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公园环境的恢复性效应影响机制研究——以重庆为例

城市公园环境的恢复性效应影响机制研究——以重庆为例

城市公园环境的恢复性效应影响机制研究——以重庆为例
城市公园环境的恢复性效应影响机制研究——以重庆为例

5

城市公园环境的恢复性效应影响机制研究——以重庆为例

S t u d y o n t h e I n f l u e n c i n g M e c h a n i s m o f Restoration Effect of Urban Park Environment: A Case Study of Chongqing

摘 要:工作与生活压力容易使人们精力疲劳和情绪紧张,进一步威胁人群身心健康,以自然环境为主体的城市公园在促进人群精力恢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与价值。基于恢复性环境相关理论,从居民行为模式的视角出发,以重庆为案例区,在量表设计和问卷调查基础上,建构公园环境特征对居民恢复性效应影响机制的结构方程分析模型。研究显示,具有恢复性效应的公园环境特征主要由自然性因子、感知性因子、休息性因子和活动性因子4个维度组成,其中自然性因子对居民恢复性效应影响最大;居民行为模式在公园环境恢复性效应的影响机制中具有中介作用,其中静态型行为模式的中介效应最大。研究揭示城市公园环境恢复性效应的影响机制,为今后规划设计中对公园环境恢复性效应的提升提供理论依据。

关 键 词:风景园林;城市公园环境;恢复性效应;行为模式;中介效应;影响机制

Abstract: The stress of work and life is easy to bring people fatigue and emotional tension. Furthermore, it threatens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the crowd. The urban park with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s its main bod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energy recovery of the crow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restorative environmental theory and taking Chongqing as an examp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ehavior patterns,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of the influencing mechanism of park environment on residents' restorative effect is established with methods of scale designs and questionnai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rk with restorative effects are composed of naturalness factor, perceiving factor, resting factor and activity factor. Moreover, the naturalness factor has the greatest impact on the resilience effect of residents. The behavior patterns of residents play an intermediary role in the influencing mechanism of the restorative effect of the park environment, and the mediation effect of the static behavior pattern is the greatest. Research reveals the influencing mechanism of restoration effect of urban park environment, and provided theoretical basis for future planning of high restoration effect of urban park.

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urban park environment; restorative effect; behavior pattern; mediating effect; influencing mechanism

对缓解压力和疲劳恢复具有良好的效果[4],以自然环境为主体的城市公园,特别是靠近人们生活居住地的公园,被认为是促进健康恢复的重要场所[5]。近年来有许多学者从城市公园与人群健康的关系研究中,意识到城市公园所具有的恢复性作用,但是已有研究主要侧重于从城市公园整体环境对人群健康的恢复性价值方面,对城市公园内部的环境构成要素的恢复性效应和作用过程研

彭慧蕴谭少华

Peng Huiyun Tan Shaohua

究还很缺乏[6],作者认为深入研究城市公园环境特征对人群健康恢复性效应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能更加有效地指导城市公园的规划和建设。

其次,本研究也注意到城市公园环境的恢复性效应受到人群行为的影响[7],因此,本文将引入居民的“行为模式”作为中介变量,调查居民在公园中的行为活动特征及其恢复性效应的主观感受,揭示城市公园环境恢复性效应的

文章编号:1000-6664(2018)09-0005-05中图分类号:TU 986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7-07-10 修回日期:2017-11-2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社区公园缓解人群精神压力的绩效及空间优化研究”(编号5147805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密度环境下城市小型公园绿地对人群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与效应研究”(编号51808463)和西南科技大学博士基金项目“高密度环境下社区公共空间的恢复性效应影响机制及空间优化研究”(编号18zx7113)共同资助

当今城市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压力加大,易引发诸如抑郁症等多种精神类疾病[1],长期处于精神压力与紧张状态是当今全球精神疾病发病率迅速增长的重要原因[2]。卡普兰(Kaplan)夫妇较早地从缓解精神压力角度开展了恢复性环境方面研究,并提出了著名的注意力恢复理论[3]。

目前,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证实了自然环境

主题 风景园林与健康

西安郊县及周边城市进入性研究报告——正荣(2)

西安郊县及周边城市进入性研究报告

目录 Part1西安郊县进入性研究 Part2西安周边城市进入性研究

PART1西安郊县进入性研究 1、郊县指标研究 2、目标郊县进入性研究

城市高陵临潼阎良鄠邑周至蓝田距西安距离(km)44.54 31.48 62.86 43.78 83.05 41.42 宏观经济 2017年GDP总值(亿)377.1 221.01 240.21 197.41 134.26 143.39 1 3 2 4 6 5 GDP增长率15.6% 9.6% 7.0% 10.1% 7.9% 8.5% 1 3 6 2 5 4 三大产业 第一产业占比8.7% 15.0% 11.6% 14.1% 25.3% 21.0% 第二产业占比66.3% 28.0% 52.8% 41.9% 21.7% 27.2% 第三产业占比25.0% 57.0% 35.6% 44.0% 53.0% 51.7% 房地产投资在固投中占比10.9% 21.0% 3.0% 11.3% 4.9% 0.8% 3 1 5 2 4 6 产业结构现代服务业和融合产业 1 1 1 1 先进制造业 3 2 1 1 2 1 都市现代农业 1 1 人口及消费能力 城镇化率64.5% 34.7% 57.1% 42.1% 33.8% 29.6% 常住人口(万)35.7 71.72 29.08 54.93 58.94 53.02 5 1 6 3 2 4 常住人口增幅(万)0.59 0.17 0.24 0.16 0.44 0.1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31974 33261 39914 30224 29039 28596 3 2 1 4 5 6 交通配套 地铁 6 5 1 2 0 2 高铁、动车 2 2 3 3 1 0 高速 4 3 3 6 1 2

城市生态环境学知识点总结

城市生态环境学 第一章引论 ?城市生态环境学研究的对象是城市,是城市居民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城市生态环境。 ?生态学家定义: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是以人为本,人口、活动、设施、物质、科技、文化高度集中,并不断高速运转的开放性 有机综合体。 ?城市的定义(联合国):凡拥有10万人以上,居住、工商业、行政、文化娱乐等建筑物占50%以上的面积,具有发达的交通网络和车辆来往频繁的人类集聚区域。 ?人口高度集中、物质高度集中、设施高度集中、活动高度集中、科 技文化高度集中是城市区别于乡村的基本特征。 ?人、物(生物、非生物)、空间(理化环境),是构成城市的三个基本因素,三位一体,以人为主体。以人为主体是城市的根本性质。 ?城市的主要机能:居住、工作、休息、交通。 ?1970年4月22日为第一个“地球日”;9月16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6月5 日世界环境日;7月11日世界人口日。

?环境总是相对于某个中心事物(或称主体)而言的,总是作为某个 中心事物的相对面而存在的。 ?环境对干扰具有的功能特性:整体性、有限性、隐显性、灾害放大 性、持续反映性、不可逆性。 ?生态:关于生物有机体与其周围外部世界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命有机体存在的周围空间,包括空气、阳光、水体、地质、地貌、 动物、植物、微生物、 土壤等,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物或称自然条件。 ?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的资源环境或与生物体进行物质能量流动的因 素,称为生态环境(有机体所处的环境或称生活环境)。 ?城市生态环境学其学科性质具有交叉性、二重性和综合性。 ?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城市生态环境研究的目的和任务。 ?城市生态环境研究可以分为三个密切联系的方面:一是资源方面,二是环境方面,三是生态方面。 ?环境问题是指地球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的问题,是人类活动作用于地球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作 用于人类,对人类的生存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的问题,或者说由自 然力或人力引起的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

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

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复习资料要点 第一章生态学概论 1、生态学:生态学就是研究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P3) 2、生境:指在一定时间内对生命有机体生活、生长发育、繁殖以及对有机体存活数量有影响的空间条件及其她条件的总与。生境(生物的生活环境)包括:物理环境(非生物环境);生物环境。(P6) 3、生态因子:组成生境的因素称生态因子。生态因子有两方面因素所组成: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P12) 4、种群:在一定时空中同种个体的总与(P17) 种群的基本特征:空间特征、数量特征、遗传特征。 种群的动态参数:出生率与死亡率、迁入与迁出、年龄结构与性别比、种群内禀增长率。 种间关系:种间竞争关系、种间捕食与寄生关系、种间合作与互利共生关系。 5、种群增长模式:内禀增长率(A)、实际增长率(B)、环境阻力(C):A—B=C(P20) 6、生态位:有机体在生物群落中的功能与位置。(P22) 7、群落(即生物群落):就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居住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生物种群的集合。(P24) 群落的特征:a)群落中的优势种;b)群落的物种多样性;c)群落的种间关联性;d)群落的交错区与边缘效应;e)群落的稳定性。(P25-26) 8、生态系统:就是一定空间内生物与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的循环、能量的流动、信息的交换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所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P29) 9、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生产者;b)消费者;c)还原者;d)非生物环境(P29) 生态系统的结构:空间结构、物种结构、营养结构。 10、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a)生物生产;b)能量流动;c)物质循环;d)信息传递;(P35-39) 11、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P42) 12、生态系统平衡的调节机制:1)反馈机制;2)抵抗力;3)恢复力(P43) 13、生态系统有两大部分(生物环境、非生物环境),四个基本成分(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非生物环境) 14、简述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及类型? 答:(1)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a)生态系统就是动态功能系统;b)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 C)生态系统就是开放的“自持系统”;d)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功能。 (2)生态系统的类型: 按生态系统空间环境性质分类:a)淡水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c)陆地生态系统。 按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a)自然生态系统b)人工生态系统 第二章城市生态学及其基本原理 1、城市生态学的创始人:帕克(P46) 2、城市生态学:城市生态学就是研究城市人类活动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包括城市自然生态学、城市经济生态学与城市社会生态学。(P46) 3、城市生态位:就是一个城市给人们生存与活动所提供的生态位,就是城市提供给人们的或可被利用的各种生态因子与生态关系的集合。 4、城市问题产生的根源:1)城市的集聚性与稀缺性2)人们对自然环境及城市环境的错误认识。

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

名词解释 1、环境承载力:指某一环境状态和结构在不发生对人类生存发展有害变化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作用,具体体现在规模、强度和速度上。包括资源,技术,污染 2、生态规划:是在自然综合体的天然平衡情况不作重大变化、自然环境不遭破坏和一个部门的经济活动不给另一个部门造成损害的情况下,应用生态学原理,计算并合理安排天然资源的利用及组织地域的利用。 3、水污染综合整治:是综合运用各种方法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 4、环境效应:指在人类活动或自然力作用于环境后所产生的正、负效果在环境系统中的响应。 5、环境容量:是指某一环境在自然生态的结构和正常功能不受损害,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不下降的前提下,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6、生物圈:是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这几个圈层的交接的界面所组成的。这几个圈层交接的界面里有生命在其中积极活动,所以称之为生物圈。 7、人类生态系统:是指居民与生存环境相互作用的网络结构,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适应、加工、改造二建造起来的人工生态系统。 8、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创造力与生产力,并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系统。 9、城市污染源:指城市内产生污染物(包括废水、废气、废渣、噪声等)的设备、装置、场所和单位。 10、环境要素:又称环境基质,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11、信息传递(信息流):指生态系统中各生命成分之间及生命成分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种特殊形式。 12、城市生产功能:是指城市生态系统具有利用域内外环境所提供的自然资源及其他资源,生产出各类“产品”(包括各类物质性及精神性产品)的能力。 13、环境区划:是根据特定区域环境系统的结构特征及其空间分异规律,结合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条件,按照一定的准则和指标体系把该区域的环境空间划分为若干不同的地域单元的一项综合性的环境分类活动。 14、环境污染:是指由人类的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而有害于人类及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15、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按照一定的目的在对一个区域的各种单要素评价的基础上,对环境质量进行总体的定性和定量的评定。 16、生态位:指物种在群落中在时间、空间和营养关系方面所占的地位。 17、能量流动(能量流):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能量传递与转化过程。 18、城市污染综合整治:是从整体出发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在环境质量评价、制定环境质量标准、拟定环境规划的基础上,采取防治结合、人工处理和自然净化结合等措施,以技术、经济和法制等手段,实施防止污染的最佳方案,以控制改善环境质量的措施。19、水体自净作用:是指污染物进入水体后,经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作用使污染浓度逐渐下降,水体理化性质及生物特征恢复至污染物进入前的状态的过程。 问答 1、简述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及类型? 特征:1)生态系统是动态功能系统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3)生态系统是开放的

重庆城市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收稿日期:2008-06-24 基金项目:重庆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CS TC,2007CE9023);重庆市教委科技项目(KJ070803)资助。 作者简介:梁振民(1981 ),男,内蒙古赤峰人(回族),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城市规划与城市经济学研究。 重庆城市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梁振民,冯维波,陈国建,董国仓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 400047) 摘要:采用实证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重庆市城市化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重庆市的城市化进程较快、城市化质量较差、城乡二元结构突出。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逐层分级,完善重庆市的城镇体系;完善制度,逐步消除二元结构;完善城市功能,拓宽多元融资渠道,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提升城市竞争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关 键 词:城市化水平;城市化质量;对策;重庆市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924(2008)11-0078-04 城市化与工业化、现代化一样代表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发展进步的程度[1],因此提高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对现实和将来一段时间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重庆市作为西部最年轻的直辖市、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试验区;同时面对重庆二元经济结构突出、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等现象,减少农民、走城市化道路不失为一条良策。目前国内学者对重庆市的城市化模式和进程中的问题研究比较多[2-5],但是都以理论和综述方式进行,专门从基础定量的角度研究重庆市城市化水平的文章还很少。该文运用定量分析对重庆城市化水平速度、城镇结构体系、重庆市城市化质量进行科学评价,最后从多角度勾画并提出合理的对策,以期为重庆的城市化实现健康、和谐、有序发展,重庆市城市化进程提速上档、缩小城乡二元结构、提高城市化质量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1 重庆市城市化规模分析 1.1 重庆城市化水平体现出 起点低、进程快 的特点。目前国际上通常采用城市地区的人口占本地区总人口的百分比来表示城市化水平。本文选用的是重庆市城镇(市镇)人口占地区总人口的百分比来表示重庆市城市化率。重庆市到2006年城市化率为46.7%,按美国地理学家R.M.Northam (1979年)研究,城市化进程呈 S 型曲线发展[6]。根据城市化 S 型曲线,把城市化进程划分为3个阶 段,重庆市在2006年城市化水平为46.7%,按上述阶段划 分方法,重庆城市化水平正处于第二阶段,即加速发展阶段,城乡二元结构正逐步消失。2006年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排名第15名,在西部12省区直辖市中排名第2名。重庆市在1997年直辖时,城市化水平比较低,仅为29.5%,城市人口为848.21万人。与全国同期水平低一个百分点。到2006年重庆的城市化率46.7%,城市人口为1311.0万人,已经超过了全国的平均水平43.9%(见表1)。增幅速度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在1996年至2006年期间,重庆城市化率提高了17.5个百分点。尤其是2000年到2006年,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每年增长幅度达到了1.9个百分点,比1996年到2000年均增长速度快0.2个百分点。 1.2 重庆市城镇体系结构的不合理。重庆市城镇体系结构不合理,到2006年重庆市仅有一个2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其中主城区人口368.48万),20万人口以上的中等城市仅有万州(48.65万)和涪陵(3 2.22万)两区,其余县城的规模普遍偏小,秀山、武隆、城口、巫溪4个县城的规模才达到5万人。重庆中等城市数量少,且大城市更少,而区县较多,没有形成完善的大、中、小相结合的合理的城市体系,目前大城市还是个断层,缺乏中等50~10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同时主城区与第二级城市万州之间的首位度达到了7.5,特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的这一断层,使得重庆市主城区好像一座孤城,没有缓冲的卫星城,阻碍了各级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和梯度扩散。虽然重庆主城区所承担 第22卷 第11期Vol.22 No.11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Journal of C 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2008年11月Nov.2008

最新城市原理复习笔记

城市原理复习笔记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 10个知识点 1、城市形成和发展根本动因: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城市成为人类聚居地的主要形式。 2、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 6个理论 1)区域理论: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发展是不均衡的。1950年佩鲁提出增长极核理论:城市通过极化效应、扩散效应的发展,是区域经济趋于均衡,然后进入下一轮极化、扩散的发展阶段。2)经济学理论:城市产业分基础产业(城市发展的关键)、服务业产业。 3)人文生态学理论:互相依赖、互相竞争是人类社区空间关系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 4)交通通讯理论:1962年梅耶《城市发展的通讯理论》 5)经济全球化理论 6)城市进化理论:绝对集中(城市不断增长)、相当集中(城市人口增长仍然高于郊区)、相当分散(郊区增长超过城市)、绝对分散(城市人口下降郊区人口上升)。 3、城市物质环境的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公共领域:主导、为非公共领域的开发提供可能性、约束性。物质环境优化表现为可达性、外部效应。 4、城市社会基本特征及其与农村社会的主要差别基本特征:人口老龄化(60岁以上占10%或65岁以上占7%)、家庭核心化、生活闲暇化。城市社会的异质性高于农村社会。 5、城市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1)英:费希尔、克拉克三部类:第一、二、三产业 2)美:贝尔三个历史时期: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 6、城市化含义定义: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7、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城市化前期主要表现为工业化的进程,要求并促进人口向城镇积聚。城市化后期主要表现为较高的城市化水平所直接带来的生产集约化、生活集约化、管理科学化和文教科技的进步等。 8、城市化进程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美英格尔斯:现代化社会的指标都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实现的。9、城市与区域的相互关系 1)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城市发展必然要开发和利用周围地区的各类资源,因而城市与区域的发展条件、发展前景密切相关,互为牵制。中心城市的发展与区域内其他城镇相互影响,应重视区域规划。城市与经济区域的联系-物流、资金流、人流、信息流-分析一个城市的对外主要经济联系方向。 2)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城市发展的区域分析:发展战略(优劣条件、职能、地位、作用)规模(人口、用地)的区域论证 10、区域城镇体系及城乡发展的一般规律 1)城镇体系的概念与特征在一个国家或相当完整的区域中,有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空间分布有序的联系密切且相互依存的城镇群体。特征:群体性、关联性、层次性、开放性、动态性、整体性6个。(动开关整群层) 2)城乡整体发展动力:农村向城镇的向心集聚,城镇向周围地区的离心辐射手段:规划、引导和调控城镇体系目的:协调城乡发展,促进城市与区域发展效益的统一。 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共9个知识点 1、中国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和政治体制背景 1)规划理念的演变城市历史约5000年,中国最早的城市距今约3500年。规划思想最早形成:周代规划思想多元化:东周儒家-礼制-皇权至上-《周礼.考工记》-统治中国长达3000年-规矩管子、老子-自然观-自然至上-因天材,就地利-变通 2)唐长安城:中轴对称、东西两市、规整的方格路网、东南西三面各有三处城门、居住分布采用坊里制,设置坊墙,坊门朝开夕闭。元大都:三套方城,宫城居中,轴线对称;左祖右社,前朝后市。明清北京城:北部收缩 2.5km、南部扩展0.5km。突出8km中轴线。在城外设置天、地、日、月四坛。皇城南形成商肆。 3)明南京城依山傍水,布局灵活,自然观理念占主导的典型城市格局。 2、欧洲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和政治体制背景 1)奴隶制社会古希腊:公元前5世纪,经历奴隶制民主政体,形成城邦国家-民主、平等的城邦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3

城市与城市发展(一)模拟题

[模拟] 城市与城市发展(一) 一、单项选择题 第1题: 城市的职能是( )。 A.城市在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所担负的任务和作用 B.城市性质 C.对城镇政治、文化、科研等起作用 D.在经济方面的职能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第2题: 对确定城市发展性质最具硬性的依据是( )。 A.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国家经济发展计划对该城市建设的要求 B.该城市所在区域对城市的影响 C.该城市自身所具备的有利条件 D.对该城市具有影响力的大型企业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第3题: 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城市房地产开发具有外部效应 B.城市人口的老龄化将强化地缘性的社会交往 C.城市主导产业的多样化有助于城市经济发展的稳定 D.城市发展越来越受到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第4题: 城市进化理论称:在进人工业化成熟时期,人口在继续向城市集中的同时,开始向郊区扩散。但城市人口的增长仍高于郊区的现象为城市进化过程的( )。 A.相对分散期 B.绝对分散期 C.绝对集中期

D.相对集中期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5题: 最初的城市是由( )的集聚地发展而成。 A.农业和牧业 B.商业和农业 C.商业和手工业 D.农业和手工业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第6题: 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中,城市主要分布在( )。 A.沿海地区 B.交通便利地 C.江河交错地 D.农业发达地区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第7题: 从18世纪开始,工业化带来了生产力的空前提高,城市也将逐渐成为了人类社会的( )。 A.主要空间形态 B.追求目标 C.最适合的空间形态 D.居住地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第8题: 经济基础理论认为,城市在最初的发展阶段是( )阶段。 A.工业化 B.专门化

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

一、规划策略 1、经济、社会、人口、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策略 2、生态空间发展策略 3、“多中心组团式”发展策略 4、集中紧凑发展策略 5、新区拓展与旧城更新相结合策略 6、交通适应及引导发展策略 二、城乡协调发展与城市空间结构 (一)城乡协调发展 构筑都市区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格局,加快城镇化进程,缩小城乡差异;加强郊区小城镇建设,提升小城镇对郊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和服务功能,形成聚集效应,促进土地集约利用;保护郊区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环境质量。 城镇空间布局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逐步形成分工合理、高效有序的网络状城镇空间结构。加强农村居民点的整合和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公共服务设施水平。 (二)都市区空间层次 都市区在空间上分为主城区和郊区两个部分。主城区为集中进行城市建设的区域,范围为2737平方千米,其中,中心城区位于中梁山、铜锣山之间,是主城建设的主要区域和旧城所在地,范围为1062平方千米。郊区范围为2736平方千米。 (三)城市主要拓展方向 城市拓展的主要方向为内环线以北、中梁山以西以及铜锣山以东。 (四)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空间结构为“一城五片、多中心组团式”。 主城由中部、北部、南部、西部、东部五大片区组成。多中心包含一个城市中心和六个城市副中心。主城城市建设用地分为十六个组团和八个功能区。 三、城市规模 (一)人口规模 规划至2010年,都市区总人口73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60万人;规划至2020年,都市区总人口98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930万人。 规划至201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520万人;规划至2020年,城市人口635万人。 (二)用地规模 规划至2010年,都市区城镇建设总用地为580平方千米,人均城镇建设用地为88平方米;规划至2020年,城镇建设总用地为865平方千米,人均城镇建设用地为93平方米。 规划至2010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总用地为401平方千米,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77.1平方米;规划至2020年,城市建设总用地为520平方千米,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81.89平方米。 四、城市功能布局 (一)片区 以片区为格局有机组织城市人口和功能,各片区具有相当的人口规模,城市功能完善,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相互协调发展。每个片区包含若干组团和功能区。 中部片区为中梁山以东、铜锣山以西,长江和嘉陵江环抱的区域。主要为现状建成区。重点加强和提升城市中心品质,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改善城市人居环境,逐步疏解人口和功能,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用地布局,大力发展以金融、商贸、现代物流以及都市区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以重钢搬迁为契机,提升大渡口的城市功能,分担杨家坪城市副中心的部分职能。 北部片区为嘉陵江以北,中梁山和铜锣山之间的区域。以北部新区、江北城现代商务区为重点,

城市聚集效应与城市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城市经济学》课程论文学期: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城市经济学 题目:城市聚集效应与城市发展的经济学分析---西安姓名:韩淑娟 班级:114651 学号:1104725039 指导老师:赵瑞 成绩:________________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城市聚集效应与城市发展的经济学分析---西安 摘要: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信息、能源、资本、人力等经济要素呈现出区域集中的态势。资源的高度集聚有力地推动着城市的高速发展,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聚集现象与城市规模的变迁有很大的关联,聚集所以能够发生是因为能够创造节约,也正是与聚集相联系,城市规模才得以扩展。聚集效应是影响城市化进程主要的经济规律之一,从经济学的视角来探讨城市聚集机制中的双重乘数效应,以西安市城市聚集经济的发展为例,揭示西安市城市聚集效应过程中的问题,指出强化城市聚集效应对中心城市发展所带来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城市发展;经济学分析;聚集效应;双重乘数效应;西安市 一、城市聚集效应 聚集是城市经济的突出特征,它意味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趋向于联锁,超越原有组织层次的功能复杂性优化极点,创造出更高层次的系统。聚集效应,又称聚集经济或聚集经济效益,一般是指因企业、居民的空间集中而带来的经济利益或成本节约。 空间集聚使城市经济具有显著的聚集经济效应,是城市经济的本质特征。聚集经济的形成来源于分工与专业化、规模经济、外部经济和市场效率的提高。基于以上四个方面来研究城市与聚集经济内在联系的经济理论最早可追溯至以韦伯为代表的新古典区位理论,之后是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的区位理论,两者将研究的重点都放在了城市聚集经济的微观机制上。而以佩鲁为代表的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则从宏观层面上将城市聚集和区域发展的非均衡联系起来,认为城市化是地区不平衡增长的结果。我国学者冯云廷(2001)从城市化经济的现象角度研究了个体城市聚集过程及其聚集后产生的效应。 城市聚集效应即社会经济活动因空间聚集所产生的各种影响或经济效果,使得城市化成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的不断发展完善。这种转化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一种产业结构及其空间分布结构的转化,是传统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向现代化劳动与生活方式的转化。我国长期以来试图通过小城镇的发展来推进城市化进程,走的是一条小城镇之路#。当前在全国城镇体系发展的大系统中,应重视发挥大城市的聚集与扩散效应,通过发展具有合理规模的大城市,带动中小城市和重点中心镇的发展,是推进我国城市化战略的必然选择。 二、城市化 城市是人类文明史的伟大产物。城市的产生与发展源于经济社会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马克思对城市问题有过精辟的论述:“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他认为,“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而在乡村所看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情况,孤立和分散。” 城市自古就有。然而,一般说到城市化,则指的是自产业革命以来,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形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在特定区位的大量聚集,从而使资源的聚集点!城市得以迅速发展。城市化的本质是资源(生产要素)在地理空间上的聚集。工业化和城市化是难以隔离的孪生物。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产物,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

武汉与重庆城市定位城市规模城市形态的比较与分析DOC

武汉与重庆总体规划的比较及分析 一、城市简介 1.武汉 武汉是湖北省省会,简称汉,由武昌、汉口、汉阳合并组成,地处中国腹地中心,江汉平原东部。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水在此交汇,造就了武汉隔两江立三镇地理特征,市内江河纵横、湖港交织,全境水域面积2217.6平方公里,占地四分之一,构成了武汉滨江滨湖水域生态环境。因此武汉自古又称江城。 武汉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是全国重要的水陆空综合交通枢纽,是承东启西、接南转北的国家地理中心,历来有九省通衢之称。其高铁网辐射大半个中国,是中国铁路大型中转站及内河重要港口。 武汉是中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数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城市第三,在校大学生130万人。 水域:武汉是全世界水资源最丰富的特大城市之一,水域面积占全市市区面积的1/4,构成了武汉气势恢宏、极具特色的滨江、滨湖水生态环境。 气候:武汉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具有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夏高温、降水集中,冬季稍凉湿润等特点。 交通:武汉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公路、铁路网辐射全国,也是中国最繁忙的国际空港之一。 教育:武汉是中国高等教育资源最集中的五大城市之一,科教综合实力居全国大城市第三位。

经济:2013年,武汉GDP超过9000亿元,以9051.27亿元“收官”,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再次稳居第四位。 旅游:武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市内遍布有名胜古迹339处,革命纪念地10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5A级旅游景区2家,4A级景区16家。 文化:武汉文化底蕴深厚,博大精深。泱泱大武汉,处两江四岸,三镇鼎立,“九省通衢”,物华天宝;为盘龙之城、黄鹤之乡、明清重镇、首义圣地;载录着大禹治水、屈子行吟、伯牙鼓琴、李白放歌的佳话;上演了北伐战争、“二七罢工”、“八七会议”、“浴血”抗日的史诗。武汉文化之大气、之厚重,历来为世人瞩目。 2.重庆 重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简称“渝”,别称山城,重庆位于中国西南部,东邻湖北、湖南,南靠贵州,西接四川,北连陕西。地处长江上游地区,长江、嘉陵江两江环抱。 重庆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因嘉陵江古称“渝水”,故重庆又简称“渝”。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改渝州为恭州。南宋淳熙16年(1189年)正月,孝宗之子赵惇先封恭王,二月即帝位为光宗皇帝,称为“双重喜庆”,遂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而得名。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定重庆为战时陪都,1997年确定为直辖市后,重庆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步伐加快,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综合化工、材料、能源和消费品制造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农业农村和金融、商贸物流、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并重庆拥有国家级新区——两江新区。

2018商丘城市进入性报告(终)

商丘城市进入性研究报告 易居企业集团·河南公司 2017.12

01 城市基本面研究目 录 contents 02土地市场研究 03房地产市场研究 04典型企业研究 05企业进驻建议

分目录 01 城市地位 城市交通 产业结构 城市GDP 人均GDP 固定资产投资 人均可支配收入 人文历史 城市人口Sub directory 城市基本面研究

—城市地位— 商丘市位于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河南省的东大门。 河南省中部战略规划布局中,商丘处于以郑州为中心呈“十”字型规划的最东端; 辖2区6县,辖1个副厅级新区(商丘新区)、16个省级开发区(1个省级综合保税区、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个省级工业园区、10个省级产业集聚区),下辖25个街道办事处、108个镇、23个乡,总人口586万人

—城市交通— 中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国家东西南北经济联系的“十字路口”。 东临沿海,西扼中原,南襟江淮,北接齐鲁 商丘—— ◆河南省实施“东引西进”战略的“桥头堡”; ◆河南省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 ◆交通部确定的交通枢纽城市; ◆河南省距出海口最近的省辖市; (距连云港港口300公里、青岛港500公里、上海港700公里) ◆国家南北、东西交通大动脉陇海铁路、京九铁路、商杭高速公 路、徐兰高铁、连霍高速公路、济广高速公路、105国道、310国 道在商丘纵横交汇。

—产业结构— 商丘市是以能源深加工为主导,复合制造、冶金、医药等产业为一体的工业化农业大市。 第一产业, 2007, 30.6 第一产业, 2008, 27.3第一产业, 2009, 26.2第一产业, 2010, 24.68 第一产业, 2011, 24.1第一产业, 2012, 22.8第一产业, 2013, 22.3第一产业, 2014, 22.4第一产业, 2015, 20.9第一产业, 2016, 19.6第二产业, 2007, 41.2第二产业, 2008, 44.7第二产业, 2009, 44.7第二产业, 2010, 45.69 第二产业, 2011, 49第二产业, 2012, 47.5 第二产业, 2013, 46.8第二产业, 2014, 46.1第二产业, 2015, 42.2 第二产业, 2016, 41.2第三产业, 2007, 28.2 第三产业, 2008, 28第三产业, 2009, 29.1第三产业, 2010, 29.63 第三产业, 2011, 26.9第三产业, 2012, 29.7第三产业, 2013, 30.9第三产业, 2014, 31.5第三产业, 2015, 36.9 第三产业, 2016, 39.22007 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商丘市历年来三产结构占比图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016年商丘市全年全市生产总值1974.02亿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6.26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814.64亿元,

政府对外部效应的治理途径

政府对外部效应的治理途径 引言 目前,我国体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及和谐社会要求的方针政策、行动和措施走向前台,发展循环经济、推行绿色GDP、将环保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等理念意见逐渐走出理论探讨务虚的阶段,逐步走向生动而具体的实践;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的问题,维护了群众切身利益;加强了政府责任的落实,加快了治理进程,在政策措施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但由于我国现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期,经济的规模和速度、重化工业的结构以及高耗能强排放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使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环境与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外部性治理面临着更大压力。所以对外部性的探讨步伐不能停止。 一、外部性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经济后果 (一)外部性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所谓外部性指的是某一经济主体的活动对于其他经济主体产生的 一种未能由市场交易或价格体系反映出来的影响,从而导致资源配置不能达到最大效率,即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①由于这种影响是某一经济主体在谋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产生的,是对第三人产生的影响,并且这 种影响又是处于市场体系之外,故称之为外部性。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根据不同的特性可以将外部性划分为许多种类。由于本文试图探究对外部效应的治理,所以主要从外部性的实际影响所产生的经济后果对外部性进行分类,可以将其划分为负的外部性和正的外部性。所谓负的外部性是指某一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其他经济主体产生了负面的经济影响,而又未能通过市场交换给予补偿。所谓正的外部性是指某一经济主体的活动对其他经济主体产生了正面的经济影响,却又未能通过市场交换而得到报酬。 ①约翰.伊特韦尔等:《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 中文版,280~ 282 页,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

环境作文之城市环境与健康作文改善城市环境共享健康生活

城市环境与健康作文改善城市环境共享 健康生活 【篇一:环境与健康论文】 环境与健康论文 环境是指以我们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不仅包括自然环境,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环境,还包括现代生 活用品的科学配置与使用。人与环境,象鱼和水一样密不可分。环 境创造了人类,人类依存于环境,受其影响,不断与之相适应;人 类又通过自身的生产活动不断改造环境,使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生活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健康意义重大,适宜的生活环境,可以促 进人类的健康长寿。反之,如果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各 种有害物质处理不当,使环境受到破坏,不仅损害人类健康,甚而 还会导致人类健康近期和远期的危害,威胁子孙后代。也就是说严 重的环境污染,能造成生态系统的危机,导致人类的灾难。流行病 学研究证明,人类的疾病70%~90%与环境有关。人类想健康长寿,就必须建立和保持同外在环境的和谐关系。良好的地理环境不仅是 人类物质生活的可靠保证,而且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自古 以来,僧侣的庙宇或皇族的行宫多建筑在环境幽静、林木茂盛的山上,或在碧波环绕、水天一色的海岛上,说明人们对养生的地理环 境选择上,早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目前在城市我们对住宅的环境 进行绿化和美化,使其达到良好的生活环境,以利于养生。创造一 个树木环绕,郁郁葱葱,鲜花盛开,千姿百态的住宅环境。这样的 环境可以使居住者心旷神怡,置身于大自然的纯朴美和自然美之中,为生活增添无限乐趣,从而达到养生怡性,延年益寿的目的。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环境也变得越来越糟糕。环境 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环境污染不仅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突出地影响到 人民群众的安全健康和生活质量,如今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有效控制环境污染,不断改善环境质量,才能让我们呼吸到清洁的空气,喝上放心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拥有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人类健康的基础是人类的生存环境,只有生物多样性丰富、稳定和 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才能保证人类健康的稳定和持续发展,而环

北京城市气候特征

北京城市气候特征 北京的气候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年平均气温10~12摄氏度。1月-7~-4摄氏度,7月25~26摄氏度。极端最低-27.4摄氏度,极端最高42摄氏度以上。全年无霜期180~200天,西部山区较短。年平均降雨量600多毫米,为华北地区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山前迎风坡可达700毫米以上。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年降水的80%集中在夏季6、7、8三个月,7、8月常有暴雨。曾经北京及华北春季多发沙尘暴,现在沙尘情况有所好转。 北京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风向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四季气候特征如下: 春季:气温回升快,昼夜温差大,干旱多风沙。春季随着太阳高度角的逐渐增大,白昼时间加长,地面所得热量超过支出,因而气温回升迅速,月平均温可升高9—6℃,3月平均温4.5℃,4月为13.1℃。白天气温高,而夜间辐射冷却较强,气温低,是昼夜温差最大的季节。一般气温日较差12—14℃,最大日较差达16.8℃。此外,春季冷空气活动仍很频繁,由于急剧降温,出现“倒春寒”天气,易形成晚霜冻。并多大风,8级以上大风日数占全年总日数的40%。当大风出现时常伴随浮尘、扬沙、沙暴天气。春季降水稀少,加重春旱,素有“十年九春旱”之说。 夏季:酷暑炎热,降水集中,形成雨热同季。夏季除山区外,平原地区各月平均温都在24℃以上。最热月虽不是6月份,但极端最高温多出现在6月份,1961年6月10日极端最高温为43.5℃。进入盛夏7月,是全年最热月份,平均温接近26℃,高温持久稳定,昼夜温差小。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并多以暴雨形式出现。本市最大的一日降水量曾达到479毫米(1972年7月27日)。因此,山区易出现山洪,平原造成洪涝,暴雨是北京夏季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此外,山区热对流作用较强,形成局部地区雷阵雨,并伴有冰雹,给农业造成一定损失。 秋季:天高气爽,冷暖适宜,光照充足。入秋后,北方冷空气开始入侵,降温迅速。因此,初霜冻的过早来临时有发生。 冬季:寒冷漫长。冬季长达5个月,若以平均温0℃以下为严冬,则有3个月(12—2月)。隆冬1月份平原地区平均温为-4℃以下,山区低于-8℃,极端最低气温平原为-27.4℃。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2%,常出现连续一个月以上无降水(雪)记录。冬季虽寒冷干燥,但阳光却多,每天平均日照在6小时以上,为开发利用太阳能创造了有利条件。

外部效应

外部效应(Externality)是一个经济学名词,指一个人的行为直接影响他人的福祗。它可能是好事,叫作“正面外部效应”,比如修缮一个鸟语花香的花园,可以直接让邻居心旷神怡;但很多情况下它是坏事,叫作“负面外部效应”,比如放高分贝的音乐会吵着邻居的休息,再比如化工厂的污染会直接使周围的居民生活质量下降。当然,外部效应不包括间接影响,比如某人“割肉”卖股票,使得该股票跌了0.00001%,进而影响其他持有该股的股民。所有只通过影响价格而影响他人的行为都没有外部效应。 外部效应有可耗尽(Depletable)和不可耗尽(Nondepletable)之分。对于不可耗尽的外部效应,一个人的享用不影响其他人可享用的数量和质量;对于可耗尽的外部效应,一个人的享用使得另一个人可享用的数量或质量下降。可耗尽外部效应的例子有公共交通,不可耗尽外部效应的例子有国防,污染,等等。 外部效应直接影响供给。一般“好”的外部效应供应得“少”,而“坏”的供应得“多”。如果我只考虑我的快乐,我只会把花园修缮到我的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和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相当的程度,但是如果我也考虑邻居的快乐,并“快乐着他的快乐”,我和邻居合起来的边际快乐就会大于我一个人的,于是我就愿意把花园修得更好。同样的,如果考虑到邻居的痛苦,并“痛苦着他的痛苦”,我就会少放高分贝音乐;如果化工厂考虑周围居民的健康损失,并且“损失着他们的损失”,它们也会少排污。总之,供应的“多”和“少”都是相对于社会最优供应量而言,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不一致使得“坏”的供应得多,“好”的供应得少。 政府的一个作用就是纠正这种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不一致,把供应量增加或减少到最优。当政府对化工厂的排污收税,然后用之于周围居民,化工厂立即会“损失着他们的损失”,减少排污量。另一个常见的政府的纠正行为是拍卖“排污牌照”,它能达到和排污税收同样的效果,而且一般认为更容易实行。 财政在解决外部效应问题时的一般做法是:对从事具有负外部经济效应的产品生产经营行为征税,从而使该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到实际的社会成本的水平,以克服该产品在生产经营时由于企业或个人负担的社会成本过低,而导致社会资源过多地配置到这类产品的情况;反之,对从事具有正外部经济效应的产品生产经营行为则予以财政补贴,使该产品的个人收益能够与其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对等,鼓励该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将生产经营规模扩大到正常水平,克服社会在该产品上配置过少的弊病。当然,政府对外部效应问题的干预还可以有其他的政策手段,如制定排污标准,实行限价措施等,但是,财政仍不失为其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外部效应是指个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产生了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未计入市场交易的成本和收益之中 一般分为正外部效应和负外部效应,他们都会使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资源配置偏离帕累托最优状态 在正外部效应的情况下,个人成本小于社会利益但大于私人利益 在负外部效应的情况下,个人利益大于私人成本但小于社会成本 外部效应的形成原因 外部效应的产生是因为在经济活动中存在个体成本与社会成本,个体受益与社会受益之间的差异,外部效应使个体成本小于社会成本,个体受益大于社会受益。当一种经济交易的结果影响了除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而第三者又未参与交易双方的交易时,即产生了外部

城市环境特征

城市环境特征 由于人类活动对城市环境的多种影响,使城市环境表现出明显的特征。 1.城市环境具有最强烈的人为干预特征 由于城市是人口最集中,社会、经济活动最频繁的地方,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最强烈、自然环境变化最大的地方。除了大气环流、大的地貌类型、主要河流水文特征基本保持自然状态外,其他自然要素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通常是不可逆的。城市建筑景观、城市道路、城市各项生产、生活活动设施等,使城市的降水、径流、蒸发、渗漏等都产生了再分配,也使城市水量与水质以及地下水运动发生较大变化。 2.城市的环境质量与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相关 城市是由社会--经济--环境组成的复杂人工生态系统,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环境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社会为发展经济、满足人民生活需要而开发环境,又为了更好地利用,还必须保护环境。环境作为一种资源,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基础,所以环境问题实质是经济问题。若为了发展经济,以污染环境作为代价,这种发展是脆弱的,最终将限制生产,制约经济发展。城市作为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居民从事的社会活动与经济活动是城市的主要行为,这些人类行为对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不可忽视的。因此,一个城市的规模和性质往往可以支配城市环境质量的好坏,而有目的地调整城市产业结

构,是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手段。 3.城市环境污染,大多属于复合性多源污染 城市的特点是人口密集,工业高度集中。它每时每刻都进行大量的物质流动和转化加工,包括各类原料、产成品、日用品和废弃物,同时消耗大量的能源,如煤、油、电等。城市内部的分工愈来愈细,各系统功能日益复杂,一旦有某一环节失效或比例失调,都会造成污染物的流失。特别是在工业、交通职能日益增加的情况下,城市环境的污染性质已由过去单一的生活性污染变成工业、交通多源性污染,污染物繁杂,而且各种污染物的联合作用,加重了城市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城市人口密集,污染物对人体心理和生理的危害最为严重,所谓“现代城市病”,甚至侵害到人类的生物基因的变化。 4.城市环境问题可以通过调整人类行为得到改善 人类是智慧的、理智的生物。既然城市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自己的过失行为引起的,必然可以通过合理的管理、调整人类的需求欲望与行为准则、把病态的城市环境医治成优美、宁静、宜于人类长久生存的生态环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