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识规矩颂》第10讲(上)

《八识规矩颂》第10讲(上)

《八识规矩颂》第10讲(上)

玄奘大师造

净戒法师讲授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顶礼西天东土历代祖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如虚空般无边无际的众生得到究竟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请大家发起殊胜菩提心。

在菩提心的摄持之下,今天我们接着学习大唐慈恩三藏法师玄奘大乘天所造的摄《成识》以无遗,统相宗而无外的,堪称一大藏教之关钥的《八识规矩颂》。

《八识规矩颂》分为三大部分:第一,解释题目;第二,介绍作者;第三,解释论文。我们现在进入到第三科的学习,第三科分为总述和正释论文。现在我们讲总述,总述,我们现在在讲总述三量,总说三量。

上面介绍了量以及现量,接下来就讲现量有哪些分类。现量就分为根现量、意现量、自证现量,还有瑜伽现量,一般就分为这几种量。

根现量又叫做根识现量。根现量、意现量这些属于根识现量。那么根识现量就是我们现在凡夫地中,有的时候对此称之为观现世量,就是我们生活在轮回世间,我们先天这些众生都有自己的根识,根识能够测知内外的这些法,而且是现量的无分别的取自相的方式了知。

然后说这个瑜伽现量,就是超越了观现世量的境界,超出了我们凡夫的境界,所以将现量,又分为观现世量的凡夫现量,以及超越了凡夫的瑜伽修行人的现量。

首先我们看根现量,根现量符合上面所讲到的现量的所有的特征。根现量又称之为五根识的现量,也就是说,指依靠眼、耳、鼻、舌、身这五根,五根与五境相对的时候生起的五识,那么这五识了达这五境,是以取自相的方式,无分别的方式,亲证亲知的,叫做根现量。

根,又分为浮尘根和净色根,浮尘根就指我们五根中,彼此大家互相可以看得到的,叫做浮尘根。就比如经中所说的“眼如葡萄朵,耳如新卷叶,鼻如双垂爪,舌如初偃月,身如腰鼓颡”。我们浮尘的眼根,就像葡萄朵一样的;我们的这个耳就像新的嫩叶,我们给它卷起来,新的卷的叶子。我们大家都可以看一看,看不到自己的看看别人。眼睛是什么样的,耳朵是什么样的,我们都是人,看到对方的耳朵就大概知道自己耳朵长什么样,因为我们都是人。当然,如果你看到大象的耳朵,不一定能够知道你的耳朵长什么样。鼻就是双垂爪,像垂下来的爪子一样的。舌头像初的夜月,像初月一般。身如腰鼓颡。这是指浮尘根。它是由色香味触四尘构成,它的体相是很粗大明显的。它没有见闻觉知的作用。这是浮尘根。

然后,浮尘根中有这种清净的净色。今天我们就讲到这个色有污浊的不净的色,有澄清的净色。澄清的净色就像水晶和像一些内外晶莹剔透的一些宝珠一样的,它叫做净色。这个净色根它也属于色法,它是由地、水、火、风这四大造成。质地清净微细,肉眼不可以见,只有天眼才可以见到。它具有发识取境的作用。发起心识,取境的作用。这个浮尘根是净色根的一个所依。它就像盘子一样的,净色根像盘子中的水果一样的,属于能依所依的一个关系。因此我们这个浮尘根破坏之后,净色根也会受到破坏,因为它系属在一块儿,联系在一块儿,也会被破坏。

这个净色根其实跟我们现在一些自然科学、医学中讲到的神经还是有一点点类似。就是一般的肉眼看不到,但是它却存在。那么在真正取境的时候,作为五根识增上缘的主要是净色根。没有得病的,并且没有被外缘破坏扰乱的根,就是正常的根,又叫做明利的根。“明”就是指它的体是净的;“利”是它的作用。只要你有色法就能够取到,这个明利根和所缘境因缘和合的时候生起的识,此时的识就叫做根识现量,或者简称根现量。

根现量是取各自现前境的自相,并且无间带有所缘境行相的识,叫做根现量。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这五识都属于根现量,因为它们这种识都是依靠有色根作为增上缘生起的识,并且是现量的识,叫做根现量。

接下来讲第二种现量,叫做意现量。这个意现量它指与五根识相应的等无间缘所产生的意识,又叫做五同缘意识、五明了意识。它是直接现前了知境自相的一种心识,或者一种量,叫做意现量。

很多人认为五根识属于无分别的,属于现量。一说到意识很多人对这个意识没有好感。认为这个意识就是分别心。说你分别心很重,你这妄想很多呢。并且认为这个意识都是缘总相境,有分别的比量,其实这是有失偏颇的。

意识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明了意识;第二类是独头意识。

明了意识又有五同缘意识和不同缘的意识。我们一般理解的就是不同缘的意识。前五识取到了色声香味触,它的影子谢灭之后,第六意识对它随念、计度分别,它取的是第二念的法,不属于现量。不属于现量取到的自相境。但是跟五识同时生起的明了意识,又叫五俱意识,它是取自相境的。这一点需要搞清楚。

然后,还有意识可以分为明了意识和独头意识。这明了意识与眼耳等前五识同时俱起,对于外境的好恶、长短、方圆等,都能够明了、分别而取。所以这五识称之为明了依,这个识称之为前五识的明了依,又叫做分别依。

它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五同缘意识;第二种是不同缘意识。五同缘意识这个意思是指,与前五识同时生起,并且与前五识缘同一个对境。比如说眼识见青色的时候,这个意识同时缘青色。所以五同缘意识的作用与五识都属于现量,现量取境,取的是自相。第二种,就是不同缘的意识,就是这个意识与五识俱起,并且它是五识的所依,但是它具有自在攀缘的作用,起是可以跟你起,但是,它自己可以有自己的活动范围,它广泛地缘十八界的一切法。比如眼识见到了烟的时候,意识同时缘到了火,这样的作用属于比量缘;比如说眼识见到绳子的时候,意识同时缘到了蛇,这样都属于非量缘的。

刚才说,我们一般理解的这个意识,前五识谢落的影子,第六意识进行加工分别。它对于生起前五识,叫前五识的分别依缘。

接下来讲第二类的意识,上面都叫明了意识,下面讲第二类的意识叫独头意识,独头意识又叫不俱意识,也就是说,它不是跟前五识同时并行生起的,它是单独活动,独行侠,自己来生起,而且广泛地去缘取十八界的意识。独头意识又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定中的独头意识;第二种是散位的独头意识;第三,梦中的独头意识。

这里要清楚,定中的独头意识,名字要注意,定中独头意识;第二,散位独头意识;第三,梦中独头意识。

定中独头意识就是一切定心所相应的意识,定心所,这个定它属于别境心所中的一种心所,对于所缘境心一境性,就是定。第六意识跟这个定心所相应的,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说,我们的心入了定了。这个时候第六意识在活动,独缘定境,唯一缘取定的境。那么这个定它有千差万别,我们在讲奢摩他的时候,有种种所缘的法,所以就有种种不同的境。总而言之,就分为如所有的所缘和尽所有的所缘。

我们的定心所缘如所有的这些境和尽所有的境,心一境性,此时意识与这样的定心所相应,这时我们说心在定中。那么这个时候的独头意识,它是撇开了前五识,单独进入到一种定境中,撇开了前五识,单独在活动,所以叫做定中独头意识。它不与眼耳鼻舌身这五识同缘一个境,因此,此时没有尘境,也就是说没有色声香味触这六尘作为它的对境,它就是一种独头意识。

然后第二个是散位的独头意识,它也是不是与前五识同时而生起的,是一种散乱的意识,这个散乱就和上面的定位意识相对而言,“定”就是心一境性的三摩地,这种心所现行的,

与这种心相应的这个意识叫定中独头意识。这个散位就是不能够入定的散心位,就像我们现在没有禅定的所有凡夫的,不能说不在定中的意识都叫做散位独头意识,因为还有五俱意识、五同缘意识等,这个时候叫做散心位的独头意识,说独头的时候,意思就是不与前五识并行,叫散位的独头意识。它不缘现前的色声香味触这五境,它是散乱纷杂遍计执著种种法,或者缘这个空花,或者缘这个水月,等等这些虚妄的色,或者缘过去,或者缘现在未来的一切法,它的状态既不是处在定中,也不属于梦境中,就是白天的这种散心位的。就是我们遐想,回忆过去,遐想未来,以及想现在这,现在那的这些事情,这些都叫做散位的独头意识。

第三种就是梦中的意识,梦中的独头意识,这种意识它不是直接对的色声香味触的自相的尘,而是通过睡眠,睡眠是一种心所,它能够让我们心昧略为性,就是心暗昧下来,并且心简单起来。那么此时,生起的梦中的独头意识,然后由这种梦中独头意识它就变幻出种种荒诞不经的景象,梦境中见到的种种境界的这种意识,就是梦中的独头意识。

在以上的种种的意识中,虽然五同缘意识和定中意识都属于现量,但是因明中的意现量,应当指五同缘意识。

接下来讲自证现量。上面讲了根现量和意现量。这里的意现量就是意识现量。第六意识现量,简称意现量。

第三,自证现量,又称之为自证分的现量。这个自证现量符合上面开出的现量的六种(永明延寿大师《宗镜录》中讲到的六种)条件,或者《显扬圣教论》中讲到的三种特征的现量。它也是远离了随念分别和计度分别。并且没有错乱,了知自体的一种心识。因为自证现量是了知自体的一种心识。

在这里我们就出现了两个相对的词语,一个是他证识,一个是自证识。他证识,就像我们眼识证知色法,是青、是黄、是赤、是白,这叫做他证识。自证就是这个心识自己证实自己,这叫做自证。

那么自证现量,能够自明自知的心识,也就是说能够自己明了,能够觉知自己的这种心识,它包含了所有的心王和心所。也就是说精神境界中的所有的心理活动,我们佛法中叫做心王和心所。这些心王和心所都具有自证分的现量。这个自证的现量范畴非常的广泛。无论是小乘讲的六识,以及相应的四十六个心所,还是大乘讲的八识以及相应的五十一个心所,它们都有自明自知的这种作用,全部属于自证分的现量。只不过小乘有些宗派不承认,没有安立这个自证分现量。到了大乘的因明或者唯识,都要成立这个自证现量。

具体来讲,这个自证就是不观待他法,能够自我了知的作用,是所有心识有别于无情的土石等不共的一种特征。

我们一说心法,它就有觉知、明了的作用,而且明了是自己明了自己。这一点不同于草木土石,这是精神法、心灵法它不共的一个特征。

我们站在名言中,必须要安立自证分的现量。如果心识它不能够自明自知,也就是说不能够自己明了自己,心识要了知,自己不能了知,此时唯一的一个选择靠他法来了知。这个他法了知有两种情况,我们知道无情法是没有了知的作用,它不可能靠草木土石、瓶子、柱子来了知我们的心识。这个我们直接就可以排斥掉,排除掉。如果这个心识自己不能了知自己,那么它一定是被其他的心识了知。如果这样的话,你比如说我们生起第一刹那的眼识,它自己不能够了知自己,或者依靠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其他识来了知它,或者依靠下一刹那的眼识来了知它。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会犯无穷的过失。第一刹那的眼识自己不能了知自己,如果靠第二刹那的眼识来了知,那么第二刹那的眼识同样它自己不能了知自己,它也需要第三刹那,这样一直就要找无穷无尽的。这个无穷无尽其实就是不能了知的意思。就跟现在假说的无穷大和无穷小一样的。这是假说的,没有实义的。

或者你说你的眼识自己不能了知,依靠鼻识来了知,那么鼻识它又靠什么呢?它要靠舌识来了知,舌识靠什么呢?这样最后都说不清楚了。这样就会有无穷的过失。

或者我们自己心识起了什么念头自己不知道,靠别人的心识来了知。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们成为什么人了?傻子一个。那这样的话,你比如说,你看到了什么你不知道,就会问别人,“哎,你告诉我,我看到什么了?”你听到什么你不知道,“哎,你告诉我,我听到什么了?”人给你打了头上当头一棍,你说:“这是什么感觉啊?请您告诉我,阿弥陀佛。这什么感觉?”

这就是没有自证分就会有这么多过失。甚至我们吃饭就不知道饥饱了,如果不是别人给监控住,那么这样的话会一直撑死都不知道的。以及我们修忏悔的时候,我们没办法自己忏悔。我们不知道自己现在起的善念吗,恶念吗?好心吗?恶心?所以我们没办法忏悔,必须让别人来看。所以,没有自证分现量,那么所有的都混乱了。

因此,必须要承认众生的心识有自己证知自己,眼识看到了什么,眼识它自己知道。你比如说,眼识它生起一个取蓝的眼识,那么这个识自己就自己清楚。不需要其他的识来了知。

心王是这样,心所也是这样的。那现在你生起的是一个贪的心所、嗔的心所、嫉妒的心所、傲慢的心所,这些你自己一定清楚。那有些人说,那为什么有的人他生起傲慢,他不知道自己这叫傲慢?这只能说他不认识傲慢的体相。但是,你给他描述什么叫傲慢的时候,哦,他说原来这叫傲慢。我以为这就叫做自信呢,原来这叫傲慢,是这样的。

如果他当时不知道自己的心态是什么,你以后给他讲傲慢,他永远没办法认识。必须他当时知道了自己的心态是什么,因此我们经常说心知肚明,天地良心,你扪心自问吧。这就是意思让他使用自证分现量了知。

其实我们知道所有的现量,无论根现量也好,意现量也好,瑜伽现量也好,这些所有的现量最终归结到哪儿呢?或者说四种现量还有比量,这些最终归结到什么呢?归结到自证现量上。

你靠比量推知的认识的一个心识,必须是自己自明自知,自己觉知。因此所有的量最终的依据是自证现量。包括诸佛菩萨现量证悟的这叫各别自证的。那么我们也可以说它是究竟的自证分现量。这一点,一点没有问题的。就跟月称菩萨《入中论》中,站在究竟实相之中是离言绝戏,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但是在名言中我们一定要承认有个法性,有个真如,有个实相。然后,我们去抉择实相,对实相有个见解,然后去修,去证。到初地的时候现量亲证。靠什么呢?靠各别自证的智慧。在名言中可以这样讲的。

在《楞伽经》中说:“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正智与如如,摄尽诸大乘。”好象是有这样的一个颂词。

其中就讲到了“如如”就是真如,正智就是了知真如的智慧。这包括在中观宗名言中也必须要这样承认。包括在《入中论》中说,什么叫做胜义呢?由见真境名真谛。那么谁来见呢?佛菩萨来见。哪些佛菩萨来见呢?至少初地菩萨或者六地菩萨来见到的。是不是呢?

那么六地菩萨他见到的,是怎么见到的呢?靠各别自证现量见到的。因此说:自知不随他,寂灭无分别。

大家一定要搞清楚,讲这些非常重要,就是所有的这些量最终归结就是自证现量。因为其余的三种现量,从它明确领受自境的角度安立,但是由谁来证明它领受了自己的境呢?排除了其他有情的心识,和自相续后刹那的心识证知的这两种情况,剩下的只有自明自知的自证现量。

所以一位菩萨入根本慧定,他起定的时候,让他对这个法界生起定解,问,这个法界是什么呢?他会说,是空性离戏的。那么谁来证知的呢?我自明自知的。可以这样来告诉我们。但是真正要进入到那种境界,没有能知所知的。这一点我们在前面已经广大抉择过。

过来是瑜伽现量。“瑜伽”翻译过来是相应。相应就是与实相相应,这里的瑜伽现量指称和实性去实修实证的修行人,叫瑜伽。瑜伽现量指通过一定的修持所产生的,超越了一般众生境界的一种无误了知对境的现量。

瑜伽现量是依靠内道不共的等持,修行所产生的无误了知对境的一种现量。见道以上的圣者才安立瑜伽现量。也就是说小乘的须陀洹以上,大乘初地以上的圣者,他们才拥有真正的瑜伽现量。一旦获得了瑜伽现量,就彻底超出了凡夫外道的平庸的境界。因此我们说,这就叫做超凡入圣。我们一般说凡夫,肉眼凡胎。这个瑜伽现量就是超凡入圣。有了道眼。从此之后进入了凡夫外道根本无法企及的一个高度。因此,在经论中说,瑜伽现量不可思。瑜伽现量不是我们分别心识所能测知的。

这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无现入定的境界。无现的入定境界中,明明了了地领受到人无我和法无我的真如实相。第二种是在有现的后得出定位时,明明了了地领受到森罗万象不思议显现的境界。这种现量符合现量的定义。为什么?远离分别错乱并且了知自相,了知自相的一种心识。

以上我们就讲完了现量,接下来讲比量。

首先我们看一下比量的定义。

比量也是一种无欺的心识,量为无欺识。比量也是一种无欺的心识。也就是说按照真正比量我们了知的这个境,按照比量这个总相境去找自相的时候,一定能够找到。而且跟我们所了知的没有出入。这就是一种无欺的心识,正确的了知,没有错谬。

那么什么叫比量呢?先来解释一下释词。“比”就是比类。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观察、判断、分析、推断,等等的心理活动或者思想行为就是“比”。“量”就是无欺的心识。通过观察、判断、分析、推断,对于这个事物正确了知的一种心识,叫做比量。当然这个观察、判断、分析、推断,要按照正确的方法去推断,也就是下面讲到的真的比量,真比量。就是极成的具足宗因喻这三支的真比量,才叫做比量。

接下来我们讲比量的分类。比量从作用上分为自义比量和他义比量。自义比量又称之为自比量或者自利比量,或者叫做悟自比量。为自比量,就是为了让自己明白所观察的对象它的属性、它的特征,这是为了自己要了知的。或者叫做自利比量,就是这个推断观察的目的是什么呢?利益自己,让自己生起智慧,生起正确的心识。或者悟自比量,让自己明白,让自己觉悟的一种比量,叫做自比量。

第二种他义比量,他义比量又称之为为他比量,利他比量,或者悟他比量,就是阐述能立的因的对与错,从而让立宗者引生比量智的一种比量,换句话来讲,这种比量主要是我们觉悟的这种义理,在他面前进行破立,让他能够明白义理,叫做他义比量。

这个比量也具足能量、所量和量果,能量就是能比量的心识;所量就是所观察的法,量果就是对于这个所观察的对象正确的认识,有一个结果。

首先来看自义比量。

自义比量必须依靠具有三相的因,因是什么呢?因就是根据、理由的意思。因明就是理由明,或者根据明。明其实就是智慧。就是通过推理让我们产生智慧。依靠三相的因,其实直接它翻译就是应当翻译为什么呢?翻译为量学,但是为了尊重过去古德的翻译,就翻译为因明学。也就是说自义比量必须是依靠具有三相的因所产生的对对象正确的认知。

你看比量,量是无欺心识,落在认知上,落在心识上,什么样的一种心识呢?是依靠具足宗因喻这三相的因所产生的对对象的正确的一种认知,落在了认知,落在了心识,量为无欺识。要扣住这个定义。在因明中一般有三支比量,也就是说宗、因、喻。宗就包含了前陈有法和所立宗。这个前陈有法,我们又称之为争议事体或者观察的对象。你比如说,瓶子是无常的,前陈有法就是瓶子,所立宗就是无常。原因、根据就是所作性故,然后比喻可以说如油灯。因就是根据、理由的意思,喻就是比喻,譬喻。那么法称论师等这些因明大师们认为,其中的喻可以归在因上。也就是说,如果能够使用正确的因,就可以生起真实的比量智。因此在《释量论》和《因明入正理论》中都讲到,依靠具足三相的因就可以生起比量智。

因的三相就是遍是宗法性、同品定有性、异品遍无性。这些内容我们先大家熟悉一下,

接触一下,到下半年我们再慢慢地学习。

自义比量它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不可得因的比量,自义比量;第二种果法因的自义比量;第三种是自性因。这三种比量都是真实的比量。除此之外这三因的比量就包含了所有的比量。我们要么依靠不可得来认定这个前陈有法的,确定所立宗,要么依靠果法因。烟因推火,这就是一个果法因,还有自性因,就是说它属于同体相属的,比如所作和无常,这是自性因。

我们简单还是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三因。不可得因有些翻译为未缘到因,就是没有取到,没有缘到的一个因。字面的意思就是说:我们的心识没有缘到所知法,或者说没有生起缘所知法的心识。举例来说,在这个讲堂之中有大象,如果有的话,它一定会被我们的眼识所取到。由于没有见到大象,所以就断定讲堂之中没有大象。这就是说,当具备了能缘的心识,又具备了所缘的物,以及其他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事物一定能够被了知。如果没被了知,那我们就断定这个法是不存在的。这叫做不可得因。这个不可得因又分为现见不可得因和不现见不可得因。这些大家先接触一下。

第二就是果法因。果法因就是以能生所生因果中的果法作为根据,作为理由,来推断因是存在的。又称之为以果待因之因,因为因果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如果出现一个果,那么它的背后一定存在着因。把握了这个规律,我们就可以以了知果法推知尚未了知,你比如说果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我们就可以推断未知的因,这就属于果法因。在《释量论》中说:“因法所有性,若无则不生。”这就揭示了因和果之间必然联系的一种关系。那么我们就可以以现见到的果法来推断它的因的存在。这在自义比量中具足三相的正因,比如说我们非常熟悉的,山上一定有火,以有烟故。以及说他一定证悟了无我智慧。为什么呢?因为他具足漏尽通的缘故。漏尽通是一个果,这个果有了,一定会有一个因,就是无我智慧才能够断尽诸漏。

接下来是自性因,自性因是一种与所立法同体相属的根据。通过它能够推断出宗的成立,或者能够成立宗。所以称之为自性因。比如说声音是无常的,所作性之故。在这个三支量式之中,能立因的所作性和所立的无常属于同体的关系。凡所作性一定无常,凡无常必定是所作性。二者没有差别,这叫做自性因。

那有些说,这个自性因为什么还要推呢?因为我们对于所作性这一个特征了知得比较清楚,但是对于它的刹那无常,我们不清楚。所以,所有的这些比量,都是通过已经了知的来推知未知的,这是比量的一个作用。如果什么都没有知道,任何线索都没有,那纯属什么呢?——猜疑瞎想。

好,今天讲到这里。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毁一切烦恼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有海诸有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