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宁德市福安市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_DOC版

宁德市福安市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_DOC版

宁德市福安市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福安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6年工作情况和三年工作回顾

2006年,全市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和谐社会,扎实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的生态型港口工业城市建设,有效抵御“桑美”超强台风等严重自然灾害,积极化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圆满完成了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实现了“十一五”发展的良好开局。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7亿元,增长12.5%,增幅高出宁德市0.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3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42.2亿元,增长15.3%;第三产业增加值30.5亿元,增长10.7%。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3亿元,增长4.8%;工业总产值128亿元,增长23.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增长3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大唐火电厂、温福铁路福安段)18亿元,增长2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亿元,增长12%;出口总值2.26亿美元,增长20.8%;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450万美元,增长14.6%;财政总收入完成5.21亿元,增长27.9%,其中地方级收入2.82亿元,增长20.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45元,增长8.6%;农民人均纯收入4364元,增长9.2%;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2.04%,城镇登记失业率3.85%,人口自然增长率6.74‰。

2006年工作任务的完成,标志着本届政府履职全面结束。本届政府任职以来的三年,是福安经济社会发展卓有成效的三年,也是遇到风雨波折、困难考验特别多的三年。三年来,市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

全市人民,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加快发展,圆满完成了“十五”计划,制定了“十一五”规划,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三年来,我们致力加快发展,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经济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地区生产总值从57.2亿元增加到87亿元,年均增长12.8%;人均生产总值14150元,年均增长13%,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提前一年实现。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6%、14.8%、12.1%,三次产业结构从20.5:46.5:33.0调整为16.4:48.5:35.1;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3.9%,占GDP比重从4.8%提高到6%,地方级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9.1%。

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业总产值从18.78亿元增加到24.3亿元,年均增长4.2%。支农力度进一步加大,全面免征农业税,粮食补贴等惠农政策得到落实,累计投入各类支农资金2.32亿元。农业产业优势更加凸显,茶叶、葡萄、畜牧、水产四大特色产业产值从9.79亿元增加到1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7.6%。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拥有省级和宁德市级龙头企业16家、知名品牌16个。特别是茶叶、葡萄两大产业发展取得突破,完成无公害茶园认定2.2万亩,发展茶树优新良种1.2万亩,12个茶叶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动工建设海峡大茶都,举办“坦洋工夫”茶北京新闻发布会,“坦洋工夫”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通过国家质检总局专家组审查。成功举办全国第十二届葡萄产业学术研讨会,葡萄标准化栽培技术示范基地面积达1万亩,获得无公害葡萄基地认定1.7万亩。大力推进“绿色福安”建设,林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面积90%以上,新增造林6.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7.9%。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大大改善,除险加固海堤3公里,完成农村“六千”水利人饮工程143处、水库保安6座、山地水利13片、节水灌溉1.48万亩、水土保持综合治理5.3万亩,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958口。完成农村公路路面水泥硬化540公里,改造里程居全省前列。全面启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制定了“十一五”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实行挂钩帮扶和下派干部驻村制度,30个试点示范村到位帮扶资金330万元,村容村貌整治取得初步成效。

工业经济持续提升。工业总产值从75.4亿元增加到128亿元,年均增长15.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81.9%,占宁德市的42%。电机电器、船舶修造和食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87.3%,产值超亿元企业30家,新增3亿元企业3家,万达电机、4807工厂等6家企业被授予“绿卡企业”,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电机电器产业年产值达80亿元,被列为全省重点培育的产业集群。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明显提高,拥有省级知名品牌23个,安波、凯捷利电机获得产品质量国家免检资格,安波电机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出口免验专家组现场评审。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组建凯捷利、永隆、安波、金隆、远东等5家企业集团,泰格、永隆、亚南、东大4家企业成为联合国采购供应商。全国中小型电机大会、分马力电机行业大会等全国性行业学术会议相继在我市召开,产业发展氛围日渐浓厚。船舶修造产业年产值达25亿元,造、修、拆结构趋于合理,造船比例首次超过50%,具备3万吨级船舶建造和10万吨级修船能力,成为全省最大的民营船舶修造基地。食品工业年产值达6.8亿元,农副产品加工企业800多家,涉及粮食、茶叶、水产品、果蔬加工等10多个行业,55家企业通过QS认证。三大工业集中区建设加快,产业集聚能力进一步提高,秦溪洋工业集中区入驻企业58家,年产值达30亿元,湾坞工业集中区引进项目10个,赛甘下工业集中区落地项目31个。完善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新成立担保公司5家,全市7家担保公司累计为企业担保融资39.03亿元。实施工业技改项目19项,完成技改投资5.8亿元,开发新产品30项。

第三产业健康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从20.53亿元增加到30.5亿元,年均增长1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1.59亿元增加到32亿元,年均增长14%。旅游业不断发展,白云山和柏柱洋分别列入省级风景名胜区和红色旅游景区,廉村古文化和廉政教育基地得到较好开发,并正式对外开放,溪塔畲族风情入选闽东北亲水游线路。房地产市场实现回升,建成闽东世纪城、鸿辉名仕嘉苑、凯兴花园、福兴花园、金沙花园、龙成锦江等居民住宅小区,新增商品房面积44.41万平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