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会展业竞争力分析以郑州市为例

城市会展业竞争力分析以郑州市为例

城市会展业竞争力分析以郑州市为例
城市会展业竞争力分析以郑州市为例

城市会展业竞争力分析

——以市为例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近年来,会展业不但成为了高速增长的新型服务产业,而且日益成为信息交流和商品交易的重要载体,也成为各国各地商务促进的重要载体。市地处中原经济腹地,不仅有着发达的交通,更有丰厚的文化积淀,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优势提高会展业的竞争力,是当前是会展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会展业;竞争力;发展策略

一、会展业及会展业竞争力

会展业是集商品交易、经济技术合作、科学文化交流为一体,兼具信息咨询、招商引资、交通运输、城市建设、商务旅游服务等多种功能的一种新兴产业。会展业素有“城市发展的加速器”之称,有研究表明,会展业对城市的产业效应是1:9,更有学者形象地称“在一个城市里开一次国际会议,就好比有一架飞机在这个城市的上空撒钱”。会展业对城市发展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作为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都市产业,会展业竞争力与城市竞争力有着很大的联系,一个城市的竞争力与会展业的竞争力呈正相关关系。这一点在我国表现更为明显,如、以及,这些城市的会展业的发达与城市竞争力的独特优势是分不开的。会展业的竞争力是一个城市在会展业的竞争和发展中与其它城市相比较具有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该类市场、创造价值的能力。其主要表现在竞争资源和竞争能力两个方面。会展业竞争力所要求的一些特质要素并不是综合竞争力较高的城市就一定具有的,比如说,丰富的旅游资源,

优良的气候资源、深厚的文化背景等。如果在这些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不仅会提升城市的竞争优势,也肯定会提升会展业的竞争力。

二、城市会展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会展业是现代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产业,但不是所有的城市都能够发展好会展业。任何产业在某一城市的兴起、发展都有一些基本因素在起作用.。如果忽视这些因素而盲目发展会展业, 就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会展业的发展必须依托城市的现实基础,特别是城市的产业基础、地理位置、服务基础,只有在充分考虑自身条件的前提下,才能够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恰当、适时地促进会展业的发展。那么,什么样的城市才具有会展业的发展优势和竞争力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一)、城市区位和自然条件

任何经济活动都不可能离开一定的地域空间,会展活动亦如此。优越的地理区位是城市会展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影响城市产业发展的最基本的区位条件,更是会展业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

会展业是对地理区位条件要求极高的产业,会展的发展与兴盛不仅仅要求地理区位条件整体满足其发展需要,还要求所有的地理区位因素都能达到一定的标准。也就是只有在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以及对外交通系统都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会展才有可能在一个城市萌芽、发展。因为由于会展活动的特殊性,尤其是大型的商品交易会等,往往要在短时间之集聚大量的物流、人流,因此运费和交通费就是一项参与者需要认真考虑的重要成本因素,在追求成本最小化的原则下,参与者交通便利的自然区位。而展会举办者往往也会投其所好,选择在自然区位便

利,交通便捷的城市举办会展活动。因此,城市会展业的健康发展需要良好的城市地理区位条件与自然条件。

(二)、城市会展业政策条件

展业政策是会展业发展的重要制度基础,也是会展活动成功举办的基础条件之一。适当的政策可以营造竞争、开放、有序的会展市场环境,扶持、保护会展业的健康发展。如果没有良好的会展政策和制度环境,会展活动就无法举办,因为会展业的高速发展必然离不开政府、行业协会等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这些部门对会展业的发展的推动主要表现为:能够为该地区会展业的发展提供比较完善的配套基础设施;能够为该地区会展业的发展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规划;能够为会展业的发展制定完善的政策法规;能够为会展业的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能够为会展项目的诚信建设、技术、管理等提供支持等。

(三)、城市经济和产业条件

从国外的情况来看,会展业比较发达的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一般都是一个中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中心城市。所以,衡量一个城市是否具备发展会展业的条件,经济环境是考量的首要因素。

发展会展经济要求会展城市有扎实的经济基础,完备的公共基础设施,现代会展基础设施,良好的城市形象,发达的第三产业,便利的交通,便捷的信息流通等。这些都需要经济来支持,因此,无论举办何种会展活动,都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和资金投入。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不可能举办一些大型会展活动。与此同时还要具备产业条件,会展业的发展必然以当地特色产业为依托, 离不开城市及其腹地产业或市场的支撑. 城市的会展业与城市的特色产业存在着依托和推动的双层互动关系. 所以产业优势越明显,品牌效应越大,越容易吸引参展

商和客户,从而提高声誉,扩大影响,从而提高城市会展业的竞争力。(四)、城市会展业相关支撑产业

会展业的发展离不开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旅游业、零售业、金融保险业等相关产业的支撑。

会展活动在聚集大量人流的同时也汇集了大量的物流,需要交通运输和物流体系作支撑,为会展活动提供具有后勤保障功能的服务;会展的信息化已经成为国际趋势,现代会展客体空间围涉及海外,展前策划与宣传、展中运作与实施和展后服务工作都需要有点通讯技术来支撑;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带动了的关联产业的繁荣和促进了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这为举办各种会展活动奠定了基础;零售业的发展能够为参展商提供良好的生活服务以及良好的消费环境;会展业的发展需要金融保险业的支持,在展会期间参与的各项有安全风险的活动都需要保险公司的介入。除此之外,城市会展业的发展还需要农业、餐饮业、工业以及文化产业的支持。

(五)、城市会展业部资源条件

一个城市的会展业发展的部资源条件包括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

拥有得天独厚的稀缺资源是城市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会展活动亦如此。会展业的发展与一个城市的自然资源条件紧密相关,对会展业来说,自然资源对其影响主要表现在环境、气候、旅游资源等。例如,如的啤酒节,的交运会等;除了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也是会展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部资源。文化是城市精髓的所在,是一个城市特征的重要表现。在现代会展活动中,对文化的表达、比较与传播更成为一种主要的功能并成为会展的重要价值,一个具有文化积淀的城市,就具有发展会展业的独特优势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评价一个城市是否具有发展会展业的条件和竞争力,要看其是否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完善的会展政策、雄厚的经济基础和能够支撑会展业发展的完善的相关产业以及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三、市会展业竞争力提升策略

(一)、城市会展业发展现状

随着“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的逐步推进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会展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与此同时,市“中部会展之都”的发展战略也逐步实施。近年来,以国际会展中心的投入使用为标志,会展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全国大型流动展荟萃,自主品牌展会迅速成长,形成了初具规模的会展经济体系,初步奠定了中部会展之都的地位

1、会展场馆设施先进,在国会展场馆中位居前列

现有国际会展中心和中原国际博览中心两大专业会展场馆,全市室可供展览总面积8.9万平方米,硬件设施水平居全国前十名。其中,国际会展中心是国一流、配套齐全、功能完善的会展设施,

2、展会数量和规模增长迅速,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2005年以来,市会展业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已成为全市最具活力和潜力的经济板块之一。2005-2011年,全市共举办展会625个,展览总面积753.4万平方米,其中,展览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的大型展会56个,展览面积1~3万平方米以上的中型展会131个

3、品牌展会快速成长,影响力不断增强

经过近年来大力培育,已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展会:全国商品交易会、

家禽交易会、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汽车后市场博览会、国际汽车展览会、中原医疗器械博览会等展会,已经成为中部地区同行业规模、影响较大的展会。其中,家禽交易会已发展成为全国畜牧行业最大的A级交易会

(二)、城市会展业发展优势和条件

1.区位和交通

地处中华腹地,是全国重要的综合性交通、通讯枢纽,是全国东西、南北的铁路、航空、高速公路、电力、电信主干线的交汇中心,具有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是沿海开放省市向中西部陆辐射和陆地区向沿海地区联系的轴心和必经之地,也是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中西部接合点上的重要的中心城市和节点城市。独特的区位优势,使完全可以满足国际国各类大型展会活动的需要,并且使参展商的参展成本相对较低。

2.政策

会展经济的迅猛发展,与市政府的支持是分不开的。2009年,市为支持会展业的发展,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市会展业发展的意见》,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会展业统计管理办法》、《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对重点支持展会实行认证的办法》等相应配套政策。市财政每年预算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1500万元,用于规模大、效益好、有发展潜力的本土品牌展会的奖励。为市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3.经济和基础设施

是全国重要的经济重镇,经济基础雄厚。2003-2011年,市地区生产总值以年均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中位居第8位,在中部6个省会城市中位居第3位。另外,场馆设施先进,配套基础设施完备,拥有充足的硬件资源,具备承接国外

各类大型展览和会议的能力。从中部6个省会城市的展览场馆情况看,展馆总面积和单体最大展馆面积都最大,而且设施水平先进,、、、等城市场馆的设施水平都不及。

4.会展业发展基础

市具有很好的会展业发展的基础。据《中国会展》杂志发布的全国前10名会展城市展览项目和展览面积统计数据显示,3万平方米以上展会数量和展览面积在全国前10名会展城市中都排在第8位,是中部地区唯一进入前10名的城市。会展水平在中部地区位居第一

(三)、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提升策略

针对会展业目前的状况,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以期为会展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1、建立客户数据库,提升展会质量

目前,各种办展公司很多,但专业展览公司不多,大多数公司由广告公司“半路出家”而来,针对会展企业层次不高、经验不足、资质不够等方面,政府或者行业协会应该设定一个门槛,必要时在展览公司中进行资质评定,鼓励那些脚踏实地的办展企业发展,同时对那些办展有重大失误的展览公司,予以降级处分。同时,在办展的过程中,会展公司要注重人才、品牌及客户网络的积累和培养,经常去联系客户,建立客户档案,树立品牌和信誉,提升展会质量。

2、健全会展管理体制

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业发展政策,促进会展业和其所涉及部门的协调发展,对会展经营秩序和会展市场进行有效监管。政府对会展业应主要通过法律的、经济的、公共财政的方式来进行宏观调节。建立政府会

展服务体系,制定区域会展经济的产业发展政策,营造公平公正的、诚信的、有法律法规保障的政策、市场和服务环境,加速优化会展业发展的市场环境。

同时,加快市会展行业协会组建工作,规、引导会展业健康发展。加强对会展活动的监督,避免重复办展现象发生,坚决杜绝骗展等现象产生,加速建设有利于会展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形成健康、有序、规的市场环境。

3、实施会展品牌战略

积极引进全国巡回展。努力创办或积极引进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全国性、国际性展览和会议,积极引进具有一定知名度或者有发展潜力的巡回展。同时,大力培植本土品牌展会。依托的产业优势、区位优势和市场优势,不断开拓新的展会项目。在形式和容上进行创新,扩大知名度、影响力和辐射力,努力打造精品展会,培育更多有竞争力的自主品牌展会。

4、加强会展宣传营销

加大会展城市的推介宣传力度,努力提升会展业知名度和影响力,围绕的会展资源、政策环境、配套服务、基础设施等容,强化对整体形象的宣传和推介。创新服务模式,加强社会宣传与市场营销的结合,利用会展城市品牌效应,帮助企业提高影响力;进一步加强对会展行业的调查统计,加快会展业指标体系建设和数据库建设,完善数据库系统的服务功能,开展数据深加工,为分析会展业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5、重视会展人才的培养,实现行业长远发展

为促进会展的发展,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十分必要。首先,各相关高等院校开设会展专业,加快培养具有专业会展知识的复合型会展人才,建立一支专业化强、

分工明确的会展专业队伍。鼓励各高校与校外会展企业合作建立实训实践基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其次,会展人才属于多种专业人才的集合,会展活动的实践性极强,要加强对会展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拓展及对高素质专业策划、管理人才的培养。

除此之外,还应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大投入支持力度;拓展会展业的国外合作等

四、结语

会展业是目前受到世界各国关注的高速增长的新兴产业,对整个社会经济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会展业也成为我国各大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会展业不仅能够为城市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带来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发展会展业对于一个城市来说不仅是很大的机遇,更加是挑战,会展业对于城市不仅有外部条件的需要,更有部资源的要求。位于中原经济区的省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文、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加之地理位置适中,四通八达,因此,发展会展业有着优越的部资源和外部条件。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对会展业发展现状有个清醒的认识,并随之确定发展对策更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唐贵明.会展产业链互动关系研究[A] 产业市场2011.9

【2】、程建林、艾春林.会展经济发展、会展城市竞争力与城市功能提升[J] 城市规划2008.10【3】、师正.会展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其思考[J].今日科苑,2010.02.

【4】、新瑜.浅析市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学术探讨.2011.08

【5】、曼、王迪芝.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评价研究[J]当代经济,2007.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