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控铣床加工零件及数控编程

数控铣床加工零件及数控编程

数控铣床加工零件及数控编程
数控铣床加工零件及数控编程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数控技术》综合训练二班级:机自14-2

学号:

姓名:张钦雷

指导教师:王洁

完成日期: 2017-04-20

任务书

一、设计原始资料

由教师指定。

二、设计任务

(1)对教师给定的装配体或零件进行设计,内容包括:二维图绘制和三维建模,建模软件可根据自己熟练程度选择。

(2)对零件进行结构分析,学生自行选择分析软件。

(3)针对某工步进行虚拟仿真制造,生成程序代码。

三、设计成果

(1)零件图(A4或A3)1张

(2)三维模型及仿真过程1份

(3)数控程序代码1份

(4)说明书(2000-5000字)1份

四、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王洁

日期:

摘要

本次研究的目的是加深对于二维,三维软件的应用,学习用数控仿真进行模拟加工。利用二维软件对零件进行结构和使用要求的分析。利用三维软件对零件尺寸进行建模。再通过CAM对零件进行加工轨迹,刀具参数,程序代码生

成等相关参数设定。进而生成仿真动画,立体直观的了解零件仿真的全过程。最后完成对零件仿真的整个过程。

关键词:二维软件,三维软件,建模,CAM,仿真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eepen for 2 d, 3 d software applications, learning to use numerical simulation to simulate machining. Using two-dimensional software components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and the use requirement. Parts size to make use of 3 d software modeling. Travel through the CAM track of parts processing, cutting tool parameters, application code generation and related parameters setting. , in turn, generate simulation animation, three-dimensional visual simulation during the process of understanding of parts. Finally complete the whole process of simulation of parts.

Keywords: 2 d software, 3 d software, modeling, CAM, simulation

目录

1.工件二维图形的绘制 (5)

1.1绘制二维图的软件 caxa (5)

1.2工件的平面图及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5)

2.工件的三维建模 (6)

2.1三维软件的介绍Inventor (6)

2.2工件的三维建模过程 (6)

(7)

(7)

3.工件的仿真 (11)

3.1仿真所用的软件 CAM (11)

3.2仿真过程及参数的确定 (12)

4.总结 (17)

5.参考文献 (16)

1.工件二维图形的绘制

1.1绘制二维图的软件 caxa

北京数码大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AXA)是中国领先的工业软件和服务公司,是中国最大的CAD和PLM软件供应商,是中国工业云的倡导者和领跑者。主要提供数字化设计(CAD)、数字化制造(MES)、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和工业云服务,是“中国工业云服务平台”的发起者和主要运营商。

CAXA始终坚持技术创新,自主研发二维、三维CAD和PLM平台,是国内最早从事此领域全国产化的软件公司,研发团队有超过二十年的专业经验积累,技术水平具有国际领先性,在北京、南京和美国设有三个研发中心,拥有超过150项着作权、专利和专利申请,并参与多项国家CAD、CAPP等技术标准的定制工作。CAXA的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线完整:主要提供数字化设计(CAD)、数字化制造(MES)以及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解决方案和工业云服务。数字化设计解决方案包括二维、三维CAD,工艺CAPP和产品数据管理PDM等软件;数字化制造解决方案包括CAM、网络DNC、MES和MPM等软件;支持企业贯通并优化营销、设计、制造和服务的业务流程,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协同管理;工业云服务主要提供云设计、云制造、云协同、云资源、云社区5大服务,涵盖了企业设计、制造、营销等产品创新流程所需要的各种工具和服务。

CAXA是我国制造业信息化CAD/CAM/ PLM领域自主知识产权软件的优秀代表和知名品牌。 CAXA十多年来坚持“软件服务制造业”理念,开发出20多个系列软件产品,覆盖了制造业信息化设计、工艺、制造和管理四大领域,曾连续五年荣获“国产十佳优秀软件”以及中国软件行业协会20年“金软件奖”等荣誉; CAXA始终坚持走市场化的道路,截至2004年底已累计成功销售正版软件超过150,000套,赢得广大企业用户与工程技术人员的信任和好评;还成功在全国建立起了35个办事处、300多个教育培训中心、 300多家代理经销商和多层次合作伙伴组成的技术服务体系,是我国CAD/CAM/PLM业界的领导者和主要供应商。 CAXA四个字母是由:C--Computer(计算机),A- - Aided(辅助的),X(任意的),A--Alliance、 Ahead(联盟、领先)四个字母组成的,其涵义是" 领先一步的计算机辅助技术和服务"。

1.2工件的平面图

零件分析:该零件是个结构对称图形,中间是个掏空的直径是30的圆形,四周是直径为18的四个小半圆,与中间直径为45的圆形以半径为8的圆角进行平滑连接。整体厚度为20 ,凹槽为6,所有的内部边缘都用45°长度为1的倒角保持安全。这就是该零件的整体部分。厚度采用拉伸进行。

加工工艺分析:我们这里不考虑零件的粗加工和精加工。因此,直接采用毛胚进行加工。毛胚长和宽都为90,厚度为20.应分为两次加工,四叶状的槽应该用铣削加工,中间的通孔应使用钻头加工。第一步,使用直径为15毫米的平头铣刀铣削四叶状的凹槽,加工四个直径为18毫米的半圆和直径为45毫米的整圆,铣削深度为6毫米。(18毫米的平头铣刀加工不成功,无法一次性走刀完成,故采用15毫米的平头铣刀。)第二步,使用直径为30毫米的钻头,深度略大于20,进行钻孔加工。加工完成。

2.工件的三维建模

2.1三维软件的介绍Inventor

Autodesk Inventor软件是美国AutoDesk公司于1999年底推出的三维可视化实体模拟软件,目前已推出最新版本INVENTor 2012,实验室使用的是INVENTor 6。它包含三维建模、信息管理、协同工作和技术支持等各种特征。使用Autodesk Inventor可以创建三维模型和二维制造工程图、可以创建自适应的特征、零件和子部件,还可以管理上千个零件和大型部件,它的“连接到网络”工具可以使工作组人员协同工作,方便数据共享和同事之间设计理念的沟通。

Inventor在用户界面简单,三维运算速度和着色功能方面有突破的进展。它是建立在ACIS三维实体模拟核心之上,设计人员能够简单迅速地获得零件和装配体的真实感,这样就缩短了用户设计意图的产生与系统反应时间的距离,从而最小限度的影响设计人员的创意和发挥。Inventor为设计者提供了一个自由的环境,使得二维设计能够顺畅地转入三维设计环境,同时能够在三维环境中重用现有的DWG 文件,并且能够与其他应用软件的用户共享三维设计的数据。Inventor 为设计和制造提供了优良的创新和简便的途径,从而使其销售量连续五年超越了其他竞争对手。

2.2工件的三维建模过程

(1)打开Inventor软件,新建一个草图,首先绘制90x90的外轮廓。(2)对外轮廓进行拉伸,厚度为20。

(3)绘制外轮廓草图。

(4)对外轮廓进行拉伸,厚度为6。

(5)对外轮廓进行倒角。

(6)绘制内圆草图。

(7)对内圆进行拉伸。

(8)对内圆进行倒角。

总:完成三维建模。

3.对工件进行仿真

3.1仿真所用的软件 CAM

CAM(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计算机辅助制造)的核心是计算机数值控制(简称数控),是将计算机应用于制造生产过程的过程或系统。195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首先研制成数控铣床。数控的特征是由编码在穿孔纸带上的程序指令来控制机床。此后发展了一系列的数控机床,包括称为“加工中心”的多功能机床,能从刀库中自动换刀和自动转换工作位置,能连续完成锐、钻、铰、攻丝等多道工序,这些都是通过程序指令控制运作的,只要改变程序指令就可改变加工过程,数控的这种加工灵活性称之为“柔性”。

CAM(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计算机辅助制造):利用计算机来进行生产设备管理控制和操作的过程。它输入信息是零件的工艺路线和工序内容,输出信息是刀具加工时的运动轨迹(刀位文件)和数控程序。

加工程序的编制不但需要相当多的人工,而且容易出错,最早的CAM便是计算机辅助加工零件编程工作。麻省理工学院于1950年研究开发数控机床的加工零件编程语言APT,它是类似FORTRAN的高级语言。增强了几何定义、刀具运动等语句,应用APT使编写程序变得简单。这种计算机辅助编程是批处理的。CAM系统一般具有数据转换和过程自动化两方面的功能。CAM所涉及的范围,包括计算机数控,计算机辅助过程设计。

3.2仿真过程及参数的确定

(1)打开CAM软件,在界面上画出所需的轮廓,如图

(2)工件的设定如下图。

(3)选用刀具,挖槽的深度及设定情况如下图。

(3)数控铣的各种参数情况如图所示。

总结

这是我们数控技术本学期第二次综合训练了,结合了上一次综合训练的不足之处,这次我感觉进步了很多。本次的综合训练让我巩固了对于二维软件的使用熟练程度,同时加深了对于三维建模的认识以及操作过程,之前不理解的地方理解了很多,虽然不能说完全了解了这个三模建模的过程,但我一定会继续了解的。本次最重要的是我学了仿真的过程,为我从图纸上到立体图再到完全的虚拟仿真这个思想建立了基础。通过仿真的实现,我可以更好地了解工件加工的过程以及状况,可以及时更好地修改加工的不足之处,尤其是当出现加工的过切或者欠切现象是,可以直观立体的察觉并且及时的改进。

本次的综合训练总的来说我收获颇多,不仅学习了多种软件的操作,并且让我的思想更加先进。我将会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蒲志新《数控技术》.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3

●于杰《数控加工与编程》.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1

●沈春龙,张友良,孔建寿?-?《计算机工程与应用》?基于可重

用的支持三维建模仿真的组件设计-?2001?–

●郝志敏?-?《科学与财富》数控铣床的运动仿真分析?-?2015?-

●王明红.数控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王道宏.数控技术.浙江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徐元昌.数控技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

O0000

(PROGRAM NAME - 张钦雷)

(DATE=DD-MM-YY - 09-05-17 TIME=HH:MM - 11:16)

N100G21

N102G0G17G40G49G80G90

( 15. FLAT ENDMILL TOOL - 4 DIA. OFF. - 4 LEN. - 4 DIA. - 15.)

N104T4M6

N108G43H4Z50.

N110Z10.

N112G1Z-6.F5.4

N140G1X26.34Y-24.572

N144G1X17.022Y-18.79

N154G1X-24.572Y-26.34

N158G1X-18.79Y-17.022

N310X13.5Y-.099

N312X13.418Y-1.308

N314X13.226Y-2.501

N316X13.027Y-3.689

N318X12.931Y-4.883

N320X12.936Y-6.074

N322X13.041Y-7.254

N324X13.245Y-8.413

N326X13.546Y-9.543

N328X13.94Y-10.635

N330X14.423Y-11.682

N332X14.991Y-12.676

N334X15.638Y-13.609

N336X16.359Y-14.476

N338X17.127Y-15.29 N340X17.892Y-16.099 N342X18.652Y-16.903 N344X19.406Y-17.704 N346X20.155Y-18.501 N348X20.898Y-19.294 N350X21.637Y-20.084 N352X22.37Y-20.869 N354X22.551Y-21.894 N356X21.668Y-22.569 N358X20.604Y-22.148 N360X19.744Y-21.337 N362X18.887Y-20.53 N364X18.031Y-19.726 N366X17.179Y-18.925 N368X16.329Y-18.127 N370X15.481Y-17.333 N372X14.636Y-16.541 N374X13.789Y-15.757 N376X12.892Y-15.033 N378X11.939Y-14.387 N380X10.937Y-13.823 N382X9.895Y-13.344 N384X8.818Y-12.954 N386X7.717Y-12.653 N388X6.598Y-12.445 N390X5.47Y-12.33

N392X4.342Y-12.308 N394X3.221Y-12.377 N396X2.116Y-12.535 N398X1.01Y-12.661 N400X-.099Y-12.685

N402X-1.203Y-12.609 N404X-2.292Y-12.433 N406X-3.376Y-12.252 N408X-4.465Y-12.161 N410X-5.551Y-12.16 N412X-6.626Y-12.248 N414X-7.681Y-12.424 N416X-8.71Y-12.685 N418X-9.705Y-13.029 N420X-10.659Y-13.452 N422X-11.564Y-13.949 N424X-12.414Y-14.517 N426X-13.204Y-15.149 N428X-13.947Y-15.822 N430X-14.684Y-16.491 N432X-15.417Y-17.155 N434X-16.145Y-17.812 N436X-16.87Y-18.464 N438X-17.59Y-19.11 N440X-18.306Y-19.75 N442X-19.017Y-20.385 N444X-19.941Y-20.527 N446X-20.553Y-19.72 N448X-20.188Y-18.752 N450X-19.475Y-17.965 N452X-18.765Y-17.181 N454X-18.058Y-16.398 N456X-17.354Y-15.618 N458X-16.652Y-14.839 N460X-15.953Y-14.063 N462X-15.257Y-13.29 N464X-14.567Y-12.514 N466X-13.93Y-11.694 N468X-13.362Y-10.825 N470X-12.866Y-9.913 N472X-12.446Y-8.964 N474X-12.103Y-7.986 N476X-11.84Y-6.985 N478X-11.658Y-5.97 N480X-11.558Y-4.947 N482X-11.539Y-3.924 N484X-11.601Y-2.908 N486X-11.741Y-1.907 N488X-11.851Y-.905 N542X-15.474Y17.

N578X-.8Y11.041

N586X2.75Y10.7

N670X10.24Y-.099 N672X10.182Y-.888 N674X10.056Y-1.665 N676X9.925Y-2.438 N678X9.85Y-3.211

N680X9.831Y-3.981 N682X9.868Y-4.741 N684X9.959Y-5.487 N686X10.103Y-6.213 N688X10.296Y-6.915 N690X10.538Y-7.588 N692X10.824Y-8.227 N694X11.152Y-8.829 N696X11.518Y-9.39 N698X11.907Y-9.918 N700X12.289Y-10.44 N702X12.664Y-10.957 N704X13.032Y-11.469 N706X13.392Y-11.975 N708X13.745Y-12.476 N710X14.091Y-12.972 N712X14.43Y-13.462 N714X14.454Y-14.084 N716X13.875Y-14.504 N718X13.195Y-14.306 N720X12.628Y-13.888 N722X12.062Y-13.471 N724X11.498Y-13.055 N726X10.934Y-12.64 N728X10.372Y-12.227 N730X9.811Y-11.815 N732X9.251Y-11.403 N734X8.69Y-10.995 N736X8.102Y-10.62 N738X7.483Y-10.286 N740X6.838Y-9.995 N742X6.171Y-9.75

N744X5.487Y-9.552 N746X4.791Y-9.401 N748X4.086Y-9.298 N750X3.378Y-9.242 N752X2.671Y-9.235 N754X1.97Y-9.274

N756X1.279Y-9.358 N758X.59Y-9.421

N760X-.099Y-9.425 N762X-.783Y-9.373 N764X-1.457Y-9.264 N766X-2.125Y-9.149

N768X-2.793Y-9.08

N770X-3.457Y-9.055 N772X-4.113Y-9.075 N774X-4.755Y-9.138 N776X-5.381Y-9.242 N778X-5.985Y-9.385 N780X-6.564Y-9.566 N782X-7.115Y-9.782 N784X-7.634Y-10.03 N786X-8.118Y-10.308 N788X-8.575Y-10.601 N790X-9.025Y-10.888 N792X-9.47Y-11.167 N794X-9.91Y-11.438 N796X-10.344Y-11.702 N798X-10.772Y-11.957 N800X-11.194Y-12.205 N802X-11.61Y-12.445 N804X-12.131Y-12.429 N806X-12.488Y-11.927 N808X-12.345Y-11.342 N810X-12.025Y-10.849 N812X-11.706Y-10.356 N814X-11.387Y-9.864 N816X-11.069Y-9.373 N818X-10.752Y-8.883 N820X-10.435Y-8.393 N822X-10.119Y-7.905 N824X-9.805Y-7.415 N826X-9.516Y-6.904 N828X-9.26Y-6.369

N830X-9.038Y-5.813 N832X-8.852Y-5.241 N834X-8.701Y-4.655 N836X-8.588Y-4.059 N838X-8.511Y-3.458 N840X-8.47Y-2.854

N842X-8.467Y-2.253 N844X-8.498Y-1.657 N846X-8.564Y-1.069 N848X-8.611Y-.485

N936X-.86Y7.769

N938X-.38Y7.801

N1030X6.981Y-.099

N1032X6.946Y-.468

N1034X6.887Y-.83

N1036X6.822Y-1.186 N1038X6.769Y-1.54 N1040X6.727Y-1.887 N1042X6.695Y-2.228 N1044X6.673Y-2.561 N1046X6.659Y-2.883 N1048X6.652Y-3.195 N1050Y-3.493

N1052X6.657Y-3.778 N1054X6.665Y-4.049 N1056X6.676Y-4.304 N1058X6.686Y-4.546 N1060Y-4.781

N1062X6.676Y-5.01 N1064X6.658Y-5.233 N1066X6.63Y-5.449 N1068X6.592Y-5.658 N1070X6.546Y-5.86 N1072X6.491Y-6.055 N1074X6.357Y-6.274 N1076X6.083Y-6.44 N1078X5.785Y-6.464 N1080X5.512Y-6.438 N1082X5.238Y-6.411 N1084X4.964Y-6.384 N1086X4.69Y-6.356 N1088X4.415Y-6.327 N1090X4.141Y-6.297 N1092X3.866Y-6.266 N1094X3.591Y-6.233 N1096X3.312Y-6.206 N1098X3.027Y-6.184 N1100X2.739Y-6.167 N1102X2.448Y-6.156 N1104X2.156Y-6.15 N1106X1.864Y-6.148 N1108X1.573Y-6.15 N1110X1.285Y-6.155 N1112X.999Y-6.162 N1114X.718Y-6.171 N1116X.442Y-6.181 N1118X.169Y-6.18

N1120X-.099Y-6.166 N1122X-.363Y-6.137 N1124X-.621Y-6.095 N1126X-.874Y-6.047 N1128X-1.122Y-5.999 N1130X-1.364Y-5.951 N1132X-1.6Y-5.902 N1134X-1.829Y-5.851

N1136X-2.051Y-5.798

N1138X-2.264Y-5.741

N1140X-2.47Y-5.681

N1142X-2.666Y-5.615

N1144X-2.854Y-5.544

N1146X-3.032Y-5.466

N1148X-3.203Y-5.381

N1150X-3.367Y-5.285

N1152X-3.524Y-5.179

N1154X-3.674Y-5.064

N1156X-3.818Y-4.939

N1158X-3.954Y-4.804

N1160X-4.082Y-4.66

N1162X-4.203Y-4.506

N1164X-4.321Y-4.332

N1166X-4.424Y-4.134

N1168X-4.503Y-3.933

N1170X-4.575Y-3.733

N1172X-4.646Y-3.532

N1174X-4.716Y-3.331

N1176X-4.785Y-3.129

N1178X-4.852Y-2.926

N1180X-4.817Y-2.905

N1188G0Z50.

N1192Z10.

N1194G1Z-6.F5.4

N1202X-14.718Y-2.894R15.

N1204G2X-18.967Y-16.845R15.5

N1206G1X-26.517Y-24.395

N1208G3X-24.395Y-26.517R1.5

N1210G1X-16.845Y-18.967

N1212G2X-2.894Y-14.718R15.5

N1214G3X0.Y-15.R15.

N1216X2.894Y-14.718R15.

N1218G2X16.845Y-18.967R15.5

N1220G1X24.395Y-26.517

N1222G3X26.517Y-24.395R1.5

N1224G1X18.967Y-16.845

N1226G2X14.718Y-2.894R15.5

N1252G0Z50.

N1254M5

N1256G91G28Z0.

N1260M01

( 30. DRILL TOOL - 5 DIA. OFF. - 5 LEN. - 5 DIA. - 30.) N1262T5M6

N1266G43H5Z4.

N1268G1Z-36.F183.1

N1270G0Z4. N1272M5

N1274G91G28Z0. N1278M30

%

铣削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及程序设计

毕业论文 (2013届) 题目:铣削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及程序设计 姓名: 学号: 系部: 班级: 指导教师: 2013年4月

铣削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及程序设计 摘要:数控技术及数控机床在当今机械制造业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效益,显示了其在国家基础工业现代化中的战略性作用,并已成为传统机械制造工业提升改造和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重要手段和标志。数控技术及数控机床的广泛应用,给机械制造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种类和档次以及生产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数控机床是现代加工车间最重要的装备。在数控编程中,工艺分析和工艺设计是至观重要的,在加工前都要对所加工零件进行工艺分析,拟定加工方案,选择加工设备、刀具、夹具,确定切削用量,安排加工顺序,制定走刀路线等。在编程过程中,还要对一些工艺问题(如对刀点,换刀点,刀具补偿等)做相应处理。因此程序编制中的工艺分析和工艺设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本文根据铣削零件的图纸及技术要求,对该零件进行了详细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依据分析的结果,对该零件进行了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并编制了工艺卡片、数控加工工序卡片和刀具卡片等。 关键词:数控编程刀具切削用量加工程序 一、绪论 随着数控技术的发展,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的象征,而且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它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数字控制机床简称数控机床,这是一种将数字计算技术应用于机床的控制技术。它把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各种控制信息用代码化的数字表示,通过信息载体输入数控装置。经运算处理由数控装置发出各种控制信号,控制机床的动作,按图纸要求的形状和尺寸,自动地将零件加工出来。数控机床较好地解决了复杂、精密、小批量、多品种的零件加工问题,是一种柔性的、高效能的自动化机床,代表了现代机床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1.数控机床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数控机床是数字控制机床(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s)的简称,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并将其译码,从而使机床动作数控折弯机并加工零件。

数控铣床加工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数控铣床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2、了解零件数控加工的手工编程和自动编程方法。 3、掌握用数控铣床加工零件的工艺过程。 (二)实验内容及安排 1)实验前仔细阅读本实验指示书的内容。 2)教师讲解数控铣床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演示数控铣床操作过程。 3)学生进行程序传输和机床操作,完成零件加工。 (三)实验设备 1)数控铣床。 2)由10台计算机组成的局域网。 3)与机床通讯用计算机5台。 (四)数控铣床的组成 数控铣床的基本组成见图1,它由床身、立柱、主轴箱、工作台、滑鞍、滚珠丝 杠、伺服电机、伺服装置、数控系统等组成。 床身用于支撑和连接机床各部件。主轴箱用于安装主轴。主轴下端的锥孔用于安装铣刀。当主轴箱内的主轴电机驱动主轴旋转时,铣刀能够切削工件。主轴箱还可沿立柱上的导轨在Z向移动,使刀具上升或下降。工作台用于安装工件或夹具。工作台可沿滑鞍上的导轨在X向移动,滑鞍可沿床身上的导轨在Y向移动,从而实现工件在X和Y向的移动。无论是X、Y向,还是Z向的移动都是靠伺服电机驱动滚珠丝杠来实现。伺服装置用于驱动伺服电机。控制器用于输入零件加工程序和控制机床工作状态。控制电源用于向伺服装置和控制器供电。 (五)数控铣床加工说明 1.机床手动操作及手轮操作 (1)手动:选择手动功能键(FANUC系统为功能旋钮“手动”档)(见附图), 然后按动方向按键+X +Y +Z –X –Y –Z,使机床刀具相对于工作台向坐标轴某一 个方向运动。 (2)手轮:选择手轮(单步)功能键(FANUC系统为功能旋钮“手轮”档)(见 附图),然后选择运动方向,KND系统为X Y Z方向按键,FANUC系统为方向旋钮。 2.回零操作 (1)零前准备:用手轮方式将工作台,尤其是刀轴移动至中间部位。(Z向行 程较小,只有100mm,多加注意) (2)零操作:选择回零按键,(FANUC系统为功能旋钮指向回零)。点动+X+Y+Z 按键(FANUC系统为按住+X +Y +Z按键),等待系统自动回零。 3.程序传输 FANUC系统: ①功能旋钮指向“编辑”功能,点击“PROG”按键; ②依次选择屏幕下方“操作”、“READ”、“EXEC”软键,等待程序输入;

轴类零件与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毕业设计(论 文)

题目:轴类零件与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 配合件数控加工工艺设计 摘要:数控机床加工工艺与普通机床加工工艺在原则上基本相同,但数控加工的整个过程是自动进行的。数控加工的工序内容比普通机床的加工的工序内容复杂。这是因为数控机床价格昂贵,若只加工简单的工序,在经济上不合算,所以在数控机床上通常安排较复杂的工序,甚至是在通用机床上难以完成的那些工序。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的编制比普通机床工艺规程编制复杂。这是因为在普通机床的加工工艺中不必考虑的问题,如工序内工步的安排、对刀点、换刀点及走刀路线的确定等问题,在数控加工时,这一切都无例外地都变成了固定的程序内容,正由于这个特点,促使对加工程序的正确性和合理性要求极高,不能有丝毫的差错,否则加工不出合格的零件。 关键词:轴类零件;数控车削;工艺设计

目录 配合件数控加工工艺设计 (1) 一、零件工艺分析 (4) (一)零件工艺分析 (4) 1.零件图分析 (4) 2.工艺分析 (5) 3.编程原点选择 (5) (二)选择零件毛坯 (6) 二、加工方法的选择 (6) (一)数控车削加工方法拟订 (6) 1. 数控车削加工外圆回转体零件与端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6) 2. 数控车削加工内圆回转体加工方法的确定 (6) 3 .数控车削加工螺纹加工方法的确定 (7) 三、机床与刀具的选择 (7) (一)机床的选择 (7) 1.SSCK20/500数控车床的用途 (7) 2.SSCK20/500数控车床布局 (7) 3.SSCK20/500数控车床主要技术参数 (8) (二)刀具的选择 (9) 四、定位与夹紧方式的确定 (10) (一)定位与夹紧方式 (10) 五、加工顺序的安排 (11) (一)加工顺序的安排 (11) 六、确定走刀路线和工步顺序 (12) (一)确定加工顺序和走刀路线 (12) 1. 工步顺序的确定 (12) 2. 走刀路线的确定 (12) (一)切削用量的选择 (14) (二)数控加工工艺卡片拟订 (17) 八、对刀点与换刀点的确定 (19) (一)对刀点 (19) (二)换刀点 (20)

加工中心零件加工实例

加工中心零件加工实例 本项目主要讲解加工中心操作面板上各个按键的功用,使学生掌握加工中心的调整及加工前的准备工作以及程序输入及修改方法。最后以一个具体零件为例,讲解了加工中心加工零件的基本操作过程,使学生对加工中心的操作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一、加工要求 加工如图 5-3 所示零件。零件材料为 LY12 ,单件生产。零件毛坯已加工到尺寸。 选用设备: V-80 加工中心 二、准备工作 加工以前完成相关准备工作,包括工艺分析及工艺路线设计、刀具及夹具的选择、程序编制等。 三、操作步骤及内容 1、开机,各坐标轴手动回机床原点 2、刀具准备 根据加工要求选择Φ20 立铣刀、Φ5中心钻、Φ8麻花钻各一把,然后用弹簧夹头刀柄装夹Φ20立铣刀,刀具号设为T01,用钻夹头刀柄装夹Φ5中心钻、Φ8麻花钻,刀具号设为T02、T03,将对刀工具寻边器装在弹簧夹头刀柄上,刀具号设为 T04 。 3 、将已装夹好刀具的刀柄采用手动方式放入刀库,即 1 )输入“T01 M06”,执行 2 )手动将 T01 刀具装上主轴

3 )按照以上步骤依次将 T02 、 T03 、 T0 4 放入刀库 4、清洁工作台,安装夹具和工件 将平口虎钳清理干净装在干净的工作台上,通过百分表找正、找平虎钳,再将工件装正在虎钳上。 5、对刀,确定并输入工件坐标系参数 1 )用寻边器对刀,确定 X 、 Y 向的零偏值,将 X 、 Y 向的零偏值 输入到工件坐标系 G54 中, G54 中的 Z 向零偏值输为 0 ; 2 )将 Z 轴设定器安放在工件的上表面上,从刀库中调出 1 号刀具装上主轴,用这把刀具确定工件坐标系 Z 向零偏值,将 Z 向零偏值输入到机床对应的长度补偿代码中,“+”、“-”号由程序中的 G43 、 G44 来确定,如程序中长度补偿指令为 G43 ,则输入“-”的 Z 向零偏值到机床对应的长度补偿代码中; 3 )以同样的步骤将 2 号、 3 号刀具的 Z 向零偏值输入到机床对应的长度补偿代码中。 6、输入加工程序 将计算机生成好的加工程序通过数据线传输到机床数控系统的内存中。 7、调试加工程序 采用将工件坐标系沿 +Z 向平移即抬刀运行的方法进行调试。 1 )调试主程序,检查 3 把刀具是否按照工艺设计完成换刀动作; 2 )分别调试与 3 把刀具对应的 3 个子程序,检查刀具动作和加工路径是否正确。 8 、自动加工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22页)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22页)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1.设计任务 本次课程设计是通过分析零件图,合理选择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过程,对零件进行数控加工工艺路线进行设计,从而完成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写。使零件能在数控机床上顺利加工,并且符合零件的设计要求。 2.设计目的。 《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进行的设计训练,主要目的有: 1 通过本设计,使学生全面地、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数控加工工艺和数控编程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知识,学习总体方案的拟定、分析与比较的方法。 2 通过对夹具的设计,掌握数控夹具的设计原则以及如何保证零件的工艺尺寸。 3 通过工艺分析,掌握零件的毛坯选择方式以及相关的基准的确定,确定加工顺序。 4 通过对零件图纸的分析,掌握如何根据零件的加工区域选择机床以及加工刀具,并根据刀具和工件的材料确定加工参数。 5 锻炼学生实际数控加工工艺的设计方法,运用手册、标准等技术资料以及撰写论文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工程意识和动手能力。 3.设计要求: 1、要求所设计的工艺能够达到图纸所设计的精度要求。 2、要求所设计的夹具能够安全、可靠、精度等级合格,所加工面充分暴露出来。 3、所编制的加工程序需进行仿真实验,以验证其正确

4.设计内容 4.1分析零件图纸 零件图如下: 1.该零件为滑台工作台,是一个方块形的零件。图中加工轮廓数据充分,尺寸 清晰,无尺寸封闭等缺陷。 2.其中有多个孔有明确的尺寸公差要求和位置公差要求,而无特殊的表面粗糙 度要求,如70+0.1、102+0.1、80+0.1、100+0.1、13.5+0.05、26+0.05.

毕业论文数控铣床零件加工工艺分析与程序设计[1]

届毕业设计 系 别: 信息与工程系 专业名称: 机械设计与制造 姓 名: 学 号: 班 级: 指导教师: 2012 年 月 日 MinBe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XXXXXXXXXXXXXXX

目录 一、摘要…………………………………………………… 二、配合件设计的内容及步骤…………………………… 1、零件加工工艺的分析…………………………… 1.1 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 1.2 零件的结构工艺分析………………………… 2、编程尺寸的确定………………………………… 2.1 计算各节点的坐标尺寸……………………… 3、毛坯的选择…………………………………… 4、工艺过程设计…………………………………… 4.1 板料凸件加工工步顺序的安排……………… 4.2 板料凹件加工工步顺序的安排……………… 5、选择机床、工艺装备等………………………… 5.1 刀具的选择方案……………………………… 5.2 铣削用量的确定……………………………… 6、确定切削用量…………………………………… 7、工艺文件………………………………………… 7.1 工序卡片……………………………………… 7.2 刀具卡…………………………………………… 8、编制加工程序单………………………………… 三、小结………………………………………………… 四、参考文献……………………………………………

摘要 数控机床的出现以及带来的巨大利益,引起世界各国科技界和工业界的普遍重视。发展数控机床是当前我国机械制造业技术改造的必由之路,是未来工厂自动化的基础。数控机床的大量使用,需要大批熟练掌握现代数控技术的人员。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的象征,而且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它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控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更新,现在数控技术也称计算机数控技术,加工软件的更新快,CAD/CAM的应用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如像UG , PRO/E , Cimitron , MasterCAM ,CAXA制造工程师等。 数控技术是技术性极强的工作,尤其在模具领域应用最为广泛,所以这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很高的机械加工工艺知识,数控编程知识和数控操作技能。本文主要通过铣削加工薄壁配合件的数控工艺分析与加工,综合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全面考虑可能影响在铣削、钻削、绞削加工中的因素,设计其加工工艺和编辑程序,完成配合要求。 关键词: 铣削、钻削、绞削、 CAD/CAM 薄壁板类配合件零件加工

数控铣削加工工艺设计编制毕业论文

数控铣削加工工艺设计编制毕业论文 目录 1设计任务书............................ .2开题报告 (7) 2.1 数控技术毕业设计必须遵循的一般原则 (7) 2.2 毕业设计的步骤 (7) 2.3 毕业设计的基本容 (8) 2.3.1 数控加工工艺设计 (8) 2.3.2 加工程序的编制 (8) 2.3.3 数控操作技能 (8) 一摘要-----------------------------------------------------------4 二绪论---------------------------------------------------5 2.1. 数控铣床的简介---------------------------------------5 三数控加工的准备阶段----------------------------------11 3.1数控加工刀具的要求-----------------------------------11 3.2装夹方式和夹具的选择---------------------------------12 3.3数控铣床安全操作规程---------------------------------14

四加工注意事项 (12) 五加工工艺路线的确定.............................................................. (2) 5.1 零件图工艺分析 (2) 5.2选择设备 (3) 5.3数控加工零件工艺分析 (4) 5.3.1 零件图样上尺寸数据应符合编程方便 (4) 5.3.2.零件结构工艺性应符合数控数控加工特点 (5) 5.4加工方法的选择与加工方案的确定 (6) 5.4.1 加工方法的选择 (6) 5.4.2 加工方案的确定的原则 (7) 5.5 工序与工步的划分 (8) 5.5.1 工序的划分 (8) 5.5.2 数控铣削加工零件工艺分析遵循的原则 (9) 5.6 确定加工顺序 (12) 5.7刀具的选择与切削用量的选择 (13) 5.7.1 刀具的选择 (13)

数控铣床典型零件加工实例

模块五数控铣床典型零件加工实例 本单元从综合数控技术的实际应用出发,列举了典型数控铣削编程实例,如果希望掌握这门技术,就应该仔细的理解和消化它,相信有着举一反三的效果。 一、数控铣床加工实例1——槽类零件 毛坯为70㎜×70㎜×18㎜板材,六面已粗加工过,要求数控铣出如图2-179所示的槽,工件材料为45钢。 图2-179 凹槽工件 1.根据图样要求、毛坯及前道工序加工情况,确定工艺方案及加工路线 1)以已加工过的底面为定位基准,用通用机用平口虎钳夹紧工件前后两侧面,虎钳固定于铣床工作台上。 2)工步顺序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对工艺知识、编程知识、操作知识的综合运用 能力目标:●能够对适合铣削的典型零件进行工艺分析、程序编制、 实际加工。

①铣刀先走两个圆轨迹,再用左刀具半径补偿加工50㎜×50㎜四角倒圆的正方形。 ②每次切深为2㎜,分二次加工完。 2.选择机床设备 根据零件图样要求,选用经济型数控铣床即可达到要求。 3.选择刀具 现采用φ10㎜的平底立铣刀,定义为T01,并把该刀具的直径输入刀具参数表中。 4.确定切削用量 切削用量的具体数值应根据机床性能、相关的手册并结合实际经验确定,详见加工程序。5.确定工件坐标系和对刀点 在XOY平面内确定以工件中心为工件原点,Z方向以工件上表面为工件原点,建立工件坐标系,如图2-118所示。 采用手动对刀方法(操作与前面介绍的数控铣床对刀方法相同)把点O作为对刀点。6.编写程序 考虑到加工图示的槽,深为4㎜,每次切深为2㎜,分二次加工完。为编程方便,同时减少指令条数,可采用子程序。该工件的加工程序如下: O0001; 主程序 N0010 G90 G00 Z2. S800 T01 M03; N0020 X15. Y0 M08; N0030 G01 Z-2. F80; N0040 M98 P0010; 调一次子程序,槽深为2㎜ N0050 G01 Z-4. F80; N0060 M98 P0010; 再调一次子程序,槽深为4mm N0070 G00 Z2. N0080 G00 X0 Y0 Z150. M09; N0090 M02 主程序结束

数控铣床加工工艺设计

学号09131050701215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数控铣床加工工艺设计 姓名武亚玲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层次专升本 入学时间 2009秋 管理中心重庆直属管理中心 学习中心重庆直属学习中心 指导教师李恩 2011年10月10日

目录 第一章前言 (1) 第二章数控加工工艺设计主要内容 (2) 2.1数控加工工艺内容的选择 (2) 2.1.1数控加工的内容 (2) 2.1.2适于数控加工的内容 (2) 2.2 数控加工工艺性分析 (3) 2.2.1标注应符合数控加工的特点 (3) 2.2.2几何要素的条件应完整、准确 (3) 2.2.3定位基准可靠 (3) 2.2.4统一几何类型及尺寸 (3) 2.3数控加工工艺路线的设计 (3) 2.3.1工序的划分 (4) 2.3.2顺序的安排 (4) 2.3.3数控加工工艺与普通工序的衔接 (4) 第三章数控加工工艺设计方法 (5) 3.1确定走刀路线和安排加工顺序 (5) 3.2确定定位和夹紧方案 (7) 3.3确定刀具与工件的相对位置 (7) 3.3.1对刀点的选择原则 (7) 3.4 确定切削用量 (9) 3.4.1填写数控加工技术文件 (10) 3.4.2数控编程任务书 (10)

3.4.3数控加工工件安装和原点设定卡片(简称装夹图和零件设定卡)11 3.4.4数控加工工序卡片 (12) 3.4.5数控加工走刀路线图 (13) 3.5数控刀具卡片 (14) 第四章数控铣床加工的基本特点 (15) 第五章数控铣床刀具的选择 (16) 5.1数控铣床对刀具的要求及铣刀的种类 (16) 5.1.1对刀具的要求 (16) 5.1.2常用铣刀种类 (17) 5.2孔加工刀具的选用 (17) 5.3铣削加工刀具选用 (18) 结论 (18) 结束语 (18) 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控数控铣床加工实验报告

数控数控铣床加工实验报告班级机械姓名 学号同组人员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ZXK-35型数控铣床的基本组成与操作。 2、?学习数控车床加工零件编程设计。 3、?掌握机床操作面板的使用。? 4、掌握机床的基本操作,如装夹工件,对刀等。 二. 实验设备 1、ZXK-35型数控铣床一台 2、平面立铣刀一把? 3、铝制四方工件一件 4、台虎钳装夹座一台 三. 实验步骤 1、了解ZXK-35型数控铣床的主要结构布置。

(1) 刀具安装 刀具安装:利用两个开口扳手卡住主轴切口与锁嘴螺母,反向使力,可以将刀具取出;将所需使用的刀具的刀柄套入锁嘴中,留出适当的长度;按照类似上面取出刀具的方法,可以将刀柄夹紧,完成刀具的安装。 (2) 对刀操作 对刀操作:通过刀具试触工件样品两对边边缘,读入相应位置坐标,可以得出相应的X 、Y 轴的对刀零点,Z 轴对刀采用正转的刀具Z 轴下降到触碰到工件的坐标值为Z 轴零点。 载入相应数据到控制面板,完成机床的工件坐标零点设置。 数控面板 装夹 座 主 轴 刀 具 扫屑气 枪 工件

2、数控系统操作面板的熟悉及操作。 (1)机床MDI操作 MDI操作是可以简单输入编程指令,运行机床,试看机床对刀或者检测编程的正确安全性。 (2)主轴转速调节 主轴转速可以通过右边的旋钮调节对应转速。 (3)机床坐标移动的正确操作方法。 可以通过转动手轮或者使用数控面板上X/Y/Z按键。 3、编写零件加工程序 在铣床控制面板中新建一个程序名,将需要加工的零件程序编写到控制面板内。 G17G90G54 T1D1 M03S500F100 G00Z2X0Y0 X-30 Y-25 G01Z-1

数控铣床课程设计

机械工程学院 《数控机床编程》课程设计 题目:“王”字凸台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 班级:机制1201 姓名:王超 学号:1209331031 成绩: 指导教师:张丽娟 2015年4月25日

目录 一、任务书 (1) 二、设计零件 (2) 三、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4) 四、程序清单 (5) 五、零件加工 (6) 六、设计小结 (7) 七、参考文献 (8) 八、感想 (9)

一、任务书 1.课程设计概述 《数控机床编程》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专业基础课。通过《数控机床编程》课程设计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设计常用的轴类零件和型腔壳体类零件,并能够合理的选择卡具和加工设备,独立分析工艺,独立编程及完成其加工。通过数控机床编程课程设计,使学生提高数控机床实际操作和手工编程能力。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数控机床的组成及其控制原理和方法。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掌握数控机床进行机械加工的基本方法,巩固数控加工编制的相关知识,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并最终达到独立从事数控加工程序编制的工作能力。 3.课程设计任务 根据本任务书相关技术要求,完成零件设计,零件工艺分析,加工工序卡的编制,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最后用HNC-21M数控系统机床加工出所设计的工件。

二、设计零件 我要做的零件是在金属块上刻一个“王”字。由于我是第一次将所学理论用于实践,因此我选择笔画相对较少的“王’字来做。本次编程我打算用顺时钟圆弧指令G02和直线指令G01来刻画这个字。

数控加工工艺设计

湖北工程职业学院 数 控 工 艺 设 计 班级:15数控班 姓名:余振扬 学号:201501020041 时间:2017年6月16日 指导教师:傅唐繁

目录 弹性夹头 (3) 一、图纸: (3)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3) 1、图纸分析: (3) 2、加工分析: (4) 三、加工工序: (5) 四、加工工步: (5) 五、加工工艺卡: (7) 六、附页:数控精铣Φ12.12x24mm孔编程程序 (9) 群孔 (10) 一、图纸: (10) 二、零件的分析: (10) 1、图纸分析: (10) 2、加工工艺分析: (11) 三、加工工序: (11) 四、加工工步: (11) 五、加工工艺卡片: (12) 六、附页:数控钻孔编程程序 (12)

弹性夹头 一、图纸: 此零件是一个弹性夹头,其主要是装夹刀具的作用,其加工工艺和质量直接影响到装夹刀具的加工精度与使用寿命。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1、图纸分析: ⑴、Φ38锥面组,其表面粗糙度要求为Ra1.2 普通车床 ⑵、Φ27、Φ25外圆面,其表面粗糙度要求为Ra1.2 普通车床 ⑶、M18x1.5螺纹孔、Φ20、Φ12.12的内粗孔加工普通车床 ⑷、3x1.5mm开口槽数控铣床 ⑸Φ12.12的内孔精加工数控铣床

2、加工分析: ⑴、在选择毛坯时,应考虑装夹部分的长度,选择160xΦ40的毛坯,材料为9CrSi ⑵、此零件加工为保证质量,遵循先面后孔的加工顺序,最后加工开口槽 ⑶、为保证加工精度,严格按照粗精分开加工原则 ⑷、Φ20内孔按照公差要求用镗孔方式加工,其余孔无公差等级要求可选择相应直径麻花钻加工 ⑹、加工基准为支承孔 ⑹、普通车床选择CA6140卧式车床或相似型车床,数控铣床选择HNC-21/22M或类似型铣床 ⑺、刀具:外圆车刀、锯片铣刀、M18x1.5丝锥、Φ8、Φ16麻花钻、镗刀、切断刀 ⑻、夹具:三角卡盘、平口虎钳 ⑼、工、量具:游标卡尺、千分尺、万能角度尺、 ⑽、加工完成后将工件清洗干净。清洗要求在含0.4%-1.1%苏打及0.25%-0.5%亚硝酸钠溶液中进行

数控加工工艺设计过程

2.2 数控加工工艺设计过程 2.2.1数控加工工艺一般过程 图2-2-1 数控加工工艺过程示意图 用数控机床上加工工件时,首先应先根据工件图样,分析工件的结构形状、尺寸和技术要求,以此作为制定工件数控加工工艺的依据。 制订数控加工工艺过程,首先,要确定工件数控加工的内容、要求;然后,设计加工过程,选择机床和刀具,确定工件定位装夹,确定数控工序中工步和次序,确定每个工步的刀具路线、切削参数;最后,填写工艺文件和加工程序及程序校验等。数控加工工艺过程如图2-2-1所示。 2.2.2数控加工内容的选择 当选择并决定对某个零件进行数控加工后,并非其全部加工内容都采用数控加工,宜选择那些适合、需要的内容和工序进行数控加工,注意充分发挥数控的优势。 1.选择数控加工内容: (1)选择普通机床无法加工的复杂异形零件结构作为数控加工内容。如,数控机床依靠数控系统实现多坐标控制和多坐标联动,形成复合运动,可以进行复杂型面的加工.。 (2) 选择普通机床加工质量难以保证的内容作为数控加工内容。如,尺寸精度、形位精

度和表面粗糙度等要求高的零件 (3) 选择普通机床加工效率低、工人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的内容作为数控加工内容。如,形状复杂,尺寸繁多,划线与检测困难,普通机床上加工难以观察和控制的零件。 (4) 选择一致性要求好的零件作为数控加工内容。在批量生产中,由于数控机床本身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都较高,能够避免在普通机床加工时人为因素造成的多种误差,数控机床容易保证成批零件的一致性,使其加工精度得到提高,质量更加稳定。 2.不宜选择数控加工内容: (1) 需要用较长时间占机调整的加工内容。 (2) 加工余量极不稳定,且数控机床上又无法自动调整零件坐标位置的加工内容。 (3) 不能在一次安装中加工完成的零星分散部位,采用数控加工很不方便,效果不明显,可以安排普通机床补充加工。 此外,在选择数控加工内容时,还要考虑生产批量、生产周期、工序间周转情况等因素,合理使用数控机床. 2.2.3数控加工要求分析 对适合数控加工的工件图样进行分析,以明确数控机床加工内容的加工要求。分析工件图是其加工工艺的开始,工件图提出的要求又是加工工艺的结果和目标。 (1) 对尺寸标注的分析 工件图样用尺寸标注确定零件形状、结构大小和位置要求,是正确理解零件加工要求的主要的依据。数控加工工艺人员对零件尺寸标注的分析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分析图样尺寸标注方法是否适应数控加工的特点。对数控加工来说,尺寸从同一基准标注,便于工艺编程时保持设计、工艺、检测基准与编程原点设置的一致。而采取不同基准的局部分散尺寸标注,常常给加工工艺设计带来诸多不便。 ②分析图样中加工轮廓的几何元素是否充分。由于零件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考虑不周或被疏忽,常常出现构成零件轮廓的几何元素条件不充分,有错、漏、矛盾、模糊不清的情况。当发生以上各项缺陷时,应向图样的设计人员或技术管理人员及时反映,解决后方可进行程序编制工作。 ③分析设计基准与工艺定位基准的统一问题,分析定位基准面的可靠性,以便设计装夹方案时,采取措施减少定位误差。 (2) 公差要求分析 分析零件图样上的公差要求,以确定控制其尺寸精度的加工工艺。影响到尺寸加工精度的工艺因素有机床的选择、刀具对刀方案、工件装夹定位选择及确定切削用量等因素。

数控铣床平板类零件加工工艺

数控铣床平板类零件加 工工艺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数控铣床平板类零件的加 工工艺分析 班级:BJ11XX 姓名:XX XXXX 指导老师:XXX 2014.11.1

目录 1零件的分析 (3) 1.1零件图 (3) 1.2零件技术要求 (4) 2零件的结构工艺分析 (4) 3工艺规程设计 (5) 3.1确定零件的材料和生产类型 (5) 3.2根据精度等级确定最终加工,分析加工方法 (5) 3.3选择毛坯 (5) 3.4定位基准和确定工件装夹方式 (5)

3.5拟定工艺路线 (6) 4设计工序内容 (8) 5小结 (11)

数控铣床平板类零件加工工艺 1.零件的分析 1.1零件图 1.2零件技术要求 1)零件加工设工件中心为坐标原点。 2)毛坯上下表面不加工 3)6孔直接采用6键槽铣刀加工 4)毛坯80×25 2零件的结构工艺分析 图样分析主要分析零件轮廓形状,精度等级,表面粗糙度,行为公差,技术要求等。 (1)本题零件图轮廓较简单,需要加工的面为上顶面。上顶面需加工的内容为外轮廓及6的键槽。即铣一个深005.02-mm 的凸台外轮廓,深 05 .00 5+mm 的键槽。 (2)精度等级:由图纸可见共有两个基本尺寸带有公差,分别为 005.02-mm ,05 .005+mm ,根据机械设计手册查得005.02-mm 精度等级为IT10,05 .00 5+mm 精度等级为IT9,所以零件的整体精度等级为IT9。未注公差(公差等级:中等级m )圆弧R5±0.1,圆弧R8±0.2,圆弧R14±0.3. (3)形位公差:图纸中未注明形位公差。 (4)零件加工设工件中心为坐标原点。毛坯上下表面不加工。6孔直接采用6键槽铣刀加工。毛坯80×25。 表面粗糙度全部为3.2um 。坐标选取:整个图形一Y 轴对称,如

数控车床零件加工及工艺设计毕业论文(DOC 28页)

数控车床零件加工及工艺设计毕业论文(DOC 28页)

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数控车床零件加工及工艺设计 题目:数控车床零件加工及工艺设计 班级: 专业: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日期:

数控车床零件加工及工艺设计 摘要 在车床上,利用工件的旋转运动和刀具的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来改变毛坯的形状和尺寸,把它加工成符合图纸的要求。 车削加工是在车床上利用工件相对于刀具旋转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的方法。车削加工的切削能主要由工件而不是刀具提供。车削是最基本、最常见的切削加工方法,在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车削适于加工回转表面,大部分具有回转表面的工件都可以用车削方法加工,如内外圆柱面、内外圆锥面、端面、沟槽、螺纹和回转成形面等,所用刀具主要是车刀。 在各类金属切削机床中,车床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类,约占机床总数的50%。车床既可用车刀对工件进行车削加工,又可用钻头、铰刀、丝锥和滚花刀进行钻孔、铰孔、攻螺纹和滚花等操作。按工艺特点、布局形式和结构特性等的不同,车床可以分为卧式车床、落地车床、立式车床、转塔车床以及仿形车床等,其中大部分为卧式车床。 数控车削加工是现代制造技术的典型代表,在制造业的各个领域如航天、汽车、模具、精密机械、家用电器等各个行业有着日益广泛的应用,已成为这些行业不可或缺的加工手段。 为了子数控机床上加工出合格的零件,首先需根据零件图纸的精度和计算要求等,分析确定零件的工艺过程、工艺参数等内容,用规定的数控编程代码和格式编制出合适的数控加工程序。编程必须注意具体的数控系统或机床,应该严格按机床编程手册中的规定进行程序编制。但从数控加工内容的本质上讲,各数控系统的各项指令都是应实际加工工艺要求而设定的。 由于本人才疏学浅,缺乏知识和经验,在设计过程中难免出现不当之处,望各位给予指正并提出宝贵意见。 关键词: 车削加工刀具零件的工艺过程工艺参数程序编制 On the lathe, use the rotation of the workpiece and tool of line or curve movement to change the shape and size of rough,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drawings processing it into. Turning on a lathe is used the workpiece relative to the method of cutting tool rotation on the workpiece. Cutting is mainly composed of workpiece in turning rather than the tool provided. Turning is the most basic and most common method of cutting, occupies a very important place in production. Turn Rotary surface suitable for cutting, most with turning method for Rotary surface of workpieces can be processed, such as inner and outer cylinder and inner and outer taper, surfacing, Groove, screw and Rotary forming surface, the tool is mainly used tools. In all kinds of metal-cutting machine tools, lathe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category, per cent of the total number of machine tools 50%. Turning the

数控铣床加工零件及数控编程

数控铣床加工零件及数控 编程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数控技术》综合训练二班级:机自14-2 学号: 姓名:张钦雷 指导教师:王洁 完成日期: 2017-04-20

任务书 一、设计原始资料 由教师指定。 二、设计任务 (1)对教师给定的装配体或零件进行设计,内容包括:二维图绘制和三维建模,建模软件可根据自己熟练程度选择。 (2)对零件进行结构分析,学生自行选择分析软件。 (3)针对某工步进行虚拟仿真制造,生成程序代码。 三、设计成果 (1)零件图(A4或A3) 1张 (2)三维模型及仿真过程 1份 (3)数控程序代码 1份 (4)说明书(2000-5000字) 1份 四、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王洁 日期: 摘要

本次研究的目的是加深对于二维,三维软件的应用,学习用数控仿真进行模拟加工。利用二维软件对零件进行结构和使用要求的分析。利用三维软件对零件尺寸进行建模。再通过CAM对零件进行加工轨迹,刀具参数,程序代码生成等相关参数设定。进而生成仿真动画,立体直观的了解零件仿真的全过程。最后完成对零件仿真的整个过程。 关键词:二维软件,三维软件,建模,CAM,仿真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eepen for 2 d, 3 d software applications, learning to use numerical simulation to simulate machining. Using two-dimensional software components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and the use requirement. Parts size to make use of 3 d software modeling. Travel through the CAM track of parts processing, cutting tool parameters, application code generation and related parameters setting. , in turn, generate simulation animation, three-dimensional visual simulation during the process of understanding of parts. Finally complete the whole process of simulation of parts. Keywords: 2 d software, 3 d software, modeling, CAM, simulation 目录 1.工件二维图形的绘 制 (5) 1.1绘制二维图的软件caxa (5) 1.2工件的平面图及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5) 2.工件的三维建模 (6) 三维软件的介绍Inventor (6) 工件的三维建模过程 (6)

数控铣床零件加工工艺分析与程序设计

华中科技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数控铣床零件加工工艺分析与程序设计 学生姓名学号 班级 专业 分院 指导教师 年月日

目录 目录...................................................................................... ……………- 2 -摘要......................................................................................... …………..- 4 -1、零件加工工艺的分析......................................................... ………………- 5 - 1)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 - 5 -2)零件的结构工艺分析......................................................................... - 5 -2、编程尺寸的确定.................................................................... …………….- 8 - 1)、计算各节点的坐标尺寸................................................................... - 8 -3、毛坯选择................................................................................... …………..- 8 - 1)毛坯分析............................................................................................. - 8 - ①:材料的力学性能:................................................................... - 8 - ②:批量大小:小批量生产........................................................... - 9 - ③:零件形状尺寸:....................................................................... - 9 - ④:学校现有的设备:立式加工中心........................................... - 9 - 2)毛坯的选择......................................................................................... - 9 -4、工艺过程的设计........................................................................ ………….- 9 - 1)选择定位基准:................................................................................. - 9 -2)选择毛坯各表面加工方法:............................................................. - 9 -3)确定加工顺序:................................................................................. - 9 -4)确定走刀路线................................................................................. - 11 -5、选择机床、工艺装备.......................................................... …….……....- 11 - 1)数控机床及系统............................................................................... - 11 -2)选择工艺装备................................................................................... - 12 -(1)夹具的选择................................................................................... - 12 -(2)装夹方案的选择........................................................................... - 13 -(3)刀具的选择方案........................................................................... - 14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