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考试必背知识点 会计学 第十一章 负 债

考试必背知识点 会计学 第十一章 负 债

考试必背知识点 会计学   第十一章 负 债
考试必背知识点 会计学   第十一章 负 债

第十一章负债

学习要点

负债是指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负债按其偿还期限的不同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流动负债是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需要清偿的债务。这类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交税金、应付工资等等。由于流动负债偿还期限较短,所以一般都按面值或到期值入账,而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或有负债是一种不确定的负债,其是否成为真正的负债须视或有事项是否发生而定。

相关会计处理方法也由于此类事项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而有所不同。

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长期应付款。由于长期负债的利息费用往往较大,因此有关借款费用是否资本化的问题争论较多。我国会计制度中规定:与购建固定资产直接相关的借款费用,在该项资产交付使用或完工之前计入该项资产的成本;其他借款费用属于筹建期间的计入开办费,属于生产经营期间的计入财务费用。

应付债券可以按面值、溢价或折价发行。溢价或折价必须在债券的存续期间采用实际利率法或直线法进行摊销,以确定实际的利息费用。

第一节负债的性质和分类

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它是企业资产总额中,属于债权人的那部分权益。

一、负债的性质

会计上的负债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它不仅包括各种企业必须依法履行的偿付义务,还包括许多并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推定义务,如产品质量担保债务。

负债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1.负债是由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所引起的企业现时的经济义务

如企业从银行取得借款或向其他企业赊购材料,这些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导致企业负债的增加。凡不是已经发生的交易,而是将要发生的交易可能引起的债务,在会计上不确认为负债。例如,企业与其他企业签署的赊购货物的意向书,由于购货业务并没有发生,因此不构成企业目前的债务。

2.负债是能用货币来确切计量或合理估计的

大多数负债通常都有一个到期要偿还的可确定的金额,有的负债可能一时没有确切的金额,但通过合理估计后,就可以确定一个比较正确和客观的金额。

3. 负债都有确切或不太确切的债权人和到期日

一般情况下,负债都有其确切的债权人和偿还期限,虽然有时不可能知道确切的债权人和偿还期限,但只要能合理地估计,也应确认为企业的负债。比如,企业对其售出的货物所提供的保修、保退、保换等质量担保服务,虽构成企业的负债,但这项服务究竟何时提供,债权人又是谁,在销售时是很难确定的,通常都可以根据企业担保的内容和担保期限等作出合理的估计。

4.负债需要企业在未来某一特定时日用债权人所能接受的资产或劳务来偿付

负债的实质就是企业将来要放弃的经济利益,它需要通过转让企业所拥有的货币资产、产成品或提供劳务等形式偿还。有时,现有负债还可以通过举借新的负债或转化为所有者权益的方式来了结,但最终仍将导致企业资产的流出。

5.负债是一项强制性义务,不能无条件取消

它一般属于法律、合同或类似的文件的要求,只有这些合同或文件取消时,负债才可能消失。例如企业根据租赁合同承租房屋,当合同取消时,企业将要支付的租金也就不存在了,有关的负债也就消失了。

二、负债的分类

(一)按偿还期限分类

负债可以按偿还期的长短,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两大类。流动负债是指将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等。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项等。将负债区分为长期负债和流动负债可以显示企业负债的偿还期限,有助于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比较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相互关系来分析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以及通过比较固定资产和长期负债的相互关系来分析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但要注意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的分类不是固定不变的。比如,应付债券虽属于企业的长期负债,但是将在下一年或下一个营业周期到期的应付债券则应该列为流动负债。

(二)按偿还方式分类

按偿还方式的不同,可以将负债分为货币性负债和非货币性负债。

货币性负债是指企业拥有的应以固定金额的货币性资产偿还的债务,如应付账款、应

付票据、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等。

非货币性负债是指需要企业以实物资产或其他非货币性资产来偿还的债务,如预收账款、产品质量担保负债等。将负债分为货币性负债和非货币性负债,有助于实施物价变动会计,并通过比较货币性资产和货币性负债的相互关系来解释、评价和预测企业的偿债能力。

第二节流动负债

一、流动负债的性质和分类

(一)流动负债的性质

流动负债是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需要清偿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等。

流动负债通常有以下特点:

(1) 偿还期限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

(2) 企业必须通过转移资产、提供劳务或筹措新的负债等方式来偿还这项债务。

(二)流动负债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流动负债分成不同的类别。

1.按产生的原因,流动负债可以分为:

(1)借贷产生的流动负债,比如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短期借款。

(2)利润分配产生的流动负债,如向股东分配股利形成的应付股利。

(3)结算过程中产生的流动负债,如由于企业赊购资产而形成的应付账款等。

(4)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流动负债,如由于不同会计期间费用的跨期摊提而形成的预提费用等。

2.按金额是否确定,流动负债可以分为:

(1)金额确定的流动负债。这类负债在确认时,就有确切的金额、债权人和到期日且到期必须偿还,如应付账款、短期借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等。

(2)金额取决于经营成果的流动负债。这类负债的大小,须视企业经营情况而定,因而只有等到经营期末才能计算确定其金额,如应交所得税、应付股利等。

(3)金额不确定须予估计的流动负债。这类负债确实是由已经发生的交易所引起的,需要企业在将来偿付的债务。但在资产负债表日,难以准确确定这项负债的金额、到期日和债权人,只能根据有关资料和以往的经验予以合理的估计。如企业的产品质量

担保债务等。

(4)或有负债。这是指企业由于已发生的交易引起的一种潜在债务,在资产负债表日尚不能确定其发生的可能性。如果在将来可能导致损失的或有事项发生了,那么它就会成为企业确实需要清偿的债务;如果该或有事项没有发生,那么它就不会成为企业真正的债务。比较典型的或有负债有应收票据贴现、应收账款抵借、其他债务担保等。

二、短期借款

短期借款是指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偿还期限在一年以内(含一年)的各种借款。企业借入的短期借款一般用来维持其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或用来抵偿其他债务。

为核算借入的短期借款,企业应设置“短期借款”科目,该科目应按债权人设置明细账,并按借款种类进行明细核算。借入短期借款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短期借款”科目;归还借款时,借记“短期借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企业向银行借款,应支付规定的利息。短期借款利息应作为一项财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在实务中,主要有以下两种核算方法:

1.按月预提计入费用。

预提时,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预提费用”科目;

实际支付时,按照已经预提的利息金额,借记“预提费用”科目,按实际支付的数额与已预提额之间的差额,借记“财务费用”,按实际支付数额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当短期借款的利息按季度或按半年支付时,或者利息是在借款到期时连同本金一起支付并且金额较大时,一般都采用这种预提利息费用的方法,以正确计算各期盈亏。

2.在实际支付利息或收到银行的计息通知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短期借款的利息是按月支付的,或者利息虽是在到期时连同本金一起归还但数额较小的情况。

三、应付及预收账款

(一)应付票据

应付票据是指企业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而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

我国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因此应付票据属于流动负债。

企业应设置“应付票据”科目来核算这项流动负债,同时还应设置“应付票据备查

簿”,详细登记每一应付票据的种类、号数、签发日期、到期日、票面金额、票面利率、收款人、付款日期等资料。票据到期结清时,应在备查簿内逐笔注销。

应付票据的会计处理主要视票据是否带息而定。

1.带息应付票据

是指在票据到期日,按照票面金额加计根据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而支付的票据,其票据的面值就是现值。对于带息票据的应付利息有两种核算方法:

(1)按期预提利息。预提时,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应付票据”科目。到期支付本息时,借记“应付票据”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这样,在“应付票据”科目里,既反映了其面值又反映了其应付的利息。

(2)支付利息时,一次记入支付当期的“财务费用”科目。

实务中,我国一般采用第一种方法,但由于应付票据期限较短,只有在提供中期报告和年度报告时,才计算应预提的利息,而不是按月计提。

2.不带息应付票据

是指在票据到期日,按照票面金额支付,不计利息的票据,其面值就是到期值,面值中已包含了应计的计息,只是未在票据上注明利率。对于不带息应付票据,可以按面值扣除其所隐含利息,也就是按票据的现值作为所购入的资产的成本入账,将票据中所含利息单独核算;另外,为简化核算手续,也可以不考虑应计利息,直接按面值记账。

由于我国的应付票据期限较短,实务中一般采用第一种方法进行核算,不考虑是否有隐含的利息。在资产负债表中,也只列示应付票据的面值。

第二种方法是西方会计中常用的方法。

企业已开出并承兑的商业承兑汇票如果到期不能支付,并且又未签发新的票据的情况下,应将“应付票据”科目的账面余额转入“应付账款”科目。如果企业不能如期支付的票据是银行承兑汇票,则承兑银行须无条件向持票人付款,并将出票人逾期未付的金额转作逾期的贷款处理,按每天万分之五的利率计息。企业应在收到银行的有关通知后,借记“应付票据”科目,贷记“短期借款”科目。

(二)应付账款

应付账款是指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而应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应付账款与应付票据虽然都是流动负债,但两者的性质不同,应付票据是一种承诺付款的期票,是延期付款的证明,而应付账款是尚未结清的债务。企业应设置“应付账款”科目来核算这项未清偿的债务,并按债权人设置明细账。其主要的会计问题是确定应付账款的入

账时间和入账金额。

应付账款的入账时间,原则上应是所购物资的所有权转移时或接受的劳务已发生时。

但在实务中,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当所购货物与发票账单同时到达时,一般是在货物验收入库时,才按发票账

单确认应付账款;

当所购货物与发票账单不是同时到达,如发票已到而货物未到,则在账上确

认“在途物资”,并记录应付账款;

如货物已到而发票未到,为客观反映企业所拥有的资产和应承担的负债,企

业一般采用在月份终了将所购货物和应付账款暂估入账,在下月初再用红字予以冲回,待实际收到发票账单时,再按正常程序处理。

应付账款的入账金额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是否考虑货币时间价值,二是如何处理购货折扣问题。

由于期限较短,应付账款一般按将来应付的金额入账,而不考虑货币的时间

价值。

对于产生的购货折扣,有两种处理方法──总价法和净价法。在总价法下,

应付账款应按发票上记载的应付金额的总值入账,不扣除折扣,如果在折扣期内付款,则将其视为企业的理财收益。在净价法下,应付账款应按发票上记载的应付金额扣除折扣后的净值入账,由于超过折扣期付款而丧失的折扣,应作为一种理财费用。

上述两种方法,总价法较简单,而净价法则更为合理。因为在净价法下,企业的资产和负债的入账价值才更真实,并且能够清晰地反映出企业由于理财不善而造成的折扣损失。在我国目前的实务中一般采用总价法。

(三)预收账款

预收账款是企业按照合同规定向购货方预先收取的款项,需要企业以后用商品、劳务等来偿还。

企业可以单独设置“预收账款”科目核算这项负债,收到购货方预付的款项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预收账款”科目;待产品发出或劳务已经提供销售实现时,借记“预收账款”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这样就能完整地反映这项负债的发生和偿付情况。

如果企业预收账款业务不多,也可以不设“预收账款”科目,而将预收的款项直接记入“应收账款”科目的贷方。但如果企业采用这种处理方法,在填列会计报表时就需要

根据“应收账款”科目的明细科目进行分析填列。

四、应交税金

应交税金是指企业根据税法规定计算的应当缴纳的各种税款,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资源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

为核算应交税金的形成和缴纳,企业应设置“应交税金”科目,并按照应交税金的种类设置明细科目。

(一)应交增值税

增值税是对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取得的货物或应税劳务销售额,以及进口货物金额计算税款,并实行税款抵扣制的一种流转税。

我国的增值税采取了基本税率再加一档低税率的模式,基本税率为17%,低税率为13%。

从计税原理上讲,增值税是就其货物或劳务的增值部分进行征税,然而在流通过程中很难准确计算,因此实际操作中采用了间接计算的办法,即企业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支付的增值税(即进项税额),可以从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按规定收取的增值税(即销项税额)中抵扣,抵扣进项税额后销项税额的余额为纳税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这正是增值税的核心所在。

根据税法规定,只有从销售方或海关取得注明增值税额的扣税凭证──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完税凭证的这部分进项税额才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会计核算中,如果企业不能取得有关的扣税凭证,则其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支付的增值税额不能作为进项税额,只能记入所购货物或接受劳务的成本。

为了严格增值税的征收管理和对某些经营规模小的纳税人简化计税办法,税法上将纳税人按其经营规模及会计核算的健全与否划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1.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会计处理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是指年应税销售额在规定标准以上的企业和企业性单位。

从税务角度看,一般纳税人可以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其应纳增值税额是根据当期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计算确定的。

从会计角度看,一般纳税人在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时,实行价税分离,依据增值税专用发票,将属于价款的部分计入所购货物或接受劳务的成本,属于增值税额的部分计入进项税额。在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时,销售收入中不应含税,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

税作为销项税额。如果采用价税合并定价的方法,应按公式“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还原为不含税销售额作为销售收入,并按不含税销售额计算销项税额。

根据上述账务处理的特点,一般纳税企业应在“应交税金”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和“未交增值税”两个明细科目,并在“应交增值税”科目下分别设置“进项税额”、“已交税金”、“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等专栏,来核算企业增值税的发生、抵扣、缴纳、退税以及转出等情况。

其账户格式设置如图表11—1和11—2所示:

图表11—1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借方

合计进项税额已交税金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转出未交增值

图表11—2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借或贷余额

贷方

合计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

上述各专栏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为:

(1)“进项税额”专栏

该专栏记录企业购入或接受应税劳务而支付的,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额。

当企业从国内采购物资时,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发票上记载的应计入采购成本的金额,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账款”或“银行存款”等科目;若是进口物资,则应按海关提供的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额计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接受投资人转入的物资,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按确认的投资物资价值(已扣增值税),借记“原材料”等科目,按增值税额与物资价值的合计数,贷记“股本”或“实收资本”等科目。若企业购入的是免税农产品,则应按购入农产品的买价和规定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2)“进项税额转出”专栏

该专栏记录企业因外购货物、在产品、产成品等发生非正常损失或其他原因,按规定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而转出的进项税额。如果在购入货物时即能认定其进项税额不能抵扣的,如购进固定资产,购进的货物直接用于免税项目或用于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的,其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直接计入所购货物的成本。如果购进的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或是改变用途,被用于按规定不得抵扣的项目,则应将其进项税额转入有关项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借记“在建工程”、“应付福利费”、“待处理财产损溢”等科目。

(3)“销项税额”专栏

该专栏记录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收取的增值税额。当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时,按应收或实际收取的款项,借记“应收账款”、“银行存款”等科目,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按实现的营业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

税法还规定,当纳税人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他人、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以及无偿赠送给他人,或者纳税人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时,也应视同为销售货物,均要征收增值税。

(4)其他专栏

“出口退税专栏”,记录企业出口货物,向海关办理报关出口手续后,凭出口报关单等有关凭证,向税务机关办理出口退税而收到退回的税款。

“减免税款”专栏,记录企业按规定减免的增值税款。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专栏,记录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的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抵减内销产品的应纳税额。

“已交税金”专栏,记录企业已交纳的增值税额。当月企业的应纳税额应等于当月的销项税额抵减当月进项税额后的差额。企业上交本月的应交增值税,应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转出多交增值税”专栏,反映企业月末转出的多交的增值税;

如果企业多交了增值税,则应当借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科目。

“转出未交增值税”专栏,反映企业月末转出的未交的增值税。设置这两个专栏的目的是为了分别反映一般纳税人欠交增值税款和待抵扣的增值税的情况,避免出现企业用以前月份欠交的增值税额抵扣以后月份未抵扣的增值税的情况。

会计学原理笔记 会原基础知识点

会计学原理笔记会原基础知识点

第一章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而是主要计量单位———填空、判断 2、会计是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管理工作。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3、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基础 最基本的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表的理伦依据 编制利润表的基础:收入-费用=利润。 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无论经济业务采用哪种方式发生,都不会破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 企业在取得收入时可能会影响到的会计要素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费用不受影响。 4、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5、会计的基本职能: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填空 会计核算职能: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记录、计量、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填空 会计核算主要表现为(记账、算账、结账、报账)等具体工作。

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起点)和(基础)。———填空 会计监督职能: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填空、多选 会计核算是进行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会计资料、信息,会计监督就没有依据;同时,如果只有会计核算而没有会计监督,会计就不能发挥在经济管理活动中的应有的作用。 会计的核算和监督职能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核算职能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前提。 6、会计对象新增职能: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评价。 7、(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凡是特定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填空、多选 凡是特定对象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与监督的内容。√———判断 资金的耗用不属于资金运动。 8、并非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有的活动都是会计核算的对象,只有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才是会计核算的内容,即会计对象。√———判断 9、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进行会计核算时必须明确的前提条件,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填空 1)会计主体: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它办公室了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填空

(完整版)会计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会计学原理知识整理-第一讲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会计及其生产与发展 一.会计的含义与特点 1.从会计的工作来看,会计可以被认为是采用专门的方法,对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及其结果进行确认, 归集,分析,计量,分类,记录,汇总和报告,并进行控制(反映)与监督,预测与决策的一种管理方法 (1)会计是一种管理工具 (2)会计是一种提供信息的技艺 (3)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4)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 2.现代会计的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实物量和劳动量通常是会计货币量度的辅助量度) 2)以凭证为基本依据 3)以一套完整的专门技术方法为手段(包括核算方法和监督方法,会计核算方法是基本) 4)对经济活动的管理具有全面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二.会计的发展 1.会计作为一门学科,是基于人类管理生活,生产需要而产生的,并随着经济关系和经济管理活动的日 趋复杂而得以不断发展和进步 第二节会计的只能与目标 一.会计的职能 1.会计职能包括核算(反映),监督(控制),预测和参与经济决策等方面 1)核算职能—会计核算是会计的首要职能 2)控制职能(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3)预测和参与经济决策的职能 二.会计的目标(也是财务的目标) 1.会计的目标可分为两层: 1)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与一个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 2)反应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第四节会计基本假设与基础 一.会计基本假设(重点) 1.会计主体假设(是对空间的限定,概念详见书17页) 1)注意:法律主体可以成为会计主体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能成为法律主体 2)会计主体可以由一个法律主体,几个法律主体,几个法律主体组成的企业集团构成

最新会计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会计学原理知识整理-第一讲 1 第一章.总论 2 第一节.会计及其生产与发展 3 4 一.会计的含义与特点 5 1.从会计的工作来看,会计可以被认为是采用专门的方法,对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6 及其结果进行确认,归集,分析,计量,分类,记录,汇总和报告,并进行控制(反映)7 与监督,预测与决策的一种管理方法 8 (1)会计是一种管理工具 9 (2)会计是一种提供信息的技艺 10 (3)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11 (4)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 12 2.现代会计的特点: 13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实物量和劳动量通常是会计货币量度的辅助量度)14 2)以凭证为基本依据 15 3)以一套完整的专门技术方法为手段(包括核算方法和监督方法,会计核算方 法是基本) 16 17 4)对经济活动的管理具有全面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18 二.会计的发展 19 20 1.会计作为一门学科,是基于人类管理生活,生产需要而产生的,并随着经济关系

和经济管理活动的日趋复杂而得以不断发展和进步 21 22 23 第二节会计的只能与目标 一.会计的职能 24 25 1.会计职能包括核算(反映),监督(控制),预测和参与经济决策等方面 26 1)核算职能—会计核算是会计的首要职能 27 2)控制职能(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28 3)预测和参与经济决策的职能 29 30 二.会计的目标(也是财务的目标) 31 1.会计的目标可分为两层: 32 1)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与一个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33 关的会计信息 34 2)反应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35 36 第四节会计基本假设与基础 37 一.会计基本假设(重点) 1.会计主体假设(是对空间的限定,概念详见书17页) 38 39 1)注意:法律主体可以成为会计主体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能成为法律主体

基础会计学必背知识点

《会计基础》复习资料 一、学习目的 切勿依靠押题!从业考试秉求全面考核的原则,考点覆盖全面,另外这是一门新的语言,需 要通篇理解,融会贯通,否则会支离破碎,反倒不易通过。 二、重点提示全书 一级重点章节: 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第四章会计凭证; 第五章会计账簿; 第十章主要经济业务事项账务处理。 第一章总论第 一节会计概述 考点一会计的概念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 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2.会计核算方法: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 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 考点二会计的职能1.基本职能:会计核算(首要职能) 和会计监督。 2.会计核算 1)定义:四环节:确认;计量;记录;报告;记账、 算账、报账; 2)特点:货币量度为主;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3.会计监督 1)定义:依据:真实、合法性和合理性、效益性 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2)特点:价值指标;全过程监督 考点三会计对象1.会计的对象是特定主体的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又称为 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2.过程: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和资 金退出 (1)资金的投入: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两部分。 (2)资金的循环和周转分为供应、生产、销售三个阶段。 (3)资金的退出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上交各项税费(如所得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提取盈余公积不是资金退出企业。

考点四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区分款项和有价证券) 款项是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资金;有价证券是指表示一定财产拥有权或支配权的证券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区分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各属于债权还 是债务) 4.资本的增减 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区分理解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概念) 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利润 分配或亏损弥补等。 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设 基本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考点一会计主体1.会计主体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的空间范围。 2.凡是法人单位必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考点二持续经营 1、持续经营是假定企业将按目前状 态持续经营下去; 2、对固定资产的历史成本计价,分期计提折旧费用是持续经营的体现; 考点三会计分期1、会计分期,是指将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持续的、 长短相同的 期间;(会计分期的前提是持续经营、时间范围)2、具体内 容: 1)会计期间:年度、中期(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2)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形成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 现制不同的记账基础,进而出现了应收、应付、预提、待摊等会计处理。 3)会计年度自公历每年的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考点三货币计量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 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第三节会计基础 考点一会计基础的种类1.类型: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 制 (1)企业:权责发生制 (2)行政单位会计:收付实现制 (3)事业单位会计:除经营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业务也采用收付实现制2.权责发生制: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已经发生和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

会计学知识点

第一章总论 会计的定义:会计在本质上具有双重性,它既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同时也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会计是一个对经济业务以货币进行确认、计量、报告和分析的信息系统;会计又是通过收集、处理和利用经济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组织、控制和指导,促使人们权衡利弊得失,讲求经济效果的一种管理活动。 会计的内容:也称会计对象,从广义来说包括会计核算(记账、算账、报账)、会计监督和会计分析。会计的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具有综合性。 2、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完整:对属于会计对象的全部经济活动都必须加以记录,不得遗漏其中的任何一项。 连续:对各项经济活动应按发生的时间顺序不间断进行记录和核算。 系统:对各种经济活动,要分门别类的进行核算,并对会计资料进行加工整理,以取得系统的会计信息。 3、会计核算以凭证为依据,并严格遵循会计规范。 会计的职能: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 会计核算职能的特点——利用货币计量,从数量方面反映经济活动;反映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的特点。 会计监督职能的特点——利用各种价值指标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对经济活动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 会计假设(即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假设是对那些未被确切认识的事物,根据客观的、正确的情况或趋势所作出的一种合理判断。 1、会计主体假设——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一个特定单位。这个特定单位,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事业单位、机关团体,这些单位在经济上是独立或相对独立的。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不同。(意义:明确了会计反映和监督的空间范围,解决了核算谁的经济业务的问题。是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假设和所有会计核算原则建立的基础。) 2、持续经营假设——持续经营是假设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按照现在的形式和目标,无限期地继续下去,不会进行破产清算。持续经营假设规定了会计的时间范围。持续经营假设要求将会计建立在一个正常状态下。(意义:使会计原则建立在非清算基础之上,解决了会计上资产的分类、计价,收入、费用的确认等问题。如果企业破产,持续经营假设便不存在。) 3、会计分期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经营过程,人为地划分为一定的时间段落,以便核算和报告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通常以一年称为一个会计期间,即会计年度。会计年度可以是以十二个月份为终止的历年制,也可以以一个月份为终止的营业年。我国以公历年度作为会计年度。(意义:界定了会计信息的时间长度。可以分期结算账目、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有了会计分期假定,产生了本期和非本期的概念;有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不同的会计基础;产生了收入和费用相配比,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等会计原则。) 4、货币计量假设——是指在会计核算中,要以货币作为统一的尺度,计量、记录和报告企业的经营活动及其结果。在货币计量假设中,以币值不变作为前提。(意义:货币是一般等价物,能用来计量所有会计要素,也便于综合。使实际成本原则、可比性原则和谨慎性原则等会计原则的建立成为可能。)会计原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客观性——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

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 1。整数加法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在加法里,相加的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加数是部分数,和是总数。 (3)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整数减法 (1)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2)在减法里,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做减数,未知的加数叫做差。被减数是总数,减数和差分别是部分数。 (3)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3。整数乘法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在乘法里,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都叫做因数。相同加数的和叫做积。 (3)在乘法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4)1和任何数相乘都的任何数。 (5)一个因数×一个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4。整数除法

(1)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叫做除法。 (2)在除法里,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所求的因数叫做商。 (3)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4)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任何一个数除以0,均得不到一个确定的商。 (5)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5。整数加法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6。整数减法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7。整数乘法计算法则 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 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8。整数除法计算法则 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 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 的上面。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 要小于除数。 9。运算顺序 (1)小数、分数、整数

《会计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基础会计学 第一章总论 我国最早记载会计活动得典籍就是《周礼》。 宋代“四柱清册”: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1494年,卢卡·巴其阿勒,《算数、几何、比及比例概要》,阐述复式薄记得基本原理。 最初,会计就是一门艺术。1966年,美国会计界提出,会计就是一个“信息系统”。 我国会计界认为:管理活动论、信息系统论、 西方会计界认为:艺术论、信息系统论。 会计定义:旨在提高企业与各单位活动得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建立得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得经济信息系统。 会计对企业得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系统得核算与监督。 会计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 会计基本假设:对会计信息系统运行所依存得客观环境中与会计相关得因素进行抽象与概括。就是会计信息系统运行与发展得基本前提与制约条件。 会计基本假设分四种: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货币计量假设。 会计目标:(一)谁就是会计得使用者(二)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什么样得会计信息(三)会计如何提供这些信息。

我国会计目标:受托责任观、决策有用观、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可靠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充分披露与重要性、谨慎(稳健)性、及时性原则。 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账户 会计对象就是价值增值运动,就是在市场经济下,在每一个会计主体范围内能够反映与控制得经济事务与经济行为、 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利得、损失。 资产:企业过去得交易或事项形成得、已拥有或控制得、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得资源。 资产确认:(一)与其有关得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其成本与价值能可靠计量 负债:企业过去得交易或事项中形成得、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得现时义务。 负债确认:(一)与其有关得经济利益很有可能流出企业(二)流出金额能可靠计量、 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得剩余权益。 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投入资本+利得或损失+留存收益 收入: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得,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得,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得经济利益总流入。 费用: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得,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得,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得经济利益总流出。 利润: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得经营成果。

基础会计知识点汇总(完整版)

基础会计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一会计的产生 含义:会计是生产(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条件:1 生产过程较为复杂,由于管理的要求才产生了对会计的需要; 2 生产力有一定的发展,剩余产品出现,才有可能产生会计。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一)反映(核算)职能:处理、转换经济数据,为各类报表使用人提供信息 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从价值量角度反映。 2、反映已经发生的事实。 3、有综合性、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内容: 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财产收发、增减和使用;债券债务的发生和结算;资本、基金的增减和经费的收支;收入、费用、成本的计算;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其他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事项。 (二)会计监督(控制)职能 特点: 1、伴随会计核算进行,具有完整性、连续性。 2、利用价值指标,以财务活动为主,具有综合性。 3、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 内容: 1、会计资料真实可靠; 2、经济业务合法性; 3、财产安全和完整; 4、财经法纪执行。 三会计的任务:反映财务情况、监督经济活动、提供会计信息。 四会计的目标:为用户提供决策和有用的财务信息 五会计定义: 以为用户提供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为目标,以核算和监督企业和各单位经济过程为内容的一种管理活动,也是管理经济,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工具。 六会计的特点 1 会计既是一种管理经济的活动,又是经济管理的工具 2 以企业、事业等单位为服务对象

3 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尺度 七会计学学科分类 财务会计:(对外报送会计)管理会计:(对内报送会计) 八会计方法-------实现会计职能的手段。 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会计检查方法 上述三种方法以会计核算方法为基础,互相联系,形成了会计方法体系。 九会计核算方法 内容: 1、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2、复式记账 3、填制和审核凭证 4、登记账簿 5、成本计算 6、财产清查 7、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核算与其它核算的关系 业务核算:业务活动中各种手续及其产生记录 统计核算:业务活动中数据搜集、整理与分析 会计核算:以货币计量业务活动信息 三者关系:PPT 第二章 一会计对象 就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客体,即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资金: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项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及货币本身。 资金循环:资金从货币形态开始,经过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最后回到货币资金的运动过程。 资金周转:周而复始的资金循环 该过程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考察:PPT 1、资金进入企业:通过筹资活动(发行股票或债券、借款)取得资金。 2、资金的循环周转:表现为供应、生产、销售过程. 3、资金退出企业:经营过程或资金循环周转完成时, 交纳所得税、分派盈利、偿还借款等形式而退出企业。 二会计要素 概念:指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作的基本分类,分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和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内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会计学知识点整理学习资料

会计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总论 会计的定义:会计在本质上具有双重性,它既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同时也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会计是一个对经济业务以货币进行确认、计量、报告和分析的信息系统;会计又是通过收集、处理和利用经济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组织、控制和指导,促使人们权衡利弊得失,讲求经济效果的一种管理活动。 会计的内容:也称会计对象,从广义来说包括会计核算(记账、算账、报账)、会计监督和会计分析。 会计的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具有综合性。 2、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完整:对属于会计对象的全部经济活动都必须加以记录,不得遗漏其中的任何一项。 连续:对各项经济活动应按发生的时间顺序不间断进行记录和核算。 系统:对各种经济活动,要分门别类的进行核算,并对会计资料进行加工整理,以取得系统的会计信息。 3、会计核算以凭证为依据,并严格遵循会计规范。 会计的职能: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 会计核算职能的特点——利用货币计量,从数量方面反映经济活动;反映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的特点。 会计监督职能的特点——利用各种价值指标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对经济活动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 会计假设(即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假设是对那些未被确切认识的事物,根据客观的、正确的情况或趋势所作出的一种合理判断。

1、会计主体假设——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一个特定单位。这个特定单位,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事业单位、机关团体,这些单位在经济上是独立或相对独立的。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不同。(意义:明确了会计反映和监督的空间范围,解决了核算谁的经济业务的问题。是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假设和所有会计核算原则建立的基础。) 2、持续经营假设——持续经营是假设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按照现在的形式和目标,无限期地继续下去,不会进行破产清算。持续经营假设规定了会计的时间范围。持续经营假设要求将会计建立在一个正常状态下。(意义:使会计原则建立在非清算基础之上,解决了会计上资产的分类、计价,收入、费用的确认等问题。如果企业破产,持续经营假设便不存在。) 3、会计分期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经营过程,人为地划分为一定的时间段落,以便核算和报告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通常以一年称为一个会计期间,即会计年度。会计年度可以是以十二个月份为终止的历年制,也可以以一个月份为终止的营业年。我国以公历年度作为会计年度。(意义:界定了会计信息的时间长度。可以分期结算账目、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有了会计分期假定,产生了本期和非本期的概念;有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不同的会计基础;产生了收入和费用相配比,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等会计原则。) 4、货币计量假设——是指在会计核算中,要以货币作为统一的尺度,计量、记录和报告企业的经营活动及其结果。在货币计量假设中,以币值不变作为前提。(意义:货币是一般等价物,能用来计量所有会计要素,也便于综合。使实际成本原则、可比性原则和谨慎性原则等会计原则的建立成为可能。) 会计原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客观性——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真实性、准确性、可检验性 2、相关性——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3、可理解性——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

最新-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期末考试必考知识点重点总结 精品

单片机概述 单片机是微单片微型计算机的简称,微型计算机的一种。 它把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定时器\计数器以及I\O 接口,串并通信等接口电路的功能集成与一块电路芯片的微型计算机。 字长:在计算机中有一组二进制编码表示一个信息,这组编码称为计算机的字,组成字的位数称为“字长”,字长标志着精度,MCS-51是8位的微型计算机。 89c51 是8位(字长)单片机(51系列为8位) 单片机硬件系统仍然依照体系结构:包括CPU(进行运算、控制)、RAM(数据存储器)、ROM(程序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内部总线等。 由于一块尺寸有限的电路芯片实现多种功能,所以制作上要求单片机的高性能,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稳定。 单片机软件系统包括监控程序,中断、控制、初始化等用户程序。 一般编程语言有汇编语言和C语言,都是通过编译以后得到机器语言(二进制代码)。 1.1单片机的半导体工艺 一种是HMOS工艺,高密度短沟道MOS工艺具有高速度、高密度的特点; 另一种是CHMOS工艺,互补金属氧化物的HMOS工艺,它兼有HMOS工艺的特点还具有CMOS的低功耗的特点。例如:8181的功耗是630mW,80C51的功耗只有110mW左右。1.2开发步5骤: 1.设计单片机系统的电路 2.利用软件开发工具(如:Keil c51)编辑程序,通过编译得到.hex的机器语言。 3.利用单片机仿真系统(例如:Protus)对单片机最小系统以及设计的外围电路,进行模拟的硬软件联合调试。 4.借助单片机开发工具软件(如:STC_ISP下载软件)读写设备将仿真中调试好的.hex程序拷到单片机的程序存储器里面。 5.根据设计实物搭建单片机系统。 2.1MCS-51单片机的组成:(有两个定时器) CPU(进行运算、控制)、RAM(数据存储器)、ROM(程序存储器)、I/O口(串口、并口)、内部总线和中断系统等。 工作过程框图如下:

会计学原理 基础会计知识点

1.什么是库存现金的清查P225-226 清查库存现金是通过实地盘点进行的,清查前,出纳员应将现金收付凭证全部登记入账。清查时出纳员要在场,现钞应逐张查点。一切借条、收据不准抵充现金,并查明库存现金是否查过限额,有无坐支现金的问题,然后将清查结果编制库存现金查点报告表,它既是盘存清单,又是实存账存对比表。 2.总账和明细账的平行登记规则是什么P53 概括为同时间登记、同方向登记和同金额登记 (1)同时间登记:对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要根据同一会计凭证,一方面在有关的总分类账中进行总括登记,另一方面要在有关的明细分类账中进行明细登记。 (2)同方向登记:登记总分类账户及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时,借贷记账方向必须一致。 (3)同金额登记:总分类账户的金额与记入其所属的一个或几个明细分类账户的金额合计数相等。 3.会计账簿的种类P186-187 (一)按用途分类(总账明细账序时账辅助账) (1)总账:按总分类账户开设的、用以分类核算与监督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费用、成本和收入等总括核算资料的账簿。 (2)明细账:按明细分类账户开设的、用来分类登记某类经纪业务详细情况、提供明细核算资料的账簿。 (3)序时账:又称日记账,按经济业务发生和完成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登记的账簿。 (4)辅助账:也称备查簿,是对未能在序时账和分类账中反映和记录的事项进行补充登记的账簿,主要用来记录一些供日后查考的有关经济事项。 (二)按外表形式分类(订本账活页账卡片账) (1)订本账:是在启用前进行顺序编号并固定装订成册的账簿。 (2)活页账:是把账页装订在账夹内,可以随时增添或取出账页的账簿。 (3)卡片账:是由专门格式、分散的卡片作为账页组成的账簿。 4.账户的用途和结构是什么,可以分为哪几类P154 账户的用途:指通过账户的记录能够提供什么核算资料。 账户的结构:指在账户中如何提供核算资料,借方、贷方登记什么,怎样进行登记,其余额反映什么内容。

会计基础必背知识点整理教学内容

会计基础必背知识点 整理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 (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益同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3、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1、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2、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3、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的。 4、会计科目(账户)按反映业务详细程度分为总账和明细账。按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 5、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及关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

最新《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或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同唯物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奠定思想前提 4、在马克思主义创立过程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着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 5、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着作中,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的着作是《资本论》 6、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剩余价值理论 7、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共产主义者同盟 8、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着特征是实践性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9、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中交织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10、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专门的哲学术语有着特定的含义和确定的标准,不能随意乱用,也不能另立标准,否则会造成混乱。这里所说的特定含义和确定标准是指对世界本原究竟是物质还是精神的回答;存在和思维是否具有同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内容,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11、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世界本原问题 1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是指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3、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14、“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15、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16、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17、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18、对同一张事物的不同看法都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 19、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这说明意识是客观精神的主观映象 20、“思想实验”体现了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2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22、“寒路神麦正当时”说明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23、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也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即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24、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25、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26、柏格森所说的运动变化不是指任何具体的事物的运动变化,而只是纯粹的“动作”,是没有物质承担者的运动

《基础会计学》知识点总结

会计凭证、账簿及会计核算实务 1.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 会计核算的实质就是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这也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四个环节。对于企业发生的各种经济活动,首先要确认是否属于会计核算系统应该而且能够反映的内容,其次要确定用什么价值标准进行计量,第三是要对这些应该反映的经济活动用恰当的计量标准在一定的载体(如会计凭证、帐簿)中加以记录,最后是要定期地对已记载的各种经济活动信息进行加工汇总,提出报告,以满足各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 会计对象要素的确认,重点是理解和掌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以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各要素的概念及其特征。会计事项处理的两种标准──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也是需要认真理解和掌握的重要基本问题。 2.资产、费用、成本、收入、利润、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与计量。 教材中对这些问题用了较大篇幅来介绍,其中对于各要素所属具体项目的确认与计量的标准介绍的非常详细,这些内容对于初学的同学们来说掌握起来难度较大,而且似乎也可以放到后面的《财务会计》课程中去学习,因此我认为这里同学们应主要注意掌握各要素的核算方法,把教材中的例题真正理解了,并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 1.会计凭证。 学习这一章除了理解会计凭证的意义和作用以外,我认为主要有这样几个问题同学们需要注意掌握:(1)会计凭证的种类。会计凭证的种类繁多,各种凭证具有各种不同的格式和用途,同学们要在理解其各自含义的基础上注意它们的区别。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找一些各种凭

证的实物来对照一下,增加一些感性认识。(2)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及其审核的内容。这里涉及到一些会计操作技术规范,同学们一定要认真掌握。 2.会计凭证的作用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按一定格式编制的据以登记会计账簿的书面证明。会计凭证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居于基础地位。填置和审核会计凭证,对于如实反映和有效监督经济业务,加强经济管理具有重要作用:(1)反映经济业务,提供记账依据;(2)明确经济责任,推行经济责任制;(3)监督经济业务,保护财产完整和合理使用。 3.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 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1)凭证的名称;(2)受证单位的名称;(3)填制凭证的日期; (4)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5)经济业务的金额(或数量与金额);(6)凭证应具备的签字或盖章;(7)凭证的编号;(8)凭证的联次说明;(9)凭证的附件。 4.原始凭证的审核内容 原始凭证的审核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审核原始凭证的合法性;(2)舍核原始凭证的合理性;(3)审核原始凭证的完整性;(4)审核原始凭证的正确性。 5.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及其填制要求 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1)凭证的名称;(2)填制凭证的日期;(3)经济业务的内容摘要;(4)经济业务所涉及会计科目和明细科目的名称;(5)经济业务的金额;(6)凭证的类别和编号;(7)过账的标记;(8)所附原始凭证或其他资料的张数;(9)凭证应具备的签字与盖章。 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是:依据正确;内容完整;书写清楚;填制及时。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必背知识点

2016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必背知识点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 (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益同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3、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1、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2、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3、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的。 4、会计科目(账户)按反映业务详细程度分为总账和明细账。按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 5、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及关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最新会计学基础知识点

会计学基础 名词解释: 1.会计: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会计凭证为依据,运用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反映和监督,为有关各方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财产清查:指通过盘点实物、核对账目来确定各项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和往来款项的实存数,并查明实存数与账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3.资产:指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4.权责发生制:指企业按收入的权利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归属于本期来确认收入、费用的标准,而不是按款项的实际收支是否在本期发生,也就是以应收应付为标准。 5.收付实现制:以本期款项的实际收付作为确定本期收入、费用的变准。 6.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是用来连续、系统地核算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结果的手段和载体。 7.负债: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 8.谨慎性原则:又称为稳健性原则,它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

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9.复式记账法: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或事项,都必须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专门的记账方法。 10.会计凭证: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也是据以登记账簿的依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也是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第一步。进行会计核算,必须要有会计凭证,即对于发生的一切经济业务和账务处理,都必须取得书面证明;一切会计凭证只有经过审核无误以后,才能作为经济业务的证明和记账依据,并据此登记账簿。 11.会计主体:指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它规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12.财务报告: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报告文件。 论述题 1.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区别 所有者权益和负债虽然同是企业的权益,都表现为企业的资金来源,但两者之间却有着本质的不同,具体表现为: (1)负债是企业对债权人所承担的经济责任,企业负有偿还的义务;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归纳(重要)-会计基础知识必背重点

会计基础重点归纳 第一章总论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会计的概念与目标 第二节会计的职能与方法第三节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第四节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质量要求第五节会计准则体系 第一节会计的概念与目标本节主要内容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二、会计的对象与目标 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一)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三种计量单位 { 实物计量辅助的计量单位,计量结果通常无法 劳动计量直接进行汇总、比较。 货币计量主要的统一的计量单位,能统一衡量和综合比较。但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 单位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统称。未特别说明时,本教材主要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介绍企业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 1?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3?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4?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5.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 会计方法是用来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实现会计目标的手段。会计方法具体包括会计核 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等。其中,会计核算方法是最基本的方法。会计分析 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等主要是在会计核算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提供的会计资料进行分析和检 查所使用的方法。 (三)会计的发展历程 会计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得到完善。其中,会 计的发展可划分为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阶段。 二、会计的对象与目标 (一)会计对象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1.资金的投入 资金的投入过程包括企业所有者(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两部分,前者属于企业所有者权益,后者属于企业债权人权益即企业负债。 2 ?资金的运用(即资金的循环和周转) 企业将资金运用于生产经营过程,就形成了资金的运用。它又可分为供应、生产、销售 三个阶段。(1)供应过程。(2)生产过程。(3)销售过程。 3.资金的退出 资金退出过程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上交各项税金、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这部分资金便 离开本企业,退出本企业的资金循环与周转。 (二)会计目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