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案总结

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案总结

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案总结
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案总结

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一、拼一拼,写词语。 jīròu pífūdào suìbái hóu géng zhòng júzi hèsè肌肉皮肤稻穗白喉耕种橘子褐色huòshìw?n jiùchén diàn diàn l?n dài l?n duòmáo dùn 祸事挽救沉甸甸懒怠懒惰矛盾 cítáng suìyuàn wéi qún duōsuōk?o équán tu? 祠堂遂愿围裙哆嗦烤鹅蜷腿 quán suōdòng jiāng hu?yàn li?ng sāi tōng hóng hu?ng 蜷缩冻僵火焰两腮通红明晃晃 qīn qi chàyìgào jiè 亲戚诧异告诫 二、常见词语 德高望重冷嘲热讽悉心照料熊熊燃烧兴高采烈喜出望外不屑一顾蹑手蹑脚不辞辛苦尽力而为以礼相待言而无信出其不意干瘪 无声无息 三、成语故事 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刻舟求剑:比喻拘泥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实际情况处理问题。 坐井观天: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见识少。 滥竽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亡羊补牢: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守株待兔:比喻希图不努力而成功的侥幸心理。现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把事情办糟。 叶公好龙: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对牛弹琴: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囫囵吞枣:常比喻在学习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第2课时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教案设计苏教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第2课时等式的性质 和解方程1教案设计苏教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4页的例3、例4和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3~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教学难点: 会用等式的这一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3 1.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等式和方程,今天这节课,将继续学习与等式、方程有关的知识。请同学们看这里的天平图,你能根据图意写出一个等式吗? 提问:现在的天平是平衡的,如果将天平的一边加上一个10克的砝码,这时天平会怎样? 谈话:现在天平恢复平衡了,你能在上面这个等式的基础上,再写一个等式表示现在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关系吗? 2.出示第二组天平图,说说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是怎样变化的,你能分别列出两个等式吗? 3.出示第3、4组天平图,提问:你能分别说说这两组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各是怎样变化的吗? 谈话:怎样用等式分别表示天平两边物体变化前的关系和变化后的关系? 启发:这两组等式是怎样变化的?她们的变化有什么共同特点? 4.提问:刚才我们通过观察天平图,得到了两个结论,你能用一句话合起来说一说吗? 5.做练一练的第1题 二、教学例4

1.出示例4的天平图,你能根据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吗? 2.讲解:要求出方程中未知数的值,要先写“解”,要注意把等号对齐。 3.完成试一试 4.完成练一练 提问:解这里的方程时,分别怎样做就可以使方程左边只剩下x了。 三、巩固练习 1. 做练习一的第3题 2.做练习一的第4题 3.做练习一的第5题 四、全课小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五、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等式性质和解方程 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50=50 50+10=50+10 解: x+10=50 x+a=50+a 50+a-a =50+a-a x-10=50-10 x=40 检验:把x=40代入原方程,看看左右两边是不是相等。40+10=50,x=40是正确的。

2014最新PEP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unit1教案

unit1 单元教学计划 一、内容 PEP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1 What’s he like? 能听、说、读、写本单元的四会单词;会使用本单元主要句;初步理解陈述句和问句;有兴趣听英语,说英语,背歌谣,唱歌曲,讲故事,做游戏等。 三、内容分析 本单元重点学习人物体貌特征和个性语言,重点学习的句型是:Who’s your art teacher? What’s he like? Is she …? Yes, she is /No, she isn’t.这单元主要描写的人物体貌特征,所以我们能够让孩子对所理解的老师实行描述。 四、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多,他们聪明活泼、勤奋好学,这些学生英语基础较好,他们对英语感到好奇,而且都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所以,我确立的学习目标如下: 五、学习目标 1、水平目标: (1)能够简单描述自己教师的体貌特征及性格特点,如:We have a new English teacher. He’s tall and strong. He’s very funny. (2)能够询问并介绍学校里教师的情况,如:Who’s your English teacher? Mr Ding.He’s from China. What’s he like? He’s tall and strong. (3)能够听懂一些描述人物特征的简单对话,完成学生用书中的Let’s try 部分。 (4)能够听懂、会唱歌曲“My New Teacher”.能够灵活替换歌词中的 科目及表示人物特征的形容词。 2、知识目标 (1)理解A、B部分Read and write 中的会话,并根据提示填充句子或 回答问题。 (2)听、说、读、写A、B部分Let’s learn 和Read and write 中的四 会单词和句子。 (3)了解Pronunciation部分的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并能熟练读 出例词。 3、情感、策略、文化等相关目标: (1)情感态度:根据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的特点,引导他们在英语学习 过程中更大限度发挥自主学习水平,积极主动地实行英语学习,更好地激发他们英语学习的兴趣。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英语教案

五年级下册英语第一周 教学设计 备课学校:通远镇中心小学 备课教师:王媛英

课题This is my day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Let’s start Let’s chant A.Let’s learn Let’s play C.Let’s sing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能够听、说、读、写以下动词短语:eat breakfast , do morning exercises , have English class , play sports , eat dinner .2、能够听懂问句:When do you do morning exercises/……并能用所学动词短语替换句型“I usually …at…”中的关键词回答问句。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能够理解并说唱Let’s chant 部分的歌谣。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了解Good to know 部分的内容,了解中西文化差异。 教学重点掌握A部分中的五个动词短语,并能用这些回答询问作息时间的问题。 教学难点exercises , ususlly 的发音。课程类型新授课 教学准备录音机和相关的录音带 学具准备五个动词短语的教学卡片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授法 学习方法观察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修改意见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Let’s do:Time for breakfast.Drink some milk. (2)Let’s start:Listen and write. (3)Free talk: T:What day is it today? S:It’s Monday. T:What do you have on Mondays? S:We have ...on Mondays. T:Do you like Mondays?Why?S:... 2.呈现/操练(Presentation/Practice)(1)游戏:Guess! What am I doing ? 引出新动词词组:do morning exercise , have English class , eat breakfast , eat 对话练习 做游戏,学习新词组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多音字: 长(长大长短)散(散文散开)露(露珠露脸) 似(似乎似的)冲(冲走冲床)行(行走银行) 种(种子种树)节(节日节骨眼)几(几乎几个) 解(解开解数)奔(奔跑投奔)难(困难灾难) 1、本册书中描写春天的古诗有:《村居》和《咏柳》。《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写的,将写景和写人结合起来,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对儿童的喜爱之情。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写的,这首诗巧用比喻。把柳叶喻为碧玉,把柳条喻为丝带,把春风喻为剪刀。 2、《开满鲜花的小路》这篇课文中“美好的礼物”指的是长颈鹿先生寄给鼹鼠先生的花籽。 3、《邓小平爷爷植树》告诉我们:植树绿化要世世代代传下去。 4、反义词:散—聚忙—闲仔细—马虎脱—穿吐—吞嫩—老害羞—大方美好—糟糕笔直—弯曲美丽—丑陋 5、近义词: 挑选(选择)仔细(认真)美丽(漂亮)格外(特别) 赶紧(赶快)懊丧(懊恼)正巧(恰巧)惊奇(惊讶) 探出(露出)奔(跑)似(像) 6、日积月累:《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山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7、词语积累 蓝蓝的天空温暖的阳光广阔的田野轻轻的微风 细细的柳条碧绿的草坪 碧空如洗万里无云引人注目兴致勃勃 美丽的风景满意的笑容笔直地站着绿油油的柏树 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一个树坑精心地挑选 难忘的日子一个包裹一堆小颗粒一条小路一片鲜花五颜六色绚丽多彩惊奇地说奇怪地问

快活地蹦美好的礼物脱棉袄冲出家门寻找春天 奔向田野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仔细地找探出头叮叮咚咚 ABB式的词语:绿油油白花花金灿灿黑乎乎 8、句子积累: 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 房子旁边长着一排排高大的杨树。 山坡上种着一大片碧绿的果树。 河里游着一群可爱的小鱼。 9、拟人句: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比喻句: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 简易方程教案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 课题:方程的意义第1课时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图初步理解等式的特征。 2、通过观察和比较,引导理解方程的意义。 3、引导体会式子、等式、方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加深对方程含义的理解。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弄清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总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谈话导入:同学们,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什么仪器?(黑板上简易画出) 学生:天平。 2、问:同学们知道天平有什么用处吗? 学生:称重....... 二、自主探索 (一)教学例1 1、出示如图所示的情景,说一说图中画的是什么?从图中能知道什么? 2、问: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3、学生独自写一写。 4、交流:50+50=100 5、说明:像这样的式子叫做等式,等式的左边是50+50,右边是100。(板书:等式) 6、学生自己写出一些等式,并在班级里交流。 (二)教学例2 1、要求学生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 2、学生独立填写。 3、交流。 4、说明:这些式子中的“X”都是未知数。 5、问:怎样利用天平图来判断数量的相等和不相等? 6、天平哪一边下垂,说明这一边物体的质量多;反之这一边物体的质量就少。 7、追问:哪些是等式?与例1中的等式有什么不同? 8、都含有未知数。 9、指出: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10、小组讨论: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

11、交流: (1)方程也是等式,是一类特殊的等式; (2)等式不一定是方程,如50+50=100。 (三)完成“练一练” 1、第一题 (1)问: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2)指名说一说判断的理由。 2、第二题 (1)读题后独立完成:将算式中的未知数改写成字母。 (2)全班交流。 (3)指出:可以用字母“x”表示未知数,也可以用字母“y”或“其它字母”表示未知数。 三、巩固练习 “练习一”第1题:根据线段图列方程。 (1)看线段图列方程。 (2)交流,说说想法。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方程的意义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课题: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①第2课时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会用等式的这一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2、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3、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就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等式的性质。

人教版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教案

人教版(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教案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本课时教学内容是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1 This is my day第一课时,通过对教材的重新整合,我所设计的教学内容为教材 P2 Let's start, Let's chant部分;P4 Let's learn , Let's play部分P12:Good to know部分 二、教学目标 1.能够听、说、读、写以下动词短语:eat breakfast, do morning exercises, have English class, play sports, eat dinner. 2.能够听懂问句:When do you do morning exercises / …? 并能用所学动词短语替换句型“I usually … at …”中的关键词回答问句。 3.能理解并说唱Let's chant部分的歌谣。 4.能够了解Good to know 部分的内容。 5.能够利用网络搜索查找所需图片并制作发送卡片 三、教学重、难点 1.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掌握A部分Let's learn中的五个动词短语,并能用这五个短语回答询问作息时间的问题。 2.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掌握五个四会短语和单词exercise, usually的正确发音。 四、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Let's start部分和主情景图的教学挂图。 2.教师准备录音机和录音带。 3.教师准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动词卡片和本单元A Let's learn部分的动词卡片。 4.教师课前在黑板上画一个大钟,并标注时间刻度。 五、教学过程Step I Warm- up(热身) 1. 师生同颂教材P2 中Let's chant部分歌谣。 What do you do on the weekend? I usually go swimming. Sometimes I climb mountains. Sometimes I go shopping. What do you do on the weekend?

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归纳复习资料(2014.09.24晚20.57)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 (1)意义:就是求几个相同小数和的简便运算.如:2.5X3表示3个2 .5的和是多少. (2)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为整数,再按照猫画虎整数乘法算出乘积,最后看小数中有几 位,点上小数点.(注意:小数点末尾有0要把0去掉.) (3)小数倍:一个整数的小数倍,可以化成一个小数的整数倍.如:3X2.5表示3的2 .5倍,可 以化成2.5X3表示2.5的3倍是多少. 2小数乘小数 (1)意义:就是求一个小数的几分之几.如1.5X0.7表示1.5的十分之七是多少. (2)计算方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 位,点上小数点.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以小于1的数时,积要比原来的数小. 3积的近似数 方法: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先明确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再看保留的小数位数下一位数字,如果大于或者等于5,身前进一并舍去后面的小数;如果小于5,就直接舍去后面的小数. 4小数乘法的运算定律 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乘法.如乘法交换律AXB=BXA;乘法结合律(AXB)XC=AX(BXC);乘法分配律AX(B+C)=ZXB+AXC 5常见题型 (1)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按照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小数加法算式可以与小数乘法算 式互换灵活运用.如:1.2+1.2+1.2=1.2X3. (2)数小数位.给一个小数乘法算式,数出积的小数位.如:3.6X2.4的积有几位小数. (3)小数乘法的计算.分为小数乘整数和小数乘小数两类.计算方法一样,先按整数乘法算 出积,再点小数点. (4)保留小数位.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数乘法积的几位小数.如:2.35X4.56(保留两位小 数). (5)运算定律的应用.给一个算式计算过程,判断运用了什么定律。如:1.2X3=3X1.2运用 小数什么定律(乘法交换律)或者运用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如 2 .3X1.8+2.3X8.2进行简便计算.__(运用了乘法分配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空题考试要点: 1.小数乘法应先按照( 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 小数点),点小数点时,看( 两 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 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一个数(0除外)乘以大于1的数时,积要比原来的数( 大). 一个数(0除外)乘以小于1的数时, 积要比原来的数( 小). 3小数乘法积的近似数应按( "四舍五入法")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4整数乘法的( 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50.4+0.4+0.4改用乘法算式表示是(0.4X3) 63.57X3+7X3.57可以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0.25X(8.6X8)可以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 7 2.5X(7X4)=7X(2.5X4),这是根据乘法结合律. 85个2.4的和,乘法算式是(2.4X5 ),36的2.8倍是( 36X2.8) . 90.37X0.05的积有(四)位小数.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教案教学设计(含整个单元共20课时)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第1课时用字母表示数 课题:第五单元:简易方程—用字母表示数 教学内容:教材P52~53例1、例2及练习十二第1、3、7、8题。教学目标: 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能正确掌握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简写。 教学重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掌握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简写。 教学方法:观察、比较、思考、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导入:你今年几岁了?再过两年呢?再过三年、四年、n年呢?学生回答自己的年龄,根据教师的问题回答:过几年就用年龄十几,n年就加n。 2.质疑:这里的n表示的是什么?(一个数) 3.揭题:今天咱们就来研究用字母表示数。(板书课题:用字母表示数) 二、互动新授 (一)教学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1.出示教材第52页例1。

引导:图中小红和爸爸也在探讨年龄的问题,从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学生可能回答:小红1岁时爸爸31岁;爸爸比小红大30岁。 2.让学生尝试用算式表示爸爸的年龄。 出示教材第52页的表格,引导学生列式表示爸爸的年龄,并集体完成表格。 3.质疑:这些式子,每个只能表示某一年爸爸的年龄。你能用一个式子简明地表示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吗? 通过表格,学生能很快列出式子:小红的年龄+30=爸爸的年龄 追问:“小红的年龄”写起来有些麻烦,谁能想个办法让我们的书写更简便? 小组交流讨论,有些学生可能会想到用“小红”“红”代替小红的年龄,也有些学生可能会想到用一个字母或一个符号来代替。 4.重点引导学生用字母来代替。 引导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 学生可能用n+ 30表示,n表示小红的年龄,n+30就表示爸爸的年龄;也有可能用a+30,用a代表小红的年龄,因为爸爸比小红大30岁,所以用a+30就是爸爸的年龄。(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代数式) 思考:大家都用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代替上面所有的算式,既简洁又方便。这些式子中的字母n、a……都表示什么? (都表示小红的年龄。)(板书:小红的年龄) 追问:是不是只能用这些字母表示?还能用其他字母表示吗?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观察物体”是“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在每一学段要求不同。第一学段是“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第二学段是“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第三学段是“正式学习投影和三视图的知识”。本单元重在动手操作,教材设计了形式多样的观察和实践活动,为学生展开空间想象提供了平台;动手操作不能仅仅停留在“观察”的层面上,要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推理—验证的过程,意在激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本单元是观察物体(三),前面已经学习了观察物体(一)和观察物体(二),因此学生对于观察物体的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前面所学的知识重点在于观察,而这一单元的知识侧重于动手操作,只有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猜想—推理—验证的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 1. 准备好必要的教具和学具。 由于本单元有大量的观察和拼搭等活动,所以除教具外,最好每个学生都准备一套相应的学具。可以结合实际,指导学生自制学具。 2. 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 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猜想—推理—验证的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因此,教师要切实组织好学生的课堂活动,要让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进行观察和操作。 1. 要选择学生熟悉的、便于组织活动的教学素材。 2. 要提供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索知识的活动空间和机会。由于学生的抽象思维水平还不够,这就需要借助于直观的活动进行自由探索,亲身实践。 3. 要给学生创造合作与交流的氛围。 观察物体(三)2课时 从某个角度观察多个物体 教材第2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第2题。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知识点集锦 1、文化的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 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实质是一种精神力量。 2、文化的特点: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2)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习得的。(3)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3、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 (1)经济、政治、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2)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3)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4)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特点:相互交融 4、文化由其自身的传承性、相互独立性,所以说那种认为“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发展亦步亦趋”“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的观点是错误的 ■5、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发展中国家增强文化竞争力的必要性: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 我国如何应对?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6、文化的作用(影响、意义) ⑴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⑵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案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案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 一、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方程的知识,是在五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编排的。第一次教学方程,涉及的基础知识比较多,教学内容分成三部分编排。第1—2页教学等式的含义与方程的意义,根据直观情境里的等量关系列方程。第3—11页教学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第12—14页全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本单元安排了关于等式性质的内容,分两段教学:第一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结果仍然是等式;第二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在每一段教学等式的性质以后,都及时让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二、教材分析:教材首先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等式和方程,了解等式与方程的关系;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学会解只含有加法或减法运算的简单方程。接着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学生解只含有乘法或除法运算的简单方程;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三、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整数、小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计算的学习,积累了较多的数量关系的知识,并学会了用字母表示数。我们在教学时,要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和探索活动,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理解方程的含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由具体到抽象理解等式的性质。四、教学目标要求:1.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等

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方程的过程。五、教学重点:理解等式的性质,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六、教学难点:会列方程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第1课时方程的意义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页的例1、例2和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1~2题。教学目标: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体会方程就是一类特殊的等式。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教学难点:会列方程表示数量关系。教学过程:一、教学例11.出示例1的天平图,让学生观察。提问:图中画的是什么?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想到什么?2.引导:(1)让不熟悉天平不认识天平的学生认识天平,了解天平的作用。(2)如果学生能主动列出等式,告诉学生:像“50+50=100”这样的式子是等式,并让学生说说这个等式表示的意思;如果学生不能列出等式,则可提出“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二、教学例21.出示例2的天平图,引导学生分别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2.引导:告诉学生这些式子中的“x”都是未知数;观察这些式子,说一说写出的式子中哪些是等式,这些等式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3.讨论和交流:写出的式子中,有几个是等式,有几个不是,而写出的等式都含有未知数,在此基础上,揭示方程的概念。三、完成练一练1、下面的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2.将每个算式中用图形表示的未知数改写成字母。四、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一第1题先仔细观察题中的式子,在小组里说说哪些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 本组教材以“我爱阅读”为专题进行编排,安排了二篇精读课文,二篇略读课文。《窃读记》生动、细致地刻划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对读书的热爱与渴望;《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通过小女孩和北大著名学者对阅读的交流,使我们得到读书的有益见解;《走遍天下书为侣》则在假定和选择中,告诉我们要与书为伴,以书为侣,其乐无穷;提出善于读书,要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必有所获;《我的“长生果”》通过著名作家叶文玲童年时读书、作文的经历,点明了读写中吸收与倾吐的关系。 2.丛书简介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五年级上册之《一缕书香》中40篇文章。包含领略大师智慧、书香滋润人生、含英咀华聆海音、倾听不同的声音、读书伴我成长、经典诵读、名著推荐七部分。 3.单元双线主题 人文性主题——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情感。 工具性主题——阅读主题: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表达主题:1学习比喻的好处; 2.学习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单元学习目标】 1.学习本组课文的生字,会写23个,会认26个,理解新词的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并背诵我国古代有关读书的名句。 3.理解课文的内容,继续培养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品味读书的乐趣,学习课文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情感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4.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交流读书的收获和体会,培养阅读的兴趣,习得一些读书的方法。

5.学习做采访笔记和写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不断提高实用写作的能力。 【单元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起阅读的兴趣,培养阅读的爱好与习惯。 教学难点:在阅读中提高学生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品味作者用词的准确性,习得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单元“课时安排”】 周课时为 7 节,两周共计 14 节。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英语第一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英语第一单元教案教学内容 Unit 1 My day Section A Let’s learn Ask and write P5 第( 1)课时 教学目标1. 能听、说、读、写do morning exercises, eat breakfast, have…class, play sports, eat dinner。 2. 会说句型:“When do you do morning exercises/…?”并能回答“At…o’clock.”。 重点难点1. 掌握Let’s learn中的动词短语并能用于回答问询作息时间。 2. 掌握单词exercises的正确发音。 教具准备 教学光盘、单词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Step1 : 预习温故(用时5分钟) 1) Ss: Hello, Miss.... Nice to see you again. T: Nice to see you ,too. 2)T: What time is it? (可以课前在黑板上画一个钟面,张开手臂演示一个时间)Ss:It’s 9/10/11 o’clock.(注意给学生强调整点时间后面要用o’clock)反复操练。3)Go over these phrases : wash my clothes, watch TV, do homework, read books, play football. Let’s do homework/read books/play football/… . I often wash my clothes/watch TV/do homework/ read books/… . Step 2. 新课内容展示(用时20分钟)。 1. Use the cards to learn new phrases. T: do morning exercises, do morning exercises, follow me to read. 用同样的方式教读其他词组:eat breakfast, have…class, play sports, eat dinne (重点强调exercises、breakfast的发音)。 2. T: do morning exercises, do morning exercises, Let’s/I often do morning exercises. T: eat dinner, eat dinner Let’s/ I often eat dinner. 3. Read these sentences. T: I can swim/play football/play sports….. T: Can you do morning exercises/…? Ss: Yes, I can./No, I can’t.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 一、复习课文: 1、《找春天》一课仿写: (1)柳树抽出嫩绿的枝条,那是春天的头发吧? (2)小鸟叽叽喳喳,那是春天的歌声吧? 2、《草》是(唐)朝的大诗人(白居易)写的,他写这首诗时才(16)岁。《草》 这首诗原来的题目是《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描写了(草顽强的生命力),诗中赞美小草顽强生命力的句子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宿新市徐公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这首诗描写儿童找不到蝴蝶的原因的诗句是(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4、“一岁一枯荣”中“岁”的意思是(年)。 5、“儿童急走追黄蝶”中“走”的意思是(跑) 6、《笋芽儿》一文中描写美好春光的句子是(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长的辫子,小燕子叽叽喳喳地叫着……) 7、在《小鹿的玫瑰花》中,鹿弟弟说小鹿的玫瑰花没有白栽是因为(他不仅美 化了环境,为别人带来了快乐,而且自己也从中得到了快乐。) 二、背诵、背写: 1、背写第2课《古诗两首》。 2、背写第17页上的“读读背背”及补充的春联。 (1)杨柳绿千里,春风暖万家。 (2)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 (3)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 (4)春风一拂千山绿,南燕双归万户春。 (5)艳阳照大地,春色满人间。 3、背诵第18页上的“宽带网”。 春天里开的花可真不少,有迎春花、玉兰花、杜鹃花,还有桃花、杏花、梨花、苹果花……

许多城市或地区都有自己的市花或区花。如洛阳是牡丹花,北京是月季花,澳门是莲花,香港是紫荆花,郑州是月季花。 三、听写: 脱掉解放摇头躲雨探望小溪棉花解冻田野未来油菜 发烧追赶宿舍光荣干枯徐州商店世界笋芽呼唤呼喊山冈轰动叫喊竹笋兄弟哥哥微笑安静拐弯浇水骨头终于感谢渐渐抽出躺椅 四、比较组词: 羞(害羞)鹊(喜鹊)杜(杜鹃)容(容易)徐(徐徐)蔬(蔬菜) 差(差别)鹃(杜鹃)牡(牡丹)荣(光荣)除(除法)疏(疏远) 未(未来)仍(仍然)冈(山冈)拐(拐弯)烧(烧火)冒(冒险) 末(末尾)扔(扔掉)岗(岗位)别(别人)浇(浇花)帽(帽子) 列(列车)绵(绵羊)探(探听)摇(摇头)躲(躲开)店(商店) 烈(热烈)棉(棉花)深(深浅)遥(遥远)射(照射)站(车站) 菜(白菜)换(交换)第(第一)歌(唱歌)抽(抽水)净(干净) 彩(彩色)唤(呼唤)弟(弟弟)哥(哥哥)油(石油)静(安静) 微(微笑)才(刚才)西(西瓜)安(平安)本(本来)呼(呼吸) 薇(蔷薇)材(木材)牺(牺牲)按(按时)笨(笨重)乎(胖乎乎)五、多音字: chōng 冲动jìn尽力sù住宿 冲尽宿 chòng 冲劲jǐn尽管xiǔ一宿 bēn 奔跑chǔ处理yuè音乐奔处乐 bèn投奔chù到处lè快乐

(完整word)五年级数学下册简易方程教学设计新版苏教版

2015年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学设计(新版苏教版)第一单元简易方程一、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方程的知识,是在五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编排的。第一次教学方程,涉及的基础知识比较多,教学内容分成三部分编排。第1―2页教学等式的含义与方程的意义,根据直观情境里的等量关系列方程。第3―11页教学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第12―14页全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本单元安排了关于等式性质的内容,分两段教学:第一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结果仍然是等式;第二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在每一段教学等式的性质以后,都及时让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二、教材分析:教材首先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等式和方程,了解等式与方程的关系;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学会解只含有加法或减法运算的简单方程。接着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学生解只含有乘法或除法运算的简单方程;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三、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整数、小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计算的学习,积累了较多的数量关系的知识,并学会了用字母表示数。我们在教学时,要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和探索活动,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理解方程的含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由具体到抽象理解等式的性质。四、教学目标要求: 1.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方程的过程。五、教学重点:理解等式的性质,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六、教学难点:会列方程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七、教学准备:多媒体、挂图、小黑板等。八、课时安排:12课时 第一课时方程的意义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页的例1、例2和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1~2题。教学目标要求: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体会方程就是一类特殊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全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在已有知识基础上, 自己探索出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2.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想象,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体会到同一物体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图象会不一样。 3.使学生知道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够用字母表示数,表 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简易方程。使学生初步学会列方程解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4.给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让他们在原有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通 过尝试、实践推导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较熟练、灵活的运用面积公式计算它们的面积。 5.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知道“可能性”有大小之分,并 能正确的找出可能性的大小。 6.了解什么叫“中位数”,并会找出“中位数”,会区分“平均数”与“中位数”。 7.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知道编码的组成;体会编码的实用性; 并会自己设计简单的编码。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一、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除法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 数乘、除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除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 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二、教学重点: 1、使学生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2、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能正确应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会应用所学的运算定律及其性质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三、教学难点: 在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和算法的基础上,掌握确定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位置。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复习过程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一、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类型: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人造天体(如:人造卫星、航天飞机) 二、天体系统:运动的天体互相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层次: 三、八大行星 太阳由远及近: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分类: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冥王星被排除在行星之列的原因:体积质量较小、偏心率较大。 四、八大行星运动特征:同向性、近圆形、共面性。 五、地球:普通性:质量、体积、密度差别较小; 特殊性:唯一一颗有生命的行星; 有生命的条件: 外部条件:①稳定的光照条件②安全的宇宙环境 自身条件:①适宜的温度②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③液态水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为地球提供资源: ①提供光、热资源②促进水、大气的运动③产生了太阳能、煤、石油 二、太阳:太阳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映。 太阳活动周期:11年。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电离层扰动,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②干扰地球磁场,出现磁暴现象; ③两极出现极光;④发生自然灾害;⑤对气候的影响。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两种基本运动:自转和公转 1.自转: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地球旋转轴简称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自转方向:南顺北逆,自西向东。

速度 角速度:各地角速度相等,都为15°/h 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线速度约为1670km/h,60°大约是赤道的一半。 周期 恒星日:以距离地球遥远的同一恒星为参考点,则一日的时长为23h56min4s(360°)。 太阳日:以太阳为参考点,则一日的时长为24h(360°59′),太阳日为昼夜交替的周期。 2.公转: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速度:近日点快,远日点慢,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 以北半球为例: 夏半年位于远日点附近,速度较慢,时间较长; 冬半年位于近日点附近,速度较快,时间较短。 周期:地球公转周期为恒星年(1年) 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二、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一轴二面三角度 一轴:地轴 二面: 赤道平面,黄道平面 三角度: 黄赤交角(23°26′) 黄地交角(66°34′) 赤地交角(90°)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移动方向北移南移北移三、晨昏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 特点:①形状:过地心的大圆 ②移动方向与自转方向相反,为自西向东 由昼及夜→昏线由夜到昼→晨线 ③与太阳光线总保持垂直关系 ④四个特殊时间:晨交点:6点昏交点:18点 昼的中央经线:12点夜的中央经线:24点顺着地球方向,东经度增大,西经度减小。四、时区:(区时)该时区的地方时 北极 北极 66°34′ 23°26′ 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平面) 赤道平 地 轴南极 6.22 夏至 3.21 春分9.23 秋分 12.22 冬至 3.21 次年春

新苏教版五下简易方程教案设计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方程的知识,是在四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编排的。第一次教学方程,涉及的基础知识比较多,教学内容分成三部分编排。第1—2页教学等式的含义与方程的意义,根据直观情境里的等量关系列方程。第3—11页教学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第12—14页全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本单元安排了关于等式性质的内容,分两段教学:第一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结果仍然是等式;第二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在每一段教学等式的性质以后,都及时让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二、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等式和方程,了解等式与方程的关系;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学会解只含有加法或减法运算的简单方程。接着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学生解只含有乘法或除法运算的简单方程;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整数、小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计算的学习,积累了较多的数量关系的知识,并学会了用字母表示数。我们在教学时,要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和探索活动,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理解方程的含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由具体到抽象理解等式的性质。 四、教学目标要求: 1.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方程的过程。 五、教学重点: 理解等式的性质,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