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第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第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第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判断题

1. 从短期来说,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等于零时,消费支出也等于零。

2. 从长期来说,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等于零时,消费支出为正数。

3. 消费支出大于可支配收入,意味着储蓄是负数。

4. 消费支出等于可支配收入,意味着储蓄是正数。

5. 如果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平均消费倾向也将递减。

6. 假定可支配收入不变,平均消费倾向越大,消费支出就越大。

7. 在短期内,居民的消费支出有可能大于可支配收入。

8. 按照短期的消费函数,在可支配收入的某一变化范围内,消费增量会大于收入增量。

9. 假如居民在不同的可支配收入水平上都增加消费支出,消费曲线将向上移动。

10. 消费曲线的斜率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11. 边际储蓄倾向是大于1的正数。

12. 在短期内,居民的储蓄有可能大于可支配收入。

13. 假如居民在不同的可支配收入水平上都减少储蓄,消费曲线将向上方移动。

14. 在消费曲线与45°线相交的时候,消费支出等于储蓄。

15. 在同一个坐标平面内,消费曲线的位置和形状一旦确定,储蓄曲线的位置和形状随之确定。

16. 在某一可支配收入水平上,如果消费曲线与45°线相交,储蓄曲线一定与横轴相交。

17. 总需求曲线也称为总支出曲线。

18. 如果只考虑自发投资并假定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不受国民收入影响,总需求曲线与消费曲线平行。

19.如果同时考虑自发投资和引致投资,并假定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不受国民收入影响,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大于消费曲线。

20.假如某厂商用自有资金进行投资,由于他不必支付利息,投资的成本等于零。

21. 某居民把节省下来的收入锁在钱柜里,这种行为是储蓄。

22. 某居民把节省下来的收入用于买股票,这种行为是投资。

23. 假如某居民把节省下来的钱建造一所房子,这个人在储蓄。

24. 假如某居民把节省下来的钱购买一所旧房子,这个人在投资。

25. 某公司保留部分利润的行为是储蓄,把这部分未分配利润用于购买新设备的行为是投资。

26. 均衡的国民收入必然是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27. 国民收入不仅有可能,而且往往是在失业的情况下形成均衡。

28. 在二部门经济中,当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投资支出一定等于储蓄。

29. 在二部门经济中,如果投资支出大于储蓄,总需求将大于总供给。

30. 假如政府支出和政府税收同时增加同样的数量,注入量和漏出量仍然相等,均衡国民收入没发生变化。

31.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消费的增加将引起总需求曲线向上移动,从而导致均衡国民收入的增加。

32. 在消费和投资支出不足的条件下,为了避免国民收入水平的下降,政府应该增加支出和鼓励出口。

33. 边际储蓄倾向越大,投资乘数将越小。

34. 假如边际储蓄倾向大于边际消费倾向,投资乘数将小于1。

35. 只要边际消费倾向是正数,投资乘数将小于1。

36. 不仅投资支出有乘数作用,政府支出、消费支出和出口也有乘数作用。

37. 减税将促使消费支出和储蓄增加。

38. 减税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一般来说小于投资。

39. 税收乘数是大于1的正数。

40. 假如存在挤出效应,政府平衡预算的增加不一定导致国民收入的增加。

选择题

1.短期消费曲线的特点之一是

A.它与45°线相交。

B.它不与45°线相交。

C.它与横轴相交。

2.消费曲线位于45°线上方表明,储蓄是

A.正数。

B.零。

C.负数。

3.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

A.是大于1的正数。

B.是小于1的正数。 C 等于1。

4.在边际储蓄倾向等于20%的时候,边际消费倾向等于

A.20%

B.80%

C.30%

5.已知某国有1000万户居民,其中500万户的边际消费倾向是1/2,500万户是3/4。假如当总可支配收入增加10亿美元时,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一律为1/2,那么消费支出将增加

A.2.5亿。

B.7.50亿。

C.5.0亿。

6.已知某国有1000万户居民,其中500万户的边际消费倾向是1/2,500万户是3/4。假如当总可支配收入增加10亿美元时,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一律是3/4,那么消费支出将增加

A.2.5亿。 C.5.0亿。

7.已知某国有1000万户居民,其中500万户的边际消费倾向是1/2,500万户是3/4。假如每户居民的可支配收入都增加100美元,但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没变,那么消费支出将增加

A.6.25亿。

B.7.50亿。

C.2.50亿。

8.居民的收支相抵点是消费曲线

A.与纵轴的交点。

B.与横轴的交点。

C.与45°线的交点。

10.在同一个坐标平面上,总需求曲线位于消费曲线的

A.上方。

B.下方。

C.重合。

11.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储蓄曲线向下平行移动意味着总需求曲线

A.向上移动。

B.向下移动。

C.不会移动。

14.在二部门经济中,总需求曲线与消费曲线平行意味着投资是

A.引致投资。

B.自发投资。

C.净投资。

9.要估算一个国家的消费倾向是十分困难的,因为

A.消费支出不仅仅取决于收入水平。

B.储蓄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C.消费支出与收入水平没有联系。

12.投资和储蓄是由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原因决定的,这表明

A.投资支出和储蓄不会自行相等。

B.投资支出和储蓄不可能相等。

C.投资支出和储蓄恒等。

13.某厂商把自己的1万美元用于投资,在货币利息率为6%的情况下,他的投资成本是

A.0

B.0与600美元之间

C.600美元

15.自发投资曲线与储蓄曲线

A.重合。

B.相交。

C.平行。

16.在总需求与总供给不相等的时候,均衡国民收入所以发生变化,是因为

A.居民的储蓄带来经济的收缩。

B.厂商的投资带来经济的扩张。

C.厂商因利润的变化而改变产量。

17.在二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形成均衡的条件是

A.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

B.投资支出与储蓄相等。

C.答案A或答案B所表示的情形。

18.决定国民收入原来的均衡被投资的增加打破,在国民收入形成新的均衡的时候,国民收入

A.减少了。

B.增加了。

C.没变化。

19.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厂商增加投资将引起

A.国民收入的增加,但消费水平不变。

B.国民收入的增加,同时消费水平也提高了。

C.国民收入的增加,但消费水平下降了。

20.在哪一种情况下,消费和自发投资对国民收入有同样大的影响?

A.消费的变化不是国民收入的变化带来的,而是其他因素引起的。

B.消费的变化是国民收入的变化带来的,而不是其他因素引起的。

C.既不是答案A也不是答案B。

21.在投资的增加导致国民收入增加的过程中

A.储蓄数量没变。

B.储蓄数量减少了。

C.储蓄数量增加了。

22.在某封闭经济里,已知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2000亿美元,消费支出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是1700亿美元,投资支出和政府支出的总和在任何国民收入水平上都等于200亿美元,边际消费倾向为3/4。均衡国民收入

A.等于2000亿美元。

B.等于1900亿美元。

C.少于1900亿美元。

23.在某封闭经济里,已知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2000亿美元,消费支出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是1700亿美元,投资支出和政府支出的总和在任何国民收入水平上都等于200亿美元,边际消费倾向为3/4。要使国民收入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投资的增量应该

A.多于100亿美元。

B.等于100亿美元。

C.少于100亿美元。

24.在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形成均衡的条件是

A. I=S

B. I+G+X=S+T+M

C. C+I+G+X=S+T+M

25.在I、S、G、T、X、M 同时增加的条件下,均衡国民收入

A.趋于增加。

B.趋于减少。

C.变化趋势还不能确定。

26.假定其他条件不变,S、T、M的减少将导致均衡国民收入

A.增加。

B.不变。

C.减少。

27.投资乘数在哪一种情况下较大?

A.边际储蓄倾向较小。

B.边际储蓄倾向较大。

C.边际消费倾向较小。

28.假定边际储蓄倾向等于20%,增加100万美元投资可以使国民收入增加

A.200万美元。

B.500万美元。

C.800万美元。

29.如果增加100万美元使国民收入增加了1000万美元,那么边际消费倾向一定是

A. 10%

B. 100%

C. 90%

30.某个经济国民收入的均衡被150亿美元的新投资所打破,假如不存在引致投资,投资乘数等于4,那么在国民收入形成新的均衡的时候

A. 投资增加了150亿美元,消费增加了450亿美元。

B. 投资增加了150亿美元,消费增加了600亿美元。

C. 投资增加了450亿美元,消费增加了150亿美元。

31.哪一对变量对国民收入有同样大的乘数作用?

A.政府支出和出口。

B.消费和投资。

C.政府减税和投资。

32.假定某个经济目前的均衡国民收入是5500亿美元。如果政府要把国民收入提高到6000亿美元,在MPC等于90%的条件下,应增加支出

A.500亿美元。

B.50亿美元。

C.10亿美元。

33.假定政府减税带来同样数量的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在边际消费倾向等于80%的条件下,减税100万美元使国民收入增加

A.400万美元。

B.500万美元。

C.80万美元。

34.假如政府增税会带来同样数量的可支配收入的减少,在边际消费倾向等于50%的条件下,增税100万美元使国民收入减少

A.50万美元。

B.100万美元。

C.200万美元。

35.假定边际消费倾向等于60%,政府同时增加20万美元的支出和税收,将使国民收入

A.增加20万美元。

B.保持不变。

C.增加12万美元。

概念

消费函数

自发消费

引致消费

边际消费倾向

边际储蓄倾向

自发储蓄

投资函数

投资乘数

五、问答题

1. 在总需求分析中,为什么总供给曲线平行于横轴?

2. 为什么厂商的非意愿存货为零是国民收入达到均衡水平的条件?

3. 利用45o线法和投资-储蓄法,分析均衡国民收入的形成。

判断题

1. 从短期来说,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等于零时,消费支出也等于零。

(错) 消费总是大于零。人不能不吃不喝。哈哈。体现在 a>0

2. 从长期来说,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等于零时,消费支出为正数。

(错)消费也等于零。见长期消费曲线。

3. 消费支出大于可支配收入,意味着储蓄是负数。(对)

4. 消费支出等于可支配收入,意味着储蓄是正数。(错)储蓄为零。

5. 如果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平均消费倾向也将递减。

(对)因为:APC= C/Y = a/Y + b = a/Y + MPC

6. 假定可支配收入不变,平均消费倾向越大,消费支出就越大。(对)APC=C/Y

7. 在短期内,居民的消费支出有可能大于可支配收入。(对)

8. 按照短期的消费函数,在可支配收入的某一变化范围内,消费增量会大于收入增量。 (错) 短期的消费函数指的就是凯恩斯的消费函数,所以: 0

9. 假如居民在不同的可支配收入水平上都增加消费支出,消费曲线将向上移动。(对)

10. 消费曲线的斜率等于边际消费倾向。(对)

11. 边际储蓄倾向是大于1的正数。(错)∵ 0

12. 在短期内,居民的储蓄有可能大于可支配收入。(错)

13. 假如居民在不同的可支配收入水平上都减少储蓄,消费曲线将向上方移动。(对)

14. 在消费曲线与45°线相交的时候,消费支出等于储蓄。(错)消费支出 = 可支配收入

(对)

15. 在同一个坐标平面内,消费曲线的位置和形状一旦确定,储蓄曲线的位置和形状随之确定。

16. 在某一可支配收入水平上,如果消费曲线与45°线相交,储蓄曲线一定与横轴相交。(对)

17. 总需求曲线也称为总支出曲线。(对)AD=C+I (总支出)

18. 如果只考虑自发投资并假定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不受国民收入影响,总需求曲线与消费曲线平行。(对)

19.如果同时考虑自发投资和引致投资,并假定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不受国民收入影响,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大于消费曲线。

(对)因为:所以:

20.假如某厂商用自有资金进行投资,由于他不必支付利息,投资的成本等于零。

(错)考虑机会成本

21. 某居民把节省下来的收入锁在钱柜里,这种行为是储蓄。(对)

22. 某居民把节省下来的收入用于买股票,这种行为是投资。(错)是储蓄

23. 假如某居民把节省下来的钱建造一所房子,这个人在储蓄。(错)涉及了资产增加。

24. 假如某居民把节省下来的钱购买一所旧房子,这个人在投资。(错)资产交换

(收入中不用于消费的部分为储蓄)

25. 某公司保留部分利润的行为是储蓄,把这部分未分配利润用于购买新设备的行为是投资。(对)

26. 均衡的国民收入必然是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错)

27. 国民收入不仅有可能,而且往往是在失业的情况下形成均衡。(对)

28. 在二部门经济中,当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投资支出一定等于储蓄。(对)

29. 在二部门经济中,如果投资支出大于储蓄,总需求将大于总供给。(对)

AD(总需求)=C+I Y(总供给)=C+S

30. 假如政府支出和政府税收同时增加同样的数量,注入量和漏出量仍然相等,均衡国民收入没发生变化。(错)考虑乘数,政府支出的乘数大于政府税收的乘数。

31.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消费的增加将引起总需求曲线向上移动,从而导致均衡国民收入的增加。(对)

32. 在消费和投资支出不足的条件下,为了避免国民收入水平的下降,政府应该增加支出和鼓励出口。(对) AD=C+I+G+(X-M)

33. 边际储蓄倾向越大,投资乘数将越小。(对)

34. 假如边际储蓄倾向大于边际消费倾向,投资乘数将小于1。(错)

35. 只要边际消费倾向是正数,投资乘数将小于1。(错)

36. 不仅投资支出有乘数作用,政府支出、消费支出和出口也有乘数作用。(对)

37. 减税将促使消费支出和储蓄增加。(对)减税导致可支配收入的增加。

38. 减税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一般来说小于投资。(对)比较两者的乘数

39. 税收乘数是大于1的正数。(错)是个负数

40. 假如存在挤出效应,政府平衡预算的增加不一定导致国民收入的增加。(对)—完全挤出

选择题

1.短期消费曲线的特点之一是

A.它与45°线相交。

B.它不与45°线相交。

C.它与横轴相交。(答案:A)

2.消费曲线位于45°线上方表明,储蓄是

A.正数。

B.零。

C.负数。(答案:C)

3.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

A.是大于1的正数。

B.是小于1的正数。 C 等于1。(答案:C)

4.在边际储蓄倾向等于20%的时候,边际消费倾向等于

A.20%

B.80%

C.30%(答案:B)

5.已知某国有1000万户居民,其中500万户的边际消费倾向是1/2,500万户是3/4。假如当总可支配收入增加10亿美元时,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一律为1/2,那么消费支出将增加

A.2.5亿。

B.7.50亿。

C.5.0亿。(答案:C)

6.已知某国有1000万户居民,其中500万户的边际消费倾向是1/2,500万户是3/4。假如当总可支配收入增加10亿美元时,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一律是3/4,那么消费支出将增加

A.2.5亿。 C.5.0亿。(答案:B)

7.已知某国有1000万户居民,其中500万户的边际消费倾向是1/2,500万户是3/4。假如每户居民的可支配收入都增加100美元,但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没变,那么消费支出将增加

A.6.25亿。

B.7.50亿。

C.2.50亿。(答案:A)

8.居民的收支相抵点是消费曲线

A.与纵轴的交点。

B.与横轴的交点。

C.与45°线的交点。(答案:C)

10.在同一个坐标平面上,总需求曲线位于消费曲线的

A.上方。

B.下方。

C.重合。(答案:A)

11.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储蓄曲线向下平行移动意味着总需求曲线

A.向上移动。

B.向下移动。

C.不会移动。(答案:A)

14.在二部门经济中,总需求曲线与消费曲线平行意味着投资是

A.引致投资。

B.自发投资。

C.净投资。(答案:B)

9.要估算一个国家的消费倾向是十分困难的,因为

A.消费支出不仅仅取决于收入水平。

B.储蓄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C.消费支出与收入水平没有联系。(答案:A)

12.投资和储蓄是由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原因决定的,这表明

A.投资支出和储蓄不会自行相等。

B.投资支出和储蓄不可能相等。

C.投资支出和储蓄恒等。(答案:A)

13.某厂商把自己的1万美元用于投资,在货币利息率为6%的情况下,他的投资成本是

A.0

B.0与600美元之间

C.600美元

15.自发投资曲线与储蓄曲线

A.重合。

B.相交。

C.平行。(答案:B)

16.在总需求与总供给不相等的时候,均衡国民收入所以发生变化,是因为

A.居民的储蓄带来经济的收缩。

B.厂商的投资带来经济的扩张。

C.厂商因利润的变化而改变产量。(答案:C)

17.在二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形成均衡的条件是

A.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

B.投资支出与储蓄相等。

C.答案A或答案B所表示的情形。(答案:C)

18.决定国民收入原来的均衡被投资的增加打破,在国民收入形成新的均衡的时候,国民收入

A.减少了。

B.增加了。

C.没变化。(答案:B)

19.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厂商增加投资将引起

A.国民收入的增加,但消费水平不变。

B.国民收入的增加,同时消费水平也提高了。

C.国民收入的增加,但消费水平下降了。(答案:B)

20.在哪一种情况下,消费和自发投资对国民收入有同样大的影响?

A.消费的变化不是国民收入的变化带来的,而是其他因素引起的。

B.消费的变化是国民收入的变化带来的,而不是其他因素引起的。

C.既不是答案A也不是答案B。(答案:A)这时的消费应该是自发消费

21.在投资的增加导致国民收入增加的过程中

A.储蓄数量没变。

B.储蓄数量减少了。

C.储蓄数量增加了。(答案:C)

22.在某封闭经济里,已知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2000亿美元,消费支出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是1700亿美元,投资支出和政府支出的总和在任何国民收入水平上都等于200亿美元,边际消费倾向为3/4。均衡国民收入

A.等于2000亿美元。

B.等于1900亿美元。

C.少于1900亿美元。(答案:C)

23.在某封闭经济里,已知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2000亿美元,消费支出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是1700亿美元,投资支出和政府支出的总和在任何国民收入水平上都等于200亿美元,边际消费倾向为3/4。要使国民收入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投资的增量应该

A.多于100亿美元。

B.等于100亿美元。

C.少于100亿美元。(答案:B)

24.在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形成均衡的条件是

A. I=S

B. I+G+X=S+T+M

C. C+I+G+X=S+T+M (答案:B)

25.在I、S、G、T、X、M 同时增加的条件下,均衡国民收入

A.趋于增加。

B.趋于减少。

C.变化趋势还不能确定。(答案:A)

26.假定其他条件不变,S、T、M的减少将导致均衡国民收入

A.增加。

B.不变。

C.减少。(答案:A)

27.投资乘数在哪一种情况下较大?

A.边际储蓄倾向较小。

B.边际储蓄倾向较大。

C.边际消费倾向较小。(答案:B)

28.假定边际储蓄倾向等于20%,增加100万美元投资可以使国民收入增加

A.200万美元。

B.500万美元。

C.800万美元。(答案:B)

29.如果增加100万美元使国民收入增加了1000万美元,那么边际消费倾向一定是

A. 10%

B. 100%

C. 90%(答案:C)

30.某个经济国民收入的均衡被150亿美元的新投资所打破,假如不存在引致投资,投资乘数等于4,那么在国民收入形成新的均衡的时候

A. 投资增加了150亿美元,消费增加了450亿美元。

B. 投资增加了150亿美元,消费增加了600亿美元。

C. 投资增加了450亿美元,消费增加了150亿美元。

(答案:A)

31.哪一对变量对国民收入有同样大的乘数作用?

A.政府支出和出口。

B.消费和投资。

C.政府减税和投资。(答案:B)这里的消费是指自发消费。

32.假定某个经济目前的均衡国民收入是5500亿美元。如果政府要把国民收入提高到6000亿美元,在MPC等于90%的条件下,应增加支出

A.500亿美元。

B.50亿美元。

C.10亿美元。(答案:B)

33.假定政府减税带来同样数量的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在边际消费倾向等于80%的条件下,减税100万美元使国民收入增加

A.400万美元。

B.500万美元。

C.80万美元。(答案:A)

34.假如政府增税会带来同样数量的可支配收入的减少,在边际消费倾向等于50%的条件下,增税100万美元使国民收入减少

A.50万美元。

B.100万美元。

C.200万美元。(答案:B)

35.假定边际消费倾向等于60%,政府同时增加20万美元的支出和税收,将使国民收入

A.增加20万美元。

B.保持不变。

C.增加12万美元。(答案:A)

概念

消费函数

消费函数(consumption function)是指居民的消费支出和决定消费的变量之间的关系。

自发消费

自发消费(autonomous consumption):“引致消费”的对称,指总消费中由于外生变量决定的那部分支出。在收入-支出模型中,指不是由于收入水平发生变动所引起的那部分消费。自发消费是自发性支出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主要取决于消费者嗜好、价格水平、社会风尚等因素。因此,在消费函数理论中,一般假设自发性消费是既定的外生变量。

引致消费

引致消费(induced consumption),是随着收入变化而变化的消费。

边际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简称MPC),经济含义是收入每增加一单位相应的消费增加量。

边际储蓄倾向

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ing,简称MPA),经济含义是收入每增加一单位相应的储蓄增加量。

自发储蓄

自发储蓄(autonomous saving),指不取决于收入的那部分储蓄,它是收入Y为零时的储蓄。

投资函数

投资函数(investment function)是指厂商的投资支出和决定投资的变量之间的关系。

投资乘数

投资乘数(investment multiplier)指一单位计划投资的变动引起的均衡国民收入的最终变动量。

五、问答题

1. 在总需求分析中,为什么总供给曲线平行于横轴?

①在进行总需求分析时,主要用凯恩斯的分析法,总供给曲线平行于横轴表明价格水平固定不变。

②在价格水平刚性和货币工资刚性并存的条件下,劳动市场上的均衡就业量不再决定均衡国民收入,而是均衡国民收入决定均衡就业量,因为需求成为决定均衡国民收入的短边。这时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线,显然经济中存在着大量的需求不足失业。

2. 为什么厂商的非意愿存货为零是国民收入达到均衡水平的条件?投资-储蓄法

①收入水平为储蓄曲线高于投资曲线时,计划投资小于储蓄,厂商的非意愿存货投资为正值,所以,厂商就会减少产出水平。国民收入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直到收入减少到为止。这时,厂商的非意愿存货减少到零,国民收入达到均衡水平。②如果收入水平为投资曲线高于储蓄曲线时,计划投资大于储蓄,厂商的非意愿存货投资为负值,所以,厂商就会增加产出水平。国民收入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上升,直到收入增加到为止。这时,厂商的非意愿存货增加到零,国民收入不再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动,达到均衡水平。由此可见,厂商的非意愿存货为零是国民收入达到均衡水平的条件。

3.利用45o线法分析均衡国民收入的形成。

①如果总供给超过总需求,厂商就会无法销售出他们的全部产出,结果,非意愿存货增加。于是,厂商就会减少他们的产出,直到总供给和总需求相等为止。

②如果总供给小于总需求,厂商可以销售出多于他们产出的数量,结果,实际存货少于意愿存货。于是,厂商就会增加他们的产出,直到总供给和总需求相等为止。

总需求曲线和45度线的交点是E,它对应的收入水平是,这时的总需求和总供给相等。就是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

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六章

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 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有哪些?如何理解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和冲突关系? 【参考答案】 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一般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四项。其中,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它指劳动力和生产设备都达到充分利用的状态或总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的状态。物价稳定是指通过宏观经济政策使某一时期内的一般物价水平保持相对稳定。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较长时间跨度内一国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国际收支平衡目标是指采取各种措施纠正国际收支差额,使之趋于平衡。 宏观经济政策的四个目标具有一致性和互补性,但也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一致性主要是指对某一目标的追求或某一目标的实现,同时也能够促进或影响其他目标实现。互补关系主要表现在:一国经济能长期持续均衡增长,就业率就高,失业率就低,反之亦然。从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矛盾和冲突来看,任何一种政策手段都有其副作用,对其他目标的实现产业不利的影响。著名的“米德冲突”说明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处理国际收支逆差与国内经济疲软并存或是国际收支顺差与国内同伙膨胀并存的情况时左右为难;而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目标之间也经常发生冲突。 2.如何用IS-LM模型解释财政政策效应? 【参考答案】 财政政策效应是政府变动收支后对社会经济活动如就业、产出等产生的有效作用以及相应的反应。 从IS-LM模型看,财政政策效应是指IS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这里考察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情况,紧缩性财政政策与之相反变动。如图所示,当 IS曲线和LM曲线相交于E 0点时,决定均衡的利率水平r 和均衡收入水平Y 。假

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练习题及解析——第四章

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练习题及解析——第四章 1.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向()提供贷款。 A.各级政府 B.商业银行 C.开发银行 D.工商银行 答案:B 解析:P74. 2.主要职责和业务: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任务包括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管理存款准备金、利率业务,对商业银行再贷款和再贴现以及开展公开市场业务。 2.国家开发银行资金来源目前主要靠()来解决。 A.从金融市场筹资 B.向金融机构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 C.向企业发行金融债券 D.向社会发行金融债券 答案:B 解析:P77.2.国家开发银行(3)资金来源:国家开发银行资金来源主要靠向金融机构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来解决。 3.国家开发银行将属于资本金性质的资金以长期优惠贷款的方式,按投资项目配股需要,贷给国家控股公司和中央企业集团,由它们对项目进行参股、控股,称为()。 A.特别贷款 B.优惠贷款 C.软贷款 D.硬贷款 答案:C 解析:P77.2.国家开发银行(5)贷款的类型:主要分为两类:一是软贷款,即国家开发银行将属于资本金性质的资金以长期优惠贷款的方式,按投资项目配股需要,贷给国家控股公司和中央企业集团,由它们对项目进行参股、控股。 5.企业债券的利率不得高于银行同期限居民储蓄定期存款利率的()%。 A.35 B.40 C.45 D.50 答案:B

解析:P91.(8)企业债券的利率不得高于银行同期限居民储蓄定期存款利率的40%。 6.根据《典当行管理暂行办法》,典当行实收资本金不得少于()万元。 A.800 B.500 C.80 D. 答案:B 解析:P81.6.典当行。 7.狭义的金融期货是指()。 A.利率期货 B.股票指数期货 C.黄金期货 D.外汇期货 答案:A 解析:P86.(四)金融期货:金融期货的种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金融期货即利率期货。广义的金融期货,包括利率期货、外汇期货、黄金期货以及股票指数期货等。 8.中央银行放松银根的措施是()。 A.提高贴现率,买入债券 B.降低贴现率,买入债券 C.提高贴现率,卖出债券 D.降低贴现率,卖出债券 答案:B 解析:P88.2.再贴现:如贴现率升高,意味着国家判断市场过热,有紧缩意向;反之,则意味着有扩张意向。3.公开市场业务:当中央银行判断社会上资金过多时,便卖出证券(主要是政府债券),以收回一部分资金;相反,当中央银行认为需要放松银根时,便买进债券,直接增加金融机构的可用资金。

宏观经济学第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第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一、选择题 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是( )。 A、充分就业 B、物价稳定 C、经济增长 D、国际收支平衡 E、以上四个目标。 2、政府的财政收入政策通过( )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 A、私人投资支出 B、政府购买 C、个人消费支出 D、出口 E、进口。 3、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 ) 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B、缓和了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 C、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 D、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E、四种情况都有可能 4、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A、增加政府支出 B、提高个人所得税 C、提高公司所得税 D、增加货币发行量 5、自动稳定器的功能() A、缓解周期性的波动; B、稳定收入,刺激价格波动; C、保持经济的充分稳定; D、推迟经济衰退。 6、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 A、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B、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7、通常认为,紧缩货币的政策是() A、提高贴现率 B、增加货币供给 C、降低法定准备金率 D、中央银行买入政府债券 8、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目的是()。 A、收集一笔资金帮助政府弥补财政赤字

B、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C、减少流通中基础货币以紧缩货币供给 D、通过买卖债券获取差价利益 E、稳定债券市场 9、法定准备金率越高() A、银行越愿意贷款 B、货币供给量越大 C、越可能引发通货膨胀 D、商业银行存款创造越困难 10、下列()不是影响存款乘数的主要因素 A、法定准备率 B、超额准备比率 C、定期存款比率 D、货币流通速度 二、判断题 1、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是一致的,只要达到了其中一项,也就实现了另一项. 2、不同的政策工具可以达到相同的政策目标。 3、凯恩斯主义所重视的政策工具是需求管理,需求管理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4、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和增税。

2019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共10页

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主要经济职能部门年度会议基本已召开完毕,2014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也已浮出水面,综合各方面的信息,我们对2014年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分析判断如下。 一、深化改革: 经济政策的总纲 当前我国改革的难点在于利益调整,改革涉及面宽,触及利益层次深,风险比较大,改革难度越来越大。为在改革中防止改革设计的“碎片化”,防止改革目标“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急化”,防止推动主体的“部门化”。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在强化顶层设计的背景下,可以预计2014年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将紧紧围绕制度建设、体制改革,即将短期政策融入长期改革之中,注重短期宏观调控与重大制度建设相结合 2014年,为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政府部门将进一步转变职能尤其是下放权力落实好“三个一律”:凡是市场能够调节的经济活动,政府一律不再审批;凡是企业投资项目,除了关系国家安全、生态安全、涉及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的一律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不再审批;对必须保留的审批项目,凡是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交由地方和基层管理。 二、稳中求进:

宏观调控政策的主基调 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7%,高于7.5%的预期目标,国民经济企稳住并逐步向好,说明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科学和中央推动改革、调整结构来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增长的举措是及时和有效的。因此,可以预计2014年的宏观调控仍将保持稳中求进的基调,即“明确区间,稳定政策,重在改调,长短结合”。 “明确区间”是指中央仍可能会明确要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守住防通胀的上限,以增强社会信心,稳定社会预期。为改善民生,确保人民的就业、收入能够增长,为改革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 “稳定政策”是指稳定宏观经济政策,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市场主体创造一个可以预期的平稳的政策环境,防止政策不当变动对市场机制的干扰。在保持政策弹性的基础上,尽量避免宏观政策的波动。 “重在改调”就是在稳定宏观政策的前提下,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向结构调整要发展的潜力,把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以改革促进创新发展,完善调控方式手段,强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生动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长短结合”是指政策要既着眼于解决当前问题,更着眼于为长期平稳可持续的发展打造基础,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抓住机遇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合理增长、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化解产能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研究》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公共物品 2.外部性 3.货币流通速度 4.国内生产总值 5.通货膨胀 6.市场失灵 7.负外部性 8.挤出效应 9.潜在GDP 10.赤字依存度 二、简单题 1.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有哪些? 2.当增加政府支出时,IS曲线如何移动?为什么? 3.财政扩张带来的挤出效应的原因是什么? 4.请结合货币数量论(方程)说明货币供应量和物价的关系 5.何为自动稳定器?请说明它对缓和经济波动的作用。 6.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什么? 7.请阐述货币主义学派的主要观点 8.私人储蓄、公共储蓄、国民储蓄的含义及其关系 三、论述题 1.请说明IS曲线、LM曲线的形状及原因,并分析曲线斜率的变化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 2.请阐述浮动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的效果 3.请推导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及平衡预算乘数 4.请结合IS-LM-BP模型分析固定汇率制度下政府增发货币所产生的影响。

四、分析题 1.假设对于一个特定的经济体,在特定的时期内,投资等于100,政府支出为75,净税收固定在100,消费有下面的消费方程决定: C=25+0.8Y D 是可支配收入。请回答: 其中,Y D (1)均衡收入水平是多少? (2)政府支出乘数值是多少?税收乘数呢? (3)假设投资下降了40个单位,变成60,请问新的均衡收入是多少? 2.请结合IS-LM-BP模型分析固定汇率制度下政府增发货币所产生的影响。 3.假定货币需求为L=0.2Y,货币供给为M=200,消费C=90+0.8Yd,税收T=50, 投资I=140-5r,政府支出G=50,求: (1)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2)若其它情况不变,政府支出G增加20,那么收入、利率和投资有什么变化? (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 4.已知消费函数、投资函数分别为C=130+0.6Y和I=750–2000r,设政府支出为G=750亿元。试计算: (1)若投资函数变为I=750–3000r,请推导投资函数变化前和变化后的IS 曲线并比较斜率。 (2)增加政府支出时,请比较投资函数在变化前和变化后哪种情况的收入变化大?为什么? (3)增加货币供给时,比较投资函数在变化前和变化后哪种情况对收入的影响大?为什么?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练习题

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 A 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 B 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 C 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D 充分就业和公平。 2、下列不属于自动稳定器的项目是()。 A 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B 政府税收; C 政府转移支付; D 政府公债支出。 3、自稳定器的功能()。 A 旨在缓解周期性的波动; B 旨在稳定收入,刺激价格波动; C 旨在保持经济的充分稳定; D 推迟经济的衰退。 4、属于紧缩性财政工具的是()。 A 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B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5、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A 增加政府支出; B 提高个人所得税; C 提高公司所得税; D 增加货币发行量。 6、经济过热时,政府应该采取()的货币政策。 A 减少政府财政支出; B 增加财政支出; C 扩大财政赤字; D 减少货币供给 7、通货是指()。 A 铸币、纸币; B 储蓄存款; C 活期存款; D 定期存款。 8、下列哪种情况是M2的一部分而不是M1的一部分()。 A 活期存款; B 储蓄存款; C 旅行支票; D 其他支票存款。 9、如果人们收入增加,则增加的将是()。 A 货币的交易需求; B 货币的谨慎需求; C 货币的预防需求; D 以上任何一种。 10、当利率降得很低时,人们购买债券的风险将会()。 A 变得很小; B 变得很大; C 不发生变化; D 难以确定。

11、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可以通过() A、变动法定准备率以变动货币乘数 B、变动再贴现率以变动基础货币 C、公开市场业务以变动基础货币 D、以上都是 12、如果流动性偏好接近水平状,这意味着()。 A 利率稍有变动,货币需求就会大幅度变动; B 利率变动很大时,货币需求也不会有很多变动; C 货币需求不受利率变动影响; D 以上三种情况均可能存在。 13、货币乘数的大小与多个变量有关,这些变量是()。 A 法定准备金率; B 现金存款比率; C 超额准备率; D 以上都是。 14、按照凯恩斯货币理论,货币供给增加将()。 A 降低利率,从而减少投资; B 减低利率,从而增加投资; C 提高利率,从而减少投资; D 提高利率,从而增加投资。 15、当法定准备金为20%,商业银行最初所吸收的存款为3000货币单位时,银行所能创造的货币总量为()。 A 20000货币单位; B 80000货币单位; C 15000货币单位; D 60000货币单位。 16、利率变动反映最敏感的是()。 A 货币的交易需求; B 货币谨慎需求; C 货币的投机需求; D三种需求反应相同 17、下列哪一项业务属于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职能() A、接受储蓄存款 B、给电视厂发放一笔贷款 C、接受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 D、以上都是 18、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央银行的职能() A、制定货币政策 B、为成员银行保存准备金 C、发行货币 D、为政府赚钱 19、银行向中央银行申请贴现的贴现率提高,则() A、银行保留的准备金会增加 B、银行保留的准备金减少 C、银行保留的准备金不变 D、以上情况均可能 20、市场利率提高时,银行准备金会()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都有可能 21、商业银行之所以会有超额准备,因为() A、吸收的存款太多 B、未找到合适的贷款对象 C、向中央银行申请的贴现太多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习题+答案

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1.政府的财政收入政策通过哪一个因素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 A.政府转移支付; B.政府购买; C.消费支出; D.出口。 解答:C 2.假定政府没有实行财政政策,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可能导致( )。 A.政府支出增加; B.政府税收增加; C.政府税收减少; D.政府财政赤字增加。 解答:B 3.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 )。 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B.缓和了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

C.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 D.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解答:A 4.商业银行之所以会有超额储备,是因为( )。 A.吸收的存款太多; B.未找到那么多合适的贷款对象; C.向中央银行申请的贴现太多; 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 解答:B 5.市场利率提高,银行的准备金会(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 解答:B 6.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会使银行准备金(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 解答:A 7.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是试图( )。 A.收集一笔资金帮助政府弥补财政赤字; B.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C.减少流通中的基础货币以紧缩货币供给; D.通过买卖债券获取差价利益。 解答:C 8. 什么是自动稳定器?是否边际税率越高,税收作为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越大? 解答:自动稳定器是指财政制度本身所具有的减轻各种干扰对GDP的冲击的内在机制。自动稳定器的内容包括政府所得税制度、政府转移支付制度、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等。在混合经济中投资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比纯粹私人经济中的变动要小,原因是当总需求由于意愿投资增加而增加时,会导致国民收入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但可支配收入增加小于国民收入的增加,因为在国民收入增加时,税收也在增加,增加的数量等于边际税率乘以国民收入,结果混合经济中消费支出增加额要比纯粹私人经济中的小,从而通过乘数作用使国民收入累积增加也小一些。同样,总需求下降时,混合经济中收入下降也比纯粹私人部门经济中要小一些。这说明税收制度是一种针对国民收入波动的自动稳定器。混合

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试题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及效果 一、判断 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之一是使失业率降到自然失业率之下。(×) 2、中央银行发行的钞票是中央银行的负债。(√) 3、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都可以很方便地变为交换媒介,所以按美国官方的货币分类,应归入 M之中。(×) 1 4、大众持有现金的偏好增强,货币创造乘数会下降。(√) 5、中央银行法定准备金率越高,存款创造乘数也就越大。(×) 6、提高贴现率可以刺激银行增加贷款。(×) 7、如果一个存款者从银行提取了现金,那么,银行的准备率就会下降。(√) 8、如果中央银行希望降低利率,那么它可以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政府证券。(×) 9、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使得利率下降,国民收入上升。(√) 10、一般来说,货币政策的决策要比财政政策的决策迅速。(√) 11、绝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实现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比实现财政平衡更为重要。(√) 12、在物价水平不变时,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业务购买政府债券使LM曲线向右方移动。(√) 13、在物价水平不变使,中央银行决定提高法定准备金率使得LM曲线向右方移动。(×) 14、当LM曲线为一条水平线时,扩张性财政政策没有挤出效应,财政政策对实际国民收入的影 响最大(√)。 15、IS曲线为一条水平线时,扩张性货币政策不会引起利率上升,只会使实际国民收入增加。(√) 16、当IS曲线越平坦,LM曲线越陡峭时,财政政策效果越大。(×) 二、选择题 1、中央银行有多种职能,只有()不是其职能。( D ) A、制定货币政策; B、为成员银行保存储备; C、发行货币; D、为政府赚钱。 2、下列哪一项是商业银行的负债?( D ) A、库存现金; B、贷款; C、证券投资; D、活期存款。 3、下列哪一项业务属于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职能范围?( D ) A、接受储蓄存款; B、给电视机厂放一笔贷款; C、接受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 D、以上都是。 4、商业银行的储备如低于法定储备,它将( D ) A、发行股票以筹措资金; B、增加贷款以增加资产; C、增加利率以吸引存款; D、收回部分贷款。 5、商业银行之所以会有超额储备,是因为( B ) A、吸收存款太多; B、未找到那么多适合的贷款对象;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 1.假设一国人口为2000万,就业人数为900万,失业人数为100万,那么,该国的失业率为()。 A.10% B.5% C.11% D.8% 2.使货币创造乘数变大的原因是()。 A.居民户和企业存款中的通货比率上升,或银行的法定准备率提高 B.居民户和企业存款中的通货比率上升,或银行的法定准备率下降 C.居民户和企业存款中的通货比率下降,或银行的法定准备率上升 D.居民户和企业存款中的通货比率下降,或银行的法定准备率下降 3.下列哪一项不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 A.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B.稳定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 C.国际收支平衡D.政府预算盈余 4.在经济过热时,按照凯恩斯学派的观点,政府应该()。 A.减少政府财政支出B.增加货币供给量 C.增加政府财政支出D.减少税收 5.中央银行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引起了()。 A.总供给冲击,通胀率上升B.总供给冲击,通胀率下降 C.总需求冲击,通胀率上升D.总需求冲击,通胀率下降 6.所得税率增加将会导致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上述情况都有可能 7.内在稳定器的功能()。 A.旨在减少经济的周期性波动B.可以稳定收入,但会导致价格波动 C.足够保持经济的充分稳定D.可以取代财政政策 8.凯恩斯认为,除了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外,社会还存在()。 A.非自愿失业B.技术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D.季节性失业 9.当超额储备率为多少时,货币创造乘数达到最大()。 A.等于法定准备金率B.为负数C.等于零D.趋近于无穷大 10.降低贴现率的政策()。 A.将增加商业银行的贷款愿望B.给经济活动降温 C.与提高法定准备金率的作用相同D.通常导致政债券价格的下跌

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

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 1.什么是自动稳定器?是否税率越高,税收作为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越大? 解答: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的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自动稳定器的制度包括政府所得税制度、政府转移支付制度、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等。 就税收制度而言,在经济繁荣时期,随着收入的增多,边际税率越高,上缴的税收就越多,税收增加的数量等于边际税率乘以国民收入,导致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小于国民收入的增加,进而对消费起到抑制作用,再通过乘数作用使国民收入增速下降,税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随着收入的下降,纳税时按照相对低的税率缴税,导致税收减少幅度大于收入下降幅度,造成个人可支配收入比国民收入下降的慢,可以看做相对地增加了劳动者的收入,进而增加消费和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所以在经济衰退时期税收自动减轻经济萧条。 三部门经济中支出乘数值与两部门经济中支出乘数值的差额决定了税收制度的自动稳定程度,其差额越大,自动稳定作用就越大,这是因为在边际消费倾向一定的条件下,三部门经济中支出乘数越小,说明边际税率越高,从而自动稳定量就越大。这一点可以从三部门 经济的支出乘数公式1 1-β(1-t) 中得出。边际税率t越大,支出乘数就越小,从而边际税率变动稳定经济的作用就越大。举例来说,假设边际消费倾向为0.8,当边际税率为0.1时, 增加1美元投资会使总需求增加1×1 1-0.8×(1-0.1) =3.57美元,当边际税率增至0.25 时,增加1美元投资只会使总需求增加1× 1 1-0.8×(1-0.25) =2.5美元,可见,边际税率 越高,自发投资冲击带来的总需求波动越小,说明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越大。 2.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和功能财政思想有何区别? 解答: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主要分年度平衡预算、周期平衡预算和充分就业平衡预算三种。年度平衡预算要求每个财政年度的收支平衡。这是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以前普遍采用的政策原则。周期平衡预算是指政府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平衡。在经济衰退时实行扩张政策,有意安排预算赤字,在繁荣时期实行紧缩政策,有意安排预算盈余,用繁荣时的盈余弥补衰退时的赤字,使整个经济周期的盈余和赤字相抵而实现预算平衡。这种思想在理论上似乎非常完美,但实行起来非常困难。这是因为在一个预算周期内,很难准确估计繁荣与衰退的时间和程度,两者更不会完全相等,因此连预算都难以事先确定,从而周期预算平衡也就难以实现。充分就业平衡预算是指政府应当使支出保持在充分就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净税收水平。 功能财政思想强调,政府在财政方面的积极政策主要是为了实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水平。当实现这一目标时,预算可以是盈余,也可以是赤字。功能财政思想是凯恩斯主义者的财政思想。他们认为不能机械地用财政预算收支平衡的观点来对待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而应根据反经济周期的需要来利用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当国民收入低于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时,

中国当代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

中国当代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 21世纪中国经济的总规模必然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越来越多的机构采用不同的标准来研究和评价中国经济,国际社会也对此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将会进一步加快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步伐,提高在国际产业分工结构中的竞争力,制造业优势的不断强化将可能使中国成为21世纪的“世界工厂”。 自1979年以来,中国经济获得了持续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大范围的贫困人口减少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最大成就之一。但是,政府面临的问题是,对于中国这样幅员辽阔、发展快速的国家.经济增长的收益无法在全国各区域均等分布,发展不平衡是中国区域经济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宏观经济政策”(macro economic policy).是指国家或政府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调节控制宏观经济的运行,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宏观调控是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责所谓公共财政,指的是为弥补市场失效、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或其它形式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政策体制的根本转轨尚未完全实现,计划经济的影响仍然强烈存在,这不能不说是目前包括财政政策在内的宏观经济政策未能实现预期效果的关键原因所在。 在宏观经济学中,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有四种: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一目标。它在广义上是指一切生产要素(包含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意愿的报酬参加生产状态。一些经济学家还用所谓奥肯定律来描述GDP变化和失业率变化之间存在的一种相当稳定的关系。这一定律认为,GDP每增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1个百分点。价格稳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二个目标。价格稳定是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它是一个宏观经济概念。价格稳定成文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由于通货膨胀对经济有不良影响。值得注意的是,价格稳定不是指每种商品的价格固定不扁你,而是指价格指数的相对稳定,即不出现通货膨胀。宏观经济的第三个目标是经济持续均衡增长。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做生产的人均收入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来衡量。 宏观经济政策可分为需求管理政策和供给管理政策,前者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后者包括人力政策和收入政策等。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即便

第四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与实践

班级:姓名:学号:院系:数学与统计学院专业:考试时间:2017-03-10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西方经济学下篇—《宏观经济学》单元测试题 第四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与实践 (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课程编号:417012适用年级:2015学制:四适用专业:统计学试题类别:A 考试形式:闭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分,共5分) 1. 财政政策 2. 货币政策 3. 挤出效应 4. 自动稳定器 5. 公开市场业务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 )。 A .通货膨胀率为零,经济加速增长 B .稳定通货,减少失业,保持经济稳定的增长 C .充分就业,通货膨胀率为零 D .充分就业,实际工资的上升率等于或超过通货膨胀率 2.政府的财政收入政策通过( )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 A .政府转移支付 B .政府购买 C .消费支出 D .出口 3.如果政府支出的增加与政府转移支付的减少相同时,收入水平会( )。 A .不变 B .增加 C .减少 D .不相关 4.假定政府没有实行财政政策,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可能导致( )。 A .政府支出增加 B .政府税收增加 C .政府税收减少 D .政府财政赤字增加 5.在经济衰退时期,如果政府不加干预的话,( )。 A .税收减少,政府支出减少 B .税收减少,政府支出增加 C .税收增加,政府支出减少 D .税收增加,政府支出增加 6.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 )。 A .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B .缓和了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 C .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 D .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7.“挤出效应”发生于( )。 A .货币供给减少使利率提高,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 B .私人部门增税,减少了私人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和支出 C .所得税的减少,提高了利率,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 D .政府支出减少,引起消费支出较少 8.下列( )的情况不会增加预算赤字。 A .政府债务的利息增加 B .政府购买的物品和劳务增加 C .政府转移支付增加 D .间接税增加 9.下列( )的财政政策将导致国民收入水平有最大增长。 A .政府增加购买50亿元商品和劳务 B .政府购买增加50亿元,同时增加税收50亿元 C .税收减少50亿元 D .政府支出增加50亿元,其中30亿元由增加的税收弥补 10.政府支出增加使IS 右移,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IS 的移动量,则必须是( )。 A .LM 平缓而IS 陡峭 B .LM 垂直而IS 陡峭 C .LM 和IS 一样平缓 D .LM 陡峭而IS 平缓 11.商业银行之所以会有超额储备,是因为( )。 A .吸收的存款太多 B .未找到那么多合适的贷款对象 C .向中央银行申请的贴现太多 D .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 12.商业银行的储备如果低于法定储备,它将( )。 A .发行股票以筹措资金 B .增加贷款以增加资产 C .提高利率以吸引存款 D .收回部分贷款 13.通常认为紧缩货币的政策是( )。 A .提高贴现率 B .增加货币供给 C .降低法定准备率 D .中央银行增加购买政府债券 14.市场利率提高,银行的准备金会( )。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以上几种情况都可能 15.银行向中央银行申请贴现的贴现率提高,则( )。 A .银行要留的准备金会增加 B .银行要留的准备金会减少 C .银行要留的准备金仍不变 D .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 16.下列不属于中央银行扩大货币供给的手段是( )。 A .降低法定准备率以变动货币乘数 B .降低再贴现率以变动基础货币 C .公开市场业务买入国债 D .向商业银行卖出国债 17.财政部向( )出售政府债券时,基础货币会增加。 A .居民 B .企业 C .商业银行 D .中央银行 18.如果中央银行认为通货膨胀压力太大,其紧缩政策为( )。 A .在公开市场购买政府债券 B .迫使财政部购买更多的政府债券 C .在公开市场出售政府债券 D .降低法定准备率 19.货币供给增加使LM 右移,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LM 的移动量,则必须是( )。 A .LM 陡峭, IS 也陡峭 B .LM 和IS 一样平缓C .LM 陡峭而IS 平缓 D .LM 平缓而IS 陡峭 20.下列( )情况下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 A .LM 陡峭而 IS 平缓 B .LM 垂直而IS 陡峭C .LM 平缓而IS 垂直 D .LM 和IS 一样平缓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 转移支付增加1元对总需求的影响总是与政府支出增加1元相同的。 2.自动稳定器不能完全抵消经济的不稳定。 3.在萧条时为取得年度预算的平衡,政府必须降低税率。 4.通货膨胀缺口可以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来加以解决。 5.失业保险制度如果能根据国民收入变化及时地调整失业人口的消费水平,那么对经济就具有内在稳定作用。 6.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公债的负担在通胀时期比萧条时期更重。 7.准备金要求的提高是为了增加银行的贷款量。 8.提高贴现率可以刺激银行增加贷款。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去年中国经济继续以超高速度增长,既给中国带来了骄傲,也给政府带来了尴尬。骄傲的既给中国带来了骄傲,也给政府带来了尴尬既给中国带来了骄傲是,中国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似乎正朝着其梦寐以求的世界强国的地位又迈进了一步。尴尬的是,几乎所有的政府宏观调控目标,如降低增长速度、改变依靠出口和投资带动增长的经几乎所有的政府宏观调控目标,如降低增长速度、几乎所有的政府宏观调控目标济结构、将更多的资源用于改善人民生活等等,都没有能如期实现济结构、将更多的资源用于改善人民生活等等,都没有能如期实现。中央政府的权威似乎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有效。这种尴尬的局面表明,中国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正面临进退失据的困中国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正面临进退失据的困境。这种困境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中的三个难点问题的具体体现。 第一个难点是,经济增长的速度既高不得、又低不得第一个难点是,经济增长的速度既高不得、又低不得。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始终停留在一种外延式的增长陷阱之中。按照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的绿色国民生产总值统计口径,如果将增长的环境和社会成本也考虑在内,中国实际上是负增长。换一句话说,中国当前的增长,是以破中国当前的增长,中国当前的增长坏未来中国人民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来实现的。这样的增长,说好听一点是借来的增长,说坏未来中国人民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来实现的难听一点是掠夺来的增长。这样的增长一是没有福利效果,二是不可能持续。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把经济增长速度降下了,把经济中的结构问题调整好。但是,中国目前有五六千万的城镇失业人口,还有两亿多的剩余农村人口等待流向城镇。经济速度一降下来,

证券投资学期末复习题 第四章 证券投资的宏观经济分析

第四章证券投资的宏观经济分析 一、单选题 1、高通货膨胀下的GDP增长必将导致证券价格的()。 A.上涨B.剧烈波动C.下跌D.不确定 2、以下不属于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是()。 A.法定存款准备金B.再贴现政策C.公开市场业务D.直接信用控制 3、()是影响股票市场供给的最直接、最根本的因素。 A.宏观经济环境B.制度因素C.上市公司质量D.行业大环境 4、下列何种类型的股票在经济周期的下跌末期能发挥较强的抗跌能力。() A.公共事业B.能源C.设备D.房地产 5、宏观经济分析的意义不包括()。 A.把握证券市场的总体变动趋势B.判断整个证券市场的投资价值 C.掌握宏观经济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力度与方向D.个别证券的价值与走势 6、宏观经济运行对证券市场的影响通常不通过以下途径()。 A.公司经营效益B.居民收入水平C.投资者对股价的预期D.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等7、关于经济周期变动与股价波动的关系,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经济总是处在周期性运动中,股价伴随经济相应的波动,但股价的波动超前于经济运动,股价波动不是永恒的 B.景气来临之时一马当先上涨的股票往往在衰退之时首当其冲下跌 C.能源、设备类股票在上涨初期将有优异表现,但其抗跌能力差 D.公用事业、消费弹性较小的日常消费部门的股票则在下跌末期发挥较强的抗跌能力8、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不包括()。 A.减少税收、降低税率,扩大减免税范围,促进股票价格上涨,债券价格也将上涨 B.扩大财政支出,加大财政赤字,证券市场趋于活跃,价格自然上扬 C.减少国债发行(或回购部分短期国债)缩小财政赤字规模,推动证券价格上扬 D.增加财政补贴,使整个证券价格的总体水平趋于上涨 二、多选题 1、宏观经济分析的意义包括()。 A.把握证券市场的总体变动趋势B.判断整个证券市场的投资价值 C.掌握宏观经济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力度与方向D.个别证券的价值与走势

宏观经济学-习题集第十七章答案

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一判断题 (×)1.财政政策能影响总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货币政策则不能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状况下,任何影响IS曲线位置的因素变化,都会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 (√)3.根据凯恩斯主义理论,价格水平和工资总是处于粘性状态,经济恢复一般均衡需要较长的时间。 (×)4.当一般价格水平变动时,由于各产品之间的相对价格保持不变,因此居民不会减少对各产品的需求,总需求水平也保持不变。 (×)5.当一般价格水平上升时,将会使各经济主体收入增加,因此,总需求增加。 (√)6.当一般价格水平上升时,在名义货币供给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降低,资产市场均衡的实际利率提高,总需求将下降。 (×)7.潜在总产出就是资本要素得到充分利用时的总产出。 (√)8.长期总供给曲线所表示的总产出是经济中的潜在产出水平。 (×)9.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区别是斜率不同。 (√)10.在AD-AS模型中短期均衡是指短期总需求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 二、选择题 1. 价格水平上升时,会( B )。 A.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右移 B.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左移 C.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右移 D.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左移 2. 下列哪一观点是不正确的( D )。 A.当价格水平上升幅度大于名义货币供给增长时,实际货币供给减少 B.当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大于价格水平的上升时,实际货币供给增加 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减少 D.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下降,实际货币供给减少 3. 总需求曲线是表明(D )。

2020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2020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根据人民大学近年来关于就业弹性的估算,目前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分别能够创造约58万个和100 万个就业岗位。因此,如果2017年第二产业增速能够保持在 6.0%,第三产业增速保持在7.5%,则分别可以创造约350万和750万个工 作岗位,总计可以创造约1100万个就业岗位。这就决定了2017年 中国GDP增速应保持在6.5%左右。 第二,考虑到当前中国宏观经济企稳筑底的趋势,2017年实现 6.5%左右的GDP增长目标具有可行性。这同时也与2020年实现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增长目标一致。 2016年各项宏观经济指标显示,中国经济企稳的态势进一步巩固,呈现出九大底部特征:第一,实际GDP增速企稳为 6.7%;第二,从总需求来看,消费和投资增速双双企稳,内需较为强劲;第三,从 供给面来看,各产业平稳增长,经济回暖特征明显;第四,企业效益 出现持续改善,是宏观经济回暖的微观基础;第五,就业稳定向好, 新增就业完成年度目标,调查失业率下降;第六,价格指数回升,核 心CPI中枢上移,PPI由负转正;第七,景气指数和微观主体信心指 数回升;第八,贸易出现改善,进口和出口跌幅双双收窄;第九,各 项改革举措加速推进,有助于稳定市场主体信心、防范潜在风险、 激发市场活力以及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因此,2017年实现6.5%左右 的GDP增长目标具有可行性。 同时,按照2016年GDP增长6.7%计算,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目标,2017-2020年平均GDP增速需要达到6.5%,以实 现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要求。因此,2017年保持6.5%左 右的经济增长,并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与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中期目标具有兼容性。

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练习题及解析——第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练习题及解析——第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第五章——财政政策练习及解析(1) 1.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理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 A.自筹资金 B.财政资金 C.自由资金 D.借用资金 答案:B 解析:P96.1.预算外资金: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资金。 2.行政事业性收费必须经过()部门批准。 A.国务院计划(物价) B.省级以上政府计划(物价) C.国务院或省级以上政府及其财政、计划(物价) D.县级以上政府计划(物价) 答案:C 解析:P96.2.预算外资金的现行管理:(1)收费立项审批管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必须经过国务院或省级以上政府及其财政、计划(物价)部门批准,其他部门无权批准行政事业收费。 3.目前,()是我国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其收入居各税之首,约占我国税收收入总额的一半。 A.营业税 B.增值税 C.所得税 D.消费税 答案:B 解析:P97.(1)增值税:目前,增值税是我国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约占我国税收收入总额的一半。 4.下列属于商品及劳务课税的是()。 A.增值税 B.所得税 C.财产税 D.农业税

答案:A 解析:P96.(一)商品及劳务课税:商品及劳务课税是所有以商品及劳务为征收对象的税种的总称。我国现行税制中对商品的课税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及一些地方性工商税种 5.国债负担率是指国债余额与()的比率。 A.国债发行总额 B.国内生产总值 C.当年财政收 D.当年财政支出 答案:B 解析:P103.(1)国债负担率:国债负担率是指国债余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我国目前的这一指标为16%左右,西方发达国家均在50%以上。 6.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我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其主旨是实现()。 A.分税制 B.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事权 C.转移支付 D.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答案:D 解析:P107.3.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转移支付制度是以实现各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为主旨,而实行的一种财政平衡制度。财政转移支付是分税制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 7. 下列关于我国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为()。 A.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资金,与预算内资金一样,都是政府财政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 B.除国家政府部门外各级财政部门都必须在银行开设统一的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用于管理和核算预算外资金收入和支出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一、名词解释 1.财政政策2.自动稳定器3.挤出效应 4.货币政策5.存款准备6.公开市场业务 二、判断题 1.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之间具有冲突性。()2.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是一致的,两个目标一定可以同时实现。()3.按照凯恩斯主义,政府的财政预算应该保持稳定。()4.内在稳定器与自主财政政策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 ) 5.转移支付不是财政政策工具,而是收入政策的手段。( ) 6.凯恩斯主义所重视的政策工具是收入管理。( ) 7.松的财政政策的内涵是货币供给的增加。( ) 8.由于货币的流通性强,所以财政政策对收入影响的效果不如货币政策。( ) 9.货币交易需求反映了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职能。( ) 10.超额准备金是指法定准备金超过实际准备金的金额。( ) 11.当公众从中央银行手中购买政府证券时,货币供给增加。( ) 12.松的货币政策会减少货币供给。( ) 13.利息率的改变对投资支出的影响大于对消费支出的影响。( ) 14.当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时实际预算可能存在赤字。( ) 15.拉弗曲线表明税率为50%时税收总额最大。( ) 16.由于商业银行的独立性,中央银行的道义劝告不起作用。( ) 17.存在货币投机需求的流动性陷阱时,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最小。( ) 18.财政政策虽然具有挤出效应,但对于总收入而言其效果可以比货币政策明显。( ) 19.投资预期比较悲观的情况下,财政政策的效果将削弱。( ) 20.对于“滞涨”问题,传统凯恩斯主义无能为力。( ) 三、单项选择 1.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本质是( )。 A.货币供给扩张B.政府规模扩大C.物价更稳定D.增加GDP 2.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本质是( )。 A.货币供给紧缩B.政府规模缩小C.实现物价稳定D.减少GDP 3.以下( )不能视为自动稳定器。 A.失业救济B.累进税C.社会保障D.国防开支 4.财政盈余与( )对均衡GDP水平的影响效果相同。 A.储蓄减少B.储蓄增加C.消费增加D.投资增加 5.投资支出急剧减少的情况下,为保证经济维持在充分就业状态政府应( )。 A.使税收和政府支出相等B.使税收超过政府支出 C.使政府支出超过税收D.提高税率 6.如果社会总需求的构成是消费1 000亿元,投资400亿元,净出口100亿元,政府购买支出200亿元,充分就业的GDP为1 200亿元。为使价格水平保持稳定政府应( )。 A.内在稳定器能部分地抵消经济波动B.内在稳定器无法缓解失业 C.内在稳定器可以完全抵消任何经济波动D.以上都不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