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燃煤锅炉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实用版

燃煤锅炉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实用版

燃煤锅炉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实用版
燃煤锅炉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实用版

YF-ED-J1058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燃煤锅炉作业安全操作规

程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燃煤锅炉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实用

提示:该操作规程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一)一般规定

⒈司炉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技术培训,经

劳动部门考试及体格检查合格,办理"司炉工操

作证"后方可上岗工作。学徒工、实习人员应由

师傅带领,不得单独操作。

⒉新装锅炉投入运行前,必须经过劳动

部门和环保部门监测、验收,办理"锅炉使用证

"、"锅炉烟尘排放合格证"后方可投用。⒊

操作人员应熟悉锅炉控制系统、各种仪表、装

置、汽水、给水、燃烧、除尘及排污、排渣系

统情况。工作前必须巡视、检查设备的各部分运行情况和安全附件及通风除尘、给水设备等,并按规定认真进行交接,确认良好后,方可接班操作。

⒋锅炉房各种安全附件必须按规定做到定期校验,保证性能良好,并保持铅封和校验标签完好。

操作控制柜及各种仪表处,应有足够的照明。备用的照明设备或灯具,值班人员必须会使用。

⒌锅炉房内不准堆放杂物,特别是易燃、易爆物品。

⒍皮带机运煤时,应慎重检查,不准有爆炸物投入炉内。

⒎严禁在无安全措施情况下,进入煤仓

捅煤。

⒏锅炉运行期间,房门不得锁住或关闭。锅炉房属于厂级要害部位,非工作人员严禁进入。

⒐锅炉房的除尘设备应保持完好,做到定期检查并清除尘埃。操作时,应防止二次扬尘。除尘设备严重失效时,应停炉检修。

⒑锅炉运行时,操作人员应认真填写锅炉运行记录,不得从事与锅炉操作无关的事情。

⒒机器外露传动部分的防护罩要保持完好,不准随意乱拆乱扔,也不准擦试正在转动的机器设备。

⒓严禁在有压力或锅炉温度较高的情况下,修理锅炉受压元件,以防汽、水喷

出伤人。正在修理中的设备,要挂安全警示牌。电气设备检修,应由电气人员进行。

⒔若在汽、水管道的法兰及接头处、安全阀、人手孔及检查孔等处巡视检查时,不应站在正面,而应侧视。操作时应戴防护手套,以防烫伤。

⒕操作者拉、合电闸时,手必须干燥或采取绝缘措施,闸刀盖应完整,防止电弧伤人。

⒖如需进入锅炉内检修时,须先打开炉膛、烟道和人手孔,进行通风不少于30分钟。若该炉与其它运行的锅炉之间有共同的管道连接在一起,则这些管道或烟道(包括给水、蒸汽、排污管道等),必须用金属盲板隔开。有必要时,检测氧气浓度保持在18%以上

时,才能进入锅炉内。

⒗进入锅筒、炉膛或烟道内工作时,应设专人监护,并能看见被监护者。关闭人孔、烟道门时,必须清点人数,保证无人滞留。

⒘在锅筒、水箱内作业时,要轮换进行,最长不要超过30分钟。在锅筒和潮湿的烟道内作业时,照明用电压不得超过12伏;在干燥的烟道内,有妥善的安全措施时,可采用不高于36伏的电压照明。禁止使用明火照明。

⒙锅炉运行期间,必须加强巡视检查。把锅炉水位、压力、水温控制在许可范围内,保持水循环系统通畅。有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排除或向领导报告解决。

⒚巡视检查锅炉时,应走扶梯或使用活动梯子,不得在其它部位随意踩上、踩下,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⒛寒冷季节,锅炉及管道停用时,应放尽冷凝水,防止冻坏设备、管道。湿法保养的锅炉及管道应加强保温。发现管道冻结,应采用热水逐渐解冻,严禁用蒸汽解冻。

21 锅炉酸洗除垢,应经车间主管领导批准,工作时要穿戴好防护用品,防止酸液喷溅伤人。

22 发现不正常情况要立即报告领导采取措施处理。发生事故时,除报告领导和抢救外,还要保护好现场。

23 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和交接班制度。

(二)升火前的准备

⒈升火前,锅炉操作人员必须进行下列检查:

⑴首先检查锅炉烟道和炉膛内有无人员或杂物,再关闭锅炉人孔、手孔、灰门;

⑵检查安全阀和各种管道上有无盲板,避免锅炉与给水管、蒸汽管和排污管有隔开现象;

⑶检查各安全附件、安全装置和汽、水阀门是否灵敏完好,水位是否加到规定要求(一般为中水位偏下,在最低安全水位线以上);检查炉门、炉排及其它部位是否完好;备用给水装置是否正常。

⒉升火前,炉膛和烟道必须先通风10--

15分钟,若发现抽力小,应重新检查烟道闸板是否全开,烟道抽风门是否关闭严密。

⒊升火前,各阀门的开闭状态应符合规定,给水应符合锅炉给水指标要求。水质未经处理,不得投入运行。

(三)点火和投入运行

⒈点火时,必须关闭汽阀和关闭烟道闸板50%,打开安全阀或排空阀,在微火、小风的条件下进行升火。

冷炉启动必须经过烘炉(一般3~5天)。升火后的整个升压或降压过程应缓慢进行,所需时间规定如下:

压力≤1.3 兆帕的水管锅炉不得少于 6小时;

压力>1.3 兆帕的水管锅炉不得少于 8小

时;

热水锅炉每小时升温不超过 30 ℃。

⒉当排空阀开始冒汽时,须将其关闭,然后开始加大风力,增强炉内火力,并密切注视压力表和水位表,按次序检查所有附件的动作是否良好。

⒊锅炉升压与暖管应做好以下工作:

⑴当压力上升到0.05--0.1 MPa 时,应冲洗水位表。操作时要戴好防护手套,脸部不要正对水位表,动作要缓慢。

⑵当汽压上升到0.1 --0.15MPa 时,应冲洗压力表的存水弯管,防止污垢堵塞。

⑶当汽压上升到接近0.2 MPa 时,应检查各连接处有无渗漏现象。操作时应侧身,用力不得过猛,禁止使用长度超过螺栓直径20倍

的扳手,以免将螺栓拧断。在汽压继续升高后,不可再次拧紧螺栓。

⑷当汽压上升到0.2 --0.4 MPa 时,应试用给水设备和排污装置。在排污前先向锅炉给水。排污时密切观察水位,不得低于水位表的最低安全水位。排污后将排污阀关闭严密,并检查有无漏水的现象。

⑸当汽压上升到工作压力的三分之二时,应进行暖管工作,以防止送汽时发生水击事故。暖管时间约30分钟左右。

⒋锅炉与蒸汽管连通之前,必须烘暖蒸汽管道和排净凝结水,然后将蒸汽阀门缓慢打开。当锅炉与总汽管连接时,炉内压力应与总管压力低于0.05MPa。若蒸汽管道发生振动或水击现象时,必须立即把锅炉与总汽管

隔断,减弱炉膛火力,排除蒸汽管道凝结水。

⒌在锅炉与蒸汽管连通之后,必须再检查一次各种附件的动作是否良好,炉内水位是否正常。(四)运行

⒈锅炉正常运行中,应连续供水,保持中水位(60%--70%)。要经常观察压力表、水位表,不准超过最高压力红线和极限低水位和高水位运行。每天应试备用给水系统一次。

⒉当运行中水位表看不清水位,需要判断时,首先应压火停炉,慎重处理,严禁盲目排污。可以通过"叫水"法,仍不见水位恢复,应紧急停炉检查。

锅炉发生严重缺水时,严禁向锅筒内进水,必须紧急停炉,并及时报告工厂领导和有关部门。

⒊每班应冲洗水位表,且不得少于两次。冲洗时,动作应缓慢,要密切注意两只水位表所示水位是否一致,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⒋司炉人员应定期作自动(至少每三个月一次)和手动排汽试验(至少每周一次),以检查和确保安全阀及联锁保护装置的灵敏可靠。检查安全阀时要防止烫伤和坠落,面部应偏向一侧。调整起跳压力时,应缓慢升火,水位要正常,压力表应准确,并设专人监护。安全阀排汽必须做好记录。自动排汽应准确记录起座压力、回座压力、责任人、鉴证人。

⒌锅炉运行中,锅炉压力应控制在额定范围内。当发现压力表失灵,应立即更换。

压力表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更换:

⑴有限止钉的压力表在无压力时,指针

转动后不能回到限止钉处;没有限止钉的压力表在无压力时,指针偏离零位的数值超过压力表规定允许误差;

⑵表蒙玻璃破碎或表盘刻度模糊不清;

⑶铅封损坏或超过校验有效期限;

⑷表内漏汽,指针跳动或指针无动作;

⑸其它影响压力表准确指示的缺陷。

⒍排污工作每班应定时进行两次,在运行稳定及低负荷时,戴手套进行排污。不准用锤或其他任何物件敲开排污旋塞或排污阀。排污时,应严密监视水位。排污后,应检查排污阀关闭是否严密,并作好记录。

⒎排污时必须有两人协同作业,禁止同一台锅炉的两个排污管或两台炉合用同一根总管同时进行排污。

⒏锅炉运行中严禁在锅炉本体、阀门、人孔、手孔、管道等受压部位进行捻缝、补焊、松紧等项工作。如发现锅筒、炉管、人孔、安全阀、水位表、压力表、排污阀等处有漏水或漏汽,必须要停炉检修。

⒐司炉人员按规定每两小时摇灰一次。操作时,不准正视看火孔观察火焰,以防喷火伤人。

⒑严格执行水处理制度,水质要按照规定及时化验、处理,符合标准后方允许使用。

⒒锅炉运行时,汽压表指针不得超过表盘所定红线。超过时,应立即停止供煤,减弱通风,并打开安全阀,同时密切监视水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