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扬尘控制方案及应急预案[1]

施工扬尘控制方案及应急预案[1]

施工扬尘控制方案及应急预案[1]
施工扬尘控制方案及应急预案[1]

楚天都市沁园东区一标段

【扬尘污染防治应急预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湖北民族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15年6月10日

环境保护、扬尘治理专项方案

(一)环境保护措施

(1)综合措施

遵照国家环境保护政策、根据《关于加强建筑施工扬尘污染控制工作的紧急通知,严格组织施工管理,开展文明施工,创标准化施工现场。施工前应做到全员教育,全面规则,合理布局,化害为利,为当地居民创造和保持一个清洁适宜的生活和生产环境。

(2)施工过程中发现文物或有考古、地质研究价值的物品时,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派专人看管,保护现场并尽快上报建设方和有关部门听候处理。

(二)扬尘污染治理

(1)每天派专人进行施工道路、场内开挖范围不定时进行洒水、清扫,注意降尘、清洁。针对推土机类重点扬尘源拉水管专人点对点集中跟踪喷水降尘。

(2)现场出口设洗车道和专用的泥浆沉淀池及有序排放泥浆的沟、槽,每辆外运车必须清洗,池内沉淀的清水可以作为二次冲洗车辆用也可作为现场洒水、养护等重复利用。驶出现场的各类车辆,必须在车辆现场出口冲洗处(大门处设车辆冲洗槽)冲洗干净后,方可驶入城市道路,然后派专人及时清除路面上洒漏的泥土,车辆冲洗处必须设置水池和高压水泵等。

(3)土石方外运时,派专人对运输车辆进行拍打和车轮中易于夹带的泥土的清理,并加盖好遮护;杜绝扬尘、掉渣等污染环境的现象。现场砂堆场遇干燥有风天气,需派人洒水将表面湿润,防止粉尘污染。

(三)降低噪音、减少扰民的主要措施

施工现场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制定降噪的相应制度的措施。

(1)凡在居民稠密区进行强噪声作业时,必须严格控制作业时一般不超过65h。必须昼夜作业施工的现场,应尽量采取降噪措施,作好周围群众工作,并报有关环保单位备案后方可施工。

(2)村庄、居民区附近注意避开午休、夜间施工,减少扰民。

(3)施工选择性能优良、噪音小的施工机械,并设棚布及其它声源屏障,降低噪音污染。

(4)施工运输车辆在市区行驶禁止呜笛。

湖北民族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楚天都市沁园项目部

施工现场事故应急预案

1、编制依据: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安全生产法》、《消防法》。

1.2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1.3建设部《工程建设重大事故和调查程序规定》。

1.4《武汉市建筑工程安全操作规程》。

1.5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重大事故(危险)发展过程及分析

2.1基坑边坡在外力荷载作用下滑坡倒塌。

2.2高处脚手架发生部分或整体倒塌及搭拆作业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2.3施工载人升降机操作失误或失灵。

2.4 压力力容器受外力作用或违反安全规程发生爆炸及由此引起的连锁反应事故(如起火)。

2.5自然灾害(如雷电、沙尘暴、强降雨、暴风等)对设施的严惩损坏。

2.6塔吊、升降机安、拆过程中发生严重漏电。

其他作业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起重伤害、触电等)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

3、应急区域范围划定

3.1 工地现场内应急区域范围的制定。

3.1.1塔吊脚手架、施工用载人电梯事故,以事故危害形成后的任何安全区域为应急区域范围。

3.1.2基坑边坡及自然灾害事故等危害形成后的任何安全区域为应急区域范围。

3.1.3电气设备故障、严重漏电事故以任何绝缘区域(如木材堆放场等)为应急区域范围。

3.2工地外应急区域范围的划定。

对事故可能波及工地(围档)外,引起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需要当地政府的协调,属政府职能。在事故(危害)发生或相关部门确定应急区域范围。(应急电话:火灾:119;医疗救护:120)。

4、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及其人员组成

4.1成立应急预案的独立领导小组(指挥中心)。

应急预案领导小组组成

组长余良送

副组长闵畅翔

组员闵威王能平王彪

通讯联络组赵瑞元

技术支持组夏臣僚

消防保卫组李孝旺

抢险抢修组王力

医疗救护组汤军

后勤保障组朱德胜

4.2应急组织的分工职责

4.2.1组长职责

1)决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紧急事故,要求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帮助并实施厂外应急计划,在不受事故影响的地方进行;

2)复查和评估事故(事件)可能发展的方向,确定其可能的发展过程;

3)指导设施的部分停工,并与领导小组成员的关键人员配合指挥现场人员撤离,并确保任何伤害者都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4)与场外应急机构取得联系及对紧急情况的记录作业安排;

5)在场(设施)内实施实行交通管制,协助场外应急机构开展服务工作;

6)在紧急状态结束后,控制受影响地点的恢复,并组织人员参加事故的分析和处理。

4.2.2副组长(即现场管理者)职责:

1)评估事故的规模和发展态势,建立应急步骤,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减少设施和财产损失;

2)如有必要,在求援服务机构来之前直接参与救护活动;

3)安排寻找受伤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员撤离到集中地带;

4)设立与应急中心的通讯联络,为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建议和信

息。

4.2.3通讯联络组职责:

1)确保与最高管理者和外部联系畅通、内外信息反馈迅速;

2)保持通讯设施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3)负责应急过程的记录与整理及对外联络。

4.2.4技术支持组职责

1)指出抢险抢修及避免事故扩大的临时应急方案和措施。

2)指导抢险抢修组实施应急方案和措施。

3)修补实施中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

4)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标明重点部位,向外部求援机构提供准确的抢险求援信息资料。

4.2.5消防保卫组职责

1)事故引发火灾,执行防火方案中应急预案程序。

2)设置事故现场警戒线、岗,维护工地内抢险救护的正常运作。

3)保持抢险救援通道的通畅,引导抢险救援人员及车辆的进入。

4)保护受害人财产。

5)抢救救援结束后,封闭事故现场直到收到明确解除指令。

4.2.6抢险抢修组职责

1)实施抢险抢修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断加以改进。

2)寻找受害者并转移到安全地带。

3)在事故有可能扩大进行抢险抢修或救援时,高度注意避免意外伤害。

4)抢险抢修或救援结束后,直接报告最高管理者并对结果进行复查和评估。

4.2.7医疗救治组

1)在外部救援机构未到达前,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伤部位受污染等)。

2)使重度受害者优先得到外部救援机构的救护。

3)协助外部救援机构转送受害者至医疗机构,并指定人员护理受害者。

4.2.8后勤保障组职责

保障系统内各组人员必须的防护、救护用品及生活物质的供给。

提供合格的抢险抢修或救援的物质及设备。

5、应急预案的技术措施

5.1基本装备

1)特种防护:如绝缘手套等;

2)一般防救物品:安全带、安全帽、安全网、防护网;救护担架1付、医药箱1个及临时救护担架及常用的救护药品等。

3)专用饮水源、冲洗设备。

5.2专用装备

1)消防栓及消防水带、灭火器等。

2)自备小车壹辆。

3)无线电对讲机。

6、应急预案的演练

7.1由系统内的最高管理者或其代表适时组织实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