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区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分析与探讨

社区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分析与探讨

社区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分析与探讨
社区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分析与探讨

社区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分析与探讨【摘要】目的:深入探讨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提升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2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治疗的3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服用降糖药物,注意结合其实际血糖情况适当调整药物剂量。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社区护理干预,包括心理、血糖监测、饮食、用药、运动、健康宣教等内容。结果:对照组血糖控制良好18例(12.00%);试验组血糖控制良好111例(74.00%)。两组血糖控制良好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服用降糖药物,注意结合其实际血糖情况适当调整药物剂量。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社区护理干预,包括心理、血糖监测、饮食、用药、运动、健康宣教等内容,具体如下。

1.2.1 心理干预及血糖监测糖尿病治疗时间长,患者极易产生消极态度,医护人员应时刻保持亲切态度,并结合患者实际情绪状态,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工作。定期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引导其树立正确思想理念,增强战胜疾病的勇气及信心[2]。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血糖仪,实时检测记录尿糖及血糖数据。另外给予血糖偏高患者足够重视,全面查找高危因素,及时整改治疗护理方案。

1.2.2 饮食及运动干预糖尿病患者应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食物尽量选择蔬菜、水果、五谷、肉奶等食物。戒烟戒酒,

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6-08-24T09:08:11.493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6期作者:吴阳 [导读] 目前临床中,肝病患者在不断增加,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起来,文章对于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作了深入地探讨。 解放军第208医院传染科吉林长春 130062 【摘要】目前临床中,肝病患者在不断增加,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起来,文章对于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作了深入地探讨,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肝病;糖尿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6-230-0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接收的34例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共有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7例,最小患者33岁,最大患者69岁,平均年龄为49.5岁。临床分析:慢性活动性肝炎6例,慢性乙型肝炎5例,肝炎肝硬化21例,重症肝炎2例。患者肝病的症状:主要为恶心厌油,肝区不适,乏力。其中几例伴有尿黄,腹水,消化道出血等症状。糖尿病的症状:体重下降、多食、多饮、多尿,并伴有低血糖等症状。 1.2治疗方法 为患者提供保肝、退黄、利尿等治疗措施,对患者的日常饮食进行控制,使用胰岛素治疗,增加患者的运动,提供皮肤护理。 2结果 34例患者出院时病情稳定,血糖正常。患者住院最短时间为7d,最长为135d,21例治愈,11例未愈,2例死亡。结果显示,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中接受病情观察以及症状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能够让患者的病情得到改善,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非常好的效果,根据患者的病情分析来提供针对性治疗。控制患者的血糖是治疗的关键,能够让干部和糖尿病患者得到恢复,对患者提供饮食控制,是非常可靠的临床护理措施。积极的进行感染预防,防止并发症出现。让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治疗心态,是治疗该疾病的前提,医生要对患者提供健康宣教和指导,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 3讨论 3.1病情观察 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如果有异常情况,需要告知医生来处理。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住院过程中,很多糖尿病症状都会被肝病掩盖,因此部分患者有多饮多食的症状,研究显示,肝病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其消化道受损也比较严重,仅依靠症状来进行鉴别,有很高的误诊率。重症肝病患者临床中全身症状是我们诊断的依据。如果有乏力症状,可能是肝病导致的,也可能是利尿剂导致的血钾过低,突然性的乏力基本上都是血糖水平过低引起的,需要对患者的病症进行观察。 3.2低血糖的护理 该研究中,重症肝病患者临床中比较多,合并糖尿病症状后,很容易有低血糖症状出现。每天都要对患者的血糖测量4次,按照患者的血糖水平来调控饮食和胰岛素剂量。该研究共3例患者入院检查时血糖水平正常,在住院期间有数次低血糖症状出现,在空腹时,会突然出现心悸,心慌,大汗淋漓及全身乏力。这是由于肝功能不全而引起肝糖原代谢障碍,胰岛素在体内停留使糖异生减弱,糖尿病加重,在护理是需要注意观察。测血糖前避免紧张,因紧张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血糖值升高造成误差。若血糖>15mmol/L,可用胰岛素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入,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1h滴完,夜间或凌晨出现高血糖,于当晚10点用中效胰岛素1次。控制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10mmol/L,若肝病较重,控制空腹血糖在7~8mmol/L。做好低血糖急救的相应准备,每位护士必须熟悉低血糖症状和体征,注意倾听患者主诉,及时发现异常。若患者出现头晕、心慌、出汗乏力时,立即予平卧,查血糖低于正常,根据情况给予含糖食品或50%葡萄糖40mL静脉推注或10%葡萄糖250mL静脉滴入,血糖过低,可加重脂肪、蛋白质的分解,不利于肝病的恢复。 3.3饮食控制 合理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控制饮食能够降低胰岛细胞的负担,让患者的血糖水平调控更加容易。因为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要求低糖,肝病患者又需要热量和蛋白质、维生素的补充,因此,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要接受营养护理干预,对患者的血糖进行调控,改善患者的肝功能。肝病症状比较轻的患者合并糖尿病时,我们要对患者的饮食进行设计,针对性的进行血糖控制,如果是肝病比较严重,就需要对患者的两餐间隔增加一些高水分的食物,如水果等。我们需要让患者明白饮食治疗对患者病情改善的重要性,能提升患者的治疗积极性,配合治疗。 3.4休息与运动 如果是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应该要多休息,可以增加患者肝脏血流量,促进干细胞修复。肝硬化患者如果情况允许,可以接受有氧运动,每周4次,30min/次,步行是非常安全的运动方式,安全可靠,因此效果比较好。医生需要为患者提供运动计划,评估患者的病情,避免患者有危险出现。患者携带食品,可以在低血糖时使用,运动时要观察不良反应和治疗效果。 3.5心理护理 肝病和糖尿病都属于终生疾病,治疗难度大,两种疾病会相互影响,患者长期治疗经济压力大,会有很多的心理问题出现,丧失治疗希望。护理者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解,倾听患者的心声,和患者家属联系,一同为患者提供心理状态护理,避免患者情绪过度起伏,稳定心理状态,避免不良反应出现,影响治疗。严重肝炎患者,护理人员要在旁看护,安慰患者,缓解痛苦,增加治疗积极性。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接受治疗,使用药物控制病情,随着病情的发展和变化,心理负担会越来越重,患者容易有不良情绪出现,而且,很多的患者都是要持续接受胰岛素治疗的,他们担心使用后,无法停药,出院后会有注射问题存在,因此不配合。需要根据患者的心理情况来进行护理和分析,叮嘱患者,适当饮食,积极治疗,患者的糖尿病病情会在肝功能改善后有所好转,不要有过重的心理压力,积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题库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201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题库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一、单选题 1. 以下哪项不是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的作用(C) A降低血糖,有助于血糖达标 B 减肥,有助于降低血脂 C 增强体质,治愈并发症 D 强身健体,提高免疫力 2. 跟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糖尿病的达标标准错误的是:(D) A 糖化血红蛋白<6.5% B 餐后2小时血糖<8.0 mmol/L C 空腹血糖<6.1 mmol/L D 餐后2小时血糖<6.5 mmol/L 3. 以下哪项是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的金标准(C) A 空腹血糖 B 餐后血糖 C 糖化血红蛋白 D 睡前血糖 4.世界糖尿病日是。(A) A.11月14日 B.10月14日 C.11月4日 D.10月4日 5. 关于2型糖尿病的特点,以下哪项正确(D) A.均为中老年起病B.不需要胰岛素治疗 C.不会发生酮症酸中毒D.部分患者无典型“三多一少”症状6.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依据:(D)

A.血肌酐水平升高B.伴有糖尿病眼底病变 C.浮肿D.尿中有微量白蛋白 7.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是指:(B) A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戒烟戒酒、自我监测 B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教育及心理治疗、自我监测C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教育及心理治疗、按摩与理疗 8.对糖尿病血糖达标认识错误的是:(D) A 早达标、早获益 B 实现血糖全面达标 C 精细降糖,安全达标 D 只要坚持治疗,达不达标不重要 9.以下关于糖尿病治疗中正确的做法是:(D) A 长期服药不好,血糖得到控制,治疗就可以停止 B 感觉良好时,血糖监测意义不大 C反正已经应用口服降糖药治疗,不需再控制饮食了 D 饮食、运动、降糖药物、自我监测及接受糖尿病教育五管齐下 10.下哪项不是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的作用:(D) A 减轻胰岛负担 B 改善体重 C 通过平衡饮食使血糖得到控制,有利于防治并发症 D 通过“饥饿”降低血糖 11.以下有关糖尿病饮食治疗正确的说法是:(B) A 病情轻者可不需饮食治疗 B 所有糖尿病患者都应该坚持健康的饮食计划

社区护理学复习重点

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人口、地域、生活服务设施、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生活制度及管理机构。 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内容: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 社区护理的特点:①以健康为中心②以群众为重点③自主性与独立性④长期性与连续性⑤合作性与协调性 社区护理的工作范围:①健康教育②家庭护理③保健服务④传染病和慢性病病人的身心护理⑤急、重症病人的转诊服务⑥康复护理 影响社区护理发展的主要因素:①组织管理系统不健全②经费来源受限③社区护理人才缺乏④居民保健意识不成熟⑤社会对社区护理工作的不理解和缺乏信任⑥缺乏相应的护理法规和质量控制标准 社区护理程序:是社区护士在工作中,为增进和恢复社区人群的健康而进行的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的护理活动,包括社区护理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5个步骤。 社区资料的收集方法:阅读、观察、交谈、护理体格检查。社区护理模式:是从护理角度陈述护理内涵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社区护理评估的内容:①社区:地理环境特征、人口群体构成、社会系统②家庭:基本资料、相互作用及交流、支持、家庭结构和生活周期、应对及适应、健康管理、居住环境③个人:护理对象、家属、健康档案及辅助检查结果、保健人员、文献。 社区护理诊断与家庭、个人健康护理诊断有哪些区别:①社区护理诊断:对收集的社区资料进行分析,推断个人、家庭、社区现存的会潜在的健康问题的过程。②个人健康护理诊断:个人健康护理诊断是以患者挥着有健康问题的个人为中心提出的。③家庭方式健康护理诊断:以家庭整体为中心提出的,反映家庭整体的健康状态。 结合实例解说流行病学在社区护理程序中的应用:①社区诊断②发现高危人群③了解疾病危险因素④了解导致疾病流行的原因⑤评价防制措施的效果。 社区健康教育的方法:语言、文字、形象、示范、电化、综合教育法。 健康教育的程序: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 社区健康教育计划包括:①选择内容②确定目标③确定实施的时间和地点④确定方法方法⑤选择教育者⑥选择教育资料⑦制订评价计划。 社区健康教育评价方法:形成、过程、效应、结局、总结 社区健康教育评价的因素:时间、测定或观察、回归、选择、失访。 社区护士应了解的家庭功能是:情感、社会化、养育、经济、健康照顾。 家庭对个人健康有哪些影响:遗传、生长发育、疾病的传播、发病和死亡、康复。 健康家庭应具备的条件是:①良好的交流氛围②增进家庭成员的发展③能积极地面对矛盾和解决问题④有健康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⑤与社会保持联系 家庭访视的意义是:①资源利用②提供照护③健康教育④协助家庭联络⑤健康促进⑥与方式对象建立良好的信赖关系⑦家庭支持系统与资源利用 社区护士在进行家访时应注意哪些安全问题:①访视前:与家庭联系、着装得体、携带证件、提前做好计划、家访权②家访时:做好安全准备、遵守交通、家访安全感、保持联络、安全护理、按计划访视③访视后:消毒及物品的补充、做记录和写总结、修改护理计划、与其他社区护理人员交流访视对象的情况④家访注意事项:着装、态度、预约、加收、结石、原则、倾听、综合服务、临时更改计划、记录、时间、不接受礼金。 社区护士在儿童和青少年保健中的作用:①一级预防中:积极开展健康教育,知道合理营养、体格锻炼、心理卫生、环境卫生、计划免疫、安全教育,消除一切可能致病的因素。 ②二级预防中:在机体各系统的功能障碍未发生之前,早期发现健康偏离或异常,早期实施干预措施。③及时、彻底治疗疾病,防止并发症、后遗症,早日康复。 如何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供给充足营养、体格锻炼、健康教育、法制和品德教育、预防疾病和意外、防治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 如何对社区儿童开展预防龋齿工作: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填充补洞。 简述我国儿童预防接种的一般程序及注意事项:①程序:选择疫苗的接种对象、起始年龄、针次、剂量、途径、间隔时间、复种时间及联合免疫②注意事项:登记接种疫苗名称及日期,观察小儿15~20min,无反应可离开现场;对已启封但未用完的疫苗焚烧处理;告知家属接种当日不洗澡,2日内避免剧烈活动;如出现高热、痉挛应及时与社区医务人员联系,及时处理。 简述妇女生命周期的划分及各期的身心特点:①青春期:生殖器官逐渐成熟,求知欲、独立性情绪;独立意向发展和认识能力不足、心理发育不成熟,加之学习压力所造成的紧张心态,易产生心理、精神问题。②围婚期:性成熟;在婚前要经历择偶、恋爱、结婚的过程,婚后双方都应承担婚姻和家庭的责任,由于各自缺点的暴露,可能出现感情危机。③围生期:怀孕开始经历妊娠、分娩、产褥、哺乳。④围绝经期:卵巢功能逐渐消失;焦虑、紧张,感情失控。 社区护士应如何指导孕期妇女的自我保健:①早期:及早明确妊娠、及早进行第一次产前检查并建卡、饮食指导、心理保健。②中期:产前检查、营养指导、胎教、生活指导。③晚期:产前检查、孕妇自我监护、卫生指导、分娩准备教育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和护理措施有哪些:健康教育、自我保健、定期体检、指导正确用药。 社区妇女保健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①研究妇女整个生命周期中各阶段的生殖生理变化规律、心理特点及保健需求②研究影响妇女将抗的遗传、环境、生活方式及医疗卫生保健③研究危害妇女见的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防治措施④研究有利于TIGA妇女防治和监护质量的事宜技术,做好妇女各期保健。 亚健康形成的因素有哪些:①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②社会心理③环境④生物学

老年人社区护理

随着我国人口逐渐实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人口增长率的再生产类型,老年人的增长速度将进一步加快。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老人健康及医疗护理需求,势必需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区护理。 1 老年人面临的健康及其他问题 1.1 身体健康状况较差老年人随着增龄引起一系列复杂的退行性变化,导致全身各系统的功能逐渐下降。据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中有74%患有多种慢性病,其中患一种及以上对日常生活有影响疾病者占66.8%.老年人中有约21.5%的人生活轻度不能自理,5%~8%生活中度不能自理,2%~5%完全不能自理。 1.2 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由于计划生育使单位家庭子女数减少,以及社会家庭核心化和小型化的发展,随之而来的将是更多老人的生活照料和疾病护理依赖于社会福利和社区服务。广大青壮年人员的流动和外出就业,进一步恶化老年人的照料来源。 1.3 社会因素导致老人心理障碍老年人认知能力减退,使他们无法适应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产生无用感;生活事件如丧偶、退休、经济收入的减少、子女下岗等社会支持程度的下降使老人易产生心理障碍。老年社区护理现状根据2002年1月的“卫生部通知”,社区护理工作任务为:以维护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社区护理需求为导向,老年病人、慢性病人等为重点。而老年人又是慢性病的高发人群,所以社区医疗护理的很大比重是老年人群。 2 目前对于老人的社区护理,全社会都比较重视。对老人社区护理的研讨和实践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2.1 建立健康档案建立健康登记卡。我社区自2006年开始对辖区的居民,特别是老年人建立健康户口以引起社区住户的重视,同时便于医生了解管辖区人员健康情况,对曾患过疾病者,建立电子病历,实行微机动态化管理。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定期电话或登门随访。 2.2 开展社区护理知识理论教育在社区开展护理课程,由社区护理工作者到社区老年福利院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确保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到位,保证社区老年护理的发展。 2.3 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护理①家庭访问护理,主要是护理指导、症状控制、日常生活援助、精神护理等;②老年人保健、咨询服务。设立社区家庭医生家庭护士,提供咨询服务。③将老年人组织起来建立一些小群体,共同抵御疾病,一种最简便,最易见效的方式,能使老年人之间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对他们长期控制疾病很有益处。④建立护理中心。医疗资源共享,以帮助老人了解某些慢性病防治方法及健康常识,保证老人不脱离家庭和社会,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全面提高生活质量。 2.4 深入社区加强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健康教育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①举办专场讲座,内容简单易懂,讲解要形象生动;②随机性教育,护士在执行各项操作时,边实施边讲解,使病人易于接受和记忆;③示范性教育,针对老人对医学知识的认识不同,对某些技术的操作过程给予示范。 2.5 提供心理精神服务,强化亲情性服务针对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及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结合老年人的知识层次、性格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疏导,鼓励其积极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工作,帮助他们重新实现自我价值。另外社区的护理的特点之一,是其不因单一疾病治愈而终止,它是一种持续性服务,大力倡导零距离就诊、人性化关怀、亲情化服务,使老年人在社区有回家的感觉,创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老年社区护理要围绕生理、心理、社会三因素进行研究,对老年人进行身体照顾、心理护理、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等。护理的内容和形式将不断扩大,具有多元文化知识的护理人员将使老年人护理更加完善,并以此增进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减少老年病对老年人的危害程度。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干预(一)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干预(一) 【论文关键词】老年;糖尿病;心理问题;护理干预【文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120例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患者不同程度地消除了焦虑、恐惧、悲观情绪,有利于病情恢复。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使血糖降低,疾病控制,提高生活质量。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老年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60~80岁为糖尿病患病年龄高峰1]。临床发现,糖尿病患者常因精神紧张、焦虑、发急、恐惧、孤独、绝望、沮丧或激动使病情加重,甚至发生酮症,目前已公认,心理社会因素对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归都有一定影响,心理护理可以提高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患者不同的心理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对糖尿病的代谢控制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对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我们对1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护理干预,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20例,男69例,女51例,年龄60~85岁,平均71岁,糖尿病病史1个月至40年。其中合并高血压66例,合并心脏病33例,合并脑血管病22例,合并肾病36例,合并周围神经炎病变20例,合并眼底病变54例,糖尿病足5例,糖尿病病史6个月至30年。 1.2资料收集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采用一对一的护患沟通方式收集资料。问卷涉及:①基本情况;②病情及健康情况,包括糖尿病病程、治疗方式、遵医行为、是否出现并发症、对糖尿病的认识、了解疾病的知识程度、健康状况;③社会家庭环境,包括职业、医疗费用、家庭经济情况、住院陪护、家人关心程度、是否独居、生活地区、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等。 2存在的心理问题 2.1抑郁和焦虑部分老年糖尿病患者,因长期用药以及病程缠绵的痛苦等应激因素的刺激易产生抑郁和焦虑情绪。文化程度越低,抑郁和焦虑越轻;社会支持越多,抑郁和焦虑就越轻。其显著特点是心情低落,表现在对治疗丧失信心,回避或拒绝治疗,常常感到无助感。2.2悲观失望部分老年糖尿病患者认为自己患了糖尿病是“绝症”,要终生服药,生活质量下降,同时因为病情经常反复,并发症越来越多,缺乏自信,常有不安全感而产生悲观失望。表现在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因而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变的犹豫不决,怀疑自己的能力。2.3轻视疾病的心理部分老年糖尿病患者认为糖尿病就是血糖高,无其他不适症状,不影响饮食,不需治疗,即使治疗也不规律。有的病程长的患者不听从医嘱,自行安排用药和饮食。 2.4孤独感部分老年糖尿病患者缺乏社会支持与家庭关怀,患病后无法与家人、朋友及时沟通,感到无助,寂寞,空虚。表现在事事谨慎小心,不主动与医护人员说话,不愿与人接触,有问题不感问,不随便与病友交谈,盼望亲友早来探视,病未痊愈就想回家等。 3护理干预 3.1支持心理疗法通过倾听、解释、说理、疏导、安慰等进行支持心理治疗,帮助消除各种消极情绪反应。 3.1.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用亲切、和蔼、诚恳的语言取得其信任,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然后与患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利用语言技巧尽快安定患者的情绪,转移其消极情绪,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3.1.2适时做好知识宣教,充分利用电视、多媒体、幻灯片、墙报等,向患者讲解疾病,纠正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识,解除其精神压力,克服心理失衡状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不良心理情绪。

糖尿病患者随访管理工作制度

重点人群随访管理工作制度 1.责任医生在首次随访时,应记录重点人群管理类别和其他危险因素情况,并填写重点人群随访记录表,根据临床情况,为重点人群制定个体化随访管理方案。 2.根据重点人群病情,对重点人群分别实行常规管理或强化管理。 3.责任医生在随访时,应监重点人群的血糖、血压,以及各种危险因素和临床情况的改变,并观察疗效,认真填写随访记录表,责任医生同时要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包括血糖、危险因素及同时存在的临床情况,了解控制血糖、血压监测的重要性,了解终生坚持治疗的必要性和经济效益。 4.要为新诊断的,以及转来的重点对象制定或调整个体化治疗方案。 5.提醒重点对象随访时间:每次随访日期前一天通知,并提醒重点对象注意事项。

老年人健康保健知识 老年人是各种慢性病的高发人群,要做好老年人的预防和保健,要注意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劳逸结合,多参加运动,还要学习舒缓情绪,多与人交流。 老年人健康保健常识四条总结: 一、合理安排饮食 1 、少吃动物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猪油、牛油、奶油、蛋黄、动物内脏等。对胆固醇具有降低作用的如:豆类及其制品,木耳、香菇、海带、紫菜、洋葱、大蒜等,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可以常吃。 2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它们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钾、钙、纤维素等。 3 、节制饭量,适当吃些粗粮,少吃甜食,控制体量。

4 、限制食盐的摄及量。每人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 5 克,即一个三口之家每月用盐不超过500 克。 二、参加体力活动 坚持适度的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老年人需要经常活动,才能保持健康,延年益寿。运动既要贵在坚持,但也要防止过度, 根据自身条件以适度为宜。适当的体力活动因增加热量消耗而减轻体重,因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而降低胆固醇和血压,从而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三、修身不忘养性 一系列调查表明,精神紧张者冠心病发病率明显增高,应尽量减少精神紧张,保持乐观的心情。与人为善,避免急躁情绪,更不要发脾气,爱发牢骚和爱发怒的人容易得心脏病。 四、消除危险因素 1 、高血脂,除注意合理的饮食调节外,还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疗效肯定和副用作小的降脂药物。 2 、高血压,对血压高于23.9/14.0 千帕(180/105 毫米汞柱)者,宜先通过改变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如减少进食量,适当增加活动量,保持理想的体重,限制食盐摄入量,少吃脂肪等。经过上述非药物治疗 3 ~ 6 个月后,若血压仍保持在21.3/12.6 千帕(160/95 毫米汞柱)以上,或者患者已出现心脑、肾功能损害,或者存在其他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应立即开始药物治疗。

我国老年人社区护理现状及展望

中国老年人的社区护理以及展望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全球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是一个老年人口最多,发展最快的国家。2006年,我国老年人口已达到1.3亿,且以每年3%左右的速度递增。据预测,到2050年将达到4亿左右,占总人口的25%。老年人是社区的特殊人群,因年龄、生理、心理特征及社会角色的转变,社会适应能力降低,健康问题突出,对护理需求量很大。 据目前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尚不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国家、社会都不可能投入大量资金建设较多的养老机构,绝大多数老年人惯用传统家庭养老方式。因此,开展社区老年护理,满足老年人身心需求,维持老年人健康,改善其生活质量,将成为社区护理的工作重点。 1 社区老年人护理现状 1.1 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对社区护理的需求各地老年人健康普查表明,无重要脏器疾病的所谓健康老年人仅占20%~25%。 随着传统家庭结构变化,空巢老年人增多,孤独、贫穷、社会角色缺如等因素,使老年人认知功能受损,抑郁症状加重。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率 50.47%,且受生理、心理、经济、家庭、社会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单靠家庭无法满足老年人身心需求,需要医疗、社区等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有极大促进作用,老人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心理障碍就越少。老人社区护理需求占70.1%,其中城市老人的需求为50.38%,农村需求率为78.7%。老人主要希望提供家庭访视服务,部分希望提供老年公寓式服务,既能满足自己的社会交往需求,又能减轻子女负担,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 1.2 目前国内社区老年人护理形式 1. 2.1 建立社区老年人档案社区老年人护理管理以社区服务中心(站)为基础,以入户建档形式,为所辖社区内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筛选老年病人,并根据所患病种分类排序,掌握第一手资料。 社区护士进行分片管理,对社区内60岁以上老人实行三级预防服务,一旦老人生病住院就会迅速得到关于老人病情治疗、预后及家庭状况的信息,对出院转入社区的老人也可实行连续跟踪护理。

肿瘤患者合并糖尿病的护理

肿瘤患者合并糖尿病的护理 文章目录*一、肿瘤患者合并糖尿病的护理有哪些方面?1. 肿瘤患者合并糖尿病应注意预防感染2. 肿瘤患者合并糖尿病应注意防治心、脑、肾并发症3. 肿瘤患者合并糖尿病应指导病人了解胰岛素的作用*二、肿瘤患者合并糖尿病是否必然的?*三、肿瘤患者合并糖尿病的的护理还应注意什么? 肿瘤患者合并糖尿病的护理有哪些方面?肿瘤合并糖代谢异常病人的护理有一定的特殊性,病人心理压力大,免疫力低,易合并感染,感染菌群常为混合性,不易控制。在日常护理中,应经常监测血糖、尿量、尿酮体的变化,尽量停用口服降糖药,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并注意以下几点: 1、肿瘤患者合并糖尿病应注意预防感染恶性肿瘤病人免疫功能低下,放疗、化疗后可有白细胞下降, 高血糖抑制了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手术后易出现局部及全身细菌感染且难以控制,代谢紊乱等原因增加了机会性感染的因素。临床上多见皮肤、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的感染;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血运差,同时皮肤感觉减退,易发生创面感染、烫伤等,需特别注意隔离、消毒,经常检查,多翻身。呼吸道插管、引流、导尿等要保持通畅,定时冲洗、更换。要避免医院感染和二重感染的发生。

2、肿瘤患者合并糖尿病应注意防治心、脑、肾并发症糖尿病病人由于其合并全身的微血管病变,易并发心脑肾并发症,糖 尿病病人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是非糖尿病人的一倍以上,加之恶性肿瘤及手术或放、化疗的打击,特别容易发生心、脑血管事件,一旦发生往往使病人及家属心理上难以承受。因此,在病人入院后,要对病人进行详细检查,了解他们的心、脑、肾功能,加强心率、血压的监护,增加与家人的沟通,告知发生心、脑、肾并发症的可能性,注意血压、心率、意识、肢体运动功能的变化, 有变化时及时通知医生并迅速采取急救措施。 3、肿瘤患者合并糖尿病应指导病人了解胰岛素的作用目前临床常用的胰岛素有人胰岛素、猪胰岛素,作用时间分长效、中效、短效、速效等,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不同品种胰岛素的规格及剂量,胰岛素的使用应小量(0.3 U/kg~0.5 U/kg)开始、剂量个体化、增加血糖监测次数,特别是餐后血糖监测;根据血糖变化,在内分泌科医师指导下调整胰岛素剂量;必要时可使用胰岛素泵治疗,指导病人的饮食时间、品种,预防低血糖的发生,确保使用的安全有效。 肿瘤患者合并糖尿病是否必然的? 国外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在确诊的58500名各类癌症患者中,有9%患有糖尿病。糖尿病与恶性肿瘤之间是否存在关联?

我国老年人社区护理现状及护理模式展望

内蒙古中医药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7-0124-02 我国老年人社区护理现状及护理模式展望 李 艳* 摘要:我国人口老龄化给整个社会的老年护理带来很大的压力,结合现在社区护理的现状,总结现有老年护理的模式,提出了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展望了现代化新型护理模式对老年人人性化的关怀以及医疗护理人员如何配备的问题。关键词:老年人;护理;现状;护理模式 *山东临沂市兰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26000) 2012年5月20日收稿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预期寿命日益延长,老年人口比例越来越大,人口老龄化问题带来一系列新的挑战。200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人口总数达到1.3亿, 占总人口的10.46%,按照国际标准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据预测2025年将达到20%,2050年将达到25.5%。届时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1],人口老龄化已成为21世纪不容忽视的重大社会问题。1 老年人社区护理的现状 1.1服务内容以老年慢性病护理为主:我国老年人健康水平偏低,慢性病日趋普遍。到2030年我国慢性病患病率将达到65.8%[2]。在65岁以上老年人中85%患有1种、60%患有2种或更多慢性疾病。 一项普查发现,无重要脏器疾病的所谓健康老人仅占25-30%。因此老年护理及慢性病是社区护理的重点,况且85%的慢性病可在社会治疗康复,所以社区护理内容仍侧重于疾病护理,对预防保健,康复护理和健康教育方面深入不够。1.2老年社区护理服务形式多样:现在我国许多医院都开展了不同形式的老年护理服务。如设立家庭病床、开展护理专门门诊或护理专家热线电话咨询、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网点等。1.2.1家庭病床:老年人是许多疾病的高危人群,表现出多为慢性病、多科疾病共存,机体多个系统受累的三多特征。出院后的后续治疗和护理对疾病预后起着重要作用,针对这些特点,家庭病床成为老年社会护理的主要形式[3]。可提供注射、导管护理、灌肠、换药等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具有方便病人,医疗费用低等特点。 1.2.2社区卫生服务:这是基于社区的一种综合性的基本卫生服务,是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保障,在社区的老年慢性病防治与管理,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服务、临终服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采取在服务机构里提供卫生服务、出诊、转诊和接受电话咨询等服务形式。但我国因全科医学不发达,医疗机制不健全,资金紧缺等原因,使其服务内容、规模及质量与人们日益增长的护理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常常是服务对象多护工少,很难保证社区服务质量,而且社区卫生服务网点的数量不足,使受益对象十分有限。 1.2.3社区卫生服务缺少专业护理人员尤其是缺少心理护理人员:社区护理随着人群对健康需求的增加而服务项目越来越多,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人员短缺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护理干预的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和疾病恢复的因素,提高生活质量[4] 。目前,从事社区护理工作者多是从各 大医院临床科室转到社区护理这一领域的。在上岗前虽有些人 员曾接受过短期的护理培训,但针对老年人健康保健疾病预防和康复训练方面的内容并没有全面的培训计划。当前尤以心理护理人员缺乏为甚。2 老年社区护理模式展望 2.1健康老龄化:随着老年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人类个体老化和群体老化的认识发生了改变,我国提出健康老龄化观点在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目标后,老年人能无疾而终,至少也会把需要照料的时间缩短。社区护理工作者能够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服务与社区老人,使老人健康生存,快乐生活。不断提高社区老人的生活质量。 2.2老年临终关怀:老年临终关怀事业在我国的兴起与发展为临终老人和家属提供了全方位的社会卫生服务,社区护理是家庭临终关怀的重要内容,通过老年社区护理能够为现代医学治愈无望的临终病人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对维护人的尊严起到积极作用。 2.3老年康复护理工作:随着医学领域的拓宽,康复护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未来将会出现更多老年病医院和养老机构,内设多科服务项目,老年人选择的范围很广,使用功能上突出多元化、标准化,老年人一旦入住,即可根据本人意愿选择适合自己的服务类型,享受全方位的护理,老年康复护理应包括老年人特别养护和老年康复保健。 提供常规治疗、护理养护服务以及预防性、治疗性和恢复性康复。 2.4开设老年社区护理教育:为填补我国老年社区护理教育的空白,可通过继续教育对已取得中专大专文凭的护士进行老年社区护理理论学习和拟成立的老年社区护理中心经过实践能力的培养,使之成为既具有老年社区护理的理论又具有老年社区护理工作能力的骨干力量,同时应有计划地在数年内培养出一批较高水平,具有专科本科学历的老年社区护理专门人才。2.5建立老年公寓:在社区医院附近建立老年公寓,可通过发挥社区医院专业化的优势,解决老年公寓模式中医疗服务人员不足的问题满足了老年人对医疗保健的要求,减轻了子女的负担,社区老年公寓可以视作社区医院的一部分,这样扩大了社区医院的范围,增加了社区医院的收入。但社区医院如何与社区老年公寓协调发展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 3 小 结 随着医疗服务走向市场化,国际化、社区卫生服务以其方便、 快捷便宜的优势,逐渐在医疗市场占有越来越重的份额,如何发展壮大,推广社区卫生事业,赢得更大市场,需全体医务工作者的努力。在老年人不断增加的我国,老年社区护理应抓住机遇从新审视老年社区护理的市场定位,创造各种条件利用资源拓宽社区护理的服务项目,不断推进老年保健的社区护理工作。我 124

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完整版)

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完整版)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不断发展,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逐渐被关注。在糖尿病患病人群中,老年人群的患病率最高,而且老年患者急性并发症、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病风险巨大,同时老年糖尿病也更容易导致和加重老年综合征的发生、发展,造成骨折、认知障碍、营养不良、慢性疼痛、尿失禁、多重用药等一系列老年综合征,进而引发功能下降和致死、致残的高风险疾病。尽管如此,既往的多个随机对照研究中,伴有或不伴有多种合并症的老年患者通常也是被排除在外的。长期以来,高龄共病的老年糖尿病管理缺乏专业指南的指导,这给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带来了巨大挑战。 近年来,随着老年医学的快速发展,循证证据的不断丰富,国内外指南在不断更新中也逐渐关注老年人群的研究数据和临床特点。2013 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IDF)针对70 岁以上老年人提出了首部《IDF 老年2 型糖尿病管理全球指南》[1],2014 年中国发布了专门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老年糖尿病诊疗措施专家共识》[2],2016 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ADA)发布了《专业护理机构糖尿病长期护理管理立场声明》[3],2017 年ADA 指南中新增了以患者为中心综合医学评估和并发症评估[4],2017 年日本糖尿病协会和老年协会的联合报告发布了《关于老年2 型糖尿病控制目标

的共识》[5]。《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 年版)》也纳入了老年人群的研究数据和老年糖尿病的控制标准[6]。 老年医学的理念和核心技术正不断融入成年糖尿病人群的管理中,本文主要依据2014 年中国发布的《老年糖尿病诊疗措施专家共识》[2],结合国外老年糖尿病相关指南及最新进展,对老年糖尿病的特点、治疗策略及降糖药物的选择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临床治疗老年糖尿病提供参考。 一、老年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一)患病率高:我国近30 年来多次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在糖尿病总患病率增高的同时,老年人群患病率也在明显增加,随着我国老龄化的不断进展,老年糖尿病患者还将大幅度增加。此外,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也将超过糖尿病患病率。2017年JAMA 杂志刊发的2013 年中国流行病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糖尿病总体患病率为10.9%,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35.7%,在>60 岁的老年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为20.2%,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45.8%[7]。60 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无论新诊断、未诊断还是糖尿病前期,其患病率都高于其他年龄段。不仅在中国,全球老年糖尿病的患病率也不容乐观。2017IDF 发布的最新全球糖尿病地图(第8 版)指出,2017 年全球糖尿病患病率(20 ~79 岁)估计为8.8%,预计到2045 年将达到9.9%;2017 年全球糖耐量异常(20 ~79 岁)的

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综合护理

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综合护理 沛县华佗医院韩晶 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综合护理措施,以降低患者的伤残率并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对92例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心理护理和积极有效的内科护理干预。结果治愈5例,显效23例,好转15例,无变化3例。结论通过综合护理干预高血糖水平对脑血管的危害,可最大限度地降低致残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梗死;糖尿病;综合护理 Abstract:Objective to cerebral infractio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comprehensive care of the measures to reduce the disability rate an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 the Methods for example,92 cerebral infraction merge diabetics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s and the treatment of the 46 cases the psychological care and take an effective medical care to intervene. The cure 5,To show Results 23 example ,the better no change in the 15 3.Conclusions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nursing hyperglycosemia to reduce the level of cerebrovascular to maximize the lower disability rate , raise the quality of life. Keywords:cerebral infraction .diabetic patients ; a comprehensive 随着人口老龄化,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的改善,糖尿病患病人数

浅谈老年人的社区护理(一)

浅谈老年人的社区护理(一) 【摘要】据联合国卫生组织报告,1990年全世界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4.8亿,2000年增加到5.9亿。我国的老年人口也日趋增多,1995年60岁以上老年人已占全国总人数的9.5%,目前我国老年人口总数已近1.3亿,占全国总人数的10.9%1-3]。加强对老年人的社区护理,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社区护理老年人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世界人口老化日益明显,老年人的生活问题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1老年人健康状况 老人慢性病患率为77.4%,患病率居前五位的疾病是高血压、白内障、心脏病、关节炎和肝胆疾病,其中患一种及以上对日常生活有影响疾病者占66.8%,年龄越大,所占比例越高。对老人日常生活影响最大的前五位疾病是痴呆、失明、中风、关节炎和慢性肺部疾病4]。 2老年人常见的心理和精神问题 2.1离退休综合征离退休综合征指职工在离退休以后出现的适应障碍5]。主要表现为坐卧不安、行为重复、犹豫不决、不知所措,偶尔出现强迫性定向行走,由于注意力不集中而容易做错事;由于情绪的改变而易急躁和发脾气,对任何事情都不满或不快;易回忆或叙述以往的经历;有的老人因不能客观地评价事物甚至发生偏见;有的老人情绪忧郁,以至引起失眠、多梦、心悸、阵发性全身过热等。 2.2空巢综合征空巢是指无子女或子女成人后相继离开家庭,形成老年人独守空巢的特点,特别是老人单身家庭。由于社会文化的变迁,家庭结构开始向小型化转变,人们的家庭观念淡薄及工作调动、住房紧张等原因,年轻人不能或不愿与父母住在一起。老人晚年盼望的理想落空,孤独、空虚、寂寞、伤感,精神萎靡,常偷偷哭泣,顾影自怜。调查表明,我国的大多数老人与子女同住,占调查对象的56.4%,独居者为8.39%,夫妻同住占35.3%,身边无子女老人比例高达32.4%6]。 2.3脑衰弱综合征脑衰弱综合征的表现有:疲乏、整日精疲力竭、脑力和体力活动均极易疲劳,头晕、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睡眠不稳、不易入睡等。 2.4焦虑症焦虑是个体由于达不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导致自尊心或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内疚感增加,形成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性的情绪状态。容易焦虑的老人衰老过程可加快,助长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生,甚至引起脑卒中,心肌梗塞、青光眼眼压骤升而头痛、失明;或发生跌伤等意外事故。 2.5抑郁症老年抑郁症是老年期最常见的功能性精神障碍,以持久的抑郁心情为主要表现。老年人自杀通常都与抑郁障碍有关7]。抑郁障碍的发生是渐进而隐伏的,早期可表现为神经衰弱的症状,头痛、头晕、食欲不振等。后期表现为:情感障碍、思维活动障碍、精神活动障碍、意志行为障碍、躯体症状。 2.6老年期痴呆痴呆是以后天获得的持续时间较长的精神神经功能多方面障碍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随着人口老龄化,处于痴呆危险的人群数量增加。老年痴呆起病缓慢,病程一般在5-10年。本病仍未有理想的药物,以预防为主。 3老年人的社区护理 3.1健康状况良好老人的社区护理 3.1.1成立老年协会、老人之家或休闲活动中心由于退休后突然增多了休闲时间,帮助老人培养个人爱好和兴趣,使其能善用退休后的许多时间,丰富退休生活。 3.1.2推广义务工作制度在美国、日本、泰国等经济发达国家的老人生活中,义务工作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8]。在我国,义务工作较少,可以鼓励老人去帮助照顾高龄老人或残疾人。3.2离退休综合征的社区护理针对离退休综合征的老年人的特点,社会要给予离退休老年人

老年糖尿病健康管理

老年糖尿病健康管理 1.老年糖尿病的定义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的缺陷而导致慢性血葡萄糖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将老年糖尿病定义为指年龄>60岁的糖尿病患者(西方>65岁),包括60岁以前诊断和60岁以后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久病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如眼、肾、神经、血管等慢性进行性病变。每年因糖尿病死亡300万以上,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第3大杀手。 2.我国老年糖尿病的患病情况 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也是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老年人群是糖尿病高发人群。2008年和2010年糖尿病筛查显示,老年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为20.40%和22.86%,较2002年(6.80%)分别增长13.60%和16.06%,约为0.38亿和0.41亿,占糖尿病总人数的2/5。老年糖尿病发病率高且多为2型糖尿病,流行病学资料显示,随着年龄增长2型糖尿病患病率升高。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的总体趋势为: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我国北方高于南方、东部高于西部、城市高于农村,但无显著性别差异。 3.老年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老年糖尿病绝大多数(95%以上)为2型糖尿病,其发病与基因遗传与环境因素有关,环境因素在发病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环境因素为肥胖、饮食结构不合理、活动量不足和老龄化。 发病的两个环节为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缺乏。

一、随着年龄增长,体力活动逐渐减少,肌肉废用性萎缩,肌肉摄取葡萄糖的能力降低,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老年人膳食结构的变化,纤维素摄入减少,相对的脂类食物增多,高热量低消耗易形成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易导致胰岛素抵抗性增加。 二、β细胞功能缺陷:①老年胰岛β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原比例增多(其活性只有胰岛素的1/10),相对的胰岛素分泌量就减少。②胰岛β细胞受葡萄糖刺激后释放胰岛素较为迟缓,表现为OGTT试验的餐后血糖高 4.老年糖尿病的特点 一、患病率高,50岁以上约3-5倍于总人口的患病率,60-70岁为患病高峰。 二、病情轻者,起病隐匿,烦渴、多饮、多尿、消瘦的典型糖尿病症状不明显,易漏诊;老年患者症状轻的原因①老年人口渴中枢敏感性较年轻人低,不易出现口渴多饮;②老年人常伴有肾动脉硬化、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致使老年人肾糖阈较年轻人高,血糖轻度增高时不出现明显的多饮、多尿症状。一般认为,老年人空腹血糖超过12~13mmol/L时才会出现多尿,故尿糖检查仅供参考。 三、老年糖尿病患者常有疲乏、无力、轻度口渴、尿频、多汗、皮肤瘙痒等非特异性表现,若临床上出现2种以上症状,应检测血糖以尽早了解糖代谢情况。 四、老年患者,不论血糖高、低,更容易出现嗜睡、晕厥、昏迷、躁动或精神错乱等意识障碍和精神症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