.结果处理 (1) 支持键盘录入、修改检验结果,包括单个和成批方式 (2) 支持自动生成计算项目,判定结果高低状态并标示 (3) 支持区别常规报告、急诊报告、打印报告、未打印报告 (4) 可以单个报告审核,也可以批量报告审核 (5) 可以用当前结果与历史结果的比对并图形显示 (6) 可以查询当前医嘱中所有项目结果的比对和图形显示 (7) 可以查询当前患者的所有历史医嘱,并可浏览其中任何医嘱结果 (8) 可以对符合警戒或荒谬范围值的结果进行提示和处理说明 (9) 提供最近一次结果的显示 (10) 可以进行检验图形的处理 (11) 能单个或成批打印各专业检验报告,供临床部门使用 (12) 支持撤销已审定检验报告,并记录撤销人和时间 (13)支持检查结果合并,不同类别检查合并打印 3.标本管理 (1)对分析完的标本原始数据进行存储 (2)根据指定的标本可以定位标本的存储位置 4.仪器连接

(1) 双向通讯,支持单机连多个仪器 (2) 实现数据安全传输 (3) 实现仪器和终端机的分开,改善工作环境 注:要包括软、硬件的与仪器连接。 6.系统管理 (1)操作人员权限分级管理 (2)系统参数设置 (二)、体检系统(PEIS): 1、预约登记 提前预约登记、能完成摄像、打印有照片的体检指引单、打印带相片的体检报告,报告格式可由医院定制。 2、登记管理 可进行个人和团体的登记;可人工输入相关资料,同时支持将预先准备好的体检文件导入数据库(一般为Excel文件)。 3、综合管理 可以通过一个界面完成所有的资料录入。如:体检人员信息、套餐信息、体检结果录入等。 4、表格打印 可根据不同的套餐打印不同的检查表格。 5、条码打印 可根据套餐选择的不同情况,打印相对应的条码。 6、验血拍照 可对登记过的体检人员进行拍照,以避免冒名顶替的情况发生。 7、医生工作站 体检医生可通过权限录入所在体检科室的体检结果。 8、结果录入 可录入所有体检项目的结果。 9、结果批录入 (1、)可快速录入同一体检项目的相同结果。 (2、)可自动接收LIS系统和PACS系统的检查结果。 10、主检审核

Motorola的切换算法整理

MOTOROLA切换算法研究整理 目录 2 1.Motorola 900M切换算法 1.1Motorola 900M的切换算法的特点2 1.2Motorola 900M每一种切换算法判决和流程2 1.2.1上下行质量的切换(包括干扰)2 1.2.2上下行电平的切换6 1.2.3距离切换(TA)9 1.2.4功率预算切换(PBGT)9 1.3Motorola 900M切换算法的小结11 12 2.Motorola 双频网的切换算法 2.1双频网切换算法的概述12 2.2 ALM介绍12 2.3 拥塞缓解14 15 3、微蜂窝切换算法的分类 3.1 微蜂窝切换算法的分类15 3.2AHA(微蜂窝切换算法)切换类型的排序原则:16 18 4、目前存在的疑惑

1.Motorola 900M切换算法 1.1Motorola 900M的切换算法的特点 ?切换类型和优先级从高到低的排序: 上下行质量(ul_rxqual,dl_rxqual,还有包括干扰切换) 上下行电平(ul_rxlev,dl_rxlev) 距离切换(TA) 功率预算切换(PBGT) ?触发条件 每一个触发条件都有一个开关如:ul_rxqual_ho_allowed、dl_rxqual_ho_allowed、 interfer_ho_allowed、ul_rxlev_ho_allowed、dl_rxlev_ho_allowed、ms_distance_allowed、Pwr_handover_allowed 针对每一种切换采用P/N判决 ?C1 准则:也就是M准则,即RXLEV_NCELL(n)>RXLEV_MIN(n)+Max(0,Pa) C2准则:只有在满足C1准则基础上的小区才被进入C2准则的排序,PBGT-HO_Margin>0 1.2Motorola 900M每一种切换算法判决和流程 1.2.1上下行质量的切换(包括干扰) ?上下行切换算法的切换判决流程: 如下图1 先判断是否允许上行质量的切换(ul_rxqual_ho_allowed),如果允许,再判断在decision_1_N6、decision_1_P6中,Rxqual_UL Average>L_RxQual_UL_H?如果是触发质量差的门限,再判断干扰切换开关是否允许(interfer_ho_allowed),如果允许进行干扰切换,那么就在相应的(N7、P7)里进行判决,比较 RXLEV_UL average>L_RXLEV_UL_IH?如果接受电平大于指定的门限(L_RXLEV_UL_IH)就判断为干扰切换(Set cause =UL_RXQUAL),否则判断为普通的质量差切换。 下行判断也是如此。 图1 上下行质量切换的流程

管理学摩托罗拉案例分析[全稿]

管理学摩托罗拉案例分析[全稿] 管理学摩托罗拉案例分析 目录 一? 基本事件 二?案例分析 三?反思 2011年8月15日谷歌公司宣布与摩托罗拉移动签署最终协议,将以每股40美元的现金收购后者,总价约125亿美元。2012年2月14日谷歌收购摩托罗拉获欧盟和美国批准。事件回顾 摩托罗拉公司(Motorola Inc3>.),原名Galvin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成立于1928年。1947年,改名为Motorola,从1930年代开始作为商标使用。总部设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绍姆堡,位于芝加哥市郊。 v3 (2004) ME511(2010) XT882(2011) 摩托罗拉因在无线和宽带通讯领域的不断创新和领导地位而闻名世界,曾经摩托罗拉和诺基亚以及爱立信并称为世界通信三巨头,也是世界财富百强企业之一,拥有全球性的业务和影响力。 重要成就 发明第一款商用手机(1984) 发明第一款GSM数字手机 发明第一款双向式寻呼机(1995) 发明第一款智能手机(1999)

发明第一个无线路由器 “百年老店”摩托罗拉为什么做出被年仅13岁的谷歌收编的决定呢, 环境因素 组织自身的因素 决策问题的性质 决策主体的因素 决 策 的 影 响 因 素 社会环境分析: 1.智能手机的强势崛起,改变了世界手机行业的格局,以及手机市场阵营对抗处于白炽化的状态 2.当今世界手机品牌众多,竞争激烈,打破了摩托罗拉控制市场的格局,市场走向了多元化竞争局面,而且摩托罗拉的市场份额下滑 3.手机市场不再是只以技术为核心,而是以消费者的不同消费需求为中心开发相应的手机系列,迎合购买者的消费心理 4.谷歌在平台、地图、应用等方面的雄厚积累,将为摩托罗拉手机的研发、生产甚至渠道产生较大促进作用。 5.手机消费者追求个性化,不仅仅将手机作为沟通的工具,更把手机看作传达自己个性和情感的媒介

银联POS终端系统参数设置说明

POS终端系统参数设置需求 一系统管理参数设置 统一用户名:99 ;默认密码:12345678 。进入系统管理菜单设置系统参数。如图所示: 1.商户参数设置 按数字键“1”进入商户参数设置。设置顺序依次为: (1)商户号(15位数字,非TMS版程序修改后需输入安全密码才能保存) (2)中文商户名(40字节文本数据) (3)英文商户名(20字节文本数据) (4)终端号(8位数字,非TMS版程序修改后需输入安全密码才能保存)

(5)子应用名称(20字节文本数据) 2.交易控制管理 按数字键“2”进入交易控制管理菜单,显示二级菜单如下: 2.1交易开关控制 按数字键“1”进入交易开关控制菜单,显示子菜单如下:

2.1.1 传统类交易开关控制 按数字键“1”进入传统类交易开关控制,用以控制是否屏蔽相关交易。控制内容依次为: (1)消费 (2)消费撤销 (3)退货 (4)余额查询 (5)预授权 (6)预授权撤销 (7)预授权完成请求 (8)预授权完成通知 (9)预授权完成撤销 (10)离线结算 (11)结算调整 2.1.2电子现金类交易开关控制 按数字键“2”进入电子现金类交易开关控制,用以控制是否屏蔽相关交易。控制内容依次为:

(1)接触式电子现金消费 (2)快速支付(非接电子现金消费) (3)电子现金指定账户圈存 (4)电子现金非指定账户圈存 (5)电子现金现金充值 (6)电子现金充值撤销 (7)电子现金脱机退货 2.1.3电子钱包类交易开关控制 按数字键“3”进入电子钱包类交易开关控制,用以控制是否屏蔽相关交易。控制内容依次为: (1)电子钱包消费 (2)电子钱包指定账户圈存 (3)电子钱包非指定账户圈存 (4)电子钱包现金充值 2.1.4分期付款类交易开关控制 按数字键“4”进入分期付款类交易开关控制,用以控制是否屏蔽相关交易。控制内容依次为: (1)分期付款消费 (2)分期付款消费撤销

摩托罗拉公司进入中国已经十多年

摩托罗拉公司进入中国已经十多年,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其成功归功于许多因素,但很重要的一条是摩托罗拉把本土化列为公司在华发展四大战略之一,并且把它溶入所有业务之中。总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研发本土化 摩托罗拉在华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把世界上先进的技术带入了中国,并且积极推进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本地化,加强与中国在研发上的合作。截止目前,摩托罗拉在华投资的8家合资企业,设在天津的生产基地和18家研发中心均引进了摩托罗拉公司的先进技术设备和一流产品,为在中国生产出世界一流的产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海摩托罗拉寻呼机有限公司于1995年建立的时候,引进的是当时最新的FLEX 高速寻呼机技术。FLEX技术是摩托罗拉公司研究开发的。与传统制式寻呼机相比,这种制式的高速率寻呼机的用户容量增加了五倍,抗干扰能力增加10倍,电池寿命增加五倍,还能大大减少信号误差,改善接受信息的可靠性。经过三年时间的技术跟踪对比,FLEX技术已被国家有关部门正式确定为中国高速寻呼体制标准。 摩托罗拉于1996年成立杭州摩托罗拉移动电话用户机有限公司和杭州摩托罗拉移动电话系统有限公司,这两家企业均引进了摩托罗拉世界领先的技术,生产码多分址移动电话的系统设备和用户手机。这是中国最早的码多分址(CDMA)合资企业,也是摩托罗拉公司在美国境外第一家码多分址工厂。 此外,摩托罗拉公司在中国开展了一系列技术合作项目,其中主要的有:与清华大学合作建立"摩托罗拉北京亚洲制造研究中心",该中心是摩托罗拉在美国本土以外第一个生产技术研究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下属的国家智能计算研究中心合作建立"高级计算机及通讯技术合作实验室",主要从事高级计算机技术的研究开发;与西安大唐电信公司合作,研究与开发CDMA系统;与联想集团合作建立"联想-摩托罗拉研究中心",从事个人计算机研究。 2000年,摩托罗拉还与东方通信和中国华大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宣布联合开发中国的2。5G手机核心技术。据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总裁赖炳荣先生透露,摩托罗拉的半导体事业部准备与南开大学建立合作,共同开发半导体技术的研发,目前这方面的洽谈已有了良好的开端。

考勤系统技术参数功能说明工作原理及厂家的选择

考勤系统技术参数功能说明工作原理及厂家的选择 指纹考勤机与人脸考勤机的区别指纹考勤机与人脸考勤机的区别:指纹考勤机,价格比较低,打卡唯一性强,效率较低;人脸识别考勤机,价格较高,速度较快,差错率高。指纹考勤机适合规模较小的公司,人脸识别系统考勤机适合规模比较大的公司。 指纹考勤机的工作原理指纹考勤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人类指纹的特征,通过对指纹图案采样、特征信息提取并与库存样本相比较的过程来实现身份识别的技术。由考勤机,软件,PC,卡等组成。适用于中,小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单位,中小型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学校等。.可与多奥智能电梯控制、门禁、智能通道、智能消费、在线巡更等实现智能一卡通。 人脸考勤机好不好人脸考勤机好,人脸识别系统考勤机适合规模比较大的公司。多奥智能考勤系统是以智能卡感应或者指纹技术为基础的,由考勤机,软件,PC,卡等组成。产品特点:1.软件界面良好,操作简单2.强大的数据处理及报表输出功能3.高精度的内部时

钟4.支持多种考勤方式:IC卡、EM卡、ID卡、T5557卡、CPU卡、指纹,卡+指纹,人脸识别等5.可与多奥智能电梯控制、门禁、智能通道、智能消费、在线巡更等实现智能一卡通。 智能考勤机生产厂家智能考勤机生产厂家深圳市多奥,是专注于IC卡电梯,电梯IC卡,电梯门禁,智能通道、考勤、消费、巡更等智能一卡通系统(ID卡,CPU卡,指纹,卡+指纹)研究、开发、制造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多奥智能考勤系统是以智能卡感应或者指纹技术为基础的,由考勤机,软件,PC,卡等组成。适用于中,小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单位,中小型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学校等。产品特点:1.软件界面良好,操作简单2.强大的数据处理及报表输出功能3.高精度的内部时钟4.支持多种考勤方式:IC卡、EM卡、ID 卡、T5557卡、CPU卡、指纹,卡+指纹等5.可与多奥智能电梯控制、…

摩托罗拉系统 大数据营销的“拼图游戏”

摩托罗拉系统大数据营销的“拼图游戏” 电子商务、社交网络是大数据最先触及的产业,一方面是由于它们从一开始就具有业务前线化(FOT,Front Office Transformation)的思维,另一方面是由于它们的数据来得相对容易。如果从数据采集的角度看,大数据最先影响互联网企业,其次是善于利用互联网的企业。大数据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思维,它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组织决策。大数据对决策者的影响力,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大数据应用迈出的步伐。 不同的企业对大数据有不同的理解,但是需要注意一点,过去所谓的数据决策分析,实际上是利用那些与决策相关的数字来分析,不能等同于今天的大数据分析。从逻辑上理解,数字是结果,大数据是预见。大数据分析除了需要用到相关的数字,还需要其它表面上毫无关联的数据,需要海量的碎片化信息。 如何在海量数据中洞察每一个客户,并精准地预测他们的需求?我们在探寻大数据先行者的过程中发现,企业对大数据的理解各不相同,因而大数据的实施过程也千差万别。摩托罗拉系统(中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潘益对本刊记者表示,包括摩托罗拉系统在内,“探寻”正是大多数企业所处的状态。

在潘益眼里,大数据分析类似玩“拼图游戏”。“信息呈碎片化孤立存在时就像废纸,将碎片尽可能地收集到一起,并用一种方式将它们‘拼’起来,拼出来的图像还需要很好地解读出来,然后指导下一步决策。”潘益认为,大数据分析要基于“收集、拼接和解读”这三个过程。其中,技术在收集和拼接过程中起很大的作用,但是在最关键的解读部分,除了需要技术以外,还需要和业务密切结合。 对于专注于企业业务的摩托罗拉系统来说,利用大数据的方法洞察客户,是其迈向大数据时代的第一步。据潘益介绍,摩托罗拉系统目前拥有一套自动化的营销平台,其职责是尽可能多地收集数据,通过一套流程去清洗数据并加以分析,最后将分析结果输出给销售管理系统。同时,销售管理系统也会自动化地将销售的结果会返回到市场营销平台,用以改进前面的流程。营销平台在对接销售管理系统的时候,“开始设置的标准可能并不合适,通过一段时间的跟踪来发现什么样的标准能够让销售人员事半功倍。”潘益说。 如何让数据为更好地为业务服务?潘益提到了摩托罗拉系统关注的3个P――People(人才),Platform(技术平台),Process(流程)。这里的“人才”,是指既懂技术又懂业务的跨界人才,能够根据业务建立模型来解读“拼图”,让大数据具有实际意义的人。“技术平台”自不必说,“流程”也很重要,不仅在抓取线下数据时需要设计合理的流程,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