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联网背景介绍

物联网背景介绍

物联网背景介绍
物联网背景介绍

物联网

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将互联网整合起来,湖南大学有一个超级计算机,大家知道吗?后面我们也会介绍。这是我们国家的第三超仿真机,超仿真机跟云计算结合在一起了,有了这些东西以后,然后呢又跟物联网整合到一起来以后,才能够形成一个大的产业。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人类社会更多的是人的问题,那么物理系统更多的是物的问题,那现在的说又转到了那一点了,天人合一,人和物可以有机的结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然后呢,人类可以对待清淅的,动态的,清淅的,动态的方式来管理生产和生活才能达到自费的状态。

感知中国,这是09年的8月7号??到无锡去考查的时候,无锡(高清威??)要强调要把工程技术??研究信息??,GND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国中心,由此感知中国这个概念就提出来了。当时的无锡只是一个地级市,在09年就拿了300个亿出来,接着把物联网叫无锡物联网。到目前为止我们湖南这一块投入了多少呢?到目前为止都没见到什么。

接下来还有一个很大的概念叫智慧城市,地球,中国,城市一级一级递减,这个智慧城市的选取可以看到,有数字城管,应急系统,平安城市,数字环保,数字物流,数字邮政,智能交包,智能品检,食品安全,数字医疗,数字社区,数字校园,数字警区,数字监察,数字政务,数字执法。再看,数字政务,数字民生,数字产业形成的是智慧城市平台,这里面保稳定,保增长才能保民生。能不能做到呢,做得到!不是全面的做到,而是行业的一块一块的在做了。而哪一块可能更多的引进物联起来了。比例可能不一样,往下看,它的价值在于物体也有了智慧,最在的物体在我们看来是地球,刚才说了智慧地球,从而实现人与人,大家看下人与人的沟通可以是面对面的沟通我们也可以不必那样沟通,因为大家知道我们还有电子产品,电子商务可以实现不谋面来实现交易,所以不谋面也没问题人与人,人与物,还有物与物之间的沟通,物和物之间还可以沟通,已经看到那窗帘并不是靠人去亲自操纵的,而启动按钮以后立马就可以了。物与物的沟通,物联网的特征在于感知,互联,智能三块。感知这一块目前最多的是二维码和条形码,mid非接触的,传感器各类传感器可以感应温度,湿度,压力等等什么都是可以,实现给物端感知与识别,最重要的是标识感知与识别,接着第二块传输网络,即通过现有的网络,我们有无线网,移动网,互联网,广电网等实现数据的传输,我又做一个小小的调查:在坐的各位自己家里能不能实现任意一个地方都是可以上网,互联,打电话干什么都是免费的,有没有可以通过什么手段,如果家里实现的请举个手。家里有宽带网的请举个手,基本上都有吧,很好,那就是说你上网的地方是一个固定的,是不是?你上网的地方是任意一个地方,可以吗?这里面我们还要说明一个概念,就是后面还有一个概念,那么我们的网络之间是可以任意组合的,组合以后是不是可以任意通信,信息可以任意传递,那么家里三台电脑啊,手机啊最终通过路由器都与宽带网相连,所以网络的话很大一块不管怎么样,首先有些网络,宽带网可以,无线网络,但是我们还有一些其它的,自己家里近距离的传输设施,比如我们有蓝牙还有址分等等,蓝牙可能听得多一点,这上块解决近距离的这样一个通信,这个信息进来以后,而且这种近距离的是大规模的数据进来以后再进入我们的宽带,再经过宽带以后,快速的传输到我们的数据中心去实现处理,这年产数据我要跟大家说,有可能你已经接到超计算机去了,你可以通过云计算实现云服务,对云计算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听说过吧。接着我们把这个东西也说一说。

智能处理,集云计算处理中心之间通过实现物体之间的智能控制与智能管理,或者智能行动,最终这个物体你要它去干嘛,而且是在指定的时间内,指定的地点,指定的范围,完成指定的任务,要达到智能的效果。是因为说到物联网的话,智能化。

刚才我们已经说了感知层,第二个网络层,第三个应用层,感知层我们有构成感应设施设备基于MID,手机信息终端,传感器,智能卡啊3c等等。然后通过互联网的网关,我们进入到网络层,互联网,广电网等等。这个通信网也可以是联通也可以是移动。接下来物联网最终的目的是用来干什么叫呢?为各行各业,为生产,为生活,提供智慧服务,提供应用服务,所以叫应用层,这里面我们涉及到现代服务云计算++++层,行业的意义,真正的平台。物联网的管理平台,涉及到的,各行各业的智能运输,智能建筑,数字化医疗,根据智慧城市大家也可以看到的。然后看勘测,环境保护,消防,军事,金融,水务,休闲,农业,器械,石化,自动化,安全,智能运输,智能建筑等等。

首先,在坐的各位我还做一个了解,自己所在的乡镇企业部门有没有乡镇企业,或者说自己乡镇企业这一快支柱企业主要是什么,煤业占多重的比重,一二三产业,30%,30%,30%,可不可以这样说?煤业只占20%的,+++可占70%,能不能达到这一点,第三产业能不能达到30%?支柱产业,我们再看那边的话主要是旅游能占50%吗?我们煤炭的话能不能占到50%,我们矿车是可以做智能,做物联网的。那么我们特效+++++++++++++这个产值是不是也占了一个非常大的规模。在坐的各位听到我这门课以后是不是回去实施一下,实现的话是可以实现产业的升级。

各行各业,我们长株潭就算一个区域,公共平台,比如我们智慧农业专门有一个平台。做物流的有一个专用信息平台,但是如果这些平台最终的话都各智慧城市的平台可以融合到一起实现更大的平台,这平台与平台的融合会越来越多,这里讲感知城市物联网的皮肤和五官,主要是感知识别物体,包括信息采集捕获识别。这个涉及到的二维,标签,FID标签,传感器等,网络层是物联网神经中枢和大脑,信息处理和传递包括通信与务联网的融合网络,网骆管理中心和信息处理中心,网络层兼感觉知层获取的信息进行处理类似于人体结构的神经中枢和大脑。网络层包括2G,3G,4G通信网络。WIFI,互联网等,经由作何一种网络,或几种网络组合的形式进行传输,网络层可通过公共信息网和互联网,也可以信托行业信息网也可信托公众网和专业网,而我们学校我们有校园网,但是我们在自己家里的话用不到校园网,进入到公众网,专业网有什么好处,比如我们学校的这个数字化校园里面每年的话要花几千万去买数据库,然后为我们提供各类学术资源。那一般的话他是享受不到的。

应用层是物联网的社会分工与行业需求实现广泛智能化。应用层物联网与行业专业技术的深度融合,与行业需求融合实现行业智能化,这类似于人类的社会分工,这就构成了人类社会典型的智能交工,有没有听说车联网,有了车联网甚至还有船联网。绿色农业,工业监控,智能家居,环境监测,城市管理,智能物流等,可以跨行业的也可以是行业内部的也可以是普通公众也可以是政府机构企业组织。所以我们后面会说,这个东西,原来的话不包括X,就是不包括这种事物和新的各种事物都算进来了。以交通运输网为例,因为这个东西都是在我们身边的,大家都会觉得不陌生交通运输网的概念是什么呢?是把传感器,传感器网络技术通信网与互联网技术,智能运算技术等融合一体,以公路及城市道路铁路及水运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为对象,对其运输的公具,运输的对象,运输的基础设施,运输流程,运输用户,营运者,管理者等实施智能化的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计划管理。

在交通运输电子政务,交通运输业务,交通运输公众服务等领域实现运输管理物联网的物物相联。实现通过运输经济链接,高效,安全可靠,数字环保。交通运输业务,跑物运,跑客运,这一块还有公众服务,但是我们的目标是要实现这些,为人的出行提供这些东西,同样的为物的出行也要实现这样一个目标。大家认为做到这些容易吗?无论是物还人的运输要实现这一条,安全可靠,舒适环保,便捷。有了物联网,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交通运输物联网涉及的对象,这个交通工具大家看到了特征,运输对象,货物,人员,基础设施大家看就这些东西,流程和运输对象的确定装载,运输,卸载,目的地的收货,或者是人的管理,这个全过程运输用户,营运者,管理者。用户是指运输的需求方,运输的运

营者是运输供给商,包括运输设施,各种运营单位,运输代理机构这些平台提供商等。管理者包括了运政部门,行业协会等。再看这里我们说到的相关的手段,说到物联网就这些手段,归纳就很简单了,就这几点搞明白了,用到哪里都可以。放之四海都可以,这是那几条,识别,定位,分工,监控一体化管理,对运输物的识别是什么意思啊?对运输相关物的相关数据进行输入,进行采集,对数据进行处理后便给出物体的属性及性态。

我们去年的时候来的了一个新加坡的教授就讲了新加坡城市交通管理过程,更多的数据是动态数据能够进行采集,我们城市管理目前的交通数据更多的是一种什么形式呢?是不是更多的还是静态啊?对!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地方有一个标识台,离哪里有多远,这些都是静态的,但是动态的它更多的是跟物联网结合起来做了,它已经就是知道这个比如说目前我在哪,我要到哪里去,还有多远,所有跟交通运输相关的物体的动态的状态,都可以显示出来。

定位,对所要识别的运输相关物进行及时锁定,确定其所在的地理位置,就像我们原来用GPS上面有没有我们中国自己用的那个叫什么?北斗。现在还有双模式的,就是北斗还有GPS定位,跟踪,就是准确的确定运输相关物并以其在一定时间内的运输路径进时时掌控,监控,对运输相关物的状态进行时时掌控管理,一体化管理,从出发地一直到接收地识别定位和监控,能够时时的监控管理,使其处在可控的状态。那么我们如果搞运输搞物流的话,一个价值连城的货物,对它全程都要进行监控,这个监控的话包括这些东西,那我们现在还会监控到一些什么时候车子停了,停了多久,速度是多少,油耗是多少,都是在掌控之中。所以现在的话司机是很不容易的。

这个运输电子政务,大家可以看到,交通运输过程,缴税管理,运输队价值管理,电子收费管理,客运货运量统计,政策法律支持,等等这一系列的运输业务还有公众服务这一系列的,你要对你运输的相关物进行一个标识,要进行定位跟踪以后,目的就是为了做这些事,完成一些业务需求,这些业务做好了,你就可以智能运输了。

我们还有一个交通运输物联网体系架构交通运输感知对线,人或车路障全部都可以感知的,交通运输感知层,交通运输网络层,交通运输数据处理层,交通运输服务层。

我把这个叫感知层,这个叫网络层,这个叫应用服务层,那还是三层。这里面的应用服务涉及到哪一点呢?哪些方面?高速公路收费,多路径识别,路径优化管理,运输政务管理,运输服务管理,都可以放进来。关键技术,MID首当其冲,一个小飞机,小到0.05mm,但是它可以是海量的,这言下之意的话呢,我标识一个物体可以是一个集装箱里的一个小芯片,大家听明白没有

物联网发展历程及背景

物联网的技术历史和发展背景 1 、什么是物联网 目前在国际上对于物联网尚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比较广泛的解释是,物联网是指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无线传感器网络(WSN,Wireless Sensor Network)节点、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装置、红外感应器、移动手机、PDA、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在这个网络中,物品变得“有感觉,有思想”,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其实质就是将传感器等装置嵌入物体并进行联网以最终接入互联网,通过使物体具有“智慧”,从而延伸人类感知、控制外部世界的能力。 2、物联网发展的技术背景 计算机技术、通信与微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促进了互联网技术、射频标签(RFID)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与数字地球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无线网络与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研究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应用所产生的巨大经济与社会效益,加深了人们对信息化作用的认识,而互联网技术、RFID技术、GPS 技术与WSN技术为实现全球商品货物快速流通的跟踪识别与信息利用,进而实现现代管理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互联网已经覆盖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已经深入到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与社会生活,已经改变了几十亿网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但是现在互联网上关于人类社会、文化、科技与经济信息的采集还必须由人来输入和管理。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求,人们设想如果从物流角度将RFID 技术、GPS技术与WSN技术与“物品”信息的采集、处理结合起来,如果从信息流通的角度将RFID技术、WSN技术、GPS技术、数字地球技术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就能够将互联网的覆盖范围从“人”扩大到“物”,就能够通过RFID技术、WSN技术与GPS技术采集和获取有关物流的信息,通过互联网实现对世界范围内的物流信息的快速、准确识别与全程跟踪,这种技术就是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发展的社会与技术背景如图1所示。

物联网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物联网技术基础》课程大纲 一. 适用对象 适用于网络教育、成人教育相关专业学生。 二. 课程性质 《物联网技术基础》是物联网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通过讲述物联网涉及的技术、知识、概念,展示一个应用前景广阔的物联网世界,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前序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 三. 教学目的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理解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如RFID技术、物联网传感器技术、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自动识别技术,熟悉物联网相关的基本技术,如M2M技术、智能处理技术、物联网安全技术、云计算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系统知识,了解物联网在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环保、智能安防、智能农业、智能家居、智能物流、军事等领域的相关应用,为以后分析和解决工作中的相关问题打下良好的物联网专业知识基础。 四. 教材及学时安排 教材:吴功宜、吴英,物联网技术与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9月 学时安排: 五. 教学要求(按章节详细阐述); 第一章物联网概论 教学要求: 了解:物联网发展的背景;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掌握:相关定义、物联网的基本概念;物联网关键技术;。 理解:物联网相关研究的发展。

内容要点: 1.1 物联网发展的背景 1.1.1 比尔?盖茨与《未来之路》 1.1.2 Auto ID 实验室、RFID与物联网的概念 1.1.3 ITU与The Internet of Things研究报告 1.1.4 智慧地球与物联网 1.1.5 欧盟与各国政府发展物联网产业的规划 1.1.6 物联网在我国的发展与战略性新兴产业 1.2 物联网技术的特征 1.2.1 物联网的定义 1.2.2 物联网的主要技术特征 1.2.3 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区别与联系 1.3 物联网关键技术与产业发展 1.3.1 物联网关键技术 1.3.2 物联网产业链结构 1.3.3 物联网产业的特点 1.3.4 物联网应用对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 1.4 物联网与相关研究的发展 1.4.1 CPS的研究与发展 1.4.2 普适计算研究与发展 1.4.3 物联网、互联网、传感网与泛在网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物联网感知层技术 教学要求: 了解:自动识别技术的发展;智能传感器的研究与发展;智能信息感知设备的研究与发展。 理解与掌握:感知层的基本概念;RFID与自动识别技术;传感器与无线传感器网络;位置信息感知技术;智能信息感知设备与嵌入式技术。 应用:学会用物联网感知层技术知识分析和解决相关的问题。 内容要点: 2.1 感知层的基本概念 2.1.1 感知层在物联网中的重要性 2.1.2 感知节点的特点 2.2 RFID与自动识别技术的发展 2.2.1 自动识别技术的发展 2.2.2 条码、磁卡与IC卡 2.2.3 RFID标签 2.2.4 RFID应用系统结构与组成 2.2.5 RFID标签编码标准 2.3 传感器与无线传感器网络 2.3.1 传感器的基本概念

物联网的发展历程

物联网的发展历程 物联网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世界也在慢慢地将物联网转变为万物互联。据悉,到2022年,全球物联网技术支出预计将达到1.2万亿美元,2017-2022年复合增长率为13.6%。那么蓬勃发展的物联网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 以下为物联网相关主要事件摘要: 1969年: Arpanet是现代互联网的先驱,由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开发并投入使用。这是物联网的基础由此奠定。 1982年: 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程序员将可口可乐(Coca-Cola)自动售货机接入互联网,让他们在购买前可以检查机器是否有冷饮。人们普遍认为这是最早的物联网设备之一。 1990年: 为了迎接这一挑战,JohnRomkey将烤面包机连接到互联网,并成功地将其打开和关闭,这一实验让我们更进一步的接触的物联网。 1995年: 美国政府运营的第一个版本的GPS卫星项目终于完成。从那时起,这为如今大多数物联网设备提供了一个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功能:GPS定位。 1999年: 在这一年,麻省理工学院自动识别实验室负责人凯文·阿什顿在一次演讲中首次提出了“物联网”一词,以说明RFID跟踪技术的潜力。 2007年: 第一部iPhone问世,它为公众提供了一种与世界互动和连接设备的新方式。2008年: 首届国际物联网大会在瑞士苏黎世举行。而这一年是值得被铭记的一年,因为在2008年,物联网设备的数量首次超过了地球上的人口数量。 2010年: 中国政府将物联网列为关键技术,并宣布物联网是其长期发展规划的一部分。同年,Nest发布了一款智能恒温器,可以了解用户的生活习惯,自动调节房子的温度。Nest让“智能家居”的概念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013年: 谷歌智能眼镜的发布是物联网和可穿戴技术的革命性进步。 2014年: 亚马逊发布Echo智能音箱,为进军智能家居中心市场铺平道路。也是在这一年工业物联网标准联盟的成立,也间接表明物联网具有改变任何制造和供应链流程运作方式的潜力。 2017-2019年: 物联网的发展变得更便宜、更容易、更被广泛接受,从而引发了整个行业的创新浪潮。自动驾驶汽车在不断完善,区块链和人工智能已经开始融入物联网平台,智能手机/宽带普及率的提升将继续让物联网成为未来有吸引力的价值主张。

物联网基本概念和发展前景

物联网基本概念和发展前景

概述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编辑本段] 一、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关系及其定义 物联网的英文名称为“The Internet of Things”。由该名称可见,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之上的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

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编辑本段] 二、物联网的背景与前景 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过去在中国,物联网被称之为传感网。中科院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传感网的研究,并已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建立了一些适用的传感网。 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提出了,“传感网是下一个世纪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 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提出传感网络技术将是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 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报告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主动进行交换。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

关于物联网起源与发展

物联网起源与发展 物联网的起源: 物联网的理念最早出现于比尔盖茨的《未来之路》,只是当时受限于无线网络、硬件及传感器设备的发展,并未引起世人的重视。199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造性地提出了当时被称作EPC系统的“物联网”的构想。1999年,“物联网”的概念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Auto-ID实验室首先提出。其提出的物联网概念以RFID技术和无线传感网络作为支撑。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简称 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物联网的概念。报告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世界上所有物体都可以通过互联网主动进行信息交换。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物联网的现状: 我国在物联网领域的布局较早,中科院早在十年前就启动了传感网研究。在物联网这个全新的产业中,我国技术研发水平处于世界前列,中国与德国、美国、韩国一起,成为国际标准制定的四个发起国和主导国之一,其影响力举足轻重。 物联网的定义: 凡是有传感器和传感技术而感知物体的特性,并按照固定的协议,实现任何时候物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人与人之间互联互通,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管理的网络就是物联网。物联网是信息化和工业化发展、融合的必然结果,是信息技术和传感、控制技术融合的产物。物联网可视为互联网的扩展,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扩展到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 物联网的基本构架: 物联网的基本构架由三层组成,分别是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感知层由物体的传感器如射频识别装置(EFID)、红外线感应器、激光扫描仪等及其他的控制、执行设备联网组成。网络层包括接入网和通信网,包含了TCP/IP 协议、互联网应用协议等各种通信协议和互联网协议栈。应用层是基于Web浏览器的应用,如智能电网、城市管理、智能家居、智能交通、工业监控等具体某一领域的引用方案。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1、感知层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电子设备产生射频信号或空间电感耦合或电磁反向散射耦合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单个或多个对象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与发展前景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与发展前景 姚程宽张新华詹喆 (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公共基础部安徽安庆246003) 摘要:物联网是互联网发展到今天的高级产物,目前还没有对物联网权威的定义。从技术的角度说,任何一个互联互通的网络都可以实现,比如电信、移动、联通、广电等,也可以是一个独立局域网。对于普通用户来说,物联网重要的不是网络本身,而是基于这些网络的应用服务。能从这些网络中得到哪些服务,这才是与我们的工作生活相关的。简单的说:服务才应该是物联网的关注点。本文介绍了物联网的概念,并从工业、农业、教育和生活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物联网的应用,并分析了物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物联网;感知技术;服务 物联网是近两三年来非常热门的科技词汇之一,他的英文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简写成IOT。简单的说物联网就是物和物互联的网络,它利用并融合感知技术、识别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云计算等技术,把控制器、传感器、人和物等连接起来,实现物和物,人与物的连接,最终得到智能化的网络,被广泛认为是信息产业的第三次革命。物联网是互联网发展的高级产物,它利用互联网以及互联网上的所有资源,继承了互联网上的所有应用,同时物联网保留了自身资源和设备的个性化和私有化。

1.物联网的应用领域 1.1物联网在工业中的应用 (1)制造业供应链管理物联网应用于原材料采购、销售和库存领域,通过完善并优化供应链的管理体系,从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2)生产过程工艺优化物联网技术能提高工业生产线上的过程检测、生产设备监控、材料消耗监测、实时参数采集的能力和水平,有助于生产过程智能监控、智能诊断、智能控制、智能维护、智能决策,从而改进生产过程,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 (3)安全生产管理把感应器或感知设备安装在矿工设备、矿山设备、油气管道等危险设备中,可以感知在危险环境中的设备机器、工作人员等方面的安全信息,将现有单一、分散、独立的网络监管平台提升为多元、系统、开放的综合监管平台,以实现快捷响应、实时感知、准确辨识和有效控制等。 (4)环保检测及能源管理环保设备融入物联网可以对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各类污染源及污染治理关键指标进行实时监控[1]。 1.2物联网在农业中的应用 (1)食品安全溯源系统加强农副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到最终消费者整个流程的监管,降低食品安全隐患。通过安装电子芯片,物联网技术可以追溯芯片的编码查询产地、生产日期以及检验检疫情况。

物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物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分 析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物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对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经济社会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其具有巨大增长潜能,已是当今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战略制高点,成为各个国家构建社会新模式和重塑国家长期竞争力的先导。一、什么是物联网(一)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英文名称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也称作“The Internet of everything”。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其含义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概念”是在“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概念。199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Kevin Ashton教授首次提出物联网的概念。1999年MIT建立了“自动识别中心(Auto-ID Center)”,提出“万物皆可通过网络互联”,阐明了物联网的基本含义。早期的物联网是依托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物流网络。2005年11月,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引用了“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的定义和覆盖范围有了较大的拓展,不再只是指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2009年欧盟执委会发表了欧洲物联网行动计

浅谈物联网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27446359.html, 浅谈物联网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作者:王成莉 来源:《商情》2013年第05期 【摘要】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概述了物联网的内涵, 分析了物联网应用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并对物联网的发展前景和趋势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物联网现状发展趋势一、物联网的内涵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文名称是“Internet of Things”(IOT),又稱为“Web of Things”。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扩展,顾名思义就是“物品与物品相连的互联网”,它包含两层意思,第一是物联网仍旧是一种互联网,是以互联网为基础进行的延伸和扩展,第二是物联网的用户端是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的描述,在物联网时代,通过各种各样的日常用品嵌上一种短距离的移动收发器,人类在信息与通信世界里将获得一个新的沟通维度,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连接扩展到人与物和物与物之间的沟通连接。 二、物联网的发展历史 物联网的实践最早可以追溯到1990年施乐公司的网络可乐贩售机,但确切来说,物联网的理念最早出现于比尔盖茨1995年《未来之路》一书。1999年美国Auto-ID中心的Ashton教授在研究RFID时首先提出“物联网”的概念,这也是在2003年掀起第一轮华夏物联网热潮的基础,同年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陸提出了“传感网是下一个世纪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2005年11月,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 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此时,物联网的定义和范围已经发生了变化,覆盖范围有了较大的拓展,不再只是指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报告中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主动进行交换,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职能嵌入技术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然而,报告对物联网缺乏一个清晰的定义。2008年后,为了促进 科技发展,寻找经济新的增长点,各国政府开始重视下一代的技术规划,将目光放在了物联网上。 三、物联网的发展现状 就目前来说,物联网的开发和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发达国家和地区抓住机遇,出台政策进行战略布局,希望在新一轮信息产业重新洗牌中占领先机。日韩基于物联网的“U社会”战略、欧洲“物联网行动计划”及美国“智能电网”、“智慧地球”等计划相继实施;澳大利亚、新加

物联网的产生背景

产生背景 1、1990年物联网的实践最早可以追溯到1990年施乐公司的网络可乐贩售机——Networked Coke Machine。 2、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首先提出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这个概念;是1999年MIT Auto-ID中心的Ashton教授在研究RFID时最早提出来的。提出了结合物品编码、RFID和互联网技术的解决方案。当时基于互联网、RFID技术、EPC标准,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技术、无线数据通信技术等,构造了一个实现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物联网),这也是在2003年掀起第一轮华夏物联网热潮的基础。 传感网是基于感知技术建立起来的网络。中科院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传感网的研究,并已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建立了一些适用的传感网。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提出了“传感网是下一个世纪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 3、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提出传感网络技术将是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 4、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引用了“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的定义和范围已经发生了变化,覆盖范围有了较大的拓展,不再只是指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 报告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主动进行交换。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根据ITU的描述,在物联网时代,通过在各种各样的日常用品上嵌入一种短距离的移动收发器,人类在信息与通信世界里将获得一个新的沟通维度,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连接扩展到人与物和物与物之间的沟通连接。物联网概念的兴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际电信联盟2005 年以物联网为标题的年度互联网报告。然而,ITU的报告对物联网缺乏一个清晰的定义。 虽然目前国内对物联网也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定义,但从物联网本质上看,物联网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一种聚合性应用与技术提升,将各种感知技术、现代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技术聚合与集成应用,使人与物智慧对话,创造一个智慧的世界。物联网技术被称为是信息产业的第三次革命性创新。物联网的本质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互联网特征,即对需要联网的物一定要能够实现互联互通的互联网络;二是识别与通信特征,即纳入物联网的“物”一定要具备自动识别与物物通信(M2M)的功能;三是智能化特征,即网络系统应具有自动化、自我反馈与智能控制的特点。 5、2008年后,为了促进科技发展,寻找经济新的增长点,各国政府开始重视下一代的技术规划,将目光放在了物联网上。在中国,同年11月在北京大学举行的第二届中国移动政务研讨会“知识社会与创新2.0”提出移动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代表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形成,并带动了经济社会形态、创新形态的变革,推动了面向知识社会的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下一代创新(创新2.0)形态的形成,创新与发展更加关注用户、注重以人为本。而创新2.0形态的形成又进一步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健康发展。 6、2009年1月28日,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与美国工商业领袖举行了一次“圆桌会议”,作为仅有的两名代表之一,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地球”这一概念,建议新政府投资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础设施。当年,美国将新能源和物联网列为振兴经济的两大重点。 2009年2月24日2009IBM论坛上,IBM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钱大群.公布了名为“智慧的地球”的最新策略。此概念一经提出,即得到美国各界的高度关注,甚至有分析认为IBM

物联网的介绍和物联网发展的未来展望详细概述

物联网的介绍和物联网发展的未来展望详细概述 物联网是什么?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其英文名称为Internet of things(IoT),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利用局部网络或互联网等通信技术把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员和物等通过新的方式联在一起,形成人与物、物与物相联,实现信息化、远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网络。 冰冷的物体该怎么接受信息? 一个物品、设备,可以透过许多种方式来接收信息,所谓信息包含外在的温度、湿度、压力、方位,也包含人类使用模式,当物体装设如陀螺仪、RFID 读取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就可以接受这些信息,记录外在环境的变化及使用者的使用习惯。接受信息之后该怎么传送到云端计算? 当然只能接收信息还不够,让信息全部储存在物品里无法运用这些信息,必须让这些信息传送到计算器里分析,这要怎么做到?透过有线网络或是4G、Wi-Fi、蓝牙、等无线通信技术,就能够让这些信息传送到云端主机,开始让计算器分析信息。云端计算后能做到什么应用? 云端主机接收到信息,将所收到的信息加以分析整理,主机分析用户行为模式后,能提供个人化服务,给予使用者有用的建议,而目前的IPv6 技术让每个物品都可以有自己的IP,因此若和手机连上,则使用者能以手机知道目前物品的定位,并遥控远程的物品,同时也能做到数据串联,和不同的设备间进行信息交换及连动,如同人类大脑一般,对所有的信息做出反应。你的手机,就是启动物联网的开关只要有了手机,就可以在办公室遥控家里的冷气、接收云端主机传来的通知,告诉你冰箱里的牛奶已经没有了,下班记得到超市补货?,所有的信息都传递到手机中,所有的指令也都从手机中发出,人手一机的时代,只要有手机就掌握一切。我们来模拟物联网生活的一天未来物联网白热化的世代,当你早上起床时传感器会自动监测窗外的阳光,调整窗帘要拉开多少,室内是否需要开灯;手上的穿戴式设备也会汇集前一晚的睡眠数据,以及前一天的饮食记录,建议你今天早上应该喝进多少水;你边刷牙的时候,智能牙刷会提醒你哪些地方还需要再加强,也可以一边用手机遥控家电,让咖啡机开始帮你冲咖啡,等你梳洗换装好后,马上就可以出门了。上班途中用手机打开公

物联网的概念、历史及未来发展方向

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的概念、、历史及未来发展方向 ? 导读: 现今的模型专注于控制办公室内取暖与照明的楼宇管理系统,而未来的物联网将囊括数十亿通过互联网相互连接并共享数据的设备。本白皮书着眼于如何实现这一愿景,以及为构建一个完全实现IoT 连接的智能世界,我们需要克服哪些困难,又有哪些要素业已具备。 ? 简介 物联网到底是什么?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IoT)是包含智能、传感器功能的物理对象以及与其交互的网络、服务器和服务的集合。这是一个趋势,而不是一个单一的行业或市场。但是,ARM 的技术设计能够使当今与未来的物联网应用和服务遍布每一个角落,并具备真正的智能。它由嵌入式微处理器和有线或无线网络组成,使这些对象能够自主感知周围环境,与其他对象通信,以及与基于互联网的服务和基于云的应用进行交互。物联网功能可添加到任意物理对象中,如服装、珠宝、恒温器、医疗设备、家用电器、家庭自动化、工业控制,甚至是灯泡。这一趋势需要经济高效的传感技术—可持续使用几年,而不是几小时。这些传感器可以长期收集少量数据。ARM 认为,用于实现智能的大数据分析始于小数据。ARM?的核心技术打造了传感器、控制器,以及嵌入到设备中的其他智能器件。去年,ARM 的合作伙伴售出了87亿块芯片,其中有很大比例是面向移动互联网应用。这为ARM 在大数据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传感器、控制器和嵌入到设备中的智能器件为公司提供分析大数据所需的小数据。

物联网(IoT)时代已经到来,且已应用在我们现今的生活当中。现今的模型专注于控制办公室内取暖与照明的楼宇管理系统,而未来的物联网将囊括数十亿通过互联网相互连接并共享数据的设备。本白皮书着眼于如何实现这一愿景,以及为构建一个完全实现IoT连接的智能世界,我们需要克服哪些困难,又有哪些要素业已具备。最后,我们将探讨物联网如何提供多样化和差异化产品(要实现这些功能,必须建立坚实的小数据基础,以衍生出位于物联网顶层的大数据,并从中得到见解以及形成新型应用与服务)。 这会对数据的处理方式和节能解决方案的重要性产生一定影响。 ?物联网的历史 20世纪60年代,计算技术诞生。该技术主要用于专门的应用—从天气预报到复杂的电话交换系统,乃至核武器试验。通常情况下,个别应用需要大量的资金、资源和技术等方面的投入。该高性能计算市场围绕这些早期实施逐渐壮大,但应用范围仍很狭隘。 当时,该市场的主力消费者是需要借助超级计算中心进行复杂模拟和研究的组织。大型机计算单元的职责是处理数据。之后,借助编程进行商用计算变得日益简单,此时开始出现标准应用程序。大型机转变为体积更小、价格更低的微型计算机,拓展了计算的市场覆盖范围。 接下来的进化步骤是微处理器和个人电脑(PC)的演变,个人电脑使计算机的触角延伸到了更多的中小型企业以及家庭和学校。之后,随着笔记本电脑的出现,PC趋向移动化,并掀起了手机领域的革命,使之迅速演变成一个移动计算平台。今天,我们生活在

物联网技术的背景应用介绍

发表于 2010-4-12 定义 物联网的英文名称为"The Internet of Things”。由该名称可见,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之上的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这里的“物”要满足以下条件才能够被纳入“物联网”的范围:1、要有相应信息的接收器;2、要有数据传输通路;3、要有一定的存储功能;4、要有CPU; 5、要有操作系统; 6、要有专门的应用程序; 7、要有数据发送器; 8、遵循物联网的通信协议; 9、在世界网络中有可被识别的唯一编号。 背景 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过去在中国,物联网被称之为传感网。中科院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传感网的研究,并已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建立了一些适用的传感网。 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提出了,“传感网是下一个世纪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 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提出传感网络技术将是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 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报告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世界上所有

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主动进行交换。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将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根据ITU的描述,在物联网时代,通过在各种各样的日常用品上嵌入一种短距离的移动收发器,人类在信息与通信世界里将获得一个新的沟通维度,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连接扩展到人与物和物与物之间的沟通连接。 2009年1月28日,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与美国工商业领袖举行了一次“圆桌会议”,作为仅有的两名代表之一,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地球”这一概念,建议新政府投资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础设施。 2009年2月24日消息,IBM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钱大群在2009IBM论坛上公布了名为“智慧的地球”的最新策略。 此概念一经提出,即得到美国各界的高度关注,甚至有分析认为IBM公司的这一构想极有可能上升至美国的国家战略,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IBM认为,IT产业下一阶段的任务是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具体地说,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物联网。 针对中国经济的状况,钱大群表示,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广阔,而且中国政府正在以巨大的控制能力、实施决心、和配套资金对必要的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建设,“智慧的地球”这一战略将会产生更大的价值。 在策略发布会上,IBM还提出,如果在基础建设的执行中,植入“智慧”的理念,不仅仅能够在短期内有力的刺激经济、促进就业,而且能够在短时间内为中国打造一个成熟的智慧基础设施平台。 钱大群表示,当今世界许多重大的问题如金融危机、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等,实际上都能够以更加“智慧”的方式解决。在全球经济形势低迷的同时,也孕育着未来的发展机遇,中国不仅能够籍此机遇开创新乐观产业和新的市场,加速发展,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 IBM希望“智慧的地球”策略能掀起了“互联网”浪潮之后的又一次科技革

物联网将会社会带来哪些改变- 物联网发展历程概述

物联网将会社会带来哪些改变? 物联网发展历程概述 导读:我们总是喜欢围绕着物联网侃侃而谈,大谈未来将对我们产生何种影响,谈论物联网将会社会带来哪些改变。我们置身于这个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也许太快的变化已经让我们适应其中,但回过头来看,我们在物联网这条道路上已经行走了很远。出门在外,忽然忘记自己是否关闭了房屋的门锁,对于许多有些许强迫症的人而言,在这种情况下若是不回去确认一下,一天的心神都不会安宁。而这时,简单的拿出自己的手机,查看自己家智能门锁的相关信息,就能很明确的知道门窗是否已经紧锁,这种场景只不过是目前物联网中一个微小的缩影。 我们总是喜欢围绕着物联网侃侃而谈,大谈未来将对我们产生何种影响,谈论物联网将会社会带来哪些改变。我们置身于这个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也许太快的变化已经让我们适应其中,但回过头来看,我们在物联网这条道路上已经行走了很远。 物联网发展历程 物联网,英文缩写为IoT(Internet of Things),顾名思义指的是通过互联网让万物连接。物联网可追溯最早的鼻祖,要算1990年由施乐公司发售的网络可乐贩卖机——Networking Coke Machine。这台可以监测出机器内可乐是否有货,温度是否够冰凉,并且能够联网的贩卖机,算是开创了物联网的先河了。 直到1999年,物联网的概念才正式由美国所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中提出。当时基于互联网、RFID技术、EPC标准,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技术、无线数据通信技术等,构造了一个实现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虽说物联网概念是在1999年才被提出,但是直到2016年,物联网才终于迎来了自己的发展元年,这17年期间,得益于技术的进步,物联网终于一步步从概念走向了成熟。 掌握物联网数据便是掌握未来

物联网现状及前景

物联网现状及未来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通信网和互联网的拓展应用和网络延伸,它利用感知技术与智能装臵对物理世界进行感知识别,通过网络传输互联,进行计算、处理和知识挖掘,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信息交互和无缝链接,达到对物理世界实时控制、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目的。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概念最早于1999 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早期的物联网是指依托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技术和设备,按约定的通信协议与互联网相结合,使物品信息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实现物品信息互联而形成的网络。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物联网内涵不断扩展。现代意义的物联网可以实现对物的感知识别控制、网络化互联和智能处理有机统一,从而形成高智能决策。 简单的说:物联网是互联网的未来。互联网是人与人的互联,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和无缝对接;而物联网是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互联,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信息交互和无缝链接;是互联网发展的高级阶段和必然,五到十年后的时代,必然是物联网的时代。 物联网网络架构 物联网网络架构由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组成,如图2 所示。感知层实现对物理世界的智能感知识别、信息采集处理和自动控制,并通过通信模块将物理实体连接到网络层和应用层。网络层主要实现信息的传递、路由和控制,包括延伸网、接入网和核心网,网络层可依托公众电信网和互联网,也可以依托行业专用通信网络。应用层包括应用基础设施/中间件和各种物联网应用。应用基础设施/中间件为物联网应用提供信息处理、计算等通用基础服务设施、能力及资源调用接口,以此为基础实现物联网在众多领域的各种应用。

物联网现状及前景

物联网现状及前景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物联网现状及未来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通信网和互联网的拓展应用和网络延伸,它利用感知技术与智能装臵对物理世界进行感知识别,通过网络传输互联,进行计算、处理和知识挖掘,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信息交互和无缝链接,达到对物理世界实时控制、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目的。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概念最早于1999 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早期的物联网是指依托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技术和设备,按约定的通信协议与互联网相结合,使物品信息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实现物品信息互联而形成的网络。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物联网内涵不断扩展。现代意义的物联网可以实现对物的感知识别控制、网络化互联和智能处理有机统一,从而形成高智能决策。 简单的说:物联网是互联网的未来。互联网是人与人的互联,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和无缝对接;而物联网是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互联,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信息交互和无缝链接;是互联网发展的高级阶段和必然,五到十年后的时代,必然是物联网的时代。 物联网网络架构 物联网网络架构由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组成,如图2 所示。感知层实现对物理世界的智能感知识别、信息采集处理和自动控制,并通过通信模块将物理实体连接到网络层和应用层。网络层主要实现信息的传递、路由和控制,包括延伸网、接入网和核心网,网络层可依托公众电信网和互联网,也可以依托行业专用通信网络。应用层包括应用基础设施/中间件和各种物联网应用。应用基础设施/中间件为物联网应用提供信息处理、计算等

物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物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对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经济社会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其具有巨大增长潜能,已是当今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战略制高点,成为各个国家构建社会新模式和重塑国家长期竞争力的先导。一、什么是物联网(一)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英文名称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也称作“The Internet of everything”。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其含义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概念”是在“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概念。199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Kevin Ashton教授首次提出物联网的概念。1999年MIT建立了“自动识别中心(Auto-ID Center)”,提出“万物皆可通过网络互联”,阐明了物联网的基本含义。早期的物联网是依托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物流网络。2005年11月,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ITU

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引用了“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的定义和覆盖范围有了较大的拓展,不再只是指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2009年欧盟执委会发表了欧洲物联网行动计划,描绘了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前景,提出欧盟政府要加强对物联网的管理,促进物联网的发展。2009年1月28日,IBM首次提出“智慧地球”概念,建议新政府投资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础设施。当年,美国将新能源和物联网列为振兴经济的两大重点。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视察时提出“感知中国”,无锡市率先建立了“感知中国”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运营商、多所大学在无锡建立了物联网研究院。其后,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写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2005年11月17日,ITU正式提出“物联网”概念。“物联网”颠覆了人类之前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截然分开的传统思维,将具有自我标识、感知和智能的物理实体基于通信技术有效连接在一起,使得政府管理、生产制造、社会管理,以及个人生活实现互联互通,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物联网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

物联网发展的历史、现状及趋势-无线网络结课论文

无线网络结课论文 题目名称:物联网发展的历史、现状及趋势 院系名称:计算机学院 班级:网络123 学号:201200824318 学生姓名:贾博 指导教师:张俊宝 2015年 5 月

目录 1. 物联网的概念和定义 (3) 1.1 物联网的概念 (3) 1.2 物联网的定义 (3) 1.3 物联网的体系架构 (3) 2. 物联网的历史 (5) 3. 物联网的现状 (7) 3.1 物联网在国外 (7) 3.2 物联网在我国 (7) 3.3 全球物联网应用情况 (8) 4. 物联网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 (9) 4.1 物联网的应用前景 (9) 4.2 物联网对我国传统电信的影响 (9) 4.3 物联网发展阶段和未来规模 (10) 4.4 中国物联网产业未来发展的4大趋势 (10) 4.5 物联网的技术演进路径 (11) 5.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1. 物联网的概念和定义 1.1 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的理念最早出现于比尔盖茨1995年《未来之路》一书。1999年,美国Auto-ID首先提出“物联网”的概念,即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1]、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让所有的物品都与网络连接在一起,方便识别和管理。物联网是利用无所不在的网络技术建立起来的.其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是RFID电子标签技术. 以简单RFID系统为基础,结合已有的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中间件技术等,构筑一个由大量联网的阅读器和无数移动的标签组成的,比Internet 更为庞大的物联网成为RFID技术发展的趋势。在这个网络中,系统可以自动的、实时的对物体进行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并触发相应事件。 物联网又称“传感网”,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二十世纪计算机科学的一项伟大成果,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化,然而在目前,网络功能再强大,网络世界再丰富,也终究是虚拟的,它与我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还是相隔的,在网络世界中,很难感知现实世界,很多事情还是不可能的,时代呼唤着新的网络技术。 无线传感网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全新网络技术,它综合了传感器、低功耗、通讯以及微机电等等技术,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无线传感网络将给我们的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1.2 物联网的定义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其英文名称是:“Internet of things(IoT)”。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因此,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活点定义:利用局部网络或互联网等通信技术把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员和物等通过新的方式联在一起,形成人与物、物与物相联,实现信息化、远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网络。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它包括互联网及互联网上所有的资源,兼容互联网所有的应用,但物联网中所有的元素(所有的设备、资源及通信等)都是个性化和私有化。 1.3 物联网的体系架构 物联网的体系架构由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组成。感知层主要实现只能感知功能,包括信息采集、捕获和物体识别。网络层主要实现信息的传送和通信。应用层则主要包括各类应用,如监控服务、智能电网、工业监控、绿色农业、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