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送魏万之京

送魏万之京

送魏万之京
送魏万之京

送魏万之京

送魏万之京》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此诗意在抒发别离的情绪。首联用倒戟法落笔,点出出发前,微霜初落,深秋萧瑟;颔联写离秋,写游子面对云山,黯然伤神;颈联介绍长安秋色,暗寓此地不可长留;末联以长者风度,嘱咐魏万,长安虽乐,不要虚掷光阴,要抓紧成就一番事业。诗人把叙事、写景、抒情融合在一起,以自己的心情来设想、体会友人跋涉的艰辛,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切的友情,抒发了诗人的感慨,并及时对友人进行劝勉。全诗自然真切,情深意长,遣词炼句尤为后人所称道。

作品注释

⑴魏万:又名颢。上元(唐高宗年号,674—676)初进士。曾隐居王屋山,自号王屋山人。

⑵游子:指魏万。离歌:离别的歌。

⑶初渡河:刚刚渡过黄河。魏万家住王屋山,在黄河北岸,去长安必须渡河。

⑷“鸿雁”二句:设想魏万在途中的寂寞心情。客中:即作客途中。

⑸关城:指潼关。树色:有的版本作“曙色”,黎明前的天色。催寒近:寒气越来越重,一路上天气愈来愈冷。

⑹御苑:皇宫的庭苑。这里借指京城。砧声:捣衣声。向晚多:愈接近傍晚愈多。

⑺“莫见”句:勉励魏万及时努力,不要虚度年华。蹉跎:此指虚度年华。说文新附:“蹉跎,失时也。”[1-2]

作品译文

清晨听到游子高唱离别之歌,昨夜下薄霜你一早渡过霜渡河。

怀愁之人最怕听到鸿雁鸣叫,云山冷寂更不堪落寞的过客。

潼关晨曦催促寒气临近京城,京城深秋捣衣声到晚上更多。

请不要以为长安是行乐所在,以免白白地把宝贵时光消磨。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送别友人的诗。魏万后改名魏颢。他曾求仙学道,隐居王屋山。公元754年(天宝十三载),因慕李白名,南下到吴、越一带访寻,最后在广陵与李白相遇,计程不下三千里。李白很赏识他,并把自己的诗文让他编成集子。临别时,还写了一首《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的长诗送他。魏万是比李颀晚一辈的诗人,然而两人像是情意十分密切的“忘年交”。李颀晚年家居颍阳而常到洛阳,此诗可能就写于作者晚年在洛阳时。

作品鉴赏

鉴赏一:

这是一首送别诗,被送者为诗人晚辈。诗中一、二两句想象魏万到京城沿途所能见的极易引起羁旅乡愁的景物。中间四句或在抒情中写景叙事,或在写景叙事中抒情,层次分明。

最后两句劝勉魏万到了长安之后,不要只看到那里是行乐的地方而沉溺其中,蹉跎岁月,应该抓住机遇成就一番事业。这表达了诗人对魏万的深情厚意,情调深沉悲凉,但却催人向上。

诗一开首,“朝闻游子唱离歌”,先说魏万的走,后用“昨夜微霜初渡河”,点出前一夜的景象,用倒戟而入的笔法,极为得势。“初渡河”,把霜拟人化了,写出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

秋夜微霜,挚友别离,自然地逗出了一个“愁”字。“鸿雁不堪愁里听”,是紧接第二句,渲染氛围。“云山况是客中过”,接写正题,照应第一句。大雁,秋天南去,春天北归,飘零不定,有似旅人。它那嘹唳的雁声,从天末飘来,使人觉得怅惘凄切。而抱有满腹惆怅的人,当然就更难忍受了。云山,一般是令人向往的风景,而对于落寞失意的人,坐对云山,便会感到前路茫茫,黯然神伤。他乡游子,于此为甚。这是李颀以自己的心情来体会对方。“不堪”“况是”两个虚词前后呼应,往复顿挫,情切而意深。

五、六两句,诗人对远行客又作了充满情意的推想:“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从洛阳西去要经过古函谷关和潼关,凉秋九月,草木摇落,一片萧瑟,标志着寒天的到来。本来是寒气使树变色,但寒不可见而树色可见,好像树色带来寒气,见树色而知寒近,是树色把寒催来的。一个“催”字,把平常景物写得有情有感,十分生动,傍晚砧声之多,为长安特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然而诗人不用城关雄伟、御苑清华这样的景色来介绍长安,却只突出了“御苑砧声”,发人深想。魏万前此,大概没有到过长安,而李颀已多次到过京师,在那里曾“倾财破产”,历经辛酸。两句推想中,诗人平生感慨,尽在不言之中。“催寒近”“向晚多”六个字相对,暗含着岁月不待,年华易老之意,顺势引出了结尾二句。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纯然是长者的语气,予魏万以亲切的嘱咐。这里用“行乐处”三字虚写长安,与上二句中的“御苑砧声”相应,一虚一实,恰恰表明了诗人的旨意。他谆谆告诫魏万:长安虽是“行乐处”,但不是一般人可以享受的。不要把宝贵的时光,轻易地消磨掉,要抓紧时机成就一番事业。可谓语重心长。

这首诗以长于炼句而为后人所称道。诗人把叙事、写景、抒情交织在一起。如次联两句用了倒装手法,加强、加深了描写。先出“鸿雁”“云山”——感官接触到的物象,然后写“愁里听”“客中过”,这就由景生情,合于认识规律,容易唤起人们的共鸣。同样,第三联的“关城树色”和“御苑砧声”,虽是记忆中的形象,联系气候、时刻等环境条件,有声有色,非常自然。而“催”字、“向”字,更见推敲之功。

鉴赏二: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游子,一般泛指出外远游的人,这里指魏万.这两联,先写诗人清晨送魏万启程,后点出魏万是昨夜才渡过黄河与诗人相见的.可见二人相会时间之短,魏万赴京行路之急."微霜"二字,既是写景,又点明了时间,是在天降薄霜的深秋时节.首联两句融叙事与写景为一体,十四个字就将事情的原由经过以及时间地点交待得清清楚楚,因此倍受后人赞赏.

中间两联对仗极工,诗意也向前发展了一步.作者设想魏万在途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景和心中的感触."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秋去冬来,鸿雁南飞,间或有一两只失群的孤雁,发出一声声嘹唳的哀鸣,响彻长空.在他乡游子听来,不禁触景生情,倍感凄凉,乡思之愁更加深切.仿佛那失散的鸿雁就是自己,到处漂泊游荡.前途迷茫.作者用"不堪"来加重"愁里听",使读者愈加感受到征人愁满心胸、愁上加愁的心情."云山",在许多诗人的笔下,是那样的葱葱

郁郁,生机勃勃,富有大自然的魅力.而此刻,在作者的心目中,云山是那样的凄冷,百草凋零,疾风落叶,这对一个失意的征人来说,怎能不倍感怅惘迷茫呢?更何况还将要一步步跋涉而过.这一联,是泛指旅途中的景物,有天上的鸿雁,地上的云山等等.

第三联,由一般泛指变为具体带有特色的景物."关城树色催寒近",魏万此去,途经函谷关和潼关.潼关是重要的军事要塞,过了潼关,表明已走出很远.作者这里使用拟人化手法.说"树色催寒近",似乎是说,城头那已经开始枯黄的树叶是在催促严寒快点到来.其实,诗人是利用了通常情况下客观事物作用于人们感官所引起的错觉.天气冷了,树叶黄了,树叶的枯黄反衬出季节的变化.一般的说,天气凉不易观察,而树叶黄却是一目了然.树叶的颜色成了天气的测量表,它让人们觉得,寒冬的到来,好像是由于枯黄的树色不断地催促所致.这句诗,充分表现出作者观察事物的细致."御苑砧声向晚多",李白曾有名句"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可见借月色洗涤衣物是长安的习俗.同时,月夜里那咚咚的砧声,又能引人产生一种幽怨惆怅的感觉,令他乡游子的心中生出思乡的淡淡哀愁.这两句诗,于写景中抒情,确实十分感人.

最后一联:"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这既是长辈对晚辈关心爱护的谆谆叮嘱,又是过来人对后来者的劝勉.是啊,繁华热闹的长安,曾使一些意志脆弱者沉湎于行乐,一事无成.前车之鉴,后者当戒.看上去普普通通的两句诗,其中却寄寓了多么深刻的道理和感情啊!

后人评价这首诗,多是从作诗之法的角度.称赞其语句凝炼、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如果将全诗细细体味,便不难发现,此诗更令人不忘的,是作者那溢满全诗的真挚感情,以及对晚辈诗友殷切的希望和发自肺腑的嘱托.李颀的其它送别诗.也多是充满了真情实感,所以能恰到好处地表达出宦游人鲜为人知的孤苦景遇和悲凉心情.如"男儿在世无产业,行子出门如转蓬","远客坐长夜,雨声孤寺秋.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等等,成为人们传颂的千古佳句.

作者简介

李颀(690?—751?),唐代诗人。赵郡(治今河北赵县)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公元725年(开元十三年)进士及第,曾任新乡县尉,晚年在帮乡隐居。他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著名诗人皆有来往,诗名颇高。其诗内容丰富,所作边塞诗,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生平事迹见《唐才子传》。有《李颀诗集》,《全唐诗》编其诗3卷。

《送魏万之京》阅读附答案

《送魏万之京》阅读附答案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衣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离歌:离别之歌。关城:潼关、函谷关。御苑:皇家的宫苑。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 魏万:肃宗上元进士。是李颀的子弟。和李白很有交情。离歌:离别之歌。关城:潼关、函谷关。御苑:皇家的宫苑。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 相干试题 1.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么的特点(离别的环境)?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甚么情绪? 2、微霜初渡树色催寒两个意象从来为人称道,请分析其艺术手法和表达效果 3.尾联用甚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么的思想内容? 参考答案: 1 :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暮秋时节萧瑟的气氛,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 2、这两个意象中,催渡都使用了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营建了暮秋已至、寒气逼人的气氛,为悲秋和离愁的心情做了极好的渲染和烘托,表达出诗人送别时的悲秋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

3答: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做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这是一般送别诗最常见的做法。 阅读练习二: (1)颈联中有一个字用得十分精巧,请找出来,并说明这样用的妙处。 (2)尾联是怎么抒发诗人情感的?表达了诗人怎么的情感?请作扼要分析。 参考答案: (1)最佳的是催字(1分),应用了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营建了寒气逼人的气氛,为悲秋和离愁的心情做了极好的渲染和烘托,(1分)表达出诗人送别时的悲秋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2分)(2)尾联直抒胸臆(1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做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 不要把可贵的时光,等闲地消磨掉,要加紧时机成绩一番事业.(3分) 阅读练习三: 1.写出首联、颔联中表现季节的词语,分析这些词语对表现情感的作用(5分) 2.全诗采取了甚么抒怀方式?表达出怎么的思想内容?(6分) 参考答案: 1.(5分)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暮秋时节萧瑟的气氛(2分),烘托出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3分)。 2.(6分)借景抒怀(2分),表达了诗人与朋友离别时伤感迷恋之情(2分)和关心勉励之意(2分)。 阅读练习四 (1)扼要赏析诗歌颈联的写景艺术。(4分) (2)诗歌表现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清结合诗句,扼要分析。(4分)

京房字君明原文及译文解析

京房字君明原文及译文解析 京房,字君明,东郡顿丘人也。治《易》,事梁人焦延寿。延寿常曰:“得我道以亡身者,必京生也。”其说长于灾变,以风雨寒温为候:各有占验。房用之尤精。初元四年举孝廉为郎。永光间,西羌反,日蚀,又久青亡光。房数上疏,先言其将然,所言屡中。天子说之,数召见问。房对曰:“古帝王以功举贤,则万化成,瑞应著。宜令百官各试其功,灾异可息。”诏使房作其事,房奏考功课吏法。上令公卿朝臣与房会议皆以房言烦碎令上下相司不可许上意向之时诸刺史奏事京师上召见诸刺史令房晓以课事刺史复以为不可行是时,中书令石显专权。房尝宴见,问上曰:“幽、厉之君何以危?所任者何人也?”上曰:“君不明,而所任者巧按。”房曰:“知其巧按而用之,将以为贤邪?”上曰:“贤之。”房曰:“然则今何以知其不贤也?” 上曰:“以其时乱而君危知之。”房曰:“若是,任贤必治,任不肖必乱,必然之道也。幽、厉何不觉寤而更求贤?”上曰:“临乱之君各贤其臣,令皆觉痞,天下安得危亡之君?”房因免冠顿首,曰:“今陛下即位已来,日月失明,星辰逆行,山崩泉涌,地震石陨,夏霜冬雷,春凋秋荣,陨霜不杀。《春秋》所记灾异尽备。陛下视今为治邪,乱邪?”上曰:“亦极乱耳!今为乱者谁哉?”房曰:“明主宜自知之。”房指谓石显,上亦知之,谓房曰:“已谕。”房罢出,后上令房上弟子晓知考功课吏事者,欲试用之。房上中郎任良、姚平,曰:“愿以为刺史,试考功法。”石显疾房,欲远之,建言宜试以房为郡守。元

帝于是以房为魏郡太守,秋八百石,以考功法治郡。房自知数以论议为大臣所非,与石显有隙,不欲远离左右,及为太守,忧惧。去月余,石显短考功课吏法于上,房竟征下狱,后弃市,时年四十一。 (选自《汉书·京房传》,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令公卿朝臣与房会议/皆以房言烦碎/令上下相司/不可许/上意向之/时/诸刺史奏事京师/上召见/诸刺史令房晓以课事/刺史复以为不可行/ B.上令公卿朝臣与房会议/皆以房言烦碎/令上下相司/不可许/上意向之/时/诸刺史奏事京师/上召见诸刺史/令房晓以课事/刺史复以为不可行/ C.上令公卿朝臣与房会议/皆以房言烦碎/令上下相司/不可许上/意向之/时/诸刺史奏事京师/上召见/诸刺史令房晓以课事/刺史复以为不可行/ D.上令公卿朝臣与房会议/皆以房言烦碎/令上下相司/不可许上/意向之/时/诸刺史奏事京师/上召见诸刺/史令房晓以课事/刺史复以为不可行/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易》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和《诗》《书》《礼》《论语》合称为“五经”。 B.举孝廉是汉朝的一种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是察举制的主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李颀《送魏万之京》原文、译文及赏析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李颀《送魏万之京》原文、译文及赏析 送魏万之京 朝闻游子唱离歌⑵,昨夜微霜初渡河⑶。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⑷。 关城树色催寒近⑸,御苑砧声向晚多⑹。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⑺。 词句注释 ⑴魏万:又名颢。上元(唐高宗年号,674—676)初进士。曾隐居王屋山,自号王屋山人。 ⑵游子:指魏万。离歌:离别的歌。 ⑶初渡河:刚刚渡过黄河。魏万家住王屋山,在黄河北岸,去长安必须渡河。 ⑷“鸿雁”二句:设想魏万在途中的寂寞心情。客中:即作客途中。 ⑸关城:指潼关。树色:有的版本作“曙色”,黎明前的天色。催寒近:寒气越来越重,一路上天气愈来愈冷。 ⑹御苑:皇宫的庭苑。这里借指京城。砧声:捣衣声。向晚多:愈接近傍晚愈多。 ⑺“莫见”句:勉励魏万及时努力,不要虚度年华。蹉跎:此指虚度年华。说文新附:“蹉跎,失时也。”[2] 白话译文 清晨听到游子高唱离别之歌,昨夜下薄霜你一早渡过黄河。 怀愁之人最怕听到鸿雁鸣叫,云山冷寂更不堪落寞的过客。 潼关晨曦催促寒气临近京城,京城深秋捣衣声到晚上更多。 请不要以为长安是行乐所在,以免白白地把宝贵时光消磨。[2]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送别友人的诗。魏万后改名魏颢。他曾求仙学道,隐居王屋山。唐玄宗天宝十

三载(754年),因慕李白之名,南下到吴、越一带访寻,最后在广陵与李白相遇,计程不下三千里。李白很赏识他,并把自己的诗文让他编成集子。临别时,还写了一首《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的长诗送他。魏万是比李颀晚一辈的诗人,然而两人像是情意十分密切的“忘年交”。李颀晚年家居颍阳而常到洛阳,此诗可能就写于作者晚年在洛阳时。[3] 文学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被送者为诗人晚辈。诗中一、二两句想象魏万到京城沿途所能见的极易引起羁旅乡愁的景物。中间四句或在抒情中写景叙事,或在写景叙事中抒情,层次分明。最后两句劝勉魏万到了长安之后,不要只看到那里是行乐的地方而沉溺其中,蹉跎岁月,应该抓住机遇成就一番事业。这表达了诗人对魏万的深情厚意,情调深沉悲凉,但却催人向上。 诗一开首,“朝闻游子唱离歌”,先说魏万的走,后用“昨夜微霜初渡河”,点出前一夜的景象,用倒戟而入的笔法,极为得势。“初渡河”,把霜拟人化了,写出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 秋夜微霜,挚友别离,自然地逗出了一个“愁”字。“鸿雁不堪愁里听”,是紧接第二句,渲染氛围。“云山况是客中过”,接写正题,照应第一句。大雁,秋天南去,春天北归,飘零不定,有似旅人。它那嘹唳的雁声,从天末飘来,使人觉得怅惘凄切。而抱有满腹惆怅的人,当然就更难忍受了。云山,一般是令人向往的风景,而对于落寞失意的人,坐对云山,便会感到前路茫茫,黯然神伤。他乡游子,于此为甚。这是李颀以自己的心情来体会对方。“不堪”“况是”两个虚词前后呼应,往复顿挫,情切而意深。 五、六两句,诗人对远行客又作了充满情意的推想:“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从洛阳西去要经过古函谷关和潼关,凉秋九月,草木摇落,一片萧瑟,标志着寒天的到来。本来是寒气使树变色,但寒不可见而树色可见,好像树色带来寒气,见树色而知寒近,是树色把寒催来的。一个“催”字,把平常景物写得有情有感,十分生动,傍晚砧声之多,为长安特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然而诗人不用城关雄伟、御苑清华这样的景色来介绍长安,却只突出了“御苑砧声”,发人深想。魏万前此,大概没有到过长安,而李颀已多次到过京师,在那里曾“倾财破产”,历经辛酸。两句推想中,诗人平生感慨,尽在不言之中。“催寒近”“向晚多”六个字相对,暗含着岁月不待,年华易老之意,顺势引出了结尾二句。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纯然是长者的语气,予魏万以亲切的嘱咐。这里用“行乐处”三字虚写长安,与上二句中的“御苑砧声”相应,一虚一实,恰恰表明了诗人的旨意。他谆谆告诫魏万:长安虽是“行乐处”,但不是一般人可以享受的。不要把宝贵的时光,轻易地消磨掉,要抓紧时机成就一番事业。可谓语重心长。 这首诗以长于炼句而为后人所称道。诗人把叙事、写景、抒情交织在一起。如次联两句用了倒装手法,加强、加深了描写。先出“鸿雁”“云山”——感官接触到的物象,然后写“愁里听”“客中过”,这就由景生情,合于认识规律,容易唤起人们的共鸣。同样,第三联的“关城树色”和“御苑砧声”,虽是记忆中的形象,联系气候、时刻等环境条件,有声有色,非常自然。而“催”字、“向”字,更见推敲之功。[3]

古诗文《送魏万之京》赏析

古诗文《送魏万之京》赏析 送魏万之京 唐朝: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送魏万之京译文及注释 【译文清晨听到游子高唱离别之歌,昨夜下薄霜你一早渡过黄河。怀愁之人最怕听到鸿雁鸣叫,云山冷寂更不堪落寞的过客。潼关晨曦催促寒气临近京城,京城深秋捣衣声到晚上更多。请不要以为长安是行乐所在,以免白白地把宝贵时光消磨。】 【注释⑴魏万:又名颢。上元(唐高宗年号,674—676)初进士。曾隐居王屋山,自号王屋山人。⑵游子:指魏万。离歌:离别的歌。⑶初渡河:刚刚渡过黄河。魏万家住王屋山,在黄河北岸,去长安必须渡河。⑷“鸿雁”二句:设想魏万在途中的寂寞心情。客中:即作客途中。⑸关城:指潼关。树色:有的版本作“曙色”,黎明前的天色。催寒近:寒气越来越重,一路上天气愈来愈冷。⑹御苑:皇宫的庭苑。这里借指京城。砧声:捣衣声。向晚多:愈接近傍晚愈多。⑺“莫见”句:勉励魏万及时努力,不要虚度年华。蹉跎:此指虚度年华。说文新附:“蹉跎,失时也。”[2-4]】 送魏万之京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送别友人的诗。 魏万后改名魏颢。他曾求仙学道,隐居王屋山。公元754年(天宝十三载),因慕李白名,南下到吴、越一带访寻,最后在广陵与李白相遇,计程不下三千里。 李白很赏识他,并把自己的诗文让他编成集子。临别时,还写了一首《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的长诗送他。 魏万是比李颀晚一辈的诗人,然而两人像是情意十分密切的“忘年交”。

李颀晚年家居颍阳而常到洛阳,此诗可能就写于作者晚年在洛阳时。 送魏万之京鉴赏 这是一首送别诗,被送者为诗人晚辈。诗中一、二两句想象魏万到京城沿途所能见的极易引起羁旅乡愁的景物。中间四句或在抒情中写景叙事,或在写景叙事中抒情,层次分明。最后两句劝勉魏万到了长安之后,不要只看到那里是行乐的地方而沉溺其中,蹉跎岁月,应该抓住机遇成就一番事业。这表达了诗人对魏万的深情厚意,情调深沉悲凉,但却催人向上。 诗一开首,“朝闻游子唱离歌”,先说魏万的走,后用“昨夜微霜初渡河”,点出前一夜的景象,用倒戟而入的笔法,极为得势。“初渡河”,把霜拟人化了,写出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 秋夜微霜,挚友别离,自然地逗出了一个“愁”字。“鸿雁不堪愁里听”,是紧接第二句,渲染氛围。“云山况是客中过”,接写正题,照应第一句。大雁,秋天南去,春天北归,飘零不定,有似旅人。它那嘹唳的雁声,从天末飘来,使人觉得怅惘凄切。而抱有满腹惆怅的人,当然就更难忍受了。云山,一般是令人向往的风景,而对于落寞失意的人,坐对云山,便会感到前路茫茫,黯然神伤。他乡游子,于此为甚。这是李颀以自己的心情来体会对方。“不堪”“况是”两个虚词前后呼应,往复顿挫,情切而意深。 五、六两句,诗人对远行客又作了充满情意的推想:“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从洛阳西去要经过古函谷关和潼关,凉秋九月,草木摇落,一片萧瑟,标志着寒天的到来。本来是寒气使树变色,但寒不可见而树色可见,好像树色带来寒气,见树色而知寒近,是树色把寒催来的。一个“催”字,把平常景物写得有情有感,十分生动,傍晚砧声之多,为长安特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然而诗人不用城关雄伟、御苑清华这样的景色来介绍长安,却只突出了“御苑砧声”,发人深想。魏万前此,大概没有到过长安,而李颀已多次到过京师,在那里曾“倾财破产”,历经辛酸。两句推想中,诗人平生感慨,尽在不言之中。“催寒近”“向晚多”六个字相对,暗含着岁月不待,年华易老之意,顺势引出了结尾二句。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纯然是长者的语气,予魏万以亲切的嘱咐。这里用“行乐处”三字虚写长安,与上二句中的“御苑砧声”相应,一虚一实,恰恰表明了诗人的旨意。他谆谆告诫魏万:长安虽是“行乐处”,但不是一般人可以享受的。不要把宝贵的时光,轻易地消磨掉,要抓紧时机成就一番事业。可谓语重心长。

李欣《送魏万之京》“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全诗翻译及诗文赏析

李欣《送魏万之京》“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 蹉跎”全诗翻译及诗文赏析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诗文解释】 早晨听你唱着离别的歌,昨夜初下微霜你就要渡过黄河。心中惆怅听不进去鸿雁的哀鸣,何况客中要经过重重云山。函谷关的树色催得寒气越来越重,冬天已经近了,长安城中傍晚时分捣衣的声音分外多。不要把长安看作行乐的地方,容易虚度年华徒然让岁月流逝。【词语解释】

关城:指潼关。 向晚:傍晚。 蹉跎:虚度光阴。 【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友人的诗。魏万后改名魏颢。他比李颀晚一辈,但两人像是情意十分密切的忘年交。李颀晚年家居颍阳而常到洛阳,此诗可能就写于洛阳。诗人把叙事、写景、抒情融合在一起,以自己的心情来设想、体会友人跋涉的艰辛,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切的友情,抒发了诗人的感慨,并及时对友人进行劝勉。全诗自然真切,情深意长,遣词练句颇费心思。 魏万后改名魏颢。他曾求仙学道,隐居王屋山。天宝十三载,因慕李白名,南下到吴、越一带访寻,最后在广陵与李白相遇,计程不下三千里。李白很赏识他,并把自己的诗文让他编成集子。临别时,还写了一首《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的长诗送他。魏万比李颀晚一辈,然而从此诗看,两人象是情意十分密切的“忘年交”。李颀晚年家居颍阳而常到洛阳,此诗可能就写于洛阳。 一开首,“朝闻游子唱离歌”,先说魏万的走,后用“昨夜微霜初渡河”,点出前一夜的景象,用倒戟而入的笔法,极为得势。“初渡河”,把霜拟人化了,写出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 秋夜微霜,挚友别离,自然地逗出了一个“愁”字。“鸿雁不堪愁里听”,是紧接第二句,渲染氛围。“云山况是客中过”,接写正题,照应第一句。大雁,秋天南去,春天北归,飘零不定,有似旅人。它

送魏万之京

送魏万之京 送魏万之京》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此诗意在抒发别离的情绪。首联用倒戟法落笔,点出出发前,微霜初落,深秋萧瑟;颔联写离秋,写游子面对云山,黯然伤神;颈联介绍长安秋色,暗寓此地不可长留;末联以长者风度,嘱咐魏万,长安虽乐,不要虚掷光阴,要抓紧成就一番事业。诗人把叙事、写景、抒情融合在一起,以自己的心情来设想、体会友人跋涉的艰辛,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切的友情,抒发了诗人的感慨,并及时对友人进行劝勉。全诗自然真切,情深意长,遣词炼句尤为后人所称道。 作品注释 ⑴魏万:又名颢。上元(唐高宗年号,674—676)初进士。曾隐居王屋山,自号王屋山人。 ⑵游子:指魏万。离歌:离别的歌。 ⑶初渡河:刚刚渡过黄河。魏万家住王屋山,在黄河北岸,去长安必须渡河。 ⑷“鸿雁”二句:设想魏万在途中的寂寞心情。客中:即作客途中。 ⑸关城:指潼关。树色:有的版本作“曙色”,黎明前的天色。催寒近:寒气越来越重,一路上天气愈来愈冷。 ⑹御苑:皇宫的庭苑。这里借指京城。砧声:捣衣声。向晚多:愈接近傍晚愈多。 ⑺“莫见”句:勉励魏万及时努力,不要虚度年华。蹉跎:此指虚度年华。说文新附:“蹉跎,失时也。”[1-2] 作品译文 清晨听到游子高唱离别之歌,昨夜下薄霜你一早渡过霜渡河。 怀愁之人最怕听到鸿雁鸣叫,云山冷寂更不堪落寞的过客。 潼关晨曦催促寒气临近京城,京城深秋捣衣声到晚上更多。 请不要以为长安是行乐所在,以免白白地把宝贵时光消磨。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送别友人的诗。魏万后改名魏颢。他曾求仙学道,隐居王屋山。公元754年(天宝十三载),因慕李白名,南下到吴、越一带访寻,最后在广陵与李白相遇,计程不下三千里。李白很赏识他,并把自己的诗文让他编成集子。临别时,还写了一首《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的长诗送他。魏万是比李颀晚一辈的诗人,然而两人像是情意十分密切的“忘年交”。李颀晚年家居颍阳而常到洛阳,此诗可能就写于作者晚年在洛阳时。 作品鉴赏 鉴赏一: 这是一首送别诗,被送者为诗人晚辈。诗中一、二两句想象魏万到京城沿途所能见的极易引起羁旅乡愁的景物。中间四句或在抒情中写景叙事,或在写景叙事中抒情,层次分明。

李颀《送魏万之京》原文译文及赏析

送魏万之京 朝闻游子唱离歌⑵,昨夜微霜初渡河⑶。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⑷。 关城树色催寒近⑸,御苑砧声向晚多⑹。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⑺。 词句注释 ⑴魏万:又名颢。上元(唐高宗年号,674—676)初进士。曾隐居王屋山,自号王屋山人。 ⑵游子:指魏万。离歌:离别的歌。 ⑶初渡河:刚刚渡过黄河。魏万家住王屋山,在黄河北岸,去长安必须渡河。 ⑷“鸿雁”二句:设想魏万在途中的寂寞心情。客中:即作客途中。 ⑸关城:指潼关。树色:有的版本作“曙色”,黎明前的天色。催寒近:寒气越来越重,一路上天气愈来愈冷。 ⑹御苑:皇宫的庭苑。这里借指京城。砧声:捣衣声。向晚多:愈接近傍晚愈多。 ⑺“莫见”句:勉励魏万及时努力,不要虚度年华。蹉跎:此指虚度年华。说文新附:“蹉跎,失时也。”[2] 白话译文 清晨听到游子高唱离别之歌,昨夜下薄霜你一早渡过黄河。 怀愁之人最怕听到鸿雁鸣叫,云山冷寂更不堪落寞的过客。 潼关晨曦催促寒气临近京城,京城深秋捣衣声到晚上更多。 请不要以为长安是行乐所在,以免白白地把宝贵时光消磨。[2]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送别友人的诗。魏万后改名魏颢。他曾求仙学道,隐居王屋山。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因慕李白之名,南下到吴、越一带访寻,最后在广陵与李白相遇,计程不下三千里。李白很赏识他,并把自己的诗文让他编成集子。临别时,还写了一首《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的长诗送他。魏万是比李颀晚一辈的诗人,然而两人像是情意十分密切的“忘年交”。李颀晚年家居颍阳而常到洛阳,此诗可能就写于作者晚年在洛阳时。[3] 文学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被送者为诗人晚辈。诗中一、二两句想象魏万到京城沿途所能见的极易引起羁旅乡愁的景物。中间四句或在抒情中写景叙事,或在写景叙事中抒情,层次分明。最后两句劝勉魏万到了长安之后,不要只看到那里是行乐的地方而沉溺其中,蹉跎岁月,应该抓住机遇成就一番事业。这表达了诗人对魏万的深情厚意,情调深沉悲凉,但却催人向上。诗一开首,“朝闻游子唱离歌”,先说魏万的走,后用“昨夜微霜初渡河”,点出前一夜的景象,用倒戟而入的笔法,极为得势。“初渡河”,把霜拟人化了,写出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秋夜微霜,挚友别离,自然地逗出了一个“愁”字。“鸿雁不堪愁里听”,是紧接第二句,渲染氛围。“云山况是客中过”,接写正题,照应第一句。大雁,秋天南去,春天北归,飘零不定,有似旅人。它那嘹唳的雁声,从天末飘来,使人觉得怅惘凄切。而抱有满腹惆怅的人,当然就更难忍受了。云山,一般是令人向往的风景,而对于落寞失意的人,坐对云山,便会感到前路茫茫,黯然神伤。他乡游子,于此为甚。这是李颀以自己的心情来体会对方。“不

李颀《送魏万之京》赏析、练习题及答案

一、诗文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衣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二、注释 离歌:离别之歌。关城:潼关、函谷关。御苑:皇家的宫苑。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 魏万:肃宗上元进士。是李颀的后辈。和李白很有交情。离歌:离别之歌。关城:潼关、函谷关。御苑:皇家的宫苑。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 三、译文 清晨听到游子高唱离别之歌, 昨夜下薄霜你一早渡过黄河。 怀愁之人最怕听到鸿雁鸣叫, 云山冷寂更不堪落寞的过客。 潼关晨曦催促寒气临近京城, 京城深秋捣衣声到晚上更多。 请不要以为长安是行乐所在, 以免白白地把宝贵时光消磨。 四、作者简介

李颀(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唐代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唐代诗人。开元十三年中进士,曾任新乡县尉,后辞官归隐于颍阳之东川。李颀擅长七言歌行,诗以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人皆有唱和。 李颀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著名诗人皆有来往,诗名颇高。其诗内容涉及较广,尤以边塞诗、音乐诗获誉于世。擅长五、七言歌行体。河南颍阳人,祖籍为赵郡(今河北赵县),有东川别业。少时家本富有,后结识富豪轻薄子弟,倾财破产。后刻苦读书。隐居颍阳(在今河南登封)苦读10年,于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考取进士,曾任新乡县尉。任职多年,没有升迁,晚 李颀诗作年仍过隐居生活。他一生交游很广,当时著名诗人王昌龄、高适、王维等都与他关系密切。李颀性格疏放超脱,厌薄世俗。他的诗以边塞诗成就最大,奔放豪迈,慷慨悲凉,最著名的有《古从军行》、《古意》、《塞下曲》等。李颀还善于用诗歌来描写音乐和塑造人物形象。他以长歌著名,也擅长短诗,他的七言律诗尤为后人推崇。《全唐诗》中录存李颀诗三卷,后人辑有《李颀诗集》。 五、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被送者为诗人晚辈。诗中一、二两句想象魏万到京城沿途所能见的极易引起羁旅乡愁的景物。中间四句或在抒情中写景叙事,或在写景叙事中抒情,层次分明。

《送魏万之京》教案

《送魏万之京》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送别诗的一般鉴赏方法。 2.把握送别诗抒发的情感与常见意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国古代送别诗不胜枚举,各有其优。盛唐诗人李颀的《送魏万之京》感情真挚语言洗炼,响亮的音节,为明七子所师法,并流传至今。 二、相关知识介绍 1.作者介绍 李颀,唐代诗人。开元十三年中进士,他曾任新乡尉,因久未升迁,便辞官归隐于颖阳东川。和当时的诗人王维、綦毋潜、高适、王昌龄、崔颢等均有唱和之作。擅长七言歌行和七律,善于描写边塞风光,刻画人物形象,对于音乐声情的描绘,更具特色。诗作风格豪放,慷慨悲凉。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李贺的《李凭弹箜篌》曾受李颀诗的影响 2.背景介绍 魏万,又名魏颢,是李颀晚辈的诗人。他不但与李颀情谊甚厚,与李白等诗人也有交往。李白诗集中,也有《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的长诗。李颀的这首诗,是为送魏万西赴长安而作。李颀晚年家居颍阳而常到洛阳,此诗可能就写于洛阳。 三、朗读,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1.重点字词积累 离歌:离别的歌。 云山况是客中过:何况你途中要经过重重云山。 催寒近:催得寒气越来越近。 向晚:傍晚。 空令岁月易蹉跎:容易虚度年华徒然让岁月流逝。) 2.整体理解,补出跳跃的内容,用现代语言译写 早晨听你唱着离别的歌,昨夜初下微霜你刚刚渡过黄河。心中惆怅听不进去鸿雁的哀鸣,何况客中要经过重重云山。函谷关的树色催得寒气越来越重,冬天已经近了,长安城中傍晚时分捣衣的声音分外多。不要把长安看作行乐的地方,容易虚度年华徒然让岁月流逝。 四、鉴赏诗歌内容 小组讨论,设置题目,小组间互相挑战,完成诗歌内容鉴赏。 【参考题目】(1;2~4;5;6~7;8~9五类题,大同小异。) 1.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 【明确】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天降微霜,送别时萧瑟的景象。抒发了悲秋伤别和对友人珍惜时光及时建功立业的劝勉之情。 2.首联和颔联写出的季节特征即离别的环境,请简要分析。(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离别的环境)?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4分) 【明确】 “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环境特点,借以传达诗人送别的

古诗送魏万之京翻译赏析

古诗送魏万之京翻译赏析 《送魏万之京》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颀。古诗全文如下: 朝闻游子唱骊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前言】 《送魏万之京》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此诗意在抒发别离的情绪。首联用倒戟法落笔,点出出发前,微霜初落,深秋萧瑟;颔联写离秋,写游子面对云山,黯然伤神;颈联介绍长安秋色,暗寓此地不可长留;末联以长者风度,嘱咐魏万,长安虽乐,不要虚掷光阴,要抓紧成就一番事业。诗人把叙事、写景、抒情融合在一起,以自己的心情来设想、体会友人跋涉的艰辛,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切的友情,抒发了诗人的感慨,并及时对友人进行劝勉。全诗自然真切,情深意长,遣词炼句尤为后人所称道。 【注释】 ⑴魏万:又名颢。上元(唐高宗年号,674—676)初进士。曾隐居王屋山,自号王屋山人。 ⑵游子:指魏万。离歌:离别的歌。 ⑶初渡河:刚刚渡过黄河。魏万家住王屋山,在黄河北岸,去长

安必须渡河。 ⑷“鸿雁”二句:设想魏万在途中的寂寞心情。客中:即作客途中。 ⑸关城:指潼关。树色:有的版本作“曙色”,黎明前的天色。催寒近:寒气越来越重,一路上天气愈来愈冷。 ⑹御苑:皇宫的庭苑。这里借指京城。砧声:捣衣声。向晚多:愈接近傍晚愈多。 ⑺“莫见”句:勉励魏万及时努力,不要虚度年华。蹉跎:此指虚度年华。说文新附:“蹉跎,失时也。” 【翻译】 清晨听到游子高唱离别之歌,昨夜下薄霜你一早渡过黄河。怀愁之人最怕听到鸿雁鸣叫,云山冷寂更不堪落寞的过客。潼关晨曦催促寒气临近京城,京城深秋捣衣声到晚上更多。请不要以为长安是行乐所在,以免白白地把宝贵时光消磨。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被送者为诗人晚辈。诗中一、二两句想象魏万到京城沿途所能见的极易引起羁旅乡愁的景物。中间四句或在抒情中写景叙事,或在写景叙事中抒情,层次分明。最后两句劝勉魏万到了长安之后,不要只看到那里是行乐的地方而沉溺其中,蹉跎岁月,应该抓住机遇成就一番事业。这表达了诗人对魏万的深情厚意,情调深沉悲凉,但却催人向上。 诗一开首,“朝闻游子唱离歌”,先说魏万的走,后用“昨夜微霜

李颀《送魏万之京》阅读答案及赏析

李颀《送魏万之京》阅读答案及赏析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衣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离歌:离别之歌。关城:潼关、函谷关。御苑:皇家的宫苑。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 魏万:肃宗上元进士。是李颀的后辈。和很有交情。离歌:离别之歌。关城:潼关、函谷关。御苑:皇家的宫苑。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 相关试题及答案 1.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离别的环境)?从中又表达出送别的什么情绪? 2、微霜初渡树色催寒两个意象历来为人称道,请分析其艺术手法和表达效果 3.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 参考答案 1 :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从中表达出人送别的悲愁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 2、这两个意象中,催渡都使用了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营造

了深秋已至、寒气逼人的气氛,为悲秋和离愁的心境做了极好的渲染和烘托,表达出诗人送别时的悲秋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 3答: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这是一般送别诗最常见的做法。 二: (1)颈联中有一个字用得十分精妙,请找出来,并说明这样用的妙处。 (2)尾联是怎样抒发诗人情感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最好的是催字(1分),运用了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营造了寒气逼人的气氛,为悲秋和离愁的心境做了极好的渲染和烘托,(1分)表达出诗人送别时的悲秋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2分)(2)尾联直抒胸臆(1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 不要把宝贵的时光,轻易地消磨掉,要抓紧时机成就一番事业.(3分)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送魏万之京》意思-赏析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送魏 万之京》意思|赏析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树色一作:曙)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译文 清晨听到游子高唱离别之歌,昨夜下薄霜你一早渡过黄河。 怀愁之人最怕听到鸿雁鸣叫,云山冷寂更不堪落寞的过客。 潼关晨曦催促寒气临近京城,京城深秋捣衣声到晚上更多。 请不要以为长安是行乐所在,以免白白地把宝贵时光消磨。 作者:佚名 这是一首送别,被送者为诗人晚辈。诗中一、二两句想象魏万到京城沿途所能见的极易引起羁旅乡愁的景物。中间四句或在抒情中写景叙事,或在写景叙事中抒情,层次分明。最后两句劝勉魏万到了长安之后,不要只看到那里是行乐的地方而沉溺其中,蹉跎岁月,应该抓住机遇成就一番事业。这表达了诗人对魏万的深情厚意,情调深沉悲凉,但却催人向上。 诗一开首,朝闻游子唱离歌,先说魏万的走,后用昨夜微霜初渡河,点出前一夜的景象,用倒戟而入的笔法,极为得势。初渡河,把霜拟人化了,写出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

秋夜微霜,挚友别离,自然地逗出了一个愁字。鸿雁不堪愁里听,是紧接第二句,渲染氛围。云山况是客中过,接写正题,照应第一句。大雁,秋天南去,春天北归,飘零不定,有似旅人。它那嘹唳的雁声,从天末飘来,使人觉得怅惘凄切。而抱有满腹惆怅的人,当然就更难忍受了。云山,一般是令人向往的风景,而对于落寞失意的人,坐对云山,便会感到前路茫茫,黯然神伤。他乡游子,于此为甚。这是李颀以自己的心情来体会对方。不堪况是两个虚词前后呼应,往复顿挫,情切而意深。 五、六两句,诗人对远行客又作了充满情意的推想: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从洛阳西去要经过古函谷关和潼关,凉秋九月,草木摇落,一片萧瑟,标志着寒天的到来。本来是寒气使树变色,但寒不可见而树色可见,好像树色带来寒气,见树色而知寒近,是树色把寒催来的。一个催字,把平常景物写得有情有感,十分生动,傍晚砧声之多,为长安特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然而诗人不用城关雄伟、御苑清华这样的景色来介绍长安,却只突出了御苑砧声,发人深想。魏万前此,大概没有到过长安,而李颀已多次到过京师,在那里曾倾财破产,历经辛酸。两句推想中,诗人平生感慨,尽在不言之中。催寒近向晚多六个字相对,暗含着岁月不待,年华易老之意,顺势引出了结尾二句。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纯然是长者的语气,予魏万以亲切的嘱咐。这里用行乐处三字虚写长安,与上二句中的御苑砧声相应,一虚一实,恰恰表明了诗人的旨意。他谆谆告诫魏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