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4.专升本考试-《旅游学概论》-1名词解释2简汇总

最新4.专升本考试-《旅游学概论》-1名词解释2简汇总

最新4.专升本考试-《旅游学概论》-1名词解释2简汇总
最新4.专升本考试-《旅游学概论》-1名词解释2简汇总

目录

一、名词解释: (1)

二、简答题: (5)

一、名词解释:

1、旅游学概论:旅游学概论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同社会科学中其他学科一样,它以旅游发

展的实践为基础,从整理和了解旅游现象中分析并总结旅游发展的逻辑性

和合理性,从而发现其活动规律

2、旅游学:是研究旅游者及其旅游活动、旅游业及其开发和经营活动以及双方活动的开展

对旅游目的地的各种影响的科学

3、学术研究的方法:所谓学术的研究方法,是指一门学科的技术步骤。它可以被理解为一

种可操作的程序,具有一定的形式,过程。步骤,内在之间存在的规

律性和逻辑性的联系

4、现代旅游:指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

会文化旅游活动

5、艾斯特(AIEST )定义: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

和。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涉及任何赚钱的活动。

6、可支配收入:指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扣除全部应缴纳的所得税之后剩余的部分

7、可随意支配收入:亦称可自由支配收入,指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扣除应缴纳的所得税、社

会保障性消费以及日常生活必须消费部分之后所余下的收入部分

可随意支配收入水平是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最重要的经济因素。但它

只是经济条件方面的影响因素,而非个人旅游需求的唯一决定因素

8、余暇时间:指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及其他必须时间外,可用的自由分配从事消遣或

自己乐于从事的任何其他事情的时间

9、大众旅游:所谓大众旅游通常有其双重含义。它首先是指大众化旅游或旅游活动的大众

化,即旅游活动参加者的范围已扩展到普通的劳动大众;其次则是指大众型

旅游,即现代旅游活动的大规模开展所形成的以有组织的团体包价旅游为代

表的大众型旅游模式或旅游活动的开展模式

10、奖励旅游:是指某些公司为表彰工作成绩突出的销售人员而组织他们携带配偶外出的旅

游形式

11、国际旅游:指跨国开展的旅游活动,即一个国家的居民跨越国界到另一个或几个国家去

访问的旅游活动。其中一种情况是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居民前来我国旅游,称

之为入境旅游;另一种情况是我国的居民离开我国到境外其他国家或地区去

旅游,称之为出境旅游。也就是说,国际旅游既包括国际来访的入境旅游,

也包括本国居民的出国旅游。

12、国内旅游:是指人们在其居住国境内开展的旅游活动。通常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离开自

己的常住地,到本国境内其他地方去进行地旅游活动

13、旅游收入:通常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因接待来访

的国内外游客,向其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而获取的直接收入。

14、旅游支出:通常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以年计算),一个国家的居民出境旅游期间在

境外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消费开支。

15、人均停留天数:这一标准通常指来访旅游者在某一旅游目的地访问期间的平均停留天数

16、旅游人数: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作为旅游目的地,在给定时期内所接待的来访旅游人数,

并且人们通常是以人次为单位来统计来访旅游者数量,也就是说,所谓来访

旅游人数实为来访旅游人次。

17.旅游动机:就是一个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而决定外出旅游的驱动力,即促使一个人有意于旅游以及到何处去,作何种旅游的心里动因

18、罗马会议定义(关于旅游者):游客指除为了获得有报酬的职业之外,基于任何原因到

一个不是自己通常居住的国家访问的人。游客通常包括

两类,一类是:(过夜)“旅游者”,即到一个国家作短

期访问至少逗留24小时的游客;另一类是“短程游览

者”(或一日游游客),即到一个国家作短暂访问,停留

时间不超过24小时的游客(包括在海上巡游过程中的

到访者)

19、WTO(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解释:国内旅游者就是任何因消遣、度假、体育、公

务、会议疗养、学习和宗教等目的而在其居住

国进行24小时以上,一年之内的旅游的人

20、海外游客(我国关于国际旅游者的界定):是指来我国大陆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

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

体育、宗教交流活动的外国人、华侨、港澳

台同胞。(同时规定海外游客是指因上述原

因离开其长住国到我国大陆访问,连续停留

时间不超过12个月,并且在我国大陆活动

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取报

酬的人)

21、国内旅游者(我国的定义):是指任何因休闲、娱乐、观光、探亲访友、就医疗养、参

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而离开长住地

到我国境内其他地方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6个月,

并且访问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地活动获取报酬的

22、旅游资源: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环境的自然事物、文化事物、社会事物或

其他任何客观事物,都可构成旅游资源

23、现实旅游资源:通常是指那些不仅其本身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而且已经具备必要的条

件,并且正式在接待大批量游客前来访问的旅游资源

24、潜在旅游资源:指那些其本身可能具有某种令人感兴趣的特色,但由于目前交通条件或

其他条件的影响,尚不大为人所知或暂时不能使很多旅游者前来观赏的

吸引因素。它必须经过有意识的开发,才能成为可供游览的现实旅游资

25、(旅游资源的)纯经济剩余:即旅游资源所带来的旅游业收入在扣除开发和经营所需

费用之后所剩余下来的纯收益

26、(旅游资源的)坐落地点:即该项旅游资源所在的地点距离旅游客源地区的远近和可进

入性程度

27、旅游地生命周期:是指以某项旅游资源为核心而形成的一个旅游点,从无到有逐渐兴旺、

成熟,然后逐渐衰弱的过程,一般包括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衰

退期四个阶段

28、旅游业:旅游业就是以旅游者为对象,为其旅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其所需商品和

服务的综合性产业

29、旅行社:是指有营利目的,从事旅游业务的企业。包括:旅游公司、旅游服务公司、旅

行服务公司、旅游咨询公司等其他称谓,都属于旅行社企业

30、旅游批发经营商:即主要经营批发业务的旅行社和旅游公司。他们根据自己对客源市场

需求的了解和预测,在选定旅游或度假目的地的基础上,成批量的分

别订购交通运输公司、饭店、旅游景点等各类有关旅游企业的产品和

服务,然后用这些单项产品和服务组合为不同的包价旅游线路产品或

包价度假集合产品,最后通过一定的销售途径向消费者出售

31、旅游零售商:即主要经营零售业务的旅行社。旅游零售商主要以旅行代理商为典型代表。

是专门代售旅游产品,提供各种旅游代办服务的企业

32、包价旅游:旅行社经过事先计划、组织和编排旅游活动项目,向旅游大众推出的包揽一

切有关服务工作的旅游形式。一般规定旅游的日程、目的地、行、宿、食、

游的具体地点及服务等级和各处旅游活动的内容安排,并以总价格的形式一

次性地收取费用

33、散客旅游:散客是相对于团体而言的,主要指个人、家庭及15人以下的自行结伴旅游

者。散客旅游者通常只委托旅行社购买单项旅游产品或旅游线路产品中的

部分项目。近些年来,世界上散客旅游正呈现出一种逐渐扩大的发展趋势

34、旅游景点(?):那些有某一组织或企业对其行使管理的旅游景点及有明确的界线同外界

相隔并有固定出入口,对游人的出入行使有效控制的游览点或参观点。所

谓明确界线是该景点的区域范围或圈以围墙设以栅栏或借助某种天然条件

形成的边界。

35、国家旅游组织(NTA 或NTO):是一个国家中为国家政府所承认,负责管理全国旅游

事务的组织。

36、国际旅游组织:狭义的国际旅游组织:指其成员来自多个国家并为多国利益工作和服务

的全面性旅游组织。

广义的国际旅游组织:还包括那些其工作部分地涉及国际旅游事务的国

际组织,以及专门涉及旅游事务某些方面的国际性旅游行业组织。

37、市场:市场是商品买卖的场所。

市场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是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者之间经济关系的体现。

市场是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以及一定人群或企业之间决定商品交易数量与性质

的条件。

市场是指某一特定产品的经常购买者或潜在够买者。

市场是指具有某些相同特点、被认为是某些特定产品的潜在购买者的人群或企业38、旅游市场:指的是旅游需求市场或旅游客源市场,即旅游产品的经常购买者和潜在购买

39、旅游市场划分:也称为旅游市场细分化。即将全部的旅游市场依据旅游消费者的某种或

某些特点划分为不同的细分市场

40、劳动密集型企业:判定一个企业或行业是否属于劳动密集型的标准并非其表面上雇用

职工人数的多寡,也不是其投资数额与职工人数的比例大小,而是

其工资成本在其全部营业成本中所占比例的高低,若所占比例高,

则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41、饭店连锁集团:一些饭店统一于某个集团公司的领导、监督管理或指导下,组成强有力

的竞争实体

42、营业收入乘数:是单位旅游消费额同由其所带来的接待国全部有关企业营业收入增长量

之间的比例关系

43、产出乘数:是单位旅游消费额同由其所带来的接待国全部有关企业经济产出水平增长程

度之间的比例关系

44、收入乘数:是单位旅游消费同其所带来的接待国净收入变化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45、就业乘数:是某一特定数量的旅游消费所创造的就业人数

是某一特定数量的旅游消费所带来的直接就业人数与继发就业人数之和同

就业人数之比

46、旅游承载力:是指一个旅游目的地在不至于导致当地环境质量和来访游客经历的质量出

现不可接受的下降这一前提之下,所能吸纳外来游客的最大能力

47、可持续旅游发展:要求人们以长远的眼光从事旅游经济开发活动并对经济不断增长的必

要性提出质疑,以及要求确保旅游活动的开展不会超越旅游接待地区

未来亦有条件吸引和接待旅游者来访的能力

48、旅游行政组织:以发展全国旅游事业为己任,能协调国家管理机关中与旅游有密切关系

的部门的机构

实施一种具有宏观性、政策性和战略性的旅游行业管理机构

49、生态旅游:为了了解当地的文化与自然历史,有目的地到自然区域所作的旅游,这种旅

游活动地开展在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同时,创造经济发展机会,让

自然资源的保护在经济上使当地居民受益

50、分时度假:是指人们在度假地购买房产时,只购买部分时段的产权,几户人家共同拥有

一处房产,共同维护,分时使用的度假形式,后逐渐演变成每户人家在每年

只拥有某一时间段的度假地房产使用权,并且可以通过交换系统对不同房产

使用权进行交换

51、“三三式”结构:是指在度假地的各种住宿单元中,其标准间模式、单卧室套房和双卧

室套房(或三卧室套房)的比例为三三三均分

52、旅游活动:即旅游者往返于常住地于目的地之间的旅行(或空间转移)活动和在目的地

的停留期间的访问活动

二、简答题:

1、简述封建社会旅行发展的特点:

(1)旅游活动的发展同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有着直接的联系

(2)在封建社会时期,各种非经济目的的旅行活动虽然有新的发展和扩大,但贸易经商旅行仍然占居主导地位

(3)封建社会以农业经济为主,农村人口占统治地位。使得人们在主观上缺乏对外出旅行和度假的要求

(4)就非经济目的的旅行活动,特别是消遣性质的旅行活动,其参加者多为帝王,封建贵族、地主等统治阶级及其附庸阶层,因此消遣旅游活动不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2、简述产业革命的对旅游业的产生和发展的影响:

(1)产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从而使很多人的工作和生活地点发生了变化,即从乡村转移到了工业城市

(2)伴随着很多人工作和生活地点的变化,原先的随农时变化忙闲有致的多样性农业劳动,开始为枯燥、复杂的单一性大机器工业劳动所取代

(3)产业革命带来了阶级关系的新变化,造就了工业资产阶级

(4)产业革命带来的技术进步,特别是蒸汽机技术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使大规模人员的流动成为可能

3、简述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从需求方面来看:

(1)战后人口的迅速增加,为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市场

(2)战后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旅游的发展起到了及其重要的刺激作用

(3)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缩短了旅行的时间距离

(4)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得劳动者的带薪假期得以增加

(5)战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都普遍加快

(6)战后世界各国的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加之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激发了人们对于旅游的兴趣

从供给方面来看:

(1) 众多国家的政府对发展旅游业和便利旅游者来访上所持的支持态度和鼓励措施

(2) 很多目的地在旅游景点开发和接待设施建设上所做的努力和投入

(3) 便利而廉价的团体包价旅游的推出和推广

4、简述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的差别:

根本差别:是否跨越国界

主要差别:(1)消费程度不同(2 ) 逗留时间不同(3)便利程度不同(4)经济作用不同简述旅游活动的特点:

(1) 旅游活动的普及性(2)规模发展的持续性(3)空间分布上的地理集中性

(4) 时间分布上的季节性

5、一个人要成为旅游者必需具备那些条件,认识这些条件有何实际意义:

(一)一个人要成为旅游者必须具备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1)客观条件:收入水平、余暇时间、个人良好的身体状况、家庭没有拖累等

(2)主观条件:即旅游动机,就是一个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而决定外出旅游的力,

即促使一个人有意于旅游以及到何处去,作何种旅游的心里动因

(二)认识这些条件的意义

(1)对于客观条件:旅游业是很难助人们克服的,因而旅游企业在选择自己的目标市场时

必须重视和考虑这些因素,正确认识旅游市场的大小

(2)对于主观条件:旅游业可以利用各种手段,激发人们的兴趣,促使其产生旅游动机,

扩大客源市场

6、旅游动机的类型:

(1)身体方面的动机(2)文化方面的动机(3)人际(社会交往)方面的动机

(4)地位和声望方面的动机(5) 购物方面的动机

7、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

(1)一个人的个性心理因素(首要)(2)文化水平与受教育程度(3)年龄(4)性别(5)微社会环境(即生活环境)

8、消遣型旅游者的特点:

1、在全部外出旅游人数中所占比例最大

2、外出旅游的季节性很强

3、对旅游目的地和旅行方式的选择以及对出发时间的选择方面,拥有较大的选择自由

4、在旅游目的地的停留时间一般较长

5、由于自费的缘故,大都对价格较为敏感

9、差旅型旅游者的特点:

1、人数少,但在出行次数上较为频繁

2、出行是工作或业务的需要,因而不受季节的影响,其出行没有季节性

3、对目的地的选择自由较小,甚至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

4、对旅游服务的要求方面,较强调舒适和方便,因而消费水平较高

5、在价格方面不太敏感

10、家庭及个人事务型旅游者的特点:

1、在出行时间上多选择节假日外出探亲

2、很多家庭及个人事务的日期限制较紧

3、出行的季节性较差

4、对价格教敏感

5、在旅游目的地选择上,没有选择的自由

11、旅游资源的特点:

1、多样性

2、吸引力的定向性

3、垄断性、4易损性5、可创新性

12、旅游资源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工作内容:

可行性研究的方面:1、开发者的实力和资格2、分析和预测市场的需求

3、分析项目开发和经营的微观条件

4、分析当地宏观社会经济条件

工作内容的方面:1、解决和提高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可进入性2、建设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3、建设旅游上层设施

4、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和管理

5、培训能够胜任专业水平旅游服务工作的人员

13、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原则:

1、突出独特性的原则

2、力求经济的原则

3、注意保护环境的原则

4、统筹规划分期开发的原则

14、旅游业在推动旅游活动发展中的作用;

1、旅游业在推动旅游活动发展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是旅游供给的重要提供者

2、旅游业在推动旅游活动发展方面的第二个作用是它的组织作用

3、旅游业在推动旅游活动发展方面的再一贡献就是它对旅游活动的便利作用

15、旅游业的基本特点:

1、综合性产业

2、劳动密集型产业

3、涉外政策较强的产业

4、脆弱性产业

16、旅行社的作用:

1、旅游活动的组织者

2、旅游供应商的产品销售渠道

3、目的地旅游业的先锋

17、饭店在目的地社会经济中的作用:

1、饭店发展到今天,已不再是仅限于提供食宿的场所,而已成为一种不断现代化、专业化、

多功能化的商业性综合接待企业

2、饭店是旅游业创收的重要基地

3、饭店是地区发展和创造就业的重要促进者

4、饭店是旅游者和当地公众社交活动的重要场所

18、饭店连锁集团的优势:

1、资本优势

2、技术经济优势

3、市场营销优势

4、物资采购优势

5、管理方面的优势

6、风险扩散的优势

19、旅游交通的作用:

1、从需求方面来看,旅游交通是旅旅游者完成旅游活动的先决条件

2、从供给方面来看,旅游交通是发展旅游业的命脉

3、旅游交通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门之一,本身也是旅游收入和旅游创汇的重要来源

20、影响旅游者选择旅行方式的因素:

1、旅游目的

2、运输价格、

3、旅行距离

4、旅行偏好和经验

21、旅游产品的特点:

1、无形性

2、不可转移性

3、不可储存性

4、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

5、综合性

22、政府干预旅游发展的必要性:

1、旅游业所涉及的范围之广以及旅游业的综合性特点,使得其中各有关方面之间不存在自

动的协调

2、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一个国家在国际旅游市场上以何种形象出现以及这种形象的建设

和确立如何,并非某一部门或旅游企业力所能及,因而需要政府的参与和决策

3、在保护消费者利益以及防止不公平竞争等方面,政府有责任对旅游业加以管理和制约

4、基础设施以及其他公共产品是一个旅游目的地总体旅游产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些

以基础设施为代表的公共产品都需要由政府提供,因而政府不可避免地要介入到旅游业

中来

5、为了社会的安定,政府有必要规范社会行为,防止不良现象的泛滥

6、出于保护环境和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考虑,政府必须对旅游业的发展进行干预

23、政府干预旅游发展的手段:

(一)需求管理手段

1、目的地的宣传与促销

2、为到访游客提供信息服务

3、通过控制价格去影响需求

4、控制游客进入量

(二)供给管理手段

1、控制土地的使用

2、对建筑物行使管制

3、市场管制、

4、实行特别征税

5、投资鼓励政策

24、旅游市场细分的意义:

1、有助于选定目标市场

2、有利于针对性地开发产品

3、有利于针对性地开展促销

25、旅游的经济影响:

(一)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二)消极反面的影响

1、增加外汇价收入,平衡国际收支1、有可能引起物价上涨

2、有助于货币回笼2、有可能影响产业结构发生不利变化

3、增加目的地的经济收入3、过重依赖旅游业会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

4、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4、流动人口的增加造成的环境污染

5、增加政府税收5、漏损的出现

6、平衡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别6、季节性限制,降低投资回报率

7、增加就业机会

26、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

(一)积极方面的影响(二)消极方面的影响

1、有助于提高民族素质1、不良的“示范效应”

2、有助于增进国际间的相互了解2、干扰目的地居民的生活

3、有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3、当地文化被不正当地商品化

4、有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

5、有助于促进生活环境的改善

27、旅游的环境影响:

(一)积极方面的直接影响(二)消极方面的直接影响

1、使历史建筑和古迹遗址得到维护、恢复1、使当地水和空气质量下降并使噪声增加

和修整2、使人口密度增大,交通堵塞,造成当地2、使休闲和娱乐场所以及相关设施的数量得居民的生活空间相对缩小

以增加3、长期大量的游客来访,会使当地的历史

3、使道路、交通运输服务等基础设施得以改善古迹的存在寿命受到威胁

4、使旅游接待地区的环境卫生得以重视和维持4、大规模旅游活动的开展加剧了对自然和

生态系统的损害及破坏

5、旅游接待设施的过度开发和建设,使当

地原有的自然景观遭到破坏

28、预防和控制旅游的消极影响扩大化的措施有那些:

1、端正认识

2、加强旅游规划,防止超负荷发展

3、健全法制,加强管理

4、加强宣传教育,进行旅游伦理的建设

29、简述质量管理的基本途径:

1、要是员工有做好工作的愿望

2、要是员工有做好工作的本领

3、要有做好服务工作的条件

4、要有严格的保证措施

30、简述旅游宣传的基本原则:

1、真实性原则:旅游宣传必须传递真实可靠的信息

2、针对性原则:旅游宣传必须针对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旅游者,有的放矢地进行宣传能

收到较好的效果

3、多样性原则:旅游宣传不仅要在内容上要多样化,而且应采取不同的宣传形式,宣传渠

道,以达到反复宣传,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

4、经济性原则:就是少花钱,多办事,花小钱,赚大钱

31、简述饭店合作集团的类型:

1、市场营销合作集团

2、物资采购合作集团

3、人员培训合作集团

4、预定系统合作集团32、简述旅游业在解决一国就业问题方面有那些作用;

1、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旅游接待工作中,许多工作必须靠手工操作,而且需要面

对客人提供的富有人情味的直接服务,因而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2、旅游业除了提供直接就业机会外,还提供了数量更大的间接就业机会

3、旅游业的就业层次比较丰富

33、简述可持续旅游的内容:

1、增进人们对旅游所产生的环境影响与经济影响的理解,加强人们的生态意识

2、促进旅游的公平发展

3、改善旅游接待地区的生活质量

4、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

5、保护未来旅游开发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

34、简述旅游在提高区域经济水平,缩小地区差别方面的作用;

1、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

2、增加地方税收和财政收入

3、促进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4、为与旅游相关行业发展提供条件

5、促进当地多种经营的发展和促进农副产品的生产

6、引进外资,开展经济交流与合作

35、有人认为“旅游自古有之,它是最初人们的消遣活动”对此的理解是:

1、“旅游活动自古有之“是一种模糊认识

2、新石器时代中期以前,今天意义上的旅行和旅游并不存在

3、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旅行始于经济目的的商务旅游而非消遣旅游

仪器分析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仪器分析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名词解释 1.保留值:表示试样中各组分在色谱柱中的滞留时间的数值。通常用时间或用将各组分带 出色谱柱所需载气的体积来表示。 2.死时间:指不被固定相吸附或溶解的气体(如空气、甲烷)从进样开始到柱后出现浓度 最大值时所需的时间。 3.保留时间:指被测组分从进样开始到柱后出现浓度最大值时所需的时间。 4.相对保留值:指某组分2的调整保留值与另一组分1的调整保留值之比。 5.半峰宽度:峰高为一半处的宽度。 6.峰底宽度:指自色谱峰两侧的转折点所作切线在基线上的截距。 7.固定液: 8.分配系数:在一定温度下组分在两相之间分配达到平衡时的浓度比。 9.分配比:又称容量因子或容量比,是指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在两相间达到平衡时,组 分在两相中的质量比。 10.相比:VM与Vs的比值。 11.分离度:相邻两组分色谱峰保留值之差与两个组分色谱峰峰底宽度总和之半的比值。 12.梯度洗提:就是流动相中含有多种(或更多)不同极性的溶剂,在分离过程中按一定的 程序连续改变流动相中溶剂的配比和极性,通过流动相中极性的变化来改变被分离组分的容量因子和选择性因子,以提高分离效果。梯度洗提可以在常压下预先按一定的程序将溶剂混合后再用泵输入色谱柱,这种方式叫做低压梯度,又叫外梯度,也可以将溶剂用高压泵增压以后输入色谱系统的梯度混合室,加以混合后送入色谱柱,即所谓高压梯度或称内梯度。 13.化学键合固定相:将各种不同有机基团通过化学反应共价键合到硅胶(担体)表面的游 离羟基上,代替机械涂渍的液体固定相,从而产生了化学键合固定相。 14.正相液相色谱法:流动相的极性小于固定相的极性。 15.反相液相色谱法:流动相的极性大于固定相的极性。 16.半波电位:扩散电流为极限扩散电流一半时的电位。 17.支持电解质(消除迁移电位):如果在电解池中加入大量电解质,它们在溶液中解离为 阳离子和阴离子,负极对所有阳离子都有静电吸引力,因此作用于被分析离子的静电吸引力就大大的减弱了,以致由静电力引起的迁移电流趋近于零,从而达到消除迁移电流的目的。 18.残余电流:在进行极谱分析时,外加电压虽未达到被测物质的分解电压,但仍有微小的 电流通过电解池,这种电流称为残余电流。 19.迁移电流:由于静电吸引力而产生的电流称为迁移电流。 20.极大:在电解开始后,电流随电位的增加而迅速增大到一个很大的数值,当电位变得更 负时,这种现象就消失而趋于正常,这种现象称为极大或畸峰。 21.光谱分析:就是指发射光谱分析,或更确切地讲是原子发射光谱。 22.色散力:非极性分子间虽没有静电力和诱导力相互作用,但其分子却具有瞬间的周期变 化的偶极矩,只是这种瞬间偶极矩的平均值等于零,在宏观上显示不出偶极矩而已。这种瞬间偶极矩有一个同步电场,能使周围的分子极化,被极化的分子又反过来加剧瞬间偶极矩变化的幅度,产生所谓色散力。

管理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第一章 名词解释 管理管理就是界定组织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及其他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的过程 管理职能管理职能是管理过程中各项行为的概括,是人们对管理工作应有的一般过程和基本内容所作的理论概括 技术技能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工作程序,技术和知识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 人际技能指与处理人事关系有关的技术,即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 概念技能指综观全局,认清为什么要做某事的能力,也就是洞察企业与环境相互影响之间复杂性的能力 简答题 简述管理的本质 管理的本质是一种追求组织使命的实践活动 管理人员是如何分类的 (1)根据管理者在组织中所处的不同层次可以将管理者划分为高层,中层和基层管理者 (2)根据管理者所负责的领域差异,可以将管理者划分为综合管理者和专业管理者 高层管理者同基层管理者在执行管理职能上有何区别? 高层管理者是对整个组织管理负有全面责任的人,他们的主要职能是制定组织的总目标,总战略,掌握组织的大政方针并评价整个组织的绩效 基层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是给下属作业人员分配具体任务,直接指挥和监督现场作业活动,保证各项任务的有效完成 管理人员应具备什么样的管理技能 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第二章 名词解释 企业环境企业环境是指影响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各种内外因素的结合 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环境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学习组织学习型组织不存在单一的模型,它是关于组织的概念和雇员作用的一种态度或理念,是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对组织的思考 柔性组织柔性组织是指与动态竞争条件相适应的具有不断适应环境和自我调整能力的组织

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其商业运作时对其利益相关者应负的责任 简答题 简述企业环境的构成 企业环境由宏观环境,中观环境及微观环境构成 简述企业文化的结构 核心的精神层中间的行为层外在的形象层 简述企业文化的功能 积极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凝聚功能规范功能创新功能辐射功能 消极功能:组织变革的障碍文化多样化的障碍兼并和收购的障碍 试述企业环境的新变化 全球一体化信息技术化的发展知识经济及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兴起 试述企业如何管理环境 (1)树立正确的环境管理观念 (2)选择合适的环境管理分析方法 (3)遵循科学的环境管理程序 (4)对不同的环境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 试述企业管理环境的一般方法 广告舆论联合或联盟制定战略 第三章 名词解释 程序化决策指那些例行的,按照一定的频率或间隔重复进行的决策 非程序化决策指那些非例行的,很少重复出现的决策 德尔菲法这是一种对方案进行评估和选择的方法,通过综合专家们各自的意见来对方案作出评估和选择 简答题 什么是决策?决策的特征有哪些? 决策是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从若干个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相对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特征(1)决策要有明确目标,没有目标就不存在决策 (2)决策方案要考虑可行性 (3) 决策的关键和实质是比较和选择

专升本《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管理学基础》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由于管理得广泛性与复杂性及研究得侧重点不同,对管理所下定义也各异。法约尔认为,( )。 A.管理就就是要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干什么,并注意她们用最好最经济得方法去干 B.管理就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 C.管理就就是决策 2.梅奥等人通过霍桑试验得出结论:人们得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得、生理得因素得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得影响。由此创立了( )。 A.行为科学学说 B.人文关系学说 C.人际关系学说 3、环境研究对组织决策有着非常重要得影响,具体表现在可以提高组织决策得( ) A、有效性、及时性、稳定性 B、前瞻性、有效性、稳定性 C、正确性、及时性、稳定性 4.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就是由一个相互联系得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得并反过来影响环境得开放得( )。 A.社会技术系统 B.社会经济组织 C.社会经济系统 5.法约尔得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得发展有重大影响,成为后来管理过程学派得理论基础,她得代表作就是( )。 A.《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 B.《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C.《科学管理理论》 6.企业在长期得生产经营与管理活动中创造得具有本企业特色得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就就是 ( )。 A.企业精神 B.企业价值观 C.企业文化 7. 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得彼得·圣吉教授出版了一本享誉世界之作,引起世界管理界得轰动,这就就是( )。 A.《企业再造工程》 B.《管理得革命》 C.《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得艺术与实务》 8、中层管理者比低层管理者更多地依靠( ) A、正式权力与沟通技巧

周三多版管理学必背名词解释考研复习期末复习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 1.管理: 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管理应当是有效的; 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 2.管理的职能: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3.管理的自然属性: 管理的出现是由人类活动的特点决定的;管理是人类社会劳动过程中一种特殊职能;管理也是生产力。 4.管理的社会属性: 管理是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进行的具有特殊职能的活动;管理从来就是为了统治阶级、生产资料所有者服务的;管理是一定社会关系的反应; 5.管理者的角色: 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人)、信息角色(发言人、监督者、传播者)、决策角色(企业家、风险应对者、资源分配者、谈判人) 6.管理者的技能: 人际技能:成功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概念技能: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 7.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宏观的治国学和微观的治生学。顺道、重人、人和、守信、利器、、对策、节俭、法治。 8.泰罗制的三个观点: ①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达到最高工作效率; ②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 ③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对管理人员和工人在思想上和精神上来一个彻底的变 革。 9.泰罗制的五项制度: ①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的利用工时,提高工效; ②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③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拔、培训和提高; ④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并以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以利推广; ⑤将管理和劳动分离,管理工作称为计划职能,工人的劳动称为执行职能。 10.泰罗制的四点评价: ①将科学引入管理领域,并创立了一套具体的科学管理方法,这是管理理论的创新,为 管理实践开辟了新局面; ②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生产的发展,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③由于管理职能和执行职能的分离,使管理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有了实践基础; ④把人看做纯粹的“经济人”,而忽视了工人之间的交往以及工人的感情、态度等社会 因素的影响。

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简答题(4个或者5个) 1.简述DHCP的工作原理。(两个老师都画了)那就是必考的咯1 答: (1) 发现DHCP服务器 (2)提供IP租用地址 (3)接受租约并确认 (4)确认租约 1.数据链路层的功能有哪些?(2个老师都画了)那就是必考的咯2 答: (1)成帧(2)差错控制(3)流量控制。 (4)链路管理(5) MAC传输(6)区别数据和控制信息(7)透明传输 1.CDMA的主要优缺点?(两个老师都画了)那就是必考的咯3 答:优点 (1)具有具有抗干扰、抗多径衰落的能力。 (2)系统容量大。 (3)CDMA系统具有软容量特性。 (4)不需要复杂的频率分配。 (5)CDMA系统具有软切换功能。 (6)具有保密性强等优点。 (7)设备简单,电路设计简单,电池利用时间也更长。 缺点: (1)占用频谱较宽。 (2)具有码分多址系统特有的多址干扰和远近效应。 1.画出01101100的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两个老师都画了)那就是必考的咯(计算题或者应用题)

1.简述IP地址的分类及每类的特点。(了解,用于计算题) 答:根据网络号和主机号所占比特位数的不同,IP 地址可以分为A、B、C、D、E 五大类。 A 类IP 地址网络号占1 字节,主机号占3 字节,第1 个比特固定是0。 B 类IP 地址网络号占2 字节,主机号占2 字节,前两个比特固定是10。 C 类IP 地址网络号占3 字节,主机号占1字节,前三个比特固定是110。 A、B、C 类地址用来分配给主机和路由器。 2.试简述PPP协议的工作过程。(张福生,背一下吧) 答: (1)建立物理连接 (2)建立数据链路 (3)用户认证阶段 (4)进入网络层配置阶段,此时用IPCP协议 (5)数据传输阶段,此时用IP协议 (6)数据传输完毕后,用户断开网络连接 (7)断开数据链路 简述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区别。(张福生,背一下!) 答: 1、工作层次不同(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2、数据转发依赖的对象不同 3、路由器能够分割广播域,而交换机只能分割冲突域,不能分割广播域 4、路由器能够提供防火墙服务 简述PAP 协议与CHAP 协议的不同(王知非,不用怎么背,有个印象吧!) 答:PAP 和CHAP 都是用户认证协议。PAP 直接将用户名和密码发送到系统进行验证,安全性不好。CHAP 协议不直接发送用户名和密码,而是根据系统发来的Challenge 值,使用事先定义好的函数作用于Challenge 值和用户的口令,生成一个值,将这个值和用户名发送给系统。系统收到后,根据用户名查找到对应的口令,使用相同的函数对Challenge 值和查到的口令进行计算,如果结果和用户发来的值相同,那么就通过认证,否则认证失败。 简述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各自的特点。(张福生,简单了解下就可以) 答:在异步传输中,传输的单位是字节。对于每个要发送的字节,它的开始都要附加一个比特,这个比特称为起始位通常为0。同时这个字节的尾部还要加上一个比特,称为停止位通常为1。接收方检测到起始位后,就启动一个时钟,这个时钟会与发送方的时钟保持同步,并开始接收比特,当收完一个字节后,接收方就等待停止位到达。检测到停止位后,接收方就停止接收数据,直到检测到下一个起始位。 在同步传输中,传输的单位称为帧。一个帧可以包含多个字节,字节和字节之间没有间隙,收发双方传递的就是不间断的0、1 比特流。在每一帧的首尾会有特殊的比特组合作为标志,表示帧的开始和结束。开始标志不仅能够通知接收方帧已到达,它同时还能让接收方的采样速度和比特的到达速度保持一致,使收发双方进入同步。同步传输速度快,效率高,不仅要求建立帧同步,在一个帧内的每一个比特也都要求同步,要求比较高。

比较文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复习资料

比较文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复习资料 1、比较文学的定义是什么 比较文学的定义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类同性、变异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审美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2、简要谈谈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是比较文学得以存在的立身之本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同源性。在以同源性为突出特征的影响研究的可比性中影响的种类、影响的途径和接受的实证性方式就成为法国学派比较文学具体的研究内容。除此以外的一切比较文学研究由于缺乏同源性法国学派均否认其属于比较文学。由于在法国学派那里可比性已被人为限制到很小的领域内显而易见这并不是比较文学可比性的全部。 2变异性。出自同源的文学在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传播与交流中在语言翻译层面、文学形象层面、文学文本层面、文化层面产生了文化过滤、误读与“创造性叛逆”产生了形象的变异与接受的变异甚至发生“他国化”式的蜕变这些都是变异学关注的要点在这里差异性成为可比性的核心内容。 3类同性。比较文学发展到以平行研究为特征的美国学派时影响研究的束缚便得以突破。可比性的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类同性和综合性作为平行研究可比性的特征凸现出来。平行研究的对象是彼此毫无直接影响和亲缘联系的不同国家或民族间的文学。因此类同性所指的是没有任何关联的不同国家的文学之间在风格、结构、内容、形式、流派、情节、技巧、手法、情调、形象、主题、思潮乃至文学规律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相似和契合之处。而综合性则是立足于文学以文学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比较的一种交叉关系。因此平行研究的可比性就在于类同性与综合性。 4异质性与互补性。异质性与互补性的可比性主要是从跨文明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的角度来说的因为法、美学派均属于同一欧洲文化体系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而随着比较文学发展到以跨文明研究为基本特征的第三阶段异质性作为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又凸现出来。在跨越异质文化的比较文学研究中如果忽略文化异质性的存在比较文学研究势必会出现简单的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的比较前者使得中国文学成为西方观念的注脚本而后者则是一种浅层次的“XY”式的比附。因此在跨文明的比较文学研究中“异质性”是其可比性的根本特征。但“异质性”必须与“互补性”相联系起来。换句话说研究异质性是为了达到互补性。异质性的内容包括文明原生性、独立性只有明确意识到这种特征的存在东西方对话才能得以进行东西方文学才能实现互补。由于多元性是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的基本观念由此才能在中西比较文学及东方文明之间如中国与印度等文学比较研究中使被比较的对象互为参照从浅层次的同异比较向深层次的文化探源发展为实现交互性和总体性奠定基础。交互性则是在上述基础上对被比较的对象进行互释、互证、互补式研究这样最终才能达到总体性。由互补性而达到的总体性原则可以说是对比较文学发展的最高层次的探索也可说是对比较文学诞生初衷的最彻底回归。 上述四类可比性有时是交织在一起的在具体比较研究中不应机械地强行分割开来。 3、什么叫流传学试分析它的特征及研究范围。 流传学也称誉舆学是传统的影响研究模式之一。1931年法国比较文学学者梵第根首先将它引入了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使之成为比较文学实践中的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基本方法。它的主要特点就是从给予影响的放送者出发去研究作为终点的接受者的“他者“情况包括文学流派、潮流、作家及文本等在他国的际遇、影响及被接受的情况。 就本质而言流传学是“实证性”的“文学关系”研究。因此其特征表现为研究方法具有实证性研究对象是文Ч叵怠J紫攘鞔а芯康摹拔难Ч叵怠笔嵌嘣难Ч叵怠h蟮诟

财务管理学复习题(专升本)

《财务管理学》复习题(专升本) 一、选择题(1-20单选题,21-30多选题) 1、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是()。 A.利润最大化 B. 股东财富最大化 C. 企业价值最大化 D. 现金流量最大化 2、资金时间价值相当于没有风险和通货膨胀条件下的() A. 额外收益 B. 利息率 C. 利润率 D. 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 3、下列筹资方式中,资本成本较高的是()。 A. 银行借款 B. 发行企业债券 C. 发行普通股股票 D. 商业信用 4、普通股筹资具有()的优点。 A. 筹资成本低 B. 筹资费用低 C. 筹资风险小 D. 不会分散公司控制权 5、某公司发行面值为100元,期限为10年、票面利率为8%的债券,按年分期付息。当市场利率为12%时,债券的发行价格应为()元。注:(P/A.12%.10)=5.6502;(P/F.12%.10)=0.322 A. 100 B. 113.4 C. 77.4 D. 95 6、某投资方案年营业收入240万元,年付现成本170万元,年折旧70万元,所得税率40%,则该方案年营业现金净流量为()万元。 A. 70 B. 112 C. 140 D. 84 7、下列()属于证券投资组合的非系统风险。 A. 公司破产 B. 国家税法的变化 C. 国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变化 D. 世界能源状况的改变 8、下列项目中属于持有现金机会成本的是()。 A. 现金管理人员工资 B. 现金管理措施费用 C. 现金被盗损失 D. 现金的再投资收益 9、信用标准通常用预计的()来衡量。 A. 现金折扣率 B. 资产负债率 C. 资金盈利率 D. 坏账损失率 10、对收益经常波动的企业最适宜选择的股利政策是()。 A. 剩余股利政策 B. 固定股利政策 C. 固定股利比例政策 D. 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11、与企业财务管理直接相关的金融市场主要是指()。 A. 外汇市场 B. 黄金市场

管理学原理试卷及答案

管理学原理试卷及答案 篇一:管理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管理 目标管理 预测 决策 人员配备 激励 控制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管理的性质不包括() A.二重性 B.科学性 c.理论性D.艺术性 2.人们常说,身体是“三分治七分养”,对于这件事() A.反馈控制比前馈控制更重要B.现场控制比反馈控制更重要c.反馈控制比现场控制更重要D.前馈控制比反馈控制更重要3.打电话请供应商来换一台同目前用坏的机器一样的设备,这是设备的简单替换问题,需要的管理技能主要是()

A.概念技能和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和技术技能 c.技术技能D.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4.差别计件工资制是()的内容之一。 A.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B.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c.韦伯的行政管理理论D.现代管理理论 5.没有一个固定的信息中心,成员之间总是互相传递信息的是() A.园型沟通B.y型沟通 c.全通道型沟通D.轮型沟通 6.根据计划的明确性,可以将计划分为() A.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B.战略性计划和战术性计划 c.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D.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 7.()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反映有预计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预算。 A.经营预算B.投资预算 c.财务预算D.成本预算 8.目标的制定要有一定的高度和难度,这体现了目标的() A.差异性B.层次性 c.时间性D.先进性 9.某企业制造并销售单一成品,固定成本总额为60万元,产品售价为每件3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0元,该企业的盈亏平衡时的产

中医诊断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名词解释 1.主诉——病人就诊时陈述的最主要的症状或体征及其持续时间。 2.壮热——病人高热不退,但恶热不恶寒,多见于里热证极期阶段。 3.潮热——病人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甚,如潮汐之有定时。 4.寒热往来——恶寒与发热交替而作,见于半表半里证或疟疾病。 5.自汗——经常汗出不止,活动后更甚者,多见于气虚、阳虚。 6.盗汗——入睡时汗出,醒后汗自止,多见于阴虚内热证。 7.消谷善饥——食欲过于旺盛,多食而易饥,是胃火炽盛所致。 8.除中——久病之人,本不能食,突然欲食,甚至暴食,是脾胃之气将绝之象。 9.里急后重——腹痛窘迫,时时欲泻,肛门重坠,便出不爽,是湿热痢疾主症。 10.得神——人之两目灵活,面色荣润,表情自然,体态自如,言语清晰,意识 清楚者,是精充气足神旺的表现。 11.失神——病人目光呆滞,面色晦暗,神情萎糜,身重迟钝,语声断续,意识 朦胧者,是精衰气脱神亡的表现。 12.主色——凡人之种族皮肤的正常颜色。 13.善色——病色有光泽者,称为善色,说明精气未衰,胃气尚荣,预后较好。 14.萎黄——病人面色淡黄,枯槁无华者,是脾虚精亏的表现。 15.阴黄——面色黄而晦暗如烟熏者,因寒湿内停,困扰脾阳所致。 16.瘿瘤——颈前颌下喉结之处,有肿物如瘤,或大或小,可随吞咽上下移动, 多因肝郁气结痰凝所致。 17.瘰疬——颈侧皮里膜外肿起结核,形状累累如珠,历历可数者,多因肺肾阴 虚,虚火灼痰,结于颈项。 18.解颅——小儿囟门迟迟不能闭合,是肾气不足,发育不良的表现。 19.透关射甲——小儿指纹透过风、气、命三关,一直延伸到指甲端者,提示病 情危重。 20.染苔——若因某些食物或药物,致使舌苔染上颜色。染苔并非疾病所致,无 临床意义。 21.镜面舌——全舌之苔退去,舌面光洁如镜者,多因胃气匮乏,胃阴枯涸。 22.有根苔——舌苔紧贴舌面,刮之难去,似从舌体长出来的。 23.呃逆——有气上逆于咽喉而出,发出一种不由自主的冲激声音,声短而频, 由胃气上逆所致。 24.六阳脉——凡两手寸关尺六脉常洪大等同,而无病象者。 25.相兼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一脉相兼组合而成的脉象,又称复合脉。 26.脉症顺逆——临床上以脉与症相应或不相应,以辨别疾病之顺逆。 27.举按寻——是切脉的指力轻重,轻手循之曰举,重手取之曰按,不轻不重, 委曲求之曰寻。 28.症——疾病所反映的单个症状、体征,是机体病变的客观表现。 29.病——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规律所作的病理性概括。 30.证——对疾病所处一定阶段病位、病因、病性、病势等所作的病理性概括。 31.辨证——在中医诊断理论的指导下,分析四诊资料,辨别疾病证的过程。 32.里邪出表——先有里证,继而汗出,或疹 透露,是病邪由里达表的现象。 33.热证——感受热邪,或阴虚阳亢,致使机体的机能活动亢进所表现的具有温、 热特点的证候。 34.寒热错杂——在同一病人身上,同时既有寒证,又有热证表现的证候。

卫生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常考)

氨基酸模式:食物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公害:严重的环境污染。可吸入颗粒物IP:指粒径≤10μm的颗粒室内小气候:室内环境中(或建筑物内)的的比例功能蓄积:毒物进入体内后,用现代检测技物,又称PM10 气候,主要由气温、气湿、气流、和热辐射必需氨基酸:指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数量术不能发现其在体内有明显贮留,但由该物脉冲噪声:间断声中,声音持续时间小于组成。不足,必需每日由膳食供给才能满足机体生质引起的功能改变却逐渐累积,导致机体对0.5s,间隔时间大于1s,声压级变化大于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理需要的氨基酸。该毒物的反应性增强的现象。40dB 者称为~ 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常量元素:在人体含量比较多,一般占人体工作有关疾病:又称职业性多发病。是由于热痉挛(中暑痉挛):是由于人体大量出汗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体重0.01%以上,且人体的需要量较高,一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某些不良造成钠、氯、钾等严重丢失,水和电介质平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也称食物的热效应般每日膳食需要量100mg以上。因素,造成职业人群常见病发病率增高、潜衡紊乱,引起神经肌肉产生自发性冲动,出TEF,指人体摄食过程中引起的额外的能量尘肺:肺尘埃沉着病。是由于长期吸入生产伏的疾病发作或现患的病情加重等,统称~ 现肌痉挛,多发生在干热型高温作业。消耗。性粉尘并有粉尘在肺内阻留而引起的以肺光化学烟雾:大气中氮氧化物和烃类污染物热射病(中暑性高热):是人体在高温环境食物的营养价值:指其所含营养素和热能可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在强烈日光作用下产生的浅蓝色烟雾。下散热途径受阻、体内蓄热、温度调节机制满足人体营养需要的程度而言,包括营养素抽样误差:由抽样引起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合理营养: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即每日膳紊乱所致的疾病,多发生在强干热型或湿热种类是否齐全,含量多少及相互比例是否合参数之间的差异。食中各种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相互型高温作业。适,是否易于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刺激性气体:是对皮肤、眼、呼吸道粘膜有间比例恰当。热衰竭(中暑虚脱):是一种较轻的热相关食物链: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被另一种生物刺激性作用的一类有害气体的总称。环境:指在特定时刻的物理、化学、生物及疾病,是机体过度脱水及电解质丢失的一种所食后者再被第一种生物所食,彼此形成一次生环境:人类环境下形成的环境。社会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反应。个以食物连接起来的链锁关系。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将富含某种必需氨基酸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地或间接地三级预防:临床预防。及时、合理的治疗,食物中毒:是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的食物与缺乏这种必需氨基酸的食物互相产生现时或远期作用。防止病情恶化和出现并发症与继发症,防治有毒有害物质的食物或将有毒有害物质当搭配而混合食用,使混合蛋白质的必需氨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能够改变内分泌系统功病残、促进康复、延长寿命。做食物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酸成分更接近合适比值,从而提高蛋白质的能,从而对整个机体或其后代,或其(亚)膳食结构:也称食物结构,是指消费的食物急性疾病。生物学价值,称之为~ 群体引起健康效应的外源性物质或混合物。种类及其数量的相对构成,它表示膳食中各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取食物而使各种致大气圈:地球表面的空气层,分为对流层、也叫环境雌激素。种食物间的组成关系。病因子进入人体,从而引起具有感染或中毒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大气层。环境污染:由于各种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实在推荐的膳性质的一类疾病。大气污染:由于人为或自然的原因,使一种使环境的构成发生重大变化,造成环境质量食营养素供给量基础上,每日平均膳食营养水体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或多种污染物混入大气中,并达到一定浓恶化,破坏了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造成直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包括估计平均需要量、水体后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和水度,超过大气的自净能力,致使大气质量恶接、间接或潜在的有害影响。推荐摄入量、适宜摄入量和可耐受最高摄入体底质的理化特性和水环境中的生物特性、化,对居民健康和生活条件造成了危害,对环境自净: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自然的物量。种群及组成等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水的使用动植物产生不良影响的空气状况。理、化学或生物因素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生产性毒物: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对人体价值,造成水质恶化,甚至危害人体健康或碘缺乏病IDD:由于碘摄量不足而引起的一环境中的污染物浓度或总量降低,该过程称产生有害影响的化学物质。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系列病症。为~ 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并能酸雨:指pH值小于5.6的酸性降水,包括雨、二次污染物:由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与其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在常温常压下易挥较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雪、

专升本《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管理学基础》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由于管理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及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对管理所下定义也各异。法约尔认为,() A. 管理就是要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干什么,并注意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 B. 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C. 管理就是决策 2. 梅奥等人通过霍桑试验得岀结论: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由此创立了()。 A. 行为科学学说 B. 人文关系学说 C. 人际关系学说 3. 环境研究对组织决策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可以提高组织决策的() A. 有效性、及时性、稳定性 B. 前瞻性、有效性、稳定性 C. 正确性、及时性、稳定性 4. 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由一个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 的()。 A. 社会技术系统 B. 社会经济组织 C. 社会经济系统 5.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成为后来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他的代表作是()。 A. 《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 B. 《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C. 《科学管理理论》 6. 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就是 ()O A .企业精神 B. 企业价值观 C. 企业文化 7. 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教授岀版了一本享誉世界之作,引起世界管理 界的轰动,这就是()。 A. 《企业再造工程》

B. 《管理的革命》 C. 《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 8. 中层管理者比低层管理者更多地依靠( A. 正式权力与沟通技巧 B. 个****力与技术技能 C. 人际关系技能与技术技能 9、组织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从其定义中可以看岀,它由 ()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A、目标、原则和结构 B、目标、部门和效率 C目标、部门和关系 10、经济活动中,指明组织活动的方向和范围,在决策和处理问题时指导及沟通思想活动的方针和一般规定,这就是()。 A策略 B、目标 C政策 11、美国对企业70个目标管理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得岀结论:如果高层管理者对目标管理高度重视, 并亲身参与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其生产率的平均改进程度可达到()。 A 6% B、56% C 66% 12、人们除了生存需要外,还有安全的需要、寻求关心的需要、建立友谊的需要等社会需要,所以产生了()。 A、非正式组织 B、非正式沟通 C正式沟通 13?管理幅度是指一个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下属成员的数目。经研究发现,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幅度通常以()较为合适。 A 4?8人 B、10?15人 C 15?20人 14. 责任、权力、利益三者之间不可分割, 必须是协调的、平衡的和统一的。这就是组织工作中的()原则。 A、责权利相结合 B、分工协作 C目标任务

《管理学原理》总复习

A, 题型: 一、 单项或多项选择题 二、 判断题 三、 名词解释 四、 简答题 五、 论述 / 案例分析 B,复习内容 一、选择 1. 中层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是( )。 A 、战略管理; B 、现场管理; C 、组织协调; D 、开拓创新; E 、组织实施 2. 之于管理,最形象的描述是( )。 A 、艺术; B 、科学; C 、知识; D 、能力; E 、以上都不是 3. 下面几项,能够被列入技术技能范畴的是( )。 A.生产技能 B.财务技能 C.营销技能 D.协调技能 E.激励技能 4. 下列属于在整个组织的管理活动中,领导者发挥的主要作用的有( )。 A.协调作用 B.指挥作用 C.打击作用 D.激励作用 E.宽容作用 5. 根据“双因素理论”,激励因素的缺失将导致员工( )。 A.满意 B.没有满意 C.不满 D.很不满 6. 决策过程中,不能只是着眼于需要,而不考虑可能性,这一观点体现 装 订 线

了决策的()。 A. 可行性的原则 B. 系统性的原则 C.对比择优原则 D. 风险性 D、下属部门工作非管理特征明显; E、以上皆是 7.行为科学最基本的理论核心是()。 A.动机激励理论 B.组织与冲突理论 C.企业管理中的“人性”理论 D.领导方式的理论 8.培训和发展项目是否有效的检验标准是( )。 A、培训是否影响生产工期; B、培训者是否实现了教学目标; C、被培训者的工作绩效在培训后是否得到了提高; D、被培训者实际工作能力提升; E、被培训者是否乐于参加培训 9.中层管理者比基层管理者更多地依靠() A.正式权力与沟通技巧 B.个人权力与技术技能 C.人际关系技能与技 术技能D.沟通技能与人际关系技能E.规划能力 10.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生了许多组织变革举措。下列属于这些举措的 有()。 A.组织文化多样化 B.组织结构扁平化 C.组织运行柔性化 D.组织协作团队化 E.大企业内部的“小企业化经营” 11.为了强调决策是管理的核心和决策贯穿于管理活动的全过程,由此而 提出的 论断是____ 。

统计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

名词解释 一、分类数据(categorical data )是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数据表现为类别,使用文字来表述的。 二、顺序数据(ran k data )是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三、数值型数据(metric data )是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 四、系统抽样(systematic sampling )将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抽样单位)按一定顺序排列,在规定的范围内随机的抽取一个单位作为初始单位,然后按事先规定好的规则确定其他样本单位,这种抽样方法被称为系统抽样。 五、非概率抽样(non-probability sampling )是相对于概率抽样而言的,指抽取样本时不是依据随机原则,而是根据研究目的对数据的要求,采取某种方式从总体中抽出部分单位对其实施调查。 六、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 )是由于抽样的随机性引起的样本结果与总体真值之间的误差。 七、四分位数(quartile)也称四分位点,他是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25%和75%位置上的值。四分位数是通过3个点将全部数据等分为4部分,其中每部分包括25%的数据。 八、离散系数也成为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它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相应的平均数之比。其计算公式为: s s v x = 离散系数是测度数据离散程度的相对统计量,主要是用于比较不同样本数据的离散程度。离散系数大,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也大;离散系数小,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也小。 九、泊松分布(Poisson distribution )是用来描述在一指定时间范围内或在指定的面积或体积之内某一事件出现的次数的分布。 十、中心极限定理(central limit theorem ):设从均值μ、2σ(有限)的任意一个总体中抽取样本量为n 的样本,当n 充分大时,样本均值X 的抽样分布近似服从均值为μ、方差2σ/n 的正态分布。 十一、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在区间估计中,有样本统计量所构造的总体参数的估计区间称为置信区间,其中区间的最小值称为置信上限。 十二、显著性水平(significant level)是一个统计专有名词,在假设检验中,它的含义是当原假设正确时却被拒绝的概率或风险,其实这就是前面所说假设检验中犯弃真错误的概率,它是由人们根据检验的要求确定的,通常取0.05α=或0.01α=,这表明,当做出接受原假设的决定时,其正确的概率为95%或99%。 十三、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 A )就是通过检验各总体的均值是否相等来判断分类型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量是否有显著影响。 十四、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 )是根据样本数据计算的度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强度的统计量。 十五、回归模型(regression model )对于具有线性关系的两个变量,可以用一个线性方程来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描述因变量y 如何依赖于自变量x 和误差项ε的方程称为回归模型。 十六、点估计 利用估计的回归方程,对于x 的一个特定值0x ,求出y 的一个估计值就是点估计。点估计可分为两种:一是平均值的点估计;二是个别值的点估计。 十七、时间序列(time series )是同一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相继观察值排列而成的序列。 十八、指数平滑法(exponential smoothing )是通过对过去的观察值加权平均进行预测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使t+1期的预测值等于t 期的实际观察值与t 期的预测值的加权平均值。 十九、指数,或称统计指数,是分析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变化的一种重要统计方法。指数是测定多项内容数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这个概念中包含两个重点:第一个要点是指数的实质是测定多项内容;指数概念的第二个要点是其表现形式为动态相对数,既然是动态相对

名词解释,简答题

1、生化药物:从生物体分离纯化所得的一类结构上十分接近人体内正常生理活性物质的,能调节人体生理功能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目的的物质。 2、中试:是把已取得的实验室研究成果进行放大的研究过程。P28 3、热源:是指在药品中污染有能引起动物及人的体温升高的物质。P42 4、生物检定法:利用药物对生物体的作用以测定其效价或生物活性的一种方法。 5、初级代谢产物:微生物通过代谢活动所产生的、自身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如氨基酸、核苷酸、多糖、脂类、维生素类。 6、次级代谢产物:通过次级代谢合成的产物,大多是分子结构比较复杂的化合物,如抗生素、激素、生物碱、毒素。 7、抗生素的MIC:能抑制微生物的最低抗生素浓度。 8、抗生素的差异毒力:药物对病原菌和宿主组织的毒力差异。 9、抗生素抗性基因:微生物能产生抗生素,须要自身能抵抗该抗生素,其相关基因为抗性基因。 10、受体:指存在于细胞核内的生物大分子其结构的某一特定部位能准确识别并特异结合某些专一性配体。 11、配体: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包括内源性(神经递质、激素)、外源性(活性物质和各种药物)。 12、丙酮粉:亦称丙酮干制剂。是微生物或生物组织,有时是蛋白质,酶的提取物用丙酮脱水的干制品。 13、超滤:是以压力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之一。以大分子与小分子分离为目的,在一定的压力下,使小分子溶质和溶剂穿过一定孔径的特制的薄膜,而使大分子溶质不能透过,留在膜的一边,从而使大分子物质得到了部分的纯化。 14、干扰素:是由诱生剂诱导有关细胞所产生的一类高活性,多功能的诱生蛋白质。 15、降钙素(CT):是由甲状腺内的滤泡旁细胞分泌的一种调节血钙浓度的多肽激素。 16、E-玫瑰花结实验:T淋巴细胞表面有针对绵阳红细胞(SRBC)的E受体,在一定实验条件下,SRBC 与T细胞表面是受体结合,形成以T细胞为中心,四周环绕SRBC,状如玫瑰花结的细胞集团。 17、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利用磷酸核糖、氨基酸、碳单位及CO2等简单物质为原料合成核苷酸的过程。18、低聚糖:由2-9个单糖组成的多聚糖。 19、粘多糖:是含氮的不均一多糖,是构成细胞间结缔组织的主要成分,也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各种细胞内。化学组成为糖醛酸和酪氨基己糖交替出现,有时含硫键。也称为糖胺聚糖。 20、前列腺素(PG):是存在于动物和人体中的一类不饱和脂肪酸组成的、具有多种生理作用的活性物质。 21、超临界萃取法:指以超临界流体为溶剂,从固体或液体中萃取可溶组分的分离操作。 23、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代谢机能的一类化学结构不同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大多需要从外界摄取。 24、辅酶:是一类可以将化学基团从一个酶转移到另一个酶上的有机小分子。 25、蛋白同化激素:是一类从睾丸酮衍生物中分化出来的药物。 26、非甾体类抗炎药:由于其化学结构和抗炎机制与糖皮质激素甾体抗炎药(SAIDS)不同,一类具有解热、镇痛,多数还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 27、生物制品:是指应用普通的或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获得的微生物、细胞及各种动物和人源的组织和液体等生物材料制备的,用于人类疾病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品。28、弱毒:经过天然或人工改造方法,去除或封闭其毒力因子,使其致病力减弱,一般不引起感染或发病的细菌菌株或病毒菌。 29、灭活:利用甲醛等灭活剂杀死培养的病毒,以制成灭活疫苗的操作过程。 30、脱毒:利用一定量的甲醛等脱毒剂,将细菌的外毒素去掉毒性,不再具有致病性,但仍保持其抗原性和免疫原性。 31、类毒素:由细菌产生的外毒素,经解毒精制而成。 32、变量免疫定量攻击法:疫苗经系列稀释成不同的免疫剂量,分别免疫各组动物,间隔一定日期后,各免疫组均用统一计量毒素或活毒攻击。

(完整版)管理学复习题专升本答案

管理学复习题专升本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泰罗认为,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A) A.实行职能工长制 B.使用标准化工具 C.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D.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2.管理组织的最基本结构形式是(B ) A.职能型 B.直线型 C.直线参谋型 D.矩阵型 3.狭义的计划是指( A ) A.制定计划 B.执行计划 C.检查计划 D.完成计划 4.在下列管理职能中,非领导机关可以担任管理主体的职能是( D ) A.指挥 B.控制 C.计划 D.协调 5.采用函询调查的方式向专家征询意见的方法是(C ) A.直接头脑风暴法 B.反头脑风暴法 C.德尔斐法 D.列名小组法 6.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对于高度成熟的下属,领导者应采取( B )领导风格。 A.高工作,高关系 B.低工作,低关系 C.高工作,低关系 D.低工作,高关系 7.最渴望而又最难实现的是()。 A.事前控制 B.事中控制 C.事后控制 D.财务控制 8.关于头脑风暴法(会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A.它并不是一种创新技术 B.与会者不必有相同的背景 C.会上可以对他人提出善意的批评 D.可以修改自己先前队观点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组织层次越多,幅度就越大 B.职权与权力是有区别的 C.直线与参谋是对立的 D.统一指挥原则是授权的主要原则之一 10.“亡羊补牢”属于( A )。 A反馈控制 B前馈控制 C现场控制 D间接控制 11.由上级部门下达的具有行政约束力的计划是( A ) A.综合计划 B.局部计划 C.指导性计划 D.指令性计划12.采用函询调查的方式向专家征询意见的方法是—(A ) A.直接头脑风暴法B.反头脑风暴法C.德尔斐法D.列名小组法 13.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对于高度成熟的下属,领导者应采取( B )领导风格。 A.高工作,高关系 B.低工作,低关系 C.高工作,低关系 D.低工作,高关系 14.下列活动中,不属于创新的活动是( C )。 A.设备的更新 B.产品的开发 C.质量的检测 D.工艺的改进15.SWOT分析法中“O”是指( C )。 A.组织的优势 B.组织的劣势 C.环境中的机会 D.环境中的威胁16.( C )带有非命令性、协商性和双向性的特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